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备考试题

2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备考试题

2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备考试题
2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备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4.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普遍性B.特殊性C.斗争性D.客观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

12、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1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1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15、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

16、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

A.平等互利的关系

B.互利互惠的关系

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A.劳动过程

B.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价值实现过程

18、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国际化大生产

C.剩余价值生产

D.现代商品生产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

A.生产不足

B.生产过剩

C.消费不足

D.失业增加

20、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A.物质资料生产

B.生产社会化

C.固定资本更新

D.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2×10=20分)

1.共产主义是()。

A.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B.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C.人类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D.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的社会状态。

A.相互联接

B.互不关联

C.两种不同

D.基本相同

3、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A.经济基础不同

B. 阶级本质不同

C.民主原则不同

D.民主形式不同

E.民主原则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

4、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政治保证是()

A.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

D.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E.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

5、二战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趋势表现为( )

A.公民权利逐步扩大的趋势

B.公民民主出现“泛化”的趋势

C.民主政治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D.管理出现民主化的趋势

E.阶级矛盾有缓和化解的趋势

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输出资本的目的在于( )

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出路

B.垄断重要原料来源

C.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经济

D.占领可靠的商品销售市场

E.占领有利的投资场所

7、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

A.管理的社会化

B.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C.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D.资本的社会化

E.产品的社会化

8、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9、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节省不变资本

10、G—W—G’是( )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

D、资本总公式

三、辨析题(5×3=15分)

1.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2.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3.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四、论述题(1×15=15分)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五、材料分析题(15×2=30分)

(一)材料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运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原理分析下面的问题:

(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二)材料题二:

材料(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流通公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者交换不创造剩余价值。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69-170页

材料(2):货币转化为资本,表现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表现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表现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表现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70-171页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根据材料2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你所学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

括号内。1×20=20分)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2.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 )的统一。

A.科学性与革命性

B.世界观与方法论

C.唯物论与辩证法

D.政治与经济

3.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4.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

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

5.“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人的个体差异性

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6.“我思故我在”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7.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

8.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9.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A.地理环境

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12.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人是符号动物

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商品的不等价交换

B.小生产者有人身自由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劳动力成为商品

15.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6.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

A.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C.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D.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

17.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A.垄断

B.剥削

C.国家调节

D.对外掠夺

18.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A.“参与制”

B.公私合营

C.建立垄断银行

D.相互联合

19.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

A.议会制 C.两党制或多党制

B.分权制 D.普选制

20、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C.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全体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2×10=20分)

1.马克思主义是( )。

A.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D.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有(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学说

3.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是( )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关系

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因为()

A.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的性质

B.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的性质

C.它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D.它既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7.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构成的理解是()

A.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B.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C.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的构成

D.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

9.在列宁时期,哪些是不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策主张()

A.实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B.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D.实行工业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

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空想的详尽描绘

D.坚持发展观点,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三、辨析题(5×3=15分)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3.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意味着人类历史的终结。

四、论述题(1×15=15分)

1.论述马克思所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15×2=30分题目见另纸)

2007年马原概论第一套题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20分)

1.A

2.A

3.B

4.B

5.D

6.D

7.B

8.D

9.B 10.D 11.C 12.D 13.C 14.D 15.D 16.B 17.A 18.A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2×10=20分

1.ABCD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D 10.ABCD

三、辨析题(5×3=15分)

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3.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意味着人类历史的终结。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它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四、论述题(15分)

1.论述马克思所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同时也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五、材料分析题(15×2=3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B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答案:

1.B

2.A

3.A

4.A

5.C

6.A

7.A

8.A

9.D 10.A 11.C 12.D 13.C 14.A 15.D 16.D 17.B 18.C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2×10=20分)

答案:

1.ABCD

2.AC

3.ABCD

4.ABC

5.ABCDE

6.ABDE

7.ACDE

8.AD

9.CD 10.AD

三、辨析题(5×3=15分)

1.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答案要点:错误。人的价值主要包括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所尽责任和义务的多少。

2.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正确的。(1)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2)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3)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3.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能以它作为对错的标准。判断认识的真理性,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真理,但它只是主观的东西,故不能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四、论述题(1×15=15分)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在它创立时就批判的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凝结着人类思想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马克思主义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不断研究和解决前进和实践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而它能够成为永葆青春火力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

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五、材料分析题(15×2=30分)

(一)材料题一: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的合理性是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的作用,强调一种民本主义。局限性是民本史观而不是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问题的。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认为英雄创造历史,而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二)材料题二: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说明了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形成了资本的总公式的矛盾。(2)只有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

专业级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日期

任课教师签名:院系负责人签名:

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D、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2、政治法律制度的本质是()

A、国家权利由哪个阶级掌握。

B、政权组织形式。

C、社会思想关系。

D、经济利益。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B、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静止是()

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运动的外在表现。

D、运动过程的结束。

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说()

A、时间具有一维性。

B、时间具有三维性。

C、时间具有重复性。

D、时间具有连续性。

7、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鼓吹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8、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人口因素。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地理条件。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

B、十七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代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10、度是指()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B、事物保持自己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D、事物的量变状态。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学寓意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C、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状态。

D、新事物一定会代替旧事物。

1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得是()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

1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1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B、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对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16、发展的实质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A、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规律。

18、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

A、“祖宗之制不能改”。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追求真理就不能考虑价值。

19、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D、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20、列说法中,强调全面看问题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2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

B、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C、商品。

D、经济规律。

2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

B、任何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

C、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D、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23、可变资本是()

A、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生产过程中自身价值变小的资本。

D、实物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不变的那部分资本。

24、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按劳分配规律。

2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6、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A、价格与价值始终一致。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始终高于价值。

D、价格始终低于价值。

27、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

A、作为流通手段。

B、作为支付手段。

C、购买生产要素。

D、带来剩余价值。

28、下述关于使用价值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

C、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D、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B、存在和思维的关系。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D、唯物和唯心的关系。

30、商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工。

B、共同协作。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所有的、符合题目要求的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2、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

A、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适度的原则。

B、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

C、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D、判断事物是量变还是质变。

3、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段话说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 )

A、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4、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水滴石穿。

D、千里之堤,溃于蝼蚁之穴。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 )

A.、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它可以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各要素中发挥作用。

C、它对物质生产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D、它可以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6、意识的本质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

C、人的头脑中固有的。

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7、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本质联系是()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本质。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E、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本质。

8、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9、剩余价值()

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B、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收益。

C、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D、是产生于售卖阶段的价值。

10、真理和谬误是()

A、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B、相比较而存在的。

C、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D、没有本质的区别。

三、指出下列语句中蕴涵着什么哲理(本大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花开花落各有时。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5、士别三日,当以刮目相看。

四、简答(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2、简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3、资本的本质?

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5、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及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五、论述(本大题共15小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7分。):

1、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试析你对自己人生的设计。

2、试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以及它是如何解决的。

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试题答案(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A

3、D

4、B

5、B

6、A

7、D

8、C

9、A 10、A 11、D 12、C 13、A 14、D 15、C 16、D

17、D 18、B 19、D 20、A 21、A 22、A 23、A

24、C 25、D 26、B 27、D 28、D 29、AC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B D

2、A B C D

3、C D

4、A B C D

5、B C D

6、B D

7、A B C D

8、A B C D E

9、A C 10、B C

三、指出下列语句中蕴涵着什么哲理(本大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失败是成功之母。答: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2、花开花落各有时。答:事物运动都有自身的规律。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答: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答: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

5、士别三日,当以刮目相看。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四、简答(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1)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2分(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本身都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1分(3)实践的特点,实践是唯一可以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实践有客观性、直观性和现实性的特点。2分

2、简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1)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钟质态的飞跃,表现为显著的突变。2分(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部分的质变,质变中有新的量变的特征。2分(3)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由此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1分

3、资本的本质?

.(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分

(2)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它们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手段,才成为资本。2分

(3)因此,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的,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劳动的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2分

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2分

(2)它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2分

(3)另外,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1分

5、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及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1)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3分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包括两次飞跃:一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是把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再回到实践中去。2分

五、论述(本大题共15小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

1、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试析你对自己人生的设计。

(1)原理: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事物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3分

(2)人生设计:略。4分

2、试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以及它是如何解决的。

(1)资本总公式是:C—W—C′。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是矛盾的。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在流通的过程中,商品和货币的价值都不能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却通过流通过程,使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增值,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3分

(2)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说明,在流通中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离开流通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2分

(3)货币所有者必须在流通中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有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是劳动力。2分

弄清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就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1分

专业年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B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2、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D)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

(B)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D)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D)

A、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

B、经济收入的多少

C、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

D、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A)

A、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B、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C、能保存资本价值

D、能转移资本价值

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C)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B)

A、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B、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C、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

D、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

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C、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 D )

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

B、消除经济危机

C、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生事物是(CDE)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E、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BE )

A、客观需要决定的

B、实践特点决定的

C、主观需要决定的

D、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的

E、真理本性决定的

3、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BCD )

A、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

B、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

C、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

D、产生了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E、体现了回到出发点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ABCDE)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E、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5、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在于(BCDE)

A、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B、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它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

D、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

E、它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措施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ABCE)

A、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B、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C、贯穿于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D、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

E、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7、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E )

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E、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8、资本主义企业使用的机器设备属于(ACE)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生产资本

D、流动资本

E、固定资本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BCDE)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E、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0、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CDE)

A、国家资本的输出

B、私人资本的输出

C、商品资本的输出

D、生产资本的输出

E、借贷资本的输出

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24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错误。(1分)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2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分)

2、社会意识都属于上层建筑。

答:错误。(1分)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3分)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2分)

3、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答:错误。(1分)。垄断价格虽然由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但是垄断资本家不能任意规定垄断价格。(2分)原因是垄断条件下仍然存在竞争,如果垄断资本家把垄断价格定的过高,竞争对手就以较低的价格抛售商品,夺取市场。商品定价过高,其他企业也会增加生产同量产品,或者生产这种产品的替代品,从而使这类商品增多,结果是商品价格下降。商品垄断价格过高超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会使商品积压,结果仍然是过高的垄断价格下降。所以垄断资本家在制定垄断价格时,不能背离商品价值太远,同时必须对市场容量进行估测,确定产量与价格的对比关系,不能任意定价。(3分)

4、金融资本是指“银行支配而由工业资本家运用的资本”。

答:错。(1分)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了一种新型垄断资本。(2分)银行与工业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银行与工业企业信贷关系固定化;银行与工业企业相互持股;银行与工业企业相互派人员进入公司法人治理机构。(3分)

四、简答题(任选两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三题全做,计分以前两题为准)

1、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2分)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做任何事物之前,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努力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力求对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3分)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分)

总之,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把发挥意识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否认客观规律的意志决定论,也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机械决定论。(2分)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答:(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5分)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5分)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3、简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答:(1)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1分)(2)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1分)(3)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其设想便成为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1分)(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原性,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缺乏科学性。(2分)(5)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2分)(6)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如保留奴隶与奴隶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3分)

五、论述题(任选一题作答,共14分,如二题全做,计分以第一题为准)

1、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

答:(1)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在时间上相继转化。(4分)

这一理论除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和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连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只有自觉认识和利用这一规律,才能加速资金运动,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3分)

(2)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因为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的资本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换句话说,可以更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4分)

除开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周转的上述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它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3分)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答: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分)

科技革命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4分(4分)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4分)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4分)

总之,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六、材料题(12分)

材料1: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答:(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考,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4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4分)

(3)材料2和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4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题库

2013年院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牟平区中医医院2013年院感知识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2分) 1、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手消毒剂,易挥发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 A 10天 B 20 天 C 30 天 D 40 天 E 60 天 2、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手消毒剂,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 A 10天 B 20 天 C 30 天 D 60 天 E 90 天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疾控发2013-28号文件通知,将人感染H7N9禽流 感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4、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 A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5、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 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A不用实施手卫生B都应当实施手卫生C没必要实施手卫生D以上都不对 &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 A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B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 C 及时清 空集尿袋中尿液D应常规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 7、为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在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 )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A12 B24 C48 D36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 A无菌纱布1—2次/周 B 无菌纱布1次/天 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 D 无菌纱布2次/天 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环节() A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 按无菌操作配置输注的药液 C置管所用敷料必须达到灭菌要求D植入导管后应频繁更换导管

传播学概论测试题3

第一章、第二章测试 1、人类传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口语传播时代 (2)文字传播时代 (3)印刷传播时代 (4)电子传播时代 2、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是美国学者(威尔伯﹒施拉姆)。 3、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分别是: (1)拉斯韦尔 (2)拉扎斯菲尔德 (3)卢因 (4)霍夫兰 4、信息论的创立者香农认为,只要是能够消除或减少事物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都是信息。 5、十五世纪四十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6、人类传播有哪些特点? (1)社会传播是信息在扩散中实现共享的过程。 (2)社会传播是传播双方的互动行为。 (3)社会传播的发生是以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为前提的。 (4)社会传播的本质属性:社会关系。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建立着新的社会关系。 (5)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是各种类型的传播交织而成的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 7、什么是符号化?什么是符号解读? 符号化(编码):是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声音或文字语言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符号解读(译码):是受传播者对其接受到的符号进行理解和阐释,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第三章、第四章测试 1、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哪些要素? 传播者(C),受传者(R),讯息(M),媒介(MD),反馈(F) 3、1949年,美国的信息论学者(香农)和(韦弗)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 4、1967年,美国学者(丹斯)强调了传播过程的动态性质,比如,谈话中双方“认知场”总是在不断扩大。麦奎尔将其观点概括为“螺旋形模式”。 5、在对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研究中,(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是由普遍联系的各种类型的传播所构成的复杂系统。(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则看到了大众传播各个环节都受到各种社会影响力的作用,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对传播者和受众具有重大的影响。 6、人内传播的一些理论与社会心理学密切相关。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看来,人的自我是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布鲁默)则提出了“自我互动”理论。 7、1973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提出了一个基于基模理论的个体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8、“镜中我”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依赖于同他人之间的互动。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是一面“镜子”,个体依此调整自身行为。 9、图示:拉斯韦尔五W模式。 10、图示: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全国2019年10月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D019·00312通卡)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B. C.法家 D.墨家 2.提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观点的德国社会学家是 A.黑格尔 B.马克斯·韦伯 C.马基雅维里 D.康德 3.政治中最核心的问题是 A.伦理道德 B.执行政策 C.国家政权 D.政治活动 4.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权力结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地产权力等级制 D.官僚等级制 5.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

A.《国家与革命》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区别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水岭和出发点是 A.统治形式 B.政府机构 C.统治方法 D.国家本质 7.毛泽东指出:政府的组织形式是 A.君主制 B.复合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8.面向全社会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日常管理的国家机关是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监察机关 9.西方封建社会领主获得土地的方式是 A.购买 B.赠子 C.分封 D.继承 10.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力量,主要在于 A.有主权性 B.有道德约束 C.有影响力 D.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 11.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是 A.议事会 B.军事首领 C.陪审团 D.人民大会 12.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联邦制 B.邦联制 C.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 D.共和制 13.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 A.共产党的领导 B.依法行政 C.人民民主 D.法制建设 14.在阶级社会里,产生民族压迫的主要根源是 A.民族习惯 B.剥削制度 C.民族差异 D.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15.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 A.集权制 B.三权分立与制衡 C.议会君主制 D.分封割据制

2013医院感染管理试卷及答案

2013年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培训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3、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4.个人防护用品: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5、医院感染病例目标性监测:是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对选定目标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 二、填空 1、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主要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2、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达到(48 )小时。 3、多重耐药菌株MRSA中文全称是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是指(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E是指(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4、医疗废物可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五类 5、洗手六步法:1)、掌心相对揉搓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3)、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搓揉4)、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5)、拇指在掌中揉搓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三、选择题(1-5题为单选,6-10题为多选) 1、对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A ) 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 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时清扫 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2、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 C ) A. 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 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 以上都不对 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完整word版)2018年10月政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圜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 A.城市国家 B.农村国家 C.君主国家 D.立宪国家 2.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和政治学混在一起的是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伦理学 D.哲学 3.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 A.国家 B.统治 C.民主 D.政权 4.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指的是 A.17世纪至l8世纪 B.15世纪至l6世纪 C.16世纪至l7世纪 D.18世纪至l9世纪5.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 A.布丹 B.马基雅维里 C.莫尔 D.康帕内拉 6.《家庭、私有制程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A.恩格斯 B.马克思 C.黑格尔 D.列宁 7.作为原始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部落关系 C.血缘关系 D.婚姻关系 8.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按劳分配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阶级斗争为纲 9.原始社会,兄弟姐妹禁止结婚的家庭形式是 A.家长制家庭 B.母权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走婚制家庭 10.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是 A.历史学家 B.政治学家 C.哲学家 D.社会学家 11.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代表者是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手工业者 D.知识分子 12.《利维坦》的作者是 A.格劳秀斯 B.洛克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13.为暴力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 A.卢梭 B.拉斯韦尔 C.孟德斯鸠 D.桂林 14.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指的是 A.社会主义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奴隶制国家 D.垄断国家 15.第一次提出国家消亡命题的是 A.马克思主义者 B.反马克思主义 C.唯物主义者 D.唯心主义者 16.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

大学传播学概论试卷和答案

《传播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2011—2012学年 第1学期) 本科 专科□ A 卷□ B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得分 评阅人 1.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 ) A.群体传播 B.人际传播 C.自我传播 D.组织传播 2.著名的“三论”当中,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下面哪位( ) A. 香农 B.库利 C. 威纳 D.米德 3. 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 A.大众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自我传播学 D. 组织传播学 4. “媒介即讯息”这一著名论断是谁提出的( ) A.拉斯维尔 B.麦克卢汉 (密封线内勿答题) 姓名 学号 学院(系) 专业 年级 班(密封线内勿答题)

C.施拉姆 D.香农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 A.谁 B.对谁 C.通过什么渠道 D.说了什么 6. 最早提出来“把关人”理论的是() A.拉斯维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7.小米对小李说:“明天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吧?”这句话中,小米是一个基本传 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反馈 B.媒介 C.传者 D.受传者 8.在《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A.拟态环境的环境化B.“意见领袖” C.主我与客我理论D.休眠效果 9.下面哪个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来的()。 A.“传播流”B.“信息流” C.“沉默的螺旋”D.“媒介即讯息” 10. 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 A.拉斯维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库尔特·卢因 D.卡尔·霍夫兰 11. 在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 A.反馈 B.噪音

最新全国2018年10月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 A.城市国家 B.农村国家 C.君主国家 D.立宪国家 2.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和政治学混在一起的是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伦理学 D.哲学 3.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 A.国家

B.统治 C.民主 D.政权 4.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指的是 A.17世纪至18世纪 B.15世纪至16世纪 C.16世纪至17世纪 D.18世纪至19世纪 5.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 A.布丹 B.马基雅维里 C.莫尔 D.康帕内拉 6.《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A.恩格斯 B.马克思 C.黑格尔 D.列宁 7.作为原始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部落关系

D.婚姻关系 8.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按劳分配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阶级斗争为纲 9.原始社会,兄弟姐妹禁止结婚的家庭形式是 A.家长制家庭 B.母权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走婚制家庭 10.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是 A.历史学家 B.政治学家 C.哲学家 D.社会学家 11.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代表者是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手工业者

2013年院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重症医学科2015年二季度院感知识培训试题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5分) 1、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手消毒剂,易挥发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A 10天B 20天C 30天D 40天E 60天 2、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手消毒剂,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A 10天B 20天C 30天D 60天E 90天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疾控发2013-28号文件通知,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xx类传染病 4、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 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5、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A 不用实施手卫生 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 以上都不对

6、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 A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B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C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D应常规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 7、为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在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A12 B24 C48 D36 8、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 A无菌纱布1—2次/周B无菌纱布1次/天 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D无菌纱布2次/天 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环节() 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 按无菌操作配置输注的药液 C 置管所用敷料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D 植入导管后应频繁更换导管 10、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下列不正确的是()A 血管内导管应使用一次性的灭菌导管 B 穿刺失败后的导管未污染时可另选静脉再次 使用C 皮肤消毒剂可选用合格的产品D 置管人员戴无菌手二,判断题(共20题,每题2.5分) 1.留置血管内导管患者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 2.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3、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

传播学概论试题

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试题(B卷)答案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1*10=10分) 1、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C ) A、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B、战争宣传研究的需要 C、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D、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 2、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 A ) 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B、《传播与说服》 C、《人民的选择》 D、《舆论学》 3、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属于政治学家的是( D )。 A、拉扎斯菲尔德 B、卢因 C、霍夫兰 D、拉斯韦尔 4、提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的传播学者是( B )。 A、施拉姆 B、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C、赖特 D、拉斯韦尔 5、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这是( B )媒介规范理论的观 点。 A、集权主义 B、民主参与理论 C、自由主义 D、社会规范 6、(B )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A、人内传播 B、人际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7、下列与选择性理解意思最为接近的成语是(D ) A、择善而从 B、爱屋及乌 C、从谏如流 D、见仁见智 8、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B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霍夫兰 D、施拉姆 9、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 C )的交流 A、信号 B、象征符 C、意义 D、语言 10、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是 ( C ) A、传播权 B、知晓权 C、媒介接近权 D、文化权 二、名词解释(4*5=20分) 1、法兰克福学派 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着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着作中。 2、自我互动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说明。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

全国传播学概论试题_1

全国2008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 全国2008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 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传播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际传播仅指() A.自我传播 B.亲身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第一个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 A.李普曼 B.拉斯韦尔 C.卢因 D.施拉姆 3?卢因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 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

C.第一个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概念 D?从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4?霍夫兰的代表作是() A.《传播与说服》 B.《宣传、传播与舆论》 C.《报刊的四种理论》 D.《权力的媒介》 5?把符号还原成意思的过程叫() A.编码 B.译码 C.组码 D.释码 6?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的美国学者是() A.施拉姆 B.霍夫兰 C.赖利夫妇 D.拉斯韦尔 7?在控制实验中,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A.实验组B.控制组 C.测量组 D.模拟组 8?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 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2016年院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永安中心卫生院 2016年院感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2分) 1、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手消毒剂,易挥发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 A 10天 B 20天 C 30天 D 40天 E 60天 2、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手消毒剂,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 A 10天 B 20天 C 30天 D 60天 E 90天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疾控发2013-28号文件通知,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4、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 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5、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A 不用实施手卫生 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 以上都不对 6、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 A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 B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 C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D应常规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 7、为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在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 8、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 A无菌纱布1—2次/周 B无菌纱布1次/天 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 D无菌纱布2次/天 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环节() 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 按无菌操作配置输注的药液 C 置管所用敷料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D 植入导管后应频繁更换导管 10、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下列不正确的是()

【自考真题】2017年04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17年04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是(D)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希腊化时期 D.文艺复兴 2.“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出自于(A) A.《共产党宣言》 B.《国家与革命》 C.《列宁全集》 D.《毛泽东选集》 3.关于国家的分类对以后的西方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思想家是(D) A.柏拉图 B.洛克 C.孟德斯鸠 D.亚里士多德 4.“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所体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D) A地主占有制 B.领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 自耕农占有制 5.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C) A.垄断 B.暴力统治 C.自由竞争 D. 福利国家 6.16世纪法国思想家布丹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是(D) A领土 B.阶级性质 C.经济基础 D.国家主权 7.“一国两制”的提出,最早是为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南海问题 8.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是(C) A.民族平等 B.民族联合 C.民族自决权 D.民族团结 9.法家主要的政治思想是(D) A.无为而治 B.王道 C.仁政 D.霸道 10.英国的政党制度属于(C) 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C.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D.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1.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D) A.总统制 B.君主制 C.集权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2.中国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是(A) A官僚等级制 B.分权制 C.帝国制 D.分封制 13.A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历史类型是(C)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资产阶级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传播学概论(试题试题合集)

第一章 1、传播学起源: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专门加以论述。 美国学者皮尔士也在1911年出版的《思想的法则》中设了一个题为《传播》的短章。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施拉姆说:传播一直和社区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所谓社区也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 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这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转化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解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反馈也包括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的活动。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我们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3、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至1846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了“交往”的概念。 文中并没有明确作出一个总体定义,但从论述中可以看出:(1)“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等表述所体现的,它指的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2)如“观念、思维、人的精神交往”等表述所体现的,它同时也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可以说,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 第二章 1、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详细地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迄今为止的传播活动可区分为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5)符号传播时代。 3、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造出了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 4、1045年,宋代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5、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D025·00312(通卡) 绝密★启用前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学概论 (课程代码0031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恩格斯在下烈哪部著作中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A.《哲学的贫困》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政治学》一书的作者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西塞罗 3.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是 A.古希腊 B.希腊化 C.荷马时代 D.文艺复兴 4.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行为主义方法 B.比较方法 C.历史方法 D.阶级分析方法

5.下列具有行政管理权的国家机关是 A.人民检察院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法院 6.提出“主权在民”观点的政治思想家是 A.马基雅维里 B.卢梭 C.霍布斯 D.洛克 7.南北矛盾的本质是 A.政治问题 B.社会问题 C.意识形态问题 D.发展问题 8.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国家被称为 A.君主国 B.民主国 C.贵族国 D.平民国 9.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学说的核心问题是 A.国家的起源 B.国家的职能 C.国家的本质 D.国家的分类 10.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 A.国体 B.政体 C.单一制 D.一国两制 11.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 A.三权分立 B.集权制 C.分封割据制 D.民主集中制 12.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产生于哪个时期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3.国家的消亡是 A.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 B.英雄的推动 C.政党的斗争 D.集团的压力 14.下列国家中实行委员会制的是 A.美国 B.德国 C.瑞士联邦 D.意大利

院感试题及答案

2018年院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5题) 1、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与定植患者的病房(C) A 随便进行清洁与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与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与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与消毒 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B) A 不用实施手卫生 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 以上都不对 3、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就是错误的?(D) A 及时脱去手套 B 及时脱去隔离衣 C 及时进行手卫生 D 以上都无必要 4、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就是错误的?(A) A 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就是哪一个(D)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D多重耐药菌 (MRSA) 二、多项选择 (7题) 1、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哪些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ABCDE) A 溃烂面 B 血液与体液 C 分泌物 D 伤口 E 正常皮肤 2、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 (AB) A 应当每天进行清洁与擦拭消毒。 B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与消毒频次。 C 仅用清水擦拭 D 以上都不用 E 没必要处理 3、医务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都应当实施手卫生?(ABCE)

00312政治学概论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12)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权威性价值分配说”是以下哪位政治家的观点 A.亚里士多德 B.凯尔逊 C.戴维·伊斯顿 D.马基雅维里 2.无为而治是下列哪一学派的主要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 A.《共和六论》 B.《君主论》 C.《社会契约论》 D.《政治学》 4.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中,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是 A.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C.商人阶级的产生 D.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 5.神权论认为国家起源于 A.神的意志 B.阶级矛盾 C.暴力 D.人们相互订立契约 6.封建社会的四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是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自耕农占有制 D.国家占有制 7.从国家结构方面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的是 A.中央集权制 B.官僚等级制 C.地产权力等级制 D.分封割据制 8.下列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9.福利国家的最初尝试起始于以下哪位政治家推行的新政 A.丘吉尔 B.罗斯福 C.斯大林 D.华盛顿 10.现在的欧盟属于以下哪种国家结构形式 A.联邦制 B.地方分权制

2020年院感试题及答案

2020年院感试题及答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院感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如何洗手()? A、洗手盆洗手 B、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C、速干手消毒剂洗 2、手部卫生是防止感染扩散的最有效方法,严格手部卫生措施可以降低()的医院感染。 A、40% B、30% C、10%

3、如果手部没有明显脏物时,又要连续进行下一个操作时,应 使用哪一种方式洗手() A、杀菌或非杀菌肥皂和水对手部进行清洁 B、用手快速消毒剂 C、不洗手 4、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 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暂居菌 C、病毒 B、常驻菌 D、支原体 5、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6、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10cfu/cm2

B、≤5cfu/cm2 C、≤15cfu/cm2 D、≤8cfu/cm2 7、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10cfu/cm2 B、≤5cfu/cm2 C、≤15cfu/cm2 D、≤8cfu/cm2 8、氧氟沙星特点中错误的是() A、广谱高效 B、可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道、肠道等感染 C、可用于儿科感染 D、可口服 9、对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可首选下列哪类药物() A、一代头孢菌素 B、二代头孢菌素 C、三代头孢菌素 D、磺胺类乎 1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描述有错误的为()

2018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真题(完整试卷)

2018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真题(完整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 A.城市国家 B.农村国家 C.君主国家 D.立宪国家 2.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和政治学混在一起的是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伦理学 D.哲学 3.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 A.国家 B.统治 C.民主 D.政权 4.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指的是 A.17世纪至18世纪 B.15世纪至16世纪 C.16世纪至17世纪 D.18世纪至19世纪 5.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 A.布丹 B.马基雅维里 C.莫尔

D.康帕内拉 6.《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A.恩格斯 B.马克思 C.黑格尔 D.列宁 7.作为原始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部落关系 C.血缘关系 D.婚姻关系 8.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按劳分配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阶级斗争为纲 9.原始社会,兄弟姐妹禁止结婚的家庭形式是 A.家长制家庭 B.母权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走婚制家庭 10.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是 A.历史学家 B.政治学家 C.哲学家 D.社会学家 11.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代表者是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手工业者

D.知识分子 12.《利维坦》的作者是 A.格劳秀斯 B.洛克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13.为暴力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 A.卢梭 B.拉斯韦尔 C.孟德斯鸠 D.杜林 14.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指的是 A.社会主义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奴隶制国家 D.垄断国家 15.第一次提出国家消亡命题的是 A.马克思主义者 B.反马克思主义者 C.唯物主义者 D.唯心主义者 16.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 A.平民制 B.贵族制 C.民主制 D.总统制 17.西欧的封建制时期大约经历了 A.1300~1400年 B.1200~1300年 C.1400~1500年

传播学概论试题

传播学概论试题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试题(B卷)答案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1*10=10分) 1、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 C ) A、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B、战争宣传研究的需要 C、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D、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 2、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 A ) 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B、《传播与说服》 C、《人民的选择》 D、《舆论学》 3、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属于政治学家的是( D )。 A、拉扎斯菲尔德 B、卢因 C、霍夫兰 D、拉斯韦尔 4、提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的传播学者是( B )。 A、施拉姆 B、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C、赖特 D、拉斯 韦尔 5、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这是( B )媒介规范理论 的观点。 A、集权主义 B、民主参与理论 C、自由主义 D、社会规范 6、(B )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A、人内传播 B、人际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7、下列与选择性理解意思最为接近的成语是(D ) A、择善而从 B、爱屋及乌 C、从谏如流 D、见仁见智 8、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B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霍夫兰 D、施拉姆 9、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 C )的交流 A、信号 B、象征符 C、意义 D、语言 10、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是( C ) A、传播权 B、知晓权 C、媒介接近权 D、文化权 二、名词解释(4*5=20分) 1、法兰克福学派 当代西方的一种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着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着作中。

2017年04月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是(D) A古希腊B.古罗马C.希腊化时期D.文艺复兴 2.“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出自于(A) A.《共产党宣言》B.《国家与革命》C.《列宁全集》D.《毛泽东选集》3.关于国家的分类对以后的西方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思想家是(D) A.柏拉图B.洛克C.孟德斯鸠D.亚里士多德4.“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所体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D) A地主占有制B.领主占有制C.国家占有制D.自耕农占有制5.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C) A.垄断B.暴力统治C.自由竞争D.福利国家 6.16世纪法国思想家布丹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是(D) A领土B.阶级性质C.经济基础D.国家主权 7.“一国两制”的提出,最早是为解决(C)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南海问题 8.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是(C) A.民族平等B.民族联合C.民族自决权D.民族团结 9.法家主要的政治思想是(D) A.无为而治B.王道C.仁政D.霸道 10.英国的政党制度属于(C) 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C.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D.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1.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D) A.总统翩B.君主制C.集权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12.中国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是(A) A官僚等级制B.分权制C.帝国制D.分封制 13.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历史类型是(C) A.奴隶制国家B.封建制国家C.资产阶级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14.《君主论》的作者是(C) A亚里士多德B.孟德斯鸠C.马基雅维里D.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15.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家是(A) A.卢梭B.霍布斯C.盂德斯鸠D.洛克 16.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是(C) A.政治改良B.政治革命C.政治改革D.政治变革 17.下列居于政治文化结构核心地位的是(B) A.政治心理B.政治意识形态C.政治价值评价D.政治社会化18.我国制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