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1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1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又由 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 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 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 、 、 、的形式存在。物

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

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 ;液

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

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 ,具有 ;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

被 ,因此,气体具有 。 三、纳米技术

纳米是一个 单位,符号是 。6nm= m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

课堂达标

1.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组

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

2.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

大约是0.3~0.4nm ,那么0.4nm=__________m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 .分子能

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

C .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

4.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

小的原因是( )

A、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

用力比较小

B、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

C、液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D、固体的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_____态、液态、______态的形

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

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_________。

2、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 的粒子组成

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 的性质,我们把这种粒子叫做 。原子又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3、穿越银河系要十万的 。一个直径为0.3nm 的分子,直径合 cm 。

4、在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 A 、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 、银河系、太阳系、分子、电子 C 、银河系、地球、电子、分子 D 、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

5、以下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 、分子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二、能力提升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很

B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C .液体容易流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吸引力

D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用于破坏分子的有规则排列,所以温度不升高 7、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图中所列事物结构最相近的是(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晴朗的夜晚,我们看见天上的银河繁星点点,可见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B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 C 、广阔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D 、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是最基本的粒子,它们不可能再分 9、人类从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人类探究结果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质子是不可再分割的粒子 C、固体是分子紧密相连,分子间没有空隙 D、原子是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的最不微粒

第二节质量及其测量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能熟练的换算各质量单位.

3.理解质量的含义,知道质量跟什么有关.

4.提高自学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信心.

自学指导

仔细阅读课本P94-P96的内容,并通过讨论初步总结出天平的使用方法.然后测验一下你的自学效果.

课前预习

1.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和______,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

2.:0.45t=________kg=_______g;

20mg=______g=______kg

3.物体的质量只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

4.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5.天平在使用前应先_________,此时游码位于________处,使用时要用_______来取放砝码,被测物体放在_____盘中,砝码放在_____盘中.

典型例题例1.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 )

A 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B 铁块较重,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C 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

D 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

思路引导:因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木块和铁块的________相同,所以含物质的多少______,故应选_____.

例2.试判断3×107mg所表示的质量可能是( )

A 一朵玫瑰花

B 一只羊

C 一头大象

D 一杯水

思路引导:将不熟悉的毫克换算成较为熟悉的千克.

3×107mg=________g=______kg

例3.一质量为5kg的铝块,在下列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铝块熔化后,全部铸成铝壶

B 把铝块制成铝板

C 把铝块从赤道拿到南极去

D 把铝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

思路引导: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它不随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故应选______.

例 4.用天平称一本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一个100g,一个20g,一个10g,游码的读数为2.5g,则这本书的质量为________.

思路引导: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课堂达标

1.以下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铁条拉成很细的铁丝,质量变小了

B 密闭容器中的冰熔化成水,质量变大了

C 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比在地面上小

D 1kg的铁块和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2.一只鸡蛋质量更接近于( )

A 50mg

B 50g

C 0.5kg

D 100mg

3.航天员费俊龙把圆珠笔从地球带到了太空中,则圆珠笔一定不变的是( ) A 位置 B 质量 C 温度 D 体积

4.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右盘中有砝码10g的一个,20g、2g的各两个

,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

A 32.52g

B 54.52g

C 54.56g

D 32.54g

课后巩固

1、1kg铁的质量比1kg棉花的质量( )

A 小

B 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说法哪种正确( )

A 同一铁块,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B 一块铅熔化后成液体时,质量变小了

C 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D 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一物体质量为60000mg,这个物体可能是( )

A 一张课桌

B 一块橡皮

C 一块砖

D 一个鸡蛋

4、小丽同学用调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两个20g的砝码,游码移至2.6g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为( )

A 90g

B 90.3g

C 92.6g

D 92.3g

5、实验室中测量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使用天平时,如果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则需要拨动游码,在标尺上拨动游码相当于在_____盘中加砝码.

6、用天平称液体质量,通常的方法是:先称出______的质量m1,再称出______的质量m2,则被称液体的质量m=_______.

7、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其中步骤_____是错误的,请先找出改正,然后填出合理的步骤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 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D 将空烧杯放在左盘里

E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

F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G 把装水后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

H 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的质量之差就是烧杯中水的质量

8.如何称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在下面写出你的测量方法.

天平的使用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会利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我要掌握

天平的基本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能超过称量.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的称量.用天平称的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用镊子往盘子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称量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

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用天平称出被测固体的质量.(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4.用天平称出烧杯中水的质量(想一想应该怎样称)

A 烧杯的质量m1

B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C 烧杯中水的质量m=________

思考:如果按上述步骤测量液体质量时两个质量反了,会造成什么结果?

课后巩固

1.使用天平测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B 用镊子夹取砝码,以免使砝码锈蚀

C 不用天平测量质量过大的,超过天平测量范围的物体

D 在测量中,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然后读出质量

2.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当按___________顺序(选填“质量由小到大”或“质量由大到小”),在调换砝码时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大,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是应采用_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

3.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放入一橡皮块,用镊子向右盘内加减砝码,各种质量的砝码上、下试过多次,当怎么也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此时应该( )

A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B 把物体放在天平右盘内测量

C 把两个托盘对调

D 使用游码

4.小明同学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可是在测量中犯了一个错误,他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而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有50g一个,20g两个,5g一个,游码显示质量数为2.2g,则物体的真实质量为_______g

5.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观察横梁是否平衡,其标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通常的方法是:先称出__________的质量m1,再称出_______的质量m2,则被称液体的质量m=________.

7.用一架天平、一个空瓶测一杯盐水的质量,有如下操作的实验步骤:

A 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B 用天平称出瓶和盐水的总质量

C 算出瓶内盐水的质量

D 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的零位置

E 用天平称出空瓶质量

合理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

8.一台托盘天平横梁平衡调节前,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要使横梁平衡,可采用下列措施中的( )

A 将左侧平衡螺母向右旋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

C 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左旋

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

9.在用调好了的天平称量物体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这时应当( )

A 减小盘中的砝码

B 向右移动游码

C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

D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

第三节密度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记住纯水的密度ρ=1×103kg/cm3

典型例题

例 1.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的密度( )

A 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C 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D 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思路引导:食用油用掉一半后,所含物质的多少变为原来的_______,但密度是物质的_______,只与___________有关,所以应选______.

例2.某种金属的质量为316g,体积是40cm3,则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合多少kg/m3?如果将其切去1/3,则剩余部分的质量是多少?密度又是多少?

解:

方法总结: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要统一, g/cm3= kg/ m3

课堂达标新课

1.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 质量变大,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 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2.一长为10cm,宽为5cm,高为8cm的长方体铝块的质量是1080g,则这个铝块的密度为多少kg/m3?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水的密度

是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 7.8×103kg/m3=_________g/cm3; 4500ml=______L=______dm3

5.铝的密度为 2.7×103kg/m3,则0.5m3的铝的密度为( )

A 5.4×103kg/m3

B 2.7×103kg/m3

C 1.35×103kg/m3

D 无法确定

6.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B 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大

C 质量相同的物体,其密度一定相同

D 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密度可能相同

7.一只使用了多年的铅球,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质量

B 密度

C 体积

D 状态

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铁块和木块做实验,下表是他测得铁块和木块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记录,请你求出表格最后一栏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物质实验次

数质量

(g)

体积

(cm3)

质量/体积

(g/cm3)

铁块 1 79 10

2 158 20

木块 3 5 10

4 1

5 30

(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与2或3与4中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它们的质量不相等.

(3)分析上表中铁块和木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质量为250g,容积为800cm3的空瓶内装满油时,总质量为0.95kg,求油的密度是多少?如果装满水,其总质量又为多少千克?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生活中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设计

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

记下体积V1;

2.用细线悬吊着固体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

固体的密度

1

2

V

V

m

-

=

ρ

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液体,称出总质量m;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

4.盐水密度

V

m

m

1

-

=

ρ

典型例题

例 1.在测定液体和石子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如下操作步骤:

A 用天平测得石子的质量为m1

B 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2

C 用天平测得盛放适量液体的烧杯的质量为m3

D 用量筒测得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1

E 将石子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面达到的刻度V2

(1)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

(2)测定石子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石子的密度ρ石=_________

例2.下面是“测量油的密度”的实验步骤:

A.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B.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0,再把筒中的油倒入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1;

C.在玻璃杯中盛油,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

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油的质量m2

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G.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的分度值.

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步骤(可去掉无用步骤),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2)调节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若天平左盘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旋转,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3)测量石块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______盘里,在_____盘里放50g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为3.4g,此时天平平衡,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把石块放入盛有60cm3水的量筒内后,水面到达的位置为8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5)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①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 1;②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④

V

m m 2

1-=

盐水ρ 方案二: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 1②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 2;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④

V

m m 1

2-=

盐水ρ (1) 哪种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较准确?为什么? 答:

(2) 所测不准确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答:____________

3.给你一台托盘天平和一套砝码,一只刻度不清的量筒,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则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为: (1)称出牛奶的质量:①称出________的质量,记为m 1,②称出_______的质量,记为m 2,③牛奶的质量m=_______. (2)测量牛奶的体积:①在倒入量筒内质量为m 的牛奶液面处做一个记号,记为V 1,然后将牛奶倒入原牛奶杯中;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使______的体积与质量为m 的牛奶的体积_______;③称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为m 水;④计算出水的体积V 水=_____,则牛奶的体积等于_________的体积.

(3)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ρ=__________.

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质量和密度,并知道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2.知道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3.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4.能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典型例题

例1.一杯盐水,用去半杯,剩下的半杯盐水( ) A 密度减半,质量减半 B 质量减半,但密度不变 C 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 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 思路引导:质量只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密度只与____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_无关,故选_______.

例2.给金属表面喷漆,每喷1m 2的面积用漆50cm 3,那么喷在金属表面的漆层厚度是多少?如果油漆密度为1.8g/cm 3,则5kg 的油漆可喷多大面积?

课堂达标

1.7.8t=_________kg=_______g;3500mg=________g=___

_____kg

7*103

kg/m 3

=_________g/cm 3

500cm 3=__________dm 3=___________m 3

2. 铜的密度为8.9×103kg/m 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医院中有一个氧气瓶,里面有质量为m,密度为ρ的氧气,当用去一半后,剩余的氧气( )

A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与原来的相同

C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两倍

D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1/4

4.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B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 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D 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5.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________的.

(4)比较第1、4两次

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测定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1)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使用托盘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时,首先要把游码___________,然后调节_______,再把被测金属块放在天平_____盘中.

(3)若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填写表内所缺的数据. 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会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典型例题

例1.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此时子弹相对于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1

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相同的速度前进收割麦子,则收割机相对于_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

2.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我国向世界展示了空中加油机,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它相对于________是静止的.

3.当我们乘坐电梯上楼时,则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运动的,而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静止的.

4.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

例2.坐在行驶的轮船内的乘客说岸边的树木向后运动,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岸边的人则说轮船在飞速前进,则岸边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2

1.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则以________为参照物,太阳是运动的.

2.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3.“我坐在奔驰的汽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去……”文中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静靠”______;“奔驰”________; “后退”_________.

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课后巩固

1.一汽车沿着湖边的公路以54Km/h的速度行驶,则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是________的.

2.说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_____为参照物;云彩遮住太阳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3.平直的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判断三人骑车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

4.下列两个物体可以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 )

A 地球和太阳

B 月球和地球

C 地球和它的同步卫星

D 人行走时左脚和右脚

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 甲上升

B 乙下降,但比甲快

C 乙下降,但比甲慢

D 丙下降,但比甲快

6.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徐徐下降的顾客,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的参照物是( )

A 电梯

B 地面

C 商场的柜台

D 柜台前购物的顾客

7.妈妈送小云上了火车,忽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只见旁边并列的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妈妈急着要下车,而小云从另一侧窗外看了看车站,又看了看手表,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乘的车还没开呢!”母女俩结论不同的原因是( )

A 她们听到的火车鸣叫声不同

B 母女俩所处的地点不同

C 母女俩所处的时间不同

D 母女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8.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乌云

C 自己

D 高楼

9.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升空的过程中,地面上的人看到他快速向高空飞去,而他在舱内却感觉不到自己运动,则地面上的人和杨利伟分别以______和______为参照物.

10.一小说中写到:“一阵大风,将院内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之外”.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井

B 地面

C 院子

D 篱笆

课堂小结

合上你课本检验一下你学会了这些知识了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

3.用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速度.

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

3.知道计算

速度的公式及其各物理量的单位.4.会进行m/s 和km/h 之间的换算.5.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6.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7.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8.正确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课前预习 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 4.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 典型例题 例1.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在女子50m 自由泳决赛中荣获冠军,还以24.79S 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24.98S 的世界纪录.假如她以25s 的时间匀速游完全程,则她的速度是多少m/s?是多少km/h? 课堂达标 1 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 跨栏金牌,成绩为12.91S.则他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h,则哪个速度比较快? 2.一架飞机在2h 内飞行了1440k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 例 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则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课堂达标 2 1.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果一辆汽车以100km/h 的速度跑完全程,则需要多长时间? 2.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则经过0.5min,它能跑多远? 解题方法总结 1.用速度公式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路程的单位是m,则时间的单位是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如果时间的单位是h,则路程的单位是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 2.要学会公式的正确变形.由v=s/t 可得:t=_______;s=________.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

点.3.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4.会计算平均速度. 5.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6.平均速度的计算. 7.平均速度的计算 典型例题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例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课堂达标1

1.如图所示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是速度—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 二、“过桥”问题

例2.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 的火车以10m/s 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要的时间为( ) A 120s B 140s C 160s D 180s 课堂达标2

1.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 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

2.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______m

3.一列火车通过长4200m 的隧道用去时间5min,若其速度为15m/s,则火车长_____m.

4.长300m 的火车,用5min 时间通过了一条长3.3km 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

三、平均速度概念的考查.

例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 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3

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

B 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 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 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2.小明家距学校 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 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 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4.8m/s

B 5m/s

C 2.45m/s

D 4.8km/h 3.汽车从A 城开往B 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第三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来源. 2.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

3.初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

4.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

5.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6 .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单位之间的换算. 7.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以及刻度尺的读数. 8.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典型例题

一、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1.某同学的身高是1.6m,则他的身高应为_______cm. 例2.某原子的半径为20nm,则相当于__________m. 方法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1.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3.75m=3.75m ×100=375cm B 3.75m=3.75m ×

100cm=375cm C 3.75m=3.75×100

1

cm=0.375cm D 3.75m=3.75×100cm=375cm

2.单位换算:4×105μm=_______m;

7.84×106m=______km 25nm=________m

15km=__________cm 3.6m=__________nm

3×105km=______mm

3.我国的长江全长6300km,如果换算成以米为单位,当相

当于__________m

二、刻度尺的读数.

例2.如图所示,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木块的长度

为_________.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21.

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2.下图所示是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甲同学的读数为41毫米,乙同学的读数为41.0毫米,丙同学的读数为16

毫米,丁的读数为16.0毫米.上述四位同学中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

三、误差和平均值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例3.一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L 1=2.45cm;L 2=2.46cm;

L 3=2.47cm;L 4=2.48cm,那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__cm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31.某同学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51cm,5.51cm,5.53cm,5.55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A 5.51cm

B 5.52cm

C 5.525cm

D 5.53cm 2.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 、8.45cm 、8.56cm 、8.44cm 、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课后巩固

1.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_;课桌宽46___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小红的鞋长为24_______,金星到南麻的距离为40_____.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___.

2.无线电波在1s 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km=__________cm =__________mm.

3.用测量工具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不能______,只能尽量________.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_______的.

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

误差。

B .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

避免的。

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

误差。

D .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5.如图所示,

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长

度为_______cm.

6.某人用一刻度尺三次测量一木板长度分别为14.50dm 、14.52dm 和14.52dm.则该木板的长度为______dm.

7.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_______.

8.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合________h,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合________S

某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200m 比赛,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24S,则相当于____min.

第四节 力

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

1. 活动一: 体验力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体会】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 我的体验: 力(force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三、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

1. 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加油站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3.我的感悟和体会:

4.我还想知道……

课后巩固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 ,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 ′,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4.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5.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4.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

课前预习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______,可以使静止的物体_______,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19页的第一段以及插图,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19页第二段,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

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课本上的实验叫“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让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平面上最终停下的位置.

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__.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证明__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1.该定律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所以才会慢慢停下来,当给车施加的牵引力并不是维持车的运动,而是去克服受到的阻力,这样才能使车不停地运动,如果牵引力变大,大于阻力,那么车就会加速运动,从而改变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其它物体对它施加作用了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推理的方法而概括出来的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它不能用实验验证,因为任何物体都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但是它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典型例题例.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

A 突然停止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加速运动

方法总结: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原来静止的物体

不受力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课堂达标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

B 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C 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 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_______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它的速度________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伽利略的观点:

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

C 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D 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

A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

C 慢慢停下来

D 立即停下来

5.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 )

A 静止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下落

D 无法判断

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若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运动速率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第五节惯性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3.知道惯性和惯性规律的区别.

课前预习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

3.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21页第一段,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叫做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叫惯性定律.___________都有惯性.

2.阅读课本上的“想想做做”部分,猜想一下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自己找一块橡皮,放在一张纸条上,快速把纸条抽出,看一下有什么现象?

3.阅读课本21页最后几段,了解一下日常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学会解释现象的方法,然后合上课本,自己试着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一下,最后再考虑一下下面的问题:

(1)当汽车开动时,站在车上的人为什么向后仰?

(2)解释一下课本图 6.5-5中锤头为什么能紧套在锤柄上?

4.阅读课本21页的“想想议议”部分,想一想跳起后你会落在哪里,为什么?

典型例题

1.惯性现象的识别

例1.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这是因为( )

A 炸弹有向前的冲力

B 炸弹受到向前惯力的作用

C 炸弹具有惯性

D 炸弹受到重力的作用

2.惯性现象的解释例2.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会向前倒,这是为什么?

思路引导: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________,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向前倾倒.

【课外补充】物体的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例如:为了能够灵活地改变速度,调整方向,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油箱;让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在地面上,足球轻轻一踢就能运动起来,但要使铅球运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小轿车转弯灵活,起步很快,而火车起步却很慢;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容易程度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即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且物体的______越大,惯性越大.

课堂达标

1.骑自行车高速行驶时(尤其是下坡),往往要刹后闸,这是因为当刹前轮时,前轮被刹住而停止运动,由于_____,后轮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容易向前翻车.

2.在一个水杯的口上放上一张硬纸片,上面放一个鸡蛋,用力在水平方向上弹纸片,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运动员百米冲刺后,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

A 失去了惯性

B 具有惯性

C 不受力的作用

D 惯性大于阻力

4.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人走路时脚被绊了一下,会向前倒下

B 投出去的篮球会继续向前飞行

C 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向前滑行

D 熟透了的桃子会从树上掉下来

5.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 )

A 骑车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B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 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

D 电动机通电时转动

6.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

B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C 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D 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

7.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 )

A 应该前轮先着地

B 应该后轮先着地

C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 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8.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现象有弊的是( )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C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9.许多高档轿车中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 )

A 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时

B 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

C 刚开始突然启动时

D 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10.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时,它没有惯性

B 不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船在水中匀速行驶时,一人在船尾处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落下时将掉入水中

D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度向前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惯性

1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找出一处科学性错误,在错误字句的下面画上横线.

遇险情急刹车乘客受伤

本报讯今天清晨6:30,本市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第六节二力平衡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

3.知道平衡力的概念.

4.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识回顾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____,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____

3.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都受到____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___________.

课前预习1.阅读课本23页第一段,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尽管受到力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所以相当于不受力,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_____.

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放在桌面上书

B.空中飞行的小鸟

C.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体.

D.正在起步的汽车

E.悬吊着的电灯

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G.匀速上升的电梯

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

J.树上的苹果.

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

2.阅读课本23页最后几段,找出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悬挂的电灯受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电灯受到的重力是5N,则电线对它的拉力是____N;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这本书重3N,则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N;在水平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________和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牵引力是5×104N,则它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N;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已知人和伞总重为700N,则他受到的阻力是_____N.

典型例题例 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思路引导:A: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________上,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C: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_,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它们______平衡力;D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上,所以它们_____平衡力.

例 2.分析下列各对力是否是平衡力,

如果不是,写出原因.

A B C D E A.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N,若吊车改为2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N,若吊车改为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方法总结:因为重物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物处于_______状态,那么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对_________,它们的大小相等,所以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__N.

解这类题,首先要看一下物体处于什么运动状态,从而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如果是,则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出力的大小.甚至可以判断出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课堂达标

1.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旗匀速直线上升时,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B 旗对绳的拉力和绳的旗的拉力

C 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

D 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2.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 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为零

4.起重机臂下吊一个质量为5t的重物,下列情况中钢丝绳所受的拉力T应为( )

A 只有静止时,T=4.9×104N

B 匀速上升时,T>4.9×104N

C 匀速下降时,T<4.9×104N

D 以上三种情况下,T都等于4.9×104N

5.下面关于二力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平衡

B 若两个力的合力为零,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C 若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D 用一水平推力推水平放置的木箱,但没推动,其原因是推力小于摩擦力

6.用手握住一个瓶子,瓶身保持竖直,如果增大握力,则( )

A 瓶子受到的重力增大

B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 瓶子受到向下滑力减小

D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不变

7.直接用手匀速竖直向上提起100N的物体,所需的拉力的大小是_______N;如果改为沿水平面匀速拉物体,物体与水平间的摩擦力为20N,则所需的拉力的大小为_____N.

第六节二力平衡的应用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2.学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熟练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识回顾 1.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物体保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时,这个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为_______.

典型例题例1.有一架质量为1.5t的直升机,停在空中时,螺旋桨产生向上的举力,这个力是_________N,当它水平飞行时,竖直向上的举力是_________N,当它匀速上升时举力则是__________N,当它匀速下降时举力则是__________N.

思路引导:直升机停在空中时,保持______状态,此时它处于_______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螺旋桨产生的举力与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举力的大小是_________N;当水平飞行时、匀速上升时、匀速下降时直升机均处于________状态,所以直升机受

到的举力均等于它的________.

例2.如图所示,用F=20N的压力把重10N

的物体压在墙上,物体保持静止,则与压力

构成一对平衡力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是_____N;与重力构成一对平衡力的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是______N.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压力,

使墙受到一个压力,同时墙施加给物体一个向左的

_________,同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但

是由于物体静止,所以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

__________,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大小是_______.

课堂达标1.一个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

状态,当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合力是( )

A 40N,方向竖直向上

B 40N,方向竖直向下

C 0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

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____N,方向__________.

3.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个重500N箱子,此时它受到地

面对它的摩擦力是_____N,过一会,某人用100N的力水

平向右推箱子,但箱子没有被推动,此时箱子受到地面

_______摩擦力的作用(填“滑动”或“静”),这个摩擦

力的大小是______N,其方向向______.当推力增大到

150N时,箱子仍然没有被推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_____N;当推力增大到200N时,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其大小是_______N,方向向______. 4.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受到F=60N的水平压力作用,

沿竖直墙壁向下匀速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

擦力是( )

A.20N

B.140N

C.80N

D.60N

5.一个用50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个木箱在

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则木箱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及

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

A.50N,50N

B.50N,0N

C.0N,50N D 0N,0N

6.如图所示,不计托盘质量和

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

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

持静止,这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当物体B

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受到的摩

擦力为_____N.

专题补充----受力分析

一、根据二力平衡理论推断不明显的力.

例1.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拉力F

的作用,

但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

,

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解题方法:尽管物体A 受到水平拉力F 的作用,但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拉力F 和向左的静摩擦力f,另外,由于物体A 受到向下的重力G,所以根据二力平衡,物体还受到地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N.(受力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二、物体受力情况一般分析法. 例2.如图所示,物体A 静止放在斜面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

解题方法:(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以及状态.-----物体A 在斜面上静止

(2)确定研究对象与周围的哪些物体发生相互作用

-------物体A 受地球吸引,还受斜面支持,它与斜面接

触,且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故还受摩擦力.

(3)先画重力G,再画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

最后再画摩擦力.

(4)完成受力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课堂达标对下列图中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1.物体A 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2.物体A 重150N,用大小为100N 的力F 向上提物体A.

3.

物体A

被两绳吊着,处于静止状态

.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第一节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学习目标

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

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

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 一、形变、弹力 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 你的感受 物体的 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范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物体发生 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

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范性形变。

(阅读课本P.57“形变”的有关内容。)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猜想:

设计实验: 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现象与结论:

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

象; 现象与结论: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

象。

现象与结论: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

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

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

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一定范围内,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

(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

成 。)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 ,在实验室中常用 来测量力的大小。 信息快递:对弹簧的拉力F = k ·⊿X (k 表示弹簧的弹性常数,和弹簧的材料有关。 ⊿X 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三、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 、 、 、

组成。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

是 ,分度值是 。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回答课本“议一议”栏目中的问题。

5、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1N、2N、5N的大小。

6、用小纸条拉弹簧测力计,一直到小纸条拉断为止,注意拉断瞬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7、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有个“测量范围”?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

四、认识弹性势能

1、用橡皮筋拉长后,一端松手,会有什么感觉?体验一下,并思考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2、弹性势能

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是指。)

叫做弹性势能

3、举例: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4、参照课本上的实例,试举一些发生形变的物体具

有能量,且被人们加以利用的实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

B.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弹力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

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物体的形变与力的关系

2.力的单位是()

A.牛顿

B.千克

C.毫米

D.秒

3.下列关于弹性势能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不具有能量

B.发生弹性形变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C.物体受到力体积发生变化,物体一定没有弹性势能

D.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无关

4.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正确是()

A.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物体形变越大原理制成的

B.弹簧测力计一般都有量程,没有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

5.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B.使用前应先调零

C.只要力的大小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这些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来测量这个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记录数据的同时要记录力的单位

6.小华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归纳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的最大值

B.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

C.并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

7.如图7-1所示,为了能够说明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现有两个弹簧,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5N和2N,则哪根弹簧上的弹性势能大?(填上方、下方)。

8. 小明对弹力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弹力仅仅是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力吸引力

B.在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锻炼身体用的弹簧拉力器挂满弹簧后,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

D.在运动场上撑杆跳高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时所产生的弹性形变

9.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

A.相同 B. 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10当体操运动员从高处落下,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蹦床表面发生,而获得能。

11.小明在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时,发现用力拉弹簧时,开始时,不会感到太费力,可越向外拉,感觉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试解释一下。

1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大小的力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不是均匀的

C.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D.弹簧测力计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

第二节重力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

3、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任务一:知道什么叫重力

学习要求:1、观察图7-12,认识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2、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应用。

思考题:

质量均匀的球挂在墙上,如果质量为2千克,用力的图示画出它受到的重力

任务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并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思考题:

关于G=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表示m与G成正比B它表示G与g成正比

C它表示g与m成反比D它表示G与m成正比

课堂练习:

1、重为3N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 对于贡柑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于3N,方向竖直向下 B.小于3N,方向竖直向下C.等于3N,方向竖直向上D.等于3N,方向竖直向下2、有一苹果它的重力是2.45N,则它的质量是克.

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3,则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为( ),若甲物体的物重为196N,则乙物体的质量为( )。

4、一盒小铁丸的重量为25N,假如一粒铁丸的质量是0.025kg ,那么一盒小铁丸有多少粒?(g=10N/kg )

第三节 摩擦力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3.初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 课前预习一、阅读课本15页第一自然段知道滑行的自行车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并举一个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二段,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下面的两个活动:

探究活动1.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2.用力把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来),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结论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生活中的摩擦分三种: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课本上我们所学习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它只有在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另外生活中还有一种摩擦力,一个物体有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的趋势(即要发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这种摩擦叫做静摩擦.例如:当我们去推地面上的一个箱子时,箱子没有被推动,这是因为静摩擦力的大小与迫使两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相等,箱子保持原来的静止.逐渐增大对箱子的推力,箱子可能仍然不动,说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我们一般根据平衡的知识推断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当推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箱子就会被推动,当箱子开始运动时,此时箱子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叫最大静摩擦力,当物体运动起来以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就变成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即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

如图所示,一个向高处传送物体的传送带,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物体在传送带上有向下滑动的趋势,但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并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这时物体受到传送带对它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在静摩擦力作用下物体才能不会从传送带上滑下,

而是随着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此时静摩擦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所以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都处于静止状态.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这种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这种摩擦从本质上讲也属于静摩擦.

课堂达标:1.一个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静”或“滚动”),它的方向向_______(“左”或“右”)

2.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王明同学在爬杆的过程中,手紧紧地握住杆向上爬,则他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方向向_____;当他抱住杆滑下时,他的身体受到的是_______摩擦力,方向向______.

3.如图所示,物体静止放在斜面上,请你在图上画出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思想】: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提出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长木板、砝码、棉布、毛巾.

【实验步骤】1.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增大对木板的压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上有砝码)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3.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不带砝码,保证与第一次的压力相等)在棉布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4.把棉布换成毛巾表面,重复步骤3的操作.

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_____.

注意弹簧测力计要与桌面平行,拉动过程中要慢,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拓展小刚同学在做“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认为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你能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验证一下小刚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你增加的实验步骤.(提示: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设计这一步骤,把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的第1步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步骤5:

第三节摩擦力(第二课时)----摩擦与我们

学习目标

1.知道日常中常见的摩擦现象.

2.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知识回顾】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_____.

课前预习

阅读课本16—17页的内容和插图,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以及常见的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在生活中人们根据实际需要,有时需要增大摩擦(有益),有时又需要减小摩擦(有害),所以就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在各种车辆上安装轮子以及在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可以大大减小摩擦,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在机器部件之间加润滑油使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油膜,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摩擦.

我们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试判断一下下面几个示例中是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的:

乒乓球拍上的胶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足球鞋上的鞋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路上的刻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力刹车,使车快速停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橇的底部要做得光滑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益摩擦,有时需要减小有害摩擦,下列叙述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 螺丝刀的手柄上刻有一些凹槽

B 旱冰场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

C 自行车的转动部位要经常加一些润滑油

D 行礼包的包底上装有四个小轮

思路引导:旱冰场的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这是减小接触面的__________,从而______摩擦,这样可以滑得更顺畅.自行车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是使部件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它们互不接触,从而______摩擦;行礼包的底部装上四个小轮,是变滑动为滚动,从而_______摩擦.螺丝刀的手柄上刻有一些凹槽,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___,从而______摩擦.

课堂达标1.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足球守门员的手套 B 塑胶跑道表层的胶粒 C 鞋底的花纹 D 轮胎的花纹

E 在石碑的底部垫上圆木拉动石碑

F 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

G 气垫船底部的气垫使船与水面分开

H 雪后路面上撒一些煤渣2.下列各种摩擦力中: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②骑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粒

③皮带传动中,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力④汽车行驶时,空气与汽车之间的摩擦力;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课后作业1.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一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运动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 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 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D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2.在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花纹的地板砖

B 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C 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 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3.磁悬浮列车靠强大的磁性将列车悬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高速行驶,那么列车能高速行驶的原因是( )

A 依靠列车的惯性

B 减小了列车的重力

C 减小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

D 减小了列车所受的空气阻力

4.下列现象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

B 旅行箱的下面安装小轮子

C 钢笔拧得太紧不易打开,往往在手与钢笔之间垫一块毛巾

D 为了把桌面上得污渍擦干净,常常用大一点力压抹布

5.下列事例中,增大摩擦的措施是( )

A 为了容易推动很重的木箱,在木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B 在汽车轮胎上做成有凹凸的花纹

C 在机器的传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D 自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

6.下列事例中,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 推动笨重物体时,常垫滚木

B 旅游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雪橇的底部非常光滑

D 给机器的轴承加润滑油

7.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 轮胎上刻有花纹 B 车轮做成圆形 C 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 刹车时用力捏闸E 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F 脚踏板凹凸不平 G 车轴处装有滚珠 H 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开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方向朝_______(填“前”或“后”)

8.拔河比赛中,运动员要穿比较新的球鞋,而且不希望地面上有沙子,这是因为比较新的球鞋能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_____________,而地面上的沙子能_________而减小摩擦

9.马路上一旦泼洒了机油,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骑摩托车、自行车时很容易摔倒,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

例 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竖直拉至水平过程中,力F(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课堂作业二

1.用撬棒撬起一石块,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哪个力最小( )

A F1

B F2

C F3

D 都一样

2.如图所示,一根不均匀的木棒,用细绳悬挂起来,恰好平衡,若从悬挂处锯段,将木棒分成两段,则( )

A 粗端重

B 细端重

C 一样重

D 无法确定

3.用一杆秤称物体质量时,误用了一个较重的秤砣,称出的物体质量比实际值( )

A 偏大

B 偏小

C 一样重

D 无法确定

4.在下图中,要把石块用最小的力撬起来,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方向及其作用点

.

5.请画出将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向右抬起时所需最小的力的示意图

.

6.(选作)如图所示的杠杆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是5kg,放在距支点10cm处,A点到支点的距离是10cm,求细绳的拉力.(g=10N/kg)

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学案学习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典型例题

一、仔细阅读课本P80的内容,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并回答问题.

1.你能从图9.2-1中悟出什么道理?

2.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它们有什么区别?

3.结合实际生活,思考一下,在你周围哪些地方能见到定滑轮或动滑轮?

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分别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在下面画出图9.2-3中乙和丙图的示意图.

2.按照图9.2-3的图示进行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9.2-1的漫画中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结果?请你帮他想个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阅读课本P82关于滑轮组的知识,然后解决下列问题:

1.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看图9.2-4,了解组装滑轮组时应该怎样绕线.除了课本上这中绕法,

你还能有其它绕法吗?试着在下图中画出两种绕法.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滑轮组的特点是: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且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拉绳子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本P82的科学世界中的文章“其他简单机械”,完成下列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