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同步教案109第一章中国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中国行政区域省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形状简称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同步教案109第一章中国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中国行政区域省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形状简称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同步教案109第一章中国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中国行政区域省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形状简称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同步教案109第一章中国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中国行政区域省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形状简称

课题:地理八年级上册_湘教版同步教案_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_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划_省级行政区的形状与简称

配套课件:有;格式:flash

配套学法指南:【学生专用】附件1;配套作业指南【学生专用】附件2

课型:新授

任务目标:1、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形状与简称

2、探索省级行政区形状和简称的趣味故事

重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难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形状

易错易混处:1、相近省级行政区的形状,有两个简称和简称字较难的省级行政区

方法措施:读图、记图、析图、填图

教学过程:(八环六步)∝∝∝∝∝∝∝∝∝∝∝∝∝∝∝∝∝∝∝∝∝∝∝∝∝∝∝∝∝∝∝∝∝●任务导读-------------------------------------------------------------------------------------------------------------------- →伟大的祖国,省级行政区的形状和简称各具特点,你知道吗?

任务一: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形状与简称

挑战自己,战胜任务,请进入任务一的【图说地理】环节……

任务一: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

●图说地理--------------------------------------------------------------------------------------------------------------------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形状各有特点,简称有一个的也有两个的,要认真区分哦:

生读图完成学法指南一

图话地理,指图为证,请进入任务一的【指点地图】环节……

●指点地图-------------------------------------------------------------------------------------------------------------------- →指图根据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点,说出它们的简称。

生读图完成学法指南二

巩固记忆,递增知识,请进入任务一的【温故知新】环节……

●温故知新-------------------------------------------------------------------------------------------------------------------- 用简称写出下列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1、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直辖市、、、。

3、我国的自治区、、、、。

4、我国的省、、、、、、、

;、、、、、、

;、;、、;;

、。

实践出真知,比武论英雄,请进入任务一的【学以致用】环节……

●学以致用-------------------------------------------------------------------------------------------------------------------- →展示【三级行政区划_34个省级行政区的形状与简称】部分的练习。

生快速完成,比一比谁的正确率高。展示、互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首都北京的简称是

A.渝B.沪C.津D.京

2、下列所给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其简称为两个的是

A.天津B.上海C.北京D.重庆

3、下列省级行政区的轮廓表示江苏的是

A.B.C.D.

4、在某车管所里有四辆车,它们的车牌号如下图所示,在海南省车管所上牌的车是

A .

B .

C .

D .

2013年9月12日由辽宁省承办的我国第十二届全运会顺利闭幕,来自各省的运动健将们,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读图2回答,5~6题。

5、看完闭幕式的小强,走出体育场,看到来自各省的汽车,其中“陇A82328”来自于哪个省:

A.云南省B.广东省C.江苏省D.甘肃省

6、小强看完闭幕式后从A省返回所居住的省份B,根据B省轮廓特点判断,B省是

A.冀B.豫C.鲁D.苏

8、成语“秦晋之好”“得陇望蜀”“黔驴技穷”中的“秦、晋、陇、蜀、黔”对应下列省区全称,

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山西、陕西、四川、甘肃、广西B.陕西、山西、甘肃、贵州、四川

C.四川、甘肃、广西、山西、陕西D.陕西、山西、甘肃、四川、贵州

小易拿到了几幅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请你读图后,帮小易选择一下

①②③④⑤⑥

9、小易想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轮廓特点,你建议他选择

A.①-新B.③-新C.④-新D.⑥-新

10、小易国庆节时,请跟爸爸和妈妈前往云南省旅游,你建议他选择

A.①-新B.②-新C.⑤-新D.⑥-新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完成作业指南,见附件2 ●教学反思:

1.3中国的人口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3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人口基本国策、人口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状况、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3、了解我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会利用人口密度分析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学习重点:人口分布特点和我国对待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 三、课前准备(预习) (阅读课本,填出下列问题) 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___亿,占世界人口的_____以上,是世界上人口_____的国家.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______,人口最少的是_______. 3.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有哪九个?它们主要分布在哪?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来。 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人口分布______,大体以黑龙江的____到云南_____为线,此线东南人口____,西北人口____. 6.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____地区人口多,_____地区人口少. 7.由于我国___________,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 8.为了使我国人口的增长与____ _____相适应,与____ _____相协调;因此实行_________,控制人口的_____,提高人口的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四、课堂流程(学习任务) 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数量居世界第。 2、读课本图1-9《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课文二、三段完成、 (1)在旧中国较长的历史时期(1949年前),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人口死亡率,增长; (2)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因为提高和改善,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使我国人口迅速; (3)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越多,导致人口与的矛盾十分突出。 (4)完成教材P11的活动1 (5)奇思妙想: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假设你是我国的人口部长,你有什么措施,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再进一步提高我国全体人口素质?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实行,控制,提高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具体要求是:。 (6)联系课文第三段,完成P12活动2 3、学阅读课本P12-13的课文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我国的面积和人口,计算我国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人, (2)完成P13的活动1 ①计算表中四省区的人口密度。

《中国的疆域》教案 湘教版地理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 (3)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建立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比较、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近山为农,居水为渔,临路行商,探寨问俗,访镇寻风。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姿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 首先来了解

一下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新课学习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展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1.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20°W、160°E),说出我国分别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 2.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哪条纬线穿过了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北回归线穿过了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承转过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多媒体展示:世界政治地图)讨论1:与哈萨克斯坦、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讨论2:对比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属于中高纬度,气候较为寒冷;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而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总结: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海陆位置——东部濒临太平洋,多岛屿和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另外东部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同众多国家接壤,便于发展边境贸易。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二)辽阔的疆域 ★多媒体展示: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欧洲面积比较图表。 提问:我国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总结: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大致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当。

八年级地理上册 1_1 中国的疆域教案 (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疆域 课题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课时 1.5课时 学习目标1、据图说出中国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记住领土四端的位置名称;了解我国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 3、记住中国的陆地面积及在世界的位次;陆疆及海疆的长度。 4、记住中国海域面积,分析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特殊性。 5、据图说出陆上邻国,并能在空白图填出邻海、岛屿、邻国。 学习重点目标1、3、5 学习难点目标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准备班班通、世界全图;中国简图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应注重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教学内容过程反思及备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初一我们学习了世界地理,对我们生活 的地理空间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作为一个 中国人,我们同样应该对我们的祖国有一个 全面的了解,在初二的一年中我们就来了解 我们的祖国。 介绍本学期的内容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章中国的资源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导入新课: 简介第一章节的作用。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从南、北半球看在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在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 (1)领土四端: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 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最南端:曾母暗沙 使学生会比较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东西部的晨昏差异。 (2)优越性 东西跨越经度约为60°经度,近5000KM;导致了时差及湿差(干湿程度的差异) 南北跨越纬度约为50°纬度,近5500KM;导致了温度的差异。 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a、东部北向南濒临渤海、黄 海、东海、南海(最大边缘海)。中国在世界中的 地位 要求学生说明判 断依据。 要求学生记住领 土四端。 东西跨越经度约 为多少?产生了 何种差异? 南北跨越纬度约 为多少?产生了 何种差异? 学生讨论课 本P2的活动 练习1、2。 描红赤道线、 东西半球的 分界线、北回 归线。 约73°E— 135°E 约4°N—— 53°N 学生讨论课 本P3的活动 练习1、2。 并分析纬度 位置的优越 性 复习提问:划分 南北半球、东西 半球的依据?南 北半球:赤道 东西半球:20° E、160°W 东5区至东9区 热带和北温带

1.3中国的人口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0

教学过程:(各项目标具体,细化) 【导】:课前准备(预习)、导入——含预习目标(具体),导学练习 一、选择题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俄罗斯B.中国 C.印度 D.美国2.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省、西藏自治区 B.广东省、海南省 C.山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D.河南省、澳门特别行政区3.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A.16%B.21% C.25% D.30%4.近年我国每年约增加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基数大 C.大量国外人口迁入 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快5.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时期是A.20世纪50年代以来 B.20世纪60年代以来 C.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 D.20世纪80年代以来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青海省D.西藏自治区 7.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是

A.黑河到腾冲一线 B.漠河到腾冲一线 C.秦岭一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8.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9.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 A.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B.人口越多越好 C.人口越少越好 D.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0.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学】:自主学习(自学)——学习目标、内容,效果反馈检测→自学疑难摘要(组内筛选):r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3分布疏密不均 4我国的人口政策 【议】:合作探究——探究目标、内容(具体、分工)、步骤→归纳 展示升华——归纳、练习、评述(展示)→升华提高 、综合题 读下方我国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分析及活动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学分析及活动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我国的地理位置。教材从几方面分析说明了我国在世界上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学会分析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濒临的海洋,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我国的疆域四至点,了解我国领海宽度、国家管辖海域、内海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同时初步形成海洋大国的概念。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与评价。 ②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读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从跨纬度广理解我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从跨经度广理解东西时间的差异。从而说明我国疆域辽阔。通过对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学会地理评价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和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理解其优越性,掌握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说明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难点:建立地理位置的空间概念和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中国的具体位置及位置的优越性分析判断仍然有限、不系统。另外经过一个暑假,学生对七年级所学基本知识有所遗忘,所以对本节课又要用到知识

地理:1.1 中国的疆域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中国的疆域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学习指导法。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从世界看中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中国的人口的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的教学设计 陈蓝蓉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在课标中蕴含着对学生各种数据及统计图表、人口分布图的判读能力的要求,也蕴含着对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要求,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能力的训练与渗透将成为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此外,也涉及到了新课标的总课程目标中的一些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如“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知识与技能要求中的“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节属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情况、分布及人口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节是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重要内容。人口国情是我国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国情,它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产业特别是农业的影响十分深远。因而理解中国的人口突出特点、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学生学好中国地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节知识点较少,内容简单,便于掌握,教师可充分利用本节内容的教学,帮助一些七年级地理学得较差的同学重树学好中国地理的信心与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人口知识及问题在各类媒体、以往的教材中大量出现,学生应对本部分知识十分熟悉,教师可不必大量讲析,学生便可理解。在本节中大量应用了统计图表,但这一知识在七年级数学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故而读图特别是一些简单的统计图,不成为本节的重点讲授的内容。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的时期,且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比较燥动,因而对于这种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应适当加入一些比较深动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 对主要来自农村本校的学生而言,八年级学生也正处在学习两极分化的阶段,出现了一部分学地理的能力较差的学困生,同时学生的讨学思想已渐渐表露出来,即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要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在课堂中有所得十分困难;要让一些对地理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吃饱、吃好,这也有难度。 (四)设计思路 古人云:“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习惯,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本人主要采用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三导式”(导学、导疑、导练)教学模式,即先利用学习资料,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教师进行心要的学法指导后,学生围绕教材开始自学,并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教师从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精讲,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大部分学生会的少讲,学生不会的、重难点知识精讲,之后结合学习目标和板书进行小结全课;最后用一页16开的练习进行巩固。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大大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学案

中国的人口学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特点、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基本国策。 2、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状况及原因、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学习重点】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自主学习】 1、回忆世界人口居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P11图1-9,思考活动题第一题。 3、阅读课本P12活动题,思考: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4、阅读课本P13-P14,回答:(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人口分界线? 5、我国的人口国策及制定该国策的原因。 【学习过程】 任务一:

阅读课本P11,完成: 1、根据____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 ,是世界上人口_____的国家。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______,人口最少的是_______.山东省人口居第 _______ 位。 3.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有哪九个?它们主要分布在哪?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来。 任务二: 绘制课本P12人口增长曲线图,思考: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读1-10中国人口分布图,找出: 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体以黑龙江的____到云南_____ 为界线,此线东南人口___________,西北人口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 整体感知 本间共包括中国的人口和中国的民族两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问题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22%,人口多、人口增长快带来了系列的负面效应。因此,“中国的人口”这一节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人口现状及分布情况,了解中国人口的特点以及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的民族”主要讲述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及中国的民族政策。通过教学,使学生清楚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国,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等。 人口问题是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难点,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教学中应注意进行比较教学——中国人口与世界其他几个大国的人口相比较,中国人口自身的纵向比较,从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 (二)能力渊练点 培养学生阅读“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我国人口国情国策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生育观,形成“少生优生好”、“男女都一样”等生育审美观,摒弃“多子多福”“早生儿子早得力”等落后、愚昧、陈旧的生育观念。 二、学法指导 要善于利用图表,从中获得地理核心知识,形成深刻认识。(图表直观形象、易感知、印象深,教材对重点内容、突出问题都会以图展示以强化)让学生明白,读图分析是获得重点知识的途径。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二)难点

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必修2)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班级 姓名 _____ 【学习目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中重要图表等的解读,掌握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学会对人口变化相关知识点的迁移。 【重点难点】 1.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 2.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特点及转变影响因素。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学法指导】 重视概念理解。弄懂概念内涵,准确理解把握概念;人口的增长模式要采用比较法,会因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较、分析其不同的特点,把握其不同的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夯实基础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因素: 、 。自然增长率= 。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 (1)时间变化特点: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 不同, 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2)地区分布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 。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 的水平,人口增长 。人口政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 ,人口死亡率 ,人口增长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 的措施,使人口增长趋于 。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 、 、 。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 、 。 3、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特征 原始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高高低型)人口增长_______(特征)。 传统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高低高型)人口增长_________。 现代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三低”型)人口增长________。 4、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 (1)过程:原始型 。 (2)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 和 等 (3)人口增长模式的区域差异:①原因:不同国家、地区的 和 差异的扩大 ②表现:以 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已经进入 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 。③总体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 ④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 。原因是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材第5页、第6页“活动”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后掌握中国的领土分布和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简称。 教学重难点: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简称。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归纳: 东西半球位置 1、中国的位置大洲大洋位置 南北半球位置 面积 应掌握的地图:中国行政区划图;几个省的轮廓图 领土的四端: 2、中国的疆域大部分在带,小部分在带, 没有带。 南北跨度纬度 东西跨度经度,跨个时 区。 3、我国濒临的海洋(见图);我国领海的宽度海里,我国海岸线长度千米,陆界线长度千米;我国的内海有和海峡。

4、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 辖市、特别行政区) 5、我国三级行政区(34个)(23个)(5个)(4个) (2个) 县(自治县、市) 乡(镇) 二、课堂小结: (略) 三、课后作业: “第三册复习目标摘要”上第一章的1——14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后掌握中国的人口问题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难点:中国的人口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归纳: 人口总数:12.9533亿 (2000年)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2000年)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不平均,表现在东南多、西 北少、东稠密,西稀疏。 人口分界线:云南的(县)到黑龙江省 的(市) 3、我国人口城乡分布特点: 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 4、区分华人华侨:我国侨胞原籍以省 和省最多。 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6、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解放前十分缓慢 解放后直线上升

1.3中国的人口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6

地理学科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预习目标】 1、识记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分布特点; 2、理解人口增长快的原因、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人口政策; 3、会通过读图分析人口的分布,通过统计数据来分析人口增长趋势;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预习重点】 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政策。 【预习难点】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口观。 【预习任务】 (任务一)自读教材数量世界第一,并结合图1---7、1----8完成有关问题: 1、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人口最少的省。 3、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分布在。 4、你所在的省人口大约有。 (任务二)自读教材增长速度快,并结合图活动题完成有关问题: 1、完成教材第11页活动中的3个题目。 2、我国人口增长的特征是。 3、试分析解放后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4、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 。 5、试分析是不是人口越多,就越有利一个地区的发展? (任务三)自读教材分布疏密不均,并结合图1---9、1----10完成有关问题: 1、完成教材第13页活动中的4个题目。 2、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总特征是。 3、试分析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5、从1990年到2005年,我国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变化。 (任务三)自读教材我国的人口政策,并结合插图完成有关问题: 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减慢的趋势,为什么? 2、我国人口突出的特征,。 3、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试举例。 4、人口的增长要与、的发展相适应,与、 相协调。 5、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预习诊断】 1、根据下表人口数据,会出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1764到1949年,人口增长了亿,人口增长缓慢。 (2)1949到1990年,人口增长速度,原因. . (3)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推行政策,人口增长下降。 (4)根据下表人口数据,会出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

中国的疆域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 标题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活动一:我当测量家 【任务1】对照“中国的疆域及邻国”,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 红笔将它们标注在地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任务2】估算我国南北所跨纬度。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110千米,据此计算出我国领土南北距离约为多少?(50度,5500千米) 【任务3】估算我国东西所跨经度。用刻度尺量算最东端和最西端的图上距离,根据比 例尺,计算最东端和最西端的实地距离。(60度,5000千米) 【体验】通过计算和测量你的体会是什么? ——我们体会到祖国疆域之大,幅员辽阔,深深为之骄傲和自豪。 【点拨】教师对四至点内容归纳成歌诀帮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 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活动二:我当探险家 【任务1】探险队分为红队和蓝队,两只探险队都从朝鲜出发,红队用彩笔描画陆上国 界线,沿陆上国界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探险,找到并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 (红队展示探险成果: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任务2】蓝队从朝鲜出发,用彩笔描画大陆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 说出濒临的海洋,以及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两个大岛的名称。 (蓝队展示探险成果:濒临的海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 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共6个,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 第二大岛。) 【体验】通过探险和描图你的体会是什么? ——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合作,海洋面积广阔,海上交通便利,

2021年八年级地理 中国的疆域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湘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学习指导法。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

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从世界看中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

中国及人口及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在课标中蕴含着对学生各种数据及统计图表、人口分布图的判读能力的要求,也蕴含着对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要求,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能力的训练与渗透将成为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此外,也涉及到了新课标的总课程目标中的一些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如“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知识与技能要求中的“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节属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情况、分布及人口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节是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重要内容。人口国情是我国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国情,它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产业特别是农业的影响十分深远。因而理解中国的人口突出特点、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学生学好中国地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节知识点较少,内容简单,便于掌握,教师可充分利用本节内容的教学,帮助一些七年级地理学得较差的同学重树学好中国地理的信心与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人口知识及问题在各类媒体、以往的教材中大量出现,学生应对本部分知识十分熟悉,教师可不必大量讲析,学生便可理解。在本节中大量应用了统计图表,但这一知识在七年级数学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故而读图特别是一些简单的统计图,不成为本节的重点讲授的内容。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的时期,且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比较燥动,因而对于这种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应适当加入一些比较深动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 对主要来自农村本校的学生而言,八年级学生也正处在学习两极分化的阶段,出现了一部分学地理的能力较差的学困生,同时学生的讨学思想已渐渐表露出来,即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要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在课堂中有所得十分困难;要让一些对地理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吃饱、吃好,这也有难度。 (四)设计思路 古人云:“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习惯,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本人主要采用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三导式”(导学、导疑、导练)教学模式,即先利用学习资料,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教师进行心要的学法指导后,学生围绕教材开始自学,并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教师从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精讲,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大部分学生会的少讲,学生不会的、重难点知识精讲,之后结合学习目标和板书进行小结全课;最后用一页16开的练习进行巩固。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大大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学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学案 [预习目的] 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2、知道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了解 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3、让学生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 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4、学会读图、绘图和计算。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计算:人口密度。 [预习内容]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人口的 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阅读P11(2、3段)和图1.9,总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完成活动(一),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试举例说明。 4、为此,我国制定的人口基本国策是什么?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各是什么? 5、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了什么成就? 二、人口东多西少 1、据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倍多。 2、读图1.11,总结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3、人口的分界线是什么?其两侧的人口分布状况如何? 4、完成活动(二),读图1.12,计算山东、江苏、新疆、西藏的人口密度,并比较沿 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分布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课堂检测] 众多的人口 一、填空题: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发展和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基本内容是:,。 3、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人口界线是一线,此线东南

部人口(稠密、稀疏),西北部人口。 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二、选择题: 1.我国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省区分别是() A.新疆和上海B.西藏和四川C.内蒙古和山东D.新疆和河南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藏族B.维吾尔族C.壮族D.满族 3.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余均属少数民族B.各个民族均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如藏族和蒙古族均有自己的泼水节C.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D.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聚居、小杂居”的特点 4.行政区划按级别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县、自治州、自治区 D、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州 5.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越我国的省区有() A.云南、广西、广东、台湾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台湾、广西、广东、云南D.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6.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表现在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B、人口数量多,素质高 C、人口地区分面不均衡 D、人口基数大,增长慢 三、读我国的人口密度图回答: (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2)图中有我国的人口界线是一线,此线的东南部人口,西北部人口(稠密 或稀疏)。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4)我国实行的人口政策 是; 其基本内容是, 。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优秀教案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4、通过在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5、通过多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进一步是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难点:本节教材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半球分界线; 2、经纬度的判读。 (过渡)说明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 (过渡)了解了我国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让我们在看看其他几个国家的位置,教师展示课件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的位置。 (一)伟大的祖国 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活动2:对比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做适当提示。让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二)辽阔的疆域

活动3:通过找出我国四至点及量算东西南北跨度,说明我国疆域辽阔。教师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完成。 活动4:完成课本P3活动题②、④并想一想除此之外,冬季我国南北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东西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结果尽可能的给与充分评价并进行总结。 (过渡)我国南北季节的差异、东西晨昏的差异有如此之大,是因为我疆域十分辽阔展示各国领土面积比较表,说明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过渡)我国不仅陆域广大,而且也是世界上海洋大国之一. 活动5.读课本P4第二段,完成课本活动题①、②并填空白图。教师适当补充领海、内海内容,说明我国海域辽阔,是世界海洋大国。 (三)众多的邻国 (过渡)我国不但有辽阔的疆域,而且也有众多的邻国 活动6. 读课本1-5图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的增长及人口问题学案 中国版带答案

1、人口增长快慢用什么来表示?自然增长率 2、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小于0会出现什么状况?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于0会怎么样?大于2%会怎么样?负增长、增长、快速增长 解析:当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会小于0,这就意味着每年死亡的人数超过出生的人数,人口出现负增长,反之,人口则会增长,当超过2%,一般认定为快速增长,想一想,一个国家如果有100万人口,如果保证年自然增长率2%,仅仅36年,人口就会翻一翻! 3、读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说一说可以将其分为哪几个部分? 4、(1)如果将其分成三部分,在1949年之前,人口增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呀? 答案:1600年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600年到1949年,人口有所增长 (2)出现该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呀?(3)为此,该时期政府通常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 答案:原因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前,生产力落后、战争频繁,人口死亡率较高,此时政府通常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解析:因为人口死亡率高,所以要保持高出生率以防止人口数量下降,在古代社会,人口就意味着劳动力,人口越多,劳动力就越多,统治阶级就能获得更高的赋税) 5、(1)在1949年到1997年,这一阶段,人口增长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呀?(2)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呀? 快速增长,原因是因为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政局安定、经济发展。 (3)该特点下,人口增长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呀?请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别阐述。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经济: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交通拥挤、治安形势恶化 解析:从图中会发现1949年到1997年人口在快速增长,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人口数量过多就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过多就意味着每个人可以分得的资源变少,因为现有资源变少,就迫使人们扩大开发自然资源的规模,从而导致生态破坏,同时,人口过多,产生的垃圾也会增加最终导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耕地面积、土地资源、工作岗位都是有限的,人口过多,人均粮食就会减少,如果少到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引起饥荒,导致饥饿贫困,甚至大量人口死亡(非洲存在,中国没有饥荒);人口快速增长,数量过多,而住宅数量有限,许多人就被迫搬入居住条件较差的房子,被迫争夺数量有限的工作岗位,例如蜗居(重点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好工作,而被迫挤在拥挤的房子里)、硕蚁(高学历穷人),甚至在八九十年代,社会治安混乱,也和许多青年找不到工作,而在社会上成为闲散人员。 (4)为了针对这一时期产生的人口问题,政府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以应对呀?实际上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