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4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14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14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14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14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4.1 复习笔记

一、个性形成的开始

(一)个性的含义

1.概念

心理学上所说的“个性”,又称“人格”,它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2.个性心理的成分

(1)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包含下列五种成分:

①个性倾向性

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

②个性心理特征

它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地表现出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

③自我意识

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控制系统。

④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感等。这些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成分或基础成分,是人对现实发生反应和联系的基本形式。

⑤心理状态

它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表明心理活动进行的时候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平,起提高或降低个性积极性的作用。

(2)狭义的个性,只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或者只是指一个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个性并不是各种心理成分随便凑合而成的,它是各种心理活动有机组成的体系。它的基本特征是:

1.心理活动的整体性

心理活动的整体性是指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有机的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2.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体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的方式或方向,它影响着一个人经常出现的特点。

3.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是指一个人经常性地表现出某些比较固定的心理特点或品质,在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不同时候都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点。

4.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心理活动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之处,各人对事物的反应都有自己的独特倾向性,这既由个性各结构成分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决定,也由个性各心理成分之间的不同结合而决定。

5.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

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是指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具有选择性及对改变外部和内部(内心)

世界具有能动性。每个人特有的稳定的倾向性,使每个人对事物都有不同的反应,每个个体都积极地以不同的态度、特有的行为方式去反映、适应或改造客观现实。

(三)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

个性开始萌芽,是指心理结构的各成分开始组织起来,并有了某种倾向性的表现,但是还没有形成有稳定倾向性的个性系统。

1.儿童期是个性开始形成期的原因

(1)儿童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地发展起来。

(2)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各自的独特性。

(3)每个儿童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对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独有的方式去反应,表现出自己所特有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2.儿童期的个性形成并未定型

在儿童期,儿童个性只能说是形成的开始,或者说是个性初具雏形,它距离个性的定型还差得很远。直到成熟年龄(大约18岁),个性才基本定型。而且在个性定型以后,还可能发生变化。

二、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气质是人的三大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点。

气质和人的解剖生理特点具有最直接的联系,具有较突出的生物性;气质与其他个性心理特征相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一)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对儿童的气质类型,有各种划分标准。传统的划分方法,是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标准。近年来,西方不少研究者,按儿童的情绪行为反应划分气质类型。

1.传统的气质类型

(1)传统的气质类型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提出的。他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巴甫洛夫发现的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传统的气质类型相吻合。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①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

a.神经过程的强度,指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即神经细胞所能承担的刺激量,以及神经细胞工作的持久性。

b.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指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之间强度的对比。兴奋强于抑制或抑制强于兴奋,都是不平衡的表现。

c.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指神经细胞的两种神经过程转换的速度。

②四种神经活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三种特性的不同结合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其中三种是强型,一种是弱型。强型又可分为平衡型与不平衡型,平衡型再可分为灵活型与不灵活型。(如图14-1所示)

图14-1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

a.弱型: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弱。外来刺激对这种神经活动类型的儿童来说大都是过强的,因而使他们的精力迅速消耗,难以形成条件反射。

b.兴奋型:是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其特征是容易形成阳性条件反射。但难以形成阴性(抑制性)条件反射。

c.安静型:强而平衡,但不灵活,反应迟缓。

d.活泼型:强而平衡又灵活的类型。

③高级神经活动特性

a.敏感性,即对刺激物的感受性。它是神经过程强度的表现。强型的人,其敏感性比弱型者低。

b.耐受性,即对外界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的耐受程度。如注意集中的持久性,对长时间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的坚持性,对强刺激的耐受性等等。弱型的人耐受性较差,这是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强度和灵活性的综合体现。

c.敏捷性,包括不随意动作的反应速度和一般心理反应与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如说话的速度、记忆的速度、思维的敏捷程度等等。神经过程强和灵活的人,反应速度较快。

d.灵活性,即对外界环境适应的难易程度,如对新事物是否容易接受,情绪转变与注意转移的快慢,在接触新环境和陌生人时是否受拘束等。

e.外向或内向,反映了神经过程平衡性问题。兴奋强的人容易外向,抑制强的人容易内向。

(4)儿童气质类型

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特性,可以把儿童划分为各种气质类型,不同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表14-1所示)。

表14-1 四种气质类型

2.根据基本情绪行为模式划分的气质类型

根据儿童的基本情绪行为反应,可以将气质分为三种类型。

(1)容易型

容易型儿童约占40%,他们的吃、睡等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性强。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招呼反应性强。他们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强化,因而在整个儿童时期能受到成人极大的关怀和注意。

(2)困难型

困难型儿童占10%~15%。他们总是在哭,不易抚慰,进食时烦躁不安,睡眠不规则。

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他们的心情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气力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由于成人的抚爱经常得不到正面反馈,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往往不太密切。

(3)迟缓型

迟缓型儿童约占15%。他们不像前一类那样总是哭闹。他们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和他们积极地接触,他们也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反应。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对新刺激会缓慢地发生兴趣,慢慢地活跃起来。随着年龄增长,这一类儿童的发展情况因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的不同而分化。

(4)其他型

有些儿童并非属于典型的容易型、困难型或迟缓型。有30%~35%的儿童属中间型或混合型,其气质是上述某两种或三种气质的混合。

(二)学前儿童气质的变化与发展

1.气质的变化与发展

(1)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最早出现的,也是最稳定的,在整个儿童期内,它都保持相对稳定。

(2)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作用下,儿童天生就具有的活动或情绪行为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儿童的气质往往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既具有生物性和先天性,又具有社会性和后天性。

(3)有时,儿童的气质类型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因受环境、教育的影响而没有充分地表露,或改变了其表现形式。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气质的掩蔽。

(4)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它会影响到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和行为,影响父母等对儿童的对待,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成为形成不良个性的因素。

2.研究儿童气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意义

(1)全面、正确、清楚地了解儿童的气质特点;

(2)使成人自觉地正确对待儿童的气质特点;

(3)便于成人针对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培养和教育。

3.儿童气质及其发展变化的启示

儿童的气质特点往往在成人和儿童双方都不自觉的情况下,影响到成人对儿童的态度。成人应该正确了解对待儿童的气质特点。从传统的气质分类看,各种类型的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正确的教育都能够引导其发展成为良好的个性特征。

成人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措施,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的气质特点。比如,对弱型儿童应格外细心照料,多加鼓励;对于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儿童,在送入托幼机构的过程中更应多加帮助;对易兴奋的儿童在遇到新异刺激、活动时,应多予提醒,通过眼神、手势等多给暗示。这些对学前儿童良好、积极个性的形成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

(一)性格的概念和特点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代表个体个性的本质。它表现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

2.性格的特点

性格是人与人之间个性不同的最明显的特征。性格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性格有好坏之分。

(二)儿童性格的萌芽

2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

对性格萌芽的影响因素:

1.母亲的良好照顾和爱抚使婴儿从小得到安全感,形成对母亲的信任和依恋,有助于为以后良好性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2.气质差异对婴儿性格的萌芽有所影响。

3.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儿童期的典型性格可以说是儿童性格的年龄特征,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性格的典型性将发生变化,年长儿童有许多已经不带有这些特点。。儿童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1.活泼好动

(1)表现

儿童总是不停地做各种动作,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过分限制儿童的活动,往往会引起儿童的不悦。健康的儿童如果在活动上得到满足,他们就总是情绪愉快。

(2)评价

儿童好动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幼儿形成勤快、好劳动的良好品质。在成人的指导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感到非常愉快与自豪。反之,如果成人对儿童自己做事的限制和干涉过多,或经常包办代替,则可能使儿童反感、不高兴,或者使之形成懒惰的性格倾向。

2.好奇、好问

(1)表现

a.好奇

儿童的好奇心很强。他们什么都要看看、摸摸。由于知识经验非常贫乏,许多事物对儿童来说都是新奇的。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

b.好问

儿童喜欢提问。他们天真幼稚,毫无顾虑。儿童经常要问许多“是什么?”和“为什么?”他们总想试探着去认识世界,弄清究竟。

(2)评价

儿童好奇、好问的特征,如果得到正确引导,很容易发展成为勤奋好学、进取心强的良好性格特征;反之,如果指责或约束过多,甚至对儿童的提问采取冷漠或讥讽的态度,则会扼杀良好性格特征的幼芽。

3.易冲动,自制力差

(1)表现

儿童很容易受外界情景或他人的影响而情绪激动,行为变化,或者因自己主观情绪或兴趣的左右而行为冲动。儿童心理与行为受外界刺激和自身主观情绪的支配性很大,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2)评价

儿童具有坦率、诚实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情绪、思想比较外露,喜怒形于色。对人真诚,不虚伪。在此基础上应该注意引导儿童养成既习惯于深思熟虑,又胸怀坦荡的性格。

4.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1)表现

a.易受暗示

儿童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

b.模仿性强

儿童的模仿性很强。他们很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语、动作和行为。儿童常常在成人不自觉

中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父行子效”正说明了儿童模仿的普遍性。

(2)评价

针对儿童爱模仿的特点,可以积极利用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注意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在模仿中学习。由于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教师还应该注意防止他们模仿不良榜样。

(四)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

1.性格的发展特点

(1)儿童的性格开始发生和初步形成,虽然还没有定型,但它却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性格比较容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下去。

(2)学前儿童的性格因为处于开始发生和初步发展的阶段,因此,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是相当不稳固的。

(3)从学前儿童到成人,其性格特征是稳定还是变化,主要决定于社会环境的影响。

2.启示

儿童性格是随外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并且随之改变而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性格的最初养成,重视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并注意儿童性格的培养。其关键在于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教育条件,以积极、恰当的方式要求、对待儿童,以促使儿童积极性格特征的形成,并改变其已经显露的消极性格特征。

四、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学前儿童随着其心理的发展,逐渐形成其能力,并表现出差异。

(一)学前儿童的能力结构

能力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其能力的构成是不同的。学前儿童的能力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

1.运动能力

(1)表现

儿童自出生时起,已经有运动能力,之后随着生理的不断发育,在环境的作用下,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在儿童日常游戏和运动会中,我们都可见儿童已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

(2)作用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对其整个心理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不仅使儿童认识更多的事物,而且可以通过进行更多种、更丰富的活动,进一步促使儿童整个能力的发展,使儿童更积极、愉快。

2.操作能力

(1)表现

操作能力特指手操纵物体的能力,是运动能力的一种。儿童通过操作物体进行着各种探索活动,学前儿童的操作能力在其整个能力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作用

儿童在操作物体的活动中,对事物的知识经验不断丰富,认识能力不断增强,儿童逐渐认识了事物的属性、特点和功用,以及各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规律性联系,发展了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智力

(1)表现

儿童智力一般指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感觉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创造力等。它们在儿童后天生活中,在儿童与周围环境接触、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

(2)作用

智力是儿童认识世界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是儿童完成各种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3)对儿童智力的恰当认识

①不可以认为只有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才是高级的,似乎注意力、感知能力就不高级,因其“初级”而低级,而忽视它,甚至轻视它。

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总是有个先后顺序,必然是注意力、感觉能力、记忆力、观察力先发展,而后才是思维、想象能力等,在越小的儿童身上,在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智力发展的主要体现就是这些初级认识能力,不能忽视。

③高级心理认识能力必须以早期的初级能力作为基础。如思维能力的形成、发展要以感觉能力、注意力、观察力及记忆力的发展作为基础,否则便不可能发展。

④对儿童在各阶段萌芽、形成的智力表现都要重视,并加以精心培养。

4.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

学前儿童运动能力、操作能力、智力等各种能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智力的发展需要通过运动和操作来表现,来锻炼、提高;而运动和操作能力的发展,也需要依靠智力的参与、指导。特别是在2岁以前,智力发展与动作发展难以区分;先学前期末,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在操作实物的动作中进行;整个儿童期,智力发展仍与运动和操作能力紧密相联。

(二)其他能力分类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种活动中都经常表现出来的能力,换句话说,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都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包括一般的运动、操作能力和认识能力。

(2)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舞蹈能力等。

2.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

(1)主导能力又称优势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各种相互联系的能力中,有一种起主要作用的能力。

(2)非主导能力又称非优势能力,是指在个体的各种能力中处于从属地位的能力。

(三)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人从初生到入学前的年龄,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1.布鲁姆的智力发展曲线

布鲁姆发现儿童智力发展有一定的稳定规律:出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50%,获得了成熟时的一半。4~8岁,即出生后的第二个4年,发展30%,其速度比头4年显然减缓,以后速度更慢。

2.关于智力发展曲线的评价

(1)优点

布卢姆用数量化方法说明学前智力发展的速度和重要性,理论具有借鉴价值。

(2)缺点

①布鲁姆所提曲线只是假设的、理论的曲线。

②智力数量化只在一定程度上有参考价值,不能绝对化。

③布鲁姆的曲线没有充分估计环境对智力的影响,夸大了智力发展的稳定性。

(四)特殊才能的早期表现

1.儿童能力发展速度和成熟年龄,有个别差异。有些儿童具有特殊才能的早期表现。2.超常的能力或才能固然需要一定的自然物质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在生活环境和实践中的形成。

3.能力超过同龄人的儿童,将来能否成为超常者,不仅取决于其天生因素,还要依赖后来的生活条件。

(五)学前儿童智力的测定

能力是个体差异表现所在之一。对学前儿童进行能力和智力的测定,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心理学上测定儿童能力和智力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广泛运用的是智力测验。

1.智力测验

(1)含义

智力测验是按照量表测定个体的智力。智力量表通常包括严格制定的标准化的题目和“常模”的得分。

①题目,一般智力量表都包括语言和操作方面的项目,有的量表则着重于非语言测验方面的,每个项目包含有若干道题目。

②常模,即根据大量的、有代表性的被试的反应所得出的标准成绩,作为评定受测儿童智力水平的依据。

(2)计算方法:

①智力商数

智商是个体智力测验结果的标志,也称智力商数。其计算单位是智商分数。传统的智商计算方法是把被试的测验成绩(原始分数)去和常模对照,查出“心理年龄”(或称智龄),再求得智商。其公式是:

=100 心理年智商年龄实际龄

②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把被试的测验分数去和同年龄组儿童的智力平均分数作比较,看其和平均数相距多远。这样得出的智商称为离差智商。通常以100分作为智力正常的标准。智商在90~110之间均属正常,130~140分以上称为超常,70分以下则属于智力低下。

2.常用的学前儿童智力测验量表

我国常用的儿童智力量表有包括:

(1)《中国比内测验》

《中国比内测验》是在1924年和1936年陆志韦等修订比奈西蒙智力测验的基础上,由吴天敏主持再修订,于1982年正式出版的智力测验量表。其使用范围是2~18岁。

(2)《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修订)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是通用的量表之一。有成人量表、儿童量表(6~16岁)、学前和小学量表(4.5~6.5岁)等三种。三种量表都在我国某些地区经过修订并试用。

(3)《格塞尔发展程序量表》(修订)

这是对4个星期至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展的评定量表。

(4)《丹佛小儿智能筛选测验》(修订)

这是一种筛选测验,可以初步区分儿童智力是否正常。

此外,我国近年来还引进了其他智力测定方法。如绘人测验等。对特殊能力的测验也很多。例如,西索尔的音乐能力测验、托伦斯的创造力测验等。

3.关于学前儿童智力测验的观点

(1)目前测验存在的问题:

①当前对什么是智力和智力的结构成分还没有统一的、为比较多数人所共同接受的认识,对如何确切地反映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②尚没有很完善的、为大家都认可的测验量表,许多测验无法排除知识经验的影响,很难同时适用于来自不同区域、文化、生活背景的儿童。

③测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无关因素的干扰。

④儿童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差,有些人试图用儿童早期的智力测验来预测儿童未来的智力,事实和研究都证明,预测率是较低的。

(2)正确看待测验分数

①不要把智力测验看得太绝对化,不要只凭智力测验结果,特别是一次智力测验结果就来确定儿童的智力水平,尤其是下断定。这是不科学的,对儿童发展也非常有害。

②不要迷信和滥用智力测验,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使用智力测验。

③并非所有的测验结果都那么“灵验”,一“测”定终身。

(3)智力测验的改进

①根据智力是在特定生活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观点,致力于按照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修订测验内容,更多地着眼于儿童的智力活动过程。尽量使智力测验更好地为确定儿童个人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服务。

②采用综合的方法了解儿童,既用智力测验,也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直接谈话,更客观、自然地接触了解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五、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个性的形成有赖于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是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一)自我认识的发展

自我认识的对象包括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动作、行动和自己的内心活动。

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儿童认识自己,需要经过一个比认识外界事物更为复杂、更为长久的过程。

(1)儿童最初不能意识到自己,不能把自己作为主体去同周围的客观区分开来,几个月的婴儿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婴儿最初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是毫无意识的。

(2)1岁左右,儿童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大人的教育的引导下,儿童通过自己的触摸觉和动作,逐渐认识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但是,1岁儿童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

2.对自己行动的意识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1)1岁左右,儿童通过偶然性的动作逐渐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并且体会到自己的动作和物体的关系。

(2)1岁左右,他们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在许多场合下,他们拒绝成人的直接帮助,而要“自己来”。

(3)培养儿童对自己的动作和行动的意识,是发展其自我调节和监督能力的基础。

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对内心活动的意识要求较高一些的思维发展水平。

(1)儿童从3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

(2)4岁以后,开始比较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他们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他们也比较清楚地意识到假想和真实的区别,意识到正确与错误的想法和行为的区别。

(3)学前儿童往往只能意识到心理活动的结果,而不能意识到心理活动的过程。他们能作出判断,但不知道判断是如何得出来的。因此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前儿童常

常不能意识到自己判断中的矛盾。

(4)在语言方面,学前儿童往往只有“语言感”,而不能根据语法知识判断正确与错误。

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发展到知道“我”,意味着从行动中实际地成为主体,发展到意识了自己是各种行动和心理活动的主体。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包括三种形式: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自我检验。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左右开始出现。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儿童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其特点如下: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1)表现

①儿童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特别是儿童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

②儿童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儿童对成人对他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们的评价不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2)启示

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褒扬过高,也不可随意贬损,要注意自己评价对儿童的影响。

2.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1)儿童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有的研究甚至认为,儿童最初的自我评价几乎没有理智成分。

(2)儿童一般都过高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自我评价逐渐趋向于客观。

(3)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自己的过高评价渐趋隐蔽。在良好的教育下,儿童末期逐渐能够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有的儿童则出现谦虚的评价。

3.受认识水平影响很大

儿童的自我评价受整体思维、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儿童的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较多只从某个方面或局部对自己进行评价,以后逐渐向比较具体、细致的方向发展,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2)最初往往较多局限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只有评价,没有论据,发展到有论据的评价。儿童初期常常作了评价后说不出依据,中期儿童逐渐意识到评价应该有依据,并逐渐能给出比较明确、清楚的依据。

(三)自我调节的发展

1.自我调节的地位

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或监督上。因为个性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自觉掌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2.自我调节的含义

(1)自我调节包括许多方面,如启动或制止活动、动作的协调、活动的加强或削弱、活动的转移与变换、心理过程的加速与减缓、积极性的加强与削弱,行为举止的自我监督和校正等。

(2)为了保证正确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必须正确掌握环境的有关信息,比如成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要求同伴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以及关于自己个人特点和状态的信息等。因此,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3.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

(1)儿童开始完全不能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刺

激与情境特点的直接制约。

(2)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在环境教育的作用下,儿童逐渐能够按照成人的指示,要求调节自己的行为,并且进一步(一般在儿童晚期),儿童能够自觉地要求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总的来说,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在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心活动,并且能够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并且由此逐渐形成自我满足、自尊心、自信心等性格特征。

14.1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儿童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

答:儿童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的原因是:

(1)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地发展起来。

(2)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各自的独特性。每个儿童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对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独有的方式去反应,表现出自己所特有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3)在儿童期,儿童个性只能说是形成的开始,或者说是个性初具雏形,它距离个性的定型还差得很远。直到成熟年龄(大约18岁),个性才基本定型。而且在个性定型以后,还可能发生变化。

2.儿童气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气质?

答:(1)根据儿童的基本情绪行为反应划分的气质类型

①容易型

容易型儿童约占40%,他们的吃、睡等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性强。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招呼反应性强。他们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强化,因而在整个儿童时期能受到成人极大的关怀和注意。

②困难型

困难型儿童约占10%~15%。他们总是在哭,不易抚慰。进食时烦躁不安,睡眠不规则。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他们的心情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气力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由于成人的抚爱经常得不到正面反馈,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往往不太密切。

③迟缓型

迟缓型儿童约占15%。他们并不总是哭闹,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和他们积极地接触,他们也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反应。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对新刺激会缓慢地发生兴趣,慢慢地活跃起来。随着年龄增长,这一类儿童的发展情况因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之不同而分化。

(2)研究儿童气质的原因

①全面、正确、清楚地了解儿童的气质特点。

②使成人自觉地正确对待儿童的气质特点。

③便于成人针对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培养和教育。

3.儿童性格有哪些主要特点?了解儿童性格特点后,你觉得应如何根据儿童的性格特

点进行教育?在教育上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答:(1)儿童性格的主要特点

①活泼好动

儿童总是不停地做各种动作,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过分限制儿童的活动,往往会引起儿童的不悦。健康的儿童如果在活动上得到满足,他们就总是情绪愉快。

②好奇、好问

儿童的好奇心很强。他们什么都要看看、摸摸。由于知识经验非常贫乏,许多事物对儿童来说都是新奇的。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儿童喜欢提问,他们天真幼稚,毫无顾虑。

③易冲动,自制力差

儿童很容易受外界情景或他人的影响而情绪激动,行为变化,或者因自己主观情绪或兴趣的左右而行为冲动。儿童心理与行为受外界刺激和自身主观情绪的支配性很大,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④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儿童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儿童的模仿性很强。他们很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语、动作和行为。儿童常常在成人不自觉中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

(2)针对儿童性格特点进行教育的方法

①针对儿童好动的性格特征,成人应指导儿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感到非常愉快与自豪,有助于幼儿形成勤快、好劳动的良好品质。

②正确引导儿童好奇、好问的特征,使他们发展成为勤奋好学、进取心强的好学生。

③儿童具有坦率、诚实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情绪、思想比较外露,喜怒形于色,对人真诚,不虚伪。在此基础上注意引导儿童养成既习惯于深思熟虑,又胸怀坦荡的性格。

④针对儿童爱模仿的特点,可以积极利用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特别注意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在模仿中学习。由于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教师还应该注意防止他们模仿不良榜样。

4.试列举出你周围儿童的能力或智力差异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答:(1)儿童能力或智力差异的表现

①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常态分配:两头小,中间大。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中间分成不同的层次。

a.智力超常的儿童特点

观察事物细致、准确,注意容易集中,记忆速度快、准确而牢固,思维灵活,有创造性,不易受具体情境的局限。

b.智力低下的儿童的特点

知觉速度缓慢,范围狭窄,内容笼统、贫乏;对词和直观材料的记忆都差,再现时歪曲和错误较多;他们的语言发展迟缓、词汇量少、缺乏连贯性;在认知活动中缺乏概括力;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②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早,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这叫“人才早熟”。另一种情况叫做“大器晚成”。这指智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

③能力结构的差异

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人长于想像,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不同能力的结合,也使人们的能力互相区别开来。

④能力的性别差异

男女儿童在不同智力方面显示出各自的优势。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

a.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男生在竞争性数学活动中比女生好,而女生在合作性数学活动中比男生好。

b.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女生言语能力普遍比男生好。在各种言语能力中,以词的流畅性所显示的女性优势最为明显,而言语推理则显示了男性优势。

c.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在空间知觉和心理旋转测验中,男性明显优于女性;而在空间想像力测验中,男女差异不显著。

(2)智力差异的原因

①遗传的作用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发展的确有一定的作用。天资优秀的儿童其身心发展优于一般儿童,他们开始走路和说话的时间较早,身材较高,体重较大;他们的学习成绩比一般儿童好,学习兴趣广;他们的社会智能也比一般儿童强,多为团体中的领袖人物,情绪也较成熟稳定。

②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a.产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b.早期经验的作用

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四年内获得迅速发展,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c.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③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由于实践的性质不同,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能力。

④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一个人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的能力就可能得到发展。相反,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工作上没要求,事业上无大志,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态度冷淡、没兴趣,他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

总的来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虽然各种影响因素在决定能力高低与发展历程中各占比重是多少,无法精确估算。但有一点是不可否定的,即遗传、环境和主观努力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是缺一不可的。

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

答:(1)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认识的对象包括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动作、行动和自己的内心活动。

①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儿童认识自己,需要经过一个比认识外界事物更为复杂、更为长久的过程。

a.儿童最初不能意识到自己,不能把自己作为主体去同周围的客观区分开来,几个月的婴儿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婴儿最

初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是毫无意识的。

b.1岁左右,儿童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大人的教育的引导下,儿童通过自己的触摸觉和动作,逐渐认识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但是,1岁儿童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

②对自己行动的意识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a.1岁左右,儿童通过偶然性的动作逐渐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并且体会到自己的动作和物体的关系。

b.1岁左右,他们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在许多场合下,他们拒绝成人的直接帮助,而要“自己来”。

③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对内心活动的意识要求较高一些的思维发展水平。

a.儿童从3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

b.4岁以后,开始比较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他们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他们也比较清楚地意识到假想和真实的区别,意识到正确与错误的想法和行为的区别。

c.学前儿童往往只能意识到心理活动的结果,而不能意识到心理活动的过程。他们能作出判断,但不知道判断是如何得出来的。因此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前儿童常常不能意识到自己判断中的矛盾。

d.在语言方面,学前儿童往往只有“语言感”,而不能根据语法知识判断正确与错误。

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发展到知道“我”,意味着从行动中实际地成为主体,发展到意识了自己是各种行动和心理活动的主体。

(2)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的原因

儿童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儿童对成人对他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们的评价不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所以,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褒扬过高,也不可随意贬损,要注意自己评价对儿童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一、个性形成的开始 (一)个性的概念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 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 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 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而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段的人 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 遍的特点。因此,个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4.个性的社会性 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 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给 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因此,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三)个性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系统 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与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决定着一 个人的活动倾向性、积极性,集中地体现了个性的社会实质。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构成个性的核心。 2、自我意识系统 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3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成分。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 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自我 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分离感是指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稳定的同一感是指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的持续存在的,不管 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三)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 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 (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 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 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婴幼儿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对自己的简单的 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____________;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2. ____________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____________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3.____________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________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____________,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8、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包括五大领域的内容,即领域、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 9、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有、、、 、、。 10、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的影响下,在与周围的人的 中。逐渐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幼儿园社会教育 2、角色扮演法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20分) 1、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幼儿年龄小,没有反社会行为,只有亲社会行为() 2模仿是幼儿进行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个性,个性的特征,个性的结构,个性开始形成的标志;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对其人生发展的意义;自我意识,学前儿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特点及表现,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特点及促进其发展的教育方法;个性倾向性,学前儿童需要、动机、兴趣的发展;气质,气质类型,学前儿童气质的稳定性、变化及其对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性格,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及其表现;能力,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个性形成的开始 一、个性及其基本内容 (一)个性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及社会性。 1.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另一方面,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虽然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但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的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 因此,个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2.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的行为的各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特征。 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往往可以看到他的个性,这就是个性整体性的具体体现。3.个性的稳定性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 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 因此,个性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4.个性的社会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发展中,人的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联系。即使比较基本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也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个性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影响个性形成的社会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 因此,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三)个性的结构 个性的调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 1.个性的调控系统,包括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 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其成熟标志儿童个性的成熟。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了解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的特点,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因此,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个性特征开始形成。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性及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2、初步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 3、掌握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4、了解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1、提出学习本学科的要求 2、明确学习方法 3、介绍本学科的历史 注重幼儿园社会教育是20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的新特点,也将成为21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翻开我国幼教史,一条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线索依稀可见。 萌芽阶段:(零星的,不系统的主张) 早在上世纪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和家庭教育法章程》就强调使蒙童远离恶习,习善良之规范。而且湖北武昌幼儿园就强调幼儿教育的开导事理,涵养德行的功能,在确定的7门课

中,“行仪”、“训话”直接与社会教育有关。 陶行之的思想,认为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重要的教育。 独立阶段:(陈鹤琴张宗麟) 陈鹤琴提倡的“活教育五指活动”社会教育是重要内容,他非常重视幼儿园的课程研究。他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教材也必须是完整的。完整的、有系统的课程应该有中心——儿童生活的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张宗麟与陈合作,有许多共同的研究成果。他对幼儿社会领域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30年代初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最全面,深入地论述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及实施的著作,包括儿童之社会的特征,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等,还讨论了社会领域的课程目标,他认为;教育的灵魂不在乎罗列许多科目,也不在乎养成良好公民,而是在乎养成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民。这个阶段,社会教育,社会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得以确认你在结构上、体系上及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标志是张宗麟的《幼儿园的社会》。此后社会教育在幼儿园课程结构中消失。 1952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和1979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条例》中有社会教育的因素,但有时以儿童环境的形式出现,有时又以常识的形式出现,有时以品德教育的形式出现。直到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发展阶段:《规程》给我们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社会领域的课程提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个性萌芽的时期____________,个性形成的时期________________。 个性整体性形成 倾向性形成 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 为什么说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稳定性增强 独特性发展 积极能动性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未意识存在—身体各部分—整体形象—内部状态—与名字联系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是儿童认识_______和_______关系的开始. 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对自己动作的意识:借助于偶然的动作区分动作和动作的对 象 ________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动作的认识的前提条件 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但只能意识心理活动的结果,意识不到心理活动的过程 掌握______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依赖成人的评价,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 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带有主观情绪性,一般过高评价自己 受认识水平的限制由笼统、局部的评价发展到具体、全面的评价 由对外部行动的评价发展到对 内心品质的评价 独立性,可以独立做事

学前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在环境教育作用下,幼儿逐渐可以自觉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动表现为坚持性,为达到目的可以长时间做事 自制力,出现了两种自制的形式抗拒诱惑 延迟满足 生活规律性环境适应性与成人的关系 容易型 婴儿的气质类型及表现/ 托马斯对出生到3岁前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困难型 学前儿童的气质迟缓型(会发生分化) 传统的气质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前儿童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气质掩蔽 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儿童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的主要表现/ 婴儿性格萌芽的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前儿童(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讲义全部) _________是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期 多种能力的显现和发展在各种能力中,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是操作能力 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 智力发展迅速 _________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智力发展的高原期:人的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后会停止或接近停止,在这个年龄之后,智力趋向衰退,由此形成一条智力发展曲线,其中最高的一段称为高原期。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Social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一、课程目的、任务: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高等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语言发展的一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功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等有关知识,为正确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提供理论背景,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必须要学生清楚而又灵活地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导,并能初步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个案情况进行评估测量,对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进行教育评价。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概述、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及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大致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个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生理机制等,教学的重点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及其评价、以及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等内容。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述讲解法、实践观摩法、演示操作法、设计指导法、调查实验法等。 教学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教学的方式、方法应该基本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较强、全面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等。实践环节主要采用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习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到不同的幼儿园2 次观摩见习社会教育活动,主要见习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社会规范教育活动、人际交往 教育活动和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等内容。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评价见习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写出一份具有较高质量的见习报告。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以及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在幼儿园集中三周见习内容,要求学生做儿童社会性发展个案观察与研究,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个别差异及特点的能力, 并通过提交一份详细、完整的个案分析报告和制定教育对策,提高学生社会性教育的研究能力。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四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填空题 1、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2、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3、最低级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是。 4、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和自我控制。 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 6、个性包括个性动力系统和。 7、个性动力系统包括个性调控系统(自我意识)和。 8、一般按气质降新生儿分为三种类型:、和一般型。 9、幼儿的气质发展中存在现象。 10、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的态度和惯常的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有和。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A、自私自利 B、心胸狭窄 C、宽宏大量 D、相貌出众 2、个性的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3、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的表现。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4、在一定程度上说,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 A、自我意识 B、个性特征 C、能力倾向 D、个性倾向 5、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A、需要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6、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A、会叫“妈妈” B、思维出现 C、学会评价 D、掌握代名词“我” 7、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是的成分。 A、自我评价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觉醒 8、“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独立的 B、个别方面的 C、多方面的 D、依赖性的 9、是人对自身的认识。 A、个性 B、自我意识 C、能力 D、性格 10、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灵活性方面。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需要 11、是个性的核心。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需要 12、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需要 13、气质的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4、强、平衡、不灵活是指哪一种气质?。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5、胆汁质的神经类型是。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本章将涉及以下内容:个性的内涵;个性的基本特征;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习者应重点掌握个性的内涵、个性的基本特征,了解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掌握幼儿期性格特征、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以及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第一节个性形成的开始 一、个性的内涵 (一)定义 心理学所说的“个性”,又称“人格”。其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个性”和“人格”的含义不同。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二)个性的结构 个性是由哪些心理成分构成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包含下列5种成分: 1.个性倾向性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表现出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 3.自我意识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控制系统。 4.心理过程 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感等。这些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成分或基础成分,是人对现实发生反映和联系的基本形式。

5.心理状态 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表明心理活动进行的时候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平,起提高或降低个性积极性的作用。 狭义的个性包括以下两大方面内容: 1.个性的调控系统 个性的调控系统包含两方面,即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 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个性的产生和发展与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也可以说,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只有当孩子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儿童的个性才逐步发展起来。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性的发展水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越高,个性也就越成熟和稳定。可以说,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对于幼儿来说,个性倾向性主要是需要、动机和兴趣。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对于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个性特征开始形成。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人的行为中,并非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个性的表现。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行为,就有必要了解作为个性的一些基本特征。 1.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躯体相连的兄弟、姐妹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另一方面,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虽然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但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年龄的人来说,个性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如中国人的性格都或多或少地打有儒家思想的烙印。而同一年龄的人身上更是存在一些典型特点,如幼儿期的儿童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好动、好奇心强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是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2.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的行为的各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案王爱星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与专业准备;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初步梳理了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概要阐释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并讨论了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准备,以帮助学习者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系统地了解,明确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专业准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定义: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注意与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等教育概念的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概念,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地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积极的社会化并不会自然的发生,它需要在教育者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并加以适当引导才能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就是要寻找创设积极教育环境与适当引导的原理与方法。 (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一个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 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也是最初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儿童的家庭教育教育,不仅仅一个家庭内的头等大事,更加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家庭给予儿童的教育是不可逆转的,儿童时期的教育基本决定了人的一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试图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儿童的起点和基点、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四个方面,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阐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学前儿童的家长重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教养方式;原则 引言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关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的作用不可估量。家庭教育是教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程。[1]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2] 1.学前家庭教育是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从其涵义上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接受的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作用;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 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长者对其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是一种充满了亲情的教育和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1] 1.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有明显的三个特点: (1)教育内容包罗万象。家庭既要负责儿童的衣食住行,又要担负起人格发展的重任,还要培养孩子的的生活能力、体格发育、学习习惯、品行修养等,家庭要承担起儿童全面成长的重大责任。 (2)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育教学大纲、正式的教育组织形式,也没有统一的教育内容和教材,更没有行政部门的评估考核,一切教育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3)教育因素复杂多样。影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诸多且互相交叉,并接受自然条件约束,不可人为选择,又缺乏严格的制度,因此家庭教育艰巨又复杂。 1.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1.2.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2012第一学期幼三社会活动设计毕业会考试卷

1、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幼儿年龄小,没有反社会行为,只有亲社会行为。(错) 2模仿是幼儿进行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对) 3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 4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社区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 5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大多是在游戏中发生的。(对) 6大班幼儿能够开始学习为他人服务,学做值日生,形成初步的责任感。(对) 7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 8境教育和扮演活动都是“假”的,不利于幼儿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因此不宜采用这种形式开展社会教育。(错) 9、中班幼儿能以他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说明他们的情绪开始发展。(对) 10、知成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是小班年龄阶段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错) 四、连线题(5分) 喜欢班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同伴交往 体验并感激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爱小班自我服务 能判断一些简单行为的对与错集体生活 培养幼儿豁达乐观的性格,能接纳原谅别人遵守规则 有初步的责任感,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中班认识自我 认识周围环境中的设施和常见的标记爱国教育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认识国旗大班社会环境 1:大班,集体生活。 2:中班,认识自我。 3:小班,遵守规则。4:小班,同伴交往。 5:大班,自我服务。 6:中班,社会环境。 7:小班,爱国教育。 四、简答题:(10) 1、简答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引导幼儿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二)引导幼儿遵守最基本的规则培养幼儿基本的社会技能。 (三)引导幼儿初步接触、观察和关心周围的社会环境及社会活动。 (四)引导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产生初步的爱集体的 (五)初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六)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以及初步的爱好和平的情感。 (七)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中华民族和世界的优秀文化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新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答案

新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作业一: 1、儿童家庭教育指导P21:是指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诧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2、家长的道德素质P32:长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它决定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向和原则,影响家庭道德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的道德素质。 3、家长的儿童观P34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态度,其内容自然也就涉及儿童的权利与地位等问题的看法。 4、家长的人才观P36是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时候是人才以及期望子女成为什么时候样的人的认识和期望。 5、家长的教育方式P38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6、家庭精神环境P45是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父母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P2-5 (1)奠基性特点是指儿童在学前阶段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其一生中最基础的、最基本的教育。 (2)终身性特点是指儿童家庭教育从学前阶段开始,将伴随其一生。 (3)亲情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父母对子女的深厚亲情基础上的教育,它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4)权威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建立在父母对孩子的权威性影响基础上的。(5)随机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的父母总是利用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机会,随时随地地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 (6)针对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进行的教育。 2、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5-7 (1)提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 (2)奠定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 (3)启迪儿童语言和智慧的萌芽 (4)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能力 (5)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 3、简述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P8 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家长要利用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影响,以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 (1)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 (2)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3)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4)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5)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09年心理学模拟题: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09年心理学模拟题: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2010-11-20阅读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3.形象记忆以感知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4.再造想象是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二、填空: (每个空1分,共30分〉 1.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前者包括(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后者主要是从〈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反映出来。 3.幼儿的活动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其中〈游戏〉是主导活动。 4.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任何一种(心理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 5.一个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仅凭经验是难以正确断定的。对于一个多动的儿童,必须根据生活史、(临床)观察、(神经系统)检查、(心理.)测验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把学前儿童的好动当作多动来对待。 6. (感知觉. )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 7.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由于幼儿辨别空间方位是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参照辨别,因此,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要做( 镜面)示范。 8.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9.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三、解释心理现象:’(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因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终不可能与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2.在"抱娃娃"游戏中,开始,参加者把自己当成娃娃的妈妈,耐心地喂饭,但当他转身去拿"饭"时,发现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园",他的注意便一下子转到"小花园飞而走到沙坑去玩了。(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适应) 4.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属于抑郁质,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型”。(气质的掩蔽现象) 5.有的儿童绘画能力突出,有的儿童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还有的儿童能歌善舞,对音乐、韵律特别敏感……(说明幼儿在能力的类别上存在差异) 四、材料分析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1. ?学前心理学》的《注意》一章中有这样的描述: “小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3--5分钟,中班幼儿可达到10分钟,大班幼儿可延长到10--15 分钟。"试根据这段材料分析,小、中、大班单个〈或一次〉教育活动时间分别应该控制在多长?为什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卷答案

学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答案填写在答题框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的性灵是指儿童的性情与( C )。 A 、心情 B 、思维 C 、心灵 D 、情绪 2、1904年1月,( D )政府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老院章程及家庭教育 法章程》。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清朝 3、( A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这是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 A 、1996 B 、1994 C 、1990 D 、2001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幼儿期年龄阶段为( B )。 A 、0-2岁 B 、2-4岁 C 、3-5岁 D 、2-5岁 课程名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试卷类别: A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适用层次: 适用专业: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小题得分写在相应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考试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

5、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前道德阶段的年龄阶段为( C )。 A、4岁以前 B、4-5岁之间 C、4-5岁以前 D、4-5岁以后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D )。 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动作法 7、( A )认为人格包括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A、荣格 B、弗洛伊德 C、弗洛姆 D、埃里克森 8、( B )先生出版的《幼稚园的社会》一书,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课程及其实施的着作。 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宗琴 D、陈鹤麟 9、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年龄阶段通常4-5岁应接受( C )教育。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10、( D )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 A、自我认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控制 D、自我意识 11、教育活动方案的拟定不包括( A )。 A、活动时间 B、活动名称 C、活动准备 D、活动评价 1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原则不包括( B )原则。 A、导向性 B、可能性 C、科学性 D、客观性 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C )原则。 A、目标性 B、基础性 C、实质性 D、时代性 14、学前儿童生活教育评价中信息收集方法不包括( D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测量法 15、( A )非常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于1989年颁布了新的《幼稚园教育要领》。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Array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育者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教师等工作,他们是进 行幼儿社会教育的主导性力量。 2、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中心作用,为其他 学科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设计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导读: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 1、儿童观落后 。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认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实施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教育;关注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渐丰富起来。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许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验的交流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 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第11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11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 l.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 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 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 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2.自我意识: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 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3.需要: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 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 种。 4.动机: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 动力。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5.兴趣;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 的心理倾向。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 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 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 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 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7.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 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 为方式。 8.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能力又是成功完成活 动的条件。 9.智力分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 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起先是一般化的 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这种理论认为,将 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 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的分法比较适合于儿 童智力发展的规律。 10.智力复合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巳经是复合的、多 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 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11.智力内容变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 长而发生变化。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 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 三、简答题 l.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个性具独特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2)个性具整体性,是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 (3)个性具稳定性,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4)个性具社会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2.说明个性的结构特点。 答:(l)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主要包括个性的调控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今方面; (2)个性的调控系统包括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前者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后 者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3)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一般把3-6岁作为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标志有四方面: (l)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4.学前儿童活动动机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答:(l)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的主从关系;(2)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5.说明动机和需要的关系。 答: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需要是一种刺激,人的活动动机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如有了某种需要,人就会想办法满足它,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就成为推动人进行活 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处于萌芽状态的需要,能使有机体产生不安之感;需要增强到一定程度,会使人产生一定的愿望;而愿望变成动机的过程还需要有一定的诱因条件,才 能为满足愿望而采取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的。 6.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答: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 越明显,具体表现在:(l)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5)好冲动。 7.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l)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2)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 (3)模仿能力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4)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 (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 (6)创造能力萌芽。四、论述题 l..学前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答:(一)儿童的气质是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儿童能力、性格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二)儿童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个性发展。因此,父母和教师要避免儿童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 (三)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反复制人习惯内粗暴;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习惯能够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对粘液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防止疑虑和孤独。 2.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答: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表现为:(l)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15个月已经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于是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4)自我意识各方面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已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 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间,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3.试述学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答: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的发展。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可以在我们小的时候找到根源。这也提醒教育者,要注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学前期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及能力的发展各方面。 五.案例分析 儿童在2、3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指征。1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当儿童学会正确使用我这个词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感知或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作用:记忆有助于学前儿童知觉、想像、思维和言语的发展,对儿童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发展趋势:儿童出生后即已产生记忆,到入学前记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趋势是:记忆保持的时间在延长;记忆提取方式在发展;-记忆的容量在增加;记忆的内容不断扩大,这种趋势是随着年龄增长由低到高逐步递进的过程。 特点:学前儿童记忆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变化比较明显: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主要是短时记忆,是一种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时期,3个月的婴儿的长时记忆能保持4个星期。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5~6月婴儿已有.48小时的记忆。6—12个月的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地延长,对社会性刺激和杜会性交往的记忆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所以,婴儿的“认生”越来越明显。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使 l—3岁儿童的记忆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如符号表征能力的产生、记忆潜伏期的延长、出现初步的回忆能力和延迟模仿等等。 3~6岁儿童的记忆水平有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是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而且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另一方面是记忆的意识性和理解性明显地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 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作用: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保持和遗忘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记忆过程就是保持与遗忘作斗争的结果。教师要正视幼儿记忆保持的特点和遗忘规律,特别是要研究和运用记忆恢复规律,通过各种手段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减少遗忘,提高幼儿的记忆水平,使他们掌握更科学的记忆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