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

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

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
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

目录

绪论 (7)

选题理由、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茶水分的测定 (7)

茶水测定

1.范围 (7)

2.引用标准 (7)

3.定义 (7)

4.原理 (8)

5.仪器与用具 (8)

6.操作方法 (8)

7.结果计算 (9)

第二章茶总灰分的测定 (10)

1.范围 (10)

2.引用标准 (10)

3.定义 (11)

4.原理 (11)

5.仪器与用具 (11)

6.测定步骤 (11)

7.结果计算 (12)

第三章茶水浸出物的测定 (13)

1.范围 (13)

2.引用标准 (13)

3.定义 (13)

4.原理 (14)

5.仪器和用具 (14)

6.操作方法 (14)

6.1取样 (14)

6.2试样制备 (14)

6.3铝盒制备 (14)

6.4测定步骤 (14)

7.结果计算 (15)

7.1计算方法 (15)

第四章蛋白质和氨基酸 (16)

一、水溶性蛋白质

考马斯亮蓝法

1.实验目的 (16)

2.实验原理 (16)

3.器材与试剂 (16)

4.试验方法 (17)

5.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17)

表2 考马斯亮蓝SDS干扰实验表格 (18)

表2考马斯亮蓝SDS干扰实验表格 (19)

6.结论 (20)

7.思考与讨论 (21)

二、游离氨基酸总量 (22)

(一)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1、范围 (22)

2、引用标准 (22)

3、定义 (22)

4、原理 (22)

5、仪器与用具 (22)

6、试剂和溶液 (23)

7、操作方法 (23)

8、结果计算 (24)

三、茶氨酸 (25)

(一)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1、范围 (2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5)

3、原理 (26)

4、试剂 (26)

5、仪器 (27)

6、测定步骤 (27)

7、分析结果的计算 (29)

8、精密度 (30)

第五章生物碱 (30)

一、咖啡碱

(一)茶咖啡碱测定

1、范围 (30)

2、引用标准 (31)

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原理 (31)

4仪器和用具 (31)

5、试剂和溶液 (31)

6、操作和方法 (32)

7、结果计算 (33)

第二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8、原理 (34)

9、仪器和用具 (34)

10、试剂和溶液 (34)

11、测定步骤 (35)

12、结果计算 (35)

第六章茶多酚 (36)

一、茶多酚总量

二、儿茶素总量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1、范围 (3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6)

方法一茶叶中儿茶素类的检测——HPLC发

3、原理 (36)

4、仪器 (36)

5、试剂 (36)

6、操作方法 (37)

7、结果计算 (40)

方法二茶叶中茶多酚的检测

8、原理 (42)

9、仪器 (43)

10、试剂 (43)

11、操作方法 (44)

12、结果计算 (44)

13、注意事项 (45)

绪论

“贵州省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科技厅项目)子项目“都匀毛尖茶检测分析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建立都匀毛尖茶分析检测服务平台,规范毛尖茶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为毛尖茶生产企业提供相关检测服务。本毕业论文(设计)拟编制《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以期为建设毛尖茶分析检测平台、检测毛尖茶有效成分提供指导。

第一章茶水分的测定

茶水分测定

Tea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茶叶中水分含量测定的原理、仪器与用具、操作方法及结果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水分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 8302-2002 茶取样

GB /T 8 303--2002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十物质含量测定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水分moisture content

在常压条件下,试样经规定的温度加热至恒重时的质量损失

4 原理

试样于103 ℃士2℃的电热恒温十燥箱中加热至恒重,称量。

5 仪器与用具

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

5.1 铝质烘皿:具盖,内径75mm-80mm,

5.2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能自动控制温度士2℃。

5.3 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5.4 分析天平:感量0.00 1g

6 操作方法

6.1 取样

按 G B/ T 8302规定取样。

6.2 试样制备

紧压茶按GB/T 8303--2002中6.2 .2 规定制备茶样。紧压茶以外的茶,按6.1 取样操作,将样品混匀。

6.3 铝质烘皿的准备

将洁净的烘皿连同盖置于103 ℃士2℃的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

量(准确至0.00 1g ).

6.4 测定步骤

6.4. 1 第一法— 103℃恒重法(仲裁法)

称取 5g (准确至0.00 1g )试样(6.2)于已知质量的烘皿(6.3)中,置于103℃土2℃干燥箱(5.2)内(皿盖斜置皿上)。加热4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5.3)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再置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量(准确至0.00 1g )。重复加热1h的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 5g ,即为恒重,以最小称量为准。

6.4.2 第二法— 120℃烘干法(快速法)

称取 5 g(准确至0.00 1g )试样(6.2) 于已知质量的烘皿(6.3)中,置120℃干燥箱(5.2)内(皿盖斜置皿上)。以2 min内回升到120℃时计算,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5.3)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0.001 g)。

7 结果计算

7.1 计算方法

茶叶水分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1)

×

式中:

M1—试样和铝质烘皿烘前的质量,g;

M2一一试样和铝质烘皿烘后的质量,g;

M0—试样的质量,g.

如果符合重复性(7. 2)的要求,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7.2 重复性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 不得超过0.2 g

注:用第二法侧定茶叶水分,重复性达不到要求时,按第一法规定进行测定。

第二章茶总灰分的测定

茶总灰分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total ash conten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茶叶中总灰分测定的原理、仪器和用具、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总灰分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GB/T 8302—2002 茶取样

GB/T 8303—2002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的测定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总灰分 tatal ash

在规定的条件下,茶叶经525℃±25℃灼烧灰化后所得的残渣。

4 原理

试样经525℃±25℃加热灼烧,分解有机物至恒量。

5 仪器和用具

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

5.1 坩埚:瓷质、高型,容量30mL。

5.2 电热板。

5.3 高温电炉:525℃±25℃。

5.4 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5.5 坩埚钳。

5.6 分析天平:感量0.001g。

6 测定步骤

6.1 取样

按GB/T 8302的规定。

6.2 试样制备

按GB/T 8303的规定。

6.3 坩埚的准备

将洁净的的坩埚置于525℃±25℃高温炉内,灼烧1h,待炉温降至300℃左右时,取出坩埚,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0.001g)。

6.4 测定

称取混匀的磨碎试样2g(准确至0.001g)于坩埚内,在电热板上徐徐加热,使试样充分炭化至无烟。将坩埚移入525℃±25℃高温炉内,灼烧至无炭粒(不少于2h)。待炉温降至300℃左右时,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再移入高温炉内以上述温度灼烧1h,取出,冷却,称量。再移入高温炉内,灼烧30min,取出,冷却,称量。重复此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1g为止。以最小称量为准。

6.5 必要时,可保留总灰分供测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

7 结果计算

茶叶总灰分以干态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总灰分(%)=(M1-M2)/( Mo×m)×100 (1)

式中:M1——试样和坩埚灼烧后的质量,g;

M2——坩埚的质量,g;

Mo——试样质量,g;

m ——试样干物质含量,%。

如果重复性符合(7.2)的要求,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7.2 重复性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试样不得超过0.2g。

第三章茶水浸出物的测定

茶水浸出物测定

Tea- Determination of water extracts conten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茶叶中水浸出物测定的原理、仪器和用具、操作方法及结果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茶叶中水浸出物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8302一2002 茶取样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水浸出物water extracts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浸出茶叶中的水可溶性物质。

4 原理

用沸水回流提取茶叶中的水可溶性物质,再经过滤、冲洗、于燥、称量浸提后的茶渣,计算水浸出物。

5 仪器和用具

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

5.1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温控120℃士2℃.

5.2 沸水浴

5.3 布氏漏斗连同抽滤装置

5.4 铝盒具盖内径75 mm-80 mm,

5.5 于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5.6 分析天平:感量0.001 g .

5.7 锥形瓶:500 ml,

5.8 磨碎机:由不吸收水分的材料制成;死角尽可能小,易于清扫;内装孔径为3 mm的筛子

6 操作方法

6.1 取样

按 GB/ T 8302的规定。

6.2 试样制备

先用磨碎机(5.8 )将少量试样磨碎,弃去,再磨碎其余部分。

6.3 铝盒准备

将铝盒 ( 5.4)连同15cm定性快速滤纸置于120℃±2℃的恒温干燥箱(5.1)内,烘干1h,取出,在干燥器内(5.5)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1g)。

6.4 测定步骤

称取 2g (准确至0.00 1g )磨碎试样(6.2)于500m L锥形瓶(5.7)中乍加沸燕馏水300m L,立即移入沸水浴(5.2)中浸提45 min(每隔10 min摇动一次)。浸提完毕后立即趁热减压过滤(用经6.3处理的滤纸)。用约150 ml一沸蒸馏水洗涤茶渣数次,将茶渣连同已知质量的滤纸移人铝盒(6.3)内,然后移入120 ℃± 2 ℃的恒温干燥箱(5.1)内烘1h,加盖取出冷却1h再烘1h,立即移人干燥器(5.5)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7 结果计算

7.1 计算方法

茶叶中水浸出物以干态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1)

式中:

M。一试样质量,g;

-- 干燥后的茶渣质量,g;

m

1

m —试样千物质含量,%。

如果符合重复性(7-2)的要求,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7.2 重复性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 试样不得超过0.5g

第四章蛋白质和氨基酸

一、蛋白质含量测定法——考马斯亮蓝法

1.[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2.[实验原理]

此方法是1976年Bradform建立。考马氏亮蓝G-250在酸性溶液中为棕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成蓝色,最大吸收波长从465nm转移到595nm处,在一定的范围内,蛋白质含量与595nm的吸光度成正比

3.[器材与试剂]

器材

722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漩涡混合器、试管16支

试剂

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牛血清清蛋白(BSA),配制成1.00mg/ml。

2.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试剂:称100mg考马斯亮蓝,溶于50ml 95%的乙醇后,再加入120ml 85% 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升。

4.[实验方法]

标准方法

1.取10支试管,分别编号后按表1 剂量依次加入标准蛋白(或未知蛋白)、去离子水和考马斯亮蓝染料。每支试管加完后,立即在漩涡混合器上混合。

2.加完染料20min后,使用722分光光度计,塑料比色皿,在595nm处测量吸光度A

595

3.用标准蛋白浓度(mg/ml)为横坐标,用A

595为纵坐标,进行直线拟合,得到标准曲线。根据测得的未知样品的A

595

,代入公

式即可求得未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根据所测样品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蛋白质含量,按下式计算:

样品蛋白质含量(μg/g鲜重) =)

测定时提取液体积(

样品重()

提取液总体积(

查得的蛋白质(

ml

g ml

g

g

??

/

μ

SDS干扰实验

1.取5支试管,分别编号后按表2剂量依次加入标准蛋白、SDS、去离子水和考马斯亮蓝染料。每支试管加完后,立即在漩涡

混合器上混合。

2.加完染料20min后,使用753分光光度计,塑料比色皿,在595nm处测量吸光度A

595

5.[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一)标准方法的数据和图

表1 考马斯亮蓝标准法实验表格

根据表1,以A595为纵坐标,标准蛋白质量/(μg)为横坐标,作图1。

图1 考马斯亮蓝标准法

根据线性拟合公式y=a x+b计算所测溶液的蛋白质的含量。(二)SDS干扰数据和图

表2 考马斯亮蓝SDS干扰实验表格

为纵坐标,SDS浓度为横坐标,作图2。

根据表2,以A

595

理论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有干扰,随着SDS浓度的增加,其混合液的595nm处的吸收峰逐渐降低,而后有一小段回升,最后趋于渐近线。

6.[结论]:

1.考马斯亮蓝标准法测得未知溶液中蛋白质含量为x mg/ml。

2.干扰考马斯亮蓝方法的物质中,SDS的干扰分析情况。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98394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一、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重量分析 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容量分析 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沉淀滴定分析: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又称银量法(以

十种常用成分分析方法—科标检测

十种常见的成分分析方法介绍 成分分析是运用科学方法分析产品的成分,并对各个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个过程。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设有专业的分析实验室,成分分析检测领域有:化学品成分分析、金属成分分析、纺织品成分分析,水质成分分析,颗粒物成分分析,粉末成分分析,异物成分分析等。 常见的成分分析方法有以下10种。 一、成分分析-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1.1重量分析 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电子天平。 1.2容量分析 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滴定管。 二、成分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由此可作为元素定性的依据,而吸收辐射的强度可作为定量的依据。

其基本原理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AAS原子吸收光谱仪。 三、成分分析-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依据各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光谱学各个分支中最为古老的一种,可同时检测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 其基本原理是各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外围绕着不断运动的电子,电子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从整个原子来看,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它也是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原子处在最低的能级状态,即基态。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是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元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光谱学各个分支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ICP-OES。 四、成分分析-原子荧光分析法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但所用仪器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近。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一定波长的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而进行定量分析。原子荧光的波长在紫外、可见光区。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约经10-8秒,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荧光。若原子荧光的波长与吸收线波长相同,称为共振荧光;若不同,则称为非共振荧光。共振荧光强度大,分析中应用最多。在一定条件下,共振荧光强度与样品中某元素浓度成正比,从而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方法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方法 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一)鉴别注意事项 1.根据各灰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4.提取液较深时,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此时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出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况。最好在化学鉴别的同时,做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照)。 6.在鉴别试验中,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否则应检查其他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从多方面加以判断。但也应注意,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为了避免孤立和片面的下结论,一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试验屯只是一个初步判断,最后确证尚需进一步提纯,以鉴定后才能予以肯定。 (二)鉴别方法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医疗药品)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检测方法汇总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系统预试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对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作全面检查。 单项预试法——根据需要,有重点的检查某类成分或某药效成分。 方法:试管反应+薄层层析检查 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一、预试溶液的制备 1、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2、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酮、蒽醌、甾体…… 3、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 4、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

(一)鉴别注意事项 1.根据各灰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4.提取液较深时,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此时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出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况。最好在化学鉴别的同时,做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照)。 6.在鉴别试验中,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否则应检查其他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从多方面加以判断。但也应注意,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为了避免孤立和片面的下结论,一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试验屯只是一个初步判断,最后确证尚需进一步提纯,以鉴定后才能予以肯定。 (二)鉴别方法 1、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检测方法汇总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检测方法汇总 1 2020年6月23日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系统预试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 对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作全面检查。 单项预试法——根据需要, 有重点的检查某类成分或某药效成分。 方法: 试管反应+薄层层析检查 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 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 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 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 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 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 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 多含油脂或挥发油; 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 嗅之有特殊气味者, 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 有甜奈者 多含糖类; 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 味酸者含有有机酸; 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 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 不 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 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 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一、预试溶液的制备 1、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 酸、多肽、蛋白质…… 2 2020年6月23日

2、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 酮、蒽醌、甾体…… 3、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 4、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 ( 一) 鉴别注意事项 1.根据各灰成分不同性质, 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 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 pH) 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4.提取液较深时, 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 此时可适当稀释, 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 以免出现假阳性, 或颜色不正等情况。最好在化学鉴别的同时, 做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照) 。 6.在鉴别试验中, 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 即有的呈阳性反应, 有的呈阴性) 则应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 否则应检查其它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 从多方面加以判断。但也应注意, 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 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 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 黄酮醇类) 反应明显, 其余 3 2020年6月23日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检测方法汇总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检测方法汇总 系统预试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对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作全面检查。单项预试法——依照需要,有重点的检查某类成分或某药效成分。 方法:试管反应+薄层层析检查 中草药要紧来源于植物。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样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定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专门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经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依照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一、预试溶液的制备 1、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2、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酮、蒽醌、甾体…… 3、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 4、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 (一)鉴别注意事项 1.依照各灰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阻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剂。 4.提取液较深时,常易阻碍观看鉴别反应的成效,现在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显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形。最好在化学鉴别的同时,做空白试验和对比试验(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比)。 6.在鉴别试验中,假如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第一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否则应检查其他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从多方面加以判定。但也应注意,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为了幸免孤立和片面的下结论,一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化学成分分析技术

液相: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 1.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显微分析中的一种先进分析技术,而且是和俄歇电子能谱技术(AES)常常配合使用的分析技术。由于它可以比俄歇电子能谱技术更准确地测量原子的内层电子束缚能及其化学位移,所以它不但为化学研究提供分子结构和原子价态方面的信息,还能为电子材料研究提供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含量、化学状态、分子结构、化学键方面的信息。 原理:XPS的原理是用X射线去辐射样品,使原子或分子的内层电子或价电子受激发射出来。被光子激发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可以测量光电子的能量,以光电子的动能/束缚能binding energy,(Eb=hv光能量-Ek动能-W功函数)为横坐标,相对强度(脉冲/s)为纵坐标可做出光电子能谱图。从而获得试样有关信息。 特点: (1)可以分析除H和He以外的所有元素,对所有元素的灵敏度具有相同的数量级。 (2)相邻元素的同种能级的谱线相隔较远,相互干扰较少,元素定性的标识性强。 (3)能够观测化学位移。化学位移同原子氧化态、原子电荷和官能团有关。化学位移信息是XPS用作结构分析和化学键研究的基础。 (4)可作定量分析。既可测定元素的相对浓度,又可测定相同元素的不同氧化态的相对浓度。 (5)是一种高灵敏超微量表面分析技术。样品分析的深度约2nm,信号来自表面几个原子层,样品量可少至10-8g,绝对灵敏度可达10-18g。 2.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试样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性窄频辐射产生共振吸收,其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使入射光减弱。 特点: (1)检出限低,灵敏度高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多数金属元素的相对灵敏度为 1.0×10-8~

食品成分鉴定检测方法

食品鉴别及方法概述 1、食物是人体能量的来源 食物是人体生长发育、更新细胞、修补组织、调节各种生理机能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热量以保持体温恒定、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来源。正因为食品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所以它是人类维持生命与健康的必需品,是人类赖以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食物,人类就不能生存。 2、假劣食品的质量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食品的质量与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营养丰富的食品,有时会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引起腐败变质,或者是在生长、来收(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受到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这样的食品一但被人食用,就可能引发传染病,寄生虫或食物中毒,造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更有一些假冒伪劣食品,鱼目混珠,流入市场,对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选购食品时,学会客观、准确、快速地识别其品质优劣,择优而购是很有必要的。 3、正确使用食品质量的感官鉴别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就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具体地讲就是凭借眼、耳、鼻、口(包括唇和舌头)和手,对食品的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也就是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用口品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 食品质量的优劣最直接地表现在它的感官性状上,通过感官指标来鉴别食品的优劣和真伪,不仅简便易行,而且灵敏度高,直观而实用,与使用各种理化、微生物的仪器进行分析相比,有很多优点,因而它也是食品的生产、销售、管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广大消费者从维护自身权益角度讲,掌握这种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应用感官手段来鉴别食品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能否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除了与人体感觉器官的健全程度和灵敏程度有关外,还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当人体的感觉器官正常,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保健食品中巴比妥类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903)

附件3 保健食品中巴比妥类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KJ201903)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保健食品中巴比妥类化学成分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硬胶囊、软胶囊、丸剂、片剂、散剂及口服液等保健食品中巴比妥类化学成分的快速测定。 2 原理 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样品中的巴比妥类化学成分经提取后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了抗体和检测线(T线)上抗原的结合,从而致使检测线不显色。通过检测线的显色与否判读,定性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巴比妥类化学成分。 3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 3.1.1 无水乙醇。 3.1.2 提取液:将无水乙醇(3.1.1)与水按照体积比10:90混匀。 3.1.3 甲醇。 3.2 参考物质 3.2.1本方法所用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钠等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5%。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 巴比妥类标准储备液(0.5 mg/mL):精密称取巴比妥(或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钠)标准品(3.2.1)适量,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甲醇(3.1.3)超声溶解后,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0.5 mg/mL的巴比妥类标准储备液。﹣20 ℃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3.3.2 巴比妥类标准中间液(50 μg/mL):精密量取巴比妥类标准储备液(0.5 mg/mL)(3.3.1)1mL,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3)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50 μg/mL的巴比妥类标准中间液。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原理

常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原理 一化学分析 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称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又称为经典分析。化学分析是绝对定量的,根据样品的量、反应产物的量或所消耗试剂的量及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计算得待测组分的量。而另一重要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是相对定量,根据标准工作曲线,估计出来。 化学分析根据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而近年来国内以形成了另一种分析概念,国内称为“微谱分析”技术。分析有:主成分分析和全成分分析等等。 ⑴滴定分析 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计量关系,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分析被称为滴定分析,也叫容量分析。利用溶液4大平衡:酸碱(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络合(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滴定分析根据其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a)酸碱滴定法:测各类酸碱的酸碱度和酸碱的含量; (b)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具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c)络合滴定法:测金属离子的含量; (d)沉淀滴定法:测卤素和银。 ⑵重量分析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一种组成固定的沉淀 或气体形式,通过钝化、干燥、灼烧或吸收剂的吸收等一系列的处理后,精确称量,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分析称为重量分析。 二光谱分析

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方法叫光谱分析.其优点是灵敏,迅速.根据分析原理光谱分析可分为发射光谱分析与吸收光谱分析二种;根据被测成分的形态可分为原子光谱分析与分子光谱分析。光谱分析的被测成分是原子的称为原子光谱,被测成分是分子的则称为分子光谱。 原理:发射光谱分析是根据被测原子或分子在激发状态下发射的特征光谱的强度计算其含量。 吸收光谱是根据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被测元素的光谱后被减弱的强度计算其含量。它符合郎珀-比尔定律: 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由于L 是不变值所以A=KC。 物理原理: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按其能量的高低分层分布而形成不同的能级,因此,一个原子核可以具有多种能级状态。 能量最低的能级状态称为基态能级(E0=0),其余能级称为激发态能级,而能最低的激发态则称为第一激发态。正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核外电子在各自能量最低的轨道上运动。 如果将一定外界能量如光能提供给该基态原子,当外界光能量E恰好等于该基态原子中基态和某一较高能级之间的能级差E时,该原子将吸收这一特征波长的光,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相应的激发态。原来提供能量的光经分光后谱线中缺少了一些特征光谱线,因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以后处于激发态,但激发态电子是不稳定的,大约经过10-8秒以后,激发态电子将返回基态或其它较低能级,并将电子跃迁时所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去,这个过程称原子发射光谱。可见原子吸收光谱过程吸收辐射能量,而原子发射光谱过程则释放辐射能量。 三质谱分析 质谱:按照离子的质量对电荷比值(即质荷比)的大小依次排列所构成的图谱,称为质谱。 质谱分析法:利用质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质谱分析法原理:质谱法是采用高速电子来撞击气态分子或原子,将电离后的正离子加速导入质量分析器中,然后按质荷比(m/z)的大小顺序进行收集和记录,即得到质谱图。质谱不是波谱,而是物质带电粒子的质量谱。其基本程序为: 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记录系统 四色谱分析 色谱法,又称层析,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