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哈工大课件)第1章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哈工大课件)第1章 单片机概述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第1章目录

1.1 什么是单片机

1.2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1.3 单片机的特点

1.4 单片机的应用

1.5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6 MCS-51系列与AT89C5x系列单片机

1.6.1 MCS-51系列单片机

1.6.2 AT89C5x(AT89S5x)系列单片机1.7 其他的51单片机

1.7.1 ADμC812单片机

1.7.2 C8051Fxxx单片机

1.7.3 台湾华邦公司W78系列和W77系列单片机1.8 AVR系列单片机与PIC系列单片机

1.8.1 AVR系列单片机

1.8.2 PIC系列单片机

1.9 各类嵌入式处理器简介

1.9.1 嵌入式微控制器(单片机)

1.9.2 嵌入式DSP处理器(DSP)

1.9.3 嵌入式微处理器

1.9.4 嵌入式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

内容概要

介绍单片机基础知识、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8位单片机的主流机型,较大市场份额的MCS-51系列单片机及其兼容的单片机(统称为51系列单片机)

对目前流行的51单片机的代表性机型:美国ATMEL公司的AT89C5x/AT89S5x系列单片机及代表性产品AT89S51详细介绍。

简要介绍其他类型的单片机。

初步了解嵌入式处理器: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嵌入式微处理器

20世纪70年代问世,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自动化、自动检测与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设备、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各个方面。什么是单片机?

1.1 什么是单片机

一片半导体硅片集成: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并行I/O、串行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系统时钟电路及系统总线的微型计算机。

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属性,因而被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主要应用于测控领域。单片机使用时,通常是处于测控系统的核心地位并嵌入其中,所以国际上通常把单片机称为嵌入式控制器(EMCU,Embedded MicroController

Unit),或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

我国习惯于使用“单片机”这一名称。

单片机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计算机正式形成了通用计算机系统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两大分支。

单片机体积小、成本低,嵌入到工业控制单元、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系统、武器系统、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金融电子系统、玩具、个人信息终端及通讯产品中。

按照其用途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

(1)通用型单片机就是其内部可开发的资源(如存储器、I/O等各种外围功能部件等)可以全部提供给用户。

用户根据需要,设计一个以通用单片机芯片为核心,再配以外围接口电路及其它外围设备,并编写相应的软件来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测控系统。通常所说的和本书介绍的是指通用型单片机。

(2)专用型单片机是专门针对某些产品的特定用途而制作的单片机。

例如,各种家用电器中的控制器等。由于用于特定用途,单片机芯片制造商常与产品厂家合作,设计和生产“专用”

的单片机芯片。

由于在设计中,已经对“专用”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最简化、可靠性和成本的最佳化等方面都做了全面的综合考虑,所以“专用”单片机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优势。

无论“专用”单片机在用途上有多么“专”,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都是以通用单片机为基础的。

1.2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单片机按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主要分为:4位单片机、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

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因工艺限制,单片机采用双片的形式而且功能比较简单。1974年12月,仙童公司推出了8位的F8单片机,实际上只包括了8位CPU、64B RAM和2个并行口。

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1976年 Intel的MCS-48单片机(8位)极大地促进了单片机的变革

和发展,1977年GI公司推出了PIC1650,但这个阶段仍处于低性能阶段。

第三阶段(1978年~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1978年,Zilog公司推出Z8单片机,1980年,Intel公司在MCS-48系列基础上推出MCS-51系列,Mortorola推出6801单片机。使单片机的性能及应用跃上新的台阶。

此后,各公司的8位单片机迅速发展。推出的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I/O口、多级中断系统、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ROM、RAM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KB,有的片内还带有A/D转换器。由于这类单片机的性能价格比高,所以被广泛应用,是目前应用数量最多的单片机。

第四阶段(1983年~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16位典型产品Intel公司的MCS-96系列单片机。而32位单片机除了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外,其数据处理速度比16位单片机提高许多,性能比8位、16位单片机更加优越。

20世纪90年代单片机制造业大发展时期,Mortorola、Intel、ATMEL、德州仪器(TI)、三菱、日立、飞利浦、LG等公司开发一大批性能优越的单片机,极大推动单片机的应用。

近年,又有不少新型的高集成度的单片机产品涌现出来,出现了产品丰富多彩的局面。目前,除8位单片机得到广泛应用外,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也得到广大用户青睐。

1.3 单片机的特点

单片机是集成电路技术与微型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

体积小、价格低、应用方便、稳定可靠,因此,给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带来了一场重大革命和技术进步。

由于体积小,很容易地嵌入到系统之中,以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计算或控制,这一点,一般微机根本做不到。

由于单片机本身就是一个微型计算机,因此只要在单片机的外部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外围扩展电路,就可以灵活地构成各种应用系统,如工业自动检测监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等。

为什么应用广泛?具有以下优点:

(1)功能齐全,应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2)简单方便,易于普及。单片机技术是易掌握技术。应用系统设计、组装、调试已经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学习可很快掌握其应用设计技术。

(3)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短短几十年,单片机经过4位机、8位机、16位机、32位机等几大发展阶段。尤其是集成度高、功能日臻完善的单片机不断问世,使单片机在工业控制及工业自动化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和大量应用。目前,单片机内部结构愈加完美,片内外围功能部件越来越完善,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嵌入容易,用途广泛,体积小、性能价格比高,应用灵活性强等特点在嵌入式微控制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单片机出现前,制作一套测控系统,大量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分立元件完成,以实现计算、判断和控制功能。系统的体积庞大,线路复杂,连接点多,易出现故障。

单片机出现后,测控功能的绝大部分由单片机的软件程序实现,其它电子线路则由片内的外围功能部件来替代。

1.4 单片机的应用

软硬件结合、体积小,容易嵌入到各种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1.工业检测与控制

主要应用:工业过程控制、智能控制、设备控制、数据采集和传输、测试、测量、监控等。在工业自动化的领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这种集机械、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如机器人技术)中,单片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仪器仪表

目前对仪器仪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单片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仪器仪表的精度和准确度,简化结构,减小体积而易于携带和使用,加速仪器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3.消费类电子产品

例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电风扇、电视机、微波炉、加湿机、消毒柜等。嵌入了单片机后,功能和性能大大提高,并实现智能化、最优化控制。

4.通讯

在调制解调器、各类手机、传真机、程控电话交换机、信息网络及各种通讯设备中,单片机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5.武器装备

在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中,如飞机、军舰、坦克、导弹、鱼雷制导、智能武器装备、航天飞机导航系统,都有单片机嵌入其中。

6.各种终端及计算机外部设备

计算机网络终端(如银行终端)以及计算机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硬盘驱动器、绘图机、传真机、复印机等)中都使用了单片机作为控制器。

7.汽车电子设备

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汽车电子设备中,如汽车安全系统、汽车信息系统、智能自动驾驶系统、卫星汽车导航系统、汽车紧急请求服务系统、汽车防撞监控系统、汽车自动诊断系统以及汽车黑匣子等。

8.分布式多机系统

在较复杂多节点的测控系统中,常采用分布式多机系统。

一般由若干台功能各异的单片机组成,各自完成特定的任务,它们通过串行通信相互联系、协调工作。在这种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终端机,安装在系统的某些节点上,对现场信息进行实时的测量和控制。

从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消费类电子产品等方面,直到国防尖端技术领域,单片机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5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将是向大容量、高性能化,外围电路内装化等方面发展。为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各公司竞相推出能满足不同需要的产品。

1.CPU的改进

(1)增加CPU数据总线宽度。例如,各种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数据处理能力要优于8位单片机。另外,8位单片机内部采用16位数据总线,其数据处理能力明显优于一般8位单片机。

(2)采用双CPU结构,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2.存储器的发展

(1)片内程序存储器普遍采用闪烁(Flash)存储器。可不用外扩展程序存储器,简化系统结构。

(2)加大存储容量。目前有的单片机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可达128KB甚至更多。

3.片内I/O的改进

(1)增加并行口驱动能力,以减少外部驱动芯片。有的单片机可以直接输出大电流和高电压,以便能直接驱动LED 和VFD(荧光显示器)。

(2)有些单片机设置了一些特殊的串行I/O功能,为构成分布式、网络化系统提供方便条件。

单片机实验报告

PI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学校: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一I/O端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PLAP IDE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操作。 (2)掌握单片机的I/O端口的设计方法。 (3)掌握在线调试器的使用方法。 (4)学会查阅相关数据手册。 二、实验仪器设备 (1)PC机一台; (2)MPLAP IDE开发软件一套; (3)PICkit3在线调试器一套; (4)APP009实验板一块; 三、实验要求 (1)设计发光LED灯闪烁程序,下载调试,验证功能。 (2)设计流水灯程序,或其他花样彩灯程序,下载调试,验证功能。 (3)设计按按键加1计数程序,下载调试,验证功能。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在线调试器PICkit3、APP009实验板和计算机; (2)打开MPLAP IDE集成开发环境软件,点击Debugger>Select Tools>PICkit 3 选择调试工具; (3)点击Debugger>Settings,在Settings窗口中点击Power栏,选择由PICkit3向实验板供电; (4)完成实现发光LED灯闪烁实验; 程序代码: #include void delay(void); int main() { while(1) { TRISEbits.TRISE0 = 0; //RE0设置为输出(1输入,0输出); https://www.doczj.com/doc/8517539370.html,TE0 =1; //RE0=1输出高电平+5V,亮灯 delay(); //延时 https://www.doczj.com/doc/8517539370.html,TE0 =0; //RE0=0输出低电平0V,灭灯 delay(); //延时 } } void delay(void) { long int i; for (i=0;i<65000;i++); } 实验现象:将程序下载到实验板上,运行程序,LED闪烁,通过改变延时函数改变延时时间,进而可以改变LED闪烁的频率。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1)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一、绪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了机械原理之后的实践项目,通过老师和书本的传授,我们了解了机构的结构,掌握了机构的简化方式与运动规律,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相结合,这便是课程设计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立完成一个简单机构的设计,计算各机构的尺寸,同时还需要编写符合规范的设计说明书,正确绘制相关图纸。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应学会如何收集与分析资料,如何正确阅读与书写说明书,如何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辅助工作。这种真正动手动脑的设计有效的增强我们对该课程的理解与领会,同时培养了我们的创新能力,为以后机械设计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题目 产品包装生产线使用功能描述 图中所示,输送线1上为小包装产品,其尺寸为长?宽?高=600?200?200,小包装产品送至A处达到2包时,被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包装。原动机转速为1430rpm,每分钟向下一工位可以分别输送14,22,30件小包装产品。 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一)功能简图 三、设计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 由设计题目可以看出,推动产品在输送线1上运动的是执行构件1,在A处把产品推到下一工位的是执行构件2,这两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关系如图所示。 ?1?1 执行构件一 执行构件二 ?01?02 运动循环图

图中?1 是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01 是执行构件2的工作周期,?02是执行构件2的动作周期。因此,执行构件1是做连续往复运动,执行构件2是间歇运动,执行构件2的工作周期?01 是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T1的2倍。执行构件2的动作周期?02则只有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T1的二分之一左右。 四、 设计机械系统运动功能系统图 根据分析,驱动执行构件1工作的执行机构应该具有的运动功能如图所示。运动功能单元把一个连续的单向传动转换为连续的往复运动,主动件每转动一周,从动件(执行构件1)往复运动一次,主动件转速分别为14,22,30rpm 14,22,30rpm 执行机构1的运动功能 由于电动机的转速为1430rpm ,为了在执行机构1的主动件上分别得到14、22、30rpm 的转速,则由电动机到执行机构1之间的总传动比i z 有3种,分别为 i z1= 141430 =102.14 i z2=221430=65.00 i z3=30 1430=47.67 总传动比由定传动比i c 和变传动比i v 两部分构成,即 i z1=i c i v1 i z2=i c i v2 i z3=i c i v3 3种总传动比中i z1最大,i z3最小。由于定传动比i c 是常数,因此,3种变传动比中i v1最大,i v3最小。为满足最大传动比不超过4,选择i v1 =4 。 定传动比为 i c = v1 z1i i =4102.14=25.54 变传动比为 i v2= c z2i i =54.2565=2.55 i v3= c z3i i =54 .2547.67=1.87 传动系统的有级变速功能单元如图所示。 i=4,2.55,1.87 有级变速运动功能单元

哈工大单片机实验报告

软件实验 在软件实验部分,通过实验程序的调试,使学生熟悉MCS-51的指令系统,了解程序设计过程,掌握汇编语言设计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实验系统提供的调试手段来排除程序错误。 实验一清零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熟悉键盘操作。 二、实验内容 把2000~20FFh的内容清零。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1)实验中定义R0为循环次数,利用定义了初值的数据指针DPTR不断加1指向需要被清零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单元。 (2)再利用MOVX语句,将外部存储器指定内容清零。 (3)用CJNE比较语句判断循环是否结束。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问题回答:清零前2000H~20FFH中为内存里的随机数,清零后全变为0。 六、实验源程序 ;清零程序 ORG 0000H MOV DPTR,#2000H MOV R0,#0FFH ORG 0660H MAIN: MOV A,#00H MOVX @DPTR,A INC DPTR DJNZ R0,MAIN END 实验二拆字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把2000h的内容拆开,高位送2001h低位,低位送2002h低位,2001h、2002h高位清零,一般本程序用于把数据送显示缓冲区时用。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1)定义数据指针DPTR为2000H,将其中内容送入累加器A中,利用高低四位交换语句SWAP可将高四位移至低四位,再用语句ANL与0FH进行与操作取出高四位送入2001H低位 (2)再次让数据指针DPTR为2000H,将其中内容送入累加器A中,直接与0FH相与取出低四位送入2002H低位。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哈工大单片机2011年试题A卷

哈工大 2011年 春 季学期 单片机原理 试 题 注意:禁止使用计算器。 一、填空(每空1分,共38分) 1.单片机也可称为( )或( )。 2.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1口为( )电平。 3.PSW 寄存器中的( )标志位,是累加器A 的进位标志位。 4.AT89S52单片机片内闪烁存储器单元有( )字节,16位定时器有( )个。 5.AT89S51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为2μS 时,此时它的晶振频率为( )MHz 。 6.PSW 中的RS0、RS1=10B ,此时R0的字节地址为( )。 7.当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中断优先级最高的中断源是( )。 8.AT89S51单片机采用外部振荡器作为时钟时,XTAL2引脚应该接( ),XTAL1引脚应该接( )。 9.如果定时器的启动和停止仅由一个信号TRx (x=0,1)来控制,此时寄存器TMOD 中的GATEx 位必须为( )。 10.当AT89S51单片机执行MOVX @R0,A 指令时,伴随着( )控制信号有效,而当执行MOVC A, @A+DPTR 指令时,伴随着( )控制信号有效, 11.设计一个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最小系统,如果不外扩程序存储器,使其内部4KB 闪存存储的程序有效,则其( )引脚应该接( )。 12.已知8段共阳极LED 数码显示器要显示字符“6”(a 段为最低位),此时的段码为( )。 13.数据存储器芯片6264的地址线为( )根,那么它的存储容量为( )KB 。 14.当AT89S51单片机与慢速外设进行数据传输时,最佳的数传方式是采用( )。 15.单片机从调用的子程序返回时,必须执行的返回指令是( )。 16.欲使P1口的高4位输出0,低4位不变,应执行一条( )指令。 17.使用双缓冲方式的D/A 转换器,可实现( )信号的( )输出。。 18.当键盘的按键数目少于8个时,应采用( )式键盘。当键盘的按键数目为64个时,应采用( )式键盘。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学院: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实验内容、目的及要求 (2) 一、内容 (2) 二、目的及要求 (3) 第二章实验 (3) 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3) 实验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4) 实验三A/D、D/A转换实验 (11) 实验四串行通信设计 (20) 第三章实验体会 (28)

第一章实验内容、目的及要求 一、内容 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1 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基本实验项目。 实验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3 定时/计数器实验”基本实验项目。 提高部分:定时器控制LED灯 由单片机内部定时器1,按方式1工作,即作为16位定时器使用每0.05秒钟T1溢出中断一次。P1口的P1.0-P1.7分别接八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模拟时序控制装置。开机后第一秒钟L1,L3亮,第二秒钟L2,L4亮,第三秒钟L5,L7亮,第四秒钟L6,L8亮,第五秒钟L1,L3,L5,L7亮,第六秒钟L2,L4,L6,L8亮,第七秒钟八个LED灯全亮,第八秒钟全灭,以后又从头开始,L1,L3亮,然后L2,L4亮……一直循环下去。 实验三A/D、D/A转换实验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4.3 A/D转换实验”项目(P64)和“4.4 D/A转换实验”项目。 提高部分:(要求:Proteus环境下完成) 小键盘给定(并显示工作状态),选择信号源输出波形类型(D/A 转换方式),经过A/D采样后,将采样数据用LED灯,显示当前模拟信号值大小及变化状态。 实验四串行通讯实验 阅读、调试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7 串口通讯实验”项目。(要求:实验仪器上完成)提高部分:(要求:Proteus环境下完成) 利用单片机实验系统,实现与PC机通讯。功能要求:将从实验系统键盘上键入的数字,字母显示到PC机显示器上,将PC机键盘输入的字符(0-F)显示到单片机实验系统的数码管上。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大作业20无错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大作业 ——齿轮传动系统20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系统分析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15 设计者: 学号: 115 指导教师:陈 设计时间: 2017年6月

1、设计题目 1.1机构运动简图 1 序号 电机转速(r/min ) 输出轴转速(r/min ) 带传动最大传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 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传动比 模数 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 轮最大 传动比 模 数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20 970 30 35 40 ≤2.5 ≤4 2 ≤4 3 ≤4 3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输出转速min /30=n /35=min /40r 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333.3230970 1=== n i 714.2735 022=== n i 250.2440 3=== n i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则总传动比 f v p f v p f v p 令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425.24 *5.2250 .24max max 3=== f i i i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333.5425 .2*5.2max 11== = f p v i i i 571.4425 .2*5.2714 .27max 22== = f p v i i i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和1042,8,41,9,40,10======1=h ,径向间隙系数25.0=c ,分度圆压力角20=α,实际中心距 mm a 50'=。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高度变位齿轮,其齿数:。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h 间隙系数25.0=c ,分度圆压力角20=α,实际中心距mm a 51'=。圆锥齿轮15和16 29,17==1=h ,径向间隙系数,分度 圆压力角为(等于啮合角α)。

哈工大单片机实验报告(上传)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任课教师: 所在单位: 2013年5月

软件实验 在软件实验部分,通过实验程序的调试,使学生熟悉MCS-51的指令系统,了解程序设计过程,掌握汇编语言设计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实验系统提供的调试手段来排除程序错误。 实验一清零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熟悉键盘操作。 二、实验内容 把2000~20FFh的内容清零。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实验中利用MOVX语句,将外部存储器指定内容清零。利用数据指针DPTR完成数据传送工作。程序采用用循环结构完成,R0移动单元的个数,可用CJNE比较语句判断循环是否结束。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清零前清零后

【问题回答】清零前2000H~20FFH中为内存里的随机数,清零后全变为0。 六、实验源程序 AJMP MAIN ORG 0640H MAIN: MOV R0, #00H MOV DPL, #00H MOV DPH, #20H LOOP: MOV A, #00H MOVX @DPTR, A INC DPTR INC R0 CJNE R0, #0FFH, LOOP MOVX @DPTR, A END 实验二拆字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把2000h的内容拆开,高位送2001h低位,低位送2002h低位,2001h、2002h高位清零,一般本程序用于把数据送显示缓冲区时用。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将寄存器中内容送入2000H,分别将高低四位移到低位,将高四位置零然后移入2001H 和2002H中。利用MOVX语句、DPTR指针可实现数据的传送,利用高低四位交换语句SWAP和与语句ANL可进行对高低位的清零。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_凸轮机构设计(第3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设计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1208103 完成者: xxxxxxx 学号: 11208103xx 指导教师:林琳 设计时间: 2014.5.2

工业大学 凸轮设计 一、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其原始参数见表,据此设计该凸轮。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其线图 1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6 50π?≤ ≤) 升程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6 50π =Φ带入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升程段方程式中得: ??? ?? ???? ??-=512sin 215650?ππ?S ;

?? ? ?????? ??-= 512cos 1601ππωv ; ?? ? ??= 512sin 1442 1?π ωa ; 2、凸轮推杆推程远休止角运动方程( π?π ≤≤6 5) mm h s 50==; 0==a v ; 3、凸轮推杆回程运动方程(9 14π ?π≤≤) 回程采用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9 5'0π= Φ,6 s π = Φ带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回程段方程式中得: ?? ? ???-+=)(59cos 125π?s ; ()π?ω--=59 sin 451v ; ()π?ω-=59 cos 81-a 21; 4、凸轮推杆回程近休止角运动方程(π?π 29 14≤≤) 0===a v s ; 5、凸轮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根据以上所列的运动方程,利用matlab 绘制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①位移线图 编程如下: %用t 代替转角 t=0:0.01:5*pi/6; s=50*((6*t)/(5*pi)-1/(2*pi)*sin(12*t/5)); hold on plot(t,s); t=5*pi/6:0.01:pi; s=5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s=25*(1+cos(9*(t-pi)/5));

哈尔滨工业大学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姓名:王烁行 同组人:张绍文、马文佳、孙蓦征 学号:1080520406 班级:0805204 指导教师:赵彬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

1 实验一简单I/O口扩展实验(一) 交通灯控制实验 1.1实验要求 扩展实验箱上的74LS273作为输出口,控制八个发光二极管燃灭,模拟交通灯管理。 1.2实验目的 1.学习在单片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接口的方法 2.学习数据输出程序的设计方法 3.学习模拟交通灯控制的实现方法 1.3实验原理 本实验需要用到实验箱上八个发光二极管中的六个,即红、黄、绿各两个。不妨将L1、L3、L5作为东西方向的指示灯,将L2、L4、L6作为南北方向的指示灯。而交通灯的燃灭规律为:初始态是两个路口的红灯全亮,之后,东西路口的绿灯亮,南北路口的红灯亮,东西方向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东西路口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东西路口红灯亮,而同时南北路口的绿灯亮,南北方向开始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南北路口的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再切换到东西路口方向,重复上述过程。 各发光二极管共阳极,阴极接有与非门,因此使其点亮应使相应输入端为高电平。1.4 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电路和程序流程图) 按指导书搭接电路,调试程序并运行。

图1实验电路图 图2实验流程图

1.5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与既定目标相符:初始态是两个路口的红灯全亮,之后,东西路口的绿灯亮,南北路口的红灯亮,东西方向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东西路口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东西路口红灯亮,而同时南北路口的绿灯亮,南北方向开始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南北路口的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再切换到东西路口方向,重复上述过程。 1.6 实验结果讨论分析 实验中发现交通灯在黄灯和红绿灯切换的时候有抖动和延时,初步估计是单片机定时系统不稳定以及程序的延时冗余没有添加所导致。 1.7 实验程序代码 PORT EQU 0CFA0H ;片选地址CS0 ORG 0000H LJMP BEGIN ORG 4100H BEGIN: MOV A,#03H ;1、2亮,其余灭 ACALL SHOW ;调用273显示单元 ACALL T03 ;延时3秒 EW: MOV A,#12H ;东西导通;南北截止 ACALL SHOW ACALL T10 ;延时10秒 MOV A,#02H ;东西截止;南北截止 ACALL SHOW SNBY: MOV A,#04H ;3亮,其余灭 ACALL SHOW ;调用273显示单元 ACALL T02 ;延时2秒 MOV A,#00H ; ACALL SHOW ACALL T02 ;延时2秒 MOV A,#04H ;3亮 ACALL SHOW ACALL T02 ;延时2秒 MOV A,#00H ;灭 ACALL SHOW ACALL T02 ;2秒 MOV A,#04H ;3亮 ACALL SHOW

哈工大(威海)机械原理知识点整理

哈工大(威海)《机械原理》知识点整理 整理人:131310405郭勇辰 第一章 1.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2.机器是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完成有用功、转 换能量或处理信息,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 3.现代化机器具有四个组成部分:原动机、传动机、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 4.一部机器通常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机构。机构是一个具有相对机械运动的构件 系统,或称它是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动力的可动装置。 第二章 1.构件与零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运动的单元,而零件是制造的单元。一个构 件既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零件装配而成的刚性体。 2.运动副:两构件间的直接接触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活动连接成为运动副。 3.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目最多只能是5个,最少是1个。 4.运动链:若干构件通过运动副连接而成的构件系统称为运动链。运动链中各 构件首位封闭,则称为闭式链,否则为开式链。 5.机构:如果将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作为参考坐标系,则这种运动链称为 机构。 6.运动副的分类:把引入1个约束的运动副称为Ⅰ级副,以此类推;以面接触 的运动副称为低副,以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如果两运动副元素间只能相互做平面平行运动,则称之为平面运动副,否则为空间运动副; 7.不按比例绘制的运动简图成为机构示意图。 8.机构运动简图的单位为m/mm(图纸上1mm所代表的真实长度)。 9.自由度:确定一个构件或机构的运动(或位置)所需的独立参数的数目。 10.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机构的原动件数目等 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11.计算自由度时注意三种情况: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 12.复合铰链:由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构成的重合转动副。 13.局部自由度:不影响整个机构运动的自由度。

哈工大机械原理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 共15分) 1. 按照两连架杆可否作整周回转,平面连杆机构分为 、 和 。 2. 平面连杆机构的 角越大,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好。 3. 运动副按接触形式的不同,分为 和 。 4.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 和 分别相等。 5. 凸轮从动件按其端部的形状可分为 从动件、 从动件和 从动件动件。 6.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 7.通过将铰链四杆机构的转动副之一转化为移动副时,则可得到具有移动副的 机构、 机构、摇块机构和 机构。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要实现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可采用 传动。 A .直齿圆柱齿轮 B .斜齿圆柱齿轮 C .直齿锥齿轮 D .蜗杆蜗轮 2. 我国标准规定,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ha*= 。 A .1 B .0.25 C .0.2 D .0.8 3. 在机械传动中,若要得到大的传动比,则应采用 传动。 A. 圆锥齿轮 B. 圆柱齿轮 C. 蜗杆 D. 螺旋齿轮 4. 当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机构的压力角为 。 A .0° B .90° C .45° D .15° 5. 一般情况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机构。 A .转动副 B .移动副 C .高副 D .空间副 6. 齿轮的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它的 直径。 A .齿顶圆 B .分度圆 C .基圆 D .齿根圆 7. 对于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滚子半径 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 .必须小于 B .必须大于 C .可以等于 D .与构件尺寸无关 8.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中,齿距p ,法向齿距n p ,基圆齿距b p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A.p p p n b <= B.p p p n b << C.p p p n b >> D. p p p n b => 9. 轻工机械中常需从动件作单向间歇运动,下列机构中不能实现该要求的是 。 A.棘轮机构 B.凸轮机构 C.槽轮机构 D.摆动导杆机构 10. 生产工艺要求某机构将输入的匀速单向转动,转变为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移动输出,一种可供选择的机构是 。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专业物流工程班级流131 姓名潘霞学号 139094152 指导老师张洪亮 实验(或实训)时间十九周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2016年7月7日 一、实验(或实训)目的、任务 1基本掌握全局表的使用 2理解简单的仿真语言 3简单使用可视化工具 二、实验(或实训)基本内容(要点) 运用Flexsim软件了解多产品加工生产系统仿真的过程。 模型介绍: 发生器产生四种临时实体,服从整数均匀分布,类型值分别为1、2、3、4,颜色分别为绿色、蓝色、白色、黄色,进入暂存区1;临时实体到达的时间间隔exponential(0,10,0) 然后随机进入处理器进行加工,可以使用的处理器有四个,不同类型的临时实体在处理器上的加工时间不同,详情如下表: 加工结束后,进入暂存区2存放,并由叉车搬运至货架。

同时,在各个处理器附近用可视化工具显示该处理器的实时加工时间。 三、实验(实训)原理(或借助的理论) 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系统、模型和系统仿真 系统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象的组合。可以分为工程系统和非工程系统。系统模型是反映内部要素的关系,反映系统某昔日方面本质特征,以及内部要素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形同抽象。模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象模型,二类是抽象模型,包括概念模型、模拟模型、图标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通过Flexsim可成功解决: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等候时间和排队长度,有效分配资源,消除缺货问题,把故障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把废弃物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研究可替换的投资概念,决定零件经过的时间,研究降低成本计划,建立最优批量和工件排序,解决物料发送问题,研究设备预置时间和改换工具的影响。 Flexsim软件的基本术语:Flexsim实体,临时实体,临时实体类型,端口,模型视图。 四、所使用到的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图纸或软件等 计算机 Flexsim软件 五、实验(或实训)步骤 步骤一:模型布局 双击Flexsim图标打开应用程序,此时可看到Flexsim菜单、工具条、实

哈工大单片机1-10

习题1 1.1什么是单片微型计算机? 答: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是计算机微型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通常片内都含有CPU、ROM、RAM、并行I/O、串行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系统时钟及系统总线等。 1.2单片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哪一阶段确立了单片机在嵌入式应用中的地位。 答:单片机初级阶段(1974—1976年),芯片化探索阶段(1976—1978年),8位单片机成熟阶段(1978—1982年),从SCM向MCU过渡阶段(1983—1990年),MCU百花齐放阶段(1990年—至今)。 其中,芯片化探索阶段(1976—1978年)确立了单片机在嵌入式应用中的地位。 1.3 单片机可分为几个系列?简述每个系列的主要特性。 答:单片机按系列可分为80C51系列、PIC系列和AVR系列等。 PIC系列单片机是Micro Chip公司的产品,与51系列单片机不兼容。 1) PIC系列单片机最大的特点是从实际出发,重视产品的性能与价格比,发展多种型号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应用要求。 2) 精简指令使其执行效率大为提高。 3) 产品上市零等待(Zero time to market)。 4) PIC有优越开发环境。 5) 其引脚具有防瞬态能力,通过限流电阻可以接至220V交流电源,可直接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相连,无须光电耦合器隔离,给应用带来极大方便。 6) 彻底的保密性。 7) 自带看门狗定时器,可以用来提高程序运行的可靠性。 8) 睡眠和低功耗模式。 AVR单片机是1997年由ATMEL公司研发出的增强型内置Flash的RISC(Reduced Instr uction Set CPU) 精简指令集高速8位单片机。AVR单片机的主要特性 1) AVR单片机以字作为指令长度单位,将内容丰富的操作数与操作码安排在一字之中(指令集中占大多数的单周期指令都是如此),取指周期短,又可预取指令,实现流水作业,故可高速执行指令。 2) AVR单片机硬件结构采取8位机与16位机的折中策略,即采用局部寄存器堆(32个寄存器文件)和单体高速输入/输出的方案(即输入捕获寄存器、输出比较匹配寄存器及相应控制逻辑)。提高了指令执行速度(1MIPS/MHz),克服了瓶颈现象;同时又减少了对外设管理的开销,相对简化了硬件结构,降低了成本。 3) AVR单片机内嵌高质量的Flash程序存储器,擦写方便,支持ISP和IAP,便于产品的调试、开发、生产、更新。 4) AVR单片机的I/O线全部带可设置的上拉电阻、可单独设定为输入/输出、可设定(初始)高阻输入、驱动能力强(可省去功率驱动器件)等特性,使得I/O口资源灵活、功能强大、可充分利用。 5) AVR单片机片内具备多种独立的时钟分频器,分别供URAT、I2C、SPI使用。 6) 增强性的高速同/异步串口,具有硬件产生校验码、硬件检测和校验帧错、两级接收缓冲、波特率自动调整定位(接收时)、屏蔽数据帧等功能,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方便程序编写,更便于组成分布式网络和实现多机通信系统的复杂应用,串口功能大大超过MCS -51/96单片机的串口,加之AVR单片机高速,中断服务时间短,故可实现高波特率通讯。

实验报告(单片机)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实验1 ——原理图绘制练习 班级:13自动化2班学号:201310320226 :李浩 教师:张玲成绩: 实验日期:2016 年 5 月24 日

一、实验目的:学习Proteus 软件的使用,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绘图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绘制“计数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利用提供的hex文件验证此电路的运行效果。 三、实验要求: 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1、绘图方法简述,要求说明元件与电源的选取、摆放及属性编辑,总线与标签的画法等内容;2、电路原理图;3、仿真运行效果展示,要求就仿真文件加载方法及3~4幅运行截图进行简要说明;4、实验小结,说明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实验1体会等。 参考电路原理图如下: 元件类别电路符号元件名称 Microprocessor ICs “U1”80C51 Miscellaneous “X1”/12MHz CRYSTAL Capacitors “C1”~“C2”/1nF CAP Capacitors “C3”/22μF CAP-ELEC Resistors Packs “RP1”/7-100ΩRESPACK-7 Resistors “R1”/100ΩRES Optoelectronics “LED1”~“LED2”7SEG-COM-CAT-GRN Switches & Relays “BUT”BUTTON ————————————————

1、绘图方法简述 Protues绘图:打开之后首先新建设计,然后按照元件英文名查找器件,单击鼠标即可放置好元件,单击引脚即可连好导线。点击左方标签后即可在相应导线上放置标签,点击总线图标后即可画出总线。Keic中生成hex文件后在protues中双击单片机芯片即可下载仿真程序。点击左下角播放开始仿真。 2、电路原理图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 _______ 设计题目: 凸轮机构设计 院 系: ------------------------- 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 Harbin I nstituteof Techndogy

设计题目 如右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选择一组凸轮机构的原始参数, 据此设计该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冷3唱—亦(中] 156 12 .. v 」1 - cos()] 兀1 5 374.4 2 12 ? a 1si n( ) 兀 1 5 % t 表示转角, s 表示位移 t=0:0.01:5*pi/6; %升程阶段 s= [(6*t)/(5*pi)- 1/(2*pi)*si n(12*t/5)]*130; hold on plot(t,s);

t= 5*pi/6:0.01:pi; %远休止阶段 s=13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回程阶段 s=65*[1+cos(9*(t-pi)/5)]; hold on plot(t,s); t=14*pi/9:0.01:2*pi; %近休止阶段 s=0; hold on plot(t,s); grid on % t表示转角,令3 1=1 t=0:0.01:5*pi/6; %升程阶段v=156*1*[1-cos(12*t/5)]/pi hold on plot(t,v); t= 5*pi/6:0.01:pi; %远休止阶段

单片机课件3

第7章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总线扩展方法 单片机总线分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 外部总线包括:数据总线DB(Data Bus),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和控制总线CB (Control Bus) 数据总线:P0兼作数据和地址总线的低8位A0~A7; 地址总线:P0口兼作地址总线的低8位A0~A7,P2口为地址总线的高8位A8~A15; 控制总线:PSEN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ALE地址锁存信号输出端;RST:复位信号输入端;EA /VPP为内部或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择输入端:RD (P3.7)为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输出端;(P3.6)WR 为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输出端。 总线设计时还需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① CPU三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的负载能力。 ②CPU读写时序与接口芯片,如存储器的存取速度的匹配问题。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应与CPU要求的读写速度相同或更快 三总线的基本构架 由于51采用地址/数据分时复用技术,低8位地址A7~A0与数据总线D7~D0分时使用P0口引脚,因此需要在P0口上接一个地址锁存器芯片,P0口的直通端为8位数据总线,通过锁存器的为低8位地址A7~A0。 常用的锁存器是74LS373(现在常用74HC373)、74HC573。 8D锁存器74LS373、74HC573是带输出三态门的8D锁存器 1D~8D为8个输入端; 1Q~8Q为8个输出端; G为数据打入端:当G为“1”时,锁存器输出状态(1Q~8Q)同输入状态(1D~8D);当G由“1”变“0”时,数据打入锁存器中。并且在G保持“0”时输出保持不变,输入为

七人表决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七人表决器实验报告 篇一:哈工大电工学新技术实践实验报告-7人表决器 总成绩: 一、设计任务 1、有七人参与表决,显示赞同者个数。 2当赞同者达到及超过4人时,绿灯显示表示通过。 二、设计条件 本设计基于软件multisim10.0.1进行仿真,在电机楼实验室20XX5进行验证。 三、设计要求 1、熟悉74Ls161,74Ls151,数码管的工作原理。 2、设计相应的电路图,标注元件参数,并进行仿真验证。 四、设计内容 1.电路原理图(含管脚接线)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电路原理图 2.计算与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如图2、3、4所示 图2仿真结果 图4仿真结果 4.调试流程 调试流程如图5所示 图5调试流程 5.设计和使用说明 74Ls151芯片为互补输出的8选1数据选择器,引脚排列如图6所示,功能见表1。选择控制端(地址端)为c~A,按二进制译码,从8个输入数据D0~D7中,选择一个需要的数据送到输出端Y,g为使能端,低电平有效。 (1)使能端g=1时,不论c~A状态如何,均无输出(Y=0,w=1),多路开关被禁止。 (2)使能端g=0时,多路开关正常工作,根据地址码c、b、A的状态选择D0~D7中某一个通道的数据输送到输出端Y。如:cbA=000,则选择D0数据到输出端,即Y=D0。如:cbA=001,则选择D1数据到输出端,即Y=D1,其余类推。 图674Ls151引脚排列 表174Ls151功能表 74Ls161功能: (1)异步置“0”功能:接好电源和地,将清除端接低

电平无论其他各输入端的状态如何,测试计数器的输出端,如果操作无误Q3~Q0均为0。 (2)预置数功能:将清除端接高电平,预置控制端接低电平,数据输入端D3~D0置0011,在cp的上升沿作用后,测试输出端Q3~Q0的电平。如果操作准确,D3~D0的数据为0011,说明D3~D0的数据已预置到Q3~Q0端。 (3)计数和进位功能:将LD、cr、ceT、cep端均接高电平,cLK端输入单脉冲,记录输出端状态。如果操作准确,每输入一个cp 脉冲,计数器就进行一 篇二:课程设计报告---七人表决器设计 电子综合设计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七人抢答器设计计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20XX年6月18日 一、设计原理 所谓表决器就是对于一个行为,由多个人投票,如果同意的票数过半,就认为此行为可行;否则如果否决的票数过半,则认为此行为无效。七人表决器顾名思义就是由七个人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二凸轮机构设计(29)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下表,据此设计该凸轮机构。 2、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2.1凸轮运动理论分析 推程运动方程:01cos 2h s π?????= -?? ?Φ???? 1 00sin 2h v πωπ??? = ?ΦΦ?? 22 12 00cos 2h a πωπ??? = ?ΦΦ?? 回程运动方程: ()0' 01s s h ?-Φ+Φ??=-??Φ?? 1'0 h v ω=-Φ 0a = 2.2求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MATLAB 程序 pi= 3.1415926; c=pi/180; h=140; f0=120; fs=45; f01=90; fs1=105; %升程 f=0:1:360; for n=0:f0 s(n+1)=h/2*(1-cos(pi/f0*f(n+1)));

v(n+1)=pi*h/(2*f0*c)*sin(pi/f0*f(n+1)); a(n+1)=pi^2*h/(2*f0^2*c^2)*cos(pi/f0*f(n+1)); end %远休程 for n=f0:f0+fs s(n+1)=140; v(n+1)=0; a(n+1)=0; end %回程 for n=f0+fs:f0+fs+f01 s(n+1)=h*(1-(f(n+1)-(f0+fs))/f01); v(n+1)=-h/(f01*c); a(n+1)=0; end %近休程 for n=f0+fs+f01:360; s(n+1)=0; v(n+1)=0; a(n+1)=0; end figure(1);plot(f,s,'k');xlabel('\phi/\circ');ylabel('s/mm');grid on;title('推杆位移线图') figure(2);plot(f,v,'k');xlabel('\phi/\circ');ylabel('v/(mm/s)');grid on;title('推杆速度线图') figure(3);plot(f,a,'k');xlabel('\phi/\circ');ylabel('a/(mm/s2');grid on;title('推杆加速度线图') 2.3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产品包装线方案9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产品包装线方案9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9)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陈明 设计时间:2013.07.01-2013.07.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目录 一.题目要求 (3) 二.题目解答 1.工艺方法分析 (3) 2.运动功能分析及图示 (4) 3.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 (8) 4.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13) 5.运动方案执行构件的运动时序分析 (19) 6.运动循环图 (21)

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9) 1.题目要求 如图1所示,输送线1上为小包装产品,其尺寸为长*宽*高=500*200*200,采取步进式输送方式,将第一包和第二包产品送至托盘A上(托盘A上平面与输送线1的上平面同高),每送一包产品至托盘A上,托盘A下降200mm。当第三包产品送到托盘A上后,托盘A上升405mm、顺时针旋转90°,把产品推入输送线2。然后,托盘A逆时针回转90°、下降5mm恢复至原始位置。原动机转速为1430rpm,产品输送量分三档可调,每分钟向输送线2分别输送6、12、18件小包装产品。 图1功能简图

2.题目解答 (1)工艺方法分析 由题目和功能简图可以看出,推动产品在输送线1上运动的是执行机构1,在A处使产品上升、转位的是执行构件2,在A处把产品推到下一个工位的是执行构件3,三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关系如图所示。 下图中T1为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T2是执行构件2的工作周期,T3是执行构件3的工作周期,T3’是执行构件3的动作周期。由图2可以看出,执行构件1是作连续往复移动的,而执行构件2则有一个间歇往复运动和一个间歇转动,执行构件3作一个间歇往复运动。三个执行构件的工作周期关系为:3T1= T2= T3。执行构件3的动作周期为其工作周期的1/20。 图2 运动循环图 (2)运动功能分析及运动功能系统图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驱动执行构件1工作的执行机构应该具有运动功能如

哈工大答疑库单片机课件试题 (2)

■ 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题(15分) 1. 在MC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答:2微秒 2.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30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为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答:26H 3.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答:0 4. 8031 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____,因上电时PSW=____。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____组工作寄存器区。 [点击查看答案] 答:04H,00H,0 5.使用8031单片机时,需将引脚接____电平,因为其片内无____存储器。 [点击查看答案] 答:低;程序 6.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首先就要把____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返回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答:PC;PC 7.MC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

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MCS-51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____K字节。 [点击查看答案] 答:64K 8.如果手中仅有一台示波器,可通过观察____引脚的状态,来大致判断MCS-51单片机正在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答:ALE 9.在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中,以____作变址寄存器,以____或____作基址寄存器。 [点击查看答案] 答:A,DPTR或PC 二、判断题(15分) 1.判断以下指令的正误: (1)MOV 28H,@R2;(2)DEC DPTR;(3)INC DPTR;(4)CLR R0;(5)CPL R5;(6)MOV R0,R1; (7)PHSH DPTR;(8)MOV F0,C;(9)MOV F0,Acc.3; (10)MOVX A,@R1;(11)MOV C,30H;(12)RLC R0 [点击查看答案] 答:(1)×;(2)×;(3)√;(4)×;(5)×;(6)×;(7)×;(8)√;(9)×;(10)√;(11)√;(12)×。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立即寻址方式是被操作的数据本身在指令中,而不是它的地址在指令中。 (B)指令周期是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C)指令中直接给出的操作数称为直接寻址。 [点击查看答案] 答:(A)√;(B)√;(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