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深抓“四基”,渗透思想,突显能力

——2013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整体评述

这套试卷非常注重对学生“四基”的考查,试题的设计灵活,形式多样,覆盖面广,贴近生活与社会热点;题型新颖,综合性强,“陷阱”颇多,展示了数学丰富多彩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考查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中考的选拨功能;对一线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对学生在高中的数学学习有较好的预测效度;作为高中招生考试题,是比较适宜的(但作为江西省两考合一的考试题难度就太大了些).同时也警示我们要特别关注:做好初中与高中教学的衔接,真正为高中的学习夯实基础,应成为中考或初中教学努力的方向.

二、试卷结构

1、试题的基本结构

三、试题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基本内容的考查

2013年的中考数学试卷,突出考查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特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如T15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T17分式的化简与求值;T18简单的概率计算;T19求反比列函数的解析式;T20统计知识的简单应用;T22圆的基本性质;T23三角形与四边形的知识的综合应用.

2、重视思想方法,强化核心内容的考查

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不仅蕴含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而且也渗透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本卷突出了对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以及待定系数法、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等初中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如T4利用直线与双曲线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求两点的最短距离、T6利用抛物线上点坐标大小确定点的位置、T19利用矩形平移得到点的坐标、T22利用点的坐标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T21利用割补法求图形面积等较好体现了用“数”的准确澄清“形”的模糊,用“形”的直观启迪“数”的计算,使数形结合的思想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T14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了较为复杂的问题;T4、T6、T19、T24等考查了函数思想;T9、T12、、等考查了方程思想;T10、T11、T16、T19、T21、T23、T24等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

3、重视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份试卷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题目的设计立足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试题的巧妙设计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数学思考,让定势思维和猜题、押题的考生得不到任何便宜,只有那么些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本质属性的学生才能得心用手、游刃有余.如T4对一次函数图象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交点的考查,常见类型主要有两种:(1)利用交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2)利用解析式求交点坐标,进一步求相应三角形的面积.而在这份试卷中却是求两交点距离的最小值,学生会感到新鲜,同时又不得不思考:两交点在什么位置时距离最短?到底用这两种函数的什么知识点来解答?同样是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性质的掌握情况和数形结合思想,问题则有“静”变为了“动”.再如T20(3)中“40至60人之间”条件的设置,虽然增加学生估算的难度,但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统计在实际生活的作用.这种特点在T21、T22等题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份试卷中T22、T23等题解法的多样性也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4、重视现实背景,突出数学的社会功能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问题背景设置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近几年的社会热点.如T5以“坐凳”为背景载体,体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展示了数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神奇魅力,同时也鼓励学生用生活的眼光来思考数学问题;T18以“互赠礼物”为背景,背景载体学生较为熟悉,体现了公平合理性,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启发了学生动脑思考问题;T21从“雨刮器”这一司空见惯的物景入手,渗透了三角函数、全等三角形、中心对称、面积计算的考查;而T3“城市空气污染指数”、T20“节约用水”等问题都是近年来一直关注的社会热点.这些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在考查中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不仅体现了数学作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性,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也让我们从中考试卷中惊喜的看到:数学因生活而多姿多彩,数学因生活才显得如此有用,数学因生活才凸显其重要价值.

5、重视求变创新,优化试卷的题型结构

一是题型和分值的调整:T15、T16调整为5分;T24调整为12分;

二是命题手法的调整:T16首次在大题里考查作图,且是抱了个“冷门”未曾考过的垂心再度出现,其用意是要让师生们放弃“中考考什么我教(学)什么”的想法;T21对圆的知识的考查打破传统命题模式,将圆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考查,渗透了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的重要思想,其目的是更有效的预测学生后续学习的能力;

T24以二次函数内容作为压轴题是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命题者的初衷是想降低压轴题的难度,同时也想用常见的“面孔”命制压轴题以消除学生对压轴题高不可攀的心理压力,事实上此题比往年的压轴题更容易,得分率低是因为学生前面用时太多,导致没有时间做此题,如果前面的试题难度控制得好一些,此题的前两问应该容易得分,而第三问真正能起到压轴的作用.以上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命题者求变创新的意图和决心.

6、重视整卷设计,彰显数学的和谐优美

试题设计图文并茂,形象优美.全卷有14道题赋有图形,T4、T5、T8、T10、T11、T13、T15、T16、T19、T20、T21、 T22、T23、T24都是文字表述与图形表述结合恰当的试题,效果简洁轻爽、形象直观、和谐优美,让学生在答题中领悟到:对含有数和式的问题,可借“形”去观察、探索;同时也可将“形”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来分析,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对于其他单纯文字陈述题,文字语言准确、精练,有利于学生的审题、思考与解答. 7、易错点、难点较多,难度系数太大

《2013年江西数学中考说明》明确指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的分值之比为4:4.5:1.5,整卷试题的难度系数约为0.60.但考试结果大大出乎预料,主要的原因是易错点、难点太多.如T4、T6、T12、T17、T18(2)、T20(2)(3)、T21等题,看似容易,但很多中等程度的学生对这些题的题意理解和方法选择会感到困难.T14的分类讨论,T16、T23的转化思想,T21构造合适的直角三角形来解决计算问题,T22利用合适的辅助线构造全等形或相似形,T11、T24的规律探究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掌握起来都很困难,在有限的时间去完成这些题,不仅中等程度的学生做不到,中上甚至好的学生也会感到晕晕乎乎,难于正常发挥.

四、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较好的方面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深了,保证了基础试题有较高的得分率.第二大题(填空题)的得分率为57.70%,优秀率为39%.

2、计算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确保了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T15解不等式,得分率为72%,满分率约为73%,平均分为3.6分,说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提高.

3、对通性通法的掌握加强了,T17、T18、T19、T20等题的得分率均在50%~60%之间,主要涉及分式的化简求值、的简单概率问题、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统计问题等传统试题,这些试题与课本中的试题非常贴近,方法单一,只要掌握的解题的基本方法,就能顺利求解.

4、数学思维方式更灵活、解题方法更多样了.比如,T18(2)不少学生采用

以下解法:先判断是A 、C 两点在双曲线上,由两点纵坐标相差2,得26

2=-k

k ,

解得k =6,这种解法说明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又如T23(2)有的学生给出下列解法:延长DM 至F ,使FM =DM ,连接CF 、EF 、DE ,依次证△BDM ≌△CFM (或证四边形DBFC 为平行四边形)和△ADE ≌△CFE ,从而可把△CFE 看成是△ADE 绕着点E 顺时针绕转90°而得到,从而推出△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证得DM =EM 且DM ⊥EM ,这一证法较评分标准里所给证明过程显得更简便些.

(二)不足方面

1、“用数学”的意识较差,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出数学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建立数学模型.如T21的汽车刮雨器,很多考生不能把它转化成三角函数和

圆的知识求解.

2、“做数学”的能力较差,对操作、实践、合情推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不到位.如T16、T19、T21、T23许多学生不能很好的观察图形,画图能力和表述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用所学知识来进行解答,逻辑推理不严密,或缺乏根据,思路较混乱.

3、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较大问题,比如审题不仔细,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喜欢生搬硬套,特别是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做T23、T24题时乱了方寸,影响了思维的深度.

4、宏观掌控答题时间的能力偏差.由于整卷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很强,原来所谓的“送分题”没有送到学生囊中,在前21题花费了90%的时间,以致于后面三道题没时间去问津,难怪有的考生走出考试遗憾地对老师说:“老师,其实最后一道题并不难,只是我没时间做了,太可惜了.”

(三)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1、7~14题:填空题

学生对最基础的知识:分解因式、简单几何、三角形的外角等内容掌握得较好,但对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不紧密,如T12写一个符合题意的一元二次方程,很多同学写成了652+-x x 或652+-=x x y 的错误形式,T10没有用到割补思想方法,T11规律探究能力较差,T14题不知道先画草图进行分类讨论,再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求解;填空题作为第二大题、也是基础试题,得分率仅有0.57,这是命题者高估了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略偏高了:如韦达定理的应用超出了《课标》的明确要求.

2、第15题:解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组是多年的传统题型,而且第1个不等式12≥+x 让绝大部分学生在这题上都能拿到分,失分点主要是求出了不等式的解集后没下结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3x -≤<.

3、第16题:作图题

第1小题利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就可作出锐角三角形的高;第2小题要利用类比思想方法作出钝角三角形的高,题型新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提高,注重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但学生做得很差.

4、第17题:化简求值

大部分同学能够先因式分解再约分,解题格式较规范. 主要错误: 1、去掉分母(看见分式就去分母); 2、不化简直接代入求值(舍近求远);

3、审题不认真,化简过程中把式子中“+1”这一项漏掉;

4、对0、1、2三个数的选择上,学生只考虑到了分母不等于零,但没有考虑除数也不能为零的情况.

5、第18题:概率题

第1小题对必然事件的意义理解较好,第2小题中“请列出3件A 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大部分同学没按求写,而是将实验的全部结果写出;分析时方法较多,可用直接列举法,也可用树形图,但更多的同学没分析好“甲、乙、丙”三个人的可能性情况而出现了错误.

6、第19题 :反比例函数与图形变换

第1小题求点的坐标做得较好;第2小题抓不住图形平移过程中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找不出 , A C ''两点纵坐标之间的关系:A '(2、6-a ),C '(6,4-a ),从而无法求解. 有的先猜出平移距离,没说明理由;有的解方程出错,计算不正确.

有一补充解法:①26

2=-k

k ,得k =6;②利用平移规律,结合“两点同时落在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推出平移距离为3;

7、第20题:统计题

第1、2小题比较常规,计算方法较多,如:

183521103125505005050

521

500103125500≈??

? ??+?+?=?+??+??等简便形式;

常见的答题错误有:

①对题意理解不清,如B 表示喝剩约3

1,学生错解为12500

(1)255033-??=;

②对精确度的理解不清,出现183、34或184等错误答案;

③第3小题的设计是个亮点.给出40~60人的范围,求矿泉水瓶数,多数同学求出了878、1318的答案,很少人用平均数

502

60

40=+人去进行估算. 8、第21题:三角函数应用

题目设计灵活,很有生活味;主要问题是:

①试题中的实物图片不清晰,两张图片拼接在一起,对题意理解无益反而误导,命题的制图技术有待提高;

②对旋转角度的意义理解不清,没找准旋转中心;

③对旋转的性质理解不透,没用好割补思想转化为半圆环的面积. 9、第22题:圆

①证明切线时,条理明析,方法多样,一题多解;对圆中切线的辅助线作法应用较好,有四种方法可解;

②对点的坐标特征理解不清,如A(0,2),P(4,2),则可得到AP∥x轴;

③第2小题,求点的坐标看似简单的一道题,实际上有许多思想方法隐藏其中,

而怎样作辅助线就是一难点,当然求坐标的方法很多,可用全等、相似,也可用勾

股定理,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

10、第23题:课题学习

此题对一线老师有很好的引领作用,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也有猜想、论证的数学方法,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能力;第3小题的猜想填空,实际上是

一道送分题,但第2小题辅助线的作法一直是初中数学的难点,所以几乎得不到分.

补充解法:作DM′⊥DM,取DM ′=DM,连接AM′,EM ′ ,MM ′,

则有△DBM≌DAM ′(SAS)

∴DAM ′=∠DAM,AM ′=BM=CM,

∠M ′AE=360°-45°-45°-∠DAM ′-∠BAC=270°-(45°+∠ABC)- ∠BAC

=225°-∠ABC- ∠BAC

∠MCE=45°+∠ABC=45°+(180°-∠ABC- ∠BAC)=225°-∠ABC- ∠BAC

∴∠M ′AE=∠MCE,∴△M ′AE≌△MCE,

∴M ′E=ME,∠MEM ′=∠AEC=90°

∴△DMM ′与△EMM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DMEM′为正方形,

即DM=EM,DM⊥EM.

11、第24题:二次函数

第一问是送分题,只要将点A0(0,0)的坐标代入解析式计算即可求得结论,

只可惜学生没时间做了.本题是考查纯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范例,充分考查了学生的

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联想归纳以及类比推理能力,引领学生要从二次函数的本质属性出发,去理解、挖掘数学的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类比推理、数形结合、函数方程等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使整题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效主度.值得我们初中教师的特别关注:怎样把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有机地衔接,真正为高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应成为中考或初中教学的一个方向.

五、值得反思与商榷的问题

1、题目顺序的设置不太合理:

T11放到T13的位置,更显梯度;

T24与T23交换位置,降低几何证明带来的困难.

2、非核心知识点重复考查:

T10、T21都用到了割补法求面积;T8、T13都是求角度,方法内容有点重复.

3、个别试题的表述欠严谨:

T20中所给扇形统计图中,并未在扇形B中标明50%,题中也未给出半径或半圆之类的条件,本题的命制存在严重的失误,导致有些考生认为条件不足而无法求解,或用量角器量出其圆心角来求解(有可能会出现误差);出现这样的失误,就有故意刁难考生之嫌,此乃命题组审核不清、严重失误,必须引以为戒.

4、题目的设计可以更人性化:

(1)T 19题许多同学遗漏解答一些问题,若改编成填空题的形式,可以减少因

疏忽而丢分的现象,如:①B、C、D的坐标分别为、、;

②猜想点和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并求此时这个平移距离和反比例

函数解析式.

(2)T21是由两张“全貌与局部”车尾刮雨器合成,技术处理不当、模糊不清;

用良好的命题技术让文字、图片作为理解试题的基础,也是命题者的需提升的功力!

5、题目的设计可以有些铺垫启示作用:

T 22题若改编一下,或许能降低难度:第1小题不变,第2小题改为求OC或PC的长度,第3小题求点B的坐标,原题中的第3小题可以舍去,因为由点A、B 的坐标求直线AB的解析式就已经没有梯度了.

6、在主干知识的交汇点处命题,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要有利于考查学生处理信息、归纳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减少繁、难、偏、怪试题;新课标修订之后,圆的问题本应更淡化处理;然而今年“圆的考查”放入直角坐标系,欲引领、表达用解析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模式与思路,可惜目前教材案例极少;初高中衔接有待加强,然而也要请您们给教师、学生一个学习、渐变的过程...!能不能常规题更常规一些,

思维题的设计更巧妙一些,渐升型梯度,不要那般的突兀(有T21、T22、T24三道试题的难度系数低于0.2,有悖命题原则);中考保护考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正常发挥,也是大教育的一种有利、有效原则,值得所有学科、所有命题者的深思与警醒…!

六、对教师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一)加强自身研修

要进一步加大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要对教材有宏观的把握,而且要明确每一部分的教学与考查要求,正确理解新课程“四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同时要特别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强化知识积累

1、让学生用好自己的“错解题记录本”.

将已复习过的内容进行“会诊”,找到最薄弱部分,特别是对月考、模拟试卷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认真分析,也可以将试卷进行重新剪贴、分类对比,从中发现自己复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例如,是计算马虎,还是法则使用不当;是审题不仔细,还是对试题中已知条件或所求结论理解有误;是解题思路不对,还是定理应用出错等等,消除某个薄弱环节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应把这些做错的习题和不懂不会的习题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题的最佳途径.

2、提高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

中考一般是120分钟对120分,所以中考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时间的竞争.为了达到“熟练、准确、简捷、迅速”的目标,应教育学生解题时提高以下几个意识:

(1)画图意识

解题时应尽可能画一个草图帮助思考,数学家斯蒂恩说过:“一个问题如果画

出了能体现问题特征的图形,这个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有图的题固然结合图形思考解答,无图的自己画出图形.

如函数方程思想,三个一次(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沟通,其桥梁是图像;

(2)表述合理、规范的意识

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写出“得分点”即可.

(三)引导学生反思

教师选做一些有代表性试题,同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反思:

1、审题要注意什么?题中或图中有无易被忽略的隐含条件?怎样找?

2、是否用到某种数学模型(数量关系或几何构图)?

3、本题涉及到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在这些基础方面我有哪些缺漏,怎样弥补?

3、在解题思路上,是否有多种解题思路?哪一个关节点容易受阻,是如何解决的?是否能预防预警?

4、在考试中如何表述解题的过程?解题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本题的解题方法还可适用于哪些问题?

5、蕴含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最欣赏此题的哪一部分?

事实上,如果考前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纠正,就会越快地提高数学能力.对其中那些反复出错的问题可以考虑再做一遍,自己平时害怕的题、容易出错的题要精做,以绝后患.并且要静下心来,通过学习、回忆,而有所思,有所悟,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便能悟出道理、悟出规律.

请牢记:

教育是引出、是唤醒、是激活;

教学是艺术,方法是关键;

学生是主人,参与是核心;

能力是目标,发展是归宿.

赣州市数学中考试题评价小组

2013年7月

2017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扶沟县基础教育教研室李长富 一、试题评析 (一)整体评价 2017年河南省中招数学试题考查做到了五个关注,即:关注对数学核心基础知识的考查、关注对基本数学能力的考查、关注基本数学思想的考查、关注对数学活动经验的考查、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状况。试题紧扣课标,无偏题、怪题;体现了较好的选拔性及良好的区分度,是一套高质量的数学试题。 (二)三点变化 与前几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题相比较,今年试题有如下三点变化: 1.三大题型题目数量有变化。选择题由8道变为10道,填空题由7道变为5道,解答题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2.题目考查知识点发生了些许变化。①第16题由分式化简求值变为整式化简求值;②第18题圆的综合题没有与四边形存在性结合。对四边形的考查偏少,且均出现在选择题中;③第20题重新把反比例函数加入了解答题阵营;④选择题压轴舍去找规律问题,被替换成扇形及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了。选择题压轴题通常是规律题或动态几何为背景的函数图像题,而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常出现在填空题里,今年仍对此类题目进行了考查,只是题型做了调整。

3.难度降低。整体难度较近几年相比,有些降低,估计满分人数可能要比去年略多。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顾明远谈到:以后的高考、中考,在小学学的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明显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试难度。通过中考、高考的强势变革引导学生从幼升小开始广泛阅读、见多识广,增加考试的范围、广度而不是难度,纠正目前全国上下几十年来早已根深蒂固的课内外教学的“奇、难、偏、怪“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该掌握的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必须掌握,必须掌握的还要掌握牢固。降低学生平时学习负担,摒弃在全国普遍存在的九年义务教育畸形掐尖的严重现象,构建符合学生成长和年龄阶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环境,逐渐修补早已破坏深重的国家教育生态。 (三)各部分所占比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它没有单独命题,体现在一些试题中,所占分值没作单独统计,在此说明。

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与去年相比,在知识内容、题型、题量等方面总体保持稳定,不仅注重考查“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且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和综合意识。试卷分值与去年相比,总分值120分和题型结构没有变化,兼顾了初中毕业水平考试与选拔的功能,不过相比较去年的试题,基础题难度不大,压轴题难度有所提升。 一、试题特点:整体平稳 2017年中考试题考点与前两年对比,不少题目的考察方式与近几年题型相似,具体考点如下:

二、逐题分析:难度适中 (一)选择题 选择题较容易得分,基本上是送分题,基础部分第10题与往年题型不同,内容有变化,今年重点考察的对象是特殊四边形与相似的综合应用,但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 第15题往年喜欢考察找规律的题型,今年重点考察的是整体代入法。往年第16题常求阴影部分面积,而今年和去年都是考察几何图形中求线段长度问题。

(三)解答题(一) 第17、18题考点与往年相同,第19题尺规作图题今年放在了解答题(二)中,而以往学生最担心的应用题今年难度有所降低,放在解答题(一)中,容易得分。 (四)解答题(二) 数据分析与几何小综合和以往考察考点相似,但难度不大,容易得分,计算量比以前略有减少。 (五)解答题(三) 解答题(三)题型与去年基本一样,内容变化不大,难度稍有提高。23题函数小综合,相比去年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广,涉及到函数解析式、中点公式、三角函数;24题几何大综合与去年难度相当,不过题型有所变化,重点考查了圆的基本性质与圆的切线性质、三角形相似等综合内容,要求学生对圆中角度的关系能灵活运用,对相关几何模型熟悉,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特别是第(3)问求弧长,要求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证明求角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25题压轴题,为图形变换中的动点问题,把等腰三角形、矩形、特殊角度的三角形与二次函数最值等编合在一起,同时也体现出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等思想,并且本题较去年计算量有所加大,对学生的图形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卓越、博达教育专家认为,正确地做出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求学生具有完整的数学思维,区分度较高,具有选

2020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20年广东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2020年广东中考数学已经圆满结束,我根据本次考试为大家整理了广东省数学中考试卷、解析、答案以及试卷点评分析,紧扣热点、重视基础、难度适中、稳中有“新”、区分度明显是今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的几大特点. 1.紧扣热点: 题目的载体和背景结合时事民生,将2019-2020的一些热点元素融入其中.2.重视基础、难度适中: 同前几年广东省中考题型和考点分布基本一致,基础知识部分占全卷较大比重,选择题前10题均单独考察平行线判定、解不等式组、尺规作图、三角函数应用等基础内容;填空题前三道单独考察因式分解、概率、也属于基础知识;解答题前四题分别考察实数计算、分式化简求值、数据统计、一与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难度适中。全卷在注重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重点突出函数、基本图形性质、图形间的基本关系等核心内容的考察. 3.稳中有“新”: ①选择题舍弃了前两年整式的运算,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代之; ②舍弃了探索规律问题,取而代之的是考察面更广的定义新运算问题,该问 题涵盖了整式的运算,同时还体现了高中的虚数的概念,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③压轴填空第17题为直角三角形的构造最短路径问题,难点在于最短路和 圆的转化; ④解答题21题考察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舍弃反比例函数求k值的考察, 更注重函数综合的应用; ⑤解答题22题主要是切线的证明,增加了计算的比重,以及增加了相似的 综合运用能力. 4.压轴题区分度明显: 今年压轴题仍然出现在第10题(选择)、第17题(填空)、第24、25题(解答),整体考点与去年一致,分别有几何综合题、圆与相似、二次函数综合题,但难度比去年略有提高,具有明显的选拔性和区分度.例如最后一题综合了二次函数、动点与面积、图形的旋转等内容,题型与解法与往年略有不同,对于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的要求更高. 二、考点分析

2020届北京市中考数学学科试题分析(加精)

北京市中考数学学科试题分析 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的命制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编写的《2016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学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 中考数学试题将学科理念与时代发展需求相融合,通过对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试卷的整体设计,以“四基”、“核心概念”、“四能”、为主线,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所学融入其中,贴近学生的实际与生活. 一、“四基”的考查 1.基础知识的考查 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应用的考查,还将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之间的联系作为考查的一部分.如第12题(代数式几何意义).认识不同的代数式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ma+mb+mc=m(a+b+c)表示提公因式, m(a+b+c)=ma+mb+m c表示乘法分配率,(ma+mb)+mc=ma+(mb+mc)表示加法结合律,……,进一步理解整式乘法、因式分解、乘法关于加法的分配率等知识的内在联系.又如第13题(频率估计概率).虽然学生对概率刻画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有了一定的体会,但是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比值”层面,而对其反映的随机性的内涵认识不足.让学生经历大量重复试验的过程,在具体的试验过程中,发现频率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对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体会,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

2.基本技能的考查 对于基本技能的考查,既考查了对于数学工具的直接使用,又考查利用数学共解决问题过程当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例如第1题(度量∠AOB的大小).量角器是数学基本工具之一,度量角也是基本技能操作之一,但在操作之余,还需要了解角度单位的产生过程,理解量角器的构成要件和工作原理,为在使用量角器时,更好掌握操作方法提供帮助.又如第16题(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考查的落脚点不是在尺规作图的操作层面,而是落脚于“为什么这么作”,考查的是技能操作里面蕴含的数学原理. 3.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 第26题(根据函数图、表反映的规律探究函数的性质)体现了对抽象、模型两大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考查.函数的学习不能只注重背记定义而不关注它的实质,要理解定义的真正含义,即函数是反映运动变化与联系对应的数学模型.从另一个角度讲,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客观事物必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进行数量化研究,许多问题中的各种变量是相互联系的,变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而刻画这种关系的数学模型就是函数.通过函数的学习,学生不断地形成、积累对函数的正确认识,即认识函数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研究函数需要研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应关系和因变量取值,通过图象反映的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就是说,学生积累的对函数的最根本的认识就是函数是刻画同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模型. 2016年的第26题是对2015年第26题(研究函数的基本过程)的继承与发展.学生根据学习函数所积累的经验,利用所给图、表反映出的y与x的对应关系,画出“自己的”函数图象.进一步地,对“自己的”函数进行性质的分析与研究. 二、核心概念的考查

20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整体分析 今年的河南中考(数学)试卷相较以往几年的试卷有了不小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三大题型题目数量变化(选择题由8道变为10道,填空题由7道变为5道,小题及解答题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2、题目考查知识点发生了些许变化(①第16题由分式化简求值变为整式化简求值,小题加入了一道分式方程化简的问题(第4题); ②第18题圆的综合题没有与四边形存在性结合;③第20题重新把反比例函数加入了解答题阵营;④选择压轴舍去找规律问题,被替换成扇形及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了); 3、难度降低(明显感觉今年试题难度降低了不少,这或许是一种趋势,小编大胆猜测一下,这说不定与未来两三年的普及高中义务教育有关.政策信息如下:) 二、中考数学试卷考点分析 1、命题理念: 命题要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课程评价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注意整体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突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考查。 2、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

3、命题内容与要求: 考查内容是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规定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方面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考,发现、提出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态度等。关注并体现的方面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设计一定的结合实际情境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查的问题等,以体现对学生相关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适当控制运算量。 三、具体分析如下: 20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题型分析总览

江苏无锡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1·无锡)︳-3︳的值等于( ▲) A.3 8.-3 C.±3 D.3 【答案】A 2.(11·无锡)若a>b,则( ▲) A.a>-b B.a<-b C.-2a>-2b D.-2a<-2b 【答案】D 3.(11·无锡)分解因式2x2—4x+2的最终结果是( ▲) A.2x(x-2) B.2(x2-2x+1) C.2(x-1)2 D.(2x-2)2 【答案】C 4.(11·无锡)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cm,高为5cm,则圆柱的侧面积是( ▲) A.20 cm28.20兀cm2 C.10兀cm2D.5兀cm2 【答案】B 5.(11·无锡)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互补 【答案】A 6.(11·无锡)一名同学想用正方形和圆设计一个图案,要求整个图案关于正方形的某条对角线对称,那么下列图案中不符合 ...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7.(11·无锡)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若OA:OC-=0B:OD,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相似B.①与③相似 C.①与④相似D.②与④相似 【答案】B 8.(11·无锡)100名学生进行20秒钟跳绳测试,测试成绩统计如下表: 跳绳个数x 2070 人数 5 2 13 31 23 26 则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m满足( ▲) A.4070 【答案】B 9.(11·无锡)下列二次函数中,图象以直线x=2为对称轴、且经过点(0,1)的是( ▲) A.y=(x-2)2+1 B.y=(x+2)2+1 C.y=(x-2)2-3 D.y=(x+2)2-3 【答案】C 10 .(11·无锡)如图,抛物线y=x2+1与双曲线y= x k 的交点A的横坐标是1,则关于x的不等式 x k + x2+1<0的解集是( ▲) A.x>1 B.x<-1 C.0

中考数学试卷分析报告.doc

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卷概况 (一)试卷结构 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共六大题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内容为义务教育九年制七年级至九年级数学教材(人教版)各册涵盖知识。 全卷:数与代数占分值52分,空间与图形6分值53分,统计概率分值15分。第一大题为选择了共8小题(8×3′=24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共8小题(8×3′=24分),第三大题共3小题(3×6′=18分),第四大题共2小题(2×8′=16分),第五大题共2小题(2×9′=18分),第六大题共2小题(2×10′=20分) (二)试卷基本特点 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在题目的设计提题量上与2010年大至相同,改2010年选择题10题,填空题6题为2011年选择题8题,填空题8题,仍为以答题卷形式答题,实施网上阅卷。试卷难度适中,整卷难度分数为0.58左右。试题反映了考生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该学生的发展与终身学习的需求,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考查,加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创新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也体现的更加明显,反映了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要求,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 表一:试卷结构

成绩分析表 试题难度分析(选择题除外) (9—16题) 一、考查知识点 (1)有理数运算法则 (2) 分解因式 (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5)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6) 平 面图形中有关分解的数量关系 (7)h. 旋转圆形的中心点 (8) 几何图形中角的关系、线段的关系的解答 二、主要失分原因 (1) 分解因式未完整 如:x 3-x=x(x 2-1)=x(x+1)(x-1)只分解到第二步 (2) 解方程组答案缺括号 如: ?? ?-==34 y x 写成:x=4 y=-3 (3) 解析式中的量的关系 如:y=2 1x+90 写成y=2 1x+90o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下列几何体中,是圆柱的为 A.B.C.D. 2.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4 a>B.0 c b ->C.0 ac>D.0 a c +> 3.方程组 3 3814 x y x y -= ? ? -= ? 的解为 A. 1 2 x y =- ? ? = ? B. 1 2 x y = ? ? =- ? C. 2 1 x y =- ? ? = ? D. 2 1 x y = ? ? =- ? 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反射面总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的总面积.已知每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2 7140m,则FAST的反射面积总面积约为 A.32 7.1410m ?B.42 7.1410m ?C.52 2.510m ?D.62 2.510m ? 5.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A.360?B.540?C.720?D.900? 6.如果a b -= 22 () 2 a b a b a a b + -? - 的值为 A B.C.D. 7.跳台滑雪是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起跳后的飞行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

部分,运动员起跳后的竖直高度y (单位:m )与水平距离x (单位:m )近似满足函数关系2y ax bx c =++(0a ≠).下图记录了某运动员起跳后的x 与y 的三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该运动员起跳后飞行到最高点时,水平距离为 A .10m B .15m C .20m D .22.5m 8.下图是老北京城一些地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如下四个结论: ①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6-,3-)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6-); ②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2-,6-)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12-); ③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11-); ④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5,1.5),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7.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16.5-).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2019年河南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来源}2019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适用范围:3. 九年级} {标题}2019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型:1-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合计分. {题目}1.(2019河南省,T1) 1 2 的 绝对值是( ) 12(A )- 1 2 (B ) 2(C ) 2(D ) -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 概念,解题的 关键是理解绝对值的 意义.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 地方是容易与倒数或相反数混淆.根据绝对值的 意义:一个正数的 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 绝对值是它的 相反数,0的 绝对值是0,从而可得1 2的 绝对值是12,即 1 122 . 故答案选B {分值}3 {章节:[1-1-2-4]绝对值} {考点:绝对值的 意义}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 {题目}2.(2019河南省,T2) 成人每天维生素D 的 摄入量约为0.0000046克 .数据 “0.000004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 46×10-7 (B ) 4.6×10-7 (C )4.6×10-6 (D )0.46×10-5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解题的 关键是正确确定a 的 值以及n 的 值. 0.0000046是绝对值小于1的 数,这类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 方法是写成a×10-n (1≤a <10, n >0 )的 形式,关键是确定-n ,确定了n 的 值,-n 的 值就确定了.确定方法是:n 的 值 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 个数(含整数位数上的 零).故0.0000046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为4,其左边六个零,即0.0000046=4.6×10-6 .答案选C . {分值}3 {章节:[1-1-5-2]科学计数法} {考点:将一个绝对值较小的 数科学计数法} {类别:常考题}{类别:易错题} {难度:2-简单} {题目}3.(2019河南省,T3) 如图,AB∥CD,∠B=75°,∠E=27°,则∠D的 度数为

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相应的答案涂黑.) 1.(3分)﹣7的倒数是( ) A .7 B .1 7 C .?1 7 D .﹣7 2.(3分)函数y =2+√3x ?1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1 3 C .x ≤13 D .x ≠13 3.(3分)已知一组数据:21,23,25,25,2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24,25 B .24,24 C .25,24 D .25,25 4.(3分)若x +y =2,z ﹣y =﹣3,则x +z 的值等于( ) A .5 B .1 C .﹣1 D .﹣5 5.(3分)正十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为( ) A .36° B .30° C .144° D .150° 6.(3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圆 B .等腰三角形 C .平行四边形 D .菱形 7.(3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cos60°=1 2 B .a 2?a 3=a 5 C . √2 = √22 D .2(x ﹣2y )=2x ﹣2y 8.(3分)反比例函数y =k x 与一次函数y =815x +16 15的图形有一个交点B (12 ,m ),则k 的值为( ) A .1 B .2 C .2 3 D .4 3 9.(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BC =∠BCD =90°,AB =3,BC =√3,把Rt △ABC 沿着AC 翻折得到Rt △AEC ,若tan ∠AED =√3 2,则线段DE 的长度( )

2020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眉山市2017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一、命题指导思想 坚持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初中素质教育,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概率与统计、空间与图形、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为主干,重点考查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我市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为高中输送合格优质新生。 二、试题类型和结构 眉山市2017年中考数学试卷分A卷、B卷。A卷总分100分,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部分共24个小题。A卷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12个题,每题3分,共36分;二大题是填空题,6个题,每题3分,共18分;三大题解答题共6个小题,共46分。19、20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1、2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3、24题每小题9分,共18分。B卷为解答题,共2个小题,第一小题9分,第二小题11分,总分20分。“数和代数”及“概率与统计”约占60%,“空间与图形”部分约占40%;难度系数在0.63左右.平均分75分。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关注数学活动过程和思维空间,重视引导教学回归教材;重视对学生后继学习影响较大的知识、思维方法和新增内容的考查;在平稳过度往年中考题的基础上,适当涉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较好体现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对于改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1、紧扣教材、注重四基

试卷中不少题目都直接或间接的取材于教材例、习题,或是例、习题的变式,或源于教材并适度延拓,加强了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提高了试卷的概括性和综合性。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实数、解不等式、轴对称图形、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圆的半径计算、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数据的统计等“四基”状况,有利于引导数学教学重视教材,克服“题海”。并且根据《眉山市2017年中考数学科命题规划》,对难度系数作了不同的控制和安排。 2、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在注重考查学生“四基”的同时,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题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由所给实物图,想象它的主视图,较好地考查了由物想图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第5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概念,有效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作出判断的能力; 第8题以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为载体是通过对井深的计算,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掌握; 第9题将圆的内心与三角形相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变式应用 第11题以一次函数图象为模板,考查学生二次函数最值问题; 第12题突破学生以往的二次函数图象的思维模式,考查学生因式分解的变式训练。考查对知识的变式应用,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第14题灵活考查学生对旋转相关知识的掌握。 第15题着重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关注和掌握;

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 A.2 B.0 C.﹣1 D.﹣3 2.(3分)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数据“74.4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A.74.4×1012B.7.44×1013C.74.4×1013D.7.44×1015 3.(3分)某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B.C.D. 4.(3分)解分式方程﹣2=,去分母得() A.1﹣2(x﹣1)=﹣3 B.1﹣2(x﹣1)=3 C.1﹣2x﹣2=﹣3 D.1﹣2x+2=3 5.(3分)八年级某同学6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5分,95分,95分,100分,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95分,95分B.95分,90分C.90分,95分D.95分,85分6.(3分)一元二次方程2x2﹣5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7.(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是菱形的只有() A.AC⊥BD B.AB=BC C.AC=BD D.∠1=∠2

8.(3分)如图是一次数学活动课制作的一个转盘,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有数字﹣1,0,1,2.若转动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价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都是正数的概率为() A.B.C.D. 9.(3分)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固定点A,B,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1)B.(2,1) C.(1,)D.(2,) 10.(3分)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点O,B的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2﹣C.2﹣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计算:23﹣=.

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结构: 48分(每题4分);19-25题为解答题,占78分(其中,19-22每题10分,23-24每题12分,25题14分)。

(1选 择题 的考 查范 围比 较广,涵盖 了初 中数 (2)题目设置:概念题、理解运用题型。 (3) 考查侧重于对基础概念的考查。 (4)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全部为单选题 (5)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选择题的考查以基本知识为核心内容。只要同学们对课本内容熟悉,基础知识牢固,是可以轻松解决的。 2.填空题分析 (1 填 空题 的考 查范 围同 样比 较广 泛初 中数 学的 基础 概念 知识 覆盖 较全。(2题 目设置:概念题、综合应用题等。 (3)侧重于对课本上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4)基础题以外的题目难度并不大,同样的,如果对课本熟悉,基础概念牢固,大部分通过简单的推理与计算都会很容易得到解决。 3.简答题分析

解答 题重点考查了理解能力、重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第19、20题考查学生代数的基本计算。 (3)第21题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相关概念性质的理解及运用。 (4)第22题涉及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今年出现的新题型,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5)第23题综合考查了初中平面几何的大部分知识点,综合度较高,需要学生对几何知识有较为 深入的理解、掌握。 (6)第24题和第25题是代数与几何相结合的题型,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综合程度高, 难度较大,是中考中区分度较大的题型。 四、总结分析: 能力;另外注重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综合题难度较大,着重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尤其是函数与几何 相结合的综合性题型。 2.试卷的特点: 试题完全忠于书本,试题难度适中,以基础为主。试卷容量恰当,考查知识全面,覆盖面较大,几何 所占比例较大,整张试卷基本再现了初中数学的知识网络。 就整张数学试卷,试题主重体现了对课本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在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处理、知识 的记忆和整理、作图与识图、分析计算及科学探究方面提出了要求。

北京市中考数学知识点分布与试卷分析

北京市初中数学专题知识点 I、数与代数部分: 一、数与式: 1、实数:1)实数的有关概念;常考点:倒数、相反数、绝对值(选择第1题,必考题4分) 2)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选择题第二题,必考4分) 3)实数的运算法则:混合运算(解答题13题,必考4分) 4)实数非负性应用: 3、整式: 1)整式的概念和简单运算、化简求值(解答题5分) 2)利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选择填空必考题4分) 4、分式:化简求值、计算(解答题)、分式求取值范围(一般为填空题)(易错点:分母 不为0) 5、二次根式:求取值范围、化简运算(填空、解答题4分) 二、方程与不等式: 1、解分式方程(易错点:注意验根)、一元二次方程(常考解答题) 2、解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解不等式组解集(常考解答题) 3、解方程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若为分式方程仍勿忘检验)(必考解答题)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三、函数及其图像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1)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 2)坐标系内点的特征; 3)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选择8题) 2、一次函数(通常与反比例函数相结合,以解答题形式出现。) 3、反比例函数 4、二次函数(必考解答题,基本在24题出现,通常是求解析式以及与特殊几何图形综 合,动态探究等,有时也在选择题第八题中出现。)

II、空间与图形 一、图形的认识 1、立体图形、视图和展开图(不是常考题型,但是如果出现则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2、线段、射线、直线(其中垂直平分线、线段中点性质及应用常在解答题中出现,两 点间线段最短常用于解决路径最短的问题) 3、角与角分线(解答题) 4、相交线与平行线 5、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三边关系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而三角形中位 线的性质应用又是解答题中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其中有关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判定是必考解答题,三角形运动、折叠、旋转、平移(全等变换)、拼接等又是探究问题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6、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该考点常与四边形与圆相结合在解答题中出现,而与函 数综合形成代数几何综合题,也是必考的解答题) 7、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外角和定理(选择题) 8、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以及与轴对称、旋转、平移和函数等结 合应用以动点问题、面积问题及相关函数解析式问题出现,同时,梯形问题是中考中的必考解答题,而与四边形有关的图形探究题又是最后一道解答题25题的通常考察形式。) 9、圆(必考解答题,通常以2问的形式出现,第一问考察切线有关的证明,第二问是 与圆有关的计算题) 二、图形与变换 1、轴对称: 2、平移: 3、旋转: 4、相似:(在各个题型中均有结合此考点出现的可能) 三、统计与概率(解答题题,填空题均有涉及,每年考察约14分左右,难度不大)

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学习-----好资料 20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整体分析 今年的河南中考(数学)试卷相较以往几年的试卷有了不小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三大题型题目数量变化(选择题由8道变为10道,填空题由7道变为5道,小题及解答题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2、题目考查知识点发生了些许变化(①第16题由分式化简求值变为整式化简求值,小题加入了一道分式方程化简的问题(第4题);②第18题圆的综合题没有与四边形存在性结合;③第20题重新把反比例函数加入了解答题阵营;④选择压轴舍去找规律问题,被替换成扇形及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了); 3、难度降低(明显感觉今年试题难度降低了不少,这或许是一种趋势,小编大胆猜测一下,这说不定与未来两三年的普及高中义务教育有关.政策信息如下:) 二、中考数学试卷考点分析 1、命题理念:

命题要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课程评更 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价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注意整体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突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考查。 2、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 3、命题内容与要求: 考查内容是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规定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方面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考,发现、提出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态度等。关注并体现的方面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设计一定的结合实际情境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查的问题等,以体现对学生相关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适当控制运算量。 三、具体分析如下:

2017年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5的倒数是( ) A . B .±5 C .5 D .﹣ 2.函数y=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2)3=a 5 B .(ab )2=ab 2 C .a 6÷a 3=a 2 D .a 2?a 3=a 5 4.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5.若a ﹣b=2,b ﹣c=﹣3,则a ﹣c 等于( ) A .1 B .﹣1 C .5 D .﹣5 6.“表1”为初三(1)班全部43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生的平均成绩大于女生的平均成绩 B .男生的平均成绩小于女生的平均成绩 C .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大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 D .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小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 7.某商店今年1月份的销售额是2万元,3月份的销售额是4.5万元,从1月份到3月份,该店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 ) A .20% B .25% C .50% D .62.5% 8.对于命题“若a 2>b 2,则a >b”,下面四组关于a ,b 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

是假命题的是() A.a=3,b=2 B.a=﹣3,b=2 C.a=3,b=﹣1 D.a=﹣1,b=3 9.如图,菱形ABCD的边AB=20,面积为320,∠BAD<90°,⊙O与边AB,AD 都相切,AO=10,则⊙O的半径长等于() A.5 B.6 C.2 D.3 10.如图,△ABC中,∠BAC=90°,AB=3,AC=4,点D是BC的中点,将△ABD 沿AD翻折得到△AED,连CE,则线段CE的长等于() A.2 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1.计算×的值是. 12.分解因式:3a2﹣6a+3=. 13.贵州FAST望远镜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总面积约250000m2,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14.如图是我市某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变化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7天中最大的日温差是℃. 15.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

2019北京中考数学试卷评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评析 出品人:爱智康8人班初中数学团队2019年北京中考数学考试已经结束,很多关注中考的家长、学员们想要了解今年的试卷情况,下面由爱智康8人班初中数学团队给大家带来2019年北京中考数学的试卷解析。 (一)试卷整体结构、难度分析 2019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延续了2018年的选择题(8道题)、填空题(8道题)、解答题(12道题)的出题形式,试题分值和题目数量和去年考查的一致。但今年很多中考数学题目特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整体难度与2018年相比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重视了学科素养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在试卷中体现出对中档题目的考查难度及灵活性明显增加,题型特点变化较大。 (二)重点知识点分析及分值占比

(三)重点题型解读 1、选择题第5题考查了尺规作图,不同于以往基础尺规作图,今年主要通过尺规作图总结出相应几何条件,转化成与圆有关的几何问题,对学生们的识图与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选择题第8题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及可能性问题,考查了对统计图表的理解及分析数据的能力。特点是通过最不利原则总结出中位数可能在的范围,而不能直接计算出中位数的值。 3、第10题一改往年填空题考查范围题型,让学生们自己通过测量、计算得出三角形的面积,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 4、第16题通过动手画图及平行四边形相关判定来解决问题,同时考查了对任意、存在、至少存在的理解。 47%44%8% 44%41%15%

5、第21题散点图与去年中考第16题考查知识点有相似之处。散点图是以一个变量为横坐标,另一变量为纵坐标,利用散点的分布形态反映变量统计关系。整道题考查学生理解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6、第22题圆综合问题,2019年北京中考的圆综合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一问的圆需要我们自己做出,涉及三角形外接圆的尺规作图。第二问是一个比较常规的切线证明,梳理清楚条件,证明难度不大。但因为出题的角度较新,所以很多孩子会比较不适应,从而出现失误。 7、第23题不同于往年的统计题型,需要孩子们对于题目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因为题目条件的表述有一定新意,在获取信息时会有一定难度,所以孩子们在题意理解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 8、第24题是函数探究题,与往年不同的是,没有直接给出自变量与因变量是那条线段,需要我们自己判断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很多同学容易在这个问题上就会不知道如何分析,导致后面的描绘函数图象错误,从而无法解决第3问。 9、第25题是小函数综合题的位置,今年重点考查的一次函数与整点问题,第1问很简单,第2问的第一小问难度也不是很大,只要能准确确定A、B、C 的位置,正确画出图形即可解决,但最后一问难度远高于往年,能达到代数综合最后一问的难度。 10、第26题是代数综合题,跟往年出题的特点变化不是很大,第1问和第2问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角度较常规,难度不是很大。最后一问是已知抛物线与交点个数,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也属于比较常见的考查方式,但

2017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 A.2 B.0 C.﹣1 D.﹣3 2.(3分)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数据“74.4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A.74.4×1012B.7.44×1013C.74.4×1013D.7.44×1015 3.(3分)某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B.C.D. 4.(3分)解分式方程﹣2=,去分母得() A.1﹣2(x﹣1)=﹣3 B.1﹣2(x﹣1)=3 C.1﹣2x﹣2=﹣3 D.1﹣2x+2=3 5.(3分)八年级某同学6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5分,95分,95分,100分,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95分,95分B.95分,90分C.90分,95分D.95分,85分 6.(3分)一元二次方程2x2﹣5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7.(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是菱形的只有() A.AC⊥BD B.AB=BC C.AC=BD D.∠1=∠2 8.(3分)如图是一次数学活动课制作的一个转盘,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

有数字﹣1,0,1,2.若转动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价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都是正数的概率为() A.B.C.D. 9.(3分)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固定点A,B,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1)B.(2,1) C.(1,)D.(2,) 10.(3分)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点O,B 的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2﹣C.2﹣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计算:23﹣=. 12.(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3.(3分)已知点A(1,m),B(2,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 14.(3分)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

2016年陕西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6年陕西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6年陕西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总评: 今年中考数学试题,总体难度稳中有降,考点考察较为全面,重点集中在图形的性质,函数等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紧跟西安城市发展步伐,引入“望月阁”等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题目,令人倍感亲切。 二.难度评价: 2016陕西中考数学试题难度评价 难度层级 容易题 较易题 较难题 难题 对应题号 1-4,11-12,15-19 5-9,20-22 10,23,24 13,14,25(3) 占比 40% 30% 20% 10% 总评: ①难度稳中有降,体现了对课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考察;

②今年选择题难度普遍不高,预计学生会有比较高的得分率,但是像第7,8两题,因为涉及到学生平时容易弄混的直线增减性,过象限问题,以及数全等三角形对数的问题,所以也比较容易出错; ③填空题平均难度高于往年,反比例函数13题没有图像而且和一次函数结合引入比例难度加大,14题通过隐形圆考察最值难度增大;预计13,14题得分不理想。 ④解答题考点难度基本稳定,24题难度略低,符合中考报告会精神,25题第二问“双对称”最值问题学生有一定困难,第三问方案设计隐形圆考察,提升整张试卷难度,得分率不会太理想。 三.考点分布 2016陕西中考数学考点范围解析 考纲 知识大类 涉及题号 所占分值 代数部分 数与式 1,3,15,16 16 方程与不等式 11 3 函数 5,10,13,20,21 23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性质 2,4,6,8,9,12,14,17,19 33 图形的变化

24,25 22 图形与坐标 7 3 统计与概率 抽样与数据分析 18 5 事件的概率 22 7 综合实践 25 12 四.各题考点归纳总结: 题号 分值 核心考点 1 3 有理数的运算 2 3 三视图 3 3 幂的运算 4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