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论2教学大纲

各论2教学大纲

各论2教学大纲
各论2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各论2》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8121060课程名称:基础医学各论II

学分:4.0 周学时4学时

面向对象: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

一、课程介绍(100-150字)

(一)中文简介

基础医学各论II是一门基础医学综合课程,包括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内容涉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本课程通过对正常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到对其异常变化的学习,再到相关药物的治疗,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各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相关药物治疗。对所学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并且可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及逻辑判断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英文简介

Basic Medical Sciences (Systematic Curriculum II )is a basic and comprehensive medical courses, including histoembryology, physiology, path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involving digestive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gen ital system and urinary system. After learning the norm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o their abnormal changes of the tissues and organs and relevant drug treatment,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happening,development and prognosis of the three system disease deeply and systematically.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本课程通过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正常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到对其异常变化的学习,再到相关药物的治疗,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呼吸、消化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相关药物治疗。对所学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并且可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及逻辑判断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可测量结果

1.熟悉消化管、肝脏、肾脏、膀胱、甲状腺、子宫、乳腺、前列腺等器官的正常结构及功能

2.掌握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3.掌握治疗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疾病的常见药物

4.学会如何使各种疾病的异常变化与正常结构密切关联

三、课程要求

(一)授课方式与要求

授课方式:a.教师讲授(讲授核心内容、总结、提供思考题、答疑等);b.课后阅读及课堂汇报阅读成果;c.周测验及阶段综合测验;d. 期末闭卷考试

课程要求:熟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各器官的正常结构及功能,掌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掌握治疗各疾病的常见药物。

(二)考试评分与建议

期末闭卷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

四、教学安排

第一次:概述(2学时)

主要内容:

介绍各论2相关内容、学习目的、涉及的学科及形成性评价构成比例

思考题:

各论2包括哪些学科?常见疾病有哪些?

第二次:消化管组织结构(4学时)

主要内容:

消化管组织结构

(1)掌握消化管的基本结构。

(2)掌握消化管各段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3)了解消化管的免疫功能。

(4)了解消化管内分泌功能。

(5)了解浆液腺、粘液腺与混合腺腺泡的结构特点及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6)掌握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7)掌握肝细胞、肝小叶的光、电镜结构及门管区的结构,掌握肝血循环特点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了解胆囊与胆道的结构

思考题:

(1)简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2)试述胃底腺壁细胞、主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其功能。

(3)试述肝小叶的光镜结构

(4)试述肝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

第三次:消化系统生理学(4学时)

主要内容:

(1)消化与吸收的概念、两种消化形式、胃液的主要成分、作用与分泌调控、胃运动的形式。

(2)胰液和胆汁与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其分泌的调控;排便反射;吸收的部位、方式与各种物质吸收的形式。

思考题:

(1)何谓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它与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有何关系?

(2)为什么说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第四次:消化系统病理学(4学时)

主要内容:

(1)介绍食道肿瘤、胃炎、溃疡病及胃癌、肠癌的类型及病理学特点;

(2)鉴别良恶性溃疡的异同点;

(3)了解溃疡病的发病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4)介绍肝炎的原因及分型,各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

思考题:

(1)何谓Barrett食管、革囊胃?

(2)什么叫肠上皮化生?

(3)良恶性溃疡的异同点;

(4)什么是Krukenberg瘤?

(5)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哪些?

第五次:消化系统病理学(1学时)、消化系统药理学(1学时)及能量代谢与体温(2学时)

主要内容:

1.消化系统病理学:

(1)肝硬化的原因及其病理学特点以及临床症状;

(2)肝癌的类型及转移特点。

2. 消化系统药理学:

第一节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中和胃酸

抗药酸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氢钠各药的优缺点,合并用药的意义、使用方法。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1、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用途。

2、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的作用和用途。

3、M胆碱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选择性阻断M1受体。

4、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的抗溃疡病作用。

三、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药物

前列腺素衍生物、硫糖铝、枸橼酸铋钾抗溃疡病作用。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治疗溃疡病的意义。

第二节消化功能调节药

一、助消化药稀盐酸、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的作用与应用。

二止吐药与胃肠动力药

1、5-HT3受体阻断药昂丹司琼等。

2、多巴胺受体阻断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吗丁林)、西沙必利等药物作用和用途。

三、止泻药与吸附药

阿片制剂、地芬诺酯、洛哌丁胺、鞣酸蛋白、药用炭等各止泻药作用及合理应用。

四、泻药

硫酸镁、乳果糖、酚酞、大黄、液状石蜡、甘油各药导泻原理、临床应用、用药注意点。

五、利胆药去氢胆酸、熊去氧胆酸

3. 能量代谢与体温

介绍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基础代谢的测定。人体体温的测量,体热平衡以及体温调节方式。

思考题:

1. 消化系统病理学:

(1)急性黄色肝萎缩与急性红色肝萎缩有什么区别?

(2)简述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特点及其临床体征?

2. 消化系统药理学:

(1)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有哪几类?每类举一代表药名。

(2)能够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可以分为哪几类?请简述其作用特点,并各列举一个代表药。

3. 何谓基础代谢?简要介绍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哪些?

简要介绍机体产热和散热的主要方式。

第六次:发热(2学时)

主要内容:

介绍发热、过热、热惊厥、内生致热原、致热性细胞因子等有关概念。发热和过热的区别;发热的发生机制。了解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掌握发热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了解物质代谢的改变,生理功能的改变,防御功能的改变;了解发热的利弊观,发热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发热的防治原则。

思考题:

发热激活物与内生致热原的概念、种类。

发热时体温升高的机制及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

试述EP的致热信号如何传入中枢?会引起中枢发生哪些变化?

发热时的物质代谢变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

第七次:泌尿系统组织结构(2学时)及泌尿系统生理学(2学时)

主要内容:

1.泌尿系统组织结构

(1)掌握肾单位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

(2)了解集合小管、乳头管的分布及结构。

(3)掌握肾球旁复合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肾血循环的特点。

(4)了解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一般结构。

2. 泌尿系统生理学

肾脏的功能解剖和尿液生成过程:介绍肾脏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其血液供应;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思考题:

1.泌尿系统组织结构

简述肾单位的组成及其功能。何谓滤过膜, 其构成及功能如何? 简述球旁复合体的组成。

2. 泌尿系统生理学

简要介绍肾脏的内分泌功能;何谓球管反馈?简要介绍其调节过程。

第八次:泌尿系统生理学(2学时)及泌尿系统病理生理学(2学时)

主要内容:

1.泌尿系统生理学

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介绍尿液排放机制及排尿反射,体内水钠平衡及其调节因素。

2. 泌尿系统病理生理学

肾功能衰竭的概念;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

思考题:

1.泌尿系统生理学

简要介绍各种物质在肾小管各段重吸收的特点;简要介绍肾小管和集合管中泌H+方式。简要介绍参与调节肾脏排钠排水的相关因素。

2. 泌尿系统病理生理学

简述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多尿发生的机制;试述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机体代谢的变化;简述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第九次:泌尿系统病理生理学(2学时)及泌尿系统病理学(2学时)

主要内容:

1. 泌尿系统病理生理学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矫枉失衡学说;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能、代谢变化。尿毒症的概念和主要临床表现。

2. 泌尿系统病理学

(1)介绍肾炎的基本病理学特点及类型;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3)介绍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学特点;

思考题:

简述CRI时血钙降低的机制;请列表比较功能性肾功能不全和器质性肾功能不全各自的特点。

2. 泌尿系统病理学

(1)肾炎的基本病变有哪些?

(2)简述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特点;

(3)简述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特点;

(4)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特点有哪些?

第十次:泌尿系统病理学(1学时)及利尿药与脱水药(1学时)

主要内容:

1. 泌尿系统病理学

(1)掌握肾功能衰竭的概念,

(2)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3)掌握肾脏及膀胱肿瘤的病理学特点;

2.利尿药与脱水药

(1)利尿药的概念和分类。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2)Na+在肾小管各部位的重吸收方式与利尿药的作用之间关系。

思考题:

1. 泌尿系统病理学

(1)肾癌的大体变化有哪些?

(2)膀胱癌的组织学特点有哪些?

2. 利尿药与脱水药

简述利尿药的分类,每类列举1~2个代表药。

第十一次:利尿药与脱水药(1学时)、内分泌系统组织学(2学时)、内分泌系统生理学(1学时)

主要内容:

1. 利尿药与脱水药

常用的利尿药

a、高效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和布美他尼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利尿作用特点、原理、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b、中效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氢氯噻嗪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位(远曲小管开始部位)。利尿作用特点、作用原理、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氯噻酮的作用特点。

c、低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集体管部位。安体舒通(螺内酯)利尿作用特点及其原理。用途和不良反应。氨苯喋啶和阿米洛利的利尿作用原理和特点。

利尿药的临床应用

脱水药的作用和原理。甘露醇、山梨醇作用、用途及禁忌证。高渗葡萄糖的脱水作用特点。

了解内分泌腺的一般结构。掌握分泌含氮激素细胞和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光镜及其所分泌的激素。

掌握脑垂体的光镜结构及其所分泌的激素,下丘脑与脑垂体的关系。

了解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概念。

3.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

(1)掌握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的种类;

(2)掌握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掌握神经垂体激素的类型、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思考题:

1. 利尿药与脱水药

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是什么?

2. 内分泌系统组织学

(1)简述含氮激素分泌细胞及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2)试述甲状腺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3)试述肾上腺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4)试述垂体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5)试述下丘脑与腺垂体、神经垂体的关系。

3.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

(1)试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2)神经垂体激素有哪些?各有何生理作用?

第十二次:内分泌系统生理学(3学时)及内分泌系统病理生理学(1学时)

主要内容:

1.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

(1)了解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贮存、释放、运输和代谢;

(2)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3)掌握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4)掌握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类型;

(5)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6)掌握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7)了解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类型,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8)掌握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9)掌握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10)了解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2. 内分泌系统病理生理学

内分泌紊乱的类型;调控荷尔蒙分泌及功能的分子机制;甲状腺功能紊乱与相关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思考题:

1.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

(1)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些?

(2)饮食中长期缺碘为什么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3)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些?

(4)试述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5)调节钙代谢的激素有哪几种?它们生物学作用是什么?

(6)试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2. 内分泌系统病理生理学

(1)甲状腺功能紊乱能引起哪些相关疾病?

(2)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哪些特点,其相关的发病机制?

第十三次:内分泌系统病理生理学(1学时)及内分泌系统病理学(3学时)

主要内容:

1. 内分泌系统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的类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糖尿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 内分泌系统病理学

(1)掌握甲状腺炎的的病理学特点,

(2)掌握毒性甲状腺肿及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学特点,

(3)掌握各种甲状腺癌的形态学特点,

思考题:

1. 内分泌系统病理生理学

(1)胰岛素分泌或功能异常与糖尿病的关系?

2. 内分泌系统病理学

(1)常见的甲状腺瘤有哪些?

(2)如何区分甲状腺瘤与甲状腺癌?

(3)毒性甲状腺肿与非毒性甲状腺肿的区别?

第十四次:内分泌系统病理学(1学时)及内分泌系统药理学(3学时)

主要内容:

1.内分泌系统病理学

了解糖尿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2.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2学时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了解盐皮质激素类、促肾上腺皮质素的药理作用;皮质激素的化学与构效关系。重点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难点为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利用。

(2)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1学时

掌握硫脲类药物、大剂量碘和放射性碘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了解甲状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重点为硫脲类药物、大剂量碘和放射性碘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难点为抗甲状腺药的作用机制。

思考题:

1. 内分泌系统病理学

简述糖尿病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2.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1)糖皮质激素有哪些药理作用?

(2) 试述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临床应用。

(3)试述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感染的药理依据及注意事项。

(4)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引起哪些不良反应?

(5)长期连续应用糖皮质激素为何不能突然停药?如需停药时应如何处理。

(6)试述硫脲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7)试述硫脲类药物发挥疗效的原理。

(8)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的机制。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前应用哪两类药物治疗?简述其机制。

第十五次:内分泌系统药理学(1学时)及生殖系统组织学(3学时)

主要内容:

1.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掌握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制剂特点及其选择应用;磺酰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双胍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了解胰岛素增敏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重点为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双胍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磺酰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难点为糖尿病病人的合理用药。

2.生殖系统组织学

了解睾丸的一般结构。掌握生精小管的结构,精子发生过程,血-睾屏障、间质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了解卵巢及子宫壁的一般结构、垂体激素和卵巢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输卵管、阴道、乳腺的结构。

思考题:

1.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1)试述insulin的临床应用。

(2)试述insulin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3)试述双胍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生殖系统组织学

(1)结合精子的发生, 简述生精小管的结构。

(2)简述睾丸间质细胞的光、镜结构特征及功能

第十六次:生殖系统组织学(1学时)及生殖系统生理学(1学时)

主要内容:

1. 生殖系统组织学

掌握卵泡生长、发育、成熟过程、排卵、黄体生成与功能、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各期的结构特点及与卵巢功能的关系。

2. 生殖系统生理学

(1)了解睾丸生精功能;

(2)掌握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思考题:

1. 生殖系统组织学

(1)何为黄体, 简述黄细胞的构成及功能。

(2)简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与卵巢激素的关系。

2. 生殖系统生理学

简述睾酮的生理作用

第十七次:生殖系统生理学(3学时)及生殖系统病理学(1学时)

主要内容:

1. 生殖系统生理学

(1)掌握睾丸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2)掌握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3)掌握卵巢活动的调节;

(4)掌握月经周期的概念、分期和激素变化;

(5)掌握受精、获能、顶体反应的概念和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2. 生殖系统病理学

(1)慢性宫颈炎的病理形态特点;

(2)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的概念;

(3)宫颈癌的病因、病理类型及特点、临床意义、扩散和转移;

思考题:

1. 生殖系统生理学

(1)试述下丘脑和腺垂体对睾丸生精和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2)卵巢主要功能是什么?主要分泌何种激素?

(3)试述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4)试述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与激素的关系。

2. 生殖系统病理学

(1)何谓纳博特囊肿?

(2)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的概念;

(3)简述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及特点?

第十八次:生殖系统病理学(3学时)及生殖系统药理学(1学时)

主要内容:

1.生殖系统病理学

(1)子宫体癌的病因、病理类型及特点;

(2)滋养层细胞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3)卵巢肿瘤(囊腺瘤、囊腺癌、畸胎瘤)的病理类型及特点;

(4)乳腺癌的病因、病理类型及与预后的关系;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和纤维腺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5)前列腺增生的特点。

2.生殖系统药理学

了解雌二醇、己烯雌酚的作用和临床用途;氯米芬的作用和临床用途;黄体酮及合成孕激素类药物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睾酮等雄激素类药物的作用及临床应用;苯丙酸诺龙等同化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了解各种避孕药。

思考题:

1.生殖系统病理学

(1)滋养层细胞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类型?

(2)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哪些?

(3)简述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病理特点?

(4)前列腺增生的类型有哪些?

2.生殖系统药理学

(1)黄体酮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2)睾酮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氯米芬的作用和临床用途。

五、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1.《基础医学各论(上)》,陈季强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

2.《组织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7年制和5年制规划教材,出版日期为:2005,2001,2008

3.《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7年制和5年制规划教材,出版日期为:2005,2001,2008

4.《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7年制和5年制规划教材,出版日期为:2005,2001,2008

5.《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7年制和5年制规划教材,出版日期为:2005,2001,2008

6.《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7年制和5年制规划教材,出版日期为:2005,2001,2008

7. 刘执玉主编,人体解剖彩色图谱(中英文对照,带光盘),科学出版社,2003

8 Gerard J. Tortora, Principles of Human Anatom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5

9 .Robbins’ Basic Pathology ed.by Kumar, Cotran and Robbins, 8th edition, 2007

10. Pathological Basis of Disease ed.by Kumar,Abbas and Fausto, 7th edition, 2005

六、课程教学网站:

1.基础医学各论II(包括基础医学各论II和人体形态学实验III)

https://www.doczj.com/doc/8316211262.html,/G2S/Template/View.aspx?courseId=27161&topMenuId=113913&action=view&type= 1&name=&menuType=1&curfolid=114496

2.浙江省精品课程-人体解剖学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8316211262.html,/rtjpx/jxpt/

3.浙江大学国家精品课程-病理学: https://www.doczj.com/doc/8316211262.html,/blx/ (含习题)

4.https://www.doczj.com/doc/8316211262.html,

5.https://www.doczj.com/doc/8316211262.html,/angel/frames.aspx

6.https://www.doczj.com/doc/8316211262.html,/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 Material Form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7310060 学分: 6 学时:90 (其中:讲课学时:78 实验学时:12 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年2月第1版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牟林、胡建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第2版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金属液态成型工艺的方法、金属板料成形技术、焊接电弧及焊接方法等三大部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的液态成型、板料成形、焊接工艺方法。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好热加工工艺知识基础;了解热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趋势。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液态成型工艺 绪论 1 基本内容 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发展历史,液态成型工艺流程。 2 教学要求 了解铸造产业的发展概况;了解铸造生产的基本流程和工艺种类。 3 重难点 液态成型工艺的基本类型、流程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1 基本内容 (1) 常用铸造方法的选择; (2) 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3) 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2 教学要求 (1)了解各种铸造方法的特点;熟悉铸造方法选用的依据; (2)掌握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熟悉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 重难点 铸造工艺性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1 基本内容 (1)工艺设计内容及流程; (2)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确定的基本原理; 2 教学要求 (1)熟悉铸造工艺设计的依据、内容及流程; (2)掌握砂型铸造工艺方案制定的原理及方法。 3 重难点 (1)生产纲领、生产条件对工艺方案制定的影响; (2)分型面及浇注位置的确定。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 1 基本内容 (1) 浇注系统概述; (2) 液态金属在浇注系统各组元内的流动规律; (3) 浇注系统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2 教学要求 (1) 了解浇注系统对液态成型过程的影响; (2) 熟悉浇注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3) 掌握液态金属在浇注系统各组元内的流动规律; (3) 理解浇注位置选择的原则; (4) 理解浇注系统设计的原理,掌握浇注系统设计方法; (5) 理解铸铁、铸钢、非铁合金浇注系统的特点; 3 重难点 阻流截面的计算原理及公式。 第四章冒口及其设计

英语教学法教学大纲--专业

《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课程代码:0452117 学时数:32学时学分:2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方向)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英语教学法》是英语(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教与学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直接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本课程立足于培养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除了让学生掌握扎实学习教学理论知识之外,还让其具备较强的实际教学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本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教学层面的基本路子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教学观、语言观、学习观和方法观等,并具备一定的基本操作能力,旨在引导学生以本书阐述的理论为线索,了解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为将来从事英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导论 【教学要求】 了解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以及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重点和难点:教学法的内涵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内容】

1、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内容; 2、学习英语教学法的意义; 3、何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4、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法的内涵与本质;语言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第2章、语言与语言教学 【教学要求】 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了解语言教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基础;了解语言教学的新趋势; 【教学内容】 1)语言、语言教学的性质; 2)英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3)英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4)语言教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言教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基础;语言教学的新趋势; 第3章、英语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 理解交际能力的内涵;了解交际教学和任务性语言教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基本掌握交际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正确评价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 【教学内容】 1、交际能力的内涵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交际能力的内涵 3、交际教学的基本特征; 4、交际教学活动的创设; 5、对交际教学法的评价;

信息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1、平均自信息为 表示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也表示平均每个信源消息所提供的信息量。 平均互信息 表示从Y获得的关于每个X的平均信息量,也表示发X前后Y的平均不确定性减少的量,还表示通信前后整个系统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2、最大离散熵定理为:离散无记忆信源,等概率分布时熵最大。 3、最大熵值为。 4、通信系统模型如下: 5、香农公式为为保证足够大的信道容量,可采用(1)用频带换信噪比;(2)用信噪比换频带。 6、只要,当N足够长时,一定存在一种无失真编码。 7、当R<C时,只要码长足够长,一定能找到一种编码方法和译码规则,使译码错误概率无穷小。 8、在认识论层次上研究信息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形式、含义和效用三个方面的因素。 9、1948年,美国数学家香农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长篇论文,从而创立了信息论。 按照信息的性质,可以把信息分成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按照信息的地位,可以把信息分成 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 。 人们研究信息论的目的是为了 高效、可靠、安全 地交换和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的 可度量性 是建立信息论的基础。 统计度量 是信息度量最常用的方法。 熵 是香农信息论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事物的不确定度是用时间统计发生 概率的对数 来描述的。 10、单符号离散信源一般用随机变量描述,而多符号离散信源一般用 随机矢量 描述。 11、一个随机事件发生某一结果后所带来的信息量称为自信息量,定义为 其发生概率对数的负值 。 12、自信息量的单位一般有 比特、奈特和哈特 。 13、必然事件的自信息是 0 。 14、不可能事件的自信息量是 ∞ 。 15、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联合自信息量等于 两个自信息量之和 。 16、数据处理定理:当消息经过多级处理后,随着处理器数目的增多,输入消息与输出消息之间的平均互信息量 趋于变小 。 17、离散平稳无记忆信源X 的N 次扩展信源的熵等于离散信源X 的熵的 N 倍 。 18、离散平稳有记忆信源的极限熵,=∞H )/(lim 121-∞→N N N X X X X H Λ。 19、对于n 元m 阶马尔可夫信源,其状态空间共有 nm 个不同的状态。 20、一维连续随即变量X 在[a ,b]区间内均匀分布时,其信源熵为 log2(b-a ) 。 21、平均功率为P 的高斯分布的连续信源,其信源熵,Hc (X )=eP π2log 21 2。 22、对于限峰值功率的N 维连续信源,当概率密度 均匀分布 时连续信源熵具

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课程任务1、了解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建筑装饰材料的名称,理解其性能特征、掌握其规格尺寸; 2、在进行设计实践中能根据使用场合、部位准确熟练地选择; 3、根据国家有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图的绘制; 知识目标1、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名称、分类; 2、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规格、性能; 3、理解建筑装饰工程材料结合的基本原理; 4、掌握不同构造形式的装配程序和工艺; 教学内容项 目 一 一、绪论;(略讲) (1)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地位;(2)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作用; (3)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4)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5)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 (6)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以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能为目的,以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品种、应用及其施工工艺为目标,学生要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经常到装饰材料市场和装饰工程施工现场(可观看施工现场各类视频)参观学习,认识和了解装饰材料的性能、应用及材料发展状况,为掌握建筑装饰各分部工程装饰材料的选用及施工工艺打下基础。 二、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略讲) 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装饰材料的力学性能(教学辅助工具:视频及图片讲解) 建筑装饰材料的理化性能(教学辅助工具:视频及图片讲解) 建筑装饰材料的装饰性(教学辅助工具:施工现场图片及效果图讲解) 项 目 二 三、建筑装饰工程基本材料(详讲) 建筑装饰工程基本材料:建筑装饰工程基础材料、墙体材料及建筑绝热材料 1、建筑装饰工程基础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 (1)无机胶凝材料: 水泥;(课堂辅助教学工具:视频及图片讲解);重点:检测方法; 石灰;(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 石膏;(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重点:了解石膏制品; (2)水泥混凝土: 集料;砂、卵石、碎石、煤渣; 水泥混凝土;重点:养护时间、特点; (3)建筑砂浆: 砌筑砂浆、抹面砂浆,装饰砂浆(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 2、墙体材料 烧结砖;(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重点:目前装修应用; 非烧结砖;重点:目前装修应用; 砌块;重点:目前装修应用; 复合板材料;重点:工装重点使用材料;(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 3、建筑绝热材料 无机绝热材料; 有机绝热材料;(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憎水型岩棉保温板、气凝胶绝热毡等;装修重点应用位置;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教学大纲完整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重要的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要通过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和基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并具备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该课程适用于大专层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及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教改的新经验、新观点、新趋势,具有参与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愿望;熟练掌握并能运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评价论、教师论、教研论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的备课、上课工作。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二者的紧密结合,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的教学,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课中应适当组织学生讨论或试讲,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学生到微格教室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故该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模拟教学(主要是微格教学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中外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打好基础。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相关见习、实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102学时。理论教学学时为34学时,实训教学68学时。 页脚内容1

《材料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1、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urse课程任务和目的 In response to the grow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importance of polymers, ceramics, advanced metals, composites,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many departments concerned with materials are changing and expanding their curricula. The advent of new courses cal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xtbooks that teach the principle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they apply to all classes of materials. The Seri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designed to fill the needs of this changing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of the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Nanchang University, the series will include textbooks for the undergraduate core sequence of course on Thermodynamics,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Structures, Mechanics, and Transport Phenomena as they apply to the study of materials. More advanced texts based on this core will cover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 of different material classes, such as ceramics, metals, polymers,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The series will define the modern curriculum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the discipline changes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future. This curriculum is deal with: treatment of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equilibrium, and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Provides a foundation to treat general phenomena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cluding chemical reactions, magnetism, polarizability, and elasticity. Develops relations pertaining to multiphase equilibria as determined by a treatment of solution thermodynamics. Develops graphical construction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phase diagrams. Treatment includes electrochemical equilibria and surface thermodynamics. Introduces aspects of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as they relate to macroscopic equilibrium phenomena 2、main contents and basic requirement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First Law: system and surroundings, energy transfer, energy of system, energy as a state function, work, the close system, notation,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properties, the open system, enthalpy, steady state, heat capacity at constant volume, heat capacity at constant pressure, adiabatic flow through a valve: Joule-Thomson Expansion, equations of state, nonideal gases, adiabatic compression or expansion,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enthalpy changes in chemical reactions, adiabatic temperature change in chemical reactions Second Law: entropy as a state function, entropy not conserved, open system entropy balance, adiabatic, reversible, steady state system, heat engines, diagrammatic representation,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3515017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 英文名称: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总学时:56 讲课学时:52 实验学时:4 学分:3.5 适用对象:车辆工程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汽车制造工艺与装备是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技术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的内容以质量、生产率及经济性为主线。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及有关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用夹具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分析机械加工过程的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机械加工规程制订的原则、方法与步骤,具有设计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专用夹具设计的初步能力;能初步分析机械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途径;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具有装配方法选择与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概论①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机械加工工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②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了解汽车生产的工艺过程;了解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 2.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 ①掌握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 ②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方法。③熟练掌握工件的定位原理及几种常见的定位方式。 ④掌握常用定位元件和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⑤通过典型机床夹具的实例分析,掌 握机床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①掌握机械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③掌握影响零件表面质量的因素。④了解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①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制定步骤。 ②掌握制定机械加工路线时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表面加工方法;理划分加工阶段;合理安排加工顺序;正确制定加工工序集中与分散的问题。 ③掌握工序具体内容的确定方法。④理解工艺方案的经济性评价方法;了解降低加工成本的措施。 ⑤掌握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规范。 5.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①了解尺寸链的基本概念,掌握尺寸链图的作法及其尺寸链的计算。②掌握工艺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其计算技巧。 ③了解装配尺寸链的特点及其简单的计算。 6.装配工艺基础①了解装配尺寸链的基础知识。②了解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教学法教学大纲

《英语学科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 (1)中文名《英语学科教育学》 (2)英文名 English Subject Educology 三、课程管理院(部) 外国语学院 四、大纲说明 1.教学目的、任务 英语学科教育学是研究英语教育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是研究英语教学过程以及影响英语教学的诸多因素,揭示英语教学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宇。它是以教育学、心理学、英语语言学、课程论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的一门交叉学科。这门学科是专为英语师范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目的是让他们对英语教学理论和规律进行系统的了解,为以后走上教学岗位打下基础。 2..教学的具体要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围绕典型的教育现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测试题目、设计关于学习者诸多因素的调查问卷等。做到人人参与,畅所欲言。 3.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求人人参与,对课堂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多以讨论和课堂设计为主;战胜枯燥,对英语教学抱有激情。 4.教学效果检查 考试,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5.教学时数分配 每周2课时,共18周36课时。 五、纲目 第一章Basic Concepts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ology [教学目的]了解英语教学论的基本范畴、概念、英语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 [教学时数]12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堂讨论 1.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anguage educology 2.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language educolgy

《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310 课程名称:化工热力学/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开课院系: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 教材:陈钟秀,顾飞燕,胡望明编. 化工热力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 1.金克新,赵传钧,马沛生.化工热力学.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陈新志,蔡振云,胡望明.化工热力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 .Smith J M and Van Ness H C.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4th ed. McGraw-Hill. New York.199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化工热力学是将热力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其主要任务是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用,研究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和状态。本课程将热力学的理论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真实流体和混合体系,解决化工过程中的热力学问题,培养学生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定义出发,利用有限的资料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它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基础。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常用的几种气体状态方程,掌握流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方法,熟悉化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方法及其在化工节能领域的应用,掌握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熟悉化学反应平衡的计算,了解物性数据估算等关键内容。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言 要求:了解课程性质、任务、要求、学习注意点。 第一章真实流体的PVT关系 流体的PVT关系是化工工艺设计计算和研究热力学问题的基础,重点讲解加压下真实气体及其混合物的PVT关系的计算方法。 1.1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要求:掌握有关状态方程的理论基楚、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掌握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范德化方程,维里方程,R-K方程及其改良形式,多参数方程等。 1.2 对比态原理及应用 要求:掌握对比状态原理,以偏心因子为第三参数的通用关系式,能正确使用三参数通用关系式计算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PVT关系。 1.3 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 要求:掌握临界参数法,混合物的维里方程,混合物的状态方程,能正确选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问题。 1.4 液体的PVT关系 要求:熟悉液体的状态方程、通用关系式。 第二章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 重点讲解真实流体热力学函数计算的原理和方法,纯物质的逸度和逸度系数,热力学图表。

《印刷工艺》 教学大纲

《印刷工艺》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内容 1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2 印刷基础综论 3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4 制版 5印刷 6印后加工 7印刷技术的应用 8印刷设计工具软件应用 9印刷应用设计

二、实践教学内容 10实训一:收集名片10张,收集16KDM设计210*285mm10份。 并实际设计。 11实训二:收集DM二折页,三折页设计10份,收集商业文本封面设计210*285mm8份。并实际设计。 12实训三:收集CD封设计3个,收集封套设计10个。并实际设计。 13实训四:收集样本10种。并实际设计。 14实训五:收集书籍封面设计若干。并实际设计。 15实训六:收集海报广告设计5。并实际设计。 16实训七:收集手提袋10个。并实际设计。 17实训八:收集印刷包装设计5个。并实际设计。 18实训九:收集3件你以为最有创意的印刷品上交并说明并实际设计。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的教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20学时,实践教学为20学时。

《印刷工艺》教学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讲述印刷工艺的基本知识。掌握印前,印刷,印后基本知识。重点掌握电脑印前完稿技术。 《印刷工艺》是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印刷工艺的基本知识,熟悉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印后加工装订以及印刷技术在各种媒介上的应用,从而能够全面地掌握设计的流程,提高设计水平。 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只把眼光停留在对设计的一般应用和操作上,而是能全面了解、熟悉设计好的作品如何通过印刷成为成品,在设计时就应把印刷工艺因素考虑进去。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简单了解印刷技术的发展状况,熟悉印刷工艺对设计的要求,掌握应对印刷时出现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 为了适应印刷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知识体系与实训相结合,强调以印刷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设计实践为中心,在课程的各个阶段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课题,使学生在这些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创新能力得以激发,综合的设计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规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 在基础设计学习阶段坚持规范化教学,每个章节教学都强调教师的教案设计、课堂讨论、设计实践、设计作业评判等基本环节,实行单人设计题目与小组(一般为3~5人)设计题目相结合。分章节内容让学生自学,然后在课堂上讲解,接着由教师引导讨论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 2.采取多种形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互动性 在基础设计学习的基础上,安排有难易不同、方法有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综

信息论与编码试卷及答案(多篇)

一、概念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什么是平均自信息量与平均互信息,比较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答:平均自信息为 表示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也表示平均每个信源消息所提供的信息量。 平均互信息 表示从Y获得的关于每个X的平均信息量,也表示发X前后Y的平均不确定性减少的量,还表示通信前后整个系统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2.简述最大离散熵定理。对于一个有m个符号的离散信源,其最大熵是多少? 答:最大离散熵定理为:离散无记忆信源,等概率分布时熵最大。 最大熵值为。 3.解释信息传输率、信道容量、最佳输入分布的概念,说明平均互信息与信源的概率分布、信道的传递概率间分别是什么关系? 答:信息传输率R指信道中平均每个符号所能传送的信息量。信道容量是一个信道所能达到的最大信息传输率。信息传输率达到信道容量时所对应的输入概率分布称为最佳输入概率分布。 平均互信息是信源概率分布的∩型凸函数,是信道传递概率的U型凸函数。 4.对于一个一般的通信系统,试给出其系统模型框图,并结合此图,解释数据处理定理。 答:通信系统模型如下:

数据处理定理为:串联信道的输入输出X、Y、Z组成一个马尔可夫链,且有, 。说明经数据处理后,一般只会增加信息的损失。 5.写出香农公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当信道带宽为5000Hz,信噪比为30dB时求信道容量。 .答:香农公式为,它是高斯加性白噪声信道在单位时间内的信道容量,其值取决于信噪比和带宽。 由得,则 6.解释无失真变长信源编码定理。 .答:只要,当N足够长时,一定存在一种无失真编码。 7.解释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答:当R<C时,只要码长足够长,一定能找到一种编码方法和译码规则,使译码错误概率无穷小。 8.什么是保真度准则?对二元信源,其失真矩阵,求a>0时率失真函数的和? 答:1)保真度准则为:平均失真度不大于允许的失真度。 2)因为失真矩阵中每行都有一个0,所以有,而。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60分) 1.黑白气象传真图的消息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求:

【大学】兰州大学基地班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关键字】大学 兰州大学基地班“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热学”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普通物理学”课程是理科物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由力学、热学(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这五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单独设课,“热学(分子物理学)”是其中继“力学”后的第二门课程。 “普通物理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的实验基础;了解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及物理学与其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的关系;培养学生进一步学好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过“普通物理学”课程的教学,“既要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养成刻苦踏实、勤于思考的良好学风,又要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作好业务、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还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有关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教学工作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普通物理学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基本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和概念,引出物理原理和定律,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要重视和发挥演示实验和其它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普通物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要重视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定性描述,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和使用所学的数学工具来概括和表述物理规律,充分认识每个物理定律数学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在普通物理学中,数学、特别是高等数学,一般并非主要用于演绎和推理,但也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基本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要准确地阐述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既注意每个概念确定的条件、严格的定义和确切含义,又要注意这些概念将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或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在着重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适当介绍这些基本概念与当代物理学前沿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生产技术、特别是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注意反映现代物理学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方法。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特别是当前高技术领域中物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和激励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和责任感。要注意介绍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正确的科学方法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结合物理学发展史,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某些杰出物理学家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大众、热爱和发展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二、“热学”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热学”课程在理科物理类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基地班课堂教学(其中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讨论课、演示实验、影视和多媒体教学等)共72学时。课程内容包括绪论、温度、气体动理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和能量的统计分布律、气体内的输运现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固体、液体、相变、课程总结等部分。各部分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加“*”号的内容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讲授,加“**”号的内容在一般情况下可不讲授,这些内容在考试时都不作统一要求。 绪论(2学时) 热学研究的对象热现象热运动热力学统计物理学气体动理学理论物性学 热学研究的方法*微观量*微观量*微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热学发展简史 热学常用物理量的符号热学常用物理量的单位基本物理常量基本物理常量的国际推荐值 *单位制*国际单位制(SI)*量与单位的国家标准*法定计量单位*自然单位制 *物理量的数量级 *物质世界的层次分子的典型数据热学课程的特点我们能够学好热学 第一章温度(6学时) 热力学系统非平衡态弛豫时间平衡态热动平衡对平衡态的描述 *力学平衡*热学平衡*化学平衡*相变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 物态参量几何参量力学参量化学参量电磁参量态函数*对非平衡态的描述

《化工工艺Ⅱ》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工艺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工艺Ⅱ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6 学分:3 适用对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是以聚合物的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以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是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化工等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的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有关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工作当中所遇专业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向专业工程师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高分子合成的主要合成工艺和重要品种的生产方法、结构、性能,并对本学科的发展和前沿有一定的了解。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重点:要让学生通过了解高分子的发展与现状,认识到高分子工业对人类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事业心。 难点:根据我国的高分子工业现状和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二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 重点:1.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2.五种重要单体的合成路线 难点:石油裂解制烯烃中丁二烯的萃取精馏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重点:自由基聚合的主要实施方法; 难点: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机理、链转移作用的应用 第四章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 重点: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反应机理和生产工艺 难点:离子型聚合与配位聚合的原理和机理 第五章缩合聚合生产工艺 重点:缩合聚合原理、熔融缩聚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实施工艺。 难点:1. 线型缩聚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影响因素; 2. 平衡缩聚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均聚合度及小分子物浓度三者之间关系;第六章逐步加成聚合生产工艺 重点: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机理;聚氨酯的合成原理 难点:聚氨酯的合成原理 第七章高聚物改性工艺 重点:共聚物合成工艺;互穿网络聚合物合成工艺;高聚物的化学改性 难点:共聚物合成工艺 五、实践环节 0学时。

《数学思想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思想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 《数学思想方法》是研究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的一门课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有着全局影响的数学思想方法其重要性日益凸现。鉴于数学思想方法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数学思想方法》被列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比较系统地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掌握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员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两个源头、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几次重要突破、数学的真理性、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演绎与化归、抽象与概括、猜想与反驳、计算与算法、应用与建模、数学思想与方法与素质教育、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案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关键在于使学员建构起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结构,认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增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自觉性,提高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水平和能力。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部分学习,帮助学员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源头、几次重要突破和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并能正确理解数学的真理性,确立动态的、拟经验主义的数学观。通过“数学思想方法例解 " 部分学习,使学员掌握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部分学习,使学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特点,并能将所学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三、教学媒体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课程的主要用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重要媒体,是教和学的根本依据。文字教材名称:《数学思想与方法》(顾泠沅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数学思想与方法》录像教材共18 讲,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姚芳主讲。 3. 网上学习资源 江苏电大在线中(https://www.doczj.com/doc/8316211262.html, )教学辅导、实施方案、学习自测等;栏目以及中央电大在线( https://www.doczj.com/doc/8316211262.html, )中与本课程有关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环节 1. 理论教学环节(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 (1)自学 自学是电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 , 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远程开放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 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收

信息论复习笔记

信息论回答了通信的两个最基本问题: (1)数据压缩的极限; (2)信道传输速率的极限; 信息、消息和信号 消息:信息的載體(能被感知和理解、進行傳遞和獲取) 信息:事物運動狀態或存在方式的不確定性的描述(香農)先驗概率:P(a i) 自信息:I(a i)=log[P-1(a i)];(信息接收的不確定性) 互信息:I(a i;b i)= log[P-1(a i)]- log[P-1(a i|b i)]; (信息接收的多少度量) (若信道無干擾,則互信息等於自信息等於0) 優點:明確的數學模型、定量計算; 缺點:有適用範圍; 信號; 通信系统的模型 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有效、可靠、保密、认证 2. 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 ﹣离散信源的定义:輸出信息數有限、每次只輸出一個; ﹣自信息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事件發生前: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事件發生后:時間含有的信息量; 信息熵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信息熵的基本性质 定義:自信息的數學期望( H(X)= -∑[ P(a i)logP(a i) ] )信源的總體信息測度 (1)每個消息所提供的平均信息量;

(2)信源輸出前,信源的平均不確定性; 性質:(1)對稱性;(2)確定性; (3)非負性;(4)擴展性(可拆開); (5)可加性;[ H(XY)=H(X)+H(Y) ] (6)強可加性;[ H(XY)=H(X)+H(Y|X) ] (7)遞增性; (8)極值性; [ H(p1,p2,p3…,p q)≤H(q-1,,…, q-1)= logq ] 等概率分佈信源的平均不確定性最大,稱為最大離散熵定理;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扩展信源 —扩展信源的熵 H(X) = NH(X) —离散平稳信源:联合概率分布与时间起点无关; 熵:联合熵 H(X1X2)=∑∑P(a i a j)logP(a i a j) 条件熵 H(X2|X1)=-∑∑P(a i a j)logP(a i|a j) 关系:H(X1X2)=H(X1)+H(X2|X1) 熵率:离散平稳信源的极限熵 = limH(X N|X1X2…X N-1) —马尔可夫信源:某一时刻的输出只与此刻信源所处的状态有关而与以前的状态及以前的输出符号都无关; —马尔可夫信源的熵:H m+1=H(X m+1|X1X2…X m) —信源剩余度 熵的相对率η= H极限/H0 信源剩余度(输出符号间依赖强度)γ= 1-η=1-H极限/H0 3. 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H(X;Y)=H(X)-H(X|Y) —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道矩阵性質 (1)P(a i bj)=P(a i)P(b j|a i)=P(b j)P(a i|b j);

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新编

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新 编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化工热力学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课程编号:06131050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54 学分:3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开课院系:化工与制药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该门课系统地介绍了将热力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它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用,深刻阐述了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和状态。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对化工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平衡原理、相平衡原理等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利用化工热力学的方法对化工中涉及的物系的热力学性质和其它化工物性进行关联和推算;并学会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化工中能量进行分析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 1.正确理解化工热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理论; 2.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3.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 4.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生产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热力学发展简史 化工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化工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 化工热力学在化工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 纯物质的p –V –T关系 气体的状态方程 2.2.1理想气体状态 2.2.2 维里方程 2.2.3 立方型状态方程 2.2.4 多参数状态方程 对应态原理及其应用 2.3.1 对比态原理 2.3.2 三参数对应态原理 2.3.3 普遍化状态方程 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 2.4.1 混合规则 2.4.2气体混合物的虚拟临界性质 2.4.2 气体混合的第二维里系数 2.4.3 混合物的状态方程 液体的p –V -T关系 2.5.1 饱和液体体积 2.5.2 压缩液体(过冷液体)体积 2.5.3 液体混合物的p –V -T关系 第三章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 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 3.1.1 热力学基本方程 3.1.2 Maxwell关系式 焓变与熵变的计算 3.2.1 热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