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实践环节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贾勇

目录

案例一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 (2)

案例二BBC公司完全成本计算法与变动成本计算法案例 (5)

案例三某特钢企业的工序加工费分配案例 (7)

案例四关于马钢三铁厂是否停产的决策案例 (10)

案例五某特钢企业将制造费用当成变动成本导致错误决策的后果案例 (14)

案例六凯茜.怀斯案例分析 (17)

案例七格力空调的专业化经营决策案例 (19)

案例八四川长虹“以成本为中心”的竞争战略案例 (23)

上机报告 (35)

案例一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

负责人:学号:

分析这个案例需要掌握品种法,逐步结转分步法,主要包括两者区别和使用范围,在计算成本时用到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以综合结转的方式计算。

该纺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另外,还有若干为纺织织布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纺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纺织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纺纱和织布工序包括清花、粗纺、并条、细纱、捻线、织布等工序。各工序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供下一工序使用,不经过半成品库。

该厂现行的成本计算模式是,第一纺纱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三纺纱车间和第二织布车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我认为品种法是不合理的,应采用分步法。

品种法主要是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或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但在一个车间进行或车间是封闭式的。

生产按流水线组织,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提供产品成本信息。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一车间使用所以是多步骤的。故用品种法不合理。

逐步结转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各加工步骤所产的半成品不仅由本企业进一步加工,而且经常作为商品对外销售,或者为以后几种产品耗用。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这种方式才是合理的,能随时提供各个生产步骤完整的半成品成本资料,便于管理和控制。它按照半成品成本再下一步骤反映的方式不同,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

我们觉得其中的综合结转比较适用。

采用综合结转法,除第一步骤以外的各生产步骤,不仅要汇总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还要将领用的半成本成本作为本步骤地一项原材里费用,使各步骤的本成品(或最后步骤)成本都是截至本步骤止的完全积累成本。

由于该纺织厂规模较大,生产步骤较多,如果采用分项结转,将导致结转手续繁琐,工作量大,特别是本步骤入库本成品的成品明细帐也要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1、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应该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步骤的先后顺

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知道最后步骤累计计算出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与纺织厂的情况符合。

2、在计算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时,上一步骤所生产的半成品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从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转入下一步骤相同产品的成本明细账中,以便逐步计算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以及最后一个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3、逐步结转分步法能随时提供各生产步骤完整的半成品成本资料,便于管理和控制

某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该企业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比较均衡,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半成品成本。

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

第一步产品成本计算单:

摘要产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600000 75000 69000 744000

本月生产费用1500000 144000 108000 1752000

生产费用累计2100000 219000 177000 2496000

半成品成本200 1698000 165000 114000 1977000

半成品单位成本8490 825 570 9885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402000 54000 63000 519000

第二步产品成本计算单

摘要产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510000 45900 37200 593100

本月生产费用1977000 156000 83400 2216400

生产费用累计2487000 201900 120600 2809500

半成品成本300 1827000 147000 77100 2051100

半成品单位成本6090 490 257 6837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660000 54900 43500 758400

第三步产品成本计算单

摘要产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363000 17400 7200 387600

本月生产费用2051100 84000 57000 2192100

生产费用累计2414100 101400 64200 2579700

产成品成本200 2114100 87600 58500 2260200

产成品单位成本10570.5 438 292.5 11301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300000 13800 5700 319500 案例二BBC公司完全成本计算法与变动成本计算法案例

负责人:学号:

分别使用变动成本和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女式钱包和男式钱包的单位成本。

由题意知固定性制造费用按照以预计直接人工130000小时为基础计算的全厂分配率进行分配,即按照女式和男式直接人工小时5:8分配,则女式和男式固定性制造费用分别为50000美元和80000美元。故可得下表:

表2-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表单位:美元

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女男女男

直接材料0.75 0.5 0.75 0.5

直接人工 2.5 2 2.5 2

变动性制造费用0.2 0.12 0.2 0.12

固定性制造费用-- -- 0.5 0.4

单位产品成本 3.45 2.62 3.95 3.02

直接材料:女:75000÷100000 = 0.75男:100000÷200000 = 0.5

直接人工:女:250000÷100000 = 2.5男:400000÷200000 = 2

变动制造费用:女:20000÷100000 = 2.5 男:24000÷200000 = 0.12

按直接人工工时分配固定制造费用女:男5:8

女:50000÷100000 = 0.5男:80000÷200000 = 0.4

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编制损益表

表2-2 变动成本法损益表单位:美元

女式男式合计

销售收入495000 945000 144000

变动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310500 550200 860700

变动销售管理费30000 60000 90000

边际贡献154500 334800 489300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50000 80000 130000

固定销售管理费60000 85000 145000

税前净利44500 169800 214300

备注:①销售收入=销售额*单价②变动成本=变动制造成本+变动性销售费用

③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④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管理费

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编制损益表

该年男式钱包的期初存货为10000个。这些钱包的单位成本与该年生产的男式钱包相同,因此可直接计算。表2-3完全成本法损益表单位:美元

女式男式合计

销售收入495000 945000 144000

销售产品制造成本

期初存货0 30200 0

本期产品生产成本39500 604000 999000

可供销售产品成本395000 634200 999000

期末存货39500 0 39500

销售产品制造成本小计355500 634200 989700

销售毛利139500 310800 450300

销售及管理费

变动销售管理费30000 60000 90000

固定销售管理费60000 85000 145000

税前净利49500 165800 215300

备注:①销售收入=销售额*单价

②销售产品制造成本小计=可供销售产品成本-期末存货

③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产品制造成本小计

④税前利润=销售毛利-销售及管理费

核对两种损益表的差异:

按照两种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有所区别,关键在于期初、期末存货中所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的金额变动及其对比关系不同。其变化有一定规律:

(1)女式钱包:由于女式钱包的销售量小于生产量,且期末存货量比起初存货量多1000件,从而导致了税前利润在按全部成本法计算下比按变动成本计算多5000(49500-44500).

(2)男式钱包:期末存货固定成本总额小于期初存货固定成本总额,则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其差额等于期初存货的固定成本总额-期末存货的固定成本总额。即169800-165800=10000*0.4-0=4000

以下是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各自的有缺点及它们的区别: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1)优点:①有利于企业的短期预测和决策;

②有利于科学的进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有利于推行和完善经济责任制;

③可防止企业盲目生产,注重销售,有利于全面面完成产销计划;

④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2)缺点:①提供的成本信息不适应长期决策和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决策的需要;

②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不符合传统成本的观念;

③按成本性态分类具有局限性;

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

(1)优点:①使人们重视生产环节;

②产品成本计算和存货计价完整;

③便于直接编制对外财务报表;

(2)缺点:①全部成本法说确定的分期损益难以被管理部门所理解;

②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摊十分繁琐;

③提供的成本资料不便于预测和决策分析;

④不利于企业成本控制和考核

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区别

(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2)成本划分和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3)存货成本构成内容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由于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必然小于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

(4)分期计算损益的方式不同。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补偿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而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由当期生产的产品分摊,按期末未销售的产品与当期已销售的产品的比例进行补偿。

(5)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案例三某特钢企业的工序加工费分配案例

负责人:学号:

该案例涉及的企业是位于我固西南地区的一家特殊钢生产企业。产品批量小,品种规格多,成品专业性强,不同产品的成本差别大,是特钢产品的几个显著特点。

一.工序标准成本管理是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入和细化,对预算管理形成有力支持。但在推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在一定程度上缺少详细、全面的定额指标、成本费用资料做基础,会导致预算指标制定有时与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产生偏离。该企业每种产品从投料到制成品出厂,每道工序均核算成本,实行逐步结转法向下一道工序转移半成品成本。每道工序的原料费按各批次的订单、生产任务书划分据实入账,而制造费用等很难具体辨认成本负担主体,按该公司规定先归集为工序加工费用,然后采用系数分配法分配到每道工序的产品成本之上。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成本=原料费+工序加工费

工序加工费=单位分值*分配系数*产量

单位分值=工序加工费总额/∑(分配系数*产量)

首先,我们认为该特钢企业的工序加工费共同费用的分配系数的主观因素太大,很多影响因素都会随着时间变化、科技的发展、技术的成熟、社会需求等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分析可发现,发生在某种产品上的直接加工费用没有直接计入该项产品成本,而是将共同费用的范围扩大,包括了直接人工。需要通过分配系数进行分配结转,造成误差较大。

二、分配系数,即分工序分配参数,是工序费用在产品品种之间分配的依据。该系数是有公司的技术部门和厂矿生产技术部,根据具体产品的技术标准,参考产品的成分、性能、工艺要求、冶炼或轧制等因素,制定的各种产品通过每个工序的所发生的消耗和费用的分配标准。该分配系数随着生产工艺、产品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因素的变化及时修订。

其次,我认为用一个分配系数就包含如此多的费用,扩大了分配系数的作用,我认为固定生产费用不需要用系数分配,按产量分配即可;

有一套该企业10年前的根据不同品种的单位产品占用加工机时、废品率或改判率、职工对生产难度的评价,以及成本负担能力等综合因素编制的分配系数。但10年来,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第一,该公司为减少高

附加值品种的炼废损失,把劣质废钢主要用于普通碳结钢的生产;第二,职工操作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加上使用优质原料,高附加值品种的废品率和改判率与低附加值品种的差别已不明显;第三年,由于原料质量较好,冶炼高附加值品种的每炉冶炼时间反而比低附加值品种的少。综上,企业重新确定了分配系数。

各工序加工费用分配系数

品种炼钢工序初轧工序精轧工序

前后前后前后普通碳结钢 1.0 1.0 1.0 1.0 1.0 1.0 弹簧钢 1.2 1.0 1.5 1.2 1.5 1.2

不锈钢 1.7 1.0 2.0 1.5 2.0 1.5 通过调整不合理的共同费用分摊标准,依据可靠的成本修改原计划,使该企业调整了品种结构,充分发挥了高销售毛利的不锈钢的生产能力,减少了低毛利的普通碳结钢的生产能力,结果使销售利润比原计划增加了0.18亿元。实行共同费用按系数分配的企业,重新审核分配系数是否合理,是否客观反映成本耗费,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它操作难度较高,确定具体系数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外,所以只能说把系数调到相对准确。

再次,我觉得不同工序的分配系数应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比如熔炼、浇铸、加热可依据“难轧”、“难炼”程度来确定分摊系数,轧钢步骤按机器工时分配,检验步骤按直接人工分配。

最后,我的分配方案如下:

一、将单位成本计算方法改为:

单位成本=原料费+直接人工+共同费用的分配额+固定制造费用分配额共同费用的分配额=单位分值*分配系数

单位分值=(工序加工费总额-固定制造费用总额-直接人工)÷∑(分配系数*产量)

二、采用目标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每月由一线生产生产工人小团队提出生产计划,由班组、车间、生产部门层层汇总并提出自己的生产计划,报上一级审批,核算。月末进行控制、汇总,每年对分配系数等内容进行修改、更新。

三、在员工积极性提高的同时鼓励生产工艺的创新,鼓励从事生产的员工多提意见(意见一经采纳开始实施,给与奖金;实施效果良好者,根据实施好坏程度,在年末给与不同程度的奖励),实现意见及时和技术部门、管理部门的无缝对接,尤其是技术部门,用以减少成本。

案例四关于马钢三铁厂是否停产的决策案例

负责人:学号:

前言:

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决策是否正确,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盛衰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在本案例中,针对马钢三铁厂是否停产所做的决策就攸关企业生死。如果该决策失误,可能造成马钢经营中的浪费和损失,甚至导致存货挤压和财务状况恶化,进而危及企业的继续经营。

在本例中,三铁厂长期属于内部亏损单位,而且由于技术装备落后,不具经济规模,产品单一,市场容量有限,特别是近两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生铁出口价格大幅度下滑,再加上三铁厂放开经营后的产品销售仍主要依靠国贸公司出口,缺乏开拓国内市场的能力,因此亏损仍十分严重。在本案例中,三铁厂1998年4月末的资产负债状况为:资产总额696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为2279,总固定资产为2394万元;负债和权益总额6962万元,绝大部分是公司内部往来。且1996年至1998年一直亏损,且数额巨大,今后亏损幅度将加大,全年控亏目标难以完成。所以停产势在必行。

分析:

根据案例提供的基本资料,我们得到了三铁厂的损益预测表:

项目单价数量(万吨)金额(万元)

一 . 销售收入1023.01 23.00 23529.17

其中:出口铁1010.16 19.88 20001.17

自制炼钢铁985.00 1.60 1952.00

铸造铁1200.00 1.60 1576.00

二.销售变动成本900.86 23.00 20719.78

三 . 销售费用103.69 19.80 2053.00

其中:出口费用国内部分80.00

23.69

19.80

19.80

1548.00

469.00

四 . 边际利润32.87 23.00 756.39

五 . 固定费用3646.00

六 . 财务费用215.00

七 . 营业利润-3104.61

由上表可知,三铁厂年亏损高达3100万元以上,这是对公司效益的实际影响。该亏损额比固定资产净值高了826万元。在这基础上,针对停产与继续生产进行相关比较,以得出进一步的决策结果。

如果继续生产的话,三铁厂需付出成本:

1.原材料和动力消耗仍照实际水平支出

2.运输费:548万元

3.修理费:2807万元

4.机料费:3937万元

5.人工及其他固定费用:3646万元

6.烧结矿变动成本:249.79元/吨

7.生铁变动成本:900.86元/吨(附:卸车费价格由3.5元/吨下降为2.5元/吨)

如果选择停产的话,三铁厂需付出的成本:

预计停产的费用:

项目金额(万元)

1.工资1069.00

2.工资性附加54

3.00

3.住房补贴17

4.00

4.财务费用70.00

5.其他10.00

6.合计1866.00

与继续经营相比,停产的比较利益为:3105-1866=1239万元

在考虑停产后职工的安排及一些单位利润变化导致比较利益减少,所以综合看,停产对马钢效益的正面影响不会少于1000万元。但是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项综合情况。

比较:

1.我们必须考虑到三铁厂的边际利润为756.39万元,如果将三铁厂停掉,不仅会导致这700多万的边际利润减少,而这部分的边际利润补偿了一部分固定成本,停掉三铁厂之后,这部分固定成本将全部由其他厂分摊,从而使马钢的利润减少。在尚未找到能够替代该部分边际利润的项目前我们仍应继续生产。

2.生铁出口优势。三铁厂的产品大部分供出口,每年能创汇1520万美元。停产之后,马钢在该块上损失较大。

3. 生产平衡问题。一旦停掉三铁厂,涉及到的是桃冲块矿4万吨和南山东精矿4万吨的利用问题。处理

不好很容易导致资源浪费。

4.职工的合理安排问题。由于三铁厂职工年龄平均偏大,很大一部分将难以顺利再就业。如何合理妥当的安排职工,这将是停产所面临最大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会引起很大后遗症。

问题及影响:

1.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铁厂的设备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明确要求淘汰之列,所以这些设备停掉是迟早的事。

2.不利于马钢的能源综合利用。现在资源日益短缺,企业成本不断上涨,如何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企业面对的最大课题。

3.由于目前三铁厂干部职工的情绪已经受到停产调研的影响,设备检修也不确定,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综合比较各个方面得失之后,我们认为马钢还是不能停掉三铁厂。

建议:

在做出决策之后,要进行信息反馈,以便及时修正决策方案。主要有以下一些建议:

1.尽快宣布继续生产的消息,安抚员工情绪,立即着手进行设备检修,清除安全隐患。淘汰陈旧设备,尽快

引进新设备,改善生产条件。

2.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成本支出。

3.针对产品单一的问题,进行员工创新技术培训,改变经营策略,发展多种产品,拓宽市场和销售环境,加

强市场竞争力,缩减亏损。

总结: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作用,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规模在日益扩大。组织间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复杂,导致影响企业做出决策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时候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方案,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案例五某特钢企业将制造成本当作变动成本导致错误决策的

后果案例

负责人:学号:

首先,对该企业的错误决策进行分析:由案例可知,总的来说,该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将制造成本当做变动成本,从而把销售毛利当做边际利润,以致得出了荒谬的结论和错误的营销决策。

第一,变动成本与制造成本的区别是稍有管理会计知识的人所共知的,如下:

1、变动成本

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这里的变动成本是就总业务量的成本总额而言。若从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来看,它是固定的,即它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变动并成正比例变动的这种完全的线性联系,只有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存在;超出了相关范围,它们之间的联系则可能表现为非线性的。

2、变动成本的主要特点

(1)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比例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数额将始终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上

3、制造成本

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耗费(材料、人工、折旧、动力等)。产品只有销售后才能完成价值实现,也才能弥补相应的成本,因此,将那些已销售的产品对应的制造成本进行结转,也就是营业成本了。还没有实现销售的产品作为库存,对应的制造成本就变为存货成本。当然,营业活动还有其他的费用,比如销售费用、广告、运输费、研究开发费、管理费用等,不作为营业成本而作为当期费用。

变动成本计算与制造成本计算的主要区别

项目变动成本计算制造成本计算

核算目的经营决策按会计准则确定存货成本和期间

损益

成本的范围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

费用,有时还包括变动管理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

共同费用的分摊原则只分摊变动成本,不分摊固定成

本。

受益原则:谁受益、谁负担,而

且要分摊全部间接制造费用。

而该公司财会部门并非不知道二者的区别,只是由于该企业产品品种数量多达几百个,涉及3—5个工序环节,一一测算各自的变动成本需花费大量的劳动,为了省事而采取了“简便”的测算方法。这一方面说明了某些企业领导不懂财会基本知识、盲目听信不负责任的会计人员的意见的危险性;同时也暴露出某些国有企业的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第二,从销售毛利来看:

A、B、F三种产品销售毛利为负值,所以该企业认为A、B、F三种产品是亏损产品,根据“亏损产品不生产’’的原则,砍掉了这三种产品,只安排了C、D、E三种盈利产品的生产。我觉得这个决策是错误的。

如下:

一、产销18万吨的方案:

表一 生产CDE 产品损益表(全部成本法)

单位:万元

表二 生产C 、D 、E 产品损益表(变动成本法)

单位:万元

注:由于固定制造费用总额24755万元并不会因为A 、B 、F 停

产而不发生,如果A 、B 、F 停产,则原来由ABF 所承担的这部分固定制造费用将全数转嫁到CDE 上,在这里我用CDE 各自的产量比重来分摊所剩的14590万元的固定制造成本,其中C 为4377万元,D 为892万元,E 为9321万元,所以加上原来CDE 产品所承担的固定制造费用,现在CDE 的固定制造费用32255。

项目 C D E 合计 销售收入 43740 13200 39100 96040 变动制造费用 35100 10230 33925 79255 边际贡献 8640 2970 5175 16785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11973 1772 11046 24755 管理费用 1500 1500 1500 4500 财务费用 1000 1000 1000 3000 固定成本小计 32255 税前利润 -5797 -1302 -8371 -15470 项目 C D E 合计 销售收入 43740 13200 39100 96040 销售产品制造成本: 期初存货 0 0 0 0 本期产品生产成本 47037 12002 44971 104010 可供销售产品成本

47037 12002 44971 104010 期末存货

0 0 0 0 销售产品制造成本小计

47037 12002 44971 104010 销售毛利 -3297 1198 -5871 -7960

管理及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 1500 1500 1500 4500 财务费用 1000 1000 1000 3000 税前利润 -5797 -1302 -8371 -15470

二、满负荷生产方案:

生产ABCDEF产品损益表(全部成本法)

表三单位:万元

项目 A B C D E F 合计

销售收入24380 34200 43740 13200 39100 38520 193140 销售产品制造成本:

期初存货0 0 0 0 0 0 0 本期产品生产成本24645 34800 42660 11110 35650 39590 188455 可供销售产品成本24645 34800 42660 11110 35650 39590 188455 期末存货0 0 0 0 0 0 0

销售产品制造成本小计24645 34800 42660 11110 35650 39590 188455 销售毛利-265 -600 1080 2090 3450 -1070 4685 管理及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750 750 750 750 750 750 4500 财务费用500 500 500 500 500 500 3000 税前利润-1515 -1850 -170 840 2200 -2320 -2815

生产ABCDEF产品损益表(变动成本法)

表四单位:万元

项目 A B C D E F 合计

销售收入24380 34200 43740 13200 39100 38520 193140

变动制造费用20935 28200 35100 10230 33925 35310 163700

边际贡献3445 6000 8640 2970 5175 3210 29440

固定制造费用3710 6600 7560 880 1725 4280 24755

管理费用750 750 750 750 750 750 4500

财务费用500 500 500 500 500 500 3000

税前利润-1515 -1850 -170 840 2200 -2320 -2815

根据上述数据,我用差量分析法对上述四个表格的数据进行分析:

假设甲方案为生产ABCDEF产品,乙方案为只生产CDEC产品

差量收入= 甲方案的收入—乙方案的收入= 193140—96040=97100

差量成本= 甲方案的成本—乙方案的成本= 163700—79255=84445

差量利润= 差量收入—差量成本= 97100—84445=12655

差量利润> 0

应该选择甲方案,即不能停产,生产ABCDEF六种商品会盈利。

可知执行该方案亏损的比表面上执行该方案所要亏损的多得多。而该公司如此安排只生产C、D、E三种产品时由于该公司将制造成本混淆成变动成本,把销售毛利当成边际利润总额,才会认为A、B、F三种产品时亏损产品。由表中可知A、B、F这三种产品的边际利润总额都是正数,说明生产这三种产品都可能获利。

注:差量分析法中的差量成本用的是相关成本,故在这里计算差量成本时不用考虑固定制造费用,因为固定制造费用在这里是无关成本,它不会关系到差量利润。

第三,我针对这个错误决策提出了解决方案。

判断A、B、F产品是否停产应用边际贡献定价法,边际贡献定价法是一种以变动成本作为基本要素的短期定价决策手段。它是指当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剩余或者陷入过剩产品滞销的困境时,为了补偿固定成本支出,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本量利”分析的盈亏临界点的要求所采取的一种灵活的定价决策方法。由基础数据可知,A的边际贡献总额为3445万元,B为6000万元,F为3210万元,它们都可以补偿固定成本的支出,所以应该继续生产下去,若停产,则亏损更多。

其次,可以提高企业人员及领导的专业文化素质及责任感。例如组织培训活动,训练员工的思维及观察能力,参加继续教育,并要求员工及时做出正确的报告以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最后,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错误的决策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把成本信息用于生产与否的决策,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其一,要确定哪些成本是变动的,哪些成本是固定的。制造业往往是多工艺环节的生产过程,每一道主要环节以及辅助生产环节,都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确认变动成本时需要从最终环节一直追溯到对外采购为止,是件麻烦的工作。其二,有些成本要素其性质介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之间,需要采用专门方法认真分析测算。其三,对历史成本数据要作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分析,不能简单地拿来就用。这样,才能依据客观的成本信息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

案例六凯茜·怀斯案例分析

负责人:学号:

凯茜会失去5000美元奖金的原因: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会计部门选用了完全成本法来计算的利润,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成本不仅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还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它与变动成本法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固定成本的分摊。完全成本法将固定成本平均分摊到本期所生产的每一件产品上,那些未销售的产品作为存货也承担了一部分的固定制造费用。但存货作为资产来说,它的成本并不计入销售成本,它所承担的本期的固定制造费用将递延到下一期的销售成本,成为下一期销售成本的负担,于是存货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利润的大小。因此,产量越大,产品成本越小;销售量越大,存货越少,销售成本越大,利润就越少。(其实就是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摊问题)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比较第二年与第三年损益如下表

第三年和第二年的对比

单位:美元

第三年第二年第三年比第二年

销售收入120000 100000 +20000

变动成本

变动制造成本 3.9*2000+4*1000+4*9000=47800 4*10000=40000 +8000

变动销售管理费用0.5*12000=6000 0.5*10000=5000 +1000

边际贡献66200 55000 +11200

固定成本

结转上年固定制造成本8800 0 +8800

本期固定制造费用30000 27000 +3000

本期固定销售管理费用10000 10000 0

固定成本小计48800 37000 +11800

税前利润17400 18000 -600

从凯茜这3年的营业数据来看,前两年生产量大于销售量,第二年的销售量大于第一年,存货也比第一年多,本期发生的固定成本并没有在本期负担,因此,第二年的利润大于第一年。而第三年,虽然销售量同比前两年有增加,但生产量少了,本期的生产成本就提高了。而原先的存货全部被销售了。也就是说,第三年不仅承担了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还承担了以前年度的固定成本。这两个量的变化,导致第三年的销售成本猛增,也就减少了销售利润,没有实现利润的增长。

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编制各年度的损益表:

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所计

算的税前利润有

所差别的原因:

第一年生产10000件,销售8000件。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将制造费用29000美元作为期间成本全额从边际贡献中扣减。而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本期销售8000件,只将8000件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23200(2.9×8000)美元,作为销售产品成本从销售收入中扣减,未销售的2000件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5800(2.9×2000)美元,则随着产品转入期末产品存货中。两种成本法在确定税前利润所扣减的固定制造费用不同,全部成本法较变动成本法减少5800美元,所以全部成本法比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增多5800(13400-7600)美元。

第二年生产11000件,销售10000件。采用后进先出法,第一年的存货先不在第二年销售,所以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将制造费用30000美元作为期间成本全额从边际贡献中扣减。而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本期销售10000件,只将10000件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30000(3×10000)美元,作为销售产品成本从销售收入中扣减,未销售的1000件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3000(3×1000)美元,则随着产品转入期末产品存货中,又由于还应冲减多分配的3000美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全部成本法较变动成本法减少3000(30000-30000+3000)美元,所以全部成本法比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增多3000(18000-15000)美元。

第三年生产9000件,销售12000件。采用后进先出法,第一年的存货2000件和第二年的存货1000件都开始在这一年售出,所以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将制造费用30000美元作为期间成本全额从边际贡献中扣减。而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本期销售12000件,将12000件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35800(2.9×2000+1000×3+9000×3)美元,作为销售产品成本从销售收入中扣减,又由于还应冲回少分配的3000美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全部成本法较变动成本法减少8800(35800+3000-30000)美元,所以全部成本法比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减少8800(26200-17400)美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销售收入 80 000 100 000 120 000 变动成本: 变动制造成本 31 200 40 000 47 800 变动销售管理费 3 200 5 000 6 000 边际贡献 45 600 55 000 66 200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29 000 30 000 30 000 固定销售管理费 9 000 10 000 10 000 税前利润

7 600

15 000

26 200

如果我是凯茜公司的副总经理,我将选择变动成本计算法损益表来评价凯茜的业绩,就是说凯茜应该得到5000美元奖金。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利润与产销量的关系。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是与销量同增减的。而变动成本法的利润还受到产量以及存货的影响,导致本期成本和利润不能充分和正确地反映。采用变动成本法能给管理者提供一个重要的信息:只有扩大销售才能扩大盈利。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环节,防止盲目生产,有利于全面完成产销计划。凯茜作为药品供应部的经理,主要负责销售,销售量才能真实地反映凯茜的业绩。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销量越大反而会降低利润,只有在扩大生产,增加存货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这对于凯茜来说是不公平的。不能公平地反映凯西在她的职责范围内为公司创造的业绩,也将打击她的销售积极性,各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2)关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都是当期所发生的,而完全成本法则将固定成本通过为销售的存货递延到了下一期,这必定会影响每个期间成本的计算。因此,变动成本法能科学的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有利于正确进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有利于完善经济责任制。对于凯西来说,也能客观地评价她不同时期的业绩,避免混淆经济责任。

(3)关于对外报告。变动成本法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但由于它计算的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成本的概念,且不适应对外报表的要求。而完全成本法则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在对凯西的业绩评价时采用变动成本法,在编制对外报表时仍需要采用完全成本法。

(4)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决策需要变动成本法,而对外报表编制则需要完全成本法。那就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1.设置“产成品”“在产品”等账户来登记变动成本。2.设置“变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日常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期末按当期销售量的比例,将其中归属已销产品部分归入“销售成本”。余额则留在账户上,附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在产品,产成品项目上。4.设置“销售成本”账户,并仍按完全变动法使用。5.根据有关资料加以调整,分别编制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案例七格力空调的专业化经营决策案例

负责人:学号:

多元化战略与专业化战略:

(一)含义的区别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多样化,多种经营,是指企业增加新的产品或事业部,向更广泛的业务领域拓展。

专业化经营:又称单一化经营,是指企业仅仅在一个产品领域进行设计、生产或者销售,企业的业务范围比较单一。专一化战略是一种避免全面出击可以利用核心技术强、资源集约以及经营效率高等优势将业务做精、做细、做透。是一种避免全面出击,平均使用力量的创业发展战略,更是一种进行产品和市场的深度开发,促使企业获取增值效益的企业竞争战略。

(二)优势和缺点

专业化经营多元化经营

优势(1)规模经济的实现。

(2)核心竞争力优势。

(3)目标市场优势。

(1)分散风险。

(2)资源利用优势。

(3)追逐利润优势。

缺点(1)抵抗风险能力较弱。

(2)市场容量及技术的

“瓶颈”问题。

(1)规模经济的丧失。

(2)经营管理费用的增加。

(3)资金问题。

格力的专业化经营的成功之处:

格力集团坚持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主要依据,是空调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中国,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于八十年代已进入普及各个家庭的成长时期,但空调市场的发育却因各种因素的制约,相对滞后。据有关资料发现,我国的空调市场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这就为格力集团的专业化经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格力集团的专业化经营战略主要通过内部发展的方式,即密集型成长战略加以实施。

1.专业化是格力最突出的经营特色,也是格力实现技术创新、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关键。“专”是为了“精”,也只有“专”才能保证“精”和“高”。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只有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和人力专攻一业,才能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

2.营销创新是企业立足市场、棋行天下的锐利武器。格力营销模式常变常新,经历了市场和时间的严峻考验,它正焕发越来越大的生命力。94年,首创“淡季贴息返利”模式;96年首创“年终返利”模式,被誉为“格力模式”,业内沿用至今;97年独创了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旗帜的区域性销售公司模式,被经济界、理论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经济领域的全新革命”;现在又推出了“4S+1”模式专卖店。

3.产品开发战略。集团制定了“出精品、创名牌、上规模、创世界一流水平”质量方针。企业管理部-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大全

一、基本财务比率 1、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 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工程项目成本指标分析 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年级2011级 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基于收集到的工程项目概预算书,分析某项目的成本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建议。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成本管理的理论知识,并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任务: 从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咨询公司或从网上下载完成的招投标文书,每个同学的工程项目不同,需要从建设单位角度和施工单位角度制定该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 设计成果: 1、网络上下载的估算报告或概预算书原文(电子版和纸板); 2、成本指标分析课程设计文本(内容详见附表)。 主要要求: 1、课程设计要求每人独立完成,设计的结果由设计人员每人单独提交。 2、课程设计方案的深度:各种管理建议要落实到可以操作的层面上,比如某 一具体的措施能够明确到某个人或部门能够执行;至少要完成附表中的相关指标分析。 3、严格按照学校课程设计要求进行。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成本规划与成本控制的理论; ●设计和施工阶段各成本控制要点;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分析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成本各子项控制与项目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目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 1、《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任宏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工程项目管理》(丛培经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设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 4、课程设计任务书; 5、工程管理相关网站; 6、其它相关资料。 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1、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0.5天; 2、设计任务计划的制定,0.5天; 3、完成项目成本控制方案并提交成果,5天。 任务下达日期 2013 年 12 月 19 日完成日期 2013 年 12 月 27 日

成本管理会计作业

单位:元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 A 、B 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两种 一、练习材料费用的分配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A 、B 两种原材料。甲产品投产 200 件,原材料 单件消耗定额为:A 材料 8 公斤,B 材料 6 公斤;乙产品投产 100 件,原材料 单件消耗定额为:A 材料 2 公斤,B 材料 4 公斤。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A 材 料 1 元,B 材料 2 元。材料成本差异率均为-1%。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 A 材料 1836 公斤,B 材料 1568 公斤。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二、练习材料费用的归 集与分配 某企 业 2012 年 5 月材料耗用汇总情况如下: 材 料领用汇总表 产品的产量资料及定额资料如下:A 产品产量 600 件,材料单位耗用定额 7.5 千克;B 产品产量 500 件,材料单位耗用定额 6 千克。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2、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领用部门直接耗用共同耗用金额

三、练习存货发出计价 方法的核算 1、资料:某工业 企 业2000年12月3 1日以前对发出存货 计价采用先进先 出法,2001年1月1日起改为后进先出法。该企业2001年1月1日存货的账 面余额为112500元,结存数量为1250;1月6日购入2000吨,每吨单价92元;1月14日发出3000吨存货;1月20日又购入1300吨存货,单价93元。该企业采用永续盘存制。 2、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1年1月31日存货的账面余额。 (2)比较由于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后对期末存货价值的影响。 四、资料: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 两种产品的单位燃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 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 要求: ①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②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 成本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账。 燃料费用分配表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公式汇总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大全 1、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 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 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 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 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 3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 3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数 3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35、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36、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大全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大全: 1、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 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 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 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 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

淮工成本管理课程设计答案

淮工成本管理课程 设计答案

4.已知A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连续三年销量均为1000件,而这三年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件;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费用,这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为9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 0元。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销售税金,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

年税前利润。(2)根据计算结果,简单分析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损益计算的影响。 2、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和的有关资料如表2一3所示。 表2一3 要求: (1)用完全成本法为该公司编制这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销售增加50%,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 (2)用变动成本法根据相同的资料编制比较利润表,并将它同(1)中的比较利润表进行比较,指出哪一种成本法比较重视生产,哪一种比较重视销售。 2、解: (1)采用完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和的比较利润表,如表2-9所示。 表2一9 之因此会出现销售增加50%,营业利润反而降低89%的结果,完全是由于生产量高于生产量,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相应地更低,导致销售的产品所负担的单

位固定成本也比低。因此,出现了销售量虽然大幅度上升,可是由于生产量降低,最终的营业净利反而降低的结果。 (2)采用变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和的比较利润表,如表2--10所示。 表2一10 比较两表计算结果可知,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增加产量能够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在销量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利润,因而企业会重视生产环节;相反,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固定成本被视为期间成本,只有增加销量才能增加贡献毛益,从而增加利润,因此企业会相对重视销售环节。 5.某企业(无期初存货)生产A产品30000件,单位变动制造成本5元全年固定制造费用1 0元,固定性营业及管理费用60000元。以每件10元出售A产品18000件。要求: 1.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该企业的销售成本 2.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该企业的税前利润 3.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该企业的销售成本 4.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该企业的税前利润 单位:万元 1.完全成本法销售成本= (5*3+12)/3*1.8= 16.2 2.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1.8*10-16.2-6= - 4.2 3.变动成本法销售成本=1.8*5=9

2017年中级财管公式汇总大全

中级财管全书公式总结 第二章财管基础 一、复利现值和终值 (三)二、年金有关的公式: 1.预付年金 终值——具体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 方法二:F=A[(F/A,i,n+1)-1] 现值——两种方法 方法一:P=A[(P/A,i,n-1)+1] 方法二:预付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1+i) 2.递延年金 现值 【方法1】两次折现 计算公式如下: P=A(P/A,i,n)×(P/F,i,m) 【方法2】 P=A(P/A,i,m+n)-A(P/A,i,m)=A[(P/A,i,m+n)-(P/A,i,m)] 式中,m为递延期,n为连续收支期数,即年金期。 【方法3】先求终值再折现 (四)P A=A×(F/A,i,n)×(P/F,i,m+n)

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一样,计算公式如下: F A=A(F/A,i,n)注意式中“n”表示的是A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 3.永续年金利率可以通过公式i=A/P 现值P=A/i 永续年金无终值 4.普通年金 现值 =A*(P/a,i,n) 终值= A*(F/a,i,n) 5.年偿债基金的计算 ①偿债基金和普通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 ②偿债基金系数和年金终值系数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6.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 年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约定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资本或清偿所债务的金额。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普通年金现值P,求年金A。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称为资本回收系数,记作(A/P,i,n)。 【提示】(1)年资本回收额与普通年金现值互为逆运算; (2)资本回收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总结】系数之间的关系 1.互为倒数关系 2.预付年金系数与年金系数 (五)三.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1年计息1次时的“年利息/本金” 名义利率:1年计息多次的“年利息/本金” (六)四.风险与收益的计算公式 1. 资产收益的含义与计算 单期资产的收益率=资产价值(价格)的增值/期初资产价值(价格) = [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 =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会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成本会计 课程代码:3301A122(会计电算化)、3302B122(会计与审计) 所属院系:财经学院制定时间:2010.11.02 制定人:黄燕批准人: 二、基本信息 学分:4 课程类型: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专业课 学时:72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 授课对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专业 后续课程:财务管理、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它的主要能力是掌握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基础,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而完工产品的成本主要是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构成,这样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核算就形成了课程的分能力,要掌握这种能力就需要有若干的知识点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应会能力标准。本课程就是根据主要能力推出应会能力,再由应会能力推出应知能力,从而进行能力构建的。 (1)知识教学目标 ①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熟练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③熟悉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定额法; ④熟悉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成本分析。 (2)能力教学目标 ①通过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的学习,训练学生的综合核算能力; ②通过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③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综合模拟训练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团结协作、计算机操作等能力,提高学生严谨务实、诚实守信等综合素质。 (3)素质教育目标 ①具有热爱所学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②具有胜任会计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和健康的身心; ③具有较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全 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与在产品之间的 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成本分析。教学总学 时为72学时,扣除考试及复习占用学时,知识模块与对应学时为: 教学模块名称任务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分学时合计 模块一成本和成本会 计 任务一成本会计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2 2 任务二成本会计的对象; 任务三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任务四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任务三 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有 关账务处理 模块三要素费用的归 集和分配 任务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2 16 任务二材料费用的核算 2 任务三工资薪酬费用的核算 2 任务四其他费用的核算 2 任务五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4 任务六制造费用的核算 2 任务七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2 模块四生产费用在完 工产品与在产 品之间的分配 任务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2 10 任务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8 模块五 产品成本计 算方法概述 任务一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 算的影响 2 2 任务二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任务三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模块六 产品成本计 算的基本方法 任务一品种法 4 16 任务二分批法 6 任务三分步法 6 模块七产品成本计任务一分类法 4 8

成本管理会计_第一、二、三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成本管理会计》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15题,总分值15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 C )。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核算 D、成本分析 2.生产经营费用按费用的( B )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A、经济内容 B、经济性质 C、经济用途 D、经济作用 3.下列项目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 )。 A、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B、企业支付的动力费用 C、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 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4.一般来说,产品成本汇总表的编制依据是( A )。 A、产品成本明细账 B、费用明细账 C、科目汇总表 D、半成品明细账 5.车间维修人员的工资应计入( C )。 A、“应付账款”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6.甲、乙两种产品的重量不同、材料单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制定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材料领用时未能区分每种材料的消耗量,则对甲、乙产品共同消耗的材料费用,可以用作为分配标准的是( B )。 A、完工产品的重量 B、完工产品的数量 C、每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D、每种产品的实际材料消耗量 7.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归集制造费用15000元,本月该车间生产了A、B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200件和300件。本月该车间为生产A、B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8000小时。其中A产品3000小时,B产品5000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率为( D )。 A、30 B、5 C、3 D、1.875

cpa财管公式汇总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教材重要公式汇总说明: 1.特别提示:财管学习中,思路比公式更为重要,公式仅仅是思路的外在体现; 2.不必记忆公式的字母表示,重在其运用,考试的时候直接带入数字列式即可; 3.以下的公式总结,仅仅列出重要公式,以供大家参考;由于时间有限,不妥之处,还望谅解!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学习要求】 1.熟练掌握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2.理解管理用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逻辑联系; 3.掌握内含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4.理解外部筹资额的计算步骤。 一、财务评价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记忆】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指标,其分母均为流动负债,区别在分子,分子的记忆可以通过其指标名称得出。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1.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2.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 3.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思考】资产负债率为60%,请计算权益乘数和产权比率。 4.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 5.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提示1】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提示2】分子中的利息费用仅仅指利润表中“费用化”部分,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计入利润表的费用化利息,还包括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化利息,即“全部利息”。 6.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提示】此处分母的利息费用,和利息保障倍数的分母相同,即“全部利息”。 7.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 (三)营运能力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分为( ) A. 综合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 B. 平行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C. 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D. 实际成本结转法和计划成本结转法 2. 混合成本的成本模型为y=a+bx,其中a表示( ) A. 固定成本部分 B. 总成本额 C. 单位变动成本 D. 变动成本部分 3. 若销售利润率为20%,变动成本率为40%,则安全边际率应为( ) A. 33.33% B. 35% C. 12% D. 18% 4. 区别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最主要标志是( ) A. 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 产品成本计算期 C.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D.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 由于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创利额的资料,因此它有利于正确地进行( ) A. 价格决策 B. 长期决策

C. 有关短期决策 D. 长、短期决策 6. 在影响利润变动的各因素中,一般情况下,以下列哪种的敏感性最大( ) A. 单位变动成本 B. 销量 C. 单价 D. 固定成本总额 7. 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支付)的手续费等,应借记( ) A. “制造费用”科目 B. “财务费用”科目 C. “管理费用”科目 D. “销售费用”科目 8. 作业成本计算法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 A. 契约的集合 B. 作业的集合 C. 产品的集合 D. 生产线的集合 9. 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就是按照下列哪种计算产品成本( ) A. 订单 B. 品种 C. 车间 D. 生产工艺过程 10. 以下哪个是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 A. 作业中心

财管公式大全

2013年中级财管全书公式总结 第二章财管基础 一、复利现值和终值 n)1+i复利终值公式: F=P×(复利终值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其中,(1+i n)+i复利现值公式:P=F×1/(1复利现值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其中1/(1+i)(1)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结论nn互为倒数。)(1/1+2)复利终值系数(1+i)i 和复利现值系数( 二、年金有关的公式: 1.预付年金 终值 具体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

方法二:F=A[(F/A,i,n+1)-1] 现值 两种方法 方法一:P=A[(P/A,i,n-1)+1] 方法二:预付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1+i) 2.递延年金 现值 【方法1】两次折现 计算公式如下: P=A(P/A,i,n)×(P/F,i,m) 【方法2】 P=A(P/A,i,m+n)-A(P/A,i,m) =A[(P/A,i,m+n)-(P/A,i,m)] 式中,m为递延期,n为连续收支期数,即年金期。 【方法3】先求终值再折现 P=A×(F/A,i,n)×(P/F,i,m+n)A终值 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一样,计算公式如下: F=A(F/A,i,n)A注意式中“n”表示的是A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 3.永续年金 利率可以通过公式i=A/P 现值 P=A/i 永续年金无终值 4.普通年金 现值 =A*(P/a,i,n) 终值= A*(F/a,i,n) 5.年偿债基金的计算 ①偿债基金和普通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 ②偿债基金系数和年金终值系数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6.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 年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约定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资本或清偿所债务的金额。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普通年金现值P,求年金A。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搓桂电孑科弑火旨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案例2:政府医疗健康服务的成本形态 案例4:多种 成本分配基础下的成本计量 案例8:相关成本分析 案例11: 编号: 案例13:有关间接费用的预算 12 案例1: 成本变效应及所得税效应 10 11

案例1:成本变效应及所得税效应 一、本量利分析概念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一产量(或销售量)一一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为CVP 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CVP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VCP分析)。它着重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会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应明确认识下列基本关系: a -------- 1.在销售总成本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售价的高低。单位售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售价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 2.在销售收入己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单位变动成本越高,则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3.在盈亏临界点不变的前提下,销售量越大,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4.在销售量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越低,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O 二、什么是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 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景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混合成本可以用直线方程y=a+bx模拟,其中bx表示()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C.单位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总额 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B.在各种业务员凉水平下保持不变 C.随业务量变动而成反比例变动D.在各种业务员凉水平下各不相同 3.当经营杠杆系数为1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固定成本为零B.贡献毛益为零C.固定成本和费用为零D.变动成本为零 4.关于敏感系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数值变动百分比 B.敏感系数越小,说明利润对参数值的变化越不敏感 C.敏感系数值越大,说明利润对参数值的变化越敏感 D.敏感系数为负值,表明因素的变动方向和目标值的变动方向相反 5.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期末存货中不含固定制造费用B.最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C.税前利润随生产量同方向变动D.税前利润随销售量同方向变动6.下列预算中只反映实物量,不反映现金收支内容的是() 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制造费用预算D.直接材料预算7.只衡量其货币投入量,而不衡量其货币产出量这是()的特点。A.成本中心B.利润中心C.投资中心D.责任中心 8.当企业拥有剩余生产能力,而且短期内又无法移作他用或市场销售量急剧萎缩,一般采用()定价方法。 A.成本加成定价法B.贡献式定价法C.保本定价法D.保利定价法9.在联产品深加工与否决策中需要考虑的成本是() A.可分成本B.联合成本C.不可延续成本D.不可避免成本

成本管理会计作业一

成本管理会计作业一 一、单选题 1、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的构成是() A.技能、独立、客观、保密B.技能、公正、客观、廉正C.公正、客观、廉正、保密D.技能、保密、廉正、客观 2、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 C.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大 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3、某产品按每件10 元的价格出售时,可获得8 000 元贡献边际,贡献边际率为20% ,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0000 件;将价格调低为9 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9 000 件,则调价后的利润无差别点业务量为()。 A.9000 件 B.8000 件 C.6000 件 D.4000 件 4、成本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是() A.厂部 B.各级管理人员 C.一般职工 D.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 5、下列方法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是( ) 。 A.平行结转法B.逐步结转法 C.综合结转法D.分项结转法 6、当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的关系是() A.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B.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C.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D.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无关 7 、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照明费用B.广告费用 C.职工教育培训费用D.业务招待费用 8、辅助生产费用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A.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中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中 C.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和部门 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9、如果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原材料费用应按( ) 比例分配。A.数量B.定额工时C.约当产量D.定额费用10、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是指单位()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 A.实际人工工时B.定额人工工时

2019年注会财管公式汇总(达江老师整理)

2019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教材重要公式汇总说明: 1.特别提示:财管学习中,思路比公式更为重要,公式仅仅是思路的外在体现; 2.不必记忆公式的字母表示,重在其运用,考试的时候直接带入数字列式即可; 3.以下的公式总结,仅仅列出重要公式,以供大家参考;由于时间有限,不妥之处,还望谅解!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学习要求】 1.熟练掌握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2.理解管理用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逻辑联系; 3.掌握内含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4.理解外部筹资额的计算步骤。 一、财务评价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记忆】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指标,其分母均为流动负债,区别在分子,分子的记忆可以通过其指标名称得出。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1.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2.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 3.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思考】资产负债率为 60%,请计算权益乘数和产权比率。 4.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 5.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提示 1】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提示 2】分子中的利息费用仅仅指利润表中“费用化”部分,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计入利润表的费用化利息,还包括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化利息,即“全部利息”。 6.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提示】此处分母的利息费用,和利息保障倍数的分母相同,即“全部利息”。 7.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 (三)营运能力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方案

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基本说明 《管理会计》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财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也是工商管理等有关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总学时72,4学分,一学期开设。在财务会计专业中,本课的先行课程为《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后续课程为《财务管理》等。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 (一)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符合电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一章总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内容,熟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管理会计产主的背景及发展趋势,一般了解管理会计原则和管理会计机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含义 1.管理会计的定义 2.管理会计的职能 3.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2.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 第三节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 1.基本假设,管理会计主体,理性行为,合理预期,充分信息 2.基本原则,经济求利,最优化,相关性,重要性 第四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成本管理会计作业二OK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本管理会计》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B )。 A.产成品成本B.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产品的综合成本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2、不在“废品损失”科目核算的内容是( C ) A.修复废品人员的工资 B.修复废品耗用的材料 C.实行“三包”损失 D.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3、假设每个质检员最多检验500件产品,也就是说产量每增加500件就必须增加一名质检员,而且是在产量一旦突破500件的倍数时就必须增加。那么,该质检员的工资成本就属于( B ) A.半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 C.延伸变动成本D.变动成本 4、作业消耗一定的( D )。 A.成本B.时间C.费用D.资源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产品售价为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总量应达到( A )件 A.400 B.222 C.143 D.500 6、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都是( C )。

A.约当产量比例法B.交互分配法 C.按年初数固定成本计价法D.定额比例法 7、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不应停产的条件有(BCD ) A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大于1 B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 C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零 D 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零 8、为实现目标利润可以采取如下措施(ACE ) A.提高单价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C.增加销售量D.降低固定成本E.调整产品品种结构 三、判断题 1、保本点、保利点和保本作业率都是反指标。( ×) 2、“制造费用”帐户的发生额最终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故月末必然没有余额。(×) 3、交互分配法只进行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交互分配。(×) 4、分类法是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5、安全边际率与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之和为1。(√) 6、由于实际工时和预算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称为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7、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 8、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一系列差异是由于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不同处理(√)。 四、计算题 1、某企业甲产品分两道工序完成,第一工序月末在产品320件,完工程度为36%(完工率),第二工序月末,在产品180件,完工程度为86%(完工率)。本月完工产品680件,月初加本月工资费用合计61275元。1)计算各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计算工资费用分配率3)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工资费用。 答: 第一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20 X 36% = 115.2(件) 第二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80 X 86% = 154.8(件) 月末完工产品数:115.2 + 154.8 + 680 = 950(件) 工资费用分配率:61275/950 X 100% = 6450%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公式汇总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公式汇总 --作者/来源:考试大财务报表分析 1、流淌比率=流淌资产÷流淌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淌负债 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淌负债 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预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 6、流淌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淌资产 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 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 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 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淌资产-流淌负债) 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 17、平均发行在外一般股股数=∑(发行在外的一般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 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一般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19、市盈率(倍数)=一般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一般股股份总数 21、股票获利率=一般股每股股利÷一般股每股市价 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 股利保证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 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 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一般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 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对票据) 现金流淌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淌负债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运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 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一般股数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 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汇总

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教材重要公式汇总说明: 1.特别提示:财管学习中,思路比公式更为重要,公式仅仅是思路的外在体现; 2.不必记忆公式的字母表示,重在其运用,考试的时候直接带入数字列式即可; 3.以下的公式总结,仅仅列出重要公式,以供大家参考;由于时间有限,不妥之处,还望谅解!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学习要求】 1.熟练掌握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2.理解管理用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逻辑联系; 3.掌握内含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4.理解外部筹资额的计算步骤。 一、财务评价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记忆】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指标,其分母均为流动负债,区别在分子,分子的记忆可以通过其指标名称得出。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1.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2.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 3.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思考】资产负债率为60%,请计算权益乘数和产权比率。 4.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 5.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提示1】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提示2】分子中的利息费用仅仅指利润表中“费用化”部分,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计入利润表的费用化利息,还包括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化利息,即“全部利息”。 6.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提示】此处分母的利息费用,和利息保障倍数的分母相同,即“全部利息”。 7.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 (三)营运能力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