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股还是负债

转股还是负债

转股还是负债
转股还是负债

募股还是负债

——企业融资要考虑五大因素

企业融资的办法很多,可以贷款、可以发债券,可以向内部职工集资,可以募股,可以上市等等。所有这些办法,都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募股,一类是负债。

一个效益比较差的企业,银行不愿贷款,投资者也不愿参股;一个效益比较好的企业,银行争着贷款,投资者抢着买股。在后一种情况下,企业应该选择募股还是应该选择负债?我想至少要考虑以下五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企业现有的效益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如果企业现有的经济效益较好,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而负债融资又没有障碍,应当尽量选择负债的方式。道理很简单:只要企业现有的效益和预期效益高于负债利率,就有一个利益,这个利益是企业负债扩张后的净收益。如果是募股,则融资者得不到这个利差,所有利差都归出资人所有。

比如某企业现有的和预期的资金利润率都在20%左右,

负债成本平均为6%,如果负债扩张,则在新增效益中融资

者可以获得14%的利益,这14%的利益正是融资者融资活动

的回报。如果募股扩张,则新增效益全部归出资人所有,一般情况下,融资者并未因资金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总利润的增加而增加自身的所得。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即在募股扩张的过程中,融资者也能得到好处,这主要存在于以下情况:企业因资金短缺而达不到规模效益。一旦资金增加,企业达到规模效益,不仅新的投资者能获得较高的回报,融资者(即原有的股东)也能获得效益增量。

然而,即使在上述情况下,负债仍然是合算的。如果是负债融资,则融资者在这种情况下能得到双重效益:一是新增资金所带来的利差(新增资金总收益与新增资金成本之间的差额),二是因新增资金使企业实现了规模效益,从而使原有资

金的回报率也有所提高。

真正把募股作为首要融资选择的应该是这样的企业:这种企业未来可能有比较好的效益,但也有一定的风险,甚至有较大的风险。如果采取负债融资的办法,则所有的风险都由自己一个人来扛。通过募股融资,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有人立即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有风险,甚至有较大的风险,谁还会来投资?

投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你认为有风险甚至有较大的风险,他认为没有多大风险,甚至根本没有风险。其一,同一个企业、同一个项目,各人的眼光不一样;其二,不同的

人对风险的态度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不一样。某种股票,有人认

为风险较大要卖掉,也有人认为增值潜力较大立即买回来。因

此,即使有一定风险的项目,也不是没有投资者。

近年来,在我国企业界有一种上市情节。效益差的企业跑

上市,效益好的企业也跑上市;大企业跑上市,中小企业也跑

上市;国有企业跑上市,民营企业也跑上市。给人的印象是,

做企业只有做到上市才算成功,就象做人,只有修炼成仙才能

上天堂,否则只能在人间受尽煎熬。

据我观察,国有企业跑上市的目的主要有四:

一是融资。牟其中有一句名言:种田的不如做工的,做工

的不如经商的,经商的不如借钱的,借钱的不如不还的。募股

也好,上市也好,为的就是不还。募股本来就不需要还,但要

给股东回报。而许多国有企业在上市之前从来就没有提到给股

民回报。

二是改制。改制本来是国有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即通过

上市,使国有企业由单一的国有产权变为产权主体多元化,其

中越来越多非国有产权。但国有企业上市的结果,一般没有达

到改制的目的,不仅原有体制没改变,而且用同样的旧体制控

制,搞死了更多的新资金(民间资金)。

三是出名,即通过上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四是发财,即通过内部职工股票上市,使中高层管理人员

成为百万富翁。但这一条在以后的上市规则被改变了。

民营企业上市是多方面的,但共同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用同量的自有资金控制更多的社会资金,把自己的舞

台迅速做大。

二是名义资本膨胀,个人身价大增。中国股市的重要特征

是一级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由于严重供不应求,任何企业只要

上市,其资产就会被股市放大,即每股所代表的资产本来只有

1元,在股市上被炒到20元、30元,甚至70元。于是,在股

市上所反映出的企业资产迅速膨胀。例如,2001年6月8日在

上交所挂牌上市的太太药业,总股本27108万股,流通股7000

万股,董事长朱保国个人通过关联公司间接持有47.54%的股

份,连同其妻、母、弟等人间接持有的股份,占总股本的74.18%

,上市当日的市值为84亿元人民币,一下子成了百亿富翁。然而,只要朱保国及其家族成员的股本不变现,他们的实有资产并没有因上市而增加。

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上市,除了上述两个目的外,还有其

他一些目的。香港中文大学的郎咸平先生认为,家族企业上市

有两个主要目的:

其一,通过层层控股,将置于底层的上市公司的资金转移

到控股的家族母公司,以达到搜括民财的目的。郎咸平先生认

为这是亚洲国家家族控股公司通行的聚财模式。

其二,通过直接控股上市,再通过被控股的上市公司对外

投资,制造利好消息,使被控股的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在此之

前已收购了该种股票),然后在较高的价位将股票抛出。郎咸

平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家族控股公司的聚财模式。他认为新疆德

隆集团通过这种模式聚集了50亿财富。

第二个因素:企业非募股融资的潜力

企业非募股融资的潜力,首先是负债的潜力。每个企业都

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当然,不同的企业,合

理的负债率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合理的负债率

也是不一样的。合理负债率是企业的资源,企业实际负债率低

于合理负债率是资源浪费。

东方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谈到,他的企业资产总规模为

20亿元,没有负债。根据东方希望集团的资产质量,合理的

负债率不会低于50% ,即负债规模可以达到10亿元。据刘

永行总裁介绍,一些大的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在确保

没有任何风险的前提下,给予他10% 以上的回报率。而目前

一年期的利率只有6%,10个亿的负债,一年可以得到4000

万元以上的利差收益。东方希望集团没有负债,意味着4000

万元的负债收益白白丢掉。

1、企业非募股融资的潜力,还有用效益换资金。用效益

换资金的办法有很多,如:

用较高的销售提成代替自建销售网络。这样做,在销售方

面让了一块利,自然会有许多人帮助你销售产品,你就可以把

投到销售环节的资金收回来,用于扩充生产领域的资金,其结

果,企业由资金短缺变为资金充裕。

2、用较高的建筑付费,让建筑队垫资建设。这是房地产

开发的一种普遍方法。开发商为了减少自有资金的占用,让建

筑商垫资建设,房子建好了,销售收入实现了,再从已实现的

销售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向建筑公司付费。当然,我国房地产建

筑中普遍采用的建筑高垫资的办法,主要起因于建筑公司太

多,建筑施工能力严重过剩,他们相互之间竞争,使开发商可

以推行这种办法。

3、将生产环节的部分零部件加工向外转移,在外围形成一些配套厂家,由配套厂家对这些零部件投资生产,通过产品验收合格后,再收回来组装。这也是减少自有资金投入的一种办法。

4、让广告公司或媒体垫资做广告,然后参与企业新增效

益的分成。对于化妆品企业、药品企业、食品企业来说,广告

投入在全部资金投入中的比重很高。一方面为了减少生产企业

的前期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媒体和广告商共同分担

广告投资的风险,有的企业采取让媒体和广告商先期投入的办

法,由广告所带来的新增效益,生产企业和广告投入者按一定

比例分成。

5、让银行或其他资金供应者购买原材料,然后由对方监

控原材料的加工、销售全过程,产品销售后,由垫资者先取走

资金本利,剩余部分便是生产企业的利润。

温州有个石材企业曾经试用过这种办法。该石材企业主要

加工异型材,如圆柱、圆桌面等,使用的都是进口高档石材。

高档石材占用资金量比较大,占用周期比较长,而该企业有很

好的异型材加工能力,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这些材料,加

工能力处于半闲置状态,而企业老板又不愿与人合股,因为他

的加工技术是国内首创,经过他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很高。一

个平方的圆柱加工成本1000元,售价可卖到5000元左右。

又不愿别人参股,又需要别人的资金,怎么办?他提出一个办

法,让一个有剩余资金的企业出资购买石材,由出资者派专人

监控使用,产品出售所得的收入,由出资者控制,待出资者的

全部资金和利息收回后,出资者所派的监控人员才离开。

总之,对于那些效益很好、前景很好的企业来说,又缺少

资金,又不宜让人参股,那就充分挖掘非募股融资的潜力。上

述几种挖掘非募股融资潜力的办法,一个共同点,就是将一部

分工作量向外转移,让别人投资和经营,将自己有限的资金集

中到自己最有优势的那几个环节。如果将以上潜力都充分利用

了,企业仍然处于资金短缺状态,那就只好选择让人参股的办

法。也就是说,募股融资是效益好的企业最后一种融资方式。

第三个因素:未来的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本质上是债权人剥夺债务人。在债权人与债务人

之间虽然有还本付息的约定,但只要通货膨胀率高于事先约定

的利息率,则债务人表面上看来给了利息,实际连本金都没有

还够。

以企业的存款和贷款为例。1988年企业在银行一年期的

存款利率为8.6%,一年期的贷款利率为9%,这种利率水

平应该说很高了,比起当前(2001年)的利率水平要高多了。

但1988年零售物价上涨率为18.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企

业存款负利率为9.9%,贷款负利率为9.5%,这就是说,

企业每存款100万元,不但实际上没能利息,还损失9.9万

元;企业每贷款100万元,不但实际上没有支付利息,还从中获取9.5万元的收益。

国家与国库券购买者之间也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在物价上涨中,作为债务人的国家,无偿占有了国库券购买者的一部分收入。1985年以前,由于物价上涨率较低,国库券的实际年利率在6%左右。1985——1988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单位购买的国库券年利率分别为–3.8%、0、-1.3%、-12.5%、个人购买的国库券年利率分别为0.2%、4%、2.7%、-8.5%。

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这是显而易见的。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人,当然要考虑自身利益。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怎样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个重要选择就是做债务人而不是做债权人,做较大的债务人而不是做较小的债务人。因此,如果预期未来有通货膨胀,特别是有较大的通货膨胀,企业在融资上,特别是在那些期限比较长的融资上,一个重要战略选择就是负债经营、负债扩张。

中国经济是周期式发展的。1985年至1988年是一个快速

增长的周期,其间物价快速上涨,到1988年,物价上涨率近

20%。于是,1988年末,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开会,决定实施

治理整顿的方针,治理整顿的主要内容就是压投资、降物价。

从1989年到1992年,物价一路下落。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

话,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全国迅速出现了房地产热、开发区

热,投资规模猛长,物价水平已升至23%。1993年6月,中

共中央又决定治理经济环境,主要内容仍然是压投资、降物

价,一直压到1997年末,而物价则是一路下滑,一直滑到

2000年,连续几十个月的负增长。

由于物价连续负增长,银行的贷款利率也降到很低,一年

期的贷款利率在6%以下,3年期的贷款利率在7%左右。

这个时期,是企业贷款扩张的最佳时期。而恰恰是在这个时

期,出现了全国性的贷款过剩,效益好一点的企业,都是银行

争着向企业贷款。

湖北清江公司总裁汪定国说,他的公司只有几十个亿的资

金,而各家银行的贷款意向已达到200亿,银行们轮着请他吃

饭,向他说好话,希望他帮帮忙,尽可能多贷一点。我向汪总

讲了两句话:

第一句话:不要滥用来之不易的信用。人们之所以争着给

你贷款,是三个看好:一是看好你这个企业,二是看好这个项

目,三是看好你这个人。如果滥用信用,别人给多少你贷多少,一旦还不了,信用就全没了。因此,对自己的信用资源不能掠夺性开采。

第二句话:不要浪费宝贵的信用资源。要迅速组织优秀的

选项队伍,在选项方面多投入一些,尽快选一些风险很小,投

资回报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比较稳定的项目,利用当前贷款利率

极低的时机,利用这200亿的贷款资源,将信用变现,将无形

资产变成现实的盈利能力。

第四个因素:办企业的人生追求

对于民营老板来说,应当记住两句话:

第一句:负债为自己打工,募股为别人打工;

第二句:负债培养资本家,募股培养企业家。

以上两句话,无论对于新创办企业者,还是对于原有企业

的扩张,道理都一样。

例如,随着机构的精简,张处长、李处长都得下岗。下岗

以后怎么办)张处长、李处长都没有钱,但有朋友资源。他们

二个分别都找了一个很好的项目,项目投资都不大,都是100

万元,二人都是采取向朋友融资的方式。但二人的融资模式不

一样:

张处长向朋友借钱,即负债创业。由于项目选得好,经过

几年的发展,张处长赚了上千万元,将创业初所借的100万元

债务还清了,自己成了一个千万富翁,成了一个小小的资本家。

李处长不是向朋友借钱,而是动员朋友投资。10个朋友,每人投资10万元。李处长选的项目也不错。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的资产规模也发展到上千万元。但李处长在企业没有股份,他只是一个经营者。朋友们见他经营有功,可能给涨涨工资,也可能给他一点股份,但他毕竟不是资本家,只是个小小的企业家。是朋友们投资凑了100万,帮他搭建了一个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将他由一个下岗的处长,培养成了一个小小的企业家。

张处长负债创业,成了资本家;李处长募股创业,成了企业家。二个人的结局不一样,是因为他们的融资方式不一样。

以上讲的是新创办企业的情况。原有企业的扩张也一样。

张老板和李老板都拥有1000万的个人资产,两个企业都要上一个新项目,新项目投资都是1000万。张老板采取负债扩张的办法,即通过贷款等方式负债1000万元。结果,企业资产总规模由1000万增加到2000万,这2000万的资产都归张老板所有,只不过他的负债增加了1000万。在此以前,张老板

100%为自己打工;在此之后,张老板仍然100%为自己打工。

李老板选择是募股扩张的方式,即新项目1000万元的投资,找几个朋友参股。结果,企业资产总规模由1000万增加到2000万,李老板的资产仍然是1000万,另外1000万由别人持股。在此之前,李老板100%为自己打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在此之后,李老板一半为自己打工,一半为别人打工;一半是资本家,一半是单纯的企业家。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融资的目的是为办企业,是为了把企业办大。那么你为什么办企业,你为谁而办企业。这个问题不是融资之外的问题,是包含在融资之中的问题,因为融资的方式不一样,企业的性质就不一样,融资者和企业的关系也不一样。

在这里,需要讲讲人生哲学。我的体会,人们在自己和家庭的消费(包括现在的和未来的)彻底解决之后,无论干什么事情,其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八个字,即实现自我,奉献社会。只不过,不同的人实现自我的方式不一样,奉献社会的内容不一样。资本家通过个人资产的增长来实现人生价值。一个100亿的富翁虽然比一个10亿富翁更具有人生价值。xx公司的老板对我说,他的追求是在他有生之年能积累到50亿的资产。然而,10亿也好,50亿也好,100亿也好,大家都吃不了那么多,花不了那么多。这时,资本家积累了多少资产,与作家出版了多少本小说一样,都是为名,而不是为利。

长期以来,我们只是从所有权上来观察和划分财产,将社会财产分为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两大类。在我看来,这种划分并不彻底。因为,公有财产并非都是公用,公有财产也并非都是私用,私有财产超过所有者本人及其家庭消费以外的部分,名义上归他私有,实际上为社会公用,这种财产的真实功能与公有财产并没有什么两样。我将后一种财产称为私有公用财产。人们不断地把企业办大,将个人资产总额增大,他所增加的是私有公用财产。他的这些财产虽然会让他的儿子、孙子继承,但只要他儿子不是傻瓜,他们不需要靠祖辈的财产来养活自己,他们继承的与其说是财产,不如说是责任,即他们有责任将这些私有公用财产继续看管好,并使其不断增加。因此,小的资本家是自私者,大的资本家是个奉献者,他们通过个人财产的积累实现人生价值,结果,这些财产都变成了私有公用财产,这些财产在法律上没有交给社会,但实际永远交给了社会,他是个奉献者。

企业家则不一样,他们不是通过个人资产的多少来体现人生价值,他们向社会奉献的也不是个人资产,他们是通过个人的经营业绩来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经营才能。因此,他们追求的不是自有资产的增长,而是追求所控制和经营的资产的增长。比如,通过股票上市,使自己的经营舞台迅速扩大,自己的经营才华得以充分实现。

综上所述,选择募股还是选择负债,决不仅仅是一个融资方式问题,它涉及到融资者对人生

价值的追求,即希望以什么方式来实现自我,是通过资产的积累来实现自我,还是通过经营业绩来实现自我;准备向社会奉献什么,是奉献更多的私有公用财产,还是奉献更优异的经营业绩。

第五个因素:企业体制的变革与经营者地位的巩固

在一个企业,经营者的地位和权力,与企业股东的数量和

股权分散的程度成正比。一般情况是,企业的股东数量越多,

股权越分散,经营者的地位就越稳定,对企业的控制权就越

大;反过来,企业股东数量越少,股权越集中,经营者的地位

就越不稳定,经营权就越是受到限制。因此,如果融资主体是

经营者而不是所有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强化自己的权

力,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增加股东,分散股权;而增加股东、分

散股权,体现在融资上,就是通过募股融资,而不是通过负债

融资。

例如,某国有纺织厂归属于省纺织厅。厂长任免权在于厅

长。该纺织厂原有资产规模3000万元,企业的效益又不怎么好,厅长、副厅长们看都不想去看一眼。现在该企业要上个很好的技改项目,该项目投资7000万元,项目投资的操作权和融资权在厂长。该厂长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通过负债的办法来上这个项目。即向银行贷款7000万。至于3000万的企业如何贷7000万,如何抵押,这是另外的问题,至少我们可以假定厂长有办法摆平这些问题。贷款上项目的结果是,企业资产总规模由以前的3000万增加到一个亿,企业的质量由不怎么好到非常好。这时,厂长有可能遇上麻烦:他的位子没有以前稳定,以前厅长们对他的企业都不感兴趣,而现在,有几个副厅长对他的企业都非常感兴趣,都想提前退休,他这个企业来当董事长。为什么企业规模扩大了,厂长的位子反而不稳?原因就在于他是通过负债的方式扩张,采用这种方式扩张,企业的股东没有增加,以前是一个股东,现在仍然是一个股东;以前他的位子控制在厅长一个人手里,现在仍然控制在厅长一个人手里。

第二种选择:通过募股的办法来上这个项目。比如,该厂长找7个私营企业家,这7人都是他的朋友,每人投资1000万,共同把这个项目建成。结果,企业资产总规模由3000万增加到一个亿,企业的股东由1个增加到8个,而且,现在不是纺织厅控股,是厂长的朋友共同控股。这时,厂长的任免就不是厅长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在股东会上或董事会上,大家共同决定。这样,该厂长的地位比以前就巩固多了,其权力也比以前大多了。在一个上市公司,由于股权极为分散,股东数万或数十万,这样的股东不可能有老板意识,这时,经营者反而成了真正的老板。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是所有者当家,而是经营者当家,是经营者操纵和愚弄一大批无知的股东。为什么股东不掌握企业的信息?因为掌握企业的信息需要成本,比如需要参加股东会,需要收集公司的情况,甚至需要经常到公司去调查调查。由于股权分散,每个股东持有的股份很小,支付这么多成本去收集信息不合算,结果成了无知者。谁有知?经营者有知,经营者掌握了信息,掌握了信息也就掌握了控制权。结果是,没有信息的听有信息的,股东听经营者的。

以上说明,从经营者的角度看,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要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分散股权;而分散股权的办法就是在融资过程尽量选择募股的办法,而不是选择负债的办法。

但从所有者、从股东的角度看,股权过于分散,对股东极为不利,使股东完全失去了对

经营者的控制。

我国上市公司那么多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股东的两个过度分散:

一是股东的人数过度分散,一个企业几万,几十万个股东,这样的上市公司在约束机制上与国有企业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比国有企业还糟糕。国有企业还有一个主管部门管着。这种上市公司连个主管部门都没有,企业经营者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

二是股东的分布过于分散。同样是1万个股东,如果都集中在一个城市,特别是都集中在一个中等城市,股东也或多或少有一些信息优势,对经营者也或多或少能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人在新疆,有人在海南,有人在东北等。他们只有通过媒体了解企业,一旦媒体的信息失真,他就只能是一个无知的股东。

因此我提出,要强化股东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就是要改变上市公司的股东两个过度分散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展三板市场,建立一大批区域性的证券交易所,让更多的企业在这种区域性交易所上市,以此增加股东的信息优势。

高送转股中的“除权日效应”研究(一)

高送转股中的“除权日效应”研究(一) 【摘要】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送转”一直是资本市场上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深圳主板上市的公司进行了研究,以高送转股的除权日前后30个交易日为窗口,研究发现提前买入高送转的股票确实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同时对数据分成了四个阶段,研究了这种“除权日效应”是否一直存在,而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研究发现,除权日效应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了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高送转股;除权日;事件研究 一、引言 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走过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每年上市公司的年报公布的密集期,许多高送转的股票浮出水面。高送转股指上市公司每股送股(或者转股)达到0.5股以上的股票。对高送转股的炒作,常有的说法是“利好之后就是利空”,甚至有的股票在除权日之后,股价出现了大幅的下跌。从会计理论角度来说,股票股利并不会改变投资者所占公司的股份比例。从这个角度提出疑问,本文希望通过对除权日前后的股价变动来揭示市场上对高送转股的炒作行为,是否真的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率;这种现象是否从资本市场成立之初就存在;如果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那么操作策略是什么? 国外关于股票股利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从BallandBrown(1968)开始,他们认为股票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与公司的盈余符号(正或者负)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也证明了超额收益率的存在。Beaver(1968)得出的结果是:在公告期后两周内,存在着超额收益。Fama 等(1969)运用了事件研究法得出的结论认为:股票股利会提高股票的收益率,从而在市场中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国内绝大部分的研究者也都认同这个观点。吴世农等(1997)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布的盈余信息在交易中获得超常收益。俞乔和程滢(2001)得出的结论认为,股票股利是最受市场欢迎的,也同样证明了股票股利导致的股价波动确实可以带来超额收益。陆正华(2010)研究证明了在创业板中的高送转公司也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由此可见,股票股利导致股价波动是可以带来超额收益率的,但是对于具体的股票股利中高送转的文献相对较少,而以除权日为研究事件的则更加少;同时从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之初到现在,是否一直存在着超额收益的问题没有进行探讨。本文从这两点出发,希望能够对高送转的现象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从而可以指导于实际的投资活动当中。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文将沿用事件研究法来研究股价变动与股票股利的关系。采用高送转股票的除权作为研究事件,以除权日前后三十天作为事件的研究窗口来分析除权对于股价变动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事件研究法需要对股票的正常收益率进行估计,那么目前对于正常收益率的估计方法有均值调整法和市场模型法。相比较而言,市场模型法是从CAPM模型中推导而来的,更加体现了市场收益率和个股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正是由于这点,就更能精确的估计出市场相对于市场的超额收益率。所以本文决定采用市场模型法来估计股票的正常收益率,从而得出超额收益率。 首先以高送转的上市公司的除权日(t=0)的前后三十天为样本时间,估计出各个上市公司的正常收益率,即:。 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用同期实际的个股的收益率和证券市场的收益率来得出和的估计值,从而可以估计出个股的正常收益率的估计值; 是根据CAPM模型: 推导得来的。表示个股的正常收益率;是个股相对于市场的风险系数;表示市场的收益率;表示无风险利率。那么也可以直接用CAPM模型来计算得到个股的正常收益率,于是就可以得到个股的超额收益率。

新旧会计准则科目衔接的处理

新旧会计准则科目衔接的处理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相同、有余额的调帐处理: 应将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这类有如下科目: (一)“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和“预付账款”科目 (十二)“长期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十五)“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代销商品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 (二十)“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和“专项应付款”科目 (二十一)“实收资本”科目 (二十三)“盈余公积”科目 (四)“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受托代销商品”、“待摊费用”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但对会计科目“库存商品”来说下列情况应换新准则科目,并将余额进行调整: 1、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 “库存商品”(旧准则)--------“开发产品”(新准则) 2、对于农业企业 “库存商品”(旧准则)----------“农产品”(新准则) 3、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 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 但下列情况除外 投资性房地产并且按照新准: 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固定资产”(余额)---------“投资性房地产” “无形资产”(余额)--------“投资性房地产”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按照首次执行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高送转与股权登记日

高送转 百科名片 “高送转”一般是指大比例送红股或大比例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比如每10股送6股,或每1 0股转增8股,或每10股送5股转增5股。“高送转”的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高送转”后,公司股本总数虽然扩大了,但公司的股东权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与送红股将摊薄每股收益。 股票术语。 高送转(配)是指送股或者转增股票比例较大,一般10送或转5以上的才算高送转。比如每10股送6股,或每10股转增8股等。送转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10送转10. 高送转作为一种炒作的题材,相对多见于股市处于牛市阶段时,因为此时更容易受到股民追捧,而在熊市阶段由于股民相对不热衷这种题材,高送转的情况就相对较少。 公布高送转之前,主力(庄家)一般都会提前知道(这种信息不对称有时不可避免),因此股价往往会出现预热。不过高送转的股票还是有一定的炒作价值,但只是炒作价值,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投资价值,只是具有投机的价值。 在公司“高送转”方案的实施日,公司股价将作除权处理,也就是说,尽管“高送转”方案使得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增加了,但股价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投资者持股比例不变,持有股票的总价值也未发生变化。“高送转”的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而且,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与送红股将摊薄每股收益。 高送转只是迎合市场概念的一种炒作,实际上送股也好转增也罢都无根本意义,只有炒作意义。因为持有的股数多了,但价格也相应下来了,所谓背着抱着一般沉,股票总市值并无变化,主要是看有没有主力拉高股价,这样股民才有获利的机会。高送转受追捧主要是一种心理因素,譬如说在牛市中某股10元一股,年报时10股送10股,而股价拦腰一半成了5元,视觉上价格较低容易吸引新股民跟风,就好像大白菜一块一公斤你嫌贵,而五毛一斤你就觉得便宜了的一样的无意义心理。填权后庄家获利丰厚,真实的复权价格已到天上,但跟风的并不感觉价格高。老股民虽然对这种游戏规则心知肚明,但既然大家认为大家都有这种心理,就形成了默认的击鼓传花式的博傻游戏。所以,在西方成熟市场,股民们并不太认可高送配,他们只认现金分红的持续能力,这才是根本。好在每种游戏规则都有其底线,不能轻易触碰,送转股票也是有基本要求的,要求公司基本面(股价,业绩,公积金等等)有基本条件,不是公司可以无限制送转的。 当然,股票拆分本身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例如,由于股价低,也就使得资金门槛相对降低,方便小资金的出入,提高流动性。譬如说,美国很多股票的股价每股成千上万美金,试想如果中国某支股票一万元一股,有几个股民会参与?既限制了小资金的自由,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区别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区别 拖欠的材料款、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包装物押金等应计入应付账款还是其他应付款?经常会有一些学员对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概念不能区分清楚。小编对这两个科目的核算进行了如下总结: 应付账款 1.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该科目应当按照不同的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2.应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按应付的价款,贷记本科目。 (2)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资的,在发出商品等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应在售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购回该项商品等时,应按回购商品等的价款,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企业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应当分别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账务处理 ①以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②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③以债务转为资本,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④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清偿的,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五)企业如有将应付账款划转出去或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其他”科目。

怎样判断高送转股票

首先我们谈一下,在知道了哪些行业可能产生高送转以后,该如何判断哪些具体个股可能产生高送转。 1、注意会计法规的合理性:比如,熟悉会计知识的朋友会知道,公司送股或者转增股必须要通过未分配利润或者资本公积金来进行,而会计法规规定公司必须提取一定的公积金及公益金(20%左右),因此,要进行送转股,当期净资产肯定要在1.20元以上,要10送转10 的话,净资产至少2.20元,这些都是会计理论基础,实际上公司不会不顾一切的分完转完,因此,每股净资产、公积金越高,高送转的可能性越大。另外,还要注意证券法规限制:比如关于股本变动间隔时期的规定,对于中期大比例送转的公司,年末从理论上说进行大比例送转的可能不大; 2、本身股本小的公司,容易产生高送配;这点在中小板上体现的最明显; 3、有强烈扩张需要的公司:比如华发股份,去年我曾经分析过这个公司,如果根据管理层的发展思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房产公司的话,他的股本至少还要经历3次10送10 的扩张,目前看,第一个已经开始; 4、现金流量珍贵,处于高速投入期的公司:由于近期国家在一些行业上采取了紧缩措施,而某些公司正好处于一个急需资金的阶段,有大量的项目要上马,这样的公司可能采用高送转来维持投资者的支持; 5、某些特殊的目的:例如最近某地产公司在推出10送转10 的分配方案同时也推出了增发融资计划,或许是希望投资者不要都用脚投票吧。 我个人一般还是坚持首先以业绩和成长来衡量个股,特别是高送转股票,我认为还是应该从价值角度来判断高送转的作用,所谓填权,其基础还是公司业绩的高增长,如果单纯的投机炒作,可能短期比较热闹,最后只会贴权。因此,近期我比较看好的高成长基础上有高送转预期的个股是:002064 和002161,供大家参考。 如何判断和操作有"高送转"潜力的个股 来自: 知秋(做减法) 2010-10-07 20:24:54 如何判断和操作有"高送转"潜力的个股 如何判断那些个股会有"高送转"的潜质,或者说什么样的个股"高送转"才会推出"高送转"的分配方案呢? 资深的市场人士叶涛表示,推出中报、年报"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资本公积金比较高的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较高是公司实施高比例送转方案的基础。一般来说,每股公积金大于1.5元的公司就具有一定股本扩张潜力。

2016新会计准则中“资本公积”的规定解读

2016新会计准则中“资本公积”的规定解读 发布时间:2016-02-25 编辑:少芬手机版 新《企业会计准则》自从引入“权益性交易”和“其他综合收益”这两个概念之后,对原来的“资本公积”进行了大刀阔斧地重分类调整,也就是把原来的“资本公积”核算内容分解成三个部分: ①企业股东和其子公司投入的,划归为只进不出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②把企业资产计价变动而形成的,划归为可进可出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③把企业与股东形成“一项业务”交易产生利得直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是由特定资产计价变动而形成的,而并非在交易活动中形成的所得,所以当特定资产处置时,“其他资本公积”也应随之一并处置,因此具有临时归集过渡的性质,在该特定资产存在时不得用于直接转增资本(或股本)。否则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作为收入而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资本公积”核算内容被重新设定后。结合“资本公积”形成的原因,对两大类资本公积进行新定义: 1、“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是权益性交易(与投资者投入有关资本交易所产生的权益)形成的。 主要有:①有限公司股东投入资本形成的资本溢价; ②股份公司股东投入股本形成的股本溢价; ③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资本公积; ④专项拨款转入形成的资本公积; ⑤接受股东或股东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 2、“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则是其他综合收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所产生的权益)形成的。 主要包括:①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③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⑤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⑥可转债的分拆; ⑦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高送转现象分析

摘要高送转作为近年来股票市场的热点话题,受到许多投资者的热捧,从原来作为公司持续经营的内在需求与回报投资者的一种方式,逐渐变成了许多上市公司炒作的一种手段。本文通过对高送转相关概念的解释以及其原因的分析,旨在为广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提供参考,并为监管部门完善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送转投资炒作监管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总体生活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证券投资成为大多数人日常投资理财的一部分,而在不断变化的证券市场中反映着各种经济现象。近年来,高送转成为股票投资市场热议的话题。然而,其背后既有公司管理者对公司的发展前景的看好,也存在着为了公司大股东的个人利益而做出的迎合市场的炒作手段。 二、高送转的相关概念 高送转是高送转股票的简称,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或送红股的比例较大。股票市场上具有高送转可能性的股票,称为“高送转概念股”即高送股或者高转股。高送转概念为股票市场上的一个概念板块,这个板块包含了股票市场上所有具有高送转可能性的股票。其实高送转对于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其股东权益总额并没有本质上的影响,高送转方案的实施,使得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增加。但由于公司在此方案实施日对股价做了除权处理,所以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总价值并没有发生变化。 三、上市公司进行高送转的原因 根据证券时报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15年年报分配预案“10股送转10股(及以上)”的公司多达340家,其中“10股送转20股(及以上)”的“土豪”式分配预案就有51份,有两家公司甚至提出了“10股送转30股”的预案。由于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所处行业背景、管理者的对公司的管理理念不同,故提出高送转预案并且予以实施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一)公司对扩大股本的需求 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资本公积较高,实施高送转是其扩大股本,将企业规模做大的较好的选择。公司实施高送转方案,除权后股价按照一定比例降低,而在日后的填权过程中,便能够实现公司规模的扩大。 (二)公司对再融资的需求 对于需要再融资的企业来说,高送转不仅可以提高股价,同时可以摊薄再融资的价格。公司在限售股的解禁时期,为了回报增发机构并帮助他们撤离,从而为再融资做准备。 (三)提高股票流动性 公司经营状况与市场前景良好,使股价不断上升,但当股价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对于一些普通的小规模投资人来说,更偏爱低价股,公司在高送转实施日后,股价降低,就会比之前的股价更容易上涨,同样的价钱获得更多的股票数量,可以提高股票的流动性。 四、高送转背后的玄机 上市公司高送转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公司大股东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潜在意图。大股东的减持便是其主要目的之一。尤其是在公司股票解禁时期,大股东为了减持套现以实现其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炒作在近年来屡见不鲜。海润光伏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2015年初,海润光伏的一系列举动在证券市场备受关注。首先,海润光伏于1月2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前三大股东提出了高送转预案,即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0股的利润分配方案。当日,海润光伏的股票以10.31元的价格涨停收盘。自1月5日起公司股价从6.89元不断上涨,许多投资者冲着高送转概念,对公司前景有着良好的预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然而,海润光伏却在1月30日发布了2014年预亏8亿的公告(而实际上亏损了9.48亿元),公司的股价不断下跌,并在2月2日发布了停牌公告。与此同时有数据显

什么是股票的送转派配

什么是股票的送、转、派、配 什么是股票的送、转、派、配? 例如:10送0.5转1派0.2 就是每十股送半股,再转增一股,合计是送转了1.5股,最后是每10股派发现金0.2元,每股0.02元。但实际得到还不足这些,因为这是含税的。 这种活动叫利润分配,是股票作为有价证券收益性的表现。一般是以十股为单位。 送----送股是指上市公司将利润(或资本金转增)以红股的方式分配给投资者使投资者所持股份增加而获得投资收益。 派----分红是指上市公司以现金方式发放股利(就是派现),这种分配方式需交纳所得税,在进行分配时,目前送股和红利所得已可自动进入股东帐户。 转----转增股本则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红股相似。转增股本和送红股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于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账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一些、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转增股本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配---- 配股是指公司按一定比例向现有股东发行新股,属于发行新股再筹资的手段,股东要按配股价格和配股数量缴纳配股款,完全不同于公司对股东的分红。 附上老股民的分红派现经: 炒股5年了一直有些概念搞不请,比如分红派现、送转股、股权登记日、除权等等,最近以上无知差点导致我在000825、600282两只股票上玩一个倒栽葱,他们的送配不可谓不好,尤其600282每10转增5派3元很吸引人,满以为股已经跌到低点,在股权登记日逢低小堵一把没想到第二天除权送的股和钱没到位但是我的市值已经被除的稀里哗啦,幸好抓住了短暂的上冲在3.58元以亏0.03出掉了股本,随后股价被打到了3.44元,周一派股到位在3.47元出掉,整个操作亏近200元,教训使我认真的补了炒股基本常识课,依据掌握的基本知识翻看上市股票老底猝然猛醒,原来以为上市公司年终分红绝对是个便宜事吃不到太遗憾,实际上上市公司的分红派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掺了砒霜的馅饼,理由如下: 1、分红派现并不能提高你的市值,除权后只是增加持股数量减低持股单价原来的市值不变。

(0052)财务会计复习思考题

(0052)《财务会计》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固定资产的损耗分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12、消费税的计税方法有和___________________ 。 13、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和。 14、企业的营业收入可按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可分为和 _______________ 。 15、在具体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时可采用和 16、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和。 17、存货数量的盘存制度有和。 18、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两种方式,其一, 其二。 19、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符合原则的要求 20、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有和。 21、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两种方式,其一, 其二。 22、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符合原则的要求 23、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有和。 24、企业的营业收入可按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可分为和 _______________ 。 25、在具体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时可采用和 26、期货交易的业务范围通常分为和两大类。 27、汇率的标价法有和两种表示方法。 28、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提供的中期报告有:和。 29、按租赁双方对租赁物所担的风险和报酬为标准,可将租赁分为 和。 30、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核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3月25日销售价款为40万美元产品一批,货款尚未收到,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人民币。3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8人民币。4月30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3人民币,货款于5月5日收回。该外币债权4月份发生的汇兑损益为万元。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无法偿付时,出票企业应当进行的帐务处理是。 A、转作应付帐款 B、转作短期借款 C、转作其他应付款 D、转作资本公积 22、汽车、轮船、火车等运输行业提折旧时比较运用的折旧方法是。 A、平均年限法 B、工作时间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23、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当时即可转作销售。 A、产品发出 B、收到全部货款 C、收到第一笔货款 D、合同约定的收款日 24、某企业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为500000元,坏帐准备帐户借方余额为1000元,企业按5‰ 提取坏帐准备,则该年末实提的坏帐准备为元。 A、3500 B、2500 C、6500 D、1000 25、当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发行的市场利率相同时,则债券的现值面值。 26、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 A、10天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27、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折旧方法是。 A、平均年限法 B、年数总和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工作量法 28、某企业年初“坏帐准备”帐户有贷方余额1400元,当年收回以前年度确认的坏帐800元,年末按帐龄分析法估计的坏帐为2300元,该企业年末应提的坏帐准备为。

资本公积知识

第四章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1、题干:A公司是由甲、乙、丙三方各出资200万元共同设立的,2018年年末该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余额为:实收资本600万元,资本公积150万元,盈余公积60万元,未分配利润60万元。为扩大经营规模,甲、乙、丙决定重组公司,吸收丁投资者加入。 丁投资者投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合同约定的价值为300万元(与公允价值相等),增值税税额为39万元。接受丁投资者后的注册资本为800万元,且四方投资比例均为25%。 则A公司接受丁投资者投资时应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金额为()万元。 A、3135 B、348 C、139 D、1335 答案:C 解析: 应记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的金额=339-800×25%=139(万元),投资者花大于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资金投资企业,多出的部分就形成了 资本溢价。 借:固定资产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贷:实收资本2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39 2、题干:以下关于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留存收益是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 B、留存收益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

C、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用来弥补亏损 D、资本公积主要来自于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答案:C 解析: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 额的部分以及其他资本公积等,所以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转增资本,所 以选项C不正确。 3、题干:形成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的原因有() A、企业溢价发行股票 B、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累积资金 C、企业历年结存的利润 D、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答案:A 解析:选项BC属于留存收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来源。 选项D属于利润分配阶段形成的。 4、题干:某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6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发行价格为6元,支付佣金72万元,手续费18万元,该业务使企业资本公积增加金额为()万元。 A、2928 B、2982 C、3000 D、2910 答案:D 解析:该业务使资本公积增加的金额(6-1)×600-(72+18)=2910(万元)。资本公积=(益价收入-相关手续费佣金等)

中国上市公司送转股行为动因的实证研究

2009年第5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52009(总第195期) JOURNA L OF XI AME N UNI VERSITY (Arts &S ocial Sciences ) G eneral Serial N o.195 中国上市公司送转股行为动因的实证研究 Ξ 薛祖云,刘万丽 (厦门大学会计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股利分配是公司财务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证监会近年来监管的重点。中国现行的经济状况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制度背景,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并不能完美地解释股票股利政策的公司行为。基于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以我国2009年4月30前公布的分配预案中有送转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股本扩张动因对送转股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股本规模对送转股数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股利分配;送转股;股本规模;股本扩张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9)05-0114-08 作为公司重要的财务政策,股利政策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自Miller 和M odigliani (1961)(M&M )提出股利无关论以来,对于股利政策的争论不断。之后,许多学者们放松M M 假设,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样本,得出了不同的经验证据并形成了多种理论观点,如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等。至目前为止,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我国针对股利政策的公司行为的研究更是众说纷纭。中国证监会在2008年10月提出了约束性分红的要求,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即本应由公司来做的财务决策,却成了监管机构的管制手段。我们认为,国外形成的理论有其前提和实践基础,在股利政策公司行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应该更多考虑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如投资者不够成熟,上市公司壳资源稀缺,企业筹资可选择的方式少,且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公司取得上市资格后,有强烈的股本扩张动机等,这些不能用国外已有的理论来解释。 在公司的三大财务政策———融资、投资和股利分配中,股利分配与广大投资者利益直接相关,投资者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反应也是其参与公司治理、行使股东权利的最直接方式。在1999年以前,不分红的公司占多数,分配的方式大多数以股票股利为主,现金股利支付率较低。2000年以来,分红的公司大比例上升,股利支付率出现两种极端,即“小猫钓鱼式”的现金分红和高比例送转 ? 411?Ξ 收稿日期:2009-05-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06JA630060);2007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0000-X 071R9) 作者简介:薛祖云,男,福建福安人,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刘万丽,女,河南南阳人,厦门大学会计系博士研究生。

外商投资企业计提的住房公积金转入资本公积时应缴纳所得税吗.doc

某单位是一生产型外资企业,于2001年初成立。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经税务部门认可,该单位的所得税享受“免二减三”优惠政策。即2001年~2002年免税,2003年~2005年减半纳税。在前两年免税期间,该单位按照当地地方政府部门规定,计提了住房公积金150万元。计提时,会计账务处理为,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由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一直没有要求企业缴纳住房公积金,2003年企业决定不再计提公积金,并于2004年将已经提取的150万元住房公积金转入资本公积。 今年税务部门在该单位进行所得税纳税评估时,对这150万元已经转入资本公积的住房公积金进行调增,并要按2004年所得税征税规定减半征收。该企业认为,该项住房公积金是在免税年度计提的,即使当年不计提,企业相应增加的利润也是免税的,因而不应涉及所得税补税问题。请问:这150万元未付的住房公积金在税收上到底该如何处理? 外资企业按照当地政府规定计提的住房公积金,不仅是符合规定的,也是可以税前列支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为其雇员提存医疗保险等三项基金以外的职工集体福利类费用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9]709号)文件规定:目前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为其雇员提存了医疗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退休保险基金等基金,根据我国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提存的这些基金,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因此,该企业在2001年和2002年免

税期间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也是正确的。 这150万元住房公积金按规定本应该上交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但是,该单位没有按照规定上交,而是转增企业资本公积,这是不符合当地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相关规定的,而且税收上的处理方法也不对。应交未交的公积金既然没有上交,该单位就应该视具体情况,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作为差错更正处理或者作为应付未付款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接受捐赠税务处理的通知》(国税发[1999]195号)文件规定,企业的应付未付款,凡债权人逾期两年未要求偿还的,应计入企业当年度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税务部门将它作为应付未付款处理,尽管这150万元属于免税年度计提,但是还是应纳入调整年度即2004年应纳税所得额中。该单位应该在处理这笔住房公积金时,将这部分公积金的金额调增2004年应纳税所得额并进行纳税申报。1 2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营业执照所限定的经营范围无生产性业务的,无论其实际经营活动中,生产性业务的比重多大,均不得作为生产性企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2017年中华会计继续教育题目及答案解析

2017年企业类考试卷 一、单选题 1、小企业无形资产,下列不正确的是()。 A、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只能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摊销 B、小企业无形资产不计提减值,发生损失时直接冲减资产 C、小企业对于不能可靠估计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按照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与税法规定一致 D、小企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要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A B C D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正确] 【答案解析】暂无 2、“应付破产费用”科目,本科目核算()。 A、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发生的破产法规定的各类破产费用 B、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发生的破产法规定的各类共益债务 C、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发生的破产法规定的各类破产收益 D、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发生的破产法规定的各类破产损失 A B C D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正确] 【答案解析】“应付破产费用”科目,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发生的破产法规定的各类破产费用。 3、法院宣告企业破产时,应当根据破产企业移交的科目余额表,将部分会计科目的相关余额转入以下新科目,并编制新的科目余额表。原“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中属于破产法所规定的破产费用的余额,转入()。 A、资本公积 B、其他综合收益

C、应付破产费用 D、其他业务收入 A B C D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正确] 【答案解析】法院宣告企业破产时,应当根据破产企业移交的科目余额表,将部分会计科目的相关余额转入以下新科目,并编制新的科目余额表。原“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中属于破产法所规定的破产费用的余额,转入“应付破产费用”科目。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案源信息档案包括的内容的是()。 A、基本信息 B、分类信息 C、异常信息 D、正常信息 A B C D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正确] 【答案解析】案源信息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分类信息、异常信息、共享信息和必要的信息标识等。 5、“债务清偿净损益”科目,本科目核算()。 A、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清偿债务产生的净损益 B、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处置破产资产产生的、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损益 C、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发生的破产法规定的各类破产费用 D、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发生的破产法规定的各类共益债务 A B C D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正确] 【答案解析】“债务清偿净损益”科目,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清偿债

资产评估-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及其他应付款

第02讲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及其他应付款 【知识点】应付股利(★) (一)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提议拟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二)企业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在实际支付之前,企业应按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股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知识点】应交税费(★★) (一)增值税 “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等明细科目。 1.一般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例3-5】20×9年3月1日,甲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一批材料,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0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600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款项已经支付,且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另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费,收到增值税发票注明运费3000元,增值税款270元。20×9年3月4日,甲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原商品价款为300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900000元;款项尚未收到。甲股份有限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20×7年3月1日购买材料: 借:原材料200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0270 贷:银行存款2263270 ②20×7年3月4日销售商品: 借:应收账款339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900000 2.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 企业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等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无论会计上如何核算,企业均应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按期缴纳增值税。 【例3-7】20×9年12月1日,甲公司以一批原材料对乙公司进行投资(乙公司将该批材料作为原材料进行管理和核算),该批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110万元(假定等于其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110万元;乙公司的资本总额为3230万元,甲公司占其注册资本的2%,不具有重大影响,将其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假设该批原材料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和其他相关税费,两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均按实际成本核算存货。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乙公司124.3 贷:其他业务收入1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3 借:其他业务成本110 贷:原材料11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110

高送转股选股指标

每年A股从12月份起都有一个高送转预期的年报行情,具备高送转预期的个股通常都会受到市场热捧,但投资者需要提前布局此类个股,从高送转股的市场历史走势情况看,高送转方案公布前市场走势最为强劲,而方案公布后和具体实施时市场热情通常会降低,市场表现难以如意,能很快走出填权行情的个股较少。在选股思路上,高送转个股应具有总股本小、每股公积金较高、每股未分配利润较高,同时公司利润来源必须是主营业务,不是依靠投资收益,只有公司业绩好、成长性高才会有较大高送转预期。具体来说:公司总股本要低于5 亿股、每股未分配利润前三季度大于1元、每股资本公积金前三季度大于2元、09年预测每股收益在0.5元以上、09年预测每股现金流量为正。符合上述条件的个股见下表: 高送转概念股定义 高送转概念股定义很多,以下以一些"专家"的意见作为参考: 1、总股本:<5亿 2、前三个季度每股收益:>0.45 3、每股未分配利润:>2元 4、每股资本公积金:>1元 各指标可以自己进行定义,这里只不过给出一个范例。 寻找相关的"财务函数" 为了把以下的指标转换成系统识别的语言,需要查找这些指标的计算机语言表示。 软件中点击"帮助"->"帮助说明书",打开了Visual CHM V4.3, 从目录树中查找"公式函数"->"财务函数",从而找到几个指标对应的函数: FINANCE(1) 总股本(万股); FINANCE(18) 每股公积金 FINANCE(32) 每股未分配利润 FINANCE(33) 每股收益 自定义公式 在软件中点击"功能"->"专家系统"->"公式管理器"(或直接按Ctrl+F) 点击用户标签,在树结构中点"条件选股公式"->"基本面选股",点击右边的"新建"按 钮 在弹出的条件公式编辑器中输入公式内容: 公式名称:高送转概念 公式描述:通过基本面指标寻找高送转概念股 参数: 参数 最小 最大 缺省 D1 600000 50000 D2

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内容

我国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可计入资本公积的贷项有四个内容:资本(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捐赠资本和资本折算差额。资本溢价是公司发行权益债券价格超出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股本溢价是公司发行股票的价格超出票面价格的部分,其他资本公积包括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净利润以外的变动。资产评估增值是按法定要求对企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时,重估价高于资产的账面净值的部分(参见资产评估)。捐赠资本是不作为企业资本的资产投入。资本折算差额是外币资本因汇率变动产生的差额。按照我国财务制度规定,资本公积只能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我国有不少上市公司均有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增发股票的实例。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通常会直接导致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因此,资本公积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十分重要。为了避免虚增净资产,误导决策,就有必要明确资本公积形成的主要来源。资本公积形成的来源按其用途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其中,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在股份有限公司称之为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是指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企业应按转入金额入账;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因接受外币投资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上述各项资本公积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以及从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转入的金额,其中包括债权人豁免的债务。一类是不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等。其中,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是指企业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资本公积,从而导致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或投资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送配股和送转股及分红知识大全

送配股和送转股及分红知识大全 什么是红股和转赠股 红股:免费派送予股东的股份。投资者可将红股视为股息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红股会摊薄每股盈利、每股派息等,当然亦会摊薄股价。 转增股:同样是免费送予股东的股份,与送红股不同的是,红股是利润分配所得,转增股则从资本公积金转成股本。 深市分红流程 领取方式:自动划到投资者帐上。 领取时间:R+2日到帐(R:股权登记日) 国有股、法人股、职工股、高级管理人员持股的红股,由深交所于R+2直接记入各相应股东的证券帐户。 公众股及转配股的红股按下列程序记入各股东证券帐户: (一) R+1日收市后,证券营业部通过结算通讯系统接收结算数据包中的红股明细数据; (二) R+2日,红股到帐,可流通红股上市交易。 沪市分红流程 领取方式:自动划到投资者帐上。 领取时间:R+1日到帐(R:股权登记日)。投资者可直接到指定交易的证券部查询红股是否到帐。 上证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在送股登记日收市后将向券商传送指定交易投资者送股明细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括流通股的送股和非流通股(职工股、转配股)的送股。证券商将据此更新所有指定交易投资者的证券托管数量,投资者无须办理任何送股的手续。至送股登记日的下一交易日,所有流通股的送股部分上市流通。 深市派息 领取方式:自动划到投资者帐上,可以打印对帐单,查看股息到帐情况。 领取时间:R+2日到帐(R:股权登记日) 公众股、转配股的现金股利由深交所派发;职工股的现金股利由深交所或

由上市公司派发;国有股、法人股、高级管理人员持股的现金股利由上市公司派发。 通过深交所派发的现金股利,R-1日由上市公司划至深交所指定帐户,R+1日由深交所划至证券营业部清算头寸,R+2日由证券营业部记入股东资金帐户。 沪市派息 领取方式:办理指定交易后,自动划到投资者帐上,可到指定交易的证券部查看到帐情况。 领取时间:T+2到帐(T:交易当日) 上市公司进行年度利润分配须经过哪些程序 上市公司分红派息从开始到结束须经以下程序: 1.上市公司每年在公布年度报告的同时,董事会根据公司盈利情况,提出一个“年度分红预案”并在年报中公布,该“预案”须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后,公布股东大会决议,定下分红派息方案,再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3.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定下具体分红派息时间,如股权登记日,除权除息日,分红办法等,并予公告。 4.分红并除权、除息。 操作要点:当投资者关心某只股票的利润分配情况,并想参加该公司年度分红时,了解上述几个程序,注意公司的3个公告:董事会公告(含在年报中)、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和分红派息公告。这几个公告均可以在指定信息披露的报刊上查阅。 转配股红利到哪里去领 目前投资者认购的转配股同样可享有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深、沪两个市场对于转配股红利的派发办法基本相同,上市公司送红时,深市和沪市一样,都是直接将转配部分红股派到投资者的帐户上,当上市公司给转配部分派息时,深、沪市均直接派到投资者帐户上。 转配股所送红股能上市流通吗? 根据国家现行最新规定,转配部分的股票将在2000年逐步安排上市流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