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二、编制的目的、依据及内容 (1)

三、可研报告结论 (3)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5)

一、背景 (5)

二、必要性 (8)

第三章市场分析 (10)

一、乡村旅游市场前景 (10)

二、某某村旅游资源分析 (11)

三、市场规模预测 (12)

四、市场定位 (13)

第四章项目选址 (16)

一、项目选址 (16)

二、建设条件 (16)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工程方案 (19)

一、建设内容 (19)

二、工程设计 (19)

三、工程方案 (23)

第六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安全卫生措施 (29)

一、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29)

二、消防 (31)

三、安全和卫生措施 (32)

四、地质灾害评价 (34)

五、地震安全性评价 (34)

第七章节能分析 (35)

一、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35)

二、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37)

三、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38)

第八章项目进度安排与项目管理 (42)

一、进度安排 (42)

二、项目管理 (43)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5)

一、投资估算 (45)

二、资金筹措 (47)

第十章效益分析 (48)

一、经济效益 (48)

二、社会效益 (49)

三、生态效应分析 (50)

第十一章风险分析 (52)

一、风险因素识别 (52)

二、风险程度分析 (53)

三、防范与降低风险措施 (54)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57)

一、综述 (57)

二、结论与建议 (57)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项目范围

某某市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范围内

3、项目性质

改扩建

4、项目业主单位

某某市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委会

二、编制的目的、依据及内容

1、编制目的

(1)遵循项目建设程序,为项目决策、资金筹措提出可靠依据;

(2)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3)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4)为项目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2、编制的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范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1月

(2)《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GB/T18971-2003)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

(4)《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实务全书》

(5)《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的意见》(6)《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某某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8)《某某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17年)

(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0)《某某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5)

(11)《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其他资料

3、主要内容

本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基本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3)市场分析和游客规模预测

(4)项目规划方案

(5)项目配套工程规划

(6)投资估算

(7)效益评价

(8)风险分析

三、可研报告结论

1、项目建设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休闲娱乐随之发展。某某村为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满足日益增加的乡村旅游人数,斥资改善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含:

(1)道路工程:改造进村道路5公里,村内沿河公路2.4公里,步行登山道4.8公里,将军水库栈道2公里,通往佛教圣地、旋风岩寺庙公路4.3公里;

(2)旅客接待中心600平方米;

(3)新建吊桥50米;

(4)新建入口广场两个3000平方米;

(5)旅游公厕120平方米;

(6)污水处理设施100平方米,垃圾处理站60平方米;

(7)新建花卉基地100亩;

(8)某某河漂流项目工程;

(9)修缮胡耀邦旧居湘东南特委旧址500平方米;

(10)新建民俗陈列馆300平方米;

2、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投资95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79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0万元;基本预备费48万元。

资金来源:申请中央补助资金2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650万元。

3、项目建设安排

项目总工期两年,从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

4、项目报告结论

项目总投资950万元,投资回收期3.66年。

项目建成后,将会把某某村的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成为某某市某某县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的集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因此,本项目内容可行、选址合理、客源有保障、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较好,是扶持贫困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较为理想的项目,值得开发并应加快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背景

1、旅游业发展背景

(1)国内旅游发展背景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五年内旅游生产力全面提升,旅游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旅游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十一五”计划确定的多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实现了从“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将达13710万,占世界市场8.6%的份额,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旅游强国。

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国内旅游人数33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达2.65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入境旅游人数1.37亿人次,同比增长3%;入境旅游外汇收入493亿美元,同比增长5%。出境旅游人数943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出境旅游花费1176 亿美元,同比增长20%。

(2)某某及某某旅游发展背景

①2013年,某某省全省旅游接待人数2.5亿人次,增长22%;旅游总收入近1900亿元,增长35%,旅游业已经成为某某的重要产业。

②近几年某某市的旅游发展较快,2013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

1707.22万人次,同比增长22.5%;实现旅游收入109.45亿元,同比增长39.6%;接待入境旅游者7.78万人次,同比增长4%;外汇收入2540.13万美元,同比增长2%。

2、项目区地块背景

(1)区域交通

某某村地处某某某某北面,东与屋场村接壤,南与甘家村毗邻,西、北与高洲乡相连,距319国道7公里。

(2)区域社会经济现状

一是致力于发展科技养殖。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引进市级龙头企业赣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80万元,运用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兴建了万头生猪和万羽家禽养殖基地,并兴建了一个肉牛养殖基地。二是致力于发展果木种植。引导以前投资煤炭产业的农民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300多亩的名贵花木和果业基地。三是致力于发展新能源建设。启动“太阳能百户普及工程”,一期工程计划安装60户,目前已安装到位40户,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利资源,新建了三个总装机容量为60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四是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业。对沿江河堤进行了加固维修,对村内村外绿化进行提升改造,结合果业基地和当地资源,打造一个集漂流、垂钓休闲、果木采摘、餐饮食宿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生态建设有力促进了某某村农民收入的增长和人居环境改善,去年该村人均年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并被评为某某省最优美村庄,已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候选名单。

(3)周边资源环境

项目区周边资源环境优越,田园成片,水塘广布,山地植被覆盖率高。周边景点分布有某某一支枪纪念馆、棋盘山游击基地、某某革命烈士纪念馆、水云山风景区、花塘官厅、仰山文塔、玉壶山风景区等。结合各类景区形成乡村旅游精品项目。

3、存在的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仍然滞后。虽然近几年来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但由于资金不足,相关配套的设施仍然得不到建设和完善,特别是道路残破,旅游交通滞后,这使某某村实现旅游大发展的目标存在很大困难。

(2)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某某县虽拥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但结构比较单一,许多景点尚未开发,未能纳入省内外旅行社的重点线路乃至常规旅游线路进行销售和推广。

(3)旅游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大。目前只是进行单一的宣传,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宣传机制,有忽冷忽热的现象,宣传也没有适销对象。只是简单的除了在在一些报刊杂志上进行宣传,需要更广阔的平台。

(4)农户在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收益还比较少,当地农民进行的表演、开设农家旅舍和出售手工艺品等项目,收益甚微。为此在景区项目建设方面,农户配合度还不高,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还未全面调动起来,有积极性的也是个别少数。

二、必要性

1、推动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推进某某县旅游规划的实施

乡村旅游是发展现代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于推动某某县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根据某某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某某村的乡村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该项目的建设对某某村乡村旅游的实施和发展意义重大。

2、旅游带动,促进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长期以来,某某县经济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主要是因为缺乏合适的产业带动和就业机会。

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将促进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交通运输、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购物业、旅游商品加工、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民间文化推广等等,实现开放带动、文化交流、经济往来,促使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项目在建设期、经营期都将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居民增加收入。

3、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状况

项目区位于某某县某某镇,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区域内的交通、电力、电信设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持。

4、拉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项目区以山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体,长期经济落后。整合优势资源,选择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

举措。旅游业是关联性、带动性较强的产业,其带动性强、关联度高、乘数效应大。据研究,旅游业涉及到我国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和39个部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些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都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

5、调整乡村产业结构

促进乡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乡村旅游可以扩大农户增收来源,有助于缓解和解决“三农”问题,通过就地就业,为乡村弱势群体(如妇女、老人、残疾人等)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6、增加就业

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改善某某县的就业结构,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既可缓解城镇居民的就业压力,又可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业提供机会。

7、用发展激励当代保护未来

通过发展,激励和提升当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与建设力度,激励和促进当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某某县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未来。

8、通过交流,提升居民整体素质

有利于更快地提升某某县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由于游客的大量进入,扩大了某某县城乡居民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信息交流和人际交流,加之大旅游环境的形成和大旅游环境对城乡居民礼仪行为的规范要求,都会快速地提升某某县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乡村旅游市场前景

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并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很大贡献,推动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乡村旅游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过去十年间,“十一”黄金周主要景区游客人数呈稳定增长趋势,而增速保持波动上升。由此可见,国内旅游需求依然旺盛,而且在未来几年还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里的新闪光点,在水涨船高的同时还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潜力。

到2015年,休闲农业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点数量稳步增长,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点增长20%,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总的来看,国内旅游需求稳步增长,而同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无论市场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均呈现出向好的趋势,发展前景向好。

二、某某村旅游资源分析

某某村地处某某某某北面,东与屋场村接壤,南与甘家村毗邻,西、北与高洲乡相连,距319国道7公里,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143户村民,森林覆盖率达92.5%,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新鲜,民风淳朴,和谐文明。穿梭其间,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使人留恋忘返。

据当地村民介绍,1927年秋收起义,毛主席率领部队从湖南浏阳上井冈山途径某某村。休息时,村民送茶送水给这支部队解渴,毛主席一边品茶,一边观赏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某某如此多娇。后来,村民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就将“浆山村”改为“某某村”。大革命时期,时任湘赣省少共中央书记胡耀帮,曾在某某村谭家祠办公,并组织了一支红色儿童团。村民正着手做一栋胡耀帮曾经工作过的纪念堂。还有60年代初,某某农民将军甘祖昌,为了保证下游江水防洪灌溉,带领当地村民修建了一座灌溉面积达2000多亩的水库,这座水库就是现在的“将军水库”,这为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色文化背景(文脉):某某至高洲公路是当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从湖南到某某再上井冈山的红色路线。村里有谭氏宗祠,乃当年大革命时期胡耀帮同志工作过的地方。1964年农民将军甘祖昌

带领某某人民。在这里修建了某某水库,现名为将军水库。

绿色生态背景(绿脉):全村耕地面积286亩,林地面积7684亩,占总面积的95%以上,已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候选名单。

蓝色河道背景(水脉):村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现有中型水库一座,一条清澈的河流从将军水库顺流而下贯穿整个村庄,并形成自然河道景观。

三、市场规模预测

1、接待容量预测

某某村总规划面积约5平方公里,折合5000000平方米,根据国际风景区规划经验,休闲度假旅游区一般按人均占地2527㎡作为计算标准,日接待容量为:

5000000÷2527=1978(人次/日)

根据某某的气候特征,结合游人出游习惯,旅游旺季为春夏秋三季,可游月份为3月—10月,每月按30天计,则可游天数为240天,某某村乡村旅游的总容量为:

1978人次/天×240日/年=47.5万人次/年

项目建成后,通过加大营销力度,努力使旅游人数达到接待容量。

2、接待人数预测

2012年某某村接待旅客人数8万人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开发建设短平快、新奇特的旅游项目,增设休闲娱乐设施,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加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游客量和游客停留的时间。随

着知名度的提升及旅游服务设施的改善,游客的增长按每年10% 的增长水平计算,也是比较稳妥和乐观的。

3、人均消费预测

目前由于基础设施极为不配套,现有的设施也较为简陋,多数游客来此都是自娱自乐,消费项目非常少。说明只要建好服务设施,消费还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有较大的挖掘潜力。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趋势,预计游客人均消费预测如下:

某某村的乡村旅游还处于边建设边经营的局面,消费水平难以测定,考虑前期市民以观光为主体,人均消费按50元计,后期配套设施基本配套,并开始开展大量的营销工作,此时消费增长,考虑人均消费90元;建设完成后,由于设施的完善和配套,全面进入经营期,由现在的观光游为主向休闲度假游为主迅速过渡,消费点大幅增长是客观的,也是合理的,消费水平预测如下:

客人均消费预测表

规划期限游客人均消费(元/人次)近期(2016—2020年)50

中期(2021—2025年)90

远期(2026—2035年)150

四、市场定位

1、客源市场定位

项目乡村旅游的市场定位是以本地某某的市场为主,以周边城市

市场为辅。

本地市场:某某市民是本乡村旅游点的重点市场,应该充分开发。某某属于工业城市,市民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对绿色环境质量追求较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这些因素使某某市民有较高的旅游需求。同时,城区到某某县某某镇的交通发达,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周边市场:某某市周边较远距离的城市有长沙市、宜春市、吉安市等,这些城市居民及省外游客是示范点旅游发展的后背市场,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开发,确保示范点乡村旅游的后劲。

2、目标市场群体细分

(1)目标市场

近期内以某某市内短途观光游、周末游客为主,一日游、两日游群体居多,从收入阶层分析,对中、低收入阶层有较大的吸引力;中期逐步拓展到休闲度假和小型会议接待市场,主要吸引当地政府会议游客以及作为示范点吸引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前来培训,做成示范性的培训基地;中远期,面向某某市的周边城市的城镇居民客源。

(2)市场细分

①按照职业细分确定目标市场

以工薪阶层市场(公司职员、教师、公务员、技术管理人员等)为主,大力发展学生市场和培训市场,积极开发老年退休职工市场。

②按照年龄结构、收入确定目标市场

以中青年(25岁——44岁)、中低收入(每月1000——4000)

的大众旅游为基础,积极开发离退休(55岁以上)游客和乡村养老市场,兼顾中青年高收入(4000元以上)的高档旅游市场。

③按照旅行目的确定目标市场

着重发展休闲、观光市场,稳步开拓度假市场,积极拓展会以市场。

第四章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

1、项目位置

项目所在地某某村,地处某某某某北面,东与屋场村接壤,南与甘家村毗邻,西、北与高洲乡相连,距319国道7公里,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

2、项目区范围

某某市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范围内

二、建设条件

1、区域条件

“七分半山一分半田,一分水面和庄园”森林覆盖面积75%是对某某地貌轮廓的总体概括。县内地貌由山地、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组成,地势北、东、西三面高,中部和南部低。县内河网密布,理论水能蕴藏量每平方公里达54.6千瓦。主要河流莲江发源于境内北面高山高天崖,总长69.4公里,流域面积901.47平方公里,六市江水流入湖南渌水,闪石、路口溪流流入安福泸水,某某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环境幽美,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在1600—1700mm之间,年平均日照为1697.4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84天。

某某村地处某某某某北面,东与屋场村接壤,南与甘家村毗邻,

西、北与高洲乡相连,距319国道7公里,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143户村民,森林覆盖率达92.5%,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新鲜,民风淳朴,和谐文明。穿梭其间,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使人留恋忘返。

2、可利用资源条件

(1)红色文化背景(文脉)

某某至高洲公路是当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从湖南到某某再上井冈山的红色路线。村里有谭氏宗祠,乃当年大革命时期胡耀帮同志工作过的地方。1964年农民将军甘祖昌带领某某人民。在这里修建了某某水库,现名为将军水库。

(2)绿色生态背景(绿脉)

全村耕地面积286亩,林地面积7684亩,占总面积的95%以上,已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候选名单。

(3)蓝色河道背景(水脉)

村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现有中型水库一座,一条清澈的河流从将军水库顺流而下贯穿整个村庄,并形成自然河道景观。

3、综合可利用条件

(1)有趋好的市场条件

多年来,某某县的红色旅游已接待了众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现成的市场,并向利好方面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红色旅游以及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速,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客源保证。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XXX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XXX位于XXX市北10公里处,与XXX市接壤,景色秀丽多姿,文化底蕴深厚,山奇、地绿、水清,堪称:“灵山秀水、林海果园”,先后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围绕主题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XXX紧紧围绕“XXX特色镇”建设要求,突出“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三位一体”发展思路,以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旅游为重点,重点突破,分批推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道路绿化、资源开发等工作,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建设了XXX民俗村、欢乐向前冲实景基地、XXX中心、XXX等休闲娱乐项目,XXX成为集生态旅游、水果采摘、农业观光、农家餐饮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二)不断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了解最新旅游业务,积极争取上级乡村旅游扶持项目。同时,为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标准,提升旅游服务档次,我们积极开展各种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

作,重点创建了一批精品采摘园、星级农家乐、农业观光园、省级旅游示范单位、好客山东最佳休闲乡镇等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创品牌来带动我镇乡村旅游发展。 (三)整合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新产品、新线路 休闲生态游 ①XXX百果园 一处集休闲采摘、劳动体验、科普推广、名优果品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也是目前XXX市规模较大的设施农业园区。种植16大类共300多个品种的树种,建设有休闲娱乐区、果品只有采摘区、“果树认领”体验区、新果品培育区。 ②XXX观光园 观光园总占地面积1000亩,建有优质果树大棚种植区、盆景花卉展示区、果品休闲采摘区、特种养殖示范区、民俗风情体验区、权利打造集苗木花卉种植、特色果蔬采摘、餐饮食宿垂钓于一体的综合性“家庭农场”。 ③XXX XXXX是一处集果蔬采摘、花卉培育、休闲垂钓、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生态观光示范园,以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享制“城市农夫”的全新滋味,建设“花样年华”花卉种植展示销售区、“果然之乐”果蔬采摘区、“鱼情鱼礼”水上垂钓怡情区、“美食美味”餐饮娱乐品茶区。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鸡西市旅游局 鸡西市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历史、民族和文化旅游资源,依托中心城市和现代交通及配套设施条件,旅游业发展处于全省前列,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多年来,我市旅游工作切实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兴凯湖、乌苏里江、珍宝岛等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强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开发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多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成为了黑龙江省较大的游客集散地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但是,与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我市旅游基础设施现状 “十一五”期间,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推动了地方投资、民间资本向旅游业的快速聚集,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用于旅游基础及配套项目建设,加快了兴凯湖、乌苏里江、珍宝岛等旅游精品开发建设,完成旅游基

础及配套建设项目100余个。使全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1、旅游综合交通网路建设。目前我市基本建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相结合的立体化、现代化的旅游交通网。一是城市交通。目前,我市城区公共交通公交客运量达到9000多万人次,公交车辆达到706辆,运营线路60条左右;出租车达到3000辆;旅游车辆达到84辆。近年来,鸡西加大了老城区的道路改造力度,城市道路的建设遵循合理布设道路网,辟通了主次干路两侧次干路、支路,分流交通流,使城市交通既畅通又可达,加强了市中心区与近郊各片区的连接线建设。基本形成以公交汽车交通为城市客运体系主干骨架,以出租汽车为辅的公交网络。二是公路。鸡西市大力发展道路交通网络建设,通过高速公路、边防公路、旅游公路、通乡公路的建设,构建了一个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格局。开通了鸡西至乌苏里斯克市、密山至卡缅雷博洛夫、虎林至列索扎沃茨克的国际旅游班车。相继建成了301国道鸡图段、201国道鸡西境段、密山至兴凯湖新开流旅游公路、方虎公路、密当旅游公路等重点公路,各重点景区之间已实现“路路通”。特别是目前随着全省三年大交通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贯穿鸡西境内的建鸡高速公路鸡西至虎林段181.7公里公路正加快建设,计划投资52.06亿元,今年将完成建设,将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兴凯湖、虎头、珍宝岛旅游景区和其他重要旅游区全部实现三级公路以上连接。三是铁路。目前鸡西结束了原来仅有2趟铁路列车的历史,开通了鸡西至哈尔滨、齐齐哈尔、北京的普通快速铁路客运线路。四是航空。2009年10月,

乡村旅游休闲接待中心策划方案

乡村旅游休闲接待中心策划方案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乡村旅游休闲接待中心 (二)建设地点:某某村2社(民兴社区后山一带) (三)项目性质:新建 (四)建设目标:本项目通过乡村旅游休闲接待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某某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旅游环境,提升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合理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为出发点,推动某某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工程建设规模和内容 1、旅游接待点:建成接待点20个,主要功能: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商品销售、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服务功能及设施。 2、修建旅游接待中心休闲广场2个,标准停车场1个,修建景观亭子10个,新修公路4.5公里,新修人行便道5公里。 3、配套建设水、电及其它环境基础设施。 (六)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项目建设投资总共2200万元,其中房屋建设工程费15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费700万元。 2、资金筹措:业主自筹1500万元,争取上级扶持资金700万元。 二、结论及建议 开县某某镇某某村,有着十分突出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本项目以某某镇现代观光农业为依托,打造集游览观光、旅游接待、

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接待中心。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为保护和开发某某旅游资源奠定更好的基础;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有效提高本地的旅游承载力、服务能力、增强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某某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可见,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乡村旅游休闲接待中心建设的背景 一、项目实施可行性依据 1、突出的区位优势。某某镇于2010年3月撤乡建镇,镇政府所在地名幺店子(海拔880米),位于开县东北部,距县城38公里,也就一个小时车程;东靠云阳县路阳镇、文龙乡,南接金峰镇、白鹤街道,西临郭家、温泉镇,北连河堰镇、云阳县后叶镇。 2、便捷的交通现状。我镇辖区共9个行政村1个社区,全部实现道路村村通,通村率达到100%,公路通畅率达90%;在开城公路南侧,形成了一个从郭家镇毛城村进某某,经过45公里全硬化路,从郭家镇团包村回到开城公路的环形通道;通云阳县后叶镇的公路也实现了全硬化。 3、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首先是围绕休闲接待中心建立两大观光农业休闲带,形成以幺店子为中心,以郭白路为主线,发展万亩石榴园,辐射范围为山茶村、园丁村、桂花村、某某村、上桥村、民兴社区。以武城村猫儿寨为中心,在武城山发展5000亩七彩种植,同时复建猫儿寨,建设拓展训练营,打造出休闲、避暑、观光区。再次

旅游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在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 建“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的 概念规划提纲 绪论 “中国知青部落园”是依照北碚区委区政府2005年“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旅游”的工作精神和“深入推进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十百千’工程”具体要求,在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以中国知青文化和生态旅游为主题进行规划的一个旅游项目。 本规划提纲集中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北碚区旅游局、偏岩镇镇政府、重庆新综艺图文广告有限公司、重庆广来策划广告公司的专家们,从胜天湖的差不多情况,偏岩镇及胜天湖的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胜天湖旅游开发分析、规划总则、开发原则、规划布局、环境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市场分析和市场策划,投资匡算及经济效益、居民参与旅游机制规划、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社会经济协调进展等十五个方面进行了对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比较全面的概念性规划。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国专门年代的产物,当年全国三千多万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同意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到祖国的边疆和农村。知青文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形成了一个专门年代的专门文化。 利用北碚区胜天湖的资源,运用生态旅游理念,融合“中国知青文化”与“传统巴渝文化”将现代旅游意识组合为一体,形成以生态

资源为要紧旅游载体,观赏大自然风光,同意科普教育与生态旅游和知青文化构成一种新的旅游类型是我们开发北碚偏岩镇胜天湖“中国知青部落园”的目标。 通过二到三年的滚动开发,我们相信我们必定将北碚偏岩镇胜天湖的“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打造为中国最具有中国知青文化特色和生态旅游的品牌旅游名胜风景区。 第一章引言 一、项目范围 依照重庆市北碚区政府2005年“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旅游”的工作精神和“深入推进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十里温泉城,百里花卉长廊和千户星级农家乐‘十百千’工程”的具体要求。重庆勿忘我科技(集团)进展有限公司有意在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建设“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 二、研究人员和研究方法 本规划提纲由西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北碚区旅游局、胜天湖水库治理处、偏岩镇镇政府、重庆新综艺图文广告有限公司、西南农业大学出版部、重庆广来策划广告公司等部门、单位共同组成人员进行研究。 在进行本规划提纲的研究过程中,要紧采纳旅游规划中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进展理论、区位论原理、生态学原理与环境爱护、系统理论等方法对“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进行规划研究。 三、旅游开发的目标 在胜天湖开发“中国知青部落园”的目标是:利用胜天湖的资源,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 (2009-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乡村旅游具有资源潜力大、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市场需求旺盛、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对拉动社会消费、促进农民就地现代化、优化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文化传承与文明程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拉动消费、促进增长、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功能,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特编制此发展纲要。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乡村风光,宣传文化和生活吸引,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对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和优化我国旅游产品

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实现城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实现城乡、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立足自身实际,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化,增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走向现代化,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难题,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既可以拉动广大的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市场,也可以培育广大农民旅游消费的能力,形成巨大的农民旅游消费市场,通过城镇和乡村两大旅游消费市场的开拓,成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相关旅游服务要素发展,促进农副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和农副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发展,带动乡村旅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吸纳老弱妇等弱势群体就业,实现农民就

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7-2021年)实施方案

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7-2021年)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油料等四个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7?8号),着力推进《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7-2021年)》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拓展、规范、提升为重点,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丰富品类、突出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品质,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把乡村旅游业培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新亮点,提升“好客山东”品牌内涵。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化。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协同推进机制。 2.以农为本,利益均衡化。以农民为首要受益主体,实现乡村旅游业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 3.因地制宜,产品特色化。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个性化发展,积极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4.市场导向,经营产业化。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各类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和网络化运营。 5.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旅游开发与消费,形成城乡之间互用资源、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6.保护生态,发展持续化。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品体系和产业格局。建成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乡村旅游强乡镇200个、特色村1000个、农(渔)家乐经营户10000个,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50个,森林和湿地公园330个。打造50个乡村旅游知名品牌、5个AAA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全省乡村旅游年接待能力达到3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 二、发展重点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两篇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两篇 篇一:乡村旅游规划方案研究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乡村旅游,是一种集乡村产业、乡村旅游和乡村接待服务为一体的体验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具有乡土气息浓郁、投资较少、带动面大、旅游空间大、发展规模大、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乡村旅游旅游吸引物包括保护完好的自然资源、美丽的风光和宁静的环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住宿、土风十足的手工艺品和不可多得的物产、风味餐馆、传统民俗文化等等。 (一)规划原则 乡村旅游规划除了依据旅游发展规划的一般性原则之外,还需强调以下原则: 1、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交通、用水、用电、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共同任务,乡村旅游规划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乡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好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有了基础。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把旅游乡村的住宿、餐饮、旅游公厕、停车场、农产品购物点等配套设施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营造村容整洁卫生、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各地的实践看,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容村貌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通过新农村建设,极大促进和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交通、通信、卫生和饮水等条件的改善,使乡村旅游业的设施条件和自然环境大为改观。 2、突出优势 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丰富、规模宏大、种类多样,但是同时由于乡村产业的相似性,带来了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相近。因此,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进行横向资源类比分析,突出区域优势,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突出优势,一是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优势,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乡村风光和山水景观;二是要突出乡村的

我国旅游可行性分析报告

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 录 1项目总论 .1.1项目背景 (1) 1.2研究工作依据 (2) 1.3项目研究的范围 (2) 1.4项目投资回报 (3) 1.5可行性研究初步结论 ............................................................................................. 3 2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4)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4) 2.2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4) 2.3.本市工业旅游资源调查及分析 (5) 2.4投资的必要性 (6) 3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7) 3.1概述 (7) 3.2周边出游市场概述 (7) 3.3市场调研的基本结论 (10) 4建设条件 (12) 4.1资源禀赋状况 (12) 4.2区位条件 (12) 4.3交通状况 (12) 4.4文脉分析 (13) 4.5自然情况 (14) 4.6人力资源条件 (14) 5总体规划 (15) 5.1主题定位: (15) 5.2总体项目布置 (15) 5.3矿道旅游-本市嘉年华 (15) 5.4本市往事 (21) 5.5本市1900 (21) 5.6 山顶休闲区 (22) 5.7项目设计容量 (22) 6环境保护 (25)

6.1环境保护原则 (25) 6.2生态环境保护 (26) 6.3废物处理方法及达标要求 (26) 6.4大气环境保护 (27) 6.5噪声污染 (27) 6.6消防、安全与卫生 (28) 7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29) 7.1组织机构 (29) 7.2企业组织形式 (29) 7.3劳动定员 (30) 8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1) 8.1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31) 8.2项目建设方式 (31) 8.3项目建设依据 (31) 8.4项目产品规格及质量标准 (32) 8.5项目组织管理 (32) 8.6开发第一阶段的详细时间安排 (32) 8.7项目总体开发步骤 (33) 9项目运作及风险规避 (33) 9.1项目资本运作基本思路 (33) 9.2项目运作结构 (35) 9.3项目运作模式 (35) 9.4方案设计 (36) 10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 (37) 10.1投资估算依据 (37) 10.2项目总投资估算 (37) 10.3测算说明 (38) 10.4损益估算 (39) 10.5现金流量表 (40) 10.6财务评价 (41) 10.7不确定性分析 (41) 10.8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42) 10.9风险与对策 (44) 11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46) 11.1结论 (46) 11.2建议 (47)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管理保障措施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管理保障措施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一、工程进度安排的原则 1、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科学计划安排,精心组织施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满足业主对工期的要求。 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公司的优势,采取先进、成熟的技术措施,在提前完工的情况下,保证该工程达到优良水平。 3、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工期,组织均衡生产,提高设备、器材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确保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必要时交叉施工要为下一工序做好准备工作,将各工序之间地相互影响降到最小限度。 二、工程进度目标 本工程拟定2017年5月18日开工,2017.6.26完工。总工期40

日历天

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 工程施工中,我们将根据设计文件和有关施工规范、规程、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科学规划,狠抓关键线路,突出重点,确保主体。同时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科学管理,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竣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有利保证: 一、从优化施工方案上保证 施工中要保持各分项施工交叉进行。有序分层次的安排各项施工是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1、分段进行,平行施工,抓好各工施工工序的交叉点,合理安排,重点突破。 2、科学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抓住关键工序,按地形整理、绿化种植、土建铺装、道路等专业分工,统一组织施工。 3、必要时可昼夜施工,实行轮班制。 二、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上保证

1、调遣精兵强将,强化项目管理。在中标后,各级人员准时到位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优秀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性能优良的施工机械设备按时进场,及时进行安装调试,确保按时开工。同时,项目所需资金拨付到位及时,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项目经理部按项目管理的各项要求开展工作,强化项目管理,强化施工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指导。并选用优质的施工材料,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难度,避免返工。 2、为保证计划完成,我公司将选派曾经担任类似工程的项目经理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该同志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经验,能够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保证工程的工期按要求时间完成。 3、制定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保证材料供应及时,专设材料供应组,专项负责材料采购工作,严格按照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中要求的时间将材料运达现场。 三、从施工计划上保证 1、统筹规划,确保施工计划的严肃性。

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编写时间: 主管部门: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1、区域及自然条件 (1)历史沿革 项目景区旁边原有一某某关,为明洪武年所建,“悬壁临水,盘折而上,口开一罅,十里蚊行,为往省治要隘”。明代为防“安奢之乱”,设九关,派重兵于某某驻守。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著名的战斗。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明军参将谢崇爵产与播州宣慰使 杨应龙部在某某激战,“争浮桥,桥断,杀溺死者数千人”,四川总督李化龙“用尚方剑斩崇爵”。某某总兵官童元镇率军平播,杨应龙令其部下着水西衣甲,混入童元镇部营中“内合外发,官军大 ,进至某某,断浮桥,官兵溺死无算”。杨应龙后为刘廷所败。据考,项目景区为“官”渡,原属贵阳府,设厘金卡,收入为“官”渡之 费。早先渡人,后来摆渡汽车。1935年1月,红军长征突破某某天险,到某某召开了著名的“某某会议”。 2、资源评价 (1)季节:终年四季如春,从三月至十月是黄金季节,冬暖夏凉。 (2)污染:旅游开发项目无工业污染,环境安静无噪声,无放射源,

森林植被繁茂,空气洁净清新。游客活动产生的三废可以控制、回收,净化达标处理后排放。 (3)联系:该旅游开发项目毗邻某某河边,有三桥飞渡,大坝屹立,晚间灯火,摩崖石刻,库区风光以及被誉为“中国一绝、项目地区 一技”的某某豆腐鱼等景观,相互辉映,可参观点能形成旅游开发线。从外围讲,旅游开发项目景区南可依托息烽温泉、集中营旧址 以及省府贵阳,北靠历史文化名城某某,沿库区而上有已初步形成 的“某某大坝-傣族公园-神石山庄-三沙大桥”和“某某电站- 小溪-化觉-六广”两条黄金旅游开发线。 (4)可进入性:210国道、贵遵高等级公路、川黔铁路从境区穿过,景区背靠某某、面向贵阳,濒临某某,俯视长江,内有火车站2个,客运航运码头1个,规划中水运的客运、货运及自用码头各1个。 形成了公路、铁路、航运纵横交错、航空港近距离呼应的交通网络, 游客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可以做到旅短游长,其资源利用价 值因交通方便而大为提高。 (5)基础设施:景区水电路通讯具备。有山、河、桥、瀑布、森林、溶洞、风景资源丰富独特,环境容量大,发展空间广阔,搬迁工作 量小,土地肥沃,能提供新鲜果品、蔬菜、肉食、蛋禽、鱼类。农 村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建筑材料产地近,价格低,未开发旅游开发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趋势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趋势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成长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总体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以下对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7 月18 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指出,发改委等14 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 年)》。该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即2017 年全国乡村旅游实际完成投资达到约5500 亿元,年接待人数超过25 亿人次,乡村旅游消费规模增至1.4 万亿元,带动约900 万户农民受益。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既融合三产,又连通城乡,更富含乡愁,适应城市群居民日益增长的周边短途休闲度假消费需求,因此呈现出超出通常旅游业态的蓬勃活力,在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行动方案从3 个方面提出13 条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一是在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对自身欠缺营利性的建设项目,可采用周边餐饮住宿项目等优质资源捆绑方式吸引民间投资;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第三方提供垃圾处理、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推动民间投资新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00 个左右,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自驾路线,

乡村旅游发展四大创新路径

乡村旅游发展四大创新路径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顶层设计中,乡村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助力脱贫攻坚、城乡统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与“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全域旅游”的建设东风下,如何有效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从“点式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如何让乡村旅游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如何让乡村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效应最大化?绿维文旅认为:要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产品模式、投融资模式、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化,系统性创新,探索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方能绘制出新时期,乡村旅游美好蓝图。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观光到乡村休闲到乡村度假的迭代优化 经过数年的乡村旅游发展,我国乡村旅游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呈现出从乡村观光到乡村休闲,到乡村度假的迭代优化过程,功能上,逐步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性服务功能转变。 伴随消费升级带动,乡村旅游类型从最初的农家乐、乡村田园观光,不断丰富,由传统的“农家乐型、依托景区发展型、旅游城镇建设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农业观光开发型、生态环境示范型、红色旅游结合型”等,逐步呈现出一些新业态,如“国家农业公园、休闲农场/休闲牧场、乡村营地/运动公园/乡村公园、乡村庄园/酒店/会所、乡村博物馆/艺术村、市民农园、高科技农园/教育农园、乡村民宿、洋家乐、文化创意农园。”基本形成了乡村观光、休闲、度假的复合性功能结构。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计划

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总体要求,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坚持“政府推动农民自愿社会联动多方投入市场运作”的工作方式,依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发展”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农业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环境,促进各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旅游新格局。 二目标任务 用5年时间,通过实施“百村万户”工程,举全市之力,全力扶持00个特色旅游村,使之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基地,带动和促进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扶持百村农民开办农家乐,把乡村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繁荣和壮大我市农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农民致富新的增长点,市民消费新的兴奋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 三工作内容 (一)特色百村选择。将选择00个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自然村作为扶持对象,接受大型企业的直接扶持,接受相关市直部门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二)策划规划引领。结合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列入“百村万户”工程的特色旅游村进行策划或规划提升,避免盲目建设。 (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条连接交通干道主要景区公路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一套完善的形象导识系统(包括标牌标识解说词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一定数量的旅游厕所和污水处理设施,一定规模的住宿餐饮购物设施等。 (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资源,设计开发和销售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形成“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扶持“公司+农户”等多种经营方式,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培育具有地方知识产权的乡村旅游品牌。 (五)宣传促销。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定期不定期宣传“百村万户”工程进展情况,重点推介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网络预订服务,鼓励旅行社和有条件的各类旅游集散中心,开展针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市场销售和网络促销,对组织一定数量游客进行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的旅行社进行奖励。 (六)人才培训。依托各类人才培训机构,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加强对乡村党政干部旅游经营户和从业者的培

某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景区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旅游局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项目概况 (5)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8) 1.3编制原则 (9) 1.4研究结论与建议 (9)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1) 2.1项目建设背景 (11)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2) 第三章 XX县旅游市场分析 (14) 3.1市场规模预测 (14) 3.2景区游客容量与环境容量估算 (15) 3.3客源市场定位 (16) 第四章建设条件、施工条件 (18) 4.1建设条件 (18) 4.2施工条件 (19) 4.3建设内容 (20) 第五章工程建设内容 (20) 5.1 游客服务中心 (20) 5.2 露营基地 (21)

5.3 云杉林观景台及栈道 (22) 5.4 盆景园观景台及栈道 (22) 5.5 柏树林观景区 (23) 5.6 万佛崖登山栈道及观景台 (23) 第六章游憩配套设施工程 (24) 6.1旅游标识系统 (24) 6.2生态旅游厕所 (26) 6.3桥梁系统 (27) 第七章景观绿化建设工程 (29) 7.1 景观工程 (29) 7.2 绿化工程 (30) 第八章综合管网工程 (32) 8.1道路与竖向工程 (32) 8.2管线综合工程 (34) 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39) 9.1生态保护工程 (39) 9.2环境卫生工程 (41) 第十章项目招投标管理 (42) 10.1 概述 (42) 10.2 招标范围 (42)

10.3 招标组织形式 (42) 10.4 招标方式 (43) 10.5 招标情况 (43) 10.6 招标信息发布 (43) 10.7 评标 (44) 10.8 授予承包人施工合同 (44) 第十一章工程实施方案 (45) 11.1 工程实施条件 (45) 11.2 建设期安排 (45) 11.3 工程管理的实施方案 (45)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7) 12.1投资估算 (47) 12.2工程总投资资金筹措 (50) 第十三章工程效益评价 (51) 13.1 工程效益 (51)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0204192342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 一、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是指地处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离城市近、交通便利的条件,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活、见效快。发展这种模式必须注意:一是要做好规划,防止产品简单重复;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品位;三是推行行业质量标准,规范服务;四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重庆市南岸区石牛片区、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河南省栾川县重渡沟村、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东沟村、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天津市蓟县穿芳峪乡毛家峪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铁厂沟天山村、陕西省汉阴县城关镇大兴村等。 二、依托景区发展型 是指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农民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农村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必须临近重点景区;二是游客量较大;三是周围农民具备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发展这种模式应注意: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的服务功能;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从业农民的组织和引导。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湖北省秭归县周坪乡、北京市房山区十

渡镇、广东省信宜市旺将村、山东省五莲县靴石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迎水桥镇、福建省泰宁县水际村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温汤镇、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山西省壶关县桥上乡、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安徽省石台县大演乡、湖南省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四家乡等。 三、旅游城镇建设型 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旅游小城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发展这种模式应该具备的条件:一是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基础;二是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大。这种发展模式应注意:要对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云南省大理州喜州镇等。 四、原生态文化村寨型 是指利用当地原生态的村寨文化资源,包括当地居住环境、建筑、歌舞等独特性,以保护为主,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类型必须是当地村寨是原汁原味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发展模式要注意:一是做好整个村寨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引入市场开发机制,促进旅游开发;三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着重强调对当地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广东省

乡村旅游项目计划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乡村旅游项目计划书 篇一: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策划 红苹果(大寨)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 一、策划背景 (一)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20XX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国务院20XX年1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为了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颁发了《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20XX-20XX年)》;20XX年, 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 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 活动的意见》,启动了示范县和示范点的评选工作,首批评

出了全国32个示范县和100个示范点。 为了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20XX年9月,召开了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总结研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加强谋划,深入推进,抓实抓好。 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重要领域。20XX年,全国已有5.3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0亿元。 (二)河南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河南是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省旅游局与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全 省乡村旅游的意见》,筛选了128个特色旅游村加强建设。河南省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标志着河南乡村旅游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提升阶段。全省上下围绕“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加快发展。栾川县和郑州市惠济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洛阳银杏嘉年华、商丘宁陵县刘花轿村、河南省龙泉山庄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省评定了128个旅游特色村;在20XX年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经验交流会上,30个特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二、编制的目的、依据及内容 (1) 三、可研报告结论 (3)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5) 一、背景 (5) 二、必要性 (8) 第三章市场分析 (10) 一、乡村旅游市场前景 (10) 二、某某村旅游资源分析 (11) 三、市场规模预测 (12) 四、市场定位 (13) 第四章项目选址 (16) 一、项目选址 (16) 二、建设条件 (16)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工程方案 (19) 一、建设内容 (19) 二、工程设计 (19) 三、工程方案 (23) 第六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安全卫生措施 (29) 一、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29) 二、消防 (31) 三、安全和卫生措施 (32) 四、地质灾害评价 (34) 五、地震安全性评价 (34) 第七章节能分析 (35) 一、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35) 二、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37) 三、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38) 第八章项目进度安排与项目管理 (42) 一、进度安排 (42) 二、项目管理 (43)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5) 一、投资估算 (45) 二、资金筹措 (47) 第十章效益分析 (48) 一、经济效益 (48) 二、社会效益 (49) 三、生态效应分析 (50) 第十一章风险分析 (52) 一、风险因素识别 (52) 二、风险程度分析 (53)

三、防范与降低风险措施 (54)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57) 一、综述 (57) 二、结论与建议 (57)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芜湖中洲建设有限公司 芜湖县陶辛镇人民政府 芜湖县陶辛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芜湖中洲建设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编制依据 第二部分工程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括 第二节设计概括 第三节气象水文 第三部分施工部署 第四部分主要分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放线的施工方案 第二节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第三节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第四节道路施工方案 第五节景观标志牌施工方案 第六节广场工程施工方案 第七节季节施工方案 第八节养护管理期施工方案 第九节雨、夜施工及农忙保勤措施 第五部分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及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第一节质量目标 第三节质量保证体系 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部分施工总体进度的计划以及管理保障措施第一节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部分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一节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 第四节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第五节保护道路、管线的措施 第六节文物保护措施 第七节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第八节扬尘治理措施 第八部分主要施工材料准备预案

第一节主要施工材料进场计划 第二节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第九部分临建搭设预案 第一节施工平面布置 第十部分与各参建单位配合和协调 第一节与设计、监理单位配合与协调第二节与业主配合与协调 第十一部分附表

第一部分、编制依据 1、芜湖县陶辛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陶辛镇后沙村)工程施工图纸 2、招投标文件, 3、现行法律法规, 4、施工合同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立足于施工的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重点工程重点安排,做到方案切实可行、经济合理,满足于高标准建设的需要。 第二部分、工程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芜湖县陶辛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芜湖市宏宇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安徽恒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芜湖中洲建设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芜湖县陶辛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陶辛镇后沙村)工程,芜湖县陶辛镇后沙村,香湖岛南侧。主要内容为沥青混凝土道路工程、景观小路工程、入口广场工程、绿化工程、景观标志牌工程。 第二节设计概况 1、沥青混凝土道路工程: 起点香湖岛二期入口,终点后沙村香湖岛三期西南侧。长度279.0m,宽度3.0m,道路路拱采用直线型,横坡为1.5%。设计使用年限15年,道路路面结构为:6cm厚细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13C+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景观小路工程: 位于香湖岛三期工程南、东、北侧沿沟塘环形地带。长度1126.5m,宽度3.0m,横坡为1.5%。道路路面结构100厚砂石层+100厚碎石垫层。 3、入口广场工程: 入口广场占地面积225.2m2。砖型由甲方确定,广场砖铺法:素土夯实100厚碎石垫层100厚C15砼水泥砂浆结合层广场砖 4、绿化工程:

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乡村旅游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旅游方式,它不仅拓展了旅游业发展新领域,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为完善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的建设,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建设现状进行描述,对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建设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从而达到壮大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目的。 关键词:乡村旅游;食宿设施;建设 乡村旅游最早兴起于上个世纪30年代,首先在荷兰出现,之后迅速遍及整个欧洲(何景明,2003)。gilbert和tung (1990)将其定义为: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刘伟等,2009)。随着国内旅游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和推崇,一些长期居住在闹市的人们,极渴望有一个距离适宜、交通便利、环境宜人的避暑度假之处。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食宿设施建设问题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一、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建设的意义 乡村旅游目的地往往是在较偏远地区或者是在城市社区周边,属于农村农事活动区域,缺少必要的基础旅游设施,游客在这里常常是连最基本食宿需要也无法得到满足。那些经过数小时长途奔波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的游客,只能在景区匆匆忙忙、走马观花地看一

下就急忙返回,大大降低了旅游质量,降低了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热情,进而影响了地方旅游经济收入增长。民居旅馆的出现,解决了游客后顾之忧,使游客在游玩之后,有一处既经济实惠又可以安心放松休息之所,吃上一顿可口的农家饭食,稍事休息恢复体力。传统的旅游景点开发后,开发商通过门票收入等途径得到现实实惠,而当地农户由于没有景点经营权,不能真正融入当地旅游业发展中,很容易对旅游业发展漠不关心,甚至出现旅游投资经营商与当地农户、农户与游客之间利益对立矛盾。发展乡村食宿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展旅游与农民致富的矛盾,农民利用闲置农舍,通过提供食宿服务、出售民间工艺品、土特产来获得实在经济收益,农民从当地旅游业发展中获得收益,自然对旅游开发产生很高热情,而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和具有乡土气息的农副产品也为当地旅游增添了更多吸引物,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刺激了游客消费,增加游客人均消费量,提高了旅游业整体经济效益水平。 二、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建设的现状 (一)追求生态化与现代化的统一 随着世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现代化生活的厌倦使人们产生了对乡村生活生态化的向往,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的生态化与现代化是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食宿设施生态化需要现代化技术支持,实现生态食宿设施清洁化生产,现代化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条件。如,清洁化生产的废弃物处理技术、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