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542 更新时间:2007-6-1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德育教育内容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只重视知识灌输形式化、说教化,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目标与现状相距甚远,学生受到高考升学压力和办学体制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与限制,德育工作基本处于封闭,滞后状态,严重脱离生活与时代特征,学生进入社会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心理错位和变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高中学生缺乏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研究,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道德情感,导致德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效益低下,结合我校德育教育工作实践,我们觉得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研究日益重要和紧迫。

(一)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和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向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学校德育建设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前瞻的眼光为国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

(二)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学生意识发生了变化,由简单走向复杂;独生子女多,心理较脆弱,生活上养尊处优,易偏激;家庭社会的期望值高,社会压力大,学生心理负担重,学生思想贫乏,价值观、人生观取向不定;娱乐方式多,讯息渠道多元化,学生易误入歧途,学习压力大,每天只盯着课本,生活方式单调,思想与社会现实脱节。面对如此种种现象,德育教育工作与评价机制必须要有科学的体系、规范的内容和鲜明的主题,以引导学生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个人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三)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以人为本是21

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培养目标,说明培养对象是完整的生命体,高中学校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的议题。

(四)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是对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和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需要

当前及过去的德育模式不全面,对学生忽视了其主动性,内容上单一,不合实际,形式上只注重说教灌输,评价上局限于过去既定框框,这样的德育教育过程学生个性得不到体现,学生的情感得到压抑,学生的生活被人为扭曲、异化,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健全发展,所以德育工作模式与评价体系急需改革。

(五)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是实施科研强校、质量兴校的战略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提高中学生道德素养,大力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德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学生日常行为

规范》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作为一所市示范性高中、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目前正朝着省示范性高中努力的学校,不仅要在教学质量与研究上领先,而且要在德育教育工作研究上领先,结合我校现有的德育工作经验,我们研究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新途经,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注入新的活力。

二、研究目标

课题内涵界定:行为规范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界定标准,研究坚持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对习惯养成及迁移与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的关系。

课题研究总体目标:

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学习各种社会资源,优化和创新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方法,构建新时期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和健全多途径、多方位的养成教育网络,转变认知型的养成教育观念,使养成教育道德品质的培养生活化、具体化、系列化,将养成教育渗透整合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掘构建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品德培养体系,积极创建高中学校行之有效的全员育人、活动育人的德育模式及保障机制,提高学校整体德育水平,推进学校德育内容系列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构建“自主体验、引导疏通、循序渐进”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行为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到学会做人,从热爱学校及周围环境做起,形成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从培养学习兴趣做起,形成探索能力,从自尊自爱做起,达到自律慎独,自觉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交往、和谐合作、自主进取、积极探索、努力创造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研究具体目标

1

、通过对中学生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验,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道德修养与情感素养,更新养成教育方法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掌握先进的德育方法,端正教育思想,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

、通过对中学生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验着力加强合作教育、理解教育、情感教育、自信教育、自主教育、尊重教育、责任感教育,重点进行遵

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教育,大力开展自律教育和诚信教育,牢固树立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的观念,树立起“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关,树立起“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定基础”教育价值观,充分发挥学校在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

、通过对中学生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与实验,构建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和健全多途径、多方位的养成教育和习惯培养教育网络,转化认知型。养成教育观念,使养成教育生活化、具体化、系统化,将养成教育渗透、整合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掘和构建校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体系,积极创建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及保障机制。

4

、通过对中学生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验,让受教育者了解掌握中学生行为规范,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尊感、友谊感、正义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从而达到激励人、教育人、塑造人、规范人、指导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水平,推进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

5

、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成因的研究,通过由各种环境对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分析及各项主题活动对学生良好品德培养的助进作用的探讨,通过对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系统研究,探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相结合物有效方法和途径。力求取得成功经验,不断扩大实验及辐射面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

、通过对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方式与途径的探究,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及评价体系,构建“自主体验,引导疏通,循序渐进”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从学生自身行为习惯出发,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出发,引导学生团结友善、和谐合作、自主进取、积极探索,努力创造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2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内容、途径、形式及社会道德与个人品德转化。

3 、中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及保障机制。

4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科学系统。

5 、构建“自主体验,引导疏通,循序渐进”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及评价体系。

6 、德育活动对良好品质的形成及能力迁移。

7 、养成教育活动内容序列中各个主题对高尚品德形成的分析。

8 、活动内容序列:

高一高二高三

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行为习惯转变教育学会做人

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培养学习兴趣勤奋学习积极探索

自尊自爱团结友善自律慎独

四、研究假设

1

、依据中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坚持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按年级分时段设计活动主题,从小事做起,从培养兴趣着手,从身边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增强积极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综能素质,提升学生的品德。

2

、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注重实效的工作,全面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既可以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又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 、品德是行为习惯的综合性体现,系统的活动主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行为规范习惯的养成,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情操。

五、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探究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滞后的原因,探求养成教育及德育工作模式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内容与活动的更新,能力的迁移和品质的形成,积极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通过研究实验及推广为国家和社会输送

高素质人才。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专题活动调研法、行动调研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为主,着重于序列中的活动内容研究,辅之以文献分析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理论综合法等。

具体操作规程:

第一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日常观察等方法,客观分析当前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现状、原因,围绕活动主题设计相关问题。

第二步,采用观察法、问题研究法、理论综合法、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学习借鉴外校先进德育教育经验,结合本校活动主题目标,确定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法、手段形式、机制和评价体系。

第三步,创新各种教育方法,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我校养成教育活动序列中的各阶段各主题通过调研法、行动研究法,实地考察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每次活动进行一次总结,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能力迁移,情操培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七、课题研究分工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划分了若干个子课题,各子课题研究小组具体分工如下:主要研究任务课题研究

重要成员职称

课题成果推广应用和研究经费的筹集何福汉中高

目前中学生行为习惯特征及形成原因李慧林中高

课题研究报告及撰写及子课题研究组织何侃中一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实验与研究侯仁珠中一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体系及保障机制的研究卢志红中二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序列主题与品德培养研究何侃中一

各主题活动实验与研究报告全体班主任中一

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评价模式研究与实验何侃中一

综合素质培养与能力迁移的实验与研究左小武中一

学生行为品质在序列活动中的体现侯运德中一

序列主题活动与学生个性和人格发展谭积元中二

八、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2006 年2 月到2008 年12 月,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6 年上期3 月份-8 月份)

1 、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2 、组织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和主要参加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协调关系,争取各方面的有力支持。

3 、收集有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树立先进的德育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开展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

4

、认真理解方案和计划,对养成教育活动序列分年级阶段编制调查问卷,做好项目分工,采用多种形式调查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设计达到主题目标的方法,形式和途径,写出分析调查报告。

5 、做好个案及活动项目检测的有关资料及各年级主题资料档案的准备和分类整理。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6 年9 月-2008 年9 月)

1 、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分年级确定实验班级和参照班级。

2 、制定各主题活动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采取多途径、多种方法进行相关主题活动,并对活动情况、效果,作出具体记录或情况调查。

3 、观察跟踪记录,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阶段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经验。

4 、进一步充实和修改《安仁三中学生必读》,开办新一期家长学校,撰写《家长必读》教材,开设“家校一线通”。

5 、定期开展课题经验交流会,对各子课题研究绩效进行评估。

6 、举办校内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树立典型班级和文明标兵。

7

、研究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论文和总结形式形成阶段性成果,为研究积累材料,着重探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三阶段总结拓展阶段(2008 年9 月-12 月)

1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整理资料、分析结论、总结实验成果,编写《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活动成果汇编》和《安仁三中德育教育工作活动序列成果汇编》。

2 、重点进行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建设,推广德育工作优秀经验。

3

、学校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发挥市示范性农村高中的示范作用,将研究成果向县内外其他中小学推广,不断扩大辐射面积,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促进我县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4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审评价验收课题成果。

为了确保本研究取得成效,课题小组要切实执照计划安排扎实开展活动。在研究活动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办法提高研究水平。各阶段、各年级研究小组均应写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做好合理安排,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阶段性总结、论文或实验报告交课题组。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研究进行全程监控和有效指导,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九、预期成果形式

1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序列个案研究集。

2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与个人品质形成研究论文集。

3 、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及方案论文集。

4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总结和实验报告。

5 、主题活动实验与研究论文集。

6 、中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要求读本。

7 、“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之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十、组织与管理

(一)学校课题领导小组

顾问:阳爱华、伍小萼

组长:何福汉

副组长:李慧林

成员:刘高平、刘忠木、李敦华、侯仁珠

(二)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李慧林

副组长:侯仁珠、何侃

主要成员:左小武、侯运德、黄功勋、谭积元、卢志红、全体班主任

(三)课题指导小组:聘请上级课题管理部门领导、专家组成

(四)经费预算及管理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自筹经费1.5

万元投入此项课题研究,经费主要用于培训德育工作者,课题研讨、经验交流、参观考察、调查研究、资料费等开支。

(五)课题奖励办法

依据本校《安仁三中奖励条例》中的“课题研究”项目内容。

2021年德育研究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为落实和贯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比教会学生更重要”办学育人宗旨,本学年度德育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和深化做人教育 为推进和深化”做人教育”,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要求,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即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 我们深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纪,缺乏竞争意识的人也只能是无所作为的人,也只能是为社会所淘汰,。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因此我校实施”升层激励”机制,”双金卡”工程以及干部竞选等措施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敢于冒尖,敢为人先,永不自满,从而发展个性,增强实力,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团结协作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分工越来越细,协作配合才能够取得最好效果。所以,我校开展”排球节”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学会与人和谐共处、交际,一个不会与人和谐共处、团结协作的人在未来社会绝对没有立足之地。 创新意识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一个学生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才会在二十一世纪大有作为,有大作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而且还把创新意识培养渗透到各种教育活动当中。 社会发展需要拼搏精神,个人的追求更需要拼搏精神来提升,培养学生拼搏意识,必须从每一件小事抓起,从点滴言行抓起,向着远大目标奋斗、拼搏。 以上四种意识的培养必须贯穿我校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 (二)狠抓学生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养成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把做人的道德准则、做人的道理落实、内化、贯穿到日常的行为当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将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三)实施三全教育全员教育,全面教育,全程教育 加强”全员教育,全面教育,全程教育”的三全德育工作网的建设。”全员教育”就是学校的任何一个教职员工都要树立德育意识,担负德育责任,都是学校的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全面教育”就是德育的全方位教育,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发挥育人作用,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智、体、美、劳等一切工作之中。”全程教育”就是德育教育过程从时间和空

高中德育导师工作计划(精选4篇)

高中德育导师工作计划一:黎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导师制工作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为指导,以“全员育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为要求,依据“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原则,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还要从思想、生活、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各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骏 副组长:施兰红宋耕 成员:钱黎明王晓许桦全体班主任等 三、常规制度 1.导师聘任制度。德育导师实行动态管理,一般一学年一聘。 2.档案制度。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表现、考试成绩等逐一记录,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变化曲线。 3.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制度和不定期的家访联络制度,导师经常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商教育之策。 4.谈心与汇报制度。导师坚持每周与学生进行一次个别谈心,并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生活学习情况汇报。 5.会诊制度。有德育出组织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年级德育会议,本年级的所有导师一起交流、讨论,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对策。

四、操作方法 (一)导师职责 1.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 2.深入调研,建立受导学生基本档案。 3.领导每月调研一次,并汇总班级工作情况,完善策略。 4.每周至少和受导学生沟通一次,每月家访一次,并做好记录工作,同时做好过程评价。 5.德育导师,每月培训一次,并积极撰写德育导师工作案例和小结,学期结束,由领导小组统一评价和考核。 (二)导师和受导学生双向选择 导师与受导学生双向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1.向学生提供担任德育导师的教师名单。 2.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 3.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困难学生)。 4.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适当进行调配,最后确定导师和受导学生。其中导师和受导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比3左右。 五、考核评估

小学德育实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德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主题:学礼仪规范,做文明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项目:“明礼”道德实践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长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教育改革的春风中,只有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不断研究创新,才能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发布以来,我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小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优良的道德风尚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在一些领域和部分学生中不够遵守礼仪规范,在对待父母,老师及社会交往中礼节、礼貌失范的现象依然存在。给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修定与验证我校礼仪规范的层次性目标与内容的可行性与有用性。 2、探讨符合我校实际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基本实施方法途径体系。 3、有用提高我校小学生文明礼仪道德发展水平。 五、课题研究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依据《纲要》、《守则》、《规范》的框架,遵循我校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和文明礼仪表现情况,研究制定适合各学段学生水平和礼仪规范层次目标等内容系列,使之具有科学性,以防止步入盲目超前和成人化误区。 2、实践性原则: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重在导行,研究过程要采取有用的组织措施,开展文明礼仪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详尽活动实践中感悟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以防止步入知行脱节,空洞说教的误区。

3、渗透性原则:文明礼仪规范的教育必须在时间上渗透于校内外一日生活的全过程;空间上渗透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场所;形式上渗透于环境创设,学科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家庭生活之中,以防止单项推进;只搞活动的误区。 六、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四)研究步骤措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理论学习先行:组织全体研究人员学习《纲要》、《若干意见》后,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有关理论,深入领会《纲要》精神,了解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心理特点以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增强研究过程的理论性。 2、调查研究分析:在学校开展小学生礼仪规范状况的调查研究,从中分析符合我校实际的学生礼仪道德、行为特征及其成因,为有针对性研究创设各学段道德教育层次性目标与内容提供依据。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1、实验主要内容与措施。(1)制定计划:在认真执行教育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课题实验活动计划。 (2)优化环境:优化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环境,做到有形、有序、有创新、形成优良风气,加强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给学生以熏陶感染。 (3)系统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班队活动课等按照层次目标内容进行系统教育。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1、围绕课题研究的层次目标进行效果检测。 2、撰写结题报告

学科德育教育的实践实施方案

? 学科德育教育的实践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深入推进,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各学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不能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学校德育就不能形成一个有机体,其德育效益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既是学科教学的必要,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需求;将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体现了时代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德,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锤炼意志和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小学学科教学,主要以小学学科教学角度,探讨和研究小学学科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摸索

渗透切入点、方法,明确渗透的德育教育内容,力争使教师在从事小学教学时,恰到好处地适时、适度渗透德育教育,不仅使小学生受到学科知识、思想、技能内容的启迪和训练,而且受到了深刻德育熏陶的教育,真正使小学学科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需求,为小学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出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和谐渗透的新机制。 课题选题价值。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也是诠释此项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理论价值:充实德育体系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实践价值1、加强时代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2、把德育渗透贯穿在整个学科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新课标突出学科特点,根据各学科不同内容的丰富德育内涵,增强德育感染力,使德育工作有新突破。3、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在语言机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中培养的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是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使知识、机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机融为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德育实效性,也助于提升教师的德育素养,形成德育

德育工作计划 :2021年德育研究工作计划(标准版)

( 工作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JH-XK-0261 德育工作计划:2021年德育研Moral education work plan: 2020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work

德育工作计划:2021年德育研究工 作计划(标准版) 德育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为落实和贯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比教会学生更重要”办学育人宗旨,本学年度德育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和深化做人教育 为推进和深化”做人教育”,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要求,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即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 我们深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纪,缺乏竞争意识的人也只能是无所作为的人,也只能是为社会所淘汰,。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因此我校实施”升层激励”机制,”双金卡”工程以及干部竞选等措施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敢于冒尖,敢为人先,永不自满,从而发展个性,增强实力,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团结协作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分工越来越细,协作配合才能够取得效果。所以,我校开展”排球节”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学会与人和谐共处、交际,一个不会与人和谐共处、团结协作的人在未来社会绝对没有立足之地。

创新意识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一个学生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才会在二十一世纪大有作为,有大作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而且还把创新意识培养渗透到各种教育活动当中。 社会发展需要拼搏精神,个人的追求更需要拼搏精神来提升,培养学生拼搏意识,必须从每一件小事抓起,从点滴言行抓起,向着远大目标奋斗、拼搏。 以上四种意识的培养必须贯穿我校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 (二)狠抓学生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养成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把做人的道德准则、做人的道理落实、内化、贯穿到日常的行为当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将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三)实施三全教育:全员教育,全面教育,全程教育 加强”全员教育,全面教育,全程教育”的三全德育工作网的建设。”全员教育”就是学校的任何一个教职员工都要树立德育意识,担负德育责任,都是学校的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全面教育”就是德育的全方位教育,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发挥育人作用,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智、体、美、劳等一切工作之中。”全程教育”就是德育教育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伸,使之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保证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等的保障作用与动力作用,从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与学风打下坚实的基矗 (四)精心开展主题活动教育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1 本学期,我校根据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以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德育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了“香樟树下”德育导师工作计划,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注定了“学校无闲人,人人皆育人”。长期以来,班会、队会、晨会、思想品德课被视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理所当然,班主任也就成了班级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久而久之,任课教师便将德育工作束之高阁,只注重埋头教书。学生间发生了什么事,“找班主任去!”自然而然成了任课教师的口头禅。班级管理出现了问题,“我又不是班主任!”成了一块万能“挡箭牌”。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学生遵纪守规,课堂教学效果好,而不少任课教师则在抱怨学生越来越不听话。这些情况正说明了我们任课教师的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香樟树下”德育导师工作计划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助于建立师生关系。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所分配的12名德育辅导对象的基本情况: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我的本学期末辅导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其次教给他良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针对薄弱学科,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生活,促使他们学习成绩循序渐进增强,从而树立学习信心。 最后,让他们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尊重老师,形成像朋友一样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想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进行电话或实地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过去,根据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找出他的“症结”,对症下药,促使他往正确的方向去学去做。并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关注动态并进行沟通,强化他们的中考意识,制定目标,奋力前行,不留遗憾。 另外,关注每个学生的优点,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适当给予鼓励,用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路,促进他学习。扬长避短,在调动受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下功夫,多表扬鼓励他做得好的地方,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结合家长进行督促严格要求。 其次,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经常亲近他,多找他谈心,反复教育他,不能歧视他,还要有耐心地反复教育他,并且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鼓励。

德育小课题实施方案

尤溪五中开展校级德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为深化我校德育工作改革,加快德育工作创新的步伐,促进德育工作管理和建设,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形成特色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学校开展德育“小课题”研究,引领德育队伍(政教处、年段长、班主任等)努力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一、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本着树人立德的宗旨,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从我校实际出发,结合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整体构建我校德育体系,培养一支理论、业务素质均过硬的班主任队伍,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二、实施步骤 (一)成立德育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附后) (二)小课题主题:推进“明理”教育,创建特色学校 (三)实施步骤 1.申报。 时间:开学后第一周内。 主要工作:年段长组织班主任总结近年在实践“明理教育”工作中的卓有成效的做法、经验,围绕小课题主题范围选定课题,可选用给定的小课题,也可自行定题,向学校政教处申报。 2.开题。 时间:初定第三周。具体由学校行政会议后定 主要工作:政教处举办学校德育小课题研究开题仪式。 3.实施。

时间: 2012年9月——2014年6月 主要工作:各年段开展德育小课题研究工作。每半期召开一次级组德育研究活动,段长督促、指导班主任们做好教育反思:一方面,对自己参与的教育活动进行回顾、检验与认识,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原因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也通过级组活动等机会交流教育实践与反思情况,在交流、切磋的过程中,得到一些用以指导自己教育的理性认识,形成更合理的实践方案。 4.总结与反馈。 时间:第10周、第17周。下学期一样。 主要工作:学期中和期末各级组进行德育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向政教处反馈相关材料。。 5.提炼。 时间:第13周至学期末。下学期一样。 主要工作:德育小课题研究成果提炼。政教处、年段长指导班主任们通过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案例等形式总结研究成果,把好的经验、方法固化下来,同时也提炼新经验、新做法,并加以推广。 6.结题。 时间:2013年6月,2014年6月 主要工作:各小组按预计结题时间,撰写结题报告。 附: 1.尤溪五中2012—2014年德育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2.尤溪五中2012—2013学年度德育小课题研究选题参考 3.尤溪五中2013—2014学年度德育小课题研究选题参考 尤溪五中 二〇一二年九月七日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继续坚持学校的办学特色,落实“四加”“两增”“三个基本点”,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根本点,以创建优良班集体为重点,以健全德育工作管理体制为保证,以提高德育队伍管理能力为关键,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三全”意识,通过扎实的德育活动,形成良好的“三风”,引导学生努力做好“八种人”,达到“三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工作要点 1.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坚持正面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机渗透德育。 2、加强阵地建设,营造育人环境。做到每天有教育(班训),每周有重点(国旗下讲话),每月有主题,每期有目标(计划),每年有变化。 3、发挥少先队的龙头作用,加强组织建设,武装好学生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4、继续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强调四个狠抓:⑴、抓活动、促养成,通过思品课明礼导行,学科教育抓美育熏陶,班队活动抓养成训练,榜样示范抓正面引导,校园文化抓环境陶冶,家庭教育抓辅导配合;⑵、抓典型、树榜样,通过各类“十

佳”的评选,激励学生奋发向上;⑶、抓重点、求实效,下大力气抓路队和卫生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树立二小良好形象;⑷、抓检查、求深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力争工作保质保量,出色圆满。 5、大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6、加强德育科研。继续深入开展《激励积累梯级表彰》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渗透到德育工作的每个细节之中。开展留守学生的教育与跟踪管理方面的研究,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7、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 8、号召学生主动参与家政,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9、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 10、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办好“知心姐姐信箱”,建好“知心姐姐小屋”,让知心姐姐为心理有困难的同学排忧解难,使其健康成长。 工作举措 1、进一步体现我校的德育特色。继续利用“星级班级”创建,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结合月主题教育,利用班会和班训时间,狠抓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继续利用“星级文明学生”评比,培养一大批文明学生。 2、健全三级值日网络,加强平面楼层、楼道的监管,加大年级管理力度,将责任明确化,公开化,提高实效性。各年级主任要将责

初中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初中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处于世纪之初,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更为严俊的可能是道德危机的挑战。当前,素质教育全国展开,落实德育首要地位,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素质培养。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就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民族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教育系着社会的转型,科技的高速发展,民族复兴之大任。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对我们产生重大的影响,由此产生的新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抉择。在这种情况下,必将对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市教育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德育是核心”。为了保证核心地位的确立,必须研究新问题,适应新情况,开创新局面。这种新局面不是从形式上、内容上的花样翻新,而是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来入手的。德育实效性的高低来自于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运用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德育科研。 二、理论思考 (一)社会实践与拓宽德育途径 社会实践这一德育途径是沟通校内校外、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它能使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学生接受德育的

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这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组织社会实践要求教育者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严密设计方案,明确活动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让社会实践扎实、有效的发挥其德育功能。 (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德育内容 近几年,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却是比较薄弱的。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又各有侧重,高中生是法律常识、初中生是自我教育。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由此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内容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及学生品德发展、年龄特征选择基本的、系统的内容进行教育,以保证实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防止随意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学校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消费观念、权利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怎样选择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是取得实效的保证,学校应在选择内容时既要依据纲要,又要切合学生品德实际,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德育研究工作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德育研究工作计划正式版

德育研究工作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德育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为落实和贯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比教会学生更重要”办学育人宗旨,本学年度德育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和深化做人教育 为推进和深化”做人教育”,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要求,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即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 我们深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纪,缺乏竞争意识的人也只能

是无所作为的人,也只能是为社会所淘汰,。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因此我校实施”升层激励”机制,”双金卡”工程以及干部竞选等措施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敢于冒尖,敢为人先,永不自满,从而发展个性,增强实力,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团结协作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分工越来越细,协作配合才能够取得最好效果。所以,我校开展”排球节”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学会与人和谐共处、交际,一个不会与人和谐共处、团结协作的人在未来社会绝对

高中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

高中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 2019-04-24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拓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机制和实施途径,关注学生个性需求,高中德育导师如何制定工作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高中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按市教育局“全员育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德育工作体系要求,坚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我校德育内涵,贯彻我校教育与德育一体化管理机制,扎实提高我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二、操作方法 (一)导师职责 1、制定活动计划和。 2、深入调研,建立受导学生基本档案。 3、领导每月调研一次,并汇总班级工作情况,修正策略。 4、每周至少和受导学生沟通一次,每月家访一次,并做好记录工作,同时做好过程评价。 5、德育导师,每月培训一次,并积极撰写德育导师工作案例和小结,学期结束,由领导小组统一评价和考核。 (二)导师和受导学生双向选择 导师与受导学生双向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1、向学生提供担任德育导师的教师名单。 2、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 3、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困难学生)。 4、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适当进行调配,最后确定导师和受导学生。其中导师和受导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比3左右。

(三)评估方法 学校成立“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由领导小组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量化考核包括:导师自评+受导学生评分+导师领导小组评分+家长评分。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中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篇二 一、“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 “德育导师制”是“班级德育工作导师制”的简称。是在“整体、合作、优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以心沟通、以诚交流、以德树德、以情动情、以志励志、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还要从思想、生活、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各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从而得到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目的。实施“德育导师制”,增强学校德育工作载体,使德育工作由“面”到“点”,做得更细致、深入,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德育导师制”的操作方法 推行“德育导师制”,我们提出如下相关的管理摸式和操作方式,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与反馈。 (一)工作流程 德育导师一学期一聘,一学期的工作基本程序如下: (二)导师的选择确定 学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党员教师必须担任德育导师,其余教师自愿报名。之所以选择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作为导师,一方面是青年教师积极热情、精力充沛,因为年轻,更容易与学生平等、朋友式的沟通;另一方面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 (三)导师职责 我们把导师职责归纳为“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具体导师职责有: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课题研究方案

《教育学生不乱丢乱扔垃圾课题研究》 德育课题研究方案 一、现实问题 清洁卫生既关乎面子,又与师生健康息息相关。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内,总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有的同学在垃圾筒前几米就随手将垃圾往垃圾筒内扔。在校门口学生随便将食品包装袋扔在地上。当这些纸屑被扔在地上之后,我们发现能把它捡起来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的卫生意识非常淡薄。 二、研究内容 教育学生不乱丢乱扔垃圾 三、研究方法 1、行为研究法。通过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开展跟踪研究,力促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2、询问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掌握学生的现状,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经验总结法。组织并鼓励教师不断发掘、及时提炼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四、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定为2016——2017学年第一年度。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 2、确定课题组成员并分工,进行相关准备。 (一)宣传动员 1、利用升旗仪式宣讲活动主旨,在校园干道悬挂文明标语,倡议人人参与重视此项活动。 2、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细化教育。 3、召开专题学生教育大会,进行“告别‘乱丢乱扔’不文明现象”宣誓和学生签名活动,将人人参与签名的主题活动标语,张挂在学生每日经过的校道两侧提高影响力。 4、各团支部确保卫生责任区清洁。 (二)告别“乱丢乱扔”不文明行为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乱丢乱扔垃圾现象,目前已严重影响了校园面貌。为了营造洁净、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团委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不乱丢乱放饮料瓶、纸屑等杂物,不乱吐口香糖;

德育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名称:家校结合、发展学生个性 「-、综述:现代社会屮,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徳教疗的主渠道”,学校教疗对洋什?的作用和影响是深远的。但II前,?个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古认的爭实摆在眼前,即随肴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学校在对学牛?思想道徳教仔方血的作川及影响在逐渐弱化, 而來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口益增强。尤其是來白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严重冲击看学校教育,用形象的公式比喻就是“ 5 + 2 =0”。 未成年人存在问题的形成,应该说是家庭坏境、学校坏境和补?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补会教育都很重要。但也应该承认,】T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孩子们的影响还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学校教育,只能从正面的角度让学生接触枳极的道徳标准和价值标准;但沖学生走出校门,乂不町避免地受到补会上负面现象和思想的影响。老师常说:“学生在校听的一堂课,不如在社会上看的一件爭。”为了解决这一日益突出的矛盾,,我们向阳路小学把家庭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着力建设理论性教育与体验性孜育相结合、专职辅导与全员育人柑结合、学校家庭补会教育相结合的徳育体系,争取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研究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冇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冇影响的一致性。”''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就读时间址长的一所学校。而父母应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重要的启蒙教师。众所周知,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家校联系对孩子的成长來说,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一起來探讨家校联系的意义和方法途径,共同为提高家校联系的质虽而努力。 I、有利于家校教育产生合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前苏联教冇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疗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ifll要志同道合,抱看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H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贵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学校作为培养教育人的基地,在教育手段和艺术上相对比较系统化。学校的教育往往是有冃的、有计划的,而家庭教育却常常是非计划的,家长更多地通过悄感的和经济辅助之纽带对子女施加影响。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就能止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

【德育工作计划】学校德育科研工作计划

学校德育科研工作计划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下面就是整理的学校德育科研工作计划,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指导思想 201x年,温州教育工作坚持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均衡导向、质量导向、问题导向、改革导向和民生导向,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助推新常态下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 根据学校内涵阶段发展要求和20xx年学校总体工作计划,跟随本校教研处本着提高教学质量、抓规范、促改革、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旨在深化“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逐步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构建自主、和谐、快乐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重心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精神,积极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紧紧围绕教育改革重点任务,继续探索教科研转型的方向与策略,服务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助推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由此在上一个学期的初期尝试开展德育课程教学改革,以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德育组本学期继续开展德育课程“有效学习”课堂变革。 三、工作要点 1。加强教学常规。分期中、期末二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教案、改作、辅导、考试”进行检查。完善教研制度,严格考勤制度,做到有活动、有记录、有反思、有收获。 3。开展多种形式课例活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开展探究式教学研究,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研究,深化“有效学习”课堂变革。每位教师至少开出一节公开课,撰写一个优秀教案。每位教师至少要读一本理论书籍,做好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摘记。每周至少一次教学反思,一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5。坚持听课制度。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并认真做好记录。每学期见习教师不少于30节,未满5年教龄的教师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其余教师不少于10节。 6。督促新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新教师校本培训,积极鼓励、帮助年轻教师走出学校参加学习交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重视课题研究。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发现和培养特长学生。并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7.重视学生竞赛的参赛和辅导。教师要积极发现和培养特长学生,并做好参赛学生辅导工作,争取的学科各类学生竞赛中夺取佳绩。 四、学生活动安排

2019年德育导师个人工作计划

2019年德育导师个人工作计划 德育导师个人工作计划篇一 本学期我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德育工作为重点,以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为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不断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新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平时,我除了利用学习课文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外,平时在教学中我也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一、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思品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措施方法: 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

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思品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4、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 在思品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因此,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

中学德育课题研究报告方案

如何让文明成为习惯——城关一中德育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让文明成为习惯 ——城关一中德育课题研究方案 一、选题背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中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合将来社会的发展,学会做文明人,做社会人,我们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容等。《纲要》指出,今后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95年3月颁布的《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学生的应履行的义务”中指出:遵守学生行为规,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等,都为这个课题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法规依据,也为其指明了方向,即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从娃娃抓起。 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创新德育新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丰富国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架起新的支点。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途经。 二、研究对象及围:八年级一至四班 三、目标容 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时代发展与个性特点要求,在生活和教育中形成的符合《中学生守则》、遵循代表社会和时代先进方向、社会公德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1、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以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市外、校外智力资源为依托,以学校为主阵地,学生文明习惯的现状为出发点,使学生懂得基本的行为规,最终实现“争做文明学生、争当文明班集体”,推动素质教育

州温八中下半年教育科学德育研究室工作计划

州温八中下半年教育科学德育研究室工作计划 州温八中下半年教育科学德育研究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州温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凸显教育科研重过程、重实证、重应用的工作思路,创新教科研工作机制,以深化课程改革、课堂变革区域科研引领为重点,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下的学校德育课程、学习指导课程的培育,为我市教育教学 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为区域教科研质量提升服务 1.完善教科研工作五大机制。(1)研究机制:编制《州温市 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立足我市实际,将区域课程改革中重点、难点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研制重点课题招标制度,吸纳高校专家学者、区域教科人员、一线骨干教师参与合作研究,积极申报国家级课题,创新课题研究机制。(2)成果推广机制: 做好第一批市级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研究项目的总结,从 推广路径、应用效果与成果深化研究的角度进行梳理,拟出版应 用成果集;跟进指导9项第二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深化研究

项目的研究活动,形成应用-深化-拓展一体化的州温教科研成果 推广机制。(3)过程管理与指导机制:以《教师课题研究活动策划与管理创新研究》课题为载体,研制课题管理新常规,开展年度省级重点课题中期检查与指导,形成课题常态管理与指导机制。(4)优秀资源共享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构建优秀教科研成果、优秀德育课程、学习心理指导、生涯规划课程等资源学习 与共享机制。(5)教科研成果评审机制:通过全市统一的课题、论文评审,加强州温市课题论文专家团队建设,形成指向整合的 州温市课题论文评审机制。 2.做好三项评选工作。(1)做好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工作和省第五届成果推荐工作。树立新一批课程建设、 课堂变革、学科教学、教学管理等领域中创意好、实践深、有影响、可推广的典型。(2)做好2015年省、市级各类课题的结题和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和省2016年教科规划课题立项推荐工作。(3)协助院办做好第二批课堂变革示范学校、示范学科、优秀项目的 评选活动。 (二)为区域深化课程改革服务 1.推进课堂变革项目。(1)做好《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省级课题结题工作,召开专家论证会,提炼研究成果;(2)对《学为中心课堂评价标准(讨论稿)》进行跟进调查,拟定课堂评价标准试用稿及操作方案;(3)启动基于数据的学情研究,丰富学情研究方法。

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报告(最新版)

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报告 (最新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报告(最新版) 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看思想教育应从礼做起,从学礼到明礼再到行礼。一个人只有在幼年时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举止,将来才能在一个物质充裕、精神生活丰富的和-谐社会中,塑造自身高贵的品行与综合素质,为社会贡献智慧和才华,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从而幸福一生。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新形势下的新教育精神,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以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素质教育大环境为保障,以努力提高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为目标,本学期我班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教育深入到各种活动。

二、工作重点及目标: 1、配合班主任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师生中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赏识学生,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 3、积极配合学校、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4、结合语文园地的展示台为学生设立一个展示才能的小舞台,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 结合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具体措施 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 配合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规》等,采取一定的评比、竞赛等措施,使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开学之初,深入学生,掌握苗头,解决后倾向性问题。并用制度规范学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