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岭南文化名镇行——新会拍摄大纲 - 副本

岭南文化名镇行——新会拍摄大纲 - 副本

岭南文化名城行——新会
主持人开场: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我是郑达。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何为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的精髓又在哪里.生活在广东我们耳濡目染着岭南文化,我们每天接触着当代的岭南文化却从本质上传承着我们祖辈留传给我们的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我们岭南文化名城行系列一直以保留传承岭南文化为己任向观众展示着我们来自祖先的自豪.今天我们准备好走进我们岭南历史文化的重镇四邑之一新会,感召祖先对岭南文化的诠释.
VCR:
新会,古称冈州,新会在秦朝时属桂林郡郡,到三国时期孙权置为平夷县,到晋朝改称新夷,再到南北朝设立新会郡。与开平市、台山市、恩平市并称四邑
虽然现今已并入后来兴起的城市江门成为区,但历史上却为四邑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著名侨乡新会的儿女们不断地把我们岭南文化带到海外发扬光大,至今,新会虽常住人口75万,但海外华侨就达60万。新会在她的儿女们心中已经不止于一个区,而是一种自豪的标志,所以,无论从历史文化的保留,到岭南文化的传承都在不遗余力而且也会更加不断努力。
(新会现状,地图)
采访:新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自豪的地方
主持人:新会对岭南文化意义非同小可,对四邑文化更影响深远。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会这个岭南文化的摇篮曾经孕育出过引以自豪的名人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各式各样的非物质文化和星罗棋布的物质文化。咿,那边传来了声声战鼓,喊杀连天。
VCR:
新会古战场和古炮台,文物
赵家祠堂等
有诗为证

逝去的帝王,忠贞的将士,在滔滔的怒涛中得到安息,作为古中原文化的重要传承,岭南文化会把你的故事和你们的爱国情操传承下去。
主持人:
说道爱国新会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爱国人士,其中曾经点燃了中国封建制度向世界敞开大门的维新运动和他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就诞生成长在这片岭南之地。
VCR2:
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茶坑村人。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维新派领导人之一。他17岁中举,18岁就学于康有为,1895年随康有为赴京会试并参与组织“公车上书”。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次年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
故居有一正厅、一便厅、一饭厅、二耳房,两厅前各有一天井,便厅侧有梯级直达其顶部楼亭书房,可远眺崖海风光;怡堂书室是梁启超曾祖父所建,是梁启超少年读书、接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地方,为缅怀任公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以及在教育、学术上的卓

越贡献,2001年又建成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建筑形式中西合璧,既有晚清岭南侨乡建筑韵味,更隐现天津饮冰室风格。
主持人串词
历史上的著名学者文人在新会又何止这位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呢,与其说他成长与出洋留学时传统文化和舶来文化的相遇有因岭南人特有的包容而结合的那段经历还不如归功于新会自古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看那就是一个铁证--千年的孔庙。
VCR3
新会学宫又名文庙、孔庙。位于会城马山西侧。占地12189平方米,建筑面积3225平方米,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当时是按山东曲阜孔庙图案,因地制宜建造。学宫在元代被毁于兵火,明代重建。以后历代均有重修。1956年除重修遗存建筑外,并在原遗址上,重建戟门(大成门)、东西两库、两庑、两廊和尊经阁、“蹈和”、“履中”两殿。近年,又以仿古建筑工艺,把学宫正门殿堂修葺粉饰一新。
采访领导:
从孔庙重修看新会在岭南历史文化保护的努力

主持人串词
的确岭南的文化和精髓在新会悠久的历史里淋漓紧致地体现出来,犹如一种新会的特产,源远流长,香飘四海。没错了,就是十大广药之一,虽源自草根却能历久矜贵的新会陈皮。新会陈皮早在宋代已经有广为民间使用,曾为清代宫廷制定广府贡品由于其特殊的功效,使它和它的文化的源远流长,虽历经千载而经久不衰,如今已成了新会人的利益和福祉、更是广大华人华侨的乡情和纽带,生活和文化。

VCR4
陈皮、老姜、禾秆草“广东三宝”位居首位的陈皮在大明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记录道:“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其中橘皮就是指的陈皮。
陈皮又名贵老,顾名思义,当然是越老的就越贵,越放的久的就越值钱。老广东人几乎人人都有将吃完的橘子皮做成陈皮的意识,虽实际做的越来越少了,但心里还是保留这种岭南文化传承下来的根。但要数陈皮的根源和品质还是要回到新会。
(现代家里吃橘子,晒陈皮的碎镜)
采访:新会为什么出陈皮好,地理位置,种育两方面
主持人:
新会陈皮除了他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外,由于贵为清廷广药贡品,历史悠久,制作工艺也相对严格。各位观众准备偷师做上等陈皮,听说好的陈皮比黄金还贵
跟拍采访
陈皮为什么会有药效
陈皮制作工艺

主持人看完这集,是否感觉到博大精深的岭南文化的魅力呢,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同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无论你是老广东人,还是新广东人来到厚积着岭南文化的新会,都不禁震慑与岭南文化的光耀,感叹我们岭南文化的

伟大。下一集我们继续介绍岭南历史文化名城新会,介绍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继续探寻岭南文化的奥义。



新会2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我是郑达。上期我们籍着岭南文化去游历号称四邑之首新会。似乎经历了一场时间旅行,但却犹如沧海一粟,未能尽然领略,岭南文化的神韵,这次我们再次踏上新会古老的石路,在古老的岭南青砖间,葵林里探求祖辈流传下来的那一份作为岭南人的自豪。
片名历史文化名城新会
主持人:
(手持葵扇)自古文人雅士借持扇以展示其风雅的气质,而根植基层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岭南水乡自得其乐的群众却重视的是难得的逍遥自在与世无争,手里也喜欢拿把扇子,这就是已慢慢消逝于我们生活的葵扇。新会素有葵城之称,千年的葵文化,千年的大葵扇子,似乎形象化地展示出岭南老百姓道不尽休闲,说不完的安乐。

VCR1: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会葵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记载,新会葵树种植、葵艺加工自东晋时起已逾1600多年历史。曾几何时,葵林和葵艺是新会作为“葵乡”之称的重要标志,它们更是新会的历史文化生态遗产。在满是石灰森林的现代,如果你有幸信步新会万倾葵林野芳发而幽香,好一派岭南清森。置身葵城千株挺拔之间,隹木秀而繁荫,真遍目广府仙境。这一片林似乎在证明葵业在新会曾经繁华兴旺,这一派景致仿佛无声地诉说葵城旧日的如诗情怀。
采访
葵树满身是宝为什么
VCR2:正如方才所见,自古以来,新会葵林如海,盛产葵扇。新会产的葵扇,叶大而不开裂,心蒂圆正,骨格细匀,色泽光洁,体质轻盈。现代社会浮躁和速成正在蚕食岭南的忘忧,电风扇,空调取代了千年的葵扇。但取代不了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葵艺,精美绝伦的葵艺品是新会传统的手工艺,具有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编织技巧,融汇了编织、绣花、绘画和印花等工艺于一体,是新会人民引以为荣的土特产品。如果说新会的陈皮浓缩了岭南人的乡情,那去的游子华侨,你送他一把家乡的工艺葵扇更在他思乡的时候为他送去故里的气息。
主持人串词
不愧是国家级的文化遗产,为我们带来的是情,带来的是根的思绪。接下来大家看看我手上这支笔。毛笔一支,不错毛笔是我国古代主要书写工具,种类繁多,有胎毛笔,羊毫,狼毫,猪毛,鼠毛甚至虎毛等等,主要是以动物的毛发集束而成。历史上历史上以侯笔(河北衡水)、宣笔(安徽宣城)、湖笔(浙江湖州)为上。大家知不知道在我们新会也有一种上等的笔,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是新会茅龙笔


VDR3
讲起茅龙笔不能不说起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陈献章,人称新会陈白沙
他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其观点之于现代教育届仍有深远影响。这位广东大儒陈白沙先生。白沙先生用新会圭峰山上的白茅制成茅龙笔,写出来的书法生辣野趣,刚劲有力,在当时蜚声全国,影响深远,有“岭南一人”之誉。所以茅龙笔又名白沙茅龙笔,茅龙笔比动物毛笔写的字更显狂放逸气。茅龙笔是江门新会著名特产,五百年来一直都有生产,畅销全国各地,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遗产,张瑞亨还传承着制作茅龙笔和茅龙笔的书画。
采访:茅龙笔传承人。
主持人
小时候书法老师往往说以字可观人心,不断创新,不拘泥于传统,却又传承着传统糟粕外的精髓而自成一格成就了茅龙白沙先生的笔和他的自,也隐约透出岭南文化的另一种态度。不断地吸收融会再锐意创新,却不离本源的在新会还有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享誉武林的蔡李佛拳。
VCR
蔡李佛拳,创立至今逾170年,拳路气势磅礴,别具一格,有“南拳北派化”之称。其中有拳术、对拆、器械、木人桩、狮艺、内功套路等共193套。体系相当庞大,具有动作舒展大方、步法快速多变、手法全面、劲力充沛,刚柔相济,发声与动作相配合等特点,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再加上蔡李佛拳术在国内外尤其是国外传播广泛,在世界武术界享有盛誉,成为国际武术南拳竞赛规定套路的主要来源。
采访:蔡李佛在武林界的影响和地位

如此雄壮的武术流派是为岭南之傲新会之傲。“蔡李佛拳”,顾名思义,这门拳法是由三家拳法合成的。创始人,就是新会的陈享,他集少林洪佛拳,李家拳,佛家心法、少林内功创立了蔡李佛拳。和其他著名的武林宗师一样他有着博大的爱国情怀,过人的技艺,和光辉经历。
陈享的一生参加了协助过林则徐禁烟,参加过抵御外敌的鸦片战争,助力过太平天国运动,击败过俄国大力士,不仅是一代宗师更是心存民族主义大义的英雄。他创立的蔡李佛拳还始终传承着他的精神。
采访:
蔡李佛传人蔡李佛的精神是什么蔡李佛人引以为豪的是什么精神。
奋发进取、锲而不舍、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尊师重道、饮水思源的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主持人
由蔡李佛的饮水思源,奋发图强的传统,茅龙白沙的不断创新,源于传统高于传统到葵扇的逍遥自在,平易包容,还有梁启超,陈享一文一武的铮铮爱国,不屈不挠,再到

陈皮的朴实情重意深远,岭南历史文化和她带出的精神其实一直深深烙印在岭南子女的心中,更是广大华夏子孙共有的精神瑰宝,让我们籍着对岭南文化的探索,保护和传承,把这一分独特的根永久地流传发扬下去,观众朋友,下期岭南历史文化名城行,我们继续感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