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中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中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中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中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一)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的时限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共110年。按社会性质,近代中国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长期以来,史学界和高校习惯于把中国近代史的时限界定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而把1919年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定为现代史。这种划分是以中国革命的性质为标准的,前一段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一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这种划分,史学界历来存有争议。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异议,随着学术思想的活跃,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学术界又重新讨论这一问题。历史的断代,多是以社会性质为依据的。不少论者强调应以生产方式的改变为依据划分历史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建国前,中国的社会性质一直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因此,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应为1949年。在这一阶段,社会形态也相对完整,将其当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阶段加以研究也较为合适。目前这一观点已为史学界所公认。一些权威的史学著作,都把近代史的下限延伸至1949年,现行的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也是这样规定的。但是,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受专业设置的限制,把近代史的下限仍定在1919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吸取了史学界的数人承认的新观点,把近代史的下限定在1949年,我们所编写的本册教材,也是严格按照这一观点界定的,并按照新课标的观点,力图准确地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和历史轨迹。

新课程标准不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但是,在确定近代史总体内容和学习主题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进行总体把握基础上,突出历史发展的时断性主题。”新课标和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教科书,以学习主题的形式重新构建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内容,这并不意味着学科体系的弱化。相反,学习主题的呈现仍体现着明显的时段性。而且更有赖于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总体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代表和体现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反映和揭示着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主题。因此,作为一名施教新教材的教师,应正确、清晰地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能高屋建瓴的把握。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热烈的话题。早在1954年,就开始了这一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成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学者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讨论中,学者们提出了十几种探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说法。经过广大史学工作者的探索与争论,有关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有了深入发展,出现了宏论迭出,观点各异的情况,形成了学术研讨的氛围。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未形成统一观点。但著名学者刘大年所提出的民族独立和近代化说,得到了学术界较一致的认同。新课标吸取了这一观点,认为近代中国有两条鲜明主线,其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即民族独立;其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反帝反封建与中国近代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言之,在110年的近代史上,反抗外国列强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打击中国封建主义的专制腐败统治以获得社会进步,顺应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谋求近代化,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线索。

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控制和干预。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

严重破坏,从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尤其是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更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但是,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和斗争,抗击了列强的侵略,延缓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沦亡的过程,取得了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民族斗争的伟大胜利。

列强在侵华过程中,与中国的封建势力相结合。在近代中国,先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是中国封建势力的代表。他们不仅无力有效抵抗外侵,甚至还与列强勾结,对内实行独裁统治,阻碍中国的进步。因此,进行改革和革命,反抗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的斗争,也成为近代中国的另一主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对此反映是不充分的。这不符合近代中国历史的实际,依此则无法更全面、更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斗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通常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简言之,是指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近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并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观念、军事、外交等社会领域的近代化。列强的入侵,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在封建经济的夹缝中逐步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因此引发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通常认为,中国近代化的演进层次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再到心性的三段演化方式。更全面、更权威的解释是,中国近代化包括近代观念的转换、近代企业的兴办和近代民主制度构建三个方面的对近代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沉沦相反,中国的近代化代表了向前发展的趋向。

(二)教材内容的总体结构及学习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对本册内容规定了7个学习主题,33个子题,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历程。

与教学大纲不同,课程标准主要规定了编写和教学的原则,而不是具体知识点。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但绝不能视为不能变动的金科玉律。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出不同体例的教科书……以利于历史教科书建设朝着丰富性和可选性的方向发展。”给教科书的编写留有充分的空间和余地。

《课标》确定学习主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进行总体把握上,突出历史发展的时段性主题”。但从实际来看,这种主题式的呈现方式是不可能完全按照时段性呈现的。其中“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的起步”,在时间上是交叉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则完全是按时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则又是贯穿整个近代史始终,以专题式的形式呈现。课标确定学习主题的原则并不是一致的,一些方面的划分也是不科学的,如课标把“经济和社会生活”单列为一个主题,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交通、传媒和生活习俗单列。实际上,近代化是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观念等各方面。这一过程,包含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指工业化)、民主政治的确立(指民主化)、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城市化)、人们思想意识的演化(指合理化和世俗化)等内容。因此,“经济和社会生活”是属近代化范畴的,如果把“经济和社会生活”单列,一方面人为割裂了经济方面的完整性,也不便于学生对近代化形成完整概念。所以我们在编写中,在基本遵循课标精神的前提下,采取了大胆突破、精心调整的方针,对课标所规定的知识点进行了取舍和调整,力图使教材达成科学有序、叙事连贯的结构特点。

在学习课程标准基础上,我们把所规定的7个学习主题调整为6个,将“经济和社会生活”归并到“近代化的起步”中。这样的调整,保证了学习主题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近代化问题。此外,我们还对个别子目作了调整,将课标的34个子目归并为21

课,4节探究课,在完成课标任务的前提下,减少了头绪,使教学内容更简练了。

中国近代史总体学习目标如下:

从知识和技能方面,《课标》的要求是:“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其包含两个层次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在此基础上,把握各学习主题的线索,进而从民族运动和近代化方面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过程方法与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史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这方面的要求是:第一,能够阅读有关中国近代史方面的历史文献、文物、图片、音像等原始文献资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具有初步信息处理能力。第二,要求能以历史的视觉去理解、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要求是: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中国近代史有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丰富素材,教师应在教学上充分挖掘,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三)各单元的基本内容

第一单元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共有四课。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烽烟再起;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四课分别阐述了近代前期,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同时介绍了中国人民面对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所进行的不懈抗争。突出了近代前期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这一主线。为了突出这一主线,还根据时间顺序,在相关课文中插入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史实。贯穿本单元的一条线索就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第二单元是“近代化的起步”,共有五课。第1课近代工业的兴起;第2课戊戌变法;第3课辛亥革命;第4课新文化运动;第5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五课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阐述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学习主题。新课标吸取了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融为较新立意的学习主题。与前一主题的沉沦相反,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融入世界,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缓慢转化,这应该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洋务运动标志着近代工业的兴起;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中国政治上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反映了思想观念的近代化;社会生活的变化则是从社会习俗方面折射了中国的近代化。本单元的基本线索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在政治体制、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变革的过程。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起步,充满了艰难和曲折。

第三单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共有四课。第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2课国共合作北伐;第3课红色政权的创建;第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本学习主题主要阐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兴起的过程。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经过土地革命风暴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第四单元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共四课。第1课抗日救亡;第2课全民族抗战的

开始;第3课中国军民英勇抗日;第4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是近代以来一次最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在民族危机关头,同仇敌忾,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形成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争的全面抗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过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开始了抗日救亡运动。这也反映了史学界有关抗日战争起点的新的学术观点。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五单元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两课。第1课争取光明前途的斗争;第2课解放战争的胜利。本学习专题主要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历程。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努力。国民党发动内战后,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过程,最后推翻了国民政府,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六单元是“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共两课。第1课科技成就和新式教育;第2课思想文化的发展。本学习主题是将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介绍的,这与其他学习主题突出时段性不同,是以专题史形式呈现的。这与以往初中历史教材的呈现方式不同,增强了学习主题的整体性,但也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致使主题内容过于孤立。因此在处理本单元内容时,要注意与时代背景的结合。如在讲魏源时,一定结合鸦片战争前统治阶级的愚昧来了解。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呈现方式

学生独立自学,加强学习活动是主体教育教学的一条重要特点。因此,新一代教科书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教本”,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学本”,即明确把学生作为对象。只有这种教科书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真正教学意义的教科书。因此,新一代教科书与传统教科书相比,应具有新的特点:内容选择和结构设计要有利于进行素质教育。新教科书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他们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

要构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新一代教科书,就要对传统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和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合理继承,更应该大胆地变革,改革教科书的认知策略,扩大教科书的功能。只有通过一系列改革,才能创立体现主体教育教学思想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教科书。

1.教科书的组织方法

为了便于学生进行专题性研究学习,使学习内容更加集中突出,教科书在组织方法上采用了单元和课的编辑形式。一册书中包括多个单元,单元之内再按专题内容设课。前面的单元,主要概述政治经济和社会概况;后面的单元,大都讲述科学技术和民俗生活。每一单元和该单元课的学习内容属于同一类别。内容比较集中,便于学生学习,也容易被学生接受。

需要说明的是,把各朝的科技文化等内容集中在一起,虽然便于学生学习、比较,但是这些知识的时间跨度就很大了。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将历史人物、某一文化成就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去,也就是要注意在它的时代背景下去认识和评价。

2.教科书内容的结构

教科书的结构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分析和分类方法,但总的来看可分为深层理论体系结构和表层题目字号等形式结构。

关于教科书外在的表层形式结构,如课前提要导入、课旁提示注释、异体字编排、图表史料选用等,这些在我国主要是近一二十年来教科书编者们所设计的版块,符合教学心理和教科书设计理论。现在新出版的教科书依然使用,我们也没有做大的改革。

但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以前的教材有所不同。如新课导入,以前教材中的导入多是正式的叙述和提问,现在的教科书设计的导入大都很生动,有故事、诗歌、风景名胜、生活中的事物等。目的是增加亲切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大小字的编排,为了避免偏难繁旧,我们对大小字的编排也做了很大改革。大字是课标所规定的内容,小字编写的原则也是去繁求精,内容选择上比较灵活,有的是对大字的解释,有的是对正文的补充,比如当时的故事、人物的介绍等等。大小字不一定有承接的关系,但目的都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字内容,叙述一般也都很生动。

教科书的改革创新要着重改革课文本身的选择内容和呈现方式。在设计课文呈现方式时,我们以“研习升级”四字标题为准,把课文分为前后两部分,这是我们这套书最大的特点,也是与其他教科书相比一个显著的不同。所谓“研习”,即研究性的学习,而不是单纯传授式的学习;所谓“升级”,即把课文的某些内容及内涵的目标要求,升华到一个新阶段,达到一个新高度。这样的呈现方式使教学过程犹如上山爬坡,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使整个课文的内容及目标有更迭和高峰,使课文结构和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而且是为了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鼓励大家积极攀登顶峰,从而使知识内容和目标要求,由量变达到质变。

1.研习升级前的课文

对于研习升级之前的课文内容,我们是遵照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规定进行选择的,是基础性的。这些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大致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历程,保持了历史学科的逻辑结构。这些内容是对全体同学基础性的共同要求,我们称之为课文主体部分。

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我们不仅选配了各种图表和经典论述,以大小字相互补充,力求图文并茂,而且还精心设计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找一找”等大量问题。这些问题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通过这些问题或活动促使学生去思考,在彼此合作中经历一个感知、体验、升华认识的过程,得出自己的结论,阐发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也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注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师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也正是课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的:“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体现的正是新一代教科书的显著特点,即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学本”,而不是教师施教的“教本”。

2.研习升级后的课文

在“研习升级”之后的课文部分,是在前部分内容基础上的升华。我们设计了三个栏目:“智能开发”、“读史明理”、“知识拓展”。这三个栏目是在三种不同的宗旨下,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特点专门设置的。这一部分的设置打破了传统历史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充分体现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乃至世界课程改革的时代共同特点。

(1)“智力开发”栏目的设计

智能开发栏目的设计宗旨。本栏目的宗旨是利用历史教材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代脑科学研究认为,人脑的潜能是无限的,至今远没有充分开发出来。课程目标的无限性,是由人脑潜能的无限性决定的。历史课程标准规定,要形成学生丰富的“历史想像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高层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为了达到课标的这一要求,我们利用各种历史未解之谜、最新考古发现、不同学术观点、原始资料、名人札记等材料,特意设计了各种开放性的习题,要求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开发大脑潜能,从而保证高层次课程目标的达成。

智能开发栏目的设计素材。智能开发题目的选材和问题的提出一定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动脑筋。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里的动脑筋就是结合历史材料的特点,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以往的教材在课文主题内容之后,大都是设计填空、选择、列举、问答之类的题目考察课文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应付这些题目,所以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已经习惯于死记硬背,很

难培养起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创造能力。而我们设计的智能开发就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学生学习历史死记硬背的弊病。我们设计的智能开发题目,一般都是根据材料向学生提出问题,尽量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使题目多样化、广泛化,并且把带有学术性的问题和带有争论性的问题提出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智能得以开发。

智能开发与现行标准化试题的区别。我们设计的智能开发的所有题目,一般都是根据材料向学生提出问题,即在编者设计好的背景下,使学生的思维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提出就不会动脑筋,但这里的问题与现在流行的试题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的标准化试题一般是公式化的,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很难达到开发学生智能的目的。而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是通过对基本历史知识的了解,初步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为进一步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在学生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时,除了记忆最必要的知识外,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其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和勇气,使之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进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读史明理”栏目的设计

读史明理栏目的设计宗旨。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但是,仅仅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和一般的教学活动是无法自然而然地完成上述教育功能的。要完成这一教育任务和目标,需要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引导学生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读史明理栏目的设计宗旨就是要落实课程标准中这些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以避免现行历史教学单纯传授历史知识的不良倾向,使学生不仅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明白历史的哲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读史明理的内容设计。学习历史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为了读史鉴今,是为了明白做人的道理。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学到很多的知识,还应该明白很多的道理。读史明理栏目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历史教学的理论水平,改变我国历史教学长期以来单纯传授知识和知识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在研习升级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的特点,进一步阐明一种方法、讲清一个哲理、培养一种观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保障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这一部分所选择的内容是和课文主体内容密切相关的,是课文主体的核心,要明的“理”必须是课文主体的重点内容。另外,从学习心理来说,某些理论和方法只出现一次,学生是不能理解和掌握的。为此,某些重要的哲理在设计时重现了两三次,当然是以变式来重现,而不是简单重复。

读史明理的呈现方式:明理就是明确告诉学生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各种理论观点,在这里我们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

①一种是用陈述的方式和哲理的语言来表达。如第一单元第1课课后的“林则徐放眼看世界”;第2课“左宗棠誓死收复新疆”;第三单元第4课课后的“弘扬长征精神”。

②第二种是通过具体材料的阐释讲明一个道理,如第一单元第3课课后的“空前加剧的民族危机”;第四单元第1课课后的“日本的野心”。

③第三种是通过记述一个历史故事或介绍一个历史人物、事件,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如第二单元第2课课后的“愿将生命换国昌”;第三单元第2课课后的“坚定的信念”;第五单元第2课课后的“挺直了腰杆的中华民族”。

④还有一些是陈述史实后,提出几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受到启示,明白道理。如第二单元第1课课后的“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第三单元第3课课后的“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第四单元第3课课后的“人民战争力量大”。

总之,所要明的理都是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明理”,它的性质特点就决定了有些理,特别是历史的哲理就只能用哲学的语言和说理的方式来阐释。但它不会使教科书内容概念化,也不会给学生带来困难,因为它是基于丰富生动的历史材料提出来的。结合教科书内容并通过教师辅导,学生是会理解和掌握的。

(3)“知识拓展”栏目的设计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建议的第4条中明确规定:“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因此,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改革学校教育中教学科目林立、知识零碎割裂、脱离实际生活的弊病,使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实现各种知识和学科的纵横联系,彼此相互融合,以便综合利用,借此保证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并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是知识拓展栏目设计的宗旨。

我国基础教育和世界其他国家基础教育相比,其最根本的优点在于“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牢固。我国学科课程包括历史学科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和学科逻辑。新一轮课程改革,既要继承我国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长处,又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特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教育、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我们在编写教科书主体部分时,已尽量全面反映这些领域的内容,尽可能地增加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尽量改变过去历史教科书以偏重政治史讲授为主的特点,这样使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更具有科学性,更加丰富多彩。但我们在编写时由于受主体部分的篇幅限制,有很多相关的知识就很难纳入教科书,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增加了知识拓展栏目。

本册书的“知识拓展”主要有两大类:

①拓展与本课核心内容相关的知识:由于本书的体例是范例式简明通史,正文部分的内容是基本性的、范例性的、重要的、典型性的知识,并不是把所有历史都概述到。所以我们在编写正文时,很多相关的知识难以涵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知识拓展栏目中增加有大量这类知识。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作为正文内容必要的衔接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对一个时期的历史现象有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如第二单元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成果。通过阅读让学生全面了解辛亥革命的成果,并且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第五单元第1课“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略反攻是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阶段,正文部分只讲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通过课后的这个知识拓展,学生可以全面的了解反攻阶段的作战情况。

第二种是补充同时期与正文相关的历史现象或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文和提高认识。如第一单元第1课“林则徐在新疆”和第2课“两次鸦片战争中的美国”;第3课“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第4课“惨绝人寰的海兰泡大屠杀”;第二单元第2课“万木草堂”;第三单元第2课“第一次收回租界”。

第三种是补充小故事或小知识,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如第二单元第1课“慈禧太后与火车”;第5课“握手的流行”;第三单元第1课“五四青年节和建党纪念日的确立”。

②加强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第三单元第4课“毛泽东长征路上赋诗篇”,让学生在欣赏毛泽东诗词的同时感受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从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拓展的范围,主要是加强历史学科的横向联系,把历史学科知识和其他各学科知识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例如和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美学、文学、法律学、考古学、哲学、军事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历史学科的封闭体系。知识拓展的深度,主要是加大学生历史知识的数量和加深学生

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针对课文主体部分所选择的历史知识,通过知识拓展栏目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古代史知识和近现代史知识联系起来,把中国史知识和世界史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就解决了原来历史学科的知识割裂、体系封闭的弊病。有些类型在第一册中没有出现,但在后面三册中知识拓展的就比较完备了。

总之,“研习升级”栏目的设计是我们教材的特色。再说明一下,它不是课后习题,是课文的一部分。我们这样设计为的是使我们的教材不仅更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和可读性,还要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进一步体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特色。

此外,我们还借鉴其他同行新编辑出版的教科书的长处,特别撰写了“探究与实践”的独立篇章。设计这种课型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勇于实践,以初步仿效专家学者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二、研习升级的处理

1.可以在前面主体内容学习完以后,逐级进行后面三部分,使教学过程犹如上山爬坡,逐层“升级”。把课文的内容及内涵的目标要求,升华到一个新阶段,达到一个新高度。最终使知识内容和目标要求,由量变达到质变。

如第二单元第4课“新文化运动”,学习完主体内容后,先让学生通过对“智能开发”问题的思考,认识到清末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陈独秀等人为了祖国的安危、民族的振兴,宁愿舍弃个人的功名利禄,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伟大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然后再通过“读史明理”进一步认识民主科学在当时的意义,思考新文化运动的深远影响。最后学习“知识拓展”,通过阅读胡适巧妙解释白话文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在新文化运动前期,新思想、新文学的反封建内容需要新的形式来适应,以便于它的表达和传播,也容易为当时以及以后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运用。

2.穿插在课文学习中。如果“研习升级”的三部分内容和课文紧密相连,可以在学习正文时补充引用。如第六单元第2课“思想文化的发展”,“智能开发”是比较魏源和严复思想的不同,可以在学习完课文第一目后提出,让学生结合时代和阶级特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魏源和严复的思想进一步分析理解。“读史明理”是“徐悲鸿的为人和绘画”,可以在学习完徐悲鸿的成就时穿插进来,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并深刻体会和学习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的气节和操守。“知识拓展”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及其流传”,可以在学习聂耳的成就时作为补充材料让学生阅读了解。也可以播放这首歌曲,使学生体会歌曲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3.根据学习的需要而定。“演习升级”部分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来灵活处理。可以部分穿插在学习正文内容之间,也可以部分作为课后作业。

如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智能开发”可以在讲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提出,在学生思考、师生辨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而“读史明理”中“林则徐放眼看世界”可以在学习课文中林则徐的事迹时引用以作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学习林则徐放眼世界,学习西方的精神,学习他不故步自封,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改革精神。“知识拓展”中“林则徐在新疆”可以在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阅读了解。通过了解林则徐被革职发配到新疆后,积极开发新疆,关注国家边疆安危的故事,学习他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关心国家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在全面了解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识到要正确对待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树立放眼世界,胸怀祖国的远大理想。

如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智能开发”是写一篇小文章,让学生通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马关条约》是如何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这就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进一步思考并写出小论文。“读史明理”是“空前加剧的民族危

机”。这一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一段重要历史,但课文中没有涉及,所以在学习完《马关条约》一目后,可以用这段小文章作为必要的补充,使学生完整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加剧侵华的表现和中华民族空前危机的表现。并且从中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知识拓展”是“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可以在课后让学生阅读了解。

三、关于习题问题

和新课程其他版本及改革前的历史教科书不同,我们的教科书在课节后没有专门编排习题作业。大家对此会感到不理解,或许觉得不利于教学。不过我们今天没有编排统一要求的习题,并不是说课节习题不重要,主要是因为我们考虑到,全国各地的教育情况不一样,教师和学校的教学情况不一样,学生的认知风格也不一样,这样习题设计和应用也不应完全相同。为了便于教师的教学,我们专门在教师施教参考理论部分编写了《历史习题设计方法》一章,给广大历史教师提供一个理论武器。这样,老师们可以根据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设计自己需要的习题。

第一,把习题的编辑权利下放给地方,由地方老师编辑。这样可改变习题类别绝对统一化,以防止习题设计脱离地方、学校或学生的实际。

第二,一方面把习题设计的职权交给老师,另一方面我们要把习题问题作为教师今后培训进修的一个研究专题,以提高老师的命题水平,为各地方培养考试命题骨干教师。

第三,适应国家教育部有关初中毕业生升学毕业考试制度改革形势的需要,体现教育部课程改革的思想。

为了让老师们科学合理的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习题,我们特此介绍一下习题的功能和分类。

1.课节后习题应有的功能

课节后习题具有哪些功能,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认识。在20世纪前期人们一般把习题的功能主要归结为巩固复习所学的基础知识。今天,课节后习题的作用有了更大的发展,其主要功能有:

(1)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功能;

(2)培养创新能力并发展智力的功能;

(3)进行考查评鉴选拔的功能;

(4)突破课堂教学“三中心”的功能;

(5)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功能。

但是,一般人们还把习题的功能仍然局限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或用以甄别选拔,对于习题应有的功能既没有全面的认识,也没有全部开发出来。

2.习题科学分类的重要性

章节后习题,应是教科书课文的有机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居于特殊重要位置。在今天课程教材改革日益深入的发展形势下,加强对章节后各种类型习题的全面研究非常必要。但是,长期来因对习题缺乏专题研究,致使习题设计大都停留在经验水平阶段。随着习题设计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要改变习题设计运用的盲目性,必须进行科学分类,其实国内外不少专家对习题分类都曾进行过深入探讨。

3.习题分类标准及类型的多重性

任何一个客体都具有多重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习题同样如此。习题归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习题划分的类别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a以答案作为分类标准:

(1)以答案的数量为分类标准

①封闭题:只有一个唯一的答案;

②开放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

(2)以答案是否出现于题干为分类标准

①选答题:答案出现于题干中;

②供答题:答案不出现于题干中。

b以测评的目的性作为分类标准:

①安置性测评;

②准备性测评;

③诊断性测评;

④总结性测评;

⑤选拔性测评;

⑥形成性测评。

c以题干的自然结构为分类标准:

①填充题;

②填图题;

③判断题;

④列举题;

⑤解词题;

⑥问答题。

d以历史对象的性质作为习题分类标准:

历史上客观对象是无限的,这样的习题类别也是无限多的,例如可以归纳为:①历史事物;②历史人物;③时间地点;④历史现象……

平常我们经常所说的习题类别大都是从历史对象着眼的。

e以揭露思维过程作为分类标准:

人们解决任何问题都有着共同的规律性,作为一个习题都有着共同的因素。习题的结构一般有三个部分构成:

①习题的条件;

②解答的思想步骤;

③最后的结论。

如果从思维逻辑的角度来看,任何习题都包括前提、推论和结论。这种习题可称为认识性习题。揭示思维过程的认知性习题,是原苏联教学法专家莱纳提出的,它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还有其他的习题分类方法及习题的类型。对于每一种习题的特点、主要功能及其利弊,我们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利用。

(五)相关学术观点简介

新课标和按照新课标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及时反映了历史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剔除了大量陈腐、极“左”、过时的内容,吸纳了学术界有定论或有影响的学术观点。新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世纪的历史教科书。作为一名施教新课标的教师,应了解中国近代史方面学术前沿问题。下面就相关学术动态问题简介如下:

1.有关对中国近代史研究偏向的纠正

中国近代史是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进入新时期后,中国近代史研究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向。其突出表现是个别人对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提出了质疑,对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新看法,也有人对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提出了质疑和责难,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大肆污蔑。

对上述现象,引起了一些史学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原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史学会于1995年6月召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研讨会”;1996年4月又召开了“五四运动与20世纪的中国历史道路研讨会”;1996年9月,又有8位中国近代史著名专家组成学术报告团,举办了“中国近代重大历史是非问题系列讲座”。之后,又相继出版了《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原则问题》等书。刘大年、龚书铎、张海鹏等一大批著名史学家,对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看法,重新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指导作用。经过努力,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度出现的混乱局面得到了澄清和纠正,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为了深入把握中国近史研究的有关问题,建议教师们参考《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备要》等书。

2.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始于1954年。20世纪80年代李时岳发表了《从洋务、维新到辛亥革命》一文,引起了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成了学术热点,学者们各抒己见,发表了几种探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见解。主要有以下观点。

(1)三次革命高潮说:主张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运动,为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2)两个过程说:一些学者根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有关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论述。用两个过程概括了中国近代主要线索。

(3)四个阶梯说:李时岳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

(4)争取独立谋求进步说:胡滨认为,近代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谋求社会进步(发展资本主义)两项根本任务。这两顶任务贯穿着整个中国近代史。

(5)近代化说:徐泰来提出以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看法,这一观点包括了反帝反封建,又包括了发展资本主义。

(6)新陈代谢的新三次革命高潮说:陈旭麓提出了以新陈代谢来表达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其标志是“新三次革命高潮”,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打倒了北洋军阀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

(7)一条主线与两个过程相结合说:夏东元主张“一条主线(即资本主义发展为线索)”和“两个过程”(即毛泽东所说的两个过程)相结合来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8)民族独立与近代化说:随着近年来近代化研究的兴起,许多学者主张把近代化纳入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中。刘大年提出了民族独立与近代化说。刘大年认为,110年的中国近代史基本的运动是民族运动,其内容有两项:一是要求民族独立,二是要求近代化。这一学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赞同。

3.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问题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思想界就开展了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讨论。通过讨论,大家基本上认同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观点。80年代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重点是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它是不是一个向下沉沦的过程。李时岳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化过程中,从发展趋向看,存在着两个相互矛盾而又相互联结,互相制约的过程:一个是以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一个是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半封建)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过程。也有学者不同意这一提法,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是一种完整的、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形态向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过渡。这一观点得到多数学者认同。因此,把近代中国社会

的性质既视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看作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这是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较恰当的概括和反映。

4.关于近代前期中国的改革和革命问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发生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为代表的改革运动,也发生了辛亥革命这样典型的革命。如何评价改革和革命,成为近代史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改革和革命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基本形式。改革或革命何种方式好,不能一概论定。过去多采取扬革命抑改革的观点,认为改革不如革命,认为革命对封建因素扫荡彻底,改革则保留封建残余。近年来又出现扬改革抑革命的观点,认为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革命破坏性大,应当“抛弃革命”。

对这一问题,史学界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以北师大龚书锋教授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他认为革命与改革,既有互相矛盾的一面,又有互相依存、补充的一面。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在一定条件下,改革也可以起到某种变革社会的作用。具体到一个国家,究竟采取革命的方式,还是改革的方式,完全取决于该国的历史状况、政治经济现状、阶级状况等现实国情。当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必须以革命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而条件又具备时,这时如鼓吹改革以抵制、反对革命是不对的;相反,如不需要采取革命方式的解决,且又不具备革命的条件,却硬要采取革命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对革命、改革的得失,应实事求是的评价。完全抹杀革命,一味颂扬改良也是错误的。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一)本册教材的总体结构

一、中国现代史总体结构:

时段: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二十一世纪

特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

阶段划分:

二、《课程标准》对中国现代史学习内容的选择及其阐述

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国现代史学习内容进行了如下的选择及其阐述: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949年至1956年,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

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至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曲折前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过“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是建国以来“左”倾错误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给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1976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与本册教材的总体结构

三、《课程标准》所构建的中国现代史课程体系

1.中国现代史学习主题的确定

其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所确定的中国现代史学习内容由七个学习主题构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5)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6)科技、教育与文化

(7)社会生活

2.确定学习主题的两个原则:

第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线。

中国现代史从本质上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现代史学习板块,确定学习主题,能够通过教学充分反映建国五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的历史发展全过程。

第二,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注意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所确定的学习主题,基本上能反映中国现代史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五十年的中国现代史是中国有史以来发生最深刻、最伟大变化的时代,丰富的历史信息量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初中历史课程不可能将中国现代史所有的信息都包罗在内,它只能着重反映现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根据历史发展的时序,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组织为七个学习主题,通过学习主题既呈现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又反映了中国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由七个学习主题构成了中国现代史课程体系。

四、本册教材的总体结构

本册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将七个学习主题具体构建为六个教学单元,共20课及3个“探究与实践”课题。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2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过渡时期(1949—1956)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第2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第3课“文化大革命”曲折发展20年“文革”时期(1966—1976)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2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 ——至今)第3课对外开放

第4课民主法制建设

第5课邓小平理论

探究与实践(一)改革开放与家乡的发展变化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课民族团结

第2课祖国统一大业

探究与实践(二)台湾问题的由来与祖国的完全统一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课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第2课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专题历史

第3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科教、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1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

第2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二)

第3课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4课繁荣的文化艺术与体育

第5课人们生活的变化

探究与实践(三)体育强国的实现

其中,前三个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的三个学习主题,即是以历史发展时间顺序的三阶段来设置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新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道路探索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形成与实践的重要阶段。这三个学习主题概述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历史巨变。

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四个学习主题,分别以新中国五十年来在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中取得的发展和进步为内容,重点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反映了建国五十年来我国各个领域的历史发展概貌。可以看成是四个历史专题。

(二)单元基本内容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这一学习主题主要阐述了建国后最初三年的历史。《内容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四个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表明新中国在建国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胜利的重要时期。

1.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力量。

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国内影响与国际影响两方面去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抗美援朝。

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是通过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事迹来反映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广大志愿军指战员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它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精神,要从时代背景对人物思想的影响方面发掘志愿军战士英雄行为的产生原因。同时,应引导学生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这是建国初期开展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土地改革是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应当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本单元主要反映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同时,要求学生认识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经历过两次重大的失误和挫折,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弯路。

1.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从1953年到1956年,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内容标准》以我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史

实,说明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56 年到1966年的历史带有“探索”和“曲折前进”两大特征。中共为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八大”正确的指导方针,但不久即被“左”倾错误理论所取代。坚持马列主义正确路线的共产党人努力纠正失误,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就,使社会主义建设在经历曲折的过程中仍具有前进的趋势。

3.从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动乱”。“文革”的发动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它是中共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的重点。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从沿海经济特区建立,到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

1.伟大的历史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2.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发展的主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取得显著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改革经济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健全具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其特点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1)对内搞活先以农村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另外,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使中国的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进行改革。《内容标准》通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一基本原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取平均主义等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这种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体制改革首先扩大企业自主权;然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因此,《内容标准》中要求“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要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要求,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大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3.对外开放。则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利益。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为途径,以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种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勃勃生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建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打开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引发了第一次沿海开放的高潮,并进而促进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大跨越。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它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揭开了新篇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内容标准》通过《民法》、《刑法》等重要法律的颁布使学生了解这一历史过程。

5.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确立这样一种认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照搬外国模式;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明确了我国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上,强调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对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认识上,强调利用和平谋发展为主题的有利国际环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骤上,提出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按“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两方面内容。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必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2005年 4月至5月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大陆访问,表达了反对“台独”势力,拥护祖国统一的愿望。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必将极大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这一学习主题主要展示我国五十年来的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内容标准》要求“了解

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并以我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科技强军之路,国防力量日益增强,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内容标准》以新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和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等史实,概括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说明我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策,积极推动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树立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良好形象。现在我国已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建交,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六、科教文化与社会生活

这一学习主题反映新中国建立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下,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内容标准》要求知道反映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在科技领域,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某些科技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国家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国的生产力正在经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

在教育领域,我国广泛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教育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文化领域,高度重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因此中国现代史关注社会生活的演变和发展。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是通过各种历史现象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新中国建立以后,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来看,人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就业制度和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

按照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的基本要求,本着素质教育历史课程体制的基本理念,我们研究并设计了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体系”。

此目标体系力求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念、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终生教育的理念、创新教育的理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理念、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理念、爱国思想与国际意识结合的理念。

此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个子目标体系:第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体系。第二,方法、能力目标体系。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系。其中,第一种目标是基础,后两种目标是在此之上形成的;第二种目标是方法、能力的教育;第三种目标是人文精神与道德的教育。

在上述三个子目标体系中,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缺乏可操作性的目标体系,使我们的预期目的与实践效果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此,我们对上述目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构了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体系。摘要如下:

一、历史研究与学习方法目标

1.历史比较法。

2.类比法。

3.定量分析法。

4.逆推论法。

5.根据部分重构整体、根据整体确定部分法。

6.根据人们的活动或活动结果确定活动目的的方法。

7.由高级社会形态认识低级社会形态的方法。

8.根据遗迹遗物确定社会意识状况的方法。

9.根据遗迹遗物确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方法。

10.根据新史料校正旧观点的方法。

11.统计法。

12.语言学法。

二、历史学科能力目标(共22类别54项)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历史认识原则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认识历史的科学思维方法,要使之成为学生个人能够运用的方法论的思维定势,贯穿于历史学习的始终。

历史学科能力,包括历史想像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归纳、分析、判断、比较能力;评价、论证能力等等。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就必须使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认识方法、观点去分析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并将辨证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纳入到历史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中去。

为了实现上述设想,我们研究并确定了可纳入到历史教学主体内容中的、以辩证唯物史观为主的一些基本认识、基本理念、基本原理,结合历史材料设计了有内在联系的观点性问题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些观点性问题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认识历史的科学途径,形成历史学科能力。

以下为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目标,共22类别54项。

1.查明历史客体的各种原因与结果

(1)根本原因:是引起结果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原因,根本原因决定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一般要从生产、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内因等方面去考虑。

(2)主要原因: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

(3)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属于历史活动的主体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因素。客观原因是指历史活动主体之外的、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原因。

(4)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指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发展的最直接的环节,它距离事物的发生不存在任何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往往也是近因,有时称之为导火线,它体现历史发展的偶然性。

2.历史客体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必然性只有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而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必然性是偶然的支配力量。历史科学的任务是在纷繁的偶然事件中发现历史的必然性,即规律性。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差异,被释解为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3)偶然现象不能改变历史的面貌与大趋势。反对偶然现象决定论。

3.新事物与旧事物

历史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1)历史的新旧事物的区别

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规律、前进方向、有强大生命力与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违背历史潮流的事物。是否是新事物不以时间先后为标准。

(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新事物最初是弱小的、不完善的,所以旧事物有时占上风,但是暂时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

(3)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推动历史不断前进

4.查明历史客体的阶段性

任何历史对象在历史上都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也就是都有发展的阶段性。

5.查明历史发展的时代性

(1)判断历史客体所处的历史时代,要从分析历史背景入手,尤其是分析时代特征。

(2)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经济活动随时代而变迁,并影响时代的变迁。

如:工业革命后,欧洲人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医生、律师成为人们愿意从事的职业;美洲的水果、亚洲的香料、丝绸的涌入;人们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可见,人们的择业观、饮食结构、娱乐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6.关于确定史料的主体意识渗透

7.关于确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运动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之间、新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人类历史发展有其一般的共同规律性,这是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然而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还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1)统一性反映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多样性呈现历史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内容。

(2)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

8.确定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历史前进中曲折的表现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新、旧交替时期:新兴社会势力要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暂时的挫折、反复是难免的。

第二,新制度确立后,腐朽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导致出倒退、复辟现象的出现。

如:辛亥革命后,在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形势下,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复辟。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急剧变化时,出现的摇摆也体现历史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尽管历史出现过曲折,但这只是暂时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9.确定历史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

历史的发展总是经过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而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这种无限往复的变化,构成了历史生动、丰富的发展过程。

(1)判断分析历史现象的进步程度。

区分一些事件,哪些是历史质变,哪些是量变,来判断历史变化的性质。

(2)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发展过程中存在部分质变,这决定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

如:①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自身的部分质变。

②由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是分裂走向大统一过程中的局部统一或区域性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 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P6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 的失败。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年本在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与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P20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时间:1900.6——1901年, 过程: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被义和团围困于廊坊,狼狈逃回天津,8月中旬攻占北京,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烧杀抢劫。 结果: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 单元小结: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条约内容分别P4,P17,P22) (一)知识梳理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6——9课) 第6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P25 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 1

(完整)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 位置:亚欧大陆东部 面积:4400平方千米。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分之三) 地势: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岛屿:日本群岛、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 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朝鲜半岛等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河流流向:呈放射状流入各大洋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 流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亚洲被称为“巨河之洲” 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死海: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湖世界陆地最低点 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第二节亚洲人文环境 众多的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人口分布: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半岛 人种:主要是黄种人: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北亚白种人:分布在南亚、西亚。

古老的文明:A:三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印度河谷子(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B:三大宗教发祥地:基督教发祥地(西亚)、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麦加)、佛教(古印度) 经济发展不平衡:A:最为发达的国家:日本B:新兴国家:韩国、新加坡C:石油国家:海湾诸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D:贫穷国家;尼泊尔、阿富汗 第一节东南亚 位置:亚洲东南部“十字路口”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及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马六甲海峡为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 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是庞大的群岛) 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山地多,平原少 河流:中南半岛:湄公河(东南亚最长河流)(亚洲流经国家最多) (流入太平洋)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流入印度洋) 湖泊:洞里萨湖(中南半岛柬埔寨境内) 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大部分属热带雨林气候 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人种:以黄 色人种为主(华人、华侨在世界上最集中)(福建、广东) 发展不平衡的经济: 农业:稻谷(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下游)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印尼)、橡胶(泰国)、 油棕(马来西亚)、马尼拉麻(菲律宾) 工业:锡(马来西亚)、石油(印尼、马来西亚) 发展快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 发展慢的国家:缅甸、柬埔寨、老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1课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 3、培养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怀,以及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 开拓进取的品质。 学习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学习难点:对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的分析和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一)建筑成就: 1、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东起——,西至——,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二)科技巨著: 1、李时珍:《——》,是——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的重要文献。 2、宋应星:《——》,总结了——和——生产技术,强调——要协调发展。被称为“————”。 3、徐光启:《——》,农业百科全书。 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 1、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2、列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你能用表格将明代的科技成就概括出来吗? 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 1、明代三大科技巨著体现了哪些时代特色?从这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应学习哪些精神? 2、你能说出长城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象征意义吗?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 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当人们到北京去旅游时,都会到故宫去看看,故宫在明朝时称作()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2、某中学中国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 A、阳关遗址 B、山海关遗址 C、嘉峪关遗址 D、玉门关遗址 3、若想了解著名的杭州张小泉剪刀的工艺技术情况,可以查阅()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二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及近代化的探索 一、列强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 (一)鸦片战争(第1课) 1.根本原因(目的):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3.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4.简要经过:课本P4 5.重要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间:1842年。内容: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 6.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当时中国政治制度落后、经济落后。(2)最根本的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3)其他原因:清军军备废弛。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2课) 1.根本原因(目的):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起止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3.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4.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俄国: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俄国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原因(目的):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和称霸世界的梦想。 2、起止时间:1894年9月至1895年4月。 3、重要战役:(1)平壤战役;(2)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牺牲。(3)辽东战役;(4)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重要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间:1895年4月;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等。 5、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5课) 1、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起止时间:1900年6月至1901年 3、大至经过:课本P20。 4、重要条约:《辛丑条约》(签订时间:1901年;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抗日战争中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学习列强侵华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 1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

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略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和世界上古史、中古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

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

最新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这本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打破了历史发展时序性的格局。旧教材对共和国史的编写分成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是按时间发展顺序编写的。而新教材打破了这种编写格局。前三个单元基本上还是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编写,接下来的四个单元则完全不是这样。 这本教材高度浓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带来自由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巨大空间。正文内容极少,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大量的不知做什么的剩余时间。这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最伤神的事情。如果换一种角度思考和处理的话,又会给教师和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这本还有一处非常值得一提就是自由阅读卡。每一课的自由阅读卡都是与那一课有一定联系、或富有知识性、或富有趣味性、或极富时代气息极令时人关注的点点滴滴。如国旗的诞生趣味性知识性很强;“三八线”、香港和澳门区微极具知识性,是文革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再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成功、希望工程等,这些刚刚发生的事情,十分富有时代气息。 在处理教材上,由于没有教过,这里只能是纸上谈兵,做一点大

胆的设想而已,望教过这本教材的教师能诚挚地提出严厉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能受到点滴启迪,我会永远感激。 一、利用教学时间较充裕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在教学中观察到,学生学习七年级上、下册时发言踊跃,互不相让,而从学习八年级上册开始,学生变了,变得安静多了。经调查分析,排除因年龄增长而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因素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学生对近代史及现代史知之甚少,有的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究其原因是缺乏课外阅读。由于学生对近代史、现代史缺乏了解,当然很多问题就无法谈论,更不用说陈述自己的观点了。 二、利用教材给出的弹性空间,让学生“动”起来 所谓“说教”其实就是缺乏生动具体的事例,生硬地让人们接受某种观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一般都比较简单扼要。其实,这种简要反而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和知识素养的教学弹性空间,为教师的不断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如: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关于“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一目,教材总体上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了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的重大成就,介绍了周总理在大会上即兴发言的经典故事。现代史中之所以选用万隆会议,是因为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的里程碑,这项重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周总理灵活、机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 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 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 禁鸦片。 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 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带来的危害:1.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2.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3.腐蚀清朝的通知机构; 4.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 原料。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时间:1842年6月 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战争中牺牲 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参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结束:1860年10月,奕?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事人类文明史上 的一次浩劫。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 条约》。俄国是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中,获利 最大的国家。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 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战斗中 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林则 徐 虎门 销 烟 鸦片 战 争 中 英 《南京 条约 》 火烧圆 明 园 俄国侵占我 国大片领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第一单元 侵略 与 反抗 第 1课 鸦 片 战争 第 2 课 第二 次 鸦片战 争期间列 强侵华罪行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八年级下册大事年表 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前………………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1949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1950年……………………《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3年……………………农业、手工业改造开始 1953年7月………………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3年底…………………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开始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尼赫鲁、吴努发表联合声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56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6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图版课后练习第五十篇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图版课后练习第五十篇 第1题【单选题】 如果你在网上或者生活中与尚不理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的人交流,你会挑选下列哪一最为恰当的表述向他说明( ) A、美国侵略了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 B、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 C、台湾乘朝鲜战争的机会反攻大陆 D、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地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央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施政方针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胜利 D、改革开放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是基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开展(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一五”计划的实施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⑤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A、④①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③②①⑤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道光帝在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4、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林则徐禁烟 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 (1)人物: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派人暗访密查②缉拿烟贩③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④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2)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2、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3、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4、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英军占香港、进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42年8月29日 2、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美国、法国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中国地图版】 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1.【亚洲的世界之最】:面积最大的洲(44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1/3);最高 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萨加玛塔峰);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415米); 极端年降水最多:印度的乞拉朋齐;人口最多的洲(近3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5); 海岸线最长的洲;大河最多的洲;跨纬度最大的洲(92o); 2.亚洲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 洲相接。 3.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特点,亚洲通常分为哪六个地区? 答: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4.亚洲地势、地形各有什么特点? 答: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地形特点: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占全洲总面积3/4)。平均海拔:950米。根据亚洲地形“屋脊”: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5.亚洲河流:大河最多,长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有50多条,亚洲被叫做“巨河之洲”。 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亚洲第一长河: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亚洲有名的流河:锡尔河、阿姆河(均注入咸海)、塔里木河;亚洲流区占亚洲总面积的40%。 6.亚洲气候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气候类型有11种,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7.亚洲人口稠密地区: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亚洲人烟稀少地区: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原始林区、陆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 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南亚、西亚主要为白种人)。世界三大(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道教均发源于亚洲)。 亚洲的三大文明古国: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即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谷地孕育了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中下游孕育了古中国文明(华夏文明)。 8.亚洲发达国家:日本。亚洲“四小龙”:国、新加坡、、。亚洲“三小虎”:泰国、马来 西亚、印度尼西亚。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国、新加坡;亚洲高收入国家:在波斯湾沿岸拥有被誉为“黑色金子”石油的海湾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客、科威特、卡塔尔等);亚洲最在发达国家:尼泊尔、阿富汗等。 9.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有2万多个岛屿)两大部分组成。 东南亚北接中亚,南邻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和印度之间的交通要道。 10.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 答:马六甲海峡位于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西亚和南亚通达东亚和东南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社会意义、艺术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2、了解昆曲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京剧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学习重点】《红楼梦》和京剧艺术。 【学习难点】小说与京剧繁荣原因和京剧成为国粹的原因。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红楼梦》 1.清代的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 2.《红楼梦》以贵族青年和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3.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追求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4.《红楼梦》这部强、高的小说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昆曲与京剧艺术 1、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和。 2、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一带的。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创作的。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的、的,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3、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4、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流传四方。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 (2)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它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3)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知识建构: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知识要点: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一、选择题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A.换取中国商品B.掠夺中国白银 C.扭转贸易逆差D.打破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2、道光帝派()到广东禁烟。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穆彰阿 3、火烧圆明园的两个国家是() A、英法 B、美俄 C、英俄 D、法美 4、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5、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萧朝贵 6、1876年收复新疆的是() A、沈葆桢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7、与日本海军在黄海大战激战的是() A、南洋水师 B、北洋水师 C、福建水师 D、东海水师 8、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壮烈牺牲。 A、刘步蟾 B、萨镇兵 C、丁日昌 D、李鸿章 9、台湾在()条约被日本占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0、1900年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是() A、华尔 B、西摩尔 C、义律 D、瓦德西 二、填空题 1、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_______逐步变成__________________社会。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侵入新疆建立政权。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期中有、、、、、、、。 三、简答题 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1、“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 ——摘自某清朝大臣 请回答: ①这位大臣是谁? ②哪一位皇帝派他去禁烟? ③派他去哪禁烟? ④禁烟中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什么? ⑤禁烟的影响如何? 2、请回答: ①这幅图反映了被焚烧的什么地方? ②这个地方在什么时候被烧的? ③是由哪两国家焚烧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全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第1课鸦片战争 1.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鸦片战争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原因: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打开中国市场 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3.要求禁烟最坚决:林则徐当时清朝皇帝:道光帝 4.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5.鸦片战争:⑴时间:1840.6~1842.8 ⑵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⑶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⑷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⑸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南京条约》: ⑴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 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 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⑵影响:是中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破坏了中国领 土和主权的完整;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 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 ⑴目的: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⑵时间:1856.10~1860.10 ⑶发动者:英法联军⑷帮凶:美俄 2.列强的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⑴太平天国运动:①时间:1851~1864年②领导人:洪秀全③爆发地点:广西桂平金田 ④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城太平军 ②抗击洋枪队:李秀成 第3课收复新疆 1.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整个新疆:左宗棠 2.左宗棠收复新疆: 结果: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防 意义:①历史意义: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新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 ②现实意义: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 ⑴时间:1894~1895年⑵目的(主要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⑶主要战役:①黄海大战: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官兵英勇奋战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中牟县黄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科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师: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教材:人教版教材 授课课时:32课时 (正课课时20、复习课时6、测试5课时、课程纲要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教材能够熟练的说出重要历史人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事迹,全面的列举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贡献。 2、能够准确的背诵单元标题、每一课课题和课后大事年表,在理解的归纳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并会复述从而整体把握和建构中国现代史的知识框架。 3、准确说出建国以来中共召开的历次会议及其重要决策,归纳其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概述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轨迹。 4、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当中掌握阅读历史材料的技巧并能够学会有效的提取历史信息,体会“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观,学会运用已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解决现实问题,通过活动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现代史的兴趣,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从而启发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渠道认知历史。 5、在学完本册书时是学生能够认知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充满曲折与艰辛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党能够及时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汲取教训在曲折中探索前进,最终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6、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中的优良品质和闪光点延伸至现实生活中

的个人成才历程,感染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取向,并培养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坚持到底的的良好品格。 7、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教学思路,继续升华坚持课堂改革,探所有效使用导学案的方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段是两级分化期、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过渡期;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优点是有活力、有创新意识、有一年半的历史学习经验的积累和沉淀,对中国历史有了一定的阶段性认知。 不足是容易分心,升学目标模糊,躁不能全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有些后进生甚至放弃的自己的学业。 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整个八年级下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也就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有21课,还有4课活动课,共25课。 它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一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史,在史学界又称为中国现代史。在这6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所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就成为了本册书的灵魂和编写的主线。 七个单元的章节设置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建国—改造—十年探索—文革(遇挫折)—纠错提出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这一主线下又穿插入了五个小专题: 民族专题 国家统一专题 外交事业发展专题 科技文化成就专题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知识点 1、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2、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太平洋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面与欧洲相接,西南以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六个地区。(识记每个分区里主要国家,书上6页) 4、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亚洲是)。亚洲地势特征:中间高、四周低。(世界第二高,南极洲地势最高)。“屋脊”(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南部。 5、河流特点:河流众多(亚洲世界大河最多,“巨河之洲”);大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汇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亚洲第一长河(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湄公河) 6、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该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暖热,春秋季短,气候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 7、亚洲世界之最(书上4页探索):世界陆地最低点,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世界最深,蓄水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降水来自印度洋。 8、亚洲的人口最多。世界人口过亿国家有(亚洲6个)中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欧洲)俄罗斯;(北美洲)美国、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非洲)尼日利亚。 9、亚洲人口稠密地区有南亚、东南亚、东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水陆交通方便、工农业发达。人烟稀少有自然环境恶劣的原始林区、陆高原高山沙漠等。 10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地区南亚、西亚(都是白色人种);其余主要是黄色人种。(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是三大(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发源地,也是印度教、犹太教、道教等发源地。 11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印度河谷地:古印度;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中国 12、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是亚洲最发达国家;(国(造船业发达)、新加坡(港口)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推行“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西亚波斯湾地区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出口“黑色金子”石油成为高收入国家,尼泊尔、阿富汗等贫困。 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连接处,火山频繁) 2、东南亚北连东亚、南临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航海运输的枢纽,有“十字路口”的称号。 3、马六甲海峡位于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西亚和南亚通达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第11课民族团结 中宁二中王绍燕 第11课民族团结.ppt 教材分析: 《民族团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对此形成了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知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了很多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通过“民族 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 繁森先进事迹的描述,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及突破: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 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及突破: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的考虑。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 初二学生难以把握,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历史上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 放斗争的资料,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在讲课过程中教师 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入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讲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 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教学方法:1、对比法本节讲各民族共同发展时,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藏族生活的图片,进行对比,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