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密制造技术3-2

精密制造技术3-2

智能制造技术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车辆15-2班刘博洋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 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 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 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 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 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一、智能制造的制造原理 从智能制造系统的本质特征出发,在分布式制造网络环境中,根据分布式集成的基本思想,应用分布式人工智能中多Agent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制造单元的柔性智能化与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柔性智能化集成。根据分布系统的同构特征,在智能制造系统的一种局域实现形式基础上,实际也反映了基于Internet 的全球制造网络环境下智能制造系统的实现模式。 二、智能制造系统 智能制造系统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它突出了在制造诸环节中,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的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同时,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由于这种制造模式,突出了知识在制造活动中的价值地位,而知识经济又是继工业经济后的主体经济形式,所以智能制造就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过程

的制造业的重要生产模式。智能制造系统是智能技术集成应用的环境,也是智能制造模式展现的载体。 一般而言,制造系统在概念上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的整体集成,从制造系统的功能角度,可将智能制造系统细分为设计、计划、生产和系统活动四个子系统。在设计子系统中,智能制定突出了产品的概念设计过程中消费需求的影响;功能设计关注了产品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和可维护及保障性。另外,模拟测试也广泛应用智能技术。在计划子系统中,数据库构造将从简单信息型发展到知识密集型。在排序和制造资源计划管理中,模糊推理等多类的专家系统将集成应用;智能制造的生产系统将是自治或半自治系统。在监测生产过程、生产状态获取和故障诊断、检验装配中,将广泛应用智能技术;从系统活动角度,神经网络技术在系统控制中已开始应用,同时应用分布技术和多元代理技术、全能技术,并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使系统活动并行,解决系统集成。 由此可见,IMS理念建立在自组织、分布自治和社会生态学机理上,目的是通过设备柔性和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自动地完成设计、加工、控制管理过程,旨在解决适应高度变化环境的制造的有效性。 三、智能制造系统的综合特征 (1)自律能力 即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具有自律能力的设备称为“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甚至相互间还能协调运作与竞争。强有力的知识库和基于知识的模型是自律能力的基础。 (2)人机一体化

什么是精密制造技术(2).doc

2.国内外现状 工业发达国家的近净成形技术在近20多年来有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主要的制造技术,在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和表面改性方面都已占据了总产量的主要地位。在我国近净成形技术在整个成形生产中比重还比较低,成形件精度总体平均要比国外低1~2个等级,一些先进的近净成形技术在我国只有少数企业采用,一些复杂难成形件我国还不能生产,部分先进成形设备、机械手和机器人、很大一部分高水平自动化生产线建线技术,我国还不能全部立足国内,因而总体水平上要比先进国家落后15~25年。每一个专业方向上,国外近20年来都出现了一批新技术,有一些我们还没有掌握,有一些虽然做了试验研究,还没有用于生产。

过去人们往往侧重于单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今天市场竞争激烈,人们为了更好更经济成形零部件,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多项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利用材料超塑特性进行焊接在航空件成形中的应用,利用低合金成份的非调质钢通过控锻控冷可以取代调质热处理,把铸造和锻压结合起来的半固态成形,粉未烧结的坯料再经过锻造获更好性能近净形零件,都是国外发展较快应用效果好的技术。我国专家把成形辊锻和精锻相结合,用于汽车前梁生产比国外通用技术建设生产线,一条线就可节约上亿投资。 传统的成形技术是建立在经验和实验数据基础上的技术,制定一个新零件成形工艺在生产时还要进行大量修改调试。计算机和计算技术发展,特别是非线性有限元的发展,使得难度很大的成形过程有可能进行模拟分析和数值计算。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

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形成一些商业软件用于成形工艺分析。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一些单位也研制了一些软件,但由于投入不足,形成商业软件的很少。 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技术通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要求企业建设不同技术水平的生产线,需要有相应的机械手和机器人。由于工作的条件、环境比较恶劣,对这些机器人的需要数量相对较少、品种较多,所以需要由本专业人员参与研制。当今,人们对产品需求逐步提出了一些个性化要求,所以在建设自动生产线时,提出了建设柔性生产线的要求,国外在近净成形生产方面已经出现了少量柔性生产线,我国必须注意这一动向,应该根据用户需求和投资强度,建设不同自动化程度和满足柔性化需求的生产线。 国外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一方面加强质量管理,做好生

精密制造与过程控制

精密制造与过程控制 张召桃 北京市宏微诚达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精密制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企业转型升级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战略高度。最初人们认为,只要外国设计好了,拿到中国来什么都可以制造出来(合资品牌的产品基本都是在国外设计、在中国生产的,质量很好),所以中国的问题只是设计问题,因而主要专注于设计上面。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中国的设计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是逆向仿制外国产品),可是国产品牌产品质量与国外产品或合资品牌产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而认为还是制造问题,特别是精密制造问题。应当指出,设计和制造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获得优质合用的产品,外观和性能都是顾客所关注的,设计和制造都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的大部分产品在设计、制造工艺、过程控制和材料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1、高水平产品设计 产品最终是要与客户见面的,创新首先是产品创新,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和用户需求的新产品。新设计体现在新概念、新思路、新外观和新的性能,这可能导致要求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以机械产品为例,外观、结构和/或材料由于新的性能需求而改变,制造难度就会变化,需要进行评估,同时只有能够以合理价格制造出来的产品设计才是好的设计;结构改变了,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就要重新考虑,公差设计就要改变,只有能够满足匹配需求的设计才能保证产品的设计性能的实现;即使是逆向仿制,也只能仿制其基本形状,材料的识别与选择并不容易,公差设计也无法通过一个样品测量实现,有些零部件在拆解过程中往往

产生较大变形,有时连基本尺寸都无法准确获得,更无法通过大量的样件测量获得设计公差。为了获得较高水平的设计,需要许多在产品造型、性能、结构、公差、工艺、测量、材料及热处理等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协同努力,国内既缺少有经验的工程师,又缺少严紧的作风和相互合作的习惯,许多公司的流程、标准和操作规范可能不一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或者得不到严格的执行,同步工程许多时候流于形式,参加同步工程审核的人员或者缺少经验,或者干脆不到场,凡此种种,都导致了设计水平不高。设计不好,精密制造能造出好产品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2、精密制造的流程化管理 好的设计虽然为制造出好的产品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没有精密制造仍然造不出好产品。产品制造工厂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例如: 有经验的项目工程师、工艺工程师、采购工程师、一线技术人员、操作工人、检测人员、质量工程师等;制造流程、标准、操作手册等文件;必要的制造设备、测量设备和其它特种设备;以及许多企业正在推行的可以使制造工作得以更加有效运转的数字化平台,例如ERM、PDM等,还有正被人们热议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要让上述所有基本条件都具备,对部分大企业来说,虽然必须付出努力,但并不是一件难事;不过对许多中小企业,又或许是不可承担的重负。因此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企业的精密制造实施计划,将是每个希望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而不被淘汰的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必须要做的事情。ISO9001和ISO/TS16949是专门用于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的国际标准,是全球工业界长期质量控制的经验总结。仔细分析这两个标准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三点:制造工作(广义的制造,包括设计、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包括内部和外包)的流

精密机械技术专业个人简历模板原创

……………………….…………………………………………………………………………………姓名:杜宗飞专业:精密机械技术专业 院校:浙江大学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浙江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精密机械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精密机械技术专业学科相关的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精密机械技术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精密机械技术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精密机械加工的发展趋势

精密机械加工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主要从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角度讨论了精密机械加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精密机械加工的概念以及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精密加工加工精度发展趋势 1 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从提高精度与生产率两个方面同时迅速发展起来。在提高生产率方面,提高自动化程度是各国致力发展的方向,近年来,从C N C到C I M S发展迅速,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应用。从提高精度方面,从精密加工发展到超精密加工,这也是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致力发展的方向。其精度从微米到亚微米,乃至纳米,其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在高技术领域和军用工业以及民用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如激光核聚变系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密度磁盘、精密雷达、导弹火控系统、惯导级陀螺、精密机床、精密仪器、录象机磁头、复印机磁鼓、煤气灶转阀等都要采用精密加工技术。 随着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产品越来越精密。例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要求在1mm2平面上集成几十万个以上的元件,线条宽度只有1μm,形状和位置误差小于0.05μm。于是对相应的机床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工工艺等也必须相应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加工要求。 根据相关资料的技术研究,精密加工目前所能达到的水平为:尺寸公差不大干0.5~1μm,形状公差不大于0.01μm,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01μm。所用的机床有:精密铣床、精密研磨机、光学透镜精密研磨机、精密宝石研磨加工机、超精密磨加工机等。机床的零部件是动、静压轴承和导轨、弹性导轨、滚珠或滚柱预压含油轴承和导轨,使用的刀具与材料是磨科与金刚石等,控制系统一般为直流伺服电机(DC)——半闭式,带编码器最佳控制、逻辑控制或精密直流伺服电机——闭环,用微机实现自适应控制。 目前,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先进制造技术的水平和发展,利用它进行产品革新、扩大生产和提高国际经济竞争能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决策,同时又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科技保持先进领先的长远大计。目前,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制造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精密加工所能达到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尺寸范围和几何形状是一个国家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发展尖端技术,发展国防工业,发展微电子工业等,都需要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来制造相关的仪器、设备。 2 精密机械加工方法 根据加工方法的机理和特点,精密加工可分为刀具切削加工、磨料加工、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四大类。 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加工机理,因此在精密加工,特别是在微细加工中.根据零件成形机理和特点。分为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三大类。去除加工又称为分离加工,是利用力、热、电、光等加工方法从工件去除一部分材料,如切削、磨削、电加工等。结合加工是利用理化方法在工件表面上附着(沉积)、注入(渗入)、焊接一层不同材料,如电镀、气相沉积、氧化、渗碳、粘接、焊接等。变形加工是利用力、热、分子运动等手段使工件产生变形,改变其尺寸、形状和性能,如铸造、锻压等。可见加工的概念已突破传统的去除加工手段,具有堆积、生长、变形等特色,同时强调了表面处理,形成了表面加工技术。 3 精密机械(切削)加工的技术和工艺优势

我国精密金属制造业概况研究

我国精密金属制造业概况研究 (一)行业概述 1、行业发展概况 精密金属制造是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精密制造与测量技术 等现代技术,通过塑造变型、熔化压铸、数控切削、精密焊接等成型手段将金属 材料加工成预定设计的产品,目的在于使成形的制品达到预订设计要求的形状或 尺寸。精密金属制造行业是金属材料加工行业和机械行业结合的产物,是材料学 技术发展和制造业专业分工的产物。 精密金属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之一,是现代化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密金属制造服务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为定制化产品。 精密金属制造服务业发源于20 世纪60 年代初的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随着管理学、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精益制造、柔性生产等先进生产 管理理念出现并广泛应用于精密金属制造服务。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日益加 剧的市场竞争,使得大型品牌制造商逐步将精密金属加工业务外包给专业性更强

的精密金属制品加工企业完成。因此,现代化的专业精密金属制造服务企业大量涌现。 我国精密金属制造行业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在当时全球制造业向新兴市场转移的浪潮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良好投资环境下,我国成为全球吸引境外投资的重要基地。众多知名制造业公司前来投资建厂,催生了我国精密金属制造业的出现。随着我国的半导体、智能设备、通讯、计算机等科技行业跨越式发展,精密金属结构件采购需求快速增加,行业内企业发展迅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精密金属制造行业的重要基地。

2、行业发展趋势 (1)精密金属制造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近年来,精密焊接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和精密装配技术等多种精密金属制造核心工艺已广泛应用于精密金属结构件制造,为下游客户提供多样化、多品种、工艺复杂、精密度高的精密金属制造服务。 在半导体、计算机、智能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下游客户对产品的质量、精度、交期及设计等要求越来越苛刻。精密金属制造企业仍将持续提高研发设计水平,提高柔性生产能力,提升数控、精密焊接等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管理程度。 (2)行业内企业与客户的合作日益紧密 精密金属制造服务企业,在与不同细分领域的客户合作中,通过深入客户产品设计等方式,巩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通过增加业务范围,提升公司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实现与客户的战略合作。 精密金属制造服务的客户在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将供应商引入部分研发设计中,由供应商根据其生产工艺,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并试制出满足终端产品制造商要求的结构件,有利于减少客户对生产资金和新产品研发资金的占用,能够有效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和供货周期,快速推出新产品。双方由此发展成为一种长期稳固、协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 随着双方合作的日益紧密,精密金属制造服务企业逐渐增加与客户之间的业

浅析先进制造与精密制造技术

浅析先进制造与精密制造技术异 XXX (XX学院机电系,XXXX 253023) 摘要:先进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节能环保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满足人们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推行精密制造技术给先进制造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分析精密制造技术的特点入手,阐述了企业在实施精密制造技术时应遵循的原则,并指出企业推广实施精密制造技术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精密制造;先进制造;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引言 1.1先进制造技术概要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人们往往用AMT来概括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 1.2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及背景 1993年,美国政府批准了由联邦科学、工程与技术协调委员会(FCCSET)主持实施的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计划 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是美国根据本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首先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的概念。此后,欧洲各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也相继作出响应。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2.1 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精密制造业论文

论文 题目关于中国精密及超精密制造业的发 展现状及趋势 院(系)别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级别2012 学号1211112021 姓名刘玉霖 指导老师胡中伟 2015年9月

摘要 在全球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精密、超精密加工作为机械制造业中极具竞争力的技术之一,目前已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精密加工技术是尖端技术产品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手段,它不仅适于国防应用,而且可以大量应用于高端民用产品中,例如惯导仪表的关键部件、核聚变用的透镜与反射镜、大型天文望远镜透镜、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片、计算机磁盘基底及复印机磁鼓、现代光学仪器设备的非球面器件、高清晰液晶及背投显示产品等。超精密加工技术促进了机械、计算机、电子、光学等技术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精密加工技术担负着支持最新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使命,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制造业已有较好基础,并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有80多种产品。然而,我国制造的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大量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在代表制造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我国的落后状况尤其明显,大多数装备生产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偏低,许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仅及美国、日本和德国的1/10,甚至低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一差距,尤其明显地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上。在此条件下,我国制造业不能继续在技术链低端延伸,不能依靠高消耗获得更多低附加值产品,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制造业运行,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和人世的困际环境中,如何认识、发展制造业足大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精密制造业,超精密制造业,发展,转型

机械制造技术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技术》教学大纲 任课教师:刘振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 (一).性质 本课程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械类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课内学时80,一学期完成. (二).任务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生具有获取和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能力,为达到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式 以文字教材(课本、参考书目等)为主,结合投影、挂图. 三.课程内容: 1.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 ①.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 内容:机械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其工艺特征、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重点、难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要求:使学生了解机械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了解生产纲领、生产类型以及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定义和内容,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各个组成环节. ②.零件图分析 内容:零件结构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重点、难点: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要求:使学生了解如何分析零件图以及看懂零件图样上的技术要求,进而为后续掌握在加工过程如何才能满足技术要求做准备. ③.毛坯的选择 内容:机械加工中常用毛坯的种类、毛坯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难点:毛坯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求: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的常用毛坯的种类;记忆和掌握毛坯选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④.基准的概念及工件装夹方式 内容:基准的概念及分类;工件的装夹方式;夹具的作用、分类及组成;定位原理 重点:基准的概念及分类;定位原理 难点:六点定位原理及定位方式 要求:使学生掌握基准的概念和基准的分类;了解工件的装夹方式和夹具的作用、分类和组成;理解并掌握定位原理

高考志愿填报建议大学专业解析精密仪器及机械

精密仪器及机械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本学科隶属于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主要研究现代精密仪器及智能、微小型机电系统,包括测控技术、微系统理论与应用、智能结构系统与技术、误差理论、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等。现代科学仪器及设备是机、电、光、计算机、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先进技术的高度综合,它既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目前本学科技术的发展趋向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和系统工程化,其发展及应用与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生物、医学、材料、航天、环保和国防等领域尤其突出,就业领域极其广泛。 2、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事业、品行端正、学风正派,掌握电子、机械及光学领域的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本学科的技术应用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相关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应具有数学、力学、电子、精密机械、传感技术、光学技术、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应具有阅读、撰写本学科科技论文的能力,独立分析、应用和管理精密仪器的能力,从事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发能力。 3、专业方向

01 工程表面计量技术及仪器 02 精密测控技术及仪器 03 精密机械理论及设计 4、考试科目 ①101 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806 机械设计基础 807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24 信号与线性系统 829 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 831 电子技术基础 ( 408、806、807、824、829、831 选一) (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二、就业前景 1.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它的良好就业前景 作为电子技术、光学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精密机构等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综合学科,本专业研究基础研究、工程实践和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致动机理、结构集成及精密机构中的物理效应,研究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的手段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概念与范畴 通常,按加工精度划分,机械加工可分为一般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三个阶段。目前,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为1~0.1?;m,表面粗糙度为Ra0.1~0.01?;m的加工技术,但 这个界限是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不断变化的,今天的精密加工可能就是明天的一般加工。精密加工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加工精度,包括形位公差、尺寸精度及表面状况;二是加 工效率,有些加工可以取得较好的加工精度,却难以取得高的加工效率。精密加工包括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光整加工等加工技术。传统的精密加工方法有砂带磨削、精密切削、珩磨、精密研磨与抛光等。 1.1砂带磨削 用粘有磨料的混纺布为磨具对工件进行加工,属于涂附磨具磨削加工的范畴,有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1.2精密切割 也称金刚石刀具切削(SPDT),用高精密的机床和单晶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削加工,主要用于铜、铝等不宜磨削加工的软金属的精密加工,如计算机用的磁鼓、磁盘及大功率激光用的金属反光镜等,比一般切削加工精度要高1~2个等级。 1.3珩磨 用油石砂条组成的珩磨头,在一定压力下沿工件表面往复运动,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可达Ra0.4~0.1?;m,最好可到Ra0.025?;m,主要用来加工铸铁及钢,不宜用来加工硬度小、 韧性好的有色金属。 1.4精密研磨与抛光 通过介于工件和工具间的磨料及加工液,工件及研具作相互机械摩擦,使工件达到所要求 的尺寸与精度的加工方法。精密研磨与抛光对于金属和非金属工件都可以达到其他加工方 法所不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被研磨表面的粗糙度Ra≤0.025?;m加工变质层很小,表面质量高,精密研磨的设备简单,主要用于平面、圆柱面、齿轮齿面及有密封要求的配 偶件的加工,也可用于量规、量块、喷油嘴、阀体与阀芯的光整加工。 二、精密加工的发展现状 2.1精密成型加工的发展现状与应用 精密成型加工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精密铸造成形、精密模压成形、塑性加工、薄板精密成形 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资金优先发展。70年代美国空军主持制

解析精密铸造技术

解析精密铸造技术 精密铸造是相对于传统的铸造工艺而言的一种铸造方法。它能获得相对准确地形状和较高的铸造精度。较普遍的做法是:首先做出所需毛坯(可留余量非常小或者不留余量)的电极,然后用电极腐蚀模具体,形成空腔。再用浇铸的方法铸蜡,获得原始的蜡模。在蜡模上一层层刷上耐高温的液体砂料。待获得足够的厚度之后晾干,再加温,使内部的蜡模溶化掉,获得与所需毛坯一致的型腔。再在型腔里浇铸铁水,固化之后将外壳剥掉,就能获得精密制造的成品。 失蜡法铸造现称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其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合金的铸造,而且生产出的铸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比其它铸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铸造方法难于铸得的复杂、耐高温、不易于加工的铸件,均可采用熔模精密铸造铸得。 熔模精密铸造是在古代蜡模铸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是使用这一技术较早的国家之一,远在公元前数百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这种失蜡铸造技术,用来铸造带有各种精细花纹和文字的钟鼎及器皿等制品,如春秋时的曾侯乙墓尊盘等。曾侯乙墓尊盘底座为多条相互缠绕的龙,它们首尾相连,上下交错,形成中间镂空的多层云纹状图案,这些图案用普通铸造工艺很难制造出来,而用失蜡法铸造工艺,可以利用石蜡没有强度、易于雕刻的特点,用普通工具就可以雕刻出与所要得到的曾侯乙墓尊盘一样的石蜡材质的工艺品,然后再附加浇注系统,涂料、脱蜡、浇注,就可以得到精美的曾侯乙墓尊盘。 现代熔模铸造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航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要求制造象叶片、叶轮、喷嘴等形状复杂,尺寸精确以及表面光洁的耐热合金零件。由于耐热合金材料难于机械加工,零件形状复杂,以致不能或难于用其它方法制造,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精密的成型工艺,于是借鉴古代流传下来的失蜡铸造,经过对材料和工艺的改进,现代熔模铸造方法在古代工艺的基础上获得重要的发展。所以,航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熔模铸造的应用,而熔模铸造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也为航空工业进一步提高性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是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将熔模铸造应用于工业生产。其后这种先进的铸造工艺得到巨大的发展,相继在航空、汽车、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同时也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造。 所谓熔模铸造工艺,简单说就是用易熔材料(例如蜡料或塑料)制成可熔性模型(简称熔模或模型),在其上涂覆若干层特制的耐火涂料,经过干燥和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课后答案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 1.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作用与地位如何? 答:目前,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制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难切削材料、复杂型面、精细零件、低刚度零件、模具加工、快速原形制造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国防工业、尖端技术、微电子工业方面作用尤为明显。由于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以及逐渐被广泛应用,已引起了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许多变革,已经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制造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的逐渐广泛应用引起的机械制造领域的那些变革? 答:⑴提高了材料的可加工性。 ⑵改变了零件的典型工艺路线。 ⑶大大缩短新产品试制周期。 ⑷对产品零件的结构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 ⑸对传统的结构工艺性好与坏的衡量标准产生重要影响。 3.特种加工工艺与常规加工工艺之间有何关系?应该改如何正确处理特种加工与常规加工之间的关系? 答:常规工艺是在切削、磨削、研磨等技术进步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实用工艺,而且今后也始终是主流工艺。但是随着难加工的新材料、复杂表面和有特殊要求的零件越来越多,常规传统工艺必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认为特种加工工艺是常规加工工艺的补充和发展,特种加工工艺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取代一部分常规加工工艺,但不可能取代和排斥主流的常规加工工艺。 4.特种加工对材料的可加工性以及产品的结构工艺性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答:工件材料的可加工性不再与其硬度,强度,韧性,脆性,等有直接的关系,对于电火花,线切割等加工技术而言,淬火钢比未淬火钢更容易加工。 对传统的结构工艺性好与坏的衡量标准产生重要影响,以往普遍认为方孔,小孔,弯孔,窄缝等是工艺性差的典型,但对于电火花穿孔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来说,加工方孔和加工圆孔的难以程度是一样的,相反现在有时为了避免淬火产生开裂,变形等缺陷,故意把钻孔开槽,等工艺安排在淬火处理之后,使工艺路线安排更为灵活。 第二章 1.简述超精密加工的方法,难点和实现条件? 答:超微量去除技术是实现超精密加工的关键,其难度比常规的大尺寸去除加工技术大的多,因为:工具和工件表面微观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是随即的。精度难以控制,工艺系统的刚度和热变形对加工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去除层越薄,被加工便面所受的切应力越大,材料就

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学科是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致力于研究高精密度的测量系统、智能仪器、制造系统。仪器科学与技术是科学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仪器与机械系统的精度水平则是其最关键的标志,也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等领域赖以生存的基石。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检测、制造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集成化、智能化的精密测量与机电控制描绘了广阔发展前景,形成了以精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光学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充分融合的光机电一体化特色。近年来,微米甚至纳米尺度的微机械电子系统(MEMS)技术展示了崭新发展空间,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全新领域,正成为本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学科以精密仪器及机械中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纳米技术、新型材料工艺技术等方法和手段,形成了机电融合的学科优势,在电子精密机械、现场精密检测手段、方法和设备研制方面取得了多项高水平成果。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应掌握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精密测量技术、现代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了解其发展前沿和动态,拥有精密机械电子系统设计开发的专门知识,具有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能够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精密机械电子系统及智能仪器2.微传感与检测系统 3.微机电系统技术4.精密机械设备及应用 5.精密测量与数据处理技术6.机器视觉及图形处理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至三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半至四年;提前完成硕士学业者,可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时间不得超过半年。 四、学分与课程学习基本要求: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6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4个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2学分。课程学分要求中,学位课不低于15学分,其中所有公共基础课必修(皆为校统考课程),基础课至少选修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中有“*”标记的为全校共选课程。允许相同学科门类之间、工科与理科之间跨学科选修1~2门学位课作为本学科的学位课。 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对于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生须补相应专业本科核心课程至少3门,但不计学分。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和具体选课。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某些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不计学分。 五、课程设置(详见课程设置表) 六、必修环节(参见第98页) 七、学位论文(参见第98页)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结课论文 题目: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指导教师:沈浩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 姓名:司皇腾 学号:152085201020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超精密加工是多种技术综合的一种加工技术,是获得高形状精度、表面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的必要手段。根据当前国内外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对超精密切削、磨削、研磨以及超精密特种加工及复合加工技术进行综述,简单地对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方向是: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发展;向大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向加工检测一体化方向发展;机床向多功能模块化方向发展。本世纪的精密加工发展到超精密加工历程比较复杂且难度大,目前超精密加工日趋成熟,已形成系列,它包括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超精密特种加工等。在不久的将来,精密加工也必将实现精密化、智能化、自动化、高效信息化、柔性化、集成化。创新思想及先进制造模式的提出也必将为精密与超精密技术发展提供策略。环保也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加工精度;超精密加工技术;超精密特种加工;纳米技术;复合加工 【引言】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代表了加工精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往往我们一提到超精密这个词,就会觉得它很神秘,但同任何复杂的高新技术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掌握,都会被大众所了解,也就不再是所谓的高科技了,超精密加工也是这样。实际上,如果拥有超精密的加工设备,并且在其它相关技术和工艺上能匹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就能很好地掌握它,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超精

密加工领域集成了很多IT、机械以及电气控制方面的技术,设备方面的操作和使用也非常复杂,所以,只有在对它有很深的理解之后才能把它用好。 通常按加工精度划分,可将机械加工分为一般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对超精密加工有不同的定义,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划分的界限不断变化。过去的超精密加工对今天来说可能已经是普通加工了,所以对其划分的界限是相对的,而且在具体数值上至今没有确切的界限。现阶段通常把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达到零点几微米,表面粗糙度优于百分之几微米的加工技术称为超精密加工技术[1],也可以理解为超精密加工就是在超精密机床设备上,利用零件与刀具之间产生的具有严格约束的相对运动,对材料进行微量切削,以获得极高形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加工过程,其精度从微米到亚微米,乃至纳米。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重要支撑技术,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是现代制造科学的发展方向[2]。 超精密加工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及现代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同时,作为现代高科技的基础技术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着现代机械、光学、半导体、传感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进步。超精密加工在现代武器和一些尖端产品制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它一些加工方法无可替代的,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国防,而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比较高端的民用产品中,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起源从一定意义上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当原始人类学会了制作具有一定形状且锋利的石器工具时,可以认为出现了最原始的手工研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的精密制造技术

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的精密制造技术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Integral Micro Composite Parts 背景需求 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采用薄 板聚酰亚胺基体镀铜件作为高速飞行器的关键零部件等。针对该 类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的特殊结构,以及保证边缘高质量和不损 坏聚酰亚胺基底的加工要求,在现有加工方法及设备无法满足该 零件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加工要求的条件下,研究搭建针 对该类特殊零件的综合加工实验平台,为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高 精度、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内容简介 平面式微小复材零件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根据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采用“光 刻+激光/微铣”的组合工艺方式,实现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的精密加工:即对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平面微小带宽中心区域采用光刻工艺制造;针对平面其他区域和圆锥部分采用激光/数控微细铣削工艺制造;开发立体视觉定位系统,以实现“光刻+激光/微铣”工艺分段加工精密衔接;研制开发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高精度五轴联动激光/微铣加工实验装置,完成平面与圆锥的衔接部分及圆锥螺旋部分的高质量激光/微铣加工,最终获得经过性能检测合格的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 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 ◆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光刻与激光/微铣工艺组合的精密加工方法 ◆“光刻+激光/微铣”组合加工时基于显微视觉的过渡区域精密对正与衔接技术 ◆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平面螺旋与锥面螺旋精确过渡加工策略 ◆保证整体式微小复材零件线宽及边缘精准的激光/数控微铣削加工工艺 1064nm激光加工70μm宽沟槽532nm激光器加工平面螺旋线微细铣削加工沟槽微细铣削加工平面双螺旋线 1

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研究进展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研 究进展正式版

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研究进展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防领域、微电子工业领域、生物工程以及太空机械领域也是步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对设备的的精密多维细微零件的要求也是日渐苛刻。三维微小零件在结构、材料、尺寸和零件表面的特异性、多样性、高精度、高质感也是成为了三维细微零件和微型设备的装置最为标志性性的特征,在材料使用、功能鉴定、使用年限、可靠性等方面要求也是非常之高,笔者从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的含义、国内研究成果、发展现状、动态对超精密生产技术进行整理

和归纳,对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做出大胆的未来趋势走向,为以后国家的超精密技术研究和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超精密微机械的主要发展时期还是集中于21世纪,微机械的不断进步在使得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它的迅猛发展将在21 世纪中后期促使所有工业领域产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超精密微机械又称作“三微制造技术”由微电子器件制造、微机电系统制造和微光电子器件制造三个领域构成,目前世界内的微型无人机、超速高空飞行器、四代机等均由三微技术在独立支撑,而且,微机电系统及微机电器件是机载设备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1. 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的内涵和

机械工程系精密机械技术专业

机械工程系精密机械技术专业 2018级新生综合素质分析报告 一、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在质量上尚未充分满足社会对工程技术职业人才的需求,这也反映了高职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任重而道远。现有的专业建设,如培养计划的制定、授课方式的改进、职业意识的传授、毕业生要求的达成等等,更多的还是局限在国内同行借鉴、经验参考的层面上;高职教育所采用的国外经验如德国模式等,也大多是偏于教育者自身的需求方面,比如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等等。《悉尼协议》中提出要把教育工作的关注重心牢牢锁定在学生身上的,结合这一思想,中国的高职教育必须要走一条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抓手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这是“后示范”、“后骨干”时期的必由之路。而这一理念与我院“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才培养理念相吻合。 因此,在开学初精密专业通过采用基本信息调查、问卷调查与分析、谈话与反馈等形式对2018级精密机械技术专业新生综合素质分析进行了摸底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2018级新生大学三年期间的过程培养内容、方式与方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想法。 二、基础情况数据 (一)录取及报道情况 2018级精密机械技术专业实际录取人数35人,最终实际报道人数为32(报到率为91.42%)。

(二)录取批次及户籍情况 (三)生源分布情况

(四)高考分数分布情况

三、调查问卷数据

1.学生报考信息来源 2.您选择所学专业的主要原因是 3.您在来学校报到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

4.毕业后你想从事的行业 5.学习的目的 6.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 7.新生入学后对学校环境的适应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