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川府发〔2011〕26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川府发〔2011〕26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川府发〔2011〕26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川府发〔2011〕26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川府发〔2011〕26号二○一一年八月五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年)》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并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

(2011—2015年)

前言

“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3个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对口支援省(市)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倾情援助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地震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共克时艰,取得了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决定性胜利。

随着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灾区将进入发展振兴阶段。为巩固和发展灾后恢复重建成果,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早日建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新家园,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全省39个极重和重灾县(市、区)。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专栏1 规划范围

◇极重灾县(市)(10个)。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

◇重灾县(市、区)(29个)。理县、江油市、利州区、朝天区、旺苍县、梓潼县、游仙区、旌阳区、小金县、涪城区、罗江县、黑水县、崇州市、剑阁县、三台县、阆中市、盐亭县、松潘县、苍溪县、芦山县、中江县、元坝区、大邑县、宝兴县、南江县、广汉市、汉源县、石棉县、九寨沟县。

第一章发展振兴基础和条件

第一节重建成效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和科学重建,四川灾区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经中期评估调整和再评估调整,全省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29692个,规划总投资8658亿元。截至6月30日,已开工项目29692个,开工率达100%;完工项目28007个,完工率达94.33%,累计完成投资8070.57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3.2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的“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基本实现,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民生事业长足进步。民生项目建设进展最快,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360多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部完成,148万多户农村住房已全部完工,25万多户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开工建设3001所学校,灾区学生全部告别了板房校舍,2032所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开工,已完工1927个。一批就业社保公共服务中心、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相继落成,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显著增强。

——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一大批关系灾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初步建成,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骨干电网和农村电网重建等基本完成,震损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产业快速恢复增长。灾区震损企业全部恢复生产,东汽、阿坝铝厂等重灾企业再创生产经营新高,6个重灾市(州)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得到恢复性增长,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步入更好更快发展轨道。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灾区城乡布局更加合理,居民住房条件更加改善,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配套完善程度实现跨越式提升,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了以38个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城镇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化新城镇,涌现了汶川水磨镇、绵竹大成村、什邡马祖庙等一批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示范区(村),灾区群众告别传统落后,享受和融入现代文明。

专栏2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要成果

◇总体进展。规划项目中期调整和再评估后,全省纳入国家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的项目共29692个,规划总投资8658亿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已开工项目29692个,开工率100%。已完工项目28007个,占重建任务的94.33%;累计完成投资8070.57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3.21%。

◇城乡住房建设。270个城乡住房项目完成投资2233.47亿元,占规划投资的99.37%。永久性农村住房全部完工,完成投资1483.52亿元;农房维修加固全部完工。永久性城镇住房已完工25.86万户,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9.73%;城镇住房维修加固全部完成。城镇住房维修加固和重建完成投资756.95亿元,占规划投资的99.08%。

◇城镇体系建设。市政设施、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恢复重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4.65亿元,占规划投资的75.19%。

◇农村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等农村建设项目和以工代赈及贫困村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36.84亿元,占规划投资的100%。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31.37亿元,占规划投资的96.69%。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信、邮政、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34.96亿元,占规划投资的89.13%。

◇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工业企业、旅游、文化设施及金融服务业项目累计完工4890个,占规划项目的98.02%;累计完成投资1359.91亿元,占规划投资的99.96%。

◇市场服务体系。已完工商贸服务及粮食服务设施项目项目6122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8.12%;累计完成投资226.66亿元,占规划投资的97.11%。

◇防灾减灾。灾害隐患治理、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综合减灾避难场所等防灾减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10.83亿元,占规划投资的67.04%。

◇生态修复。修复受损林地植被、林区水电路、通讯、公共用房以及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10.02亿元,占规划投资的85.08%。

◇土地整理复垦。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66.61亿元,占规划投资的86.67%。

第二节主要问题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灾区范围广、自然条件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地震对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深远,全面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仍面临巨大挑战。

——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灾区经济恢复发展主要得益于重建投资拉动、政策扶持和对口支援帮扶,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发展基础不稳固;部分地区经济尚未恢复到震前水平,债务压力重,结构调整慢,转型发展仍需较长过程;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较多困难。

——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灾区森林、植被、水体、土壤等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地质环境稳定性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修复周期长、难度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多,次生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灾区可持续发展。

——就业促进面临较大压力。随着重建任务逐步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直接提供的建设、服务和公益性岗位将逐步减少,加之每年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就业,灾区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扶贫帮困任务十分艰巨。灾区因灾致贫、返贫多,农户负债重,自我发展能力弱,地震及持续的次生灾害新增了部分贫困户,2516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由灾前11.68%上升到

34.88%,实现灾区扶贫解困面临十分繁重的任务。

——公共服务保障仍待完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社区服务资源不足,妥善安置“三孤”人员任务重,医治灾区群众心理创伤需要较长过程,妥善化解灾区社会矛盾、构建团结互助的社会关系、重塑灾区活力仍然面临大量的工作。

第三节有利条件

——灾后恢复重建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近3年的恢复重建,灾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产业快速恢复增长,公共事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为灾区发展振兴打下了扎实基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意识增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升华,展示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有信心、有能力为灾区发展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口合作长效机制全面建立。我省与对口支援省(市)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加强了产业合作园区的建设,推进对口支援由“输血”帮扶向“造血”提升转变,由“硬件”援建为主向“软件”支持为主转变,由单向支持向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转变。

——国家继续给予地震灾区支持。国家将灾区发展振兴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规划,将继续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土地、产业、扶贫开发等政策上给予支持,为灾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着力巩固和发展灾后恢复重建成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自强奋进,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新局面,建设幸福和谐新家园。

第二节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与“十二五”规划紧密衔接,着力解决影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超前谋划、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提高灾区自我发展能力。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考虑灾区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及潜力和社会人文等因素,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和发展方向,走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市场主导、合作开发。运用市场机制,创新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东部和援建省(市)的社会资本参与。充分发挥长期合作机制作用,切实抓好对口合作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灾区加快发展。

——自力更生、争取支持。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争取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进灾区发展振兴。

第三节发展导向

按照重建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布局和发展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和发挥比较优势,有序推进灾区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建设,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协调发展格局。

龙门山山前平原和与龙门山山脉接壤的浅丘地区,是成德绵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创造和扩大就业作为中心任务,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要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实施城乡统筹、三化联动,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就业吸纳能力,吸纳适度重建区、生态重建区人口转移,促进人口和经济集聚。

龙门山山后高原地区和山中峡谷地带,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的原则,把地质灾害防治、生态功能修复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居民安居乐业和灾区可持续发展;突出抓好扶贫攻坚,把扶贫开发与生态移民、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民族地区、贫困山区跨越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牧业和旅游等特色产业,有序推进特色资源开发;加强县城和重点城镇建设,完善功能,体现特色,合理集聚人口;根据灾害隐患评估,调整居民点布局,对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居民点实施避让迁建。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核心区域和高山地区以及重建规划确定的其他生态重建区,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生态功能区功能修复和自然文化资源、珍贵动植物资源保护。

第四节主要目标

在巩固和发展灾后恢复重建成果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新家园,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为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速度高于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大幅增加。

——产业结构优于灾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效明显,产业结构优于灾前水平。现代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和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灾区群众充分就业。群众就业渠道更多,就业稳定性更强,全面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大力改善灾区贫困村发展条件,全面提升贫困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灾区2516个贫困村人均收入超过全省贫困村人均收入水平,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为灾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防灾减灾能力增强。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治理,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生态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第三章产业发展振兴

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就业、保障灾区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举措,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有选择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着力构建比较优势突出、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产业体系,推动工业向城镇地域的空间集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节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灾区产业、资源等比较优势,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扶持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集中力量加快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重点打造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成都电子信息示范基地、绵阳数字视听示范基地。依托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发展产业集群,壮大竞争优势,提升产业带动力。

着力培育发展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具有成长潜力、创新活力、关联凝聚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支持成都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德阳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绵阳“三网融合”与“物联网”产业化基地、广元先进电子及配套材料科研生产基地、雅安光伏材料基地、阿坝锂及磁性材料基地等建设。

专栏4 特色优势产业

◇成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家具等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特色农业、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物联网等新兴产业。

◇德阳。重点发展大型水、火发电成套装备,冶金化工成套装备和石油钻采成套装备等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整合提升磷化工产业;发展壮大食品工业、特色农业等产业;以及核电、风电等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及高铁等新兴产业。

◇绵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特色农业、特殊钢和钛材制品、汽车零配件等产业,以及“三网融合”、物联网、新材料(储能)、新能源、电动汽车、环保、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

◇广元。重点发展有色金属(铝材加工)、军工电子、军工装备和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以及军工装备、先进电子及配套材料等新兴产业。

◇雅安。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高载能产业和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以及新型环保装饰材料、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阿坝。集中发展水电、特色农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高载能等产业,以及锂深加工、磁性材料等新兴产业。

——扶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充分发挥灾区特色生态农产品资源优势,推动现代农业和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致富。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新建一批稳产高产标准农田,大力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机电提灌设施建设和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旱山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物质装备水平。对受灾农户恢复重建圈舍、适度规模养殖农户或农户联建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及奶牛养殖小区给予补助。支持灾区建设万亩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区,对耕地质量建设、水网路网配套、设施栽培、自动化灌溉等给予补助。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突出农业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支持优质粮油、特色经济作物、生猪、马铃薯、蔬菜(食用菌)、牛羊、水产品、水果、茶叶、林竹、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强农技推广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龙头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专栏5 农牧业工程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稳产高产标准农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节水灌溉、农村机耕便民道等工程。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粮油生产基地、优势特色效益

农业产业基地、优质畜禽水产生产基地、现代林业产业基地。

◇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机安全监理服务体系及农业环境监测体系。

◇农业产业化推进工程。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建立县级土地流转平台,建立一批灾区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组织实施“农超对接”,开展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

——推动旅游业振兴。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振兴经济、带动就业、增收致富的先导产业,整合灾区旅游、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全面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实施灾区旅游振兴“新五大行动”,打造龙门山休闲旅游区、藏羌文化体验旅游区、三国文化旅游区、大熊猫国际旅游区等四大旅游区,构建九环线、藏羌文化走廊、灾后恢复重建成果展示、大熊猫栖息地、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6大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加强旅游安全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旅游与文化、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整体营销和宣传推广,培育一批具有灾区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支持开发具有特色、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扶持少数民族特色商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生产,带动灾区就业和居民致富。

充分利用灾后恢复重建形成的新型村落民居、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特色优势农业,发展以灾区农村体验、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民族地区乡村风情体验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重点培育扶持以综合经营户为骨干、以单一经营户为补充的乡村农家乐群体。

——促进灾区文化产业振兴。加快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培育藏羌文化产业走廊,形成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优势突出、集聚程度高的文化产业群。推动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内容制作等产业聚集发展。实施品牌引领战略,促进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发展。

专栏6 旅游、文化

◇建设藏羌文化体验旅游区、龙门山休闲旅游区、三国文化旅游区、大熊猫国际旅游区等精品旅游景区,构建灾后恢复重建成果展示旅游线、九环线精品旅游线、藏羌文化走廊旅游线、大熊猫栖息地旅游线、三国文化旅游线、红色文化旅游线。

◇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扶持都江堰灵岩山文化产业园、绵竹年画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流通、会展、科技、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协调发展。

重点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结合产业布局调整和交通枢纽建设,支持绵阳电子信息产品物流中心和都江堰、广元、雅安等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打造一批现代物流基地,大力

发展第三方物流。围绕扩大消费,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支持灾区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城乡流通网络的建设,继续实施社区“双进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县城商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和村连锁店、便民服务网点建设。

加大科技支撑与示范工程推进力度,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强金融、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成都软件开发等计算机服务、物联网应用等新一代互联网服务、信息服务外包等信息服务业。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积极发展家政服务、病患防护、体育健身、养老托幼、家庭用品配送、修理服务、慈善互助等服务,推进社区服务的规范化和网络化经营,带动和扩大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培训等人力资源服务,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务派遣、就业供需信息平台搭建等专业服务。

专栏7 服务业

◇打造区域性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大宗物资集散交易市场和仓储配送中心。

◇实施社区“双进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一批县城商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村连锁店、便民服务网点。

◇建设一批社区服务工程。

第二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着眼长远,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放在重要位置,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试点,搭建自主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一批国家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支持成都、德阳等创新型城市和绵阳科技城发展。

——推动资源有序开发。科学制定天然气、油砂、矿产、有色、水电、锂等优势资源综合开发方案,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支持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地区实施资源精深加工项目,支持优势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延长资源开发加工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效益。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有色、化工、机械、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加工、建材、装饰等传统产业,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在有色、化工等领域实施一批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分地区、有重点、分步骤推进灾区红砖、小矿山、立窑水泥等落后产能淘汰,为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腾出国土空间和环境容量,努力构建绿色发展格局。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重大技术装备、民用航空、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为重点,加快培育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增强大企业大集团综合竞争实力,重点加强自主创新、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建设。支持大企业大集团与中小企业形成技术、配套生产、产业联盟。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扶持劳动密集型、科技型、出口创汇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产品加工型及社会服务型中小企业发展。

第三节加强产业园区建设

按照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确定的分区布局,把产业园区建设摆在工业化、城镇化联动推进的突出位置,继续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推动产业集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构建布局合理、各具特色、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发展格局,使产业园区成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推动产业布局调整。支持和推动产业向适宜重建区的园区集中,以产业园区为主体,推进成德绵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建设。加强龙门山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旅游文化、生态农牧业等特色产业扶持,打造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精品旅游示范区。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要求,在资源富集地区适度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严格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继续有序推进不符合区域主体功能的产业转移,妥善做好不符合资源环境条件的企业关停、迁建工作。

——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用好用足国家支持灾区新设开发区和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按照“积极发展、扩区建园、提高办园水平”的要求,大力发展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新设为省级开发区,推进现有省级开发区扩区和调区,鼓励发展“飞地”园区,支持地区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提高开发区的发展水平,支持发展条件好的产业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培育一批国家级开发区。加强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将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平台。

——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载体,引导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发挥产业园区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引导关联配套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专栏8 产业园区

◇建设对口支援省(市)合作产业园区。

◇扶持灾区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实施开发区扩区调位。

第四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贸易投资与产业互动,进一步增强灾区经济发展的动力。

——积极抓好投资促进。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关政策,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到灾区投资兴业,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向灾区转移产业,吸引国内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向灾区转移研发成果和实施产业化项目。充分发挥成都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平台作用,支持德阳、绵阳、雅安等地培育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深化对口合作和区域合作。认真落实与对口支援省(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更紧密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和长期合作机制,促进产业转移和承接。加快推进对口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吸引和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利用西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深化区域合作,开展产业对接。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产业协作。

——积极培育内生动力。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壮大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招大引强,积极引进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支持外来企业与我省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支持各地承接产业(品)链薄弱环节、缺失环节的转移项目,努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第四章就业促进

促进群众就业是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重要内涵和优先目标。要通过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落实就业促进政策、开展就业援助和深化对口劳务合作等途径,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积极促进灾区群众就业创业。

第一节扩大就业规模

——扩大公共服务岗位供给。加大灾区公共服务投入,在生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新建设一批项目,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公共服务领域就业规模。

——促进政府投资项目拉动就业。建立健全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优先吸纳灾区群众就业,鼓励农林水利、国土整治、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实行以工代赈。

——促进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和产业集群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灾区发展技术领先、优势明显、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不断拓宽灾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渠道。

——挖掘社区就业潜力。把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与社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大力拓展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社区服务业新领域,积极开发面向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的社会福利和服务岗位,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商业和劳动服务岗位,兴办劳动密集型社区就业实体。

——加强对因灾失地农民的帮扶。解决因灾失地农民耕地调剂遗留问题,指导和引导农户签订承包合同,提供耕地流转信息,协调指导耕地流转。

第二节援助帮扶就业

——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动态实名制管理,按需提供就业援助。政府出资购买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及时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做到出现一户、援助一户、稳定一户。

——发挥工青妇等组织作用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资源优势、群众优势和组织优势,进一步深化对灾区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帮扶等工作,积极促进灾区群众就业创业。

第三节加强就业培训

——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以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灾区困难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村“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城镇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大力实施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多元办学,坚持学历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训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完成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的续建,新建和改扩建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增强培训能力。引导灾区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振兴需要,建立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合一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培育灾区新型农民。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开发为重点,培养灾区新农村建设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科学种植业、养殖业带头人,培养灾区农村“五匠”人才,培养农产品经营型人才,培养农村食品卫生防疫、检疫型人才。

第四节大力支持创业

——优化创业服务。建立完善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发布机制,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简化审批和办证手续,方便灾区群众申办个体工商户。实施“能力促创业计划”,建立创业培训体系,打造创业培训品牌,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大力支持成都、绵阳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建设创业平台。建设一批创业园区、创业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为灾区群众创业搭建平台。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领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专栏9 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和创业中心、创业园区(孵化基地),提供就业创业政

策宣传咨询、就业创业培训和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创业项目跟踪等服务,大力促进就业和创业。

第五节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加强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以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推进为重点,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加快灾区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就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全面提升服务功能,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

专栏10 促进就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续建一批人力资源市场、县级综合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系统。

第六节加强对口劳务合作

——建立劳动力跨区输出就业机制。深化对口就业合作长效机制,加快对口劳务输出,促进灾区在外农民工稳定就业。加快灾区外派劳务基地建设,鼓励国内大型外经公司在灾区招收劳务人员,鼓励对口支援省(市)各类企业与灾区各类培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向输出。支持对口支援省(市)用工企业到灾区开展现场用工招聘活动,定期组织灾区有关部门、培训机构和劳务中介到对口支援省(市)开展劳务推介和洽谈。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完善灾区农民工异地落户政策,与对口支援省(市)沟通衔接,按照落户条件,共同搞好灾区农民工在就业地落户的申请、登记、迁移办理等工作。符合“有合法固定居所和稳定生活来源”基本落户条件的灾区群众在省内迁移,应予办理户籍登记。进城入户的农民工和家庭成员与当地市民一样,在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计划生育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第五章扶贫帮困

把扶贫帮困放在改善灾区民生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灾区县(市、区)扶贫工作纳入扶贫工作重点,加强扶贫攻坚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灾区贫困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显著减少灾区贫困人口,为灾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推进贫困村整村建设

积极争取重灾区2516个贫困村纳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予以扶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注重增强发展能力,通过连续的扶贫政策和资金扶持,尽快改善发展条件,全面提升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加快产业恢复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培育特色产业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加快建立生产启动资金专项和扶贫互助社,提供产业恢复与发展资金补助、短期小额贷款支持。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业,推进优势农产品集中成片发展。完善利益联接机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实施一批特色产业化项目,主动参与农产品基地建设,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引领贫困村生产发展。用好用足国家和我省加快灾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对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支持。积极开展产业扶贫试点,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筛选好项目,尽快启动实施。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完善贫困村的村道、社道、桥梁和入户路建设,提高通达通畅能力。积极开展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用水保障能力。继续实施饮用水安全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提高饮用水安全水平。加快农村新型能源的建设步伐,改善贫困村能源结构。加强文化室、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增强贫困农户发展能力。把灾区贫困村扶贫开发重点放在提高贫困人口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能力上,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卫生健康培训、农村环境保护培训和村干部培训等各种有效培训,努力提升贫困人口社会就业、外出务工、科技致富、防病治病、发展创新、当家理财的自立自强能力,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扩大劳务转移输出,逐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的转变。

——开展集中连片开发试点。把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作为主攻方向,在灾区县(市、区)选择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区扩大连片开发试点,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科学规划试点目标和内容,做到扶持一片、巩固一片、致富一片。加大对试点片区贫困村资金、技术等方面倾斜力度,统筹安排道路、人畜饮水、农村能源和产业开发等项目,集中解决贫困片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推进扶贫新村建设。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贫困新村建设步伐。推动新村建设与连片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移民搬迁、城镇和开发区建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交通、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统筹,整体推进。加快实施居住在周边环境恶化、受自然灾害破坏、次生灾害频繁的区域地段和不具备居住条件的贫困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在适居地建设扶贫新村,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改善生存环境,优化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加大信息扶贫力度。加快实施信息化平台改造、电视下村等信息化项目,构建灾区贫困村网络信息平台,提供远程教育、互联网、移动通讯无线接入等服务,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丰富信息传播内容,提高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共享能力。重点改造和完善现有的“信息田园”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搭建贫困村专区,完善农村社会事业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下沉,加快农村教育、就业务工、医疗资源等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加快在灾区贫困村开展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对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保障其基本生活;对贫困户实行应扶尽扶,改善其基本生产条件,通过试点构建灾区低保救助和扶贫开发“两轮驱动”扶贫新格局。

专栏11 贫困村整村建设项目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特点,实行差异化的扶持措施。

◇产业恢复发展。支持建立扶贫帮困发展基金,为受灾贫困户恢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贫困村配套设施建设。支持灾区贫困村配套建设村级泥结石公路、水泥路、社(组)水泥道路、入户路(水泥或石板路)、灌溉渠道、山坪塘口、灌溉蓄水池、石河堰、提灌站、机沉井、供水站、人饮管道、蓄水池、人工井、沼气、太阳能和文化室、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等设施,切实改善贫困村村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

◇贫困人口能力建设。支持为灾区贫困村开展的农村实用技术、卫生健康、农村环境保护、村干部培训和劳动力就业技能等培训,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在39个极重、重灾县(市、区)中,每个县(市、区)选择集中连片的10个村,开展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点。

◇扶贫移民搬迁。支持灾区贫困村中居住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频繁等不具备生存条件区域的贫困户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改善生存环境,优化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信息扶贫。支持为2516个贫困村建立和完善“信息田园”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在39个极重、重灾县(市、区)中,每个县(市、区)选择2个贫困村开展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对识别出的贫困人口给予扶贫项目支持。

第二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灾区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切实增强灾区社会保障救助能力。

——完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灾区农村优先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对重建期满后仍有特殊困难并符合条件的重建家庭,分别按照城乡低保政策规定纳入低保,并按当地分类救助实施办法提高补助水平。推进城镇无工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推进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促进城乡就业人员无障碍流动。探索建立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完善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灾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最低保障制度,强化城乡低保动态规范化管理。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完善医疗救助服务内容,

逐步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依法做好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改善其生活条件。建立健全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和完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大力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体系建设。

——加快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推行住房供应和分配市场化、商品化,进一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力度,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实现由救助安置到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房供应的转化。健全分层次、多形式、梯度化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巩固和提高灾区保障性住房管理水平。

——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建立以政府兴办福利机构为支撑、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加快福利院、敬老院等福利机构建设,提升软硬件设施,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发展慈善事业。

专栏12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项目

◇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社会保障档案数字管理中心、工伤康复或乡镇(街道)社区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

◇社会救助。建立39个极重、重灾县(市、区)的社会临时生活救助专项基金;新增救助床位、配置救助专用车辆和其他救助设施,加强39个极重、重灾县(市、区)救助管理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六章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坚持自然修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加大灾区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快生态功能修复,使防御地质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更加完善。

第一节生态修复成果巩固与提高

进一步加大人工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力度,加强沙化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地植被覆盖度。加大生态保护能力建设力度,建立与灾区生态保护相适应的支撑保障体系,促进生态功能的稳步恢复与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加快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森林、湿地、草地等重点生态系统建设,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震损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加大石漠化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尽快改善灾区生态面貌。

——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进程。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采取坡耕地治理、坡面水系工程、水土保持林草、沟道治理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河入库泥沙和次生灾害。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网络和监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动态监测,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水平。

——加大森林抚育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中幼龄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调整和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木材、林产品、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

——加强生态保护能力建设。加强森林和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林草植被的有效保护和生态功能的稳定发挥。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加强大熊猫栖息地及其遗传基因交流走廊带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管理能力建设,加大湿地公园建设力度。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加强生态建设相关技术研究和示范,全面建立起与生态建设和保护相适应的支撑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人居环境工程。抓好城市、城周、通道以及乡村等城乡重点区域绿化美化,营造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优良、自然生态的人居绿化环境。加快推进城镇园区绿化美化建设,创建“园林城市”、“园林村镇”。推进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县(单位)、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

专栏13 生态修复建设项目

◇生态建设工程。天保工程新造林250万亩,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改造低效林200万亩,震损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127万亩,退牧还草240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新造林10万亩、草地建设0.7万亩,治沙造林种草20万亩,大熊猫栖息地及其遗传基因交流走廊带封山育林25万亩,39个极重、重灾县(市、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21平方公里,抚育中幼龄林200万亩,建林木种苗基地1400亩。

◇人居环境工程。城市、村镇及居民点绿化30万亩,公路及河流绿化5000公里;建设各类湿地公园17个;打造一批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

◇生态保护工程。完善35个保护区保护站点、宣教、科研、巡护设施以及森林、草原防火、防虫等基础设施;构建森林资源动态网络47套、森林生态恢复监测站47个、水保监测站39个、草原监测站8个,林业信息化平台47座、水保及畜牧信息化平台39座。

第二节环境保护

——确保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抓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整治,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强化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加快城镇备用应急水源地建设,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的供水安全。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城镇、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以及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加强重点企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设施及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提高工业污染的治理水平。加强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深入开展城市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工作,重点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着力营造最佳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大力开展农村沼气建设,对人畜粪便污水进行及时处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合理控制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减轻农业生产的污染。抓好对畜牧、水产养殖的监控,有效减少面源污染。推进农药空包装回收及集中处理,减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快受灾地区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宣教、科研等5大能力建设,建成覆盖灾区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监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等信息网络,全面提升环境污染事故(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专栏14 环境保护建设项目

◇新建和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垃圾处理设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工程、重点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建设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危险医疗废物处置项目、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

◇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开展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养殖小区集中供气工程、联户沼气工程以及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工程。

第三节地质灾害防治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在前期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详查、核查等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39个极重、重灾县(市、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进一步摸排新隐患,复查原有隐患,有针对性的提出防灾措施,指导下一步防灾工作科学开展。

——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强化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建立专职监测员,加强基层宣传培训,发动群众主动投身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加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工作,购置先进专业监测仪器,布设专业监测网络,开展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工作,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针对绵竹清平、汶川映秀、都江堰龙池·虹口3大片区建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对威胁县城、集镇、学校、受灾群众安置点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勘查设计和治理施工。对灾害体规模较小或治理工程措施较为简单的隐患点,开展应急排危除险,切实搞好清平、映秀、龙池等特大泥石流沟的应急治理,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加强已实施治理工程的后期维护,确保治理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加强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按照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就近安置与外迁安置相结合以及解决好长远生计的原则,对地质灾害体规模较大而受威胁对象相对较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避让搬迁的措施,全力解除广大农村分散农户地质灾害隐患威胁。

——强化地质灾害预防避让。大力推广地质灾害预防避让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确保强降雨来临前,群众能够提前避让至安全场所,实现由临灾避险向预防避让的转变,掌握防灾主动权。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增添通讯设备和必要的专业仪器等抢险救灾工具设备,全面提高基层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能力。

专栏15 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任务

◇全面开展39个极重、重灾县(市、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强化1.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的群测群防工作,开展50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的专业监测预警,建立重点地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

◇对1000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实施工程治理,开展1500处地质灾害应急排危除险和1万户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开展500个地质灾害预防避让应急避灾场所建设,加强省级、8个市(州)和39个极重、重灾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第四节防灾减灾

——提高公众应对灾害能力。推进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建设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开发防灾减灾系列科普教育产品,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开展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切实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灾害应急社会动员能力建设,建立应急动员和救灾协同联动机制,全面促进城乡社区综合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系统建设。建立救灾应急通讯、信息、辅助决策和调度平台,完善灾情信息网络和综合减灾救灾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建设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减灾能力数据库,编制自然灾害风险图和区划图。健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及调配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县及县以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有灾能避、平灾结合的应急避难场所网络。

——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加快治理灾区洪涝灾害易发的河流、河段以及老化失修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病险水库。加强河道清障疏浚以及防洪工程、护岸工程建设,对严重威胁乡镇、人员集中居住地、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山洪沟进行综合治理。加强防汛预警指挥能力,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

专栏16 防灾减灾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开展一批山洪沟治理,完善县级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建设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第七章社会事业及社会建设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社会建设。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软件配套,培养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各类事业机构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满足灾区群众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

第一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服务能力提升。优化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广播影视等社会事业机构运行、维护经费的投入,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运行支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基本满足灾区群众公共服务需要。

教育。进一步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高灾区学校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拥有率和多媒体设备使用率,提高中小学每100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实施地震灾区数字校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建立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加强校园信息化管理。做好灾区高完中理科教学仪器的补充完善和新增通用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强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完善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进一步完善灾区高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和高中学生助学金资助比例。

医疗卫生。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和完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周转房、污水废弃物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运营经费投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灾区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加强地震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等,有效提升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障能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适应灾区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率先在灾区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以及比较健全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现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加强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文化体育。广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全民健身等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满足灾区群众基本文化体育需求。开展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文化体育设施全民开放。继续加强灾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民族地区春雨工程和流动文化服务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灾区文化发展。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全面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广播影视。加强广播电视制作播出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升广播电视制作能力和节目播出质量。加快有线广播电视双向网络改造,建成县、乡镇、村一体化的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业务信息网络平台。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建设数字化电视平台。加大灾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及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推进力度,提升农村广播影视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县级电影院建设工程、乡镇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和农村无线广播电视覆盖(地面无线数字广播)工程等项目。

成都城市房屋88号令成都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成都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88号令 阅读选项: 自动滚屏[左键停止] 作者: 来源: 阅读: 708 {所属类别}房屋建筑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2001-11-01 {生效日期}---------- {效力属性}有效 成都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8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保障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四川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

例》和《成都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文物古迹保护。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拆迁人是指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被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条拆迁人必须依照本办法规定,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必须服从建设需要,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第六条成都市房产管理局主管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成都市房屋拆迁管理处具体负责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区(含高新区,以下简称五城区)内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其他区(市)县房产管理部门管理本区域内城市房屋拆迁工作。 公安、教育、电信、供电、供水、供气和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及时协助办理被拆迁人的户口迁移、学生转学、电话移机、有线电视迁装和水、电、气供应等有关事宜,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外,不得额外增加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负担。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工作的通知川委发[2004]1号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工作的 通知川委发[2004]1号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为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因征地而失地无业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现就做好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失地无业农民的安置工作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省部分农村集体土地相继被征用。从总体上看,各地对被征地农民都按政策规定给予了补偿,为解决好失地无业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乱占滥用耕地,在征地中不按法定程序和标准执行,补偿不到位,住房不落实,安置途径单一,侵犯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等现象,致使部分被征地农民失地失业,生产和生活得不到保障,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带着深厚感情,认真做好失地无业农民的安置工作,切实解决好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严格依法征地。政府要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各类建设用地,要按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年度土地征用控制指标内,按程序统一由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任何单位、个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私自签订的征、占地协议,一律无效。在征地中,必须按规定足额补偿被征地农民,并落实人员安置措施,切实解决失地无业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对由此引发群众上访且问题尚未妥善解决的,暂停报批其城市建设用地,并按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认真贯彻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要严格保护耕地,禁止违法占用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征地规模,征地规模要与农民向二、三产业实际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土地实际开发规模相适应。各类非农建设要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用地定额管理,防止圈占和浪废土地。要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严禁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用于农业园区开发项目。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通知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通知 【标 签】稳定住房价格工作 【颁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文 号】川办发﹝2005﹞22号 【发文日期】2005-06-08 【实施时间】2005-06-08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征收管理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去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宏观调控政策,使我省房地产业在调控中实现了稳步发展,对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和促进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一些地方房地产开发结构不合理,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各种住房需求持续扩大以及开发建设成本提高等原因导致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影响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 2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我省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房地产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保持住房价格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相对稳定,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稳定住房价格的重要性,目前一些地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虽然是局部性和结构性问题,但不及时加以控制或处理不当将有可能演变为全局性的问题。要将稳定住房价格作为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本着积极稳妥、把握力度,因地制宜、区别对

《四川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办法》(第197号令)

四川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 比 选 办 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6年2月15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197号 《四川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办法》已经2005年12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2月15日起施行。 省长:张中伟 二○○六年一月十四日 四川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活动,保障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比选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项目质量,节约投资,体现公平,提高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操作简便、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监督有效。 第三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施工、勘察、设计、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的比选,适用本办法。 前款规定的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项目达到下列标准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比选: (一)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下(不含,下同)2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下同)的施工;

(二)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勘察、设计服务; (三)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下5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监理服务; (四)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下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 市(州)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本地区必须进行比选的具体标准,但不得缩小本办法规定的应当进行比选的范围。 第四条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依法开展两次招标失败后,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同意不再进行招标的,应当通过比选确定承包人。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的比选,是指比选人事先公布条件和要求,从自愿报名的比选申请人中按本办法规定的方式邀请特定数量的 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参加项目竞争,比选人通过比较,选择和确定中选人的行为。 比选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参选人,不得对潜在参选人实行歧视待遇,不得对潜在参选人提出与比选项目实际要求不符的过高的资质等级要求和其他要求。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全部或部 分使用财政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包括: (一)使用各级财政预算资金的项目; (二)使用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建设基金的项目; (三)使用国家发行债券所筹资金的项目; (四)使用国家对外借款或者担保所筹资金的项目; (五)省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

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政府令第86号

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 颁布日期:2001-9-12实施日期:2001-9-12文号:成都市政府令第86号 发布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政府令第86号 《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01年8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市长李春城 二○○一年九月十二日 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有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扬尘污染,是指在城市房屋拆迁、建设,市政、公路建设,道路清扫保洁,固体物料运输、堆放等活动中产生的细小尘粒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绕城高速路以内(含绕城高速路)的区域、机场(含机场路)的扬尘污染防治。 第四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建设、市容环境、房产、市政公用、交通、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各有关区、县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管理。 第五条房屋拆迁、建设和市政、公用、道路等基础设施施工建设,应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并采取有效防尘措施。 第六条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施工和房屋拆迁单位应暂时停止土方开挖、房屋拆除作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飞散。 第七条房屋拆除、建设项目停工后在三个月内不能开工建设的,其裸露泥土必须进行临时绿化。 第八条施工建设应使用商品混凝土。因条件限制确定需设置搅拌机或人工搅拌的工地,必须采取防尘措施。 第九条严禁抛撒建筑垃圾。拆除或修建高度6米以上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应采取集装密闭方式吊运。 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置场处置。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施工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进行保存。 第十条施工工地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作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Array 土尘土带出工地。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 意见 川府发[2012]14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川委发〔2011〕19号)和《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促进我省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努力建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现提出如下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一、指导思想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着力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依托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实施龙头引领、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战略,打造具有鲜明四川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全面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综合实力。 二、发展目标 (二)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四川特色的重点文化产品,建成一批具有强大集聚效应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提高,逐步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以上,文化企业上市公司达到5家以上,培育总资产或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文化企业(集团)3家以上、超过50亿元的5家以上、超过10亿元的20家以

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93号 《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已于2013年9月4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 省长李学勇 2013年9月10日 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长远生计,规范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收后,依法给予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偿,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行为。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应当遵循即征即保、应保尽保、分类施保、逐步提高的原则,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第五条被征地农民应当从征地前在拥有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承担农业义务的成员中产生,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享有优先权。具体办法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被征地农民的名单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商定后提出,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在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公示后,报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市、县(市)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相关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做好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省国土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等部门负责对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协调和指导。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和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精 简文件和简报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公文处理 【发文字号】川委办[2012]31号 【发布部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2.08.30 【实施日期】2012.08.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的实施意见 (川委办〔2012〕31号)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整治文风、精简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的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的意见》(中办发〔2012〕16号)精神,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进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精简各类文件 1.凡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制发文件。现行文件规定仍然适用的,不再重复发文。属同一部门、同一类工作、同一对象的,应合并发文,不分别

或连续发文。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对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文件,没有新的贯彻要求的,不再发文。可采用电报、电话等方式布置的,已开会部署并明确工作任务的,一般不再发文。 2.省委、省政府文件(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下同)主要发布我省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工作部署的贯彻措施和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决策部署。属省委职权范围内的工作由省委发文,属省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由省政府发文。由部门发文或部门联合发文能够解决的,不由省委、省政府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批转、转发、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单独或联合制发的文件,需结合实际制发实施意见的,按对应原则由省直部门单独或联合发文。 3.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直各部门、各议事协调机构不得向地方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提出指令性要求,也不得要求地方党委、政府报文。省直各部门、各议事协调机构的文件,不得要求地方党委、政府转发。需地方党委、政府知晓的,可抄送有关地方党委、政府。临时机构一般不对外发文。 4.成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的议事协调机构,其有关事项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议事协调机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标准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标准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镇土地使用税 【发文字号】成府发[2008]27号 【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04.01 【实施日期】2008.04.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标准的通知 (成府发〔2008〕27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483号)、《四川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7-1号)规定,为更好地发挥城镇土地使用税调节土地级差收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公平税负的作用,经省政府批准,现就调整我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标准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标准 中心城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高新区)最高一级为30

元,最低一级为6元。 温江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最高一级为18元,最低一级为4元。 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最高一级为14元,最低一级为2元。 双流县、郫县最高一级为12元,最低一级为4元。 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最高一级为12元,最低一级为2元。 建制镇、工矿区最高一级为8元,最低一级为1元。 二、关于适用等级税额 鉴于中心城区经济繁荣程度较为接近,土地级差比较一致,为统一税赋,避免税赋水平不平衡引发不必要的税收竞争,由市政府制定统一等级税额标准,具体适用税额标准详见附件2。 除中心城区的其他区(市)县的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等级税额,由该区(市)县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市政建设状况、经济繁荣程度等条件,在上述税额标准幅度内划分等级确定具体适用税额,具体适用税额中应有最高一级税额标准。 三、关于征税范围 各区(市)县城、建制镇的具体征税范围,按照各级政府批准的城镇规划确定。 今后调整、新增的区(市)县、镇,随即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等级税额。 对不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税范围的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居民聚集区,参照建制镇和工矿区的税额标准征税,具体办法由各区(市)县政府确定。 为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对于以分批建设为理由形成的闲置土地,当地政府可作出加成征收税款的具体规定。但加成征收的额度不得高于当地规定的最高适用税额标准。 鉴于我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市将每3年对税额标准进行一次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提高土地使用

四川省人民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简介

四川省人民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简介 一、投诉中心概况 1996年10月,为了改善我省的投资软环境,为外商排忧解难,促进四川对外开放,省政府第62次常务会确定在我省设立外商投诉中心,作为省政府直接领导的处理外商投诉事务的行政协调机构,专门负责我省外商投诉事务的协调处理工作。2005年10月,为更好地为外省来川投资企业及民营企业服务,扩大投诉受理范围,省政府决定将四川省人民政府外商投诉中心更名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下简称投诉中心)。投诉中心下设办公室,作为中心的日常办事机构, 具体负责外商、外来企业及民营企业投诉的受理、协调工作。 十年来,投诉中心共接待外商(含港、澳、侨、台、华侨和外省市来川投资企业,下同)投诉咨询4100余人次,受理承办投诉531件(其中,外商投诉171件,港商投诉159件,台商投诉96件,省外来川投资者投诉105件)。截止目前,531件投诉,除少数因涉及多方面复杂因素而被迫搁置以外,90%都已获得妥善而圆满的解决。通过投诉中心的协调处理共帮助外商直接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人民币近3亿元。投诉处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受到了外商的好评。省委、省政府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也先后多次就外商投诉处理工作作出批示予以表扬和肯定。

二、机构设置 投诉中心主任由省政府甘霖副省长兼任,副主任由省司法厅李钟彬厅长担任。投诉中心由特邀成员单位省人大、省政协、省法院、检察院以及省发改、公安、监察、司法、环保、商务、税务、工商、招商、海关等24个省级单位组成。其分管领导担任投诉中心领导小组成员,每个成员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投诉中心办公室设在省司法厅,具体负责受理、协调外来企业投诉。 三、工作职责 (1)、指导、监督全省境外、省外来川投资企业投诉工作;(2)、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 (3)、帮助外来投资企业通过仲裁、诉讼、复议、申诉等法律程序,维护其合法权益; (4)、会同有关部门对影响外来企业投资的典型案件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罚意见; (5)、承担省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四、工作方法: 处理投诉的主要工作方法是行政协调。对涉及政府部门的投诉,投诉中心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并督促其依法办理。对涉及投资者之间的投诉,投诉中心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协调。

江苏省政府93号令

江苏省征地补偿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省政府第93号令) 《江苏省征地补偿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省政府第93号令),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 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长远生计,规范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收后,依法给予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偿,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行为。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应当遵循即征即保、应保尽 保、分类施保、逐步提高的原则,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第五条被征地农民应当从征地前在拥有该土地的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内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承担农业义务的成员中产生,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享有优先权。具体办法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被征地农民的名单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商定 后提出,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在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公示后,报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 内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市、县(市)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相关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做好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省国土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等部门负责对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协调和指导。 第八条根据土地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省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划分为四类地区(见附表),执行相应的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标准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标准等情况确定,并适时调整。 第二章征地补偿 第九条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地补偿

中国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中国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为进一步做好全省红十字会工作,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优势和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实施办法》,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加强红十字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红十字事业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其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的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红十字会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成果。大力推进红十字事业的发展,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应对自然灾害,救助最易受损群体,减轻政府负担,稳定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发展民间外交,促进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合作有着特殊的优势和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红十字会的工作,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至少要听取一次红十字会的工作汇报。要分别明确一名领导分管和联系红十字会工作,出席红十字会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公益活动,关心支持红十字会的人道救助工作,切实解决红十字事业的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将红十字事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保证市(州)、县(市、区)红十字会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到位。要积极支持协助红十字会争取国际援助项目、资金,对红十字会从国际、国内争取的无偿援助项目、资金给予项目配套工作经费。要立足本地实际,为红十字会解决必要的办公用房、公务车辆等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其工作条件。对红十字会兴办的与其宗旨相符合的社会福利事业、经济实体要给予大力支持,并根据实际进行扶持。 二、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支持红十字会开展工作 红十字会从事的人道主义救助事业是一项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的崇高事业。各部门、社会各界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支持和配合红十字会的工作。司法部门要把普及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当地执法检查和开展普法活动的范围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报道红十字会的工作,列入宣传报道计划统一安排,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我省红十字事业的健康发展。财政部门要保证红十字会正常运转所需的必要开支并将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交通部门对设有固定装置的红十字会车辆在执行紧急抢险救灾任务时要提供通行方便,免收道路通行费。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红事字[2004]88号),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重视和支持学校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卫生部门要在红十字会依法参与、失去无偿献血工作、建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省政府重要文件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省政府重要文件贯彻落实的 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川办发[2015]91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11.04 【实施日期】2015.11.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省政府重要文件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 (川办发〔2015〕91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主动作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现象,以致有的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工作推进滞后。为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坚决打通决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早见实效,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推进省政府重要文件贯彻落实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

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的,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重要文件。 二、责任分工 (一)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市(州)人民政府是贯彻落实省政府重要文件的实施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抓好分管工作落实的具体责任人。各市(州)人民政府要及时学习传达省政府重要文件精神,并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贯彻措施或意见。做好重要文件宣传解释工作,注重普遍宣传与精准宣传相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确保重要文件在要求知晓范围内全覆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二)省政府部门(单位)。省政府部门(单位)是贯彻落实省政府重要文件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抓好分管工作落实的具体责任人。文件牵头起草部门(单位)要切实承担相关职责任务,运用文字、图表等方式,通过政府网站等载体,做好重要文件解读工作。要制定科学、可行的重要文件贯彻落实责任清单,标明任务内容、职责分工、完成时限等,并逐级落实到具体岗位和责任人。同时要对文件贯彻落实主要责任单位、配合责任单位职责和工作事项予以明确,指导督促、全面掌握相关地区和部门贯彻落实情况,创造性地研究解决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责任清单要与省政府重要文件同步起草、同步报送。 (三)省政府办公厅。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省政府重要文件贯彻落实工作,及时向省政府领导同志报告,牵头组织开展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专项督查活动。要加强专项督查的统筹管理,控制一般性检查,防止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三、工作流程 (一)立项。重要文件贯彻落实时,需以省政府名义开展督查的,文件牵头起草部门(单位)及时向省政府办公厅提出督查立项申请,经办公厅对口业务处室及省政府督查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2007年第208号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1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7月1日施行。 省长:蒋巨峰 二○○七年四月三日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城市规划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以经过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使用强度和道路、工程管线、公共配套设施及空间环境等作出控制要求的规划。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市(州)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县(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行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市、县人民政府的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 市、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规程,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六条城市规划督察员应当对派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调整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督察。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八条设市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成都市人民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

成都市人民政府令 第164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10月22日市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葛红林 二○○九年十一月三日

成都市人民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充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配置公共资源,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和特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术语定义) 本办法所称政府特许经营权(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权),是指经特定程序而获得的对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权。 本办法所称特许经营权出让,是指政府将特许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授予经营者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特许经营权转让,是指经营者在特许经营期内将特许经营权转让给其他经营者或投资者的行为。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特许经营权的出让、经营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下列直接关系公共利益、涉及公共资源配置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可以实施特许经营:

(一)城市供水、供气、供热; (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 (三)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事权划分) 本市行政区域内特许经营权实行全市统筹和市与区(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分级管理的原则。特许经营权的授予主体是市或区(市)县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统一管理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汽车线路运营权,天然气管网及管道燃气经营权,以及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等五城区(含成都高新区)和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区域的特许经营权。 五城区以外的其他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确定一个政府部门,按照本办法负责事权范围内的特许经营权管理工作。 第五条(决策管理机构) 市人民政府设立特许经营权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特许委),负责特许经营权出让的决策和管理,代表市人民政府审批行业主管部门上报的特许经营权出让方案(以下简称出让方案)和《特许经营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特许经营合同》)。 市特许委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特许办)设在市发展改革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构简称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构简称 (二○一○年一月三十日) 一、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二、省政府组成部门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厅)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技厅) 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民委) 四川省公安厅(公安厅) 四川省国家安全厅(安全厅) 四川省监察厅(监察厅) 四川省民政厅(民政厅) 四川省司法厅(司法厅) 四川省财政厅(财政厅)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厅)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环境保护厅)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城乡建设厅)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厅) 四川省水利厅(水利厅) 四川省农业厅(农业厅) 四川省林业厅(林业厅) 四川省商务厅(商务厅) 四川省文化厅(文化厅) 四川省卫生厅(卫生厅)

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人口计生委) 四川省审计厅(审计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外办) 三、省政府直属特设机构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国资委) 四、省政府直属机构 四川省地方税务局(省地税局)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商局)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质监局) 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广电局)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省新闻出版局) 四川省体育局(省体育局) 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安全监管局) 四川省统计局(省统计局) 四川省旅游局(省旅游局) 四川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省宗教局) 四川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省扶贫移民局) 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省国防科工办)四川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省侨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省法制办) 四川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省人防办) 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四川省档案局(馆)(省档案局)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省畜牧食品局)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省知识产权局)

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省长令93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 93 号 《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已于2013年9月4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 2013年9月10日 —1 —

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长远生计,规范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收后,依法给予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偿,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行为。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应当遵循即征即保、应保尽保、分类施保、逐步提高的原则,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第五条被征地农民应当从征地前在拥有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承担农业义务的成员中产—2 —

生,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享有优先权。具体办法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被征地农民的名单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商定后提出,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在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公示后,报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市、县(市)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做好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省国土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等部门负责对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协调和指导。 第八条根据土地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省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划分为四类地区(见附表),执行相应的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标准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标准等情况确定,并适时调整。 第二章征地补偿 第九条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地补偿费用包括 —3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14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意见 川府发【2007】14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日益规范,较好地促进了我省经济发展。但招标投标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些行政主管部门各自为政,未形成监管合力;一些项目业主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操作;挂靠投标、串通围标、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这些行为破坏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影响了工程质量。为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现就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理顺各部门的监督执法职责 (一)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招标投标工作。具体职责是: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招投标配套法规、综合性政策,根据法律法规和省政府规定制订招投标实施细则;确定必须招标项目的具体范围、规模标准;指定发布招标公告的媒介;核准项

目招标事项;牵头组织对评标专家进行管理;对规避招标、违反招标事项核准规定和核准事项、违规发布招标公告或资格预审公告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招标、评标无效进行认定;负责组织对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稽查;暂停项目执行或者通知有关部门暂停资金拨付;受理投诉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投诉。 (二)经委、建设、交通、信息产业、水利、林业、商务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所辖领域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具体职责是:负责对招标投标过程中泄露保密资料、泄露标底、串通招标、串通投标、歧视排斥投标、骗取中标、违法确定中标人、转包或非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受理投诉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投诉。 上列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的,应同时负责对核准项目的规避招标、违反招标事项核准规定或核准事项、违规发布招标公告或资格预审公告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招标备案;对招标、评标无效进行认定;暂停项目执行或者通知有关部门暂停资金拨付。 上列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招标人的招标投标活动以及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由哪家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的招标投标活动由发展改革部门实施监督。 (三)财政部门负责对政府投资工程招标项目的预算投资额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 规模标准规定的通知 苏政发[2004]4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五月十八日 江苏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第一条为了确定本省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江苏省招标投标条例》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计委第3号令)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行政区域内下列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重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达到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规模标准的,必须进行招标: (一)大中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二)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第三条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能源项目; (二)铁路、公路、管道、水运、航空以及其他交通运输业等交通运输项目; (三)邮政、电信枢纽、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 (四)防洪、灌溉、排涝、引(供)水、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利

枢纽等水利项目; (五)道路、桥梁、地铁和轻轨交通、地下管道、公共停车场、污水排放及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设施项目; (六)大气环境、河湖水环境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项目; (七)其他基础设施项目。 第四条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园林、绿化、路灯照明等市政工程项目; (二)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卫生、社会福利、防灾减灾项目; (三)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项目; (四)经济适用房、职工集资房; (五)其他公用事业项目。 第五条使用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使用各级财政预算资金的项目; (二)使用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建设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资金的项目; (三)使用国有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或者借贷资金,并且国有资产投资者实际拥有控制权的项目。 第六条使用国家融资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使用国家发行债券所筹集资金的项目; (二)使用国家对外借款、政府担保所筹集资金的项目; (三)使用国家政策性贷款的项目; (四)政府授权投资主体融资的项目; (五)政府特许的融资项目。 第七条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使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资金的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