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难忘的岁月

教学设想:

通过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的片断欣赏与歌曲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结合多媒体,采用欣赏、聆听、歌唱、讨论、创编、表演、等不同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了解、体验、感受革命战争时期战士们艰难的战斗生活以及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形象。使难忘的历史深深的激起学生身心的共鸣,奋发图强、展望未来,“家国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内容:《游击队歌》〈〈保卫黄河〉〉《四渡赤水出奇兵》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表演等音乐时间活动。

二、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和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演唱《游击队歌》。

三、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体验其内容与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四、聆听《四渡赤水出奇兵》,感受、体验歌曲的内容与情绪,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1、影音资料(歌曲、电视剧〈〈长征〉〉片断等)2、多媒体设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

课题:走近非洲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聆听非洲民间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感受、体验这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3、知道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这些乐器的音色。

4、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认识非洲的代表性乐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教具:录音机、教学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实录)

导语:今天的这节音乐课,我要和同学们去一个非常遥远、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做一次旅行,为了让我们的旅行顺利和精彩,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四组,每个组的成员都要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在合作中体验这次旅行的快乐!

一、导游厅:

师:今天我们究竟要去哪里呢?答案就在这里(出示小黑板,内容为:撒哈拉,黑种人,赤道,热带气候,热带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好望角,天然动物园)你能从以上词语中,找出我们要去的地方吗?你的根据示什么?

学生甲:我认为是非洲,因为非洲有黑种人,有撒哈拉大沙漠

学生乙:是非洲,因为非洲是热带气候

丙:非洲,因为非洲的野生动物非常多,被称为天然动物园……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旅游都有导游,老师为你们做次导游好不好?

生:好(欢迎)

师:(带有表演性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走近非洲。非洲虽然没有欧洲的先进于发达,也没有拉丁美洲的浪漫于美丽,但非洲却以她无以伦比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指向小黑板)非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七亿多人口中,有六亿多生活在撒哈拉以南,而在这六亿人口中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由于赤道横穿非洲中部,整个非洲又有“热带大陆”之称。整个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因高原逼近海岸,使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非常少,离大陆不远的西南端,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好望角;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乘车旅行,常常可以看到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没错,这是非洲的天然动物园,在这天然动物园里,不许猎人狩猎,只许游人观赏,你可以坐在坚固的游车里,也可以坐上

小飞机,还可以住进“树顶旅馆”来尽情观赏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活情况!怎么样?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我们的旅行开始了!

二、乐器厅:

师: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非洲的什么乐器:(故作神秘地)这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一种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这种乐器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它的形状有很多……它的演奏方式……

甲:鼓

乙:手鼓

丙:非洲鼓

师:(对丙所在小组加分)同学们想不想听听非洲鼓的声音?(录音播放《战士的舞蹈》)

你也拍着桌子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纷纷拍桌子打鼓。

师:既然非洲鼓在非洲人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你可以想象的出,非洲音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敲击桌子提示)

生:节奏

下面让我们分组来设计一个非洲鼓,并解说一下你们的创意。

各小组讨论、设计,气氛热烈,3分钟后展示

A组:我们设计的鼓是圆形的,上面的图案是奥运五环和2008年奥运会标志,五环中有一个是黑颜色,代表的就是黑种人,证明他们平等的与其他民族参加竞技;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期待着与非洲人民在北京相聚。

B组:我们设计的非洲鼓有心形的,手形的,月亮形的等等,我们觉得这些形状的鼓让人感觉非常愉悦,我们想让非洲人民看到鼓、打起鼓的时候能够心情愉快、舒畅……

C组:我们设计的鼓是五角星形的,上面绘有黄山和黄河,因为我们的国旗上有一颗非常大的星,再加上黄山和黄河代表我们黄种人,把这些描绘在非洲鼓上,象征着我们不同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D组:我们设计的鼓有三角形、圆柱形、还有锥形的,把他们挂在脖子上来演奏,非常方便实用……

师:刚才每个小组展示的作品都非常有创意,而且蕴含的意义深远,我相信我们当中的一部分同学会成为出色的设计师……在非洲还有两种乐器也是经常用的,那就是马林巴和果拉琴,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下它们的声音吧!(录音播放马林巴和果拉琴的音色)并参看课本第16页的图片。

三、音乐厅

师:来到非洲有一种活动不能错过,那就是听音乐,首先我们一起听一首几内亚民歌《寻找朋友》,它是用当地语言里进行演唱的,听的时候同学们考虑以下问题: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2、他们找到朋友了吗?为什么?

(播放音乐《寻找朋友》,各小组边听边讨论)

生:演唱形式为男声领唱和女声伴唱,我认为他们找到朋友了,因为我们听到他们声音和谐,情绪愉悦……

师:虽然我们听不懂他们歌词的具体内容,但我们仍然能判断他们互相找到了朋友,因为我们从音乐的情绪中就能判断出来,这说明音乐师无国界的,音乐使我们心心相同……

下面再为大家推荐一首无伴奏合唱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我的问题非常简单:歌曲是由几人演唱的?下面让我们闭眼聆听,参考答案为:3人,4人,5人(播放录音《阿伊亚——非洲的灵感》)

甲:3人乙:4人

师:在公布正确答案前,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演唱这首歌曲的组合——“黑色之音”,她是英国一个女子无伴奏歌唱团体,成立于1989年,她们本人来自加勒比海地区,但她们的祖先都是非洲西部的黑人,这个“黑色之音”组合究竟是几个人呢?那就是——5人!虽然大家没有判断正确,但我们还是从中学到一点,三重唱是否等于三个人唱?

生:不是,三重唱指三个声部,而不是指三个人。

师:歌曲我们已经听了两首了,想不想学唱一下非洲歌曲?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随录音哼唱《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这首歌曲吧!

(播放录音)学生分别随唱

学生展示后:

师:为什么你们唱的都是旋律相同的几句?

生:歌曲总是在反复这几句

师:这说明非洲歌曲有什么特点?

生;常作反复

师:乐句长不长?生:不长

师:这就是非洲歌曲的特点:常作反复,乐句短小。

四、测试厅:

(一)抢答: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非洲音乐的音域较窄,乐句比较短小,常作反复。

2、非洲音乐具有一种自然多声性倾向。

3、非洲音乐经常可以听到悠长的旋律线和丰富的装饰音。

4、特殊的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

(二)聆听判断下列三段音乐分别来自哪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录音播放三段音乐)

学生甲:第一首为非洲音乐,第二首为亚洲音乐,第三首拉丁美洲音乐

师:为什么?

甲:凭感觉

乙:听拉丁美洲的音乐有一种想跳舞的感觉

丙:非洲音乐里面有这节课介绍的马林巴和果拉琴的声音,

师:同学们判断的非常正确,特别师丙同学把学过的知识马上用上了,真不简单。

五:祝福厅:

师:从非洲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师美丽的风光,听到的是动听的音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非洲人民的生活还是落后,生产技术还不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粮食的增长,饥饿还是非洲人民心头的阴影,在我们即将离开那里的时候,我想建议同学们留下我们心中“五彩”的祝福,比如红色,我想祝愿非洲人民早日摆脱饥饿,早日过上红红火火的生活…

学生甲:我的祝福是蓝色的,我们每个人的爱就像一滴水,汇在一起就是大海,大海是蓝色的,我们的爱也是蓝色的!

乙:我的祝福是绿色的,绿色代表生机勃勃的春天,我希望非洲永远充满生命力……

师:一节课的时间实在太短暂,所以我给这节课取名为“走近非洲”而非“走进非洲”,因为我们只是对非洲有了一点点的了解,而要“走进”非洲还要大家的努力,希望有一天,你真的“走进”非洲。

师:谢谢大家!下课!

第三单元

第一课《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导入,让同学们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2、通过倾听和演唱,了解江南音乐的一些显著的特征。

3、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舞曲》。

教学内容:1、乐曲欣赏《茉莉花》2、演唱歌曲《采茶舞曲》

教材简析:《采茶舞曲》作于1958年。音乐中糅进了越剧唱腔的音调,流畅而柔美。歌曲的前四句歌词以赞美江南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为主,音乐优美婉转,细腻中带有轻巧的色彩。后六句则是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和愉快的心情,音乐现用跳动、明快清新的旋律来表现劳动的景象,随后将乐句拉宽、音调上扬突出地展示出采茶姑娘们的兴奋、幸福的心情。《茉莉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江南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通过导入,让同学们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音乐文化的一些显著的特征。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情感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类比法、实践法

教学用具:曲笛萧多媒体设备钢琴铃鼓碰钟梆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乐曲导入及学生欣赏体验:

江南水乡美景的画面

乐曲《茉莉花》

在大屏幕上播放江南

水乡的画面和苏州园林的画

面,同时由教师用曲笛、萧或

钢琴演奏乐曲《茉莉花》作为

对画面的一种音乐上的描述。

听江南风格的乐曲,看

江南美景,形成视听的统一。

初步了解江南音乐。

发挥音乐课

程的特点和魅力,

引发学生学习江南

音乐的兴趣。

2、提问与讨论设问:

1、这首乐曲为我们描

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2、这段音乐为我们带

来了什么样的音乐感受?

3、它和我们听过的河

北民歌《茉莉花》所描绘的内

容是一致的,但它们在音乐表

现上有什么不同?

圆润、细腻、婉转悠扬

是江南音乐的普遍特点。

4、这种音乐风格是如

何形成的呢?……

……

……

充分发挥学

生们的能动作用,

培养他们的探究习

惯,培养他们的分

析和理解能力。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试着说一些北方和南方的方言,共同讨论“语言对形成音乐风格所等起到的基础性作用”。

3,认真的聆听《采茶

舞曲》

1、教师播放音乐。

2、在音乐开始后随着音乐打一下节

拍。

学生聆听

并试着打一下

节拍。

感性体验!它

是理性体验的基

础。

4,师生共同讨论《采

茶舞曲》的音乐特点

1、歌曲的音调流畅而柔美。

2、歌曲的前四句歌词以赞美江南的景色及茶乡西湖

的新气象为主,音乐优美婉转,细腻中带有轻巧的色彩。

3、后六句则是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和愉快的心

把对歌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情,音乐现用跳动、明快清新的旋律来表现劳动的景象,随后将乐句拉宽、音调上扬,突出地展示出采茶姑娘们的兴奋、幸福的心情。

5,再次认真的聆听《采茶舞曲》教师播放音乐。再次感受

乐曲带来的那

份流畅和柔美。

初步掌握

作品的节奏和

曲调。

印证讨论

的结果。

加深理解。

6,学唱《采茶舞曲》演奏钢琴

适时地纠正学生们在演唱过程中的

一些错误,如:第三小节的附点,第十五

小节的切分等……

在教师的

指导和伴奏下

演唱乐谱和歌

由理解转为

实践。

7,讨论与演唱请几位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

演唱《采茶舞曲》。

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中的情感:

(1)以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松活泼的情绪作为

这首作品的演唱基调。

(2)歌曲的前四句歌词要唱得轻巧抒情。

(3)后六句则要唱得跳跃活泼、清新明快。培养学生多

方面收集资料,进行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8,演唱《采茶舞曲》教师分发小打击乐器

演示打击乐器的固定节奏:

铃鼓:0Ⅹ0Ⅹ

碰钟:Ⅹ

学生们按

照讨论的结果

所设定的演唱

要领来演唱《采

茶舞曲》

个别同学

演奏小打击乐

对于歌曲较

深层次理解的外在

表现。

由学生们与

教师一起展现江南

音乐的魅力。

梆子:00Ⅹ0 教师演奏钢琴器进行节奏练习和伴奏。

9,结课学生复述江南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学生复述《采茶舞曲》的演唱要领。

教师布置下节课要带的服装和道具,为下节课的哑剧作准备。

第二课《江南音乐之“融入”--------〈龙船调〉〈十送红军〉》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龙船调》、《十送红军》的内容及地方风格。

2、运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教学内容: 《龙船调》、《十送红军》

教材简析: 1、《十送红军》是红军长征之前,流传于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众多革命民歌之一,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

歌曲的旋律中有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和c),从而构成ababca的结构形态。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虽然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但从整体来看,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全歌给人的情感感觉是融留念、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为一体的。

2、《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歌曲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远距离打招呼似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有着很浓厚的生活气息。后面半说半唱似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

教学重点: 运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教学方法: 引导法实践法悬念法演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戏剧表演手段

教学用具: 老师:多媒体设备钢琴

学生:江南服装筷子饭盆铅笔盒饮水筒等能够击打出节奏的物品

教学过程

引导策略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策略一:复习

通过复习歌曲《采茶舞曲》,唤起同学们对江南音乐特点的记忆。为下面的音乐欣赏、分析和表演作好准备。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温故而知新”

在演唱中复习《采

茶舞曲》的演唱要领,唤

起对上节课所讲内容的

记忆。

策略二:聆听《十送红军》(讲授法)

1、讲解、提问红军长征

的历史知识。

2、请同学在未听之前,

结合刚刚了解的江南音乐的特

点,试着分析《十送红军》的音

乐情感基调,和曲调特征

3、播放《十送红军》。

4、讲解《十送红军》的

情感基调和曲调特征。

与老师互动,描

述自己对红军长征历

史背景的了解。

根据自己的音

乐知识、和对江南音乐

的了解,试着猜测《十

送红军》的曲调特征。

为学生们提供展

现自己知识的平台,调动

学生们的兴趣和学习动

力。

培养学生们对知

识和信息的综合分析能

力。

策略三:欣赏《龙船调》

1、播放《龙船调》。

2、布置任务:用哑剧来

表现《龙船调》的内容。

倾听《龙船调》为学生提出任务。

策略四:演示法

展示潘长江小品《过河》播放潘长江小品《过河》经历观看--分析

--记忆三个步骤,积累

小品中的各种动作为

素材,为创作哑剧作准

备。

本着“模仿是创造

的基础”的原则,为学生

们的哑剧动作提供一个

范本。

策略五:讨论法

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哑剧的创编

针对音乐及动作,老师进

行个别辅导。同时考察各个小组

的排练情况,为同学们的表演作

准备。

由学生分成若

干小组,进行讨论和排

练。

提高学生们的创

作能力。

策略六:实践法

表演哑剧《龙船调》

1、组织同学们进行哑剧

表演。

2、协助同学们播放音乐,

整理服装,调整灯光,作好舞美

工作。

1、各个小组推

选小演员穿好服装进

行表演。

2、不表演的同

学用自带的打击乐器

随着音乐为表演的同

学击打节奏。

为同学们的表演

提供平台,锻炼同学们的

表演能力。

教师对参加表演的同学

进行表彰,分发小奖品

对各个小组表

演进行评价并提出修

改意见

第三课《江南音乐之“演绎”---------〈欢乐歌〉〈茉莉花〉》

教学目标: 1、欣赏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并认识《欢乐歌》创作特点。

2、演绎乐曲《茉莉花》

教学内容: 1、欣赏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

2、演绎乐曲《茉莉花》

教材简析: 1、音乐知识:江南丝竹----是指流行于江浙和上海地区的丝竹乐。乐队以“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笛、萧、笙)为主,还有板、板鼓、碰钟等打击乐器。乐队的编制相当的灵活。江南丝竹的音乐具有抒情优美、清新流畅、典雅细腻的风格特点。

2、《欢乐歌》是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之一。乐曲的旋律流畅明快、起伏多姿,结构富有层次。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无比欢乐的心情。乐曲采用将“母曲”放慢加花变奏的手法发展而成。乐曲采用“倒装变奏曲式”,结构为a1 a2 a 。

a1 乐段给人以优美抒情、典雅明朗的形象。a2 乐段加入了欢快活泼的因素。母曲乐段是全曲的高潮,其情绪喜庆热烈。

教学方法: 启发法、讲授法、演示法、情感教学法、类比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手段戏剧表演手段器乐表演手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各类民族乐器多种打击乐器电声乐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听《欢乐歌》“今天请大家听一

首乐曲,请留意一下乐曲

的情绪,所用的乐器,并

试着随乐曲打一下节

奏”。

感受、体验《欢乐

歌》的音乐情绪,试着辨

听乐曲中都出现了那些乐

器。

聆听可以培养学生

们的音乐记忆力、感受

力,为揭示江南丝竹的音

乐特点作准备。

设问:

1、乐曲的情绪?

2、所用的乐器?

……

……

……

对比分析

通过用《欢乐

歌》与《小放驴》和

《大起板》的片段进

行对比,揭示江南丝

竹的音乐特点

1、这首乐曲江南

丝竹中的名曲,江南丝竹

有着那些音乐特征呢?

先不要忙着下结论,让我

们来听另外两首乐曲的

片段来对比、判断一下。

2、播放《小放驴》

聆听乐曲

分析、对比、判断

三首作品,讨论江南音乐

的特点。

运用类比法,让学

生们比较直观的进行对

比和分析,提高学生们收

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综

合能力。

讨论和《大起板》的片段。

3、下面请再听一下《欢乐歌》的片段进行对比。

4、在鼓励为主的气氛下引导同学们分析和讨论江南音乐的特点。

5、揭示和总结:

江南丝竹的音

乐具有抒情优

美、清新流

畅、典雅细腻

的风格特点。

连接部

我们已经听过、唱过一些江南的歌曲和乐曲,

下面让我们运用学过的知识,试着演奏一首有江南

风格的音乐作品《茉莉花》。

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欣赏转入演奏。

演奏《茉莉花》引导学生们进行

学习,并适时的纠正他们

的错误。

1、熟悉乐谱。

2、进行演奏。

通过学生们的亲身

演奏,让他们进一步熟悉

江南音乐、感受江南音

乐。

师生共同演奏乐曲,将气氛推向高潮。

新信息

女子十二乐坊

演绎的《康定情歌》

对“新民乐”进行适

当的讲解和介绍。

收集新信息。

为演绎《茉莉花》

的手法收集素材。

开拓学生的视野。

演绎版的《茉莉

花》。

教师用电子合成

器演奏自己演绎版的《茉

莉花》。

留白

运用“悬念法”

提出课后问题。

1、可以在课后去讨论一下“新民乐”的创作

思想在对民乐的发展上是否有积极作用?是否有

时代特点?是否是民乐的发展方向?

2、组成创作小组,演绎《茉莉花》。

提出有时代感、学

生们感兴趣的课后问题,

拓展音乐课堂。

第四单元《乐海泛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实践本单元《乐海泛舟》的教学构想。以愉悦的心情积极参与歌唱、聆听活动,对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

二、能够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

三、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知识,并试着运用相关知识和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四、能够用自然甜美的声音唱出《摇篮曲》的音乐意境。

[教学重点]

一、赏析《鳟鱼五重奏》,学习相关知识。

二、学唱《摇篮曲》,体味和表现《摇篮曲》的音乐意境。

[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