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第四章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细胞膜及其表面123节答案

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 (第1-3节) 一、填空 A-五-1.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是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A-五-2.生物膜脂在正常生理温度下以液晶态存在,随着温度的上升或下降可发生状态的改变,这种变化称相变。 A-五-3.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有膜脂、膜蛋白、膜糖。 A-五-4.动物细胞连接有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__等几类,其中通讯连接具有细胞通讯作用。 A-五-5.按照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以及膜蛋白存在的位置,可分为膜内在蛋白、膜周边蛋白、脂锚定蛋白三种。 B-五-6.在正常生理温度下,膜脂呈液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中,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小(大或小)。 B-五-7.细胞膜中所含有的主要脂类为磷脂、胆固醇、糖脂,它们都是双亲性分子。 B-五-8. 质膜中磷脂、胆固醇和糖脂等成分是具有双亲性的分子。 C-五-9.真核细胞膜中有四种主要的磷脂分子: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和鞘磷脂。C-五-10.膜脂的分子运动方式包括:旋转运动、侧向扩散运动、 内、外层翻转运动和弯曲运动。

C-五-11.点状桥粒的主要结构包括:①__桥粒斑__; ②____钙黏蛋白___;③__中间丝___。 D-五-12.改变溶液温度或离子强度就可以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的膜蛋白是膜周边蛋白,用去垢剂处理才能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的膜蛋白是膜内在蛋白。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A-五-1.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C )。 A 蛋白质和水 B 蛋白质和糖类 C 蛋白质和脂类 D 脂类和糖类 A-五-2.膜脂中最多的是( C )。 A 脂肪 B 糖脂 C 磷脂 D 胆固醇 ?A-五-3. 下列哪种结构不是单位膜( C )。 A 细胞膜 B 内质网膜 C 细胞外被 D 线粒体外膜 A-五-4.细胞膜性结构在电镜下都呈现出较为一致的三层结构,即内外两层电子致密层中夹一层疏松层,称为( C )。 A 生物膜 B 质膜 C 单位膜 D 板块模型 A-五-5.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哪项有误( D ) A 镶嵌蛋白以各种形式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 B 含胆固醇 C 含糖脂 D外周蛋白在外表面 A-五-6.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列规律是( A ) A 极性头部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尾部朝向膜的中央 B 极性头部朝向膜的外侧,疏水尾部朝向膜的内侧 C 极性头部朝向膜的内侧,疏水尾部朝向膜的外侧 D 极性头部朝向膜的中央,疏水尾部朝向膜的内、外两侧 A-五-7.生物膜是指( D ) A 单位膜 B 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doc资料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新课改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本节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细胞膜的功能、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本节着重用生活事例,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建立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基于必修1前两章的学习和初中相关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细胞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功能、细胞成分鉴定的一般方法,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是很严密,对探索事物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故此节课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大胆提出实验假设,让学生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科学历程,切身感受科学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描述生物膜的结构。 3.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通过生物膜模型建立过程的一系列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第五章 细胞膜及其表面(第4-7节)

习题使用说明 “A”表示题目难易程度,“一”表示所属章节,“1”为题目序号 对应教学大纲的掌握、熟悉、了解三种程度的教学和学习要求,题目按难易程度、不同学制专业等分为三个等级:A.容易,考核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适用于不同学制和各个专业的学生。B.中等,考核大纲要求掌握和熟悉的、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和需要学生理解、归纳的知识点,适用于不同学制和各个专业的学生。C.较难,适度拓展大纲中要求掌握和熟悉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难度和一定深度,旨在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自我学习拓宽知识面的能力 【信号转导的所有内容都没讲,题目没必要做,红色标注,有能力的可以做一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详细讲】

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 (第4-7节) 一、填空题 A-五-1、细胞外基质主要包括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胶原和弹性蛋白和非胶原糖蛋白等三类分子所组成。 A-五-2、在细胞外基质中含量最高的,刚性和抗张强度最大的一种成分是胶原。 A-五-3、细胞外基质中的非胶原糖蛋白既可以与细胞结合,又可与细胞外基质中其他大分子结合,从而将细胞黏着于细胞外基质,故又统称为黏着因子。 A-五-4、细胞的膜转运蛋白按机制进行分类,通过蛋白质发生可逆的构象变化进行物质运输的膜转运蛋白称为载体蛋白;通过蛋白质在膜上形成一个亲水性通道,允许特定溶质穿越的膜转运蛋白称为通道蛋白。 A-五-5、根据胞吐作用方式的不同,将胞吞(吐)作用分为两种形式:结构性分泌和调节性分泌。 A-五-6、根据闸门开关的机制不同,闸门通道扩散分为三种:机械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 A-五-7、根据吞入物质的状态、大小及摄入机制的不同,可将胞吞作用分为吞噬、胞饮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三种方式。 A-五-8、与细胞膜有关的物质运输活动主要由两种形式:一是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转运,另一种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 A-五-9、离子通道扩散可根据“闸门”开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和三类。(同A-五-6) A-五-10、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 Na+-K+-ATP 酶。 A-五-11、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兼有载体蛋白和酶的

(完整版)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测试题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把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做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依据是()A.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容易获取 B.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物质 C.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细胞器 D.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有膜细胞器 2.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合成细胞膜的成分 3.在不损害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去除其细胞壁()A.蛋白酶B.盐酸C.纤维素酶D.淀粉酶 4.细胞核中行使主要功能的重要结构是()A.核膜B.核仁C.染色质D.核孔 5.下列哪种物质的形成与内质网及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A.血红蛋白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D.性激素 6.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②K的载体③淀粉④淀粉酶⑤纤维素 A.②③B.②④C.②⑤D.①② 7.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A.心肌细胞B.团藻细胞C.青菜叶肉细胞D.洋葱根细胞 8.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 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 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数量较多 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内质网不发达 D.叶肉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多 10.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发生联系。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健那绿是一种活体染色剂B.健那绿具有专一性 C.健那绿可以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D.健那绿无法通过生物膜 12.下列关于生物膜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细胞内的具膜结构中,膜的转化是不可逆的 B.小泡成为具膜结构的一部分要靠膜融合 C.一种结构的膜成为另一种结构膜的一部分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D.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膜之间转化的前提条件 13.经研究发现,动物的唾液腺细胞中高尔基体较多,其主要原因是()A.高尔基体可加工和转运蛋白质B.腺细胞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C.腺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D.高尔基体与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有关 14.某种毒素因妨碍细胞呼吸而影响生物体的生活,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的() A.核糖体B.细胞核C.线粒体D.细胞膜 15.人的红细胞与精子的寿命都比较短, 这一事实体现了()A.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B.环境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C.特定的遗传物质起决定作用D.细胞的功能对其寿命起决定性作用 16.下列细胞器中,都具有色素的一组是 A.叶绿体、内质网B.线粒体、中心体 C.中心体、溶酶体D.液泡、叶绿体 17.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与下列那个选项相似()A.葡萄糖与果糖C.二氧化碳与干冰 C.声波与光波D.细胞板与赤道板 18.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高等植物细胞具有 ①液泡②中心体③叶绿体④细胞膜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19.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A.进行能量转换B.合成蛋白质 C.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D.储存能量物质 20.有研究者将下列4种等量的细胞分别磨碎,然后放到4支离心试管内高速旋转离心,结果磨碎的液体分为4层,其中第三层存在的结构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下列各种材料中,第三层最厚的是A.衰老的皮肤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 C.心肌细胞D.脂肪细胞 21.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是()A.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B.细胞保持完整的结构 C.细胞膜的流动性D.线粒体提供能量 22.在1958年,有人对蝾螈的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用DNA酶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即破坏染色体的完整性,使它成为碎片,若改用蛋白酶则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由蛋白质构成 B.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由DNA构成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镶嵌排 23.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A.黑色公绵羊B.黑色母绵羊 C.白色公绵羊D.白色母绵羊 24.观察叶绿体或线粒体都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先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实验材料移动B.防止水溢出 C.避免出现气泡D.增加装片透明度 25.下面关于生物体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都有细胞结构 B.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是大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细菌具有细胞结构 26.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 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可以发现 A.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B.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C.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D.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27.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因此,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将细胞浸泡 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不会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

细胞膜及其表面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选择题 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不具有的特点是 A.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进行 B.形成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 C.吸入大量的细胞外液 D.胞吞速率比液相胞吞快 2.细胞摄入微生物或细胞碎片进行消化的过程称为 A.吞噬作用 B.异噬作用 C.入胞作用 D.吞饮作用 3.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第二信使 A. cAMP B. IP3 C. DG D. AC 4.能使细胞内cAMP升高的G蛋白是 A. Gi B. Gs C. Gp D. Gt 5.能结合并活化磷脂酶C,导致PIP2分解,生成IP3和DG的G蛋白是 A. G S B .G i C. G P D .G T 6.动物细胞中cAMP信使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活化 A.蛋白激酶C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K D. Ga2+激酶 7.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胞内信使 A. cAMP B. cGMP C. DG D. EGFR 8.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称为 A.细胞膜 B.细胞表面 C.细胞外被 D.细胞外基质 9. 微管和微丝大量存在于 A.细胞核 B.细胞外被 C.细胞膜 D.胞质溶胶 10. 细胞表面中具有识别功能的部位是 A.细胞膜 B.细胞外被 C.膜脂双层 D.胞质溶胶 11.衰老红细胞能被巨噬细胞吞噬,是因为其表面失去了 A. 半乳糖 B.唾液酸 C.甘露糖 D.葡萄糖 12.衰老红细胞的糖链常暴露出 A.半乳糖 B.唾液酸 C.甘露糖 D.葡萄糖 13.细胞膜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是 A.磷脂 B.胆固醇 C.糖类 D.蛋白质 14.细胞膜结构的基本骨架主要是由哪种分子形成的 A.磷脂 B.胆固醇 C.糖类 D.蛋白质 15.在细胞膜中对脂质的物理状态具有维持和调节作用的分子是 A.磷脂 B.胆固醇 C.水 D.蛋白质 16.构成膜受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磷脂 B.胆固醇 C.糖类 D.蛋白质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说明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依托生动的经典实验资料,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一、设计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研究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启发学生用已知去探究未知,并对自己的探究结果加以归纳总结,最终促进学生透彻理解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并运用有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学中依托生动的经典实验资料,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能力目标 (1)探讨问题并分析实验结果,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2)尝试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情感目标 (1)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形象的理解细胞膜的功能,体会细胞膜作为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边界的意义。 四、课前准备 1.实验用品:烧杯、浓盐酸、淸水、培养皿、银子、大白豆(淸水浸泡和淸水浸泡后煮熟)、红色玫瑰花瓣、稀释20倍的红墨水、展示台等 2.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汇报视频

(2 )控制物质进岀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实验2 分组实验、观察、 分析。 阅读教材结合已有 知识思考回答。 实验小组的同学 培养学生动手 实验的能力;探 讨问题并分析 实验结果,养成 科学探究的能 力。 利用演示文稿 中的图片和动 画来形象地说 明问题

细胞膜及其表面4567节答案

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 (第4-7节) 一、填空题 A-五-1、细胞外基质主要包括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和非胶原糖蛋白等三类分子所组成。 A-五-2、在细胞外基质中含量最高的,刚性和抗张强度最大的一种成分是胶原。 A-五-3、细胞外基质中的非胶原糖蛋白既可以与细胞结合,又可与细胞外基质中其他大分子结合,从而将细胞黏着于细胞外基质,故又统称为非胶原性粘合蛋白。 A-五-4、细胞的膜转运蛋白按机制进行分类,通过蛋白质发生可逆的构象变化进行物质运输的膜转运蛋白称为载体蛋白;通过蛋白质在膜上形成一个亲水性通道,允许特定溶质穿越的膜转运蛋白称为通道蛋白。 A-五-5、根据胞吐作用方式的不同,将胞吐作用分为两种形式: 固有分泌和受调分泌。 A-五-6、根据闸门开关的机制不同,闸门通道扩散分为三种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配体门控和通道。 A-五-7、根据吞入物质的状态、大小及摄入机制的不同,可将胞吞作用分为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三种方式。 A-五-8、与细胞膜有关的物质运输活动主要由两种形式:一是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另一种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 ?A-五-9、离子通道扩散可根据“闸门”开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和三类。A-五-10、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 Na﹢-K﹢-ATP 酶。 A-五-11、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兼有离子通道和酶的双重功能。 A-五-12、真核细胞中,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是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来完成的。 A-五-13、由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信号的过程称为细胞信号转导。 A-五-14、G蛋白的全称是鸟苷酸结合蛋白。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资料分析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视频、课件、教科书、黑板、粉笔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有位专家这样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现在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精巧!”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成分,我们可以将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物质机械地组装起来形成一个细胞吗?答案是否定的,细胞的各组分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通过形成结构和功能都密切联系的各基本结构,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提问:我们学校的校园与校外环境是以什么作为界限呢?(自由发言) 师: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有结构使细胞和外界隔绝开来,那就是细胞膜。我们首先进入第一节的学习(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2、教学目标达成:对于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同学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说你能不能列举出一些证据来证明细胞膜这个系统边界的存在? S:直接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

第四章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填空题 1.生物膜上的磷脂主要包括。 2.膜蛋白可以分为和。 3.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 4.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离子键作用和共价键结合。 5.真核细胞的鞭毛由蛋白组成,而细菌鞭毛主要由蛋白组成。 6.细胞连接可分为、、。 7.锚定连接的主要方式有和。 8.锚定连接中桥粒连接的是骨架系统中的,而粘着带连接的是。 9.组成氨基聚糖的重复二糖单位是。 10.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成分主要有、、和、和等。 1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和等。 12.植物细胞之间通过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13.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有、、。 14.细胞表面形成的特化结构有、、、、等。 15.统成为生物膜,他们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又称为质膜。 16.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生物膜的主要基本特征是。 17.膜脂主要的3种类型是、、。 18.根据膜蛋白分离的难易及其与脂分子的结合方式分 为、两种。 1.瞄定连接中,桥粒与半桥粒与细胞骨架系统中的连接,而粘着带 与粘着斑与连接。 2.通信连接的主要方式、、。 3.在蛋白质的肽序列中有三种信号:。 4.紧密连接除了其连接作用外,还具有另外两个功 能: 。 5.连接子的功能除了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有、。 6.蛋白聚糖由的主干和的侧链所组成。 7.原胶原的一级结构中具有的短肽重复序列。 8.纤连蛋白有与和连接的位点,其作用是介导细胞外基质骨 架与膜受体相连。

9.前原胶原是在上合成的,靠N端的信号肽进行转运。 10.在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质酸具有的能力,而胶原纤维使组织具有的 能力。 11.构成胶原亚单位的是,有三条а肽链所组成。 12.在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质酸既能参与蛋白聚糖的形成,又能游离存在。在 软骨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质酸与糖胺聚糖和核心蛋白组成软骨组织的蛋白聚糖复合物,称为。在这种复合物中,透明质酸作为一个长轴,将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更复杂的蛋白聚糖,使细胞外基质具有更大的抗压性。透明质酸是一种重要的,是增值细胞和迁移细胞的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一旦细胞外基质细胞停止移动,透明质酸就会从中消失,此时细胞间开始接触。 选择题 1.由微管组成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是 a 鞭毛 b 微绒毛 c 伪足 1.由微丝组成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是 a 鞭毛 b 纤毛 c 伪足 1.植物的胞间连丝属于哪一种细胞连接方式 a 封闭连接 b 锚定连接 c通讯连接 d都不是 1.细胞粘附分子 A.都是跨膜糖蛋白 B.多为单次跨膜蛋白 C.都依赖钙离子 D.胞外区为肽链的N端部分,带有糖链,负责与配体的识别 E.胞质区为肽链的C端部分,与质膜下的骨架成分直接相连 2.紧密连接存在于 A.神经细胞间 B.肌肉细胞间 C.上皮细胞间 3.跨膜蛋白属于 A.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 B.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 C.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课时安排 1 五、教学过程: 可让学生回顾已有的对细胞的认识(注意引导。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成分等。)引出第三章课题。 然后问学生是否有拆卸机械东西、并装回去的经历,学生会七嘴八舌的说有或没有等。当人们对细胞有一定认识后,有人也尝试过想组装细胞,你们推测一下能否成功?细胞的结构比机械的东西可要复杂得多,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尝试成功。结论:系统不是其组分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组分间结构和功能的密切联系,形成的统一整体。 每一个系统都有一定的边界,那么细胞是否也有边界呢?引入课题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利用书中的问题探讨,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讨论,后提问学生,引导回答。 1.提示: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2.提示: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前,科学家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进入活细胞的物质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板书〗 一、细胞膜的成分 1.脂质(磷脂):≈50﹪ 2.蛋白质:≈40﹪ 3.糖类: 2﹪~10﹪ 〖板书〗

第二篇细胞膜及其表面

第二篇细胞膜及其表面 (第五章~第十一章) 一、选择题 1.膜脂不具有的分子运动形式是 A.侧向运动 B.弯曲运动 C.跳跃运动 D.翻转运动 2.膜蛋白不具有的功能是 A.转运分子进出细胞 B.接受环境信号并传递到胞内 C.使膜发生相变和相分离 D.膜酶可催化细胞的某些化学反应 3.构成膜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脂类是 A.兼性分子 B.疏水分子 C.极性分子 D.双极性分子 4.首先提出“脂双层中镶嵌着球形蛋白质”的生物膜模型是 A.片层结构模型 B.单位膜模型 C.液态镶嵌模型 D.晶格镶嵌模型 5.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是 A.片层结构模型 B.单位膜模型 C.液态镶嵌模型 D.晶格镶嵌模型 6.强调膜的流动性和球形蛋白质分子与脂双层镶嵌关系的模型是 A.片层结构模型 B.单位膜模型 C.液态镶嵌模型 D.晶格镶嵌模型 7.提出了各种生物膜在形态结构上具有共性的模型是 A.片层结构模型 B.单位膜模型 C.液态镶嵌模型 D.晶格镶嵌模型 8.完成细胞膜特定功能的主要成分是 A.膜脂双层 B.膜蛋白 C.细胞外被 D.糖脂 9.不能通过简单扩散进出细胞膜的物质是 A. O2 B. N2 C.乙醇 D. Na+、K+ 10.O2或CO2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 A.简单扩散 B.易化扩散 C.帮助扩散 D.主动运输 11.不能通过简单扩散透过膜脂双层的物质是 A.CO2 B.苯 C.甘油 D.葡萄糖 12.Ca2+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 A.简单扩散 B.被动运输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13.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协同运输 B.易化扩散 C.被动运输 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14.肠腔中葡萄糖浓度低时,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A.简单扩散 B.易化扩散 C.通道蛋白运输 D.伴随运输 15.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不具有的特点是 A.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进行 B.形成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 C.吸入大量的细胞外液 D.胞吞速率比液相胞吞快 16.细胞摄入微生物或细胞碎片进行消化的过程称为 A.吞噬作用 B.异噬作用 C.入胞作用 D.吞饮作用 17.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第二信使 A. cAMP B. IP3 C. DG D. AC 18.能使细胞内cAMP升高的G蛋白是 A. Gi B. Gs C. Gp D. Gt 19.能结合并活化磷脂酶C,导致PIP2分解,生成IP3和DG的G蛋白是 A. G S B .G i C. G P D .G T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第一节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plasma membrane):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细胞膜不仅是细胞结构上的边界,使细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及信息传递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生物膜(biomembrane):真核细胞内部存在着由膜围绕构建的各种细胞器。细胞内的膜系统与细胞膜统称为生物膜。它们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 一、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人们用光学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但到20世纪50年代初,在电镜下显示出了质膜的超微结构。但人们并未感到惊奇,因为此前细胞生理学家在研究细胞内渗透压时已证明了质膜的存在。 1925年E. Gorter和F. Grendel研究红细胞发现膜脂单层分子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二倍,提示了质膜是由双层脂分子构成的。随后,人们发现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低得多,若脂滴表面吸附有蛋白成分则表面张力降低,因此Davson和Danielli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明治式的质膜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影响达20年之久。 1959年,J. D. Robertson发展了三明治模型,提出了单位膜模型(unit membrane model),并推断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单位膜构成。随后的一些实验,如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等证明,质膜中的蛋白质是可流动的;冷冻蚀刻技术显示了双层膜脂中存在膜蛋白颗粒。 1972年,S. J. Singer和G. Nicolson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这一模型随即得到各种实验结果的支持。流动镶嵌模型主要强调:①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②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 近年来有人提出脂筏模型(lipid rafts model),即在生物膜上富含胆固醇, 形成有序的脂相,如同“脂筏”一样, 并载有各种蛋白。脂筏最初可能在内质网上形成,转运到细胞膜上,有些脂筏可在不同程度上与膜下细胞骨架蛋白交联。推测一个100nm大小的脂筏可载有600个蛋白分子。这一模型可解释生物膜的某些性质与功能,但仍需要更多的证据。 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可归纳如下: (1) 膜脂主要由磷脂分子构成, 磷脂分子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在水相中以疏水性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自发形成磷脂双分子层的封闭的膜系统。

最经典总结-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最新考纲] 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2.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5年10考) 1.细胞器的分离方法 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利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离心速度下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2.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连线) ■助学巧记 巧记细胞器的“0、一、二” 3.多角度比较各种细胞器

1.下图为真、原核细胞及动、植物细胞的判断概念图,你能否写出①~④内容? 提示①核膜②原核细胞③细胞壁④中心体 2.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内的哪些结构? 提示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线粒体(需染色)、染色体(需染色)。若显示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则为电子显微镜下的亚显微结构图。 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 (1)判断下图是否正确(2015·广东卷,6C)(×) (2)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2015·北京卷,6A)(×) (3)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2014·江苏,3A)(×)

(4)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2013·新课标Ⅱ,1D)(×) (5)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2013·安徽,1D)(×) (6)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2012·全国卷,2D)(×)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1教材P45~46细胞器及其功能。准确掌握并识别8种细胞器结构及相关分布、功能是解答本类题目的关键。 2.(教材必修1P50-1改编)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图。 (1)找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修正。 (2)若甲图表示白兔的组织细胞,乙图表示棉花的叶肉细胞,两图中最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 提示甲图中应无叶绿体,乙图中应无中心粒 细胞器及其功能 【典例】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是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体内所有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是在细胞及其产物(如细胞间隙中的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一百多年前,光学显微镜的发明促成了细胞的发现。此后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经历了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等具有时代特征的研究层次,从细胞这个小小的单位里揭示出众多生命现象的机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科学资料。可以认为,离开了对细胞及构成细胞的各种细胞器的分子组成和功能的认识,要阐明物种进化、生物遗传、个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以及生长、发育、衰老等生物学现象。要阐明整个人体和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的机制,将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细胞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技术和理论,已经迅速地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部门渗透。因此,学习生理学应由细胞生理开始。 细胞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膜和组成其他细胞器的膜性结构的基本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不同物质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转运功能;作为细胞接受外界影响或细胞间相互影响基础的跨膜信号转换功能;以不同带电离子跨膜运动为基础的细胞生物电和有关现象;以及肌细胞如何在细胞膜电变化的触发下出现机械性 收缩活动。 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切动物细胞都被一层薄膜所包被,称为细胞膜或质膜(plasma membrane),它把细胞内容物细胞周围环境(主要是细胞外液)分隔开来,使细胞能相对地独立于环境而存在。很明显,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不仅细胞的内容物不能流失,而且其化学组成必须保持相对稳定,这就需要在细胞和它所和的环境之间有起屏障作用的结构;但细胞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又需要经常由外界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细胞的代谢产物,而这些物质的进入和排出,都必须经过细胞膜,这就涉及到物质的跨膜转运过程。因此,细胞膜必然是一个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性膜,它允许某些物质或离子有选择的通过,但又能严格地限制其他一些物质的进出,保持了细胞内物质成分的稳定。细胞内部也存在着类似细胞膜的膜性结构。组成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的膜性部分,使它们与一般胞浆之间既存在某种屏障,也进行着某些物质转运。 膜除了有物质转运功能外,还有跨膜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功能,这些功能的机制是由膜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决定的。膜成分中的脂质分子层主要起了屏障作用,而膜中的特殊蛋白质则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跨膜转运和转换有关。 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从低等生物草履虫以至高等哺乳动物的各种细胞,都具有类似的细胞膜结构。在电镜下可分为三层,即在膜的靠内外两侧各有一条厚约2.5nm的电子致密带,中间夹有一条厚2.5nm的透明带,总厚度约7.0~7.5nm左右这种结构不仅见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基础扫描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阐明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理论观点是。判断: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原核细胞:没有,如、细菌、蓝藻、放线菌 类型真核细胞:有,如绝大多数生物(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变形虫) 判断:①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是原核细胞() ②生物界可能存在这样的生物:体内既有原核细胞,又有真核细胞() 3、细胞膜的成分:含有、和,其中,和是主要成分 4、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层磷脂分子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分子的头部是的,因此在表面;尾部是的,因此在中间);蛋白质以不同深度结合在磷脂双分子层上。 5、细胞膜的膜外结构:糖被(由组成),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被有 和作用;糖被还与有关。(请课后试绘: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结构特点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6、细胞膜生理特性是:即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自由扩散)、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 的特点子(主动运输)、小分子(O2、CO2、甘油、乙醇、苯是自由扩散,葡萄糖 除进入红细胞以外是主动运输,氨基酸是主动运输)也可以通过,而其他 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指细胞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7、细胞壁:在植物细胞外表面有一层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和,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全透性结构;一般的原核细胞的表面也有一层细胞壁,主要成分是。 判断:在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中,只有人和动物的细胞外面才没有细胞壁() 8、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有:、、 (二)难点突破 1、物质基础:构成生物体的和

细胞的基本结构测试题及解析

细胞的基本结构测试题及 解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3章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组织是由死细胞构成的是 () A.筛管B.导管 C.根尖生长点D.叶片的表皮 答案:B 解析:生长点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是生活细胞;表皮细胞虽然向外一面细胞壁上有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但仍是生活细胞;筛管是由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成熟后细胞核消失,细胞质仍存在,相邻细胞通过横壁上的筛孔彼此相通,所以构成筛管的细胞是活细胞;构成导管的细胞,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消失了,是死细胞。 2.(2010·全国卷Ⅱ)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答案:B 解析:抗体是分泌蛋白,其加工需要高尔基体。 3.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特征的是 ()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分子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脂质分子层中 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相对侧向流动性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其中,磷脂分子以疏水端相对,构成脂质双分子层,这是膜的基本支架。 4.某种毒素侵入人体后,妨碍了细胞呼吸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 () A.核糖体B.细胞核 C.细胞膜D.线粒体 答案:D 解析:首先应清楚选项中各结构的功能,然后再作出判断。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而线粒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

细胞膜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如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人们终于看到了膜的存在;冰冻蚀刻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膜的内外两侧并不对称;荧光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的融合实验又证明了膜的流动性等。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持,人类的认识便不能发展。

1.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50% ):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还糖类和脂质分子形成糖脂,胆固醇) 蛋白质(40% ):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 糖类(2% -10% ):细胞膜的外边,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糖蛋白,叫做糖被。 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重要功能: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注:细 胞膜上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决定了膜的功能。 (载体蛋白,通道蛋白,酶,信号分子受体,识别标志蛋白(糖蛋白)) 根据糖蛋白和糖脂的分布可以判断细胞膜内外侧 癌细胞的分散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 CEA)等物质。癌细胞 膜上的糖蛋白含量下降) 2.细胞膜的结构 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是运动的。 ②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的分布:镶嵌,嵌入,贯穿。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体现流动性的实例:植物的质壁分离 人-鼠细胞融合杂交实验 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 变形虫运动时的伪足的形成 胞吞胞吐 白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动物细胞分裂是细胞膜的缢裂过程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1 产生了原始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2 提供了细胞诞生的必要环境 3 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说明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依托生动的经典实验资料,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一、设计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研究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启发学生用已知去探究未知,并对自己的探究结果加以归纳总结,最终促进学生透彻理解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并运用有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学中依托生动的经典实验资料,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能力目标 (1)探讨问题并分析实验结果,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2)尝试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情感目标 (1)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形象的理解细胞膜的功能,体会细胞膜作为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边界的意义。 四、课前准备 1.实验用品:烧杯、浓盐酸、清水、培养皿、镊子、大白豆(清水浸泡和清水浸泡后煮熟)、红色玫瑰花瓣、稀释20倍的红墨水、展示台等 2. 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汇报视频 3.上课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分名称 含量 红细胞膜40 50 10 大肠杆菌 75 25 很少 细胞膜 (1)说出细胞膜中还有哪些物质?(2)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画概念图 细胞膜 成分功能 系统的边界 应用与拓展 1、下图是市第六医院肿瘤科的检验报告单,请结合课本P41“与生活的联系”容,尝试对该患者作出诊断。 2、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你能解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吗?

【课外阅读】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 (1)膜脂 磷脂、胆固醇、糖脂,每个动物细胞质膜上约有109个脂分子,即每平方微米的质膜上约有5x106个脂分子。 (2)膜蛋白 细胞膜蛋白质(包括酶)膜蛋白质主要以两种形式同膜脂质相结合:分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两种。内在蛋白以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的疏水部分共价结合,两端带有极性,贯穿膜的内外;外在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固有蛋白的外端上,或结合在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如载体、特异受体、酶、表面抗原。占20%~30%的表面蛋白质(外周蛋白质)以带电的氨基酸或基团——极性基团与膜两侧的脂质结合;占70%~80%的结合蛋白质(内在蛋白质)通过一个或几个疏水的α-螺旋(20~30个疏水氨基酸吸收而形成,每圈3.6个氨基酸残基,相当于膜厚度。相邻的α-螺旋以膜内、外两侧直链肽连接)即膜内疏水羟基与脂质分子结合。理论上,镶嵌在脂质层中的蛋白质是可以横向漂浮移位的,因而该是随机分布的;可实际存在着的有区域性的分布;(这可能与膜内侧的细胞骨架存在对某种蛋白质分子局限作用有关),以实现其特殊的功能:细胞与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等。(Frye和Edidin1970年用发红光的碱性芯香红标记人细胞同用发绿光荧光素标记膜蛋白抗体标记离体培养的小鼠细胞一 起培养,然后使它们融合,从各自分布,经过37℃40min后变为均匀分布。光致漂白荧光恢复法,微区监测) 细胞膜上存在两类主要的转运蛋白,即: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和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载体蛋白又称做载体(carrier)、通透酶(permease)和转运器(transporter),能够与特定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载体蛋白有的需要能量驱动,如:各类APT驱动的离子泵;有的则不需要能量,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物质,如:缬氨酶素。通道蛋白与与所转运物质的结合较弱,它能形成亲水的通道,当通道打开时能允许特定的溶质通过,所有通道蛋白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溶质。 (3)膜糖 膜糖和糖衣:糖蛋白、糖脂 细胞膜糖类主要是一些寡糖链和多糖链,它们都以共价键的形式和膜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和糖蛋白;这些糖链绝大多数是裸露在膜的外面(非细胞质)一侧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细胞外壳cell coat)单糖排序上的特异性作为细胞或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