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译诗缘何而_音美_诗歌翻译中的语音象似性

译诗缘何而_音美_诗歌翻译中的语音象似性

译诗缘何而_音美_诗歌翻译中的语音象似性
译诗缘何而_音美_诗歌翻译中的语音象似性

38

译诗缘何而“音美”?

——诗歌翻译中的语音象似性

卢华国 张 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4)

摘 要:许渊冲教授的“音美”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诗歌译论之一。N?th 象似观关照下的语音象似性为我们从语外和语内把握音美理论以及看待音美同音似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并为诗歌翻译中音美的传达带来新启发。

关键词:音美;语音象似性;音似;诗歌翻译[中图分类号]H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6539(2010)04-0015-05

Phonic Iconicity in Poetry Translation: A New Perspective to Prof.

Xu’s Theory of Prosodic Beauty

Lu Huaguo/Zhang Ya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

Abstract :Prof. Xu’s “Prosodic Beauty” remains among the most in ?

uential theories of poetry transl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N?th’s exophoric—endophoric distinction, Phonic iconicity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is theory in relation to Prosodic Resemblance and sheds light

on the rendition of Prosodic Beauty.

Key words :Prosodic beauty; phonic iconicity; prosodic resemblance; poetry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 2009 - 3 - 3

[作者简介] 卢华国(1979~ ),湖北十堰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词典学和翻

译学。

张雅(1981~ ),女,河南信阳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

和翻译学。

一、引言

作为著名的诗词翻译专家,许渊冲教授笔耕不辍,译作等身,被誉为“诗译英法第一人”。在实践的同时,许先生还积极探索诗歌翻译理论,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将自己的译诗主张归纳为2句话10个字: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许渊冲,2005:22)。其中的“美”即“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是针对诗歌翻译标准的论述,对后来的译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先生说道,“即使一个词只能传达八分意美和八分音美,那也比另一个能传达九分意美和五分音美的词汇强”(同上:81)。由此可知,“三

美”中“音美”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

有的高度。然而,对于音美,许先生没有作详细的解释,只是说“诗要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这就是诗词的音美”(同上:76)。“节调”和“押韵”的确是构成音美的基本要素,但并不是全部要素,而“顺口”和“好听”讲的是效果。由于许先生对音美的阐述过于笼统,从而给人们的理解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在最具影响力的诗歌译论中,“音美”理论占据了无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分析其构成要素、发掘其内涵,对于繁荣诗词翻译及发展我国译论都是非常必要的。语音象似性通常指音与所指之间存在的象似现象,而N?th 的象似观拓展了语音象似性的内涵,为我们理解音美理论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语音象似性与“音美”理论

象似性通常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的映照性的相似现象(王寅,1999)。与皮尔斯对象似性的三分相对应,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根据相似和抽象的程度被分为3个次类:映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详见M.K. Hiraga,1994:7)。W. N?th (1999:614~615)认为象似性不仅存在于能指和所指之间,还存在于能指和能指之间,也就是说,不仅在形式和意义之间(form mining meaning)存在象似关系,而且形式与形式之间通过模仿(form mining form)也能产生象似关系。他把前者称为语外(exophoric)象似性,把后者称为语内(endophoric)象似性,并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把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语外象似性,却忽视了语言内部形式对形式的模仿关系。因此,他重点论述了语内象似性。语内象似性体现为两个层次:语言系统层次和文本层次。前者主要是指系统内部与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之间的拟象象似关系,后者和文学语言联系尤为密切,表现为语言形式在文内(intratextual)和文际间(intertextual)有意义的重复。所谓有意义的重复,是指语言形式的重复要么具有连贯作用,要么产生修辞效果。例如,本文中“的”字重复是无意义的,而“象似性”这个词语的重复因为关乎宏旨,所以是有意义的。N?th对象似性的内外之分至今仍未得到广泛的承认,国内虽有不少学者对象似性作了积极的探讨,但对N?th的象似观却无人提及。笔者认为,语内象似性的提出将人们的目光从符号与外部的联系引向了符号之间的联系,无疑拓宽了象似性研究的范围,为象似性增添了新的内涵,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全面理解音美理论打开了一扇门。

王寅(1999)将象似性的表现确定为3个方面:音、形和结构,但是音和形的象似性有时也表现出结构方面的特征,甚至本身就是结构象似性,比如由节奏体现出的象似性,既属语音象似性,又属结构象似性(M.Nanny & O. Fischer,2006)。文学家常常被比作是音乐家和丹青手,说他们描写各种事物时语言富有音乐感和美术性,赋予事物以声色形态,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观其形,享受一顿感官的大餐。这说明,听觉(语音)效果和视觉(语相)效果都为文学家所推崇。有鉴于此,我们可从语相和语音两个方面讨论诗歌中的象似性,语音象似性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众所周知,语音是语言首要的存在方式,是第一符号系统,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更加注重语音在读者那里产生的效果,许先生对音美的强调正说明了这一点。

文学的本质到底是通过语外象似的关系描写世界,还是通过语内象似关系回指自身,自亚里斯多德以来人们围绕这个问题争论不休。N?th (2001:24)指出“象似性原则是衡量这两种貌似矛盾的文艺美学的共同标准”,由此可见,不管是语内象似性还是语外象似性都是构成文学作品中“美”的重要要素。而语音象似性正体现了诗歌之音美。在N?th象似观的关照下,我们可以将构成音美的要素分为语外和语内两部分,前者包括拟声词、语音象征和节奏,体现了音义之间如影随形的关系,诗歌正是借助音义之间的这种关系来传达独特意义;后者表现为语音的重复,包括语音的全部重复和部分重复,它们使诗歌一唱三叹,为诗歌平添了几分情趣。从语音象似性角度审视音美,除了能够比较明晰地界定其构成要素外,还可以将音美同意美和形美统一起来。音美的语外要素体现了音义之间的密切联系,因而可以彰显原诗意境,突出原诗意美;其语内要素则体现为语音的重复,而语音的完全重复通常意味着语词的重复,由此可以产生一种整饬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形美的体现,这在汉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语音象似性的翻译与“音似”

如上所述,既然象似性是构成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的重要要素,那么象似性理应成为文学翻译包括诗歌翻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不是对待所有的象似性译者都应该一视同仁?如果不是,象似性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进入译者的视野呢?对于象似性与翻译的关系,已经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而且不乏独到的见解,

39

但是对于以上问题,明确的答案尚告阙如。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翻译实践证明,欲照顾到所有的象似性既没必要也不可能。Tabakowsha(2003:363~364)区分了两种象似性:常规(conventional)象似性和创新(creative)象似性,他认为在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中,常规象似性的透明度逐渐减弱至完全消失,平时并不易为人所察觉,“只有当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的交际意图”,或者说“具有意向性时”,象似性才成为译者关注的对象。就原作者而言,意向性适用于以上两种象似性。据此,笔者以为可进一步将象似性分为消极象似性和积极象似性。前者沉淀于意识的深处,作者或读者都不易察觉它的存在,未激活的常规象似性即属于这一类;后者包括激活的常规象似性和临时创造出的象似关系,它们成为作者表意的手段,接受作者的调遣。很显然,只有后者才是译者捕捉和把握的对象。对于诗歌中促成音美的语音象似性明显属于后者,译者当然应该重视。否则,诗歌的翻译总会造成相当的缺憾。

许先生的音美理论虽然是针对诗词翻译提出的,但是同样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赏析诗歌,它突出地体现了原诗和译诗独立的文学价值。而许先生的“音似”似乎与诗词翻译有着更密切的联系。音美和音似之间虽有不同,但二者密切相关,在诗歌翻译中得到了统一。许先生强调说,音似是音美的基础,并举例说把“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磅礴”译作“pompous”,二者语音相近,就是音似的体现。既然音似是音美的基础,为了做到原诗和译诗“音似”从而再现原诗的“音美”,诗歌翻译中语音象似性就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妥善的处理。下面将通过译例从语外和语内具体说明翻译中如何通过语音象似性再现原诗的音美。

1.语外象似性

(1)拟声词

拟声词最直接地体现了音义之间的象似关系。这可以从不同语言中语音对声音模拟的一致性得到佐证,例如,杜鹃在英语中叫cuckoo,汉语又叫布谷鸟,两种名称都来自对这种鸟叫声的模拟,二者何其相似。因为拟声词通过音义之间的直接模仿能够产生独特的音响效果,所以在诗歌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诗歌表现音美的重要手段。虽然语言对声音的模拟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受到各自语音系统的制约,但是各民族对大部分声音都有自己的拟声词,而且都觉得本民族的拟声词模仿得维妙维肖,这就是拟声词可译的前提。拟声词翻译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字的描述让译文读者像原文读者一样,听觉上得到相应的刺激,并产生如闻其声的效果。拟声词应当翻译,通常可以得到近乎完美的再现,这早已成为翻译的共识。这方面成功的译例比比皆是,参见例(1)。

例(1)原文: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 g;

T 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 dance in a ring,

Cold doth not sing, 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Thomas Nashe, “Spring”)

译文:春天,可爱的春天,你是快乐之王总领全年。

万紫千红争妍,少女环舞翩跹;

已无料峭之寒,处处俊鸟声喧,

咕咕,啁啾,卟喂,嘟喂哒喔。(刘英凯译)

此例最后一行通过连用4个拟声词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模拟杜鹃、夜莺、田凫和猫头鹰的叫声,逼真地刻画了万物复苏的景象,衬托出春日里的一片盎然生机,译文也是4个拟声词连用,完美地再现了原文的声响效果。

(2)语音象征

语音象征之所以被认为具有象征作用,就在于词语本身某些音素的发音(包括发音时发声器官的动作、发音时面部的表情)能引起某种概念、意境和气氛的联想。例如,英语中/s/音与蛇有着不解之缘,蛇的英文是snake和serpent,发出的声音是hiss;无独有偶,汉语中蛇读shé,发出声音是咝(读sī),也跟/s/关系密切。就连诗人D.H.Laurence在《蛇》这首诗中也表现出对/s/音的偏爱。像咝音这样能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引起相同联想的实属罕见,但语音象征却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正是由于能够引起联想,语音象征几乎成了诗歌的最爱,唐代诗人贾岛关于“推

40

敲”的炼字佳话便是力证。因为语音象征音义之间的象似关系只是一种可能的联想关系,所以认为语音象征不可译者或不必译者不在少数(如,刘宓庆,1993:128)。语音象征的翻译的确存在着可译性限度,但是,既然语音象征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译者从译语资源中找到一个与原语语音有着相同象征的语音并不是没有可能的,而这个被找到的语音并不一定要与原语的语音相同。换言之,语音的联想才是我们传译的最终目的。而翻译实践中成功的译例也有不少,参见例(2)。

例(2)原文: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 ew, the furrow followe d free;…

( S.T.Coleridge: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译文:浪花纷飞,拂拂风吹,舟亦随,如燕尾;……(朱湘译)

细细诵读后,读者会发现这两句诗节奏明快,乐感强烈。究其原因,诗人除了在头韵和尾韵上颇下了一番工夫外,并且重复/f/音达5次,又配以长元音,给人一种顺水轻舟的感觉。翻译中若想再现原诗营造的意境已属不易,欲兼顾音律及语音联想,更让人捉襟见肘。但是该译文紧随原诗,同样连用了5次声母f,并与韵母ui配合,产生了与译语相同的联想,给了译入语读者同样的感受。

(3)节奏

语音节奏由语音的长短轻重、高低缓急相继承的关系构成,受到生理、理解和情绪的影响(朱光潜,2005:97)。而这3个要素均属语外世界,语外节奏正是通过它们作用于语言节奏。为了增强感染力,诗人都会根据所表达的意义调控并改变语言的节奏。这种语内节奏对语外世界或者说对意义的呼应就是节奏的象似性。节奏象似性是诗歌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成为作者与读者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作者的情绪直接流露于声音节奏,听者依适应与模仿的原则接受这声音节奏,任其浸润蔓延于身心全部,于是依部分联想全体的原则,唤起那节奏常伴的情绪”(同上:96)。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节奏有着丰富的联想意义,译者若不传达,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遗憾。尽管语言间节奏构成方式不尽相同,有时完全不同,但根据译语节奏的特点再现原语节奏的联想意义却是可行的,因为节奏象似性是结构上的象似关系,可以用类比法再现,例如,以顿代步不失为英诗汉译的可行办法。

例(3)原文:The old dog barks backward without getting up,

I can remember when he was a pup. (Frost The Span of life)

译文:这只老犬只转头叫了叫,没起立,

它小时候那模样,我还记得起。(黄杲炘 译)

黄杲炘(2002)认为此诗在节奏方面有如下特点:全诗基本以抑抑扬的三音节写成,读来语速较快,给人以匆匆之感,也有利于表现狗小时候的灵活敏捷;其中第一行,连续4个重读音节,与后3个词首位粗重有力的辅音配合,减慢了语速,干扰了节奏,让人读来费力却无可奈何,就像那只只能趴着的老犬,欲站起来却力不从心。诗句的节奏与它给人的视觉形象建立了联系。译文以三字顿建行,每行4顿,与原作格律相当;第一行“老犬只转”4字都是三声,而且其中一些声母发音时嘴部肌肉紧张,使该行前半部分读起来拗口,干扰了语速。可见,译诗亦步亦趋,几乎完全保留了原诗的精妙之处,再现了音义之间的呼应关系,与原诗比读,不由人不佩服。

2.语内象似性

(1)文内象似性

语内象似性是指形式与形式之间的模仿关系,就语音而言,在文内突出地表现为语音的重复。按照常规,语言要避免重复,英语尤为如此。然而在特殊情况下,重复尤其是诗歌中语音的重复,作为对常规的变异可产生特殊的修辞效果,用N?th的话讲就是符号之间通过相互模仿可以获得额外的意义。尽管英汉语诗歌中的语音重复方式不同,但大致说来可以分为语音的完全重复和部分重复两类,前者包括修辞中的反复、顶针和回环以及汉诗中特有的叠字,而后者主要指诗歌中各种韵式,包括头韵、尾韵以及英诗中特有的元音韵等形式。无论是语音的完全重复还是部分重复都具有重要的注意价值,能形成强烈的乐感,如果再和语音象征结合、与节奏配合,对于诗歌美学价值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受到诗歌的青睐,例如,托马斯 · 纳什的诗作Spring共有3段,每段末句都由模拟4种鸟儿的叫

41

声构成,这样反复吟唱,突出了百鸟齐鸣的听觉效果,更添诗歌之音美(见例1)。对于源语中由语音重复而产生的修辞效果在译语中应当而且是可以借助相同或相近的方法来传达的。以下是赵彦春所译的《长相思》的下阕,译诗集中体现了对语音重复的成功处理:

思悠悠,My longings grow and grow,

恨悠悠,My grievings grow and grow,

恨到归时方始休。Grow until comes back my yokefellow.

月明人依楼。We lean on the rail in moonglow.原诗第一、二行中“悠”字重复达4次,译诗紧随其后,以“grow”的4次重复与之对应;原诗每行行末都押ou韵,译诗同样押尾韵/ou/。总之,译诗成功地移植了原诗中语音的重复,通过语音的重复,一唱三叹地传达了原诗中浓浓的闺怨之情。

(2)文际象似性

文际象似性在语音方面表现为不同文学作品对某些语音的共同使用,是谐音双关和仿拟等语音修辞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就诗歌来说,语音的文际象似性集中体现为不同诗作对某一声音的偏爱。比如,汉语中韵母ou因发音时表情呈愁苦状,常引起悲伤忧愁的联想。白居易的《长相思》押ou韵表达了作品人物的闺怨之情。赵彦春所译的《长相思》(见上文)与原文形成次韵,取得了相同的联想效果。巧的是,英语中表达哀愁之情的诗歌也钟情于/ou/音,如艾伦 · 坡在《乌鸦》一诗中也大量使用这一语音。在这里,汉诗及其英译和英诗对/ou/音的青睐,形成了文际甚至语际的语音象似性。文际象似性从表面看是文本之间符号与符号的象似,而在这些模仿的背后是不同的文化对语外世界共同的认知。这种文际象似性可以让译者借鉴前人或他人的诗作,为译者的翻译活动提供了参照点,有助于译者打开思路。

四、结语

语音象似性为我们理解音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W. N?th象似观的关照下,我们不仅可以从语外和语内两个方面把握诗歌中的音美,而且还可以把音美同意美和形美联系起来。音美的基础是音似,前者凸现了原诗和译诗独立的美

学价值,后者则强调了译诗对原诗听觉上美感的再现。既然诗歌中的语音象似性接受作者的调遣,在意识中处于活跃的状态,是构成音美的重要因素,那么诗歌翻译中理应得到妥善的处理。对于许先生的音美理论,译界历来见仁见智。不管怎样,勇于实践者大有人在,佳译妙译也有不少。鉴于语音符号系统内在的特殊性,笔者不敢妄称所有原诗的语音象似性都能在译诗中得到完美的处理,这一点许先生本人也有阐述。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译者如果树立传译语音象似性的意识,凭着不懈的追求与灵活的处理手法,至少不可译的范围会大大减少,译诗也就向着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又迈进了一步。由于N?th对语内象似性的论述至今仍未得到普遍承认,笔者对该理论的应用及对音美语内要素的分析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M.K. Hiraga. D iagrams and Metaphors: Iconicity Aspects in Languag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4(22):5~21.

[2] M.Nanny & O.Fischer.Iconicity and Literary Texts [J].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nd, Keith

Brown. Elsevier: Oxford, 2006, (5) :462~472.

[3] N?th. W. Peircean Semiotics in the Study of Iconicity in Language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arles S. Peirce

Society Summer, 1999, (35):3.

[4]N?th. W. Semiotic Foundations of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The Motivated Sign [C]. Eds.Fischer & Nanny. Amsterdam: Benjamins, 2001:17~28.[5]Tabakowska. E. Iconicity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A].

From Sign to Signing [C]. Eds. Müler Wolfgang. G &

Olga Fischer. Amsterdam: Benjamins, 2003: 361~376.[6]黄杲炘.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逼真——从看不懂的译诗谈起 [J].中国翻译,2002,(5):77~80.

[7]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 [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

[8]刘英凯.英汉语音修辞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9]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4~7.

[10]许渊冲.翻译的艺术 [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11]朱光潜.诗论 [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42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摘要:在文本的互文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翻译的互文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结合翻译的互文性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关键字:文本互文性;翻译互文性;翻译策略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产物,它的提出对于文学创作,翻译研究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Intertextuality 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tertexto, 意思是“纺织时线与线的交错纵横”。在文学领域内最早提出互文性概念的是保加利亚裔的法国符号学家和文学评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马赛克似的引文拼嵌而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也就是说,任何文本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本的基础之上的,是其他文本的延伸和发展。任何一个文本都处在与其它文本的关系网络之中:或是与同时代的其它文本存在相通之处,或是与历史上的特定文本相呼应。除了在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中的运用,互文性研究对翻译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要考虑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要考虑原文中涉及到的其它文本的内涵。此外,译者还要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进来,将源语言中的一些特有的文化意象替换成目的语使用者所熟知的意象,这样的译文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想完成这样的翻译工作,译者就必须考虑原文的互文性,还要兼顾译文的互文性。本文将对翻译时应考虑的这两种互文性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差异的翻译策略以供广大译者参考。 一、文本与翻译 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某位作家的原创,而是对多个文本中包含的元素的整合,所以对某一文本的理解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它的文本中的信息。例如:对于广告品牌的理解就需要涉及很多文本:中国的“白象”方便面在迈出国门走向国外的超级市场的时候并不畅销。仔细调查之后才发现:产品的名字“white elephant”就是罪魁祸首。由于“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意为“大而无用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产品又怎么可能收到欢迎呢?这里对于白象的理解就涉及了一个典故:暹罗王国(即今天的泰国)里白象是一种极为罕有的动物,所以只有国王才有权利驾驭。倘若哪位官员惹恼了国王,国王就会借着赠送一匹名贵的白象之名来惩罚他。之所以说赐予白象是惩罚是因为大臣对于国王的赏赐是不

翻译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翻译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赵云龙刘慧玲 翻译中遇到不可译性的问题是常有的事。翻译是搞语言文字的转换工作,所谓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也完全是针对语言文字而官的。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共同特征形成了翻译中的可译性,而各区城民族因地理条件和文明程度等方面的迥异形成了讲言文字方面的隔腆性、冷僻性和不可理解性,也造成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谈谈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问题。 一、不可译性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某些语言现象在译文中无法表达,属不可译性。不可译是语际转换中永远存在的一种现象.原因为任何语言都带有很大的实在性和局限性,它从来也没有考虑到如何翻译其他文化的问题。应该说翻译中语言本身出现不可译现象是完全正常的和客观的。 不可译性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译入语言缺乏对等的表达形式。一种语言用某一形式表达了语义场内的某一意义,同时表达了该形式的某些特征,而另一种语言又恰好缺乏相应的形式既能表达出该意义又能表达出所要求的该形式的某些特征,不可译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这是不可译性产生的语言学原因。翻译中的绝对不可译现象一般都是与语言文字形式相关的一些现象。如下面的两句: 1) A: What makes a road broad? B: The letter B. 2) A: Why is the letter D like a bad boy? B: Because it makes ma mad. 句中“road,broad,ma,mad”不仅起一般词形的形式作用,而且是作为内容出现的.句中“road”,“broad”和“B”都无法译成汉语.如当英语语言形式本身充当内容时.不可译现象就可能出现.此外,还有与语言父字的形式特点有关的不可译现象。这类现象大多是利用语言文字的形式特点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属于这类现象的有韵(尤其是头韵)、文字游戏(双关语)和某些实用意义等。汉语中那些依赖语言音形义结构的修辞手法(如双关、拆词、仿词等)几乎都是不可译的。如:好容易到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着去看.(鲁迅《故乡》) At last the end of the year came,and one day mother told me that Runtu had come,and I flew to see him.(杨宪益、戴乃迭合译) 句中“好容易”实指“好不容易”,表示难言的渴望之情,这一修辞有习用性.是不可译的。 第二种是,译文语言缺乏应有的表达形式.就是说,原文表达的思想对译文语言来说完全是新的。一个民族运用了新的词汇表达新产生的思想,而另一个民族由于地理的或社会的原因,没有产生这种新概念、新思想,当他们需要翻译这个新的词汇时.必然会遇到不可译的问题。比如,英语的“illoetionaryaet”是个新词,既有“言外之意”又有“言语目的”的意思,还带“非言语活动”的含义。汉语中一时还没有相应的词来表达它。文化差异导致的非对应也是在语际翻译上导致难译性和不可译性的主要原因。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语中不存在,不常见,不被注意。如“松”和“鹤”在汉语里可比喻长寿。相比之下,英语中就没有相应的隐喻。对英语接受者来说,“松”和“鹤”并不能引起与汉语接受者相同的联想.又如美国但语中称学者(如大学教授)为“egghead”,这在汉语中也找不到相应的形式和涵义。同样,中国的知识分子曾一度被污蔑为“奥老九”,如果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是很难理解这一称呼的含义的.这几个例子说明,语言之间存在着一些形式和内容都颇为独特,无法相互取代的符号,这使语言和文化间,出现了一些难以逾越的沟壑,严重障碍了彼此的交流.这是产生不可译的历史文化原因。 总的说来,不可译的东西并不等于没有确译的词句。众所周知,翻译就是把某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那么,在翻译中不可准确地再现,就是不可译性。这就是说,确译与误译在于有没有准确、完整的再现,而不可译则在于可不可能达到准确、完整。 二、可译性 在各种语言中,共性是广泛存在的。语言之间的共性构成了可译性的基础。 l、可译性的理论依据 语言是思维的各种不同的工具和外壳,但是思维的基础是现实,思维是统一的,思维的规律是一样的,

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

第6卷 第1期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Vol .6 No .1 2008年1月  Journal of Xi ’ an Eurasia University Jan .2008 收稿日期:2007206204 作者简介:张清宏(1972—),男,陕西宝鸡人,西安欧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 张清宏 (西安欧亚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诗歌离不开意象,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关系着诗歌翻译的成功与否,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但凡优秀的诗歌译作,都凝聚着译者在意象处理中的匠心独用,精思巧构。阐述了意象在诗歌翻 译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分析归纳了意象难译的三点原因:文化的差异,诗歌的模糊性,诗歌翻译中的“意”与“形”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意象处理的基本原则:非比喻性意象应该保留,比喻性意象应该变通。 关键词:诗歌翻译;比喻性意象;非比喻性意象;保留;变通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008)0120072204 Image processi n g i n tran sl a ti on of poem s ZHANG Q i n g -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an Eurasia University,Xi’a n 710065,China ) Abstract:Poe m s could not exist without i m ages .I 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it is of great i m portance t o p r ocess these i m ages .A ll good translati ons of poe m s undoubtedly involve translat ors’wisdom of deal 2ing with i m a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 ole and significance of i m ages i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and analyzes three main fact ors contributing t o the difficulty in p r ocessing i m ages i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which are cultural differences,a mbiguity of poe m s,and dile mma of translati on in keep ing both mean 2ings and for m s .Finally,the paper puts f or ward the basic p rinci p le for p r ocessing i m ages i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f or figurative i m ages,they should be l oyally retained;f or non 2figurative i m ages,they should be flexibly transfor med . Key words:trans lati on of poe m s;figurative i m ages;non 2figurative i m ages;retaining;transf or m ing 一、意象的作用和意义 人们喜爱诗歌,欣赏诗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是诗歌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亦即诗歌具有审美价值。诗歌的审美价值表现在诸多方面,大致可分为显性的审美价值和隐性的审美价值。就汉诗而言,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语体、语气、音韵、形体、篇章结构、语言文采、时代特征等等有关语言及其使用的各个方面的特色构成诗歌的显性审美价值因素,而格调、韵致、神思、本色、虚实、立意、意象、意境及艺术感染力等特质则构成隐性审美价值因素。在诗歌翻译中,译者应尽最大努力,将诗歌的显性和隐性的审美价值因素尽可能的传达出来,实现音 美,意美,形美[1] ,以期达到译文读者与源语读者获得最大限度相同的美的享受,实现读者反应相似 [2] 。本文将重点探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达与 处理。 意象、意境是诗歌的格调和诗人的精神气质及思想感情的体现与依托。不论是中国诗,还是西方诗,意象都是诗人用来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意象”一词缘于中国,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 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3] 。意象之于诗歌,犹如盐 之于美羹,是美味之根本[4] ,其再现与变通是诗歌风格翻译中的最高层次。 意象,根据感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五类: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如,孟浩然的五言绝句《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的意象就涉及到了视觉、听觉、触觉。各种意象将人的各种感觉综合地调动起来,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且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_饶卫民.pdf

第14卷第6期 安顺学院学报 Vol.14 No.6 2012年12月 JOURNALOFANSHUNUNIVERSITY Dec.2012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饶卫民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03)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探讨了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关系,指 出在二者具有相对性的前提下,译者应不断丰富诗歌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降低不可译性,更 好地进行诗歌翻译。 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译性;不可译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 (2012) 06-0027-03 诗歌翻译是常见的文学翻译类别之一,诗歌翻 译的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也一直是译界讨论的热点话 题。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剖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因 素与不可译性因素入手,对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 可译性进行探讨,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诗 歌翻译提供适当的策略和支持。 1、诗歌翻译的可译性 翻译理论认为诗歌作品可以翻译,具有可译性 的 原因主要有:人类不同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等各个 方面都存在着共通之处,于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 化交流具备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成为了可译性 的基础。诗歌是人们托物言志、抒发情感、高度凝 练的文学作品形式,人类思想的共通性决定了诗歌 中的思想感情是可以通过不同语言的交流来引起共 鸣的。因此,诗歌翻译中思想、情感内容是可以传 递的,具有可译性。 一般文本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字面的意义,还 要译出字里行间隐含的文化内涵或具有民族文化特 色的内容。诗歌翻译更具有难度的是,在传递原文 意义的同时,还要兼顾形式之美。 形式不仅包括拼写形式,大小写、书面的排列 方式,有时还是信息的载体,形式本身也是诗歌的 内容之一。形、神、韵兼具的翻译对译者的知识素 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实际翻译出的作 品也和译者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同一首 诗歌来说,不同的译者给出的译文不同,下面以拜 伦的 《哀希腊》中的一节译诗为例: “ The isles of Greece,the isles of Greece ! 收稿日期: 2012-06-18 When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 Where grew the arts of war and peace, Where Delos rose, and Phoebus sprung! Eternal summer gilds them yet, But all, except their sun, is set. 梁启超的译文是: “哎!希腊啊!希腊啊…… 你本是和平时代的爱娇, 你本是战争时代的天骄。 撒芷波歌声高,女诗人热情好。 更有那德罗士、菲波士 (两神名)荣光 常照。 此地是艺术旧垒,技术中潮。 即今在否?算除却太阳光线, 万般没了。 马君武的译文是: “希腊岛,希腊岛, 诗人沙孚安在哉?爱国之诗传最早。 战争平和万千术,其术皆自希腊出。 德娄飞布两英雄,渊源皆是希腊族。 吁嗟乎!漫说年年夏日长,万般消歇剩 斜阳。 胡适的译文是: “嗟汝希腊之群岛兮, 实文教武术之所肇始。 诗媛沙浮尝咏歌于斯兮, 亦羲和、素娥之故里。 今惟长夏之骄阳兮, 作者简介:饶卫民 (1969~),女,福建建瓯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英语翻译。 ·27·

谈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的传达,英语范文.doc

谈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的传达,英语- 【摘要】英汉诗歌翻译应注意异域文化的传达,从各个角度,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将不同的文化意境营造体现出来,才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英汉诗歌;翻译;文化意境;传达 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诗歌翻译尤其如此。因为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翻译文学中之极致,诗歌极具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着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和世间最复杂的意象,这种情感和意象便构成了诗歌所特有的文化意境。诗歌中的意境通常为一个民族所特有,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所以,诗歌翻译在讲求音美、形美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传递它的骨髓所在,即诗歌的“文化意境”。 一、英汉诗歌有着不同文化意境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有意,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应对原作心领神会,译者与神思契合,力求浑然一体,否则,译者只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译文必然貌合神离,韵味全无。因此,绝不可把译诗看作语言表层结构的机械移植过程,必须深入深层结构,发掘原诗的真实意境,并使之以原有的神韵再现于译文中。 1.诗歌的意境首先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词的运用上。例

如,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南浦”被赋予了某种离别的情境,而“风”,“月”,“燕”,“笛”,“秋水”,“婵娟”,“梅”,“菊”等字词,它们也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联想和情趣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同样,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文中的一些词汇对于我们来说也比较陌生,“westwind”、“castle”、“shepherd”、“lamb”等词语,所给予我们的意象也与英美人的本意不同。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诗《西风颂》中的“westwind”代表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东风才被赋予如此的意义和意境。 2.在诗的整体韵味上,一般来讲,英美人作诗是对思维内容及其过程的逻辑展现,推崇清晰、确定和单纯;而中国诗歌,如冯友兰先生曾提到过“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余”(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强调了我国诗歌的含蓄无垠。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道:“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清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这说明了诗歌意境犹如欣赏山水,清淡、质朴、刚柔相济而又神韵悠长,诗意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也有了可解与不可解之会。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之间没有任何关连词,直接拼在一起,画面感极强。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读者可凭它们之间的联系去想象和补充。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意象,而汉字的组合往往能取得一副动感画(motion pecture)的艺术效果。 与汉诗现比,英诗的意象表达更加率直清晰,意象间的语法关系逻辑性更强。虚词一般不能省略。请看拜伦的一首诗。 Adieu adieu! My native shore Fades o’er the waters blue

诗歌的意象翻译——李清照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Expression of Sense from C-E Translation of Li Qingzhao’s Two Lyrics by Xu Yuanchong 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 学号0654106 学生姓名廖静雯 指导教师刘燕 二〇一〇年三月

Contents Abstract& Key Words (3) 摘要 (3) 1. Introduction (4) Previous Findings and Researches in This Respect (4) Motivations for Present Study (5) 2. Xu Yuanchong and Classical Chinese Lyrics Translation (5) 2.1 Translation Theories for Classical Chinese Lyrics (5) 2.2 Xu Yuanchong's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 (6) 3. Sense in Translation of Li Qingzhao’s Two Classical Chinese Lyrics (6)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Li Qingzhao and Her Style (6) 3.2 Expression of Sense in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of声声慢 (8) 3.3 Expression of Sense in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of渔家傲 (9) 3.4 Comparison of Translations of These Two Chinese Lyrics in Terms of Sense (9) 4.Conclusion (10)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_刘军平

作者简介:刘军平(1962-),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比较文化 收稿日期:2002-10-11 2003年第1期 总第166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 2003,№1Serial №166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 刘军平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本文审视了互文性与诗歌翻译的关系。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个 文本都是用马赛克般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本文认为,中西诗歌翻译在音韵、意象及意向性方面具有大量的互文性特点,作为译者既要充分认识到中外诗歌中互文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传递互文的契合。 关键词:互文性;诗歌;文本;翻译;意象;意向性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poetry translation.Intertextuality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understanding all texts and it highlights the inter 2dependence and impact on the intertext.By quoting Julia K risteva ’s view that every text is constructed as a m osaic of citations and every text is an absorption and trans formation of other texts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re exist abundant intertextualities in East 2West poetry in terms of verse rhythm ,imagery and intentionality.As a translator ,on the one hand ,one must be appreciative of the intertextualities in poetry and on the other hand ,he must adopt adequate strategies to convey faithfully the inter 2textual affinities.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study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poetry translation will shed new perspective and light on translation studies. K ey words :intertextuality ,poetry ,text ,translation ,image ,intentionality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3)01-0055-05 1.概述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指文本间的相互关系。Basil Hatim (1996)认为,广义互文性是所有文本理解的先决条件,它包括作为符号学整体的甲文本对其它文本的依赖。其他文本作为一个预先独立存在的文本,可能与甲文本发生联系、产生影响。互文指涉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存在于文本之内的互文关系(内互文性);第二类是存在于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外互文性);第三类是通过滑稽模仿提出相反观点的反互文性指涉(contratextuality )。本文探讨的重点是第二类。 朱丽亚?克里丝蒂娃(Julia K risteva ,1941— )于1969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她认为先前话语的存在是所指行为的前提条件。 朱丽亚?克里丝蒂娃在《符号学》和《诗歌语言革命》中用互文性、现象文本、生成文本(intertextualit ′e ,phenotexte ,geno 2texte )等术语说明文本间相互补充和交流。她认为互文性既包括文本之间空间的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ship ),又包括此时文本与彼时文本在时间上的聚合关系(association rela 2tionship ),它体现空间与时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她说:“任 何语音链都具有一种发送源,它使身体与其生物学的和社会 的历史相联系,任何文学史、美学或风格学,如果它们仍囿于 彼此分割的状态的,都是不可想象的。” (张首映,1999:442)解构主义赋予互文许多独特的使命和意义,藉此取代结构主义锲而不舍地追寻的模式。解构主义希望批评家同时阅读多种文本,在不同文本之间印证某种相似性和类似性。因为世界上没有绝然独立的作品,也没有单一的独创性作品。传统所说“第一部”、“独创的”、“无与伦比的”等评价作品的形象性词语,不仅言过其实,而且不符合“互文性”特点。解构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双重解读”、“双重文本”、“双重批评”,才能呈现“互文性”。罗兰?巴特扩展了文本理解的条件,互文性对巴特来说不仅仅包含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意义,而且超越了“语言代码”概念的中立意义。巴特(1970)说:“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一个新织 体。” (王一川,1994:222)罗兰?巴特的这一观点与克里丝蒂娃(1969)的原意不谋而合:every text is constructed as a m osaic of citations ,every text is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谭亚洁081105301 08英语3班 摘要:翻译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大部分诗歌是以内敛、含蓄、意味深远而为人所称道,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更是如此。这就使诗歌翻译比起一般的小说、应用文翻译显得更为艰难与妥帖。本文通过选读关于英汉诗歌可译性方面的文献篇,对中外诗歌翻译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行性 正文: 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播。所以对译者来说这种“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活动”(实用翻译教程p1)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及技巧性。而诗歌翻译则对译者提出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 一、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其中诗歌是厚重历史的传播者与奠基人,而中国古典诗歌最有趣和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含蓄美与韵律感。《辞海》对诗歌的定义是:“诗歌是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正是因为严格的格律限制以及悠长的深远意味导致很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尚且不能完全理解与领略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对于要用另一种语言来解读它们的外国人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这其中还不包括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韵味缺失和各种翻译技巧导致的译者的再加工。 就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来说:字数精炼,平仄严格,押韵且一般是押尾韵,要求对仗。就这几点的要求对于中英诗歌译者来说就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更不用提什么“赋比兴”了。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许渊冲的译文: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只是描述一位老人在雪中钓鱼,但是联系当时的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他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著在独钓的渔翁身上,使之成为孤高自得的精神化身。全诗写的是江野雪景,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把一切活动着的事物全从视野中排除了,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在这辽阔、幽冷的画面中心,唯独一只孤零的小船上有一蓑衣笠帽的渔翁在雪峰的寒江边独钓。全诗都是写景,浑成一气,景中寓情,且“雪”在片尾点出尤觉奇峭。其实诗人是在钓雪而非钓鱼。其实许渊冲老师在翻译这首诗时已经处理地相当好了,他在每句诗的末尾用了押韵,采取了对应的词和词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我在阅读原文和译文

[语言学,意象,诗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诗歌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中较为复杂的领域。由于中西方诗歌在文化、诗歌结构、诗歌韵律上的不同,诗歌翻译往往难度比较大。而在诗歌翻译中,诗歌意象的翻译则更是如此。传统的翻译原则注重诗歌结构或是韵律上的对等,但是本文希望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审视诗歌意象的翻译。 认知语言学认为诗歌的意象是一种隐喻,是以人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的一种思维方式。过去对于诗歌的意象曾有一些学者做过研究,例如张保红就在其《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中对诗歌的意象进行了分类,还提出了意象与意境是不可分割的概念。而对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王晓农、张福勇和刘世贵在《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篇翻译研究》一书中也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语言和文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对性,并提出了翻译中的翻译补偿的概念。本文希望可以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相结合,从认知的角度看待翻译,以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文译本为例,分析在诗歌意象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其他的翻译措施。 一、关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诗歌意象翻译 诗歌意象在诗歌翻译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中认知的不同,意象翻译往往是诗歌翻译中的难点。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中,诗歌的意象不再仅限于解释为简单的情景交融,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一)关于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诗歌写作中的一项重要手法。传统的概念中,意象是一种物象,用以寄托诗人的情愫,抒发情感,是一种较为具体的实物情感寄托,也是构造诗歌意境的一种手段。但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意象是一种隐喻,是一种看待世界、认知世界的一种体现。 那么什么是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在有生理的基础上的一种心理机制的运作,是从源域向目标域的一种映射,是与经验认知相关的。诗歌意象其实就是一种隐喻。在诗歌意象中有许多分类,张保红在其《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一书中,就将诗歌的意象分为以下几类: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肤觉意象、味觉意象、嗅觉意象、动觉意象和意觉意象。以视觉意象为例,视觉意象是一种以意象为基础的视觉形象,是以人的视觉经验为基础的。例如:《诗经》采薇中的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杨柳就是一种视觉意象,中国人对于杨柳飘飘的印象往往觉得是悲伤的情绪,因此在这样的认知经验背景下,作者就是把杨柳作为源域名,把离别之情作为目的域名,以大家共有的对于杨柳的认知印象为基础,将杨柳映射到离别之情的概念中去。让读者在读诗的过程中能自然通过已有的认知经验获得形象意识,故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关于认知语言学下的翻译目的 简单地说,翻译其实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中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中,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转换,它更是一种将一种语言中的认知方式以另一种语言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过程。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翻译往往是以尽可能

文学翻译和外互文性反思

文学翻译和外互文性反思 近年来,互文性之于翻译的作用与意义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探讨(杨衍松,1994;蒋晓华,1998)。笔者在学习研究这些成果时,发现关于互文性与翻译的研析多从源语文化角度展开。具体说,就是将外互文性(extl习textuallty)之于翻译的探讨定格在源语文化的框架之内来阐述如何在译人语中转存源语文本中的外互文因素。然而,关涉到两种语言转换、两种文化传通的翻译活动是在译者这一能动因素的参与下进行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为提高译文的表达效果,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常常诉诸于“跨文化互文”这一手段,即译者将外互文性定格在目的语文化的框架内。 这是翻译实践中转存外互文性因素的另一类文化互文现象,值得研究与探讨。 所谓外互文性,是指互文性被看作是不同文本之间的参照关系,在这种互文参照里融进了文化内涵与知识结构(B田tlles,1970;玩.人e,1985)。翻译实践中,外互文性之于源语文化文本与目的语文化文本的功能是相似的,都旨在增加言外之意、增强感情色彩、引发读者的联想,从而深化读者对原作题旨的感悟与解读。 但其实质则有差别,外互文性之于源语文化文本是源语文本本身

所固有的,是源语文本作者的创造;而外互文性之于目的语文化文本并非指源语文本中存在的外互文性因素在目的语文本中的转存,而是指译者在不失原作题旨的情况下,为影响和感染目的语读者而创造出来的与目的语文化形成互文的东西,即前面所说的“跨文化互文”因素。因此,此时此地的外互文性因素不再是源语文化文本所固有的。以下从词语、短语/句子、篇章等几个层面对文学翻译中跨文化互文因素作尝试性讨论。 一、词语的跨文化互文 词语是表情达意最基本的语言材料,语言的文化意义也最易于在词语层面上体现出来。 词语的意义一般分为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 前者是其本身原有的意义;后者则与其历史沿革有紧密关系,有时其涵义经前人提炼、加工和创造变得较为固定而在语言实践中相递沿袭下来,成为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情韵符号。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为了取得更好的达意传情效果,往往会对这些承载着诸多情韵的语词符号十分喜爱,特别在诗歌翻译中更是如此。

古典诗歌翻译的审美再现 以杜甫《登高》的英译分析为例

古典诗歌翻译的审美再现——以杜甫《登高》的英译分析为例摘要: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翻译的目的是语际的审美再现。翻译审美再现遵循从感知、理解、转化和再现的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能否将已经过其加工的审美体验艺术地物态化于译作中,为原语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对杜甫《登高》的两种译文的分析,可以见出古典诗歌翻译的审美再现。 关键词:翻译;审关再现;古典诗歌;审美主体;审美客体 引言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翻译的目的是语际的审美再现(aesthetic representation)。翻译是一个对翻译客体(sL)的审美信息进行感知、理解、转化和再现的艺术体验过程。翻译艺术再现的本质是将对原语文本(SL)内省的理解内涵转化为外显的直观形式(TL),也就是为原语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译而言,翻译审美成功的再现在于主体将已经过其加工的审美体验艺术地物态化(materialization)于译作中?(p218)。这种审美体验来自于审美主体(译者)对审美客体(sL)各审美要素的正确解读、理解,并且在不背离原语文本核心审美信息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审美主观能动性,艺术地、创造性地通过翻译,实现语际的审美再现。杜甫的《登高》被视为中国传统七言律诗的巅峰之作和经典代表,声韵和谐、意象绝美、意境深远,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要素。本文拟从对《登高》的两种英译文本的比较和分析,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实现语际的审美再现。 一、翻译客体的审美解读:《登高》原作分析 (一)翻译客体形式美的解读 翻译客体的审美构成,涵盖原语文本(sL)所有的(goodness)①,这种美分为两个系统: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089’。形式系统主要包括音、韵、词、句、 章、节等语言形式要素以及sL所呈现的外化物象,即意象的铺陈。中国格律诗的形式美之关键要素,一是声韵律,二是对仗。这两点在《登高》中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请看原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翻译论文—论诗歌的不可译性

论诗歌的不可译性 吴斐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10801班湖北 434023) 摘要:谈到诗歌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不同的译者持有不同的观点。美国诗人Robert Frost 认为诗是翻译中漏掉的部分。而本文将从世界上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感觉出发,来追寻诗歌不可译性的根源。总所周知,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对于诗歌翻译,纯粹的意义相对容易表达,而与意义和语言形式都有联系的情感、修辞与风格则常常使译者束手无策,而后者正好是一首诗歌的灵魂之所在。因此,本文将从诗歌的外在形态——形美、音美和意义情感两方面进行分别阐述诗歌的不可译性。 关键字:诗歌翻译、可译与不可译、感觉、外在形态—形美和音美、意义情感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同时,作为一种艺术美的特殊存在,是个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而且是诗人在“万能规律”之上苦苦思索而创造出来的独属于自己的东西,它是诗人内心孤独的产物。因此,诗歌同其他文体,如政府公文,学术论文等相比,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可概括为:第一,高度集中、概括的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同时,正如埃利蒂斯说:“世界上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是感觉”,我们不妨将诗歌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感觉,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作为一首诗歌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诗歌是否可译将与翻译能否准确的表达原诗的灵魂,即感觉、感情息息相关。 二、诗歌的不可译性 众所周知,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语言的扞格,文化的差异,译者与作者在社会时代、民族心理、知识架构、写作风格等方面的距离,决定了翻译实践不可能产生绝对忠实的译文。而翻译的求“信”或求“似”中,“似”的内容大致包括思想、情感、修辞、风格等方面。其中思想内容的“似”以至准确是对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较容易做到,但情感、修辞与风格,求“似”已不易,完全的对等几乎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也就是说,纯粹的意义相对容易表达,而与意义和语言形式都有联系的情感、修辞与风格则常常使译者束手无策。因此,对于将情感作为灵魂的诗歌而言,其情感的载体—形美、音美、意义的翻译,难度可见一斑,甚至可由此将诗歌视为不可译。 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看,双语转换是一种认知心理现象,其过程蕴含了日常言语交际所具有的感知、理解、产出等认知心理现象,其中的感知可理解为对源语的感觉和知觉。随之,对应在诗歌中,对于感知的理解,本文将从诗歌的外在形态——形美、音美和意义情感两方面进行分别阐述。 2.1外在形态的不可译性 2.11形美的不可译性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具有完全不同或大不相同的发音、书写和意义系统,它们之间没有丝毫的渊源与联系,除开英汉字形与发音的不同外,这里的“形”主要是指诗歌的体裁方面,或者说诗歌的格律。如,唐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来写作的,主要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律诗在字句方面,每首限定八句,五字一句为

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看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_杨俊峰

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看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 66 ·版权所有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杨俊峰,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学 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看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 杨俊峰 (大连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摘 要:本文以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为研究对象,首先详细分析了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然后以此为依据探讨了古典诗歌 中的意象翻译的实质、 过程及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从意象图式的定义、特性和功能及其在文学上的应用三个不同角度发掘在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过程中意象图式的阐释空间。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意象图式对古典诗歌中的单个意象、复杂意象及意象组合的翻译都具有阐释力,同时指出:通过深入分析翻译过程中涉及的两种文化中的意象图式的差异及其在两种语言上的表现,解释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翻译转换中存在的差异,我们可以帮助译者认清意象翻译的实质,以便形成正确的翻译原则,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意象图式;古典诗歌;意象;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11)04-0066-05 1.引言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诗歌自然也不例外。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来说,内容主要指的是意象、意境,形式主要指的是声律,而意境也是在意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在回答“什么是意象”和“什么是诗歌”两个问题时, 陈植锷(1990:13)这样说道:“所谓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个是声律),或者说在一首诗歌中起组织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声律和意象。”因此,意象是古典诗歌翻译中的关键,本文将探讨意象图式理论对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的阐释空间,希望能给译者带来新的启示。 2.古典诗歌中的意象2.1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地位 有人认为,“意象是诗词性质的集中体现,离开意象,诗词的诗性特质就丧失殆尽”(朱晓慧,2005:7),这种说法毫不夸张,因为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成分。不仅如此,“诗中的非意象成分, 乃是由意象成分派生出来的,是意象的附属成分,用来说明、阐释意象意义,它服从于意象,是意象的延伸与扩张,本身并没有独立性” (吴晓,1990:3)。其次,抒情是诗歌的特性,中国古典诗歌自从《诗经》开始就打上了抒情的烙印,而抒情是借助意象实现的。这是由意象的本质决定的 ,“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结合体,它渗透着主体情意,传达着诗人生命的勃动和性情的激荡”(朱晓慧,2005:6)。 再次,诗歌的审美功能也是借助意象实现的。古典诗歌中充满着大量的意象,每一个意象都是审美的元素,而不同的意象组合之后形成了审美的统一体。 一言概之,“意象经营乃是包括古近体,乃至《诗经》、《楚辞》、《乐府》在内的中国一切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陈植锷,1990:89)。要想真正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必须从意象出发,而要想翻译好中国古典诗歌也必须从意象出发。 2.2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其中蕴含的意象不仅具备所有意象所具备的基本特点,也具有自身的独特风格。具体来说,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有以下几个特点,它们对翻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形象性。意象并不等于形象,但意象往往要包含具体的形象, 这是由承载意象的艺术语言符号自身特征决定的:“语词作为意象的载体时,则是具象的符号,依靠形象展现各个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 (陈植锷,1990:49)。第二,非独立性。非独立性指意象不能孤立存在,必须与其他意象共同组合形成意象系统,才能较好地表达诗人的主观情志,这是由单个意象的局限性决定的。单个意象“无法展现情感的复杂变化的进程,也无法将一件事实产生的前因后果和它发展的可能性表述清楚” (吴晓,1990:28)。第三,多义性、模糊性。意象是诗人将主观情志赋予具体物象的结果,而诗人对于物象的选择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也就是说,承载意象的符号与其所指的意义或情感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不同的意象可以传达相同的情感,同一意象也可以寄托诗人的不同情感。而且,“每一个意象符号,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其结构都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吴晓,1990:27)。 第四,文化性。意象的创造与文化关系密切,诗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其创造出来的意象自然会反映其生活时代的现实,自然会体现其所处的文化特质。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蕴藏着我们民族深层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凝聚着我国历代作者浓郁的情感,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积淀,也是我国古典诗学和诗词美的聚焦点” (朱晓慧,2005:19)。第五,象征性。象征性指的是意象符号的所指意义超越符号本身的意义, 里面还包含了诗人寄托于物象的情志,于是意象就成了某种意义或情感的象征物。这种象征意义既可能是诗人赋予的,也可能是在特定的文化传统中积淀而成的。 2.3古典诗歌中意象的表现形式 如前所述,单个意象无法全面、充分地表达诗人的主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