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2010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六)——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教案)06

【地理】2010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六)——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教案)06

【地理】2010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六)——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教案)06
【地理】2010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六)——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教案)06

2010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六)—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

审核人:张红霞

[知识梳理]

一、我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1)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2)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

(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1)水资源特点

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求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2)水能资源特点

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水资源短缺问题及措施

紧张原因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季节、年际

变化大

人口剧增,经济发展,生产

生活用水量大,浪费严重

水污染

解决办法

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

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

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兴修水库,

植树造林,

防止水土

流失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和合理

用水、合理调整水价

防治和治

理水污染

地下水问题前面已讲,这里省略。

(4)水资源短缺区:

①西北内陆:水资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节约和合理用水,保护地表水、地

下水。知道塔里木河、黑河的调水。

②华北地区:降水少,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水污染、浪费严重。南水北调。

(5)主要水电站

三峡葛州

坝二滩

龙羊峡李家

万家寨

小浪

岩滩大

隔河

五强

湖北四川青海山西内

蒙古交

河南广西湖北湖南

长江雅砻

黄河黄河黄河红水河清江沅江

(三)生物资源

1、森林资源

(1)特点

①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②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③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

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2)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①“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③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④太行山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

⑤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2、草场资源——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宁夏牧区、南方草山草坡。

3、我国珍稀水生动物: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

4、自然保护区(

目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

13个加入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盐城、神农架、卧龙、九寨沟、天目山、武夷山、梵净山、茂兰、鼎湖山、西双版纳

(四)土地资源

(1)特点

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积超过国土30%,我国10%多一点 (0.08公顷/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顷/人

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

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为主(2)分布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

林地: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山区(横断山、雅鲁藏布江

谷地)及东南部山地。

(3)问题:

①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量居世界之首;沙漠化面积增加快;草场超载、草质下降、森林减少;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②耕地资源减少:建筑用地占用,耕地退化荒芜。

依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4)保护措施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5)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五)矿产资源

(1)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磷矿南方居多。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但加重运输负担。

煤: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石油:东北、华北、西北

天然气:西南、西北铁矿:辽宁、河北、四川

磷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

(2)能源矿产,煤居首位,煤炭产量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分布情况见下表:

所在省河北山西辽宁

黑龙

安徽河南陕西

内蒙古

贵州

煤矿名称开滦

峰峰

大同阳泉

西山平朔

抚顺

阜新

鸡西

鹤岗

淮北

平顶

神府

东胜准格

尔霍林河六盘水

所在省河北辽宁黑龙江甘肃青海山东

豫鲁

交界处

新疆

油田名

称华北辽河大庆玉门冷湖胜利中原

克拉玛依、塔

(3)铁矿: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铁矿物质资源丰富,其中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主要铁矿分布产地如下表:

所在省河北内蒙古辽宁安徽四川湖北海南

铁矿名迁安白云鄂

鞍山、本溪马鞍山

攀枝花

大冶石碌

(4)有色金属矿丰富,主要产地如下:

湖南江西贵州甘肃云南广西山东内蒙古四川

锡矿山锑水口山铅锌大余钨

德兴铜

铜仁汞金昌镍

个旧锡

东川铜

平果铝

招远

黄金

白云鄂博稀

攀枝花

钒钛

(5)主要问题:乱采滥伐,破坏环境,浪费严重等

(6)发挥地区优势,建设区域基地

有色金属矿产基地—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稀土工业基地—内蒙古;磷矿基地——湖北、云南、贵州。

二、世界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分布大势:耕地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林地分布在热带和亚寒带地区;草原在热带、温带半干旱地区

2、生物资源

(1)森林:(两大林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与几内亚湾沿岸及东南亚;

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2)草原:

温带草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中部热带草原:非洲、拉丁美洲、大洋州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

3、水资源(径流总量由大到小)

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

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4、矿产资源

(1)分布

铁矿: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石油:中东地区储量占一半,也是世界最大生产和输出地区,此外,俄、美、中、墨、英

等国产量也较大

(2)铁矿运输: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是铁矿运输的根本原因。出口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进口主要在发达国家。

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北欧西欧

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

5、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

(1)常规能源的特点及其在世界的分布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

特优

①分布广.储量大;②开

发和利用的技术难度低

①发热量高②基本上是

无灰燃料,是高质量的能

源③开采、运输、使用方

便

①可再生能源.电站建成后.发

电成本低,收益大;②为发电修

建的水库具有防洪、灌溉、水产

养殖等多方面综合效益;③不污

染环境

①发热量低、燃烧效率

低;②灰渣、粉尘多,环

境污染严重;③运输及使

用不如石油方便

燃烧过程中也有污染

①水库会淹没农田;②移民搬迁:

①受降水量变化影响,枯水期受

到限制

分布规律分布于沉积盆地边缘分布于湖盆或大陆架上落差大、水流急及流量大的河段

世界分布四个煤带:

①亚洲与欧洲(从我国华

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

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

②北美洲的美国、加拿

大;③南非;④澳大利亚

七大产油区:①中东(主

要为波斯湾沿岸的国家)

②拉美(委内瑞拉、墨西

哥);③非洲(尼日利亚、

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

及);④俄罗斯;⑤亚洲

(中国、印尼);⑥北美(美

国、加拿大);⑦西欧(英

国、挪威)

水能蕴藏前6位国家:中国、俄

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扎

伊尔(刚果(金))

石油运输:中东→西欧、北美、日本;北非→欧洲;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半球;

俄罗斯→东欧和独联体一些国家;东南亚→日本

优点缺点在世界的分布在我国的分布

核①能量大、能量密集;

②核燃料运量小、地

区适应性强;③核电

站建成后运转费用

①投资规模大、

建设周期长②

密封设备要求

高①核废料处

①铀矿丰富的国家:美国、

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

南非

②核能电量较大的国家:美

已建或在建核电站:泰

山、大亚湾、岭澳、连

云港

能 低、收益大 理困难 国、法国、日本,俄罗斯

大 阳 能 ①能量大,分布广 ②可再生能源 ③无污染 ①分布分散 ②投资大、占地广、储能难 影响大阳辐射强度的因素①纬度②海拔高低③空气中云量、水汽含量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以西以北丰富

沼 气 ①清洁能源,有利于净化环境②提高生物能源利用率③可以缓和燃料同肥料、饲料相争的矛盾

气温低的地区利用沼气时间短或难于利用

沼气是我国农村一种比 较理想的能源,推广较快

其它新能源:地热、风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三、自然灾害

(一)天文灾害。

太阳活动的表现、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太阳活

动在光球层和色球层上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的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

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使地球气候异常、影响电离层,

导致地面通讯的中断及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

(二)气象气候灾害。

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防御往往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而利用天气系统和

气候因子分析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往往成为高考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复习时

要结合大气环流、各种气候特点了解气象气候灾害产生的机制、发生的时间、影响和分布的

主要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如结合冷空气、锋面等因素分析旱涝、寒潮等灾害,

结合大气运动分析台风、伏旱、中国华北春旱等灾害成因。

我国常见的气象气候灾害主要有寒潮、台风和旱涝灾害。目前这类气象气候灾害给人类

造成的损失极大。

1、旱涝灾害。旱涝灾害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一种气象气候灾害,对各地都有重大威胁。

但受冬、夏季风的强弱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旱涝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同的表现。

在广大的西北地区,干燥少雨,旱情严重。在东部季风区,旱涝受季风强弱影响。在夏季风

北上时期,当北方干冷空气较强时,雨带停留南方时间相对较长,形成南涝北旱;当北方干

冷空气较弱时,雨带较快越过江淮流域,北方因雨水过多发生夏涝,南方出现旱象。除这种

旱涝同时出现于不同地区的情况外,在一地区内,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交替出现,也是常有

的现象。从中国历年旱涝情况看,大致是东北涝多于旱;华北盛夏多洪涝,春旱十分严重;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体上夏多洪涝,盛夏多伏旱。所以抗旱防涝,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一件大事。

2、寒潮。寒潮是我国冬春季节的主要灾害天气,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从秋末到第二年

初春期间,常受北方强冷空气的侵袭。当强冷空气袭来时,北风劲吹,气温骤降,有时伴有

气象气候灾害时间分布图 气象气候灾害空间分布图

风沙或雨雪,并出现霜冻,给生产、交通、电信带来一定危害。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关系,寒潮对中国各地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北方受寒潮影响较大。

寒潮由快行冷锋所致,可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特别是在秋春季节农作物成熟期及生长期产生的冻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因此要做好寒潮的预报工作,提早做好防寒准备,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目前中国已能对寒潮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

3、台风。台风是热带风暴强烈发展而成的,是夏秋季节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天气。影响中国的台风是来自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海面上的热带空气旋涡。盛发于夏秋季节的台风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很大。当台风过境时,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在海面上可以掀起滔天巨浪和海潮,导致潮流上涨,影响渔类和海洋运输;在登陆地区还会冲毁堤坝、码头,淹没良田,摧毁建筑物,形成洪涝和风灾。台风是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所以要及时准确预报,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损失。

但与此同时,台风带来的强风雨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华南和华东等地的“伏旱”,暂时消除酷暑。目前中国已初步具备了利用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对台风的监测手段,能较准确地对台风进行预报。

4、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海水的异常增温现象。厄尔尼诺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特别是厄尔尼诺会对热带气候产生影响,加剧热带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厄尔尼诺会对大气环流与洋流产生影响,改变热带风暴出现的时间、频率、强弱等。

(三)水文灾害

赤潮是需要关注的热点知识。近年来发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海域发生了多次“赤潮”事件,导致大量海洋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严重地影响我国的海洋产业的发展。减少含磷、氮污水的排放是防治赤潮的有效措施。

(四)地质地貌灾害

地质地貌灾害是历年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的重点内容,复习地质地貌灾害时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植被破坏、地表崎岖等原因分析,特别是在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一些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1、地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所有自然灾害中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理解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的区别,掌握影响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要明确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等震线是指烈度相同各点的连线。世界上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2、火山。火山爆发给人类带来惨重的灾难,严重影响地球生态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地全球火山进入一个高喷发期。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地热。

3、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从成因上讲,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典型例题]

例1、下图是2001年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流量示意图(单位:百万吨)。读图完成1~2题。

1.2001年,从西亚进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

A .西欧

B .美国

C .东亚和东南亚

D .大洋洲

2.2001年向美国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

A .西亚

B .欧洲

C .拉丁美洲

D .非洲

解析: 在判断2001年向美国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时,可能由于过多地信赖已有的经验,或疏于对图中提供的数字信息的注意,有约77%考生选择了A 项,既认为当年向美国出口

石油最多的地区是西亚而非拉丁美洲。第2小题因此成为旧课程卷中难度最大的题目。

答案:C ;C

例2、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据此判断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B .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

C .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

D .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

4.在本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所示能源①居首位的国家是( )

A .瑞士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解析:3、本组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世界能源构成变化情况的了解程度,并由此判断图

中各个图例表示的能源类别。出成“串题”,则在于更好地降低“蒙分”的机会。两个题合在一

起,加大题目的区分度。

4、本组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世界能源构成变化情况的了解程度,并由此判断图中各个

图例表示的能源类别。出成“串题”,则在于更好地降低“蒙分”

的机会。两个题合在一起,加

大题目的区分度。

答案:B;D

例3、我国不受寒流潮侵袭的地方有()

A.台湾岛B.海南岛C.南岭D.雅鲁藏布江谷地

解析:中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该题以寒潮为切入点,抽样考查考生对我国气象灾害影响范围的了解情况。寒潮是冬季风带来的气象灾害之一,冬季的暴发式活动,使得我国地势的第三个阶梯上的地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了解了这些中国气候的重点内容,该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D

[能力训练]

下图表示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据此回答1-3题。

1.与地区④相比,地区③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B.河流众多C.河流流量大D.河流落差大

2.三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分布的地区代号依次是()

A.③②④B.④②③C.③①④D.④①③

3.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

A.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交界附近B.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附近

C.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附近D.内蒙古高原边缘

4、下列四组中,全部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核电、焦炭、水能、煤气B.水电、蒸气、汽油、煤气

C.水电、焦炭、炼油、天然气D.火电、沼气、蒸气、风能

5、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读下列材料,完成6-12题。

材料一:2002年10月26日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埃特纳火山“沉睡”了数年后,突然“苏醒”过来,喷出的熔岩高达数十米,直到11月25日该火山仍处于继续喷发之中,为躲避危险,许多当地居民不得不离开这里。

材料二: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附近的雷文塔多尔火山2002年11月3日上午9时突然大量喷发,火山灰飘向全国各地。首都基多几乎成了一座“死城”。

6、埃特纳火山位于()

A 科西嘉岛

B 撒丁岛

C 西西里岛

D 塞浦路斯岛

7、埃特纳火山是哪一个洲最高、最活跃的火山()

A 南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欧洲

8、与埃特纳火山齐名的意大利另一著名火山是()

A 维苏威火山

B 圣海伦火山

C 马荣火山

D 尼拉贡戈火山

9、埃特纳火山和雷文塔多尔火山都属于()

A 死火山

B 活火山

C 休眠火山

D 无法确定

10、埃特纳火山和雷文塔多尔火山分别地处()

A 大西洋火山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带

B 地中海火山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带

C 东非火山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带

D 地中海火山带和大西洋火山带

11、火山爆发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 地震

B 洪水

C 干旱

D 台风

12、世界上活火山最多的国家是位于亚洲的()

A 印度尼西亚

B 日本

C 中国

D 菲律宾

1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02年11月初,意大利发生5.4级地震,印度尼西亚发生7.5级到7.7级地震,巴基斯坦先后发生5.5级地震,日本发生5.7级地震和美国阿拉斯加发生7 .9级地震;前后共造成至少48人死亡。

材料二:2002年11月1日继埃特纳火山10月27日喷发后,火山附近的卡塔尼亚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地震。

材料三:2002年11月6日长江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成功,为2003年6月三峡工程开始下闸蓄水创造了条件。专家认为三峡水库350亿立方米的蓄水诱发地震不可避免,但不会诱发灾害性地震。因为三峡大坝建在一个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上,且按抗7度烈度设防,远超过其实际发生的基本烈度。

材料四:我国国土资源部专家预测:长江中游尤其是长江三峡地区,汛期在强降雨和水位快速升降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较多的边坡可能失稳从而产生滑坡灾害。

(1)材料一所示国家都处在世界两条主要地震带上:和。其中日本和美国位于世界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带,意大利和巴基斯坦位于带,而印度尼西亚位于这两条地震带的交界处。

(1)前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世界上地震的三种类型:构造地震、和。

(2)构造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一般是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壳活动地带,日本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板块和最大的大洋板块之间。意大利处于板块和板块之间。

(3)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指()

A 5级以下地震

B 3级以上地震

C 5级以上地震

D 3级至5级地震

(4)地震烈度的大小同和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地质构造和有关。

(5)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B 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C 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D 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14、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气温(℃)气压(百帕)降水(毫米)风速(千米/小时)12时前后25 1002 10 30

18时前后30 990 50 230

24时前后27 1004 10 50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旱涝和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其灾害主要由、和风暴潮造成,在季节影响我国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 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能力训练答案]

1、B

2、D

3、A

4、B

5、D

6、C

7、D

8、A

9、B 10、B 11、A 12 、A

13、(1)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2)火山地震、诱发地震;(3)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亚欧;(4)C;(5)震级、震源深浅、地面建筑;(6)B。

14、(1)台风、寒潮;(2)D;(3)热带海洋;强风;特大暴雨;(4)A;(5)C。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六(含答案)

高考冲刺卷(六)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总部位于广州的某大型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吉林延边州的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据此回答1~3题: 1.欧美经销商普遍看好该瓶装水的市场前景,主要基于其( ) A.品质优良 B.技术先进 C.成本低廉 D.品牌知名度 2.为了控制该瓶装水的成本,目前应着重改善( ) A.加工环节 B.营销环节 C.物流环节 D.宣传环节 3.该加工厂的建立,对延边州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 A.缓解人地矛盾 B.促进城市化发展 C.提升城市知名度 D.繁荣商贸服务业 下图为辽东湾北部的双台子河口调查站分布图和R2、R5、S5、S6、S8依次五个站点悬沙浓度图。读图,回答4~6题: 4.据图可知,双台子河悬沙浓度大致为( ) A.河口>河道>海区 B.海区>河口>河道 C.河道>河口>海区 D.河道>海区>河口 5.S5站点悬沙出现一个较高值,其原因是( ) A.入海口处河道拓宽泥沙来源增多 B.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加快,冲刷力增强

C.河心岛边缘沉沙多,易形成悬沙 D.潮水顶托河水,发生剧烈的扰动作用 6.根据材料推测夏季( ) A.悬沙浓度降低,较高值区向海洋推进 B.悬沙浓度降低,较高值区向内陆后退 C.悬沙浓度增加,较高值区向内陆后退 D.悬沙浓度增加,较高值区向海洋推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日益活跃,中西部地区人口长期主要向东部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地区集聚。但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图示意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我国部分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回答7~9题: 7.2001~2015年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说明( ) A.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产业类型逐渐趋同 B.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 C.中小城市均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环境质量变差 D.乡村经济发展变缓停滞,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 8.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两个时期相比,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北上广深(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②城市生态环境趋于恶化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④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1~2015年重庆和天津人口年均增量显著提高,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重庆不同于天津的原因有( ) A.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居 B.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 C.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 D.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2010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并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一)国内贸易 1、西周:在市场上,一束 丝加一匹马可以换五个奴隶。 2、商朝:南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商前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夏朝交通运输有一定规模,交通工具种类很多;西周交通发达,从镐京到全国有几条宽广的大道,沿途设有旅舍并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3、春秋战国: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交换的商品大多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民。 4、两汉: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市内商肆按行业排列,整齐有序。汉代的货币,继承秦制,以黄金和铜钱为主要货币。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株钱,才稳定来。除长安外,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五大名都,当时称“五都”;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了丝绸之路,大量丝帛锦绣沿着丝绸之路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 蜀国的蜀锦行销魏吴;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相比,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6、隋唐时期商业:(1)隋唐时期的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交通要道上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驿驴”,供客商骑用;运河、长江上商船往来不绝。(2)隋朝的货币是五铢钱。唐高祖以后,开元通宝成为通用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3)隋唐的市场较前代发达:长安“坊”、“市”分开,城市里有固定的贸易场所――市, 东市、西市是繁华的商业区。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那

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区际联系教案

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区际联系教案 区际联系 (对应学生用书第75页) 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 2.交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3.产业转移的规律 1.某交通线路选择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建设难度低,建设成本较低;占用耕地少,连接主要城市;促进资源开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等。 2.某商业网点选址的原因:靠近主要交通干线,交通便利,便于人流、物流的集散。 3.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 促进转出地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增加转入地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与此同时,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转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4.西气东输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对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有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1.汶川大地震救灾时,我国全是利用公路、铁路来抢运救灾物资的。 (×) 2.京沪高速公路许多路段以桥代路,其目的与西南地区的高架桥相同。 (×) 3.上海港因其港阔水深,不淤不冻,而成为世界优良港口。(×) 4.海尔集团进入欧洲建立生产企业是看中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5.许多劳动密集产业近年来纷纷撤离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上升。 6.目前我国国内的产业转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流动。 7.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生产的天然气。(×) 8.我国西电东送北路通道输送的主要是黄河中上游的水电。(×) 9.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工程的建设可以完全解决我国北方的缺水问题。 10.我国流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反映了商贸活动的日益繁荣。(√) (对应学生用书第76页) 交通运输区位条件及影响分析 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B.农产品 C.工业品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知识专题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知识专题教案新人教版 【专题要点】 一、学习意义 学习文化生活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促使学生在当前的文化生活中,努力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本课程的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四个主题,大体遵循“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排列。(一)“文化与生活”。讲述文化的概念、功能和作用。包括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对社会局长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等内容。(二)“文化传承与创新”。讲述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的意义。包括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文化经过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经过相互借鉴和融合,实现创新和发展;在发展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文化时,既要防止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倾向,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等内容。(三)“文化与民族精神”。讲述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包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大力弘扬和培育这种民族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等内容。(四)“发展先进文化”。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目标和要求。包括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培养“四有”公民为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环节;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考纲要求】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高三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一、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起点低、内容细,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但还不能满足地理高考的要求。二轮复习应该是一轮复习的延续与深化,在继续强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基础之上,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是二轮复习应该实现的最重要目标。 二、二轮复习专题划分的依据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是高考考核的重要目标之一。二轮复习仍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基本能力,继续强

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这是由高考的要求与地理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地位,在于这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地理高考强调对地理主干性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复现率很高。如自然地理中的地图和等值线的判读;地球运动和时间计算;大气运动中的天气和气候;水的运动中的洋流和径流;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等。人文地理中的五大区位因素、环境问题等。这些知识又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的某些区域为载体进行测查。这些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有很大的可操作性而成为高 考考查的重点。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是高考考核的又一重要目标。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鲜明特色。对于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与“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始终,在高考阅卷时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说明这两个方面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专题划分 二轮复习必须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但不必追求知识的面面俱到,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应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复习,将基础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以求达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形成具有地理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根据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岩石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案1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岩石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试说明要求】 【设计思路】 岩石圈是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研究岩石圈的特征、运动规律及其地表形态的形成,有助于让学生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这也正是高考考试说明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之一。 本节课的复习思路一是引导学生对考点知识进行梳理与拓展;二是建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知识框架;三是进行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在复习备考中,梳理地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构建思维模式,并运用思维模式进行迁移、重整、变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优化解题途径,培养学生纲举目张的能力。 第二课时: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二是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1.学生能够对“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难点内容应该是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在实际情景下的具体地理现象的分析。 1、复习重点: 结合地理现象分析“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复习难点: 利用本节知识去分析现实世界中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

2010高考二轮复习英语教案(1)名词和冠词

2010高考二轮复习英语教案 专题一名词和冠词 【专题要点】1.名词的数和格;2.名词作定语;3.抽象名词具体化;4.在具体的情境中名词词义的编写;5.定冠词、不定冠词和零冠词;6.表示职位、头衔的名词作同位语、补语、表语时,其前面常不用任何冠词;7.在年代、朝代、世纪名词前,常用定冠词the;8.by+表示计量单位的名词;9.三餐、月份名词前常用零冠词,但当被某一形容词修饰时,其前面常用不定冠词a/an; 10.语言类的名词前一般不加冠词,但其后有language/tongue时,其前加the 【考纲要求】1. 冠词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主要出现在单项选择和短文改错题中. 虽说只有两类,共三个(不定冠词a, an和定冠词the),但其使用规则很复杂,一直是让考生感到很头痛的一类命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冠词考题很少考查某一单独考点,一般都是一题两空,涉及两个考点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考纲要求要重点掌握如下几点: 1)考查不定冠词a/an表示个别或泛指的用法 2)考查定冠词the特指某一个人或事物的用法 3)考查不定冠词和定冠词在固定搭配中的用法 4) 考查零冠词(即省略冠词)表示泛指及其习惯搭配用法 5) 考查冠词在表示类别名词前的用法 6) 考查不定冠词在具体化抽象名词前的用法 7) 考查冠词在比较级前的用法 8) 考查冠词在其他特殊结构中的用法 9) 考查有无冠词而迥异短语 2. 对名词的考查考纲要求注意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名词固定用法;从近几年高考英语语法与名词词汇所考试题来看,高考命题中语法与词汇呈现出以下特点:淡化语法,注重交际语境化与生活化,不再单独地去考察某一个语法或是词汇点,而是把考点放到一个生活化的语言环境中,突出语用能力 【教法指引】 随着“淡化语法,注重语言交际及语用功能”这一理念的逐渐认同及新课标对词汇量要求的逐年增加,2010年高考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名词和冠词时要正确把握考纲要求,首先弄清考试命题动向,其次学生在名词的学习和复习中经常出错和易混的就是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比较,这样要针对这些问题专门设计针对性题目进行突破;对于冠词的教学在二轮复习中要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地球与地图

20XX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 (湖南师大附中20XX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读右图,回答1—3 题。 1.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海岛,①②③为等深线, 则从水深角度考虑,最适合建港的是(A) A.O处 B.P处 C.M处 D.N处 【解析】O处等深线最密集,平均水深最大,最适合建港。 2.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海岛,①②③为海水等盐度线,则O、P、M、N四处径流汇入最多的是(B) A.O处 B.P处 C.M处 D.N处 【解析】等盐度线由里向外逐渐增大,P处等盐度线最稀疏,距离海岸同样距离,盐度最小,径流汇入最多。 3.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火山,①②③为火山灰等厚度线,则该处盛行风为(C) A.东北风 B.东风 C.西南风 D.西风 【解析】火山灰等厚度线由里向外逐渐减小。P处火山灰等厚度线最稀,说明与火山等距离地区,火山灰厚度最大,因此盛行风为西南风。 (江西抚州一中20XX届高三第一次同步考试文科综合)请回答4-5题: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图4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回答 4.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厦门十中、启悟中学三校20XX届高三10月联考地理)(2011文综2)读图,完成6-7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米B.40米C.65米D.90米 (江苏致远中学20XX届高三第一次质检地理)“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3(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结合相关知识,完题。 9.若图7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若在图7所示地区修建公路,最合适的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江苏致远中学20XX届高三第一次质检地理)读图,完成19~20题。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 [考纲要求]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知识讲解] (1)概况 位置和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和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 读图,熟悉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草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昆仑山,阿尔金山,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天山,吐鲁番盆地,阿尔泰山。 (2)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吐鲁番盆地——天山山间断层陷落而成。 (3)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沙漠广布,(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距海洋远近,降水减少——经度地带性。 (4)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防止沙漠化扩大和草场退化,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是本区的主要任务。 (5)灌溉农业 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著名农产: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 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6)矿藏和工业 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塔里木盆地勘探出储量丰富的油气田。 包头的钢铁工业,玉门和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业,金昌的有色金属工业。酒泉的航天工业。 水能资源丰富,仅次于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居第三位——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7)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交通:古代丝绸之路,现代的公路和兰新、包兰铁路干线,南疆铁路。 80° 90° 110° 100°

基础设施建设还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实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 (8)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灾害、自然灾害频繁。 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草,沙漠化,流域内调水。 (9)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 食:牛、羊肉和乳制品最常见食品 住:向定居方向发展 关注点: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显著: ①气温: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②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2.新疆的黑白战略: “黑”——石油 “白”——棉花:光热条件好,绿洲灌溉水源条件好,较适合棉花生长,棉花质量高。 3.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保护水源;防止沙漠化(保护草场,植树种草) 4.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水源。根本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牧,退耕还林。 5.西部地区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动能资源、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以及农牧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劣势: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风沙大,盐碱重,水土资源分配不均衡;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技术落后,信息较闭塞;生态环境脆弱。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与包头钢城靠煤近铁傍水,相似的城市有()A.马鞍山B.武汉C.攀枝花D.鞍山 2.华北平原和新疆都是我国棉花基地,它们不同的生长条件是()A.春播期雨水少B.夏季高温多雨C.秋季晴朗少雨D.沙质土壤 3.我国西北地区与邻国接轨的铁路是()A.缤绥线、滨洲线B.兰青线、包兰线 C.大秦线、陇海线D.集二线、兰新线 4.下列关于新疆的错误叙述是()A.它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自治区) B.地形分布大势具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 C.坎儿井是柴达木盆地引地下水的灌溉工程 D.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场 5.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正确叙述是()A.本地区三个灌溉农业区都引黄河水自流灌溉 B.内蒙古东部、中部是牧业基地,也是煤炭基地 C.喀什是我国最西部的重要城市 D.本地区植被由西向东为荒漠—草原—半荒漠 6.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农牧业的正确叙述是()A.农业灌溉水源是高山雪水和地下水 B.有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

2010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专题要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是化学最基础的主干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们涉及的化学概念、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它们相互转化的方式,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从化学视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复习本考点是应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及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式和转化条件;要理解各个化学用语的的实际含义,掌握反应的条件与本质,正确、科学、规范的进行运用。本考点在高考中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来进行考查。从09年和08年高考考题来看高考题除了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外,还考查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高新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逐步向环保、高科技、生产等方面渗透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来元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化学用语,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而且融入其他专题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注意其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的区别。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7.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8.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9. 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 10.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 【教法指引】 复习此专题时要做到―准确‖、―系统‖、―灵活‖,可以从三点入手: 1.以高考的热点、考点、难点为依据,合理设置复习内容和练习题,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注 重方法、技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 2.加强区别相似概念的异同,理顺不同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

2019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二轮复习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2、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完成学校的任务。 3、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安排 1、3月11日--3月17日专题一:地图、等值线、地球运动 2、3月18日--3月25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大气、水) 3、3月26日---4月1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整体性与差异性) 4、4月2日----4月8日专题三:人口与城市 5、4月9日----4月15日专题四: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工业、交通) 6、4月16日----4月22日专题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7、4月23日----4月29日专题六: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8、4月30日----5月6日专题七: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八:自然灾害 9、5月7日----5月13日专题九:区域地理(中国、世界)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2012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学校所订资料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高三二轮复习地理教学计划

2019高三二轮复习地理教学计划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理化、生物等等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三二轮复习地理教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2019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具体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 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 漫天撒网,应以干带支,重在贯通。 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 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 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 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

的分析。如在学过了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后,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从地理的角度提出我国东北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措施:以大规模经营来应对市场竞争;发展先进科技和建立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实行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等。学习了德国鲁尔区的兴起,经济衰退,振兴后,联系我国的一些老工业区如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煤炭城市焦作的产业转型,宁夏煤城石嘴山市经济的转型等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对于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区域地理的综合复习,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和工业。通过对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所以区域定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经线,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一些关键性的符号和注记等能帮助学生区域定位的信息。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2、抓知识结构,查漏补缺,重内在联系 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力求各个击破。 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高三地理二

高三二轮复习教学案函数

高三二轮复习教学案——函数(1)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1.已知函数f (x)=2x+1,x ∈[1,5],则f (2x -3)= ____________ 2.已知集合B={1,4},若2:x x f →是A 到B 的函数,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有_____个 3.若函数x x k k x f 2 12 )(?+-= (k 为常数)在定义域上为奇函数,则k=____________ 4.已知函数f (x)是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不恒为零的偶函数,f (-1)=0,且对任意实数x 都有 )()1()1(x f x x xf +=+,则∑=∈2010 ))(2(k Z k k f 的值=____________ 5.设f (x)是定义在[-1,1]上的偶函数,f (x)与g (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且当x ∈[2,3]时,g (x)=a(x -2)-2(x -2)3 (a 为常数) (1)求f (x)的解析式 (2)若f (x)在[0,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 的范围 (3)若a ∈[-6,6],问能否使f (x)的最大值为4

6.已知函数),,()(R c b a c x b ax x f ∈++ =满足f(-1)=0, 并且对x>0,≤01)(-x f x x 2) 1(2 -≤恒成立. (1)求a ,b ,c 的值; (2)若x m x f x g 4)()(-=在(0,2]上是减函数,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7.已知函数x x x f --= 274)(2 ,x ∈[0,1]. (1)求f(x)的值域; (2)设a ≥1,函数g(x)=x 3-3ax 一2a ,x ∈[0,1].若对于任意的x 1∈[0,1],总存在x 0∈[0,1],使得g(x 0)=f(x 1)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高三二轮复习数学专题教案

云南省201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三十二) 题目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数学归纳法的解题应用 高考要求 数学归纳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类比与猜想是应用数学归纳法所体现的比较突出的思想,抽象与概括,从特殊到一般是应用的一种主要思想方法 重难点归纳 (1)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 设P (n )是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若 1°P (n 0)成立(奠基) 2°假设P (k )成立(k ≥n 0),可以推出P (k +1)成立(归纳),则P (n )对一切大于等于n 0的自然数n 都成立 (2)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具体常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恒等式,不等式,数的整除性,几何中计算问题,数列的通项与和等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试证明不论正数a 、b 、c 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当n >1,n ∈N *且a 、b 、c 互不相等时,均有a n +c n >2b n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知识依托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及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错解分析应分别证明不等式对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均成立,不应只证明一种情况 技巧与方法本题中使用到结论(a k -c k )(a -c )>0恒成立(a 、b 、c 为正数),从而a k +1+c k +1>a k ·c +c k ·a 证明(1)设a 、b 、c 为等比数列,a =q b , c =bq (q >0且q ≠1) ∴a n +c n =n n q b +b n q n =b n (n q 1+q n )>2b n (2)设a 、b 、c 为等差数列, 则2b =a +c 猜想2n n c a +>(2 c a +)n (n ≥2且n ∈N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 =2时,由2(a 2+c 2)>(a +c )2,∴222)2 (2c a c a +>+ ②设n =k 时成立,即,)2 (2k k k c a c a +>+ 则当n =k +1时,4 1211=+++k k c a (a k +1+c k +1+a k +1+c k +1) >41(a k +1+c k +1+a k ·c +c k ·a )=4 1(a k +c k )(a +c ) >(2c a +)k ·(2c a +)=(2 c a +)k +1 也就是说,等式对n =k +1也成立 由①②知,a n +c n >2b n 对一切自然数n 均成立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等值线专题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 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 选在河流峡谷z [aw.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 (即“口袋形”的地区, “口小”利于建坝, 因此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 ② 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③ 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 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 易 ⑶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 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 业。 例: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 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例: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或线路与等高线交点少) ,地形坡度较小。 ⑺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 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 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⑻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 反。 ⑼ 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⑽ 地形对水文的影响: ① 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方向可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 ② 地势陡峭的山区,一般河流流速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③ 平原地区,一般河网密布,流速平缓,水量丰富的河段有利于航运。 ④ 山脉往往是相邻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根据山脊线可确定河流流域的范围。 (11) 地形特征的描述: ①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② 地势及起伏状况; ③ 主要地形区分布; ④ 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12) 地形类型判读: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 ① 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 ② 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 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 ① 平直等高线注记 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 ② 平直等高线注记 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 ③ 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 ④ 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 200―― 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 ⑤ 注记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的地形为山地。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2. 等温线专题 ⑴分析走向(延伸方向): ① 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一一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 ② 与海岸线平行一一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 ③ 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 -- 地形因素。 ⑵分析弯曲状况: -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 凸高(凸向高值区)为 低(值低), 凸低(凸向低值区)为 高(值高)。 -我国 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 -我国 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 地、山地缓坡。 ① 作水平线法 ② 凸值法一一 ⑶分析疏密状况: ① 疏一一温差小 ② 密一一温差大 ⑷分析数值特征: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案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北半球的夏季(7月)向北移,北半球的冬季(1月)向南移。 二、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和气旋、反气旋系统。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是晴朗的,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锋面存在于低 压槽内,主要是因为低压槽附近有冷暖气流交汇,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在中高纬度地区的近地面,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锋面气旋。锋面一般沿槽线向两侧延伸,一侧为冷锋,另一侧为暖锋。不管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西侧都是冷锋、东侧都是暖锋。 四、气候(气温、降水、气压、风)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 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带。在调节全球热量、水汽的的不平衡时又使气 候复杂化。 下垫面

①.海陆差异的影响: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温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b.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 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年内分配不均;海洋性气候降水多且年内分配均匀。 c.洋流的影响 ②.地形的影响 海拔高度的影响 阴阳坡的影响:阴坡蒸发少,湿润;阳坡蒸发多,干旱。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人类活动: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另外: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统计二轮复习教案

统计学案 一.随机抽样 (一)总体、个体、样本 把所考察对象的某一数值指标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看成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为个体.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个体构成的集合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二)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1)定义: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称这种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如下: ①它要求被抽取样本的总体中个体数有限.②它是从总体中逐个地进行抽取. ③它是一种不放回抽样.④它每一次抽取时,总体中的各个个体有相同的可能性被抽到. (3)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①抽签法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N 个个体编号,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然后将这些号签放在同一个容器里,搅拌均匀.抽签时,每次从中抽出1个号签,连续抽取n 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 抽签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当总体的容量非常大时,费时、费力又不方便.况且,如果号签搅拌得不均匀,可能导致抽样的不公平. ②随机数表法 a .随机数表:随机数表是由0,1,2,…,9这10个数字组成的数表,并且表中的每一位置出现各个数字的可能性相同. b .用随机数表抽样的步骤:第一步: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为了保证抽取样本有很好的代表性,编号时位数要相同. 第二步:选定开始的数字.为了保证所选定数字的随机性,应在面对随机数表之前就指出开始数字的纵横位置. 第三步:获取样本号码.随机确定一个读数方向,读数的方向可以向右,也可以向左、向上、向下等,重复的号码跳过. 2.系统抽样 (1)定义:当总体元素个数很大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系统抽样,也称作等距抽样. (2)系统抽样的步骤: ①编号.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②分段.先确定分段的间隔k .当N n (N 为总 体中的个体数,n 为样本容量)是整数时,k =N n ;当N n 不是整数时,通过从总体中随机剔除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专题一地图知识及各类地理图像的判读与应用 【基础要点归纳】 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符号、颜色表示出来的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比例尺;昌毙鎏(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一般是千米,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即在地图上画一直线,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大小是值的大小。在地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愈小,要表示内容愈详细,

地面坡向的识别:示坡线、等高线间垂直于两条等高线的最短线段的方向,即斜坡方向(指向低处)如图所示: 等高线上高度注记的字首朝地势升高的一方,河流常发源于山谷处并向低处流。 (3)等深线:标注的高度表示海底的深浅,疏密的状况表示海底坡度的大小。 (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图的基础上,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示海拔的高低,在分层设色图上附有高度表可以查看。 (5)地形剖面图 剖面线的绘制是地图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下面用图介绍绘制的一般过程。请按图上标注的序号阅读。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只能表示一定区域内的地面状况,包括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和地形类型等。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用处很大。 【要点深化与能力提升】 1.三种常见等值线图的判读要领

判读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和极值、读延伸方向、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

算公式为:(x-1)d≤△H<(x+1)d,式中x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的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2)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相同。 ②全图的等高距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3)熟练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见下表) 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 山地山峰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四周低 中部高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 外侧,坡度 向外降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