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探索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探索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探索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探索

杨团,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自1988年研究中国社会保障政策至今。近年从国际社会变迁、NGO发展、重新重视社区与加强公共治理的角度研究社会政策。代表性著作是《社区公共服务论析》,主要论文有“探索第四域”,“NPO类型界定与理性选择”,“解决公共事物运营的新思路”、“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等。

摘要:本文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定义为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全面保护或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中国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村社会保障。它不同于20世纪的工业社会保障,是从社会保护的政策视角去推进农村发展。它既要改变农村发展的单纯经济政策导向,又要改变单纯社会救助政策导向,而要以促进农村社会整体发展为主导,探索一条新路。新农村的农民社会保障不以职业收入为唯一前提,也不主要体现为国家法律强制下的正式的规范制度,它将是国家扶助、农民互助组织保护、农民个人资产与社区公共资产建设并举,社会公共服务与社区公共服务并举、正规制度与非正规制度并举的多元利益主体协同与制衡的新的制度体系。

该文载于《学习与实践》2006-5,新华文摘2006第18期转载,学习与实践2006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探索

杨团

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新农村是重大的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样一个对于建设新农村的全面描述,体现了在中国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可以说,建设新农村就是试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农村的发展之路。

自1949年以来,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将中国农村发展提高到这样的战略高度。它必然引起农村发展政策的新一轮探索。作为统领各项农村政策和制度的总纲,农村发展政策的新发展势必影响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本文试图研究新农村发展的战略走向,以及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影响。

一.建设新农村的战略走向

分散经营且超大规模的小农户如何进入现代化,和其他居民共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是决定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中国至今还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2003年统计,农业人口7.8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60.91%,中国的耕地总面积不到20亿亩,人均耕地不足1.4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工业加速发展,耕地每年在以1000万亩的速度锐减。今后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将更加短缺。

要使农民摆脱贫困,国际经验之一是以大农经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解决分散的不规模经济的问题,但是,中国由于农民人口超大规模且土地资源稀缺,没有可能走市场配置农业资源的道路,面对三农问题,市场机制失灵已经成为共识。国际经验之二是农民进城,以加快城镇化来解决农业不规模问题,但是即便到2030年实现60%的城市化率,按照那时中国总人口的目标预测值(2005年预测值为14.7亿)计算,还有至少5.88亿人口在农村生活。

使几亿农民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摆脱贫困,以较低的社会代价进入现代发展状态,这一目标完全超出了现有的人类经验,它无疑意味着中国只能在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下探索自己

独特的农村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之路,因此,它不能不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分散的小农经济走一条怎样的道路才能够真正提高其生产效率,实现现代化呢?

过去20多年来的农村改革与发展主要循下面一些逻辑展开:

产权改革的路径:希望通过承包、租赁和拍卖,将那些集体资产的产权清晰的划分到户,包括农田、集体企业、林地和草地,甚至水井,都尽可能清晰地承包到户。从而可利用增进个人资产的市场激励机制,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产业化和专业化的思路:试图通过形成农产品的规模经营,创造集中化的生产基地,使农产品与市场联系在一起,典型提法是公司加农户。

城镇化的路径:人们寄希望于农村之外,试图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从而使农村和城市得到同时发展。一方面大量进入城市的农民可以繁荣城市经济,另外一个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也可以使农村的资源更为集约地被使用。但是劳动力转移同样面临巨大困难,由于农民工的工资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他们并没有脱离农村,失去劳动能力以后仍然要回到农村。同时农村的土地也并没有集中,仍然分散在不同农户。

扶贫与社区发展的思路:试图通过国家规划和国家投资为主的八七扶贫计划,解决中西部地区2000多个贫困县的脱贫问题。

社会保障的思路:试图通过建立农村养老、农村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项制度,保障农民的公民权利,加强政府的转移支付。

公共服务的思路:试图通过加强农村教育,建立农村的文化、卫生、环保等各项公共服务的组织和制度,推动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社会转移支付。

这些发展思路尽管都有所成效,尤其在部分地区和部分项目上收益较为明显,但是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群体的弱势地位,没能遏制近些年来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势头,没能在国家的整体范围内、从涵盖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的角度,形成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长期稳定且又综合的战略性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措施只是在重复西方农村发展道路的前提下,一些解决局部问题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从长远看,甚至会使三农问题进一步恶化。

而我们的近邻,东亚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却在西方发达国家之外,走出了一条用社会保护政策推进小农户就地积累和农村发展的独特道路,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三地的实践各有不同,本源却相同,其经验集中到一点,通过社会立法方式颁发对小农户和农村的社会保护政策,大力推进和支持小农户的自治性的综合组织及其体系,以这些组织及其体系为中介,形成政府——农民组织体系——分散的小农户的协作链,将小农户带进现代化社会。其中最有启发意义的经验是,三地都立法规定企业不允许进入农村的产业,农民的剩余只能由农民自己的自治组织获取和支配,这个规定日本在2001年、台湾在1999年,才通过修订法律予以废除。

三地实施小农户社会保护政策的直接效益,一是形成了系统化制度化的农协组织体系,二是提升了农民自主治理能力,三是形成了一份巨大的农民组织的共同资产。尤其是三地的农协组织都拥有农协自己的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农协组织都不是单一性而是综合性的,兼顾生产生活、兼有养老、医疗、文化甚至旅游观光等各方面的功能。可以说是一个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的共同体。

这些效益的直接后果,是推动小农户和平长入现代工业社会。日本在战后50年间,成功地走向工业社会,农业人口从近四成下降到4%左右。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也在近30年完成了工业化,农业人口下降到3%左右。除了全球性的经济增长环境这个大因素外,与三地实施小农户社会保护政策的成功实施有关。

以发展理论来看,这样的做法恰恰是将小农户的剩余留给了农民自己,保护小农户自行积累,并且自动地在自己的家园进行扩大再生产。当然,由于20世纪工业社会正处于上升

阶段,城乡差别不仅在劳动生产率上,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质量上的差异也很大,这是日韩台三地农业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因。

东亚社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第一,不能将建设新农村视为一个短期的、简单的工程,需要的是树立长期奋战、艰苦奋战的准备。第二,必需立法。这是因为只有立法才能保护脆弱的农业脆弱的农村和脆弱的农民群体真正能够得到应该属于他们的利益。第三,必须立法倡导综合性农协组织及其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以此作为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制度进行长期建设。

二、新农村的发展模式与社会保障

何谓中国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它与当前正在运行中的农村发展一般模式有何不同?新的发展模式对于农村社会保障提出了什么要求?

笔者曾将中国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概括为就地多元化。它的基本轮廓有这样几条:一是农村生态地理环境大体上维持原貌,有相当的比例的农耕土地。二是农民的身份并没有变成城市居民。三是农民的谋生方式多元化。可以在城市或乡镇打工,在农村消费,土地作为生活资料永久保留,打工的收入鼓励其返回农村作为自己和家人享用低价高质的公共服务的代价。四是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具有与周边城市带相似的水平,它并非基于当地的经济收入而是政府大力推行社会政策的效果。五是社区生活是开放的,与社区外更多交流与互动,人口聚居的程度低于城镇,高于自然村行政村,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封闭的农村社会,又不同于脱离自然生态生造出来的现代城市社会的居间的生活方式。比起城镇,它的人口构成的同质化程度要高得多、人口也没有那么集中、社区形态相对也比较单纯,它是在广阔的自然空间内被建构出来的更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的社会空间。

西方发展模式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单元模式,迄今为止,这种单一发展城市的模式已经不能应付城市化、工业化、非人性化及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整体性的社会蜕变。而新的农村发展模式,即就地多元化的模式想传递这样一种信息:都市以人的工作为中心,生态服从人的工作需要,所以是一种高密度、少绿地,工作生活快节奏的人居环境;农村是以自然生态为中心,人的行为需要服从于生态保持的需要,所以是一种低密度、多绿地,人与生态和谐共处、社区与田园自然依存的适宜性人居环境。生态的农村环境与基础设施健全的农村社区共同构成了调养人类身心的农村空间。

以人本身的多样化选择替代农民进城、农村变城镇的单一化选择。是新农村发展模式的基本思想。

这种思想将西方现代化概念中的两极——城市与农村重新拉近,将西方工业化的两端——工作和生活重新融合,试图创造出一种新的理性状态的人的生存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的人的生活保障显然与源于工业社会和传统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不同。

眼下占主流地位的社会保障概念和制度,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由早发达国家所创造的。它是对工业社会正规经济1中的就业者在遇到生病、失业、退休等风险时,通过以立法为基础的让人人享有的公平的社会保护。所以也可称之为工业社会保障。这种社会保障的主体政策是缴费型的社会保险,政府负担费用的社会救助作为它的补充。显然,工业社会保障概念产生的前提,就是在正规经济中就业。非正规经济体系的就业者以及从正规经济体系转移出来的就业者,都不能得到这种社会保护。所以,这种工业社会保障制度的的门槛很高,一个人如果没有或者失掉了长期、稳定且收入水平在社会平均线左右的工作,就等于遭受双重打击——因为他同时失掉了工业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

而农业属于非正规经济,在其中工作的劳动者——农民,个人和家庭资产很少,且农业收入水平低下又很不稳定,他们并不具备工业社会社会保障的基本前提——在正规经济中就

1正规经济是国际社会通行的一个概念,即指工作环境贯穿着一种以一贯之的规章管理。

业,具有长期、稳定且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因此缴费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他们基本无缘。只有在农户规模较小,且普遍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实行一定水平的缴费。

不过,为什么这个有史以来社会保障界的基本事实在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的半个多世纪中并未引起很大的注意呢?为什么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都一股脑地推行以社会保险为基础的工业社会保障制度——直至最近的十余年尤其是在世纪之交,才爆发全球性的社会保障大讨论呢?

究其主要原因,是发达的工业国在几近一个世纪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较顺利地完成了农业现代化,将非正规经济转向正规经济化,非正规经济中最庞大的人口群体——小农户,成了正规经济中的工人群体和接近正规经济的大农人口,因此工业社会保障的覆盖群体客观上可以逐步扩大,从城市的产业工人扩大到从农村来的新的工人群体。

但是,好景不长。在今天的时代,不仅将工业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到发展中国家必然遇到因农民等非正规就业人口占主要比例,无法扩大缴费型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困难,就连已经全覆盖的发达国家,也遇到因非正规就业人口增加,社会保障覆盖面缩小以及社会保障费用收不抵支的财政难题。

于是,全球展开大讨论,重建社会保障的呼声高涨。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应该为了谁?社会保障制度要覆盖全民,要体现公平等等基本原则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工业社会制定的正规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经历着重大的挑战,依照社会公平的原则,所有非正规经济、非正规工作的就业者,以及他们的家属都要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

显然,将中国这么大规模的农民——农村的非正规就业者统统纳入工业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能的。无法通过征收工资税的方式筹集社会保险费,这等于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釜底抽薪。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要么作重大改革,放弃沿用西方持续几乎一个世纪的筹资方式,改为以其他广覆盖的税收筹资——自然,给付即保险费的分配方式也必须随之改革;要么就必须构建新的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新农村的新的发展模式,有可能为新的农村社会保障概念和政策开辟新路。

三、新农村的社会保障探索

探索中国新农村的社会保障概念是一个合理的命题。我们从中国农村的事实观察中发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就是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全面保护或者称之为可持续生计。

这首先是由中国的资源条件和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决定的。

在9亿农民的基数上追求工业化,必然产生“三农”问题,即以少数人在城市,更多地占有农村的资源,城市实现工业化了,而农村、农业、农民仍然停留在相对比较传统的生产方式上。农民人均资源量很小,人均农业剩余就更小,不实行对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全面保护,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现实中,城乡差别的扩大和贫富差别的扩大就无法避免。

其次,是由中国社会、中华民族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要求决定的。

进入21世纪,中央政府发布了全面免除农业税的政策,这个政策实施之后,尽管有明显的正面的作用,有利于农民休养生息,但在同时,基层治理在弱化,乡村债务问题也在爆发。这时候,农村各种非正规组织,包括家族势力、流氓或者黑社会、恶势力,都可能趁虚而入,这就意味着农村社会的稳定仍然是今后一个长周期的重大问题。而农村社会的稳定归根结底是农民的稳定,农民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不能稳定地可持续地走下去。

面对这样的现实,保护农民成为重大的战略问题。而保护农民的最基本的制度,是农村社区的土地制度。正是农村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按户占有产权,这种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与传统农村社区血缘和地缘关系导致的自然天成的监督作用相结合,成为维护农村社区的稳定发展的最大的稳定器。2

2温铁军,“三农”问题是历史必然和世界普遍现象,凤凰周刊2005年09期(总178期)

第三,这是由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所要规避的风险决定的。

与工业社会的社会保障相比较,农村社会要保障的主体,是非正规经济中的农民群体,它要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农民的生计和生存。农民所遭遇的风险,与正规经济中的职员不同,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由于农业收成的不确定性、自然资源遭受破坏,出路选择极其有限而受到很大的威胁。因此,农民的社会风险,其实是一种生活风险或者生存风险,产生的原因一部分由于生产风险例如自然灾害以及耕作方向、选育品种不当导致农业歉收,一部分由于生活风险例如疾病侵袭、健康下降,还有因政策变更或治理失当所导致。这些客观的、人为的不确定性风险都在事实上造成了农民可能随时随地陷入贫困境地的状况。所以,在非典发生之前,只有城市工业社会由于正规经济和法制占主流地位,自身就成为防范不确定性社会风险的社会保障的屏障。工业社会保障制度只是在此基础上防范确定性风险的人类构建的科学成果。3而在乡村社会,没有哪一种新发明的社会制度可以抵御多发、频发的不确定性的风险。只有比较全面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的系列制度可能缓解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害。

特别要说明的是,农村社会的这种不确定性风险的频发程度,与贫困程度成正比。与正规经济中的职工相比,农民(包括城市贫民)因其生活水平低下,更容易遭受各种生活风险的侵袭。在农村贫困人口中,生活风险的发生率最高,贫困导致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看不起病,形成一种生活的常态。这与工业社会中,正规经济下的就业者完全解决了生存问题,所遭遇的老年、疾病、失业风险都属于生活中的非常态风险性质完全不同。工业社会的人们完全可能运用常态下的生活积累的共同储蓄——工人和雇主共同缴费或者个人财产的积累来换取非常态下的社会保障支出,是因为他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已经有了个人财产的积累。

这就说明,面对常态的农民生存风险,凡是有利于解除或者减缓农民贫困程度的发展措施,都是对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重要社会保障。

这样一来,是否意味着农村的社会保障不具有独立的制度范畴,只是促进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总和呢?

目前我们的研究还不足以下这样的结论,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就是农村的社会保障是对于以遭受不确定性与确定性风险包括自然风险与人为风险为常态的农民的社会保护。由此,它必然要求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全面保护。

对农民的生产性保护与生活性保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农民的合作医疗和养老显然是生活保护政策。生产保护与生活保护的联系也很明显——灾害救助制度是典型的生产与生活保护相融合的例子。而由于农业剩余很少,收获期很长,农民平日里生活缺乏现金,只好借贷,到了收获季节,农业剩余转为现金以后,立即用于还贷和转化为生活资料。可见,对于农民的生产保护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对他们的生活保护。

正是由于农村的社会风险与城市不同,农民的生存条件与生存风险与职工不同,农村的社会保障观、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政策也与城市不同。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人口、农民占多数的国家,必须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建立自己的独立形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彻底抛弃复制城市社会保障的观念和做法。

从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角度,新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可以理解为是从保护农民可持续生计角度出发的新农村发展政策。它需要全面考虑妨碍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种种不安定因素,然后选择排除、制服或者缓解这些因素的方式和方法。

如此农村社会保障概念,需要构建新的社会政策,即从社会保护的视角去推进农村发展。

这是一个以往被忽视的社会政策视角,在这个视角背后的价值观支持,是以农民为本,

3

全球非典爆发和成功治理以来,全球社会进入了不确定性风险的时代,新的应对全球健康方面不确定性风险的机制包括应对新的传染病——禽流感在国际健康组织的领导下正在形成中。这可能将是21世纪全球社会保障制度发育的先声。

重视发展个体、家庭和社区改善生计系统的能力。

从社会保护的视角推进农村发展,必须改变以往农村发展方面的单纯经济政策导向,而要以促进农村社会整体发展为主导。这个发展所面对的,是对于分散小农户如何进入现代社会、促进中国社会长治久安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世纪难题。它的解决方略,是包容经济政策、技术政策、保障政策的政治抉择。

面对超大型农民人口规模和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现状,建设新农村的经济政策探索很艰难,选择余地很小。而从社会保护的视角推进农村发展,就可以开辟新的路径。这就是保护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建立保护他们可持续生计的政策系统。目前中国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就是无论人、资金、技术,都难以留在农村内部可持续发展。农业剩余少,涉农行业的利润都被城市拿走,无法留在农村,这导致人才也留不住,技术也不能为农村和农民服务。所以,建设新农村的社会政策目标,需要对准就地实施三农的社会保护这个主题。

从社会保护的视角推进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与传统的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有联系更有不同。中国反贫困政策例如“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从全国范围来构想并实施的,它以人均收入或人均消费以及部门的政策为出发点,而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谋生所凭借的资源(生产资料),国家中央集权的政府系统组织实施国家规划所需要的人力和财政成本,却不在考虑之列。特别是作为宏观的和部门的政策如何能够影响到特定社区或小农户在微观层面的谋生之道,例如小额贷款的农户组织和监督基层政策执行,以及如何发动社区农民找出他们自己的优先需求,利用资源,解决迫在眉睫的生计难题等等,都未能引起必要的重视。

从社会保护的视角推进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还需要政府各部门如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卫生部、教育部、文化部、人民银行、保险公司的通力合作与功能整合。“只有以整合的方式实行政策、科技和投资/财政间的互动,并用于扩大当地人民的现有成果和财产,才谈得上理解并促进可持续生计的系统”。4

东亚三地即日、韩、台的农村发展模式,即立法倡导综合性农协组织及其体系的建立和成长,与对分散小农户实施社会保护是一项政策的两面。它促进小农户通过综合合作组织的方式,将生产和生活的综合剩余分别组织和个人账户累积起来,形成不断升值的集体资产与个人资产,和平长入现代社会。这其实是一种具有社会保障和社会发展双重含义的特殊社会政策。研究这种政策的抉择和执行过程,对于提炼中国新农村的社会保障概念和新的社会政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要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出新的农村社会保障之路,学习总结东亚经验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同时,不仅借鉴他人经验,更注重研究自己的经验,并进行探索性的社会政策实验,是构建新的社会保障理论的重要途径。

总之,21世纪中国社会保障的亮点和最具创新活力的不是城市保障,而是新农村的农民社会保障。农民社会保障在中国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范畴,它与20世纪的职工社会保障在本质上不同,它不以职业收入为唯一前提,也不主要体现为国家法律强制下的正式的规范制度,它将是国家扶助、农民互助组织保护、农民个人资产与社区公共资产建设并举,社会公共服务与社区公共服务并举、正规制度与非正规制度并举的多元利益主体协同与制衡的新的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新共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北京

陈佳贵、王延中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北京

李小云,左停、叶敬中主编,《中国农村情况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北京

4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11月,122-125页。

段应碧、宋宏远主编,《中国农村重大政策问题调研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谢尼亚.舍尔-阿德龙编,《建立社会保障——私有化的挑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罗兰德.斯哥等编,《地球村的社会保障——全球化和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孔祥智主编,《中国三农前景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作者 考试批次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完成时间 题目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建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客观要求。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农民是公民成员,依法享有宪法赋予的享受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农村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和体现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客观要求。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不稳,则国家难定”。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并没有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还是通过个体的家庭保障来实现“积谷防饥,育儿养老”这般的观念在农村社会根深蒂固。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土地保障为主的农村家庭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弱化,完全依靠家庭养老,风险很大。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受到严重威胁,“城乡二元制”的社会保障制度种种弊端不断显现,农民要求建立社会保障的呼声口趋强烈,都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势在必行。通过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无疑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缓解农村贫困,增加农民福利,维持社会稳定。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王海玲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它具体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社会保障的首要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4)社会保障的手段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它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杠杆之一;(5)社会保障的实施依据是国家立法;(6)社会保障既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也是一项社会事业,还是一种社会政策,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同时还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是对社会保障最简洁的概括。

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上讲,参加社会保险是公民的义务,获得社会保障并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是公民的权利。从政府职能上讲,对公民实行社会保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一项基本责任。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臵和社会互助等内容。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共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其保障对象主要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政府给予资助并承担最终责任。社会保险实行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劳动者只有履行了缴费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补偿权利。 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救助的对象有三类: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蒲场镇大溪小学徐茂林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集合体,而且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和谐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甚至是空白,这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经历,对于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谈点显浅的认识,以当抛砖引玉。 一、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城里学校和异军突起的民办学校的夹击,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若不发展,随时会面临生源枯竭而“破产”的境地,走向没落。在这种局面下,农村学校自然非常重视发展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殊不知,校园文化建设的落后,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制约自身的竞争力。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较差,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 1、认识误区。 对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自身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从而导致设施豪华而“精神缺钙”的现象。有的甚至认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教育与教学是课堂上的事,就是重中之重。只要抓住教育质量这个纲,茅屋陋室也出人才、出好人才。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无关,只要抓好

课堂教学。 2、形式单调。 农村学校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日常手段有黑板报、班会、晨会,较好一点的有升国旗活动、校园广播站,偶尔举行一两次校园文化活动。总之,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没有完全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没能够给教师、学生提供充足的才艺展示平台和精力渲泄的机会。 3、内容陈旧。 比如,我们在农村学校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花圃前:“不准乱摘花草”;校园角“严禁乱倒垃圾”;厕所边:“厕所公约十不准”等。而我们在城里学校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情形。如:校门口:“如果你遵守校纪,行为文明,你将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花圃前:“一花一草一世界”、厕所边:“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无人监督的时候便是检验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教室门:“入室即静,怕静莫入;进来时肃然无声,三年后一鸣惊人”等。从中我们发现,农村学校标语使用的多是“不准”、“严禁”,这种强硬化,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而城里学校温馨化标语体现了“人本位”的教育观。可想而知,走进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建设校园里,读到这两种不同的标语,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4、时断时续。 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时断时续,说明农村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黑板报可能还是几星期前甚至是一两个月前的“陈年老醋”。没有定期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一个学年也未举行几次,尤其是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各种校园活动都终止。校园文化建设时而有、时而无、时而断、时而续,不贯彻始终。 二、制约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浅析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社会主义国情的发展。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本文从社会保障制度当前的现状入手,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当今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社会保障问题分析应对措施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现阶段我国已经建成了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为骨架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也是在不断的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取得前进的现在,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1.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1.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发放为基础、以部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居民生活救济为辅助而形成的一套制度。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滞后,现行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所制订的只是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种立法的低层次状况不仅导致我国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强制力低,而且也导致现行法律往往更多注重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造成各部门之间立法的矛盾和各地方立法的不协调,最终导致各地社会保障的做法难以统一。 2.2.统筹层次低,覆盖面窄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费的统筹层次很低,虽然国家也要求各地区尽快实现省级统筹,但大部分地区落实到地市级统筹,还存在不少的县级统筹。我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天然环境各不相同,经济基础也不一样,管理水平和人才条件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都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资金筹措能力。目前,我国过低的社会保障资金的统筹层次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的良好运行,表现为:条件好的地方,较低的收费率即可满足当地的社会保障支出,条件差的地方,较高的收费率也无法满足当地的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陈冲冲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 姓名:赵记华年级:08级班级:土木工程三班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于农村来说,更是取得了翻天复的的变化,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暑假期间,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我对父母和亲戚以及村干部的走访,让我对本村以及周边地区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过去提起农村人们就不仅和穷字联系到了一起,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渐渐学会上互联网了,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这些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农村所有这些新的发展与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总结。 调查日期:2011年6月10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陈冲村 调查人员:赵记华 一.陈冲村的基本情况 陈冲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毗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南靠淮河,北连陇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约有2365人,500多户,4个村民组其中有近百名党员,耕地面积3700多亩,人均耕地2.6亩,该地区属黄淮平原故土质肥沃以黄土为主,加以沙土。该村经济结构依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000多元,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学性较差。汝南县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大县,历史上有名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08年我所在的乡镇更名为梁祝镇。在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有一座天下名山天中山,且在这里曾留下了颜真卿的真迹碑文。该地域属于南北方的交界地带,位于秦岭淮河线的边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多种

我国农村养老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养老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实现农民的老有所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一、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的现状用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存在,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以农民子女扶养与农民个人自养相结合的方式为主。随着社会变革进一步加剧,传统养老方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农村很多地区的老年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农村土地养老保障不断弱化 我国农民的养老保障曾经世代以土地为中心。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拥有土地的数量因此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减。目前,我国有1/3省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有660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半亩,已经接近或低于联合国测算的、土地对人类生存最低保障警戒线0.8亩。这意味着,减少了农作物播种面积,加大了农业生产继续增长的难度[1]。加上农业天生弱质和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依然低下,生产经营中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非常巨大,绝对收益越来越低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有限的土地越来越难以承载农民的养老需要。 (二)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我国农民的养老一直是以家庭为主。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家庭养老的问题日渐增多。 首先,家庭养老投入受到制约。人口流动性增强和社会价值观转变,使得更多的农村年轻人到外地独立谋生,以至于不能够切实地承担起扶养老人的责任。在农村,农民用在子女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所支付的养老费用。农民家庭的财富由父母向子女转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生了“重幼轻老”的社会现象。 其次,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农民子女凸显养老负担。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规模小型化成为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农村家庭户均规模3.65人。越来越多的农民独生子女将形成“四二一”的家庭格局,一对夫妇可能赡养4个老人。农民子女的养老负担逐渐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 再次,农村老年人自养比例上升。子女不赡养,或者只提供很低的养老保障,老年农民只有自养。目前,农村老年人自养比例逐渐上升。他们年老体衰,生产经营能力很低,导致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已经沦为农民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拖累农民改善养老状况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2006年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表明:2001—2020年是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97%。同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 557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老龄化水平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2]。我国农村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民老年人队伍数量庞大,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生存质量,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大人口因素。 (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重家庭养老负担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农村人口,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搞基础建设。而城镇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松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家庭养老提供了经济支持。但是,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途径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文化作用困境途径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1]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它对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使得它对于群体利益往往漠不关心,甚至会以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方式来满足“个体”利益,以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不合理现象依然在当今中国农村中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农民个人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农民在生活富裕后,满足于小富及安,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表现出不思进取,日常生活中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三)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缺乏对科学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 王科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向深入,乡村问题又一次引起政学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乡村社会的全面紧张。如何在变动的时代环境中构建一种适应中国乡村的治理模式,已经成为解决中国乡村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一问题在民国时期也曾受到高度关注。其时,各种力量都对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包括政府、教会组织、大学、社会团体等等。据统计,在20世纪30年代全国就有600多个团体从事农村工作,有1000多处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在这一时期的乡村建设中,由政府主导的“江宁实验县建设”尤为值得关注。 作为国民政府县政改革实验县试点之一,江宁实验县于1933年2月成立,实验期四年。实验期结束后,在政府的推动下,江宁实验县的多项举措在全国推广。 江宁实验县建设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第一,重构基层行政制度,废闾邻改村里,建立起县—乡镇—村里的基层行政体制;改组地方保卫团,整顿警政,全面提升基层的行政管理能力。第二,设立农民合作组织,救济农村金融;推广新式农业科技,改良蚕桑业、农林业及其他农村副业;提升农民现代意识,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第三,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修筑公路,兴修水利,先后疏浚河道50余公里,关系农田灌溉23万余亩;大力发展新式教育,在每一乡镇均设有一所学校,学生人数从1933年的3492人增加到1935年的21344人,入学率达到40.06%;全面推进乡村卫生事业,先后设立了4个卫生所和6个卫生分所,形成了一个融环境、医疗、学校、妇婴、宣传及防疫为一体的乡村卫生系统。 与之相应,江宁实验县建设也呈现三个重要特征。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是这一建设最显著的特征。江宁县不仅拥有较普通县政府更大的职权和更多的经费,而且其运作基本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正是由于有着政府力量的支持,江宁实验县才能够对旧有的县行政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2-07-26 17:07:33) 转载▼ 标签: 杂谈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王静云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农民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因此,无论是基于权利与公平的观点,还是从发展市场经济和健全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需求角度出发,都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所谓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由于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薄弱,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尤为迫切。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构建和谐社会;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现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长期滞后。总的说来,农村的养老保险情况并不理想,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也非常低。由于我国农民基数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能一蹴而就,以及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格局,成为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差异的人为历史性因素。城市居民享受的国家给予的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而这些农民都没有。经过多年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参保人数约为6000万人,其中有财政补贴的约为1000万人。在农村低保方面,全国农村低保对象有4291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5.9%,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22.3亿元,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82元。在农村五保供养方面,全国有543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 现状及对策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目前,农村尚有不少乡镇没有综合性文化站,有的也大多被挤占、挪用;没有自己的专职文化干部,临时兼职的较多;无法做到财政拨款,兴建专门办公场所。此外,不少行政村还没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宣传栏、政务公开栏和阅报栏。 (二)农民文化活动有待丰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农民文化生活并没有显着改善,农民文化活动还停留在贫乏和枯燥的基础上。电影电视、文体活动、报纸杂志、网络传播等离大部分农民似乎还很遥远。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 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求知求学的欲望不强,致使他们的子女也过早脱离了学习,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无法推进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设施建设。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投入欠缺,先进文化难以普及 资金困难是制约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农村图书

室、阅览室因缺乏购书经费,不能满足科教兴农的需求。只依靠上级文化部门或大企业送书、赠书。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村级书刊报纸受经费限制每年订得较少,而且大多是党报党刊,适合农民口味和需求的科技报或书籍少之又少,并且投递后,或无人管理流失,或被放置在村部,一般村民很难看到,大多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 近年来,基层文化部门因条件差、待遇低,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受人员编制所限,需要的人才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使得队伍老化严重,结构不合理,缺乏生机和活力。文化专职干部偏少,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加之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形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三)发展不平衡 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差距很大。总的来讲,经济发达的地方要好于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有的乡文化站建有高标准的电影院、文化广场、活动室,功能全,经常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而有的乡镇文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陈幼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如何落实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要求,构建和谐乡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措施。 一、农村基层乡村治理的现状 1、乡村两级组织关系交叉错位。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是领导关系,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也是领导关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指导关系。从基层的实际运作来看,乡镇党委、政府大都是一体运作,常常以乡镇党委名义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发号施令、布置工作,以党组织之间的领导关系代替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而村委会有时则以自治指导关系来对付。同时,由于乡、村两级组织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基础的不同,也导致了党的政治领导权和村民自治权之间存在着交叉与冲突、争

斗与协调的现象和问题。 2、村两委运行机制不够协调。农村工作繁杂且对象具体,在实际工作中,村级组织的领导主要是对公共事务和个体事务的领导和管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重叠交叉。而有关法律和党内法规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及关系 规定得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这就使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有时难以明确区分,规定的工作程序容易流于形式。而村“两委”的矛盾经常集中在谁主谁次的问题上,实际工作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个人的素质、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书记和主任有一方更强,往往不是村党组织代替村委会就是村委会凌驾于村党组织 之上;如果双方都很强,大多数情况下是互不买账,难以团结协作或配合协调。 3、村级自治组织功能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农民不再依赖村级组织而相对独立。一方面,由于一些村级组织缺乏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对经济资源和公共事务的调控手段也逐步减少,且一些干部自身素质偏低,群众公认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自治功能。另一方面,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在一些地方的强化,不仅影响了村民自治,也制约了公共权力,有的甚至左右党员大会或者支委会的决定。 4、村级其他组织职能多方制约。目前村共青团、妇女、

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经济社会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稳定石”和“调节器”。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实现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动全岛开放开发的支撑。为了加强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助推平潭“后大桥时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根据政协工作安排,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以维持最低生存为目标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一是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深入。我县低保制度从2004年开始全面启动,至2009年4月底止,工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有7489户、16622人,全额低保的对象(五保户)1958户、2541人。月发放低保金111.105万元,人均月补差51.56元,全额补助对象人月均100元。城镇低保从1998年试行以来,低保对象已扩展到611户、1831人,低保标准单人户为155元,多人户为

145元。月发放低保金12.998万元,人均月补差70.99元。二是各种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我县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建立实施了多项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卓有成效,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家庭医疗救助标准,将农村低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50%,五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80%。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不断推进,落实了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房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二)以维持温饱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险逐步完善。截止2009年4月,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852家,在职缴费职工9999人,退休职工5432人,养老基金收入944万元,支出168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8556人,基金收入32.88万元,基金支出26.47万元,历年滚存节余161.93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7249人,基金收入18.8万元,历年滚存节余208.2万元。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927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500.87万元,支出274.78万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28638人,累计节余540.78万元。机关社保共有投保单位290个,在职参保人员7262人、离退休人员3235人,实现基金收入312809万元,历年滚存节余4594.61万元。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本文是关于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实践历程(1)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实践历程 (1)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体经历探索和坎坷,大体经历了以家庭保障特征的初步建立阶段,以集体保障为特征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阶段,改革初期的家庭与土地保障为主的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探索的阶段的四个发展时期,虽然发展至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但是它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农民生活、支撑中国工业化战略顺利推进,作出了较大贡献。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 一、以家庭保障为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阶段(1949—1956年) 在漫长的中国农业社会中,家庭既是基本的生活单位,也是基本的保障主体。农民依靠在土地上的劳作保障自己的生活,当遇到特殊的困难时,往往以求助能够帮助自己的对象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种传统的保障形式中,家庭保障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改革的完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建立起以家庭保障为主,辅以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以及农民间互助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个阶段,政府根据自己的财力对困难农民的生活给予适当的补

助,但是总体上以家庭保障为主。 由于建国之后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以及其他因素,使得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使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交通、就业、粮食等问题,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个时期国家就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民进城,划分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有了截然不同的身份待遇,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初步形成。在这一阶段,政府主要对农村救济和优抚安置工作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制定了一些有关的法规和条例,兴办了一些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事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初步建立。虽然这个时期国家已经介入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当时历史条件和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依然是以家庭保障为主。 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后以集体保障为特征的阶段(1957—1977年)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农业高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在中国普遍建立,农村中的个体经济也随之转变为集体经济。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原来的以家庭为单位转变为主要以高级农业合作社为单位组织进行。这标志着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之后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主体的人口大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却只有很小的覆盖面,水平低,区域差异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农村社会保障己不能适应农民对其新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和探索。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与社会进步以及我国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传统模式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建立与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显得十分必要。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它包括农村“五保”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当前在农村社会保障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农村社会保障是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缓慢,

养老保障的社会互济性低、保障能力弱,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等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水平。但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并不如人意,从整体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发展长期滞后。受我国情省情等因素所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项长期工程。还由于长期城乡二元化格局的人为性因素。农民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在改革后却倒退了。农村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的边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除在保障体制之外,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不平衡性日益加剧 (二)、国家重视不够,养老保险滞后。由于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保障格局。国家把大量的物力、财力投入到了城镇社会保障建设,城镇社会保险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国家对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甚重视,投入很少。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保险费的筹集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辅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支持,农民的个人账户完全由个人交纳,国家并无责任。这表明社会保障仍基本是或主要是城镇职工的。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缺项,帮扶力度偏小,应保障的未保障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东部相对发达完善,而西部地区集中了我

浅谈新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新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广场;文化;群众生活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大部分新农村 建设中最活跃的娱乐休闲,具有开放性、节庆性、广泛的群众性、多元的自娱性等特征,发挥促进经 济增长、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激发社会活力等多重作用,在充实地方文化内涵方面起到了显着作用,具 有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一、刖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大部分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 的娱乐休闲。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彰显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思路,成为当代新农村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 所谓乡镇广场文化,顾名思义,是在农村室外进行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包括广场秧歌、腰鼓、 舞龙、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近年来,我国农村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构件之一的广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农民群众休闲娱乐的自由空间。广场的辟建与使用,使农村广场文化应运而生。 本论文就我国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等方面做岀分析。 二、广场文化的特征及作用 (一)乡镇广场文化的特征 1、开放性 开放性是广场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广场是群众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乡镇公共文化集中展 示的地方。广场上所进行的任何文化活动,均向公众开放。这种公共性决定广场文化必走平民化道路, 即使是高水平的文艺演岀,也要兼顾到雅俗共赏。同时,公共性又决定了广场文化的主体是公众,广

场文化若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就会变得枯燥干瘪。 2、节庆性 公众的集会与庆典是广场形成的原因之一,决定了广场文化必带有节日喜庆热闹的色彩。故现在 的广场文化多举办各种节庆,包括常设的文化艺术节。如广西南宁市的大地飞歌”国际民歌节,开办以来就成为了广场文化中的品牌。又如大连的国际服装节,就引进了世界大牌的艺术团和国际歌星在本市的广场上演岀,经济与文化的联手使其闻名遐迩。 3、广泛的群众性 综观农村广场文化的全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天早晚在广场活动的人群热闹非凡,从四面八方向广场汇聚的人群,寻求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释放快节奏生活中的压力,展示各种各样的才艺,追求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这里没有尊卑贵贱等级差异,都是笑脸相迎,你谦我让,平等交流,其参与面之广,是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都无法比拟的。 4、多元的自娱性 每天晨晚广场上总是人头攒动,有跳老年秧歌的;有老中青混杂跳健身舞的;有青年怀抱吉它自弹自唱的;有少年儿童开着各式童车奔跑的;还有舞剑弄棒健身的,等等。没有强迫命令,没有权益驱动。许多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参与自然,撤岀随意,没有约束。 (二)乡镇广场文化的作用 乡镇广场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与群众文化共同的特征、功能和作用,但广场文化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因其历史背景、组织、方式、规模水平的不同,产生的作用也就不同。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1、较低层次。即民间自娱性广场文化。如村头街尾的扭秧歌、交谊舞、健身操,公园、庭院的演唱会、故事会、读书会等。这种类型的广场文化不受时间、场地、服饰、设施、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多以健身强体、自娱自乐为目的。这种自娱性广场文化满足了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起到了调节

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

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 【内容摘要】政治从来离不开精英,乡村政治尤其如此,这种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政治文化的选择,政治从来不可能超越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文化是乡村精英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也是规制乡村精英政治行动的软环境,如何规范乡村政治文化来规制乡村精英促进乡村治理的发展,是目前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关键词】乡村精英;治理;政治文化。 【作者简介】张芳山,政治学博士,南昌大学廉政中心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 从事乡村治理研究。 熊节春,哲学博士,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外政治哲学研究。 涂宪华,南昌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与当代经济发展。 乡村精英是乡村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它的存在影响着乡村的治理和建设,因而引发了很多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历时二十年的乡村基层民主实践一直在探寻实现村民自治的终极目标,但客观上却在走着一条精英治理的道路。这种精英治理模式的弊端已逐渐凸显。这也许是中国这样一个缺少民主传统和民主训练的国度的政治文化惯性延续的必然结果,也可能是当前中

国乡村政治生态的客观要求。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今天的中国乡村,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执掌着乡村治理权力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乡村的各类能人。可以预见,乡村精英治理模式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在中国农村是有生命力的,这种治理模式注定会成为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 精英政治是中国的国情,尤其是在乡村一级,精英的角色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乡村的治理。但与此同时,乡村精英往往会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角色摇摆,会垄断乡村本已稀缺的资源,会破坏乡村的民主化治理;如果没有规制或规制不完善,精英治理就会成为百姓所不愿意看到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局。 一、乡村精英政治:偶然与必然 关于何谓精英,我们一般援引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v.pareto)的定义,他曾经将精英分为“治理精英”(governingelite)与“非治理精英”(n on-governingelite)两类。显然,政治精英只是治理精英中的一个部分,后者还包括军事上的领导者、有影响力的经济集团的领导者等。政治精英是政治体系中的精英分子,具体到中国,所谓乡村精英就是在村级组织中拥有领导地位的人,或者说是在村级组织决策中有影响力的人,这里指的乡村精英是一种狭义的精英概念,主要是指乡村政治精英。 “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 社会的文化发展”[1]。为什么乡村选择了这种精英体制?文化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