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腾冲县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云南省腾冲县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1分)

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古代四大发明④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⑤受保护的千年古树⑥园林雕塑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中国儒家有一套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办法,概括起来是八个字“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格”即“格物”,研究万事万物;“致”是“致之”,在研究中找到规律。其余几个字的含义分别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这八字,不但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还可以治理天下。此外,中国百家均有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这则材料说明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C.文化能够决定人际关系 D.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

3.如果把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一个美国白人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习惯于用刀叉吃饭。如果把刚刚出生的白人婴儿托付

给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抚养,那么他一定是说汉语并习惯于用筷子吃饭。这说明

A.文化不是遗传的,而是人类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

B.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完全取决于他所生活的家庭

C.文化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 D.文化是人与生俱来的

4.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9年在中国举行了“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行的“汉语年”。以进一步扩大中俄人文交流。据此回答5-6题

5.中俄两国互办“语言年”表明

A.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文化交流 B.文化创新来自于交流的灵感

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交流、借鉴和融合

D.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6.中俄两国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

①加深理解,密切两国关系②促进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两国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④博采双方文化的长处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人民政府要将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场所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据此回答第7-8题。

7.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地,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8.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因为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C.只要将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得越好,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9.燃放爆竹是春节的一个传统。据调查,41.7%的被访者及其家庭有燃放爆竹的习俗,29.1%的被访者偶尔燃放烟花爆竹。这表明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0.成语“耳濡目染”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11.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灵感

D.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12.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

①价值观念②身体健康③风俗习惯④文化程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在他身后给我们留下了1 500万字的文学作品。也许,追寻和纪念巴金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优秀作品,因为唯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那属于他的永恒的青春。巴金的优秀作品能够

①丰富人的精神境界②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③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④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在新旧体制转换、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就业竞争很激烈,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例如,现在有些用人单位提出了这样的就业条件:当司机要兼外联,当电工要有驾照,当秘书要懂外语。这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

A.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主动的

B.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D.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5.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过年的年俗有所不同,这体现了

A.民族文化具有多姿多彩的魅力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民族文化充满了生机 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6.近年来,韩剧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韩国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电视剧展现在世人面前。无论精美的服饰,还是可口的菜肴,一切都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特色。这种“韩流”现象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也同时存在。这一文化现象说明A.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共同的规律

B.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世界的意义

C.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17.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美人之美”是指

A.要夸奖其他民族的文化 B.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D.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18.世界上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民族文化都应受到尊重,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体现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各国文化差异性的原则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各国文化互相交融的原则 D.各国文化独立发展的原则19.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一些国家还聘请华文教育志愿者担负汉语教学工作。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样做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②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③有利于把其他国家的文化融合到中国文化之中④有利于取长补短,实现文化的创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

20.“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能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椅,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交朋友,逛附近的商场,向远方的亲戚展示照片。”这是比尔·盖茨对信息时代的形象描述。这种描述表明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②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③网络技术成为“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④网络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21.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宫、皇城,都有一道墙,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且不论园林,就是四合院、宫殿,群体结构的屋与屋之间,总有很多“空”,有条件就一定要辅以亭池草木,显出实中之虚。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使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与自然交流,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外向开放的。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

A.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落后思想C.只有在继承中才能不断发展D.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2.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23.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入选名单,我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可以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活史”。上述材料体现了

A.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仍然保留着基本特征

B.传统文化在今天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C.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会因时而变

D.传统文化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24.达·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表明

A.科技是艺术发展的源泉B.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C.科技是艺术创新的动力D.艺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25.1978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表明

①思想运动对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②文化发展对思想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③思想运动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④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26.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A.只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7.下列关于文化创新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④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④28.唐文化的宏大气魄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和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

医术、建筑艺术及至马球运动等,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首都长安则是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唐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大规模吸收,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卓越范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①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整合创新②在尊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博采众长③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9.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甘地说:“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扬弃传统文化

B.既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又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

C.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不相容性

D.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30.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

A.文字 B.史书典籍 C.音乐 D.绘画31.“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32.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各国文化可以交流,但不能相同

3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

34.《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这是因为

A.中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B.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D.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35.《湖北日报》曾载文指出,一个民族,疏离了历史,自然就无希望,舍弃了文化,也就失去了前进的灵魂。这句话告诉我们

A.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B.只有回归历史,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C.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D.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

36.离开我国社会生活实际,文化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失去生机和活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A.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 B.要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C.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D.需要把继承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3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发挥“主心骨”作用

38.一首千百年来为无数海内外游子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声的乐府《游子吟》,牵出了中华游子文化节。2006年4月28日至30日以“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游子文化”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游子文化节在唐朝著名诗人孟郊故里浙江德清举行。这体现了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3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B.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4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②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③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中④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各个时期

A.①②B.②③C.①

④ D.③④

4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 社会主义荣辱观

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

43.“崇尚时尚就是崇尚新文化。”这一观点

A.正确。因为崇尚新文化与崇尚时尚是完全一致的

B.错误。因为时尚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新文化

C.正确。因为新文化总是比较时尚的东西

D.错误。因为新文化不可能是时尚的东西

44.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丰富多彩,有歌舞、相声、戏曲、朗诵、魔术、小品、杂技、武术等,从不同角度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的特点。

A.差异性、多元化、时尚化B.求异性、多样化、丰富性

C.民族性、统一性、生活化 D.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45.在当代中国,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应当是

①面向广大人民的文化②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③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④社会主义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据此回答第46-47题。

46.下列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①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②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③殖民文化、邪教文化、色情文化等④封建迷信、愚昧思想、庸俗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47.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③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多样化④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思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回答48-49题。

48.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④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9.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D.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50.“三鹿奶粉”事件后,杭州万象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指出:任何私利都不能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企业经营要以德为本,损人利己即自取灭亡。这表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③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④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

A.吸纳和融合作用 B.吸纳和排斥作用C.继承和创新作用 D.导向和示范作用52.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是

A.指导思想B.国家性质C.政治制度D.经济制度

53.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②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③在我国教育和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④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54.“抗震救灾精神”与“奥运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无愧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30年最重大的成果之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 C.增强诚信意识

D.社会公德

55.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

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表明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科学文化修养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56.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涵二者关系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57.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和谐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只有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才可以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材料主要表明A.民族文化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个性和特征

B.中华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D.“和谐”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源泉

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强调指出,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58——59题。

58.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发展邓小平理论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9.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0.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对此,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守民族传统文化,防止外来文化进入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II卷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40分)

61.简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62.材料一:某地对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内容调查情况表

材料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甚至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文化的认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