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8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8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8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

第一节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和特征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行为人对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特征

1.法定性

2.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是行为时的心理态度

3.犯罪主观方面表明行为人对法益的态度

4.犯罪主观方面是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要件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一)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二)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

(三)对区分重罪与轻罪具有重要作用

三、司法实践中查明犯罪主观方面的要求

(一)应当以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为基础进行判断

(二)应当以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参考进行判断

(三)不能简单地用结果逆推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

第二节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刑法第14条)

二、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认识因素,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一)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1.犯罪故意认识因素的“明知”的内容

(1)犯罪故意的一般认识内容

①对行为本身性质的认识。

是指明知自己行为的内容与社会意义,即明知实行行为属于危害社会的行为。

②对行为结果的认识。

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包括实害结果与危险结果)。

对危害结果的明知包括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与可能发生两种情况。行为人所明知的是哪一种情况,应以行为人自身的认识为准,不以客观事实为准。

③某些犯罪的故意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事实。

如特定犯罪所要求的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特定身份等。

有的犯罪对行为对象有特殊要求,成立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该特定对象。

(2)对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

①社会评价要素:不要求行为人了解规范概念的法律定义,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范的保护所涉及的事实关系即可,或者说,行为人以自己的认识水平理解了具体化在规范概念中的立法者的评价即可。也就是说认识到“行为人所属的外行人领域的平行评价”即可。

②经验法则的评价要素和法律的评价要素:只要行为人认识到作为评价基础的事实,就应当认定行为人认识到了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注意:不真正不作为犯中的作为义务,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行为人认识到了自己的作为义务,才成立不作为犯罪。但是,只要行为人对产生作为义务的事实具有认识,就应认定其对作为义务有认识。

(3)对无违法性阻却事实的认识

只有当行为人认识到客观构成要件事实,同时认识到并无违法性阻却事由时,才能确定行为人具有犯罪的故意,否则不能认定故意(例如假想防卫)。

2.犯罪故意认识因素的“明知”的程度

(1)行为人基于自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认为危害结果必然会发生。

(2)行为人基于自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认为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

(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表现为,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将会引起的危害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

1.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积极追求的态度,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目的。

2.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是指行为人虽不希望、不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和不设法阻止该结果的发生。

三、犯罪故意的基本类型

(一)直接故意

1.直接故意的概念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该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直接故意的基本形式

(1)“明知+必然会+希望”

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该危害结果的发生。

(2)“明知+可能会+希望”

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该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间接故意

1.间接故意的概念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间接故意的基本形式

间接故意的基本形式可表示为“明知+可能会+放任”。

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通常有三种具体表现形式:

(1)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外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由于一时冲动、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

应区分犯罪故意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故意

1.犯罪故意包括对行为危害性质的认识及对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的希望或放任态度

2.日常生活中所讲的故意,仅指行为人有意识的实施了某个行为。

第三节犯罪过失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刑法第15条第1款)

犯罪过失的基本类型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一)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概念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虽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成立条件

1.认识因素: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意志因素: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轻信能够避免”:是指行为人过高估计了有利条件,过低估计了不利条件,而相信自己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轻信能够避免”涉及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主观能力;

二是不当估计了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对避免结果的作用;

三是误以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可以避免结果发生。

三、疏忽大意的过失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概念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二)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成立条件

1.认识因素:行为人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结果。

2.意志因素: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行为人在行为之前或行为当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没有预见的原因并不是行为人不能预见,而是在应当预见的前提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即由于缺乏必要的注意而完全没有认识;如果行为人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就会预见进而避免危害结果。

第四节与罪过相关的几个特殊问题

一、不同罪过之间的辨析

(一)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

1.认识程度不同

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2.意志因素不同(关键区别)

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放任的,持无所谓的态度,是不反对的;

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反对的,但由于过于自信,没有想到真的发生了危害结果。

(二)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1.认识因素(关键区别)

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已经有所预见。

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根本没有预见。

2.意志因素

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出现都是持反对的、否定的态度的,都是懊悔的。

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是轻信结果能够避免;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行为人,是因疏忽导致结果的出现。

(三)不同罪过类型的辨析顺序

不同罪过类型的判断,可依循以下顺序进行:

1.判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持积极追求的态度,若肯定,可确定行为人属直接故意。

2.判断行为人对其行为所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是否有认识,如果无认识且行为人应当认识,则可确定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3.在排除直接故意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判断后,只剩下间接故意与过于自行过失的区别问题,由于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对行为危害社会的性质均有所认识,因此,可将二者的区分关键确定为,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态度,若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不反对的态度,则可确认为间接故意;若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反对的态度,则可确认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二、意外事件、不可抗力与相关罪过的关系

注意:行为人在结果发生的时刻虽然不可能避免的结果发生,但此前的时刻能避免结果的发生,如果此前时刻的行为具有危险性,则有可能认定为过失。

(四)不可抗力与不作为犯罪的区别

区别关键在于行为人有无能力履行义务,或者说能否排除或阻止结果发生。能够履行义务而不履行的是不作为犯罪。

三、犯意转化、另起犯意、行为对象转换

(一)犯意转化

1.犯意转化的含义

犯意的转化,是指行为人在预谋犯罪或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从一种犯罪故意转变成另一种犯罪故意。

2.犯意转化的具体情形

(1)预备阶段的犯意转化

是指行为人以此犯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却以彼犯意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

通说认为,应采用“以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为主,以重行为吸收轻行为为辅”的原则认定犯罪。

(2)实行阶段的犯意转化

是指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犯意改变,导致此罪与彼罪的转化。

通说主张,采用“犯意升高者,从新犯意(以变更后的犯意为准);犯意降低者,从旧犯

意(以变更前的犯意为准)”原则认定犯罪。

(二)另起犯意

1.另起犯意的含义

另起犯意,是指在前一犯罪已经既遂、未遂或者中止后,行为人又另行产生新的犯罪故意。

另起犯意是在前行为已近终了的情况下另行产生新的犯罪故意而实施另一个犯罪行为,因而成立数罪。

犯意转化是由此罪转化为彼罪,因而仍然是一罪。

2.犯意转化与另起犯意的辨析

(1)犯罪行为的具体状况

犯意转化是在前一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而进行的犯意变更,即发生在犯罪继续过程中;另起犯意则是在前一犯罪行为出现停止形态的情况下而另行产生的犯罪故意。

(2)犯罪对象的具体状况

犯意转化通常是针对同一被害对象实施的行为;另起犯意既可以针对同一被害对象,也可以针对不同被害对象。

(3)法益的具体情况

犯意转化通常所针对的是同一或者同类法益;另起犯意则在多数情况下,前后犯意所侵害的法益不同。

(三)行为对象转换

行为对象转换,是指行为人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原先设定的行为对象,转移到另一行为对象上。

如果行为对象的转移,导致个人专属法益的主体变化,或者导致法益性质变化,则属于另起犯意,应数罪并罚。

四、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一)犯罪目的

1.犯罪目的的含义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即是以观念形态预先存在于犯罪人大脑中的犯罪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结果。

2.犯罪目的的机能

(1)在部分犯罪中具有区分罪与非罪的机能。

(2)在部分犯罪中具有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机能。

(3)在部分犯罪中目的的内容也会影响量刑。

3.犯罪目的与目的犯

(1)目的犯的含义

对于以犯罪目的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被称为刑法理论中的目的犯。

(2)目的犯与刑法规定的关系

①刑法分则明文规定的目的,即以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规定的目的犯。

(2)刑法分则虽无明文规定,但根据条文对客观构成要件的表述以及条文之间的关系,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目的。即以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规定的目的犯。

(二)犯罪动机

1.犯罪动机的含义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

2.犯罪动机的机能

(1)犯罪动机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

①刑法分则明确将某些犯罪的犯罪动机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

②刑法在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为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中,犯罪动机也会对犯罪的成立产生影响。

(2)犯罪动机影响量刑。

五、期待可能性

(一)期待可能性的含义

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合法(适法)行为。即在当时情况下,能够要求行为人不为犯罪行为而作出合法行为的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理论认为,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合法行为,就不能对其进行法的非难,因而可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

(二)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在考察行为人的能力的前提下,判断能够期待行为当时的行为人通过发挥其能力而不实施违法行为。

(三)期待可能性与“癖马案”

作为现代刑法理论的期待可能性产生于1897年3月23日德意志帝国法院所作的“癖马案”判决。

第五节认识错误

一、认识错误的概念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或者对有关客观事实存在不正确的认识。

二、法律认识错误

指行为人在有意识地实施某种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有不正确的认识。

(一)假想犯罪

1.假象犯罪的含义

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并非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而行为人误认为其行为构成了犯罪。

2.假象犯罪的处理

不影响对该行为认定为无罪。

(二)假想不犯罪

1.假想不犯罪的含义

指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而行为人却误认为不构成犯罪。

2.假想不犯罪的处理

(1)对于自然犯,不能因为行为人所谓不知法律而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

(2)对于法定犯,不知法律是否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应作具体分析。

①如果行为人不仅不知法律,而且也缺乏对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认识,则不成立犯罪故意。

②如果行为人虽然不知某种行为的违法性质,但主观上明知其有社会危害性的则不能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三)假想的他罪与他刑

1.假想的他罪与他刑的含义

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但对其行为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被判处何种刑罚,存在不正确的理解。

2.假想的他罪与他刑的处理

应当按照行为人实际构成的犯罪及其危害程度定罪量刑。

三、事实认识错误

指行为人对其危害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产生了不正确认识。

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

具体符合说认为,只有当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具体地相一致时,才成立故意的既遂犯。

法定符合说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只要在犯罪构成范围内是一致的,就成立故意的既遂犯。

通说:法定符合说

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与抽象事实认识错:

具体事实认识错误:指认识错误没有超出同一个犯罪构成,仍是在同一个犯罪构成内部解决问题的情形。包括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

抽象事实认识错误:指认识错误已经超出了同一个犯罪构成,出现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犯罪构成的情形。包括对象错误、打击错误。

(一)客体认识错误

1.客体认识错误的含义

指行为人对其危害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法益)的性质产生的不正确的认识。

2.客体认识错误的基本类型及处理

(1)行为人意图侵害某客体,而实际上该客体不存在。

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应认定为故意犯罪的未遂;或者倘若行为不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则不成立犯罪。

(2)行为人意图侵害甲客体,而实际上却侵害了乙客体。

处理:在主客观相一致的范围内定罪。

(二)对象认识错误

1.对象认识错误的含义

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侵害的对象发生了认识上的错误。

2.对象认识错误的基本类型及处理

(1)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对象认识错误。即误甲为乙,甲、乙属于同一犯罪构成。

处理:不影响定罪。

(2)不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对象认识错误。即误甲为乙,甲、乙不属于同一犯罪构成。

处理:在故意内容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范围内认定犯罪。

(3)行为人对是否存在刑法上的侵害对象存在认识错误

①误将非犯罪对象当作犯罪对象加以侵害(对象不能犯)。

处理:如果有侵犯法益的危险结果,处理为故意犯罪未遂;如果根本没有侵犯法益的危险结果,处理为无罪。

②误将犯罪对象当做非犯罪对象加以侵害。

处理:行为人有过失的,处理为过失犯罪;行为人没有过失的,处理为意外事件。

(三)打击错误

1.打击错误的含义

打击错误,又称方法错误、行为偏差,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意欲侵害的某一对象实施侵害行为,由于实行失误而导致实际侵害对象与其本欲侵害的对象不一致。

2.打击错误的基本类型及处理

(1)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打击错误

处理:根据“法定符合说”,在主客观相一致范围内定罪。

(2)不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打击错误(抽象事实认识错误)

处理:在主客观相一致的范围内定罪。对于超过行为人主观想象的犯罪构成的结果,行为人不再成立故意,而认定为过失。

①主观轻罪,客观重罪:轻罪既遂。

主观轻罪,客观重罪,如果客观事实在法律评价上包含轻罪的客观事实,则按照轻罪的故意犯罪既遂处理。该种情形不可能成立重罪的故意犯罪既遂,因为行为人没有认识到重罪的客观事实(但对重罪事实可能成立过失犯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②主观重罪,客观轻罪:成立重罪未遂的前提下,重罪未遂与轻罪既遂择一重罪处罚;如果不成立重罪未遂的,直接认定为轻罪的既遂。

主观上想犯重罪,客观上却发生轻罪的结果,如果主观故意在法律评价上包含轻罪的故意,根据案件具体情形是否成立重罪未遂,有两种处理结论:第一,当案件存在重罪的实行行为,并导致重罪的危险结果,则成立重罪未遂,同时也成立轻罪(既遂),认定为重罪未遂与与轻罪(既遂)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第二,如果没有重罪的实行行为,也没有重罪的危险结果,则不成立重罪未遂,只成立轻罪(既遂)。

③主观与客观涉及的犯罪不同,但法定刑完全相同,而且按照法定符合说,主客观内容完全重合的,按照客观内容认定犯罪的性质。

④在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中,按照法定符合说,主客观没有重合内容的,则不成立犯罪或者仅仅成立客观内容的过失犯罪(如果连过失都不存在,则属于意外事件)。

③主观与客观涉及的犯罪不同,但法定刑完全相同:具有重合内容的,按照客观事实定罪。

④主客观没有重合内容的,无罪或者成立客观内容的过失犯罪或者意外事件。

3.打击错误与对象错误的辨析

(1)相同点:两者实际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预见的结果不一致。

(2)不同点:发生错误的原因不同。

在对象错误的情况下,行为人对所要侵害的对象在主观认识上发生了错误。即对象错误是由于主观认识障碍而没有导致所追求的危害结果的发生。

在打击错误的情况下,由于实施侵害行为时发生了误差,以致发生了不是行为人所希望或者放任的结果。即打击错误是由于客观物质障碍没有产生预期的危害结果。

(四)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1.因果关系认识错误的含义

指行为人对其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错误认识。

2.因果关系认识错误的基本类型及处理

(1)因果关系进程认识错误

是指结果的发生不是按照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发展所预见的进程来实现的情况。

处理:因果关系进程认识错误并不影响故意犯罪的成立。

(2)事前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事前故意)

是指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了第二个行为,但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发生的情况。

处理:事前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不影响故意犯罪的成立。

(3)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

是指行为人意欲实现的危害结果,由行为人自己的行为先行实现。

处理:对于这种情况,要认定这种情况是否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关键在于行为人在实施第一行为时,是否已经着手实行,如果能对此得出肯定结论,则应认定为故意犯罪既遂,如果得出否定结论,则不能成立故意犯罪既遂,而是其他形态。

(五)其他类型的认识错误

1.行为的性质认识错误

(1)行为的性质认识错误的含义

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有错误的认识。通常是行为人将对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误认为是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2)行为的性质认识错误的的处理

在通常情况下,行为人是缺乏社会危害性的认识的,因而可以排除犯罪故意的成立。若有过失的,可按过失犯罪处理,没有过失的,按意外事件处理。

2.犯罪工具或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1)犯罪工具或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的含义

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使用的犯罪工具或者犯罪手段,具有错误认识。

(2)犯罪工具或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的基本类型及处理

①行为人所使用的手段足以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行为人误认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

处理:由于行为人缺乏犯罪的故意,不构成故意犯罪;如果行为人有过失的,按过失犯罪定罪量刑;行为人没有过失的,按意外事件处理。

②行为人所采用的手段不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误认为会发生危害结果。

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认定为犯罪未遂,或者无罪。

(3)犯罪工具或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的性质

犯罪工具或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并不属于事实认识错误的范畴,而是属于认定行为是否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即从有体性、有意性、有害性三个方面考察该行为是否应认定为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如果一旦认定为根本不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的,则根本没有再进一步考虑是否构成犯罪的可能和必要。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及意义;犯罪故意的概念,犯罪故意的类型;犯罪过失的概念,犯罪过失的类型;意外事件的概念,意外事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的概念,两者的关系;刑法中认识错误及其类型、意义。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的概念、类型,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联系和区别,意外事件的概念及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本章难点:犯罪行为是罪过心理的客观反映,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反对脱离罪过心理的客观归罪。在我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中,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之一,是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因此,犯罪的主观方面在犯罪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的概念、类型,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联系和区别,意外事件的概念及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本章的课时安排:5课时。 一、犯罪主观方面 (一)犯罪主观方面概念 1.所谓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2.特征:第一,它是行为人的心理态度。第二,这种心理态度针对的是一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第三,它是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第四,它是刑事责任的 主观根据。 (二)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主观方面要件 1.犯罪主观方面要件的概念 犯罪主观方面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2.包括犯罪人的罪过(犯罪的故意和过失)和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其中犯罪故意或者过失是所有犯罪的必备要件,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要主观条件,称为选择性要件,犯罪动机不是要件,一般不影响定罪而影响量刑。 (三)犯罪主观方面内容 犯罪的主观方面所关涉的问题,主要是犯罪的故意与犯罪的过失(统称为罪过)、犯罪的目的与动机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某些与犯罪主观方面相关的问题,诸如意外事件和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等。 行为人的罪过即其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因此被称之为犯罪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 犯罪的目的只是某些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因此也称之为犯罪主观方面的选择要件; 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它一般不影响定罪,但却影响量刑。 至于意外事件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相关问题,由于它们对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也有必要纳入犯罪的主观方面来阐述。 (四)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客观方面的联系 1.二者同为犯罪构成的要件,缺一不可。 2.犯罪主观方面通过犯罪客观方面表现出来,而且只有行为时的罪过才是犯罪主观方

第8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 第一节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和特征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行为人对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特征 1.法定性 2.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是行为时的心理态度 3.犯罪主观方面表明行为人对法益的态度 4.犯罪主观方面是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要件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一)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二)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 (三)对区分重罪与轻罪具有重要作用 三、司法实践中查明犯罪主观方面的要求 (一)应当以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为基础进行判断 (二)应当以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参考进行判断 (三)不能简单地用结果逆推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 第二节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刑法第14条) 二、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认识因素,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一)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1.犯罪故意认识因素的“明知”的内容 (1)犯罪故意的一般认识内容 ①对行为本身性质的认识。 是指明知自己行为的内容与社会意义,即明知实行行为属于危害社会的行为。 ②对行为结果的认识。 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包括实害结果与危险结果)。 对危害结果的明知包括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与可能发生两种情况。行为人所明知的是哪一种情况,应以行为人自身的认识为准,不以客观事实为准。 ③某些犯罪的故意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事实。 如特定犯罪所要求的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特定身份等。

犯罪的主观方面要件案例分析

犯罪的主观方面要件 [案情] 被告人:胡某,男,28岁,农民。 被告人胡某之妻唐某系四川人,多次与其好友张某(女,22岁,未婚)通信,说河南生活条件好,她仅利用农闲帮人加工衣服,每月可挣500等。于是,张某也想到河南来,写信告诉唐某帮她找一合适人家,并要胡某到四川接她,胡某在临去四川之前找到邻村青年周某说要为他从四川介绍一个媳妇,并要求周某提供500元作路费,周某满口答应,遂给胡某500元,胡某到四川后,听张某说,她表妹陈某(21岁,未婚)也想到河南结婚,问胡某是否可以带她一起去,胡某随即应允。回到河南后,胡某将张某介绍给周某为妻,又将陈某介绍给其一个远房亲威梁某为妻,并以分担路费的名义,向梁某索要现金500元,梁某因胡为其介绍对象而非常感激,要多给胡某200元,但胡某只收了500元。张某、陈某二女均感婚后生活很满意。 [问题] 胡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判决] 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胡某虽然将张某、陈某两位妇女介绍给他人为妻,又收取了他人的财物,但由于被告人胡某不具有出卖妇女的目的,又未对妇女实行拐骗贩卖的行为,因而不构成《刑法》第240条规定的拐卖妇女罪,胡某的行为属于一般的违法行为。法院依照刑法第13条规定,宣告胡某无罪。 [法理分析] 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因此,客观上实施了危害行为,主观上同时具备犯罪主观方面要件时,才可能构成犯罪;如果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具备犯罪的主观方面要件,则不可能构成犯罪。所以,是否具备主观方面的要件,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它包括犯罪的故意或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关于此案,检察机关和法院有定性的分歧,主要是由于对被告人胡某的行为是否符合拐卖妇女罪的构成要件存在不同认识。我们认为,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 本章要点: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重点;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目的,意外事件; 难点: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第一节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即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1、犯罪主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要素。 行为人的罪过(即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犯罪的目的只是某些犯罪构成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即选择性主观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它一般不影响定罪,而影响量刑。 2、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是心理态度 3、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说明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持积极侵犯的态度(犯罪故意)或者消极不保护的态度(犯罪过失)。 二、罪过是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 我国刑法第14条第1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其第2款规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15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其第2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的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根据上述规定,各种犯罪在主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这一要件;如果缺乏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这一要件,即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的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的,就不构成犯罪。因此,罪过即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是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 其原因如下: 1、行为人实施或不实施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都是通过相对自由的意志的选择和支配来实现的。 2、行为人在具有相对自由的意志和意识的支配下,选择了实施犯罪行为,在客观上危害了社会,在主观上具有了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 3、国家对行为人具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情况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认定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