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陕西省委副书记王侠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我省“十二五”发展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围绕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对未来10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18日上午,乐际书记、正永代省长和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刚才,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西安市、延安市、安康市、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的负责同志作了大会发言,交流了学习体会和工作打算,讲得都很好。

2010年12月18-19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在12月19日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侠作会议总结讲话。(图片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一天多来,同志们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围绕乐际书记、正永代省长和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同志的讲话以及我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相互交流经验,分析研究问题,并就开创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和《实施意见》的颁布,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对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强省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是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教育是建设西部强省的奠基工程,是构建和谐陕西的民生工程、构筑人才高地的战略工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在西部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对实现建设西部强省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夯实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基础,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这次会议,科学分析了我省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突出问题,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大家普遍反映,省上《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教育强省、进入人力资源强省的目标符合实际,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所提各项措施具体实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乐际书记、正永代省长的重要讲话很好地体现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我省的工作重点和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体现了连续性、创新性和指导性的统一。通过学习,大家对今后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找准了进一步做好工作的着力点和有效抓手,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谋划发展的目的。

三是更加坚定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大家一致认为,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中,我们和兄弟省区市同样站在新的起点上。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谁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谁就会赢得先机,掌握主动,走在前列。今后10年,国家将继续给予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全

面启动,这些都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和良好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与困难并存,一定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我省今后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下一步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抓好学习传达,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上的部署要求上来。这次会议结束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及时召开常委会和党组(党委)会,学习传达这次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乐际书记、正永代省长的重要讲话和省上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准确把握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新目标、新举措,更好地指导工作。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把传达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大学习、大讨论,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报告会、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深入各地和基层,及时了解学习贯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推广典型,督促各地贯彻落实工作扎实推进。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重视、关心、参与和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要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必须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战略任务,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育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一是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建设西部强省、实现科教强目标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在确保实现我省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育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二是把实施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教育发展,走多元化办学的路子,力争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四是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切实改变校际、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调控作用,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学校统筹支持力度,满足群众教育需求。这4个方面既是系统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具体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实际,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通过重点突破实现整体推进,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坚持分类指导,努力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省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发展差距较大,解决教育问题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在落实任。试点地区和学校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亲自抓,把推进改革试点作为重要工作职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工作措施,定期督促检查,

及时掌握动态、总结经验,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第四,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做好工作的整体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把优先发展教育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各级教育部门要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积极主动谋划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加大调研工作力度,组织好各级各类学校的贯彻落实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研究分析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特点,慎重对待教育内部各种矛盾,逐步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将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履行好各自的职责,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努力形成推动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郭声琨

(2010年9月6日)

同志们:

在第2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首先,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荣获“八桂名师”荣誉称号的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良好的节日问候!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特别是今年7月13日至14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号召全党全社会共同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奋斗。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谋划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副总理对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

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推动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规划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好纲要,必将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我区教育事业与全国一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各类教育迈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继2007年在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率先实现“两基”目标之后,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率先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建立首个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初步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新阶段,并不断得到新的巩固和提高;民族教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师队伍建设显著加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工作有力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已成为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区高等学校培养了136万名本、专科毕业生,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了263万名中专毕业生。目前,全区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为提高各族人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一是只有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才能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的,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四是只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破除影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观念障碍,才能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五是只有始终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教育本质,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和教学,才能实现教育科学发展。

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不懈奋斗的结果。长期以来,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区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为我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广西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关心和支持我区教育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区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不完全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与全国发展水平差距还比较大。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目前全区每万人口中拥有专业技术人才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左右,在全国排倒数第8位;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14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7.4%。二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与现有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2009年,我区每十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左右,排全国第22位;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8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排全国第30位。三是教育事业大发展对条件保障的需求与公共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矛盾突出。一些地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教育投入严重不足。2009年,我

区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水平排在全国后列或中后位置,办学条件亟待进一步改善。四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要求与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资源依然匮乏,上学难问题依然存在。2009年我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仅为85%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90.8%相比有很大差距。此外,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等问题也相当突出。我们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上述问题。

当前,我区教育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形势,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又要正视问题和不足;既要看到发展机遇,又要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力开创新时期我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我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路子,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和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

(一)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是保障各族群众受教育权利的内在要求。要保持学前教育良好发展态势,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城乡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全覆盖。要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普及水平和办学质量。要加快发展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要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巩固和扩大职业教育攻坚成果,推进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形成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整体水平。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端专门人才。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

(二)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公平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好中小学各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要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各级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启动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府资助力度;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逐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资助覆盖范围;在高等教育阶段,要逐步提高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和覆盖面,设立研究生政府奖学金,从而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要建立完善体现规则公平的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要进一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坚决治理乱收费。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

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

(三)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深入研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结构培养质量需求变化情况,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德育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名师名家,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衔接沟通的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平台,努力做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五)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建立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要探索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要加强以面向东盟国家为重点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力争把我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高地。

三、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我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教育发展规划和措施,特别是要组织力量落实好国家的规划纲要以及我区的实施意见和改革试点任务。要明确责任、强化考核,调动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

主动性。

二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要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着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坚持和完善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基础、激发活力、提升水平,把教育系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要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坚决纠正教育领域损害群众和学生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

三要动员全社会重教兴教。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要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教育事业发展,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评价教育、参与教育管理,广泛汲取民智、聚集民力,支持教育、投入教育、兴办教育,形成全民的广泛共识和全社会的实际行动,为繁荣我区教育事业提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四要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使教师这一崇高职业为世人敬仰。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教诲,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永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五要营造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意义,宣传深入实施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的重大意义,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宣传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维护师生人身安全。

同志们,教育是千秋伟业,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观,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实现我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

王云坤书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

(1999年12月1日)

不久前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以提高民族索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就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部署,我们这次由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会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特别是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动员全省各级组织和全省人民加快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切实把教育作为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步质教育,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把我省经济与各项事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决策,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学习、领会第三次全教会精神,一定要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走向,着眼于二十一世纪发展的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中央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决策。

1.在世界经济走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要争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关于世界经济的新走向,《决定》概括了两句话,就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二十世纪后期尤其是最近十年全球知识总量呈爆炸性增长。据统计,世界上每过一小时就产生28项新发明,每过一年就新增790亿条情息。在知识积累以加速度形式迅猛发展的同时,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也在迅速加快。随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高科技成果全面产业化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知识信息的传播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传播成本大大降低,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有着更高要求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现实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同际经济与科技竞争的焦点。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发展的根基,是增长的源泉。是形成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基础。教育水平如何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如何,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加快发展教育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我国目前正面临着推进工业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当年靠“教育立国”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那么,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就有了更深刻的内涵、更现实的针对性。发达国家在其工业文明达到顶点时顺理成章地进入发展的下一阶段。处于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交汇点的中国,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为了形成二十一世纪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教育,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那种把教育与经济割裂开来,把教育当作“软任务”的观点,以及种种忽视教育的急功近利思想,都必须坚决克服。去年省委六届二次全会之所以把”科教兴省”列为三大战略之首,一个基本的考虑,就是吉林作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要在经济上实现赶超,必须科教先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一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认识也有所提高、但是还不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摆正教育的位置,真正当作头等大事去抓。

2、在我国经济大调整时期,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加快教育的发展,我们现在进行的结构调整,是一个范围极其广泛的大同整,从根本上说,这是一次发展模式的转换,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任务,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结构的转换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承质的轨道上来。在经济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下,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结构大调整的走势,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高经济竞争力。我省是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从近几年进展情况看,调整进行得相当艰难。技术开发、产业升级和人员转岗、分流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也与沿海发达省份拉开了距离。这里边的原因,除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滞后外,主要问题是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劳动者素质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教育,抓紧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抓紧提高劳动者素质。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新兴国家经济严重倒退的事实表明,发展中国家不能过份依赖西方发达国氛不能过份依赖外国现成的技术产品来谋求发展,而必须始终致力于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在现有的知识资源和物质资源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同时也表明。廉价劳动力固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也不能过份依赖而必须始终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产业增长的真正源泉。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在工业社会,战略资源是资本。在新的信息社会中,关键的战略资源已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性。公司可以开发的。有价值的。新的资源的唯一对象。是它的雇员,这

就意味着整个新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积累人力资本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教育和培训.即人力发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如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108%。大学毕业可提高300%。可见人力发展是最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在教育,目前。我们沉重的人口负担还远没有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我们必须站在推进两个根本转变的高度来看教肾切实加大发展教育的工作力度。

3、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要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发展也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比较多,思想战线的任务很重,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紧密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艰苦奋斗,积极克服发展中的各种困难。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有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产生统一意志,才会形成克难制胜的巨大力量。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要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武装,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拄,为此,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这些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类教育机构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庄严的职责,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曾尖锐指出:“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有清醒的认识,务必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党在各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宣传思想工作、基层政治教育工作等,都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更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新情况面前,要拉动经济增长,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教育发展,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需求不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结构问题,即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产品供给结构性的相对过剩而第三产业供给不足。这种结构性偏差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只有加快第三产业的供给增长才能支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教育是第三产业的重要部门.又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型产业和重要的基础设施,产业关联性很强,发展教育既可启动消费,又可拉动投资;既可扩大需求,又可改善供给。现在,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不仅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很不相称,供求失衡问题相当突出,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过于缓慢。教育几乎成了国内唯一的“卖方市场”。市场经济是需求引导的经济。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这正是加快教育发展的极好时机,现在看,加快教育发展有多方面的好处:可以减轻升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可以扩大教育消费和投资,改善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可以推迟一部分青年人的就业,减轻就业压力,可以说,加快教育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时机也已经成熟。

二、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突出强调的一个问题,也是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就此作出了决走,这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是空前的。这是世纪之交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成绩很大。我们提前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全国位居前列: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有了较大发晨:教育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但是,同全教会提出的要求相比特别是用中央提出的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衡量,我省教育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教育的供给

不足,人民群众意见很大;现行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还很落后,制约着我省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团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战线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按照中央《决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我省教官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实施竞质教育要突出抓好教育观念的转变,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克服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江泽民同志在全教会上的讲话中突出强调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重大作用,强阔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索质,强调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目前实际憎况看,无论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忽视德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决定》和中央历年的要求,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法轮功”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泛滥,从反面证明,思想战线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第二,克服重视开学,忽视成才的倾向,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近些年来,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为应试而学。为应试而教”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重要方面是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必须强化普及意讽,淡化选拔意识;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杜会教育各个方面。另一个是切实转换“指挥棒”,加快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的步伐,坚决改变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评价学校工作方法,坚决改变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评价学校工作的方法,第三,克服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坚持正确的人才观。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基础的环节在教育。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2、挖掘教育资源,改革办学体制,加快教育发展。面对中考、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实际情况,加快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当务之急。这是解决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顽症的一个根本措施,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措施。为此,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推进宝质教育的《意见》提出,到2005年、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基本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到2010。全省大部分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车达到25%以上。这是一个教育大发展的规划。加快教育的发展,重要的是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应当看到我们的教育资,利用得不够好,存在许多资源浪费的现象,要通过挖潜,进一步充实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力争在不大长的时间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办学规模的突破。中等职业教育要认真研究需求,切实解决生员不足问题,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发展得更快一些。主要办法是通过改组。改制和资源重组。充分利用现有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资源,加快其发展。继续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

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近年来我省在国有学校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民办教育比重根小。加快教育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正确处理发展与规范、竞争与促进的关系,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政府办学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办学新体制,发展民办教育的重点是非义务教育,要鼓励杜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独立办学也可以合股办学,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都可以大胆试验,各级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支持具备条件的普通高

校与社会力量举办民办二级学院今后高校扩招部分主要通过民办性质学校来解决,到2010年力争促使民办性质高等教育招生数占全省高校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要积极推进公办学校改制。引入民办学校运行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量。要支持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与学校联合共建。合作办学。要积极探索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同时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引导和监督,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3、简政放权,建立新型管理体制,把教育办活。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主要弊端是权力过于集中,条块分割严重。办学活力不足。我们要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调整步伐,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地方政府对本地区教育统筹和管理力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基础教育要进一步完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增强县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权和决策权,由县级政府负责举办义务教育。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调整步伐,按照中央确定的规划,今后3年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要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主办学权。

调整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的教育体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现有的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组改制,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支持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技术学院。

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氧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学校活力。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精简机构,压缩非教学人员,实行减员增效;加强编制管理。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工作岗位全员聘用制。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多劳多酬、优劳优酬”原则,完善人员使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积极发展教育产业,加快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逐步剥离学校后勤系统,鼓励社会力量承担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加强学校与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行产学研结合。高校要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鼓励高校创办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

4、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素质,首要的是加强和改革现有的师范教育,提高师资培养质量。要调整师范类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试办师范学院,要逐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到2005年,我省小学教师获得专科学历。初中教师获得本科学历都要达到5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学科带头人和管理骨干获得硕士学位人数要有较大幅度增加。今后补充高校教师原则上都要具有研究生学历。要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教师到经济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教师是发展教育。发展经济的宝贵人才,要继续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加强领导,开创全党、全社会合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深化教育改或加快教育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是吉林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索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性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各方面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学习小平同志抓教育的精神,争当教官的“后勤部长”,要在改革和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在实际工作的摆布上充分体现教育优先发展,把教育纳入党委和政府的

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评估检查体系,逐级考核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抓素质教育的情况,各级政府和各管理部门要转变工作方式,坚持依法治教。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宣传,营造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氛围。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教育投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中央《决定》和省委、省政府《意见》的要求。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省委。省政府决定,自1999年起至2003年的5年中,提高省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按上年省级财力安排的支出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各市、县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要依法加强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和管理,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乡用,确保完全用于教育。要确保义务教育资金投入并做到专款专用,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和捐(集)资助学。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我省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必须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强。富有创新精神、作风正派。熟悉教育工作的干部队伍。各级党委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头脑。增强干部的政治观念和改革意识。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班于建设,把符合“四化”条件的优秀人才充实到领导班子中来。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德育工作,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要加强无神论教育。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进入校园。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理想和伦理道德教育,国情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充分利用社会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基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必将对下个世纪我国和我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加快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支持,把我省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吉林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明确责任强化措施

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2009年全市教育工作暨职业教育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陈定远

(2009年2月26日)

同志们:

刚才,市教育局姚伟文局长总结了2008年我市教育工作,对2009年我市教育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李鸣常委对下一步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

优先发展教育,是我们党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条战略方针。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对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历史起点谋划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路,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领会党的十七大关于新时期新阶段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定位,使中央的重要决策成为政府、学校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具体行动,努力开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来抓。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

领导,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把教育发展的关键点放在“优先”上,把教育发展的落脚点放在“发展”上,找出薄弱环节,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切实把教育工作摆上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精力、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二要积极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以教育强市的跨越,推动经济强市的跨越。三要认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主要领导要经常听取教育工作汇报,深入基层,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落实好教育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好教育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特别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改善教育发展环境,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为教育多办实事、办好事,多解难事,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我市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2009年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中央的要求,从2008年9月份开始,用l年半的时间, 自上而下地分三批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是第二批活动单位,中小学是第三批活动单位,将先后于今年3月和9月启动学习实践活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样两个根本问题深入思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就是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集中力量办一些让社会公众满意、给教育发展增添动力的事情,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是要把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贯彻好,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落实好。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总体要求以“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贵港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突出实践特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三、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处理好八个关系

做好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处理好八个方面关系:一要正确处理教育事业与其他事业的关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三要正确处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关系,全面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四要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坚持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五要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关系,坚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六要正确处理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坚持教育的协调发展;七要正确处理政府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坚持多元办学和发展教育的格局;八要正确处理客观条件保障与主观奋发努力的关系,坚持以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四、大力提高教育质量

要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制度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要突破当前我市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改善教学的环

境和条件,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通过名师名教名校等方式塑造教育品牌,推动我市教育事业上新台阶。

五、全力推进教育项目建设

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教育项目建设快速顺利推进。一要强化大局意识,切实把推进项目建设当作份内事,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二要建立健全层层负责、领导负责和专人负责的目标责任制。各级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落实、亲自检查,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三要强化督促检查,健全奖惩机制,定期对教育建设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六、切实抓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维护教育系统良好形象

抓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对于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靠”工作思路,准确把握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努力把各级班子建设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带领广大教职工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奋力推进贵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促进贵港教育再上新台阶。

二是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切实加大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校办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监管力度。推进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三是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收费政策,坚持收费公示制度,加强收费政策的宣传,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不断巩固治理教育乱收费成果。要继续深入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区)”创建工作,继续开展教育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行风、校风活动。

七、全力维护教育系统稳定

今年大事多,喜事多,重大纪念日多、敏感期长。在国际国内复杂因素明显增多,维护社会稳定面临多方压力的情况下,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必然对教育系统产生影响,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因此更加凸现。各县市区、各学校务必高度重视,党政一把手要承担起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面对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要靠前指挥、依法妥善处置。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系统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增强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处置工作能力。要加强突发、重大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做好重大节假日、敏感期、特殊事件期的维护稳定工作。要扎实做好教育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妥善解决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防邪工作,确保“三零”目标实现。当前尤其要把维护教师队伍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做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积极稳妥组织实施。要密切关注教师稳定情况,做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排查、妥善处置群体性事端苗头,确保好事办好,确保稳定大局。

八、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要及时传达贯彻好会议精神。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全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今年全市教育工作和教育攻坚工作总的要求和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和自治区的要求,符合教育工作实际。回去后,各级各部门各学校要认真地传达贯彻好会议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二要抓好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今年教育工作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事实证明,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抓好落实的结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落实就是发展,落实就是创造。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在抓好落

实上形成共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切实把中央、自治区的决策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落到实处。要紧紧围绕今年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今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落实是一切工作的根本,落实重于一切。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在抓好落实上形成共识,明确责任,强化督导,“盯住不落实的人,抓住不落实的事”,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三要强化督查督办。要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工作机制。要把职业教育攻坚工作作为今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建立“领导联系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攻坚联席会议、职业教育攻坚督查通报、职业教育攻坚述职、职业教育攻坚目标考核”五项工作制度。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门要定期对我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职业教育招生、职教资金投入和教育项目建设等情况的督促检查,请大家要高度重视。在职教攻坚工作中态度端正、工作落实、政绩突出者,将进行表彰奖励;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经发现,将严查重处。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努力工作,奋发有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

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谢晓东

(2009年12月3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区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推进金平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和科学发展。

为开好这次会议,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区领导深入到教育部门调查研究,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会前,素桦副区长牵头区党政办、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编办、调研室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分组分片召开中小学校长座谈会,了解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我区教育工作的总体评价,深入分析当前制约我区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校长们对巩固和发挥我区教育优势,推动金平教育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今天这个会议,是金平区组建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区性教育工作会议,参会的有区五套班子的领导,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各街道的书记或主任,区直各部门的负责人,教育局股级以上的干部,全区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无论从会前的准备,还是今天会议的规格,都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刚才,苏纯局长对我区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实事求是地回顾和总结;素桦同志也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区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全区教育发展的有关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完全赞同。会议还印发了《汕头市金平区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汕头市金平区学校布局调整和校舍建设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和《金平区中小学校接受社会人士、家长捐赠助学实施办法》,希望大家会后认真学习贯彻,抓好落实,进一步明确目标,奋力拼搏,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步伐。关于学校布局调整和校舍建设五年规划,请大家认真地思考、研究,把你们好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反映。下面,我主要讲两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确立了“科教兴区”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金平区良好的教育传统,不断实现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整体发展快。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克服财政压力,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了“三个增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和“两个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步提高)的要求。全区拥有中小学123所,学生14万人,在编公办教师6254人,学校数占全市中心城区近一半(金平、龙湖、濠江3区总共约270所)。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别的事情可以缓办,但教育的事一定优先急办。在区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连年来,每年投入的教育经费都占当年度区级可支配财力一半以上,区委区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确实是做到了优先发展,不遗余力。二是教育质量高。全区中小学优质学校和优质学位不断增加,涌现了聿怀中学、飞厦中学、长厦小学等一批名牌学校,成为全市教育领域中叫得响的品牌,聿怀中学还被评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民办名校也在全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金园实验中学荣获“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中学”称号。我区以名校为示范阵地,教学质量和效益连年逐步提高,优势明显,高考、中考成绩始终在全市名列前茅。三是社会评价好。潮汕地区素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我区又是教育强市中的强区,不但优质学位在全市最为集中,雄厚的师资力量也声名在外(全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和小学高级教师分别约占全市33%、24%和26%),群众对金平教育寄予厚望。不少金平的居民在其它区县买了房子,但为了子女的教育,仍然把户口留在金平,甚至部分在外区居住的居民也想方设法将户口寄在金平,以求入读我区学校,特别是名校。老百姓这种独特的择校偏好,就是对我们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的评价。

教育是金平的名牌,是金平人的骄傲,也是全区教育工作者引以自豪的一面旗帜。我区教育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区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

虽然,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我们也面临着诸多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实行收费改革。由于收费越来越少,学校在坚决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收入大大萎缩,可支配经费大大减少。为确保学校正常有效运作,校长们想出很多办法,使出浑身解数。二是社会对教育质量期望值很高。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老百姓高度关注教育,实际上也是关注当前的教育现状。应该承认,教育成就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但不容回避的是,教育方面的问题也不少。这里有大环境的制约,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今年教师节前夕,温总理就指出:“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说,自上而下,各方面对教育的期望值都是很高的。这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三是师生安全压力大。在调研中,有的校长说,“难以预料的学生安全、非正常事故、伤亡事件等不知哪天落到自己头上,总是胆战心惊过日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校长们的高度责任感。这里特别要说一下市区部分家庭几个家长一起包雇一辆三轮车来接送各自的孩子上学放学的问题,还有个体的学生寄膳,现在没有纳入管理的问题,这些做法很不安全。我们目前的条件不可能像发达国家或地区那样每个学校都拥有专用的校车和学生食堂,但我们也要积极想办法,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找到一个较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希

望会后人大或者政协能够组织一次调研活动,研究办法妥善解决这两个问题。作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我们对大家肩上背负的种种压力感同身受。可喜的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计条件优劣,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兢兢业业,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无私奉献出自己的智慧,教授学生历世的本领;用爱心的清泉,洗涤学生的心灵,在社会上树立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受到广大学生的衷心爱戴和全社会的广泛尊重。有这样一支敬业重德的教育工作队伍,区委、区政府非常放心、欣慰和自豪。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向在座的各位校长,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金平教育事业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当前金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教育强区”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切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教育的发展能量释放出来,破解阻碍教育发展的难题,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使金平的教育办得更有特色、品牌更加响亮。

二、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全面推进金平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当前,我区的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的任务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荣。下来的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开创金平教育新局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好“五个切实推进”:

(一)切实推进学校布局规划。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比较清晰地了解到我区存在着学校布局不合理、优质学位供不应求这一结构性矛盾。东片区的学位特别是优质学位显得特别紧张,个别学校出现一位难求现象,而处于老市区和农村的学校则生源逐步萎缩,很多小学校的学生还不足100人,校长们因生源严重不足而发愁,办学成本居高不下。如何合理优化学校布局,更好整合挖掘资源,是目前我们亟需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对此,我们必须树立主动规划、提前规划的意识,按照《汕头市城镇中小学规划建设和保护条例》的要求,坚持“就近入学、相对集中、资源优化”的原则,认真研究学校布局的中长期规划,落实好今天提交审议的《关于汕头市金平区学校布局调整和校舍建设五年规划》,以超前的思路、宏大的气魄、厚重的手笔,对辖区的东西南北各方位的中小学布局进行精心规划。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对第九中学的改造,增加我区的优质高中学位;尽快落实建设用地和资金,启动金平职校新校区建设;加大力度撤并西片区和农村“麻雀”学校,谋划好西片区重点中小学的建设等等,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要。要认真执行建设规划,新建设住宅区要与学校配套同步建设,杜绝随意调整压缩学校建设用地和规模,防止出现新的“入学难”问题。要吸取以往改造后的学校仍然还是薄弱学校的经验教训,加快学校调整撤并步伐,把旧城老村改造与新建、扩建和改建学校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结构,整合、重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协调、科学发展。

(二)切实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要“走出金平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眼睛要盯着汕头、盯着广东、盯着全国,立足高起点,瞄准高目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改革新路子。首先,要努力创造平等、竞争、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在抓好《汕头市金平区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的同时,把社会力量办学的重点引向非义务教育领域,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

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努力推进幼儿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协调发展。其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贯彻《金平区中小学校接受社会人士、家长捐赠助学实施办法》,落实各项有利于政府和捐资者双赢的政策措施,弥补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历史欠帐。通过充分挖掘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利用“名牌学校”这块招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对公办学校利用社会资金扩建学校的,可按民办学校运行机制进行试验,最大限度解决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此同时,研究制订可操作性措施,把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与合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等资源结合起来,在节假日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有偿供市民锻炼等等,多渠道增加学校的资金来源。再次,要通过名校名师的带动帮扶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望子成龙是家长的普遍心理,群众对子女入读金平名校、接受优质教育的期盼十分迫切,作为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十分重视并想方设法去满足群众的这种期盼。一方面,可以通过有计划地选派名校的教学骨干、业务精英到薄弱学校任职的形式,将优质学校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带到各面上学校,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发挥我区名校名师集聚的优势,充分强化优质等级学校强大的拉动力、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着力搭建对口帮扶平台,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学生互动等方面构建以强带弱、对口帮扶平台,切实提高薄弱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我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经面对温家宝总理一再发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分析的情况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按照温总理提出的“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扎实推进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更加注重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更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特殊智能的发掘和培养。建议聿怀中学和金园试验中学可以在明年的招生过程中,在录取分数上对一些拥有特殊智能的学生适当倾斜,通过针对性的特长培养形式,挖掘他们的潜能,让我们学生的特殊才能得到培养和发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还要通过德育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特别是公共卫生意识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长教育,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技能,从根本上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把素质教育办成金平特色。

(四)切实推进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教师是关键。要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大力营造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氛围,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第一,要抓好校长队伍建设。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没有一流的校长,就没有一流的学校,也没有一流的教学质量。为此,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对校长的工作进行考核、检查和评比,着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专业化、年轻化的名校长。第二,要加强教研工作队伍建设。教研室在教学研究方面要有所突破,一个地区教研室的水平,决定了这个地区的教学水平,教育局对教研室的配置要给予优先考虑,多给他们提供“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机会和平台,更好地吸取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要通过学习交流,引进人才,实行教研员和教师角色互换,妥善解决教研员待遇等多种措施,锻造一个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教研工作团队,确保金平的教育优势。第

三,要认真落实《金平区中小学名师工程》,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严格招聘和调入程序,积极面向全国引进名牌高等院校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加强师资队伍技能培训,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名教师、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全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要重视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用能干事的人。要关注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关心爱护教师,维护队伍稳定。第四,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着力改善工资待遇。这不是简单的涨工资,不是平均主义的发放,而是把薪酬待遇和教师个人的工作成效密切挂钩。区委区政府将根据区的财政实际,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千方百计争取尽快兑现。请各位校长和老师们理解放心。第五,要着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纪特别是谋取私利的案件,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五)切实推进教育行政管理。一是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要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职责。通过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规划、部署、协调和组织实施,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要切实发挥好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功能,充分体现与职责相当的控制力和执行力。要加强对教育系统公共财产的管理,做到清清楚楚,把人、财、物管理好,通过严格管理来树立教育行政的权威。二是对各学校而言,必须坚决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服从教育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确保区委区政府有关教育事业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特别是关于招聘代课老师的问题,区委、区政府已经三令五申不能再招聘新代课老师,但还有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个别学校以种种原因为理由顶风违纪暗中招聘代课教师,如果任其发展,必将成为一个新的历史包袱和不稳定因素。对此一定要严格杜绝,违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要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通过录用、培训、转岗、辞退等措施妥善解决代课老师的后顾之忧。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要做“老好人”,而要尽力不把历史包袱留给后人。三是对全区各部门而言,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是人民的教育,是全社会的教育。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负起责任,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不遗余力地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落实安全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对学校教学设施、食品卫生、消防等的检查力度,排除各类隐患,特别是一些危点险点,要随时排查和整改,确保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安全。

同志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千秋基业,育人为先。教书育人是一项无比崇高的事业,也是众人仰止的神圣职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是教育的神圣职责,更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基石。希望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优先发展教育、全力支持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振兴教育为己任,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自豪感,解放思想,拼搏进取,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出席会议并作重

要讲话。(摄影:陕西画报社记者薛铂)

同志们:

在即将收官“十一五”、开启“十二五”的重要时刻,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重大战略超前部署、有效实施、扎实推进。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教育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系统总结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要求。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部署《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增强对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是增强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美国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德国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作为长期战略,日本把高层次人才培养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增强了科技优势,保持了经济领先。从国内看,许多发达省份积极吸纳优质教育资源,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强化人才洼地效应,赢得了竞争优势,实现了率先发展。作为欠发达省份,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后来居上。

第二,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是满足群众新期盼的必由之路。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期待出现新的变化。省统计局“2010 年陕西万户居民新年新愿望”调查结果显示,38.6%的受访群众希望增加收入,10.2%希望增加就业,普遍希望得到社会更多公平待遇、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特别是在我省人均生产总值接近4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群众提升自身素质、改变人生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增收需要能力,就业要靠技能,归根结底依赖各级各类教育。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满足人民新愿望,顺应群众新需求,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才能加快富民强省步伐,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是建设西部强省的应有之义。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以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为主要内容的西部强省奋斗目标,科教强是实现经济强、文化强的坚实基础。我省是全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高等学校107所、在校学生120多万,有3所“985 工程”高校、8所“211工程”高校,民办院校数量和规模名列全国前茅。但与兄弟省区市相比,我们在教育规模、经费、人才、国际化等方面,面临着“前甩后追”的压力。如果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稍有放缓,就会被前面的省份甩得更远、被后面的省份赶上或超过,丧失我们的教育优势。我们只有加快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薄弱环节,补齐自身短板,才能加快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迈进,不断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

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陕和人才强省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