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管理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管理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管理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管理基础复习资料

目录

第一章导论 (3)

1.1 经济学概述 (3)

1.2 需求、供给、均衡决定与变动 (8)

1.3 弹性 (12)

1.4 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 (15)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5)

2.1消费者偏好 (15)

2.2 效用 (16)

2.3 无差异曲线 (17)

2.4 消费者选择 (17)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 (18)

第四章国民经济核算 (20)

第五章财政与金融 (27)

第六章WTO基本知识 (34)

第七章企业与管理 (35)

7.1 企业的概念 (36)

7.2 管理与企业管理 (38)

第八章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 (47)

8.1.1 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47)

8.1.2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49)

8.1.3 企业战略的选择 (51)

8.1.4 企业变革 (53)

8.2 企业文化 (54)

第十章人力资源管理 (56)

10.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56)

10.2 员工招聘 (57)

10.3 绩效考核 (58)

10.4 薪酬管理 (61)

10.5 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 (61)

第十一章市场营销管理 (64)

11.1 市场与市场营销观念 (64)

11.2 市场调查 (66)

11.3 市场预测 (68)

11.4 市场营销策略 (70)

第十三章质量管理 (77)

13.1 质量与质量管理 (78)

13.2 全面质量管理 (79)

13.3 统计质量控制 (81)

13.4 6σ质量管理法 (82)

12.5 2000版ISO9000族国际质量标准 (82)

13.6 质量成本 (83)

第十四章物流管理 (85)

14.1 现代物流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85)

14.2 现代物流管理的形式及其发展 (86)

14.3 我国的物流管理 (87)

14.4 发展我国物流管理的意义 (87)

14.5 物流系统 (88)

14.6 供应链管理 (90)

第十五章技术管理 (93)

15.1 企业技术管理概述 (93)

15.2 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 (94)

第一章导论

1.1 经济学概述

1.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首要原因:是由于改进组织的管理方式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第二个原因:当你从学校毕业开始你的事业生涯时,你所面对的现实是,不是管理别人就是被别人管理。对于那些选择管理生涯的人来说,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

2.什么是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帮助企业管理者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科学、有效经营决策的应用性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

3.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的组织如何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的学科。

4.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稀缺性(scarcity)

第一层含义:任何资源的取得都是有成本的;第二层含义:相对于人的需要和欲望而言,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5.资源:能够生产出满足人类需求的物品或劳务,包括经济资源和自由取用资源。

6.商品:经济社会利用稀缺的社会资源所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商品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商品,另一类是无形商品,即劳务。

7.生产:创造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行为。

8.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9.资源的稀缺

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 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 用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是有限的, 这就构成了稀缺性.

10.稀缺性与人们的行为

11.基本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人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12.有限的资源相对于无限的需要构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13.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源可以分为:

(1) 自由取用物品,如阳光、空气等,不需付费;不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2) 稀缺资源,即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对象,可分为四种:

①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产和水等;②劳动,指人类拥有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③资本,指人类生产出来的而且应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所需要的一切工具,如机器设备、厂房、资金等的总和;④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等。

所以说,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对永远存在的矛盾。

14.经济学的假设

经济理性人假设(完全性、传递性、连续性);其他条件均相同假设;好商品假设;最优化假设;经济理性人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与效益有关)

如何生产? (与效率有关)

为谁生产? (与公平有关)

由谁做经济决策:(1、什么时候生产?2、在什么地方生产?)

15.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

16.如何生产?

资源配置方式;技术条件;生产规模;企业的组织形式;网络经济下的问题

17.分配机制.

稀缺性意味着一些人能获得资源而另一些人则不能。

稀缺性意味着资源用于生产这种商品就不能用于生产另一种商品。

分配机制就是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的体系或制度。

18.一般而言,市场和价格体系常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方式。

19.资源配置方式-市场

市场—把特定商品、服务和资源的买方(需求者)和卖方(供给者)联系在一起的机构或机制。

市场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组成,其中的联系是价格;需求遵循需求法则,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供给遵循供给法则,供给量与价格成正向变动关系。

21.市场供求图示

以价格作为纵坐标,需求量和供给量作为横坐标。需求曲线就象中国汉字的一捺;供给曲线就象中国汉字的一撇;这一撇一捺碰到一起就形成了市场。

22.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

在市场上,一定的价格下:当供大于求时,价格要下降;供给量减少,资源退出;当求大于供时,价格要上升;供给量增加,资源进入。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资源的流动。

但市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市场机制的失灵、不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等,需要政府的干预。

23.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24.机会成本:把一定量的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商品后,放弃该资源用于其它用途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即为这种商品的生产中使用该资源的机会成本。

由于一个经济社会不能只生产一类产品,就必须确定要生产的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并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之间分配资源,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25.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表示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所能生产的不同的商品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两个坐标轴围成的区域,为社会的生产可能性集合。

26.经济问题的特征:

(1) 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止境的;

(2) 这些需要的轻重缓急是不同的;

(3) 可以支配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

(4) 每一种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用途。

所以,经济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问题。

27.经济学的分支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的经济行为——整个价格、产量、就业的运动。如通货膨胀、失业、GDP。

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中的个别分子,如厂商或家庭的行为。如:麦德龙进入淮安对淮安零售业的影响等问题。

1.2 需求、供给、均衡决定与变动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通过自己的货币选票来选择他们需要的产品,而厂商根据产品能够获得的货币选票数量决定自己的产出。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由货币选票来选择;如何生产,则由厂商的生产成本情况决定;产品的分配,则由货币的占有情况决定。

因此,在商品交换关系——市场中,交易的价格既决定于消费者的选择,也决定于厂商的成本,要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在某种商品市场中,需求和供给两股力量的作用和平衡结果决定了交易的价格和交易量。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2.供给和需求理论:

(1)消费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决定自己的需求;

(2)企业如何根据成本和效益来决定自己的生产;

(3)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如何共同决定市场上商品的价格;

3.需求(demand)

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准备、愿意和能够购买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这里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条件:1、消费者愿意购买2、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分类:1、现实需求2、潜在需求

4.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的价格水平;相关品价格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特点;消费者价格预

期生产者营销策略;

5.相关商品的价格

与一种商品相关的其他商品,包括该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

互补品:一种商品在消费时,将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关系,需求量也将同向变化。

替代品:在消费时,能为消费者提供类似满足的两种商品。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呈反向变化。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随其替代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替代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下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随其互补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随互补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上升。

6.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的另一因素。

在商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正常商品的需求随收入水平的上升而增加,低档商品则相反。

7.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表现了消费者愿意消费各种商品的程度。具有相同收入的个人,面对共同的商品价格,愿意消费的商品组合的差异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消费偏好。这种偏好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年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以及人为的引导等等。

消费偏好的变化将导致相同价格下的不同需求量,即需求曲线的移动。

如左图所示,当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可能从D1的位置和形状变为D2的位置和形状,或相反。在价格水平P下,需求量发生变化。

8. 预期的商品价格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及其相关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影响当期的需求。

如果预期商品的价格将上升,则相同价格水平下,当期的需求将上升,反之,则下降。

如果预期互补品的价格将上升,则相同价格水平下,当期的需求将下降,反之,则上升。

如果预期替代品的价格将上升,则相同价格水平下,当期的需求将上升,反之,则下降。

9.“例外情况”

“买涨不买落”“买高不买低”

10. 市场需求法则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价格上升则需求量减小;如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增大。

11.供给(supply)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和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

组成条件:1、生产者愿意出售商品2、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能力

12.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价格水平;要素价格水平;生产技术水平;运作管理水平;厂商价格预期;政府相关政策

13. 市场供给法则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价格上升则供给量增大,如价格下降则供给量减小

虽然需求和供给都受价格影响,但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无法自行决定价格,真实的市场价格是这两种机制均衡作用的结果。

14. 均衡决定及其变动

15.均衡的变动

16. 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1.3 弹性

1.弹性概念

物理概念:指某一物体对外界力量的灵敏度。

经济学概念: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自变量变化百分比的比率,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或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2.价格与需求的关系

需求法则(Law of Demand):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关系。

3.需求法则的例外-炫耀性商品

凡勃伦(1899)认为商品可分为两大类:非炫耀性商品和炫耀性商品。其中,非炫耀性商品只能给消费者带来物质效用,炫耀性商品则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

所谓虚荣效用,是指通过消费某种特殊的商品而受到其他人尊敬所带来的满足感。富裕的人常常消费一些炫耀性商品来显示其拥有较多的财富或者较高的社会地位。

4.需求法则的例外-吉芬商品

英国学者罗伯特·吉芬19世纪在爱尔兰观察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爆发了大灾荒,虽然土豆的价格在饥荒中急剧上涨,但爱尔兰农民反而增加了对土豆的消费。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吉芬,就把吉芬发现的这种价格升高而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的经济现象叫做吉芬现象,简单地说就是越高越买。

5.需求价格弹性

6.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D)

价格弹性系数(ED)表示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ED=(△Q/Q) / (△P/P)

当ED>1,需求是有弹性的;当ED=1,需求是中性的;当ED<1,需求缺乏弹性。

7.什么影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商品是否是必需品;商品的可替代性;该消费在总支出中占的份额;该产品的市场饱和度;观测时间的长与短。

8.需求弹性、价格调整和销售收入

9.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用来衡量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EI=(△Q/Q) / (△I/I)

当EI >1,该商品为奢侈品;当0< EI <1,该商品为生活必需品;当EI <0,该商品为低档劣质品。

1.4 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

1.需求收入弹性的应用-恩格尔法则和恩格尔系数

19世纪德国一个州的统计局长恩格尔(Ernst Engel,1821-1896 )发现:

收入不同的家庭,消费开支结构也不相同。收入越是多的家庭,用于食物的开支在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小。

恩格尔定律:随着收入增加,家庭花在食物上的开支也会增加,但在整个开支中所占的比重却会逐渐下降。

恩格尔还发现:

收入增加会使高收入家庭用于衣着、住宅、照明和取暖的费用也会增加,但在整个开支中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用于文化、医疗、娱乐、交往方面的开支,不仅绝对数量,而且在比重上都不断增加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20~4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度富裕。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2.1消费者偏好

1.消费行为本质:消费者总是倾向于购买他们能够负担得起的最佳物品。

2.消费者的行为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主观态度(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客观能力(购买能力、收入)

3.决定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偏好。

4.对消费者的偏好,经济学中有三个基本假设:

(1) 完备性。对任意两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消费者能够确定他对一种组合的偏好高于第二种,或者两者没有差别;

(2) 偏好的传递性。

(3) 种类相同的商品的组合中,消费者更偏好数量多。

2.2 效用

1.效用的概念

从消费者的主体来说,所谓效用可以从消费者作为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来说明:

(1)从消费者作为主体来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自己的行为中得到的满足;

(2)从消费者作为客体来说,效用是商品或事物满足人的欲望或需求的能力。

2.效用的特征

(1) 商品的效用不具有伦理学的意义;

(2) 同种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效用。

3.效用的判断是:消费者的主观行为,不同的人对同种商品效用的判断可能并不相同。

4.消费者对于商品组合(甲、乙)的偏好大于对商品组合(丙、丁)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甲、乙)的效用大于(丙、丁)的效用。

5.边际效应(第一个馒头和第三的区别)

“边际效应”有时称为“边际贡献”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的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一个水平之后,新增的每一单位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下降。

6.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用来度量多消费一种商品的一个额外数量所多获得的额外满足。这里第一个额外通常指“最后增加的一个单位”。

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额外数量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量也越来越少。

8.欲望的特点:无限性、再生性、反复性;

9.边际效用的特点:时间性;

10.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1) 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原因;

(2)物品具有多用途性。

10.效用

定义:人们通过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能获得的满足程度。

正效用:物品给予的满足程度越高,效用越大。

负效用:从消费物品过程中感到痛苦。

11.影响效用及其大小的因素

物品的客观物质属性:饥则食,渴则饮,寒则衣

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因人: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因时:冬天和夏天的阳光;因地:沙漠中的水

1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消费者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总量)

函数形式:TU = f (Q )

边际效用: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增量)

函数形式: 1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定义: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14.这是人们消费时的普遍规律,也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假设,其代表原因有二:物品)函数式(

Q TU )数据( Q TU MU d d =??=

本身用途的多样性;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1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生理上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映递减了。

消费者进行消费是为了获得某种满足,即获得效用,如果感到增加的消费不能带来满足,就会停止消费。

消费某种物品,刚开始的刺激一定更大,从而人的满足程度就高,但不断消费同一种物品,即同一种刺激的不断反复,人在心理上的兴奋程度或满足必然减少。

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把该规律称为“人类本性的这种平凡而基本的倾向”。

16.边际替代率

定义:效用不变,增加某种商品单位的消费量,则会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X代替Y。

表示:边际替代率用曲线上点的斜率表示。每点斜率不同,边际替代率不同。当增加商品X的消费时,X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Y的边际效用会增加,所以,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呈逐渐递减趋势。

17.消费者剩余

(1)定义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产生原因

消费者剩余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消费者对同一种商品的不同数量评价不同,因此他们对这种商品的不同数量所愿意做出的最大支付也就不同。在厂商不能对消费者索取差别性价格的条件下,决定市场价格的是边际购买者(或边际购买量),他正是对这一产品评价最低的消费者。这样,那些非边际购买者(或边际购买量)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津贴”,这就产生了消费者剩余。

18.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总支出之间的差额。

人们对某种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对该物品效用的评价,可称之为价值。而他实际支付的是该物品的市场价格。可把消费者剩余看作上述二者的差额。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非常主观。

2.3 无差异曲线

1.无差异曲线

定义:消费多种商品时,获得的效用是相同的。

特点:⑴曲线斜率为负值;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⑵同一条曲线上的不同点所代表的总效用是相同的;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总效用;离原点越近所代表的总效用越小;反之,越大;⑶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每一条曲线代表的效用是不同的;⑷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2.4 消费者选择

1.消费者选择

理性的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原则是在可使用的、有限的预算下,使它们能获得的效用最大化,即挑选使个人的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

选择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1) 它必须位于预算线上或线内;

(2) 满足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须是给予消费者商品和服务的最受偏好的组合,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效用。

2.消费者均衡及其均衡条件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即效用最大化选择。

消费者面对的收入与价格限制了他希望达到的最大效用。

三个假设条件:消费者的偏好既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物品的价格既定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

1、厂商与生产函数

厂商的定义:为了获得经济利润生产和销售物品或劳务的社会单位。

目标:尽可能地获取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

厂商的组织形式:(1) 单人业主制:一个人拥有一个企业。(2) 合伙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意共同分担企业经营责任。(3) 公司制:企业以创办者和所有者相分离的形式存在。

2、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每个时期各种投入要素的使用量,与利用这些投入所能生产某种商品的最大数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表明了厂商所受到的技术约束。

P= f(L,K,N,E)

式中,各变量分别代表产量、投入的劳动力、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根据要素间的投入比率是否可变,生产函数可分为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和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

短期内,如果假定只有一种投入要素可变,如劳动,则生产函数变为:

P= f ( L )

3、生产成本

经济分析中,厂商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隐含成本。

直接成本:是厂商购买生产投入品的支出。

隐含成本:是厂商生产中使用而未直接支付报酬的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用于某一用途的机会成本,为该种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

社会成本:个别厂商的生产所带来的总的资源损耗。社会成本>生产成本。

总成本= 对生产投入品的支付总和

(1) 固定成本(FC):

不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成本。(在产量为零时也须支出的成本)包括:购置机器设备和厂房的成本、某些与产量无关的税收、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支出等。

(2) 变动成本(VC):

指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部分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一般工人工资支出、水电费等。

(3) 总成本(TC):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支付的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总和。

TC = FC + VC

4、降低成本的途径--规模经济

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所有投入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动时,产量变动的状况。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由于采用大规模生产方式而获得的明显的规模上的好处。

5、规模收益递增

形成原因:

(1)劳动分工的专业化;(2)机器设备的专业化;(3)显著的设备规模效益;(4)瓶颈要素的有效解决(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5)管理人才的作用,提高管理的效率;

6.规模收益递减形成原因:

(1)协调与控制问题:随着规模增加, 难以发送和接收信息。

(2)规模大的其它缺点:因层次过多而决策缓慢;缺乏灵活性;企业家技能上的限制。

(3)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或提供两种以上劳务而使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范围经济来源于企业投入要素或技术装备的联合利用,企业联合市场营销、企业无形资产的共享以及生产过程中副产品、联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4)范围经济之举例分析

7.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银行业也存在范围经济,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允许银行适度混业经营,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率和绝对收益水平。范围经济形成的优势,是银行扩的规模难以办到的。研究也证明,混业经营的银行比分业经营的银行更不容易倒闭。尤其对我国来说,范围经济的存在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动因之一。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努力扩大中间业务和增加投资业务,寻求银证、银保合作可以形成范围经济的优势,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8.高校扩招

扩招导致范围经济的原因在于:扩招前,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严重割裂,对师资、图书信息、教室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够充分;扩招后,高校培养层次更为健全,能够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活动中更有效地对学校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和匹配;

9.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是表示单位产品生产时间与所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一

条曲线。学习曲线有时又称练习曲线(practice curves),人们为了知道学习进程中的现象和进步的快慢的详情,作为以后努力的指针,应用统计图的方法作一条线,把它表示出来。

学习曲线(the learning curve),也称为经验曲线,是随着产品累计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以一定的比例下降。学习曲线是以图形的形式表示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技能或知识的速率。学习曲线体现了熟能生巧。

学习带来成本的降低,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因素:

(1)随着生产经验的丰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速度;

(2)降低报废率和更正率;

(3)改进了操作程序;

(4)因生产经验带来模具设计的改进;

(5)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的应用。

第四章国民经济核算

工程经济管理

第一部分考试大纲 (一)工程经济管理 了解: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熟悉:价值工程、资金时间价值及现金流量图的概念,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各项评价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技术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择,掌握价值工程的活动程序及分析评价方法。 (二)工程概预算与竣工决算 了解:概预算与竣工决算的编制依据,定额的分类、作用和特点 熟悉:人工、机械台班、材料消耗数量的确定(定额应用),竣工决算报告的组成、概预算与竣工决算的编制程序。 掌握: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和计算,概预算与竣工决算的编制内容与方法,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4. 第二部分:考试样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分) 1.某建设单位拟向银行贷款,有两家银行可供选择,甲银行年利率12%,每年计息一次,乙银行月利率10‰,按月计息,则说明()。 A、甲银行实际利率高于乙银行实际利率 B、乙银行实际利率高于甲银行实际利率 C、两家银行的实际利率完全相同 D、两家银行的实际利率相同,但偿还利息次数不同 2.某路基工程,工程量清单估计工程量为1500万,土方单价为16元/ ,实际施工中,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的10%,土方单价调整为15元/ 。结束时,实际完成土方工程量为1800万,则土方工程款为()。 A、28500 B、28800 C、27000 D、28650 3.以下哪项费用()不应归入建安工程人工费? A、生产工人学习、培训期间工资 B、生产工人工资性津贴 C、职工养老保险费 D、生产工人基本工资 4.在建筑安装工程费中,材料预算价格是指材料由其来源地运到()的价格。 A、施工工地 B、施工操作地点 C、施工工地仓库后出库C、施工地仓库 5.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应()。 A、按定额费率常年计取,包干使用 B、按冬、雨季施工期规定费率计取 C、按实际发生费用计取 D、按测算费用计取 二、多选题(分) 1.项目经济评价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有()。 A、投资回收期 B、盈亏平衡点 C、敏感性分析 D、概率分析 E、借款偿还期 2.编制标底价格应遵循以下原则:() A、应力求与市场的实际变化吻合 B、按企业级别取费 C、按工程项目类别计价 D、标底价格应由成本和利润组成,不包括税金 E、标底价格要有利于竞争和保证工程质量

经济管理基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复习题1 一、选择题 A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企业、家庭和()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A 单个市场 B 整个社会 C 国民经济 D 总体市场 B2、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资源配置 B 资源利用 C 国民收入 D 市场价格 D3、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威廉·配第 D 马歇尔 A4、1870年,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了()。 A 边际效用价值论 B 不可能性定理 C 交易成本 D 资源最优配置标准 B5、经济学是研究() A企业如何挣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C6、下列哪项问题不是经济学研究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D7、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基本经济问题() A、只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B、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C、只有在混合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D、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存在 B8、下列哪项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 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 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 C9、实证经济学不意味着()。 A、它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B、它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C、它能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D、数学和统计学是经常用到的分析工具 C10、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国民收入的决定 B 资源的充分利用 C 个体经济单位 D 整个经济体系 B11、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不包括()。 A 存在市场 B 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

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作业题) 1、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及职能什么? 答: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及其具有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政府职能:维护产权制度、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 国家发改委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财政部职能:改革完善预算和税政管理、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职能: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统筹协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和金融安全。 2、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表现? 答:从消费需求看:模仿性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要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低成本优势发生转化,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升级,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足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从市场竞争特点看: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从环境资源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3、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答: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4、试述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创新? 答:一、明确“区间调控”。确定“上限”和“下限”,上限是防范通货膨胀,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在上限和下限之内都是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只要经济增长速度不超出这一范围,就不用采取应急性政策,就要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以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具体要求: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二、实施“定向调控”和“微刺激”。在政策运用上不搞“大水漫灌”和强刺激,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和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的“喷灌”“滴灌”和预调、微调,注重精准发力,确保宏观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主要措施: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创业创新;多管齐下,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吸

工程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与管理试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2分,共 20 分) 1. 工程建设的一般程序中,以下哪项是施工准备阶段的内容 7. 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绝对值指标是 ( ) 。 A. 静态投资回收期 B. 静态投资利税率 C. 静态投资利润率 D. 经济净现值 8. 灾后紧急重建工程原则上采用 ( ) 。 A. 公开招标 B. 邀请招标 C. 协商议标 D. 直接发包 9. 寿命周期戚本是由 ( ) 和使用成本组成的。 A. 施工图设计 B. 生产准备 C. 勘察招投标 D. 工程项目报建 2. 可行性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 ( ) 三项内容。 A. 供需研究、 技术研究、社会研究 B. 供需研究、 技术研究、经济研究 C. 供需研究、 社会研究、经济研究 D. 社会研究、 技术研究、经济研究 误差允许在 ) 范围内。 A. ±5% B. 土 1 0 % C. ±15% D. 土 20% 4. 初步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所需的投资和生产费用的计算, A. 士 5 % B. 士 1 0 % C. 土 15% D. 士 20% 误差允许在 ) 范围内。 A. 损益表 B. 折旧估算表 C. 摊销估算表 D. 生产成本估算表 6. 以最低的总费用, A. 工业工程 C. 价值工程 )。 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一种管理技术成为 B. D. 工程管理 成本管理 详细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所需的技资和生产费用的计算, 3. 以下何项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 5.

A.价值成本 B. 实际成本 C.生产成本 D. 功能成本 10. 下列()是定量预测的一种方法。 A.专家预测法 B. 德尔菲法 C.移动平均数法 D. 主观概率法 二、判断正误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建筑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物资生产部门。() 12.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时间推移中的增值能力。()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作为建设招标的依据。() 14. 影子价格是指在社会处于正常市场状态下,能够反映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稀缺程度 和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 15. 经济研究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和关键。() 16. 盈亏分析是对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之一。() 17. 预测具有科学性、近似性和局部性的特点。() 18. 建设工程的合同一般由”协议书"、”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及相关附件组成。() 19. 决策的类型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无风险型和风险型两种。() 20. “ 一切以数据说话”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观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21. 建设工程的施工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22. 简述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步骤。 23.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 24. 价值工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四、计算题(共20分) 25. 某人向银行借款20000元,时间为10年,年利率为8%,每季度计息一次,到期一次 还本付息,那么10年后他应该偿还银行多少钱?(8分) 26某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总计为215000.00元,建筑 面积为1691.73平方米,各部分所占费用和成本系数如下表所示,求价值系数。(12分)

经济管理基础总复习题

课堂练习: 不定项选择题: 1.均衡价格是() A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B固定不变的价格 C任何一种市场价格D随着供给与需求变化,不会改变的价格 2.如果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则() A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同时增加B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 C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D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不确定 3.边际成本是指() A 总成本除以产量 B 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C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于一家生产玉米片的厂商而言,下述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它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A.采用更为高效的生产设备 B.生产玉米片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C.厂商的融资成本降低

D.玉米生产基地遭遇旱灾 5.找出可能引起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 A.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队伍 B.人口结构呈老龄化 C.移民数量增加 D.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 6.下列哪些包括在本年度的GDP中: A.大学学生每月从家里拿到的零花钱 B.企业存货增加了2000万人民币 C.购买1000股联想公司的股票 D.妻子从事家务劳动 E.购买一副已故画家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F.出租两居室公寓得到的租金 7.吸引、发展和保留有效员工队伍的活动称为: A.招聘 B.选拔 C.培训 D.人力资源管理

8. 以下哪一项不是组织的独特资源或能力的前提条件? A.有价值 B.稀缺 C.投资巨大 D.难以模仿 E.难以替代 填空题: 1.根据下表列出的信息计算:当小明拥有2件运动衫时,拥有第三件运动衫的边际效用 为:

2.在小麦的生产中,假设劳动为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小麦的产量 也增加。假设劳动的成本为20元/小时,根据下表列出的信息计算,当小麦产量从155000蒲式耳增加到165000蒲式耳时的边际成本为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同厂商拥有不同的成本曲线。如下图所示,厂商1、2、3的平均 成本曲线分别为AC1、AC2和AC3。当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p3时,哪些厂商可以进 入市场: 计算题:

工程经济与管理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是什么? 技术与经济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①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②另一方面,技术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技术的进步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综观世界、国家与企业的兴衰交替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技术与经济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使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经济问题。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原则;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原则;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原则; 收益与风险权衡原则; 满足可比的原则(产量、成本、时间等); 财务分析与国民经济分析相结合原则。 简述投资决策的工作程序 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审批→计划任务书。 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①实事求是的作风;②遵守法律的意识;③市场调查的方法;④科学预测的能力。 什么是现金流量?财务现金流量和国民经济费用效益流量有什么区别? 在考察对象一定时期各时点上实际资金流入或资金流出称为现金流量。对工程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是从项目角度对对工程项目进行财务分析时,按现行财税制度和市场价格确定财务现金流量;对工程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是从国民经济角度出发,按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和和影子价格确定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 什么是现金流量图? 现金流量图是一种反映经济系统资金运动状态的图式,即把经济系统的现金流量绘入一幅时间坐标图中,表述各现金流入、流出与相应时间的对应关系。绘制现金流量图的三要素是指:现金大小(资金数额)、现金流量的方向(资金的流入流出)和现金流量的作用点(资金发

2015-2016-经济管理基础考试卷及答案

x x x x x x x x 学院期末考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经济管理基础 考试学期 2015-2016-2 得分 适用专业 xx 考核方式 xx 考试时间长度 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对供给者提供资源的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是(D ): A. 企业生产规模; B. 资源的替代性; C. 技术进步,生产要素价格和社会、经济体制; D. 资源的稀缺性。 2. 根据生产理论中的边际效应分析,当某种要素投入达到一定程度时,(A );; A. 其对产量增加的效果将逐渐下降而变得效果不明显; B. 其对产量增加的效果将逐步加强下降而效果显著; C. 其对产量增加的效果将随投入数量而成正比变化; D. 其对产量增加的效果将随投入数量而成反比变化。 3. MC min 点意味着(C ); A. 此时平均成本最小; B. 此时增加单位产量付出的成本最小; C. 此时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D. 此时总成本最小。 4. 基层管理人员在企业运营中考虑的是哪种成本?( C ) A. 机会成本 B. 经济成本 C. 外显成本 D. 一切相关的成本 5.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指:(A) A. MR=MC 时的产量 B. MC 最小时的产量 C. AC 最小时的产量 D. A VC 最小时的产量 6. 下列哪个行业属于完全竞争模式( C ) A. 航空 B. 卷烟 C. 水稻 D. 汽车

7. 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C ) A 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进收益B. 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 提高价格未必能增进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 都不正确 8. 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有(D) A. 行政、法律手段 B. 财政手段 C. 组织公共生产,提供公共物品 D. 以上皆是 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D) A. 制定货币政策 B. 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 发行货币 D. 获利 10. 管理过程中,最经常使用,最关键的职能是(B) A. 组织职能 B. 领导职能 C. 控制职能 D. 计划职能 11. 计划内容的“5W1H”具体不包括(D) A. 目标与内容 B. 原因 C. 方式、手段 D.预算 12. 组织部门最普通的划分方法是(C) A. 产品部门化 B. 地区部门化 C. 职能部门化 D. 过程部门化 13. 领导的本质是(B) A. 激励 B. 影响力 C. 权利 D. 协调人际关系 14. 下列哪项不属于市场竞争五力模型之一?(D) A. 同行现有竞争力量 B. 替代品竞争力量 C. 供应商竞争力 D. 跨行业竞争力量 15. 对应产品生命周期,正确的营销策略是(B) A. 投入期通过广告投放迅速建立知名度 B. 成长期利用使用者需求,适当减少促销,为市场份额最大化努力 C. 成熟期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不应加强促销,不鼓励转换品牌 D. 衰退期压缩开支,榨取品牌产品剩余价值,转移忠诚客户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薄利”一定多销吗?请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并分析列举出适合薄利多销的商品 销售量取决于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若销售数量增多的变化幅度小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幅度,则薄利不多销,竞争对手相继降价进行抵制,最终大家均摊销售量的增加,造成损失。E d=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1 )缺乏弹性,01, 需求量变动率大于价格变动率,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敏感,适 合薄利多销,如高档烟酒、冰激凌等等

工程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工程建设的一般程序中,以下哪项是施工准备阶段的内容( )。 A .施工图设计 B.生产准备 C. 勘察招投标 D.工程项目报建 2.可行性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 A .供需研究.技术研究.社会研究 B.供需研究.技术研究.经济研究 C.供需研究.社会研究.经济研究 D. 社会研究.技术研究.经济研究 3.以下叙述中确的是( )。 A .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B.单项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 C. 单位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 D. 单位工程是分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4.详细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所需的投资和生产费用的计算,误差允许在( )范围内。

A .士5% B.±10% C. 士15% D.±20%5。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可以用作( )的依据。 A .投资决策 B.编制设计任务书 C. 签订各种合同 D.以上都是6。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原年产量6000件,每件出厂价格50元,年固定开支 6.6万元,每件产品可变成本28元,如市场销售竞争激烈,拟每件降价20%出售,为维持原有利润,则年产量应为以下( )。 A .10000件 B.10500件 C.11000件 D.11500件 7.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绝对值指标是( )。 A . 静态投资回收期 B.静态投资利税率 C. 静态投资利润率 D.资本金利润率 8.工程建设定额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划分( )。 A . 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

B.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C. 劳动定额;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D.劳动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 9.寿命周期成本是由( )和使用成本组成的。 A .价值成本 B.实际成本 C. 生产成本价值 D.功能成本 lo.下列( )是定量预测的一种方法。 A .专家预测法 B.德尔菲法 C. 移动平均数法 D.主观概率法 二.判断正误题(每题2分,共20分) 1.建筑业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物资生产部门。( ) 2.现金流量是指将投资项目视作一个开放系统时,流人流出该系统的现金活动。( ) 3.将一个项目由意向变成投资建议过程称为机会研究。( ) 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用来评价项目的融资能力。( ) 5.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折旧金额逐年增加。( ) 6.“标底”是建设项目未来签订承包合同时的“合同价”。( )

经济管理基础知识

1.经济学这个词语来自于古希腊语。在希腊语里面,经济学就是管理家庭财产、货物的学问。 2.所有的生产要素在习惯上都被称之为资源。 资源分为两类: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水源、大海。经济资源,如:粮食、煤炭、石油。 3.资源的稀缺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人们的需求而言的。 4.任何社会条件下的生产都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生产什么?二、是怎样生产?三、是为谁生产? 5.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是伴随自然经济的完结而逐步形成的。市场经济是在财产权利的制度体系下,通过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资源交换、分散决策的方式来解决经济上的三个问题。 6.按市场机制运行的一般内容进行划分,可以将其细分为三个过程:一是商品市场的价格机制,二是金融市场的信贷利率机制,三是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 7.动力机制包括:利益机制、竞争机制;而平衡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调节机制。 8.根据市场机制不同的作用方式可以细分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与风险机制。 9.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10.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目的。 11.经济学研究方法:一、实证分析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法(回答“应该怎么样”“是否合理”) 二、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三、均衡分析法 四、边际分析法 五、数学分析法 12.管理学的特征:一、综合性和边缘性,二、复杂性和实践性,三、科学性和社会性。 13.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历史研究的方法,二、比较研究的方法,三、案例分析法,四、归纳演绎法。 14.管理学、经济学与相关学科比较: 经济学主要探讨的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管理学主要研究资源的有效利用。而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15.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16.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17.替代品:效用上能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某种消费欲望的商品。 18.互补品:指在消费中可以相互补充以满足消费者某种欲望的商品。 19.需求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 20.需求的变动:当商品本身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21.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2.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23.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称为供给量的变动。 当商品本身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变动一起的供给量的变化,称为供给的变动。24.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价格。

经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的市场经济。 A.自由放任B.政府微观调控C.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D.同西方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 2.我国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是()。 A.产业布局政策B.产业结构政策C.产业组织政策D.产业技术政策3.通过动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而达到调控目的的手段是()。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思想教育手段D.经济手段 4.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宏观调控B.完善市场体系C.实行政企分开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5.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A.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B.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C.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D.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6.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 A.统一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D.精简的原则7.承担统一快凋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 A.财政部B、国家统计局C.国家计划委员会D.中央银行 8.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 A.生产活动的组织者B.经营活动的组织者C.企业的直接领导者 D.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9.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B.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C.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D.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 10、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效,称之为()。 A.实施性失效B.自动性失效C.环境性失效D.规模性失效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A,企业B.政府C.个人D.集体 12、在经济信息中,可供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计划用的信息,用于()。 A.管理决策信息B.管理指标和协调信息C.微观经济信息D.管理的实际操作信息 13.信贷杠杆的特点之一是()。A.具有强制性B.具有固定性C.具有转嫁件D.具有偿还性 14.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A.竞争性B.独立性C.垄断性D.控制性 15.我国现在实施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属于()。 A.一元目标战略B.多元目标战略C.综合目标战略D.传统战略 16.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等于()。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社会总产值 17.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是()。A.中国银行B.中央银行C.中国建设银行D.中国工商银行 18.考虑政策的时滞因素而进行的分配政策搭配是()。A.主辅搭配B.效应搭配C.松紧搭配D.时差搭配

经济管理基础模拟试题B

经济管理基础模拟试题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市场调查的内容中(D )是市场调查的中心。 A产品调查和分析 B 市场分析C销售活动分析D消费者分析 2、流动资产偿债能力的评价分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其合理的流动比率为( B ). A 2:1 B 1:1 C 1:2 D 3:1 3、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的( B )成果, A 销售 B 财务 C 投资 D 营业 4、社会物流是指在社会范围内主要由(B )进行的服务于全社会的物流活动。 A 社会团体 B 物流企业 C 投资企业 D 物流集团 5、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一多”中的一多是指(D ) A多过程的管理B多员工的质量管理 C多企业的质量管理D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6、工序能力是指工序质量因素经过( B )和管理后,达到稳定生产时所具备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A 企业化 B 标准化 C 规范化 D 系统化 7、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 D )的过程 A 虚体流动 B 货物名单 C 信息流动D实体流动 8、( B )是指企业在市场上所进行的产品经营和销售活动。 A 市场经营 B 市场营销 C 产品推广 D 企业推销 9、经营是指商品生产者以(D )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为了实现企业的目的,使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与企业的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均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 A企业B消费者C物流D市场 10、编制物资供应等计划的依据( A ) A生产计划 B 采购计划C 销售计划 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企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阶段有哪些(ABC )

A、传统管理阶段 B、科学管理阶段 C、现代管理阶段 D、当代管理阶段 2、财政的职能主要有哪些(ABC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职能 D、人员流动职能 3、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ABD ) A、单一银行制 B、分支行制 C、单一商业银行制 D、持股公司制 4、按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类(ABCD ) A、全民所有制企业 B、集体所有制企业 C、民营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5、物流的分类中,宏观物流包括(BCD ) A、销售物流 B、社会物流 C、国民经济物流 D、国际物流等。 6、流动资产主要有哪些类型(ABCD ) A现金及各项存款B短期投资C应收及预付款D存货7、企业按企业的法律地位主要分为(AC ) A法人企业 B 全民所有制企业 C 非法人企业D联合企业8、宏观物流包括哪些(ABC )

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复习

俓濟菅理複習材料 一章:★需求、需求量、需求阻碍因素、需求函数的形式; ★供给、供给量、供给阻碍因素、供给函数的形式; ★均衡价格、均衡量 1、需求:概念: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对某种商品有支付 能力的需要.需求: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表、方程(需求函数)或一条曲线。条件:1)有购买欲望;2)有支付能力本质:有效需求 2、需求量: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如一年)的某市场上,在一定 价格水平下,情愿同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量:则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之上,消费者情愿购买某种产品的特定。 3、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而引起 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沿着需求曲线变动。 4、需求的变动:价格不变,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 变动。表现: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5、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因素:1、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2、相 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3、消费者的偏好4、对以后价格的期望5、规则制度……

1.价格上涨与下跌:交通一卡通,700多万张,日均持卡交易 量约800万笔; 2.可支配收入:除去上交的税费;挣钞票多,对需求量的阻 碍 3.替代品:不同品牌的同类商品——超市购物;其中一种商 品价格上升,另种商品的需求会上升 4.互补:刀架与刀片 5.偏好:流行趋势对时装需求的阻碍;人们的健康观念(可 口可乐、油炸食品) 6.看涨/看跌;股票 7.其他因素:政府规定(养犬);黄金周使得旅游需求上升 6、供给: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提供给市场的商品量 7、供给量: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提供给市场的商 品量。条件:销售欲望、供应能力 8、

经济管理基础总复习题.doc

课堂练习: 不定项选择题: B 固定不变的价格 D 随着供给与需求变化,不会改变的价格 2. 如果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则( A 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同时增加 C 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B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 D 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不确定 3. 边际成本是指( ) A 总成本除以产量 B 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C 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 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木带来多大的变化 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于一家生产玉米片的厂商而言,下述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它的供给曲 线向右移动( ) A. 采用更为高效的生产设备 B. 生产玉米片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C. 厂商的融资成本降低 D. 玉米生产基地遭遇旱灾 5. 找出可能引起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 _________ A. 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队伍 B. 人口结构呈老龄化 C. 移民数量增加 D. 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 6. 下列哪些包括在本年度的GDP 中: ________ A. 大学学生每月从家里拿到的零花钱 B. 企业存货增加了 2000万人民币 C. 购买1000股联想公司的股票 0.妻子从事家务劳动 E. 购买一副己故画家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F. 出租两居室公寓得到的租金 7. 吸引、发展和保留有效员工队伍的活动称为: _________ A. 招聘 B. 选拔 C. 培训 1 ?均衡价格是( ) A 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C 任何一种市场价格

D.人力资源管理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哪一项不是组织的独特资源或能力的前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价值 B.稀缺 C.投资巨大 D.难以模仿 E.难以替代 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表列出的信息计算:当小明拥有2件运动衫时,拥有第三件运动衫 的边际效用为: _____ 2.在小麦的生产中,假设劳动为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小麦的产量 也增加。假设劳动的成本为20元/小时,根据下表列出的信息计算,当小麦产蟄从155000蒲式耳增加到165000蒲式耳吋的边际成本为_______________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同厂商拥有不同的成本曲线。如下图所示,厂商1、2、3的平均 成本曲线分别为ACk AC2和AC3。当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p3时,哪些厂商可以进入市场:

2018.5工程经济管理整理

第一章工程项目的经济学基础 1.1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法则、需求量与需求) 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法则、供给量与供给) 1.2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分析 支付意愿、受偿意愿、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剩余 1.3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1.4成本和收益 成本、机会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边际成本 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1.5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2.1基本概念 现金流量、现值(P)、终值(F)、年值(A)、资金的时间价值、利息与利率、单利和复利、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2.2资金等值计算(※计算题) 资金等值、一次支付与等额支付 第三章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3.1现金流量要素 投资:建设投资(概算法: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形成资产法: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形成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

产、其他资产、流动资产) 成本:产品制造成本(又称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经营成本;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所得税) 3.2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题) 3.3方案比选与项目排序 投资方案分类:独立型、互斥型、相关型 寿命相等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净现值与净年值法、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法、查尔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寿命不等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净现值法(最小公倍数、分析期法)、净年值法、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法 现金流量相关型的方案选择 资金约束相关型的方案选择: 净现值指数排序法、互斥方案组合法 第四章工程项目的财务分析 4.1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 建设投资的估算:分项详细估算法(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

经济管理基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经济管理基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经济学导论部分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来满足人类无限的需要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目标是找到产出最大化的最优方式 为谁生产?生产成果分配(公平和效率)(如:修路问题) 收入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 何为需求、供给以及供需双方的均衡? 需求,是指消费者准备、愿意和能够购买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这里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一种商品的供求数量和价格,在供求双方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均衡,形成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此时,对商品的需求量等于商品的供应量。 何为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如何运用这些基本概念解释生活现象? 二、微观经济学部分 从经济学角度看消费者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 1、主观态度(消费者偏好) 2、消费者客观能力(购买能力、收入) 3、预算约束; 效用;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何为预算约束和效用理论? 1、预算约束: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或企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受到其货币存量和收入的制约 2、效用:消费者从其消费的商品组合中得到的消费收益/满足程度。 两者对消费行为有何影响? (1)在预算约束上选择了一点:个人的偏好取决于个人对不同商品的评价(边际效用)(2)预算约束的变动 收入的变动:收入上升消费上升(正常品)(收入效应) 收入上升消费下降(低档品) 价格的变动:价格上升替代品消费量上升(替代效应) 效用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效用理论在经济生活中如何运用? 效用可以用来衡量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大小用的组合与具有较小效用的组合相比,消费者更偏好与前者。 何为消费者均衡?生产者的行为受到何种因素的决定? 消费者均衡——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管理经济学》课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行为的唯一目标是() A.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B. 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C. 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D.追求企业持续发展 2.销售收入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为() A.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增加 B.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减少 C.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D.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保持不变 3.导致需求量沿商品的需求曲线变动的现象发生的情况是() A. 购买者的收入增加时 B.其它商品价格变化时 C. 购买者的偏好变化时 D.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 4.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量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呈现波动状态 5.短期生产函数是指() A.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B.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不可变的 C.生产函数中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有的固定不变 D.生产函数中仅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 6.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 A.递增 B.不变 C.递减 D.线性递减 7.短期情况下,厂商倒闭点是() =AVC =TVC C.企业总损失等于TFC >MC 8.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产品价格 B.产品成本 C.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 D.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 )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1141工程经济与管理--简答题

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是什么?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 价指标两类。其中静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动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 2.工程竣工结算的作用有哪些?1)通过工程竣工结算办理已完工程的价款,确定施工企业的货币收入,补充施工生产 过程中的资金消耗。2)工程竣工结算是统计施工企业完成生产计划和建设单位完成建设投资任务的依据。3)工程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完成该工程项目的总货币收入,是企业内部编制工程决算进行成本核算,确定工程实际成本的重要依据。4)工程竣工结算是建设单位编制竣工决算的主要依据。5)工程竣工结算的完成,标志着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双方所承担的合同义务和经济责任的结束。 3.价值工程的定义包含哪些?1)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总费用即寿命周期成本,是产品或作业具有它所必须具备 的功能。即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2)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范围很广。凡为获取功能而发生费用的事物,均可作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如产品、工艺、工程、服务或他们的组成部分等。3)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4)价值工程是一种开发集体智力资源、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它通过各有关领域的协作,运用创造工程的理论和技巧.对研究对象破旧立新,创造出最佳的改进实施方案,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4.价值工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总成本来可靠的实现必要的功能。2)价值工程是一相有 组织、有领导的集体活动。3)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成本分析。任何一种产品都有特定功能。 5.监理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工程监理是高层次的咨询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经济性、社会性很强的综合监 管工作,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会管理、通经济、知法律、懂技术及专业外语知识;2)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3)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4)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5)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6)具备健康的身心。这样,才能遵循“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监理原则,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费用。 6.简述财务评价的含义是什么?财务评价是根据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有关法规,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 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赢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据此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财务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的赢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外汇平衡分析等。财务评价是项目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投资决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及有关部门审批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简述功能评价的主要程序:a.确定对象的功能评价值F b.计算对象的功能的目前成本C c.计算分析对象的价值 V d.计算成本改进期望值△C e.根据对象价值的高低及成本降低期望值的大小,确定改进的对象即优先次序。8.简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1)它可以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2)它是向银行申请贷 款作为筹集资金的依据。3)它可以作为建设主管部门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4)可以作为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设计、设备订货、施工准备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依据。5)它能作为签订所有合同和协议的依据。6)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资料。7)它是设备研制和科研资料。8)它是施工组织设计、生产运营设计、培训职工的依据。 9.简述全部投资现金流基表主要作用: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是假定全部投资均为自有资金,即以全部投资为计算基础, 用来计算项目全部投资的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考察项目全部投资的盈利能力。 10.简述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步骤?1)根据项目的要求,列出各种可行的技术方案;2)拟定各种方案的技术 经济指标并收集有关资料;3)对各种指标进行具体的计算;4)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得出结论。 11.建设工程的施工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1)承揽工程任务,签订承包合同。2)全面统筹安排,做好施工规划。3) 进行施工准备,提出开工报告。4)全面施工。5)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12.建设施工图概算的主要作用:1)它是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具体文件。由于它比设计概算更具体和切合实际,因此可 据此落实和调整年度投资计划。2)它是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依据,也是双方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 3)它是建设银行在施工期间拨付工程款的依据。4)它是施工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基础,企业可依据施工图预算编制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准备活动。5)它是施工企业加强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企业必须在施工图预算造价范围内加强经济核算,降低成本才能增加盈利。6)它是实行工程招标、投标的重要依据。施工图预算一方面是建设单位编制标底的依据,另一方面也是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依据。 13.建筑经营与管理现代化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1)转换建筑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建筑企业制度;2)实行工程建设总 承包制,推行项目法施工;3)培育规范化的建筑市场;4)改革现行建筑产品价格体制,实现建筑产品商品化;5)实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和完善建筑企业质量体系;6)推进建筑业多元化和集团化发展,加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结合;7)进一步开拓国际建筑市场,加快我国建筑企业与国际惯例接轨;8)加强建筑业的法制建设。 14.决策的步骤是什么?1)明确问题;2)设立目标;3)收集整理信息;4)拟定可供选择方案;5)分析、比较各个可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