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第一部分:前言

恶性肿瘤的发病和分布有地理和区域性差异,也有性别和年龄特点。在我国常见而又重要的恶性肿瘤有食管癌、胃癌、肺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目前恶性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知道引起肿瘤发病的一些条件和因素。人类的大部分癌症(80%左右)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有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饮食不卫生,环境污染,职业因素,生物因素如病毒、寄生虫。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内分泌机制紊乱所致的激素水平异常等内源性致癌因素,外源性因素如放射线和一些化学药物等。因而,可以说癌症病因虽不清楚,但是可以设法预防,或在早期发现,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以下着重介绍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自我发现、诊治和预防。

第二部分:目录

(一)食管癌

(二)胃癌

(三)肺癌

(四)大肠癌

(五)肝癌

(六)乳腺癌

(七)宫颈癌

(八)恶性淋巴瘤

(九)鼻咽癌

(十)白血病

第三部分:正文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1食管癌)

1自我诊断:

食管癌在早期阶段症状轻微,时隐时现,主要为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适、疼痛或烧灼,食物通过时有异物感或摩擦感,有时吞咽食物时在某一部位有停滞或轻度哽噎,有时有剑突下或上腹不适,呃逆、嗳气等,这些早期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上述症状在食管炎或其他良性疾病时也可出现,因此要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做有关检查。早期食

管癌如不及时诊治,经过若干时间后上述症状会逐渐加重。直至出现吞咽困难并进行性加重,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时可出现胸背痛、上腹痛、声音嘶哑,穿孔后合并有呛咳或大出血、肺炎、脓胸等晚期征象。

2确诊方法:

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拉网作脱落细胞检查,及食管镜或纤维内窥镜检查同时取活检,作病理学检查。

3治疗原则:

食管癌患者如无其他严重疾病,全身情况许可,又无远处转移者,均应争取手术治疗。对不能手术并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放射治疗,或用放射治疗配合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使部分肿瘤缩小。

4预防措施:

少吃酸菜或霉变食物,去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速食、热食、过硬食物等,不阴或少饮烈性酒,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卫生,注意饮用水的污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积极治疗食管的良性病,如食管炎、食管粘膜白斑、食管瘢痕狭窄、贲门失弛缓症和吞咽困难综合症。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2胃癌)

1自我诊断:

大部分胃癌患者在胃癌早期都有一定的症状,只是症状轻微而缺乏特异性而被忽视,有时服用一些药物可以减轻或消失,但很快又出现。常见的胃癌早期信号有:上腹部饱胀,常不知什么原因引起,往往稍进一点食就感到饱胀,活动量大时不明显,安静时可感知;上腹部隐痛,开始时为间歇性疼痛,继之渐加重且较持久,可以耐受,但不易缓解;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消化不良,常找不到诱因,食欲差,对自己原来喜爱的食物也不想吃;大便隐血阳性或黑便,出血量小时不易引起注意,偶尔一次少量黑色大便也容易忽视;乏力、消瘦、轻微时也会不重视;原有慢性胃病的疼痛规律消失,或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现效果欠佳,应及时就诊。

如不及时诊治,发展下去就进入中晚期,主要表现有消瘦、贫血,上腹疼痛持续且不易缓解,疼痛轻重不等,厌食、饱胀、恶心、呕吐、吞咽梗塞,呕血或黑便及上腹部包快等。2确诊方法:

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纤维胃镜检查,同时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胃液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和CT扫描,可了解有无肝转移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向周围组织器

官浸润范围。

3治疗原则:

胃癌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免疫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手术,方有治愈的机会;姑息性切除手术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4预防措施: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避免高盐饮食;少吃熏制食物,多吃新鲜食品;不吃霉变食物;有些食物有助于防治胃癌,如新鲜水果、黄绿色蔬菜、豆制品、奶制品以及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和矿物质的食品;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病,如注意饮食卫生,节制烟酒,饮食适度,勿暴饮暴食;及时治疗胃息肉,尤其直径大于2CM的单发息肉;40岁以上的人群,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胃部情况。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3肺癌)

1自我诊断:

肺癌的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吐痰、咯血、发热、胸痛、乏力等,但去医院就诊时绝大部分被当作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或肺结核诊治,经抗炎、抗结核治疗后不见好转方考虑肺癌的可能,结果延误了确诊

时间。而肺癌在早期阶段常无肺部表现,有时是肺部以外的表现,如乏力、骨关节病变、杵状指、黑棘皮病、皮肤瘙痒性皮疹、皮炎、带状疱疹等。还可有内分泌系统改变,如肌无力、肌肉萎缩、糖尿病、下肢浮肿、男性乳腺发育、睾丸萎缩等。对有上述情况者应提高警惕。此外,干咳、刺激性呛咳、无痰或少量白痰,咳嗽不易控制,间断性少量血痰等都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随着肿瘤的发展,可出现胸痛且固定持久,气短,呼吸困难,反复发热,头面颈部肿胀,颈及胸壁静脉怒张。有时肺癌在没有发现肺部肿块时已有其他部位的转移。

2确诊方法:

首先拍胸部X线片,发现异常时进一步做X线断层摄影,CT扫描,同时查痰找癌细胞或支气管镜检,肺肿块穿刺活检等。如均不能得到病理学确诊,经短期内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剖腹探查;或者颈部有肿大淋巴结或体表其他部位有可疑结节时可行淋巴结或结节活检。

3治疗原则:

小细胞肺癌应以化疗加放疗为主;非小细胞肺癌在I期/II期时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合并化疗和放疗,III期肺

癌也应争取手术治疗,或先做术前放疗和化疗再行切除手术;晚期肺癌用放疗或化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可延长生命。4预防措施:

吸烟是公害之一,肺癌发病率的增高其中一个原因和烟草销售量增加有关;避免吸入粉尘,注意职业性劳动保护;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病如矽肺、气管炎等。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4大肠癌)

1自我诊断:

大肠的范围从回盲部开始直到肛门,包括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管。大肠癌50%以上发生于直肠,按解剖部位可将大肠癌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结肠癌较早期的表现有排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多,大便稀烂,便中带血或脓血,严重时合并贫血。发生于右半结肠者很少有梗阻,有时有轻度腹部不适,或可触及右侧腹部肿块;发生在左下腹乙状结肠者,常有梗阻症状,产生腹痛。直肠癌常有排便不尽感,下坠感,有血、脓血便或粘液便,开始时常被误认为痔或痢疾,如肿瘤侵及肠管全周呈环形增长时,造成肠腔狭窄,则大便变细或扁平,便次增多时有时可达每天十余次。

2确诊方法:

钡剂灌肠造影检查,结肠镜检或纤维结肠镜检同时取活检做病理学检查;直肠指诊是常规的检查方法,简单易行,可直接触摸到肛管和直肠的肿块。实验室有癌胚抗原检查(CEA)

3治疗原则:

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争取根治术,根治有困难时给手术前放疗可提高切除率。近年来采用顺铂巨额氟尿嘧啶化疗可以使肿瘤缩小,从而使不能切除的肿瘤得以切除,对于晚期病人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

4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善事,经常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会使肠中厌氧菌增多,将胆酸分解成不饱和多环烃,这是一种致癌物,加之纤维素类食物摄入量少时,粪便在肠中贮留过久,致癌物质聚集,导致大肠癌。因此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此外,应预防和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及时切除大肠的腺瘤性息肉。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5肝癌)

1自我诊断:

分亚临床肝癌和临床肝癌,亚临床肝癌是指没有肝癌临床表现的肝癌,可能出现的现象常是其他肝病者所共有,例如慢性肝炎合并肝癌时,可没有肝癌自身的表现,而是肝炎的表现。临床肝癌的表现症状甚多,主要有肝区痛、肝肿大、黄疸、肿胀、乏力、食纳差、发热、消瘦、营养不良和恶病质。有时有腹泻、右肩疼、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2确诊方法:

临床诊断有甲胎蛋白测定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同位素和肝动脉造影等。病理学诊断有肝组织学检查和肝外转移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肝穿刺涂片行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可考虑剖腹探查。

3治疗原则:

大致可分为消灭肿瘤与支持机体两个方面的治疗。消灭肿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和相当于手术切除的其他方法,如彻底的激光气化与冷冻治疗、放射治疗、肝动脉栓塞治疗、肝动脉插管化疗和全身化疗等。支持治疗有免疫治疗、高营养及中医中药治疗。

4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不吃霉变粮食和霉变食品,积极防治肝炎和肝硬化,少饮酒或不饮酒,严防酒精中毒。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6乳腺癌)

1自我诊断:

无痛性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和主要症状,肿块一般缓慢增大,有时和皮肤粘连,将乳房托起时该处皮肤出现小凹陷,继续发展时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乳头回缩、抬高或固定,后期皮肤出现多个小结节即卫星结节。肿块可破溃、外翻形成大溃疡。部分乳腺癌可出现乳头溢液,常伴有肿块同时出现。乳头和乳晕反复出现糜烂、渗液、结痂,是乳头湿疹癌的表现。乳腺在中期和晚期时可发生腋淋巴结转移和其他部位转移,腋下可触及肿块。乳腺癌早期发现的方法是35岁以上妇女中推广自我乳腺检查法,,每次月经前自己检查乳腺。其要点为:脱去上衣,照镜看自己两臂下垂和上举时两侧乳房是否对称,有无肿块或皮肤陷窝;仰卧肩下垫小枕头,依次检查两侧乳腺的内、下、外和腋下、上以及中央区,,查看有无增厚、肿块、乳头溢液、溢血等。

有乳腺癌易感因素者应格外提高警惕,易感因素包括:(1)家族中有乳腺癌病人

(2)曾经患过乳腺癌的妇女,要注意对侧乳腺癌

(3)40岁到60岁的妇女

(4)曾患过乳腺囊性增生病或其他乳腺良性肿瘤者

(5)独身或婚后从未生育的妇女

(6)甲状腺低下且肥胖的妇女

(7)月经周期的正常的妇女

(8)曾经患过功能性子宫出血者和恶性肿瘤的妇女。

2确诊方法:

临床诊断包括乳腺X线摄片,红外线扫描;病理诊断包括乳头溢液图片找癌细胞,肿块穿刺涂片或乳腺肿块活检进行组织血检查。

3治疗原则:

早起和中期乳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晚期乳腺癌以内分泌治疗和联合化疗为主,根据需要辅助以局部放疗。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7宫颈癌)

1自我诊断:

早起宫颈癌可无明显症状,和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最早的症状是阴道出血和白带增多。出血常是接触性出血和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叫接触性出血,不在月经期或绝经后阴道出血叫不规则出血。随着病情发展出血量可增多,白带增多呈白色、淡黄、血性或脓血性,又是呈淘米水样,伴有腥臭味、大量外流。晚期症状有下腹痛、腰腿痛、尿频、尿急、大便下坠、下肢肿胀。

2确诊方法:

妇科检查包括阴道窥镜的视诊及双合诊、三合诊,阴道细胞学检查,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阴道镜及阴道显微镜可早期发现并定位准确取活检。

3治疗原则:

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浸润癌中晚期时以放射治疗为主。

4预防措施:

大量普查结果说明早婚、早育、多产、宫颈创伤、不洁性生活和严重宫颈糜烂的妇女,其宫颈癌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因此应采取晚婚、计划生育,避免或减少产伤,经常注意性卫生,及时治疗严重的宫颈炎和宫颈糜烂。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8恶性淋巴瘤)

1自我诊断:

恶性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有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部分可有纵隔、腹腔淋巴结肿大而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淋巴结以外的病灶多见于扁桃腺、鼻咽、副鼻窦和胃肠道,常有不规则发热、夜间盗汗、疼痛。于饮酒后疼痛、骨痛、神经痛、腰背痛等;皮肤瘙痒或各种皮疹;肝脾肿大,以脾肿大为主;全身有乏力、消瘦、食纳减少、贫血、水肿等。

2确诊方法:

淋巴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主要有皮肤病灶活检,骨髓涂片和活检。

3治疗原则:

以联合化疗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局限病变主要治疗方式是放疗或手术,非局限性病变则是以化疗为主。淋巴瘤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及时晚期或复发仍能治愈或挽救,关键的问题是准确的诊断和分期,合理治疗是治愈的保证。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9鼻咽癌)

鼻咽位于鼻腔后方,其前壁是鼻后孔,顶壁是颅底,顶壁往后下倾斜延续的胁迫即是其后壁,下壁是软腭上的表面,两侧壁为咽鼓管开口和咽隐窝。鼻咽癌即指发生于此结构的恶性肿瘤,因其为止因你,早期不易发现。

常见的症状有:回缩性鼻涕血或鼻出血,耳鸣,听力减退,内耳闭塞感,鼻塞;常在较早期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表现为颈部肿块。病变进一步发展可有头痛,面部发麻,复视,斜视,伸舌偏斜,眼睑下垂,眼球固定等。因此,凡有耳、鼻的不适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上颈部有肿块,年龄在15岁以上者,都应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2确诊方法:

鼻咽镜检,活体组织检查(即病理学检查),EB病毒球蛋白IgA的定量检查。拍摄常规颅底和鼻咽侧位X光片,以了解颅底骨质是否破坏和鼻咽腔内肿瘤软组织侵袭情况,或拍摄局部切层片或CT扫描。

3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鼻咽癌治疗方法。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10白血病)

白血病为血液及造血器官的原因不明的恶性疾病,其特征为患者体内白细胞及其前身细胞无限制增生,在血液中白细胞呈现量及质的异常。按病程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发病急骤,病程较短,主要表现有全身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下降;贫血;紫癜、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纵隔肿块,肝脾肿大;骨痛;齿龈肿胀及皮肤受侵。慢性白血病,发病缓慢,病程长,可一年至数年,可出现贫血,脾肿大,代谢亢进,有时因脾梗阻或脾周围炎而出现脾区剧痛,晚期可有出血。

2确诊方法:

查白细胞总数,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毛细血管脆性;骨髓检查,淋巴结活检及穿刺涂片,染色体检查,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检查。

3治疗原则:

综合治疗包括联合化疗,免疫治疗,支持治疗,放射治疗,骨髓移植,中医中药。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61页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第一节鼻咽癌 【病史采集】 1.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 及听力下降等。 2.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3.有无头痛。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4.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Ⅲ、Ⅴ、Ⅵ对神经受累多见。 5.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物理检查】 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 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2.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内肿 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3.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4.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5.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远处转移常 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

1.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2.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3.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4.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鼻咽侧 位及颅底片等。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VCA - IgA和EA - IgA 测定。 【诊断要点】 1.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 2.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 病变。 3.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和其它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 (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 和溃疡型。

20种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方法

20 种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方法 1. 大肠癌 高危对象 1. 45 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 40 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 变(便秘、腹泻等); 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3.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5.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6.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7. 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

结直肠癌(HNPCC))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 岁。 筛查建议 1. 符合1~5 的“一般人群” 筛查:(1) 大肠癌筛查从45 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 1 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每10 年 1 次肠镜检查,直到75 岁;(2) 76~85 岁, 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 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3) 85 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2. 符合“ 有大肠癌家族史” 直系亲属筛查:(1) 1 位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 瘤或癌(发病年龄小于60 岁)、2 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意发病年龄),40 岁开始(或比家族最小发病者发病年龄小10 岁开始) 筛查,每年 1 次FOBT 检查,每 5 年 1 次肠镜检查;(2)有一级亲属家族史的高危对象(仅 1 位,且发病年龄高于60 岁): 40 岁开始筛查,每年 1 次FOBT 检测, 每十年一次肠镜检查。 3. 符合7 的“遗传性大肠癌”家族成员筛查:对FAP 和HNPCC 患者家族成员, 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1) 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20 岁以后,每1~2 年进行 1 次肠镜检查;(2) 基因突变检测阴性者,按照一般人群进行筛查。 4. 关于筛查方法推荐:(1) FOBT 检测+ 问卷调查是筛查主要手段,证据充 分;(2) 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筛查准确度,价格较为昂贵;(3) 有条件者,可联合粪便和血液方法进行筛查。 预防建议

中医肿瘤临床路径

肺癌(肺恶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一、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肺癌(肺积)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者。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肺癌临床常见证候:肺脾气虚证 肺肾阴虚证 气滞血瘀证 痰热阻肺证 气阴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蛋白电泳 (3)心电图 (4)肿瘤标志物 (5)胸、腹部影像学检查 (6)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等。

(八)治疗方案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减,贞芪固本合剂。 (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麦味地黄汤加减,肺瘤平膏。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血府逐瘀汤加减、参七西黄散。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清金化痰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肺瘤平膏。 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参芪扶正注射液。 (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参麦注射液。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复方苦参注射液。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痰热清注射液。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注射液。 3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胸水贴等)、中药熏洗等外治法。 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电针、温和灸等。 5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等。 6 .内科基础治疗 7 .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 .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缓解。 2 .病情稳定。 3 .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 .合并有脏器转移者,退出本路径。 3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标准

癌症疼痛诊疗规 (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其中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一)癌痛病因。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枪击样疼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治疗后慢性疼痛也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相比较,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

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ICD-10:C56 02)不伴胸腹水 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ICD-9-CM-3:68.5 /68.7/40.3/47.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1.病史:发现盆腔包块。 2.妇科检查提示。 3.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明显增高或CT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1.手术方式: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

2.手术途径: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6-02 卵巢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不伴胸腹水。 3.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胸部X片,心电图,双下肢深浅静脉彩超。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肿瘤标记物,胃镜,肠镜,腹盆腔CT或MRI,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我国常见的12种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

我国常见的12种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 (1)肿块增大、不痛不痒。 身体任何部位出现肿块不痛不痒、特别是增大较快,需要引起足够警惕。往往此现象除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乳头状瘤、脂肪瘤等之外,还有脂肪肉瘤、甲状腺癌、转移性癌的可能。 (2)慢性溃疡,久治不愈。 身体任何部位,尤其是口腔和四肢,如未受过外伤而发生久治不愈的溃疡,要特别注意,是皮肤癌、颊粘膜癌的表现。 (3)吞咽不畅、胸口闷胀。 进食时有胸骨后闷胀或有异物感时,是食管炎、贲门炎症、食道癌的可能,应及时做食道粘液脱落物检查、食道钡剂检查机纤维内镜检查。 (4)心口嘈杂、上腹饱胀。 中上腹部嘈杂或饱胀不适,或多年胃病近期发作频繁,服药无效,要及时做胃液脱落物、胃镜、钡剂等检查,做到及时发现早期胃癌。 (5)肝区疼痛、反复发作。 经常有右上腹疼痛或原有肝炎反复发作,疼痛加剧,要检查AFP、B超、CT等,以甄别肝炎、肝硬化、囊肿、肝癌等。 (6)咳嗽痰血、胸痛发热。

咳嗽尤为干性咳嗽,经久不愈,或伴有痰中带血、发热、胸痛,尤其对40周岁以上、长期吸烟史的人,要及时就诊、排查,及早发现肺癌。 (7)鼻涕带血、鼻塞耳鸣。 清晨经常有咳出血性鼻涕或伴有单侧性鼻塞、耳鸣、头痛或伴有耳下淋巴结肿大,应检查鼻咽部位,发现鼻咽部恶性肿瘤。 (8)便带黏血,变细变形。 粪便变形、变细伴有粘液、脓血,而又经久不愈,出了考虑痔疮、痢疾、肠炎外,还要重点考虑大肠癌的可能。粪便隐血和肛门指检尤为重要。 (9)乳房肿块,乳头溢液。 一般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小叶增生、乳腺癌的病患可能。一般要求妇女在两次经期中间自查,采取触诊的方法以顺时针方向平模乳房各部,直至发现异常后及时就诊。 (10)白带增多,阴道流血。 经期外有不规则少量阴道出血,性交时出血。考虑子宫颈炎症及癌肿。 (11)无痛血尿、间歇出现。 血性尿且不觉疼痛,考虑结石、结核、炎症、癌肿可能。膀胱镜及肾盂造影可作为主要检查手段。 (12)贫血发热,淋巴结大。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肺癌诊疗方案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肺癌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 病史和症状 ﹙1﹚对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呛咳,反复痰中带血时应予警惕,特别是在40岁以上的男性,但青年也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2﹚慢性咳嗽者,当咳嗽性质发生改变,肺部局限性炎症反复发作,也应警惕。 ﹙3﹚对长期吸烟、慢性咳嗽,有家族肿瘤病史者,以及对某些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史者,应列为重点定期检查。 ﹙4﹚对诊断为肺结核者,经抗痨治疗无效或治疗后病灶好转而又出现新的病灶者,应进一步检查来排除肺癌。 ﹙5﹚对一些肺外表现如恶病质,内分泌改变表现的异位甲状腺素、高钙血症(鳞癌),抗利尿素分泌失常的低钠血症 (小细胞癌),异位ACTH分泌为主的Cushing综合征(小细胞癌)。骨骼方面如杵状指(趾),增生性关节病。神经肌肉方面可出现肌无力综合征 (小细胞癌)。周围神经炎病,多发性肌炎。皮肤方面可出现皮肌炎、黑棘皮病、硬皮病等,出现以上情况时都应注意。 2. 体征:全面细致检查,注意淋巴结肿大、皮下结节、静脉充盈、骨关节、神经系统等。 3. 影像学诊断:X线检查对肺癌诊断价值很大,其确诊率可达80%以上。中心型肺癌常以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门增宽、肺门块影为特征;周围型肺癌常见肺部单发结节、孤立性块影,肺炎型或粟粒型肺浸润。支气管造影可明确支气管的狭窄、梗阻及充盈缺损情况。CT为70年代发展起来的诊断方法,CT的密度分辨力高,可分辨出组织间0.5%的X线衰减密度,而普通X线片为2.8%,其次CT的横断面无影像重叠,故能显示隐蔽部位的肿瘤,如胸膜下,肺周围、纵隔旁的病变。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临床路径(徐州)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骨继发恶性肿瘤(ICD10:C79.500)。 2.无法手术或者患者拒绝行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头颈部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0,中文版)、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自身经验。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骨转移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09)等。 1.临床症状: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常见的症状有:癌性骨痛、活动障碍等。 3.辅助检查:X线、CT、MRI、全身骨显像、PET-CT、肿瘤标记物等。 4.有明确癌症病史,影像学符合骨转移典型表现。 5.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骨继发恶性肿瘤(ICD10:C79.500)疾病编码。 2.无法行手术,或患者不愿行手术,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住院日≤4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生化全项 胸部增强CT 肿瘤相关抗原测定C12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SCC) 淋巴细胞免疫分析(NK)、淋巴细胞免疫分析(T) 异常蛋白(TAP)检测 ECT全身骨显像 凝血功能[普诊] 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 转移部位MR增强 其它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喉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0,中国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骨转移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09)等。 (七)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时机。 1.可用放射增敏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 2.可用放疗防护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目前不建议与增敏剂同时使用。 3.可同时用中草药口服和/或中成药调理。

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第四章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一、头颈部恶性肿瘤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指颅底到锁骨上、颈椎前这一解剖范围内的所有恶性肿瘤,这些肿瘤可以来源于耳鼻咽喉、口腔、涎腺、头面部软组织、颈部软组织和甲状腺等部位,一般不包括颅内、颈椎及眼内的肿瘤。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鳞癌。本章只讨论鼻咽癌、鼻腔和鼻旁窦恶性肿瘤、喉癌和甲状腺癌。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1.抗肿瘤药物治疗前需取得明确的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疗效。 2.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复杂,各种治疗手段间的配合繁复,对个体化的要求较高,因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治疗,并且以综合治疗组(MDT)的形式开展。 3.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各种治疗手段可能造成并发症,疾病本身和治疗都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因此需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还需重视患者的对症治疗和护

理。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耐受性。 4.患者的合并症会影响诊断、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合并症评价应在治疗前完成,在制定整个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合并症因素。 5.应重视生活质量的评估与改善。 6.由于同步化放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放疗或序贯化放疗,但不良反应较重。因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并需重视不良反应的处理。 7.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以免降低疗效。 (一)鼻咽癌 鼻咽癌传统上的标准治疗是放疗,但这一疾病在头颈部肿瘤中最易发生远处转移,并且局部晚期鼻咽癌在单纯放疗后局部复发率也较高,化疗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1.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同步化放疗序贯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降低局部、区域和远处复发率,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这一治疗策略适于T1-2aN1-3M0以及T2b-4 N0-3M0的患者。在同步化放疗后可加用。

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病因:恶性肿瘤又称癌症,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癌症,常见的癌症有血癌(白血病)、骨癌、淋巴癌(包括淋巴细胞瘤)、肠癌、肝癌、胃癌、盆腔癌(包括子宫癌,宫颈癌)、肺癌(包括纵隔癌)、脑癌、神经癌、乳腺癌、食道癌、肾癌等。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切地弄清癌细胞生长的机制,即基因突变的规律。然而,我们已知一些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例如环境因素:吸烟、有毒化学气体、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等;物理因素:辐射、紫外线、食物过热等;精神因素:长期焦虑、紧张,精神忧郁、压抑等;内分泌与代谢:内分泌紊乱、化学物在体内的代谢等都可能引发癌变;遗传有时也是癌变的起因。长期暴露于致癌物中的人,罹患癌症的几率较高。癌症在我国死因统计中,居第一或第二位、就目前所知,癌症种类有一百种以上。但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是两项致癌主因。 忠告 预防恶性肿瘤,首先自己要注意环境因素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自己饮食,加强锻炼和保持心情舒畅。对下列情况提高警惕: (1)发现原因不明的消瘦、无力,上腹无规则的慢性疼痛,食欲下降。 (2)非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有乳头流水或能挤出液汁。 (3)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 (4)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久治不愈。 (5)中年以上的妇女,性交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时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是停经数年后又来月经,白带明显增多。 (6)不伴腹痛的逐渐加深的黄疸和上腹包块。 (7)肝脏肿大的速度较快,并伴有肝区疼痛。 (8)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 (9)皮肤溃烂长久不能愈合。 (10)黑痣突然增大,同时伴有灼痒、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 (11)反复发热和顽固性的牙齿出血,皮下出血和进行性贫血。 (12)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高热。 (13)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和灼痒不适。 (14)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感觉异常,动作失调或伴大小便有时失禁 (15)无明显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 一、概述 恶性淋巴瘤(也称为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13年,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5/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淋巴瘤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制订我国常见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规范。 二、淋巴瘤的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二)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血沉、乙肝和丙肝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或)活检等。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危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四)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窥镜等。 1.CT: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无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CT。 2.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 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子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 检查,尤其对于不宜行CT 增强者,或者作为CT 发现可疑病变后的进一步检查。 3.PET-CT:除惰性淋巴瘤外,PET-CT 推荐用于有条件者的肿瘤分期与再分期、疗效监测、肿瘤残存及复发时的检查;PET-CT 对于疗效和预后预测好于其他方法,可以选择性使用。 4.超声:一般不用于淋巴瘤的分期。对于浅表淋巴结和浅表器官(如睾丸、乳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诊具有优势,可以常规使用;对于腹部、盆腔淋巴结可以选择性使用;对于肝、脾、肾、子宫等腹盆腔实质性器官的评估,可以作为CT 和MRI 的补充,尤其是不能行增强CT 时。超声可用于引导穿刺活检、胸腹水抽液和引流。 (五)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主要手段。病理诊断的组织样本应首选切除病变或切取部分病变组织。如病变位于浅表淋巴结,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 腋窝淋巴结。粗针穿刺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初次诊断时,最好是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对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粗针或细针穿刺获取的病变组织来诊断。淋巴瘤的病理诊断需综合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尚无一种技术可以单独定义为金标准。

常见恶性肿瘤

常见恶性肿瘤 [单项选择题] 1、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A.腹部肿块 B.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低热等 C.肠梗阻症状 D.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E.阵发性绞痛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是结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粘液。其他如腹痛、腹部肿块、全身症状是结肠癌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肠梗阻一般属结肠癌的晚期症状。 [单项选择题] 2、诊断肿瘤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 A.临床表现 B.血清学检查 C.影像学检查 D.内镜检查 E.病理学检查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诊断肿瘤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 [单项选择题] 3、直肠癌切除术能否保留肛门,主要取决于()。 A.肿瘤距肛门的距离 B.肿瘤的病理类型 C.肿瘤是否已侵犯肠管周围 D.肿瘤有无远处转移 E.左半结肠的长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肠道肿瘤的根治术要求切除肿瘤及上下各一段肠管及其系膜淋巴结,因此,直肠癌根治术是否能保留肛门取决于肿瘤距肛门的距离,而非病理类型和左半结肠的长度。对于即使局部有浸润或远处有转移而无法行根治术的直肠癌,也要视肿瘤距肛门的距离,采取保留或切除肛门,或单纯造瘘等姑息性手术。

[单项选择题] 4、结肠癌Dukes分期中B期是指()。 A.癌达粘膜下层 B.癌累及肠壁肌层 C.癌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 D.有淋巴结转移,仅局限于结肠旁淋巴结 E.有淋巴结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根据我国对Dukes结肠癌分期法的补充,分为:癌仅限于肠壁内为DukesA期;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为B期;穿透肠壁有淋巴结转移为C期;有腹腔转移或远处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器官无法切除者为D期。 [单项选择题] 5、男性,60岁,上腹部隐痛不适3月余,伴纳差,乏力。体检:腹平坦,无压痛,未及肿块,移动性浊音(-),B超检查,肝左叶见一直径1.5cm光团,胃镜示胃窦部溃疡病变,织学检查高分化腺癌,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 A.化疗 B.肝动脉插管化疗 C.胃大部切除加肝左叶切除 D.免疫治疗 E.放疗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例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胃镜显示,胃窦部受侵犯,在切除原发病变的同时,应连同受侵脏器一并切除。 [单项选择题] 6、肺癌常见的症状是()。 A.脓性痰 B.白色泡沫样痰 C.刺激性咳嗽和血痰 D.胸闷,气短 E.肺部干啰音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肺癌常见的症状是刺激性咳嗽和血痰。刺激性咳嗽是癌肿在较大支气管内生长引起,血痰为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少量咯血。中年以上久咳不愈或出现血痰,就应提高警惕。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第一部分:前言 恶性肿瘤的发病和分布有地理和区域性差异,也有 性别和年龄特点。在我国常见而又重要的恶性肿瘤有食管癌、胃癌、肺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目前恶性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知道引起肿瘤发病的一些条件和因素。人类的大部分癌症(80%左右)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有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饮食不卫生,环境污染,职业因素,生物因素如病毒、寄生虫。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内分泌机制紊乱所致的激素水平异常等内源性致癌因素,外源性因素如放射线和一些化学药物等。因而,可以说癌症病因虽不清楚,但是可以设法预防,或在早期发现,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以下着重介绍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自我发现、诊治 和预防。 第二部分:目录 一)食管癌 二)胃癌

肺癌 大肠癌 五)肝癌 宫颈癌恶性淋巴瘤 白血病 第三部分:正文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1 食管癌) 1自我诊断: 食管癌在早期阶段症状轻微,时隐时现,主要为 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适、疼痛或烧灼,食物通过时有异物感或摩擦感,有时吞咽食物时在某一部位有停滞或轻度哽噎,有时有剑突下或上腹不适,呃逆、嗳气等,这些早期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上述症状在食管炎或其他良性疾病时也可出现,因此要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做有关检查。早期食管癌如不及时诊治,经过若干时间后上述症状会逐渐加重。直至出现吞咽困难并进行性加重,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时可出现胸背痛、上腹痛、声音嘶哑,穿孔后合并有呛咳或大出血、肺炎、脓胸等晚期征象。 2确诊方法: 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拉网作脱落细胞检查,及食管 镜或纤维内窥镜检查同时取活检,作病理学检查。 3治疗原则: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1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一)癌痛病因。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3.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1.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

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2)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治疗后慢性疼痛也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2.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相比较,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程外,还可表现出不同于急性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如伤害感受器过度兴奋、受损神经异位电活动、痛觉传导中枢机制敏感性过度增强、离子通道和受体表达异常、中枢神经系统重构等。 三、癌痛评估 癌痛评估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的原则。 (一)常规评估原则。 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护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对于有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应当将疼痛评估列入护理常规监测

323.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路径

恶性肿瘤骨转移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恶性肿瘤骨转移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骨继发恶性肿瘤(ICD10:C79.500)。 2.具有手术治疗指征。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骨转移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09)等。 1.临床症状: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常见的症状有:癌性骨痛、活动障碍等。 3.辅助检查:X线、CT、MRI、全身骨显像、PET-CT、肿瘤标记物等。 4.有明确癌症病史,影像学符合骨转移典型表现。 5.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骨继发恶性肿瘤(ICD10:C79.500)疾病编码。

2.无手术禁忌,当患者原发肿瘤及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6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记物系列; (3)心电图、胸部CT; (4)肿瘤部位X线片、CT、MRI检查,包括强化或增强扫描; (5)全身骨显像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根据患者病情,行必要时行心、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PET-CT检查、病理学检查。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骨转移瘤外科

治疗专家共识》(2009)等。 1.符合骨继发恶性肿瘤需手术治疗者。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脊柱转移瘤可选:椎板切除、椎体部分切除、全脊椎切除、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四肢骨转移瘤可选:病灶刮除、病灶切除术,并根据病情选择固定方式:外固定支架、骨水泥、髓内针、钢板螺钉、关节假体等。 2.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过3小时可加用1次。 (八)手术日。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及手术内植物:脊柱转移瘤可选:椎板切除、椎体部分切除、全脊椎切除、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

常见恶性肿瘤分期表n

UICC的胃癌TNM分期 胃癌TNM分期 原发肿瘤T Tis 局限于粘膜层未累及粘膜固有层 T1 侵润粘膜或粘膜下层 T2 侵润肌层或浆膜下 T3 穿透浆膜层 T4 侵及邻近结构,或腔内扩展到食管十二指肠 区域淋巴结N N0 无淋巴结转移 N1 1--6个淋巴结转移 N2 7--15个淋巴结转移N3 16个及以上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胰后淋巴结、肠系膜 根淋巴结、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 0期TisN0M0 Ⅰa期T1N0M0 Ⅰb期T1N1M0 T2N0M0 Ⅱ期T3N0M0 T2N1M0 T1N2M0 Ⅲa期T4N0M0 T3N1M0 T2N2M0 Ⅲb期T3N2M0 Ⅳ期T1-3N3M0 T4N1-3M0 TNM1 AJCC肝癌TNM分期 TNM描述 T1单个,最大直径<2cm,无血管侵犯 T2单个,最大直径<2cm,有血管侵犯 单个,最大直径>2cm,无血管侵犯 多个,限于一叶,直径<2cm,无血管侵犯T3单个,最大直径>2cm,有血管侵犯 多个,限于一叶,直径<2cm,有血管侵犯 多个,限于一叶,直径>2cm,有或无血管侵犯T4多个,侵犯一叶以上 肿瘤侵犯主要门脉或肝静脉分支 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N1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AJCC的肝癌TNM分期 分期T N M ⅠT1 N0 M0 ⅡT2 N0 M0 ⅢT1 N1 M0 T2 N1 M0 T3 N n M0 Ⅳa T4 N n M0 Ⅳb T n N n M1 UICC的胆囊癌TNM分期 TNM描述 T0无肿瘤病理学依据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一》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一》 大肠癌 高危对象 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 筛查建议 一般人群”筛查: (1) 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每10年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2) 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 (3) 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符合“有大肠癌家族史”直系亲属筛查:

(1) 1位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发病年龄小于60岁)、2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意发病年龄),40 岁开始(或比家族最小发病者发病年龄小1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查,每5年1次肠镜检查; (2) 有一级亲属家族史的高危对象(仅1位,且发病年龄高于60 岁):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测,每十年一次肠镜检查。 预防建议 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临床治疗43例病例分析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临床治疗43例病例分析 目的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首诊正确率及规范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43例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中康复32例。结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如能早期进行诊断,手术选择适宜,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加强护理,大多数患者均能恢复健康。 标签:妇科;恶性肿瘤;临床;治疗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疗效得到较大改善。部分妇科恶性肿瘤经规范诊断、治疗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40%~90%。这与准确的诊断、规范的治疗密切相关。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9年5月对43例妇科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了介入技术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3例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年龄31~67岁。卵巢癌20例:Ⅲ期12例,Ⅳ期4例,复发癌4例;子宫内膜癌7例:Ⅱ期2例,Ⅲ期4例,Ⅳ期1例;子宫颈癌16例:Ⅱb期8例,Ⅲa期1例,Ⅲb期7例。 1.2 介入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进行股动脉穿刺,插入5.0~6.0 F的Cobra 导管,其先端置于腹主动脉下端进行造影,观察血管走行、病变部位及供血情况,然后将导管置入对侧髂内动脉至子宫动脉,双侧同法留置导管,再次造影,固定后送回病房灌注。 1.3 化疗药物选择及用法用量鳞癌取“BVMP”方案(BLM16 mg,VCR 2 mg,MMC 10 mg,CDDP 75~100 mg),腺癌取“VPC”方案(VCR 2 mg,CDDP 75~100 mg,CTX 400 mg),应用输液泵控制灌注。CDDP需灌注5~7 h,5-Fu需灌注12~14 h,其他药物可快速灌注,最后返回导管室,根据情况用碘油或明胶海绵栓塞,拔管术毕。对于鳞癌及腺癌于拔管后继续静脉化疗及输液4 d,鳞癌每日给BLM 8 mg,腺癌每日给CTX 300 mg。疗程间隔为3周。疗效判定标准按WHO实体癌治疗标准观察疗效[1]。 1.4 诊断依据以手术标本和诊刮组织的病理结果为依据,辅以B超、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 结果 本组病例在介入治疗后10 d复查,发现宫体变小、瘤体缩小、宫旁组织变软。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患者的子宫癌瘤大小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复查:PR 27例,SD 12例,PD 4例。均在介入治疗后2~3周实施手术切除。患者均完成既定手

常见10大恶性肿瘤是些

常见的10大恶性肿瘤是哪些 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报告,全球最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按发病率由高到低排列为:肺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口腔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淋巴癌、前列腺癌。 造成我国人死亡的10种主要恶性肿瘤依次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直结肠肛门癌、白血癌、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膀胱癌等。 全世界以肺癌、乳腺癌增加最为明显,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呈上升趋势,宫颈癌大幅度下降,食管癌有所下降。 中国十大恶性肿瘤是哪些? 我国常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有: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鼻咽癌等十大肿瘤。其中以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最为多见,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0沧80% 2006中国十大恶性肿瘤排行榜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为130 . 3 —305.4/10万人,女性为39 . 5-248 . 7 /10万人。 中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6 %)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结/ 直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脑肿瘤; 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2 %)分别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癌、子宫癌、脑肿瘤。 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均为肺癌。 肺癌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多年吸纸烟每日40支以上者,肺鳞癌和未分化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城市居民肺癌的发病率比农村高,这可能与大气污染和烟尘中含有致癌物质有关。因此应该提倡不吸烟并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列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率的第二位,近年 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26 万人,其中我国占42-45% 。我国的每年约23 万人死于肝癌,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和第一位【1,2】。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3] 但由于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发现后多属于中晚期,仅10% 患者可行手术切除,其术后五年累积复发率亦达到60%[4] 。因此,包括早期肝癌的治疗已由单一手术方式转变为综合治疗模式,即多种治疗模式序贯联合应用。在肝癌治疗模式中,微创介入 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并己由传统的肿瘤介入放射学发展为B超、MRI, CT, DSA, PET、内镜及腔 镜引导的微创治疗,如超声聚焦刀消融、氢氦刀消融、射频消融、化学消融(无水酒精、乙酸等)和生物治疗等多种微创治疗方法[5. 6] 。从其途径上可分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两大类,其原理上则分为化学性与物理性等两大类,方法繁多。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最大限度地减 灭肿瘤负荷和保留正常肝功能提供了可能,但由于肝癌易转移和复发特性,任何单一治疗手段均不满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肝癌的微创治 疗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并在肝癌整体治疗的模式和格局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7,8] 微创治疗创伤小,优势明显,疗效满意,不仅是

肝癌治疗重要的方法补充,而且已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治疗环节。 目前针对肝癌患者治疗模式,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和成熟的是选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on ,TACE) 联合经皮肝肿瘤消融术(Percutaneous ablations of tumor, PAT) ,但二者均有其本身局限性[5] a TACE 原理是通过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 脉,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混合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栓塞,使之在癌灶中长期存留,缓慢释放,同时阻断肿瘤血供,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 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