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卷02

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卷02

省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卷02

说明:1. 本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殷.红(yīn) 骄奢袅袅

..烟云(niǎo) 弥留之际

B. 云翳.(yì) 嫌恶一尘不染.(lǎn) 豁然开朗

C. 可鄙.(bì) 馈赠蹚蹚鞳鞳

..(tà) 鞠躬尽瘁

D. 窥伺.(sì) 妍丽相形见绌.(chù) 周而复始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

B.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是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的科学家:邓稼先。

C. 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

....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D. 阅读网络信息,同学们如果断章取义

....,捕风捉影,很容易造成管中窥豹,盲人摸象的悲剧。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B.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C.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D.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啦》火爆荧屏,这让很多人谈起了亲子教育的话题。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之所以会出现“中国汉字书写大会”这样的活动,本身也已说明问题。

②手写文字的工具性虽已大为削弱,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却应引起重视。

③面对这个人们已经开始提笔忘字的时代,不必陷入小文人的那种感伤情境。

④当手写汉字正在成为和毛笔书法一样的传统技能,就是到了该考虑如何延续其文化遗产的时候。

⑤但应关注的是,如何才能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存与传承文化传统。

A. ③⑤②①④

B. ③⑤①④②

C. ①③⑤②④

D. ①④③⑤②

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金色的蒲公英烂漫地开着,,布满了整个山野。

A. 像从天而降的精灵

B. 像密密麻麻的星星

C. 像星星点点的灯火

D. 像一群群的小蜜蜂

6.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日前,接过经人大代表、老红军等几经辗转的100元钱,朴实、黑瘦的赣南果农忠欧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果农为表示对中央振兴赣南区好政策的感,委托人大代表向克强总理赠送脐橙,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交际礼仪。然而,克强总理却坚持原则,特意让代表帮他给果农带去100元水果钱,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脐橙虽不贵,却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克强总理的拥护与感;钱虽不多,却体现了克强总理的“100分为民心”,很好的诠释了他的为官理念:把自己当作人民公仆,把服务群众当作分之事。这与克强总理的一贯作风是一致的,无论是为高考考生让路,还是冒雨深入基层一线,无不体现了这种“100分为民心”。

A. 果农收到克强总理让代表捎来的100元水果钱。

B. 100元水果钱彰显克强总理的“100分为民心”。

C. 果农为表感,委托人大代表向克强总理馈赠脐橙。

D. 克强总理的“100分为民心”诠释了他的为官理念。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4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7. 下列对诗的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前四句叙述余晖西落、池月东升的夏夜,诗人解散头发,打开窗户,在幽静宽敞的地方躺卧乘凉。

B. 五六句从嗅觉与听觉角度写乘凉所得的爽快感受;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滴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

C. 后四句写夏夜南亭乘凉的遗憾与心的苦楚;想弹琴,没有知音来欣赏。良辰美景,老朋友辛大却

整夜不来共享。

D. 全诗描绘了夏夜南亭乘凉的愉悦,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

8.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起首两句,写日落月升,写得很有动感,尤其“忽”“渐”两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B. 三四两句中的“散”“闲”两字,是顺手拈来的词语,不含言外之意。

C. 七八两句,巧妙地镶嵌进钟子期、俞伯牙之间“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诗人与朋友辛大之间的知音关系。

D. 结尾两句交代作诗缘由,抒发对辛大的怀念之情,点明诗歌的主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纪大奎,字慎斋,人。乾隆四十四年举人,充四库馆誊录。五十年,议叙①知县,发,署②商河。会文功等倡③邪教,诱民为乱,讹言四起。大奎集县民,谕以祸福④,皆惊悟。邻郡惑者闻之,亦相率解散。补丘县,历署昌乐、栖霞、福山、博平,民皆敬而亲之。父忧⑤归。嘉庆中复出,授什邡县。或谓:“什邡俗强梗⑥,宜示以威。”答曰:“无德可怀,徒以威示,何益?”奸民友据山中聚众积粟,讲清凉教⑦。大奎躬率健役,夜半捣其巢,获忠友,馀众惊散。下令受邪书者三日缴,予自新,民遂安。

(选自《清史稿》)

【注释】①议叙:清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记录、加级等奖励。②署:安排。③倡:传播。④祸福:危害。⑤忧:指父母之丧。⑥强梗: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的人。⑦清凉教:一种教派名。

9.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奸民友据山中聚众积粟

A. 奸民友/据山中聚众积粟

B. 奸民友据山中/聚众积粟

C. 奸民/友据山中聚众积粟

D. 奸民友据山中聚众/积粟

10. 解释文加点词的意思。(2分)

(1) 会( ) (2) 躬 ( )

11.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邻郡惑者闻之,亦相率解散

12. 文章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纪大奎,“点”是指两件事,一是“平邪教”,二是“捣强巢”,那么“面”是指什么?(2分)

13. 结合文意说说纪大奎有哪些优秀品质。 (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 金樽清酒斗十千,。

(3) ,决眦入归鸟。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5) “有对手,保持警惕,便不失活力”一语与《孟子二章》中的“,”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6) 春天来了,鲜花是美的,诗人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也被“,”的景致深深醉。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7分)

爆竹好惊眠

天有些阴沉,偶尔落下一两粒雪籽。地上却暖洋洋的,村子外,到处是匆匆的步履。老祠堂里的鼓声擂得山响,十里八乡清晰可闻;井台边,时而传来杀猪宰鹅的声音;磨豆腐、蒸米饼、切糖片……忙碌的声音日夜在老屋里喧响。“大人操心没钱,伢子操心过年”有按捺不住的伢子,将新年的头一颗爆竹帅上半空,人间的欢乐便送到九天云霄。

在名目繁多的乡村过年习俗中,爆竹历来扮演主角:三十祭祖、除夕封门、初二接女婿、初三唱大戏、十五迎龙灯……哪一样都离不开它高亢的开场。乡人放鞭炮除了渲染节日气氛,更主要是用来祈福:在爆竹身上,寄托着农家的期盼——爆竹的响亮或喑哑,是农人预测一年财气、运气、福气的征兆。有联为证“燃几声爆竹,把穷鬼轰开;烧数根文香,将财神引来。”许多乡村懵懂少年,后来

变得成熟以至老成持重,爆竹是一个重要的推手。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一的开门爆竹。

儿时,每每除夕年夜饭后,父亲便独自从灶膛里铲出炭火,装进瓦钵,轻轻盖上铁丝火罩,尔后将开门爆竹放在上面,让幽幽的火,久久地焙。此时,父亲的脸专注得像幅木刻。有一个除夕,烘着的鞭炮忽然燃着了,噼噼啪啪转眼一挂鞭炮化作一屋烟雾。因之,全家人默默无声地度过了一个年夜,接着便又担惊受怕地捱了一年光阴。

家穷,又想廉价买好货。有种俗称“鸡婆带鸡崽”的鞭炮——一个大的带一群小的,燃放时声音怪怪的,像在叫“隔里隔壁穷——隔里隔壁穷——”邻人不乐意了:“大过年的,怎么来咒穷我们?!”以后就没敢再放这种鞭炮,可日子仍然过得喘不过气来。每到年终分红时,一家人谁也不愿到队部去瞅一眼。与我们同住一幢老屋的义道公、驼背伯,家景比我们稍好些,都向着我们。又到过年时,驼背伯说:“咱们三家的爆竹合放吧?”母亲是个明理人,怕沾人家的,迟疑了。义道公说:“三根稻杆搓成一根绳,结实哩;三户人家夜抱成一团,人多接得起大福大贵。”果然,这一年的炮仗震得山响。尽管这年的光景也没见得好到哪去,但他们怜贫恤穷的举动,至今仍让我念念不忘。

在我们这个三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燃开门炮的时间也是有规矩的。尽管没有成文,但哪个敢贸然冲撞?有一个年夜,村头狗生家的大儿子肚子疼,家人在屋里急得团团转,眼瞅着人痛得死去活来,熬到三时,才敢点着鞭炮,抬上病人直奔公社医院,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晚半点钟就没了。村里的老辈人都说:“祖宗菩萨坐得高——这不?没事!”

开门炮响后,便是伢子们的天下,挨家挨户捡爆竹。有引线的最好;掉了引线没爆响的也有玩头:将爆竹拦腰折成“V”形,围成一圈,点上一个,“呼——”爆竹间相互“火拼”起来,此起彼伏,蔚为壮观,它们的声、光、色、味交织成一片迷幻天地,让清寒的童年得到了片刻的欢娱。也有的人家爆竹全炸成了纸屑,捡爆竹的伢子了无所获,但切记:不准信口说出“没有”这样犯忌的话来,否则主人定顾不得“孩童言语,百无禁忌”,从门里伸手尝你两个火辣辣的“火烧饼”,还夹一通臭骂。

年年岁岁就这样水一般流走了。如今,乡里人过年再也不必缩手缩脚了,开门爆竹大都是“万编”,人得像个磨盘,电光炮串在一起像数不清的“朝天椒”,个个红、辣、响、快,让人听得酣畅淋漓。唐朝诗人悦在《岳州守岁》写道:“桃符堪辟恶,爆竹好惊眠。”这位宰相在睡梦中被惊醒,连声称赞妙,可见其在除夕之夜的兴奋和愉快,这也是当下新农民的切身感受吧?

为保护环境,城里如今不提倡放爆竹了,这是好事,就让久远的爆竹声在记忆中轰响吧。

(选自《日报》副刊) 15. 结合文章容,说说本文的题目“爆竹好惊眠”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2分)

16. 分析文章结构、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按提示在空格处填写下表。 (4分)

17. 选取合适的角度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1) 天有些阴沉,偶尔落下一两粒雪籽。地上却暖洋洋的,村子外,到处是匆匆的步履。

(2) 儿时,每每除夕年夜饭后,父亲便独自从灶膛里铲出炭火,装进瓦钵,轻轻盖上铁丝火罩,尔后将开门爆竹放在上面,让幽幽的火,久久地焙。

18. 在乡间,孩子们想着过年,大人们却未必如孩子们所想。正如文中引用的一句俗语“大人操心没钱,伢子操心过年”,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分)

19. 文中列举了乡下过年的许多习俗,请你把这些习俗归纳出来(至少写三个以上),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习俗的?(4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