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德育

第十章德育

第十章德育
第十章德育

第十章德育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为今后做教师及从事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及实质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原则

德育工作的方法

3.教学时数:6学时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第一节德育概述

一、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地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地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品德是指表现在个体身上的那些符合一定社会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法纪观念等要求的稳固特征和倾向,是个体现象。

二、我国国民道德现状分析

(一)国民整体道德素质分析

1、优秀品质

2、劣质品质

(二)劣质品质产生原因分析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德育面临新问题

1)经济利益的追逐

2)传统文化断层原有道德价值体系的坍塌

3)大众传媒的普及、信息渠道的畅通

2、学校德育工作不利

1)德育内涵不清

2)学校工作重智轻德

3)德育目标不明确

4)德育内容安排不合理,很少考虑时代特色

5)德育方法简单

6)德育途径单一

(三)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涵义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也即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

一方面,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目标作为对受教育者的品德、智力、体力、美感和劳动技能等各方面发展的总的规格要求,具有整体性。教育作为整体可分解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与其相应的教育目标也可分为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美育目标、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等部分。各育目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由于各育又有其独特的目标以及与其相应的内容、方法,因而各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育目标的实现。

德育目标与教育目标关系:

另一方面,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两者是具体与一般的关系。教育目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规格要求作出总体设计,其中对受教育者德的要求只是作出比较一般的规定,以更为概括的形式反映德的要求,而德育目标则根据教育目标的一般要求再对受教育者品德方面的要求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规定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总目标:

“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规定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其一般目标可以初步确定为:用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教育学生,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的基本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和法纪品质;在这个基础上,为他们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政治觉悟,逐步确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具有初步的社会主义品德认识、品德实践、品德修养等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成为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本修养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并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为人民服务的好公民。在此基础上,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四、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人们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法纪道德规范和宗教戒律的总和。在社会主义社会,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人们社会主义品德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学校德育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为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容,一为灵活安排的、可变性的内容。一般说来,根据教育目的、学校德育目标以及学生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确定的学校德育内容是基本的、相对完整的和稳定的。学校德育基本内容是为形成学生完整品德结构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用纲要的形式规定下来,以保持德育内容的系统连贯性、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保证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成效性,防止和克服德育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低效性,甚至负效性。根据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确定的学校德育内容是具有针对性和可变性的,这部分内容难于用大纲形式规定下来,应由教师根据当时形势任务和学生具体品德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加以确定,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基本的、系统的品德教育。我们在这里阐述的正是那些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德育内容。

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科学世界观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四个部分。其中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处于基础性层次上;法纪教育处于较高的基础性层次上:政治教育处于高层次上;科学世界观教育则处于最高层次上。低一级层次上的教育要以高于它的层次上的教育为指导并向其发展和提高,高一级层次上的教育要以低于它的层次上的教育为基础,在其基础上进行、向上发展和提高。每一项内容又包括若干具体内容和关系。从总的德育基本内容结构来说应划分为四大项,每一大项再划分为若干中项、小项,总合起来构成一个系统连贯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

作用的德育内容的综合整体。

正是基于上述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及其四个组成部分和层次结构关系的理解,我们先分别对学校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进行探讨和说明,然后再讨论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组织安排及各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问题。这样做很困难,因为长期以来人们把德育内容分成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等七八项甚至更多项分别加以说明,这已形成习惯和较固定的用法,且有一定道理,比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等在德育内容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并且很难绝对地把它们划归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或思想教育项下。但如果仍然沿用惯常提法和论述方式,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首先,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与科学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等并不是同等层次上的内容或概念;其次,不利于说明德育基本内容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再次,不利于德育基本内容的组织安排和德育效果检测评定指标体系的制订。在这种情况下,本书现在的做法只是一次尝试,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一时未能同时也难于很快科学、妥善地解决,尚需继续研究。

还应当说明,品德能力的培养和品德心理的保健既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但它们是与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内含于其中的,不能也不应该把它们单独分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内容孤立地进行培养和教育。此外,本书未笼统地使用“心理卫生教育”、“个性发展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等概念,并把它们作为德育内容中的一项(包括大项、中项和小项)。因为它们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属于德育范畴或德育内容范畴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比如性教育就包括性生理、心理、道德、法制、审美等较为广泛的教育内容,只有其中的性道德、性法制教育才属于德育范畴、当然,有关性的道德、法制教育问题与性的生理、心理、审美等教育问题有联系,但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性教育是属于有关性的整个“教育”问题,而不只是德育问题,因此不能笼统地把它列为德育内容中的一项,应该对其加以区分,否则就混淆了性教育与德育的界限,模糊和淡化了德育的特征与职责,降低了德育的应有地位与作用,甚至会导致德育的取消。

具体内容如下: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

1.国家观念教育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3.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4.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

5.为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贡献青春的教育

6.国防教育

7.国际主义教育

(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

1.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增强集体观念

2.遵循集体生活的基本要求,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

3.热爱集体,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

4.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5.互助友爱,维护集体的团结

(三)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教育的具体内容

1.尊重人

2.尊敬父母

3.尊敬老师

4.尊敬长者

5.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6.培养文明的举止

7.培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四)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

1.热爱劳动和劳动致富的教育

2.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

3.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4.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育

5.勤奋学习,为参加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

(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的具体内容

1.遵守学校的纪律教育

2.遵守公共秩序教育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教育

4.民主和法制观念教育

5.自由和纪律关系的教育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教育

(六)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的具体内容

1.“共同理想”教育

2.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学习目的的教育

3.立志成才教育

(七)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具体内容

1.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初步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

4.初步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5.经济常识教育

6.政治常识教育

(八)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教育青少年正确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短处。

(2)教育青少年善于调节情绪,培养和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及时地宣泄和克服不良情绪。

(3)教育青少年磨砺坚强意志,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迎难而上,持之以恒,勇敢地面对挫折的考验,积极地对待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且勇于开拓进取。

(4)教育青少年塑造良好性格,增强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努力奋进,不断攀登新高峰。

(5)教育青少年寻求真挚友情,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要学习和掌握社交的艺术。

第二节德育过程及规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学校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向受教育者传递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以及宗教戒律,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简言之,学校德育过程是教师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以及宗教戒律转化为学生品德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教育者根据社会

主义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简言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过程是教师将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品德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与区别

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是密切联系的,但也有区别。从联系来说,德育必须遵循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把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促进其发展,而品德的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这一外在因素的影响,同时,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德育过程也是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只不过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下,受教育者按照社会思想道德要求,形成个体品德的过程罢了。从区别来说,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及其相应形式和能力的过程;而品德的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是指个体人的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实现包括生理的、社会的、实践的等多种因素,德育仅是社会因素中的一种因素。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决不能把它们混淆、等同起来。

三、影响学校德育过程的客观外部条件

德育过程的形成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德育过程的内部条件或因素和矛盾等我们将在下两节着重加以探讨,这里我们仅就学校德育过程必备的外部条件简单地加以说明。学校德育过程的展开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物质条件如教室、校园、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和必要的图书资料及器材等,精神文化条件如校风、班风和师生同学等人际关系等,还包括客观外界的社会大环境和社区小环境,特别是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等。当客观外部条件不具备或不良时,学校德育过程的展开就会受阻,就会出现各种矛盾,就需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必要的条件,或利用外界的积极因素,排除来自外界消极因素的干扰,以使德育过程顺利进行。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或阶级、民族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感情并外化为行为方式的过程,是形成受教育者个体品德或完整品德结构体系的过程。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即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作用。

品德认识也叫思想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的思想道德关系和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有关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现象的概念、原则和信念的形成,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思想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品德认识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人们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等实际关系的反映、认识、判断和评价,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原因。在阶级社会,其内容具有阶级性。我们应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克服非无产阶级妁思想道德意识。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某些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可能造成品德认识的障碍,使人难以理解社会的品德要求并转化为个人的品德需要。品德认识的形成使人在品德发展中能将理智和情感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不但懂得怎样做,而且懂得为什么应该这样做,从而提高品德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品德认识在品德形式结构中是个关键性的因素,它是品德情感和品德行为的基础,而品德意志则是将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的中间环节。

品德情感也叫思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这种情绪态度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伴随着品德认识而产生的对客观的思想道德情境的内心体验,或者说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品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品德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在人的各种高级情感(如理智感、美感)中居于特殊的地位。品德情感是品德形式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品德情感是在品德行为实践的基础上,伴随着品德认识而产生和发展的,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由于不同时代、阶级、民族有不同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因此人们的品德情感也不完全相同。品德情感按其内容可分为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

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荣誉感、同志友谊感、自尊感、羞耻感等;按其形式可分为直觉的品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情境的直接感知而引起的、自觉性较低而又具有迅速定向作用的情绪体验)、想象性的品德情感(即联想起思想道德性的事物形象而激起的、较自觉的情绪体验)、论理性的品德情感(即伴随有思想道德理论思维的、更自觉的情绪体验)。品德情感开始于品德认识,但并不是有了某种品德认识,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品德情感。只有当品德认识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相结合,才会形成对现实思想道德关系和品德行为的一种爱憎、好恶的品德情感。品德情感比品德认识有更大的稳定性,它不仅要诉诸人的理智,要有多方面的陶冶,而且往往需要在生活实践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炼。它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强大力量,积极影响人们品德行为的完成和持续发展。一般说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人们(包括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所认同并要求得到维护的思想政治观点和法纪道德准则时,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如爱好、赞许、愉快、亲切、同情、自豪、羡慕、热爱等),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憎恶、厌烦、悲伤、失望、愤怒、羞耻、内疚、消沉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一定都是好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也不一定都是坏的。判断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跟何种认识相联系以及它在“长善救失”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培养学生“五爱”的情感,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情感以及符合社会主义品德要求的荣辱感、责任感、事业感、义务感等健康向上的情感。

品德意志也叫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法律生活、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或者说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生活目的(如政治目的、道德目的、形成或克服一定的思想意识等)而行动时所作出的自觉的积极进取或坚韧自控的不懈努力,是作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品德意志是品德形式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品德意志与品德认识、情感、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品德认识、情感是品德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动力,而品德意志又对品德认识和情感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品德意志是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同时又是调节品德行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一个品德意志行动过程,可划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大的阶段。在采取决定阶段,又明显地包含确定品德目的、调整品德动机、制定品德意志行动计划和作出决策等互相联系的成分和步骤。人们的品德意志品质是存在差异的。人们的品德意志品质具有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主要特性。在实际的精神生活中,一个具有良好品德意志品质的人,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能抵制外部的腐蚀、引诱和威胁,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而一个品德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不能坚持完成一定的品德行为,或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甚至在外部腐蚀、引诱和威胁下,丧失原则和气节,毁坏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

品德行为也叫思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的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其外部表现。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一个人的品德行为可能是一时性的,也可能是经常性的,可以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抉择作出的,也可能是由于经常重复而无须再思索、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已经巩固且自动化的品德行为就是品德行为习惯。品德行为是品德形式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品德行为与品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是密切联系的。品德行为受品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指导、控制和调节,同时它又对品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品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品德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作用。品德行为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觉认识和自由选择的表现。它是从对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的善恶关系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品德行为的善恶、好坏或正确、错误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他人、社会和自然,在阶级社会则要受阶级利益的影响和制约。在实际生活中,品德行为的善恶、好坏或正确、错误等等,往往直接依据从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凡是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就被评价为善的、正确的、良好的行为;凡是不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就被评价为恶的、错误的、不良的行为。

(二)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

学生的品德不是神定的、主观自生的,也不是先天遗传的、后天环境机械决定的,而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中,在形成社会实际关系中,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中形成的。世界上并不存在

所谓“上帝”、“天神”或“老天爷”,神定、天赋学生的品德纯属谬论。遗传素质虽然为人的品德形成发展提供了生物学的物质前提或生理基础,但人生下来大脑细胞中并没有品德的“种子”,父母性染色体中也没有社会性的“善”、“恶”的遗传基因。

不仅如此,学生的品德也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才能表现出来并受到检验。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外化为相应的品德外显行为表现的桥梁。只有一定的品德认识和情感,但不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那还仅仅是内在的主观认识和情感而已,并未形成真正的、完整的品德。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产生的品德认识和情感、需要和动机及行动意向外化为外部行为表现,并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或特征的时候,它才成其为真正的完整的品德。看一个人某种品德是否真正形成,不仅要看其内在思想情感和动机,而且要看其实际行为表现。检验、评价一个人品德发展程度及其优劣的真正标准,主要也是看其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行为表现。从品德教育和品德修养的目的来说,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民族的品德只是它的直接目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满足其自身品德发展和精神享用的需要,使其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并创造新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并受其检验,形成一定的品德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以及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所以我们把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看作是学校德育过程的基础。

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的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是一种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与一般的活动交往不同,其主要特点是:首先,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开展的,是服从德育目标要求的,具有明确的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而不是自发的、盲目的、无组织的。其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而不是一般的广泛的活动和交往。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习活动、各种内容和形式的劳动、社会政治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等,这些活动及其中的人们交往都能使学生获得社

会思想道德经验,形成与人们正常交往相处的关系,并得到实际锻炼,但是,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老师和同学。因此,学校中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及教师和学生群体成了学生品德形成的主要基础和基本环境。要积极组织和认真开展学校中的各种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它的德育作用;要认真组织和形成教师集体并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作用;特别是要认真组织和形成班、团、队等学生集体和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包括校外同辈伙伴群体的积极影响,并防止和克服其消极影响。与其同时,也要适当组织和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以便在更广阔的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再次,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是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的,因而是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的。

(三)学生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的

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外部德育的影响,但外部德育影响只有通过主体品德内部矛盾斗争才能发挥作用。这种主体品德内部矛盾,是受教育者反映当前德育要求产生的品德内在发展需要或状态与已有品德发展水平或状况之间的矛盾。已有品德发展水平或状况,即所谓品德内部环境,有其相应的品德结构。从根本上说,它也是在外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但它形成以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当德育影响反映到受教育者的主观世界,便与已有的品德状况或结构形成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既有异质性的,也有同质层次水平以及品德结构要素上的。具体地说,它在内容性质上表现为无产阶级思想道德与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的矛盾,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在认识上表现为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多知多能与少知少能的矛盾;在品德形式构成因素上,表现为各因素发展方向和水平上的矛盾,内部动机和外显行为上的矛盾。由于每个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品德内部环境或品德结构,因而都以“自己的”态度对待外部教育影响,作出肯定的、否定的或中立的等等评价和选择,形成自特有的品德内部矛盾,并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引起品德结构的某种变化,或形成新的品德结构,或对已有品德结构作某些调整,或使已有品德结构更加巩固和完善。

(四)学生品德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

学生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其品德内容、形式、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也就是通过活动和交往,反映德育要求,产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引起品德结构的变化,再通过活动和交往,反映新的德育要求,产生新的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引起品德结构新的变化,如此循环

往复,不断发展。学生品德正是在这种不断教育和修养的过程中,不断地经过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的累积而螺旋式地发展上升的。种累积发展、螺旋上升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培养和教育。这种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德育过程符合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第一,人的品德既然是按照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而不是偶然的或一时的行为,那么,任何一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不能认为学生按教育者的要求完成了一个正确的品德行动,就断言他已经形成了某种良好品德,或克服了某种不良品德。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使学生形成某种稳定的品德认识和情感,并在它的支配下,一贯地表现出某些良好的品德行为方式,我们才能说他形成了某种优良的或矫正了某种不良的品德。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往往需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到完全改正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斗争过程,矫正过程中更需要进行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决不能企求经过一两次说理教育或练习就能使之改正过来。至于优良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或不良品德行为习惯的矫正,那更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深入进行的教育转化过程。因此,学生任何一种优良品德的养成或不良品德的矫正都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深化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结果,而不是一两次说理教育或锻炼就能完成的。

第二,人的品德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物。一个人某种品德一旦形成以后,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下,内部矛盾斗争的推动下,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以此满足自身发展和精神享用的需要以及适应外部客观世界的变化和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品德正是在其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的变动性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发展的。因此,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培养和教育,才能促使学生品德不断地形成和发展。

第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各种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接触事物的广泛复杂,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已有的品德水平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不断提高。何况一个人的品德永远不会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没有缺点和不足,总有需要不断提高、完善的地方或方面。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先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品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必要。因此,品德的培养、教育和提高是长期的、反复的、不间断的过程。

第四,由于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道德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正确思想道德与错误思想道德、先进思想道德与落后思想道德的矛盾斗争是长期存在的,这种长期存在的矛盾斗争必然反映到学生思想上来,并决定了他们思想上的矛盾斗争的长期性。因此,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教育和提高是长期的、反复的,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次完成。

第三节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德育理论特别是德育实施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德育具体实施方法具有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本章除对德育原则作一些概述外,主要探讨德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德育原则概述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指导着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及其整个进程,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都有指导作用。

德育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关系,其中一些矛盾关系是基本的。德育原则就是用以正确处理和解决德育过程中基本矛盾关系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德育过程中基本矛盾关系的正确处理和解决,从而有效地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最后达到教育目的。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德育科学规律或原理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淆。德育规律是德育内在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稳定的、必然的矛盾、联系或关系,是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它,却不能改变或废除它,更不能制造或创造它。德育科学规律或原理是人们用名词、概念、术语、命题等对德育客观规律的反映、表述,是客观存在的德育规律在人们主观意识上的正确反映,是客观见诸主观的东西。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

科学规律或原理制定的,即根据对德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制定的,是服从于和服务于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需要的,具有明确而强烈的目的性、实践性,是对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德育规律的反映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德育科学规律或原理的中介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它不直接取决于德育客观规律,而直接取决于对德育规律的主观认识。由于人们对德育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同,在反映同一条德育客观规律时,也可能提出不同的德育原则。随着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人们对德育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可能提出新的德育原则。因此,不能形而上学地把它看成是静止不变的东西。还必须指出,不是一条德育原则对一条德育客观规律,而可能是一条德育原则反映多条德育客观规律的要求,一条德育客观规律的要求反映在多条德育原则上。由于人们对德育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同,所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和教育目的不同,因而所提出的德育原则的名称、条数、提法和内容也就有所不同。

二、德育基本原则

根据目前的研究和对德育客观规律的认识,现提出以下几条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德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教育,并使各项德育活动具有共产主义方向性和具体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的目的性。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德育是社会主义初级性的德育。社会主义初级性德育属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德育范畴,因此,它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性。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性是社会主义德育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德育与一切剥削阶级德育的根本区别。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德育的阶级性和培养新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同时,我国现阶段的德育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性德育的现实性出发,这样才能使德育不脱离实际,从而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德育的内容、方法、形式以及一切德育活动都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性的根本要求和保证。

2、要把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性结合起

在德育工作中,既要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性出发,进行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从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在它的指导之下,是它的现实表现和发展的必经阶段;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高级发展阶段和必然的发展方向与归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德育的共产主义方向性,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武装学生,同时宣传和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使他们了解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的路线、方针和任务,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同时使他们了解共产主义基本理论,向往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并引导他们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联系起来

教育者要善于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就事论理,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而不是生搬硬套共产主义的词句和现成的结论。要教育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渗透到他们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去,成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

(二)知行统一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德育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实际锻炼,既要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又要使学生作出相应的品德行动,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提高学生品德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的品德行动。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学生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的德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水平,以指导学生的正确品德行动,防止盲目行动的产生和错误行动的出现。同时加强实际品德行为的锻炼和训练,以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使理论认识不断巩固、加

深和发展,防止其变成空洞的教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德的知和行一致起来,促使其品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地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社会主义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法纪及道德规范教育,以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社会、人生、道德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掌握明辨是非、真假、善恶、荣辱、美丑的正确标准,并学会运用它分析、评价、解决社会现实生活中,包括自己思想行为中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认识及其能力水平。进行这种教育的中心环节是要搞好显性的德育性质课程的教学。同时要注意通过各门文化课教学来进行,还要注意通过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活动课程来进行。否认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品德实际,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当然也包括历史的实际,特别是具体生动的事例,以使学生的品德认识奠定在丰富的、可靠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使系统的理论教育成为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有的放矢的说理,要防止空洞说教。

2、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有关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是学习活动。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也是学生重要的实践活动。同时也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工农业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和社会政治活动等社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坚定信念,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实践活动中的思想道德问题,锻炼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和解决思想道德问题的能力。

3、要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观点、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品德动机和信念,并贯彻到实际的行为活动中去,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反复训练,克服思想上和行动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三)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德育坚持说理启迪,疏通引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以使学生品德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内容之一是要使受教育者有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不是训练盲目服从的奴才。普通中学的德育对象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发展时期,他们好学上进,朝气蓬勃,但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学校德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而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又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处理和解决他们头脑中的品德矛盾和斗争既需要教育者过细工作,又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地努力,因此应把学生当作主人,通过说理启迪,讲清道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调动其积极性。切忌简单粗暴、讽刺、挖苦、侮辱漫骂,更不可体罚和变相体罚。在说理疏导的同时还要伴随必要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引导,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要正面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经过疏通和引导,启发学生自觉地分清是非、真假、善恶、美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知理明理讲理,打通思想,改过迁善,提高品德认识水平。那种不讲道理,压服学生的办法,最多只能使学生口服,但不能使学生心服,不能真正解决品德培养和矫正上的任何问题,因此必须避免、克服。

2、要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前进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宣传全国的英雄模范人物,而且要特别注意宣传学生中自己的先进典型,不仅要有“三好”的典型,而且要树立各种类型、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特别是要注意发现、培养和树立后进变先进的典型,通过先进典型的榜样形象,辅助说理教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育、引导、激励他们前进。与此同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具有说服力的反面典型和事例教育学生,以为他们思想言行

的警戒,并增强正面榜样的教育、引导、激励作用。

3、要以表扬为主,批评、处分为辅,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鼓励他们不断前进,抑制不良思想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4、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把耐心细致的说理疏导和必要的严格的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规章制度是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具体化,规定着学生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它不仅带有正面引导的性质,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性,这对正处于成长阶段而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是培养他们自我品德控制能力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必要手段。

(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德育必须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品德健康顺利地形成和发展。

学生的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发展的,而每个学生的品德中又都是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的,他们的品德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统一体。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德育过程就是要促使学生品德中的缺点、弱点等消极、落后的因素转化为积极、先进的因素,从而使学生的品德由优良变为更优良,由不良变为优良。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要一分为二地看学生

既要看到他们品德中的缺点、弱点和短处,更要善于发现他们品德中的优点和长处,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品德中的缺点、弱点和短处很多、很明显,而优点和长处可能很微弱,往往不易被人发现,也可能本来就是很大的优点和长处,但表面上暂时被缺点、弱点所掩盖,不易被发现。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发现他们品德中的“闪光点”,并加以扶植,使其不断发扬光大,进而用它去克服缺点。对于比较先进的学生,品德中的优点、长处是主要的,但也存在缺点和弱点。教师必须充分发扬他们积极向上的优点,同时指出他们品德中的缺点和弱点,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向更高目标前进。对于学生集体也要一分为二,既要注意发现学生集体中良好的品德倾向,加以鼓励提倡,以期形成新的思想道德风尚,也要及时发现学生集体中的不良品德倾向,抓紧教育,积极引导,把它克服在萌芽状态之中。

2、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学生思想的进步,品德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他们自觉地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有效地实现品德内部矛盾的解决和转化。解决这种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前提是要对自己的品德水平和状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因此,教育者要善于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品德中的优点和缺点,并促使他们自觉地开展品德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3、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青少年学生的一个特点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如不正确引导,就会把旺盛的精力用到不正当的活动中去,造成不良的品德后果。因此,教育者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把学生旺盛的精力引导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同时,学生品德中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是相对的,往往是矛盾地交织在一起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i因此;教师要仔细地分析学生品德中的缺点、弱点和短处,从不足中找长处,并发现其中某些可以转化的积极因素,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巧妙的工作,引导其向积极的方面转化。比如有的学生过分自信,听不进同学的不同意见和教师正确的批评教育,这当然是缺点和弱点,但“自信”是需要的,因为强烈的自信心是推动学生进步的极为重要的内在的积极因素,问题出在“过分”上,它阻塞了视听,成了阻碍进步的消极因素,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自信心强的优点,克服自信“过分”的缺点,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教师的批评教育,从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推动其健康迅速地成长。

(五)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德育既要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可能,又要向学生提出合理的、严格的要求。

人都是有自尊心、自觉能动性的。只有人格和能力受到尊重信任,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每个公民的人格、权利和能力都应得到尊重。对于正在

发展中的青少年来说,教师更应该尊重信任他们,关心热爱他们,同时又严格要求他们。青少年学生单纯、热情、积极向上,如能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关心和鼓励,严格的要求和教育,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自己的个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从而健康地成长。否则就会扭曲他们的个性和人格,严重阻碍其个性和品德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要尊重信任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和自信心,尊重学生的力量和能力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可能性充满信心。教师要以平等的同志式的态度对待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还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对教师所提的批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对于学生提出的正确意见要虚心接受,不正确的意见要耐心解释。特别是对待后进生,要尊重他的人格,不能歧视他、挖苦他和伤害他的自尊心,要相信他们能够克服品德中的缺点和弱点,改正错误的品德认识和行为,成长为具有社会主义品德面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不要认为他们是不可救药的害群之马,打入另册,不管不教。

2、要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监督,对其品德中的缺点错误进行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决不因为其事小,或因其年轻而原谅、姑息,要防微杜渐,从小教育好。对学生的热爱不是溺爱,尊重信任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放任。无原则的宽恕、怜惜和放任自流,只会使学生错误的品德行为不断蔓延滋长。“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

3、要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提出正确、适当、明确、具体、有序、有恒的德育要求

“正确”是指所提德育要求是科学的,符合教育目标和人民利益、愿望、要求的,合情合理的,这是首要条件,根本前提。不合情理的无理要求,收不到积极的教育效果,因为它要么行不通,要么把学生引入歧途。“适当”是指所提德育要求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品德实际水平,既不太高,也不太低,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这样就能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引导其前进。要求提低了,起不到教育作用,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提得太高,学生做不到,不见效果,也起不到教育作用,久而久之,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前进信心。“明确”是指所提德育要求有确定的意义和内容,能使学生明确地感知和理解,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使学生不知如何做才好。“具体”是指所提德育要求具有确定的具体意义和内容,而不能是抽象的空洞的一般化的要求。“有序”是指所提德育要求是有计划有步骤提出的,是先易后难逐步提高的,其意义和内容之间是具有纵和横的内在联系和顺序的,从而组成一个系统连贯、循序渐进的德育要求的体系,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有恒”是指所提德育要求提出后要坚决贯彻执行,坚持到底,抓出成效。为此,提出德育要求前一定要认真调查,反复研究,慎重思考,深谋远虑,切实保证德育要求是正确的,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德育要求一旦提出后就要坚决认真地贯彻执行,经常检查督促,要求学生做到。如果所提德育要求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任意改变,或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或是信口开河,言而不行,只有一般号召,没有检查督促,放任自流,这样的德育要求就会失去严肃性、教育性,要求就不起作用,说理就没有力量,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并使学生养成口是心非,敷衍塞责的不良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德育既要教育集体,又要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教育各个成员。在对集体进行教育时,注意针对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同时,通过对每个成员的个别教育来影响集体,促进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德育的对象不只是个体,首先是集体。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集体并不是一群个体简单相加的总和,而是为了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凝聚力的群体。教育者首先要把个体组织成集体,对集体进行教育。集体不仅是德育的客体,同时也是德育的主体。健全的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目标、要求、舆论、作风,它赋予个体的权利和义务,集体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协作等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它以有形、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个成员,塑造着他们的灵魂,把他们培养成集体主义者。它能使学生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养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良好思想和行为习惯。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和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体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给人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共同进

步。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

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才能建立。教师要重视学生集体的培养,关心它的成长,指导和帮助它开展集体活动,使它形成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严密的组织、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健康的集体舆论的良好的学生集体。

2、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培养集体的过程,也是教育学生的过程。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相对于个体而存在的教育力量。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就要使集体的奋斗目标成为鼓舞其成员前进的力量,使每个成员都自觉地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而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地为集体工作;就要指导和帮助集体中的干部和积极分子做好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组织作用,并通过他们把教师的意图变为学生的要求;就要充分发挥集体舆论、优良的集体风气和传统的作用;就要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享有的权利及对集体应尽的责任。同时还要组织和开展集体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使之形成良好的品德.

3、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集体是由集体中的各个成员组成的,各个成员不仅有其共性,同时又各具个性。集体教育只能解决共性问题,而只有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个别教育,才能解决个性问题。如果只抓集体教育,忽视个别教育工作,则个别学生的问题就会影响整个集体。反之,做好了个别教育工作,就可用典型带动全面,对集体起到推动作用。集体是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个人的全面发展又是集体形成的条件。因此,既要进行集体教育,又要进行个别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发展和表现,而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充分发展了,这样的集体才是丰富多彩的,朝气蓬勃的。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的集体是死气沉沉的集体,事实上也不能形成真正的集体。

(七)因材施教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德育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个性特征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行的进行德育。

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才能使社会主义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知道,中小学生尚未成年,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不同年级、班级,乃至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实际品德状况也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因此,只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出发,从他们的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把切合他们品德发展水平和需要的德育要求转化为他们自身品德发展的要求,并有效地促进其主体内部的品德矛盾斗争,进而使他们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如果抹煞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脱离学生品德实际,采取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就可能使共产主义方向性变成空洞僵死的教条,使我们的德育失去生机和活力,也就不可能使德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的针对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性,而不是否定共产主义方向性,崇尚盲目性、自发性,否则,德育就要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因此,我们必须把共产主义方向性和从学生实际出发的针对性结合起来,以保证学校德育在共产主义的方向道路上生动活泼地、切实有效地进行。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品德发展的年龄特点进行德育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这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要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是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特点,从而使德育要求、内容在保持系统一贯的同时,注意其阶段性、针对性,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要求,加深、加宽内容。例如,中学生对于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思想上已形成一定的概念,开始具备自我教育的基础,教师在对他们提出行为标准的要求时,应深刻地说明其社会意义。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现形成的关键时期,表现出可塑性大和不成熟的特点。因此,要注意对他们进行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而且,中学生正处在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和独立性增强的时期,这时要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性的发育,正确对待友谊与爱情,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和独立活动的意向。

2、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进行德育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不同时代,由于社会存在的不同,学生的思想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在同一时代,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实际情况不同,学生又会形成一些不同的思想特点。同时,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各自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活动着,因而形成各自的思想特点和品德实际,出现一些具有个人特点的特殊的实际品德问题。因此,教育者不仅要研究、掌握学生的一些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或学校、班级的共同的思想特点,而且要了解各个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品德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德育

同一年龄阶段、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各人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因而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形成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者必须具体研究、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便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地进行德育,做好德育工作。

4、要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学生品德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客观地了解学生,就是按照学生品德、个性的本来面貌去正确地反映他、认识他、对待他,防止、减少和消除“成见效应”,舍弃一切和事实不相符合的主观主义的臆测和偏见。全面地了解研究学生,就是对学生德、智、体、美特别是品德、个性等各个方面,以及每—方面的各个侧面及其发展变化情况都要全面地了解,不能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只见过去,不见现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就是对学生品德与个性作精细地研究,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不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了解、把握上。

(八)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德育影响。

学生品德是在多方面教育影响下形成发展的,其形成和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因此,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要求和内容应该有所区别,但在总的教育发展方向、进程上又要互相衔接,连续不断,始终一贯,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应该配合一致,系统连贯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德育影响,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如果各方面德育影响不统一,或者前后教育不连贯,德育影响就会互相抵消,就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向前发展,甚至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或行为上的矛盾,使之无所适从,阻碍他们发展,影响德育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校内各方面德育影响要一致

为此,要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统一校内务方面教育力量,使全体教职工和各种学生组织,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德育要求、内容和计划,分工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一个班上,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团队组织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一致。特别是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科教师的配合,各科教师要自觉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管教、管导,既教书,又教人,明确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从而紧密配合班主任做好品德教育工作。

2、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学校要发挥专门教育机构的职能,同学生家庭进行多种联系,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和方法,介绍学校教育的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表现,对家庭德育进行指导,协调一致地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

3、学校与社会的德育影响要一致

学校要采取措施,对社会的影响加强控制和调节,把社会中的积极因素组织到德育中来,特别是学校要与校外教育机关及社会各部门、各团体加强联系,共同研究、协调对青少年的教育,指导学生的校外活动,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开展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机关和各部门、各团体的教育作用,使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相一致。

4、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和连贯性

德育内容的确定和安排要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科学体系为主导,同时尽可能切合学生品德发展的顺序和水平。注意使小学、中学、大学之间以及各年级之间,在德育要求、内容、方法和活动上,既要有所区别,又要加强联系,互相衔接,使之前后呼应,步步加深。各种内容的教育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开展都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使之既有内在逻辑联系和连贯性,形成一个不断扩展和加深的进程,又使之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5、要把经常性德育和集中性德育结合起来

德育的系统连贯性与坚持性是紧密联系的。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应一以贯之,应该连续不断、持之以恒地经常进行,以使学生的品德从微小的量变发展为质变。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经常检查和督促,帮助其提高认识,正确行动,并坚持到底。同时要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和学生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或重大的品德问题,有针对性地集中重点地进行某一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解决品德认识上的问题,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并促使学生的品德发生某种程度的质的变化。在德育工作中,连续性的经常教育是集中教育的基础,是主要的;而集中教育是经常性教育的必要补充和继续,也是不可缺少的。集中教育可以排除经常性教育中的障碍,并促使学生品德的部分质变;而经常性教育可以巩固集中教育的成果,促使学生品德继续发生量的变化和积累。因此,经常教育和集中教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应该结合进行。

(九)品德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相结合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德育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教育,又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品德教育或品德修养。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自觉能动活动的矛盾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活动,又有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活动,双方都有自觉能动性,因此必须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并把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来说,教育者的品德教育是外部影响因素,缺少这个因素是不行的,受教育者的自我品德教育是内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动力,没有这个因素更是不行。因为人的品德发展是在外部环境和德育影响下,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自我品德教育正是推动其品德形成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动力。从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实现来说,任何一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实现,不仅需要教育者的教育,而且需要受教育者的自我品德教育,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无需教育者的教育而能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自我品德完善,亦即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并把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积极认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教育

教育者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主动地认真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增强培养教育好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已有品德发展水平,正确地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途径,调整、控制德育过程,引导学生的品德向着自身需要和社会要求相统一的方向发展。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修养和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和能力,掌握科学育人的知识、本领和艺术,努力提高德育的效率和效果。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的榜样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前进。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品德教育

要教育学生认识自己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提高他们对自我品德教育的认识,启发、调动其进行自我品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品德修养的主体作用要帮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和标准,指导他们对自己的品德进行自我认识、评价和反省,在此基础上,帮助其确定自我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制定自我品德教育的计划。要推动学生执行自我教育计划,指导、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品德转化和行为控制,促使其长善救失,提高自我品德水平,发展和提高自我品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要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的品德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品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教育者的品德教育是受教育者自我品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它能启发、调动学生自我品德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发展其自我品德教育的能力,帮助其调整、控制自我品德教育过程,掌握自我品德教育的方法,加速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品德内部环境作用的充分发挥。而自我品德教育又是教育者的品德教育赖以实现的内部因素、动力和实际结果,并对教育者的品德教育不断提出要求;它制约着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和途径的采用,乃至德育的整个进程。由此可见,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的品德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品德教育是相互制约、相互推动、不断提高的,因此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忽视甚

至否定另一方面的作用。只有二者结合进行,才能促进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对高中及其以上学生应该更多地强调自我品德教育,培养自我品德教育的能力。当然,对高中及其以上学生并非就不需要进行品德教育。

以上九条原则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原则体系,在德育工作中应综合运用。

第四节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节先对德育方法作一些概述,然后对各类德育方法及其选择进行探讨和阐述。

一、德育方法概述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在学校德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施教传道方式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受教修养方式,但学生是接受教育和进行品德修养的主体,因此,学生的受教修养方式又影响和制约着教师的施教传道方式。德育方法的理论正是在研究德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施教传道和学生如何受教修养的问题,研究教师和学生、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相互活动及其调节方式,从而实现最佳德育效果问题。

影响德育方法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生产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例如,远古时代社会生产水平极端低下,科学尚未萌芽,原始状态的德育采用的是“口耳相传”、长者身教的方法。在古代,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的萌芽和发展,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阅读指导法引进学校德育实践。在现代:.由于社会生产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等现代化手段的出现,视听工具进入学校和家庭,应用于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使德育方法出现了新的变化。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历史上的一切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政治经济利益,达到他们各自的德育目的,德育内容中往往带有一定的非科学性和反动性,因而在德育方法上也往往具有强制性、欺骗性和盲目性的特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要求培养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德育内容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因而必须而且可能运用具有启发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还受到哲学世界观的影响和德育原理原则的指导。例如,脱离实践的“闭门修养”是同唯心主义哲学相联系的,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和方法是同唯物主义哲学相联系的,唯智派德育论着重读书修养,行为派德育论强调行为训练,如此等等。但是,直接决定德育方法的是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要求,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上的品德发展水平及其个性差异。在德育实践中,教育者主要是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对象的实际和一定的德育原理原则来决定德育方法的。

德育方法虽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它并不是消极地被决定的,它一旦形成以后,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它要积极地作用于德育目标和内容,例如,同一德育内容,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相当稳定的,并不随着社会的变革立即变化。它的变革有它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因此,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德育实践,批判地继承古代德育方法的遗产,借鉴、吸收国外德育方法的有用成分,以创立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德育方法体系。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四类德育方法所反映的角度和顺序简表

┌──┬────────┬──┬─────┬────┬───────┐

│方法│德育方法│德育││品德形成│德育过程的环│

│类型││手段│师生关系│││

│││││过程│节及德育功能│

├──┼────────┼──┼─────┼────┼───────┤

│语言│讲解、谈话、讨│语言│教师为主│品德认识│提高品德认识│

│说理│论、阅读指导│││││

├──┼────────┼──┼─────┼────┼───────┤

│形象│││学生半独立│││

│感染│参观、示范、│直观││品德情感│陶冶品德情感│

││││教师半放手│││

├──┼────────┼──┼─────┼────┼───────┤

│实际│常规训练、活动││学生独立││培养品德行为│

│训练│锻炼│活动││品德行为││

││││自主││习惯│

├──┼────────┼──┼─────┼────┼───────┤

│品德│奖励、惩罚、评│反馈│师生结合││品德考查与评定│

│评价│比、操行评定│信息│教师为主│品德││

││││││进行激励与抑制│

└──┴────────┴──┴─────┴────┴───────┘

(一)语言说理

这是主要运用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以使学生明理晓道,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德育方法。这类德育方法可以简称为说理法。

运用语言说理传道是历代教育家早巳提倡的。如孔丘整理诗、书等经典以教周礼,盂轲主张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苟况要求“师以正礼”,洛克认为“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属于这一类的德育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讲解(报告)法

这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阐述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方面的原理、原则和行为规范要求,提高学生品德认识和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显性的德育性质的课程,时事政策报告或有关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问题的专题讲座。讲解者和报告人一般是学校教师和领导人,也可请革命前辈、英雄模范

人物和科学家等来担任。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讲、听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受动者。它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教师控制德育过程,启发学生思考,使之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提高分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但若运用不当,则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品德修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这一方法时必须注意讲解和报告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要联系学生品德的实际、存在问题和要求,运用充分的论据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从而使讲解和报告有的放矢,入耳入心,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解决品德认识问题。讲解和报告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以及时间的长短上,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一般说来,采用报告的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阐述较深刻的道理,因此,它比较适合中学高年级及其以上的学生。讲解和报告的语言要具体形象、准确生动、通俗易懂,富于感情色彩,具有启发性、吸引力和说服力。

2、谈话法

这是教师就某一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问题与学生交谈讨论,以使学生明白某—道理的方法。谈话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讲解、讨论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问题时的启发性谈话,考查评定品德行为时的表扬性和批评性谈话;参观、访问或讨论品德问题时的指导性和总结性谈话;面对学生集体或个人的集体谈话或个别谈话。

谈话法的特点是学生直接参与交谈讨论。因此,它的优点是便于师生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思考、评价、解决品德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品德认识能力和自我品德教育能力。课外进行的谈话不受时间、地点和学生人数的限制,比较简便易行,特别便于从各个人的具体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入细致的交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对于学生中许多带有共同性的品德认识问题,则需要利用班会、周会、小组座谈等方式进行集体谈话。

运用谈话法时,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在了解和研究谈话对象的品德情况、个性特点和周围影响的基础上,确定谈话的目的、主题、内容及其进行的时间、地点、方式和具体过程,谈话的目的要明确,主题要鲜明,内容要具体,难易要适度。谈话的态度要亲切、诚恳、自然、耐心,要使谈话具有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谈话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自己的认真思索明辨是非,得出结论。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思考、解决品德问题的能力和习惯,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坚持真

理,勇于修正错误。谈话过程中要有师生的感情交流。个别谈话要经常广泛地进行,以免学生误解个别谈话的意义。

3、讨论法

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某一个或某些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和争辩,得出正确结论,以提高学生品德认识和能力的方法。它是学生们进行自我品德教育的方法。

讨论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他们的探讨、研究和争论,使学生明辨是非,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并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活跃学生思想,调动学生研究探讨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运用有关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方面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种方法常常在中学高年级及其以上学生中使用,并且常常结合讲解和报告、阅读指导、参观访问等方法进行。

运用讨论法的关键在于组织好讨论。讨论前教师要根据德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品德实际,选择那些学生认为最重要、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特别是认识上明显存在分歧的问题作为讨论的题目。讨论的主题要明确、具体、容易引起争论,能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主题确定后,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有关书籍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做好发言准备,以便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论点。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道而弗牵,循循善诱,启发和激励学生敞开思想,大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抓住分歧,据理力争。在没有弄清问题前,要允许学生坚持己见;当问题辨明后,要引导学生服从真理,修正错误。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总结,指出正确和错误意见,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以理服人,并允许学生保留意见或利用墙报、黑板报等形式继续发表意见,进行讨论。

4、阅读指导法

这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报纸、杂志和文件,以领会和掌握有关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品德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方法。阅读指导法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结合政治课和品德课的讲读,半独立性阅读和独立性阅读等。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进行自我品德教育。这种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品德问题的良好习惯和进行自我品德教育的能力。同时,它可以弥补教师口头讲解的不是,扩大学生文化科学和思想政治准则及法纪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并引起兴趣和爱好。运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学生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和思想政治准则及法纪道德规范方面的基础知识,使用的书籍资料等应是学生自己能够阅读和领会的。

指导学生阅读,首先要教会学生阅读德育性质课程的课本。其次要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要根据德育计划,结合讲解、谈话、讨论的重点和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有目的地选读有关书报文章、英雄传记、革命回忆录、文学艺术作品等,制定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作摘记、提纲、概要和读书笔记。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读书座谈会、报告会、写心得体会、开展书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品德评价水平,巩固阅读的收获和效果。

(二)形象感染

这是主要通过事实、典型人物、情境等直观形象向学生进行说理、引导和感化,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方面的经验,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健康的品德情感的德育方法。它的特点是形象、具体、直接、真实。这类德育方法可以简称为感染法。

1、参观(访问、调查)法

这是组织学生接触实际,运用具体生动的事实和形象进行说理感染,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有关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方面经验和受到感化熏陶,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直观性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大,既能以事实补充语言说理的不足,又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

参观一般是指看实物,听解说。如观看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祖国的名胜古迹、博物馆、展览馆等。参观有时也可与访问、调查一起进行。访问是指专访一些典型人物,如访问劳动模范、战斗英雄、老前辈、科学家等。调查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一些足以说明问题的第一手材料,如去工厂、农村、城镇、街道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成就,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等。

运用参观法时,事前要充分准备,周密计划。要根据德育的具体任务选好参观对象,确定参观重点,并事先同有关单位或个人联系,提出参观的目的要求,提供学生的品德情况和问题,以便根据教育要求,

做必要的准备。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参观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围绕参观目的,认真地看、问、记、听、想,使他们学到实际的知识,获得丰富的资料,留下深刻的印象。参观后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通过组织座谈,汇报收获,以及写日记、作文、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和激发学生的品德情感。

2、示范法

示范法又称榜样法或榜样示范法。这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此,这种有血有肉、有情有理的活生生的榜样,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教育、带动和鼓舞人们前进。

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因此,为学生提供学习模仿的榜样,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教育、引导、激励他们前进。青少年儿童特别是儿童少年的思维是具体的。榜样具有具体形象性。用这种具体生动的形象教育感染学生,易为他们接受,利于他们把思想政治准则及法纪道德规范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具体地体验和理解怎样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以及怎样对待自然和进行学习及生活等。

正因为榜样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及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和宣传他们的榜样。在奴隶社会,周公法先王,孔丘则处处以周公为榜样。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则更加重视封建思想道德榜样。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使用一切手段,赞美遵守封建思想道德的忠臣孝子,节女烈妇,生前极力褒奖,给予种种精神和物质鼓励;死后树碑立传,大至王朝正史,小至府县志书,无不连篇累牍地为他们歌功颂德。资产阶级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榜样也是这样,发奖章,建雕像,大肆宣扬。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更加自觉地树立和宣传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榜样。我们的党和政府就曾树立和宣传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以及雷锋、王杰、向秀丽、焦裕禄、罗健夫、蒋筑英、张华等光辉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榜样。

可供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是很多的,一般选用来进行示范的榜样有以下几种。

1)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这是教育学生最崇高最理想的榜样。

2)家长和教师。这是学生最接近的榜样。

3)“三好”学生。同学中的好人好事,特别是学生信服的“三好”学生、优秀典型,是教育学生最有感召力、说服力的榜样。

4)伟大历史人物和文艺典型形象。历史上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电影、电视、戏剧、文学作品中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形象,都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激励和影响。

运用榜样教育学生时,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榜样的先进思想和事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的形成原因及其社会意义,使英雄模范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灵上,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力量。其次,树立和宣传榜样要实事求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榜样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宣传榜样的模范事迹时要实事求是,不能把一个人说得完美无缺,更不能任意拔高和加以神化,而要真实地反映其所具有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树立起学生心悦诚服的榜样。同时,对个别形象的消极方面,也要给学生作出具体分析,使他们能够鉴别好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三,要开展必要的活动,引导学生把学习榜样与自己的品德认识、情感和行为联系起来,并落实在自己的具体行动上。

(三)实际训练

这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修养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

1、常规训练法

这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应养成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经常性的行为训练,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常规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常规、卫生常规、饭厅常规、礼貌常规和图书馆、阅览室规则等的训练。常规训练法的应用条件是,学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并使学生了解这些规章制度和国家颁行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要求和意义。常规训练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将行为规则或规范付诸实践,取得行为经验,形成集体

观念和时间观念,养成自觉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运用这一方法时,要通过讲解或谈话对常规或规范进行宣讲解释,以使学生明确常规的内容、要求和意义,引导学生自觉地遵守常规或规范。训练的内容和难易要适度,注意循序渐进。要及时地进行督促、检查和讲评,并给予适度的表扬、批评,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练习。要多指导他们自我监督,逐步养成自觉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2、活动锻炼法

这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加品德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知行结合、言行一致的良好品德和独立活动能力以及自我品德教育的能力。

活动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学习活动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的锻炼方式。通过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创造精神以及刻苦、认真、耐心、细致、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通过学习活动中的交往,能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教师、同学、集体之间的关系,养成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维护集体荣誉等优良品德。

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有助于他们接触实际,培养关心集体和为集体工作的精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社会活动应有组织地进行,不要负担过重。要尽可能吸引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去,使所有的学生都受到锻炼。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要使他们有明确的目的,积极的态度,饱满的情绪,有组织、有纪律。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要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同时应注意发挥其独立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

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勤劳俭朴、坚韧顽强、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等品质。要根据教学计划组织劳动,每次劳动应有相应的品德教育,要明确劳动所应达到的教育目的。劳动的性质、内容、难易均需适合学生的体力和年龄特点。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科技活动,是一种生动活泼的具有强烈感染作用的锻炼方式。学生参加文娱活动,不仅能愉悦学生精神,而且能使学生从活动内容的思想性方面受到强烈的思想感染,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身体,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英勇顽强、自觉遵守纪律、为集体争荣誉等优良品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文化科学知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以及刻苦、认真、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四)品德评价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促进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水平的提高,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的滋长。品德评价是对学生业已形成的品德或目前已有的品德发展状况的一种考查或评定,实质是检测和评定德育的效果,所以它是德育过程的一个环节。同时,品德评价本身又具有德育价值,即利用品德评价的反馈信息可对学生品德进行激励或抑制,达到德育目的,所以它可以作为德育的一种辅助方法而加以使用。

1、奖励法

这是对学生优良的品德作出肯定评价,以使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方法。奖励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其具体方法有赞许、表扬和奖赏三种。赞许是对学生良好品德的赞同和称赞。赞同是肯定,称赞是好评,但都是一种不太正规的好评方式。赞许可以用口头或评语表示,也可以用点头或微笑等动作表情表示。表扬是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好评,是比较正式地进行的。表扬有口头表扬和书面表扬两种。奖赏是对学生较为突出的优良品德的奖励。奖赏的办法有颁发奖状、授予奖品以及颁发纪念章和授予光荣称号等。奖赏一般都在隆重的大会上进行,这样既可教育本人,又可教育集体和其他学生。

奖励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明确认识和肯定自己品德中的优点和长处,并在情感上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引起和增强他们巩固和发展这些优良品德的愿望和信心。

运用奖励法要明确奖励的目的;奖励要公正合理,符合实际;被奖励的品德应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公认;奖励要适当,要恰如其分。

2、惩罚法

这是对学生不良品德作出否定评价,以使其克服和改正的方法。惩罚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惩罚的方式有批评(个别批评、当众批评、集体谴责)和处分。批评是对学生不良品德的指责。当学生个人

北师大《德育原理》在线作业

《德育原理》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A ) A.苏霍姆林斯基 B.蒙台梭利 C.赞可夫 D.裴斯泰洛齐 2.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并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道德和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D ) A.杜德海姆 B.杜威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3. 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 C ) A.情感品质 B.意志品质 C.思想品质 D.宗教品质 4. 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D ) A.情境性 B.协调性 C.动荡性 D.成熟性 5. 相对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而言,属于学校德育特征的是( B ) A.养教结合 B.广泛性 C.隐形性 D.有组织性 6. 品德修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B ) A.促进社会的发展 B.提高自身的品德水平 C.改善物质生活条件 D.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 7. 德育的本质特征是( D )。 A.进行政治教育 B.开展宗教教育活动

C.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 D.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8. 凡学生品德或某一侧面在群体中或个体前后对比中处于上升或前进趋势且幅度较大的,应给予( B )。 A.达度评定 B.比较评定 C.操行评定 D.肯定性评定 9. ( B )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A.品德内部的矛盾运动 B.活动和交往 C.深刻的道德认识 D.品德发展的动机 10. ( B )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 D.各科教学 11. 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是( C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讲解法 12. 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产生于( B )。 A.19世纪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中叶 D.21世纪初 13. 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作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D )。 A.奖励法 B.惩罚法 C.评比法 D.操行评定 14. 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D ) A.爱国主义教育 B.国际主义教育 C.共产主义教育 D.集体主义教育 15. 人的品德发展的动力是( D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C.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D.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实践活动

苏宁小学德育实践活动课 主题: 活动时间:2015年12月17日星期四 活动地点:哈尔滨市苏宁小学二年四班 活动对象:全体同学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感受关爱,享受快乐的同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关爱他人,用心去体会爱。懂得感恩,要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朝夕相处的伙伴……感悟唯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世上最幸福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爱心,充满温馨! 活动过程: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长辈的关心,离不开老师的培育,离不开同学的友爱……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学会感恩,不仅仅要感谢母亲的恩,感谢老师的恩,感谢同学的恩,而是要感谢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处处是阳光,处处充满爱。让我们绽开美丽的笑脸,唱出爱的心声:感恩他人真心感谢!欢迎主持人上场!(掌声)主持人上场 男主持人:伴随着阵阵啼哭,我们来到了这人世间 女主持人:第一次睁开眼,看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合:开始了生活的每一天。 男主持人:在关爱中我们一天天的长大 女主持人:母爱的伟大、师爱的无私、友爱的真诚… 男主持人:每一步的成长都倾注了所有人火一样的热情 女主持人:享受温馨快乐中我们心存感激 合:就让我们共谱一曲感恩的心――唱响这爱的旋律(播放课件) 《感恩――爱的旋律》 第一乐章:感悟母爱(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1、母爱序曲: 男:感谢是一种温暖的情感滋润心田(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女:感激象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 合:把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在心与心之间传递 女主持人:光阴流逝,永不褪色的是母亲默默的关怀(课件音乐图片) 男主持人:天涯海角,无穷无尽的是母亲对儿女的挚爱 女主持人:是啊,妈妈的爱就象这绿茵茵的草坪,每根小草都是妈妈的神经,我们在草坪上蹒跚学步跌倒了也跌进妈妈的怀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主持人合:亲爱的妈妈,我们理解了您温馨的爱意,今天在这感恩的队日里,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在座的母亲,同时献上歌伴舞《烛光里的妈妈》。掌声欢迎。 2、歌舞表演《烛光里的妈妈》。 第二乐章:感悟师情(背景音乐) 女主持人:看着温馨闪耀的烛光,默默的燃尽自己放出光和热,更容易让我们想到母亲无私而伟大的爱。自然会吟诵哪句诗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具有这种默默奉献精神的还有谁呢?(老师)对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 男: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女:老师是春蚕,牺牲自己,奉献他人。 主持合: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的成长倾注了老师——辛勤的园丁多少心血啊!就让我们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献上诗朗诵《老师的赞歌》 黑板上飞舞的是你的汗水 笔触尖流淌的是你的期盼 你用母亲般慈爱的双手

《小学教育学》第十章

《小学教育学》 第十章德育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节德育途径 一、德育途径概念 德育途径是指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各种活动和工作。 包括传统途径,如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德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途径,如利用网络进行德育。 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 1、通过德育课程进行德育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遵循学生的思想、认识、心理发展的 特点与规律,按照课程计划,开好思想品德课。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德育课程及其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品德与社会》: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 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通过其他课程渗透德育 教学中可利用学科优势,把德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去,结合学科的特点实施德育。 《小学德育纲要》规定: (1)历史课。 最易于具体、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 会主义的教育。同时教育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 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语文课。 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 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 充分发挥感染、陶冶作用,使学生受到教育。 (3)音乐、美术课。 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向学生展示中华民 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 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4)数学课。数学教学是最易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5)地理课。地理常识教学易于具体、形象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3、通过综合实践课进行德育 (1)社会实践。社会公益劳动和服务;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 (2)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通过班主任工作进行德育 1、通过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进行德育 班集体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力量;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途径。 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形成个人的道德品质。班主任在德育中首先要从组织和培养班集 体开始,在树立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选拔任用班干部、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组织班集体活动中,根据目标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建 立一个目标明确、班风优良、舆论导向正确、人际关系融洽的班集体,从而发挥班 集体的教育功能。 2、通过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德育 首先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好功课,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完成学习任务结合起来。 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教育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刻苦钻研、 持之以恒;班主任要指导班级团队组织开展活动,发挥团员、队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通过协调性工作进行德育 班主任必须做好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影响, 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做好协调工作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 所面对的教育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策略,增强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通过各项教育活动进行德育 1、少先队活动

0073《德育原理》在线作业

1.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 ) 情感品质 意志品质 思想品质 宗教品质 2.人的品德发展的动力是(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并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道德和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 杜德海姆 杜威 班杜拉 柯尔伯格 4.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情境性 协调性 动荡性 成熟性 5.相对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而言,属于学校德育特征的是( ) 养教结合 广泛性 隐形性 有组织性 6.品德修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促进社会的发展 提高自身的品德水平 改善物质生活条件 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 7.德育的本质特征是( )。 进行政治教育 开展宗教教育活动 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 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8.凡学生品德或某一侧面在群体中或个体前后对比中处于上升或前进趋势且幅度较大的,应给予( )。 达度评定 比较评定 操行评定 肯定性评定 9.( )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品德内部的矛盾运动 活动和交往

深刻的道德认识 品德发展的动机 10.( )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主任工作 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各科教学 11.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是( ) 讨论法 谈话法 陶冶法 讲解法 12.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产生于( )。 19世纪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中叶 21世纪初 13.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作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 奖励法 惩罚法 评比法 操行评定 14.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 爱国主义教育 国际主义教育 共产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15.《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 苏霍姆林斯基 蒙台梭利 赞可夫 裴斯泰洛齐 德育主体的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德育主体的素养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教师必须有垂范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专业知识素养。教师本身是德育的主体。所以,道德教育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尤其是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专门人士必须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政治信仰、法纪观念和优良的德行品质。否则,道德教育只能变成难以使人确信的一般的知识教学。 如何看待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应该怎样建立师生关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在德育教育中应该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和谐师生关系。(互相尊重,换位思考)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影响人、科学的观点引导人、正确的言行教育人、扎实的作风感染人、端正的态度鼓舞人,用制度、纪律去引导规范行为,

《德育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5/3 选择9/2 1.德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活动。 2.德育学原理: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4.社会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公民。 5.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目的指的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期望或设计。 狭义: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所培养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 7.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8.陶冶教育法 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9.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10.品德 品德是从个人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11.品德发展 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个体在品德诸方面所发生的积极运动变化过程。 1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3.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者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德育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和思想观点。 11.人本化德育理念:道德是人为的,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 14.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德育主体需要满足的一种属性。 15.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作业习题 第一章德育范畴 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 2、学校德育的历史形态和特点各有哪些 3、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 4、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 5、结合你所耳闻目睹的学校德育问题,思考对德育概念理解的误区所产生的危害性。 6、阅读鲁洁等《德育新论》、胡守棼《德育原理》、戚万学《生活道德论》以及国外柯尔伯格、杜威、涂尔干、赫尔巴特等的德育论原着,体会德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1、如何理解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本质 2、如何理解德育的功能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有什么意义 3、如何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4、怎样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 5、如何理解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6、阅读鲁洁教授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两篇文章“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和“论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结合本章所讲内容,仔细领会。 第三章德育对象 1、“德性可教”如何理解 2、“新性善论”的内涵、解释与教育意义何在 3、三大主要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和缺陷何在 4、如何理解反“年龄歧视论”的积极意义

5、个性与德性关系如何 6、从个性角度出发怎样在学校德育中做到因材施教 7、阅读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有关着作,思考人性论的问题,并写出自己对人性论的见解。 8、阅读西方道德哲学(如陆有铨、戚万学的着作),了解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第四章德育目的 1、什么是德育目的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如何 2、德育目的的特性与功能有哪些 3、德育目标分类有何意义你认为应当注意些什么 4、尝试做一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分类工作。 5、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 6、阅读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解德育目标的分类。 7、思考我国德育目的存在的问题,思考我国德育目标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思考德育目的与德育效果的关系问题。 8、阅读东西方道德哲学思考,道德哲学和人性假设德育目的的影响。 第五章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2、如何理解现代与传统德育过程模式的不同和综合化模式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4、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原则有哪些 5、查阅有代表性的德育过程理论资料,思考传统与现代德育过程模式的不同,及其对当今学校德育的借鉴意义。 6、结合耳闻目睹的德育现实和自身经历,谈谈德育过程最关键的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德育实践活动课 执教:杨绍良 年级:八年级128班 活动主题:尊重父母感恩父母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活动重点: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活动难点: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怎样感恩父母。 课前准备: 1、调查问卷 2、诗朗诵《妈妈的爱》 学唱《感恩的心》; 3、制作好班队活动所需的音乐,加以气氛。 4、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5、搜集相关的文章、故事。 6、感恩宣言 活动过程 一、营造气氛进入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题 教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同学们愿意

吗?(愿意!) 声音真宏亮,老师奖励大家一首歌,同学们想听吗?(想!) 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教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这首歌赞美的是谁?(母亲)教师: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两个人就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现在我宣布八年级128班“尊重父母、感恩父母,”德育实践活动课现在开始。 教师:请我们班的班长做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好吗? 二.汇报调查结果。 主持人:课前,老师让我们分组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现在,就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发现。 1、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第一小组组长:通过对低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父母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 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第二小组组长: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但是我们还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 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

生活德育家庭实践活动方案.doc

生活德育家庭实践活动方案 为做实生活德育,引导家庭生活向着更健康、更有品质的方向前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经研究,学校决定开展生活德育家庭实践活动。 一、活动范围及要求。 1.活动参与人员:全体姬家小学学生和家长。 2.活动时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四、五月份,参与活动,养成习惯。 第二阶段:2020年6月——2021年4月,活动深入,让习惯生根发芽。 3. 要求: (1)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下面三项活动。 (2)做好记录,保留影像资料,并把过程性资料制成美篇、抖音等,并与5月20日——5月29日上传成果给班主任,学校评选,六一儿童节进行表彰。 二、活动内容 (一)建起“养机场”。 活动背景: 手机把许多家庭的好时光掏空了。刷手机,离不开手机,是许多父母,以及部分学生最难改变的事情。改变“手机控”,需要全家人共同约定,坚定行动。

活动建议: 1. 全家齐动手,设计制作一个存放手机的固定场所,命名为“养机场”。 2. 家庭成员共同商定,每天在同一时段全部将手机放进“养机场”,起始阶段时长至少 1 小时。 3. 每个家庭可根据实施情况,共同约定延长手机存放时间。 4. 手机存放期间,家人可共处、可独处,做一些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二)力行“众厨芳”。 活动背景: 健康的家庭,需要有一些全家人在一起做的事情。厨房有味道,是幸福家庭的样貌之一。以食为媒,进行食育,了解食物的来源,全家人一起做饭,一起用餐,可以养成健康的饮食方式,增进家人间的沟通理解,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 活动建议: 1. 全家人每周一起精心准备 1 次正餐。 2. 保持创造,试着学做一道新菜。 3. 做饭要变换分工,每个人要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4. 可根据家庭实际,共同约定、适当增加全家人一起做饭次数。(三)潜心“上书房”。 活动背景: 读书是促进一个人进步的重要方式,可以使人过一种更高级的生活。但全民阅读量低,许多家庭不阅读,也是我们要迫切改进的事实。爱上阅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简答)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首先,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 其次,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两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再次,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二)态度的结构(简答)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行为反应的意向或意图。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简答)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简答):第一,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第二,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部分;第三,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第四,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德育原理》期末作业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 答:错误。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答:错误。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实施法制教育,离不开思想上、道德上的基础性教育。如果学生没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规范及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就不会以极大的积极性去学法、了解法,从而达到知法;就不能从“法律规范”中体会出共产主义道德的精神实质,达到真正懂法;更不会在实践中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自觉守法。这就是道德规范在学法理论指导及守法实践中的意义。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答:德育实施过程之所以要注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主要在于: 第一,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可靠保证。德育实施过程的目的,不在于它确立了相应的影响机制或组织形式,也不在于它建立了广泛的影响渠道和约束机制。而在于它是否真正促进了教育对象思

德育实践活动案例

讨论制定公约,学做班级主人 ——德育实践活动案例 黄岛区海青中心小学张忠秀 设计背景: 孩子们对班级事务不是很感兴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班级好像一盘散沙,学校有活动如果老师不找就没有主动出来想参加为班级争光的,课堂上有时有同学纪律不好,学习也不积极,上课经常有同学精神涣散。 教育目的: 针对这一现象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以前都是老师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孩子去做,孩子只是被动的接受,被动的参与,主动管理班级的意识缺少,孩子集体荣誉感不强,要想成为优秀的班级,就必须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教育契机: 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的,就必须等待教育契机,以便“对症下药”。 机会终于来了。 清明之前,学校组织“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让各班报名,我在班里说了这事后,没有一个同学积极报名,正巧一次自习课有个别同学纪律不好,地面有垃圾课间又没及时捡,我就想起了语文课本《练习四》的“口语交际”安排了“讨论班级公约”的交际内容。于是我抓住这次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了一次“讨论制定公约,学做班级主人”的德育实践活动。 实施过程: 这节自习课我组织了一次“讨论班级公约,学做班级主人”的班队会。我结合同学们的表现开始了和同学们的话题:“同学们,低下头看看自己所在位置的卫生情况。”听了我的话,同学们就低头看了看,有的同学就赶紧去捡自己的垃

圾,有的同学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还有的同学开始议论起来。我接着说:“再想想刚才老师来之前你的纪律情况怎样?”很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说:“不好。”我又激同学们说:“想让我们的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吗?”同学们不假思索地说:“想!”我又借势引导:“是呀,谁不想自己的班级优秀呢?可这不是想想就能成的。纪律不好,卫生也没做好,班里组织的活动也不积极参加,这样怎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呢?”同学们赞同我的观点。于是我又对同学们说:“那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班级成为优秀班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吧。” 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了讨论,讨论非常激烈。我让他们做好记录。很快开始班级交流了,徐泽彬主持:“大家想想平日我们做得不太好的方面,提一提意见或建议。”徐泽彬找好了纸准备做记录。 于会敏第一个举手:“我们组重点针对学习用品的摆放进行了讨论,我们想让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回家写完作业后灌好墨水,准备好需要的学习用品,整理好书包。 2、书本要包好封面,写上学校、班级、姓名,保持整洁,书脊朝外,按顺序放好,便于查找。” 杨璇迫不及待地说:“我们组针对上课进行了讨论,希望同学们做好以下几点: 1、上课前1分钟坐到位子上,等候老师上课。 2、听讲: (1)听讲时眼睛紧盯老师,手不随便做小动作,不开小差,专心听讲,边听边思考,不懂的地方等老师讲完再举手提问,学会适时地做课堂笔记。 (2)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如有不同意见,要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发言。” 徐腾飞也起来说:“我们组也针对上课进行了讨论,希望同学们做好以下几点 1、读书: (1)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齐读时声音轻一点(注意保护好嗓子),要读出自己的感情。一个人读时,声音响亮(让别人听到),有感情。 2、写作业: (1)书写姿势正确,做到“身正、肩平、脚着地,一尺、一寸、一拳头”。 (2)做作业时书写工整,力求美观。 (3)养成做完作业及时检查的习惯,发现错误马上订正。 (4)要按时完成上交作业,不拖拉。” 丁旭河又说:“我们组针对下课和课间操进行了讨论,相信同学们会做好以下几点:

(完整版)东师2017年秋德育原理作业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 答:错误。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答:错误。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实施法制教育,离不开思想上、道德上的基础性教育。如果学生没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规范及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就不会以极大的积极性去学法、了解法,从而达到知法;就不能从“法律规范”中体会出共产主义道德的精神实质,达到真正懂法;更不会在实践中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自觉守法。这就是道德规范在学法理论指导及守法实践中的意义。

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康乐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感恩教育纪实 内容提要:本案所述的感恩,不仅感恩亲情,也感谢师恩,还感谢社会上所有为自己成长和发展付出的人,同时感谢自然,感谢国家,感谢时代。本方案旨在通过感恩班会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之心,化感恩为学习的动力,今后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背景描述:当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众多独生子女对亲情漠视,淡然地对待父母,只索取,不奉献,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责任感。 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根据学校工作意见,我们五一班决定开展一次“感恩之心”的主题班队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懂得回报家长,回报老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怀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目标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教师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关心父母、老师,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3.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4. 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三、主要内容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感恩教育,侧重于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感恩自然。 四、活动准备: 事先布置学生查找与“感恩”有关的资料;确定本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重点发言的学生;准备好感恩卡、小品道具。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主题音乐----《奉献》(主持人登场) (二)畅所欲言,话感恩 1.争先恐后,我抢答。 2.妙语连珠,名人言。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德育实践活动课执教:曹清婕年级:五年二班活动主题尊重父母:感恩父母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 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1 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2 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活动重点: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活动难点: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 母。怎样感恩父母。课前准备: 、调查问卷1 、诗朗诵《妈妈的爱》2 ;学唱《感恩的心》3、制作好班队活动所需的音乐,加以气氛。4、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5、搜集相关的文章、故事。6、感恩宣言活动过程一、营造气氛进入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题 (愿同学们愿意吗?教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意!)声音真宏亮,老师奖励大家一首歌,同学们想听吗?(想!。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教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这首歌赞美的是谁?(母亲)教师: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 任何的回尊重父母、感恩报。这两个人就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现在我宣布五 年二班“”德育实践活动课现在开始。父母,教师:请我们班的班长做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好吗? 。二.汇报调查结果 现在,老师让我们分组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主持人:课前,就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发现。 、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1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同学们对父母通过对低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第一小组组长: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徐明珠)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第二小组组长: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但是我们还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王林)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情况了如指掌,并且时时都在

203年7月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A.评比法B.品德评价法

小学德育实践作业

小学学生寒假德育实践活动安排 为了陶冶心智,开阔视野,提高道德修养,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今年,学校以“承崇礼重德的优良传统,做高尚健全的湘龙学子”为主题,开展假期德育实践活动。 一、假期德育实践作业 1、在家庭,以“孝敬从每一天做起”为主要内容,开展“孝敬长辈,学会感恩”系列实践活动: (1)做一个快乐的“美容师”。主动分担家务,在家做好擦灰尘、拖地、洗衣、买菜、烧菜做饭、洗碗等家务,同时安排好自己的学习。 (2)做一个快乐的“拜年客”。通过不同方式给亲朋好友拜个年。网络拜年——利用互联网给老师、同学、亲友发电子贺卡拜年;电话、短信拜年——打电话或自编短信拜年;登门贺拜年----把最美好的新春祝福直接献给你的长辈。 (3)做一个快乐的“银行家”。用好压岁钱,合理支配零花钱,为父母分担经济压力或给需要帮助的人送上爱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4)做一个快乐的“安全员”。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预防胃肠道疾病,注意饮食安全。提高警惕,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别要防止火灾、煤气中毒、滑冰溺水、交通事故等各类急性事件的发生。 2、在社会,以“爱心,从具体事做起”为主要内容,开展“传扬美德,奉献爱心”系列实践活动: (1)做一个快乐的“爱国者”。收听观看新闻节目,关注国际国内形势。 (2)做一个快乐的“志愿者”。关爱老人、残疾人,有条件的可以帮助他们洗衣做饭、读书读报等,解决他们实际生活中的困难。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做社区文明、遵规守纪、节能降耗的宣传者。

(3)做一个快乐的“文明使者”。学习宣传礼仪知识,文明出行,文明观赛,文明上网,礼貌待人接物。思考总结自己和他人需要改进的不良习惯。 二、假期德育实践比赛 1、“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利用假期,“与好书交上朋友”,充分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让读书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逐渐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通过读书活动,以益智,来明理。 寒假学校推荐学生必读篇目为:《小鹿斑比》费利克斯·萨尔腾(Salten.F.)著。每位同学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假期结束后,3-6年级学生每人上交1篇读后感至班主任处,班主任组织初评后,各班上报2篇读后感至德育处参评。 2、“我有一双灵巧手”科技制作比赛。利用假期,积极投身科普活动,亲自完成一件以上小制作或小发明,以培养动手和动脑能力,启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科学素养。来期,学校将统一组织评比,优秀作品将送市参评。 (注:除“好书伴我成长”、“我有一双灵巧手”活动外,其余德育活动请小朋友们按照自己年龄和家庭实际情况酌情实践。) 给家长的箴言: 各位家长,假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时机。让我们携手,通过寒假平常小事,让孩子感受亲情、责任义务教育,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主题德育实践活动,让孩子获得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度过一个安全、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 尊敬的家长,感谢您一直以来的精心呵护与教育,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才得以茁壮成长! 最后,祝您和家人春节愉快、平安吉祥、生活美满!祝我们的孩子健康成才! 某某小学2012年1月

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

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 课题:《走进梦想之向坏习惯告别》 哈尔滨市大同小学校贾楠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教给学生养成好习惯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地养成好习惯。 2. 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改变,使学生体会改掉坏习惯。 3.学生搜集有关习惯的名人故事和名言。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找找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 活动过程设计: 根据活动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下几个板块的活动: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和你最亲密。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我最听你的话。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猜猜我是谁?(学生会猜到是好习惯)此时教师对学生说: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经年累月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它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向坏习惯告别》 二、活动感悟自身习惯 在这个板块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再现, 在这个环节中播放一些学生们平时的不良习惯的情景纪实片,有上课不注意听讲的;有吃小食品的;有在教学楼内打闹的等现象。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看来同学们一下子就能找出我们身边的坏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习惯也自然形成,它们中有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也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它将成为我们前进中的绊脚石,阻碍我们的进步。你想知道自己的好习惯有多少,坏习惯有哪些吗?从而引出习惯加减法活动。 环节二:习惯测试 学生每个人手中有一张纸条,上面的坏习惯你有哪些?有的可以在后面画对号。学生按要求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能不能举例子具体说说你养成了什么好习惯?”“谁愿意勇敢地说一说你的红色圆片代表什么?你今后打算怎样做?”对于哪些勇敢地说出自己坏习惯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是他们明白:勇于承认错误,也是好习惯的一种体现。 三、深入体会习惯的重要性 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汇报自己关于因好习惯而受益的故事,搜集到的也可以。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爱书》《诺贝尔奖获得者感言》。学生听完后让学生用自己搜集到的一句名言说一说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通过听故事,从中受到启发,并体会到习惯的重

2019东师 线下作业 德育原理

离线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 1、广义和狭义的“德育”分别指什么? 答:广义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划分的,包括“品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规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2、简述杜威的经验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答:杜威从批判传统道德教育低效开始,认为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讲授一些抽象的“关于道德的观念”,学生只是熟记一些道德名词概念,却不能理解背后隐藏的含义。因此,杜威主张教师和学生通过探究、商量、讨论的过程,达到学生形成道德观念的结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现实情境和两难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的水平。 3、简析价值澄清理论的利弊。 答:具体而言,从优越性来说,价值澄清理论本身尊重儿童的地位,引发儿童的主动性;注重发展儿童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价值观的选择能力;注重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弊端来看,近年来,澄清是非的价值观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种模式是反理性的,它对价值的个性特征的过分强调,极易倒向极端个人相对主义。在德育实践中,如果任凭以个人价值观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自身的社会行为,其结果必然变得混乱和出现无政府状态,这是我们必须避免的。 4、简述集体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答:集体教育模式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在大量德育实践基础上,对德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反思,提出了大量实际可行的德育方式。集体教育模式提出:德育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集体,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德育的任务是培养集体主义者。集体教育模式认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是集体教育的重要原则。该模式认为,劳动者是一个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统一的行动、有组织纪律的社会有机体。在强调集体的同时,也应注意到集体教育与发展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正确的组织领导、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才能促进个性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