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张美芳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微观翻译功能:语篇分析学派

语篇分析者研究的是语言意义和社会与权力关系在交际中如何体现;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是目前语篇分析中影响最大的分析模式;

比尔格兰(Beaugrande)&德雷斯勒(Dressler)提出语篇特质的七个标准:1、衔接性(cohesion)2、连贯性(coherence)3、意向性(intentionality)4、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5、语境性(situationality)6、信息性(informativity)7、互文性(intertextality)

功能语言学的最大关注点是与翻译的目的一样,都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metafuntion)即语言可以用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即人们使用语言来表现、建立或者维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或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其方法是使用各种称谓、语气、措辞方式;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是纯理论功能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从而使说话人创造与情景一致或相称的语篇。

韩礼德:语篇是在某个语境中起作用的语言。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语篇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一个语义单位,它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单位。

句子与语篇的关系-体现关系,即句子或小句体现语篇(黄国文2001:5-6)。一个语篇必须是逻辑连贯并意义完整

韩礼德的语篇分析建立在他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其目的是研究交际中的语言。它涉及的是语言与他的使用情景之间的关系。(22)

语域(register)包括三个变量:

语场(field)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

语旨(tenor)指的是谁是交际者,他们的基本特点、情况、地位、角色、关系等。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

语式(mode)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

方式。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

从更深一层看,与语场相关的概念功能又要由语言的及物性结构来体现,与语旨相关的人际功能由语言的情态系统来体现,而与语式相关的语篇功能则要有主位-述位结构及衔接手段来实现。(23)

卡特福德(J.C.Catford)的等值论及翻译转换论。他把翻译理论看作应用语言学的一支。

卡特福德尝试用韩礼德的阶和范畴语法(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来建立一个基于语言学的翻译理论模式。阶包括级阶(rank)、说明阶(exponence)和精密阶(delicacy)。范畴语法指的是单位(unit)、结构(structure)、类别(class)和系统(system)。

卡提出了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和文本等值(textual equivalence)。形式对应是指译文在语言范畴(单位、类别、结构成分等)与原文的语言范畴对应;文本等值是指译文全文或部分跟原文全文或部分等值。卡还认为翻译中有两种转换:(1)层级转换(level shifts);(2)范畴转换(category shifs);他还认为,根据翻译的层次,翻译可分为完整翻译(total translation)、有限翻译(restricted translation);根据语言的级阶,翻译可分为逐词翻译(word-for-word)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意译(free translation)

卡的转换概念:

层级转换是指有些概念在一种语言中用语法形式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用词汇表达。

范畴转换分为四种:结构转换(结构调整)、类别转换(词类转换)、单位&阶转换以及内部系统转换(直译或逐词译)、内部系统转换。

翻译的六种方法:删略、增益、重复、转换、颠倒、否定

2.3 豪斯(House):以语域变量为基础的翻译评估模式

豪斯提出“功能-语用评估模式”(a functional-pragmatic model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该模式从三个层面-即语言/文本、语域(field、mode、tenor)和语篇体裁(genre)-分析及比较原文与译文。

豪斯提出显型翻译(overt translation)与隐型翻译(covert translation):

显型翻译力求完整地保持原文功能,并使译文看似译语文化的原作品一样;显型翻译还有第二层功能,那就是,它并非直接与目标语读者对话,而是让目标语读者意识到此文本是译文。,

总而言之,豪斯认为翻译对等是要做到功能对等,其基本标准是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不仅应该功能相符,并且要运用对等的语境维度方式去获得这些功能。二者相符程度越高,翻译质量越好。

2.4贝尔的“六位仆人”

贝尔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语言学和语篇语言学。

贝尔:热衷于图表和模型的研究者

贝尔的六位仆人是:什么、为什么、什么时候、怎么样、哪里、谁。

什么指话语/语篇的所包含的信息,是信号的意义、言语行为的命题内容,也即话语的范围(语场);

为什么指信息发送者的意图、语篇问世的目的、言语行为的施为作用的等;

什么时候做关心的是交际的时间;

怎么样暗含两种意思:1.交际的态度,即话语的基调(语旨)即严肃的还是轻浮的还是冷讽的:2.交际的手段,即话语方式(语式)即文字的或是非文字的,口头的或是书面的。

哪里所关心的是交际的地点(语场)。

谁指的是交际者的身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决定了话语的基调(语旨)。(p32)

贝尔还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方言特征(dialect features)和使用标记(markers of the use)。翻译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对语篇进行分析,而话语参数是分析的重要依据。他首先要辨认出语言使用的各种标记: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语旨)、发送信息的渠道(语式)、话语的范围与目的(语场)。(p35) 图解模型的确是贝尔用以阐述自己观点或理论的重要手段,图表也的确有利于读者有利于读者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2.5 哈提姆与梅森的语境分析模式(p35)

如果说贝克在引用韩礼德理论模式时比较重视语言的语篇功能,那么哈提姆与梅森则比较重视研究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在翻译中如何实现,同时,他们还把

研究扩展到语用分析和话语的符号学层面。(p36)

使者和用者是分析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用者”变数通常指“方言”(地域方言、时代方言、社会方言、阶级方言等);“使者”变数指得是“语域”变数,通常由语言的形式(词或语法)来体现。(p36)

哈提姆与梅森建议应从三个层面对语境进行分析,即语境的交际层面,语用层面和符号层面。

哈提姆与梅森引进了由Austin提出后来由瑟尔Searle加以发展的言语行为理论包括三方面,表述性言语行为(locutionary act)即以言指事。Eg. I teach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施为性言语行为(illocutionary act)即以言行事。Eg. Would you please pass the salt? 成事性言语行为(perlocutionary force)即“以言成事”。Spitting on the pavement is forbidden.

他们还引进特劳格特和普拉特(Traugott和Pratt)提出的言语行为分类:(1)表述性(Representative)言语行为;(2)表情性(expressive)言语行为;(3)判断性(verdictive 言语行为);(4)指令性(directive)言语行为;(5)承诺性(commissive)言语行为;(6)声明性(declaration)言语行为。

哈提姆与梅森还认为,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过程中的语篇分析是有解释性与指导性意义的。(p39)

《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

作者:Jeremy Munday 刘全福导读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主要描述了截至20世纪中期有关翻译的讨论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探讨的是意义、等值、和“等效”的概念;

第四章详细描述了对翻译中所产生的语言变化进行分类的种种尝试;

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讨豪斯(House)的语域分析模式和话语导向方法的发展;第七章考察的是系统理论和目的语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

第八章考察的是翻译学中文化派的研究;

第九章探讨了贝尔曼和韦努蒂所研究的翻译中的异质因素和译者的“隐身”。第十章探讨的是有关翻译和语言的哲学问题;

第十一章讨论的是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方法。

霍姆斯.图里的“翻译学结构图”(p17)

直到20世纪后半叶为止,翻译理论一直陷于“直译”(literal)、“意译”与“忠实”(faithful)之辩的泥沼。

西塞罗在《最优秀的演说家》中简要地概述了其翻译方法。(p30)

贺拉斯在《诗艺》中强调,翻译的目的就是在译文中产生一个美学上令人愉悦、同时又具有创造性的文本。

直到17世纪以后,“忠实”才真正用以指对原作者意义的忠实,而不是对原作者所用词语的忠实。(p37)

英国的奥维德的《书信集》(Epistles)的前言中,约翰.得莱顿将所有的翻译分为三类:

逐字翻(metaphrase)

意译(paraphrase)

拟作(imitation)即(改编adaptation)(p38)

泰特莱(Tytler)提出三条通用的:“法则”或“规则”:

1 译文应该完全摹写原作的思想:

2 译文的风格与写作方式应该与原文的风格与写作方式相同;

3 译文应该与原作的行文一样自如。(p40)

施莱尔马赫首先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译者:

1.商业文本译者:从事商业文本的翻译人员:

2.艺术文本译者:从事学术及艺术类文本翻译的人员。

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本人倾向于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拢,即是“让译文读者获得在阅读原文作品时同样的印象”要实现这一目标,译者必须采用相对于顺化(naturalizing)的“异化”(alienating)的翻译方法,使自己向原文的语言和内容靠拢。译者必须尊重异质,将其转换到译文中。(p44)

直译是指接近原文语义的翻译方法。

对作者的“忠诚”与对意义的“忠实”似乎来自于17世纪的翻译论述。(p49)现在“直译”的意思是“高度贴近原文的翻译”。(p50)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尝试较为系统地分析翻译问题。新一轮辩论的中心议题主要是围绕某些重要的语言学问题。

雅各布森1959年撰文论述的“对等”(equivalence)问题。雅各布森进一步探讨语际翻译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尤其是语言意义(linguistic meaning)与对等问题(equivalence)。

雅各布森用了如今非常著名的下述定义来处理对等问题:“差异间的对等是语言上的主要问题,也是语言学极为关注的事情”(p56)

对雅各布森来说,跨语言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一定的语法和辞汇形式:“语言之间的实质差异,在于必须表达什么而非可以表达什么。”大概体现于:

性别层面上

形貌层面上

语义领域层面上(56)

雅各布森认为只有诗歌是“无法翻译”的,故需要“创造性的转换”,因为诗歌以形式来表达感觉,而“音位”上的相似会被感应成语义的关系。(p57)

奈达较具系统的研究方法,是从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理论概念和术语以及诺姆. 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著作借鉴而来的,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形成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theory of generative-transformation grammar,Chomsky,1957,1956)

奈达的研究旨在摆脱那种认为每个拼写词都有固定意义的陈腔,提倡对意义进行功能定义,词要通过其语境才能“得到”意义,并可依据不同文化产生不同反应。

意义可细分为语言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借入乔姆斯基模式中的成分)、指称意义(referencial meaning)(即外延的“词典”意义)和情感(emotion)或内涵(connotative)意义。(p58)

决定指称意义和情感意义的技巧,主要集中在分析词的结构,以及区分相关词汇领域中的近义词。这些技巧包括层级结构法(hierarchical structuring),及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技巧、语义结构分析(semantic structure analysis)词的“附带”联想就是其内涵价值,可视为语用学或“所用语言”(language in use)的范畴。最重要的是奈达强调,在翻译具有隐喻意义。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模式把句子分析为一系列受规则制约的相关层级。该模式的总特征可总结如下:

1.短语结构规则生成潜在或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

2.此结构是经由联系一种到另一种潜在结构(例如:由主动转为被动)的转

换规则转化的;

3.一个最终受音韵规则和词素规则所约束的表层结构(surface sructure)

这类结构最基本的核心句(kernel sentences),即只需最低程度的转换就能生成的简单、主动的陈述句。

在分析原语文本时,奈达却将乔姆斯基的模式倒序进行。因此,原语文本的表层结构被分析为深层结构基本成分;这些成分在翻译过程中被“转移”了,然后根据语义和文体的特点重新建构成目的语文本的表层结构(p60)。

在奈达看来,核心句乃是“用来构成语言复杂表层结构的基本结构成分”,核心句乃从原语文本的表层结构通过逆向转换的还原过程变换而来,利用转换生成语法的四种功能词类进行分析:

事件(events):通常但并非总是由动词执行;

实体(objects):通常但并非总是由名词执行;

抽象概念(abstracts):数量和质量,包括形容词;

关系词(relations):包括性别、介词和连接词。(p61)

奈达和泰伯声称所有的语言都有6至12种基本的核心结构,而且“核心句层次要比较为复杂结构的层次有更多相符之处”。核心句是讯息被转移至接受语时的层次,而且尚未经过三个转换阶段-“字面转移(literary transfer)”、“低度转移(minimal transfer)”和“书面转移(literary transfer)”-变成表层结构。(p61)奈达主张(1)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2)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形式对等强调要注意讯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其中要关注的是接受语中的讯息应与原语中的不同成分尽可能地保持一致。Eg. 释译(gloss translation)(p62)动态对等是基于奈达的“对等效应原则”,要求“接受者和讯息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来的接受者和讯息间所存在的关系保持相当程度的一致”,即追求保持与原语讯息之间最自然的对等。奈达所提出的形式和动态对等概念,为翻译理论引入一种以接受者为导向(或基于读者)的概念具有重要影响。(p64)

奈达意识到他所谓“艺术感是任何一流文学翻译作品必备的要素”

纽马克摆脱了奈达以接受者为导向的原则,认为要取得对等效应简直就是妄想,

而且,忠于原文的分歧,以及原语和目的语的偏差始终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首要问题。

纽马克提出“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际翻译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原语读者原文所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则试图在合乎第二语言语义和句法结构下,将原文的准确语境意义尽可能贴切地译出。(p66)

纽马克指出语义翻译并非等同于直译,因为它“尊重语境”,并进行阐释、甚至解释(如隐喻)。直译被视为语义翻译和

交际翻译的最佳方法。

科勒归纳:对等和对应之区别

“对应”属于对比语言学领域,用来比较两种语言系统,并对比描述两者的异同;参数是语言[langue]

“对等”则指切合个别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配对和语境的对等项目;参数是言语[parole]。尤其重要的是,科勒(Koller)指出,掌握对应体现外语能力,而掌握并能够使用对等则体现翻译能力。

科勒提出5种不同类型的对等:

1.外延对等(denotative eq.[equivalence的简称]),指与一个语篇的语言外部内

容对等。或称为“内容恒定性”(content invariance)

2.内涵对等(content eq.),指词汇选择,尤其是近义词之间的选择。或称为“文

体对等”;

3.语篇规约对等(text-normative eq.)与语篇类型有关,不同的语篇对等方式

不同;

4.语用对等(pragmatic eq.)或“交际对等”(communication eq.),强调语篇或

信息接受者导向,相当于奈达的动态对等;

5.形式对等(formal eq.),与语篇的形式和美感有关,包括原语文本中的文字

游戏和文体特色,或称为“表达对等”(expressive eq.)

或许最大的争论点是比较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中所谓的中间对照物(tertium comparationis),指可用以度量两个语篇片段之间差异的不变量(invariant)。

维奈和达贝尔内(Vinay& Darbelnet)所提出的两种普遍的翻译策略是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这两种策略包括七个程式,其中直接翻译占了三个:

1.借词(borrowing):原语词汇直接转换道目的语中;

2.仿造词语(calque):这是“借词的一种特殊类别”,指原语的表达法或结构

以直译方式转换。会造成翻译中的“假朋友”。

3.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即“字对字”翻译;

4.词性转换(transposition)指一种词性译为另一种词性而意思不发生改变;

5.调节(modulation)指改变原语的语义和视角。

维奈和达贝尔内对调节颇为重视,并将之视为“优秀译者的试金石”,而转换“仅表明对目的与掌握的很好”(p84)

调节可分为:以抽象译具体、原因-结果、部分-整体、部分-另一部分、术语的反义翻译、正说反译/反说正译、主动为被动、空间译时间、对间歇和界限的重新处理(包括空间和时间)、意象的改变(包括固定隐语和新造隐喻)。

6.等值(eq.)不同语言以不同文体或结构方法描述相同情景的情况。

7.改编(adaptation)这一方法涉及原语文化的某一情景在目的语文化中不存

在时,改变文化的能指。

上述七种主要的翻译种类可以在三个层次上运作,而这三个层次反映了该书的主要结构:1.词汇;2.句法结构;3.信息。(大致是指话语及其元语言情景[或上下文])(p86)

另外他们还介绍了两个属于词汇层面的术语,他们是:(1)语序和词干结构;(2)关联词即衔接连词、话语标记[however, first等]、指示词(代词和指示词如this,that)以及标点。

维奈和达贝尔内的另一个术语是“受限”(servitude)与“选择”(option):受限指由于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而必须采用的转换和调节;选择指非强制性的变化,变化源于译者的个人风格和爱好。

他们还列出了译者从原语文本译为目的语文本可遵循的五个步骤:一、确定翻译单位(词汇单位和思维单位的结合);二、细读原语文本,评估各个翻译单位的描述性内容、情感内容和知识内容;三、重构该资讯的元语言语境;四、评估文体效果;五、译出并修改目的语文本。(p87)

卡特福德(Catford)对“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和“文本等值”(textual eq.)作了重要区分。

形式对应是任何目的语范畴(单位、类别、结构成分等)在目的语‘机体’中占有的地位,应尽可能与原语范畴在原语中占有的地位‘相同’;

文本等值是特定语境中的任何目的语文本或部分文本……成为原文本或部分文本的等值成分。

文本等值就是特定的一对原文一译文而言,而形式对应则是一对语言间基于系统的宏观概念。既然这两个概念差异明显,翻译转换的发生也就必然了。翻译转换因而“在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过程中背离勒形式对应”。

卡特福德认为有两种“转换”:(1)层次转换(level shift)及(2)范畴转换(shift of category)。

层次转换可以是在一种语言中用语法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则用词汇表达.

卡特福德把范畴转换分为四类:

一、结构转换(structural shifts)主要涉及语法结构的转换;

二、词类转换(class shifts)包括从一种词类转换成另一种词类;

三、单位转换(unit shifts)或级阶转换(rank shifts)指目的语的翻译等值与

原语处于不同的级阶。这里的级阶指分为层级的语言单位,如句子、从

句、词和词素。

四、内部体系转换(intra-system shifts)这一类转换发生在原语和目的语都大

致相同的语系,但是“翻译牵涉到目的语系统中不对应术语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福德的论断:翻译等值依存于交际特点如功能、关联、情景、文化,而不仅仅是依赖语言的形式标准。

(p90)

列维关于文学翻译的奠基性著作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的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将文学翻译视为复制和创造的双重劳动,其目标是获得等值的效果。他还对需要达到等值的文本特点进行勒分析,它们是:字面意义、隐含意义、文体安排、句法、语音重复)(韵律等)、母音长度及发音。

米科坚信,保留原语文本的表达特色或文体是译者的主要目标,也许是唯一的目标。米科提出从以下方面分析文本,如作用、形象、主观性、喜好、突出与对比。(p91)

波波维奇《文学翻译分析词典》,其中“翻译的恰当性”这一词条被定义成与“忠实于原文”和“翻译中的文体等值”同义。而文体等值的定义又是“原语和译语的功能等值成分,目的在于用相同不变的意思达到表达的等同”。(p92)范.勒文-兹瓦特创建并运用转换分析模式,该模式意在描述小说文本的整体翻译,当中包含 1.比较模式;2.描述模式。这些互补性的模式所确认的倾向可以反映译者采用的翻译规范。

1.比较模式(the comparative model )包括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详尽比较和对所有微观层次(句子、分句和短语内)转换的分类。

范.勒文-兹瓦特首先将选好的段落分为“可理解的语篇单位(comprehensive textual unit[s]),并称之为“译素”;其次,他界定了“核心译素”(Architranseme),即它是原语译素中不变的核心意义,可用作语际比较或“中间对照物”(tertium comparationis);最后比较每一不同的译素与核心译素,并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倘若两个译素与核心译素具有同义关系,转换则绝不会发生。没有同义关系则表明翻译中有转换。转换分为三类是调节(modulation)、更改(modification)及更换(mutation)。范.勒文-兹瓦特明确了两种微观转换:句法-语义更改和句法-语用更改。

2.描述模式(descriptive model)是一个用来分析翻译作品的巨集结构模式。该模式的建立基于从叙事学和文体学借用的概念,它竭力将“话语层面”(小说世界的语言表达)、“故事层面”(文本的叙事,包括叙述视角)与三种语言的“元功能”(人际、概念、语篇)融合在一起。

范勒文-兹瓦特认为,她所分析的作品的翻译策略是以译文为中心的,对目的文

化中的可接受性颇为注重。范.勒文-兹瓦特的模式是以译文为中心的,对目的文化中的可接受性颇为注重。范.勒文-兹瓦特的模式将分析结果与更高层面的话语分析联系起来,并试图确认相关的翻译规范,这一额外步骤意味着范.勒文-兹瓦特的模式比以语言为主的分析模式更进一步了。(p95)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说明,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了语码,翻译则成了语言操作。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功能方法来研究翻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当时不少译者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但那时“适当的翻译”强调“字对字”翻译和对原文的忠实,即使译文与想要达到的意图不一致。当时的圣经翻译者认为翻译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对原文本的忠实再现,二是使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马丁?路德主张在翻译圣经时在部分文章采取“字对字”翻译,其他部分文章应使译文与读者的需要和期望一致。同样,尤金?奈达区分了两种翻译中的对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特别强调翻译目的、译者和接收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含意。但奈达的翻译仍是关注原文,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强调等值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K.赖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她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 之后,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成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 J.H.曼塔利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 nal Action),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们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功能翻译理论不再在等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直译与意译的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强调某一具体翻译目的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 译方法。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从而回避了诸如直译和意译的两难处境。 三、功能翻译理论观点

翻译研究途径的回顾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216731451.html, 翻译研究途径的回顾与发展 作者:杨可伊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从翻译学研究途径回顾、翻译学当代研究的发展和翻译学有待拓展的领域三方面对近几十年来翻译学的学科发展做了梳理和总结,从语言的对比研究、功能主义学派、描写翻译学及翻译的文化转向方面做了总结和回顾,肯定了翻译学理论研究取得的卓越成果,指出了翻译学学科在纯理论研究、专项研究及构建我国翻译体系理论等方面相对滞后,以期翻译学学者和专家为丰富翻译学理论做出专门研究。 关键词:翻译研究途径翻译学理论 一、引言 研究途径是指研究者用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翻译学处于跨学科的领域,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丰富本学科内涵,正所谓翻译的研究途径。归纳起来,翻译研究的途径即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语言和对比文本阶段开始,经历了德国功能主义学派阶段、描写翻译研究阶段、文化转向研究阶段及当代社会学方向研究、实证性转向研究及全球化转向研究阶段。 二、翻译研究途径回顾 1. 50年代末至70年代注重语言的对比研究 相关理论霍姆斯、雅各布逊、卡特福德、奈达、纽马克、穆南及费道罗夫等。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观,在第三阶段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指出翻译需要寻找以交际功能为目的的对等语,从而重新组织语言的结构和语义的形式,(Nida and Taber, 1969:12)奈达进一步指出翻译必须达意、传神、措辞通顺及考虑读者的接受。几乎和奈达同一时期,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A.V. Fedorov)提出翻译学理论和语言学学科紧密相关,强调翻译要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才能体现出来,翻译要通过语言学学科才能表现出来。(蔡毅、段京华,2000:5-6)此外,哈蒂姆(Basil Hatim),纽马克(Peter Newmark),贝尔(Roger Bell)格特(Ernst-August Gutt)等将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结合,丰富并促进了翻译语言的对比研究。 2. 70年代末至80年代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研究 德国的翻译功能学派针对翻译语言学派重形式的不足,提出重文化和交际功能,将翻译研究置于目的语文化和语境中。赖斯通过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阐释不同文本类型的功能,指出文本的多义性和多功能性,他们运用语言功能和交际的特点分析和研究翻译。弗米尔提出目的论(Skopostheorie),认为翻译文本要以达到目的语语境为目的,并指出译文要根据目的语读者和译入语习惯达到文内连贯和互文连贯的原则。曼塔里阐发了翻译行为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 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 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 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 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 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 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 ——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 熊兵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翻译》2014(3)82-88 摘要:本文对学界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基本概念上所存在的普遍的混淆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这三个概念的定义、特性、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混淆;定义;分类 1.话题缘起 在翻译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即为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其中又尤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的混淆为甚。一方面,学界对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讨论虽多如牛毛,但把它们作为一个方法论系统的关键要素进行综合研究,深入考察其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分类体系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当少见。另一方面,学界在对这三个术语的认识和使用上普遍存在着定义不明、分类不当、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例如,在一些翻译教材中中,“归化”与“异化”一方面被作为“翻译方法”加以讨论(如龚芬,2011:79—81),另一方面又被视为“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同上:93—106)。一些翻译论文把本应属于翻译技巧层面的增补型翻译(类似于增译)、浓缩型翻译(类似于减译)划归为“翻译策略”的类别(如李克兴,2004:66—67)。在一些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为一谈的更是比比皆是。甚至翻译专业的老师对此问题也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把归化等同于意译,把异化等同于直译)。 国外学界对此也存在一些模糊或混淆(或未予严格区分。比如Shuttleworth & Cowie (2004:44,59)一方面把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称作是“strategy”,另一方面却又把free/literal translation也视为“strategy”(同上:63,96 )。Vinay & Darbelnet (1958/2000:84—93) 把翻译方法(method)分为两类: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前者包括三种处理方式(procedures),即借译,拟译,直译,后者包括四种处理方式,即词类转换,视点转换,等值翻译,顺应翻译。可在论述中却经常把其划分出来的“方法”(methods)和“处理方式”(procedures)混为一谈。另外,他们把“借译、拟译、直译、等值翻译、顺应翻译”和“词类转换、视角转换”划归为一类(同属procedures)也欠妥当,因为前者应属“翻译方法”的范畴,而后者则应属“翻译技巧”的范畴。实际上,这里Vinay &Darbelnet的分类涉及到三个层面: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其划分出来的两大“翻译方法”(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其实应为“翻译策略”(所以Munday说,“The two gener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dentified by Vinay &Darbelnet are direct translation and oblique translation”,见Munday,2008:56),而在其划分出来的七类“处理方式”中,前三类和最后两类属于“翻译方法”,第四、第五类则属于“翻译技巧”。总之,Vinay &Darbelnet在其分类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淆在一起,这也导致后来很长时间学界在这几个概念上的混淆(Molina &Albir,2002:506 0 关于国外译学界在译学术语,特别是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三个术语上所存在的概念混淆、使用混乱的问题,Chesterman(2005)和Molina & Albir(2002)曾专门撰文予以讨论。如Chesterman指出,学界用于描述文本操作过程的术语除翻译“策略”外,其他还有“技巧、方法、转换、转化、变易”等等(2005:17)。他认为这种众多术语相互混用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马梦琪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 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赖斯、汉斯·威密尔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

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Reiss)、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Holz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categoryoftranslationcriticism),汉斯·威密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and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translation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第一阶段: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Reiss,1923-),毕业于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在她1971年出版的论着《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brief)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

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9页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又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1971年,德国的莱斯(K. Reiss)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价的新模式。1984年她在与费米尔(H. J. Vermeer)合写的General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声称: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钟交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强调译文与原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这就是说,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调整或改写,该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 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Toury 把“功能目的论”看作是“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文体翻译的功能主义分析

摘要:文体学的语言学派认为:文体即变异。本文以功能主义目的(Skopostheorie)为理论框架,对世界名著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的两个中译本的文体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由于译者所处时代不同,翻译目的各异,在文体的传译上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本文的结论是:在文体翻译方面应打破固有的对等观念,代之以译文是否满足特定翻译目的作为评判文体翻译好坏的标准,允许和鼓励不同风格类型译本的存在。 关键词:变异;功能主义;翻译目的;等值;合适翻译 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19世纪杰出作家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小说伟大之处在于作者大胆运用了大量美国下层人民的日常用语、俚语、方言土话,包括黑人英语。作为现实主义的先驱者,马克·吐温这一开创性文风至今还深深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创作。美国作家海明威(Earnest Hemingway)称赞说:“所有的现代美国文学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小说?这是我所拥有的最棒的书”[1] 。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E.T.Eliot)则评论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开一代文风,乃英语的一项新的发现”[2]。说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首先要明确的是文体的定义。事实上,文体的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阐发:它既可指一个时代所流行的风格,比如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也可以指一个作家的独特风格,譬如“莎士比亚风格”。利奇(G. Leech)和索特(M. Short)在其合著的《英语诗歌的语言学指导》(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1969)一书中则从语言学的角度把文体定义为“对常规的变异”(deviation from norm),并列出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等八种变异类型[3]。秦秀白认为“常规”与“变异”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个概念,并指出:“如果我们把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规则看作是语言的常规,那么违背这些规则的表达方式就是变异”[4]。“人们既然认为RP(Received Pronunciation)是英国英语的标准发音,那么伦敦方言(Cockney)当然就是对常规的一种变异,…伦敦佬?的风格自然也体现在这种变异之中”[5]。由此可见,变异来自于违反语言常规,而文体则产生于变异之中。经过分析, 我们发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大量出现的黑人英语(BEV)主要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三方面存在违反标准美国英语(SAE)通用规则的现象,从而构成三个层面的变异,即: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法变异。这三大变异也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独特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文体翻译实例分析将在这三个层面上展开。 二﹑功能主义目的论 功能主义目的论(Skopostheorie)由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J. Vermeer)等人创立。目的论主要体现为四大法则和一个标准。其中,最高的法则是“目的法则”。目的论认 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theprimeprincipledetermininganytranslationprocessisthe purpose (Skopos) of the overall translational action)[6]。翻译目的的具体化即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理论上由翻译的发起人(initiator)根据自身需要给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发人和译者共同商定[7]。目的论第二法则是“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不能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并且必须在译入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具有意义[8]。目的论的第三法则是“语际连贯”。语际连贯指的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连贯性,或者互文性,有点类似传统的“忠实”(fidelity)或者“信”(faithfulness),但是不同的是,语际连贯不是独立的原则,而是受制于“语内连贯”以及“目的法则”。也就是说,译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既不能影响读者的理解,又不能违背翻译行为的目的[ 9 ] 。目的论的第四法则是“忠诚法则”(loyalty)。作为补充性的法则,“忠诚”指的是译者必须有责任心,当好翻译各参与方的协调人。忠诚法则的提出是为了避免译文受翻译目的的盲目驱使而无限制背离原文[10]。此外,目的论还提出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合适翻译”(adequa cy)。合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传统的“对等”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于二十世纪中期兴于德国,以赖斯,弗米尔,曼塔里和诺德为代表,对当代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事实上,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功能翻译理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源头了。西塞罗翻译《圣经》的时候就注意到逐字翻译会是译文显得笨拙,如果作适当的语序和措辞方面的变动,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奈达提出“功能对能”或“动态对等”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译者和译文接受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意涵,实现了翻译理论上的一大飞跃。厄廷格将翻译解释为一种语码转换的过程。威尔斯认为翻译是要实现语篇转换。到此为止,翻译理论都是原文至上的。一九七一年赖斯提出,理想的翻译是“目标语语篇和原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从而创立了基于原语语篇和目标语语篇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而后赖斯的学生弗米尔提出著名的目的论,认为翻译(包括口译)是一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际符号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人类行为。这里的行为指的是带有目的或意图的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原文的功能在于想翻译接受者只提供信息。翻译再也没有必要格地再现原文,译者只需要根据译文接受者的需要提供相应的信息即可。这就意味着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过程中有了更大的处理原文

的自由。曼塔里则借用行为理论,特别强调翻译过程是一种行为,注重对行为的参与者(行为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息接受者等)和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等)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对翻译的过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当然,弗米尔的目的论容易让译者感到激进而拥有过多的自由,结果反而对翻译没有好处,为了平衡目的论,诺德后来提出功能加忠诚理论。所谓忠诚是指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译者的自由度。当翻译活动的涉及者出现冲突的时候,译者有责任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对各方的忠诚。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忠诚与忠实是不同的。翻译研究中的忠实指的是译者不能背叛原文。 [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派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其主流。其中,费米尔的“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主导理论。纽马克和奈达也把翻译研究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从文本功能的角度探讨翻译,打破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开拓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对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的认识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模式和方法包括很多方面,如翻译的语言哲学角度,翻译的语用学视角,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翻译的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以及翻译的功能语言学视角。语言与功能相关联, 就是与语言的运用及其语境和目的相关联; 换言之, 任何一次言语行为的发生, 都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 因而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 是研究与语境相关联的言语行为所具有的功能。因此, 功能语言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可以是语言层面的研究,也可以是与语篇产生和接受相关的社会、文化和认知研究。语篇是语言符合目的、符合语境的运用, 任何翻译研究都是与语言功能相关的研究。翻译研究迄今已经体现出了三种功能观, 一种是奈达的语义功能观, 一种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观, 一种是德国功能主义的功能观。但是目前对翻译研究最具影响力力的是韩礼德的功能观,德国功能主义功能观略次之,奈达的功能观仍具有指导意义。韩礼德的功能观对后来卡特福德的提出的诸如“语境”“语境意义”等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避开了仅仅只是对语言文字的研究,看重了翻译成品在译文读者的阅读效果,拜托了原文形式上的束缚,因此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有更大的选择自由,这对于中国传统的翻译研究有巨大的推动重用。借鉴和应用功能语言学及语篇分析理论对翻译的研究可以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功能强调的是如何使用语言,而不仅仅是认识语言。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也应该注意到功能的意义。在翻译实践中会遇到不对等的译文,但是确实合理的,原因就在于汉语和英语在实现特定功能上有差异。功能研究途径有助于客观地描述翻译现象,合理解释翻译现象,进而帮助译者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所以对于翻译的学习者而言,运用功能途径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国外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钟 钰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笔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功能派翻译理论。1.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雷斯(K atharina Reiss )、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 )、贾斯塔?赫滋?曼塔利(Justa H olz Manttari )。雷斯首先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 ssibilities and L 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当时,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雷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 )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 2postheory )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 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除了目的法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coher 2ence rule )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 )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 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 的理解决定。而曼塔利比威密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2.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实质在以上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主要人物和目的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派将目的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也体现在功能派对翻译概念的定义和对翻译实质的阐释中。 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 )和翻译(translation )是两个不同概念。翻译行为这个概念是由曼塔利提出的。功能派赋予行为(action )以特殊的涵义:行为具有目的性。功能派沿用了学者莱特(G eory Henrik Von Wright )对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行为也可被称为相互行为(interaction )。曼塔利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而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具体一点说,翻译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交际性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或两者兼有)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如果说翻译行为指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可做的工作,那么翻译就是他转换文本时所做的工作。例如,一名译者建议他的德国顾客不要把寄给新加坡一家小公司的信翻译成英文,而是译成中文,因为该译者知道新加坡虽然是个双语国家,但小公司里的人不一定熟识英文。他的行为属于翻译行为,而当他具体把这封信转换成中文时,他的行为就称为翻译。 7 4《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C hines e T r anslato rs Jo u rnal

机器翻译研究综述

机器翻译综述 1.引言 1.1机器翻译的历史 现代机器翻译的研究应该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但是早在这以前很多人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想法,甚至是远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要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 在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科学家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与此同时,英国工程师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副总裁韦弗在讨论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就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实现语言的自动翻译的想法。在1949年,韦弗发表了一份名为《翻译》的备忘录,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问题。他提出了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他认为翻译类似于解读密码的过程。 第二,他认为原文与译文“说的是同样的事情”,因此,当把语言A翻译为语言B时,就意味着从语言A出发,经过某一“通用语言”或“中 间语言”,可以假定是全人类共同的。 在这一段时间由于学者的热心倡导,实业界的大力支持,美国的机器翻译研究一时兴盛起来。 1964年,美国科学院成立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调查机器翻译的研究情况,给出了“在目前给机器翻译以大力支持还没有多少理由”的结论,随后机器翻译的研究就陷入了低潮期。直到70年代以后机器翻译的研究才重新进入了一个复苏期,随后机器翻译的发展又迎来了繁荣期 1.2机器翻译的主要内容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机器翻译领域中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方法,总结如下:●直接翻译方法 ●句法转换方法 ●中间语言方法 ●基于规则的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方法 基于实例的方法(含模板、翻译记忆方法) 基于统计的方法 在当前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基于统计的方法进行的,因为基于统计的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并且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知识作为支撑,可以让更多的计算机科学家投入到实用系统的研究中,极大的促进了统计机器翻译的发展。 下面对各个方法逐一的进行介绍。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本文由huanqi2332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 年! 月卷第?期 中国翻译 # ?% & (? 1? 2 /. 0 ? & + , 6 . 3 3 , 4碎 5 3 ) + & ( + ?. , ( ? , ? 7. ? 翻译理论与技巧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黄国文 4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 < , 8 , 广东广州 ? , 9 : ? ; 。。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问题尤其涉及到时译文的评论这在国内外都不多见本文时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尝试做了简单的句画并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六个步骤文章通过举例说明这种功能语言学方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者通过 = 讨论表明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路向与功能语言学的路向是不同的既不能够把它们作简单的比较更不能用甲的标准 4规则 ; 来衡量乙的做法 = = =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汉诗翻译语篇分析 ,

, , , , 。 <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 ?% & + , Δ % . & < 文章编号 < 9 + ?? & 一 : ΑΒ 4 ; 一 9? 一 Χ0 Ε %( ? % Φ( 22? . 0 + & . ) + & ( ,+ ? . & % 1 ? 0 Γ %? ( > ΕΗ Ι . & 41 ? ? . . , . ? Χ. ? ? %Ε & Π ( ? + ?? < ? Δ+ & Χ

+ Ε (, 一 10 Κ +? (?& Λ & %Μ ? ? (%? ΗΝ , & + Γ ΕΟ ?. ( 9 . & & :? , #?% & + ; +& & ) % 2+ 2 ( ? + ,们。? 3 . ? 2 . 2 . (? + & 0 . & + % , Δ% & 0 Ε + & % % (? ? ( . & ? % & ? ? ? ( ? + Φ + ?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 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文学作品。赖斯对这种/ 哲学文献0 分类不满, 她认为, 了解哲学家的哲学理念只能算是一般性翻译的策略。也就是说,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 译者都必须吃透作者的思想, 所以不能把它说成是翻译哲学文献的专利。 另外, 还有Peter B rang ( 1963 ) 也主张三分法à, 他借鉴苏联有名的翻译理论家A1 Fedorov 的理论, 把文本分成: ( 1) 新闻、评论、正规体的文本、科技文献; ( 2) 组织和政治文件(包括经典马克思著作、社论和演说) ; ( 3) 文学作品。在第一类里, Brang 认为关键在于掌握专业术语, 而赖斯却认为这是任何文本都需要的, 换句话来说, 要想让译文能被看懂, 就必须解决术语问题。赖斯很不赞成把组织和政治文件单独列成一类, 认为这类文本只能算是第一类和第三类的混合。比如说, 演讲辞, 它既要像第一类文本一样重在信息的传递, 又要像第三类文本那样保留修辞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对于第三类, Brang 认为, 这类文本除了可以用于口头语外, 还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文体和句法形式; 可是赖斯认为, 新闻报道也具备这几个要点, 所以这种分类是片面的。再者, 文学是一个大概念, 它包含散文、戏剧、抒情诗等, 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不该混为一谈。 奥陀# 凯德á 和R1 W1 Jumpelt? 认为翻译除了分实用型文本翻译和文学作品翻译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分类。他们接受了美国语言学家 J1B1Casagrande 的四分法: 实用类、审美- 艺术类、语言类、人种志类。Karl Thieme 根据文本接受群的不同作出四分法: 宗教类、文学类、官方类、商业类。法国语言学家穆南( G eorgesM oun in, 1967 ) 根据文本的功能把它分成七类?lv: 宗教翻译和科技翻译(根据内容)、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

2.1术语定义 2.1.1翻译策略(Translation strategy) “策略”,是指“适合具体情况的做事原则和方式方法”(辞海编辑委员会,2009:231),是“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互动百科)因此,“策略”,虽与“方式方法”有关,但更多强调的是宏观的“原则”和基本的“方案”。 基于以上对“策略”的认识,我们把“翻译策略”定义如下:翻译策略是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依据的原则和所采纳的方案集合。 2.1.2翻译方法(Translation method) “方法”,是指“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544),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 基于以上对“方法”的认识,我们把“翻译方法”定义如下:翻译方法是翻译活动中,基于某种翻译策略,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特定的途径、步骤、手段。 值得指出的是,“翻译方法”体现的是一种“翻译中的概括性的处理方式,而非具体的、局部的处理办法”(Chesterman,2005:26),这一点使得我们能把“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区分开来。 2.1.3翻译技巧(Translation technique) “技巧”,是“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巧妙的技能”(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916 )。采用什么“技巧”不是任意的,而是“依据事先确定的一定的方法或程序”(Zabalbeascoa,2000:121)。可见“技巧”是属于“方法”之下的一个范畴。 基于以上对“技巧”的认识,我们把“翻译技巧”定义如下:翻译技巧是翻译活动中,某种翻译方法在具体实施和运用时所需的技术、技能或技艺。“翻译技巧”是局部的、微观层面的,是对文本在语言层面的操作和操控。(Chesterman,2005:26) 2.2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概念相互之间形成一种从上至下的层级关系,即从宏观到微观、从宽泛到具体、从抽象到具象。具体而言: (1)“翻译策略”相对“翻译方法”而言是一个更宏观、更宽泛的概念,是“一定语境下所实施的一种方案”(同上),因而“比我们所讨论的语言---语篇层面的各种转换现象涵盖了更广的范围”(同上:21)。某种“翻译策略”的实施具体体现在某些特定的“翻译方法”的运用,而某种特定的“翻译方法”的运用则需依据一定的翻译策略。 (2)“翻译方法”相对“翻译技巧”而言则是一个更宏观、更宽泛的概念。如果说翻译技巧会影响语篇的微观或具体的语言单位呈现的状态,那么翻译方法则更倾向于影响语篇的宏观或整体的语言单位呈现的状态(Molina &Albir,2002:507-508)。某种“翻译方法”的运用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具体的“翻译技巧”,而某种特定的、具体的“翻译技巧”的使用则体现了一定的“翻译方法”。 3.分类及应用 3.1翻译策略 我们认为,翻译策略作为一种宏观的原则和方案,其分类必须与翻译活动的参与者紧密联系起来。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原文作者、翻译活动发起人/委托人、译者以及译文接受者。 在这项活动中,处于翻译活动两级的参与者为“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依据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对这两者的取向的不同,翻译策略可分为两类:(1)异化;(2)归化。 3.1.1异化(Foreignizing strategy,or Foreignization) “异化”的本质属性,是“原文作者取向”,即译者在翻译中尽量向原文作者靠拢,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