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文综试卷历史点评集锦

2013文综试卷历史点评集锦

2013文综试卷历史点评集锦
2013文综试卷历史点评集锦

摘要:点评2013北京高考文综(历史)试卷:从整个试卷来看,除了沿袭对历史基本知识点的再现再认能力考查之外,作为选拔性的考试,更侧重考查考试思维判断能力、以及分析概括陌生材料的能力,以便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突出选拔的梯度。

一、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再现再认能力考察

从考察的知识点来看,基本都是主干知识点考察,考察的角度也很常规,能基本检查出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对基本史实掌握的程度。承袭了10年北京课改以来相对平稳的一贯风格。比如:中国古代史第12、13题考查中国朝代特征和都城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是否正确;第15题考查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成果;大题37题第1问考查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不同的纪年方法以及各自的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近现代史第17题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条约内容考查,大题37题第3问是延续去年的材料分析题目,通过借助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变化的历程,系统考查近代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变化,需要做到史论结合。

世界史中第21、22、23题对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德国统一后宪政制度和罗斯福新政内容的考察,大题37题第2问世界时间的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与英国全球扩张;40题考查“海洋与人类进步”,考查核心考点为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常规考点。

这些考察的知识点及做题的角度,新东方中小学个性化的教师在考前的复习中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训练,很多常规角度的思考训练和知识点的训练与高考试卷试题有极大的相似度,相信考生见到这些试题时定有亲切之感;

二、注重历史学科的思辨能力考查

从整个试卷来看,除了沿袭对历史基本知识点的再现再认能力考查之外,作为选拔性的考试,更侧重考查考试思维判断能力、以及分析概括陌生材料的能力,以便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突出选拔的梯度。相比12年高考历史试卷,13年高考历史试卷依然延续这些特征,虽然在题目难度上相比去年略有降低,尤其是选择题部分,大题部分课改的步伐还是在继续,大题第37题第2、3问,40题第1问,对材料进行归类,分析,并作出论证。这些知识点考查载体本身不难,都是学生日常训练中容易掌握的核心知识点,但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思维逻辑的判断才能够去伪存真,按照试题固有的思维角度才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而这一点,在学生日常复习中很难得到有效的思维锻炼,因此,能得分,但得分应该比较的低。

三、关于热点和预测

热点是老师和学生需要持续关注,但是北京的历史高考会结合热点,但需要在扎实掌握史实的基础上,否则仅仅关注热点,而忽略了史实本身,虽能在心理上让学生觉得有安全感,但在实际的题目分布中,热点尽是史实展开的一个切入点,而不是考查本身。从今年的北京高考历史试卷看,有体现出一些常规的热点,如海洋文明、工业革命。更多的仍然是基础知识的考察。

对于北京来说,其地方的自主命题特点,区教研信息传递的正确性,方向性是无可置疑的。对比东、西城和海淀等城区的一、二模试卷的命题思路,考察知识点范围,的确具有指

导性,方向性。例如13年历史高考中的第12、13、14、15、16、17、22题,大题37题第3问和40题第1问,都在上述城区模拟考试中极其相似的考察过。

四、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一定要抓基础。尽管考题形式千变万化,新颖材料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历史知识贮备上。因此复习时候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对比,才是学习、提分之道。其次要通过研究试题来反思学习的效度和信度。多培养逻辑的思维判断能力,多注重中外史的横向比较,多训练从材料中获取和解析信息的能力。其三要注重历史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认知,深刻理解知识点的阶段特征。

2013北京高考文综历史点评:强调图文结合或转化

对重点题目进行全面深度的解析,希望能对广大考生准确估分有帮助,同时也希望广大2014高考考生在备考中加以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解析

第13题,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大家别着急,四个选项要弄清楚?我想强调的一点,这边这个图,如果是已经考过今年高考的同学,当然可以听听这个题目是如何解析的,跟我们之前备考的思路是不是吻合,如果是新的,刚接触高高真题的同学,可以注意一点,这几年北京历史的很鲜明的命题特点和规律,特点强调图文的结合或者是图文的转化,这个本质是什么?A问汉武帝在哪个地方颁布了推恩令,BC分别的选项,问你对不对,最后问你明太祖在哪个地方废除了丞相制度。就考的是每个朝代在哪,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考首都和统治区域,举一个最近的例子,08年奥运会,北京考了一个题目,考的是夏商西周他们的通知中心,都城大概分布在哪个地方,那个题目,完全是文字的表述,这个题,它的特征是他把地图结合起来了,大家一方面要知道这几个朝代首都在哪个地方,同时在地图上识别这些首都的具体的地理位置,这个图稍微模糊一点,手上有现成的题目,看一下会稍微明确一些。

汉武帝在长安,看这个图,仔细看一下,这个地方叫做洛阳,往西走,长安在洛阳的西边,2在洛阳的东侧,这个是错的,A选项不对,应该在洛阳的西边。第二个北魏孝文帝是在大同,迁到了洛阳,而我们看圈2在哪个地方?写在洛阳以东的,迁都,刚好迁到洛阳,B也是不正确的,正确选项是C。D也是不对的,明都知道什么地方吗?明都定在

南京,迁回到北京,1标在图上的这个地方,洛阳以西,这个地方显然不会是南京,因此从排除的角度,ABD四个选项是错的,2为什么成立?2和4先后是两宋的都城,北宋在哪,就在河南开封上,而南宋首都就是今天的杭州,当时叫做民安,二和四,大概能够对应到河南开封,浙江杭州这么一个地理位置。过去考过的同学,你们回忆一下这个题当时是否做对了。

2014考生建议:

新的准备进入高三的同学,要留意,读历史告白的时候,多读书,背文字就可以了,特别强调地图和文字的转化问题,书上的,包括地理,历史地理,大家是否有好好的看过,如果我们有看过,总结过来,其实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会带这大家,把一些重要的历史图案,好好的加以总结,过去的几年,年年考到,今后的考试当中,也会重要关注一些重要的地图,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图上提取出来。这是图文的问题。

第二题目,给了一个架构,这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具有哪些性质?不知道电脑前的各位能否看的清楚这个图,这个图案不是很明确,首先最上面的,写的是中国深入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再一个顶上的位置,读到这个信息,可以做这个题目了,看到政协,在一个高的位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候,当时中国还没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以政协发挥一个什么作用?发挥一个代人大的作用,我们看小圈1,肯定成为中国政府,接受政协的领导的,因为当时政协在人大,起到一个权利机关,与此同时,在建国初期知道,当时中国叫做新民主主义国家,圈2自然也成为了具备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性质,这个答案选择的是A,刚刚考过的,可以稍稍对对答案,想跟即将准备高考的同学,这个题之所以出来,是想强调一点,学历史,除了刚刚强调的空间上对地图的认知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东西,大家能够想得到吗?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一些重要的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个很重要,学历史是最最

要紧的,圈3和圈4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新中国颁布宪法,首次颁布是在1954年,而且是1954年先召开了一届人大会议,有了人大,再来颁布了宪法,这是54年的资料,圈4,领导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是哪一年完成的?是在1956年完成的,任何一个历史题目,拿出来,里面一定会涉及到时间的问题。学历史很大程度是在学时间,时间会有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历史知识太多太庞杂,给你一个忠告,把你所有课本上的知识,搭建成体系,时间架子,画在一个结构图里面,自然而然把很多东西串联清楚,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题题目本身不难,时间很重要,一些重要的时间点,比如宪法哪一年颁布,社会主义改造哪一年完成的,这个得记清楚。

看一下下一个问题。这道题很经典,题目很简单,亮点设计和问题在哪,1986年的时间,一艘荷兰的船沉船了,船上载有青花瓷,这条船最早在哪个地方沉的?这个题很多同学在考下来之后,都说到这个问题,这个是当时条件反射的青花瓷,看到青花瓷,觉得这个题应该选哪个,青花瓷是哪个朝代最早出现的?就在元朝,中国的瓷器进入一个彩瓷的时代,很多同学第一反映是B,真正的答案是C,明末清初,到底青花瓷是在元代合适还是明朝,有的同学对比两本书,东部用的教材,西部城区的人教版的教材,到底哪套教材对青花瓷时间的定位是精准的,各位同学审题审仔细了,解题关键不在青花瓷,在于荷兰的东印公司,大家抛开中国古代观,想到世界史的话,你会想到荷兰在哪个年代?在17世纪,成立这个东印公司,你首先定位可能在17世纪,而17世纪,对应中国史在哪个年代?在整个中国古代史的朝代,去年备考的时候,曾经说过的,三个朝代的是所有考试一定要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个是春秋战国的时候,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大概是西方的法律,早期颁布的年代,第二个是秦始皇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第三个需要掌握的朝代,时间是明朝,大概是14世纪到17世纪左右,明朝对应到西方,西方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这个题考的是荷兰的历史,折算到中国。

借由这个题,想跟大家说什么?现在的高考出题设计,很强调是否有开阔的视野,关注到中国的历史,西方的历史。他们是怎样同步发展,同步往前走的。我记得在之前,备考过程当中总结一些对照,把两边同时坚固。对这种题目没有太多的难度,没有这个概念,不具备一个广阔历史观察的视野,这个题会比较棘手。这个题从设计、选项这个角度,其实做的特别的聪明,有青花瓷,元代的信息,这是一个很强的误导。更加重要的是,大家在今后备考过程当中,一定有一个开阔的视野搭建起来。

第四个题目考什么?下列各项史诗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事情,设问当中的关键词应该是哪个?是逻辑,考逻辑的匹配,北京卷从去年第一次开始,去年考了一个逻辑题,就是看前面的史实和后面的结论,逻辑题其实是跟我们死记硬背的知识,关系不大,就看你的历史推导能力是否具备,前面的史实推导后面的结论?去年第一次考,得分很低,我们观察到,如果从考试的角度来讲,去年全北京的学生,一大半,逻辑都是不太合格的。今年会好很多,因为今年在2012末的时候,涉及到逻辑题的考法了,而考生看到这个题目,上了考场,不会陌生,心理包袱就没有了,技巧就很容易做出来了。

我们来看一下,A,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技术基本不再使用了,A是一个错选项,与它类似。大家看4D,苏联对于农业的投资,增长了,材料说的是对农业投资增长了,而结论说这个苏联供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到了改变,这也是典刑的跟A一样,只说农业的史时,结论会涉及到工业和农业两个方面,跟A一样,因此,AD都是不对的。B和C,哪个比较合适呢?我们看B考古范县唐长安城中的仿墙,结论是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仿市制,这些词除非真的比较过,有明确的说法,就是普遍的推行开,才能选择,否则逻辑上应该是不成立的。这个答案可以选择C选项,C说的很清楚,19世纪中期,进口出口,明确告诉你了数据。他告诉你英国是外向型经济国家,有一个数据的支撑,这道题选的是C选项。高考题其实现在历史考试,考的比较灵活了,我们很多知识背下来不能够直接转化为题目,而是作为一个背景,调用它处理一些实际的问题。

最后的选择,1871年,材料很长,主要讲它的机构是如何来运行的?这个题目的答案选择的是A选项,各邦代表组成议会,B是错误的。看一下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政府需要对皇帝负责,而且帝国首相也是皇帝任命的,这个知识点没有特别的地方。我想强调一点,在今年的三四月份的时候,当时去北工大,新东方跟其他的老师做讲座,今年的考试说明了一个变化,今年的考试说明和去年相比,你会发现,增加了三个,去年考试当中没有写到的点。第一点是德国的统一,第二个是清末的新政,还有阿里的改革。跟很多考生说过,新增加进来的考点,我们会特别的重视,特别简单的逻辑。既然加进来了,很有可能会考到。昨天看到卷子的时候,印证了之前的观点,这个点,如果在考前,知道他可能性比较大,加以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复习,应该是难不住大家的。连续五个选择题,时间关系不展开说了,抽象出来一些重要的结论。我再重复说一次。

致2014高考考生,学历史的5点建议:

第一,时空概念特别重要。现在学历史,一定要把时间点搭建起来,在暑假希望很多高二的学生在今年高二的暑假,也是你们整个高中三年,最后用于学习的暑假,最后能够充实自己,去学习的暑假,你们回头翻翻历史书,看看时空概念是否搭建的精准,看到地图能不能转换文字。

第二,时间线索。时间线索是否搭建清楚?我们历史是按专题来搭建的,大家看专题史的时候,能否打破书与书之间的界限,时间网络的结构,从前往后梳理一下,时空两个因素。

第三,全球史观。视野要开阔,在我们时空体系搭建好的时候,关注一下在网络当中,世界和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地往前发展的,这是全球史观的视野一定要宽。

第四,灵活调动。三个东西掌握好以后,你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清楚以后,灵活调用这些内容。

第五,考点增减。

这是考题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做好每一个环节,这五个是最为基础的,其他的细节以后有机会跟大家分享。

第二部分:重点大题解析

接下来看大题,这里给大家看两个大题,大概阐明一下回答大题的时候是怎样的?有很多同学最喜欢问什么?答文科的大题有没有套路和模板。答题的角度、规则、方法有,但是模板和套路绝对没有。现在所有的题目考的特别的灵活。这是今年37题考的第二个大题,给了一个格林尼治的时间大事记,你们在以后高考的时候,高考考场上看到的一些所有材料解析,几乎在过去三年的高中学习中绝对读不到的,设问什么东西?大家看这个表,阅读这个表格,划分一个阶段,历史进程,这个时间,从最开始英国用,某一个城市用,推广到全世界用,划分一个阶段,说明理由,一共四分。这是所有历史大题,材料解析,第一个来源,就来源于材料本身,这个东西大家分数千万不要扔掉,仔细读读表格,大概能够做一个断代,什么时候英国自己用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推向了群世界,很自然的把格林尼治的大事记分段。大题的答案来源于材料本身,第二个答案是来源于国际分析,一个历史条件,第一次接触到高考真题的模式,在以前的历史书里面,绝对不可能学过这个时间表,形成的历史条件,这个是没有学过的,怎么办?再告诉大家第二个思路。除了来自于材料本身得到的答案之外,第二个答案的来源在什么地方?一定是我们所熟悉的知识,高考的历史只可能在两个地方获取,第一归纳材料本身,第二个经由材料回忆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这就问大家了,归纳材料这个好说,仔细审审就知道了,如何通过陌生的材料,回忆起我们所学过的熟悉的历史知识呢?这边是陌生的,看到考场第一次看到的答案,答案却是我们熟悉的,学过的历史知识。两者之间大家能想得到吗?就在时间上面,陌生的材料和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大概发生在同一个时候。

1840年,典型的英国在这里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交通运输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有能力、技术、条件,制订一个世界标准时间,并且推广出去,第一个给分点。围绕工业进行展开。再往下看,40年以后,来到188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1884年开始推行了,伴随二工的推进,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逐步的确立下来了,什么叫做世界体系?春季给大家强调过,世界体系分为两个环节,一个是世界市场,一个是西方对东方的殖民统治。两个关键词恰好是这个题目的剩下的给分点了。全世界有这个需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时间,与此同时,伴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统治,这些殖民者国家,也能够把他们,时间推到殖民去,工业革命,三个点合在一起,就能够解释题目的量。答案是怎样的?大家不去管它?怎么通过题目获得答案?分析材料,概括归纳材料本身,结合材料中出现的时间点,回顾所学到的历史知识。

再给大家看第二个题目。故事很长。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这个东西,我在今年春季模考班,历史的冲刺班都讲过,在今年一、二模考试当中,很明显地看到一个现象。各个区教研组出一个题目,解读类题目,给一个历史材料,谈谈认识,解读这个东西,我们当时总结过答案认识类和解读类题目的规则,如何来回答,只需要把所有的题目的答案加起来,就成为一个脉络。如何能够答的全,第一步是材料本身,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第一是归纳,第二解释怎么来的,原因是什么?所学的知识能否揭示这个项目本身。这个现象对后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回答出来,就能把解读类的,问题几个点采到了。以后如果有类似的情况,类似新的变化,也会随时跟大家加以总结,不再重复说了。

结合了五个选择题和两个典型的大题,谈了谈我们考试的规律和我们需要掌握的一些方法,下去以后大家可以好好想想刚才说过的那些话,选择题需要注意哪些东西,大题答案从哪里来,我们应该进行哪些规范的训练。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适用省区:广西) 1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13.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 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 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14.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 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 15.《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

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16.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 17.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18.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

高考文综(浙江卷)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2页,选择题部分1至7页,非选择题部 分8至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笔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考场号、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 垂直分布的 4 中情形。读图完成第 1 题。 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逆温天气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2、3题。 2.上图是 4 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④项中劳动力比重占 60%,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 ,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很容 易造成“用工荒”问题。 3.“ 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 ① ② ③ ④

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面对用工荒难题,可以加大技术比重,调整产业结构。 4.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B.有寒流经过 C.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D.盛行上升补偿流 解析:容易形成丰富的渔业资源,主要因素在于面积广阔平坦的大陆架,有利于阳光光合作用,带来大量浮游生物,吸引鱼群的到来。 图1 为某河流景观素描图,图2 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题 5..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解析:甲为①,流速快,为侵蚀面。已为②,流速较慢,为沉积面。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看清两幅图之间的关系,确定甲乙与①②之间的关系。 某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 4 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I、II 两个阶段(图2)。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完成第6 题

2013年大纲卷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大纲卷)

2013年高考文综 (大纲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1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读图1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 B.分散投资风险 C. 建立营销网络 D.利用廉价原料 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 B.人才 C.市场 D.资金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体相等。2009年雨季912万立方米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自20世纪90年代初 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5—6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7—9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8.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9.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 量。图2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 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 的两地是 A.H、R B.Q、R C.Q、H D.H、K 11.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是正相关 的地区是 A.Q、R之间 B.N、M之间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2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Ⅰ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新课标Ⅰ卷历史部分) (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河北云南内蒙古黑龙江)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 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 C.频繁改革的结果 C.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之争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

2013年浙江高考真题—文综地理解析版

2013年浙江高考真题—文综地理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浙江卷)解析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第1题。 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①B.② C.③ D.④ 【答案】 1.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流层大气逆温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如果对流层出现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现象,即为逆温现象,出现逆温现象,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图中②③④都出现了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图①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2、3题。2.右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 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答案】 2.D 3.B 【解析】 2.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工业区位因素;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面临“用工荒”,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流入民工减少,导致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劳动力不足。根据三角形坐标图,图中④工业劳动力的投入成本最高,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所以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用工荒”问题的产生,使劳动力的工资提高,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生产成本增加,所以能够刺激东部沿海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 B.有寒流经过 C.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2013年高考文综政治(新课标I卷)解析版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政治卷解析 [试卷总评] 今年是新课标全国卷第一次分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沿袭了大纲版全国卷的命题特点,照顾到不同省市地区的教育差异,也是从大纲版试卷全面过渡到全国新课标试卷的一个分水岭。总的来说,今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试题难度不小,明显比全国圈Ⅱ要难。命题思路有延续,也有创新,具体说明如下: (1)选择题难度加大。表现在经济生活试题开始选用比较难的函数图表,如12题,让好多考生头疼;间隔一年(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政治没有经济学计算题),经济学计算题又开始出山,并且考了利润率这个好多考生在小学都学过却在高中阶段忽视了的一个知识点,也和好多高三老开个不大不小的捉迷藏的玩笑。另外,15、18、22题好多考生做错,好多政治老师反映这些试题比较难,易错 (2)热点问题冷处理。比如我们在备考2013年高考的时候应该都做了很多时政的功课,比如十八大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城镇化,钓鱼岛,朝鲜半岛局势等几乎都没有考,隐约涉及到一些的就是十八大的知识点,是选择题17题对水资源的强化管理,38题十八大文化强国等,这启示我们,猜题押题是没有出路的,高考没有“应该考什么,不应该考什么之说”。材料只是载体,时政只是背景,能力和知识才是我们要考查主题和主体。 (3)命题风格稳中有变。不变的是,经济生活选择题都比较难,并且难度有加大趋势,要提醒我们重视。39题和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命题风格极其相似,参考答案设置方式也相同。变化的是:选择题漫画题淡出,经济学函数图表题崭露头角,39题观点评析题是个新方向,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觉。38题材料题依然是“常规的设问,突破常规的答案”,“注重答案的生成,而不是平时老师的归纳和总结”。突出考生思维能力的检验,而不是记忆能力的简单再现。这些,都是这份试题留给我们沉甸甸的思考和启迪。 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2013年全国高考2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试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 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盘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最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翰、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帐、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全国卷一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一(文综) 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着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着作的作者是() A.姚莹 B.徐继畲 C.郑观应 D.严复 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15.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 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国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9.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分析 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知识:中国及世界的思想家。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私学培养人才。 答案:C 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解析】 知识:常识。 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用“考古发现”证明“文字记录”是否真实。 答案:D 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知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周朝的几大制度。禅让制可以直接排除。 答案:D 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解析】 知识:秦朝的统一。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①楚国,②韩国,③魏国,④赵国,⑤齐国,⑥燕国。 答案:A 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解析】 知识:中国古代商业。 能力:阅读能力。 解题关键:C项“全社会”以偏概全。 答案:C 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解析】 知识:近代的不平等条约。 能力: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利益均沾。 答案:B 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I卷

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I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2013年高考2013年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新课标II卷)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 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 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解析】 考点:史学理论。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记述容不一”,“常遇人传颂黄帝事迹”,“择其言尤雅者”。A项与题干“记述不一甚至荒诞”矛盾;史学著作 历史文献记录没有要求说“一定”(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排除C项;历史文本记录具有主观性,排除D项。 答案:B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宋代“不抑兼并”,即放任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严重,必然导致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减少。(土地是一定的,集中在地主手中的多,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就少。小学数学题,呵呵!)B项中的流民问题严重,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不过,该项推测也属合理)。A、C 与材料及史实不符,C项公然与题干冲突。 答案:D 26.明朝有人描述在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商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北货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悉盐铁粗重之类,南北互通有无。B、C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材料可以体现岭南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但仅从南北运输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浙江卷)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浙江卷)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浙江卷) 选择题部分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第1 题。 ①②③④ 第1 题图 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A 【解析】近地面所温高,空气对流运动强,无逆温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2、3题。

4.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B.有寒流经过 C.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D.盛行上升补偿流【答案】4.A 【解析】其原因包括地处大陆架,光照养分足;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流交汇,使水流搅动,养分上浮;长江、钱塘江水流入,带来养分(但钓岛附近海域不在河流入海口)等。 图1 为某河流景观素描图,图2 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 题。 5..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答案】5.D 【解析】甲处于凹岸,水流较快,表现为侵蚀作用,宜作为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乙处于凸岸,水流缓,表现为沉积作用,易淤,不宜建港。 某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 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图2)。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完成第6 题。 6.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 右图(图3)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 A.①③B.②⑦ C.④⑧D.⑤⑥ 【答案】6.B 【解析】首先超市拟建在中等地价,⑤⑧处排除,①③处服务区域不够大,选在②⑦处较适宜。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卷)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闫烈宏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周代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地方诸侯分权共同管理国家,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分封制下依靠宗法血缘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等级关系分明,郡县制下郡守县令都有皇帝直接任免,没有严格等级关系,都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因此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的是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变迁。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而非经济发展;B项表述错在混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天子间分权体制;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程朱理学。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在两宋时期统治者依然以传统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儒学)被称为伪学,因为相对于孔孟之道,理学增添了许多新思想如?理为万物本源和三纲五常?,没有被两宋统治者接受直到明朝时期才成为官方统治思想。A项与此题无关,B项不是原因,明太祖删掉《孟子》中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的史实相矛盾,因此明代时期的官方思想的儒学已不再是原来的孔孟之道;D项中心学没有成为官方哲学。 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 C.频繁改革的结果C.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解答此题关键在理解雅典民主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和公民必备的参政素质就是要有很强演讲能力。B、C、D项不能说明政治领袖与演说家之间联系的原因。 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光荣革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光荣革命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之间妥协,最终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因为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信仰英国国教

2013年浙江高考文综(历史)试卷(word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途径。下列思想家中属于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14.暂无 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 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 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鉴,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最为僭越,伏请切 令禁断。”一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 ..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 地位 17.近代一位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 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这反映出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量极大 19.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21.“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的重要文件是() 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 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22.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和改革,和平与发展

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大纲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 文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 分布。读图1,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 B.分散投资风险 C.建立营销网络 D.利用廉价原料 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 B.人才 C.市场 D.资金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 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 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5~6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7~9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8.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9.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图 2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 10~11题。 10.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 的两地是 A.H、R B.Q、R C.Q、H D.H、K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