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第一题

材料1

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信行为依然比较普遍,各种商业欺诈、假冒伪劣商品损害着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和破坏。从“三鹿”奶粉事件到最近的“老皮鞋”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诚信危机给社会、人民生活以及企业自身和所在行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值得我们警醒和深刻反思。造成这一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市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社会信用管理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企业诚信的缺失。因此,企业要以“三鹿”奶粉事件为鉴,切实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规范自身行为,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材料2

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经济人”都追求利润最大化,由此演出了一部部市场竞争的活剧,优胜劣汰,效率大增。但追求利润难免导致金钱至上,把精神、信仰物化,把诚信、道德抛弃。面对利润这个“聚宝盆”,手持利益这把“双刃剑”,身处市场这个逐利场,同居社会这个共同体,如何坚守伦理底线,明晰道德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把经济冲动与道德追求、把物质财富与精神境界成功结合起来?一句话,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保持有效的道德调节?这历来是个难题。

摘自网易新闻中心《解决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调节问题》

材料3

近段时间,“最美妈妈”吴菊萍、“90后”孝女孟佩杰、“温州温暖”群体等一个个道德标杆,用自己的言行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闪光,给我们以灵魂震撼和精神洗礼。他们以实际行动启示我们,在物质丰裕的年代,社会公众更应知道德、守道德、行道德。

中华文明绵绵不绝,其根在于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我国商代有“六德”:知、仁、圣、义、忠、和。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宋元时期形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现当代学者将中国道德文化的核心理念归纳为忠、孝、和、礼、义、仁、恕、廉、耻、智、节、谦、诚13个方面。这些道德力量不断传承,在新的时代依然灼灼其华。

……一些人为了挣钱,缺乏诚信,利欲熏心。部分商人为追求经济利益,采取卑劣的手段欺骗消费者,假冒伪劣横行,“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道德是心灵的窗口,大道直行才是根本。践行道德,靠学习教育明德,靠舆论导向树德,靠自我改造立德,靠法规制度护德。这需要积极借助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力量,对善行进行大力传播,对恶行进行无情鞭挞,真正形成正气扬、邪气息的良好道德环境。

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所在,不能坚守和捍卫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就会逐渐失去自我。只有大力弘扬孝、诚、和、廉等传统美德,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耻教育,严格道德规制,把道德修养积淀在血脉中,把追求高尚行为变成自觉行动,才能确保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民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自人民日报《“仓廪实”更需行道德》请回答: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5分)

(2)在当今社会,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5分)

密押答案: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2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的发展。第二,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3分)

(2)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因此,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2分)

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否保持自己特色、走出自己道路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民的爱国精神,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要大力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3分)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第二题

2012年2月17日漫画:叙利亚问题新华社发范建平作

据报道,一些国家通过单边制裁、关闭使馆和驱逐外交官等方式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施加压力,而对该国反对派武装则采取提供资金、武器和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帮助。

材料2

利比亚军事冲突的起因是利比亚国内爆发的社会动荡。面对利比亚的乱局,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早就筹划通过一切手段来推翻卡扎菲政权,但是畏于国际舆论压力,没有立刻轻举妄动,而是积极推动联合国安理会作出授权动武的决议。去年3月17日,安理会通过了批准设立“禁飞区”的第1973号决议,两天之后,法国的战机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轰炸行动。此后,北约的军事行动实际上已经大大超越了联合国的授权范围,把建立“禁飞区”以保护平民的行动演变成以空中打击为手段彻底打垮卡扎菲政权的战争。

摘自搜狐网《西方“新干涉主义”——给霸权主义披了张人权的外衣》

材料3

继安理会否决叙利亚问题决议之后,西方国家日前强行推动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涉叙决议,意图对叙政府施压更大的政治压力,迫其政权更迭。对此,本台评论员指出,这种做法表明西方企图在叙利亚复制“利比亚模式”,是一种“新干涉主义”的体现。其本质是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其目的是输出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价值观,维护西方的战略利益,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西方“新干涉主义”作为一种处理国际问题的方式,正日益显示出对联合国权威与国际关系规则的巨大危害。

摘自国际在线《西方“新干涉主义”危害无穷》(2012年2月12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回答,什么是新干涉主义,近年来的新干涉主义有什么特点?(6分)

(2)面对国际上西方大国的政治压力,中国的态度如何?(4分)

【参考答案】

(1)“新干涉主义”指的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的思潮和模式。(1分)

在当今国际社会,这种干涉主义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以联合国的名义发动战争;第二,全力扶植反政府力量;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配合军事打击;第四,直接插手利比亚“后卡扎菲时代”的政治安排;第五,英法同盟发挥了实质性的主力作用。(5分)

(2)面对西方社会咄咄逼人的气势,中国政府认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任何国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对其侵犯和破坏。这既是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根本保障。(2分)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一直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借口维护其所谓的民主、人权任意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疑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破坏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1分)

其在西亚北非动荡中的种种行径表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一步增强,对世界的影响力仍在继续,弱小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更加难以保障。(1分)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第三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深入实施,区域经济“四大板块”的格局基本形成,区域间均衡协调性持续增强。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东部沿海因外向度高,受影响较大,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日益突出,为“稳增长”增添了信心和动力,并彰显出我国十年来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摘自新华网《统筹区域发展十年见功西快东稳格局渐明》(2012年10月16日)

材料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2010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999年的17.5%提高到的1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由58%提高到68%,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2011年,西部大开发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165项,投资总规模3.1万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多,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同东部地区互动合作取得新进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摘自中国网《科学发展辉煌十年》(2012年09月10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回答,实施西部大开发,统筹区域发展的必要性。(4分)

(2)根据材料回答我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与战略布局。(6分)

【参考答案】

(1)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关系到不同区域间城乡居民能否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社会稳定及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4分)

(2)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2分)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统筹区域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1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议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3分)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第四题

材料1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也是造就中华文化浩瀚弘通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很早,而其完整表述,

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此,虽然孔子是以“和而不同”当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但后人以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而不同”的内涵就远远超出了君子小人之辨了。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正是中国哲学精髓“和而不同”思想的精彩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哲学中“和而不同”实现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5分)

(2)分析材料,结合矛盾原理,分析我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辩证法原理。(5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正确体现了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和”体现的就是矛盾双方的一致性、同一性;“不同”体现的就是矛盾双方的差异性、斗争性。(3分)

只有存在差异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才能推动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如果万事万物都绝对等同,没有任何差别,那就不会有事物发展的动力,世界也就无法存在和发展了。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2分)

(2)和而不同是有差异的统一,即矛盾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的依赖、合作、协调、互助等关系,而不是绝对的差别和对立。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应当努力促进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互助和协调,维持基本的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防止因为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人民内部矛盾激化。(3分)

矛盾的斗争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的差别、竞争、分离等关系,而不是完全等同或绝对的同一。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应当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承认和保持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部门之间在收入、待遇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区域之间、阶层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竞争,防止平均主义思想重新抬头。(1分)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1分)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第五题

【参考答案】

第一,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分)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髙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2分)

(2)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分)

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

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的自主创新成果,我国科技人才已达3200万人,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并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有信心有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是较弱,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科技投入增长滞后于科技发展需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5%左右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相比,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人才总体规模很大,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仍有不小的市场;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如果这些困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制约因素。

摘自南方日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质的跨越》(2012年11月5日)材料2

2012年9月25日,历史将记住这一天——有着1.8万公里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中国,拥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经过科研技术人员6年的艰难攻关,经过造船工人6年的艰辛努力,除了船壳,一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母终于成为涅槃的凤凰,托起了国人的百年梦想。

……

十年艰辛,十年奋进,中国人在科技赛场上奋力赶超,收获了丰硕果实。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应用开发及产业化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多层次的科技力量布局。

“我国拥有的这种完备的科技体系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绝无仅有的,甚至也远远超过一些小的科技强国如芬兰,可与欧美科技强国有一比,这也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正是这种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为未来的学科交叉、集成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研发队伍,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保障。

摘自《瞭望:中国已初具创新型国家实力直面科技挑战》(2012年11月5日)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并结合所学,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分)

(2)结合材料回答我国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6分)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第六题

【参考答案】

(1)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具体如下:

第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1分)

第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1分)

第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1分)

第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1分)

(2)随着世界网络的发展,网络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代名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生活的涵盖面越来越广泛,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分)

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覆盖面广等特点,网络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甚至是网络犯罪等。(2分)

因此,良好的网络生活环境,需要道德和法律来维护。既要在网络生活中要加强文明上网意识,增强网络自律又要借助法律的支撑与调节作用。(2分)

因此,良好网络秩序的形成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1分)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网络自由”随心所欲

“绿色网络”势在必行

材料2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其积极意义业已被历史证明。网络社会发展得好,民众可以从中受益;反之,如果网络空间的状态是混乱无序乃至肮脏丑陋的,那么我们非但无法在网上和谐愉快地交往共存,甚至可能威胁现实社会的健康和稳定。

国家的法治程度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强——可以说,这二者的结合符合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愿景。针对近期由网络谣言而导致的一些网络乱象,将实名制作为一种含有法治意义的他律性的管理手段,确属十分必要。但是,我们同样

不能偏废对公民道德自律的倡导。而事实上,之前一段时间网络出现造谣传谣的问题,恰恰表明我们社会在自律方面存在一些隐患。

在这样一个拿着手机就能上网的时代,人的网络行为确实是太“独”了。只要你自己不说,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没有人知道你一秒钟之前浏览过哪个网页。再以网络谣言事件为例,也许正是因为很多人不能做到“慎独”,谣言的传播范围才会不断扩大。正如萧伯纳所说:“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隐藏着一匹脱缰的野马,如果不去勒紧缰绳,时刻都会有大祸降临。”而假若我们每个网民都能以“慎独”为准则,勒紧缰绳,自觉地抵制谣言,主动维护网络舆论环境,那么,甚至我们可以说,是否实名也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了。

网民们,把网络视为自己的家园吧,保护它、关爱它,让污垢无处藏身,让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谈谈网络生活中应当如何加强社会公德自律?(4分)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活环境?(6分)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第七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30年前的今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2

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持下去。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材料3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摘自《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4分)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6分)

【参考答案】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首先,它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1分)

其次,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1分)

最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分)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分)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虽然最终未能在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但他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后来者,却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从内容上、理论上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莫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的探索上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第二,毛泽东探索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第三,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3分)

探索是一种开拓,总会有成功和失误,探索本身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毛泽东在一些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为后来者在同一问题上的成功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正如邓小平所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关系。(3分)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第八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时,中国民主同盟等主张“以民主的方式争取民主,以合法的行动争取合法的地位”,并表示要走中间路线。

摘自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材料2

查民主同盟勾结共匪,参加叛乱,早为国人所注意,不得不采取适当处置,已将该“民主同盟”宣布为非法团体,今后各地治安机关对于该盟及其分子一切活动自应依据“妨碍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及“后方共产党处置办法”严加取缔,以遏乱萌,而维治安。

摘自《国民政府内部发言人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的声明》

材料3

民盟方面,现在应该得到教训,任何对美国侵略者及蒋介石统治集团(或其中的某些派别)的幻想,都是无益于自己与人民的,应当清除这种幻想,而坚决地站到真正的人民民主革命方面来,中间的道路是没有的。

摘自新华社《蒋介石解散民盟》(1947年11月6日)

材料4

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抗争,一次次的失败。血的教训表明,依附西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实现现代化之路是走不通的,依靠资产阶级革命派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是走不通的。“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中国的现代化靠谁?又该从何处开始?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向中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通过社会主义独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的全新道路,黑暗中的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新的转折,走向新的方向。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汇集到社会主义旗帜下。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问题的解决中,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开创了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整个制度层面和社会结构上的障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为什么说在中国道路的选择问题上,“中间道路是没有的”?(4分)

(2)结合材料,简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6分)

【参考答案】

(1)“中间道路是没有的”,这是由中国的国情以及国际环境决定的。(1分)

尽管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真诚地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也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是独裁专制的政权,为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排斥、镇压一切先进的思想。前者扼杀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后者在抗战胜利前后,封杀了中国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希望建立的英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断然拒绝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包括蒋介石集团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2分)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分)

(2)中国共产党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这是因为:

首先,地主阶级和买办大资产阶级主张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的方案,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2分)

其次,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的实际,也没能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这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2分)

最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建国方案逐步地获得了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由此成为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2分)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第九题

材料1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有关专家表示,“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其中一大亮点就是首次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纲要中,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约束性指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摘自经济日报《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11年4月8日)材料2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十年,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大标志性的举措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确定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我们把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显著下降,今年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等检测指标。森林覆盖率由2003年的18.21%上升到2011年的20.36%,发布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共同带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下,积极开展应对气侯变化的国际合作。

摘自温家宝在2012年夏季天津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阐述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4分)

(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谈一谈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分)

【参考答案】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比如材料1所阐述的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就体现了此概念。(2分)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十二五计划提出的绿色发展实质上就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2分)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2分)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2分)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密押十二题---第十题

材料1

恩格斯:“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材料2

李瑞环:“我们的目标在哪里?动力在哪里?智慧的源泉,是非的标准,克服困难、坚持原则的勇气在哪里?统统在这里,在为人民靠人民之中。”

材料3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材料4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1 / 13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15% B.75% C.100% D.125%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B.多放平衡,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

2013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单选题

2013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单选题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普遍状态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衡量尺度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C 【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

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D 【解析】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 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答案】C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读(最终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TTYfEF7HgZ A.运动的普遍状态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衡量尺度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C 【解读】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TTYfEF7HgZ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TTYfEF7HgZ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D 【解读】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 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TTYfEF7HgZ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TTYfEF7HgZ 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TTYfEF7HgZ 【答案】C 【解读】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对于二者都是一样的,C为正确答案。TTYfEF7HgZ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单选: 马原单选 1.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 A. 运动的普遍状态 B. 运动的内在原因 C. 运动的衡量尺度 D. 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2.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A. 因果联系 B. 必然联系 C. 主观联系 D. 本质联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联系。 该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 3.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 A. 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B. 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 C. 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 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商品二因素。 该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对于二者都是一样的,C为正确答案。 4.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25万元,假定其资本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 100% B. 75% C. 50% D.12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剩余价值率。 该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m,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是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主观题答案解析

34题:(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6分)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4分) 答案:(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两事例体现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认识对实践能动的反作用(或指导作用)1、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着实践的进行,使实践具有了自觉的能动性。人的实践是一个主动改造对象的能动过程,而要能够主动有效地改造对象,就必须首先对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有所认识。正是理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赋予实践以自觉的能动性。2、通过已有认识确定人实际的需要对实践过程起着导向作用。同动物单纯的生理需要不同,人的需要是一种被理解的自觉的需要。通过对人实际需要的自觉认识,正确制定实践目标使实践具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避免了实践过程的盲目性和单纯经验的狭隘性。3、认识对实践的可行性论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和浪费。实践是人同对象的一种客观的物质交流过程,也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运用过程,只有通过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而对实践的可行性作出必要的论证,才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取得成功。4、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深入认识和理论创新而不断调整实践过程,从而引导实践向纵深发展。实践所能达到的程度与人对对象的认识程度是一致的,只有不断加深对对象的认识才可能不断加深对对象的改造。认识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和发展认识,而不断发展的认识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不断进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统一起来。5、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两面性。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有可能导致实践失败。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自己的设计"向"改变生活"的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实践在认识指导下进行,要把源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实现认识飞跃到实践的决定性环节。所以"设计"一定是为了改变生活,也一定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 35、(1)后陈村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保证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2)第一个村监会的建立对推动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启示? 答案:(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党政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2)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的主要内容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制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36、(1)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分)(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6分) 答案:(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2013年考研政治分析题重点总结

文章来源:万学海文 1.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和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实际上是否定道德的历史和发展。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虚无论”只承认中国传统道德的个别性和特殊性,而否定其一般性和普遍性,实际上割断了道德的历史继承性。 请回答: (1)如何评价材料中提到的两种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观点?(5分) (2)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有什么特性?我们对其应持的态度是什么?(5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2012,皮鞋很忙……这是目前网上热传的段子,它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不免也有些淡淡的悲凉。中国的食品安全竟会到如此田地? 摘自凤凰网2012年6月8日 材料2 “2011年,侦破食品安全类犯罪案件5200余起,抓获涉案人员7000余人,286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缓。”这一食品安全整治的“战绩”公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人们在对“整治风暴”拍手称快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食品安全问题多发频发的担忧,对保卫餐桌更加强烈的期待。 摘自《辨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和材料2,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不利因素。(4分)

2013考研政治参考答案(完整版)

2013考研政治参考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 1、C.运动的衡量尺度 2、D.本质联系 3、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4、D.125% 5、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A 社会效益 7、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8、A.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9、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10、D.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1、B.诚实守信 12、C.改革创新 13、B.社会价值 14、C.司法调解 15、C.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16、D.以和平方式调解或解决国际争端或局势 二、多项选择题 17、A.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18、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社会X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9、A.资本就是人格化的资本 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值 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0、A.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B.职工终身雇佣制度 D.职工持股制度 21、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认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C.改革有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 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22、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C. 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D.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3、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B.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C.独立自主自办教会 D.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24、A.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区域间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C.不同区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 25、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2013考研政治冲刺模拟题答案解析

2013考研政治冲刺模拟题答案解析 以下是笔者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3考研政治冲刺模拟题答案解析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单选择: 1. 答案C 「解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的具体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和原理适用范围的不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哲学原理适用于整个世界的一切领域。具体科学则只适用于整个世界的某个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二者都是研究世界本质规律的科学,故答案A错;哲学不能包括全部具体科学,因此不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答案B错;作为研究世界本质规律的科学,二者都是理性的认识,都具有抽象性,不选D选项。 2.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的把握和确认。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唯物主义的共同原则都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都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但在解释”物质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无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还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把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因此都不能从根本上战胜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规定了物质范畴,并将社会历史现象也纳入这一范畴,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确认和把握。在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即承认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原则。但是在回答世界统一于哪里,即世界的一个本原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了分歧。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世界的一个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一个本原是物质。但是在解释”物质”本原是什么,在唯物主义阵营内部又产生了分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共同局限在于,都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结构作为世界本原了。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规定了物质范畴,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题中所给出的四个选项,C和D 明显是错误的,一般考生都能确认。问题会出在A项上,有

2013年考研政治考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背分析题汇总

2013年考研政治考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背分析题汇总 一、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辛亥革命后,接受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寻救国救民道路。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有了用先进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出现焕然一新的面貌。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国内某些新潮作家、剧作者热衷于为历史翻案,他们在作品中为没落、腐朽的清朝末年代表人物慈禧唱挽歌,为自称是大清王朝裱糊匠的李鸿章唱颂歌,为用权谋推翻帝制又重登九五之尊的袁世凯唱赞歌,好像这三人真成了清末民初第一等大英雄,而孙中山在他们笔下却成了“搅屎棍”——总把袁世凯做的“好事”给搅黄了,甲午海战的英雄不知哪里去了,抗击外国侵略的义和团运动被污蔑成无知的群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不见了,辛亥革命牺牲的军民也变成了袁世凯等人手中的玩偶……这些人鼓吹“告别革命论”,否定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意义,极力渲染“革命不如改良,改良不如渐进”的观点。在他们眼里,革命等同于破坏,只有改良才能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成果。他们的结论是:一切志士仁人发动的历次革命都是错误的;孙中山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而建立的同盟会、国民党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的前仆后继的革命则更是错误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王朝柱书写辛亥难度最大,批“告别革命论” 者天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辛亥革命精神的关系。 (2)结合材料2,对所谓的“告别革命论”进行简要评析。 【答案要点】 (1)辛亥革命是促成中共诞生的历史启动点。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从正反两个方面,为五四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字号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C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解析】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答案】D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解析】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对于二者都是一样的,C为正确答案。【答案】C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15% B.75% C.100% D.125%

2013考研政治真题完整解析版

2013考研政治真题完整解析版这篇关于2013考研政治真题完整解析版,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C) A. 运动的普遍状态 B. 运动的内在原因 C. 运动的衡量尺度 D. 运动的存在方式 考点: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2.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A) A. 因果联系 B. 必然联系 C. 主观联系 D. 本质联系 考点:因果关系。 3.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

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C) A. 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B. 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 C. 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 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考点: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B) A. 100% B. 75% C. 50% D. 125% 考点:剩余价值率的公式与资本有机构成的公式。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立足点是(D) A. 相互借鉴,求共存异 B. 多元平衡,共同发展 C. 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D.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考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6、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及泵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始终坚持放在首位的是(C) A. 繁荣文化市场 B. 经济效益 C. 社会效益 D. 创新文化体制 考点:公益性文化事业。 7、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B.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C.国民收入 D.财政收入 9.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10.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同志在同华北记者团谈话时,讲了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巨人安泰是地神之子,他在同对手搏斗时,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不断吸取力量,所向无敌;但是,只要他一离开大地,就会毫无力量。他的对手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这一特征,在一次搏斗中突然把他举到半空中将他扼死。刘少奇借用这一神话故事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 C.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D.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1.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下列选项中,即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原则的是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助人为乐 D.勤俭持家 12.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激发社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 2016年研究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16年的同学们可以稍作休整,养精蓄锐后备战复试。对于备考2017年考研的同学们来说,真题是最具参考性的指导资料,精确的真题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找准复习方向,不走弯路,直击考试重点,轻松考研。博仁考研老师为备考2017年研究生同学们整理出2016年政治考研真题,解析及答案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百喻经》中有一则谚语,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谚语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去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 A,200% B,50% C,100% D,20%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

2013考研政治考题—马原单选题(含解析)

2013考研政治考题—马原单选题(含解析) 2013年全国研究生考试1月5-7日进行,中国教育在线后及时公布考研试题、考研试题答案以及考研试题解析。请广大考生家长及时关注,同时祝广大考生在2013年考研中发挥出水平,考出好成绩! 单选:马原单选 1.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 A.运动的普遍状态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衡量尺度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

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A.因果联系 B.必然联系 C.主观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联系。 该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15% B.75% C.100% D.125%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B.多放平衡,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始终坚持放到首位的是: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C.繁荣文化市场 D.创新文化体制

2013年考研政治答案解析

2013年考研政治答案解析

2013年考研政治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2.【答案】D 【解析】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对于二者都是一样的,C为正确答案。 4.【答案】D 【解析】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m/v,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一样的,都是25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c:v=4:1,全部预付资本c+v为100万元,所以可变资本v为20万元,因此剩余价值率m’=25/20=125%,D为正确答案。 5.【答案】D 【解析】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6.【答案】C 【解析】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013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免费版)

2013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之毛中特变化综述 2013年考研政治大纲终于在广大考生的殷切期盼下在金色9月露出庐山真面目,与大家见面了。为了使考生在2012年政治考试中取得高分,下面我们给大家深度解析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给大家掌握学习这门课程的科学实用的复习方法,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今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发行的《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一书中,各重、难知识点的典型命题的分析,对同学提升应试能力有极好效果。 一、2013年考研政治的分值和题型结构 今年是考研政治大变的第三年,沿袭了2010年以来的分值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8%;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可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占30分,确立了它在考研政治中分数第一的王者地位。 再来看一下2012年考研政治的题型结构,仍与2010年、2011年一样,包括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多项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分析题50分。我们认为分析题题数与考查特点会与2010年、2011年保持一致。2012年的分析题特点仍是五门课五道大题,每门课一道大题的格局,没有跨课程的“组合式”命题,也没有“当代”任选题的出题方式,每题10分,共50分。 以上是对2012年考研政治的分值和题型结构的总体概述,下面我就给大家专门谈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大纲变化、命题特点和学习方法。 二、2013年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变化 2012年考试政治大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只有两处变化:第一处变化时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删去,此变化说明建国初期我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出现的弊端不再成为考研政治考查的内容,反而更加凸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建议考生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二处变化是把“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删去,原因在于该内容离学生生活甚远。总体来看2012年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考试范围与2011年保持一致,因此,我们认为2012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的考查范围和命题特点与2011年应是一致的,不会有太大出入。

2013考研政治之风中劲草十八大考点

风中劲草十八大考点抢先记 1、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人们能去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和谐相处的局面。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8、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9、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 11、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