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政府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地方政府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地方政府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地方政府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地方政府管理》复习资料—张志红

课程名称地方政府管理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

(一)单项选择

1.以下不属于地方政府存在价值的情况是:(D)

A.管理方便

B.提供有效服务

C.是民主政治体制的突出特征

D.对外行使国家主权

2.以下属于绝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组织形式是:(A)

A.美国的强市长议会制

B.美国的委员会制

C.美国的议会经理制

D.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

3.以下不属于世界各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结构划分模式的是:(C)

A.中央集权型

B.地方分权型

C.混合型

D.均衡型

构4.以下不属于税收管理体制主要问题的是:(A)

A.税率

B.税收的立法权

C.中央和地方各自征收税种的划分

D.征税的机构

5.地方政府既有义务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又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并处理地区公共事务,这说明地方政府具有:(A)

A双重性 B差异性 C服务性 D规范性

6.进入现代以后,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在欧美国家地方制度安排中,____成为主流。(A)

A.自治体地方政府

B.行政体地方政府

C.混合体地方政府

D.特殊性地方政府

7.我国地方政府单位的组成包括地方执行机关和____(B)

A.地方军事机关

B.地方议决机关

C.地方人民法院

D.地方人民检察院

8.地方政府单位的基础是____ (B)

A.地方政府体制

B.地方行政建制

C.地方政府结构

D.地方政府管理

9.选举的实质是____的过程。(B)

A.政党竞争

B.人民主权的委托

C.投票

D.选择国家领导人

10. ____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D)

A. 地域划分

B.利益划分

C.财权划分

D. 权限划分

11.在地方政府关系内容上,____最为突出。(D)

A.利益关系 B .财政关系 C.公共行政关系 D.权力关系

12.中国的省长之名始于____时期。(B)

A.清末预备立宪时期

B.北京政府时期

C.南京政府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3.评判地方政府活动是否有效益的基本依据是____ (C)

A.地方制度安排

B.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

C.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

D.地方政府的类型

14.自治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权力形成的必要条件是____(A)

A.选民通过选举将本行政区域的权力委托和授予被选举人

B.全体选民通过法定的选举程序与规则,将分散在选民手中的权力转化为地方性公共权力

C.选民把选择更高层级地方政府议决机关代表的权力同时委托给直接选举的代表

D.将立法权力和行政权力赋予被选举人

15.目前世界各国的预算主要采用____(A)

A.增量预算法

B.零基预算法

C. 混合法

D.单式预算法

16.中国确认当选有效的机构是____(B)

A.各级人大常委会

B.各级人大所设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C.中央政府

D. 选举委员会

17.地方政府职能的____,产生于地方政府权力的双重来源。(C)

A.差异性

B.局部性

C.双重性 D .服务性

18.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职能演变的基本趋势是,____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A)

A.服务型政府

B.自治型政府

C.民主型政府

D.行政型政府

19.英国的市议会是____(C)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执行机关

D.司法机关

20.地方政府研究必须以研究____为核心。(A)

A.地方政府权力结构安排

B.中央与地方关系

C.地方政府的未来发展

D.地方政府的外部环境

21.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最早出现于____(B)

A.明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

22.美国的市政府由____批准设立。(B)

A.联邦政府

B.州议会

C.市议会

D.国会

23. ____是决定地方政府关系形式和内涵的前提。(A)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C.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D.斜向间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24.服务行政从观念上讲要求地方政府____(A)

A.以社会公众的意志为根本向度

B.对上级政府负责的态度

C.对中央政府负责的态度

D.对本部门负责的态度

25.国家权力的____属性要求在权力的配置上确立相应的权限。(A)

A.有限性

B.无限性

C.强制性

D.社会性

26.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政府除享有一般地方政府的权限外,还享有____(D)

A.立法权

B.外交权

C.军事防卫权

D.民族自治权

27. ____是自治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单位的核心组成部分。(A)

A.地方议决机关

B.地方行政机关

C.地方审判机关

D.地方司法机关

28.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形成主要是____(B)

A.由中央政府直接以行政方式分配和配置,或以立法间接规定

B.通过选举以间接民主的方式实现

C.上级政府的行政命令

D.立法机关的授予

29. ____是地方政府存在的目的。(B)

A.内部管理

B.外部管理

C.国家安全

D.军事控制

30.城镇型地方政府设置的根本目的 在于满足____的需要。(C)

A.政治

B.行政管理

C.城市社会公共管理

D.地方治安

(二)多项选择

1.以下符合单一制国家结构情况内容是:(A B C D)

A.全国只有一个宪法

B.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

C.按行政区域设置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D.地方政府是全国政府的分支

2.以下符合复合制国家结构情况内容是:(A B C D)

A.全国政府是一个主权单位

B.成员单位作为一个相对主权单位

C.全国政府和成员单位通过宪法将彼此权限分类

D.全国可能不止一部宪法

3.以下符合地方政府定位的是:(A B C D)

A.国家结构体系的下移

B.中央或州政府的创造物

C.执行机构

D.自主机构

4.县始终作为一级行政组织保留至今,表现出了超高的稳定性,其稳定性主要表现在:(A B D)

A.建制稳定,数量波动不大

B.机构稳定,官员组织变动不大

C.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D.名称变化不大

5.按照地方制度的不同,地方政府可分为:(B C D)

A.委员会地方政府

B.行政体地方政府

C.自治体地方政府

D.混合体地方政府

6.美国县政府的组织形式主要有:(A B)

A.县委员会—经理制

B.县委员会—县长制

C.县委员会制

D.强县长制

:美国县政府实行县委员会—经理制或县委员会—县长制。

7.美国市政府的组织形式主要有:(A B C)

A.市长议会制

B.委员会制

C.议会经理制

D.议会委员会制

8.以下属于相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形式有:(C D)

A.美国的市长议会制

B.美国的委员会制

C.美国的议会经理制

D.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

9.地方议决机关的性质和地位是多样的,主要表现为:(A B C D)

A.代表机关

B.决议机关

C.立法机关

D.监督机关

10.地方行政机关的产生方式主要有:(A B C)

A.委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推荐制

11.我国地方政府单位的构成情况主要有:(A B)

A.混合体地方政府单位

B.自治体地方政府单位

C.行政体地方政府单位

D.委员会体地方政府单位

12.地方政府职能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A B C D)

A.地方政府自身的能力

B.地方政治制度

C.经济体制

D.社会发展水平

13.政府失灵的表现主要有哪些:(A B C D)

A.自身机构臃肿、低效

B.资源配置低效

C.腐败寻租现象

D.导致另一种不公平

14.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包括____(ABC)

A.自身组织要素管理

B.各类物质要素的管理

C.运转管理

D.地方安全管理

15.地方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ABCD)

A.普遍选举原则

B.平等选举原则

C.直接选举原则

D.秘密投票原则

16.下列属于地方政府的是____ (BC)

A.联邦成员政府

B.联邦成员政府所属的地方政府

C.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政府

D.地域性政府

17.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包括____(ABCD)

A.双重性

B.差异性

C.局部性

D. 服务性

18.地方议决机关通常拥有的权力包括____ (ABCD)

A.地方立法权

B.财政权和人事权

C.重大事项决定权

D.监督权

19.地方财政收入的原则包括____ (ABCD)

A.财政收入与事权相一致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便利原则

D.依法收入原则

20.当代中国的基层地方政府有以下几种____ (ABCD)

A.乡

B.民族乡

C.镇

D.市辖区

21.影响一个国家地方政府层级的因素有____ (ABCD)

A.地域大小、人口多少

B.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

C.现实的政治需要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2.中国地方选举制度包括____ (ABD)

A.普遍选举原则

B.平等选举原则

C.直接选举原则

D.秘密投票原则

23.影响中层地方政府设置的主要因素有____( ABCD)

A.国土面积的大小

B.人口数量的多少

C.地方政府单位的数量

D.地方政府的区域位置

24.地方政府权限涉及的法定范围包括____( AB)

A.地域范围

B.事务范围

C.民众范围

D.民族范围

25.从行政区划单位设置的目的看,地方政府可分为____(AB)

A.一般地方政府

B.特殊性地方政府

C.自治体地方政府

D.行政体地方政府(三)判断题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关系,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对)

2.国家形成的标志是公共权力与地域治理的产生。(对)

3.我国正式的地方政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君主委派官员代自己管理,形成地域性

政治实体,即“县”。(对)

4.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政府是萌于春秋,生于战国,全面推行于秦朝。(对)

5.根据联邦制度,州既是一级地方政府,也是统一的联邦国家的成员单位。(错)

6.根据美国联邦制度,县和市都具有法人资格。(错)

7.地方政府权限涉及的法定范围是地方政府管辖的地域范围和地方政府管理的事务范围。地

方政府行使权力时,不能超越法定的地域范围和事务范围。(对)

8.绝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是议决权和执行权由同一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地方政府,在

现实中英国的议会委员会制美国的议会经理制属于绝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错)

9.根据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的安排,掌握地方政府的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的机关构成地方

政府单位。一般由议决机关和行政机关构成。(对)

10.行政体地方政府由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构成,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对)

11.行政体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完全隶属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服

从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指挥,对其负责。(对)

12.自治体地方政府由宪法、法律、特许状或自治宪章规定的自治机关构成。(对)

13.根据地方政府的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行使机关不同,自治体地方政府单位分绝对议

行合一、相对议行合一、绝对议行分立和相对议行分立体制。(对)

14.在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关系往往呈现出主动型模式。(×)

15.地方分权的模式中,地方政府总要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控制。(√)

16.地方政府层级多少是由国家行政效率的高低决定的。(×)

17.混合体地方政府首长是由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

18.我国的县、乡级政府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

19.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20.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地方政府管理没有组织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任务。(√)

21“相对议行合一”体制下,执行机关行使的权力并不来自于议决机关的授予,执行机关并不从属于议决机关。(×)

22.地方政府关系的性质与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

23.通常情况下,层级越高的政府,其政府职能中的社会职能更为凸显。(×)

24.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的地方自治就是由公民选举产生市议会和市行政首长。(×)

25.大陆法系模式国家的自治程度相对低一些,中央政府对于自治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

26.混合型地方政府地方议会的组成人员不能成为地方议会成员。(×)

27.同一国家地方议决机关的法定任期都是相同的。(×)

28.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成员政府属于地方政府。(×)

29.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地方政府内部体制与机制。(×)

30.在中国,地方政权与地方政府的含义是相同的。(×)

31.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标准化强调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在承担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必须严格按法律规范的要求来进行。(×)

32.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不存在专设的地方政府首长。(√)

33.我国的地区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都是地方政府。(×)

二、主观部分(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一)简答题

1.简要回答地方政府的概念及特点。

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具体界定:其一,不包括联邦成员政府,但包括联邦制下的地方政府;其二,地方政府可以是一个地方单位。

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有如下三个特点:

1)职能的双重性,执行与领导;

2)管理的社会性,层级越低越明显;

3)权力的非主权性,受范围与层级限制。

2.简要分析国家与政府的关系。

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必须依托一定的组织机构,由此产生了政府。政府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政府是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职能,由专门从事治理活动的人和机构组成的制度化的政治组织。政府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与国家的情况密切有关。国家的职能决定了政府的职能。地方政府的设置、权限、职能与国家的状况和目的密切相关。

3.简要回答近现代国家的特点

第一、国家统治的边界明晰化

第二、有了对民族国家的认同

第三、国家主权归之于民

第四、国家与政府的分离

第五、国家为了在领土内行使主权,需要设立行政管理机构

近现代以来,社会生产和生活日益复杂化,国家的职能日益增多

4.影响地方政府体制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第一,设置目的不同。

第二,地方制度。即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反映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地位。第三,在行政层级中所居的位置。

5.简要回答行政体地方政府的优缺点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优点:

第一,政令统一,行政效率高,有助于增进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统治。

第二,中央政府能从大局出发,全面统筹,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第三,地方事务由中央政府的代表主持、全国政策统一,同一方式施行于全国,避免畸轻畸重,发展不均衡。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弊病主要为:

第一,广大居民被排除在外,不符合政治民主原则。

第二,各地的情况有关异,整齐划一政策难收到实效。

第三,天高皇帝远,易受地方官员蒙蔽。

第四,地方正常积极性无从发挥。

6.简要回答自治体地方政府的内涵和特征

地方政府由本地域居民选举产生,只对当地居民负责,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它拥有大小不等、程度不同的地方自治权。

基本特征:

第一,权力依法由当地居民授予。

第二,是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共团体。

第三,同中央及上级政府不存在直接的上下命令与服从关系。

第四,地方自治体制是公共权力在政治层面上的纵向分权。

7.简要回答自治体地方政府的优缺点。

优点:

(1) 增进地方政治民主,保障自由,能有效地监督政府的行为。

(2)能更好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从实际出发,办好本地的各项事务。

(3) 经费由地方自筹资金解决,其使用效果居民最易切身体受,利于对政府费用使用的监督。弊端:

第一,中央政令难以得到完全贯彻。

其二,容易造成保护主义,增加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等等。

其三,由于资源不同,容易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

8.简要分析地方行政机关的职权

所谓地方行政机关的职权,是就地方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基本职权,主要包括:

执行权。国家上级法律政策命令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制令权。地方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上级行政机关的授权采取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命令,制定有关规则。

管理权。地方行政机关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各项行政事务。

人事权。地方行政机关依法领导和指挥所属行政机构管理公务人员的任免、培训、考核、奖惩等事务。

监督权。地方行政机关依法对本行政区域的行政机关和公共团体实行行政监督,采取行政于预措施,实施行政制裁。

9.简要分析中央集权型中央与地方关系结构模式的优缺点

核心内容:强调中央政府集权和权威。基本观点: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一体化。

优点:

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的权威。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缺点:

第一,中央政府会成为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中心。

第二,局部的地方性的问题与冲突由于必须由中央政府插手解决而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有可能加剧。

再次,集权可能导致决策过程的非理性化。

10.简要分析地方分权型中央与地方关系结构模式的优缺点

核心内容:地方自治。

理论基础:民主主义;地方权力固有说和地方权力让与说;行政辅助理论。

优点:有利于地方政府推动制度创新;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缺点:容易导致地方主义;不利于宏观调控;不利收入再分配;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11.简要回答配备地方政府职权时应遵循的原则

业务同类和责权相称原则;合理集中与适当分权有机结合的原则;明确维护中央权威的原则;事权相对分散,财权应与事权基本一致的原则;法制化原则。

12.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中,其自治权的独特性并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首先,受中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

其次,由中国长期运行的体制和模式所决定。

再次,为中国历史传统与惯性所制约。

13.简要回答新公共服务的7大理念

(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

(2)追求公共利益;

(3)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

(4)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

(5)承认责任并不简单;

(6)服务,而不是掌舵;

(7)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14.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

地方政府在行政区域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应该如何治理本行政区域,如何实现本行政区域的治理,以及如何通过对本行政区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来完成这种治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构成了地方政府的三种权力:决议权、执行权和行政权。

15.分析地方政府竞争的效应。

(一)正效应

第一,促进地方人才的流动、培养和引进。

第二,促进外资的吸引和技术的改进。

第三,促进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

第四,促进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

(二)负效应

首先,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当竞争,必然影响市场配置资源。

再次,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当竞争,必然导致地方保护主义。

最后,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当竞争,必然诱发“公贿”行为。

16.地方政府类型划分的依据

根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所居的位置,地方政府可分为基层地方政府、最高层地方政府和中间层地方政府三类;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的功能,地方政府可分为一般型地方政府和特殊型地方政府;依据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地方政府分为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和混和体地方政府

17.地方政府的界定

地方政府事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

单位。第一,地方政府事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第二,地方政府事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者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的政府单位;第三,地方政府是指一个政府单位。

18.地方政府管理的层次的制约因素与划分原则

制约因素:地理环境;人口;国家结构形式;社会经济制度;历史传统。

划分原则:政府间纵向关系合理化;政府管理亲民化;政治资源配置合理化。

19.影响地方政府体制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第一,设置目的不同。

第二,地方制度。即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反应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地位。第三,在行政层级中所居的位置。

20.简要回答自治体地方政府的内涵和特征。

地方政府由本地域居民选举产生,只对当地居民负责,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它拥有大小不等、程度不同的地方自治权。

基本特征:

第一,权力依法由当地居民授予。

第二,是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共团体。

第三,同中央及上级政府不存在直接的上下命令与服从关系。

第三,地方自治体制是公共权力在政治层面上的纵向分权。

21.简要回答自治体地方政府的优缺点。

优点:

(1) 增进地方政治民主,保障自由,能有效地监督政府的行为。

(2)能更好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从实际出发,办好本地的各项事务。

(3) 经费由地方自筹资金解决,其使用效果居民最易切身体受,利于对政府费用使用的监督。弊端:

第一,中央政令难以得到完全贯彻。

其二,容易造成保护主义,增加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等等。

其三,由于资源不同,容易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

22.简要分析地方行政机关的职权

所谓地方行政机关的职权,是就地方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基本职权,主要包括:

执行权。国家上级法律政策命令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制令权。地方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上级行政机关的授权采取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命令,制定有关规则。

管理权。地方行政机关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各项行政事务。

人事权。地方行政机关依法领导和指挥所属行政机构管理公务人员的任免、培训、考核、奖惩等事务。

监督权。地方行政机关依法对本行政区域的行政机关和公共团体实行行政监督,采取行政于预措施,实施行政制裁。

23.简要分析中央集权型中央与地方关系结构模式的优缺点。

核心内容:强调中央政府集权和权威。基本观点: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一体化。

优点:

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的权威。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缺点:

第一,中央政府会成为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中心。

第二,局部的地方性的问题与冲突由于必须由中央政府插手解决而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有可能加剧。

再次,集权可能导致决策过程的非理性化。

(二)论述题

1.请论述我国古代分封制与官僚制的异同点。

军政权力:分封制土地归受封者使用,总揽军权、政权;官僚制官僚是代理人,掌握行政权。

人事权力:分封制世袭罔替;官僚制君主任命非世袭。

收入:分封制受封者收入为封地内所有收益,官僚制官员食国家俸禄

与君主关系:受封者效忠于上级宗主,官僚制官员效忠君主

结论:

分封制:国中有国,君主无法对国家实施统一管理;

官僚制:君主通过任免的官吏对国家进行直接管理。

2.请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地方政府

法理基础:以1982年《宪法》为总纲,以《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主体的地方政府运行基础。

权力来源。人民是我国地方政府权力的根本来源。

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领导体制。分离制或者说多元制的领导体制

职权范围。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由中央政府划分

层级结构。以四级制为主方

特殊类型地方政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地方

内部领导体制。行政首长负责制

在地方人大方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省级人大和较大市人大有立法权

行政区设置变更权。对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变更权限作出了具体规定。

3.请论述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点。

共同点:

第一,都享有自治权。

第二,与中央都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不同点:

第一,二者设置目的不同。

第二,地方制度、自治程度不同。

第三,社会制度不同。

4.请论述西方联邦制与单一制国家中央与地方政府权限划分的差异。

两者所行使的权力的性质不同:联邦成员的权力是固有的、不可剥夺的,在划定的权限范围内,这种权力是最高的,具有最后决定的性质:在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作为唯一的主权承担者,拥有最高的、最终的决定权。

两者的权限划分方式不同:联邦政府与联邦成员的权限划分是通过宪法予以规定的;单一制国家一般采用立法的形式来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改变这种划分。

两者的权限内容不同:联邦成员不仅拥有立法和行政的权力,还有司法的权力。联邦成员有自己的宪法,也有自己的司法体系,有设置下属地方政府的权力;单一制国家地方最高层级地方政府,并不完全有这种权力,有的根本没有这种权力。

5.请简要论述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沿革。

A 自由主义时期的地方政府管理(18世纪-20世纪初):“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地方政府管理的内容主要是维持地方治安,征收赋税,为公民和社会组织提供公用和公益事业的服务,没有组织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任务。

B 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时期的地方政府管理(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国家和政府对社会经济和分配实行强有力的干预。

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变化很大:

(1)地方政府职能和管理范围转变拓宽。政治管理进一步缩水,社会管理拓宽。

(2)政府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和财政开支提高

(3)大政府、小社会模式。

C新保守主义时期的地方政府管理(1960年后):“小政府、大社会”,分为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两个阶段。

以哈耶克、弗里德曼、布坎南为代表。实行有限政府,主张削减和最终放弃“福利政策”,减少政府对社会特别是经济活动的干预。

6.中国有无地方自治?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回答要点:

一、民族自治区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的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在这类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自治权

(1) 行使立法权利,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 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

(3)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4) 培养干部的权利。(5) 组建公安部队的权利。(6) 自主发展经济的权利。(7) 进行贸易活动的权利。

二、特别行政区自治

(一)特别行政制度的内涵:

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在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力;享有独立的地方财政权,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享有独立的外事权,但不是外交权)。

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权。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的内涵: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和城市的基层社会,由居民(村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的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制度。我国两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7、试述我国地方政府发展的动力和障碍

要点如下:

动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要求地方政府在国内事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改革开房以来的社会变革,要求地方政府改变其活动内容与方式;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精神的增强,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工作效益,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要求的发个那政府行为与国际接轨

障碍:传统观念,职责笼统化,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将中国地方政府建设成为一个民主、服务、效率、法治的政府。8、美国县级政府体制类型与特点?

(一)委员会制

1)较为传统的政府形式,县政府的主要管理机构是县委员会,包括专员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或县公所,它们均有选民选举产生,约3-5人。

2)委员会集体行使制定县规章和通过县预算等权力,决定和执行政策,任命县其他行政官员。

3)县级行政官员包括县司法官、检察官、税务官、审计官等,由选举或任命产生。

(二)议会-行政官制

1) 一种被普遍采取的方式,保留由选举产生的委员会,同时由委员会挑选1名行政官;

2)行政官负责各部门的行政官员,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制定预算。

3)行政官接受县委员会或监督委员会的指导。

(三)议会-执行官制

1) 选民同时选举产生委员会,以及县执行官实行决策与执行分离的体制。

2)委员会有制定政策、通过预算和审计县财政的权力。

3)县执行官负责执行县委员会的决议,制定预算,雇佣各部门首长,但是不随县委员会离任而去职。

9、试论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优缺点。

基本特征是: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所属官员,由中央或上级制度任命,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它依据中央政府的意志,秉承中央政府的命令,在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指挥下,在当地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维护中央政府的统治。地方政府本身无独立的人格。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优点是:全国有一个整齐划一的行政制度,有助于提高和增进国家的统一性和政治统治;地方事务由中央政府的代表主持,全国不至于出现畸轻畸重现象,发展较为均衡;政令统一出于中央,以同一方式施行于全国,事易成,且较简便;中央能够从全国整体出发来规划国家的政策、计划、不致困于狭隘的地方偏见,能够有利地克服地方主义。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弊病:广大居民被排除在地方政府之外,既不能参与管理,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从根本上不符合政治民主原则;各地的情况有差异,能施行于一地的政策,不一定适合另一地;中央与地方相隔较远,层次越低距离越远,难以周知各地地方官吏的情况,容易受到地方蒙蔽;地方正常积极性无从发挥。

10.试论地方政府职能的制约因素。

要点:

地方政府自身的能力

地方政治制度

经济体制

社会发展水平

地方政府的辖境及其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

地方政府的财力

11、试比较联邦制与单一制国家地方财政体制的异同。

要点:

相同点:在中央同地方财政的关系上,中央居主导地位;地方财政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大部分;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财政调控地方财政,平衡地区差别的重要手段

不同点:与单一制国家相比,联邦制国家地方财政权力普遍较大;在协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所采取的策略方面,联邦制国家与单一制国家各有侧重。

12、比较议会-行政官制与议会-执行官制的异同。

1、议会-行政官制

1) 一种被普遍采取的方式,一方面保留由选举产生的委员会,同时由委员会挑选1名行政官

2)行政官负责各部门的行政官员,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制定预算。

3)行政官接受县委员会或监督委员会的指导。

2 议会-执行官制

1) 选民同时选举产生委员会,以及县执行官,实行决策与执行分离的体制。

2)委员会有制定政策、通过预算和审计县财政的权力。

3)县执行官负责执行县委员会的决议,制定预算,雇佣各部门首长,但是不随县委员会离任而去职。

13、试述自治体地方政府单位的构成。

回答要点:

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地方议会或委员会;

相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地方议会及由其产生并对其负责的行政机关组成;

绝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相对独立的地方议会和地方行政机关组成;

相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地方议会及由其产生并但相对独立的行政机关组成

14、试述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回答要点:

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总体思路和设计,而不能一味采取机会主义方式。在确定总体思路和设计的时候,必须明确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1)依据公共职能的需要确定地方政府的构成及规模

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其职责就是提供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而在由政府提供的众多公共物品中,许多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在地方政府层级设置方面,应当依据本区域内的地方性公共物品的分布特征设置政府的结构,区分城市与乡村、大城市与小城市等,合理设置地方政府的级次,不搞整齐划一。在地方政府组成机构的设置上,也必须依据地方政府机构所提供的地方公共物品的数量、种类和其分布特征决定。

(2)建立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制度规范

有必要依据地方社会公共需求,逐步在制度和法律上规范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只有有了明确、规范的制度,地方政府机构设置才能够进一步合理化、优化。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1:

长江三角洲指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在经济上指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

据人民日报报道长三角多个城市在2012年年底可望实现交通“一卡通”正式互通。实现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核心城市可自由刷卡的城市公交一卡通业务,方便民众出行。

十二五”以来,上海大力加强与兄弟省区市的合作交流,尤其着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从规划、金融、交通、信息与产业、科技、环保、城市群合作等方面,共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与转型升级。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民生,注重合作共赢。2011年11月,上海枫泾至浙江嘉善省际公交班线正式开通,成为拓展长三角毗邻地区省际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的试点。在协调会(长三角城市交通管理协调委员会)的积极推动下,长三角城市交通一卡通合作进展顺利,上海、宁波、绍兴、湖州、台州、常熟等城市2012

年年底将实现正式互通。

根据材料,分析地方政府合作的原因和形式。

(一)缘起

第一,由于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等政策问题,亟须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协力处理;

第二,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必须藉由资源和行动的整合,以发挥综合作用,提升地方竞争力;

第三,尽管地方政府为提升其效能,已经与许多私部门或非政府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但地方政府间所建立的伙伴关系,仍是其他合作关系所无法取代的。

(二)地方政府合作的形式

区域协作组织

材料2:近年来各地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提高行政效率,响应中央号召,纷纷进行机构改革,加强对组织内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自身发展。

据《南方日报》报导,中山启动简政强镇改革——镇区机构设置不超过12个。2011年10月17日,中山市召开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会议,动员部署两项重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出台的《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此次改革涉及:改革镇区组织结构、规范市直部门与镇区事权调整、扩大镇区行政管理、干部管理权限和事业单位分类等内容。各项改革预计在2012年初完成,以精简机构,减少财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

珠海市早在2001年6月14日就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机关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实施意见》制订了《珠海市机关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实施意见》,《意见》详细规定了培训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对有关分流人员实施相关的培训,参加高等院校学历、学位班学习的分流人员的培训办法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据《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跟踪报道,珠海市机关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效果明显,提高了学习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增强了其服务意识。

根据材料,试述我国地方政府发展的动力和障碍。

动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要求地方政府在国内事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要求地方政府改变其活动内容与方式;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精神的增强,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工作效益,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要求政府行为与国际接轨

障碍:传统观念,职责笼统化,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将中国地方政府建设成为一个民主、服务、效率、法治的政府。

材料3:

国务院于2012年7月11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编制,主要阐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基本范围、标准和工作重点,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

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基本公共服务活动所制定的技术和管理等规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指由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为突出体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该规划的范围确定为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

联系材料和现实,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现阶段在提供公共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意见等。

现状:公共服务不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服务不均现象严重。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效率低下

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责不明,有些地区财政不足等。

原因: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

各级政府职责不明,拖拉扯皮等。

建议:划分事权与财权,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法律保障,监督管理等。

材料4:“新丰案”探由。

2003年,内蒙古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三个增速全国第一的"奇迹"。2006年上半年,内蒙古的GDP增速高达18.2 、工业增长率为29.8%,都居全国之首。然而在以经济为中心的当代中国,内蒙古近来却遭到了中央的严厉批评。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违规建设和发生的重大施工事故做出严肃处理。并对全区违规建设电站规模高达860万千瓦的问题予以通报批评,所有违规电站项目一律停止建设。不仅如此,中央还要求负有领导责任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及两位副主席做出书面检查,对自治区政府予以通报批评。省级政府因执行中央政令不力而被通报批评,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很显然,这是一场很典型的"中国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案例。就事件本身来看,是中央处于上风并且很有力地解决了这一违反中央宏观调控的事件。然而我们需要考虑,深层次的问题究竟解决了没有?

"新丰案"的解决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仅就本案而言,双方当事人显然实力悬殊。在地位、实力、政治资源、合法性等方面,中央政府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这是一场没有太多悬念的斗争。甫一开始,胜负即判。主动权一直掌控在国务院(中央)手中,中央可以派出七个部委的调查组调查内蒙古(地方),中央可以根据需要对地方展开调查,什么情况下可以调查、调查的权限、程序、范围、人员组成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完全由中央根据局势来"便宜行事",地方并不享有对中央的调查权。因而中央一旦下定决心要解决"不服从大局"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败局就已经注定。

请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存在关系:这是一场很典型的"中国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案例。案例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以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府。反映的是中央政府和

地方政府的关系 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的关系。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纵向上是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传统计划经济下中央政府高度集权地方政府基本没有自主权。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分权已成趋势,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分工和合作不断强化,不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央政府进行最宏观和最高层次的决策,主要致力于整体和全局。省级政府进行区域决策、高层管理与执行,主要致力于上下的平衡。

解决之道: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放到改的框架中设计和安排,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完善地方政府的组成和运行方式。通过立法,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各自的行为,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纠纷的司法裁决制度。

材料5: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优化全区构建公共服务大厅。在各级政府中,基层政府是数量最多、网络最密集、渠道最直接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街道作为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数量、网络和渠道上具有更大优势。鉴于此,北京西城区政府有针对性的选取街道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先导。2005年在辖区内德胜街道和月坛街道分别展开街道公共服务大厅试点工作。经过几年来不断的探索与总结,目前已经在全区构建起了统一的街道办公服务大厅模式。早在公共服务大厅之前西城区已经就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进行过探索。2004年10月,西城区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大规模调整,调整方向是使街道与功能街区的发展相承接,重点突出刹海、德胜和金融街的功能。经过调整,街道数量由原来的10个减少为7个,减幅达30%。

但是,这次改革只注重了行政资源的重新排列组合,并未深入体制或机制层面,这为后来德胜街道等依托公共服务大厅进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埋下了伏笔。西城区街道公共服务大厅并不是在街道进行机构增减的单纯行为,而是“大科制”改革背景下将原有21个部门职能整合改设为“七部二室一厅”的产物。西城区在毫无借鉴的情况下,结合基层实际探索着进行了街道的“大科制”改革,解决了旧有街道管理体制下内部机构分工过细、部门交叉管理、工作各自为政等问题,是一项突破。这种行为为当前我国各个层级政府推进的大部制为突破口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经验。概括起来,西城区街道公共服务大厅的做法有,1、重组公共服务大厅,明确其职能定位。2、梳理服务项目,优化政务流程。德胜街道对街道各部室的对外服务项目进行全面细致梳理,将原有700余项事项中直接面对居民及驻区单位73项服务事项从各个科室剥离出来,明确承办部门、办理程序、受理条件、办理时限等,做到办事程序简化、办理流程规范。3、制定各项制度,规范业务办理。制定大厅工作职责、服务管理规定、服务文明用语等规章,为大厅实现良好内部管理提供依据;协调机制上,在大科室内部实行日常工作、专项分工协作,重点工作、突发事件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监督机制上,重视办事过程的量化管理和实时监督。4、结合各街道实际情况,推出特色服务事项。地处“中关村德胜科技园区”的德胜街道在公共服务大厅内专门设臵“科技企业咨询代办”功能区,突出服务科技园区的特色,实现区经济服务大厅企业办事窗口的前移。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街道办事处逐渐演变成城市的一级“准政府”,其职能日渐涵盖城市管理、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众多领域。北京市西城区建立街道公共服务大厅的做法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探索的。通过西城区街道建立的统一实体和网络公共服务大厅模式,街道之间全部联网,使居民和单位在任意街道均可获得效率和质量一致的公共服务。通过改革,提高了办事效率,为驻区单位和居民提供了极大方便,优化了人力资本配臵,节约了成本,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形象。摘自:龙宁丽著:《基层公共服务模式的构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城区地方政府改革,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的哪些特点?对于地

方政府管理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回答要点:地方政府的管理分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先决条件,相对封闭,管理科学,目的是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外部管理的目的是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开放性特点,目标是提供生活、社会环境,要求系统社会效益,追求法制化。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即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手段”,外部管理是“目的”。外部管理的成效和效率取决于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水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地方政府自身是国家行政权力地方上的载体和执行者。

借鉴意义: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管理有效、组织运转有序,才能使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行使公共管理权限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材料6:银杏居委会换届选举。2003年,上海市政府的民政部门和地方街道办事处有选择地在其下辖的居民区推动居委会换届直选。地处上海南面的银杏居委会成为其所属的D街道所选择的第一个直选试点。银杏居委会上级部门试图通过该试点的选举来探索新式商品房社区中民主直选。银杏社区所在地是中高档的商品房住宅区,属于“陌生人社区”。治理框架采取了L区政府推行了居民区的“议行分设”,居委会主要作为议事机构,而由街道聘任的社区工作者组成“社工站”,在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配合居委会承接自上而下的行政事务,并协助居委会委员通过各种会议制度来处理社区内部的问题,社工站主任由本届居委会陆主任兼任。选举程序如下:

(1)选举委员会的成立。在银杏居委会,选举委员会采用“先多方推选、再征求本人意见、再建议名单公示、后默认通过”的做法得以产生。选委会的构成除了主任由D 街道基层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社区党总支书记吴书记兼任外,其他委员都直接来自本社区,大多拥有重要单位工作经历和党员身份。通过多次选委会工作会议,确定了选举动员的基调和工作方针,在居民层面演绎国家政治层面所提出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大家取得共识,要把真正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因此不必刻意强调党的作用。

(2)登记选民的产生。鉴于很多居民对选举不太了解,为了保证参选率,按照D街道的部署,银杏居委会试点换届选举采取户代表登记的方法。选民登记面广量大,这个过程主要是由选委会的延伸工作网络——社工站来完成的。鉴于很多居民缺乏参与选举的积极性,社工站进行了积极动员,最终居民都登记为选民。在此过程中物业公司在社工站的带动之下,也积极地参与了选民登记工作,积极协助社工收集信息、配合其上门登记工作。物业公司希望通过选举,把一些“讲道理、有威信”的居民代表挖掘出来,加强沟通解决因为物业管理质量和管理费缴纳问题与居民处于不友好关系的问题。

(3)居民代表和候选人的动员。居民代表除了选举委员会的成员之外,还有居住在本社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区政府官员等,共计85人。一大部分是楼组联络人,还有一部分是居委会根据掌握的信息、特别去上门动员出来的。候选人通过居民代表会议和选委会推荐这个方法来确定。按照规定,在选举日的前一周,居委会把候选人的简介做成宣传版面在五个社区轮流展出。

(4)选举投票。投票定于9月的第一个周六举行。投票采用选举大会与投票站相结合的方式,即一个主会场加四个投票站,还设立一个流动票箱,以方便选民投票。早上8:30开始到4点,工作人员开始进行计票、唱票。最后,主持人吴书记宣布选举结果:本次选举,应参加投票的登记选民共4514名,实际参加投票选民共4126名,参加数超过应参加数半数。居民的投票率令选委会感到欣慰。毋庸讳言,选举中包含着诸多非正式规则,值得另行研究。比如,许多田野观察都报告了选举投票阶段的“代投票现象”。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当前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回答要点:上海居委会属于城镇地区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民主选举:间接选举为主

直接选举的范围在扩展,但不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完善,还在规范和完善之中

完善方法:(1)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明确作为居民委员会的一项主要职责;(2)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在健全社区民主选举,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等方面的成效;

(3)城市社区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也正要逐步规范和完善。

材料7: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新网广州2012年7月17日电广东省政府17日以政府令的形式正式公布了广东省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第一批目录,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达179项、转移事项55项、下放事项115项、委托事项5项。

广东官方称,广东省政府将借公布第一批目录之机,全面启动市县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当日的有关会议上表示,广东省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已进入关键的实施阶段。省直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实施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并与当前广东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紧密结合,确保广东省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第一批目录落到实处、取得预期效果。各有关部门将抓紧协调办理第二批、第三批目录。朱小丹指,市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省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配套和延续,是全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广东各市县将在今年9月底前研究制定改革的实施方案,年底之前完成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市一级要在明年一季度、县一级要在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朱小丹要求各县市要大力清理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大力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大力向下级政府放权;全面实行并联审批和“一站式”服务,推行审批权与监管权分离,处理好上下业务部门的管理对应关系;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健全公共决策机制、加强审批权力监督制约;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推动建立社区自治组织,扩大政府购买服务。

联系材料和现实,分析广东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义。

回答要点:

针对广东的意义:包括经济建设与发展,民主政治改革,社会发展,公民自治等方面。

全国的示范性试点意义:

材料8:我国财政部1990 年提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于1992 年在天津市、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浙江省等9个地方进行分税制试点。1994 年国务院主导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通过对地方政府采取“赎买”政策进行:承诺保证地方政府既得利益,通过税收返还保证地方政府原有的收入基数,但在收入增量上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而地方所获增量收入占总收入增量的比例实际上逐年减少(而且由于计算公式表述复杂,当地政府并没有察觉到这种不利走势)。这场改革扭转了原来中央政府在财政收入分配上较被动局面,基本上实现了其预订目标。当时的预定改革目标是“两个提高”,即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财政改革的主要着眼点是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分配关系,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分设中央和地方税务局,由此建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这也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名称由来。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各省要根据决定制定对所属市、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基本上参照上级政府的做法,与下级政府划分收入,主要采取分税制、分成制或其两者的混合体制,部分仍为包干制,少数为统收统支体制。当时各级地方政府基本上参照中央对地方体制的做法,从地方集中税收收入。这样一种自上而下推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上级政府集中下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制度化的路径。也就是说,这种财权向上集中的思维不仅在中央政府层面,而且在省、市、县层面都形成了从下级政府集中资金的思维

逻辑。由此导致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事权不断下移,而财权不断上收,县乡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日益背离,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其财政困难。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分税制”之名给人的理解为一种制度化的财政分权,其实际结果是财力的上收和集中。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仍然属于半拉子工程。它强调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忽视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与财政收入即财力的对称。2003 年《国务院有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只是明确了中央和各省之间财权或者说税收收入的分享办法,并笼统规定了两者的支出责任,但并没有界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这里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收入(固定收入和共享收入中的份额之和)与其支出责任并不挂钩,没有对应关系。鉴于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相关,这也说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也由上级政府主导,同样存在类似的收入与支出责任、事权和财权不匹配问题。其实我国对各级地方政府的事权不是没有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就对各级地方政府的事权做了大而全的规定。其核心内容为各级地方政府承担其本级的事务和责任,而且下级政府必须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办理上级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这样一来,与其说这样一种“大一统”的规定是一种事权划分安排,毋宁说是一种责任转嫁机制。它导致上一级次政府很容易把很多事权和支出责任推给下一级政府。后来的发展也确实表明,上级政府一度把教育等很多基本公共服务事权与支出责任转嫁给了县乡级政府。

可以说,当时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是一种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创新,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税制”。我们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只是依据政策文件,没有正式法律,容易被中央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改变。真正的分税制是税种分开,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中央政府有中央政府的主体税种,地方立法机构有地方税种的立法权。但我国只是一个财政收入方面的集权过程,它导致的一种现象是从财政支出上看,中国是最分权的国家,但从财政收入分配和税收立法权上看又是非常集权的国家之一。这样分税的结果,导致地方政府一般预算严重依赖转移支付,中央收入多,自己支出的收入并不多,大量收入通过转移支付转由地方政府支出。地方政府2011年转移支付占地方政府总支出额是48%,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每支出100 块钱里,有48 块钱是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

根据材料和现实分析,我国财政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答要点:

总体症结: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仍然处于失衡状态。总体上中央政府有着出台收入划分新方案的主导权,而地方政府穷于应付。随着近年来收入管理技术和制度的日益完善(比如引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土地出让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等),富裕地区地方政府的博弈空间日益减少,较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获得巨额的转移支付,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主要问题:一是税费立法权高度集权;二是我国在法律上并非分权国家,中央和地方迄今为止的所有财政安排和事权调整都是中央和地方谈判妥协的结果;三是现行地方税制体系不完善,地方税制结构不合理,缺乏地方主体税种。单个地方税种的收入规模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都比较小,导致地方自己的财源小且不稳,对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土地财政和负债依赖程度较高。实际上,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收入划分方案中,共享税部分规模过大。单单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合计占税收收入总额的份额就达41%。共享税占比越大,“分税制”就越是名不副实;四是在财政支出上,效率还很低;五是征税管理成本过高;六是专项转移支付名目过多,不透明。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期末复习

机电一体化复习提纲 1. 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新功能和新性能的新产品是机电一体 化产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有机械本体、执行与驱动、检测传感器、信息处理、动力。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通常由由传动机构、支承与导向机构、执行机构与机架等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是能量流、物料流、信息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信息特征(微型化、嵌入式、实时性、分布化)、动力特征(结构分散化、功能智能化)、结构特征(模块化、简单化、高刚度、高精度)。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驱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技术。 2.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快、准、稳):快速响应、高精度、良 好的稳定性。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在设计中常提出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等要求。为达到上述要求,主要从a、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承部件;b、缩短传动链,简化主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c、提高传动与 支撑刚度;d、选用最佳传动比,尽可能提高加速能力;e、缩小反向死 区误差;f、改进支承及架体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刚性、减少振动、降低噪声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通常由传动机构、支承与导向机构、执行机构与机架等几个部分组成。 3.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动系统应满足足够的刚度、惯性小、阻尼适中等性能要 求。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在设计中需满足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为达到这些要求,主要采取

①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撑部件② 缩短传动链,简化传动系统的机 械结构③提高传动与支撑刚度④选用最佳传动比,以达到提高系统分辨率、减少到执行元件输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尽可能提高加速能力⑤缩小反向死区误差 ⑥改进支撑及架体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刚性、减少震动、降低噪声。 4. 滚珠丝杠螺母副中滚珠循环装置有外循环,内循环。滚珠丝杠支承方式有单推- 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具有最大刚度的的支承方式是双推-双推式。 5. 滚珠丝杠螺母副中按照滚珠循环方式划分外循环,内循环。滚珠丝杠螺母副中 调整间隙和预紧的方法有垫片调整式(调整垫片来改变轴向力)、双螺母调节式(调整螺母来消除间隙或预紧)齿差调节式(左右螺母外端凸缘制成齿数差1 的直齿圆柱齿轮),原理是什么?滚珠丝杠副的安装方式有单推-单推式(轴向刚度较高、预紧力较大、轴承寿命比双推-双推式低)、双推-双推式(刚度最高、易造成预紧力不对称)、双推-简支式(轴向刚度不太高、预紧力小、轴承寿命较长、适用于中速、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双推-自由式(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低、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丝杠传动系统),特点分别是什么?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是结构的选择、结构尺寸的选择(公称直径和基本导出的选择)。 6. 直齿圆柱齿轮侧隙的调整方法有中心距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侧隙法、轴向 垫片调整法。要消除齿轮副间隙是因为侧隙会产生齿间冲击,影响传动平稳性、若出现在闭环系统中、则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使系统产生低频振荡,常用中心距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侧隙法、轴向

信息管理系统资料

在进行课程讲授之前,我想让大家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我还给 大家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一会儿我们装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近年来随着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互联系,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就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而言,它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该学科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已成为管理领域内一门极其重要的使用性科学。 如果大家把这门课程学好的话,就可以通过一个软考.获得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这个证书.因为大家已经是毕业班的同学了,下半年可能就要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努力,具体如何努力,当然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就要多考一些资格认证,给自己添加一些砝码.所以我想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权威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认证,希望对于大家的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下面我就给大家演示两个管理信息系统,让大家对这门科目有一个直观地认识. 先看一个比较简单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看完这两个例子后,大家能不能想到在自己身边有什么样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考虑一下,有没有同学想到的,跟大家说一下,没关系,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在这里我给大家列出了在我们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家看一看,是不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大家能不能很清楚的区分信息和数据这两个概念.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大家看到汽车在行使过程中,里程表显示80km/h,大家会有什么想法?这只是一个数据对不对?我们能根据它来判断是不是要加速还是要减速?如果这个速度,放在高速上的话,是不是司机要加速?但如果在市区内,是不是就要减速?所以,只有当司机看了里程表做出了加速还是减速的决策时,那个数据才是信息。 我叫两个同学来回答一下,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也就是说,信息是我们对数据的解释。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信息包括哪些内容 香农:信息论及数字通信之父 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1916年4月30日诞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Petoskey。2001年2月24日,香农在马萨诸塞州Medford辞世,享年85岁。贝尔实验室和MIT发表的讣告都尊崇香农为信息论及数字通信时代的奠基之父。 在20世纪中叶,人类终于对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质量、能量、信息量都有了定量的计量办法。我们应该牢记,为阐明质量概念做出伟大贡献的是发现物体力学定律的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2-1727),为阐明能量概念作出伟大贡献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者们:迈耳(Julius Robert von Mayer,1814-1878)、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99)、赫尔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开尔文(Lord Kelvin,,而为阐明信息概念作出伟大贡献的就是香农。1824-1907). 按照参加考试的人数、考试合格证书的效力以及社会对考试的认同程度,由国家组织的计算机认证考试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以下四种: 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又称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软考。

秋《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2018秋《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及答案 备注:(答案我是根据你们上传的网上资料,如有错误,请马上修改,重发。班主任) 一、试卷类型: 1、填空题(共20空,20%) 2、名词解释(共4个,20%) 3、判断题(共10题,10%)选择题(10%) 4、问答题(共5题,50%) 二、考试形式:采用半开卷考。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以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填空题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和(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图书馆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 和 ( 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管理理念)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系统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 11、物质、能量、( 信息)是一切客观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12、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13、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14、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 印刷媒介 )和( 电子媒介 )两大类。 15、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是其向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标识系统宣传。 16、一般说来,组织信息交流分为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组织(外部)的信息交流两种形式。 17、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工业电气期末复习资料

工业电气期末复习资料 1、交流与直流电磁铁的区别 直流:由工程纯铁、软刚制成,线圈直接绕在铁心上。在U、R不变时,励磁电流I恒定,不受气隙δ的影响。 吸合过程中,电磁吸力随着长度空气隙的减小逐渐增加;当IN一定,电磁吸力与气隙大小乘反比;当气隙相同时,安匝数越大,电磁吸力越大。 交流:由硅钢片叠成,线圈绕在框架上,再套入铁芯柱,交流励磁电流随气隙δ成正比增大;电磁吸力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2、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返力特性,吸力与反力如何配合 ①吸力特性:铁心吸引衔铁的电磁吸力与气隙的关系曲线 ②反力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的力与气隙的关系曲线 ③电磁机构在衔铁的吸合过程中,吸力必须大于反力,但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电器的机械寿命。即在图中(P19图2.10)直流吸力特性曲线1或交流吸力特性曲线2应高于反力特性曲线3。而在释放衔铁时,其反力必须大于剩磁吸力才能保证衔铁可靠释放,因此要求电磁机构的反力特性必须介于电磁吸力特性和剩磁吸力特性之间。 3、返回系数或恢复系数Kf:复归值Xr与动作值X0之比。Kf=Xr/X0 (P20) 4、灭弧装置有哪些(P41) 1.简单灭弧 2.磁吹灭弧装置。 3.弧罩与纵缝灭弧装置。 4.栅片灭弧装置。 5.固体产气灭弧装置 6.石英砂灭弧装置。 7.油吹灭弧装置。 8.气吹灭弧装置。 9.真空灭弧装置。10.无弧分段 5、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的区别,热继电器为什么不能用作为短路保护,熔断器为什么不能作为过载保护? 短路保护:电流时额定电流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大电流引起的速断保护是瞬时的。 过载保护:由负载过大超出设备额定值,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几倍到十几倍,其有适当的延时。 热继电器中发热元件由于热惯性。不能瞬时动作,不能用于短路保护。 6、交流接触器有何用途,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于频繁地接通断开交流主电路,大容量控制电路等大电流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 结构包括:电磁机构:由线圈、静铁心和衔铁组成,是感测和判断部分; 主触头及灭弧罩:用于接通或断开主电路,能通较大电流,灭弧罩用于分合 主电路; 辅助触头:用于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只能通较小电流; 反力装置:接触器的判断部分; 支架和底座:用于接触器的固定和安装。 7、中间继电器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 (1)扩展控制回路(2)扩大触点控制容量。(3)强弱电或交直流电转换。(4)作为中间元件。 8、什么是主令器?常用的主令器主要有哪几种? 主令器是一种机械操作的控制电器,对各种电气系统发出控制指令,使继电器和接触器动作,控制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起动、停车和制动以及调速。 主要有:控制按钮和指示灯、行程开关、转换开关和万能转换开关。

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4) 第一章系统分析 (5) 1.1系统的初步调查 (5) 1.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7) 1.3系统的详细调查 (8) 1.4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9) 1.5项目开发计划 (9) 第二章需求分析 (10) 2.1业务流程图 (10) 2.2数据流程图 (13) 2.3数据字典 (24)

2.4代码设计 (31) 第三章概要设计 (34) 3.1系统模块结构图设计(HIPO图) (34) 3.2数据库概念设计 (40) 3.2.1实体关系图(E-R图) (40) 3.2.2实体和联系 (43) 第四章详细设计 (44) 4.1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44) 4.2数据库的实现 (45) 4.3程序流程图 (46) 4.4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49) 4.5历史信息管理 (49) 4.6人机界面设计 (49) 4.6.1输入设计 (50) 4.6.2输出设计 (52) 第五章系统实施 (54) 5.1编程过程与特点 (54) 5.2系统测试 (55) 5.2.1系统测试的原则 (55) 5.2.2系统测试的方法 (55) 5.3系统运行维护 (58) 第六章论文小结 (60)

6.1系统的功能 (60) 6.2系统的特点 (60) 6.3系统评估与改进方向 (61) 6.4开发体会与收获 (61) 参考文献 (62) 附录1 系统使用说明书 (63) 附录2 部分程序代码 (67) 引言 宝冶机动公司是宝冶总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它有四十年的历史。其主要是机械动力安装及运输、机械设备租赁。其主要技术成分较 简单。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政建设项目的增多,机动 公司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增了设备、技术人员、以及一些辅助的资料、图书。由于图书资料、读者增多,造成资料管理的工作量大, 重复量大,费时费力。资料文档管理易出现遗漏及错误。公司也认 识到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决定在硬件方面给每位资料员配置一台 电脑,并组建全公司的局域网;在软件方面由于考虑到市场上出售 的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并不能十分适当地 符合我公司管理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公司决定自行开发一套适应 我公司信息管理需要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侧重点先放在图书、资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C)。 A.SA B.OOD C.OOP D.OOA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D)D.瀑布模型 3.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B)B.系统分析报告 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5.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C)C.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6.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C)。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8.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8.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C)。C.基层管理 9.战略级管理属于(B)。B、高层管理 10.C/S 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11.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C. AIS 12.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13.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可行性报告 14.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B)。B.非结构化决策 18.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B)。B.战略计划子系统 19.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B)。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1.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A. 总体规划阶段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是按(B)划分的。B.管理职能 14.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其结构为(C)。C.层次结构 1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A.管理职能结构 1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C. 系统是什么 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A.数据流图 2.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B)。B.数据耦合 3.总体规划的目的包括D.保证信息共享、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5.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B)。B.强 6.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B)。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C )。C.耦合 8.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C.可行性报告 9.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C.分段切换 1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C.系统怎 么干 11.系统测试的对象是(D)。D.整个系统 12.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A)。A.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阶段 14.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C.系统设计说明书

《现代电气控制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第1章常用低压电器 【填空题】 1.电器一般具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感测部分(电磁机构)和执行部分(触头)。 2.电弧熄灭方法:降低电场强度和电弧温度。 3.接触器:用来频繁接通和切断电动机或其它负载主电路的一种自动切换电器。具有远距离操作功能和失(欠)压保护功 能;但没有低压断路器所具有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 4.接触器按其主触头通过的电流种类,分为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 5.接触器符号: 6.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而动作的自动控制电器。由承受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部分构成。 7.继电器返回系数,是继电器重要参数,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 8.继电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跳跃式的输入-输出特性。 9.继电器符号: 10.中间继电器:用来放大信号,增加控制电路中控制信号的数量,以及作为信号传递、连锁、转换及隔离用。 11.中间继电器符号: 12.时间继电器:在敏感元件获得信号后,执行元件要延迟一段时间才动作的电器。 13.时间继电器符号:通电延时(b,d,e),断电延时(c,f,g) 14.速度继电器也称反接制动继电器,用在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 15.速度继电器符号: 16.热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用作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双金属片) 17.热继电器符号: 18.行程开关:又称限位开关,根据生产机械运动的行程位置发出命令以控制其运动方向或行程长短的小电流开关电器。

19.行程开关触点符号: 20.低压熔断器:利用熔体的熔化作用而切断电路的、最初级的保护电器,适用于交流低压配电系统或直流系统,作为线路 的过负载及系统的短路保护用。 21.低压断路器:按结构形式分为万能式和塑料外壳式两类。用于电路过载、短路和失压保护。 【简答题】 1.12 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在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 时间继电器:分为 通电延时:接收输入信号延时一定的时间,输出信号才发生变化,当输入信号消失时,输出瞬时复原; 断电延时:接收输入信号时,瞬时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当信号消失后,延迟一点过时间,输出复原。 中间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特点是触头数目多,电流容量可增大,起到中间元件的作用。 1.13 热继电器与熔断器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实现动作的。但热继电器发热元件为两个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片,受热弯曲,推动相应的机械结构使触点通断;一般用于过载保护;而熔断器是低熔点熔体在高温作用下,通过自身熔化切断电路,可用于过载及短路保护。 1.14 什么是接触器?什么是隔离开关?什么是断路器?各有什么特点?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接触器:用来频繁接通和切断电动机或其它负载主电路的一种自动切换电器;根据电路电压的大小而通断电路; 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能起符合规定的隔离功能要求的低压开关;只能通断“可忽略的电流”即无载通断;因为具有明显的开断点,也可用在维修时起到电源隔离; 断路器:可通断正常负荷电流、短路电流;具有过载保护、低压保护功能;但不适宜频繁操作。功能强,动作后不需更换器件。主要区别在:开关操作的频率和通断电流的大小上。 第2章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及其逻辑表示 【填空题】 1.短路保护:熔断器FU1或FU2熔体熔断实现; 过载保护:热继电器FR实现。过载或电动机单相运行时,FR动作,其常闭触点打开;KM线圈失电,KM主触点打开,切断电动机主电路。 零压保护:当电源电压消失或严重下降时,电动机应停转;电源恢复后,要求电动机不能自行起动。 2.连续工作(长动)与点动控制 实现方法:长动:自锁电路,点动:取消自锁触点或使其失去作用 长动:按下按钮SB2,KM自锁; 点动:将点动按钮SB3的常闭触点串联在KM的自锁电路中; 实现: 按下点动按钮SB3,KM带电;但SB3的常闭触点使自锁电路断开; 松开按钮SB3,KM失电;当接触器KM的释放时间小于按钮恢复时间;KM常开触点先 于SB3常闭触点断开,电动机停转。 触点竞争:当接触器KM的释放时间大于按钮恢复时间,点动结束,SB3常闭触点复位 时,KM常开触点还未断开,自锁电路继续通电,无法实现点动。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2 一、单选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 2.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A.计算机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实时处理系统 D.分布处理系统 3.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模型。 A.层次 B.网状 C.一维表 D.二维表 4.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和B 5.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6.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和人员培训工作。 A.系统说明书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 7.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 9.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层次码是一种()。 A. 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系统。 2.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4.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分三个阶段:即()、()和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资料(完美)

总复习 第一章的概念 1、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基本组成框图: 2、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控制方式:(1)、反馈控制方式;(2)、开环控制方式;(3)、复合控制方式。 3、基本要求的提法:可以归结为稳定性(长期稳定性)、准确性(精度)和快速性(相对稳定性)。 第二章要求: 1、掌握运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2、牢固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 3、明确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之间的关系; 4、能熟练地进行结构图等效变换; 5、明确结构图与信号流图之间的关系; 6、熟练运用梅逊公式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例1 某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分别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1211s R s C s R s C ,) () (,)()(2122S R S C s R s C 。

4 3213211243211111)() (,1)()()(G G G G G G G s R s C G G G G s G s R s C --= -= 例2 某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分别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 () (,)()(,)()(,)()(s N S E s R s E s N s C s R s C 。 例

例4、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X r 5 214323 211)()(W W W W W W S X S X r c ++= 例5 如图RLC 电路,试列写网络传递函数 U c (s)/U r (s). 解: 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 例6某一个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t t e e t C --+-=221)(,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和脉冲响应。 解:传递函数: )1)(2(2 3)(+++=s s s s G ,微分方程:)(2)(3)(2)(3)(2 2t r dt t dr t c dt t dc dt t c d +=++ 脉冲响应:t t e e t c 24)(--+-= 例7一个控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t t e e t C ---=24)(,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单位阶跃响应。 (t) )()() ()(2 2t u t u dt t du RC dt t u d LC r c c c =++11 )()()(2 ++==RCs LCs s U s U s G r c ) ()()()(2s U s U s RCsU s U LCs r c c c =++=?k K K P 1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信息的一般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 ?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 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 (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 信息采集 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 信息清理(销毁/回收) 第2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分类 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 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 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 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5 一、填空题 1.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三部分。 2.数据字典包括()、()和()三种表。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方法有:工具集成法、()和()。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5.系统分析工作的关键点或称工作要点在于()和()。 6的中文含义是()。 7. ()和物理模型的主要差别就是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差别。 8. ()特指系统的保密功能和防病毒功能,是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之一。 9. ()是代码设计的首要任务。 10.模块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三种。 二、单项单选题 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

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2.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和B 3.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4.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对象是()的决策。 A.结构化 B.管理 C.半结构化 D.经济 5.数据库结构的三个模式中,()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 A.模式 B.存储模式 C.子模式 D.模式与子模式 6.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7.从程序的逻辑结构入手进行测试的方法是()。 A.白盒测试 B.黑盒测试 C.全面测试 D.部分测试 8. 对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提高管理效率属于的()。 A.间接效益 B.直接效益 C.管理效益 D.开发效益 9.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内部所需的()。 A.技术性条件 B.非技术性条件 C.管理基础条件 D.人才基础条件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复习题

1.一个联机系统不一定是一个实时系统,但一个实时控制系统必定是联机系统。 2.操作指导控制系统是一种闭环控制结构,该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和安全,缺点是不适合 用于多个对象的控制。 3.温度控制系统的热惯性大、反应慢、所以调节需要频繁,采样周期选得要短一点;对于一些快速系统, 如交直流可逆调速系统、随动系统,要求采样周期长一点。 4.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抑制干扰的能力加强。 5.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作用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6.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称 为“离线”方式,离线方式能实时地对系统进行控制。 7.采样周期取值越大,那么复现精度就越高,也就是“越真”。 8.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是计算机和被控对象(或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一般 分为: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 9.监督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主要取决于数学模型的优劣。这个数学模型一般是针对其一目标函数设计 的,如这一数学模型能使某一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状态,那么,这种控制方式就能实现最优控制。 10.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分为哪几步? 11.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称 为“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离线方式能实时地对系统进行控制。 12.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抑制干扰的能力加强。 13.零阶保持器是一个低通滤波器,但不是一个理想低通滤波器,高频信号通过零阶保持器不能完全滤除, 同时产生相位滞后。 14.一般来说,采样周期T也对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加长采样周期,会改善系 统的稳定性。 15.用框图表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构成。 16.A/D、D/A转换器不仅影响系统稳态控制精度,而且影响系统动态指标。 17.零阶保持器是一个低通滤波器,但不是一个理想低通滤波器,高频信号通过零阶保持器不能完全滤除, 同时产生相位滞后。 18.计算机操作指导控制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分别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多个控制回路,同时又可集中获取数 据和集中管理的自动控制系统。 19.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20.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类保持器是一阶保持器,它将前一个采样时刻的采样值恒定地 保持到下一个采样时刻。 21.采样器、保持器和数字控制器的结构形式和控制规律决定系统动态特性,而A/D、D/A转换器不影响 系统动态指标。 22.一般来说,采样周期T也对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加长采样周期,会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23.数字量输出通道的任务是根据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去控制电接点的通、断或数字执行器的启、停等, 简称DO通道。 24.用框图表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25.一个联机系统不一定是一个实时系统,但一个实时控制系统必定是联机系统。 26.操作指导控制系统是一种闭环控制结构,该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和安全,缺点是不适合 用于多个对象的控制。 27.采样器、保持器和数字控制器的结构形式和控制规律决定系统动态特性,而 A/D、D/A转换器不影响系统动态指标。 28.数字量输出通道的任务是根据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去控制电接点的通、断 或数字执行器的启、停等,简称DI通道。 29.根据控制功能和控制目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分成哪些类型? 30.温度控制系统的热惯性大、反应慢,所以调节需要频繁,采样周期选得要短一点;对于一些快速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资料

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阅卷人签字: 试题总页数:7

____ 级课程考试试题 共7页 考试科目: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 姓名:学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关于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的说法出自(B) A.西蒙; B.香农; C.《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规范》;; 2. 战略信息主要用于确立企业的目标。(C) A.战术; B.利润; C.组织; D.财务 3. 战略计划子系统是供使用的系统。(C) A.计算机操作人员; B.信息处理人员; C.高层决策者; D.中层管理者 4. 管理层次中,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长远目标及政策的是(A) 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职能层管理 5的特点有(D) A.根本性的; B.彻底的; C.巨大的; D.以上均对 6?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是在计算机硬件发展的(C) A.第二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D.第五代 7?网络互联设备中,具有流量控制功能的是(B) A.网桥; B.路由器; C.中继器; D.集成 8?关于、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B) 包括、;包括、;包括、; D.三者平行

10. 中,选择了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同时又选择了级联删除相关记录”则在删除主表 中的记录时,相关表中的相关信息(A) A.自动删除; B.条件删除; C.没有变化; D.完全更新 11. 是指(B) A.企业系统规划法; B.关键成功因素法; C.企业系统法; D.关键因素法 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步骤中,分为可视化设计和代码设计两个阶段的是(D) A.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13. 下列不属于系统可行性分析的是(C) A.经济可行性; B.技术可行性; C.隐见的可行性; D.管理上的可行性 14. 数据字典中,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是(B) A.数据结构; B.数据元素; C.数据流; D.数据存 15. 关于代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惟一地标识系统中的某一事物; B.是人和机器的共同语言; C.它以简短的文字形式代替具体的数字说明; D.主要任务就是提供给信息系统所需使用的代码标准 16. 下列不属于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的是(D) A.系统吞吐量; B.系统响应时间; C.系统处理方式; D.系统的输出方式 17. 下列不属于系统转换方式的是(C)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垂直转换; D.分段转换 18. 对项目的正向风险不应采取的策略是(B) A.开拓; B.自留; C.分享; D.强化 19. 下列可以放大增强信号的网络互联设备是(A) A.中继器; B.集线器; C.网桥; D.路由器 20. 数据字典中数据存储的条目主要描述该数据存储的(D) A.结构; B.有关的数据流; C.查询要求; D.以上均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资料及信息管理.

第九部分工程资料及信息管理 (一)工程资料及信息管理方针和目标 实现工程建设信息化是监理单位有效完成建设监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投标人将总结多年参与国际的、国内大型工程建设监理资料及信息管理的经验,结合对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中的资料及信息管理需求的深入分析,精心策划准备资料及信息管理工作,为建设监理、为建设单位的建设管理提供有力的保证。 1、资料及信息管理的方针 有效覆盖、资源共享、综合利用、高效安全。 2、资料及信息管理原则 1)资料管理及时、正确、有效,以规范化的管理避免人为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管理增值。 2)信息管理先进性 在保证开放性和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适当的网络组合,结合交换无线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帧中继等各种技术,发挥最佳的集成效果。 3)信息系统的灵活性及适度开放 遵循国际工业化标准,参照网络系统标准,支持各种标准协议、传输方式及传输接口,充分考虑未来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情况,以保证系统有较长的生命周期。网络宽带的灵活性、网络规模的灵活性以及网络服务的可增删性等。4)提高可靠性及安全性 系统备份与网络冗余连接。使网络有较好的容错能力,整个网络可靠的工作,以确保系统的可靠与稳定运行。 在网络设计时,采用多级安全防范措施,包括路由器过滤、防火墙隔离、加密传输等多种方法组合防护。最大程度地保护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 5)加强信息系统可管理性 通过网管系统,及时方便的了解网络的运行状况,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及时发现各种网络故障并迅速排除,以保证网络系统正常、高效运行。实现多协议支持

与多服务支持。 3、工程资料及信息管理目标和特点 1)有效应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满足管理的深度及广度 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项共同建立工程专用的功能完善的高速局域网,采用半开放系统使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分承包单位可通过专线或VPN连接本企业及局域网。实现信息网络的有效覆盖、资源共享,保证及时准确地传递、处理、贮存工程建设信息。 2)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管理,实现实时化的信息处理 为保证网络信息畅通,应对外建一个强大的信息门户,投标人建议采用工作流的方式,完成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审批,该门户通过个性化的界面,根据授权,为登陆网站的用户提供及时、详尽的数据和资料。在内部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支撑平台,由该平台完成不同单位、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的传递和整合,最终存入公共数据库供全体用户共享。 3)可靠的安全保障 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信息管理的重中之重。选择成熟的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是重要的基础,管理体系及可靠的信息备份是必备的条件。 4)灵活实用的应用系统 应用网络信息平台和应用软件系统,兼容来自土木工程、钢结构工程、房屋工程、舞台设备安装、装饰装修,以及相关的勘察设计、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等众多行业的应用软件,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进行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为虚拟现实技术(VR)、全球定位系统(GPS)、CAD三维建模技术等最新技术在工程的应用提供平台。 (二)投标人对资料及信息管理需求的预测 1、进度控制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1)承包单位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日报或周报统计,汇总成月报。数据保存在网络数据库中,方便查询。工程进度信息主要包括工程年、季、月、周、日完成情况、形象进度等。 2)系统以网络计划技术为核心,实现施工计划的制订与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