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学ppt【大合集】

保险学ppt【大合集】

第一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1.1 风险概述 一、风险的含义

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二、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2、普遍性

3、个体发生的不确定性

4、整体上的可测性

5、损害性

6、发展性

三、风险的组成要素 1、风险因素;

定义: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 种类: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 2、风险事故;

定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

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 风险事故是损失的直接原因。

3、损失。

四.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的载体划分: (1)人身风险

指导致人的伤残,死亡,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增加费用支出的风险。包括生命风险和健康程度的风险。 (2)财产风险

实质损失经济损失财产的毁损灭失生老病死残资产损失

收益减少

费用增加4、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之间关系

指因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使个人或单位占有,控制或管理的财产遭受损失,灭失或贬值的风险。 (3)责任风险

指因个人或团体的疏忽或过失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按照法律、契约应负法律责任或契约责任的风险。

2、按风险的性质划分: (1)纯粹风险

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2) 投机风险

指那些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 3、按风险产生的来源划分: (1)自然风险 (2)社会风险 (3)经济风险 (4)政治风险 (5)技术风险

4、按风险产生的环境划分 (1)动态风险

指在社会经济环境正常的情况下,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运动或人为行为过失或错误判断等导致的风险 (2)静态风险

指由于社会经济或政治变动而导致的风险

§1.2 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巨大损失,从而促使管理者注意采取措施来消除、控制、处置风险,以减少风险给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首先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

关于风险管理,有许多不同的定义,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有关纯粹风险的管理决策,其中包括一些不可保的风险。处理投机性风险一般不属于风险管理的范围,由企业中的其他管理部门负责。

从本质上讲,风险管理就是应用一般的管理原理去管理一个组织的资源和活动,并以合理的成本尽可能减少意外事故损失以及它对组织及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过程。

1、风险识别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它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辨析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的行为。风险识别过程包含两个环节: (1)感知风险,即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 (2)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 2、风险估测

风险估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的过程。

通过风险估测,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损失概率,可以使风险管理者事先安排,降低损失的不确定性。对损失程度

风险 估测 风险 识别 风险 评价

风险管理 技术选择 风险管理 效果评价

的预测,可以使风险管理者了解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后果,进而集中力量处理损失后果严重的风险,对企业影响小的风险则不必过多投入,如可以采用自留的方法处理。

风险估测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损失概率和损失严重程度,起最终目的是为风险决策提供信息。风险估测所提供的主要信息有:

(1)每一风险所引起的致损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分布; (2)几种风险对同一单位所致损失的概率和损失分布;

(3)单一风险单位的损失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估测整个企业发生致损事故的概率和总损失分布,以及某一时期内的损失金额;

(4)所有风险单位损失的期望值和标准差。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价包括生态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和财务风险评价。不同的风险评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体系。 4、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并实施是风险管理的第四步。风险管理技术一般分类如下:

1、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

(一)避免1、风险避免意味着将某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零,即完全避免参加某项活动。 2、风险避免的局限性

(1)可能但不可行,如与水有关的风险

(2)回避某一类风险可能面临另一类风险,如不坐船,有汽车火车飞机的风险 (3)可能造成利益受损,如新产品(新药)研制 (二)损失预防

损失预防是指在损失发生前采取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即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如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

损失预防与风险避免的区别在于:损失预防不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风险避免则使损失发生的概率为零。

(三)损失抑制

损失抑制是指风险事故发生时或发生后采取的各种防止损失扩大的措施。如在建筑物内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等。

损失抑制和损失预防都属于损失控制措施。

损失预防与损失抑制区别在于:损失抑制的重点在于减少损失发生的程度而不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四)分散风险

风险管理技术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作用于原始风险状态的形成过程的风险管理技术—作用于结果。即在风险市场上,将原始风险状态X

变换为Y 的风险管理技术

分散风险是将众多同类风险集合起来,将风险损失分散到众多的风险单位,使某一单位所承担的风险较以前减少;或者将具有不同风险的单位组合起来,使之互相协作,提高各单位应付风险的能力,由于大数法则的作用,使损失的不确定相对减少。通过集中与分散,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如企业通过合并、扩张、联营或采用商品品种多元化经营的方式,以利于分散或减轻可能遭到的风险。

可见,分散风险是指以增加风险单位数量来提高风险的可测性,平衡风险损失,降低风险成本。

2、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

(五)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也称为风险承担,是指企业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即指一个企业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

自留往往有三种情况

(1)对潜在损失估计不足

(2)损失金额相对较低,经济上微不足道

(3)通过对风险和风险管理方法的认真分析,决定全部或部分承担某些风险。

当一个机构对某种可保风险采取了高度正式化的自留方法时,有时我们说这个机构已对风险“自保”了。有些大公司还建立了专业自保公司。

(六)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

一般说来,风险转移的方式可以分为财务型非保险转移和财务型保险转移。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是指通过订立经济合同,将风险以及与风险有关的财务结果转移给别人。如,销售、租赁、互助保证、基金制度等等。

财务型保险转移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人)。

5、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收益性状况的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即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

三、风险、风险管理和保险的关系

1、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2、风险的发展是保险发展的客观依据

3、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传统有效的措施

4、保险经营效益受风险管理技术的制约

四、可保风险及其条件

可保风险指符合保险公司承保条件的风险。其构成要件有:

1、风险发生具有偶然性;

2、风险的发生是意外的;

3、风险必须是大量的标的均有遭受损失且应有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4、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

5、风险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损失。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保险的性质、职能及作用

保险的性质:近现代保险理论关于保险性质的学说,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是否具有共同性质为标准,共分为:

(1)关于保险性质的学说评介

1、损失说:保险产生的最初目的,是解决物质损害的补偿。

损失赔偿说:保险是一种损失赔偿合同。如英国的马歇尔等;---侧重合同的角度;

损失分担说:在损失赔偿中多数人互相合作,损失分担是保险的性质。如德国的华格纳等。---侧重经济学的角度;

危险转稼说:保险是一种危险转嫁机制。---侧重危险处理的角度;

2、二元说: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经济补偿、一定金额的给付)

否定人身保险说:人身保险并不体现保险的性质,它是和保险不相同的另外一种合同。如经济学家科恩;

择一说:承认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主张把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分别以不同的概念进行阐明。3、非损失说:保险应有一个统一的性质,既然损失说不能涵盖人身保险,则要在损失观念之外另寻解释。

A技术说:保险是把可能遭受同样事故的多数人组织起来,结成团体,测定事故发生的比例,按此比例进行分摊。保险的特性就在于采用这种特殊技术,科学地建立保险基金。

B欲望满足说:赔偿和满足经济需要,即当意外事故发生时,用最少的费用来满足该偶发欲望所需要的资金。

C:财产共同准备说:为了安定经济生活,将多数经营单位组织起来,根据大数法则积聚经济上的财富并留作共同准备;

D:相互金融机关说:保险费的积累是投保人的共同基金,保险的性质就投保人集体的成员为相互融通资金而结成多数人的联系。故保险是金融机关,是以发生偶然性事实为条件的相互金融机构。(2)保险的定义(自然属性)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事故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损失说”的一元论

(3)保险的本质(社会属性)

保险的本质:多数人为了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该偶发的特定的危险事故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互助共济价值形式的分配关系。

保险的本质特征:经济保障

基本特征:经济性、科学性、契约性、互助性

保险的功能及作用

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其运行过程中具有固有的、内在的、独特的使命,即功能。关于保险功能的学说也有多种。

保障功能:保险的基本功能。

分散风险、

经济补偿或给付、

促进社会公众心理安定。

资金融通功能:建立保险基金、保险基金的应用等。充分发挥保险业的金融功能。

社会管理功能:促进经济发展、保持金融稳定、分担政府社会保障功能、保险商业贸易顺畅运行、调节社会资金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比例、促进社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减少社会损失。

从健康保险应对“非典”看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三大功能之间相互渗透

保险在国民经济中执行其功能时能产生一定的效应,即保险的作用:

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定;

发挥经济助动器的作用,为资本投资、生产和流通保驾护航。

保险的微观作用:

有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经营、稳定收入

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有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保险的宏观作用:

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推动商品的流通和消费;

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者力转化,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

有助于财政收支计划和信贷收支计划的顺利实现;

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和增强国际支付能力,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有助于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

保险的业务种类

(一)根据保险标的分类:财产保险、人身保险

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这里为广义。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

人身保险: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

关注保险业”第三领域”

(二)根据实施方式分:自愿保险和法定保险

自愿保险是保险人和投保人在自愿原则基础上通过签订保险合同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

法定保险又称强制保险,是以国家的有关法律及政府的有关法规为依据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三)根据经营目的分类:盈利性保险和非盈利性保险

盈利性保险为商业保险,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

非盈利性保险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按经营主体不同、是否带有强制性分为:社会保险、政策性保险、相互保险、合作保险等。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政策性保险是政府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政策而实施的一种非盈利性的自愿保险。

相互保险是参加保险的成员之间相互提供保险的制度。其组织形式有相互保险公司和相互保险社。

合作保险是指参加保险的人以资金入股的方式积聚保险基金,为入股成员提供经济保障的制度。(四)根据保险人承保方式分:原保险、再保险、重复保险、共同保险.

原保险是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构成投保人与保险人权利义务关系的保险。

再保险是一方保险人将原承保的部分或全部保险业务转让给另一方承担的保险,即对保险人的保险。重复保险是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同时分别向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其保险金额之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共同保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同时联合直接承保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而保险金额之和不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五)根据承保风险分类:单一风险保险和综合风险保险

单一风险保险:在保险合同中只规定对某一种风险造成的损失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

综合风险保险:保险合同中规定对数种风险造成的损失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

(六)根据被保险人的不同:团体保险和个人保险

团体保险:以团体或者单位为投保人,以团体或者单位员工为被保险人的保险。

个人保险:以个人名义向保险人投保的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商业保险的构成及特征

商业保险:又称“合同保险”或“自愿保险”。保险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保险合同,由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用于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事件时,保险人履行赔付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商业保险以保险作为经营的对象,保险取得了商品的形态---”保险商品”。保险之所以能取得商品形态,

是因为保险能提供经济保障,满足人们转稼危险损失的需要。

保险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

质:物化于保险本身的劳动。即风险消费所必需的劳动。

量:保费(包括纯保费和附加保费)。纯保费决定于保险金额的平均损失率,不受价值规律支配,而受风险发生的或然率支配;附加保费决定于保险人的营运成本。

使用价值:

质:为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具体表现为:

观念上的消费---免除恐惧;

实质上的消费---补偿损失。

量:保险金额。

保险人在合同约定的保险事件发生后,履行赔偿或给付的最高限额。

保险商品与其它商品相比有什么特点?无形性;非饥渴性;

保险商品交换的特点?契约性;条件性;期限性;诺承性。

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

专营机构:主要形态是保险公司;

保险合同:规定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受保险法或保险合同法的规范和调整;

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认可的经济利益;

大数法则:保险经营的科学依据;

保险基金:实收资本、历年提取的公积金及保险责任准备金,决定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比较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

实施方式不同

举办主体不同

保费来源不同

保险金额的确定不同

商业保险与政策保险的比较

政策保险是政府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政策而实施的一种非盈利性的自愿保险。

举办的主体不同:专业保险公司

经营目标不同:社会的宏观经济效益

承保机制不同:以经济手段对承保方强制而对投保方不强制。

如:能繁母猪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

商业保险与储蓄比较

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

经济范畴不同;

需求动机不同;

权利主张不同;

运行机制不同。

商业保险与救济的比较

救济是外界的资助

权利义务不同;

给付对象不同;

主张权利不同。

商业保险与赌博的比较

赌博是指以财物作赌注比输赢的活动。

目的不同;

条件不同;

机制不同;

社会后果不同。

第三章保险合同(policy)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

合同(Contract)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法》)第二条)。

保险合同:保险活动中当事人双方围绕着设立、变更与终止保险法律关系而达成的协议。即保险关系双方之间订立的一种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我国《保险法》第10条的定义为“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它是合同的一种形式,适用于合同法的一般规定。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

二、保险合同的特征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

保险合同内容必须合法。

保险合同的特性

双务性(bilateral)合同:当事人双方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一方的权利即另一方的义务。

射幸性(aleatory)合同:合同履行的结果建立在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基础上,具有偶然性。就单个合同而言。

保险合同是补偿性(indemnity)合同:保险合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被保险人恢复到损失发生前的经济状况。

条件性(conditional)合同:只有合同规定的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合同的当事人才履行自己的的义务。附和性(adhesion)合同:保险人制定出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投保人做出接受或不接受的表示,一般没有修改某项条款的权利。

保险合同是个人性(personal)合同:保险合同保障的是被保险人个人,而非遭受损失的财产.个人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到风险标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因此投保人的状况会影响到保险合同的订立及转让。

三.保险合同的要素

保险人

投保人

被保险人

受益人保单所有人辅助人

关系人

当事人

代理人

经纪人

公估人二、保险合同的要素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之一

保险人(insurer or underwriter):保险人又称承保人,是收取保险费并按照保险合同规定负责赔偿损失或履行给付保险金义务的人,通常是经营保险的人。 要求:通常须具备法人资格;取得经营资格;规定的经营范围

保险人的主要组织形式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之二

投保人(applicant):投保人又称要保人,是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并负有缴付保险费义务的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投保人的要求:

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负有缴纳保险费的义务。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因保险标的的完好、健在而存在,因保险标的的损毁、伤害而受损。 案例1:

一游客到北京旅游,在游览了故宫博物院后,出于爱护国家财产的动机,自愿交付保险费为故宫投保.请问:该游客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之一

被保险人(insured):其财产、利益或生命、身体等受保险合同保障的人,也就是指保险事故发生时,

或保险期满时,有权按照保险合同向保险人要求赔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的人。

财产保险中,是保险财产的权利主体;

人身保险中,是保险事故发生的本体;

责任保险中,是对他人的财产损毁或人身伤亡负有法律责任,要求保险人代其进行赔偿的人。

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当投保人为自己利益投保时,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为同一人。当投保人为他人利益投保时,须遵守相关规定。

被保险人的确立方式:

必须在保险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明确列出被保险人的名字、以变更保险合同条款的方式确认被保险人、订立多方面适用的保险条款确认被保险人。

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之二

受益人(beneficiary):一般见于人寿保险合同,是指被保险人死亡后,有权按照保险合同规定领取保险金的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直接向保险人行使赔偿请求权的人。

我国《保险法》(2009)第18条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

受益权的法律特征

取得受益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组织。

受益人享有的受益权具有被动性:受益人要么接受受益权,要么放弃受益权,但受益人不可以转让受益权,也不可以继承。

受益权可以分割:受益人有多个时,按份额分享受益权。

受益权是财产权;

受益权的行使不附带条件。

受益权的可转化性:受益权在特定条件具备时,转化为继承权。同时,受益人与继承人竞合。

受益权转化的几种情况

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者伤残,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

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

受益人放弃受益权。

受益金的性质

依我国《保险法》第42条:没有受益人、受益人丧失或者放弃受益权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此种情形,则是继承法上的继受取得。

受益权性质,在法理上可以作如此分析:受益权的实现是民法上的原始取得。

思考:受益权与继承权有什么不同?

受益人指定与否,与领取保险金后是否交纳税收直接有关。

如果事先指定受益人,被保险人身故以后对受益人领取的保险金免征遗产税;

如果事先没有指定受益人,作为遗产处理的保险金,某些国家按规定要征收遗产税。

如果指定了受益人,但与被保险人同时死亡的情况下,怎么处理?

案例1:有一位王先生4年前投保了20万元人寿保险,指定他的妻陈女士为受益人。投保后,王先生与陈女士离异,与周女士结婚并生有一个儿子。但王先生并未申请变更受益人。王先生发生意外事故后,其妻周女士、儿子及前妻陈女士都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索赔申请。但保险公司经审核后,拒绝了王先生现任妻子和儿子的申请,将保险金给付了陈女士。王先生的妻子周女士气愤难平:丈夫车祸身亡,可得到保险金的不是可怜的妻儿,而是已反目成仇的前妻。请问:这样处理合理吗?

分析:

保险公司将保险金给付了前妻陈女士有悖于情,但的确是依法行事。王先生在保险合同是指定了陈女士为受益人,虽然陈女士已与王先生离婚,但是离婚并不变更受益人。根据《保险法》第62条规定,变更受益人是一种要式行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必须书面通知保险公司,这种变更行为自保险公司收到投保人或被保人的书面通知并在保单上批注之日起生效,由于王先生在保险事故发生前没有办理变更手续,视为没有变更受益人。所以,保险金的受益人仍是前妻陈女士

案例2:王某因父母病故,妻子与其相处不和,带着儿子另住别处。后王某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并指定其妹妹为受益人。不久王某不幸煤气中毒死亡,王妹也在其中毒死亡前半月病故。现王某的妻子与王妹的儿子都向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金

请问:保险公司应如何处理?

分析:

根据受益权的特点,如果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时,由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领取保险金,并作为遗产处理。在本案例中,受益人王妹在被保险人王某中毒死亡前半月已经病故。因此,保险金只能由王某的法定继承人即其妻儿作为遗产领取。

案例三:李先生在一家公司搞营销,家有贤妻、老父和老母。2005年6月,他为自己投保了某保险公司终身寿险及附加住院补贴医疗保险。其中寿险保额10万元,身故受益人是妻子,附加住院补贴为60元/天,受益人是自己。投保不过半年,一向健康的李先生在出席一个酒会时,突感腹痛难忍并伴恶心呕吐,送至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虽经抢救,但最终却因医治无效而于10天后不幸去世。李先生的妻子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理赔申请。经过理赔审核,保险公司向她支付了10万元身故理赔金。此外保险公司还向李先生的父母亲及妻子,分别支付了200元住院补贴理赔金。李先生的妻子对住院补贴理赔金发放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此笔赔偿不象身故理赔金那样,均归自己所有?

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之三

保单所有人:保单签发后,对保单拥有各项权利的人。主要适用于人寿保险合同中。财产保险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和所有人通常是同一个人。

变更受益人

领取退保金

领取保单红利

以保单作为抵押品进行借款

在现金价值的限额内申请贷款

放弃或出售保单的一项或多项权利

指定新的所有人

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和保单所有人之间关系可以如何组合?

保险合同的辅助人:保险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人。包括

保险代理人(agent)

保险经纪人(broker)

保险公估人(adjuster)

公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保险公估案例:

某研究所试验室突然爆炸,向保险公司报案索赔385万元。保险公司确认此次事故属于保险责任,初

步估损为200万元左右,并当即预付赔款50万元。由于当事人双方估损反差甚大且互不让步,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建议聘请某公估行的专家到现场对损失程度进行分析鉴定,此提议得到研究所的同意。公估行最后确定全部损失金额为242.5万元,属于财产保险范围内应赔付的损失金额为128万元,比研究所索赔金额少157万元。最后公估行专家制定出一份正式的专业评估报告交双方当事人审核。由于评估报告做得科学、细致、规范,使当事人双方都心悦诚服地予以接受。保险公司对鉴定期间花费的交通费、食宿费、测试费、电报电话费、鉴定费共2.4万元全部承保担下来,使该案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

保险合同的客体

客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履行权利和义务时共同指向的对象。

保险合同的客体是保险标的所体现的保险利益(insurable interest),而不是保险标的。

保险标的:可能发生保险事故的本体,是保险合同中所载明的、投保方要求转稼风险并取得保险保障的对象,也是保险方提供经济保障责任的对象。即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

特定的保险标的是保险合同订立的必要内容,但是订立保险合同的目的并非保障保险标的本身。

思考:保险标的和保险利益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保险合同的内容:即保险条款(provisions):规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其它有关事项的文字条文,是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

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

按法律规定必在保险合同中列明的内容,缺少这些内容,保险合同就不能成立。我国《保险法》规定应包括:

1.保险人的名称和住所;

2.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以及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3.保险标的(Subject matter);

4.保险责任(Scope of Cover)和除外责任(Exclusion);

5.保险期限(Insurance Period)和保险责任的起始时间;

6:保险价值(Insured Value)及保险金额(Insured amount);

保险价值的定义:财产保险中保险价值的确定:定值、不定值、重置;

财产保险中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数量关系:不足额保险、足额保险、超额保险

人身保险中保险金额的确定:

案例分析——保险金额的确定

某年8月,26岁年轻漂亮的模特索某,在游乐园玩卡丁车时,长发不慎从头盔中掉了出来,被卷进卡丁车的车轮中,致使头皮全部脱落并伤及脑部中枢神经导致全残。几个月前,索某向保险公司投保了1万元住院医疗保险和1万元养老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赔付索某1万元住院医疗保险金和1万元全残保险金,但这2万元对索某的治疗和康复真的是车水杯薪。事后,索某的哥哥一再希望补买保

险,但保险公司不能答应他的请求。

7:保险费(premium)及支付方法;

8:保险金的索赔(claim)与理赔(settlement);

9: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

10:订立合同的时间.

保险合同特约条款之一:附加条款

附加条款是保险人为满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特殊需要,在基本条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补充内容,以扩大承保的责任范围或者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补充的条款。

附加条款是对基本条款的变更补充,其效力优于基本条款。

保险合同特约条款之二:保证条款

保证条款是合同中保险人要求被保险方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应予遵守的规定。

分明示保证(express warranty)和默示保证(implied warranty)。

四、保险合同的形式

保险合同的书面形式

保险合同的形式之一

投保单(application form):投保单也称要保单,是投保人为订立保险合同而向保险人提出的书面要约。投保单经保险人作出承诺后,即成为保险合同的一部分。

其内容一般包括: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地址、作为保险标的的财产坐落的地点、投保险别、保险金额、保险份数、保险期限、保险费率等。

实践中,投保单由保险人事先印就并提供给投保人,投保人按投保单所列条款逐一填写后交给保险人,经保险人盖章后,保险合同即告成立。

保险合同的形式之二

暂保单(binder):又称临时保险单,由保险在签发正式保险单之前,出立的临时保险凭证。暂保单的内容比较简单,暂保单的有效期一般为30天;

暂保单的法律效力与保险合同相同,当正式保险单出立后,暂保单就自动失效。

在正式保险单出立之前,保险人有权终止暂保单的效力,但必须事先通知投保人。

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使用暂保单:

保险代理人在招揽到保险业务,但还未向保险人办妥正式保险单时,可先出立暂保单,作为保险合同成立的证明;

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在接受投保后还未得到总公司批准前先出立一张保险证明。

保险人和投保人在洽谈或续订保险合同时,订约双方当事人就主要条款达成协议,但还有些事项需要进一步商讨,先出立暂保单,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

出口贸易结汇时,保险单是必备的文件之一,在保险人尚未出具保险单或保险凭证之前,先出立暂保单,以资证明出口货物已经办理保险,作为结汇凭证之一。

保险合同的形式之三

保费收据(receipt):在人寿保险中使用的、在保险公司发出正式保单之前出具的一个文件。是投保人缴纳保费和可能获得预期保障的证据。这种预期的保障通常取决于一些事先约定的先决条件。

在美国,有附条件暂保收据和无条件暂保收据。

保险合同的形式之四

保险单(policy):是指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向投保人(被保险人)签发的正式书面凭证,详细列明保险合同的全部内容。俗称“大保单”。

保险单由保险人制作,经签章后交付给投保人。

保险合同的形式之五

保险凭证(certificate):也称“小保单”,是一种简化了的保险单,是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的证明保险合同已经成立的书面凭证,保险凭证的法律效力与保险单相同,只是内容较为简单。

实践中只在少数几种保险业务如货物运输保险、汽车险及第三者责任保险中使用,另外在团体保险中也使用保险凭证。

保险合同的形式之六

批改单(endorsement):简称“批单”或“背书”,又称为背书,是保险人应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要求出立的修订或者更改保险单内容的证明文件。

通常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对印好的标准保险单做部分修正,缩小或扩大保险责任范围;二是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对某些项目进行更改和调整。

可以在原保单上批注、也可以附贴便条。凡经批改的内容,以批单为准;多次批改,以最后的批改为准。

第四章保险合同的状态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及履行

保险合同的订立是保险当事人双方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作出的法律行为。

订立原则:平等互利、自愿订立原则;合法性原则;主体合意原则。

订立程序:

要约: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作出的意思表示。保险合同中通常由投保人提出。

承诺:当事人一方就要约方的提议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保险合同中也叫“承保”(underwriting),由保险人作出。

保险合同的成立:投保人与保险人就保险合同条款达成协议。

保险合同的生效:指保险合同对当事人双方发生效力。

合同成立并不表示生效。依保险合同中当事人双方的约定。一般来说,合同成立次日零时起生效。

保险合同的履行即当事人双方各自承担义务。

投保人的义务(obligation):

缴纳保费的义务

违反“保费缴纳义务”的法律后果:

在约定以保费缴纳为合同生效要件的情况下,合同不生效;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人请求投保人缴纳保险费及延迟利息,也可以终止合同;

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可以进行催告并约定最后期限(宽限期),否则保险合同自动终止。

通知(notice)义务

通知义务包括“危险增加”、“保险事故发生”两方面。

违反“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的法律后果:保险人提高费率或解除保险合同。

违反“保险事故发生的通知义务”的法律后果:保险人请求投保人赔偿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免除保险合同中的责任。

避免损失扩大的义务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应当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进行积极的施救,以避免损失的扩大。

违反“避免损失扩大的义务”的法律后果:对由此而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

为鼓励投保人履行施救义务,一般规定“双保额”。

保险人的义务

确定损失赔偿责任:

基本责任: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对被保险人所承担的赔偿或给付的责任;

附加责任:附加于基本责任之上的责任。不能单独承保;

除外责任(exclusion):保险人不予承担赔偿的责任。使保险人承担责任的范围更为明确,防止法律纠纷。(除外地点、除外风险、除外财产、除外损失)

包括绝对除外和相对除外。相对除外责任可以扩大为承保责任。

履行赔偿给付义务

赔偿的内容包括:

保险金额内的赔偿(indemnity)或给付

施救费用(sue and labor charges)

受损标的定损、处置的合理费用。

赔偿的方式:

现金,实物补偿,恢复原状

保险合同的变更

保险合同的变更即在保险合同的存续期间,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当事人依法对合同所作的修改或补充。广义的变更: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保险合同客体的变更;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保险合同效力的变更。狭义的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变更。

合同主体的变更

在保险合同中,保险人一般是不会变更的(思考:什么情况下会变更?)。而其他的合同主体如被保险人、投保人,经特定程序都是可以变更的。

合同当事人的变更又称为合同的转让(assignment)。

在财产保险中,合同主体的变更以保险标的的转移为基础,多是由保险标的的权利发生转移而引起的,不改变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如标的所有权的转移、变动等。(思考:还有哪些权利?什么情况下发生?).

一般情况下,主体的变更须征得保险人的同意,加批单后有效。

保险人当事人双方事先约定,随着保险标的的转移而直接变更,无须征得保险人同意的。例:货物运输保险。

人身保险中,主体的变更取决于相关主体的主观意志。只要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投保人、受益人、保单所有人都可以变更。

被保险人不存在变更的。若改变,相当于对第三者重新投保。

投保人的变更须通知保险人征得保险人同意核准后方可变更。----防范道德风险及保证缴费能力。

受益人的变更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而无须保险人同意,但要书面通知保险人并在保单上批注。

保单所有人的变更一般不需要保险人同意,但变更后必须通知保险人。

保险合同客体的变更

保险合同的客体是什么?

保险合同客体的变更是指保险期限内保险利益的转移、消灭及价值大小的改变。

保险利益的转移一般伴随着主体的变更;--合同的转让

保险利益的消灭一般由于标的物的灭失或者权利的消失;---合同的终止

保险利益的价值大小的改变一般由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标的物权利大小的改变。

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

合同内容变更即在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合同中约定的事项发生了改变,即合同条款的变更。

在财产保险中,多表现为保险标的的变化(如种类、数量、存放地点等)、保险责任、保险期限、保险费等内容的改变。

在人身保险中,多为被保险人的职业、保险金额的等的变化。

保险当事人双方都有变更合同内容的权利,同时也有与对方共同协商的义务。

变更程序:一般情况下由投保人先提出变更申请、保险人审核、签发批单或加批注。

保险合同效力的变更

合同的无效;合同的解除;合同的中止与复效;合同的终止。

合同的无效:合同虽已订立,但在法律上不发生任何效力,国家不予保障的保险合同。

合同有效:是指保险合同由当事人双方依法订立,并受国家法律保护,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生效:已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保险合同有效是生效的必要条件。只有保险合同有效,并且所附条件成立,合同才生效。

无效合同无效的确认权归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思考: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合同无效?)

当事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不合法;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对无效保险合同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采取返还财产的方式:当事人双方将合同恢复到履行之前的状态;

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采取赔偿损失的方式,即按照过错责任原则。由过错的一方向另一方赔偿。

对有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采取追缴财产方式:追缴故意方当事人通过合同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库。

保险合同无效的几种形式:

约定无效与法定无效;---原因

合同系代理他人订立而不作申明

恶意的重复保险

人身保险中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死亡保险

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的真实年龄已超过保险人所规定的年龄限制。

全部无效与部分无效;---范围

自始无效与失效(lapse);---时间。失效不需要当事人作意思表示。

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基于合同成立后所发生的情况使合同无效的一种单方面的行为。即当事人一方行使解除权,使合同的一切效果消失并回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按照解除事由可分为:法定解除;约定解除;任意解除。

法定解除:当法律规定的原因出现时,保险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消灭已经生效的保险合同关系。

《保险法》第十六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法定解除权人只须向对方做出意思表示即产生效力

法定解除权有时效规定,可因时效而丧失解除权。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出现了所约定的条件时,一方或双方即有权利解除保险合同。

任意解除是指法律允许双事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解除合同。一般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对保险人来讲,保险合同成立生效后,不得任意解除合同。

保险合同的中止:是指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内,由于某种原因的发生而使保险合同的效力暂时归于停止。在合同中止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付责任。

被中止的保险合同可以继续履行,也可能被解除。

多发生于人寿保险合同中。

保险合同的复效(reinstatement):是指保险合同的效力在中止以后又重新开始。

投保人提出申请并经保险人同意合同复效。复效的保险合同应视为自始未失效的原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的终止:在保险期限内,由于某种法定或约定事由的出现,致使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归于消灭。

因期限届满而终止;----自然终止

因履行而终止

因违约失效而终止----提前终止

因解除而终止。

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

保险合同成立后,合同主体就合同履行时的具体做法产生意见分歧或纠纷。

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

保险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保险合同的解释即对保险合同条款的理解和说明。保险当事人双方由于对合同内容的用语理解不同发生争议,又不能协商解决时,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就有关条款予以明确,作出具有约束力的理解或说明。

文义解释原则;意图解释原则;有利于被保险人的原则;专业解释原则。

文义解释原则:按合同条款所使用文句的通常含义和保险法律、法规及习惯,并结合合同的整体内容来解释。

对于一般文句,按其公认的表面含义和其语法意义解释。双方有争议的,以权威工具书或专家的解释为准。对于保险专业术语和法律专业术语: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行业习惯及公认的含义的顺序进行。

意图解释原则:无法运用文义解释方式时,通过其它背景材料进行逻辑分析来判断合同当事人订约时的真实意图,由此来解释保险合同条款的内容。只适用于合同的条款不精当、语义混乱,不同的当事人对同一条款所表达的实际意思理解有分岐的情况。

进行意图解释时,按以下方法进行:

双方既有书面约定又有口头约定的,以书面约定为准;

保险单及保险凭证与投保单及其它合同文件不一致时,以保险单及保险凭证上载明的合同内容为准;

特约条款与基本条款不一致时,以特约条款为准;

合同内容按照批注优于正文、后批注优于先批注、手写优于打印的、加贴批注优于正方批注的顺序。

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当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时,法院或仲裁机关要做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因为保险合同是附合性合同,有很强的专业性。为了避免保险人利用其有利地位,侵害投保方的利益。

专业解释原则:对保险合同中使用的专业术语按照其所属专业的特定含义进行解释。

保险合同中除了保险术语、法律术语外,还会出现其它专业术语。如寿险合同中对疾病的解释,应按医学界公认的标准来解释。

保险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协商;调解;仲裁(arbitration);诉讼。

协商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平等、互谅的基础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求大同、存小异,取得共识来解决纠纷。

简便,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信任与合作,有利于合同的继续执行。

调解指在协商无效的情况下,由双方接受的第三方出面进行的,促使双方达成一致,使合同继续履行的方法。

根据第三者的身份,调解可分为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后二者具有法律强制执行效力。

仲裁是指争议双方依照仲裁协议,自愿将彼此间的争议交由双方共同信任、法律认可的仲裁员居中调解,并作出裁决。

仲裁具有一裁终局、具备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

诉讼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通过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进行裁决的一种方式,它是解决争议时最激烈的一种方式。

当事人提起诉讼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时效以内。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也对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进行了规定。该方法实行二审终审制度。法院有权强制执行判决。

关于诉讼时效及诉讼地的规定:

《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其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算。

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为五年,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6条: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得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五章保险基本原则之可保利益原则

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

在保险的长期实践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和业务处理的原则。这些原则先后被各国有关法律吸收,作为人们进行保险活动的准则,贯穿于整个保险业务。

保险利益原则(insurable interest);最大诚信原则(utmost fides);近因原则(proximate cause);损失补偿原则(indemnity).

保险利益原则

1、什么叫保险利益原则?

(1)什么叫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因保险标的的完好、健在而存在,因保险标的的损毁、伤害而受损。

保险利益和保险标的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区别:

2)保险利益确定的条件:

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产生于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或法规,以及法律所承认的有效合同;

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上的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利益必须是可以通过货币计量。

保险利益必须是客观存在、确定的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现有利益和预期利益;

(3)保险利益的作用?

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

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生效的依据;

保险利益并非保险合同的利益。

(4)保险利益和保险合同的利益(保险的利益)的区别?利益载体、利益主体、利益大小等

(5)确定保险利益大小的依据:

财产保险: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

人身保险: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被保险人的需要与投保人支付保险费的能力。

(6)什么叫保险利益原则?

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如果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签订的保险合同无效;

或者保险合同生效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失去了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保险合同也随之失效;

当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被保险人不得因保险而获得保险利益额度以外的利益。

2、为什么要坚持保险利益原则?

(1)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使投保人促使保险事故发生变得无利可图;

(2)规定保险保障的最高限度,为保险人进行赔付提供科学依据;

(3)使保险区别于赌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3、保险利益的来源

(1)财产保险:来源于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各种合法权利。

思考: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拥有哪些权利?即物权的种类有哪些?

各国民法上的物权种类主要有: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所有权是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性地支配其所有的财产的权利。

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物,于一定范围内获得使用收益的权利。用益物权是从所有权分离出来的他物权。用益物权具有如下特征:(1)用益物权是一种限定物权;(2)用益物权以对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3)用益物权原则上系就他人之物而成立;(4)用益物权的享有和行使以占有为前提。用益物权包括财产使用权、承包经营权、采矿权、货物承运权、保管权等。

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

投保人对其受到法律承认和保护的,拥有所有权、占有权和债权等物权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具有保险利益。包括现有利益、预期利益、责任利益和合同利益。

现有利益:随物权的存在而产生,是对财产已享有且可继续享有的利益。如财产所有权;财产经营权、使用权;财产承运权、保管权;财产抵押权、留置权等。

预期利益:因财产的现有利益而存在确实可得的、依法律或合同产生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利益。如利润利益、租金收入、运费收入等;

责任利益:责任利益是被保险人因其对第三者的民事损害行为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而支付赔偿金额和其它费用的人具有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

合同利益:基于有效合同而产生的保险利益。如债务人格守信用、雇员对雇主的忠诚等。

(2)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决定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利害关系。

只有当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具有某种利益关系时,投保人才能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人身关系: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亲属关系:具亲属血缘关系的人、承担赡养收养等法定义务的人;

经济利益关系:雇佣关系、债权债务关系

思考:在雇佣及债权债务关系中,双方中谁对谁具有保险利益?

当投保人以他人的生命或身体投保时,保险利益的确定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英美法系国家基本上采用“利益主义原则”;大陆法系的国家通常采用“同意主义原则”。我国采用的是“利益和同意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十一条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

(一)本人;(二)配偶、子女、父母;(三)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四)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思考:你如何品评“利益主义原则”和“同意主义原则”?

(3)责任保险:凡是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规定,因承担民事损害经济赔偿责任而需支付损害赔偿金或其它费用的人具有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

(4)信用保证保险:保险标的是一种信用行为,权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必须建立合同关系,双方存在经济上的利益关系。

4、保险利益的变动及适用时限

(1)保险利益的变动:即指保险利益的转移、消灭、利益大小的改变。

保险利益的转移是指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将保险利益转移给受让人,而保险合同仍然有效。

在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因继承、让与、破产等而发生转移,因标的灭失而消灭;

在人身保险中,一般不涉及保险利益的转移,仅在因债权债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中,保险利益会随债权一同转让。

保险利益的消灭是指保险利益由于保险标的灭失而消灭。

保险利益的大小(货币标量值)在保险期限内也会发生改变。

(2)保险利益的适用时限

财产保险:不仅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而且要求保险利益在保险有效期内始终存在,特别是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可保利益。

例外,海上保险仅要求发生保险事故时具保险利益。

人身保险:着重强调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被保险人必须具有可保利益,保险合同生效后,就不再追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可保利益问题。因人身保险合同生效后,享有保险金领取权的是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而且对作为受益人的投保人也有约束。

第六章保险基本原则之最大诚信原则(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1、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

(1)什么叫诚信?“诚信”即诚实和守信用。诚实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不得隐瞒、欺骗;

守信用是指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必须善意地、全面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最大诚信”:意指在保险活动中对当事人诚信的要求比一般民事活动更为严格,当事人要向对方充分而准确地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的虚伪、欺骗和隐瞒行为。

(2)什么叫“最大诚信原则”?

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影响对方是否缔约以及缔约条件的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缔结的认定与承诺;否则,受害方可主张合同无效或解除,甚至要求对方赔偿因此而受到的损失。

2、为什么要坚持最大诚信原则?

坚持最大诚信原则是为了确保保险合同的顺利履行,维护保险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保险经营的特殊性要求投保人的最大诚信;---源于海上保险

保险合同的附合性要求保险人的最大诚信;

保险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射幸性)决定当事人双方都应最大诚信的。

3、如何坚持最大诚信原则?

告知(representation);保证(warranty);弃权与禁止反言(waiver & estoppel)。

告知:又称“如实告知”。包括“狭义的告知”与“广义的告知”。

狭义的告知: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前或订立保险合同时,双方互相据实申报或陈述。

广义的告知:保险合同订立前、订立时及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对已知或应知的危险和与标的有关的实质性重要事实向保险人作口头或书面的申报;保险人也应将与投保人利害相关的实质性重要事实据实通知投保人。最大诚信原则中应指”广义的告知”。

告知的目的:强调最大诚信中的“诚实”。目的在于使保险人能够正确估计其承担的危险损失是否可保,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