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大学毕业生

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

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2013年全国高

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

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

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2014年

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而2014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

业倒闭,而在2011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生,这样一来,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

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

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中

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

场的结合。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

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

观念落后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

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

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

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

“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

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

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

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

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

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

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

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四)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

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

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

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

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

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

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五)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

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

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

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六)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

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

“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

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七)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

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

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

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

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

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

化改革来完成。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

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

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

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

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

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

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

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

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

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

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

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

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

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

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

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

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

展机构职能。不仅要管理就业工作,还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

的研究,掌握该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

导工作方案。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涉及到学校

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

才能充分就业。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将就业

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

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

业工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

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将就业指

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

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

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不要把

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

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

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

(五)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

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

手能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

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

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

地区由那些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

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大学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总之,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解决此问题,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应对市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更新就业观念。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益突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通过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政府、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提供有效参考。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不断呈下降趋势,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目标,跟风现象严重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尽管大学生非常重视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2、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且,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总结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总结报告

————————————————————————————————作者:————————————————————————————————日期: 2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随着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因而大学生求职之路不轻松。为了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大学生必须早做准备。现今,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准备 情况,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我们组织了这次实践调查,以便为广大同学在求职时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 目录 社会实践方案拟定书 (1) 社会实践调查日志(一) (4) 社会实践调查日志(二) (6) 社会实践调查日志(三) (7) 社会实践调查总结 (9) 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24)

4 社会实践方案拟定书 调研背景: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但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从2008年起,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了61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从数字看来,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毕业生重视,但一半左右的毕业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找到工作,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的理想化、浮躁的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很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1、调研题目: 关于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的调查 2、调研时间: 2010年5月9日至2010年5月16日 3、调研地点: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 4、调研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如潮般涌入就业市场,数量越来越大,几乎每一个毕业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业的恐慌。大学生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新的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危险。面对这么严峻的形势,我们大学生应该做怎样的准备去规划未来呢?为了给我们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准备情况信息,帮助我们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涯,为就业做更加充分的准备,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就业准备,我们特别利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这次调查。 5、调研主要内容: 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 6、调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了解,(2)大学生求职时对各种工作因素的考虑, (3)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知,(4)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情况, (5)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期望。 7、调研拟采取的方法: 从多方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现状,采用分发调查问卷的形式具体了解河北工业大学

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421 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Employment assistance measures for 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 敬爱的党组织: 今年暑假,学校实行了夏季小学期制度。我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有价值的学习和实践。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在人民网、《国际商报》分别实习;二是参加学校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并最终获得了中国传媒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三是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参加国家人事部翻译专业资格(catti)三级口译培训。这个暑假过得紧张而又充实,自己的思想认识也日趋提高。 暑假前,我送走了09级的师哥师姐们,她们的脸庞上流连着对校园的不舍,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失措。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们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危机。“就业难”已经成为了普遍呼声。师哥师姐们的毕业去向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窒息的就业压力、不同走向的毕业就业结果,启发的不仅仅是毕业生,同样也是我们这些在校学生。那么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暑期实践,就这个问题写一篇思想汇报给党组织。 首先,必须夯实基础,学好专业知识。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关系。理论知识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历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学习机会,认真系统地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掌握足够的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1

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2003年为首次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的第一年。从2003年之后,大学生每年的毕业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就业情况却未逐年好转。本文从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出发,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建议 1.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我国的大学生从1999年的首次扩招以后,在2003年第一次扩招的大学生毕业到现在不过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里面,大学生的就业存在一定的趋势。大学生就业总体的情况并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好转,伴随着大学生的就业难,还出现了城镇失业率上升,民工荒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主要的就业问题为供需的结构性失衡,劳动就业市场不完善,统一的就业指导体系尚未建立。下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趋势做以说明。 1.1大学生需就业人数的发展变化 2003年到现在,我国大学生的毕业数量总量一直在增加,但是就业状况却不佳。下面为2003年到2012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需就业的人数情况概览。 图1:2003-2012年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规模变化

2003--2012年的高校毕业生总数分别为212、280、338、413、495,559、611、630、660、680万人,但是每年的一次就业率基本在70%—75%之间,一次就业率不高。很多大学生都是在毕业之后半年左右才能找到工作,且大多对找到的工作还不是很满意。对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34%的人毕业半年内就离职。2011 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的人群中,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和薪资福利偏低(22%)。毕业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就业率没有那么理想,加上以前未就业的人数,以及每年大量的城镇失业人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甚乐观。据统计,2011年,城镇登记的失业人数为3267万人,再加上农村每年向城市转移的富裕劳动力,可以看出,今后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据估计2013年大学生的毕业总人数将达到699万,逼近700万大关,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翼说,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比2012年严峻一些,这主要是因为社会新增加的白领工作岗位比较有限,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一路走高,特别是对那些通过在职教育获得高学历的毕业生来说,形势将更为严峻。 1.2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意向 在大学生毕业生数量一路走高的情形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还存在一定的选择取向,2010年有调查研究表明,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垄断性国有企业是本、专科毕业生心目中最受亲睐的就业单位,而一般竞争性的单位,如民企、非垄断性国企选择的比例较低。下面为当时统计出来的结果: 图2: 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

大学生就业问题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 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2.1 高校扩招。 2.2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7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2.3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2.4 教育机制的弊端。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 3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国家方面。 3.1.1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3.1.2稳定的就业环境。制定法规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例如: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要切实关心这些毕业生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在基层大有作为。 3.1.3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上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够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 3.1.4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院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 3.1.5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基层,到中小公司,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3.1.7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使他们是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 3.2 教育机构方面。学校应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3.3 社会方面。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 3.4 大学生自身方面。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要有创新能力。培养责任意识。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篇一:《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同学 首先,对您能拨冗回答我们的问题表达诚挚的谢意,我们是菏泽学院社科系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其可行性对策研究组的成员,我们向您承诺我们所作的调查是匿名的,我们将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绝不泄露任何个人信息。再次对您的支持与合作表示由衷的谢意,祝您一切顺利! 1、性别(1)男(2)女 2、您就读或毕业的院校属于(1)一本(2)二本(3)三本 5、您的家庭属于(1)农村(2)城郊(3)城市 7、您父母亲的职业是(1)农民(2)工人(3)干部(4)专业人员(5)其他

9、您对女大学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态度 (1)非常认同(2)认同(3)中立(4)不认同(5)非常不认同 10、您对“男性以社会为主,女性以家庭为主”的态度 (1)非常认同(2)认同(3)中立(4)不认同(5)非常不认同 11、您理想的工作单位是 (1)外企或合资企业(2)私营企业(3)民营企业(4)国有企业(5)政府机关 12、您选择上述职业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1)单位的薪酬福利待遇(2)职业的社会声望(3)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4)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能发挥自己的特长(5)行业的发展前景

13、您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比男大学生就业困难吗? (1)是(2)否(3)不一定 15、您在面试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外表形象上的要求(1)是(2)否 15.1 如果有,请问具体的要求是(可多选) (1)身材要求(身高、体重)(2)相貌漂亮大方(3)仪表气质 16、您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是否遇到不公平现象(1)有(2)没有 17、您如何看在求职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现象 (1)很严重(2)严重(3)一般(4)不严重(5)极少见 17.1如果有,您当时的反应是 (1)当场提出质疑并与之评理、讨说法(2)到有关部门去投诉 (3)找同学、老师帮忙(4)无奈、气愤、自认倒霉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初探

2012年第23期总第325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232012Sum No.325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初探 王玉彬(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面临的现状方面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顺利就业。[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9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3-0163-03 [作者简介]王玉彬(1963— ),山西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 流” ,而且一年“寒”过一年,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要求 :“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表明了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极度重视。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和现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持续增长,按照GDP 增长的百分比来算,毕业生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GDP 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加之各种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就业问题和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高校扩招讲,目前高校大学毕业生达到700余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随之大大增加,这是因为:一是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育成本,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由于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巨大的经济投入迫使大学生和其家庭把毕业后的经济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些全家举债助读的学生更加迫切地希望获得高薪和具有发展前途的职业,就业预期的提高,无疑带来了就业的压力;二是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容纳能力角度看,普通高等教育过快增长造成大学生贬值现象;三是扩招导致的教学班级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从金融危机讲,大型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 培养与培训员工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因此,在招聘的时候 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择优录取。中小企业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经济危机对我国产生影响,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形势也不容乐观,大学生将因此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同时由于企业利润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将可能少招应届毕业生甚至大规模裁员以缩减成本,这无疑对本就低迷的就业市场产生不小的冲击。这些因素无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带来的就业压力 随着大多数高校招生的扩大,最终变为学科专业规模的扩大,这就更加凸显原本学科专业结构存在的弊端。由于规模扩大,原来只是局部存在的问题就变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冷门专业就业相对困难,扩招以后变得更加困难;有些专业设置过时、过偏,扩招以后会影响到更多的学生,培养出的学生适应性较差。高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非常突出,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某些专业过剩致使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三)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带来的就业压力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就业空间的狭窄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提供了条件。有的用人单位设置的招聘岗位,本科大学生甚至大专 生已经足够胜任,但其往往一味地给自己树“金字招牌” ,体现领导在形式上对知识的尊重,纷纷打出“招研究生” · 361·

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

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 大学生通过就业帮扶措施,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切忌好高骛远。下面是小编整理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今年暑假,学校实行了夏季小学期制度。我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有价值的学习和实践。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在人民网、《国际商报》分别实习;二是参加学校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并最终获得了中国传媒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三是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参加国家人事部翻译专业资格(catti)三级口译培训。这个暑假过得紧张而又充实,自己的思想认识也日趋提高。 暑假前,我送走了09级的师哥师姐们,她们的脸庞上流连着对校园的不舍,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失措。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们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危机。“就业难”已经成为了普遍呼声。师哥师姐们的毕业去向也是“几家欢乐几

家愁”。窒息的就业压力、不同走向的毕业就业结果,启发的不仅仅是毕业生,同样也是我们这些在校学生。那么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暑期实践,就这个问题写一篇思想汇报给党组织。 首先,必须夯实基础,学好专业知识。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关系。理论知识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历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学习机会,认真系统地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其他素质,为将来就业准备基础。在《国际商报》实习期间我认识到,很多用人单位其实非常缺人,他们求贤若渴,他们缺少的是理论基础扎实、做事认真严谨的精英人才。而现在很多的毕业生知识不够全面,专业不够精通,思想不够深刻,故造成了就业难的现状。同时我们必须重视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在完成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多利用空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进行各种实践或者实习活动。今年暑假的实习以及社会实践也使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优劣势,对自己有了更加全面、清醒的认识,为自己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更好地深化与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领域单一。 ?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虽报名门槛抬高、基层艰苦岗位增多,但仍吸引了全国141万名大学生报考,“国考”竞争比达64:1。都知道考“国考”就像买彩票一样,即便那么难,但是每年都有好多大学生挤这条“独木桥”。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求稳定的心理,他们往往对工作时间固定、双休日稳定、工作压力较少、工作环境舒适等一些岗位比较“上心”,所以找工作时挑肥拣瘦,更多的愿意去党政机关、大公司、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就业。 ?2、就业地区集中。 ?在我国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地经济发展迅速,这些城市企业多、机会多、薪酬高,文化氛围浓,成为大学生毕业首选的理想就业地。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中小城市,扎堆“北上广”,加剧了这些发达城市的人才过剩和大学生就业难。 ?3、就业期望偏高。 ?有的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单位”,但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 一部分看重稳定职业和理想环境及较高报酬的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选择单位不切实际,放弃多次选择机会,一味等待观望,甚至不惜主动待业,就业愿望过于理想化,不愿去基层单位和第一线,对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苦脏累的工作,更是不屑一顾。 ?4、就业稳定性差。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一次工作。而在高学历人群,这种现象更为凸显。2014年6月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4%,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中国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跳槽偏高不下,2010届为69%,2009届为71%,2008届为7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 析与对策 班级自动化121 学号 121044110 姓名: 范昊泽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 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 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起来。加之当 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 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 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 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从而在社会,高校教育,大 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找到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形势对 策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加大,我们在校学 生的迷茫与无助更是增大,恐慌,担忧接踵而来, 本着能从该课程中学到,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与 信息,修了这门课,当它结束时总结一下所学的 东西,发现在这里了解有关就业的一些信息,不 能和书本上的知识相比较,它是步入社会前有必 需的知识,以后最能发挥功效的一门课之一。以 下是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劳动力和技术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增强 学校原因 1.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扩大,虽然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2.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忽略市场需求,仅以学校条件为依据建立专业,如广东省各基层学校需要大量的地理、历史专业教师,但广东省却只有两所院校开设了地理师范专业;而如其它师范类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困难。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计文经济量学论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商学院学院名称: 业:专金融学 12 级:金融1班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请准确填写导师职称) 月十年二〇一五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久议不明的热门话题,这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展开,每年递增的大学毕业生中,能够找到比较满意的单位,是有难度的。谈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除了极个别顶尖高校敢说不关注就业,而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莫名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就业人口、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增加以及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等问题日益显现。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以及在发展中出现的严重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提醒全社会对新世纪我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行深入思考。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形势、问题对策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思考 1、背景: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总人口继续增长,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劳动力供求总量增长,失业率有所上升,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2014年中国总人口接近14亿。2014年我国将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200万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上升到4.7%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 2、我国人口就业现状分析: 据专家预测,我国将能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200万个左右。201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7.5%之间,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即可提供100--12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因而仅此可提供1000万个就业岗位。蓝皮书称,目前,新增就业需求与岗位的缺口很大,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400万人,但每年只能提供就业岗位1200万个。“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农村每年需要转移就业约800万人。 3、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回顾: 我国1998年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学生在2003年毕业,该年毕业生数量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剧增67万人,增长比例达46.5%,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异常巨大,提到最高决策者的日程上。据有关统计,“2003年6月份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份全国高校毕业生有70%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55%[1]”。即使如此,全国大约有1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2015年依然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增长的一年,“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749万。国家控制目标是初次就业率达到72%,按此比例折算,今年大学毕业未能落实就业的,以及少量继续考研和等待出国等的人数将达200万人[2]”。

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计划.docx

科技学院 2011 届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计划 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一直是我系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困难 的毕业生由于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性差异可能都有不同的就业困难成因,部分就业困难学生还可能身具多种就业困难状况。为贯彻学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学院2011 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院困难学生的就业帮 扶工作,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帮扶机制,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工作原则 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 安排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尽快帮助他们就业。 二、帮扶工作小组 组长:毛平 副组长:肖作武杜四武 成员:朱立新王丽红付小霞夏季王文雯李巍各毕业班班主任 注:各班主任是帮扶第一责任人,要准确掌握就业困难毕业生情况,增强帮 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帮同学之所难、扶同学之所困。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库和就业帮扶工作台帐 信息库和台帐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专业、学号、就业困难表现(身体、心理、适应性、求职技巧、经费等)、帮扶责任人、目前就业状况等要素, 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困难毕业升的就业情况。 (二)加强就业指导 帮助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他们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 就业;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方式,及时疏导他们因就业问题而引发的焦虑和悲观情绪。 (三)一对一帮扶 根据就业困难学生的不同原因、不同特点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免费提供切实有效的求职技巧辅导和 岗位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四)政策帮扶 结合我系实际情况,积极帮助困难毕业生利用国家及省市有关优惠政策,为 其提供政策引导及利用对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中会面临的问题 对面临求职择业的毕业生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能及进得到更多的就业信息。从一窍不通意义上讲,谁能拥有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谁将赢得择业的主动权。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体制处一转轨阶段,信息沟通渠道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业信息的搜集就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就业信息不仅仅是具体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需求信息固然是重要的就业信息,但是,诸如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地方制定的有关就业政策,不同部门、不同待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势头,某一个用人单位的性质、人员结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就业信息,忽视对这些信息的搜集,眼睛只盯着具体的需求信息,即使这些信息搜集得再多,也很难使你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就业信息搜集的渠道是很广泛的1、各高校的主管部门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定(或指导中心),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优势。这应该是同学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2、各级毕业就业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每年教育部都要制订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管部门也要相应地制订实施意见;国家教委各珞地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也要开展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这也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3、各级、各类“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这类活动有的是由一

个学校或多校联合举办的,有的是一省或几省联办的,也有的是地市县单独举办,组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不仅可以直接获取许多时机还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 4、有关新闻媒介。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来刀引起了新闻界的普遍重视,有关就业政策、热门话题讲座招聘广告等也常有报道,还有教育部学生司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以及各地人才市场报等,这些都是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5、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取信息。本专业的教师比别人更清楚你适合到什么单位就业,而且往往在科研协作、兼职教学中与对口单位有着广泛的接触。校友大多在对口单位工作,对所在单位情况了如指掌。通过他们可以获得许多具体、准确的信息。家长和亲友对你的就业更为关心,他们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一些联系,也可以帮助提供就业信息。 6、利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获取信息。同学们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加强了与有关单位的联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便于直接掌握就业信息,如果两厢情愿,那是再好不过的机遇。 7、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就业信息。开始可以是“普遍撒网”,向你认为适合的用人单位写自荐信,确定重要目标后,通过电话预约,然后亲自登门访,这种“毛遂自荐”的方式也不失为获取就业信息、获得就业成功的途径之一。 二、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经常发生和考虑的问题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及其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10通信工程 组长:李健学号: 02030013 成员:汪静静学号: 02030006 王旭文学号: 02030023 夏娟学号: 02030026 王莹莹学号: 02030036 刘冠廷学号: 02030049 刘慧娟学号: 02030052 黄静学号: 02030057 刘书龙学号: 02030062 姚稳学号: 02030065 向祖庭学号: 02030066 时间: 10月28号-- 11月03号 指导老师:刘会平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但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各方面的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价值观工作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经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安阳工学院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 10月28号至 11月03号

毕业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应当关注大学生失业群体。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需要市场主导机制,但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就业市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高校入学率增长的同时,中国就业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并不同步,公平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放大,引发了毕业高峰年的就业难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不发达、教育改革滞后、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以及以重增长速度轻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人才市场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等教育扩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的高潮,这势必给业已严峻的就业市场增加巨大压力,带来诸多问题。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人才市场供求关系转换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供求矛盾的白热化程度丝毫不亚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所爆发出来的热情。巨大的

就业压力,让年轻的大学生们尚未走出校门,就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看看招聘市场上人潮汹涌的毕业生和那些为找工作而手持简历四处奔波的求职学子,人才这个字眼更像是读书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多数毕业生在刚走出校门时,除了文凭、知识和头脑属于自己,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需要在不断地与社会环境的磨合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高知识群体是社会的未来。如果我们的社会要求今天的大学生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焕发活力去创造未来,那么政府公共管理责任与政府就业战略选择,就自然应给他们以“劳动权”的基本保障,或者给他们以“待业”状态下的基本生活保障,决不能坐视他们为生存奔波而产生创新能力的下降,而应当竭力减少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长期发展的威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概况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增幅逐年加大,就业问题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大,进入2l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呈现大规模攀升的发展趋势。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07万人,2001年115万。2002年高校扩招的第一批三年制专科生离校,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145万人,增幅23.1%,其中专科生增幅最大达39.8%。2003年迎来了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增幅46.2%。由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又遭遇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2004全国共有28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2005年338万,2006年达到413万,2013年将

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计划

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一直是我系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由于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性差异可能都有不同的就业困难成因,部分就业困难学生还可能身具多种就业困难状况。为贯彻学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学院2011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院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帮扶机制,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工作原则 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尽快帮助他们就业。 二、帮扶工作小组 组长:毛平 副组长:肖作武杜四武 成员:朱立新王丽红付小霞夏季王文雯李巍各毕业班班主任 注:各班主任是帮扶第一责任人,要准确掌握就业困难毕业生情况,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帮同学之所难、扶同学之所困。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库和就业帮扶工作台帐 信息库和台帐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专业、学号、就业困难表现(身体、心理、适应性、求职技巧、经费等)、帮扶责任人、目前就业状况等要素,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困难毕业升的就业情况。 (二)加强就业指导 帮助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他们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方式,及时疏导他们因就

业问题而引发的焦虑和悲观情绪。 (三)一对一帮扶 根据就业困难学生的不同原因、不同特点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免费提供切实有效的求职技巧辅导和岗位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四)政策帮扶 结合我系实际情况,积极帮助困难毕业生利用国家及省市有关优惠政策,为其提供政策引导及利用对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 附: 科技学院教职员工“一对一”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记录表 科技学院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及其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10通信工程 组长:李健学号:201002030013 成员:汪静静学号:201002030006 王旭文学号:201002030023 夏娟学号:201002030026 王莹莹学号:201002030036 刘冠廷学号:201002030049 刘慧娟学号:201002030052 黄静学号:201002030057 刘书龙学号:201002030062 姚稳学号:201002030065 向祖庭学号:201002030066 时间:2012年10月28号--2012年11月03号 指导老师:刘会平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各方面的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价值观工作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安阳工学院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2012年10月28号至2012年11月03号 四、调查内容: 1.学生的就业去向 2.学生的就业态度 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 五、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共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回收率高达99.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学生是人力资源中的优秀、精华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基层是社会各种组织中的细胞,是处于最低位置的一层,也是跟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层,基层的稳定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组织的稳定与发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一方面,可以为基层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本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受观念、体制和结构性矛盾三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之间的融合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其一是观念因素。观念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就毕业生而言,很多人不是从实际出发,选择最能发挥专长、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岗位,而是盲目追求大城市、大单位、高工资,认为基层单位待遇低、工作繁琐、辛苦,处理微观的具体事务的时间多,参与宏观管理、决策的机会少,到基层就业对自己来说是大材小用,主观上不愿到基层工作,即便有少数人自愿到基层就业,其目的也仅仅是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并不是真正想到基层有一番作为。调查中,有的大学生就对笔者说:“我本来不想回

来,是父母让我回来的”、“我是在外面多方努力不成,才迫不得已回来的。”这些说法,反映了大学生们的一种普遍心态。XX年至XX年属XX生源的本科毕业生有一百多人,但截止XX年底,回县择业的仅有40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绝大部分则“孔雀东南飞”,花落他乡了。 就家长而言,往往把高考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延续、转化为毕业时望子女有一份稳定的、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很多家长对“就业”的理解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分配、有一个固定的岗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工资由财政核发”的层面,在子女就业问题上,“等、靠、要”的意识浓,自主择业、主动接受市场挑选的观念淡薄,认为大学毕业生,不需要参加公开招考、招聘和人才交流,不需要到市场上自主择业,国家自会作出妥善的安置,有的家长甚至多次来信来访,要求政府人事部门给子女分配工作。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觉得基层条件艰苦、工作辛苦,怕子女消受不了,不愿让子女到基层就业,这种现象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比较普遍。还有的家长虚荣心作祟,认为子女在大城市、大单位工作,自己脸上也有光,在基层工作,则感觉低人一等。也有的家长认为,随着企业改制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在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工作,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企业工作则效益差、工资水平低等等。这些观念导致家长们从心理上不愿让子女到基层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