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高三生物静悟指导及提纲

2012年高三生物静悟指导及提纲

高三生物高考静悟指导

基本方法

静悟,简而言之,即静下心来体会、感悟。三年来,我们学了许多基础知识,做了许

多题,特别是高三以来,时间短,任务重,许多知识当时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咀嚼、仔细体味就过去了。现在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有计划、按步骤,理清知识网络,总结解题规律,体会解题技巧,查补知识缺漏,调整出一个最佳的应考状态。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静悟”阶段,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应有的提升。

静悟阶段,主要做好“两看”,一是看题;二是看书。看题和看书的时间分配比例大约为

1:1,建议先看题,再看书。

第一阶段:5月20日——5月22日,3天

主要看题,同时可联系基础知识看课本

1.看的题主要是高三做过的题,请同学们将下列材料找出来,并进行整理。

(1)高三做过的练习册:《名师方案》,(2)期中、期末、一摸、二摸等考试试卷。

(3)高三所发的我们自己编印的练习题、测试题。

(4)同学们自己整理的错题本。

为便于使用,希望同学们将上述考试试卷,我们自己编印的练习题、测试题进行整理,按一定的顺序装订成册进行使用。

2.看题时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由于静悟的时间短,而需要看的题又比较多,因而应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详者,即对那些重点、难点题目和典型性题目,应仔细体会,寻找规律,总结归纳,举一反三。略者,即对那些较易题、较熟悉题、进行简略式总结性复习。

3.看题时要注重规律、方法、技巧的总结与归纳。

(1)选择题:生物试题中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题,因而利用好“排除法”和“比较法”是提高正答率的关键。在看题时要注意体会这两种方法的使用。

(2)实验设计题:体会以下项目的答法。

①实验题目的拟定。

②实验目的。实验题目和实验目的往往密切联系,有时二者是相同的,有时二者稍有差

别,但可根据其一推出另一个。

③实验原理。可参照课本实验体会实验原理的答法。

④结果预测和结论。要首先区分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若为探究性实

验,一般来说,所有的可能性都要答上;若为验证性实验,一般来说,只答最可能的结果。这是一般规律,有些题目也不尽然,需要同学们在看题时将同类题目比较、体会。

⑤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题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该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即为控制一个变

量——自变量,消除无关变量。

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置模式。要注意常用词的总结,如“等量”、“相同适宜条件”、“相

似的”等等。

(3)坐标曲线图:体会以下两点

①首先明确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不管是识别曲线还是画曲线,弄清纵、横坐标的含

义是首要的,这恰恰是许多同学容易轻视的,在没有弄清纵、横坐标含义的前提下就仓促答题,很容易误答。

②注重对曲线特殊点的分析。不管是识别曲线还是画线,应把分析的重点放在曲线的起

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两曲线的交叉点以及曲线的走势上,这是分析解答问题的“钥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4)一般填空题:通常要用到课本上的总结性术语和名词,应注重对这些术语和名词的记忆。

(5)识图作答题: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课本上的图作为背景材料作答,二是在课本图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编制的图。这类题型的分析都是以课本基础为依托,只有把课本上的图以及有关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正确作答该类题型。

●第二阶段:5月23日——5月25日,3天(考试、讲评)

●第三阶段:5月28日—5月30日,3天

主要看课本,同时要联系以前做过的题,理解基础知识的应用

1.先看选修本再看必修本

选修本抽象记忆的内容多,容易遗忘。近年来高考考查选修本的内容,常常从课本上直接出题。因此,看课本时,建议同学们先看选修本,把该记住的内容一定要记扎实。2.有详有略,查缺补漏

(1)看课本时同样存在着时间少、内容多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掌握课本内容应达到怎样的程度?看课本时应概括总结各部分的主干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分析解答内容时,能很清楚的知道考察的是课本上哪部分知识,应该用那些基础知识分析回答。

(3)看课本时应重视消除知识的盲点。有许多基础知识可能在近期没有用到,有些知识以前已经记住了,但现在已经遗忘。这些知识盲点一定要在静悟期间消除掉。

(4)体会重要知识点的应用,课本中有些重要知识点,它们在做题中应用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许多同类型的题都是反复用这些知识点去分析回答。看课本时该处的复习应是重点,要注重体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注意总结这些知识点应用的题型有哪些,做到举一反三。

(5)要重视对课本总结性知识的记忆,如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等等。

(6)集中看课本实验,体会试验设计题的答法,比较相关实验,进行对比记忆。

(7)看课本时防止“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要带着问题阅读,要多动脑质疑比较,要多动手动笔归纳总结,真正做到“开卷有益”,每阅读必有收获。

●第四阶段:5月31日——6月2日,3天(考试讲评)

其他时间继续回扣课本,查缺补漏。

?我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愿同学们:守住脚下这方热土,春华秋实,梦想成真!

导读提纲

必修1《分子与细胞》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怎样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必修1P2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有20种。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

2

)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氨基酸是以什么方式连接的?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叫什么?如何表示?(必修1P22)

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的缩合反应:(见课本必修1P22 图2-5)

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叫肽键(—NH—CO—)。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

3.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时,脱掉几个分子H

2

O?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

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时,脱掉n-1个H

2

O,形成n-1个肽键。同理,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脱掉

n-m个H

2

O,形成n-m个肽键。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

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是什么?(必修1P23)

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③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

④调节作用:如蛋白质激素中的胰岛素。⑤免疫作用:如抗体是蛋白质。

总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6.生物体内核酸的种类和遗传物质的种类。

核酸种类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2种(DNA和RNA)是DNA

真核生物2种(DNA和RNA)是DNA

病毒D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是DNA(如:噬菌体)是DNA R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是RNA(如:烟草花叶

病毒、HIV病毒、SRAS病毒)

是RNA

7.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有机物以碳链为骨架(必修1P33) 8.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是:(必修1P16)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9.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Fe构成血红蛋白,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10.核酸的种类及基本单位是什么?(必修1P26)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

核苷酸组成

碱基T、A、G、C U、A、G、C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磷酸

磷酸磷酸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单链结构功能决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显色反应遇甲基绿呈绿色遇吡罗红呈红色

11.糖类的种类与作用:(必修1P30)

单糖: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种类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体内)、乳糖(动物体内)

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体内)、糖原(动物体内)

功能: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植物特有的糖类:蔗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植物共有的糖类:脱氧核糖、核糖、葡萄糖

还原糖的鉴定:用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

12.脂质的种类与作用:(必修1P32)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种类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13.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必修1P34)

含量:水在细胞中的含量最多。存在形式:自由水:多,结合水:少。

功能:结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输营养和废物、参与反应14.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必修1P35)

存在形式:离子

功能:①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如血红蛋白中含Fe、叶绿素中含Mg 。

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2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必修1P10)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两位科学家。

2.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必修1P10)

内容:①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3.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方法是:(必修1P40)

材料: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方法:把红细胞放在清水中,让其吸水涨破。

4.细胞膜化学成分:(必修1P41)

化学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5.细胞膜的功能是:(必修1P42)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6.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必修1P68)

7.结构:

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1)流动镶嵌模型:②蛋白质分子不同程度插入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

(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

(3)功能特点: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7.生物膜系统(必修1P49)

①组成:细胞器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膜、核膜

②特点: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③功能:细胞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的生物

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

④人工合成的膜材料应用:人造器官材料(如血液透析膜)、海水淡化处理、污水处理等。

8.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必修1P45)

外膜

结构: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增大

基质: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功能: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进行能量转换,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9.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必修1P45)

结构:外膜

内膜:

基粒:由类囊体构成,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色素

基质: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量转换站。

10.其他几种细胞器的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运输,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并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高尔基体:动物: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分泌。植物: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翻译的场所)。

中心体:动物和低等植物都具有,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有水分、色素等。

溶酶体:内含多种消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

其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无膜结构的有:中心体、核糖体。

注意:高等植物的根细胞无中心体、无叶绿体。

1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必修1P48)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如抗体)

过程: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动力: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1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必修1P53)

核膜:是双层膜,上有许多核孔

结构:核仁

染色质(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时期的两种形态。

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必修1P9)

原核细胞无核膜。

14. 如何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必修1P55)。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各组成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

专题二细胞代谢

1.原生质层的定义?(必修1模块第61页)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63页)

(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

质壁分离产生的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质壁分离产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64页)

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4.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68页)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糖蛋白(糖被)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5.细胞膜上的糖被的作用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64页)

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6.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70—72页)

方向载体能量举例

自由扩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

2、O

2

、N

2

、乙醇、甘油、苯、

脂肪酸、维生素等

协助扩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

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7.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72页)

胞吞(内吞)、胞吐(外排)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8.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哪些?(必修1模块第85页)

底物浓度;酶浓度;PH:过酸、过碱使酶失活;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9. 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88页)

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 A代表腺苷 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10.有氧呼吸的过程?(必修1模块第93-94页)

11.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必修1模块第101—102页)

(1)1771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3)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证明:O2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20世纪30年代,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2. 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103页)

13.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103—104页)

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

进行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所需条件光、色素、酶酶、[H]、ATP

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H

2

O→[H]+0

2

ATP的合成:ADP+Pi→ATP

CO

2

的固定:CO

2

+C

5

→2C

3

C

3

的还原:C

3

+[H]+ATP→(CH

2

O)+C

5

ATP的水解:ATP→ADP+Pi

能量转换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

14.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104页)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温度、CO

2

的浓度等

15.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产量?(必修1104-105页)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增加CO

2

的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

例如:①农业上采用套种、合理密植等措施使农作物充分吸收阳光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②利用大棚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CO

2

浓度和温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有什么特征?(必修1模块第111-112页)

2.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113-114页)

前期末期

区别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子细胞的形成方式

植物细胞的两极直接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细胞板向周围扩散形成细胞壁

动物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直接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3.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变化规律是什么?

4. 什么是细胞分化?(必修1P117-118)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5.细胞分化的意义?(必修1P118)

①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②通过细胞分化,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③通过分化使细胞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6.细胞分化的基础?

高等生物的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都应含有一套与受精卵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即携带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7.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的关系?

①联系: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的基础。

②区别:细胞分裂数变形不变,细胞分化形变数不变,细胞生长仅是大小变。

8.细胞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核内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9.细胞全能性的表现?①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②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限制,细胞核具有全能性。③分化程度与全能性成反比。

10. 动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什么?人体内什么细胞没有过全能性?为什么?受精卵。成熟的红细胞,它没有细胞核。

11.细胞衰老的特征?(必修1P122)

12.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必修1P121)

①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②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③对多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等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如幼年个体中每天都有细胞衰老、死亡。个体的衰老不等于细胞的衰老,如老年个体中每天也有新细胞的产生。

13.细胞凋亡的意义?(必修1P124)

①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②细胞凋亡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③细胞凋亡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必修2《遗传与进化》

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

1遗传的基础

1、减数分裂的概念(必修2 P16)

2、减数分裂的过程(必修2 P16)

3、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什么?(必修2 P16)

4、精子的形成场所(必修2 P16)

5、精子的形成过程(必修2 P17)

复制变形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间期减数第一减数第二

次分裂次分裂

6、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必修2 P19)

7、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必修2 P19)

复制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间期减数第一减数第二

次分裂次分裂

8、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行为变化发生时期特点

复制间期每条染色体形成了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联会、交叉互换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此时往往发生同源染

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叉互换现象。

分离、组合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裂减Ⅱ后期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实

现了复制的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9、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不分裂分裂

染色体2n n,减半n 2n n,不减半

DNA 4n 2n,减半2n n,减半

染色行为染色体联会,分离染色单体分开

10、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

项目精子卵细胞场所睾丸卵巢

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

4个大小一样的精细胞

1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和

1个极体,原来的极体分裂成两个极体。

变形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不经变形

结果产生4个精子产生1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退化消失相同点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1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必修2 P18)

1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必修2 P17)

13、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必修2 P17)

14、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必修2 P25)

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15、受精作用的特点(必修2 P24)

特点:(1)只有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2)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融合形成一个受精卵

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必修2 P25)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7、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的过程(必修2 P43)

18、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必修2 P44)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有“转化因子”,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19、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必修2 P44)

20、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必修2 P43)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2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必修2 P45)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2、T2噬菌体的构成

T2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头尾的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含有DNA。

2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复制——合成——释放

2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必修2 P45)

①标记噬菌体,用分别含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培养含35S和32P的噬菌体

②含35S的噬菌体+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结果)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③含32P的噬菌体+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结果)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2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论(必修2 P45)

在噬菌体中,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遗传给后代的,因而DNA是遗传物质

26、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必修2 P46)

在无DNA 情况下,RNA是遗传物质。

27、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必修2 P42)

脱氧核糖核苷酸

28、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必修2 P49)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 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29、DNA分子的多样性(必修2 P57)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30、DNA分子的特异性(必修2 P57)

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31、基因和DNA的关系(必修2 P57)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2、遗传信息的概念(必修2 P57)

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33、DNA分子复制及其条件(必修2 P54)

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34、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必修2 P54)

半保留复制

35、DNA分子复制的实质及意义(必修2 P54)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36、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必修2 P62)

转录和翻译

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37、遗传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关系(必修2 P64)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做一个密码子。

38、染色体、DNA、基因、脱氧酸的

关系

2.遗传的基本定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是什么?(必修2P11)

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2.孟德尔实验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必修2P11)

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科学的热爱,严谨的科学态度,勤于实践,敢于向传统挑战3.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必修2P2-3)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4.相对性状的概念?(必修2P3)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种子的圆滑与皱缩

5.显性性状:(必修2P4)

6.隐性性状:(必修2P4)

7.性状分离的概念(必修2P4)

8.孟得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是?(必修2P5)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9.Dd(D控制高茎,d控制矮茎)的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必修2P4)

高茎:矮茎=3:1;DD:Dd:dd=1:2:1;D:d=1:1

10.等位基因的概念及实例。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比是多少?(必修2P11)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如D与d。1:1

11.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概念及实例(必修2P5)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AaBB。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AAbb。

12.测交的概念及测交后代的比例(必修2P7)

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

13.遗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必修2 P30)

14.YyRr(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怎样的?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分别是怎样的?其中每对相对性状遗传时遵循什么定律?(必修2P10)

YR:Yr:yR:yr=1:1:1:1;9:3:3:1;1:1:1:1;1:1:1:1;分离定律

1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必修2 P30)

16.中心法则的提出和表达式是怎样的?(必修2P68)

1957年克里克提出;表达式略(参照P68图4-7)补充RNA流向RNA RNA流向DNA

17.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必修2P69-70)

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8.白化病人体内缺少什么酶?(必修2P69)

酪氨酸酶

19.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必修2P29)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原因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0.科学家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有哪些平行关系?(必修2P27)

21.伴性遗传的概念。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是什么?(必修2P33)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交叉遗传、一般为隔代遗传。

22.白化病、红绿色盲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遗传特点分别是什么?

白化病: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隔代遗传

红绿色盲: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特点: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交叉遗传、一般为隔代遗传。23.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特点?分类?(必修2 P90)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表现出家族遗传倾向的特点.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24.单基因遗传病的分类?(必修2 P90)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25.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优生有什么关系?(必修2 P92)

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26.遗传咨询与优生有什么关系?(必修2 P92)

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等。

27.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什么?(必修2 P9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28.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是什么?(必修2 P9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3、变异、育种与进化

1.基因重组的概念(必修2P83)

2.基因重组的实例(必修2P83)

两个同胞兄弟或同胞姊妹在遗传上不相同的主要原因

3. 基因重组的意义?(必修2P83)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4.基因突变的概念(必修2P81)

5.基因突变的原因(必修2P81)

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或自身生理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6.基因突变的特征(必修2P82)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7.基因突变的意义(必修2P82)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必修2P80)

基因突变

9.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必修2P85)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变异;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也可引起变异。

10.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必修2P86)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11.染色体组的概念(必修2P86)

12.二倍体的概念及实例(必修2P87)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如动物、玉米

13.多倍体的概念及实例(必修2P87)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做多倍体。如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14.单倍体的概念(必修2P87)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

15.六倍体普通小麦、二倍体玉米的单倍体中含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多少?(必修2P88)

3个、1个

16.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必修2P86)

3对+XY;3+X或3+Y

17.雌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必修2P86)

3对+XX;3+X

18.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及特点各是什么?(必修2P87)

染色体变异;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器官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

19.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多倍体的机理是什么?(必修2P87)

20.诱变育种的概念、原理、优点、实例分别是什么?(必修2P100)

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生产青霉素的菌种。

21.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各是什么?(必修2P88)

染色体变异;将F1的花粉通过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正常的植株,然后从中选择出我们所需要的类型;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必修2 P114-124)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如意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24.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名师方案 P133)

1)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2)已知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3)伴X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的计算

25.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必修2 P124)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必修3《稳态与环境》

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

1植物的激素调节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必修3,第46页)

2.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必修3,第48页)

外因:由于单侧光照射;

内因: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必修3,第48页)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合成的原料是什么?(必修3,第48页)

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合成。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必修3,第50页)

6.顶端优势指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除?(必修3,第50页)

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集中在侧芽部位,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7.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必修3,第51页)

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生根。

8.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合成部位,作用 (必修3,第54页图3-9)

9.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实验原理是什么?(必修3,第51页)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难以生根的林木枝条,促进枝条生根,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

(2)结果分析(必修3,第52页)

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和生长素相同,浓度适宜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浓度过高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10.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必修3,第51页)

方法:浸泡法

沾蘸法

单一变量:配制一系列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其余的都相同(插条的种类、处理的时间、扦插的土壤等都要求相同)

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 (必修3,第16页)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体

神经元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简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必修3,第18页图2-2)

4.突触的结构组成(必修3,第19页)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何特点?为什么有这特点?(必修3,第19页)

6.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必修3,第20页图2-5)

7.人的语言中枢的位置及功能(必修3,第21页图2-6)

8.举例说明激素间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必修3,第27页)

协同作用: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拮抗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9.第一种发现的激素:(必修3,第24页)

10.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种类(必修3,第25页图2-8)

各种激素的主要作用(参看笔记、导学案或《名师方案》)

11.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必修3,第25页图2-9)

血糖调节过程图解(参看笔记、导学案或《名师方案》)

1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必修3,第28页图2-11)

13.激素调节的特点(必修3,第28页)

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单细胞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必修3,第2页)

单细胞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是直接的。单细胞生物直接从环境中获得养料和水,并把废物直接排到环境中。

2.什么是内环境?包括哪些组分?(必修3,第3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

体液内环境

淋巴

细胞内液:

3. 现代观点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必修3,第9页)

4.什么叫渗透压?内环境渗透压主要由谁维持?正常状态下,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多少?(必修3,第5页)

5.血浆正常的酸碱度是多少?(必修3,第5页)

6.HCO

3-,HPO

4

2-,可能起什么作用?(必修3,第5页)

构成缓冲物质,用于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7.什么是内环境稳态?(必修3,第8页)

8.内环境稳态与哪些系统直接相关?(必修3,第8页)

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四大系统

9.请较为具体说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必修3,第9页) 10.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必修3,第9页)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1.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的调节方式(必修3,第31页)

神经调节(主导)

体液调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