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岳麓版必修三)

201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岳麓版必修三)

201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岳麓版必修三)
201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岳麓版必修三)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人文精神含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公元前5世纪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发展历程:人文精神源头——古希腊思想家们的思想;14至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思想;17至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而科学理性的发展仍然是人文主义弘扬的结果。

一、古希腊奴隶制时代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的产生

(一)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于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公元前7世纪,一些哲学家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著名的代表有泰勒斯,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他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影响: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二)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人”成为研究的中心。

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决定作用

1)背景①自然哲学的产生,是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②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③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

2)主要观点——普罗塔哥拉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A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B世间没有客观的批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C强调人作为认识事物的主体意义。

②重点是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3)评价“智者学派观点”: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树立了人的尊严;但是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史上最完美的师生“三人行”,被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2.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知识和道德修养

苏格拉底西方文化史上的圣人,思想被保留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

1)主要观点:①认识你自己,认为哲学的追求要重点探讨人自身;

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2)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比,在对人,特别是对知识的看法上有何进步?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主体作用,认为人的主观感受就是知识。苏格拉底进一步强调人的道德,强调知识在人的道德中的作用,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人道德和知识是合二为一的,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

3)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影响:

①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②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精神修养、崇尚知识、强调自由探索的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亚里斯多德——强调人对真理的不断追求

1)主要观点:①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

②强调独立思考,强调对真理的不断追求。

2)影响:使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他还是逻辑学的创始人,他是古代世界最博学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现代众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并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把理性发展到顶峰。

(三)总结希腊人文精神

1.内涵:关注人类社会,提倡人的怀疑精神,反对宗教迷信的束缚,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的修养,提倡人的思考。

2.意义:古希腊的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源头。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两者都强调知识与美德之间的联系,知识对美德的重要性,并作为导师,都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差异:苏格拉底希望通过学习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为民主政治服务。而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具备这三种美德于一身,完善道德是为了协调社会关系,是为了谋官从政,恢复西周的奴隶主统治秩序。

二、14至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

(一)探源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背景

从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四世纪,史学界称之为“中世纪”。那时,欧洲是一个基督教神学无处不在的宗教世界。

(1)中世纪欧洲处在封建和基督教会统治之下,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

(2)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封建统治和教会的思想障碍,以发展资本主义。

2.文艺复兴的概况

文艺复兴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一、认字 融(róng)(融化)(融入)(融雪) 伐(fá)(伐木)(砍伐)(伐树) 锯(jù)(锯树)(锯木头) 切(qiē)(切开)(切块)(切分) 燃(rán)(燃放)(燃烧)(燃灯) 缩(suō)(缩小)(畏缩)(退缩) 吞(tūn)(吞下)(吞并)(囫囵吞枣) 悲(bēi)(悲惨)(悲哀)(悲伤) 咽(yàn)(吞咽)(咽气)(咽下) 宣(xuān)(宣布)(宣告)(宣传) 处(chǔ)(惩处)(处罚) 诱(yòu)(诱惑)(诱人)(引诱) 强(qiáng)(强大)(强健)(自强) 介(jiè)(介绍)(简介)(介入) 宗(zōng)(祖宗)(宗旨)(宗法) 召(zhào)(召开)(召唤)(号召) 孝(xiào)(孝顺)(孝敬)(孝心)

二、会写的字 冷(冷静)(寒冷)(冷漠) 离(离别)(离开)(距离) 等(等待)(等候)(等级) 剩(剩下)(剩余)(剩饭) 斧(斧头)(斧子)(鬼斧神工) 砍(砍树)(砍伐)(砍断) 谷(谷子)(谷物)(稻谷) 柴(柴草)(柴火)(火柴) 煤(煤炭)(煤气)(烧煤) 油(油灯)(汽油)(火上浇油) 刚(刚才)(刚刚)(刚强) 流(流动)(流汗)(流水) 泪(泪水)(眼泪)(泪珠) 算(打算)(暗算)(计算) 接(接近)(接受)(接见) 旅(旅行)(旅途)(旅客) 三、多音字 答:(dā)答理几:(jī)几乎稍:(shào)稍息(dá)回答(jǐ)几个(shāo)稍微切:(qiē)切开骨:(gū)骨碌应:(yìng)答应

(qiè)一切(gǔ)骨头(yīng)应当 四、辨字组词 谷(谷物)煤(煤矿)油(柴油)睁(睁开) 各(各自)媒(媒体)抽(抽水)挣(挣钱) 旅(旅游)咱(咱们)管(管理)拼(拼写) 族(民族)自(自己)官(官员)饼(月饼) 五、近义词 寒冷——冰冷朋友——好友融化——融解 必须——务必难受——难过舒服——舒坦 努力——尽力调皮——淘气费力——吃力 照样——照旧依旧——依然也许——大概 大吃一惊——大惊失色争先恐后——力争上游 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六、反义词 旧——新强——弱足——亏 处罚——奖励朋友——敌人融化——凝固 非常——平常悲哀——欢乐集合——解散 消失——浮现犹豫——果断可惜——幸好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温馨提示:请家长及时检查确保孩子背会知识点。谢谢您的配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土质的松软程度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一、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 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陶瓷、橡胶 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 表面有纹路 不太重 能削得动 锯了以后有锯末 能浮在水上…… 二、哪种材料硬 4、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材料的硬度越大 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 就表示它比较硬 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5、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 6、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铁钉>木条>塑料尺>卡纸 7、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 8、金属的特性 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三、比较韧性 10、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1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塑料的柔韧性最好。 12、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四种材料中 塑料条的韧性最好 弯曲程度最大。 13、塑料的特性具有 不易分解、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质轻、重复利用性、防湿、等特点。 四、它们吸水吗 14、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由于材料组织结构间的空隙形成毛细现象造成,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5、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 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16、世界上第一张纸是我们中国的蔡伦制造的。所有的纸都有纸纤维。 17、古代造纸过程:割草伐木、烹煮、浸沤制浆、舂捣打浆、纸模抄纸、晒干成纸。用废报纸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 18、自己造的纸和平时所用的纸的区别:如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 纤维长短不同 光滑程度不同 等。 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1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 沉浮 是不同的 20、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 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与物体的大小、重量无关。 21、木头的特性 质轻 、比较坚硬 、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 、能浮在水上 、具有承重力等。 22、木头的特性究竟有哪些:木头可以做家具和筷子 说明它是比较坚硬的 能够做梁柱 说明承重力是很强的 用木头造船 说明它能浮在水面上 用树的枝条编筐 说明它有一定的柔韧性。木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具备质轻、有较高强度、容易加工之优点且某些树种纹理美观 24、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 标准是这种材料能否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同种材料间一般不能划出痕迹。、 六、砖瓦和陶器、瓷器 26、砖的主要用途是 砌房子 陶瓷的主要用途是 做生活用品 。 27、砖是用 黏土 烧制而成的。 28、陶瓷是用一种 特殊的黏土 制造的 也必须经过烧制。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20分) 1、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阳光下地物体影子变化规律来(计时)的仪器。它由(晷面)和(晷针)组成。 2、写出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蜡烛钟)、(水钟)、(沙漏)。 3、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 4、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由摆绳的(长度)来决定的,只要摆绳的长度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相同)。这就是单摆动的(等时性)。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一定的);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和(摆幅)无关。 5(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工具。 二、判断(28分) (×)1、时间的流逝有快慢的。 (√)2、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3、半夜三更表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5、我们制作水钟时,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6、中午时,太阳的影子是最长的。 (√)7、古人制作水钟时,水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我们制作水钟时要尽量保持水量相同、滴孔要小于2毫米。 (√)8、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9、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10、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11、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的。 (√)12、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13、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14、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速度一样快。 三、选择(28分) 1、子夜是指(B)。 A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B晚上十二点 C凌晨五点 2、摆的快慢与(B)有关。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3、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A) A 原子钟 B 日晷 C石英钟 4、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是(A)。 A、日晷 B、滴漏 C、浑天仪 5、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B)。 A、与同学对表 B、听广播报时 C、自己估测 6、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是:上午的影子慢慢变(A),下午的影子慢慢变(B)。 A、短 B、长 C、居中 7、容器内的水面随水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多少时间。这是(B)水钟。 A、受水型 B、泄水型 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 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以后长出来的叶子 称为真叶, 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 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

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16. 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看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纺锤形的。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 17. 凤仙花开花后植物还会长高一点点,不明显。果实成熟后,植物不会长高了。 18. 凤仙花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 19. 一般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左右的果实,每个果实里可以有17、18个种子,也就是一粒种子繁殖出了几百粒种子,凤仙花种族就这样延续壮大。 20. 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长在节上的。 21. 茎的不同形态: 直立茎:凤仙花,竹子,杨树,蚕豆……缠绕茎:牵牛花…… 攀缘茎:葡萄,爬山虎,豌豆……匍匐茎:南瓜,番薯…… (攀缘茎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卷须) 22.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植物的叶片就是一个绿色加工厂,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强烈推荐】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9、侵蚀有什么危害? 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3、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三、问答题: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 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 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 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 9、侵蚀有什么危害? 侵蚀会让土地支离破碎,形成的山洪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植物的种子落进岩石缝隙中,生根发芽后,植物根系的膨胀作用会使岩石破碎产生风化作用。

三年级科学科上册第三单元

贵定县盘江镇中心校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测试(2013年秋) 姓名: 一、一步一个脚印。(20分,每空1分) 1、请你记下你所了解的金属的特性:、、。 2、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 和等。 3、塑料是一种从中提取出来的材料。 4、砖和瓦是用烧制而成的。而陶器与瓷器是用特殊的制造的。 5、比较材料的硬度时我们一般用的方法,观察它留下的。比较柔韧性时,我们在相同长 度不同材料的一端,各挂的重物,,材料越好。 6、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二、精挑细选。(20分,每小题2分) 1、古代造纸术是由()发明的。 A、蔡伦 B、爱迪生 C、牛顿 2、造纸厂对环境来说是一个() A、不污染环境的工业 B、污染环境的工业 3、下列物体在水中不能吸水的一组是() A、纸片和木片 B、玻璃片和塑料片 4、塑料在自然条件下() A、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B、不易分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5、钢条的弯曲程度越大,说明它() A、具有韧性 B、没有韧性 6、许多物品都需要具有韧性,() A、能变形,也能断 B、能变形,但不能断 7、下面描述不属于金属特点的是?( ) A、具有导热性,能导电 B、有金属光泽,坚硬 C、无延展性 8、木头、纸、塑料和铁片四种材料硬度由强到弱排列是( ) A、金属、塑料、木头、纸 B、纸、木头、塑料、铁片 C、金属、木头、塑料、纸 D、塑料、纸、铁片、木条 9、虽然砖和陶瓷的茶壶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别国,但是它们都是用( )材料制造的 A、土壤 B、白泥巴 C、黏土 10、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的方法。 A、看 B、摸 C、刻划 三、明辨是非(在正确的语句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硬度较大的材料可以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上留下划痕。() 2、铁是可以循环使用的。() 3、硬度较大的材料不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上留下划痕。() 4、一般情况下,木头不能吸水,只有纸和衣服能吸水。() 5、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不需要重复利用。() 6、塑料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在自然条件下不容易分解,分造成环境污染,但是许多塑料可以重复利用。( ) 7、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者是蔡伦。 ( ) 8、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吸性好。 ( ) 9、我们通过学习《饮料罐的故事》能够发现金属是可以反复使用的,我们应该养成回收金属废品的好习惯。 ( ) 10、陶瓷、棉花都是人工制造的材料。() 四、观察题(20分,每小题4分)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观察到哪些塑料制品是可以回收重复利用的?(讲3点,4分) 2、砖和瓦的主要用途是什么?陶器和瓷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4分)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别忘了写验算两个字。) 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如:0÷()=0括号里只有(0)不能填。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第三单元:统计】 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②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 2、平均数:①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 题目: 1、一组同学,5人浇水、4人挖土、三人运树苗,一共植了36棵,平均每人植几棵?列式:36÷(5+4+3) 2、一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小明收集了14个,小亮收集了12个,小兰收集了11个,小红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列式(14+12+11+15)÷4 注意:平均数量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人收集到多少个。 注意:书44页第2题,问的是一周的平均气温,很多孩子只注意到了。

2017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封面) 2017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 总(教科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一、填空: 1、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的,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3、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一昼夜定为12个小时。通过观测这些星座在一年里横贯天空的情况,利用星座计算时间。 4、古代人还用光影来计时。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 ★5、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6、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自西向东移动的。 7、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水钟又叫刻漏,古代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类型。 8、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 9、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10、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

慢、水位的高低等。 11、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而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最精确——原子钟】 12、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13、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 ★★14、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5、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上升;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下降。 16、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以树为例,每一年都会增加一个新的年轮,我们可以从树干的横切面中清晰地看出它的成长记录。 ★17、最先发现了摆的秘密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伽利略。 二、问答题: 1、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P51) 答:不太准确;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的方法是用手表或钟表。

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试卷 教科版

第三单元试卷 一、我知道(24分’) 1、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砖瓦、陶瓷)、(金属)、(纤维)、塑料等。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3、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三种材料,(塑料)的弯曲程度更大,说明了(塑料)的柔韧性强。 4、你所在教室大门用到了(木头)、(金属)、(玻璃)等材料。 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者是(蔡伦)。 二、辨一辨(10分) 1、铝可以做成饮料瓶,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坚硬性质。(×) 2、塑料不易被分解,所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木头和纸相比,木头的吸水性要好得多。(×) 4、废纸变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 5、人类只能使用材料,而无法制造新的材料。(×) 三、选一选(8分) 1、下面材料最容易着火的是( C ) A塑料B干木头 C酒精 2、喝完了饮料,我们应该( A ) A把饮料瓶放进垃圾桶 B把饮料瓶随便丢在地上 3、柔韧性最好的是( C ) A木条 B金属条 C塑料条 4、下面纸张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C ) A卫生纸 B铜版纸 C报纸 四、我问你猜(5分) 请你回忆你所熟悉的两种常见材料,把它的特征写在下面,要让同学读了就知道它是什么材料。 周围材料的描述(任选两种即可) 金属:具特有光泽而不透明,富有展性、延性及导热性、导电性。 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塑料:很轻,不会锈蚀,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性。容易变形。 玻璃:是透明的,一般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 纸:很薄,用于书写。 纤维:弹性大,可以用来做衣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汇总word版本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12、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13、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4、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标记。3.每天定时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5、在三个密闭的透明玻璃钟罩内放入一些生物。1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2号钟罩内是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3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和有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任选一个钟罩分析钟罩生物会出现的现象和原因。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么大。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49—56天 2、养蚕窍门四步骤。①移动…②桑叶新鲜…③“房间”清洁…④不喷杀虫剂 3、为什么要在蚕窝上扎小孔,洒水?(因为这样能够保证蚕窝内的含氧量,以及提高蚕对桑叶的采食量和吸收率。) 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蚕的一生总共要蜕5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易读错的字 融(róng)化剩(shèng)下睁(zhēng)大 摇晃(huàng)缩(suō)小根茎(jīng) 拆(chāi)开咱(zán)们嚼(jiáo)着 稍(shào)息几(jī)乎答(dā)应 拼(pīn)命嘀(dí)咕禁(jìn)令蹭(cèng)来蹭去二、易写错的字 剩:第十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睁:右边的“争”第四笔横要写得长一些。 诉:右边的部分有“丶”,不要丢掉。 旅:右下角是“”,不要写错。 怜:右边是“令”,不是“今”。 算:部首是“”,中间是“目”。 三、重点词语 寒冷离开等待剩下斧子砍倒山谷 火柴原野告诉睁眼接着一定煤油灯 发生树根村子灯火旅行咱们可怜 刚才救命拼命扫地管理胃口来得及 流泪打算要好草堆作声答应做梦 马上当然消化知觉光亮眼泪大吃一惊 四、多音字

切?????(qiē)(切开)(qiè)(一切) 倒?????(d ǎo)(倒下)( dào)(倒立) 难?????(nán)(为难)( nàn)(苦难) 调?????(diào)(调动)( tiáo)(调剂) 答? ????(dá)(回答)( dā)(答应)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卷?????(ju ǎn)(卷起)( juàn)(试卷) 几?????(j ǐ)(几个)( jī)(几乎) 稍?????(shāo)(稍微)( shào)(稍息) 处?????(ch ǔ)(处罚)( chù)(到处) 五、形近字 ?????等(等着)寺(古寺) ?????剩(剩下)乘(乘车) ?????砍(砍树)吹(吹风) ?????由(由于)油(石油) ?????睁(睁眼)争(争气) ?????并(并且)拼(拼命) ?????泪(泪水)汨(汨罗江) ?????喊(叫喊)减(减法) ?????刚(刚才)钢(钢铁) 六、近义词 美丽—漂亮 满意—满足 舒展—伸展 周围—四周 悲哀—悲伤 分散—分开 七、反义词 寒冷—温暖 难受—舒服 高大—矮小 舒展—收缩 悲哀—欢乐 分散—集中 八、词语搭配 【形容词搭配】 (很远很远)的地方 (寒冷)的冬天 (细细)的根 (高大)的树 (开心)的样子 (小小)的阳台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我会填。(36分) 1、太阳钟是根据(日影长度和方向)来计量时间的。 2、古时候人们使用的水钟是利用水流来计量时间的,一般可分为(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类型。 3、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 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 个小时。 4、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5、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6、钟表是以时、分、秒来计量时间的。 7、日晷是用日影方向变化来计量时间的。 8、单摆具有等时性性。 9、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二、判断。(24分) 1、摆钟摆动的快慢跟摆绳的长度没有关系。(×) 2、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3、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4、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5、钟面上的秒针每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流逝一分钟。 (√) 6、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 7、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摆动来回次数越少。(×)、 8、我一分钟能跑1000米。……………………………………………(×) 9、在我做实验做得专心时,我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10、在我的日晷上,一天中阳光下晷针影子会从东向西转动。……(×) 11、在做滴漏实验时,在可乐瓶的底部开个小孔,瓶中装上500毫升的水,瓶中的水滴的速度始终是一样的。………………………………………(×) 12、我们在做滴漏实验时,选择的容器太粗,也会造成计时不准确。(×) 13、指南针是一种利用光影来计时的工具。……………………………(×)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课堂应用实录 教材简析:《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中的第五课。本课在认识了木头、金属、塑料、纸这四种常见材料的硬度、韧性、吸水性的基础上,研究这四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进一步完善对木头、纸、金属、塑料特性的认识,理解材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本课还将通过木头制品和用途对木头特性进行研究。让学生知道材料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特征决定了材料不同的用途。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a: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材料开始,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b: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作出预测,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能与其他同学一起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b:增强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自然资源意识。 3、科学知识目标: a:能说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观察判断方法。 b:能列举木头的特性。 4、STSE目标: a:能认识到沉浮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准备:水槽、塑料、木块、铜块、一组实验材料、记录表等。 板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认识 木头金属塑料…… f J f 课堂实录: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生:听说过。。。忘了。。。 师:今天我们就一块来重温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播放课件视频)生:好。(学生观看视频) 师:孩子们如果乌鸦找到的不是小石子,而是小树枝,乌鸦能喝到水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情况预设:不能。因为小石子是沉的,小树枝是浮的。教师讲述:因为小石子沉在水底,一颗一颗放进去后水就会慢慢升上来 了,而小树枝是浮在水面上的,如果不断地放进去,虽然水面也会上升一些,但是一会树枝就把瓶口堵住了,乌鸦就很难喝到水了。 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它们有的跟小石子一样放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和小树枝一样会浮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课题)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入手,使学生认识到沉浮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动手实验,发现问题 师:请同学们快速观察,在你们小组的桌面上,老师都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用品? 生:(观察后回答)水槽、一块布、木块、铜块、塑料。师:在今天的实验中,我 们同学的手会弄湿,这块布是用来擦干你的小湿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第一课时:时间在流逝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 教学难点:客观合理的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大时钟一个,学生自带钟表(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带领阅读单元导语。 2、揭题:时间在流逝。(板书课题) 二、现在几点了: 1、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分组讨论估计的方法。) 3、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4、要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该怎么办?(看钟表) 5、请看看钟表,现在几点了?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接近? 三、1分钟有多长? 1、师出示大时钟,结合叙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体验一分钟有多长? A、集体闭上眼睛,体验一分钟,师看时间。 B、你们还可以找哪些活动,来体验一分钟?小组里面先讨论下,然后拿出时钟或手表,开始体验活动。 3、汇报交流体验方法和结果。 4、我们体验了1 分钟有多长,那如果让我们估计10 分钟持续的时间,或者是1小时持续的时间,你打算用那些方法?

四、过去多少时间了? 1、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离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2、在学生估计后,师出示正确时间进行对照,让学生发现有时自己的估计居然这么不准确。 3、引导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4、讨论: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的感受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呢? 5、小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们会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 五、延伸: 1、完全依靠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呢? 2、完成作业本作业。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太阳钟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 2、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

三年级上科学单元试卷第三单元教科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等来描述材料的各种性质。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砖和陶瓷都是____材料。 4、____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5、我们用____测量液体体积的多少。 6、液体的黏度会影响它的____速度。 7、空气占据一定的____,空气的体积是可以____的。 二、判断 1、空气没有形状,没有重量。() 2、虽说材料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材料的使用并不影响周围的环境。() 3、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反复利用。() 4、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5、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 6、一般情况下,塑料尺的柔韧性没有不锈钢尺好。() 7、不同材料吸水能力是不同的。() 8、陶瓷制品的吸水性好。() 9、通常情况下,油比水轻。()

10、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三、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 A、钥匙 B、课桌 C、矿泉水瓶 2、下面哪一项不是木材的性质() A、透明 B、有条纹 C、在水中漂浮 3、你常见的陶瓷制品有() A、碗和盘子 B、文具盒和茶杯 C、筷子和牙刷 4、陶瓷和砖都是由()烧制而成的。 A、木材 B、黏土 C、塑料 5、5毫升水大约是() A、一小勺 B、一杯 C、一瓶 6、把铝片做成易拉罐,主要是利用的金属的() A、坚硬 B、延展性 C、有光泽 7、下列物品中哪能一个吸水性更好() A、塑料 B、牛皮纸 C、餐巾纸 8、判断物体的沉浮,主要看物体()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分数 一、填空。(26分) 1、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土壤、适宜的()和温度等条件。 2、蚕的一生会经历()、生长发育、()、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 3、物体的()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进行测量。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4、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的性质制成的。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20分): ! ()1、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2、植物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一定是向上的。 ()3、每一个凤仙花果实里一般有2——5粒种子。 ()4、蚕宝宝一生要蜕皮3次。 ()5、蚕的一生变化:卵——幼虫——蛹——成虫。()6、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7、温度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8、零下5摄氏度可以写成—5℃。 、 ()9、磁铁各个部分的磁性强弱相同。 ()10、把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强。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20分): 1.凤仙花种子萌发后最先长出来的是()。 A、根 B、茎 C、叶 2.、植物体各个部分所需的养料是由()来完成运输的。 A、根 B、茎 C、叶 3.下列动物中,要经历变态的是()。 ( A、猫 B、苍蝇 C、金鱼 4.下列动物中,由妈妈直接生下来的是()。 A、猫 B、苍蝇 C、金鱼 5.测量人体体温的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之间。 A、0℃—100℃ B、0℃—42℃ C、35℃—42℃ 6.夏天,在棒冰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A、棒冰周围的水蒸气 B、棒冰里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

五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1. 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借助自然界有规律的事物可以估算时间,比如树的年轮。 2. 人类计时器的发展由时间先后排序为:日晷—水钟—摆钟。 3. 在远古时代,人们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而天成为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单位。 4. 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古埃及利用星座来计时。 5. 日晷主要利用影子方向变化计时。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会从西到东转动。长度是早上、傍晚长,中午短。先变短再变长。 6. 水钟分为受水型和泄水型。受水型是测量接受了多少水,泄水型是测量泄漏了多少水。 7. 同一装置,同一水位,漏出相同的水所需时间相同;滴漏滴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先快后慢) 8. 第一次发现单摆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方向偏转、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 9.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0. 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不同的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可能不同。 11. 在研究摆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要进行对照实验:只改变一个量(探究哪个改变哪个),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 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越短摆动越快。 11.摆长 指重心到摆顶端的距离。如图: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2.齿轮操纵器转动的动力来自垂体的重力。垂体利用重力来转动齿轮,齿轮转动时,摆锤同室摆动,使齿轮操纵器的倒钩松开,这样齿轮就转动一齿。如此一个接一个有规律地使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 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 1.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A.多 B.少 C.一样多 2.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A.褐土 B.黑土C荒漠土. 3.小麦、玉米适宜种植在,花生适宜种植在,莲藕适宜种植在,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4.花斑状,硬度大,由3种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是。 A.花岗岩 B.页岩 C.大理岩 5.保水性最好,保水性最差。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6.多呈黑色、深灰色、褐红色、灰绿色、光泽较暗,很硬的岩石是。 A.砂岩 B.页岩 C.大理岩 7.能改良土壤,并能使土壤肥沃的小动物是。 A.蚯蚓 B.蜗牛 C.蚂蚁 8.在加热土壤试验中,应用酒精灯的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9.土壤和岩石的关系是。 A.土壤和岩石没关系 B.土壤是岩石变成的 B.土壤是岩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 10.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 A.减弱 B.变化不大 C.增强 二、判断 1.当某种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出痕迹,它的硬度很大。() 2.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弱。() 3.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 4.珍珠和翡翠都不是岩石。() 5.肥料越多,土壤越肥沃。() 6.土壤是一种单纯的物质。() 7.沙质土渗水快,保水性差,但通气性能好。() 8.植树造林、捡拾地膜、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都可以保护土壤。() 9.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 三、简答题 1.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分别适宜生长什么植物?(各举3例)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2.怎样保护土壤? 四、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土壤中的成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步骤: (1)把颗粒较大的干土块放进盛水的杯子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2)把干土块放入水中搅拌,等沉淀后发现土在水中分层,上面一层颗粒小,沉得慢,是,下面一层称的快,是,说明土壤中有。 (3)把土放在铁板上,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会发现有热气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继续加热,会冒烟并且有烧糊的气味,说明土壤里有。 3.实验结论:土壤里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