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教学案

2010年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教学案

2010年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教学案
2010年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教学案

2010年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教学案专题(一)

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依据有关规律比较氧化性还有性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产物;有时还需要应用化学键理论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原理的应用;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典型例题:

例1.重铬酸铵[(NH4)2Cr2O7]受热分解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对重铬酸铵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A.CrO3+ NH3+ H2O B.Cr2O3+ NH3+ H2O

C. CrO3+N2+H2O

D.Cr2O3+ N2+ H2O

例2.9.8gFe、Mg混合粉末溶解在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当金属粉末完全溶解后,收集到0.2mol的NO气体(设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OH溶液,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为(不考虑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A.18g B.20g C.22g D.24g

例3. 某类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为不含氮元素的固体物质和NO2、O2气体:

(1)某种硝酸盐受热分解后,若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则金属元素的价态在反应过程中___ 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2) 现取mg Cu(NO3)2无水晶体,强热

..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ng固体。将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后,结果还有气体剩余,同时得到100mL溶液。则:残留固体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只含m的代数式表示);

(3)(2)中m = 3.76,n = 1.52。试通过计算确定残留固体的成分及其质量

课堂练习

1.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X由K、Cl、Cr元素组成。将1.892gX 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 Cr2O72-可过量的KI中氧化出2.667g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I-+14H+=2Cr3++3 I2+7H2O,如果取溶有1.892g X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可得4.52gAgCl沉淀,则表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

A.K3Cr2Cl7

B.K3Cr2Cl5

C.K3Cr2Cl9

D.K2CrCl4

2.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发往反应KclO3+I2=2KIO3+Cl2。下列相应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B.还原性:I2>Cl2

C.非金属性:I2>Cl2

D.氧化性:KclO3>I2

3.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

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

4.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H2SO4与NaNO3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加入盐酸共热,使硒酸转化为亚硒酸(H2SeO4+2HCl==== H2SeO3+ Cl2↑+H2O),再将SO2通入亚硒酸的溶液中,得到单质硒,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SeO4氧化性弱于Cl2B.H2SeO3氧化性弱于H2SO3

C.H2SeO3还原性强于SO2D.析出1 molSe需H2SeO3、、SO2、H2O各1 mol

5.化合物A、B、C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B均含X元素。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A+B——X+C,X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

6.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mL0.6mol/L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224mLNO气体(标准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Cu2O跟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如原混合物中有0.01molCu,则其中Cu2O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CuO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

?如原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求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及x的取值范围。(写出计算过程)

7.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

①量取amL水样迅速加入足量的固定剂MnSO4(aq)和碱性KI(aq)(含KOH),立即塞好瓶子,并振荡摇匀,使之充分反应。

②测定:开塞后迅速加入适量硫酸(提供H+)使之生成I2,再用6mol/L的Na2S2O3(aq)滴定,消耗了VmL Na2S2O3(aq)(以淀粉为指示剂)。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Mn2+ + O2 + 4OH—= 2MnO(OH)2(该反应极快)

MnO(OH)2 + 2I—+ 4 H+ = Mn2+ + I2 + 3H2O

I2 + 2S2O32—= 2I—+ S4O62—

试回答:

(1)水中溶解氧的量(以g·L-1为单位)为。

(2)滴定时,以淀粉为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色变为色。

(3)滴定管经水洗和蒸馏水洗后,直接加滴定剂Na2S2O3(aq),滴定时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打开塞子加硫酸时动作缓慢,测定结果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8.由稀有气体元素Xe(氙)形成的一种化合物XeO3极不稳定,易转化为单质而呈强氧化性。将适量的XeO3投入30mL0.1mol·L—1Mn2+的水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放出唯一气

体是Xe 单质,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mL 。则:

(1)有关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eO 3 是分子晶体,试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原溶液稀释至90mL ,则稀释后溶液的PH 值为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1.在一定条件下,氯气与碘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到一种红棕色液体ICl ,ICl 有很强的氧化性.现有下列两个反应:①2ICl+2Zn=ZnCl 2+ZnI 2; ②ICl+H 2O=HCl+HIO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当转移0.2 mol 电子时生成13.6 gZnCl 2

B .反应①中,ZnI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反应①中,ZnCl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 .反应②中,ICl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铜、镁合金4.6g 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 的NO 2气体和 336mL N 2O 4气体(气体均为标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7.04g

B .8.26g

C .8.51g

D .9.02g

3.取100mL 18.3mol /L 的H 2SO 4与Zn 反应,当Zn 完全溶解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占有的体积为22.4L 。将所得的溶液稀释成1L ,测得溶液的H +

浓度为1mol /L ,则所生成的气体中SO 2与H 2的体积比约为( )

A .1∶2

B .2∶1

C .1∶4

D .4∶1

4.已知硫酸锰(MnSO 4)和过硫酸钾(K 2S 2O 7)两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1)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的还原剂是 ,它的氧化产物是 。 (3)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 (4)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 。

5.(1)据报道,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作用,制成了新型的氧分子O 4 ,它的结构很复杂,可能具有与S 4相似的长方形结构,下列有关O 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O 4与O 3、O 2都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B .合成O 4的反应可看作核聚变反应,即不属于化学变化

C .O 4分子内存在极性键

D .O 4的能量比普通氧分子高,将来可用作更强力的火箭推进的氧化剂

(2)制备O 2—

、O 22—

、O 2+的化合物是可能的,它们通常是在氧分子进行下列反应时生

成的(如右图)。在这些反应中, 相当于氧分子的氧化, 相当于氧分子的还原。(填序号)

(3)写出含有O 2—

、O 22—

的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Ag +

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参考答案

例题例1C 例2 B

例3(1)升高(2)CuO、Cu2O 或Cu2O;10m/92 mol/L(3)CuO 0.8g Cu2O 0.72g 课堂练习:

23322

?0.025mol

?n(Cu2O)=0.005mol n(CuO)=0.005mol

?0.005mol<x<0.015mol

7.(1) 48V/a g/L (2) 蓝无(3) 偏高(4) 偏高

8.产生气泡;溶液显紫红色。6Mn2+ +5XeO3+ 9 H2O = 6MnO4- +5 Xe↑+18 H+

pH=1

课后练习:1B 2C 3A

4.

(1)2MnSO4+5K2S2O8+8H2O 2KMnO4+4K2SO4+8H2SO4

(2)MnSO4 KMnO4

(3)2Mn2++5S2O82-+8H2O 2MnO4-+10SO42-+16H+

Ag+

(4)盐酸、氯化钾

5.(1)B、C (2)②;①、③(3)K O2、Na2 O2

专题(二)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2、能应用离子的化学性质,书写新情境下的离子方程式。

3、离子共存,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碱)性、无色透明、pH=1、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4、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10-a mol/L的溶液中,(a可以大于7或小于7)……”等。

典型例题

例1、在pH=0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MnO4—、Cl— B.Cl—、S2O32—、K+、Na+

C.Na+、Cl—、CH3COO—、K+ D.K+、I—、Na+、ClO—

例2、(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

(2)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恰好不再生成沉淀时为止,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以上溶液中,继续加NaHSO4溶液,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__。

(3)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明矾溶液至溶液中Ba2+恰好完全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_____。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明矾溶液,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___。

课堂练习

1.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Al3+ NH4+ SO42- CI- B.Na+Mg2+ HCO3- NO3-

C.K+ Na+ AlO2- Cl- D.Fe2+ K+NO3-Cl-

2.常温下测得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3mol/L,又知该溶液中还有

NO-3,Na+,Cl-,那么该溶液中还一定存在

....的离子是()

A.AlO2—、ClO— B.Mg2+、、SO42— C.Fe2+、Cu2+ D.Ba2+、K+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aSO4↓

A.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Ba2++SO 2

4

B.硫化钠水解:S2-+2H2O H2S+2OH-

C.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Cu2++S2-===CuS↓

D.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4Br-+3Cl2===2Fe3++6Cl-+2Br2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

Ca2++2HCO3-+2OH-=CaCO3↓+2H2O + CO3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OH-+CO2=CO32-+H2O

D.Mg(HCO3)2溶液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

Mg2++2HCO3-+2OH- = MgCO3↓+ CO32-+2H2O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与稀H2SO4溶液发生中和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B.H2S通入FeCl3溶液中: 2Fe3++S2—=2Fe2+ +S↓

C.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HCO3—+H+==CO2↑+H2O

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SO2: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6.在含有Na+、Mg2+、HCO3—、SO42—的稀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1。

(1)向该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数滴,溶液呈淡粉红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分加热(1)步所得的溶液,加热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完全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____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测定水中溶解氧气的方法是:取a mol水样,迅速加入MnSO4溶液及含有NaOH的KI 溶液,立即塞好塞子、振荡,使反应充分;开塞,迅速加入适量H2SO4,此时有I2生成;用Na2S2O3溶液(浓度b mol·L-1)和I2反应,消耗了V mL达到终点(以淀粉作指示剂)。有关方程式为:

①2Mn2++O2+4OH-===2MnO(OH)2(反应很快)

②MnO(OH)2+2I-+4H+===Mn2++I2+3H2O

③I2+2S2O32—===S4O62—+2I-

(1)需要进行滴定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终点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溶解O2为(以mg/L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MnSO4及含NaOH的KI溶液振荡时,塞子若未塞紧(设未溅出溶液),测得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某无色溶液,其中有可能存在的离子如下:Na+、Ag+、Ba2+、Al3+、AlO2-、S2-、CO32-、SO32-、SO42-,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试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乙是:_________________,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 ___.

(3)沉淀丙是: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甲成分可能有哪几种?(可以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5)综合上述信息,可以肯定存在的离子:____ 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 BaSO4↓+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O-+CO2+H2O→-OH+HCO3-

D.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 = 2Fe3++Br2+4Cl-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人过量氢氧化钠

Ca2++2HCO3-+2OH-= CaCO3↓+2H2O+CO32-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OH-+NH4++HCO3-= BaCO3↓+NH3·H2O+H2O

C.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 Al3++3H2O

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OH-= CO32-+H2O

3.在加入少量Al(OH)3能溶解的无色溶液中,加入下列各组离子,有可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H4+、Na+、HCO3—、ClO-B.K+、MnO4—、NO3—、SO42—

C.Ca2+、Fe2+、Cl-、NO3—D.Na+、AlO2-、SO32—、S2-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

C.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3—

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Fe(OH)3↓+3NH4+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化亚铁跟盐酸反应:FeS+2H+===Fe2++H2S↑

B.氯气跟水反应:Cl2+H2O===2H++Cl-+ClO-

C.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

D.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A13+刚好完全沉淀:

Al3++ SO42-+3OH-+Ba2+===BaSO4↓+ A1(OH)3↓

B.氟气和水反应:

2F2+2H2O===4H++4F-+O2

C.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溶液:

Ca2++OH-+HCO3-===CaCO3↓+H2O

D.铜片投入稀HNO3溶液:Cu + NO3-+4H+ ===NO↑+2H2O+Cu2+

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透明显碱性的是()

A.AlO2—、CO32—、Na+、K+B.Al3+、Cl-、AlO2—、Na+

C.Na+、OH-、H2PO4-、NO3—D.Fe2+、K+、H+、NO3—

8.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10-13 mol·L-1,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MnO4—、NO3— B.K+、Na+、Cl-、NO3—

C.NH4+、AlO2-、Na+、CH3COO-D.Fe3+、S2-、Al3+、HCO3—

9.铝铵矾[NH4Al(SO4)2·12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将它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逐滴

滴入NaOH(aq),已知:NH+

4+AlO-

2

+H2O====Al(OH)3↓+NH3↑,写出先后发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

(1) ,

(2) ,

(3)NH3·H2O

-

====

OH

NH3↑+H2O,

(4) 。

专题(二) 离子反应参考答案

例题:1 BD

例2.(1)2H +

+SO 42—

+Ba 2+

+2OH -

===BaSO 4↓+2H 2O SO 42—

+Ba 2+

===BaSO 4↓ (2)Ba 2+

+OH -

+H +

+SO 42—

===BaSO 4↓+H 2O OH -

+H +

===H 2O (3)2Ba 2+

+4OH -

+Al 3+

+2SO 42—

===2BaSO 4↓+AlO 2—

+2H 2O Al 3+

+3AlO 2—

+6H 2O===4Al (OH )3↓ 课堂练习

6.(1)HCO 3—+H 2O

H 2CO 3+OH -

(2)放出气体,溶液变浑浊,红色加深 红 Mg 2++2HCO 3—

Mg (OH )2↓+2CO 2↑

7.(1)③ 蓝色褪去(2)a

bV 8×103 mg/L (3)偏高外界空气中O 2进入,氧化Mn 2+

8.(1)硫

(2)Al(OH)3;Al 3+

+3HCO 3-

=Al(OH)3↓+3CO 2↑ (3)BaCO 3,可能含有BaSO 4

(4)H 2S 、SO 2、CO 2、H 2S 和CO 2、SO 2和CO 2

(5)Na +

、S 2-、SO 32-、AlO 2

-

课后练习

9.(1)Al 3+

+3OH -

====Al(OH)3↓ (2)NH +4+OH

NH 3·H 2O (4)Al(OH)3+OH -

====AlO -2+2H 2O

专题(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2.理解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典型例题:

例1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4P(白磷,s)+5O2(g)====2P2O5(s);△H=== -a kJ/mol

4P(红磷,s)+5O2(g)====2P2O5(s);△H=== -b kJ/mol

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

A.a<b B.a=b

C.a>bD.无法确定

例2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 )

A. △H1==△H2>△H3

B. △H3>△H2>△H1

C. △H3>△H1>△H2

D. △H2>△H1>△H3

课堂练习:

1、已知25℃、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 =CO2(g) ;△H=-393.51 kJ·mol-1

C (金刚石) +O2 (g) =CO2(g) ;△H=-395.41 kJ·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2、已知?H2(g)+1/2 O2(g)====H2O(g) ;△H1=a kJ·mol-1

? 2 H2(g)+ O2(g)===2 H2O(g) ;△H2=b kJ·mol-1

?H2(g)+1/2 O2(g)====H2O(l) ;△H1=c kJ·mol-1

? 2 H2(g)+ O2(g)===2 H2O(l) ;△H2=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0 B.b>d>0 C.2a=b<0 D.2c=d>0

3、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

A.26.0kJ B.51.9kJ C.155.8kJ D.467.3kJ

4、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g) == H2(g)+1/2 O2(g);△H1=+242 kJ·mol-1

B. 2 H2(g)+ O2(g)===2 H2O(l);△H2=- 484 kJ·mol-1

C. H2(g)+1/2 O2(g)====H2O(g) ;△H1=+242 kJ·mol-1

D. 2 H2(g)+ O2(g)===2 H2O(g);△H2=+484 kJ·mol-1

5、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6、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

碳需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 C4H10(g)+13/2O2(g)== 4 CO2 (g)+ 5 H2O(g)的△H为

A. +8Q kJ

B. +16Q kJ

C. -8Q kJ

D. -16Q kJ

7、已知1 mol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 气体放出283 kJ热量;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 kJ热量; 1 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

890 kJ热量。

(1)写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 1 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热量为890 kJ(填“>”、“<”、“=”)。

(3)若将a molCH4、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则放出热量(Q)的取值范围是。

(4)若将a molCH4、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且CO2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则放出热量(Q)的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葡萄糖氧化生成CO2(g)和液态水的燃烧热为2800kJ/mol.

(1)请写出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计算100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课后练习:

1、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

C3H8(g) +5O2(g)==3CO2(g)+4 H2O(l); △H= -2220kJ/mol

实验测得H2和C3H8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为()

A.1:3

B.3:1

C.1:4

D.1:1

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 2 H2(g)+ O2(g)===2 H2O(l) ; 2 H2(g)+ O2(g)===2 H2O(g)

B.H2(g)+Cl2(g)==2 H Cl(g); 1/2 H2(g)+1/2Cl2(g)== H Cl(g)

C.NaOH(aq)+ H Cl(aq)==NaCl(aq)+ H2O(l) ;

NaOH(aq)+ 1/2 H2SO4(aq)== 1/2Na2SO4 (aq)+ H2O(l)

D. C(s)+ 1/2 O2(g)== CO(g); C(s)+ O2(g)== CO2 (g);

3、已知298K时,2SO2 (g)+ O2(g) 2 SO3(g) ;△H=- 197kJ/mol,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

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人2mol SO2和1mol O2,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 ,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人1mol SO2和0.5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2=Q1/2 B.Q2>Q1/2

C. Q1=Q2=197 kJ D.Q2<Q1/2<197kJ/2

4、下列有关H+(aq)+OH-(aq)===H2O(l); △H=-57.3 kJ·mol-1的离子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

B.反应物一定是强酸和强碱

C.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都可以这样表示

D.代表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中和生成1mol水的反应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

A.C(s) +1/2O2(g) ==CO(g); △H=-110.5 kJ/mol

B.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

C.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

6、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mol-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H2(g)+1/2 O2(l)====H2O(l)

的△H=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kJ·mol-1。

7、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00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丁烷的燃烧热为kJ /mol。

已知1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kJ的热量,则

C4H10(g)+13/2O2(g)=== 4CO2(g)+5H2O(g);△H== kJ /mol。

专题(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参考答案例题1C 2C

课堂练习:

7. (1)H2(g)+1/2O2(g)=H2O(l); ΔH= -286 kJ·mol-1

(2)< (3) 283a kJ

8.(1)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 -2800 kJ·mol-1

(2) 2800 kJ·mol-1×100g/180g·mol-1=1556 kJ

课后练习:

6. H2(g)+1/2O2=H2O(g); ΔH= -241.8 kJ·mol-1

-285.8; 285.8

7. C4H10(g)+13/2O2(g)=4CO2(g)+5H2O(g); ΔH= -2900 kJ·mol-1

2900; -2680

专题(四)典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以钠为例,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了解焰色反应,并能用焰色反应检验钠、钾等元素。

2、以过氧化钠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了解钠的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以镁为例,了解钙、镁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

A、ⅡA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掌握铝的性质和用途。

4、以氢氧化铝、氧化铝为例,了解两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性质。了解氧化铝、氢氧

化铝、铝盐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了解复盐的组成和明矾的性质特征。

5、了解铁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以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掌握变价金属元素的性质特征,

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

典型例题

例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 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 固体,气体体积减少;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少,但还有气体剩余。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D )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B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C一定有N2,可能有CO和HCl

D一定有N2和CO,没有HCl

例2、有Ba(OH)2 、NaHSO4、NaHCO3三种溶液,已知其中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分别为另一种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的2倍;若先将NaHSO4和NaHCO3溶液各100ml混合反应后,再加入Ba(OH)2溶液100ml,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白色沉淀滤出,测得滤液中只含一种NaOH溶质,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9mol/l(不考虑溶液混合时引起溶液体积的变化),试回答:

(1)通过分析,判断原Ba(OH)2、NaHSO4、NaHCO3三种溶液中哪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相同?,原因是

(2)Ba(OH)2 、NaHSO4、NaHCO3三种溶液可能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课堂练习

1将4.6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ag溶液;4.8g镁投入到足量盐酸中(与水等质量),得到bg溶液,则反应后的两溶液质量的关系是()

A、a=b

B、a>b

C、a

D、无法判断

2、MgCl2和NaHCO3 按物质的量之比1:2混合制成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的固体是()

A、Mg(HCO3)2 和NaCl

B、Mg(OH)2和NaCl

C、MgCl2和Na2CO3、

D、MgCO3和NaCl

3、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SO42-等4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数基本不变的是()

A、SO42-

B、SO32-

C、CO32- D HCO3-

4、常温下取金属钠、铝、铁各n g,加入1mol/l的硫酸Vml,要使铝、铁反应后放出等量的氢气,且比钠反应生成的氢气少,V和n的数值大小关系()

A、V≤1000n/56

B、V≤n/23

C、V

D、V≥1000n/18

5、将5g铝、镁、铁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完全时共放出氢气2.8L (标况下),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A、等于0.125mol

B、可能小于0.125mol,也可能大于0.125mol

C、小于0.125mol

D、无法确定

6、有A、B、C、D、E五种化合物,其中A、B、C、D是含铝元素的化合物,F是一种气体,标准状况下对空气的相对密度这1.103。且有下列反应:①A+NaOH→D+H2O ②B

A+H2O ③C+NaOH(适量)→B+NaCl ④E+H2O→NaOH+F ⑤C+D+H2O→B。则A、B、C、D 化学式分别为A ,B ,C ,D 。写出4molC和6molE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为了验证长期存放的硫酸亚铁溶液已经部分被空气所氧化,可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如果溶液呈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已经部分发生了化学变化,防止这种变化发生的方法是。

8、在4.56克硫酸亚铁中加入适量的稀H2SO4后,再加入1.01克硝酸钾恰好使Fe2+全部转化为Fe3+,而硝酸钾转化为氮的氧化物,试写出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课后练习

1、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Al3+

B、Mg2+

C、Be2+

D、H+

2、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和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能产生H2。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A、和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

C、和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D、和乙酸反应时NaH被氧化

3、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50ml、4mol/l的盐酸溶液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在加入2mol/l

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

A、250ml

B、400ml

C、500ml

D、750ml

4、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

5.甲、乙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2SO4溶液,向甲烧杯中加入mg Mg,向乙烧杯中加入mg Zn,完全反应后,一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来H2SO4的物质的量(x)是:()

A. <x<

B.

C. >x≥

D. >x≥

6.下列各组反应中,最后得到Al(0H)3沉淀的是()

A、将Al2O3固体粉末加到沸水中

B、将HCl气体不断通人到NaAlO2溶液中

C、将过量的金属钠投入到NaAlO2溶液中

D、向240ml 1mol/L NaOH溶液中加入80ml 1mol/L的AlCl3溶液

7、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适量A 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②另取20gA全部溶于0.15L60.0mol/l盐酸中,得溶液C;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L(标准状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请填空: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产物中的单质B 是。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C(Fe2+)为。

专题(四)典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参考答案

例题1AD 2答案NaHSO4、NaHCO3不可能相同;原因是当这两种浓度相同时,最后的溶液中必定含有硫酸根,不可能只剩氢氧化钠:有两种可能C Ba(OH)2=C NaHSO4=1.8mol/l,C NaHCO3=0.9mol/l 或C Ba(OH)2= C NaHCO3=1.8mol/l,C NaHSO4=0.9mol/l

课堂练习

6、A:Al2O3 B:Al(OH)3 C:AlCl3 D:NaAlO2 4AlCl3+6Na2O2=4Al(OH)3+12NaCl

7、KSCN 红色 Fe3+ 加入铁粉

8、3Fe2++NO3-+4H+==3 Fe3++NO+2H2O

课后习题

7、(1)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Fe (2)Fe2O3+6HCl=2FeCl3+3H2O

MgO+2HCl=MgCl2+H2O (3)Fe+2H+= Fe2++H2Fe+2 Fe3+=3 Fe2+ (4)

C Mg2+=0.67mol/l C Fe2+ =2.3mol/l

专题(五)电化学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原电池的电极名称、电子流向、电极反应式及原电池总反应式;

2、掌握几种新型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3、熟练掌握电解池电极名称、材料、电解质种类等的判断;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反应方程式;

4、掌握电解前后溶液的浓度和pH值变化的计算。

典型例题

【例1】?今有2H2+O2 KOH2H2O反应,构成燃料电池,则负极通的应是

,正极通的应是,电极反应式为负极:,正极:。

?若把KOH改为稀H2SO4作电解质,则电极反应式为负极:,

正极:。?和?的电解质不同,反应进行后,其溶液的pH个有什么变化。

?若把H2改为CH4,用KOH作电解质,则电极反应式为负极:,正极。

【例2】(2009年南通四市联考试题)右图中电极a、b分别为Ag电极和Pt电极,电极c、d都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在c、d两极上共收集到336mL(标准状态)气体。回答:

(1)直流电源中,M为极。

(2)Pt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其质

量为__g。

(3)电源输出的电子,其物质的量与电极b、

c、d分别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___∶

_ ∶。

(4)AgNO3溶液的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下同),AgNO3溶液的pH ,H2SO4溶液

的浓度,H2SO4溶液的pH ___。

(5)若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H2SO4溶液为

g 。

课堂练习

1、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作用,

下列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时的反应:Fe +NiO 2+2H 2O 放电

Fe(OH)2+

Ni(OH)2,下列有关爱迪生蓄电池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Fe 作负极,NiO 2作正极 B .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C .充电时的阴极反应是Fe(OH)2 +2e - == Fe + 2OH -

D .该蓄电池既可用KOH 溶液又可用稀H 2SO 4作电解质溶液

2、生物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与细胞膜外富氧液体及细胞膜构成微型的生物原电池。下列有关电极反应及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负极反应可能是O 2+2H 2O+4e - =4OH -

B .负极反应的产物主要是

C 6H 12O 6 被氧化生成的CO 32-、HCO 3-、H 2O C .正极反应可能是6C 6H 12O 6-24e - + 24OH -==6CO 2+18H 2O

D .正极反应的产物主要是C 6H 12O 6生成的CO 2、CO 32-、H 2O

3、下列四组原电池,其中放电后,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且在正极有单质生成的是( )

A.Cu 、Ag 、AgNO 3溶液

B.Zn 、Cu 浓H 2SO 4

C.Fe 、Zn 、CuSO 4溶液

D.Fe 、C 、Fe 2(SO 4)3溶液

4.(多选)用石墨做电极电解AlCl 3溶液时,下列电解液变化曲线合理的是( )

A B C D

5.用惰性电极电解M (NO 3)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 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 氧气(标准状况),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2.4ax b

B .11.2ax b

C .5.6ax b

D .2.5ax

b

6.摩托罗拉公司最新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用锂电池的10倍,且待机时间超过一个月。假定放电过程中,甲醇完全氧化产生的CO 2被充分吸收生成CO 32- 。

?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甲醇是————极,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_(填“下降”或“上升”、不变”);若有16g 甲醇蒸汽被完全氧化产生电能,并利用该过程中释放的电能电解足量的CuSO4溶液(假设整个过程中能量总利用率为80%),则将产生标准状况下的O2 ______升。

?最近,又有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汽。其中固体大是掺杂了Y2O3(Y:钇)的ZrO2(Zr:锆)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其中氧化反应发生完全)。以丁烷(C4H10)代表汽油。

①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放电时固体电解质里O2-离子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7、1991年我国首创以铝、空气和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海水航标灯.它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就发出耀眼的闪光,其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根据以上叙述,填写这种电池两极的电极反应式:

(1)负极:.

(2)正极:.

课后练习

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析出铜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在铜片表面析出铁

D.把锌放入稀盐酸中,加几滴氯化铜溶液,产生气泡速率加快

2.据报道,美国正在研究用锌电池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蓄电池,它具有容量大、污染小的特点,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 ,其原料为锌、空气和电解质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空气在负极反应B.负极还原反应,正极氧化反应

C.负极的电极反应为:Zn-2e- + 2OH-== ZnO+H2O

D.电池工作时溶液的pH 降低

3.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激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若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 B.dabc C.dbac D.badc

高考化学专题有机化学复习精选

高考化学专题有机化学复习 七、有机反应类型与对应物质类别 1.取代反应 (1)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 ①烷烃:光照条件下与X2取代; ②芳香烃:Fe(FeX3)条件下与X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与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水浴下的硝化反应;与浓硫酸在70~80℃水浴条件下的磺化反应;在光照下与X2发生烷基上的取代; ③醇:与HX取代;与含氧酸酯化;分子间脱水; 注:醇与钠的反应归入置换反应. ④酚:与浓溴水生成2,4,6-三溴苯酚;与浓硝酸生成2,4,6-三硝基苯酚; 注:液态酚与钠的反应仍属于置换反应. ⑤酯:酯的水解; ⑥羧酸:羧酸的酯化反应; ⑦卤代烃:与NaOH溶液共热水解. (3)典型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CH3CH2OH+HOCH2CH3 CH3CH2OCH2CH3 2.加成反应 (1)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 (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包括含C=C、C C、-CHO、羰基、苯环的物质,具体如下: ①烯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 ②炔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 ③苯及同系物:与H2在Ni催化下加成、与Cl2在紫外光下加成;

④醛:与HCN、H2等; ⑤酮:H2; ⑥还原性糖:H2; ⑦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H2、H2O、X2等; ⑧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如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等.说明: 一般饱和羧酸、饱和酯不发生加成反应. (3)典型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 3.加聚反应 (1)定义: 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2)特征:①是含C=C双键物质的性质.②生成物只有高分子化合物.

(完整版)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推荐文档

(1)气态: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 有机物的溶解性 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 个大气压、20℃左右)] ① 烃类:一般 N(C)≤4 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 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 3Cl ,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 2F 2,沸点为-29.8℃) (1)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 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 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 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 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 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 NaOH ,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9.3g (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 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 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 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 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 (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 苯 氯乙烯(CH 2==CHCl ,沸点为-13.9℃) 甲醛(HCHO ,沸点为-21℃) 氯乙烷(CH 3CH 2Cl ,沸点为 12.3℃) 一溴甲烷(CH 3Br ,沸点为 3.6℃) 四氟乙烯(CF 2==CF 2,沸点为-76.3℃) 甲醚(CH 3OCH 3,沸点为-23℃) 甲乙醚(CH 3OC 2H 5,沸点为 10.8℃) 环氧乙烷( ,沸点为 13.5℃) (2) 液态:一般 N(C)在 5~16 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 CH 3(CH 2)4CH 3 环己烷 甲醇 CH 3OH 甲酸 HCOOH 溴乙烷 C 2H 5Br 乙醛 CH 3CHO 溴苯 C 6H 5Br 硝基苯 C 6H 5NO 2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 固态:一般 N(C)在 17 或 17 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 C 12 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特殊:苯酚(C 6H 5OH )、苯甲酸(C 6H 5COOH )、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 4. 有机物的颜色 ☆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 ☆ 三硝基甲苯( 俗称梯恩梯 TNT )为淡黄色晶体; ☆ 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 ☆ 2,4,6—三溴苯酚 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

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条件、结果。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掌握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考点梳理】 考点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反应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改变,使v正和v逆不再相等,原平衡被破坏,一段时间后,在新的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又重新相等,即v正'=v逆',此时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应注意此时v正'≠v正,v逆'≠v逆。 V正=V逆改变条件 V正=V逆 一段时间后 V正=V逆 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 2、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V正、V逆发生改变,导致V正≠V逆。 3、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新平衡与原平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要点诠释: ①新平衡时:V′正=V′逆,但与原平衡速率不等。 ②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但与原平衡不同。 ③通过比较速率,可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当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平衡不发生移动。 考点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1、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浓度、压强),平衡就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 (1)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个条件变化的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个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2)注意理解“减弱”的含义: 定性的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就是能够减弱外界条件改变的方向。平衡移动的结果能减弱外界条件的变化,如升高温度时,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平衡向反应物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等。 定量的角度,平衡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 (3)这种“减弱”并不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更不会“超越”这种变化。如:原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系压强增大到2p,平衡将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的体系压强将介于p~2p之间。又如:若某化学平衡体系原温度为50℃,现升温到100℃(其他条件不变),则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体系温度变为50℃~100℃。 2、适用范围:已达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 3、推广:该原理适用于很多平衡体系:如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 考点三.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

2019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部分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有机化学部分 1.[2019全国卷Ⅰ] 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 中的手性碳。 (3)写出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3个) (4)反应④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5)⑤的反应类型是。 (6)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 (7)设计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羟基

(2) (3) (4)C2H5OH/浓H2SO4、加热 (5)取代反应 (6) (7) 【解析】 【分析】有机物A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羟基转化为羰基,B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中的羟基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羧基,则D的结构简式为。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中与酯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正丙基取代生成F,则F的结构简式为,F首先发 生水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G,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则根据B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的手性碳原

子可表示为。 (3)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中含有醛基,则可能的结构为 。 (4)反应④是酯化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乙醇/浓硫酸、加热。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⑤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6)F到G的反应分两步完成,方程式依次为: 、 。 (7)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可以先由甲苯合成 ,再根据题中反应⑤的信息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最后根据题中反应⑥的信息由合成产品。具体的合成路线图为: ,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 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 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温B .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 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B.4 mol SO2+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 D.2 mol SO2+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则A的转化率为() A.67%B.50%C.25%D.5% 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s)+dD(g)+Q;有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 C.达到平衡时,有amol A消耗的同时有b mol B生成 D.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且a+b=c+d,则当升高容器内温度时。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考纲要求】 1.理解甲烷、乙烯和苯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2.了解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3.了解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结构,掌握其化学性质 4.了解油脂、糖类、蛋白质的组成、结构、重要性质 重点:官能团的概念、有机物化学性质 难点: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知识网络】 几种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必修有机化学容较为简单,包括主要容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其知识网络如下: 【考点梳理】 有机物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 甲烷 CH4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剩余 价键被氢原子“饱和”,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 (2)取代反应:卤代 乙烯 CH2=CH2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与H2O加成为乙醇苯 分子中含有苯环,苯环中碳 碳之间有介于单键和双键 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 (1)取代反应:卤代、硝化 (2)加成反应: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乙醇CH3CH2OH 分子中含有羟基;羟基与链 烃基直接相连 (1)取代反应:与活泼金属Na、K等制取H2 (2)氧化反应:催化氧化时生成乙醛;完全燃烧 生成CO2和H2O 乙酸CH3COOH 分子中含有羧基,受C=O 双键影响,O—H键能够断 裂,产生H+ (1)酸性: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 (2)酯化反应:与乙醇等醇类物质反应生成酯物质的类别分子结构特征重要化学性质用途 糖 类 单 糖 葡萄糖 C6H12O6 多羟基醛,与果糖是同 分异构体 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能与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 应,也能与乙酸等反应生成酯 1.医用:静脉注射,为体 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补 充营养 2.用于制镜工业、糖果工 业的等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无醛基不具有醛的性质,1mol蔗糖 水解生成1mol葡萄糖和1mol 果糖 作甜味食品,用于糖果 工业

高考化学专题有机化学复习

实用标准 文档大全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化学 七、有机反应类型与对应物质类别 1.取代反应 (1)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 ①烷烃:光照条件下与X2取代; ②芳香烃:Fe(FeX3)条件下与X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与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水浴下的硝化反应;与浓硫酸在70~80℃水浴条件下的磺化反应;在光照下与X2发生烷基上的取代; ③醇:与HX取代;与含氧酸酯化;分子间脱水; 注:醇与钠的反应归入置换反应。 ④酚:与浓溴水生成2,4,6-三溴苯酚;与浓硝酸生成2,4,6-三硝基苯酚; 注:液态酚与钠的反应仍属于置换反应。 ⑤酯:酯的水解; ⑥羧酸:羧酸的酯化反应; ⑦卤代烃:与NaOH溶液共热水解。 (3)典型反应 CH4+Cl2 CH3Cl+HCl 实用标准 文档大全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CH3CH2OH+HOCH2CH 3 CH3CH2OCH2CH3 2.加成反应 (1)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 (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包括含C=C、 C C、-CHO、羰基、苯环的物质,具体如下: ①烯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 ②炔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 ③苯及同系物:与H2在Ni催化下加成、与Cl2在紫外光下加成; ④醛:与HCN、H2等; ⑤酮:H2; 实用标准 文档大全⑥还原性糖:H2; ⑦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H2、H2O、X2等; ⑧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如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等。 说明: 一般饱和羧酸、饱和酯不发生加成反应。 (3)典型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 点梳理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 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 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 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 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 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 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 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 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 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 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 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 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 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 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 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 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 .体 .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

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 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 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 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 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 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 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 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 的 有 : 多 氯 代 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2018年高考化学母体题源专练-专题19 有机化学基础 含

【母题来源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母题题文】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 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4)F 的化学名称是______,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 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 gCO2,W共有___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d;(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3)酯基、碳碳双键;消去反应;(4)己二酸; nHOOC(CH2)4COOH+nHOCH2CH2CH2CH2OH +(2n-1)H2O(5)12;;(6) 。 【试题解析】(1)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糖,没有甜味,错误;b.麦芽糖是二糖,水解只生成2个分子的葡萄糖,错误;c.无论淀粉是否水解完全,都会产生具有醛基的葡萄糖,因此都可以产生银镜反应,故不能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都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故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高考真题解析(30页)

高考题分类汇编(化学部分) 有机化学 (1)11. 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解析】易知发生四个反应得到的产物如下图所示,显然Y、Z中只含一种官能团,即可! 【答案】B 【命题意图】掌握烯烃的基本化学性质:与HX加成,与H2O加成,双键被氧化剂氧化,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的条件及产物;掌握常见的官能团! 【点评】本题很有新意,不过貌似一些反应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了:如烯烃的氧化,烯烃与水加成!但总体还可以,有些创意,赞一个!有机结构—性质—官能团这条主线

能够推陈出新难能可贵的! (2)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试题解析: 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来自高中化学课本体系的不同位置,但,都是所在部分的重点识记的知识内容。考察学生化学知识面的宽度,考察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和重点知识的敏感度。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棉花是天然纤维,油脂是天然混甘油酯,棉花和油脂是天然有机高分子,ABS树脂是合成有机高分子。 B、核能、太阳能、甲醇汽油、无磷洗涤剂分据不同章节,和社会生活热点息息相关。但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并不是书本知识。要了解低碳的含义,更要明确化学知识对低碳的实际意义。考察学生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应用积极性。其中无磷洗涤剂不能直接降低碳排放。 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基本实验仪器,课本集中在选修模块中。考察重点实验方法,体现重点知识与化学强调实验的特点。 D、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布朗运动同样是实验方法,但,分别出现在课本的不同单元和模块中。阴极射线在物理中出现,α-粒子散射实验研究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布朗运动设计分散系知识,是悬浊液特有现象。 本题答案:C 教与学提示: 要重视实验、重视实验原理的解释。本题极具迷惑性的选项是D,因为D中的实验学生不会很熟悉,所以无所适从。和大学接轨的分析探究性实验是重点,注重分析、研究问题的手段的运用。强调学以致用,强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和解释生活热点问题。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 题含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 2NO2B.Br2(g)+H2 2HBr C.N2O4 2NO2 D.6NO+4NH3 5N 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 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 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 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B.4 mol SO2+ 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 D.2 mol SO2+ 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 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 () A.67%B.50%C.25%D.5% - 6 -

2019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汇编(全国卷、地方卷)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有机化学汇编 1.[2019全国卷Ⅰ] 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 中的手性碳。 (3)写出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3个) (4)反应④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5)⑤的反应类型是。 (6)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 (7)设计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羟基

(2) (3) (4)C2H5OH/浓H2SO4、加热 (5)取代反应 (6) (7) 【解析】有机物A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羟基转化为羰基,B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中的羟基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羧基,则D的结构简式为。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中与酯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正丙基取代生成F,则F的结构简式为,F首先发生水 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G,据此解答。 【拓展】(1)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则根据B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的手性碳原

子可表示为。 (3)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中含有醛基,则可能的结构为 。 (4)反应④是酯化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乙醇/浓硫酸、加热。 (5)根据以上解析可知⑤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6)F到G的反应分两步完成,方程式依次为: 、 。 (7)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可以先由甲苯合成,再根据题中反应⑤的信息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最后根据题中反应⑥的信息由 合成产品。具体的合成路线图为: ,

2019届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有机选择专题练习(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专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指甲花中存在的β-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 的原料。下列有关β-紫罗蓝 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与足量的H2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D.和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式为C14H15O6NBr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 mol NaOH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mol 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 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3 种 B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 .饱和(NH 4)2SO 4 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 .聚合物(—[ C H 2—CH 2—CH —CH 2—]n )可由单体 CH 3CH =CH 2 和 CH 2=CH 2 加聚制得 C |H 3 7. 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盆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苯与棱晶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C .上述三种物质中,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的只有苯 D .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棱晶烷的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8. 增塑剂 DCHP 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已醇和 DCHP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CHP 的分子式为 C 20H 14O 4 B 环已醇和 DCHP 的二氯代物均有 4 种 C.1molDCHP 水解时消耗 2mol NaOH D.环已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祛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3 种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 X 的分子式为 C 16H 16O 6 HO HO B.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O C. 1mol 化合物 X 最多可与 5molNaOH 、7mol H 2、4molBr 2 发生反应 D. 可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H 3C O O OH CH 3

2020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汇编--有机化学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有机化学 (05上海)1、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 A 、三溴笨酚 B 、烧碱 C 、乙酸乙脂 D 、石碳酸 (05上海)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最简式C 2H 4 B 、乙醇的结构简式 C 2H 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 :C .. Cl ..Cl :Cl D 、臭氧的分子式O 3 (05广东)18、背景材料:①2020年夏季,特氟隆不粘锅事件引起公众关注;②2020年冬季,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蛋白质的科学家;③2020年初春,广东大部分地区进行人工降雨;④2020年春末,某高速公路发生液氯运输车翻倒泄露事故。下列相应说法正确的是 A 、特氟隆(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氟利昂 B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形成的不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现象 C 、AgI 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 D 、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露地点,并逆风往安全区域疏散 (05江苏)1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 .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5% NaCl 溶液:将45 mL 水加入到盛有5 g NaCl 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B .制备乙酸乙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C .鉴定SO 24: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 .鉴别环已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环已烯和苯中 (05广东)12、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发现有人将工业染料“苏丹红1号”非法用作食用色素。苏丹红是一系列人工合成染料,其中“苏丹红4号”的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苏丹红4号”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 、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C 、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属于甲苯同系物 (05江苏)13.某有机化合物X ,经过下列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则有机物X 是 A C 2H 5OH B C 2H 4 C CH 3CHO D CH 3COOH 乙醇 乙酸 碳酸钠 饱和溶液 HO N=N N=N CH 3 CH 3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7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

1.【2018新课标1卷】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 (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______________。 (7)苯乙酸苄酯()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氯乙酸取代反应乙醇/浓硫酸、加热C12H18O3羟基、醚键 、

【解析】分析:A是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乙酸钠,氯乙酸钠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水解又引入1个羧基。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在催化剂作用下F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将酯基均转化为醇羟基,2分子G发生羟基的脱水反应成环,据此解答。 (7)根据已知信息结合逆推法可知合成苯乙酸卞酯的路线图为 。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涉及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设计等知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反应条件的选择、物质的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学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及物质转化流程图的书写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掌握常见的有机代表物的性质、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与各类官能团的数目关系,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设计合成路线图时有关信息隐含在题干中的流程图中,

高考理综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完整版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 3CH 2CH 3和 (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 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 5H 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 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 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 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 ⑷ C n H 2n -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 、 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如:CH 3CH 2CH 2OH 、CH 3CH(OH)CH 3、CH 3OCH 2CH 3 ⑹ C n H 2n O :醛、酮、环醚、环醇、烯基醇。如:CH 3CH 2CHO 、CH 3COCH 3、CH 2=CHCH 2OH 、 、 、 ⑺ C n H 2n O 2:羧酸、酯、羟醛、羟基酮。如:CH 3CH 2COOH 、CH 3COOCH 3、HCOOCH 2CH 3、HOCH 2CH 2CHO 、 CH 3CH(OH)CHO 、CH 3COCH 2OH ⑻ C n H 2n +1NO 2:硝基烷、氨基酸。如:CH 3CH 2NO 2、H 2NCH 2COOH ⑼ C n (H 2O)m :糖类。如: CH 2 CH 2—CH 2 CH 2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3 CH 3 CH 3O CH 2—CH —CH 3 CH 2—CH 2 O CH 2 CH 2 CH 2—CH —OH

核心素养提升28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核心素养提升○ 28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广泛 应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素养说明:化学核心素养要求考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化学平衡在化工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尤其是控制合适的反应条件使平衡向着理想的方向移动,是近几年高频考点,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1.总体原则 (1)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条件原则 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从催化剂的使用活性分析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2)平衡类问题需考虑的几个方面 ①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的影响。 ②原料的循环利用。 ③产物的污染处理。 ④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⑤气体产物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 ⑥改变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 2.典型实例——工业合成氨 (1)反应原理 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

(2)反应特点:①反应为可逆反应;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③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 (3)反应条件的选择 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 对平衡混合物中 氨含量的影响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增大压强增大反应 速率 平衡正向移动, 提高平衡混合物 中氨的含量 压强增大,有利于氨的合成,但需 要动力大,对材料、设备的要求高。 故采用10~30 MPa的高压 升高温度增大反应 速率 平衡逆向移动, 降低平衡混合物 中氨的含量 温度要适宜,既要保证反应有较快 的速率,又要使反应物的转化率不 能太低。故采用400~500 ℃左右 的温度,并且在该温度下催化剂的 活性最大 使用催化剂增大反 应速率 没有影响工业上一般选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4)原料气的充分利用 合成氨反应的转化率较低,从原料充分利用的角度分析,工业生产中可采用循环操作的方法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题型专练] 1.某工业生产中发生反应:2A(g)+B(g)2M(g)ΔH<0。下列有关该工业生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放热的熵减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该反应一定可自发进行 B.若物质B价廉易得,工业上一般采用加入过量的B,以提高A的转化率 C.工业上一般采用较高温度合成M,因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D.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催化剂,因为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解析这是一个放热的熵减反应,只有当ΔH-TΔS<0时,该反应才能自发进行,A错误;加入过量的B,可以提高A的转化率,B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