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华模电报告压控函数(绝对好)

东华模电报告压控函数(绝对好)

东华模电报告压控函数(绝对好)
东华模电报告压控函数(绝对好)

压控函数信号发生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学校:东华大学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1.设计内容及要求 (3)

1.1设计内容 (3)

1.2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 (3)

2. 设计总方案及方框图 (4)

2.1原理方框图 (4)

2.2压控函数发生器设计总方案的选择 (4)

3. 设计方案及数据计算 (5)

3.0 直流电源的设计 (5)

3.1 0~2V直流信号的产生电路 (6)

3.2三角波——方波产生电路 (6)

3.2.1极性变换电路 (7)

3.2.2积分放大器 (8)

3.2.3比较反馈电路 (9)

3.2.4三角波——方波产生总电路 (10)

3.3非线性转换电路(三角波——正弦波) (13)

4. 电路仿真 (15)

4.1三角波——方波电路仿真 (15)

4.2非线性转换电路仿真 (17)

5. 安装调试及问题解决 (17)

5.1参数的确定 (17)

5.1.1压控电路的参数确定 (17)

5.1.2极性变换电路的参数确定 (18)

5.1.3积分电路的参数确定 (18)

5.1.4比较电路的参数确定 (18)

5.2电路连接总图和部分实际波形 (19)

5.3发现与探索(问题和解决) (21)

6. 器件表 (21)

7. 心得和体会 (22)

8. 参考文献 (22)

1、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1 设计内容

压控函数发生器

函数发生器是一种能输出多波形的信号源,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以及锯齿波等波形,而且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较宽,因而在生产测试、仪器维修和实验教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通用信号源。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在了解函数发生器设计原理及构成的基础上,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积分电路以及差分放大电路等器件构成电路,设计完成一个压控型函数发生器。通过改变输入电压,实现信号输出频率的调节,并变换产生方波、三角波以及正弦波。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

1.输出波形:三角波、方波、正弦波

2. 性能指标:

①电源电压:±12V ;

②输入信号:直流信号0~2V;

③输出信号:方波信号-10~10V ,三角波信号±4V,正弦波信号±2V;

④输出信号频率:0~10kHz;

⑤频率转换误差:小于±30Hz;小于±300Hz;

⑥其他要求:输出信号波形均无明显失真。

2、压控函数发生器设计总方案及方框图

2.1 原理方框图

图2-1 原理方框图

2.2 压控函数发生器设计总方案的选择

针对函数发生器的基本原理,本设计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电路共同组成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案。

据2.1所示方框图分析,首先,V i通过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的分压方式得到0~2V的连续变化控制电压。然后由比较反馈电路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积分器得到的三角波,经由比较反馈电路产生方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则主要由差分放大器组成的非线性转换电路完成,其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性。

课程设计中,选择晶体管差分放大电路来完成三角波到正弦波的转换,则是源于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力强的优点,同时作为直流放大器,可以有效抑制零点漂移。

3、设计方案及数据计算

3.0 直流电源设计:220V 电压转换为12V 需求电源电压

使用电源变压器+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12V 工作电压

电路实现:

3.1 0—2V 直流信号的产生电路

采用电阻分压的方式,运用滑动变阻器获得0~2V 连续变化的直流信号。

1AR 运算放

大器组成电压跟随器作为缓冲级,根据其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小的特点,使信号可以接近无衰减的传输到下一级。

不过,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平衡原则可知,在

1AR 的反馈支路上由于没有电阻,会

造成一定的信号传输误差,故在调试阶段可添加一个小电阻来进行误差调整(在实验的实际操作中,该误差可以忽略)。

数据计算:

2

121R U V

R R =?+ (1)

2

max

112

12R U V R R =?=+ (2)

3.2 三角波——方波产生电路

3.2.1、极性变换电路

图3-1 直流分压电路

运用三极管的开关特性,用U4电压控制三极管Q1的导通与断开,当Q1断开(截止),运算放大器AR2电路为同相放大器与反向放大器的结合,U1、U2之间满足关系:

66

211

453

(1)R R U U U R R R =+-?+ (3)

当Q1闭合(饱和),AR2电路则为纯反向放大器,U1、U2之间的关系式应满足关系:

6

21

3

R U U R =-? (4)

根据运算放大电路的电阻平衡原则和极性变换电路仅需改变电压的极性而不改变绝对电压的大小原则,各电阻之间应满足关系:

36R R =; 45R R =; 635//R R R =

故有:Ⅰ、三极管截止时即开关断开时 21U U =

Ⅱ、三极管饱和时即开关闭合时

21U U =-(可以用开关先代替)

因此,当三极管以一定频率在饱和与截止变换时,极性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U 2就为U p-p =2U 1的方波。

图3-2 极性变换电路

3.2.2 积分电路

积分电路可以实现方波—三角波的转换,主要运用电容的充放电原理。 则U 3输出波形即为三角波,根据积分电路的计算有:

3271

1

U U dt R C =-? (5)

同时为保证运算放大器的电阻平衡,电阻之间应满足条件:87R R =。

模拟电路如下

图3-3 积分电路

图3-4 积分电路

3.2.3 比较反馈电路

该比较电路为施密特电路,将三角波

3U 变换成正弦波5U ,由施密特电路原理可知,当

3||||ref U U ≥时,U4将会变换极性。U4为U p-p =2U4的方波,运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

得到仅有正向电压的方波

5U 。其中电压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9

4910

ref

R U U R R =+ (6)

图3-4 比较反馈电路

3.2.4 三角波——方波产生总电路

三角波的幅值:

9

4

910

||ref

R A U U R R ==+ (7)

三角波的频率:

1

71

4ref U f U R C =

(8)

频率公式推导过程:

2

20

711||||||T

ref ref U dt U U R C -=?

21||U U =

1

71

4ref U f U R C =

在运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获得仅有正向电压的方波U 5时,有约为0.7V 的压降,故可得知:

图3-5 三角波-方波产生电路

方波的幅值为|4U |-0.7,其频率与三角波一致。根据课程设计的数据要求可知5U 为已知固

定值,因此可得知

4U 为定值,则当9R 、10R 为确定后,根据式(7)可知输出三角波3U 的

幅值A 为定值,据式(8)所示结果可知输出的波形频率f 与输入的控制电压1U 成线性关

系,即达到电压控制函数发生器输出波形频率的目的。实际模拟图如下:

产生波形如下:

图3-6 差分放大电路——正弦波变换

如图所示,该非线性转换电路主要有差分放大电路组成,差分放大电路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力强的优点,尤其用作直流放大器,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较低的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电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运用差分电路在电压im U ±附近其特性曲线呈非线性,因此利用

这一特性,给以差分放大电路峰值接近im U ±的三角波,则可以产生如图3-7中所示的正弦

波。

运用差分电路来进行三角波——正弦波的转换,为了得到好的波形,在设计中需要注意到:

(1)差分电路的对称性影响传输特性曲线的对称性,且线性区越窄越好。

(2)在调节正弦波图形时,三角波幅度的幅值是关键,其大小应正好使晶体管接近饱和区或截止区。

(3)电路中,电容的主要起隔直流作用,可改善波形。 (4)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要合适,避免图形失真。

4、电路仿真

电路的原理仿真主要运用仿真软件EWB进行,进行该步骤既可以检验原理设计的正确性,也可以帮助理解各分电路的工作原理。

4.1 三角波——方波电路仿真

三角波仿真图形

方波仿真图形

方波与三角波组合仿真图形

4.2 非线性转换电路仿真(三角波——正弦波)

正弦波仿真图形

5、安装调试及问题解决

5.1 参数的确定

参数确定的总原则:在可提供的实验器材基础上,根据所设计电路及所要达到的级数指标要求,确定最佳参数。

在课程设计要求所述的函数发生器的技术指标中,频率变化范围达到10K级,为保证所设计电路可在高频段正常工作,因而所有元算放大器均选用LF353型号,其工作特性,可适应频率大范围变化的电路工作要求

5.1.1 压控电路(图3-1)的参数确定

根据式(1)、(2)的关系所示,结合实际可取V1=12V,R1=5KΩ,R2为1kΩ的滑动变阻器。在其中跟随器电路的反馈支路上中,可以保持稳定的电压输入。

5.1.2 极性变换电路(图3-2)的参数确定

在满足式(3)、(4)所式关系,满足运算放大器工作平衡的条件下,

3620R R K ==Ω,

4510R R K ==Ω。

5.1.3 积分电路(图3-3)的参数确定

积分电路在整个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中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尤其是对工作频率的影响尤为重要,由式(8)

1

71

4ref U f U R C =

可知,在Uref 已定的条件下,频率在已定U1变化区间已定的控制下,其变化范围就由R7、C1来决定,而为了使电路在高频下正常功过,电容C1选择0.1μf ,R7=12.5k Ω。满足C1*R7=1.25*10∧(-6)

学校配的滑动变阻器,既有利于函数发生器,频率变化的精度,又有利于在调试过程中操作的方便性。

5.1.4 比较电路(图3-4)参数确定

比较电路为施密特电路,其翻转电压直接决定了三角波的幅值,有式(7)

9

4

910

||ref R A U U R R ==

+

三角波的幅值,在U4 已定的条件下,仅决定于R9、R10的大小,因而运用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A=4的要求来确定电阻的大小,即满足3 :2要求。所以R9=2k Ω,R10=3k Ω。

5.1.5 差分放大电路(图3-5)的参数确定

在满足运算放大电路正常工作产生较好的正弦波形的同时,满足正弦波的幅度调节范围要求各个器件的取值:

R1、R7为100k Ω的滑动变阻器,

R2=150Ω;(差分放大电路的平衡电阻,直接影响所输出正弦波的对称性) R3=R4=10K Ω;(集电极电阻,为了得到合适的Ic 值) C1=0.1uf;

R5=20KΩ;(选取较大的电阻则是为了使最终输出的正弦波具有较大的幅值变化范围。)R6=150Ω;(差分放大电路的平衡电阻,直接影响所输出正弦波的对称性)

Q1,Q2,Q3为三极管;

R8=5.1KΩ;R9=1.2KΩ。(最关键的!!用于决定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5.2 电路连接总图和部分实际波形:

方波三角波

正弦波实物连接图

总电路仿真图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 由分立元件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熟悉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 设计和实现一个由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和NPN 型晶体管组成的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结型场效应管的型号是2N5486,晶体管的型号是9011。 三、实验内容 1. 基本要求:利用两级放大电路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1)静态和动态参数要求 1)放大电路的静态电流I DQ 和I CQ 均约为2mA ;结型场效应管的管压降U GDQ < - 4V ,晶体管的管压降U CEQ = 2~3V ; 2)开环时,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要大于90kΩ,以反馈电阻作为负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 ≥ 120; 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0s o sf -≈=U U A u 。 (2)参考电路 1)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如图1所示,R 模拟信号源的内阻;R f 为反馈电阻,取值为100 kΩ。 图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 2)两级放大电路的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 g3选择910kΩ,R g1、R g2应大于100kΩ;C 1~C 3容量为10μF ,C e 容量为47μF 。考虑到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应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反馈电阻R f ,见图2,理由详见“五 附录-2”。 图2 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形式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3.3k ?

(3)实验方法与步骤 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 a. 电路图:(具体参数已标明) ? b.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实验方法: 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相应的静态工作点,基本的直流电路原理。 第一级电路:调整电阻参数, 4.2s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DQ 约为2mA ,U GDQ < - 4V 。记录并计算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DQ ,U GSQ ,U A ,U S 、U GD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4s R k =Ω 第二级电路:通过调节R b2,240b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CQ 约为2mA ,U CEQ = 2~3V 。记录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CQ ,U CE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241b R k =Ω c. 动态参数的调试 输入正弦信号U s ,幅度为10mV ,频率为10kHz ,测量并记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s o11U U A u =、s o U U 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o1U s U o U 1u A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记录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实验二由分立元件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熟悉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 设计和实现一个由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和NPN型晶体管组成的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结型场效应管的型号是2N5486,晶体管的型号是9011。 三、实验内容 1. 基本要求:利用两级放大电路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1)静态和动态参数要求 1)放大电路的静态电流I DQ和I CQ均约为2mA;结型场效应管的管压降U GDQ < - 4V,晶体管的管压降U CEQ = 2~3V; 2)开环时,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要大于90kΩ,以反馈电阻作为负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 120; 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0 s o sf - ≈=U U A u 。 (2)参考电路 1)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如图1所示,R模拟信号源的内阻;R f为反馈电阻,取值为100 kΩ。 图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 2)两级放大电路的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 g3选择910kΩ,R g1、R g2应大于100kΩ;C1~C3容量为10μF,C e容量为47μF。考虑到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应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反馈电阻R f,见图2,理由详见“五附录-2”。 图2 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形式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3.3k?

杭电微机原理AD转换DA转换实验实验报告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 术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A/D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模/数转换基本原理,掌握ADC0809勺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系统上电位器提供的可调电压作为0809模拟信号的输入,编制程 序,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三、实验接线图 图1-1 四、编程指南 1. ADC0809的START端为A/D转换启动信号,ALE端为通道选择地址的锁 存信号,实验电路中将其相连,以便同时锁存通道地址并开始A/D 采样转换,其输入控制信号为CS和WR故启动A/D转换只须如下两条指

令:

;ADC0809端口地址 ;发CS 和WR 言号并送通道地址 2. 用延时方式等待 A/D 转换结果,使用下述指令读取 A/D 转换结果: MOV DX, ADPORT ;ADC0809端口地址 IN AL, DX 3. 循环不断采样 A/D 转换的结果,边采样边显示 A/D 转换后的数字量 五、 实验程序框图 图 1-2 六、 实验步骤 1. 断电连接导线,将0809 CS4插孔连到译码输出FF80H 插孔,将通道0模 拟量 输入端IN0连电位器 W1的中心插头AOUT1(0- 5V)插孔, 8MHZ> T ; 2. 在PC 机和实验系统联机状态下,新建实验程序,编辑完成后进行保存 (保存后缀为 .asm 文件); 3. 编译下载; 4. 全速运行,运行程序; 5. 按RST 键退出。 七、 实验程序 DATA SEGMENT BUF DB 6 DUP(0) DATA1: DB 0c0h,0f9h,0a4h,0b0h,99h, DB 92h,82h,0f8h,80h,90h, DB 88h,83h,0c6h,0a1h,86h, DB 8eh,0ffh,0ch,89h,0deh, DB 0c7h,8ch,0f3h,0bfh,8fh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 CODE,DS: DATA ADC EQU 0FF80H ;ADC0809端口地址 PA EQU 0FF20H MOV DX, ADPORT OUT DX, AL PB EQU 0FF21H PC EQU 0FF22H MAIN PROC FAR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ES, AX ADC_S:MOV AX, 00H MOV DX, ADC OUT DX, AL MOV CX, 0500H DELAY:LOOP DELAY MOV DX, ADPORT IN AL, DX CALL CONVERS CALL DISP JMP ADC_S MAIN ENDP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系别: 班号: 实验者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仪器 (3) 三、实验原理 (3)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3) (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5) 四、实验内容 (7) 1、搭接实验电路 (7)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8) 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9) 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10) 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11) 五、思考题 (11) 六、实验总结 (11)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 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 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1台 4.数字万用表1台 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6.交流毫伏表1台 三、实验原理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 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

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由于串联负反馈实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了一个反馈电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了一个反馈电流,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趋势,与此恒压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流稳定的趋势,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 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 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 e,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ERP系列实验报告 东华大学

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4月

一、采购管理系统综述 [选择“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和“库存管理”三个主要子系统之一进行功能综述。] 采购管理子系统功能 采购管理模块主要是由供应商到本公司的业务流程整合。需要运用采购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存货核算系统和应付款系统,连续性操作。通过将在业务进行产生并取得的各项单据汇总到数据库中,从制定采购计划,制作请购单,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到商品入库时产生的入库单,生成商业发票等单据的便捷处理,减少了以往纸质单据的堆叠,提高了单据传递的效率。 采购管理子系统实现的主要业务是普通采购业务。而普通采购业务又包括采购业务、现付业务、结算业务以及退货业务。采购业务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填制并审核请购单、采购订单、到货单、采购入库单等一系列采购单据。现付业务包括填制采购发票(包括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并做现付处理(包括现金、支票、汇票3种形式)。有4种方法可以实现结算业务,分别是在发票页面直接点击结算按钮、自动结算、手工结算和费用折扣结算,运费发票一般选择手工结算。退货业务一般是发生在采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之后,分为结算前退货和结算后退货。 请购单是采购发生之前填制的第一种采购单据,主要用于向上级申请采购商品。在请购单中需要填写请购商品的相关内容(包括商品编码、采购数量、采购单价等),还需要填写业务类型,单据号(可以计算机自动生成)、采购类型等其他单据内容。请购单经过账套主管审核后,方可进行采购单的录入。 采购订单,请购单审核完毕后即可填写采购订单。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直接导入请购单中的相关信息。在采购订单的表头部分需要填写供货单位、部门、业务员、付款条件等来完整一张详细的采购订单,确认无误后审核。 到货单,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采用导入采购订单的方式来完成相关商品信息的录入。到货单的表头信息需要手工填写,确认无误后方可审核通过。如果在验收后发现次品还需要填写到货退回单。 采购入库单,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采用生单的方式使计算机直接生成入库单。生单时要过滤选择需要入库的入库单,勾选“显示表体”,确认生单后要录入入库日期和仓库,填写表头信息,确认无误之后审核。如果需要退货则需要填写红字入库单,红字入库单的入库数量必须是负数。 采购发票,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导入入库单。在发生退货时需要另填写红字专用发票。运费要开具运费发票。 采购结算,生成发票并审核以上各单据后,方可进行结算,运输费用需要进行分摊。如果结算不是一单业务一结,最好不要选在在发票页面结算,可以用其他3中结算方法结算,需要结算的业务可以通过结算单列表检验结算完成。 二、普通采购业务流程 [如果你选择的采购管理系统,则选择采购管理的某一业务流程,如普通采购、直运采购等,进行业务流程的描述,并绘制业务流程图。] 普通采购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公司内部其他部门向采购部门提出请购要求,采购部门业务员向

杭电《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5月25号 序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实验名称:一阶单容上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名称: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实验名称:上水箱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 指导教师:尚群立 学生姓名:俞超栋 学生学号:09061821

实验一、一阶单容上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及其阶跃响应曲线。 (2)根据由实际测得的单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分别确定它们的参数。二.实验设备 AE2000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PC机,DCS控制系统与监控软件。 三、系统结构框图 单容水箱如图1-1所示: Q2 图1-1、单容水箱系统结构图 四、实验原理 阶跃响应测试法是系统在开环运行条件下,待系统稳定后,通过调节器或其他操作器,手动改变对象的输入信号(阶跃信号),同时记录对象的输出数据或阶跃响应曲线。然后根据已给定对象模型的结构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模型中各参数。 图解法是确定模型参数的一种实用方法。不同的模型结构,有不同的图解方法。单容水箱对象模型用一阶加时滞环节来近似描述时,常可用两点法直接求取对象参数。 如图1-1所示,设水箱的进水量为Q1,出水量为Q2,水箱的液面高度为h,出水阀

h1( t ) h1(∞ ) 0.63h1(∞) 0 T V 2固定于某一开度值。根据物料动态平衡的关系,求得: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求拉氏变换,得: 式中,T 为水箱的时间常数(注意:阀V 2的开度大小会影响到水箱的时间常数),T=R 2*C ,K=R 2为单容对象的放大倍数,R 1、R 2分别为V 1、V 2阀的液阻,C 为水箱的容量系数。令输入流量Q 1 的阶跃变化量为R 0,其拉氏变换式为Q 1(S )=R O /S ,R O 为常量,则输出液位高度的拉氏变换式为: 当t=T 时,则有: h(T)=KR 0(1-e -1)=0.632KR 0=0.632h(∞) 即 h(t)=KR 0(1-e -t/T ) 当t —>∞时,h (∞)=KR 0,因而有 K=h (∞)/R0=输出稳态值/阶跃输入 式(1-2)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图1-2所示。当由实验求得图1-2所示的 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所对应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T ,该时间常数T 也可以通过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 图 1-2、 阶跃响应曲线

模电实验七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七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班级:姓名:学号: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认识。 2.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 3. 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仪器及器件名称型号数量 +12V直流稳压电源DP8321 函数信号发生器DG41021 示波器MSO2000A1 数字万用表DM30581 晶体三极管90132 电阻器若干 电容器若干三、实验原理 图7-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图7-1 负反馈放大电路 1、闭环电压增益

V V V VF F A 1A A += i O V V V A =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增益,即开环电压增益。 1+A V F V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改善的程度。 2、反馈系数 F1 f F1 V R R R F += 3、输入电阻 R if = (1+A V F V )R i R i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输出电阻 V VO O Of F A 1R R += R o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A vo ——基本放大器∞=L R 时的电压增益 图7-2 四、 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测量静态工作点 按图7-1连接实验电路,取V CC=+12V,V i0,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记入表7-1。 表7-1 2、测试基本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 将实验电路图按图7-2改接开环状态,即把R f断开后分别并在R F1和R L上,其它连线不动。 1) 测量中频电压增益A V,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 ①以f=1KHz,V S约5mV正弦信号输入放大器,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v o,在v 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V S,V i,V L,记入表7-2。 表7-2 ②保持V 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 L (注意,R f不要断开),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V o,记入表7-2。 2)测量通频带 接上R L,保持1)中的V S不变,然后增加和减小输入信号的频率,找出上、下限频率f H和f L,记入表7-3。 3、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将实验电路恢复为图7-1的负反馈放大电路。适当加大V S(约10mV),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负反馈放大器的A Vf、R if和R of,记入表7-2;测量f Hf和f Lf,记入表7-3。 表7-3

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的作用: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但同时也会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 负反馈的几种状态: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指标的影响。 1.下图为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极阻容耦合放大器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r把输出电压Uo引回到输入端,家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f1上形成反馈电压Uf。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r=Av/1+AvFv ,Av为开环放大倍数。

图1为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极阻容耦合放大器 (2)反馈系数Fv=RF1/Rf+RF1 (3)输入电阻R1f=(1+AvFv)Rf Rf 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输出电阻Rof=Ro/(1+AvoFv) Ro 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Avo为基本放大器Rl=∞时的电压放大倍数。2.本实验还需测量放大器的动态参数,即去掉图1的反馈作用,得到基本放大器电路如下图2 图2基本放大器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模拟实验箱,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伏安表,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条件:Ucc=12V,Ui=0V用直流电压表测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

Us(V) UE(V) Uc(V) Ic(mA) 第一 级 2.81 2.14 7.33 2.00 第二 级 2.72 2.05 7.35 2.00 表3—1 2.测量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实验将图2改接,即把Rf断开后风别并在RF1和RL 上。 测量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输出电阻Ri和Ro。(1)条件;f=1KH,Us=5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s,Ui,UL计入3—2表 基本放大器Us(mV) Ui(m V) UL(V ) Uo(V) Av Rf(K Ω) Ro(K Ω) 5.0 0.5 0.25 0.48 500 1.11 2.208 负反馈放大器Us(mV) Ui(m V) UL(V ) Uo(V) Avf Rif(K Ω) Rof(K Ω) 5.0 2.3 0.14 0.20 87 8.52 1.028 表3—2 (2)保持U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L,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o计入3—2表

杭电计组实验报告10

计组实验十 老师:包健 一、源代码测试模块代码: module Top( inputinclk, inputmem_clk, inputrst, outputreg[7:0] LED, input [3:0] SW ); wireclk; MyButtonmb( .clk_100MHz(mem_clk), .BTN(inclk), .BTN_Out(clk) ); wire [31:0] ALU_F; wire [31:0] M_R_Data; wire ZF; wire OF; wire [31:0]PC; My_I_CPUmy_i_cpu( .clk(clk), .mem_clk(mem_clk), .rst(rst), .ALU_F(ALU_F), .M_R_Data(M_R_Data), .ZFF(ZF), .OF(OF), .PC_out(PC) ); always@(*) begin case(SW) 4'd0:LED=ALU_F[7:0]; 4'd1:LED=ALU_F[15:8]; 4'd2:LED=ALU_F[23:16]; 4'd3:LED=ALU_F[31:24]; 4'd4:LED=M_R_Data[7:0];

4'd5:LED=M_R_Data[15:8]; 4'd6:LED=M_R_Data[23:16]; 4'd7:LED=M_R_Data[31:24]; 4'd8:LED={ZF,6'd0,OF}; 4'd12:LED=PC[7:0]; 4'd13:LED=PC[15:8]; 4'd14:LED=PC[23:16]; 4'd15:LED=PC[31:24]; default:LED=8'b0000_0000; endcase end endmodule 顶层模块代码: moduleMy_I_CPU( inputclk, inputmem_clk, inputrst, output [31:0] ALU_F, output [31:0] M_R_Data, output ZFF, output OF, output [31:0]PC_out ); //wire clk_n = ~clk; wire[31:0] codes; wire [31:0]PC_new; reg [31:0]PC; Inst_Fetch1 inst_fetch( .PC(PC), .rst(rst), .clk(clk), .Inst_codes(codes), .PC_new(PC_new) ); wire[5:0] OP; wire[5:0] func;

模电实验 负反馈放大器

实 验 报 告 一、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SS-7802A 双踪示波器 2、THM-3模拟电路实验箱 3、MVT-172D 交流数字毫伏表 4、数字万用电表 5、负反馈放大器电路模块 6、电阻2.4K ×1;8.2K ×3;100Ω×2 三、原理摘要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图4- 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 f 把输出电压u 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 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 F1上形成反馈电压u f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 V V V Vf F A 1A A += 其中 A V =U O /U i —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1+ A V F V —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2)反馈系数 F1f F1 V R R R F += (3)输入电阻 R if =(1+A V F V )R i R i —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输出电阻 V VO O Of F A 1R R += R O —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A VO — 基本放大器R L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2.本实验还需要测量基本放大器的动态参数,怎样实现无反馈而得到基本放大器呢?不能简单地断开反馈支路,而是要去掉反馈作用,但又要把反馈网络的影响(负载效应)考虑到基本放大器中去。为此: (1)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u O =0,此时 R f 相当于并联在R F1上。 (2)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T 1 管的射极)开路,即令I i =0,此时(R f +R F1)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 根据上述规律,就可得到所要求的如图4-2所示的基本放大器。 图4-2 基本放大器

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路 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工程班级: 组号:指导教师:田明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 N102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一.实验名称: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二.实验目的: 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 学习集成运算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掌握集成运算反馈放大电路、多级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测试方法. 三.实验仪器: 双踪示波器一台/组 信号发生器一台/组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组 万用表一台/组 四.实验容: 设计一个多级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或集成运算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要求如下: 闭环电压放大倍:30---120 输入信号频率围:1KHZ-------10KHZ. 电压输出幅度≥1.5V 输出电阻≤3KΩ 五.实验步骤: 1.选择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一般有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集 成运算负反馈放大电路.

为满足上述放大倍数的要求,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最少需要二级放大,其连接形式有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阻容耦合可以消除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之间的影响,本设计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各级放大器,其组态有多种多样,有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本设计可以采用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对于负反馈形式,有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本设计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形式。 2.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下面是电源输入电路,通过并联两个电容的滤波电路形式,以效消除干扰,保证电路稳定工作,否则容易产生自激振荡。 整体原理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整个电路由三级放大和一路负反馈回路构成,第一级电路是NPN管构成的共发射极电路,通过直接耦合的方式输出给

杭电自动化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 C51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片机技术实验 实验一继电器控制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TC12C5A16S2单片机的最基本电路的设计; 2.了解单片机I/O端口的使用方法; 3.了解继电器和蜂鸣器控制电路以及小电压控制大电压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利用STC12C5A16S2单片机的P1.2、P1.3口作按钮S9和S10输入,P1.0 和P1.1口作开关量输出,并分别控制一个5V的继电器和蜂鸣器。 2.当S9闭合时,P1.0控制继电器闭合并控制灯泡闪亮;当S9断开时,继 电器触电断开,灯泡不亮; 3.当S10闭合时,P1.1控制蜂鸣器闭合并发出声音;当S10断开时,蜂鸣 器不响。 三、电路 四、原理说明 Q1、Q2为9012三极管即PNP型,低电平导通,当S9或S10按下时,相应的IO口拉低,当P1.0或P1.1赋0时即可控制继电器的吸合活着蜂鸣器的发声。 五、程序代码 #include sbit L1=P1^1; sbit L2=P1^2; sbit L3=P1^3; sbit L0=P1^0;//定义位变量 void delay() { int i,j; for(i=0;i<250;i++) for(j=0;j<250;j++);//利用系统时钟,定义延时函数 }

void main () { int n=20; while(1) //不断循环检测 { if(L2==0) //判断S9输入 { while(n--) { L0=0; delay(); L0=1; delay(); //灯泡以2*delay为周期闪亮 } n=20; } if(L3==0) //判断S10闭合 { while(n--) { L1=0; delay(); L1=1; delay(); //蜂鸣器以2*delay为周期发声 } n=20; } } } 实验二 LED轮换点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TC12C5A16S2单片机的I/O电路设计; 2.学习SN74HC573数据锁存输出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利用SN74HC573对STC12C5A16S2单片机的P0进行扩展,驱动LED 控制输出; 2.编写程序,使P0.0~P0.7上的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P2.7控制 SN74HC573芯片的使能; 三、电路

大学《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高等教育《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奥鹏教育中心 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杨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答: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答: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答:1.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2.输出频率:10HZ~1HZ连续可调; 3.幅值调节范围:0~10Vp-p连续可调; 4.波形衰减:20db、40db; 5.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即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为外侧频率计使用。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1.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2.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粗侧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精准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以超过量程范围,需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3.在测量间歇期和实验结束后,不要忘记关闭电源。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__2__×峰值,峰值=__√2__×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 答: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T=1/f f=1/T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0s o sf -≈=U U A u 。 (2)参考电路 1)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如图1所示,R 模拟信号源的内阻;R f 为反馈电阻,取值为100 kΩ。 图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 2)两级放大电路的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 g3选择910kΩ,R g1、R g2应大于100kΩ;C 1~C 3容量为10μF ,C e 容量为47μF 。考虑到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应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反馈电阻R f ,见图2,理由详见“五 附录-2”。 图2 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形式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3.3k ?

(3)实验方法与步骤 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 a. 电路图:(具体参数已标明) ? b.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实验方法: 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相应的静态工作点,基本的直流电路原理。 第一级电路:调整电阻参数, 4.2 s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DQ约为2mA,U GDQ < - 4V。记录并计算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DQ,U GSQ,U A,U S、U GDQ)。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4 s R k =Ω

第二级电路:通过调节R b2,2 40b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CQ 约为2mA ,U CEQ = 2~3V 。记录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CQ ,U CE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2 41b R k =Ω c. 动态参数的调试 输入正弦信号U s ,幅度为10mV ,频率为10kHz ,测量并记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s o11U U A u = 、s o U U 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电压放大倍数:(直接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电压幅值) o1 U s U o U 1 u A 输入电阻: 测试电路:

2018年东华大学控制工程考研最详细经验帖

2018年东华大学控制工程考研最详细经验帖 在这里我就大体写一下我的复习过程,仅供参考。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吧,我本科是江西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考的是东华大学专硕控制工程。 专业课篇 我们信息学院专业课是三选一,分别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以及电路。我选择的是自动控制原理,因为这门课程我本科学的比较好,而且作为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再次精研自控还是很有收获的,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首先参考资料,自控作为控制类的基础课,知识点杂而多,但根据考纲来看是二三四五六章最重要。因此复习时间选择在7月初开始。首先是过一遍基础,把书认真看一遍,每个考纲的知识点做到第一遍是理解的,学校给的参考书是《Modern Control Systems现代控制系统》(第九版)Richard C.Dorf Robert H.Bishop,2002年。《自动控制原理》(下),吴麒,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自动控制理论》,胡寿松,科学出版社,1994年。其中英文教材是东华本科上课教材,但我选的是胡寿松的教材,经典且易懂。这部书一定要精读且把例题搞懂。 第二是复习时间规划,首先呢专业课的分值是和数学一样的,因此战略地位和数学也是一样的,只是难度来说比数学简单点,因此简单,就意味着你的分不能太低,低过头了就是谢谢参与了。有些人总以为暑假后也可以来得及,这种错误太低级了,因从我给的建议是从七月开始,每天至少三个小时复习时间。一直到考试前。 第三是复习方法。首先是教材的使用,我的建议是必须看两遍以上,第一遍首先建立自己已经忘记的差不多的知识体系,顺便温故一下知识点,然后做例题,做习题,根据习题的情况复习和巩固自己的知识。第二遍就是重点根据第一遍的自身情况再着重复习。其次是真题了,真题最能看出学校出题的思路和重点,一定要好好做和复习,最少三遍以上。 复试经验:

杭电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余善恩、孙伟华 实验名称: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全桥DC/DC变换电路实验

实验九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交流调压感性负载时对移相范围要求。 二、实验内容 1.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 2.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本实验采用了锯齿波移相触发器。该触发器适用于双向晶闸管或两只反并联晶闸管电路的交流相位控制,具有控制方式简单的优点。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主电路由两只反向晶闸管组成,见图9-1。 (a) 纯电阻负载(b)电阻电感负载 图9-1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3B组件; 3.NMCL—D3组件; 4.NMEL—36组件; 5.NMCL—18D组件; 6.双踪示波器(自备); 7.万用表(自备)。 五、注意事项 α?时,若脉冲宽度不够会使负载电流出现直流分量,在电阻电感负载时,当< 损坏元件。为此主电路可通过变压器降压供电,这样即可看到电流波形不对称现象,又不会损坏设备。 六、实验方法

1. 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 将NMCL —33B 上的两只晶闸管VT1,VT4反并联而成交流电调压器,将触发器的输出脉冲端G1、K1,G3、K3分别接至主电路相应VT1和VT4的门极和阴极。 接上电阻性负载(可采用两只900Ω电阻并联),并调节电阻负载至最大。 NMCL —18D 的给定电位器RP1逆时针调到底,使Uct=0。调节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偏移电压电位器RP2,使150=?α。 三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合上主电源,调节主控制屏输出电压,使U uv =220V 。用示波器观察负载电压()=u f t ,晶闸管两端电压U VT =f (t )的波形,调节U ct ,观察不同α 角时各波形的变化,并记录α =60°,90°,120°时的波形。 在实验过程中,欲改变阻抗角,只需改变电阻器的数值即可。 2. 断开电源,接入电感(L=700mH)。 调节Uct ,使45=?α。 将三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合上主电源,调节主控制屏输出电压,使220=Uuv V 。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负载电压u 和负载电流i 的波形。 调节Uct 调节电阻R 的数值(由大至小),观察在不同α角时波形的变化情况。记录>α?,=α?,<α?三种情况下负载两端电压u 和流过负载的电流i 的波形。也可使阻抗角? 为一定值,调节α 观察波形。 注:调节电阻R 时,需观察负载电流,不可大于0.8A 。 七、 实验结果 1. 电阻负载,R=450Ω。 2. 阻感负载,L=200mH ,45=?α

东华大学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存储管理问题 姓名:姜元杰 学号:111310228 班级:计算机1102 指导老师:李继云 报告日期:2013/11/2

一、实验概述 1.实验目标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理地分配空间。请求页式管理是一种常用的虚拟存储管理技术。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页 面置换算法模拟设计,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掌握请求页式管理的 页面置换算法。 2.实验要求 1)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指令的地址按下述 原则生成: ●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 ●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 ●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 2)将指令序列变换成页地址流 ●页面大小= 10条指令 ●4页<=用户内存容量<=32页; ●用户虚存容量= 32页; ●在用户虚存中,按每K存放10条指令排列虚存地址 3)计算并输出下述各种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 ●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 ●最佳淘汰算法(OPT); ●命中率=1-页面失效次数/页地址流长度; 输出以表结构输出,行头是页码,列头是对应替换算法。在本实验 中,页地址流长度为320,页面失效次数为每次访问相应指令时,该 指令所对应的页不在内存的次数。

二、实验内容 1.设计思路 总体思路: 设计存储管理类(class StorageManagemen),封装FIFO,LRU,OPT算法实现函 数与各自所需公共或个体数据机构和公共代码部分,实现“TOP-DOWN”的程序设 计思想,增强代码结构性和可读性。 1)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FIFO是最简单的页置换算法,FIFO的页置 换的算法为每个页记录着该页调入内存的时间。当必须置换一页时,将 选择最旧的页。注意并不需要记录调入一页的确切时间,可以创建一个 FIFO队列来管理内存中的所有页。队列中的首页将被置换。当需要调入 页时,将它加入到队列的尾部。FIFO的页置换算法很好理解和实现,但 是,其性能并不是很好。所替代的页可能是很久以前使用的、现已不再 使用的初始化模块,另一方面,所替代的页可能包含一个以前初始化的 并且不断使用的常用变量。 2)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选择最近最长时间未访问过的页面予以淘 汰,默认过去一段时间内未访问过的页面,在最近的将来可能也不会被 访问。本实验实现算法通过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访问字段,用来记录页 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淘汰页面时选择现有页面中值最大 的予以淘汰。尽管各类参考书声明LRU算法为堆栈类算法,但本实验通 过优先队列完全可以实现。 3)最佳淘汰算法(OPT):最佳置换算法所选择的被淘汰页面将是以后永不 使用,或者是在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这样可以保证获得最低 的缺页率。本实验实现算法通过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CPU使用“间隔” ——即表示CPU将在未处理的页面序列中第几步处理到该页面,如果页 面不再被CPU处理,赋值为极大值(INT_MAX),淘汰页面时选择现有 页面中值最大的予以淘汰。本实验同LRU一样,通过优先队列实现。2.主要数据结构

杭电 短学期 单片机 实验报告 2012

自动化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班级09062912 学号09061939 学生姓名瓦达喜 指导教师 学期大四上 完成日期2012.9.9

一、目的 智能仪表课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此后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任务 本次智能仪表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并完成相关的编程工作。 基本任务是利用AT89C51单片机、ADC0809模数转换器等芯片设计一个具有温度测量显示和开关控制输出的装置。 三、温度控制系统具体设计要求 电路设计、软件编程的功能和要求: 1)该装置要求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完成软件编程与实现。 2)用6只共阴极的八段数码管来分别显示工作状态、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温度。如下图所示: 实际温度 设定温度 工作状态:“1”“1”表示开机 “0”“0”表示关机3)用3只按钮来分别作为开机/关机键、温度设定上升键和下降键。 4)用1只LED发光二极管来表示加热器开关量控制输出,所有发光二极管均要求用2003达林顿管或三极管放大驱动。 5)温度设定范围0~99℃,在装置处于开机状态情况下,当实际温度高于等于设定温度时,加热器控制输出“关”;当实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5℃时,加热器控制输出“开”。 6)上电后,自动显示关机状态、设定温度50℃和实际室内温度,这时用户可以设定温度进行设定,但只有在按下启动/关闭键后,控制器正式工作; 在运行期间,若对温度状态进行设定,则控制器按新设定开始。若关机后 (非断电)重新启动控制器,则自动进入上次关机前的设定状态。 7)温度传感器采用AT502热敏电阻(Proteus软件中用滑动变阻器代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