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观禅修-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内观禅修-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内观禅修对心智觉知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赵晓晨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论文摘要

心智觉知概念是Zinn根据东方佛教传统修行方式及理念提出的,继而出现很多类型的心智觉知训练,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生活有良好的促进效果,提升个体幸福感水平。内观禅修作为一种传统的心智觉知训练方式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重视。本研究拟探讨内观禅修对于个体心智觉知程度与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及其机制,探索其作为国人身心调适方法的有效性。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访谈研究相结合。准实验研究从纵向研究角度探讨内观前后参与者的心智觉知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变化;问卷研究从横向研究比较内观禅修者与人口学背景相似的对照组在二者上的差异;访谈研究描述内观禅修者人群特点,有助于解释内观禅修提高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

1、内观参与者主体人群主要包括三类:佛教信徒;从事身心灵方面工作或者感兴趣者及受前两类人影响者。学习目标主要为:促进自身佛教修行;好奇和渴望解决自身面临问题。

2、除与内观理念无关的描述维度外,内观禅修者在心智觉知总分及各维度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接触内观者。接触内观禅修时间长和日常生活中练习时间多的被试在心智觉知部分维度上分别好于接触内观短和练习时间少者。

3、内观禅修者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未接触内观者。

4、心智觉知水平提高是个体修习内观后主观幸福感提高的作用机制。内观禅修一方面作为一种静修方式,让个体在安静环境中,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和身体感受,面对自己的内心,有助于保持身心良好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平等心训练,帮助个体处理生活中应激时更理智。

5、除严重心理问题者,内观禅修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针对各类人群具有普适性,负面作用小,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生活均有一定的促进。

关键词:内观禅修心智觉知主观幸福感

目录

引言 (1)

第一部分研究概述 (2)

一、问题提出 (2)

二、研究目的与假设 (2)

三、研究意义 (3)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5)

一、内观禅修 (5)

1、内观定义 (5)

2、内观课程简介 (7)

3、静修 (9)

4、内观相关研究 (10)

二、心智觉知 (13)

1、心智觉知定义 (13)

2、心智觉知的作用机制 (15)

3、心智觉知训练方式及主要技术 (17)

4、心智觉知的测量 (18)

三、主观幸福感 (21)

1、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21)

2、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22)

3、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25)

4、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29)

四、内观禅修对心智觉知能力及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相关研究 (30)

1、心智觉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30)

2、内观禅修对对心智觉知能力及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相关研究 (32)

第三部分实证研究 (32)

一、研究一十日内观课程对心智觉知能力及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准实验研究 (32)

1、方法 (32)

2、结果 (35)

3、讨论 (37)

二、研究二不同水平内观修习者心智觉知能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38)

1、方法 (38)

2、结果 (40)

3、讨论 (49)

第四部分访谈研究 (54)

一、方法 (54)

二、结果 (55)

三、讨论 (68)

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 (75)

一、研究回顾与主要结论 (75)

二、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76)

参考文献 (78)

附录 (84)

后记 (91)

引言

2008年12月,怀着对禅修是做什么以及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的好奇,经一位朋友介绍,研究者了解到了内观禅修,顶着期末复习考试的压力一个人南下广东,开始了十日内观之旅。十天的课程下来,感触和收获是难以一言而尽的,一同参加课程的每个人都对这个方法赞叹有加。这是让研究者出乎意料的,进而对这个方法充满兴趣,出于心理咨询专业的敏感,研究者意识到这个方法可能对个体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具有帮助,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渴望深入下去探个究竟。

不知从何时起,压力这个词开始在各大媒体屡见不鲜,升学、择业、晋升、买房、婚嫁、医疗等等压得现代人无论老少“烦”、“郁闷”等字眼整日挂在嘴边。很多人感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衣食住行越来越舒适、方便,与此同时生活却越过越无聊。抑郁症频发,从大中小学生到明星大腕自杀事件也一度成为新闻的热点。另一方面,却悄然出现了很多减压会所和自助读物,身心灵整合这一名词已不再新鲜。每每想到此,不禁要问,现代人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从对于各类物质享受的追求慢慢看回自身,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一次地为人们所重视,铺天盖地的国学热同时禅修也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修身养性方式渐渐为现代人所熟悉,人们希望去寺院中体验悠闲生活,缓解工作生活中的精神压力。

正是在这时内观禅修逐渐为国人所知,它所倡导的非宗教性,包容所有的人前来参加;而它的主旨“将烦恼连根拔除”,对于处在重重压力、纷繁烦恼中的现代人无异于是痛苦中的一线曙光。内观禅修究竟是否能提起这样的效果,是研究者最想了解的问题。

不止在国内,类似的问题同样困扰着西方人,以内观禅修等源自东方佛教传统的方法启发西方心理学家,诞生了心智觉知这一概念及形形色色的心智觉知训练方式。这些训练是否能达到提高心智觉知程度进而帮助个体更好的生活?对内观禅修的研究必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得解答这一问题。

第一部分研究概述

一、问题提出

心智觉知这一概念虽然始自于东方,却是在西方得以发展,目前国内对于心智觉知的研究很少,且大部分为综述,实证研究非常缺乏。对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智觉知方法,如气功、太极等方式也少有从心理学尤其是心智觉知的角度进行研究。故心智觉知这一概念对于国人以及东方传统文化背景中产生的方法是否适用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另外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心智觉知训练对个体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有广泛的好处,能够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但针对其机制的探讨不够,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

现代人的压力和心理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种身心调节方式也逐渐增加。但目前对身心调适方法研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出于取样方便和学校心理教育资源较多,这些研究大多针对学生群体,针对其他群体的较少;二是已有方法大多需要接受专业培训,一来价格高,二来这类培训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很多有相关需求者难以接触到;三是很多方法来自西方,针对中国人跨文化使用效果难以保障。根据以上不足,目前对于一种针对大众群体、廉价且符合中国背景的方法是非常缺乏的。

已有研究显示心智觉知训练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但其在国内普及应用显然并非易事,如果内观这种源自东方佛教背景的方式能够同样达到现有心智觉知训练的效果,那么将其作为一种现代人身心保健的方式将是更为方便适用的。目前针对内观的研究总体数目不多,且大多来自西方背景,在东方有佛教传统国家中较少,国内目前仅有少量相关的综述。

二、研究目的与假设

1、研究目的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旨在探索内观禅修作为一种心智觉知训练方式在国人中的应用,及其对于心智觉知能力与主观幸福感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如下的问题:

(1)对目前国内参与内观禅修人群特征进行描述。

(2)探讨内观禅修前后参与者心智觉知与主观幸福感的变化。

(3)探索内观禅修者与人口学背景类似的未参与者在心智觉知与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及内观禅修水平不同者之间的差异。

(4)探究心智觉知在内观经验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

(5)对内观禅修方法在国人身心调适中的作用及适用性。

2、研究假设

假设1:不同类型内观参与者参与内观禅修动机有所差异。

假设2:经过内观修习后,参与者的心智觉知水平、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提高,主观幸福感变化程度随心智觉知水平变化程度而变化。

假设3:内观禅修者心智觉知与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人口学背景相似的对照组,接触内观时间长、日常生活中坚持内观好的被试心智觉知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好于接触时间短和坚持不好者。

假设4:心智觉知水平在内观经验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中介效应。

假设5:内观禅修是一种针对各类人群普遍适用的身心调适方法,对个体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都有促进作用。

三、研究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

丰富心智觉知研究理论:心智觉知已越来越广泛的作为一种临床干预方式,研究已经证实心智觉知训练对个体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有广泛的好处,能够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但针对其机制的探讨不够,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心智觉知这一概念正是基于内观等东方佛教方法和其理念,故研究内观对心智觉知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可以从这一概念的源头着手,解释其影响机制,为心智觉知训练进行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进一步解释宗教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宗教心理学中对于信仰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到目前为止仍未得到一致的结论,但目前大部分结果支持宗教信仰对于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内观禅修是佛教修行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内观禅修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助于为宗教信仰对主观幸福感的

促进作用提供依据,并解释促进作用的机制。

2、研究的实践意义

为内观禅修的应用提供实证支持: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压力水平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减压。内观以它所倡导的非宗教性,包容所有的人前来参加;而它的主旨“将烦恼连根拔除”对于处在重重压力,纷繁烦恼中的现代人无异于是痛苦中的一线曙光。探讨其究竟能否帮助人们根除烦恼,这一过程又是如何发生的,可以让更多的人对这一个古老的方法有所了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推广其对于身心健康的积极效果,帮助现代人减压,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一、内观禅修

1、内观定义

毘钵舍那(Vipassana),简称内观,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内观静坐的最终目标是证得完全的解脱和全然的觉悟。它的目的决不是仅仅只为了治疗身理上的疾病。可是许多由心理或情感因素所引起的病症都会被根除,这些均是心净化过程的副产品。事实上,修习内观可以根除三大苦的根源,亦即:贪爱、瞋恨与愚痴(贪嗔痴)。透过持续不断的练习,静坐可消缓日常生活上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对愉悦或不愉悦的境遇而不平衡的生起习性反应的旧有情结一一被解开。

虽然内观技巧是由佛陀所开展出来,但这并不等于只限于佛教徒才可以修习,也绝对没有必要改变信仰。不会因为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冲突。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获得实际的效益。

(1)内观的特点:

是一种能将苦从根拔除的方法,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每一个人因而能对社会有正面的贡献,是一种净化心灵的方法,使我们能以宁静、平稳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上的紧张、困难和问题;不是基于盲目信仰的一种典礼或仪式,不是一种知识上或哲学上的满足,不是一种休闲、度假或社交的机会,不是对日常生活磨难的一种逃避。

(2)师承传统

内观禅修是南传上部座佛教禅修的重要修行方法,佛陀在《入出息念经》和《念处经》中,对内观禅修做了很详细的阐述。

南传佛教又称南方佛教、南传上座部。指传布于南亚的佛教。分布在南亚地

区的佛教,可大别为四类:(1)流布于现在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的南方上座部佛教。(2)兴起于越南,而与儒道二教混融的混成佛教。(3)过去在柬埔寨曾盛极一时的吉蔑民族所信奉的佛教。(4)爪哇、苏门答腊、马来半岛等地所传的南海佛教。上列四类中,第三、四类现今仅存艺术的遗迹。第二类属中国佛教系统。第一类又称为巴利佛教,盖此系统大部分均依据巴利语圣典。而所谓南传佛教,主要即指此系而言。早期我们习惯上称北传佛教为大乘佛教,称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不过南传佛教的信仰者,自认是佛教的正统,自始就非常排斥小乘佛教的称呼。

内观禅修方法、门派众多,不同师承传统所教授的内观法虽然本质相同,但是方法有所差异。其中由葛印卡及其授权的助理老师所教授的内观课程有完整清晰的课程体系,在全球各地有一百余内观中心,对持各种信仰者完全开放,在佛教界及世俗中有广泛的影响,本研究所指的内观禅修即为由葛印卡老师及其授权的助理老师所教授的内观禅修法。

内观是由释迦牟尼佛所传下,在阿育王时期,由须那迦(Sona)及郁多罗(Uttara)二位尊者传至缅甸。二十世纪初期缅甸最有名的雷迪尊者(Ledi Sayadaw)将此法门依次下传:(1)铁吉老师(Saya Thetgyi);(2)乌巴庆老师(Sayagyi U Ba Khin);(3)S.N.葛印卡(S.N Goenka)。

葛印卡老师是印度裔人士,在缅甸出生成长。当他在缅甸居住时,在良好的因缘下,跟随当时身任政府要职的乌巴庆长者学习内观。葛印卡老师跟随乌巴庆长者修习了14年后,移居印度并在1969年开始传授内观法。自此,得葛印卡老师教授的学生数以万计,包括来自东、西方各国,不同种族及宗教的人士。1982年起,葛印卡老师开始委任助理老师协助他指导课程,以应付课程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葛印卡老师的领导下,世界各地均成立了静坐中心,包括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纽西兰、法国、英国、日本、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尼泊尔等。中国内地内观中心包括位于福建南禅寺的华南内观中心,沈阳华圣寺内观中心,梅州千佛塔寺内观中心和广州南湖内观中心等。

(3)与内观疗法的区别

在文献检索中输入内观,出现频率更高的是日本心理学家吉本伊信在1937年创建的内观疗法(也有研究者称之为内观法,Naikan therapy)。这种方法是个人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中的基本人际关系的回忆、回答内观3个项目的具体的提问,从而对自己的历史进行验证,从所得到的结果可以彻底洞察自己的人际关

系,改变自我中心意识的一种精神治疗法。内观3个项目个体针对身边的人,特别是母亲或者其他亲人,分别为:我所得到的;我所付出的和我给别人添了麻烦。研究显示,内观疗法不仅对神经症,包括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和应激相关障碍等有治疗效果,对精神健康的人也能显示其意义和价值。

从方法起源、方法目标和具体方法等角度来看,内观疗法与与本研究所指的内观为不同的方法。

2、内观课程简介

针对不同层次的修习者,内观课程从10日至60日不等,其中10日课程是参加其他课程的必备条件。目前内观十日课程为葛印卡老师委任助理老师带领,教授内容为葛印卡老师授课录音录像,助理老师负责按照课程进度播放录音录像及解答学生问题。故全球所教授的内观十日课程内容和其设置是一致的。

透过观照,内省身心而自我净化,过程绝不容易,学员必须下很大的功夫。学员必须经由自己的努力,方可得到自身的体验,其它人绝不能代劳。学员必须从头到尾参加整个课程,不可中途离开,并遵守课程规则及行为规范。

(1)行为规范

戒律是修习的基础,所有参加课程的人在课程进行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五戒:不杀害任何生命;不偷盗;不淫(意思是:禁绝所有性行为);不妄语(不说谎);不用所有烟酒毒品。曾参加过课程的旧学员还须加持守三戒:过午不食;不进行感官方面的娱乐、不装饰身体;不用高大或豪华的床。

(2)其他规则

认同老师和内观技巧;禁止其它方法、仪式与礼拜;可在指定时间会晤老师;神圣的静默(禁止学员间任何形式的沟通);男女分隔;禁止身体接触;禁止携带宗教物品、念珠、水晶、护身咒符等;禁止携带烟、酒、毒品、麻醉迷幻药;衣着应简单、端庄且舒适;禁止与外界接触;不得听音乐、阅读、书写;不得携带录音机与相机。

(3)课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前三天的课程,观息法(Auapana)。以觉知呼吸为对象来训练心念的集中。要求学员只能观察纯粹的、自然的、一进一出、自己的呼吸。因为呼吸是探讨自身实相的一个工具,是沟通身心的一座桥梁。人的呼吸机能兼具意识与无意识,刻意与自然动作的模式,体会到生命无常变化的本质。过道德的生

活、守戒律,心念才能平静下来。守戒是这方法的基础,其目的是以纯净的戒为基石,训练心的专注力,使烦燥不安的心与身安静下来。前三天的观息法训练是为第二阶段做准备。这是戒、定的部分。

第二阶段,第四到第九天。学习内观法,观察身心的实相,进入智慧的部分。此阶段训练的课题是有次序的观察全身自然呈现的感受,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分开一部分、一部分的去觉知身体上所呈现的感受。从粗重到细微、再细微的感受;直到细微到细胞的变化生灭,微原子粒的振动。不论是对粗重的,还是细微的感受,也不论是对愉悦的或是不愉悦的感受,都要保持敏锐的觉知和平等心,觉知感受而不生起盲目的习性反应,不再繁殖更多的痛苦,同时内心的痛苦烦恼也会一层层的浮起而消除,继续不断的修习体验到无论任何的感受都有是同样的生起后渐渐消失;体验心念物质的无常变化。目的是体验无常,驱除贪爱、憎恨、愚痴所带给您的烦恼痛苦的情绪。

第三阶段,第十天,学习慈悲观。发展爱心,感谢心。由于修习内观(Vipassana)清净心念,体验身心的无常、苦、无我而对人们生起爱心。将自身在这十天中得到一点点的自在、安详、和谐,愿与人们分享,愿人们快乐、和谐、得到自在。目的是消融自我,发展无私的爱心,把内观修习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4)每日作息时间

表1 内观课程每日作息时间表

时间事项

早上

04:00 清晨起床钟

04:30-06:3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禅坐06:30-08:00 早餐及休息

上午08:00-09:00 大堂共修*

09:00-11:0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禅坐

11:00-12:00 午餐

12:00-13:00 休息(可向助理老师个别提问)

下午13:00-14:3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禅坐14:30-15:30 大堂共修*

15:30-17:0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禅坐17:00-18:00 茶点

晚上18:00-19:00 大堂共修*

19:00-20:30 葛印卡老师开示

20:30-21:00 大堂共修

21:00-21:30 大堂提问或回寝室就寝21:30 就寝——熄灯

加*时间段在进入内观法阶段后,被称为坚定意志力训练,即要求在这一小时中,学员要不睁开眼,保持手和脚的姿势不动进行禅坐。另外有几天的课程会根据课程安排,在此基础上稍作调整。

3、静修

内观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静修方式,探讨静修的概念及其对个体身心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有助于理解内观对个体的帮助及其机制。

静修(meditation)又译为打坐、静坐、沉思、冥想等,它是一种为了内在的安宁和超越所做的操练,因此这个词的翻译应该反映身心两方面,即身体的或外部的行为,和内在精神的目的与变化。静修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静坐,还包括以散步和舞蹈等为主的静修。不同的静修大多强调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个对象,如有的方法强调注意自己的呼吸,有的方法强调注意崇高的精神状态等。除内观外,其他方式的打坐、经行,以及其他一些传统的心智觉知训练方式,包括瑜伽等都是静修的方式。可以认为心智觉知的概念及其训练方式是来源于静修的。

根据Walsh等人的报告,静修可能导致很多好处。在生理方面,它能降低觉醒程度,增进大脑半球不同区域的同步性;在心理方面,它能促进放松,解除催眠状态,以及促进领悟、自我理解和自我控制技能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有助于人的成长。高级的静修还有助于超个人目标的实现。

针对好处产生的原因,从超个人精神医学角度讲,有两个假设:首先我们通常的心灵状态并非最佳状态;其次虽然未经训练的心灵布满阴云而且失去控制,但可以通过训练(即静修)使其达到澄明之境,并且这种训练能促进超个人潜能的发展。

具体而言,Walsh等人认为,尽管静修的实践和技术多种多样,但有6种共同要素构成了静修的核心,道德的训练、专注的形成、情绪的转化、动机的转向、意识的精炼和智慧的培养。

道德的训练是指静修中需要向内观察,这会导致痛苦,因为个体内心那些使不道德的行为得以滋生和强化的破坏性心理因素(如贪婪和怒火),就会在心理上显露出来。通过静修,道德的行为慢慢消解了人心的贪婪和怒火,代之以仁慈和宁静的美德。

训练注意力或专注的能力,即内观训练中的培养觉知力,是克服浮躁心境的

有效途径。

情绪的转换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不适当的破坏性情绪(例如恐惧和怒火)的减少;第二是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如爱、喜悦、同情;第三是培养沉着的品质,这种品质使人即使在遭遇强迫的情况下也无条件地保持着爱与同情。

在静修实践中,道德行为、注意力和情绪的转换会使动机朝着更健康、更具有超越性的方向转化。特别是沉溺和厌恶的强制性力量得以减少,渴望得到的东西变得更加精致而优雅,也更加内在,较少地看重得到而较多地看重给予,欲望也逐渐变得较少自我中心而较多自我超越。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向最高的需要层次攀升。

意识的精炼,对于经验中每一瞬间的新变化,能更加灵敏、精确、更有鉴赏力。通过静修,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知觉都会变得更灵敏,色彩变得更明亮,内在的世界变得更丰富。

对个体而言,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培养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需要无防御地开放地面对现实,面对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生命所遭受的巨大痛苦。这种智慧源自对心灵、自我、意识和宇宙的直觉领悟,它超越语言、概念、思考甚至表象,使自我得以更新并获得自由,从而实现静修的目的。

4、内观相关研究

一位课程助理教师指出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生活幸福程度与情商的关系远远大于智商,而在生活中某个领域开发出来的情商可以转移应用在其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你在家庭中发展出来的情商可以帮助你事业更成功。内观方法所练习发展的其中两项最关键的个人素质就是觉知力和平等心,比如很多人在生活中常常受到习性的牵制而不能觉知,使生活充满了痛苦,通过内观的练习,觉知的能力会增强。而通过练习观察身体细微感受(如痒、痛、酸、紧等等)的变化而培养心态的平衡,这也称为平等心,就像如果你能做到在你鼻子痒的时候不去挠,大腿酸痛的时候不坐立不安,到实际生活中你就会有更宁静、平稳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上的紧张、困难和问题,而不会逃避痛苦,因为人生总会有烦恼。所以,内观方法类似于一种开发情商的训练工具,它通过在身体上练习良好的心理习惯,来帮助你在日常生活的领域里创造更多的和谐和快乐,对社会作出正面的贡献。

目前国内缺乏从心理学角度对内观的系统研究,国外相关研究较少,主要集

中在欧美及印度、泰国等内观盛行的东南亚地区。研究主要从神经生理学及心理的角度探索内观的效果。

Sulekhaul等人(2006)将中年(30-55岁)内观长期修习者、苏丹克里亚瑜伽(一种身心灵修习方式)的长期修习者与非修习者进行睡眠模式比较时发现:长期修习人群慢波睡眠没有明显地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慢波睡眠有助于机体在睡眠中的自我修复,而其通常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较其他两类人群,中年内观长期修习者在睡眠中快速眼动阶段有显著性的增加。研究者对快速眼动阶段增加的意义尚不统一,目前的假设是其有助于维护记忆力。故而内观修习有助于延缓机体老化,对于睡眠有一定效果。另有研究者对内观修习者的心率、脑电波与非修习者进行比较。

Emavardhana和Tori(1997)招募泰国438名青年学生进行七日内观修习,结果显示与同年龄段对照组相比,其自我表征的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正向提升,自我防御机制更加成熟,更能够承受压力。伴随自尊增加冲动降低,参与者的佛教信仰也有显著提升。

对于内观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监狱犯人。Bowen等人(2006)检验了内观课程对于狱中犯人物质滥用情况及其相关的心理影响。在某监狱中,63人自愿报名参加十日内观课程,其中57人完整课程,29人参与后测,另一组犯人在这十日内继续接受狱中常规管理(共242人报名,173人全程参与,58人参与后测)。三个月后测试显示,完成内观课程的犯人酒精、大麻和可卡因使用明显减少,同时抑郁等心理问题有所减轻,乐观程度增加。

Chandiramani (1995)将40名监狱犯人分成两组,20人学习内观课程,另外20人作为对照组,在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对40名犯人均进行画人测试。课程开始前两组犯人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后测中,相比对照组,学习内观课程的犯人有更多积极的变化,包括:自我的形象更加整体和平衡(自我形象更加完整、比例更协调),依赖性降低(纽扣、口袋等减少),攻击性降低(枪的形象减少)。结果显示内观禅修有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

Easterlin(1994)研究十日内观课程对参与者情绪的影响。通过前后测,结果显示,相比人口学变量相似的对照组,内观参与者在课程之后焦虑显著降低,满足感显著提高,抑郁水平提高。对于抑郁水平增加这一结果,研究者提出了两个可能的解释:一是内观经验比较丰富的参与者确实会在课程结束后体验到更加平和,但是内观初学者会在课程结束后体验到更多的混乱,于是结果显示参与者

在课程结束后整体抑郁水平增加。二是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课程后,个体的防御性降低,于是在自陈式量表中,个体报告的焦虑水平降低而抑郁水平增加。

针对内观初学者和内观经验丰富者的在认识和情绪方面的差异,Easterlin 和Carde?a(1998-1999)以19名初学者和24名经验丰富者为对象,在5天时间段中向参与者的传呼机发送测量题目。结果发现与初学者相比,经验丰富者报告了更积极的自我意识,更多积极情绪和接纳。两组内观禅修者的压力情绪都较未参加过内观的对照组更低,而自我接纳程度更高,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压力更容易导致消极的自我接纳。

针对内观禅修有可能对修习者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Shapiro(1992)选取了27名长期修行者(平均修行时间4.27年,其中16人修习内观,另外9人修习瑜伽、呼吸法等心智觉知训练方法)参与内观课程。在课程结束时,课程后1个月和课程后6个月请他们分别列出参与这次内观课程对自己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课程结束时及课程后6个月,参与者报告的积极影响数量都显著多于消极影响。

三次测试中,均有超过80%的参与者提到内观的积极影响。具体包括:更多的幸福和喜悦感;更多的积极思考,更加自信;做事更有效率;问题解决能力更强;接纳性更强,更加有慈悲心,对自己和他人更加宽容;更加放松,降低压力,适应性更强,能够更好得控制情感。

在三次测试,有17名参与者中至少一次提到内观课程对其有消极影响,2名参与者指出影响较大,其中修习时间越长的参与者提到消极影响的频率越高。研究者将消极影响概括为三类:个人影响、对人际关系影响和社会影响。13人提到个人影响,包括四类:更加消极,更多得看到自己的缺点和负面情绪;更加迷惘;对禅修状态的执着;和厌倦与疼痛。对人际关系影响包括家人反对;更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等。社会影响包括与社会产生更深隔绝,在现实社会中感觉不舒服,对环境过分敏感和难以融入社会。

研究结果有个看似矛盾之处,对于有禅修经验者(尤其是有内观经验者)而言,为什么有消极影响还会参加内观课程。研究者指出一定是参与者会在某种程度上感觉感觉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结果也显示,将近九成的参与者认为积极影响会大于消极影响。另外分析消极影响可以发现,参与者通常认为所列出的消极影响也在其积极的因素,或是在前一次中列出的消极影响在后一次测试中就消失了,这些并不能构成真正的消极影响。

另外研究者也指出,参与者学习内观的动机不同,有些是想放松,有些是与精神信仰相关。根据动机的不同,参与者在内观中达到的层级也不同。同时内观是源自佛教的古老方法,对于不同宗教信仰者在适应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

Dibert(2009)总结现有的内观研究发现,很少有研究关注内观禅修是否能够达到其在佛教传统中所宣称帮助个体获得智慧、理解力,遵从恰当的行为进而获得心灵解放。他试图了解内观这种基于佛教背景的修习方式如何影响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增加慈悲心。他运用扎根研究选取20名内观修习者进行访谈,结果核心可以概括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just like me),即内观通过增加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独立(无需凭借他物)进行感知的能力,促进个体对于人类共同点的感知。他同时发现了三个分指标:对当下的关注;自发、自然流露的慈悲心和内观对理解人类经历的指引作用。

Pagis (2009,2010)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探索内观过程中,个体如何应用身体感觉信息,如何在杜绝一切交流时相互影响,如何在内观课程中通过身体感受理解抽象的佛学概念。研究方法报刊对以色列和美国的内观中心中60名内观禅修者进行开放式访谈,研究者本人作为法工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观察,对其中12名参与者进行3至5次的追踪访谈并访问他们的家庭成员,另外包括非正式对话、参与者个人日记中所涉及的过去事件等。

二、心智觉知

1、心智觉知定义

心智觉知(mindfulness,又译作正念,正念觉知,觉知等)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源于东方的佛教传统,其中毗婆舍那(内观)禅修是心智觉知概念的重要来源。心智觉知起初作为一种禅修中冥想练习的方法,通过对于自身一系列心理过程和随之产生的情绪反应的认识,个体得以洞察自我无常本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西方心理心理学界以Kabat-Zinn为首的开始关注这一古老的方法,将其从宗教背景中解脱出来带入心理治疗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研究者和临床心理治疗师对心智觉知技术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感兴趣,诞生了大量心智觉知训练方法。

Kabat-Zinn(1994)指出心智觉知(Mindfulness)是指把个体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此时此刻对个体内、外部刺激的体验上,是一种特殊的集中注意力的方

法:即有意识地、此时此刻地、不批判地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Brown和Ryan(2003)指出心智觉知是对当下经验和现实情况的高度注意和体察。其核心特征是对注意和体察的开放和接受,表现为经常或者持续地对当下事件和经验进行关注。例如在吃饭时,个体注意到每时每刻口中食物的滋味以及胃中逐渐增加的饱腹感。

Baer等人(2006)综合其他学者对于的定义,认为心智觉知是指以一种接纳而不评断的方式,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经验的方法。

心智觉知是一个多元的建构,对于它的组成,学者们向来观点难以统一。

Bishop等人(2004)认为心智觉知的操作性定义包含两个彼此相关的部分:调整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经历和保持好奇心、开放性与接纳的倾向。

Leary和Tate(2007)认为心智觉知包括五个部分,即:有意识注意;减少自我对话;不评断;不反应以及一系列哲学、伦理和治疗取向的价值观。

对个体当下经验的有意识注意(mindful attention)是心智觉知这一概念的核心内容,有些人甚至认为它就等同于心智觉知。尽管学者普遍认可有意始注意是心智觉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有意始注意的对象还普遍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其对象应该是外在环境,而有些学者认为是对于自身的感觉、想法、感受等,另有部分学者认为应指对内外环境中的一切刺激物。

减少自我对话(Diminished Self-talk):自我对话是指个体内心中进行的与当下经历无关的反应,包括对过去和将来的思考,自我评价,判断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我对话会妨碍有意识注意的进行。在心智觉知训练中通常会关注于减少个体此类想法的频率或者是降低其抽象性,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或者是用具体的词来描述自己的体验。

不评断(Nonjudgment):心智觉知要求个体对于当下的经验摆脱依赖或者拒绝,这就需要个体从不带评价色彩的角度来看待当下的经历。例如当个体认为目前的状态很沮丧时,他(她)很难恰当应对,因为承认自己很沮丧为他带来了二次的沮丧感。不评断要求个体在有负面感受时去体验自己的感受。在心智觉知训练中,有些方法就会教导个体如何区别事情本身和其对事情的想法、评价、情绪等反应。只有认识到这二者的区别,个体的反应才能更加客观、准确。

不反应(Nondoing):心智觉知要求个体在保持觉知的状态下不去特别地做什么或者是体验什么。心智觉知训练会帮助个体去释然,不要刻意去期待什么,做什么反应或者去保持觉知。这一点很类似与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

哲学和伦理基础(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Underpinnings):心智觉知的教学通常建立在一系列哲学、伦理和治疗取向的价值观基础上,这些价值观有助于社会和谐。心智觉知对于个体和社会都有助益,包括降低个体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个性更加完善,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更加精确等。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心智觉知教导个体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情。

对于心智觉知的定义,一直有特质说和状态说两种取向。

Way等人(2010)将心智觉知看作是一种特质,进而编制了MAAS量表,认为由于遗传、环境和接受的训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造成不同个体心智觉知程度的差异。

而Brown等人综合前人定义指出,心智觉知即使有时会作为一种特质进行测量,但它是指一种状态,或者说是各种类型心智觉知训练的结果,是与情绪、想法和心理幸福感相关的。

直至今日,对心智觉知的定义仍然处于描述阶段,不同研究者的观点存在一定差异,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的是Baer(2006)的定义,即心智觉知是指以一种接纳而不评断的方式,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经验的方法。

2、心智觉知的作用机制

Shapiro等人(2006)首次试图对心智觉知这一神秘而复杂过程的作用机制进行解析,通过元分析提出了IAA模型。他们认为心智觉知这一过程包容三大组成部分:意图(Intention),注意(Attention)和态度(Attitude)。

意图,即个体参与的动机,是心智觉知概念的核心内容,在心智觉知训练的不同阶段有所变化。Shapiro等人1992年的研究显示,当进行心智觉知训练时,随着训练的深入,参与者的意图从自我调节逐渐转变为自我探索最终达到自我解脱。另外训练的结果是与意图成正相关的,即寻求自我调节和压力管理的个体获得了自我调节能力,而寻求自我解脱的个体获得了自我解脱和慈悲心。

注意是指观察个体每时每刻的内在和外在的经验。注意的训练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组分,如格式塔疗法及认知行为疗法中都有重要作用。通过训练注意力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提高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能力,在不同事物见转换注意力的能力和阻断伴随注意所产生的想法、感觉和情绪,这三点是认知心理学中三个重要的注意能力。

态度即个体保持注意力的方式,这在心智觉知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于经

验的好奇心,全然接纳而不与之对抗是心智觉知中着重培养的态度。

Shapiro等人指出,这三个组成部分并不是独立的,它们同时发生,共同组成了心智觉知这一过程。即心智觉知就是以开放和不评价的态度(A),有意识地(I)去观察(A)。这一过程对我们看事物的角度带来了显著性的影响,Shapiro 等人将这一影响称之为再感知(reperceiving)。再感知就是心智觉知对于个体身心和生活产生影响的元机制。同时还有四个补充性的机制,及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价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灵活性(cognitiv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flexibility)和暴露(exposure)。这些机制之间互相支持和影响,共同带来了对于个体身心和生活的影响。

Leary和Tate认为心智觉知的五个部分作用机制依次如下:

有意识注意帮助个体注意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而做出反应,这会促进个体产生积极情绪并直接提高其行为的有效性。另外由于有意识注意状态下个体会去分别外在的事件和自己对事件的情绪反应,这样个体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对事件的反应。

自我对话通常会带来大量的消极情绪,减少自我对话有助于减少个体的消极情绪。由于在自我对话中会产生大量的自我中心式反应,心智觉知同时会帮助个体降低自私和自我防御性。另外减少自我对话可以减少个体处理事情时不相关信息的干扰进而增加决策的效率。正如在Brown等人的著作中所指出的,心智觉知的各个成分在本质上帮助个体从对自我的关注(包括感觉,想法,评价等)中解脱出来,这些关注都是自私的(self-serving)。而减少个体在意识中的自我对话就会有助于这种解脱。

不评断可以帮助个体在面对困难时保持镇定,其与良好情绪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个体对于自身和自己的生活更加接纳,于是面对负性生活事件和做出令自己不快的人时反应会更加平和。

不反应是道家和佛教中的核心信条,可以有助于减少依赖性,削弱负性事件带给人的影响,帮助人们做出恰当的反应。当个体能够摆脱对于结果的依赖时,他们仍然会对好与不好的结果产生情绪反应,但是这个结果对人造成的影响会减弱。从这个角度来看,心智觉知训练帮助个体不再执着于生活或者事件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这样可以减轻负面情绪,帮助个体保持平和。

心智觉知的训练并不只是对认知和注意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会对训练的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