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物理--解析

南京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物理--解析

南京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物理--解析
南京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物理--解析

南京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物理质量分析

2013年6月24日南京市高一年级进行了学情调研测试,现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全体539名学生数据为例,对本次调研测试物理学科情况进行质量分析。

一、调研测试试卷基本分析

1.考试范围:

试卷考查内容为《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能》、《静电场》(前三节),对所涉及到主干知识点进行了重点考查。

2.考试时间与试卷分:

考试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3.试卷结构与特点:

借鉴近年江苏省高考试卷结构,全卷共四大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此次考试是对高一第二学期全部物理教学内容的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力求考查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应用基本规律的情况,掌握物理思想方法的状态,渗透科学探究的水平和能力。命题中也试图对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有自己的选择。下面具体分析如下:

3.2 综述

从上述一些基本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试卷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试卷结构跟进物理高考试卷结构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便于高一学生了解物理高考试卷结构特点。试卷考查内容覆盖高一第二学期学习的全部内容,且突出“曲线运动”与“机械能”两重点。

(2)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选择题以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为主体,计算题考查基本规律与物理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了解学生对基本规律的掌握以及基本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实验题既考查了基本仪器的使用,又考查了实验数据处理。

(3)试题加强了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推导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这方面突出表现在实验与计算题中,要求学生能正确建立物理模型,准确分析物理过程。试卷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题的占分比例达18%。

(4)试题“易中难”比例约为1:5:5。可见试题难易程度的设计上定位偏高。本试卷容易题少了一些,较难与难题略显偏多一些。

二.调研测试试卷具体分析

1.调研检测成绩分析(均分与得分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539名同学,全卷总均分:57.0分,其中客观题:22.9分,主观题:34.1分。具体得分情况如下:

(1)客观题得分情况统计

表4.客观题得分和得分率情况统计表

上表可以看出,8、10、12三个题较难。

(2)主观题得分情况统计

表5.客观题得分和得分率情况统计表

上表可以看出,17题较难。

2.试题典型错误与分析

〖第1题〗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C.第谷最早提出“日心说”D.牛顿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统计与分析】本题考查对物理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11.1%的同学选错,说明这部分学生混淆了A、B、C、D所列历史事实,并且对一些著名实验、规律的认识,停留在记忆不清的水平层次上。

〖第2题〗下列运动物体中动能最大的是

A.奔驰的骏马B.被踢出的足球

C.从枪口飞出的子弹D.即将进入近地轨道的运载火箭

【统计与分析】本题借助生活中的物理实例,让学生比较物体的动能,考查学生对动能定义的理解和学生的估算能力。10.6%主要选择的是C,主要原因是认为动能有速度决定,子弹的速度快,所以动能大!这说明他们对动能的理解存在误差,同时对火箭的速度缺少常识性的了解。

〖第3题〗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拨动,一段时间内铅笔的速度v保持不变,悬线保持竖直.则关于这段时

间内橡皮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

【统计与分析】本题通过实例来考查了解学生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程度。有13.9%的学生选A,说明学生对曲线运动中,合成运动与分运动关系认清比较模糊。例如,

在评讲过程中,对于自己问什么选A ,有同学这样解释:“我在做题的时,认为橡皮的速度不就是和铅笔一起向右运动的速度吗?根本没有想到合速度。”也有同学说:“题目没有说清楚,如果题目的选项改为‘橡皮的合速度大小为…’,我肯定不会选A 了。

〖第4题〗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点电荷,Q 1带正电,Q 2带负电,其电荷量Q 1

A .q 一定是正电荷

B .q 一定是负电荷

C .q 离Q 1比离Q 2近

D .q 离Q 1比离Q 2远

【统计与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库仑定律的掌握和物体平衡条件理解。13.2%同学选了D ,说明学生对平衡条件理解较好,在库仑定律的理解上出现偏差。

〖第5题〗2011年8月,我国的“嫦娥二号”探测器成功到达距离地球约160万千米的第二拉格朗日点(如图中的L 2所示),L 2点处在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外侧,在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下,卫星在该点能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视为圆周运动),且时刻保持背对太阳和地球的姿势,不受太阳的干扰而进行天文观测.不考虑其他星球影响,下列关于工作在L 2点的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它从地球上发射到L 2点的发射速度大于7.9 km/s

B .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长

C .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小

D .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

【统计与分析】 本题借助郎格兰日点这一知识背景,考查学生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13.0%同学选择B,11.1%选择D ,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较为机械,仅仅停留在识记的水平上。

〖第6题〗我国于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如图所示,该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P 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进入地球同步轨道2.则该卫星

A .在轨道2运行时的速度小于7.9km/s

B .在轨道2上运行周期小于在轨道1上运行的周期

C .在轨道2上运行时的角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

D .在轨道1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

【统计与分析】 本题考查卫星的速度、周期以卫星变轨等知识。35.3%的同学选择了D,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卫星的加速的理解不够清晰,存在机械记忆的痕迹。 〖第7题〗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插有两只飞镖,它们是从同一位置水平射出的,飞镖A 与墙壁成53°角,飞镖B 与墙壁成45°角,

两只飞镖插入墙壁的

-Q 2

+Q

1

位置竖直排列,相距为d.设定飞镖的运动为平抛运动,则出射位置离墙壁的水平距离为A.6d B.7d C.8d D.9d

【统计与分析】本题借助飞镖游戏考查学生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24.5%的同学选择B,说明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另外学生普遍反映本题的计算量较大,花费时间很长,说明学生在规律运用的灵活性上不够。值得注意的是有6位学生本题没有作答。

〖第8题〗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

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

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水平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统计与分析】本题借助功率考查学生对能量变化的综合理解。此题得分率很低,说明学生在解决本题时,局限于利用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不能借助能量关系,将F的功率变化情况等效为讨论重力的功率变化情况。能量规律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第9题〗下列过程中物体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的有

A.被起重机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的建筑钢材

B.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

C.游乐场中乘坐匀速转动的“摩天轮”里的人

D.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统计与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10%的同学选择CD,说明还有少数学生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理解的不到位,对机械能的含义理解也存在偏差。〖第10题〗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要求出太阳的质量还需要知道下列哪些数据

A.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开普勒常量k

B.地球的公转周期,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C.火星质量,火星半径,火星的公转周期

D.金星的公转轨道半径,金星的公转周期

【统计与分析】本题考查中心天体质量计算掌握情况。错误选项中的C选项有48.2%的人选择,说明这部分学生轨道半径的概念理解存在误差。教学过程可以借助培养学生画运动草图的习惯,来加以克服。从教学经验角度来看,此题得分率这么低,可能原因有:①对太阳的质量如何求本身还有不少困难,②C项中火星质量、半径的作用认识不够,③教学中对这部分的应用重视不到位。

〖第11题〗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轻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要

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则

A .两物体均沿切线方向滑动

B .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C .物体A 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D .物体B 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所受摩擦力减小

【统计与分析】 本题考查圆周运动相关知识。正确答案CD ,52.3%的同学选对。15.6%的同学有选择A 选项的情况,选择A 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烧断瞬间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刚要发生转动的物理意思是什么?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不同点在哪?这几个问题没有弄清楚。 〖第12题〗一小球在离地高H 处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下列图象反映了小球的机械能E 、重力势能E p 、动能E k ,以及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E '随下落高度h 的变化规律(选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统计与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图像的理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从学生答题统计来看,A 选项有265人次选择;B 选项有209人次选择;C 选项有219人次选择;D 选项有285人次选择。可见正确答案略多,错误答案基本相当,说明学生图像分析能力总体来说很差,基本上靠猜来选择答案。此题对高一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学生对曲线的函数关系本身就很困难,如何建立各量间的函数关系本身就无从下手,加之对物理过程中的临界情况本身就很迷茫。然而,图像理解能力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图像理解能力的培养。

〖第13题〗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当金属锤D 打击金属片时,A 球水平飞出,B 球同时竖直下落,改变高度,多次重复这个实验,均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实验表明A 球_____(填写选项代号). A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用一张坐标纸作出其轨迹如图(乙)所示,a 、b 、c 为轨迹上的三个点,已知小方格

E

H

H

E

E

E H

H

A B C D

的边长为l ,重力加度为g ,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

【统计与分析】本题是常规“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考查学生实验现象的了解和数据处理的能力。13(1)学生得分率为70.0%,选错的同学主要是选择A ,说明学生机械地理解平抛运动,看到“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做出选择,没有结合题目实际。13(2)学生得分率为47.5%

,阅卷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生答卷上空白或者乱写如

不到位。

〖第14题〗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有如下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重物、打点计时器、纸带、秒表.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为 ▲ 电源(选填“直流”、“交流”);

(2)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m =1 kg ,打出的某条纸带如图

所示,纸带中所标数据为该点到O 点的距离,打点时间间隔为T =0.02 s ,其中O 点为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时打出

的第一个点,则在打出B 点时,重物速度v B = ▲ m/s ,动能E kB = ▲ J ,从开始下落到打出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 p = ▲ J .重力势能减少量与动能增加量不相等的原因可能是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 取9.8 m/s 2) A .电源电压不稳定 B .重物的质量太大

C .计算造成的错误

D .纸带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忽略

(3)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 ,量出对应的下落距离h ,则以v 2

2为纵轴、以h 为横轴画出

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

2

H H

H

H

A

B

C

D

【统计与分析】本题以自由落体纸带的处理来考查学生实验器材的使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14(1)学生得分率为95.0%,说明学生对实验装置和试验电源掌握得很好。14(2)得分率为57.5%,说明部分学生不会进行数据处理,或是科学计数法不会,反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缺失与计算能力较弱的特点。从得分率也可看,学生一方面不知道如何求解,也可能是计算能力太差造成的。14(3)学生得分率为60.0%,和选择题12题一样,图像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第15题〗如图所示,长L=0.8m的轻杆,其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连接着一个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轻杆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现使A球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

(1)A球经过最高点的速率为多大时,杆对球没有作用力?

(2)当A球以4m/s速度经过最高点时,求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将杆换成等长的轻绳,通过计算说明A球能否以1m/s的速率通过最高点?同岁

本题考查学生竖直平面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和匀速圆周运动的条

件。从答卷情况来看,有一些学生乱套公式,同时集中反映了学

生的数字计算能力太差,计算错误随时可见。15⑴问不少学生未

写出mg= m v2/r,而直接给临界速度v= gr;部分学生不理解

题意,而不恰当地使用动能定理来解题。15(2)在A点不少学生认为弹力为F N= mg,还有学生认为弹力F N = m v B2/R;另外一些学生不会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mg+F N = m v B2/R或者mg-F N = m v B2/R式,而写成F N =m v B2/R + mg等等,造成错误。这反映了学生是把m v B2/R (或ma)看成力的,把向心力m v B2/R当作力,这在高一是普遍现象。在作答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弹力方向也不能正确辨别,或者没有回答弹力的方向。

〖第16题〗“愤怒的小鸟”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游戏.如图甲所示,为了惩罚偷走鸟蛋的肥猪,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如炮弹般弹射出去攻击肥猪.假设某次攻击过程中,小鸟被弹弓沿水平方向弹出,如图乙所示,已知h1=0.8 m,l1=2 m,h2=2.4 m,l2=1 m.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若甲小鸟的初速度较小,水平弹出后落到台面的草地上,求甲小鸟在空中的运动时间;(2)若乙小鸟的初速度v0=6m/s,求乙小鸟落到草坪时的速度大小;

(3)请通过计算判断,小鸟通过平抛运动能否击中肥猪?

【统计与分析】得分率统计如下表:

本题考查学生对平抛运动处理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平抛运动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出平抛运动的时间和落地合速度。从答卷情况来看,学生16(2)多数的错误是学生不给出判断就做题,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认为小鸟落到台面草坪,利用速度公式或能量关系计算答案。16(3)错误类型主要是学生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所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缺少物理学科缜密的思维要求,对这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关键点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第17题〗如图所示,装置的右边CD 部分是长为L 2=2m 的水平面,一水平放置的轻质弹簧右端固定于D

点并处于原长状态;装置的中间BC 部分是长为L 1=1m 的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v=3.5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装置的左边是一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面,半径R

=1.5m ,圆心为O ',质量m=1kg 的小滑块从A 处由静止释放,到达O 点时速度为零,OD 间距x=0.4m ,并且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已知滑块与传送带及右边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g=10m/s 2.求 (1)滑块第一次到达C 点时速度大小; (2)弹簧储存的最大弹性势能;

(3)滑块再次回到左边曲面部分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v

O’

B

C

D

O

A

【统计与分析】具体每一小问的得分率如下:

本题以传送带和弹簧相结合的模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多过程分析能力。从答卷情况来看,本题的空白试卷非常多,有很多学生也只是写了第一个问题。这说明由于本次试卷的整体题量较大和难度较高造成学生的答题时间不够。具体学生答题中也存在一问题:17(1)学生由于受到传送带的影响,先计算出B点的速度,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C的速度,导致计算量较大,并由于计算错误导致失分。17(2)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能量关系计算出弹性势能的值,在计算中还发现学生对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关系理解上存在问题。17(3)中,物体返回过程中,与传送带速度同向,当速度减小到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时,一起匀速运动。学生对这种可能没有做出判断,直接利用能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出错误答案。三.调研测试问题分析

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多数错误的产生是由于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的物理规律掌握不扎实,对基本物理概念理解不清楚;对物理数据的运算和处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而造成的。对动手做实验不够重视,不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虽然笔试试卷很难反映考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但是从考生的试卷中还是可反映学生对物理实验重视程度不够。

1.高一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知识普遍都比较薄弱

从及格率角度来看,有43.0%的学生未能合格,足以说明本届高一学生物理基础薄弱,这一方面是江苏高考现状使得学校本身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届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力不足,同时我们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还有更多的追求。

2.学生学习态度有待改善

这些现象本届高一学生物理学习态度有待改善,可以预见许多学生课外自己投入的学习物理的时间几乎为零,作业又不认真完成,为了完成作业而抄答案,没有注重自己独立学习,学生难以适应高中物理学习对能力的要求,学习起来很吃力。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都不够高。

3.教师教学思路有待调整

从本次考试结果来看,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因为本次测试就试题本身而言,难度不是很大,但的确容量可能偏大。换而言之,学生在每一个题目的得分率上不应该普遍偏低。但从统计来看得分率没有达到60%的题目有9题。除去难的第12题和第17题,还有7题,占试题的41.1%。由此可见,高一学生在一些知识点上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正如,许多物理教师在拿到本次物理检测试卷时,

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卷子是不难,但我们现在的学生做不好!”

四.教学建议

1.认真备课、努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尝试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时期达标,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非智力因素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抓好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例如在我们学校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体二次备课相结合的原则。其中集体备课为主导,个人二次备课为核心。

2.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复习,自己总结,提高能力。平时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物理遇到什么困难,多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检查督促。针对不做或少做练习的学生,要布置作业,多检查作业,以督促学生做题。

3.加强课堂训练,精心组织试题,训练的题目以小巧为主,抓好定时训练并及时评讲,一心一意抓好基础。有针对性地讲评一些典型习题,对一些典型的大题,有必要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以帮助学生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加强对重点实验的特别训练、加强对计算题的解答能力,避免学习大题留空白。进行规范化解题的专项训练,教师要做好示范。

规范性解题:在这次调查测试中,学生在规范解题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规范解题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形成规范的解题习惯。一般来说,解决物理问题的规范表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于题目没有明确给出的物理量符号,应有说明,或用“设……为……”的形式;用文字和公式写明推导过程中的根据;对于数值计算的问题,应根据题中条件,列出相应的物理规律所适用的公式,再进行运算,解出正确的结果,然后再代入已知数值进行计算。这样即使数值算错了,也不会导致丢分很多。

4.开展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教学,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多开展些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习知识,增长知识。例如,在平抛运动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往往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平抛运动规律进行讲解,给出平抛运动的结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部分学生仅仅是机械的记忆,缺少对平抛的感性认识。因此,本次考试中的实验题13题中的第(1)题,原本能简单的一个实验现象和结论,有近30%的同学选了A。在和部分学生交流时,学生告诉我:“我一看到‘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想都没想就选了。”

5.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学科前沿领域的专题性科普资料要求学生学会背景材料的阅读,学会对背景材料的处理和运用,作为教师更需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在习题课的复习中注意把理论性与应用性习题相结合,把涉及生产、生活、科技的知识编入物理习题中,加强习题的时代气息,但要适度,不可过多。

(王永胜执笔王德飞史献计审读)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_测试题及答案2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 02 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 -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 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 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 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2 aT x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21234569T x x x x x x a ++-++= (2)v —t 图象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 —t 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 ,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Word 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小明同学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恒力推动木箱做与加速直线运动.小明在思考,怎么样才能使木前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 A .将水平推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将阻力减少到原来的 12 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 .将物体的推力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2倍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则( ) A .a a '< B .2a a a <'< C .2a a '= D .2a a '> 3.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 ,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 A .减少了sin F θ B .增大了sin F θ C .减小了cos F θ D .增大了cos F θ 4.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比在地面上时要小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6.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2m/s B.10m/s C.10.3m/s D.10.4m/s 7.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 C.D. 8.如图所示,小孩用玩具手枪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先后射出两粒弹珠,击中竖直墙上M、N两点(空气阻力不计),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运动时间分别为t M、t N,则 A.v M=v N B.v M>v N C.t M>t N D.t M=t N 9.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应该是() A.先加速,后减速

2019年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9年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教材版本:人教版考试年级:高一学科:物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的重力加速度g都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B.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动的时间 C.研究地球的自转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对于力,只需说明其大小,而不需说明其方向 C.一个力,可能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 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压力 4.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这个单位是由质量1kg的物体重力为9.8N规定下来的 B.“牛顿”这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k取l时定下来的 C.1N就是使质量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D.质量1kg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 5.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质量大于对方 6.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 (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7.如图所示,弹簧秤右端用绳子系在墙上,左端一人用力拉,发现弹簧秤读数为100N, 若右端也改为用人拉且弹簧秤读数不变,则() A.左右两人用力大小各为50N B.右端用力大小仍为100N,左端不需用力 C.左右端两人用力均为100N D.弹簧秤两端所受力大小相等,但其大小不一定是100N 8.一物体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0,则物体从t时刻开始()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C.速度一直在增大

高一物理必修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周考试卷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 ) A.四川汶川县发生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指的是时刻B.转动的物体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故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当做质点 C.停泊在港湾中随风摇摆的小船不能被视为质点 D.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 2、发射到地球上空的人造地球通讯卫星,定点后总是在地球赤道上某一位置的上空,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 C.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指挥部通过卫星搜索小分队深入敌方阵地的具体位置涉及的是位移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 涉及的是位移 4、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某高速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5、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6.一架超音速战斗机以马赫的速度(音速的倍)沿直线从空中掠过,下边的人们都看呆了,一会儿众说纷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bc) A.这架飞机的加速度真大 B.这架飞机飞得真快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于公式v t=v0+a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适用于任何变速运动 B.只适用于匀加速运动 C.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适用于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t0,0)、(0,–x0)。t=0时,图象切线交t轴的坐标为(2t0,0),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先向x轴负方向运动,后向x轴正方向运动 B.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0 x t C.0~t0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x0 D.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02 x t 3.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 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A.3 m/s B.4 m/s C.6 m/s D.2 √2 m/s 4.小雯同学在二楼走廊上,将质量分别为m和2 m的两个小球同时由静止释放,落地时间分别为t和t',不计空气阻力,则t和t'大小关系是 A.t t' =B.t t <'C.2 t t '=D.2 t t '> 5.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验证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6.高速公路的ETC 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 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21.6km/h 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 天线用了0.3s 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7s ,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则该ETC 通道的长度约为( ) A .4.2m B .6.0m C .7.8m D .9.6m 7.静止的物体从0t =时刻开始受到如图所示的合外力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02s 内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04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C .4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 .2s 末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8.甲乙两质点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地点同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甲乙在0~t 0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 B .t 0时刻甲乙之间的距离最大 C .在0-t 0时间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D .t 0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9.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三球 A .运动时间相同 B .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 1.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 C.不断变大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却不一定越大 B.同一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 B.两个石子同时落地 C.质量大的先落地 D.无法判断 4.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A.18m B.32m C.48m D.50m 5.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速率B.速度C.位移D.静摩擦力 6.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30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 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100s 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00m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300m 7.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1级高一物理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注意三涂、两写)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5分,选不全得3分,不选或多选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速率B.速度C.路程D.加速度 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体积的大小判断 B.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质量的大小判断 C.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物体是否做直线运动判断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 4.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个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5.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加速度为() A、100m/s2 B、10m/s2 C、1m/s2 D、50m/s2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举拿下了8枚金牌并刷新了7项世界纪录,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水立方”的泳池长50m,在100米蝶泳中,测得菲尔普斯游完全程的时间为 50.58s,则他所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分别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智能手机的导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驾驶员利用手机APP导航的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7:55指的是时间 B.图中18分钟指的是时刻 C.图中8.1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把汽车看作质点 2.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以速率v A=10m/s匀速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v B为() A.53 m/s 3 B.20 m/s C. 203 m/s 3 D.5 m/s 3.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静止不动,则可知 A.F增大时静摩擦力也增大 B.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因为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所以没有下滑 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 B .F 逐渐变大,T 不变 C .F 逐渐变小,T 不变 D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 5.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 ,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 A .减少了sin F θ B .增大了sin F θ C .减小了cos F θ D .增大了cos F θ 6.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 的物体A 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 的物体B 用细线悬挂起来,A 、B 紧挨在一起但A 、B 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取g =10 m/s 2)( ) A .100 N B .20 N C .16 N D .0 N 7.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D .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8.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共100分,最后一题为附加题(在满分100分之外占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做图可用2B铅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亚里士多德将理想斜面实验通过合理推理否定了伽俐略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 C.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牛顿、米、千克 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A.力F B.加速度a C.时间t D.质量m 3.2010年1月4日,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 图所示,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 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 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 第3题图速度 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你判断他们对这四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单元测试试题

高一物理单元测试试题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 B .物体的速度为0时,加速度却不为0 C .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且不为0,速度也始终不变 D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0,而速度大小却不发生变化 2.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位移为s 时,末速度为v t ,当它的位移为 ns 时,末速度为: A .t nv B .t v n C .t v n 2 D .t v n 3. 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 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中,CD 段和DE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 .整个过程中,B C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C .整个过程中, D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4.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 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s 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s 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 =10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5. 一物体自楼顶平台上自由下落h 1时,在平台下面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2.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 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sin 37°=0.6,cos 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25 m,25 N B.0.15 m,25 N C.0.25 m,12.5 N D.0.15 m,12.5 N 3.在中国海军护舰编队“巢湖”“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用GPS定位系统研究“千岛湖”舰位置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护舰编队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 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 N B.2N C.2N D.10N 6.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高一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力是产生形变的原因 ③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关于重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3.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 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 作用力,F f为空气阻力)() 4.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 C.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D.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5.下图为农村小水库大坝的几种设计方案图(俯视图),若从安全牢固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的一种方案是( ) 6.一质量为M 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 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 .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 A .2(M -F g ) B .M -2F g C .2M -F g D .0 7.汽车刹车时如果车轮停止转动(技术上叫刹车抱死),车轮与地面发生滑动,此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汽车在种种干扰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安装了防抱死系统(ABS 系统)后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处在一种将要停止滚动又仍在滚动的临界状态,但刹车距离(以相同速度开始刹车到完全停下来行驶的距离)却比车轮抱死时更小.这两种刹车过程相比较( ) A .抱死时使车减速的是滑动摩擦力,而车轮转动时是滚动摩擦力 B .抱死时使车减速的是滑动摩擦力,而车轮转动时是静摩擦力 C .防抱死后刹车距离小是由于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 D .防抱死后刹车距离小是由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8.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的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如下图所示.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同步习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 A.逐渐减小 B.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1:1:1 B.5:3:1 C.9:4:1 D.3:2:1 6.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则该物体( abd ) A.3 s内位移大小为45 m B.第3 s内位移大小为25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及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张和小李同时从A出发,分别沿路径1、2先后到达B、C点,线段AB、AC的长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所走的路程相同 B.两人的位移大小相同 C.两人到达的时刻相同 D.两人在途中经历的时间相同 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3.如图所示,在前进的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使物体不致下滑,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应为(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μg B.g μ C. g μ D.g 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可能越大 5.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2m/s B.10m/s C.10.3m/s D.10.4m/s 6.如图为皮带传动示意图,传动时皮带不打滑,大小轮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轮的角速度小于大轮的角速度 B.小轮的角速度等于大轮的角速度 C.小轮边缘线速度与大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D.小轮边缘的线速度大于大轮边缘的线速度 7.1924年瑞典的丁·斯韦德贝里设计了超速离心机,该技术可用于混合物中分离蛋白。如图所示,用极高的角速度旋转封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管中的蛋白会按照不同的属性而相互分离、分层,且密度大的出现在远离转轴的管底部。己知玻璃管稳定地匀速圆周运动,管中两种不同的蛋白P、Q相对于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和2r,则() A.蛋白P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蛋白受到的力有重力、浮力和向心力C.蛋白P和蛋白Q的向心力之比为1:2 D.蛋白P和蛋白Q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8.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1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9.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2 N、4 N和5 N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其合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 A.0 N,11 N B.1 N,11 N C.1 N,9 N D.0 N,9 N 10.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实际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科学假说B.等效替代C.理想模型D.控制变量 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有() A.路程B.时间C.加速度D.质量 12.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高一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

高一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力,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力不一定总有受力物体.比如,一个人用力向外推掌,用了很大力,但没有受力物体 C.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怎样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2.下列各种力的名称,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A.弹力B.拉力C.动力D.浮力 3.关于摩擦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随着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并有一个最大值 D.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4.关于合力与分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力的合力,至少大于一个分力B.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一个分力 C.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小于两个分力D.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分力 5.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的重力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性质属于弹力 6.下面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存在弹力B.弹力的大小总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D.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 7.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6N和8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A.1N B.3N C.13 D.15N 8.图1中,一个质量均匀的球放在互成120°的两块光滑平面上,保持静止,OA是水平的.关于球的受力分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 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D.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 3.渡河时船头始终沿垂直河岸的方向.已知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不变,水流的速度与船离最近的岸边的距离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定值,河的两岸平行.在水平面内,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沿着河岸的方向为x轴,垂直河岸方向为y轴,四位同学画出此过程中小船运动的轨迹,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B. C.D. 4.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 .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A .减少了sin F θ B .增大了sin F θ C .减小了cos F θ D .增大了cos F θ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放置着一片树叶和一个小石子,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玻璃管内非真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叶和小石子同时落到底部 B .小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 .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 .将玻璃管抽成真空,重复上述实验,在树叶和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树叶和小石子都处于超重状态 6.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 ,则滑块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 21 2 v B .2+1)v C 2v D . 12 v 7.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 B .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D .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 8.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