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赵逵夫

摘要:古代较普遍的节日大体都是在农闲之时。“七”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反复”、“归来”的意思,故牵牛织女传说中以“七月七日”为相会之日。东汉中期以前,这一天称作“七月七日”,应劭《风俗通义》中最早称作“七夕”。乞巧之俗起于宫廷内彩女,因为宫廷彩女不可能突显爱情主题而庆牛女相会,因而由织女的“织”字引发出“巧”的主题,而开展“乞巧”活动。所以这个节俗传到社会上之后,妇女们借这个节日表达反对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等思想,但表面上仍以乞巧为主题,称作“乞巧节”。编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西和乞巧歌》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七夕节的内容实际上十分丰富。或同牛郎织女传说有关,或同妇女的种种劳动有关。乞巧的方式也丰富多彩,各地不同,表现出两千年来广大妇女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七夕节乞巧七夕诗七夕赋《西和乞巧歌》新月洗车雨

一、从牵牛织女传说到七夕节

乞巧的风俗从汉代开始,流传两千多年,并传到了日本、朝鲜和越南等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在很多地方流传。

关于七夕节有一个由传说故事的影响而形成节俗的过程。

首先看看如何由“七月七日”到“七夕”,即是如何由一个传说的要素转变为节俗的。“七”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反复、归来的意思。《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既济卦》中又说:“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丧”指失去。“其茀”,指隐藏起来见不到。“勿逐”言不要追寻,七日可以得到。“七日”似指经七日,但也可以理解为初七日。牛郎织女的七月七日相会,应同此有关。“既济”,这个卦名就说的是渡过了河。这不明明同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相合吗?《周易》中经文的形成,

民俗研究2011.3

学者们一般认为在商末周初。这样,我们对《牛郎织女》传说情节要素形成时间范围的考察,就大大提前了。

牛郎织女相会这一天,东汉中期以前只是说是“七月七日”,至应劭《风俗通义》始简称作“七夕”,“七夕”也就成了流传十分广泛的节日名称(甘肃的很多地方至近代仍称为“七月七”,似乎保留了较原始的叫法)。

晋周处《风土记》记载:“七月初七日,俗重此日,其夜洒扫中庭。然则中庭乞愿,其旧俗乎?”又说:“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则七月七日成牛郎织女相会之日,一则因为这一天为阳日,另外当秋粮初收,农民情绪欢欣之故。七夕作为中国传统的节俗,与中国其他的传统节俗一样,同农民的生产、生活节奏一致。牛郎织女传说本身,就反映着农民的生活与愿望。

同牵牛织女的传说最早见于北方文献,尤其见于秦简和有关秦国都城建设的文献一样,有关七夕风俗的记载,今所见文献也是最早在秦地流传。西汉的建都长安和大汉帝国的空前统一为“七夕”节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条件。长安一带的风俗作为一种强势文化,伴随着政治影响的扩大、经济文化的交流,在全国各地扩散开来。

将七月七日作为一个节日的记载,最早见于《西京杂记》卷一: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关于《西京杂记》的撰著年代与作者,晋代葛洪所写《跋》中说是他从刘子骏(歆)的《汉书》初稿百卷中抄出其不见于班固《汉书》的二万许言,为二卷,以裨《汉书》之阙。那就是说,书中文字应是出于刘歆之手。但对此学者们的看法有分歧,不少人认为是葛洪托名刘歆。近人李慈铭、鲁迅、余嘉锡、洪业及当代学者费振刚、徐公持、程章灿等认为,此书所载与《史记》、《汉书》多有不合,当另有所据,是葛洪杂抄汉魏百家短书而成,托名刘歆以自重,但作为西汉史料的价值不可否认[1];清代卢文弨、姚振宗,近人张心澂,当代学者向新阳、刘克任等认为,刘歆为史官,有修史的实力与条件,葛洪著述甚丰,也没有托古自重的必要[2]。丁宏武同志有三篇论文论此。其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考古发现对〈西京杂记〉史料价值的印证》以一系列出土材料证明了《西京杂记》所记为西汉时存在的事情,从而肯定:“虽然《西京杂记》是否确为刘歆所作尚难论定,但此书确系根据汉代史料编集而成,应该是可以肯定的。”[3]那么,西汉之时宫廷中已存在七夕穿针乞巧的风俗,也便可以肯定。

西汉时长安宫廷的乞巧风俗,是民间七夕风俗的反映。民间没有相关传说及“七夕”这个节日,宫廷中也就不会乞巧。但从云梦秦简中关于牵牛、织女传说的反映及《三辅黄图》中关于在渭水上架桥以取法牵牛会织女的情况看,当时民间传说中,七夕节是侧重于庆牵牛织女相会的,牵牛织女的传说带有悲剧的性质,而七夕节却带有一定的喜庆色彩。所谓彩女,即宫女,皆年少女子,她们来自民间,又成群生活,故将民间姑娘在七夕乞巧的风俗带至宫中,算是对民间女儿生活的一种回味,多少地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宫廷又有宫廷的忌讳和规程,宫廷中显然是不能让宫女举办以庆祝青年男女相会为主题的节庆活动的。内宫除皇帝老儿和被阉割的宦官之外,全为女性。后宫中的大量青年女子,她们脱离了人间的正常生活,没有夫妻恩爱,没有家庭欢乐。天子有的是钱,因而大办“乞巧”活动,将七夕节完全变成一个赛女红手艺、作小玩艺儿的节日。贵族士大夫之家情形与皇宫相近,也仿效之,遂成风俗。文人学士们所述也主要是上层社会的状况,于是渐成一种普遍的社会风习。西汉时昆明湖上的织女、牵牛石像,是牛郎织女传说、七夕风俗普遍流行的证明。

两汉之时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流行,还有一个原因。据《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刘彻生于七月七日,同“七月七日”有特殊的关系。又据《汉书·武帝纪》载,他在七岁时立为太子,也与“七”有关。《汉武故事》中说:“王母遣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帝至日扫宫入内,然九华之灯。”又说:

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洒扫以待之。”[4]

《汉武故事》二卷,葛洪《西京杂记·题辞》中言及,并未题撰人,《三辅黄图》始有称引,称为班固撰。则原书应成于汉魏之际,后人又有所附益改动。然而明抄本《说郛》

民俗研究2011.3

卷五二《汉武故事》中言:“长陵徐氏号仪君,善传朔术,至今上元延中已百三十七岁矣,视之如童女。”元延为汉成帝年号,故李剑国以为此书当西汉成帝时人所作[5]。这个故事多少折射出西汉之时对七夕节的重视,也可以看出它多少受了牵牛织女七夕相会传说的影响。

关于汉代民间的七夕节状况,东汉中期崔寔(约103—170年)的《四民月令》中说:“七月七日作麴,合蓝丸及蜀漆丸,暴经书及衣裳。”麴即酒曲,晒衣服是因为单衣将要收起。这里突出地显示了民间七夕节同农民一年生活周期的关系,与《诗经·豳风·七月》中所写情形相近。官宦士大夫家的酒都是买来的,故作酒之习俗,不见于以后文人的诗文,之后也就慢慢淡出七夕节俗。但晒衣的习俗一直传至近代。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430—464年)《七夕诗二首》之二写七夕穿针乞巧风俗云:“沿风披弱缕,迎辉贯玄针。”这自然写的是皇家内宫的七夕节,故同《西京杂记》所记汉武帝时情形相近。由“迎风”二字可知是在露天的环境之中,由“映辉”看是在月光之下,也带有一点民间色彩。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

咸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穿七孔针是从汉代开始形成的传统。文中说“陈瓜果于庭中”、全家欢聚,显示着七夕节作为农民节日的特征。以蟢子(蜘蛛)的结网为符应,显示出儿童参与的情况。也由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南北朝之时七夕的节俗已普及荆楚一带。

唐代之时乞巧风俗更盛。盛唐代人祖咏《七夕》云: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权德舆五律《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中说;“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诗中写到少女和已婚配妇女也都参与乞巧活动,吵吵嚷嚷,为得到乞巧中的吉象而欢呼。又其七绝《七夕》云: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穿针、拜月的节俗都写到。权德舆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似乎对此有格外的感触。当时权德舆在长安做大官,这里所写楼上穿针,自然反映的是贵族大户之家的情况,因为妇女多在楼上,且取高处近月之意,而民间一般是在露天的地上举行各种活动。权德舆一再地写到“七夕”,写到家中妇女、姑娘们过七夕节的情景,应是对家乡生活、过去记忆的一种重温。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作有《天河》一诗,说天河“秋至转分明”,又说“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亦应是七夕所作,反映了秦州一带重视七夕的情况。后来他在夔州作《牛郎织女》,述当地乞巧风俗:

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可见上至达官之家,下至一般平民百姓,也都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过七夕节,儿童奔走于街市,十分热闹。

从唐五代大量诗赋作品可以看出,唐代乞巧同汉代魏六朝时期一样,首先是陈设瓜果等祀织女和穿针乞巧,其次是在织机上、瓜果上、花草上寻蛛网以验巧。可以说,七夕节俗的各种内容都是同人们的生活相联系的。

七夕节在五代、宋、元、明、清时期在大体保留着唐代以前传统风俗的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各地自然环境及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所变化,显示出某些地方特色,而整体来说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二、七夕:妇女的节日

七夕节从一开始便是妇女的节日,虽然由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

民俗研究2011.3

一般人家的妇女儿童在这一天都要着意打扮。南朝陈叔宝《七夕宴乐修殿各赋六韵》中写乐女“玉笛随弦上,金钿逐照回。釵光摇玳瑁,柱色轻玫瑰。”晚唐施肩吾《乞巧词》云:“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也是说姑娘们乞巧身穿绮罗,同过节一样。宋代晏几道(1038—1110年)《蝶恋花》词: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三亦载,七夕“晚哺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

七夕节成了真正的女儿节。只是,它作为妇女的节日内涵却发生着变化,以至社会所提倡、引导的,同其本来的意义不完全一致,因而形成作为主流表现形式的七夕仪程、节俗,同女儿们在七夕节真正所想、所祈求的不一致的情况。这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家中或成群妇女在一起举行的是乞巧活动,但表现出来的却并不限于乞巧方面的愿望。先父子贤公1936年搜集整理的《西和乞巧歌》中,有大量反对包办婚姻、追求婚姻自主及反剥削、反压迫,抨击土匪、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作品,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历代文人笔下写到乞巧活动,完全是十分高兴、欢乐的情景;妇女们不会将自己所想表现出来;即使表现出来,也会在受过封建礼教熏陶的士大夫、文人笔下被滤掉。《西和乞巧歌》中的作品,则全面反映了妇女们的思想情绪。其中有的作品应该是产生在清末以前。如卷一《家庭婚姻篇》中的第二首:

一样的戥子一样的银,女子不如儿子疼。十二三上卖给人,心不情愿不敢嗯。山又大来沟又深,木底鞋垫得脚腰疼。五黄六月热难当,把饭送到

山梁上。放下扁担就割麦,本来不黑也晒黑。太阳没落一身汗,赶着回去

做黑饭。路上连滚又是爬,急着回家要喂娃。腰又酸来腿又疼,对着灶神

骂媒人[6]。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木底鞋是清代以前的东西,二三十年代已很少有人穿。这其中反映的青年妇女对自己命运的担心,令人感叹。又如第一首:

北山里下雨南山里晴,势成女子不如人。四岁五岁穿耳环,七岁八岁把脚缠。一二岁不出门,媒人登门问行情。六尺花布一瓶酒,打发女儿跟

着走。伺候阿家把花扎,挨打受骂养娃娃。只让喝汤不给饭,一点不对让

滚蛋。

第三首:

金蹄子花,银蹄子花,女子许给商户家。达达娘娘只是誇,媒人说成一朵花。想起姐姐的难撑事,姑娘自己有主意。不嫁高门大户家,要嫁七尺汉

子。那家的儿子锤头大,立到一起算个啥。想拖上哩够不着,想抱上哩像Array

夜里哭着咂奶,不像妇人倒像娘[7]。

个娃。

第四首:

男人是个碎娃娃[8],半夜醒来只叫娘。说要□

这罪孽啥时才完。

娃。好好的年纪白糟蹋,Array

这些都突出地反映了妇女的痛苦和青年女子在乞巧活动中复杂的心情。因为有的女子遇到的丈夫吸鸦片烟,所以《西和乞巧歌》中也有反对抽鸦片的歌。如:洋烟把人吸瘦了,皮包骨头没肉了。洋烟把人吸软了,两手端不起饭碗了。烟杆子眼眼咂血的嘴,洋烟把人变成鬼。房子卖了地当了,万贯家财

吸上了(吸完了)。卖儿卖女根断了,把家吸的烂散了。烟杆子眼眼无底洞,

民俗研究2011.3

吸烟落了根要饭棍[10]。

还有的说:“吸烟不是好嗜好,只要上瘾戒不掉。不管家里穷不穷,就是不跟吸烟人。自己种地自担水,宁死不跟大烟鬼!”表现了青年妇女对命运的抗争。也有的反映了旧社会黑暗统治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一首唱抓壮丁的:

年年打仗抓壮丁,干骨头上抽瘦筋。半夜里打门心上惊,保长领人进了村。

朝天打了两三枪,吓得鸡飞狗上墙。天生下的苦命人,翻墙上树没跑成。五花大绑粗麻绳,把人交给了中央军。又挨打,又挨饿,当兵的日子实

难过。丈夫当兵妻悬梁,害得一家散了场。

这些歌同历代文人咏乞巧所表现情绪大不合拍,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妇女真正的心声。她们将此借着欢笑的节日气氛唱出,显然,表现出了两种不谐调的情绪。西和县乞巧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七月七日半夜送巧娘娘到水边焚化,很多姑娘都哭,有的眼睛都哭肿了,第二天不敢回家。

我们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七夕的真正内涵,牛女故事的本来的主题是什么。所以,从南北朝时代一些文人的诗中即可看出,一些女子在七夕之时除穿针乞巧、陈瓜果聚谈、看蟢子之类活动外,也看天河想心事,或者拜月祈愿。南朝梁范云有《望织女诗》,末四句云:“寸情百重节,一心万处悬。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写出了无数青年男女望星月时的心愿。北朝诗人王褒《闺怨诗》:

明镜圆花发,空房故怨多。几年留织女,还应听渡河。

则自南北朝之时,七夕节青年男女、儿童不仅看牛女星,还有听牛女渡河之声的风俗。这同后代很多地方流行的七月七日夜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在初秋静夜之时,总会有风吹鸟动等等的细微声响。

晚唐士人罗隐的七律《七夕》云: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诗中写这个女子在家中的欢聚之后,单独书写自己的情怀(“谢女”指才女,“檀郎”指夫婿或所爱慕的人)。“拜婵娟”即拜新月。宋代诗人胡铨(1102—1180年)的《菩萨蛮·辛未七夕戏答张庆符》词云:“玉人偷拜月,苦恨匆匆别。”虽借以喻朋友之情,但说明当时妇女拜月求夫妻团聚或婚姻如意的情形是普遍存在的。南唐徐铉《禁中新月》一诗中说:“今夕拜新月,沈沈禁署中”,可见即使在法禁森严的后宫也存在这种现象,大庭广众之中表现出欢乐的情绪,私下里又为自己现实的事情所苦恼。这就是由于世俗所允许的、赞赏的乞巧活动同妇女们真正所关心的、动情的并不一致。

可以看出,虽然七夕节的节庆活动在长期封建礼教的规范下被称作“乞巧”,但它的实际内容并不限于乞巧,而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民间,在妇女们的心中它仍然是表现自己情感和愿望的活动。

三、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有关的节俗

七夕节俗流传广泛,各地的节日内容不完全一样,有的地方只叫“乞巧节”,但其中有些节俗明显表现出这个节日同牛郎织女传说的关系。下面先谈谈这方面的节俗。

(一)拜织女星,听渡河声,讲牛女故事,祈请于牛女

我们前面所引南朝范云《望织女诗》中的句子,已可看出南朝之时青年女子看织女、许心愿的情形。更多的是七夕之夜看牛女双星、看银河,想象牛女相会的情形,也借以抒发自己的心愿。中唐诗人清江《七夕》五律前两句云:“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则古代有的地方传说中,牛女渡河是以云为桥的(清江为会稽人),这同鹊桥之说不冲突。北宋张继先七律《京师七夕率赋》前四句云:

七夕风光岂易阑,一年一度巧相干。不惊流星高处过,尽向今宵仰面看。

民俗研究2011.3

杜牧《秋夕》诗中说:“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宋代杨亿《七夕》诗云:

金壶玉漏正迢迢,灵匹相逢在此宵。月魄婵娟乌绕树,河流清浅鹊成桥。云轻天上榆花没,风细炉中麝炷飘。寂寞堪怜观渡女,无眠耿耿望青霄。

诗中以细腻的诗笔描写了七夕夜,女子仰望天空的情景,“寂寞堪怜”四字写出了这些仰望星河女子的心情:看牛女相会,而想自己的心事。所以这首诗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女子看牛女渡河的深层的心理与思想意识上的原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夕》载:七月七日“街市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咸为乞巧”。《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述直隶省宣府镇乞巧风俗说:“七月七日,人家设酒果殽醑在庭院中,谈牛女银河之会。”

因为在传说中牵牛、织女是在这一天相会的,所以民间除了观两星之外,也观银河上飘浮在两星之间的云朵,认为那就是牛女相会所乘的云。北宋强至(1022—1076年)的《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七夕末伏》中说:“待看星桥夜渡云”,便是这个意思。看到天上云朵渡过银河,认为是牛女相会所踩云朵。

北宋长安人李复(1052—?)的七言古诗《七夕和韵》后半写当地的七夕风俗,其中说:

儿童不眠看星会,白光奕奕摇飞旆。整衣低首祝深心,未祝焚香先再拜。瞳眬晓动斗车移,小雨班班怨别离。天上还应分凤轸,人间又喜见蛛丝。

将望星、望云、祝私愿、拜二星及洒泪雨的说法结合起来。南宋吴潜(1196—1262)《鹊桥仙》中说:“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银车飞度。”小孩子处于神话想象的境地,竟以为七夕确实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云车渡过天河。《长安县志》载:“孟秋七月牛女渡河,妇女乞巧。登楼眺望,见五色彩云现为得巧,谓之看巧云。”

湖北《孝感县志》载:“(七月)七日晚看巧云,设瓜果,谓吃巧。吃者,乞之讹音也。”《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第六十五卷据山东志书载,诸城县:“七月七夕各家妇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女皆具瓜果、香饵,拜织女乞巧。”据湖广志书载,公安县“七夕治酒露坐彻夜,谓之观巧云会。”看来这个因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而形成的节俗,传到湖广之后在有的地方其主旨稍被模糊,但仍保留着拜织女、观巧、乞巧等基本的特征。

望天河、牛女星的,不仅是妇女、儿童,也有成年、老年男子。南宋吴芾(1104—1183年)《七夕戏成二绝》之一云:“如何老子临风坐,也望天河牛女星。”从参与人群的类型方面,也就突破了自汉代以来封建统治阶级所限定的妇女乞巧的节庆主题。

从古到今,七夕时妇女儿童至成年、老年男女都望天河,看天河上有云飘过,就认为是牵牛织女渡河相会,反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的深入人心,也证明了七夕节同牛郎织女传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牛郎织女故事的流传过程中,人们将有关情节同节令、天象及其他一些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更增强了这个传说故事的生命力。

(二)关于织女泪、洗车雨和喜鹊因架桥而脱毛的传说

关于喜鹊在七夕之后头上脱去毛,是因为给织女在银河上搭桥所致的传说,产生很早。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据此,东汉时已有此说。由此也可以知道,至东汉之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情节已很细致。隋魏彦深《园树有鹊巢戏以咏之》云:

畏玉心常骇,填河力已穷。夜飞还绕树,朝鸣且向风。知来宁自伐,识岁不论功。早晚时应至,轻举一排空。

由“填河”点出了喜鹊同《牛郎织女》传说的关系,也说到喜鹊能辨风、识岁的灵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鹊知太岁之所在。”又《易统卦》曰:“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见于未风之象。令失节,不巢。”张华《博物志》曰:“鹊巢开口背太岁,此非才智,任自然之得也。”则喜鹊是对节气的感受十分灵敏的一种鸟。

北宋韩琦(1008—1075)七律《七夕》云:“若道营桥真浪说,如何飞鹊尽秃头。”韩琦为相州(今属河南)人,则这一点在当时北方的传说中十分普遍。南宋罗愿《尔雅翼》卷一三也说:“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

民俗研究2011.3

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鹊即喜鹊,古代也叫做“乌鹊”。上面这个说法在民间十分普遍,而且在七夕的一天都看有没有喜鹊。《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云:“织女渡河,使鹊为桥,故是日人间无鹊至。八日则鹊尾皆秃。”北宋强至有《七夕》七言古诗一首,二十八句,其中说:

初因乌鹊致语错,经岁一会成阔疏。牛女怒鹊置诸罪,拔毛髠脑如钳奴。

强至为杭州钱塘人。可见此传说到了江南之地,变为牵牛织女因鹊传错了话,恼怒拔去了鹊头上的毛。

关于洗车雨的传说,前面所引北宋李复的《七夕和韵》中已写到。时间早于李复的张先(990—1078)《菩萨蛮·七夕·般涉调》之一云:

牛星织女年年别,分明不及人间物。匹鸟少孤飞,断沙犹并栖。洗车昏雨过,缺月云中堕。斜汉晓依依,暗蛩还促机。

黄庭坚《鹊桥仙·席上赋七夕》亦云:“别泪作、人间晓雨。”南宋吕渭老《木兰花慢·七夕》云:“桂乡云万缕,更飞雨、洗香车。念密会经年,银潢浪阻,玉露期赊。”另外还有关于洒泪雨的传说。南宋李吕(1122—1198)七律《七夕次韵》云:“鹊桥成后天孙度,雨泣悬知飚驭回。”《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引《岁时杂记》:“七月六日有雨谓之洗车雨,七日雨谓之洒泪雨。”正是说牛女相别,而成人间的雨。《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据山东志书,招远县“(七夕)前后雨则谓之织女泪”,诸城县“俗谓是日织女得嫁牛郎,哭泪多成雨”。

(三)陈瓜果祀织女和供祭织女像风习的形成

《艺文类聚》卷四引汉崔寔《四民月令》:

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和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

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曜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

既曰“祈请”,则是祀其神灵。此所谓“河鼓”,即指牵牛星。宋陈靓《岁时广记》引晋周处《风土记》文字略同,唯特别说到“洒扫庭除,露施几筵”。看来这个风俗从汉代形成后,一直延续不断。开始只象征性地祈请牵牛、织女的神灵,后来便演变为挂画像,再后来有的地方便造人形的织女像供起来。因为要迎神,故“洒扫庭除”;因为要看银河,所以“露施几筵”。则设酒脯时果,一在于贡牵牛、织女之神灵,二在于全家老小或姑娘们在一起欢聚。无论怎样,由之反映出的都是祀织女、牵牛的习俗。张先《菩萨蛮·七夕·般涉调》之二云: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不见渡河时,空闻乌鹊飞。西南低片月,应恐云梳发。寄语问星津,谁为得巧人。

全词写乞巧的风俗,而特别提到“家家尽道迎牛女”。看来这个节俗十分普遍,人们对此也十分重视。五代时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乞巧楼》中说:“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这是七夕乞巧中祀织女、牵牛二星的明确记载。

关于牵牛织女图像,河南南阳的汉代画像石、山东长清孝堂山画像石中都已出现,但都是墓壁中的装饰画。到后来形成七夕节张挂牵牛、织女的像,后来又变为纸和绢做成的立体的供像。地处陇南为秦人发祥之地的西和、礼县一带乞巧所供织女像,都是用模子做成的头面,用纸或绢做成的衣服、装饰。

七夕祭织女,供织女像的风俗,到宋代受到佛教的影响,将织女像同西土传入的泥木偶像相混,称作“摩睺罗”(或作“摩睺罗”、“摩诃罗”、“摩诃罗”)。语本梵语的“摩睺罗伽”。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七夕》:“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内廷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塐,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笼罩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南宋末周密《武林

民俗研究2011.3

旧事》卷三《乞巧》:“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及泥孩儿,号摩睺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直不赀。”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化生,摩侯罗之异名。宫中设此,以为生子之祥。”此风起于唐代,正当佛教兴盛之时,而且由宫中兴起。此后经宋、元、明几朝流行数百年,供摩睺罗的习俗终究未能成为主流,随着“七夕节”自由精神的张扬,又慢慢缩小范围,最后完全消失了。

乞于织女牵牛,则或设其灵位,或不设其灵位。元代熊梦祥《析津志》中载,七月七日:

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女流作巧节令,称曰“子刻节”,觇卜贞咎,宴饮尽欢,

次日馈送还家[11]。

清窦光鼎、朱筠《日下旧闻考》谈七月祀神情形与此相近,同样说到“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并说:“七夕,各宫供像生牛郎、织女,从人、麒麟、象、羚羊、海马、狮子、獬豸、兔、海味、糖果,俱用白糖浇成。”《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据福建志书载,邵武府七月七日“以篾缚为层楼,饰以彩纸,绘牛、女像于其上,下层左、右及后俱蔽之以纸,前一面则蔽之以绛纱,而蓄蟢子(按:即蜘蛛)一枚于其中,谓之巧楼。是夕女子置庭中祀之,瞻拜乞巧。若蟢子结网于其中,谓之得巧”。从文献中看,古代祀织女牵牛已有在七夕节或从七月初开始至七夕节供奉织女、牵牛像的,有的是画像,有的是塑像。这种风俗在甘肃的西和、礼县一带还保留着。甘肃南部的天水、清水、秦安、张川等地及庆阳有些县过去也有,现在基本消失了。西和县与礼县东部几个乡镇,从六月三十日夜即供起织女像,约三尺多高,头面为用纸在模子上一层层糊成,身上衣服为彩纸做成,内以竹子为骨架,穿着花鞋,站在台座上。乞巧活动七天八夜,至七月七日子夜送至河边(西和、礼县和天水西南部多送至西汉水边)焚化,还有手襻(手腕上带的彩丝绳)搭桥等仪式。这该是古老风俗的遗留。这个风俗使“七夕节”具有了较明确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广泛的宗旨,少女们在一起活动,在乞巧之外,自然也通过各种活动以表现自己的生活愿望。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大体供织女像的风气在北方尤其西北为多,而南方较少。至东南、西南一带,主要由客家人的逐渐南迁将此节俗带去,以后慢慢扩散,与当地某些习俗结合起来。有的地方演变为一般的杂果、茶酒相聚,已无明确的乞巧之意。如湖北《孝感县志》载,七月“七日晚看巧云,设瓜果,谓吃巧。吃者,乞之讹音也。至有以食瓜果为咬巧者”。《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据福建志书言罗源县“七夕各家以桃仁、杂果、点、茶相送饮”。有的地方又有淘井的节俗。如福建浦城县“七日食桃仁、淘井”。湖南公安县习俗与之相近。淘井之俗,应是同农业有关。无论怎样,农民只从“牛”和“织”这两个字上,总会感到七夕节同自己的关系。

(四)妇女、小儿解彩索以助鹊桥之渡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据浙江志书,西安县(今衢州市)“七月七日小儿以五月五日所系之彩索,剪之泛以水,置屋上以为鹊桥之渡”。这个风俗起源很早。《西京杂记》卷三载西汉初年,七月七日宫廷中彩女“以五色缕相羁”。陇南、天水一带五月五日在孩子手腕上带手襻,以五色丝线作成,七月七日晚送巧娘娘(织女神)时姑娘们将它解下来,大家的挽结在一起,在附近河边,由两个姑娘将它在河两岸拉起,有几个人烧香点蜡,焚烧黄表,其他的都在河畔牵着手站得整整齐齐,一面前后摆着手臂,一面唱《搭桥歌》,送巧娘娘上天与牛郎相会。男孩子在五月五时戴的手襻也是到七月七晚上才脱去,甩在房上,说是助巧娘娘升天渡河。

甘肃的西和、礼县的乞巧活动从六月三十晚上已开始,七天八夜。从筹备、做准备工作算起,要十多天。而如果从泡巧芽和种凤仙花(备染指甲之用)算起,则前后四个多月。而五月五在手腕上带采索(手襻),到七月七日才解下来作搭桥之物,使乞巧活动在姑娘们和小孩子的心理上,也提前了它前奏开始的时间,延伸了它的过程。

(五)祀织女仪式中的歌舞活动

七夕节祀织女仪式中有歌有舞。宋王禹称(954—1001)《七夕》诗中说:“家人乐熙熙,儿戏舞娑娑。”又金元之际杜仁杰的《七夕》套曲之《《节节高北》中说:“我则见管弦齐动,商音夷则。”则从唐代以来,这个风俗在北方不少地方都存在。至于始于何时,尚难断定。这可以汉代宫廷中的踏歌风俗看到一点影响。《西京杂记》卷三说:

民俗研究2011.3

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欢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

为节,歌《赤凤凰来》,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

羁,谓之相连爱。

看来七夕妇女有歌舞活动,起于汉代。这种风俗到后代延续很久。南宋吕渭老的《木兰花慢·七夕》下阕即写出了当时民间七夕时歌舞欢娱的情况:

家家,竞赏彩茸,穿桂影,醉流霞。渐舞袖翻鸾,歌声缀凤,钗影交加。人间共饶宴乐,算天孙、怎忍遣河斜。莫惜西楼剪烛,大家同到啼鸦。

从其中“舞袖翻鸾,歌声缀凤”可以看出,当时是又跳又唱。

关于跳唱的形式,《西京杂记》中说是“连臂、踏地为节”。今西和、礼县乞巧中,姑娘们的跳唱,也是并排站于神桌前,手牵着手,两手有节奏地向前、后的摆着,双脚相并而跳,一面口里唱,唱的节奏与跳的节奏一致,两面站的姑娘们一起帮唱。这应该是古俗之遗留。

甘肃省西和县县城周围及北部各乡镇,礼县东部的永兴、盐关、祁山三个乡镇,乞巧风俗之盛,全国独一无二。在乞巧的七天八夜之中,过去即使平时家教很严的家庭,也允许女孩子到供巧娘娘的地方去。姑娘们又唱又跳。所唱歌中,除迎巧歌、祭巧歌、转饭歌(最后一天行祭礼,上祭品时唱)、卜巧歌、送巧歌等属于仪式歌,多为自古相传,变化不大,不同乡镇间也大体相近外,各地年年都根据当年的时政、新闻、生活、生产状况,编一些新歌,反映社会新闻,敏锐及时,又直接、朴实。

[1]详见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西京杂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今所见汉人小说》;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一七;洪业:《再说〈西京杂记〉》。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2]卢文弨:《新雕〈西京杂记〉缘起》,抱经堂本《西京杂记》卷首;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张心瀓:《伪书通考》。

[3]丁宏武:《考古发现对〈西京杂记〉史料价值的印证》,《文献》2006年第2期。

[4]《汉武故事》,见《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424-425页。

[5]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

[6]并见赵子贤搜集整理:《西和乞巧歌》,香港银河出版社,2010年,以下所引西和乞巧歌同。西和乞巧歌在每一节唱完之后都有“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作为声词或曰副歌,引文从略。

[7](jiā):陇南一带方言语助词。

[8]碎娃娃:西和方言,小娃娃。

[9]掇浇:抱起小孩让撒尿。一叭嗒:一大片,一大堆。

[10]本首与下首见《西和乞巧歌》附录三,香港银河出版社,2010年。

[11]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佚:《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0页。

(赵逵夫: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中国传统文化之七夕节

中国传统文化之七夕节 摘要:七夕是我国传统浪漫的节日,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七夕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是密不可分的。这天晚上人们会“坐看牛郎织女星”,还会穿针乞丐、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然而这个浪漫、传统的节日似乎快被我们遗忘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将它传承下去,坚守共同的文化财富,担起肩上的责任。 关键字:七夕乞巧牛郎织女 正文: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在这纵贯南北的白茫茫的银河(繁星交汇成的美丽、闪耀、有浪漫气息的的星河)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即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七夕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时天气已经温暖,草木飘香。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七夕原名乞巧节。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诗宋词中,也经常提及妇女乞巧。唐王勃《七夕赋》中写道“贮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唐王建诗中写道“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设有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的《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由此可见,七夕在当时的盛行程度。

七夕总与牛郎织女的传说分不开,也因为牛郎织女这个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七夕才更具有浪漫传奇的气息。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受兄嫂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一天老牛给他出计谋娶织女。到了那天,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唯独织女未穿衣服还在河中。后来织女嫁予牛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很惬意。织女还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临死的时候,叮嘱牛郎把它的皮留下,到急难时披上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传到玉帝和王母那里,玉帝王母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抓走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快要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泣涕零如雨”,隔河相望。最终玉帝王母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 因为这个故事,七夕那晚,人们会仰望星空观看牛郎织女相会鹊桥,或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牛郎织女的故事圣洁、浪漫,他们的爱情矢志不移,忠贞不二。所以后世有许多诗为其赞扬叹息。秦观《鹊桥仙》中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词中赞美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李清照《行香子》中写道:“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劣。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生动的写出了牛郎织女的离别情。生离别比死离别更让人心痛。 七夕这个传奇的节日还有许多别称,如重七、香日、星期、乞巧、女儿节、兰夜、穿针节...... 当然七夕节还有自己的习俗:拜织女、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 、拜魁星、晒书·晒衣、为牛庆生、吃巧果。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习俗,织女是一个聪慧、灵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向她求赐美满姻缘。过去婚姻对于女子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

七夕节民风民俗3篇

七夕节民风民俗3篇 Folk customs documents of 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七夕节民风民俗3篇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七夕节民风民俗模板 2、篇章2:七夕情人节美丽传说 3、篇章3:青岛七夕习俗文档 眼看七夕情人节就到来了,下面小泰精心整理了七夕节 的民风民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篇章1:七夕节民风民俗模板 纵观七夕杂俗,也多与七夕节俗两大主题“乞巧”、 “婚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几乎是从这两大习俗发展出的新的趣味和习俗。 晒书/晒衣裳

正式记载民俗活动的,始自东汉,《四民月令》(成书 于166年)有这样的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曝书和衣裳的习俗一直到明清都还有。 七菜羹/人形彩帛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翦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相遗。”(华胜即花胜, 古代妇女戴的一种首饰, 剪五色绸做成) 天河泪 江浙一带,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 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种生/泡巧 在七夕前几天,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

传统七夕节日的习俗

传统七夕节日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一: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 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 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 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七夕节的习俗二: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 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 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

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 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七夕节的习俗三: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 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 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 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 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 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 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节的习俗四: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 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 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 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中国传统七夕节日意义

中国传统七夕节日意义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传统七夕节日意义,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传统七夕节日意义 在古代七夕,妇女们会在七月初七这天穿针乞巧,七夕情人节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爱情和美好追求。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人们赋予七夕情人节的意义,牛郎和织女打破世俗的标签,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这其实就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虽然受到强大外力的阻隔,牛郎织女最终还是在在每年的七夕得以相见,这体现的是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坚持。 广州七夕节好去处 去纹枰书吧看书 纹枰书吧的主人是个清淡的潮州人,喜欢下围棋,每个晚上,书吧的二楼除了来看书喝茶的,就是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地对弈的高手。架上的书有万多册,好像永远不见多也不见少似的。因为这个主人,以茶会友,遇到聊书能聊出共鸣的,立马以书赠知音,久而久之,主客之间就形成了互赠的习惯。 个人评价;如此“写意”的人生,我也想拥有,只是,很难抽出这样的时间来罢了。 去西关培养气质 从荔湾博物馆的西关风情村到龙津西一带的古老西关大屋,处处散发出幽雅的气质,西关气候温润,树木成阴,青石板铺就的大街,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清幽宜人。广州有句流行了上百年的口头禅,叫做“东山少爷,

西关小姐”。西关小姐天成温雅,由来已久。去那里走走,熏陶一下百年人文,不知不觉间就提升自己的品位和气质。 个人评价;西关那个地方的风情,没有在广州老城区待过的人,是很难理解的,那种文化气息,我感觉很想香港澳门的那些城市小巷的感觉,悠然自得。 去bobo寻找灵感 应元路口的bobo把酒吧、布吧、陶吧、皮吧集于一体。喝着蓝山咖啡,听着爵士乐,玩着泥巴,亲手纺纱织布,最轻松快乐地享受灵感生活。“bobo”取布尔乔亚(bour—geois)和波希米亚(bohemian)头两个字母而来,前者意指中产阶级,后者则含追求自由之意,简单地说,bobo代表嬉雅皮或雅嬉皮。 个人评价;这个“传说中”的地方,我本人没去过,也许还没有想过那样的生活吧。 去二沙岛听音乐 在北京,你必须知道保利大厦,21世纪剧场;在上海,要清楚上海大剧院的具体方位;而在广州,你不可以不知道二沙岛和星海音乐厅。二沙岛称得上是艺术之岛,美术馆,音乐厅,别墅群还有大片大片的草坪,它是小资和艺术的交汇,是浪漫和情调的发散点。 个人评价:以前在中大北门,一眼可以看到星海音乐厅,毕业前一直想去听一次交响乐,但最终也没有拿到免费的门票,这也是毕业后的一大遗憾。 去沙面怀旧 同是西式建筑群,沙面和上海的外滩就有很多出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外滩很热闹,沙面很安静。在沙面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百株参天大

中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

中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精)2020年七夕节是什么时候_七夕情人节的习俗

2020年七夕节是什么时候_七夕情人节的习俗2020年七夕节是什么时候_七夕情人节的习俗 发布时间:2020-05-06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那么,20xx年七夕是什么时候呢?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参阅! 20xx年七夕节是什么时候20xx年七夕节时间:20xx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初七星期一七夕情人节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节的习俗一: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传 统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 后改为阳历7月7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1、一束玫瑰加一盒巧克力 大多数女人在收到一大束鲜花都会很惊喜开心,何况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收到一束代 表浓浓爱意的玫瑰呢,再加上一盒巧克力,甜甜又蜜蜜。虽然这一招不是很有新意,但普 遍适合,如果是不会挑选礼物的男生,建议照这个方法做,不会有问题的啦。 2、送适合女友风格的衣服 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了一件衣服,这就说明衣服对女人来说是可多而必不可少的东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送衣服不仅能送到女友心坎上还很实在哦,会让女友觉得你是个实实 在在的男人。当然如果你的女朋友喜欢惊喜的话,这招恐怕不适合哦,不然会觉得你很闷的。 3、一场浪漫的约会 很多情侣可能在一起久了感情渐渐变的平淡,约会少了,甜蜜少了,一直处于保温状态,七夕情人节可是一个让感情升温的好时机哦。看一场温馨的电影,吃一回烛光晚餐, 或者去游乐场坐摩天轮看夜景,总之,一场浪漫的约会是必须的。 4、制造一场惊喜 惊喜总是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情侣之间的惊喜也是如此,当你看到女友脸上 绽放的惊喜笑容,你也一定会为那样的笑容而感动。 惊喜一:在七夕节前一天找个理由与女友大吵一架,当然要适度的吵啊,然后在七夕 节那天深情告白。这一招有风险,而且有可能会被识破,慎用,哈哈哈哈。 惊喜二:如果你想和你现在的女友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不妨在这一天带她去拍一次 婚纱照,要知道几乎每个女人都幻想过自己穿上婚纱照的那一刻时有多么美好。 5、一条柔软的丝巾 很多人都有丝巾情结,女人也不例外,一方漂亮的丝巾,更显女人的多情妩媚,当然 更让男孩子目醉神迷。当我们在高铁、飞机、轻轨上看到笑容可掬的乘务员,我们发现精 致的丝巾使他们更添一份柔美、柔媚。如果你也有同感,何不在七夕送女朋友一方,让你 的女朋友也拥有一份丝巾魅惑呢。

中国传统节日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简介 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释义: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 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 起源:春节的来历,在中国大约有 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民间最热闹、 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 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 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 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 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 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 春节叫过年。 习俗: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释义: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 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 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 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 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 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 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 “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 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 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 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时间:农历四月五日前后 英文:Tomb-sweeping Day 释义: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 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 明节扫墓。 习俗: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 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 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 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 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 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文:Dragon Boat Festival 释义: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 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 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 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 “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 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 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 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的对比分析(DOC)

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的对比分析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Double-Seventh Festival and The Western Valentine’Day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4月14日

摘要 情人节和七夕节都是与爱情有关的节日,但它们最初都起源于生殖崇拜。情人节和七夕节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不同,情人节在中国已经改变了它的性质。本文通过情人节和七夕节的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异同。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我们应该知道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应懂得更加地珍惜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生殖崇拜情人节七夕节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 I 引言. (1) 一.七夕和情人节的起源与习俗 (1) 1.1起源 (1) 1.2习俗 (2) 二.七夕和情人节的对比 (3) 2.1七夕比情人节有更多的文化底蕴 (3) 2.2情人节的节日氛围远胜七夕 (3) 三. 七夕节和情人节的共同特点 (4) 3.1同根同源:生殖崇拜 (4) 3.2同一主题:爱 (4) 四.重拾七夕往日的辉煌,使之成为中国节日的主流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主题活动方案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主题活动方案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主题活动方案 全市各区、各单位: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激发民族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为更好的展示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魅力,引导广大群众过好传统节日,增强文化自信,促 进满洲里与俄、蒙毗邻地区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在七夕节 来临之际,市文明办决定在全市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主 题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8年8月6日—8月19日 二、活动意义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展七夕节活动彰显七夕节爱情忠贞、勤劳智慧、家庭幸福等文化内涵,深化文明家庭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知传统、尊重传统、 继承传统、保护传统、弘扬传统,形成积极健康的家庭观,倡导追 求爱情美满、家庭和睦的美好生活。 三、活动内容 1、开展“相约七夕,情定终生”主题活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及各级文明单位要广泛开展联谊活动,通过举办交友会、联 谊会等形式,为适龄青年男女搭桥牵线,宣传提倡举办隆重而简朴 的集体婚礼,倡导勤俭节约办婚礼。 2、开展“七夕经典诵读”活动。吟诵古今中外歌颂忠贞爱情、 勤劳智慧等内容的优美文学作品,征集歌颂美好生活、勤劳致富、 家庭和谐的诗文,共同传递爱情甜蜜、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3、各区、各街道、各社区、各单位开展为辖区或单位的金婚老人送祝福活动,召开座谈会,邀请金婚老人家庭子女、文明家庭代表、最美家庭代表、“五好家庭”代表等讲述他们相亲相爱、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故事,弘扬忠贞纯洁、长长久久爱情责任观,引导广大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婚恋观。 4、组织慰问驻满军警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两地分居家庭,关注、关怀有困难的两地家庭,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组织“异地传家书”活动,用中国传统书信方式寄托思念,表达真切情感。 05、旅发委,国门、套娃等旅游景区,各旅行社,在中外游客中组织策划开展“七夕——中华传统节日之美”特色主题活动,向世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四、活动要求 1、开展“七夕节”主题活动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此项目标任务完成好。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2、各类媒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报道方案,在节日期间开设“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专题专栏,制作刊登各单位开展的七夕节活动,多层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传统七夕节相关知识和习俗。 3、各区、各单位于8月19日前,将活动信息、图片上报创建科邮箱:xx,联系电话:zz

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起源

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起源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巧夕、牛公牛婆日、双七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起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七夕节开放类型:中国传统节日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2018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西和乞巧节已经传承了1800多年,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的”七夕”节日民俗活动之一。2018年”乞巧节”被增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2018年,”七夕贡案”更是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郧西七夕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七夕节起源

妇女乞巧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时间崇拜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七夕

走进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七夕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了解七夕节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 活动形式。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5.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1.学生对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1.学生对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提问法导入: 图片导入七夕节 那么大家知道过七夕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一起看一看。 二、走进节日: 1.七夕节的由来

2.七夕节的风俗 三、解释传统节日: 1.古代七夕节又有哪些习俗呢? 2.通过古诗了解古代七夕节。 四、走进古诗,了解七夕节。 1.学生展示自己知道的描写七夕节的古诗。 2.师出示《乞巧》 3.自由读古诗 4.介绍作者并看图理解诗意 5.背诵古诗 五、课堂总结: 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多了一层了解。然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节日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又产生了许多新节日。每当这些节日来临,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欢庆节日。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过西方节日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也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些节日不仅是我们互相联系的纽带、还是促进人间真情交流的扭结,其中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我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七夕节主要习俗-中国七夕节习俗

中国七夕节主要习俗|中国七夕节习俗 下面是为您带来的中国七夕节主要习俗,希望您喜欢! 更多中国七夕节主要习俗请关注节假日栏目! 【中国七夕节主要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 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

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 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

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 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种生求子

传统七夕节活动策划方案

传统七夕节活动策划方案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过七夕节应该尊重传统文化,根据七夕民俗来过。 一、七夕白天: 置巧果。 巧果的做法是: 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二、七夕午时: “投针试巧” 将一盆清水放在阳光下,准备一枚涂有油脂的针,分别将针抛在水面,在张力的作用下,油针会浮在水面的油膜上。水底的针影会多种多样。观看针影可以判断手巧与否(无实际预言意义,仅做娱乐一笑)。按古时的说法,针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等简单形状说明手工比较笨拙,而出现“动如云,散如花”等复杂形态的,恭喜,你是个手巧心细的MM。正午太热,可放在阳光灿烂但不灼人的上午十点或下午三点左右。 三、七夕兰夜: 1.拜月: 七夕兰夜,拜月前先沐浴。树液洗发恐怕现在不大容易,毕竟切树皮萃树液要被视为环保的反例,因此取其意摘采几片树叶放入浴汤中就可以了。沐浴毕,换上轻盈的夏季盛装,推荐民族传统服装汉服,轻盈的纱质裙衫比较符合祭月的气氛。最好姐妹几人聚集户外,设小几案、上置简单时令水果、七夕巧果等,焚香袅袅,轻衫飘飞,静默地对月倾诉心愿。

穿针应巧——最传统的乞巧活动是穿巧针。古时的巧针一般是多孔针,而现在还有待商业开发。现在可将七枚针合并在一起,一次穿过就算胜利。 喜蛛验巧——各人将自己准备的小蜘蛛一只(鉴于晚上抓不太容易,建议事先准备)放在盒子里,一边盖上盖,一边念: “七夕织女赐新妆,挑来蛛丝盒中藏。明朝结成玲珑网;试比阿谁称巧娘”……等第二天观看织网情形。如果又圆又密就是巧兆啦。注意: 记得将可怜的小蜘蛛及时放生。3七夕娱俗 ——染指甲: 对于女孩子,可以动手用天然的方式染指甲。凤仙花染出的丹蔻不仅环保,也要比有机化合物的指甲油有趣味多了。方法很简单: 准备一些明矾,细细研磨成粉末,与捣碎成泥的凤仙花瓣和在一起,敷在指甲上,用布条固定裹好,2天左右就可以了,其间可换敷几次,也让指头透透气。 ——做泥塑: 作为对先人风俗的承袭,做磨喝乐泥偶自然是经典的七夕节物手工。节日的休闲不必总是寄托于商业购买,自己动手学泥塑工艺,本身就是非常有意思的娱乐活动。磨喝乐是佛教护法神的一种,查其貌塑其形,顺带还学习了佛教知识,何乐而不为?自然,泥塑人偶皆为七夕玩具,造型空间本就没有边缘,自己做,和爱人一起做,手把手带小孩子做,泥巴弄到了脸上,快乐留在了心里。商业者也可以开发,让更多更丰富的七夕节日人偶玩具回到我们的街市,回到我们的心中。 4姐妹盟 古时流传有凑齐七位姐妹在月下义结金兰的习俗。据说这天夜里结盟的姐妹会友谊长久。

庆祝传统节日作文七夕节的由来及习俗

庆祝传统节日作文:七夕节的由来及习俗 为大家整理的庆祝传统节日作文:七夕节的由来及习俗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节日作文大全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据说,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之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那时乞巧市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简直成了人的海洋,七夕节是古人最为喜庆的节日。 七夕节还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关。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常受哥嫂虐待,与一头老牛相依为伴。老牛感其善待,面授计谋,教他如何娶织女为妻。有一天,众仙女们到银河沐浴,藏在暗中的牛郎突然拿走了织女的五彩衣。惊惶失措的众仙女穿衣飞,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和女过着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的幸福生活,一年后织女生了龙凤胎。老牛临死之前叮嘱牛

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遇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 老牛埋在山坡上。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织女和牛郎成亲之事,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天神下界 抓回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着一双儿女追去。眼看就要追上 织女,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挥,昔日清浅的银河霎时间变得浊浪滔天,将牛郎织女隔在银河两边。从此,牛郎织女眼泪汪汪,隔河相望。后来王母娘娘准 许每逢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于是人间喜鹊飞上天空为牛郎织女搭桥,谓之鹊桥会。据说在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 在天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 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 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 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所谓七夕节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活动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做些乞巧的小物品,再摆上些瓜果, 赛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但各有各的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此时如 有蜘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太乞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乞巧饭, 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拿来面、菜,一块儿包饺子,把一枚铜钱、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情人节来历的演讲稿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情人节来历的 演讲稿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 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在闽省,广东省及东南亚一带,最时兴于七夕拜七姐。这的确是旧日女儿家的大节日。大部份的省都有庆祝七夕的七巧节,唯大都当作一般庆典庆祝。闽,广省则相当的重视,尤其是广东省,大伙儿摆七凑热闹,十分隆重。 谈到七巧节,不得不提华人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被多情儿女视为爱情的象征。他们的爱情悲剧,在每个华人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会对着暗夜的星空祈祷爱情永恒不渝。 牛郎织女有许多的故事版本,最为人知的是:牛郎本来是民间的一名孤儿。一天,天上的织女和绪仙女下何游戏,在银河洗澡。为牛郎耕田的老牛劝牛郎夺取织女的衣裳,织

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结婚后男耕女织,他们生了一男一女,生活幸福美满。可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的便让天帝给知道,使了王母娘娘下凡来,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就此拆散。牛郎上天无路,后来还是老牛献出它的皮让牛郎上天去。牛郎上了天,眼见就要追到织女, 岂知王母娘娘金簪一挥, 天空出现一道天河,他们俩隔两岸,只能哭泣。后来,他们的爱情让天帝给感动,答应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由鸟鹊架桥在天河相会。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乞巧的仪式源自古代织女桑神的原始信仰这种信仰结合了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的说法,成为了我们今时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间信仰。

2019年12月英语四级翻译传统文化模拟题:七夕节(1)

2019年12月英语四级翻译传统文化模拟题:七夕节 2018年12月英语四级翻译传统文化模拟题汇总 英语四级翻译传统文化模拟题:七夕节 原文: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七夕节(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开始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个节日能够追溯到汉朝,当时对恋人、女孩都是个特殊的日子。这天,女孩会举行仪式,向织 女(Zhinv)乞求智慧、技艺和美满婚姻,所以七夕节还被称为“乞巧节(the Begging for SkillsFestival)”。如今,一些传统习俗已经弱化。人们现在把七夕节当作浪漫的情人节来庆祝,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 参考译文: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has been called Chinese Valentine’s Day since the late 1990s. The festival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Han Dynasty. It was then a special day not only for lovers, but also for girls.Girls would hold a ceremony to beg Zhinv for wisdom, skills and a satisfying marriage. So it is also called “the Begging for Skills Festival”.Today some traditional customs have been weakened. Now the festival is celebrated as a romantic valentine’s day, particularly among young people. 2018年12月英语四级翻译传统文化模拟题汇总

传统节日手抄报素材:七夕节风俗习惯

传统节日手抄报素材:七夕节风俗习惯 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手抄报素材:七夕节风俗习惯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节日作文大全 七夕节的习俗一: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七夕节的习俗二: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

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 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 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七夕节的习俗三: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 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 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 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节的习俗四: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 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 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 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