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权划分法治化的中国路径

事权划分法治化的中国路径

事权划分法治化的中国路径
事权划分法治化的中国路径

事权划分法治化的中国路径

2017-08-09 1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作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治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剑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侯卓

摘要: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是深化财税改革和建设法治财税的重要举措。我国应在法律层面明确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通过法律机制保障和促进各级政府履行事权。赋予政府事权是为有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在明晰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运用法律手段、遵循谦抑原则厘定事权范围。事权划分的经济标准更为基础,法律标准对由经济标准导出的划分格局进行调适。事权可分为立法监管和事权实施,现行法律体系对立法监管事权的配置相对合理,但其中法律监督、特别是司法事权应适当向中央集中;在事权实施层面,现行制度为行政化分权留下空间,且不同层级政府间事权同质化较明显。事权划分法治化要求制定财政基本法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政府间财权划分和转移支付体制的优化、预算硬约束的实现,是事权划分的制度保障;从根本上,通过对公民权利体系的法律确认,可以促进法定事权的落实。

关键词:财税体制事权划分基本权利法治化国家治理

1994年分税制改革奠定了我国政府间财政体制的总体框架,它及其后一系列财税改革,如所得税收人分享改革、成品油税费改革等,对于提高收入划分的规范性程度、改善“两个比重”,皆有所裨益。但是,前述改革仍属“行政化分权”,主要以国务院决定作为执行依据;同时,相关改革的着力点在收入面,针对政府间事权划分乏善可陈。现实中常

见两类情形:一是中央介入区域性事务的处理,如“税改试点”;二是地方背离中央统一安排搞“土政策”,如税收优惠过滥。前者反映地方自主性不足,后者反映地方自主性过强,但二者的根源皆在于政府间事权缺乏明晰、规范的划分。由此导致地方自主性不足与地方自主性过当并行不悖。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①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②“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在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及全面依法治国关键在于约束、规范权力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在继续完善分税制之同时,突破路径依赖,将政府间事权划分法治化作为财税改革和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之一,并与分税制相互适应、相互补充:③法律明定各级政府事权,并透过法律机制保障和促进各级政府依法履行事权。

人们常在不同维度使用“事权”一词,进而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见仁见智,④不同观点间的“最大公约数”,是将其理解为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事权具有鲜明的公权力属性,理论上包括立法事权、行政事权和司法事权三维。⑤现实中,行政事权在国家权力谱系中占比最大、与公众联系最紧,故而研讨重心向其倾斜。事权划分包括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但本文侧重在纵向层面展开。

一、事权划分的逻辑起点

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明确政府事权范围的前提。政府事权的确定,应遵循谦抑原则,以尊重公民基本权利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基础,通过立法妥善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避免“越位”或“缺位”。

(一)权利本位:事权授予的正当理据

19世纪下半叶起,鉴于市场失灵日渐凸显,诸多学者主张扩大政府事权。①与之相应,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膨胀。社会国为促进社会正义,“提升居民之文化、精神及物质水准,须有巨大财源作为移转性支出。”②然而,政府事权的扩张并非无序,仍须以公民基本权利作为决定事权范围的基本依据。一方面,除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外,还要求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积极促进基本权利的实现。以受教育权为例,该项权利的实现仅靠国家的谦抑自制还不够,尚须其积极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免交学费就是国家承担给付义务的表现。另一方面,平等是一项权利还是原则,理论上歧见纷呈,③然则认为其包括平等的自由权、参政权和社会权,较具共识。平等的自由权,侧重法律的平等保护;而平等的社会权,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对政府的事权配置提出两项要求:一是将均等化作为政府的一项事权;二是当不同区域间基本权利保障和实现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时,须更高级别政府积极作为。如前所述,义务教育由国家承担给付义务,但我国目前多将此项事权配予地方政府,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条件致使不同区域公民的受教育权实现状况差异颇大,这就要求中央政府适当集中一部分义务教育事权,达致均等化目的。

(二)谦抑原则:事权配置的合理限度

财政三大职能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保障稳定。④财权和事权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故而财政的规模制约着事权的边界。财政职能的发挥应遵循谦抑原则为之,这决定了政府事权不宜无限扩张。

市场和政府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但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是补充性的,主要在市场失灵时发挥作用;同时,由于信息偏在、腐败寻租、体制不健、管制俘获等原因,政府失灵也客观存在。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经途径,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将耗费一定的交易成本;经由组织方式配置资源,可透过内部协调、组织命令的形式降低交易成本,但会产生组织成本。政府配置资源的极端形式——计划经济,形同“超级公司”,将交易成本降至最低的同时,也因信息不准、决策错误、决策传达失真等引致巨额组织成本。中国的改革,在经济维度可理解为资源配置主体向市场回归,在法律维度可理解为简政放权的过程,基本表征便是政府事权范围的收窄。现实中,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十分强大,若不通过法律进行有效规制,可能扭曲市场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①法律明定政府事权是其前提条件。

分配失衡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调节分配也成为政府事权的重要方面。收入分配有三种形式:初次分配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第二次分配主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收支进行,侧重公平原则;第三次分配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一般通过自愿捐赠进行。②总体上,初次分配由市场

主导、根据生产要素进行,第三次分配由社会主导,国家通过税收优惠、公益捐赠抵免等制度手段发挥诱致性功能;作为政府事权的分配调节主要在再分配层面发挥作用,具体手段多元,既包括财政收人手段如税收优惠,也包括财政支出手段如财政补贴。

调节分配作为政府事权有其合理性,惟须“调”之有度,如果再分配挤占初次分配的主导地位,便动摇了市场的决定性地位,并威胁公民的自由权。形式上,政府调节分配的事权必须在法律上明确,具体的手段、措施也应循法治路径展开,避免恣意,现实中税收优惠权力主体多元化、决策执行程序无序化、优惠形式隐蔽化、执法复杂化等形式非理性现象,③根源在于法律缺位导致相关事权的配置模糊不清。实质上,政府调节分配事权的行使,不应损害市场的永续发展和个人的权利实现,尤应接受公平原则的检验,征取税收时遵循量能原则、获致非税收人时依据受益原则,皆属财税公平的具体要求。

财政保障经济稳定,主要透过宏观调控得以实现。对于宏观调控的把握,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范围的宏观性。宏观调控着眼于经济总量平衡,关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不同于针对具体产品、具体市场的经济干预。二是时效的有限性。宏观调控是非常规的国民经济管理手段,绝非常态行为。应将其同政府的社会管理、微观干预等其他事权区分开;将之定性为非常规、临时、过渡手段,要将经济稳定发展的希望更多寄托于市场机制的完善,避免“宏观调控依赖症”。

(三)法定性:事权授予与规制的基本要求

法律明定政府事权,兼具授权与控权两方面意旨。事权作为公权力,法律依据是行权前提;与此同时,法定事权也意味着对权力作用场域的限定,使“有权不得任性”。进言之,强调事权法定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权能统一。历史地看,顶层设计文件对于政府间财政分权的总体思路经历了一个演进过程,如表1所示:

表1顶层设计文件对财政分权的相关表述

由“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通常认为能更准确地反映与事权匹配的是财力而非财权;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同“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之间并非替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是需要先行解决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更好地实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目标。”②事权无论是同财权结合、同财力匹配,还是同支出责任相适应,都在强调事权与其物质保障之间的对应关系。深究之,涉及行政权与财政权的相对疏离与内涵统一。

行政权的概念较无疑义,而对财政权的认识则言人人殊,或将之理解为行政权的组成部分,或将之理解为相对独立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权力。有学者认为,财政权先于行政权存在,因为国家享有财政权,始能参与国民财产的分配、获得财政支出的物质基础,从而也才有国家机关职权的行使。其实,国家之所以筹集、管理并使用财政资金,还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就此而论,二者不能也无须分开,财政权其实就是行政权运作、或者说事权实施的物质保障。将一定事权配置给一级政府,意味着该政府享有相关的财政支出权,而为获致财政支出的能力,该政府自然需要一定的财力适配。因此,政府的事权划分与运作,同时涉及行政权和财政权两个面向,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为政府履行事权供给充分而稳定的物质基础,也可保证公共财政同私人财产之间有妥适的界限。①

二是权责同构。配置权利(力)、义务、责任是各部门法的核心任务,不同部门法的权义责结构各具特色。财税法层面,公权力主体的权力一责任、私权利主体的权利一义务,格外值得关注。事权是一种权力,究其本旨亦为一种职责,法定事权,对相应公权力主体提出两方面要求:第一是依法履行事权,第二是不得弃权。在法律层面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一个重要考量是将相应的支出责任由道义责任、政治责任扩至法律责任。由此可见,十八届三中全会“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和四中全会“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的要求,内含权责一致的逻辑。

二、事权划分的理论框架与现实样态

在理论层面提炼事权划分的标准,据以检视我国事权划分的现实状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殊为必要。

(一)事权划分的理想谱系

事权划分是根据范围,还是根据重要性?划分是基于权力的高效运作,抑或对权利优质且有效的保障?就这两组“二元结构”所作取舍,形塑着事权划分的理想格局。一般而言,事权划分应当以范围作为基本依据,根据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层级决定由谁提供,但当某项事权重要性十分突出、特别是涉及公民基本权利时,也可能由中央政府共享部分事权;事权划分,形式上是为了公权力的高效运作,但究其本旨是基于更好保障公民权利的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向度框定各级政府事权的范围。

总体上,事权划分要遵循经济标准和法律标准,前者由经典的公共产品分层理论推出,后者则以秩序、正义等法价值为导向,对基于经济标准得出的事权划分格局加以调适。当然,二者的差异是相对的,彼此间的融通客观存在。

对于事权划分的经济标准学术界讨论相对较多,以公共产品分层理论为代表,蒂伯特、施蒂格勒、马斯格雷夫、奥茨等经济学家皆有相关著述。②该理论认为,现代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拥有者负有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在单一制国家,各级政府如何有效分工以提供公共产品,由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决定。根据公共产

品受益范围或效用溢出的程度可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准全国公共产品(跨区域公共产品)和区域性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应当由中央政府来提供,以实现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高效率配置;准全国性公共产品具有较大的利益外溢性,需要协调区域之间的利益和分工合作,故而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不仅效率更高,而且有利于将成本分摊与受益分享直接挂钩。由公共产品理论出发,经济标准包括三项具体内容:外部性、信息复杂性和激励相容。“根据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确定提供公共服务的辖区范围”,“不同级别的政府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适合于处理具有不同信息复杂程度的事务和提供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①此三者的预设条件是“理性人假设”,将各级政府视为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主体,提供公共产品时基于经济理性行事;为使公共产品的提供更有效率,需要将外部性大、信息处理简单、各行其是对整体利益损害较大的事权,适当集中在中央,相应将外部性小、信息偏在、各行其是对整体利益有增益效应的事权,配予地方。

经济标准虽为政府间事权划分的主要依据,但至少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理论上,经济标准效率导向的宗旨同现代治理语境不尽兼容;第二,实践中,有时决定事权划分的并非纯粹理性,而是路径依赖、政治现实、利益博弈,这使真实的事权划分和理论擘画可能是两码事。与之相应,确立事权划分的法律标准,分别有助于此二项问题的缓释:其一,对经济标准导出的事权划分格局,基于法价值予以矫正;其二,为事权划分设定底线标准,当现实中的事权划分难以完美体现经济理性时,法律标准仍是起码要求。

法律标准要求事权划分须满足形式法定和实质法定,分别彰显秩序和正义这两项重要的法价值。此二者亦为法律标准补正经济标准的基本作用途径。

第一,形式法定,其分为三个层次:宪法规定基本原则、法律配置事权、预算具体授权。现实中的事权划分可能并未依循经济标准,而由某些相对偶然的因素所决定,此时至少要保证事权划分的稳定性,这是秩序价值的题中之意。首先,应通过权威方式确定事权划分,基本要求是事权划分法定;现实中,诸如“三定方案”等政策文件在许多场合中为各级政府提供了较为清晰的事权指引,然其终究与法律规范的稳定性有一定距离。其次,法定之事权划分格局不能变易过频,可预期性的贬损无论对政府还是公民皆非善事。最后,必须避免法体系内部的冲突导致事权划分的模糊,比如,修改前的《义务教育法》(1986)第12条规定义务教育的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对经济困难地区进行补助,负有筹措并分担义务教育经费和对地方进行补助的双重责任。据此,义务教育事权系央地共享。但是,作为操作规则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992)在设置费用、基建投入上,却遵循“谁设置、谁负责”“设置者负责筹资”的原则。这便违反了形式法定的体系调谐之要求。

第二,实质法定,法秩序是附带价值的体系,法定之事权划分,也须有助于公平正义之法价值的实现。具言之,即是事权划分的结果须能促进公民基本权利的消极保障和积极实现、以及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后一方面仍是权利本位作为事权授予正当理据的体现。由此,可对效率导向的事权划分格局加以调适。一是关系公平正义的事权向上级倾斜,并在中央层面适当集中部分事权。以司法事权为例,司法正义是全国人民都应享有的公共产品,各级法院虽设立在

不同地方,但其执行国家法律、代表国家开展审判工作,将其划为地方事权特别是法院所在地事权不合理;将部分司法事权集中到中央层级,在重大纠纷出现时进行第三方审判,更易实现司法公正。二是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由上级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集中部分事权。运转良好的国家如同一台机器,各零件密切配合固然重要,“单一的、协调的、具有多重职能的指令中心”①的居中调和亦必不可少;通过部分事权的上收,可使“零件”之间制式统一,免于相互抵牾。

一方面,经济标准更基础,直接提供可实际操作的事权划分方案,多数情况下,法律标准、特别是形式法定的要求,主要对该方案进行法律确认。另一方面,法律标准还具有补充与矫正的作用。第一,法律标准和经济标准在不同维度对事权划分提出要求,二者虽有交叉,但立足点并不重合;比如形式法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预算具体授权,此种以财权控事权的思路很难谓其与外部性等经济标准有何关联,而主要是财政民主的应有之义,这在预算法治昌明的国度体现尤甚。第二,经济标准导出的事权划分格局,必须接受法律标准的检视,必要时还须适当调整。

因此,二者关系可概括为:经济标准更基础,常态下法律标准起到形式确认的功用;惟法律标准亦有自身独具之价值,且可能基于公平正义等法价值对经济标准导出之划分格局加以调整,故可谓法律标准的效力位阶相对更高。

(二)事权划分的现实格局

在美国等联邦制国家呈现财政立法权、财政收益权与事权划分相匹配的特点。《美国联邦宪法》第1条第8款确定了事权划分的基本原则,即涉及国防、外交、全国性公共物品供给等涉及国家命脉的全局性事务,由联邦政府负责,而

教育、住房、社区发展、地方公共福利等由州负责。②联邦与州政府财政收入、本级预算支出与事权划分相对一致,只有财政立法权相对偏重于联邦政府,州政府仅于联邦政府税收立法权之外享有剩余立法权。德国的事权划分清晰明确,收益权和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在联邦政府内部,联邦总理根据《基本法》第65条第1款的规定决定经济、财政、预算、宏观经济、货币和对外政策。根据《基本法》第76条第1款,联邦政府还有经济行政立法的法律提案权,并有权根据《基本法》第80条和第84条第2款制定相关条例和行政规则。州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主要事权是制定和推行地区经济政策、结构政策、基础设施政策、技术政策、发展政策,以及提供信息和进行宣传。①

日本等单一制国家呈现财政立法权集于中央、财政收益与事权匹配度较低的特点。根据日本《宪法》和《地方自治法》,其地方政府自治权较大,而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下事务:(1)外交、国防、司法等不适宜由地方负责的事务;(2)社会保险、贸易保险等须全国统一处理的事务;(3)高速公路、通信、邮政等全国性事务。②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例如治安、户籍、基础设施等。⑧对于各级政府履行事权的财政支出,原则上由事权主体承担。④但是对于部分地方承担的事权,中央承担全部或部分费用,主要包括义务教育、生活保障、弱势群体救助、消防、选举等。⑤对于中央与地方经费分担的具体比例,每年按照国会通过的相应法案实施。

尽管事权划分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与法治传统紧密相关,但仍可以归纳出若干共性特征:第一,政府间事权划分多在宪法层面予以明确,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原则和框架;第二,法律对具体事权的配属尽可能明晰,

使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明确;第三,重视事权实施过程中争议解决机制的构建,或者通过违宪审查制度解决事权争端,或者设立专门机构,如日本的总务省,对此予以协调。上述国家均建立了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的事权实施受到现代预算制度的充分监督是值得关注的前提条件。由于事权划分同各国的禀赋条件密切相关,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我国是单一制大国,既不同于美国、德国等联邦制国家,也同地域狭小区域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日本差异较大,民族自治区域的存在使我国的情况更加复杂,这决定了对于其他国家的事权划分经验,仅可参酌借鉴,不能直接照搬。

在我国,基于不同标准,事权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比如根据归属主体可划分为中央事权、地方事权、中央与地方共享事权;又如根据事权的属性,可区分为立法监管与事权实施。①

立法监管包括法律制定和法律监督。其中,法律制定事权应更多保留在中央层面。地方立法权向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②围绕《立法法》修改,共识是明定立法权限,一要对“地方性事务”做出明确界定,二要对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权限范围加以厘清;③此外,有关“地方立法不得重复、照抄上位法”的建议,可以解决因央地立法权限划分模糊而导致的分层立法“上下一般粗”问题。

立法事权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如何划分,可以由地方立法权的本质属性出发、结合现实情况妥为考虑。我国中央权威和行政权力十分强大,决定了立法事权相对集中于中央有其必然性;法律明定地方立法权的范围,兼具赋权与控权的功用,也可防杜地方政府间负面立法竞争,这也是前述工具性价值的表现形式。

法律制定事权的纵向划分应呈现“倒金字塔”结构。简言之,法律制定事权向中央层级倾斜,其中的法律保留事项的立法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专属事权,具体就是《立法法》第8条所列举的十一项;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常委会、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法律制定事权仅及于《立法法》限定的城乡建设与管理等三大类事项;而省级人大和省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制定事权则介于前二者之间,形式比较多元,既有一部分是为执行法律、法规的,也有一部分是地方性事务的规则制定,就此而论,确实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对省级立法事权完全枚举。由此可见,《立法法》修改基本回应了前述学界主张,有关立法事权的纵向配置相对合理。

法律监督一方面表现为解释法律、纠正下位法违反上位法的情形,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司法裁判维护法律的权威。二者都有维护法制统一的功用,故而适合作为中央事权存在。我国目前将前者配置到中央层级,但在司法事权方面,司法地方化现象比较突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④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⑤皆为对司法事权作为中央事权之本旨的肯认。

我国事权实施的纵向划分问题更突出。在现实中,事权⑥具体实施的任务多由基层政府承担,这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力倡事权划分优化的直接动因。但梳理法律不难发现,单从法律文本不能直接导出前述结论,宜结合法理和制度略作阐发。

通说将地方事权区分为地方自治事项和中央委托事项,如此划分不易清楚判断与事权相对应的责任归属。有学者提出“自愿性自治事项”和“义务性自治事项”的概念。①《立法法》第73条第1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

作出规定……(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第82条第2款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此属于“自愿性自治事项”范畴。法第73条第1款第1项,即“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第82条第2款第1项,即“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系属“义务性自治事项”情形。因此,理论上有两条渠道为地方政府设定事权:一是宪法或宪法性法律配予地方政府一定事权;二是法律法规笼统或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承担某项具体事权。在前者,相关事权貌似带有自愿烙印,实则基于权责同构的原理而成为其宪法性义务;在后者,特定事权虽具委托外观,实为义务性质。与之相应,当这两条赋权渠道各存一定问题时,事权划分不甚妥当便难以避免。

我国宪法及宪法性法律中涉及的事权类型既包括立法监管、也包括事权实施,前者如法律监督权(《宪法》第62、67条),后者如最高行政管理权(《宪法》第89条)、地方行政管理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9、61条)。②具体到事权实施层面,主要对应行政管理事权,我国宪法及相关宪法性法律实际上就此作了三级划分,即国务院的行政管理事权(《宪法》第89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事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9条),乡镇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事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1条)。

上述事权划分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各级政府具体事权的同质化程度很高,除少数事权系国务院专属外,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内容几乎都是国务院相关事权

的复刻。比如,国务院“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地方政府也“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至于乡镇政府的事权,同县级以上政府的事权几乎一致,前者只是少了针对下级政府的领导管理职权。第二,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以及具体安排各级政府的职权划分,在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罗列中也明确领导下级政府工作、办理上级政府交办工作,因而事权划分仍保留“行政化分权”色彩,上级政府、特别是国务院部分掌握实权划分的主导权,可以在法律预留的空间内对既定分权格局进行调整,这就和理想状态下的法治化分权尚存一定距离。第三,对省级政府与市县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语焉不详,我国有副省级市、地级市等较有特色的制度安排,事权在地方各级政府间清晰划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现行制度安排中仅见对乡镇政府的事权有特别列举。

事权纵向划分的同质化与行政主导,容易诱发事权层层下压,多级地方政府间事权界分的模糊,加剧了前揭情状的程度;同时,上述问题还会引发事权重叠、责任主体缺位等问题。概言之,计有四种现象系由前述问题引起:第一,应该中央负责的事务,交给地方处理;第二,属于地方管理的事项,中央承担了较多的支出责任;第三,中央和地方职责重叠,共同管理事项较多;第四,中央负责的事项管理不到位。①

至此可初步得出结论:当前存在的诸如事权下压、权责不清等弊端,究其根源不仅在于政府间事权划分背离了经济标准,也缘于事权划分法治化的程度不

够。与之相应,从经济标准出发,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级政府执行职责固然必要;②提升事权划分法治化的水平同样势在必行。

(三)个案分析:环境保护领域的事权划分

前已述及,单行法律也可为各级政府具体设定事权,此种渠道存在的问题也易诱发政府间事权划分失当。本部分拟选取环境保护领域为个案,佐证这一判断。

《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构成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主体,各部法律均有对环境保护事权配属的规定。以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例,其强化了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事权。法律制度中环境保护事权的配属情况如下(见表2):

表2法律文本中的环境保护事权列要

在实践中,除去国家立法,各级编制委员会或办公室制定的编制表、员额表事实上成为了设定事权的规范性文件。在相当多的场合,“三定方案”以其清晰的职能构架确认、职权职责划分与人员配额供给,较之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法规有着与实践的天然亲和性。因此,“三定方案”成为本文考察事权划分现状的适格窗口。这里以“环境保护科技研发”事权为观察对象,选取环境保护部、湖北

省环境保护厅与湖北省孝感市环境保护局制定的三层“三定方案”作为范本,试图以小见大地揭示环保事权在政府间划分的实况(见表3)。

表3不同层级“三定方案”有关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规定根据表2、表3,结合前文所述事权划分的经济标准和法律标准,可以提炼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律文本不完善。包括绝对缺失,即量上的立法供给不足,以及相对缺失,即质上的制度规定不清或不善。无论哪种形式皆会使得诸如“三定方案”这样的文件实质上取代法律、承担起明晰事权的任务,这容易产生如下风险:事权的具体配置碎片化,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有较大能动空间,它们在制定“三定方案”时可能采取的“上行下效”和“自行其是”两种做法,分别导致事权配置的重叠或空白;①法律缺位、政策主治。由此导致事权划分实则还是行政化分权,这不利于事权划分格局的稳定,也削弱了事权实施的经济效益、耗费了行政资源。虽然环保法律体系蔚为大观,其中涉及事权配置的条文不在少数,但由于制度设计的问题,相关条文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二是事权划分模糊。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大多数环境保护事权由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共享,①表2所载多部环境法律中的事权规定也多见“国家……”“各级人民政府……”这样的表述,具体划分标准一部分由各级人民政府的“三定方案”给出,另一部分处于失范状态;即便由“三定方案”明确具体配属,由表3可知,下级政府“上行下效”的做法也导致各级政府事权的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易言之,事权划分“上下一般粗”,各级政府分享相近甚至相同的具体事权,这导致环境保护领域出现“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尴尬景象。

一方面,同质化的事权结构成为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强化制约,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置权力,不同性质的权力由不同部门、单位、个人行使,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②的阻碍。另一方面,事权划分的暖昧与模糊导致责任追究成为不可能,事权“上下一般粗”最终绑定了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形成事实上的“连带责任”,任何公民或团体希望追究履职不当的责任而提起行政诉讼时,法院支持其主张的难度很大。以事权划分的经济标准和法律标准审度,各级政府大量共享同一事权带来财政资金的重复投入,和效率导向的经济标准格格不入;事权同质化引致的权责分离,违反有权必有责的权力逻辑,难以诱致各级政府积极履职。

三是事权划分不合理。在环保领域,事权划分不合理的典型表现:第一是本应由中央或上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被配置给地方或下级政府,如长江防汛、黄淮海综合开发等受益范围广、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要求地方提供配套资金;①第二是本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中央不当干预,如各民族自治地方已根据自身的经济、地理条件实行了独特的、具有地方性

知识的环境规制模式,但是中央文件要求一律统一。后一种情况的发生多由前述事权划分同质化引致,如从表3可见,环境保护部有“负责环境保护科技体制改革”的事权,湖北省环境保护厅有“承担环境保护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事权,二者分野并未依循外部性等经济标准为之,“负责一承担”的表述为上级政府的干预留下空间。

三、事权划分的法治进路

将事权划分纳入法治轨道,应多措并举、整章建制,既强调体系化的法律构建、又重视制度运行的法治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就规范化而言,事权法律制度的完善(狭义的“法律化”)当然是核心要求,同时也需要配套制度的健全、制度运行环境的优化(预算硬约束);整个财税立法都来关注和回应纳税人的权利诉求,既是事权划分的逻辑起点、亦为督促各级政府积极履行法定事权的有力保障,是事权划分规范化、法律化的当然之义。

(一)法律层面的事权划分

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法,宜对事权划分做出原则性规定;主要的划分任务可由财政基本法完成,我国应在制定《财政法》过程中,将事权划分作为规制对象;其他财政法律和其他部门法律从各自角度调整具体方面的事权划分。②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制定财政基本法、⑧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必要性日益突出。立法划分事权,有概括规定与列举规定两种方式,前者原则性界定各级政府应处理的业务范围,后者详细列出各级政府应处理事务的项目或内容。④第一,应采纳列举规定方式,特别是在宪法规定比较抽象的前提下,财政基本法应力求阐明各级政府的事权,尤其对中央事权可列举得更充分一些;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扑、赎、 流四刑。 2.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义刑义杀和明德慎罚。 3.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田里不鬻” 4.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质剂,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傅别。 5.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媒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吕刑》的作者是( D )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候 2.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A )A.《九刑》B.《汤诰》C.《汤刑》D.《周礼》 3.西周的判例叫( C ) A.决事比B.廷行事C.成D.刑统 4.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

的那些内容即(D ) A.诰B.礼C.遗训D.殷彝 5.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C )C.周公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B)A.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 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 C.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 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2.西周的主要立法有(CD ) C.《吕刑》D.《九刑》 3.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ABCD ) A.誓B.礼C.遗训D.殷彝 4.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B )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 5.“悼执念有罪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悼”分别指(AC ) A.7岁以下B.70、80岁以上 C.80、90岁以上D.10岁以下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知识点

2.2.1夯实法治基石 ◇随◇堂◇笔◇记 一、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依法治理。 2. 法治的重要性 (1)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国家和社会: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 法治的要求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描绘法治蓝图 1.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依法治国 (1)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基本要求: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全民守法(基础) ◇思◇维◇导◇图

2.2.2凝聚法治共识 ◇随◇堂◇笔◇记 一、法治政府 1.政府的作用 (1)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2)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原则: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 人民谋利益。 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1)政府:①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二、厉行法治 1.怎样厉行法治? (1)公民: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3)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2.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思◇维◇导◇图 凝聚 法治 共识 法治政府:依法行政 全民守法,法治宣传 法德相辅,规范与教化并行厉行法治 上行下效

浅谈中国法治现代化之路

2011年7月(总第282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 NO.7,2011 (Cumulatively,NO.282) [摘要]近现代国家市民社会形成以后,要求的是追求自由、平等、公平的市场经济,而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的社会急剧变化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非市场化,阻碍了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法律制度建设而言,至关重要的乃在于立法、司法、执法等。本文旨在针对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便于使中国的法治现代化路程走的更好。 [关键词]市民社会;法治现代化;普适性 一、中国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产生于西方文明,是人类智慧对法治建设的重大贡献。中国法治现代化亦在不断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然而,由于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存在先天性的经验不足以及中国国情的影响和限制,存在了诸多的问题和阻碍,现就其原因进行浅析: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和非市场化,阻碍了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公民的政治参与权的全面实现和法治现代化观念的形成,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公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因为,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真正的“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起源于城市里的自由民,而城市里的自由民就是由商人阶层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①原有的贵族和封建主为主导的社会被打散,取而代之的是由平等的人组成的,在商人之间的没有土地依附关系的一个自由民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作为商品交换关系总和的‘市场’,它对法律的最初始、最本能、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自由、平等和权利保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足温饱的物质生活水平,不可能产生对现代法治的强烈需求,不可能产生更多的政治参与要求。现代法治的内核是民主政治,而现代民主政治必然是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物。因为经济上的商品等价交换原则派生平等观念,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反映在法律上就是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正如马克思所说:“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产生的现实基础。” 其次,计划经济强烈的行政命令性,扼制了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法治观念的形成。近现代国家市民社会形成以后,要求的是追求自由、平等、公平的市场经济,而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的社会急剧变化过程。以行政指令连接起来的社会生产活动缺乏对现代法治的社会需求,现代法治社会的建构与实现,其基本前提就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同步进行,而法治变革则贯穿于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建设过程的始终。②离开了民主政治,所谓的现代法治不仅难以建立,而且即使从形式上建立了现代法治 模式,其在社会生活中也会出现扭曲、变形、走样甚至形同虚设的情形。没有民主政治作前提,法治从产生、运作到实施,整个过程便不可能做到科学化、合理化,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便不可能完全消除,依法办事原则便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同样,没有市场经济作基础,公民的平等、权利、自由等现代法律意识便无法培育,社会主体的个性便无法真正得到解放。中国古代儒学对等性人伦大多只停留于理想人格的局面,而至现代法治社会亦然绝不是也不可能仅靠法治变革就可以建立起来,它事实上是在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法治变革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具有强烈的阻碍性。 再次,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阻碍了法治现代化进程。封建社会的政治理论和法治理论,无论是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还是主张以“礼”治国的儒家,无一例外都主张君权至上,其理论的中心就是论证如何治民,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君主万世一系的家天下。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家国一体化的集权体制,“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构成了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超稳定结构。刑民不分的法律体系, “刑不上大夫,法不下庶民”的刑罚制度,以义务为本位的法律观念,惧讼、厌讼的民众法律心理等等均阻碍了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③虽然近代在西方思想影响下,中国也曾出现过呼唤民主和法治的思潮,但是由于缺乏经济基础和社会变革的支持,在中国始终未建立起现代意义的法律制度。 最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还始终面临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与渗透。西方国家主要是打着“民主”与“人权”的旗号,瓦解中国党和政府的政治权威。如果一开始就将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目标定位于全面实现包括政治参与权在内的公民权,则会超出现有政治制度的承受能力,使政治权威分崩离析,经济发展的计划也会毁于一旦。美国学者昂格尔认为, “法治产生于西方而非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形成现代型法的秩序的历史条件—— —集团的多元主义、自然法理论及其超越性宗教的基础”。但是,经济发展的内部冲动和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无可选择地将社会政治稳定前提下的经济快速发展确定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阶段性目标,是合乎时宜并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 二、浅谈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解决办法 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实行法治现代化会成为治国安邦的手段,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理了几千年封建伦理社会洗礼的国家来说,实行法治固然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以下对于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几点建议:首先, “攘外先安内,师夷长技以自强”。就中国而言,现代化的法治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创制系统,使立法主体能够按照立法的权限和程序,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一般规律来制订相关法律。这种法律体系从形式上来看必须做到体系严 浅谈中国法治现代化之路 郭春生 (新疆大学研究生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158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全会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 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推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我们党旗帜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就会跟着走。一个政党执政,最怕的是在重大问题上态度不坚定,结果社会上对有关问题沸沸扬扬、莫衷一是,别有用心的人趁机煽风点火、蛊惑搅和,最终没有不出事的!所以,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 这次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在别人压力下做的。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

树立自信、保持定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提出来的,而且党一直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

中国法制史试题

中国法制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以羞辱、恐吓为特征的象征性惩罚称为() A.象刑B.赎刑 C.鞭刑D.流刑 2.商朝初期的立法有() A.《吕刑》B.《禹刑》 C.《政典》D.《汤刑》 3.夏朝的“五刑”有墨、劓、膑、宫和() A.罚金B.杀 C.鞭刑D.徒刑 4.西周法律规定,民事诉讼须向官府交纳() A.束矢B.钧金 C.路鼓D.肺石 5.西周时期全面负责中央司法事务的是() A.司寇B.小司寇 C.大司寇D.士师 6.上古时期拥有土地最高处分权的是() A.国王B.诸侯 C.卿大夫D.士 7.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者是() A.赵鞅B.赵盾 C.荀寅D.子产 8.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提出的立法原则有() A.约法省刑B.礼法结合 C.独尊儒术D.法令由一统 9.中国古代将以非法手段获得钱财的犯罪称为() A.五刑B.六赃 C.七杀D.十恶 10.最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的是() A.西周时期B.秦朝 C.汉朝D.唐朝 11.秦朝时,乡一级负责调处民间纠纷的官吏是() A.三老B.啬夫 C.有秩D.里典

12.中国古代最早实行盐、铁、酒专卖的是() A.秦朝B.汉朝 C.隋朝D.唐朝 13.北齐时将中央审判机关廷尉改称为() A.尚书台B.御史 C.司寇D.大理寺 14.唐朝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 A.门荫B.征召 C.科举D.察举 15.唐朝法律规定,凡拾得遗失物后,要() A.上交官府B.归还原主 C.自行占有D.任意处分 16.在财产继承方面,唐朝法律沿袭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B.诸子均分 C.宗祧继承D.封爵继承 17.正式将凌迟刑确定为法定刑的是() A.唐朝B.元朝 C.宋朝D.明朝 18.《暂行新刑律》正式公布于() A.清末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民法典是() A.《大清民律草案》B.《中华民国民法》 C.《商人通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清末诉讼审判制度在审级上实行() A.三级二审终审制B.三级三审终审制 C.四级二审终审制D.四级三审终审制 21.清末第一次正式肯定了律师活动合法性的法律是() A.《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B.《法院编制法》 C.《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D.《大理院审判编制法》 2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破产法公布于() A.明朝B.清末 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D.北洋政府时期 23.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是()A.《重大信条十九条》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4.《中华民国约法》俗称() A.“贿选宪法”B.“袁记约法”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五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五答案 一、填空题 正确答案是:使黔首自实田 正确答案是:焚书坑儒 3、秦朝采用“”思想作为自己统治思想的基础。 正确答案是:法学 正确答案是:皇帝 正确答案是:秋茶凝脂 二、单项选择题 1、秦朝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件程式的法律形式是( B )。正确答案是:式 2、秦朝的法廷成例叫做( B )。 正确答案是:廷行事

3、秦朝对官吏考课的内容是( B )。 正确答案是:五善五失 4、在秦朝中央的三公中,掌管军事的是( B ) 正确答案是:太尉 5、秦朝有一种将罪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是( A )。正确答案是:定杀 三、多项选择题 1、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国家后,统一了(ABC )。正确答案是:文字, 货币, 度量衡, 车轨 2、秦朝立法指导思想包括(AB )。 正确答案是:法令由一统, 事皆决于法, 以刑杀为威 3、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AB )。 正确答案是:法网严密, 滥施刑罚, 严刑重罚 4、《睡虎地秦墓竹简》经后人整理,内容包括(ABCD )。 正确答案是:《秦律18种》, 《效率》, 《秦律杂抄》, 法律答问 5、秦朝的法律形式有(AB )。

正确答案是:春秋经义, 法律答问, 廷行事 四、简答题 1、秦国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全国都要实行统一的法律令,并且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2)事皆决于法,要求凡事皆有法式,这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依法治国”的主张。(3)以刑杀为威,主要表现在法网严密和严刑重罚。 2、秦朝的“读鞫”是什么? 秦汉时期,把宣读判决书称为“读鞫”。 3、请简要说明云梦秦简。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地发掘出大量记载秦朝法律令的竹简,共1155枚。竹简上记载的法律文书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 4、简述秦朝的“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秦朝的“公室告”和“非公室告”是根据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划分的两种诉讼形式。(1)“公室告”,即控告他人的贼、盗行为,官府予以受理。(2)“非公室告”,即父母对儿女盗窃自己财产的行为提出控告,儿子对父母、奴婢对主人加诸在自己身上的刑罚提出的控告,官府不予受理。 5、简述秦朝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面的立法。 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数量,秦朝规定了《工律》、《均工律》、《工人程》。(1)关于产品规格。要求产品规格要一致;为保障产品质量,秦朝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和产品检查评比制度,对评为下等不合质量标准的,加以惩罚;为追查产品生产责任,在生产的器物上都刻有制作官署名和工匠名。(2)关于产品定额、劳动力计算方法。根据季节、劳动工种、性别、年龄、熟练程度用不同的折合办法计算产品数量。

第一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一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本节导引】 道路问题关系全局、决定成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 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 系的重大论断,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方向、道路、抓手,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事件回放】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 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主体内容】 一、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法律知识:什么是法治?

中国法制史答案

1.质剂:买卖双方各执一半。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2、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3.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4.《法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种方法,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由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法经》六篇,分别是盗、贼、五曰目听。”囚、捕、杂、具。从《法经》的内”容,总之,《法经》是新兴地主5.以古非今罪:秦朝设立的罪名,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封建地主阶级镇压农民反抗的暴力责现实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工具 五、案例分析1.商纣争太子案 (1)在商代妻和妾区别是什么?(2)嫡长子继承制的含义及意义。 答:妻妾的地位截然不同,二者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答: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王位和爵位由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的制度。 大多数妾是奴隶主贵族从女奴中强娶来的,还有的是此制度始于商朝末期至西周初期正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决定了通过“嫔嫁”来的,即奴隶主贵族娶妻,往往同妻的隋嫁奴隶社会私有制下的一妻多妾制,如果在多妻的情况下,就会因争夺财女一同收为妾。一妻多妾制是由于奴隶社会私有制决定产和王位产生混乱,乃至战乱。所以妻妾之分也就有了嫡子和庶子之分,嫡长子继承制,如果多妻就会造成王位混乱和争斗财产,就以避免在继承问题上发生争执,进而影响奴隶阶级专政的统治秩序影响奴隶阶级专政的统治秩序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秩序。 2.车裂商秧案(1)结合教材,简述商秧改革的主要内容(2)请叙述刑、法、律的概念 答:商鞅在秦国进行两次变法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9)。答:从词源看,汉字“法”确有“平”、“正”、“直”和“公正裁判”的含义。 重点是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具体内容是:一是整顿户籍,与“法”字有密切联系的另一个字是“律”。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设立连坐法,防止隐匿坏人;二是奖励告奸;三是.奖励农业生产;“律,均布也”。可见,“法”总是指一种判断平、正、直的标准四是.奖励军功。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重点是废除奴隶制而“律”则主要强调的是人人必须遵守的东西。把“法”与“律”连用,的土地制度。具体内容是:一是.进一步强调分户居住;二是.取消就是说“律”是一种包含有国家确认的判断公、正、直的标准的“律”。 分封制,普遍建立郡县制;三是.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法律”一词在清末民初才被广泛使用,据说是受日本的影响。 四是.统一度量衡制度。商鞅变法意义,在于通过变法改革,促进了 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得秦国国势日强,在战国“七雄”中跃居六国 之首,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亲亲得相首匿:允许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对于一定的犯2.官当:中国封建社会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或爵位折抵徒刑和流罪可以首谋隐匿刑的刑罚。 2.官当:中国封建社会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或爵位折抵 徒刑和流刑的刑罚。 3.唐律疏议:《唐律疏义》就是《永徽律疏》,它是我们研4.宋刑统: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究唐律的范本,而且是我国封建法典的典范,成为中华法系的其条文只是《唐律疏议》的翻版,变化之处在于:增加“折杖法”; 代表。《永徽律》以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收集自唐末至宋初150年间的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规范加强皇帝的权力,统治和镇压农民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现存最209条附于律文之后;篇目仍是12篇、502条但在每篇下设有门,完备的一部封建法典,全文保存在《唐律疏议》中。合计213门 5.秋审:秋审是清朝的一种审判制度,从明朝发展而来。 秋审的对象是复审各省上报的被处以死刑的囚犯。 1

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具体内涵则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即实行法治;通过实行法治,实现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个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一、历史沿革 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实行。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强大,依法治国主张与自由、平等、民主、宪政等进步观念开始广泛传播。但是,正如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样,资本主义也不可能有彻底的法治。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也应当成为真正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必然是而且应当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最高历史类型的依法治国。 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到形成体系、制度也经过了一个过程。1996年2月8日,在中央第三次法制讲座的总结讲话中,江泽民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同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7年9月,“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这也标志着依法治国理念已经从宪法的高度得到了确认。 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了不断的落实和推进。 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是历史的必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依法治国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社会文化共存亡同兴衰的社会现象,具有历史性。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也应当成为真正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必然是而且应当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最高历史类型的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性质的要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制度创新,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历史充分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 A.夏 B.商 C.周 D.秦 2、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A、圜土 B、夏台 C、畿内 D、社 3.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断手、刖、劓、宫、大辟 C.墨、劓、刖、宫、大辟 D.醢、脯、劓、墨、大辟 4、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 A、五刑 B、五听 C、五行 D、九刑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 A、竹刑 B、《法经》 C、《宪令》 D、《大府之宪》 6.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 A.《具律》 B.《盗律》 C.《杂律》 D.《厩律》 7、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

A、宋 B、清 C、唐 D、明 8、在汉朝,由秦的“课”发展而来的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称为() A、律 B、令 C、科 D、比 9、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A、“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B、“拨乱之政,以礼为先” C、“拨乱之政,以德为先” D、“拨乱之政,以律为先” 1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 A.《九章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11.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 A.《大律》 B.《泰始律》 C.《武德律》 D.《大业律》 12.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 A.《名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 13.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 A.《北齐律》B.《晋律》C.《唐律疏议》D.《开皇律》 14.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A.不孝B.恶逆 C. 大不敬D.不义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十三、十四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十三、十四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的政体是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政体是责任内阁制 2.《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记约法。” 3.南京国民政府《特种刑事案件诉讼条例》规定,经司法警察官署移送的“危害民国”案件,法院可径行判决,且不得上诉。 4. 5.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 1.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共四章(A)条 A.21B.20C.22D.24 2.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时间是1912年(B) A.2越10日B.3月10日C.2月15日D.3月15日 3.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历史约法》宫( C )章 A.五B.六C.七D.八 4.蒋介石借助( D )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A.五.五宪草B.五.五宪草修正案 、 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修正案》 D.《中华民国宪法》 5.北京政府的审判机构除了有特别法院、普通法院外、还有( B ) A.军事法院B.兼理司法法院

C.中央法院D.地方法院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条规定,由下列(ABCD)机构行使统治权。 A.参议院B.临时大总统C.国务院D.法院 @ 2.北京政府恢复了封建法制,重新使用(AD) A.笞刑B.杖刑C.凌迟D.遣刑 3.北京政府的审判机构大体分为(ABCD ) A.平政院B.兼理司法法院 C.特别法院D.普通法院 4.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分为三级,包括(BCD ) A.特征刑事法院B.地方法院C.高等法院D.最高法院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而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规定包括(ABD)' A.实行责任内阁制B.扩大参议院职权 C.规定了《人民》一章D.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四.简答题(共25分)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它是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法,1911年12月3日由各省都督府的代表在汉口签名公布,共四章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有:规定临时政府的组成;规定临时大总统的产生和职权;规定临时参议院的产生和职权;规定行政各部的建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了中央行政机关实行总统制。各地代表依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 2.袁记约法。 即《中华民国约法》。它是由袁世凯组织的"约法会议"起草、审议和通过的,于1914年5月1日公布施行,共十章68条。由于它以确认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为全部内容,所以被称为"袁记约法"。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至5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公布成文法后,反对者有( ) A、邓析 B、子产 C、孔子 D、赵鞅 E、叔向 2、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四种即( ) A、律 B、令 C、格 D、比 E、式 3、元代不动产买卖必须具备的要件是( ) A、经官给据 B、先问亲邻 C、印契税契 D、过割赋税 E、官府审核 4、《资政新篇》在社会改革方面提出的措施有( ) A、革除迷信 B、禁吸鸦片 C、禁止溺杀子女 D、兴建医院 E、禁骄奢之习 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社会改革方面的法令有( ) A、禁烟令 B、禁赌令 C、权利平等令 D、慎重农事令 E、改革称呼旧制法令 三、1、CE 2、ABCE 3、ABCD 4、ABCDE 5、ABE 二、多项选择题 31.古人经常兵刑并提,兵即是战争,刑起于兵说的是( ) A.刑与战争分不开 B.兵刑同制 C.刑与战争无关 D.司法与兵政的掌管者一身二任 E.兵起于刑 32.春秋时期,晋国制定法律的活动有( ) A.赵盾制定《常法》 B.范宣子制定刑书 C.晋文公称霰时作“被庐之法” D.邓析作“竹刑” E.赵鞅、荀寅“铸刑鼎” 33.汉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 ) A.按年龄确定刑事责任 B.亲亲得相首匿 C.贵族官员有罪先请 D.先自告除其罪 E.准五服以制罪 34.太平天国实行行政、司法合一制度,在中央除天王为最高裁判者外,还有( ) A.各王 B.侯 C.丞相 D.检点 E.推官 35.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承租人的利益,法律规定出租人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收回土地( ) A.契约期满 B.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而一年不耕种、不交租

中国法治道路初探

蒋立山:中国法治道路初探 “依法治国”的思想从法学界的学术话题上升为国家的治国方略,这可能是近二十年来最能让法学家激动不已的事情,也是中国法学界的骄傲。关于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的问题,法学家们(主要是法理学家)大致正在做两件事:一件是编制法治蓝图,比如,说明什么是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特征、价值和方向,它代表了法治国家理论中的价值研究的方向;另一件是剖析法治现实,分析从人治到法治转型过程中的现状、路径与未来可能出现的实际走向,它代表了法治国家理论中的实证研究的方向。也有许多人把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来做,把法治目标问题与法治现状的分析结合起来思考。但是,无论怎样,法治国家理论中的实证研究显薄弱,法治国家问题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完成一个从理想到科学、从价值到现实、从“法治之梦”到“法治之路”的飞跃过程。 因为,中国距离法治国家或法治社会毕竟还有一段遥远的路程要走。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法治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的道路以及目前的路径选择会有哪些困难和障碍等问题,也就是本文所谓法治道路问题的讨论就显出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法治道路”这样一个很大的字眼下面,我想讨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第一,中国为何走上了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第二,中国为何没有走上社会演进型的法治道路;第三,政府推进型法治与时间的紧迫性;第四,什么是最大的法治本土资源;第五,法治的政府推动及其与人民的关系;第六,国家的制度创新与人民群众的积极的关系;第七,法治化进程与时间因素:对法制改革渐进性的理解。第八,法治化进程与知识因素;第九,社会转型中的法律变化与行为预期;第十,中西方法治道路的社会代价与成本比较;第十一,政府推进型法治的成本、代价与局限;第十二,政府推进型法治的两难困境与克服问题。 一、中国为何走上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内部危机与外部压力 讨论法治道路问题的前提,是要搞清楚都有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可供选择。为了不使问题过于复杂化,我只想指出两条比较基本的、又是相互区别的法治道路: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与社会演进型的法治道路〔1〕。前者的主要特点是,政府是法治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推动者,法治主要是在政府的目标指导下设计形成的,是主要借助和利用政府所掌握的本土政治资源完成的,是人为设计出来和建构出来的;后者的主要特点是,法治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与政府相对应的“民间”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和演变出来的,是社会自发形成的产物。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有许多,比如时间与知识、目标与结果、成本与代价、创新与学习借鉴等等。当然,除了政府推进型法治和社会演进型法治的划分之外,还有其它的、可能是更有意义的划分方法〔2〕。说明了可供选择的法治道路之后,我们可以从一般意义上对两种法治道路的优劣做一种比较分析,但更为切近现实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会走上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而不是社会演进型的法治道路我们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力量的社会法治化运动,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府“变法”的道路。这是一个至少在近期内不易改变的现实。靠近这种现实,研究和理解这种现实,从既定事实出发研究中国的法治道路问题,可能是更有意义的。中国为什么走上了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其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唯一现

最新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好资料学习-----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在每小题每小题(本大题共30小题,1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前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夏 B.商 C.周 D.秦 2、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A、圜土 B、夏台 C、畿 内 D、社 ( ) 3.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断手、刖、劓、宫、大辟 C.墨、劓、刖、宫、大辟 D.醢、脯、劓、墨、大辟 、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4 审讯方法被称为() B、五听 C、五行 D、九刑A、 五刑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5 是()《宪令》 D、《大府之宪》、A、竹刑 B《法经》 C、《兴律》6.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 ) 和《杂律》 D.《厩律》A.《具律》 B.《盗律》 C. 、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7 D、明、宋 B、清 C、唐A 、在汉朝,由秦的“课”发展而来的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8 )

单行法规称为(、比、科 D、令A、律 B C 9、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A、“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B、“拨乱之政,以礼为先”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C、“拨乱之政,以德为先” D、“拨乱之政,以律为先”( ) 《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10.将《新律》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 B. D. C.《北魏律》《北齐律》《晋律》 ( ) 11.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A.《大律》 B.《泰始律》 C. D.《武德律》《大业律》 ( ) 12.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名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 13.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开皇 DA.《北齐律》 B.《晋律》 C.《唐律疏议》律》 )14.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 大不敬A.不孝 B.恶逆 C. D.不义 )15.充军作为正式刑名,始自( .清朝.宋朝 B.明朗 C D.元朝A )16.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 .刑部 B.都察院 C D.御史台A.大理寺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五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五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元前年秦朝颁布了“”的法令,在全国实行土地私有制。 正确答案是:使黔首自实田 2、秦始皇为了加强文化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统一人们的意识形态,发动了“”事件。正确答案是:焚书坑儒 3、秦朝采用“”思想作为自己统治思想的基础。 正确答案是:法学 4、秦朝提出“法令由统一”,意思是说,全国不仅实施统一的法律,而且最高立法权属 于。 正确答案是:皇帝 5、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后人评价“秦法繁于,而网密于 正确答案是:秋茶凝脂 二、单项选择题 1、秦朝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件程式的法律形式是( B )。 正确答案是:式 2、秦朝的法廷成例叫做(B )。 正确答案是:廷行事 3、秦朝对官吏考课的内容是(B )。 正确答案是:五善五失 4、在秦朝中央的三公中,掌管军事的是( B )

正确答案是:太尉

5、秦朝有一种将罪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是( A )。 正确答案是:定杀 三、多项选择题 1、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国家后,统一了(ABC )。 正确答案是: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2、秦朝立法指导思想包括(AB )。 正确答案是: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以刑杀为威 3、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AB )。 正确答案是:法网严密,滥施刑罚,严刑重罚 4、《睡虎地秦墓竹简》经后人整理,内容包括(ABCD )。 正确答案是:《秦律18种》,《效率》,《秦律杂抄》,法律答问 5、秦朝的法律形式有(AB )。 正确答案是:春秋经义,法律答问,廷行事 四、简答题 1、秦国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全国都要实行统一的法律令,并且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2)事皆决于法,要求凡事皆有法式,这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依法治国”的主张。(3)以刑杀为威,主要表现在法网严密 和严刑重罚。— 2、秦朝的读鞫”是什么 秦汉时期,把宣读判决书称为“读鞫”。 3、请简要说明云梦秦简。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地发掘出大量记载秦朝法律令的竹简,共1155枚。竹简上记载的法律文书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 4、简述秦朝的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中国法制史电大历年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中国法制史 2008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史书上记载:“吕命穆王,训夏( )。” A,禹刑 B.汤刑 C.九刑 D.赎刑 2.秦朝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的长官叫( )。 A.大理寺 B.廷行事 C.廷尉 D.宗正府 3,在我国法制史上,正式把“重罪十条”纳入法典的是( )。 A.魏律 B.北齐律 C.开皇律 D.唐六典 4.首次规定封建五刑制度的法典是( )。 A.开皇律 B.大业律 C.唐律疏议 D.唐六典 5.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是( )。 A.《开皇律》 B.唐律 C.《宋刑统》 D.《大清律例》 6.我国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 A.《九章律》 B.《北齐律》 C.《唐律疏义》 D.《宋刑统 7.清朝主管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清吏司 8.太平天阔的结婚证书叫( )。 A.合挥 B.聘书 C.婚约 D.合约 9.武昌起义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共四章( )条。 A.21 B.20 C. 22 D.24 10.我国第一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制定,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纲领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中国土地法大纲》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商朝的监狱叫做( )。 A.图固 B.圜土 C.均台 D.牖里 2.四周的婚姻制度有( )。 A.六礼 B.七去 C.三不去 D.五听 3.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公布成文法,受到( )的批评。 A.孔丘 B.商鞅 C.魏文候 D.叔向 4.秦朝的法律思想有( ), A.法令由一统 B.事皆决于法 C.以刑杀为威 D.严刑峻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