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

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

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
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

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台风(热带风暴)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每年登陆我国就有六、七个之多。多年来,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风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几个称呼。为了避免名称混乱,有关国家和地区举行专门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同时台风委员还规定:当某个台风犯下滔天大罪后,有关成员可以提出换名申请,从而把这个恶魔永远钉在灾难史的耻辱架上。

到目前为止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有:

安徽省宣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时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 近年来,中国清洁能源发展中弃风(风能发电)弃光(光伏发电)等现象不断蔓延,且呈加剧态势。仅2016年前三季度,新疆、甘肃弃风率分别高达41%和46%;西部五省区弃光率为%,其中新疆弃光率为%,甘肃弃光率为%.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海上风电却正在稳步推进。据此完成1-2题。 1.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开发海上风电的优势在于 A.风电资源更丰富 B.发电成本更低 C.建设难度更小 D.接近负荷中心 2.破解西部地区弃风弃光困局的主要途径有 ①在西部地区鼓励“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②积极推进跨区交易及电网调度 ③推进科技创新,降低风电、光电的发电成本④加大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的力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京津冀一体化强调发挥各地优势,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图1为我国京津冀一体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数码与所代表的地理事项对应正确的是() A.①--产业与技术扩散 B.②--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及农副产品 C.③--工业最终产品与高科技产品 D.④--资源、劳动力、部分新产品 4.从该区域产业分工定位看,北京应大力发展() A.现代农业、旅游业 B.高科技产业、高端第三产业 C.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 D.原料化工业、先进制造业 5.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 ①适当扩大京津人口,承载河北省劳动力输入 ②整体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 ③加强三地在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④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16年12月3日,英国伦敦市长发布警报,提醒市民减少户外活动,外出停车后及时关闭发动机。此类警报是该年内首次发布。图2为该日的欧洲西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影响安徽经济发展的因素

影响安徽经济发展的因素 安徽经济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是较落后但是发展势头较好,这里除了一些历史问题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有利因素: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附近有许多经济较好的城市和省份可以帮助安徽发展。 二是:交通发达。安徽交通发达,水网密布,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公路客车营运班线14857条,其中跨省班线1714条,跨区班线2567条,总营运里程271.671万公里。高速公路客运异军突起,零担和大件、集装箱货运满足了不同的运输需求。以合肥为中心,城市为枢纽,内联乡村,外联省际的客货运输网络初步形成。集装箱货运量逐年增长,大件运输生产初具规模。客运铁路:主要有京沪线、陇海线、京九线、青阜线、阜淮线、淮南线、宣杭线、皖赣线、宁西线、沪蓉线等。高铁线路:主要有:京沪高铁、宁安城际铁路、合安城际(规划中)、合福铁路、合蚌客运专线、商杭客运专线(规划中)、合武高铁、沪宁高铁等。其中,京沪高铁与合蚌客运专线、合福铁路组成京福快速通道;沪宁、合宁、合武共同组成了沪蓉快速通道的一部分。水路交通:淮河流域:一级港口:蚌埠港、淮南港、阜阳港,二级港口:凤阳港、凤台港、利辛港,三级港口:怀远港、五河港、寿县港。长江流域:

一级港口: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二级港口:铜陵港,三级港口:池州港。空运: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黄山机场,阜阳西关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管道运输: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西气东输主管道安徽段,同步建设省内支线管道,实现安徽省管道运输“零”的突破。根据安庆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南京—安庆输油管道的前期工作。 三是:资源丰富。安徽拥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安徽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生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建国后40多年来,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96种,矿产地2000多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有67种,矿区711处。其中以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的探明储量居多,除煤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7外,其余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是安徽省的优势矿产。能源矿产已发现7种,有煤、石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煤、石煤、石油3种。其中煤炭尤为丰富,保有储量246亿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第1位。黑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钒、钛、锰、铬等5种。除铬之外,其余4种均有探明工业储量。其中铁矿保有储量30亿吨,居全国第5位。有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锌、钼、钴、锑、铝、镍、锡,钦、镁等。其中的铜、铅、锌、钴、钨、钼、锑已有探明工业储量。铜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贵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金、银、铂族(铂、钯、锇、钉、铑、铱)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只有金、银2种。金矿保有储量150吨(含伴生金),居全国第10位。

2019届安徽省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安徽省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及解 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 2015年7月14日 19时49分,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天体的人类探测器。冥王星首张高清照也随之发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与图文材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 A.“新视野”号探测器现已飞离太阳系 B.冥王星是八大行星之一 C.图中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D.冥王星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完全相同 2. 除了地球外,冥王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________ ) A.没有昼夜现象 B .难以获取太阳辐射 C.缺少卫星的环绕 D.缺少液态的水和适于生活呼吸的大气 3. “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时 (________ ) A.开普敦区时(东一区)为 7月14日 11时49分 B.纽约(74°w)正值早晨 C.地球上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范围相当 D.东京(约140°E)和莫斯科(约38°E)日期不同

2. 当地时间 2015年3月9日 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24°27'N,54°23'E)启程,开始了为期5个月左右的环球之旅。向东途经重庆等11城市后再次回到 阿布扎比,总里程约3.5万公里。读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1. 图中四城市中 (________ ) A.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夏威夷 B.纽约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 C.重庆和纽约同属季风气候 D.阿布扎比淡水资源缺乏 2. “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期间 (________ ) A.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B.夏威夷平均昼长最长 C .阿布扎比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D.纽约正午物影朝向不变 3. 我国东北某城市(46°N,127. 5°E)某公司高层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在1月份,该城市晴天较多,图中四处停车位中,遮阴条件较好的是 (________ ) A.a B.b C.c D.d 2. 该公司员工北京时间8点上班,17时下班,6月某日天气晴好,员工上班时停在d车位时刚刚被办公楼遮住阳光,下班时,该员工的爱车被阳光暴晒的时间约为 (________ )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 . 2.5小时

安徽暴雨的调查报告

关于安徽自暴雨的调查报告 现实情况: 2009,安庆、六安等市发生洪涝灾害。受灾人口38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90千公顷;倒塌房屋4591间。另有人员伤亡。 18日,安徽省全省出现明显降水,并伴有大风降温,22日夜间到23日南部地区仍有降水过程,气温也将下降。 18日夜开始安徽省出现较明显降水。18日20时~20日07时安徽省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超过15毫米,其中阜阳、大别山区和江南南部有99个乡镇超过50毫米,3个乡镇超过100毫米,最大太湖百里毫米。19日夜开始全省偏北风力开始加大,沿江江北大部分地区出现6级以上阵风,有5个乡镇超过8级。 处理方法: 灾情发生后,安徽省民政厅迅速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查核灾情,指导救灾。同时,按照省防指要求,与省水利、国土、气象等部门建立业务处室联络机制,加强会商和信息沟通。 暴雨形成原因: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 暴雨常常是从积雨云中落下的。形成积雨云的条件是大气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并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把水汽迅速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受上升运动的影响不断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积雨云体积通常相当庞大,一块块的积雨云就是暴雨区中的降水单位,虽然每块单位水平范围只有1~20千米,但它们排列起来,可形成100~200千米宽的雨带。一团团的积雨云就像一座座的高山峻岭,强烈发展时,从离地面~1千米高处一直伸展到10千米以上的高空。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常达零下十几摄氏度,甚至更低,云上部的水滴就要结冰,人们在地面用肉眼看到云顶的丝缕状白带,正是高空的冰晶、雪花飞舞所致。地面上是大雨倾盆的夏日,高空却是白雪纷飞的严冬。 某些年份,由于热带海洋气流和西伯利亚冷气流,致使南方雨雪天气。中高纬度的环流以经向型为主,冷空气频繁。副热带系统强,南方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冷暖气流在中东部交汇。大气环流异常还与“”有关,北方和东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

台风以及对安徽的影响

台风以及对安徽的影响 一、台风以及它们的命名、等级 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热带海洋上的猛烈风暴。它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因为台风这种大气中的涡旋产生在热带洋面,所以称为热带气旋。台风英文名为typhoon。大西洋地区称其为飓风,印度洋地区称其为热带风暴。它是暖心结构,成熟台风分为眼区、密闭云区和螺旋云带,不同于一般低气压。 台风或飓风(热带气旋)引发的灾害为自然灾害的首位,我国历史上的暴雨极值也大多是台风造成的,其中内陆地区著名的河南“758”大暴雨,也是因台风引发的。 世界气象组织(wmo)的统计结果表明:全球每年平均约有62个台风发生。全球的热带气旋源地包括八大海区,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半球的5-20度的纬度之间,其中10-20度之间占了65%。在20度以外较高纬度发生的热带气旋只占13%,而且都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西北大西洋这两个海域。发生在5度以内赤道附近的热带气旋极少。全年约有三分之二的热带气旋形成于北半球,一半以上发生在北太平洋且大洋西部约为东部的二倍左右,也即:西北太平洋发生的热带气旋数最多,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最为频发的海域。 登陆我国的台风统计研究表明,在我国登陆的台风约占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 生成的台风总数的26.6%,我国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每年台风及其外围暴雨引起的灾害对国民经济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平均每年登陆9.2个,登陆最多的年份是1952 年和1961 年,达到15个;1982年最少,仅为4个。登陆我国的达到风暴级强度的台风(指最大风速≥17.2 m/s),平均每年7.9个。从登陆我国台风数的逐月分布每年台风登陆我国的季节是5~11月,4月和12月各有一个登陆记录,分别出现在1991 年和1974 年,其他月份无台风登陆。7~9 月是台风登陆高峰期,占年平均登陆总数的76.4%。8月份台风登陆强盛期,占年平均登陆总数的28.0%。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第30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上,统一为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命名。分别由14个国家或地区提供了140个名称,从2000年1月1日开始使用。期间有个别台风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则不再使用,起用新名补充。 对于台风的等级,我国从1989年开始使用国际统一标准,即按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将热带气旋分为四级: 热带低压——风力<8级(风速<17.2米/秒); 热带风暴——风力8~9级(风速17.2~24.4米/秒);

2019年安徽省(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地理试卷共两大题13小题,满分40分。地理与生物学的考试时间共9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我国华北地区某学校内,有一块直立在平地上的宜传牌。根据当地正午时它的影子方向,判断该宣传牌正面(下图)的朝向是 A. 正南 B. 东南 C. 西北 D. 正北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除热带范围内有直射外,其他地区太阳都是斜射,我国华北平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太阳直射点是位于其东南方向,所以其物体的影子是朝向西北方,故选C。 当今世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读“欧洲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地中海 A. 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B. 主要位于欧洲与亚洲之间 C. 北部沿岸均为发达国家 D. 受板块运动影响面积在缩小 3. 近年来,中欧贸易额迅速增长,推测A 国出口到中国的 主要货物可能有 A. 汽车、葡萄酒、化妆品 B. 石油、瓷器、稻米 C. 普通服装、家电、铁矿石 D. 纺织品、药品、煤炭 【答案】2. D 3. A 【解析】 地中海位于非洲与欧洲之间,西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属于地中海气候,欧洲部分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属于发达国家。 【2题详解】 由图可知,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欧洲与非洲之间;北部沿岸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受板块挤压碰撞的影响,海域范围在不断缩小,故选D 。 【3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 国是欧洲发达国家-法国,该是工业高度发达,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最可能是汽车、葡萄酒、化妆品等工业制成品,故选A 。 4.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科学家们在南极冰层钻取冰芯用于科学一项研究是获取冰层内不同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此项研究主要有助于 A. 了解全球火山活动的原因 B. 探究太阳活动的原因 C. 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D. 研究生物进化的规律 【答案】C

安徽气候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安徽气候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首先,安徽位于中国东部内陆,临江近海,地跨江淮,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主要以农业较为发达,所以安徽地气候成为了安徽人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安徽的气候特征吧!安徽地处中纬度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但气候条件分布差异明显,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在中国气候区划中,淮河以北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一、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安徽省各地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爽”,“冬寒”的气候明显。因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淮北冬长于夏,江南则夏长于冬。季节的开始日期,春夏先南后北,秋冬先北后南,前后约差5—15天,春季差别最大,夏季差别最小。 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全省年降水量在750—1700毫米之间,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等特点。从全国降水量分布图上看,安徽省雨量比较适中,一般年份都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4、5月是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南北气流相互争雄,进退不定,锋面带南北移动,气旋活动频繁,天气气候变化无常,因此,时冷时暖、时雨时晴是我省春季气候的一大特色。春季气温上升不稳定,日际变化大,春温低于秋温,春雨多于秋雨。3、4、5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0—38%,自北而南增大。江南雨季来得早,全年雨量集中期在4、 5、6三个月,沿江西部、屯溪、祁门一带春雨甚至多于夏雨。春温低、春雨多,特别是长时间的低温连阴雨,对早稻及棉花等春播作物的苗期生长不利。秋季,除地面常有冷高压盘据外,高空仍有副热带暖高压维持,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秋高气爽,晴好天气多。秋季9—11月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5—20%左右,南北差异不大。因此,安徽省各地常出现夹秋旱和秋旱。少数年份,在夏季风撤退和冬季风加强过程中,气旋、锋面,带来的秋风秋雨,对秋收秋种不利。 四、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梅雨期最长为(1954年)达57天,梅雨量超过正常年份降水量的1—2倍,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1958、1959、1966、1967、1978和1994等年,由于梅雨期很短或者空梅,造成了严重干旱乃至百年未见的大旱。可见梅雨量的多寡与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农业生产的关系极大。 了解了安徽的气候特征,我们再来看看安徽的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吧!由于地区气候的不同,造成了农作物的不同分布。下面就是其分布特点:

安徽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评估及适应对策

气候变化决策咨询报告 安徽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评估及适应对策 (安徽省气候中心) 综述 最近50年来安徽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5-1.5℃,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增速明显加快。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各类灾害中以暴雨洪涝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最大,其次为旱灾和风雹。 气候变化对安徽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气候变暖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作物生育期缩短,复种指数明显提高,作物冻害几率减少;但由于气候变暖导致作物抗寒能力下降,发育期提前,温度波动大,越冬作物更易发生霜冻,病虫害的发生区域扩大,致灾面积增加,农药施用量也相应增加,夏季高温热害有加重趋势。极端气候事件造成农业产量波动,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气作物产量波动加大,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预计未来我省气候将继续增暖,它将影响作物的优质高产,作物冷冻害虽会减少,但高温热害的增多对夏季作物不利。雨涝的增多加剧农业产量波动。气候变暖还将增加农药、除草剂及化肥的施用量,既加大农业成本,又加重农业环境的污染。总之,未来气候变化对我省农业及农民生计的影响仍然以负面为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的话,灾害损失还将继续加重。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应科学调整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选育优良品种、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改进管理措施、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 1 近50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评估 1.1 热量增加,日照减少,降水变化不明显 气候变暖首先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1961-2007年我省全年稳定通过10℃的积温增长了322℃,积温日数增长了15天,无霜期增长了16天。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年日照时数减少了403小时,温度日较差则减小了1.3℃。 1.2 作物生育期普遍缩短,全省复种指数明显上升 表1是各年代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天数。显然,由于热量条件的增加使得作物生育期普遍缩短。相应地,全省复种指数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60年代的1.54上升到目前(2000-2007年平均)的2.07。 1.3 90年代以来产量波动增大,主要由极端气候事件引起 农作物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响应主要反映在产量的变化上。根据安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60年代以来,无论是全省粮食总产量还是主要作物单产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图1左);另一方面,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灌溉、施肥和农药使用量也在同步增长(图略)。显然,产量的上升离不开技术进步以及农业政策的落实。

安徽气候及旱涝灾害

安徽气候及旱涝灾害 第一节、基本省情第二节、安徽气候概况 第三节、洪涝灾害第四节、干旱灾害 第五节、气候资源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第一节基本省情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腹地,介于东经114 °54'至119°31'、北纬29°41'至34°38',南北长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面积13.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境内西部天柱山,古称霍山,三千年前,周武王封天柱山地区为“皖国”,霍山也称“皖山”,故安徽简称“皖”。清代设省,取安庆和徽州两地的首字为省名,是谓“安徽”。 我省除西部大别山脉和南部黄山山脉地势较高外,其余大部分为海拔15─4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长江、淮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其中,天然地将全省划分为淮北、江淮之间和江南三部分。淮北面积4.04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平原;江淮之间4.89万平方公里,西部是大别山区,中部和东部为丘陵地带;江南面积3.09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低山和丘陵,中部为黄山山脉莲花峰海拔1860 米,是境内最高山峰。综观全省,丘岗和中低山地8.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7%;平原4.35万平方公里,占31%;水面和其它用地1.11万平方公里,占8%。可谓“六山一水三分田”,是一个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的省份。 我省主要属长江、淮河流域,只有东南小部分地区属新安江流域。长江流经本省416公里,淮河流经本省约400公里,新安江在本省境内159公里。长江、淮河沿岸湖泊不多,本省第一大湖─巢湖,面积778平方公里。淮河因河床高,坡降小,支流多,周边地区夏季降水集中,易发洪水,而长江洪水的频数相对较小。 我省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大省之一,现有耕地429.1万公顷,合6436.68万亩(1995年数,下同)。其中水田185.76万公顷(2786.4万亩),旱地243.35万公顷(3650.3万亩)。淮河以北耕地面积约占全省耕地的二分之一,主要是旱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红薯、高梁为主,淮河沿岸洼地种植水稻。经济作物以棉花、烟草为主,麻类、甜菜次之。北部的肖县、砀山是水果生产基地。淮河以南的耕地主要是水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次之,长江沿岸和巢湖地区是我国主要稻米产区之一。经济作物以油菜、棉花、麻类为主。 我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茶园面积约150万亩,主要产地在皖西和皖南。 我省森林资源较丰富,皖南黄山和皖西大别山区是我省主要林区,生产杉、松。大别山还盛产栓皮栎。我省也是毛竹产地之一。林业产品有茶油、桐油、桕油、生漆。中药材有霍山石斛、滁县菊花、亳县白芍等。 我省淡水面积1800万亩,渔业也较发达,主要在长江沿岸,长江的鲥鱼、螃蟹,蚌埠的哈蜊,巢湖的银鱼,闻名省内外。 我省矿产资源丰富。淮南、淮北煤田是我国的大煤田之一;马鞍山铁矿、硫铁矿,繁昌铁矿,铜陵铜矿也较丰富。我省已成为全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的生产基地和轻工大省之一。传统的手工业有微墨、歙砚、宣纸、宣笔和芜湖铁画等。

影响我国的台风

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概括说出影响我国的台风灾害的主要特征。 2、会独立分析我国台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台风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天气变化,运用联系、 综合的分析方法,有效进行知识迁移,建立整体的地理知识结 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气象灾害多我国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 个多气象灾害的国家。 2、全面分析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探索灾害规律,培养求 真务实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台风的移动路径及影响;台风的形成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举例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问题引导法 五、教学过程 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 一、课前复习 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和,发生于季和季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的原因是,不易侵入广东、台湾、海南等地的原因是。 二、新课讲授 导入: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那夏季影响我国的灾害都有哪些呢?

1、台风的概念 (1)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2)比较台风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2、台风形成的原理 联系气旋的原理图,学生自己画出台风的原理图形。 学生活动:讨论台风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 由台风形成的原理图和台风的定义,学生讨论 合作探究:1、赤道洋面上会形成台风吗? 2、高纬度的海洋上会不会形成台风?为什么? 3、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增强? 3、台风的构造 给出平面构造和立体构造图。 学生活动:(1)台风由哪些部分组成? (2)台风警报中,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4、台风的移动路径 读图“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找到三条主要路径,并在地图上找到主要影响的地区。 5、台风带来的影响 通过前面讲述的台风的知识,学生回答台风会带来哪些影响。 辩证看待:弊:会造成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掀翻船只,引发洪涝灾害。 利:可以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如,每年的7到8月份是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台风带来的降水,不但可以缓解旱情,而且可以为人们 降温消暑。 三、课外延伸——台风的命名 学生读课本47页,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台风的命名,增加对台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练习(略)

台风有什么影响

台风有什么影响? 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科学研究发现,台风对人类起码有如下几大好处:其一,随着全球人口激增和工农业发展,对淡水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加上陆地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世界性水荒已日趋严重。而台风这一热带风暴却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等带来大量的雨水,约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1/4以上,对改善这些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二,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 其三,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其能量相当于400颗2000吨级氢弹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其四,能量巨大的台风在形成及运行时,借助闪电等作用,可以击碎水分子长链,形成具有活性的短链水分子。而地球上的生物在吸入这些短链水分子后,可增添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地球生态持久发展下去。 其五,台风还能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中国沿海都有可能遭受台风的影响,只是经常不经常的问题了。最常遭受的是华南沿海,接下来就是华东沿海,这与纬度有关系,纬度高的沿海地方,一旦受到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台风就很难影响到。纬度低的沿海地区,能受台风侵袭的时间长。内陆地区受台风影响还是在降水方面。 台风的路径也很重要,1~4月路径主要是西行型或抛线型,很少对中国沿海影响。5~6月对中国沿海的影响还是较少,7~8月沿海均有受台风影响的可能,主要在北纬15°~25°之间西移影响中国。9~10月中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主要在长江口以南。出现最多的路径在北纬15°~20°之间西移,以后转向东北影响日本;另一条路径继续西移进入南海影响越南和广东省。9月份时,介于这两条路径之间的还有一条影响台湾和福建两省的路径。11~12月中国仅广东珠江口以西地区偶尔受台风影响。 坏处:淹没农田土地盐碱化;降水造成城市积涝,影响交通运输,影响生活;好处:带来一定的淡水资源缓解旱情和保持热平衡(台风多发生在夏天,台风来了天气就会凉快点) 一方面,给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和洪水等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大量水资源,由于台风多发生在7,8月份,此时南方地区为伏旱.台风则可以缓解旱情,

台风的形成及影响

台风的形成及影响 摘要:台风每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文章阐述了台风的成因与危害,并从正反两个反面分析了台风对人类的影响,介绍了人类对台风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台风,利弊,防御 每年的台风,都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尤其是沿海城市。但台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是否它一点益处都没有呢 一、台风名称由来,形成原因及产生条件 1.名称由来:希腊神话中一位泰坦神的名字为提丰或又译堤福俄斯,象征风暴的妖魔巨人。该词在希腊语中义为“暴风”或“冒烟者”。堤丰也象征恶风。《神谱》说它战败后,从身上生出无数股狂台,专门滋害往来的海船。这个希腊词到波斯变为????? (Tufan),特指印度洋的风暴,到了英语里便成了Typhoon。中文台风一词的由来,有人认为来自台湾的“台”,也有说就是Typhoon 的音译。但据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台湾风信与他海殊异,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倏发倏止,台常连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发者为飓,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可见今日的“台风”一词,源出彼时的“台”字。仅此一字,不太可能是音译typhoon。又有说该词源于粤语“大风”者,因为粤语中“大风”发音为“tai fong ”,传至英语成typhoon,再译回普通话成“台风”;或源自闽南语“风筛”。 2.形成原因:台风,是热带海面受太阳直射使海水温度升高,并蒸发形成水汽升空,而周围较冷的空气又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使整个气流不断扩大形成“气流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由于海面广阔,无遮无拦,会使气流不断循环,气流柱的直径不断得以加大,其圆形涡旋的半径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千米,其高度可达20千米以上。同时,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磨擦,并且越接近赤道磨擦力就越强,这样,将引导气流柱作逆时针漩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漩转)。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很快,而气流柱的移动速度滞后于地球的自转,这便形成了我们感觉上的气流柱西行。当近地面的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米时,我们就称之为台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又称之为飓风),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台风的形成和台风的行进路径。 3.形成条件:

台风灾害对厦门的影响.doc

城市,建筑与台风 台风,指的是亚洲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的旋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而这种东西发生在美国的话,就会被叫做飓风了。 厦门靠海,每年的夏季都会有台风袭来。台风来的时候,轮渡停船,学校停课,大部分时候,为了安全考虑,还会停掉家里的电和水。因此台风要来的时候,就要买很多菜,刮台风的时候就只能窝在黑黑的家里听收音机,风小一点就要排队出去提水。虽然对小孩子来说不用上课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也能在收音机里听到各种危房,电线杆,树木的倒塌所造成的人员以及财产伤亡。为了要尽量减少和避免这些损失,我们需要一些措施来对抗天灾。 对于人来说,上级要及时的发出警报,人民要做还准备,不去危险的场所。 对于城市和建筑来说,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由于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带来的。 狂风会对建筑物以及树木造成破坏,因此在台风多发的城市,在进行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防风,规划中要根据风的因素布置建筑,对于树木要在台风来临之前进行固定。暴雨会导致城市内水量急剧增多,因此城市的排水能力会受到很大的考验,因此应该加大易发台风城市的排水设施的建设。风暴潮使沿海城市在台风时海边变得极为危险,因此堤坝的修建应能保证不让大量的海水灌入城市。

排水问题风浪冲击 树木破坏带来安全问题停电造成不便 台风来导致的停水停电问题今年由于厦门的发展,城市的更新使得略微好转,可是老城区的管道线路老旧仍然不能经受台风的考验,因此要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使得能够面对现代社会的要求,对抗台风。 刮台风的时候,内部空间是相对最安全的,因此对地下空间的利用非常有助于防台风。我们可以在地下建造交通,防灾,以及供水供电的市政管线。在台风来临是也不会受到影响。当然厦门还没有地铁,有地铁的城市需要做好地铁排水的工作。 当然,台风带来的不仅仅是破坏,它带来了巨大的能量和水分,也有一定的好处,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些好处,扬长避短。 台风带来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缓解了旱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水源。台风大多在夏天发生,使得炎热的日子里有些凉意,也使得建筑和城市能够关掉空调,过一段节能的日子。正

影响中国的台风

影响中国的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中国南海北部、台湾海峡、台湾省及其东部沿海、东海西部和黄海均为台风通过的高频区。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中国南海北部、台湾海峡、台湾省及其东部沿海、东海西部和黄海均为台风通过的高频区。 影响中国沿海的台风年均有20.2个,登陆7.4个(1949~1979年统计)。1~4月中国无台风登陆,5~6月中国杭州湾以南沿海均有受台风影响的可能,出现最多的路径在北纬10°~15°之间西移,再经琉球群岛附近海面转向日本;另一条则西移进入南海北部。7~8月中国沿海均有受台风影响的可能,主要在北纬15°~25°之间西移影响中国。9~10月中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主要在长江口以南。出现最多的路径在北纬15°~20°之间西移,以后转向东北影响日本;另一条路径断续西移进入南海影响越南和广东省。9月份时,介于这两条路径之间的还有一条影响台湾和福建两省的路径。11~12月中国仅广东珠江口以西地区偶尔受台风影响。综上所述,华南沿海受台风袭击的频率最高,占全年总数的60.4%,登陆的频数高达58.1%;次为华东沿海,约37.5%。登陆台风主要出现在5~12月,而以7~9月最多,约占全年总数的76.4%,是台风侵袭中国的高频季节。 台风的强度随季节变化而有差异。最大风速大于50米/秒的特强台风出现次数的频率以9月份为最多,其次为10月,再次是11月和8月。 台风初始位置据统计,影响中国台风的初始位置相对集中在4个海区:①南海中北部海面,1~4月很少,6~9月主要集中发生在北纬15°以北海面,10~12月则往南移动;②菲律宾群岛以东和琉球群岛附近海面,台风发生的高频区主要在这一海域北纬15°以南,6月渐北移,7~8月出现在吕宋岛到琉球岛附近海面,9月以后生成区又南移;③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1~5月很少,6月和11月形成在群岛以南附近海面,7~10月集中在岛的周围; ④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1~6月很少,9月以后发生区东移。10月发生数最多。台风发生密集区随纬度和月份有明显变化,绝大多数发生在北纬10°~20°,最北和最南分别在北纬30°和北纬2°左右。 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登陆中国的台风,8月在台湾省平均最大风速达43米/秒,其他月份在台湾也均达强台风等级。其次是8月份在渐江登陆的,平均最大风速为41米/秒。在广东登陆的台风虽强然最多,但其平均最大风速并不强。10月份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较强中,平均最大风速为36米/秒。登陆福建的台风,常先经台湾省受到削弱,登陆台风较强的出现在9月,平均最大风速达31米/秒。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除新疆外,均直接或间接受台风影响而产生暴雨。中国近海15个省市中,11个省市最大雨量的影响系统是台风。全国7次日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极端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