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学时数:72 讲课:72

学制:四年制本科

适合专业:生物科学相关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的学科,故本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实验部分另有教学大纲)。理论课教学主要讲授微生物发展的历史、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和代谢特征、遗传规律、生态、传染与免疫和系统分类等内容。

(二)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主要面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是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与许多课程关系密切,应在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并为今后专业课,如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绪论

一、本学期的教学安排

二、微生物和你

三、微生物学

四、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

五、20世纪的微生物学

六、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教学基本要求:学习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微生物、主要种类、特点、发展状况、研究意义等等。本章要求学生在联系实际的情况下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并提起学生学习微生物的兴趣。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类群及特点。

(二)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无菌技术

二、用固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

三、用液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

四、单细胞(孢子)分离

五、选择培养分离

六、微生物的保藏技术

第二节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第三节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一、细菌和古菌

二、真菌

三、藻类

四、原生动物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及显微镜技术。熟悉显微观察样品制备的一般流程和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形态(细菌和真菌)。了解显微镜种类和原理、藻类、原生动物的形态。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无菌技术、获得纯培养的方法及其比较、菌种保藏技术以及各类显微镜的应用。

(三)第三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原核微生物

一、细胞壁

二、细胞壁以内的构造

三、细胞壁意外的构造

第二节真核微生物

一、细胞壁

二、鞭毛与纤毛

三、细胞质膜

四、细胞核

五、细胞质和细胞器

教学基本要求:原核微生物是微生物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群。这一类群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数量最多,研究其基本的形态、特征是最基本的要求。各种原核微生物细胞所具有的共同构造包括细胞壁(支原体例外)、细胞质膜、细胞质、核区和若干种内含物等;只有部分种类才具有的一些构造称作特殊构造,包括糖被(荚膜,粘液层)、鞭毛、菌毛和性菌毛等构造;少数种类还可形成芽孢、孢囊等具有抵御外界不良环境功能的特殊构造。

真核微生物细胞的共有构造是细胞膜、细胞质和各种细胞器,细胞壁仅为真菌和显微藻类所有,此外,在许多种类的细胞(包括性细胞)外还长有与原核生物鞭毛截然不同的细胞器——“9+2”型结构的鞭毛或纤毛。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G+和G―细菌肽聚糖单体的比较、G―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构造、4类缺壁细菌的比较、细菌内含物的种类和分布、芽孢的构造和各部分功能、原核生物鞭毛的构造、

(四)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二节培养基

一、配置培养基的原则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一、扩散

二、促进扩散

三、主动运输

四、膜泡运输

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基的制备是培养观察微生物最基本的条件,因此本章内容要求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运输的吸收、培养基的种类以及制备培养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速效氮源和迟效氮源的区别、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影响因素、营养物质运输方式及特点、初级主动运输与次级主动运输的区别、培养基的种类以及制备培养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五)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二、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三、能量转换

第二节耗能代谢

一、细胞物质的合成

二、其他耗能反应:运输、运动和生物发光

第三节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一、酶活性调节

二、分支合成途径调节

第四节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一、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二、次级代谢的调节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产能代谢和耗能代谢的特点。熟悉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方式。了解微生物次级代谢及其调节。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代谢的概念、发酵作用及产能方式、呼吸作用及产能方式、自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类型、次级代谢的特点。

(六)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一节细菌的个体生长

一、染色体DNA的复制分离

二、细胞壁扩增

三、细菌的分裂与调节

第二节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一、计数法

二、重量法

三、生理指标法

第三节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一、生长的规律

二、生长的数学模型

三、连续培养

第四节真菌的生长繁殖

一、丝状真菌的生长繁殖

二、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第五节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营养物质

二、水活度

三、温度

四、pH

五、氧

第六节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一、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二、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教学基本要求:微生物个体非常小,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细微条件变化的影响。研究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及影响因子能够了解微生物生长的特性,从而为微生物的快速培养及控制提供理论基础。本章要求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曲线、相关概念、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和微生物生长控制的方法。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掌握细菌个体生长和群体繁殖的规律;掌握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和生长测定方法;微生物生长的曲线及相关概念;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和微生物生长控制的方法。

(七)第七章病毒

第一节概述

一、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二、病毒的宿主范围

三、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第二节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病毒的分离与纯化

二、病毒的测定

三、病毒的鉴定

第三节毒粒的性质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二、毒粒的化学组成

第四节病毒的复制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

二、病毒感染的起始

三、病毒大分子的合成

四、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第五节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一、非增殖性感染的类型

二、缺损病毒

第六节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一、噬菌体感染对原核细胞的影响

二、病毒感染对真核细胞的影响

三、机体的病毒感染

第七节亚病毒因子

一、类病毒

二、卫星病毒

三、卫星核酸

四、阮病毒

第八节病毒举例

一、人免疫缺陷病毒

二、SARS冠状病毒

三、禽流感病毒

四、肝炎病毒

教学基本要求:病毒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非细胞生物,能够引起各种生物的疾病,掌握病毒的特性很有必要。本章内容为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熟练掌握病毒的形态、大小、特点、分类,并了解生物疫苗和生物制品的简单制备过程。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化学组成和复制周期、熟悉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了解亚病毒因子以及常见引起人类严重疾病感染的病毒的特征。

(八)第八章微生物遗传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DNA作为遗传物质

二、RNA作为遗传物质

三、朊病毒的发现与思考

第二节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一、大肠杆菌的基因组

二、酿酒酵母的基因组

三、詹氏甲烷球菌的基因组

四、泛基因组

五、宏基因组及宏基因组学

第三节质粒和转座因子

一、质粒的分子结构

二、质粒的主要类型

三、质粒的不亲和性

四、转座因子的类型和分子结构

五、转座的遗传学效应

第四节基因突变及修复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其分离

二、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三、DNA损伤的修复

第五节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一、细菌的接合作用

二、细菌的转导

三、细菌的遗传转化

四、基因组测序

第六节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性

一、酵母菌的接合型遗传

二、酵母菌的质粒

三、酵母菌的线粒体

四、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

第七节微生物育种

一、诱变育种

二、代谢工程育种

三、体内基因重组育种

四、DNA Shuffling技术

教学基本要求:基因是所有生物中编码蛋白质(经mRNA)、rRNA或tRNA的DNA 片段或序列,是控制某种性状或功能的遗传单位。原核生物的基因一般不含内含子。基因组是指存在于细胞或病毒中的所有基因以及非基因的DNA序列组成的总称。微生物基因组一般比较小,最小的只含3个基因。真核生物、真细菌和古生菌基因组有明显的不同,但古生菌既具有前二者的某些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质粒和转座因子都是细胞中除染色体以外的另外两类遗传因子,前者是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CC)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

基因突变分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后者只提高突变频率,并不改变突变的本质。突变率与修复系统密切相关并有自身的规律性。细菌以接合、转导和转化三种主要的途径进行水平基因转移,并且是基因定位(或作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实验证明转化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发生。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掌握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质粒和转座因子的特点;掌握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种类和特点。熟悉真菌的遗传学特征;熟悉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研究进展;熟悉微生物育种的常用技术方法。

(九)第九章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一节转录水平的调控

一、操纵子的转录调控

二、分解代谢物阻遏调控

三、细菌的应急反应

四、通过σ因子更换的调控

五、信号转导和二组分调节系统

六、λ噬菌体溶原化和裂解途径的转录调控

第二节转录后调控

一、翻译起始的调控

二、mRNA的稳定性

三、稀有密码子和重叠基因调控

四、反义RNA调控

五、翻译的阻遏调控

六、ppGpp对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七、细菌蛋白质的分泌调控

第三节古菌的转录及其调控

一、古菌的基本转录装置

二、古菌的转录调控

第四节细菌的群体感应调节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方式。熟悉微生物转录后调控方式。了解古菌的转录及其调控模式。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掌握微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方式。熟悉微生物转录后调控方式。了解古菌的转录及其调控模式。

(十)第十章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

一、历史回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三、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的关系

第二节基因的分离、合成和诱变

一、从基因文库或cDNA文库分离基因

二、基因的化学合成

三、PCR扩增基因及定位诱变

第三节微生物与克隆载体

一、原核生物克隆载体

二、真核生物克隆载体

三、人工染色体

第四节基因克隆操作

一、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

二、外源基因与载体的体外连接

三、克隆载体的宿主

第五节外源基因导入及目的基因筛选鉴定

一、外源基因导人宿主细胞

二、目的基因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第六节克隆基因在细菌中的表达

一、克隆基因的转录调节

二、克隆基因的翻译调节

三、克隆基因的表达产物

第七节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展望

一、基因工程药物

二、基因治疗

三、转基因植物

四、转基因动物

五、基因工程研究展望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技术;了解微生物学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技术、掌握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的关系;基因的分离、合成与改造;微生物与基因克隆载体;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基因克隆和表达的宿主;外源DNA导入微生物宿主细胞;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

(十一)第十一章微生物的生态

第一节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

一、微生物生命系统的层次

二、生境中微生物的基本特点

三、陆生生境的微生物

四、水生生境的微生物

五、大气生境的微生物

六、污染环境下的微生物

七、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八、动物体中的微生物

九、植物体中的微生物

十、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及生物性霉腐的控制

十一、基础研究方法

第二节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角色

二、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三、微生物的生物修复

第三节人体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一、人体微生物

二、病原微生物通过水体的传播

三、病原微生物通过食物的传播

四、病原微生物通过土壤的传播

五、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的传播

第四节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一、新的研究平台

二、新的研究技术

三、新的理论框架

四、新的研究成果及应用

第五节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

二、重金属的转化

三、污染介质的微生物处理

四、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五、环境污染的微生物监测

六、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熟悉微生物与其它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掌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十二)第十二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与分类鉴定

第一节生物进化计时器

一、进化计时器的选择

二、rRNA基因作为生物进化的计时器

三、rRNA基因序列与生物进化

四、系统发育树

五、三域生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原核生物的分类

一、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二、原核生物种的概念

三、分类单元的命名

四、细菌分类和伯杰氏手册

第三节真菌的分类

第四节微生物系统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多相分类学

二、表型特征

三、化学组分分析

四、DNA/RNA分子

五、遗传重组

第五节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与分析技术

一、生理生化鉴定系统

二、快速、自动化的微生物检测仪器与设备

三、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应用

四、生物信息学在微生物系统学中的应用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有关微生物分类学发展和基本概念,了解分类学目前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认识生物大分子被用作系统发育研究的原理,尤其是16S rRNA (18S rRNA)基因选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掌握分类命名的基本常识,认识分类鉴定特征的分类学意义;了解“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分类概况,重点学习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应用包括“手册”在内的分类学资料,选择适当的特征测定方法进行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掌握微生物鉴定分类的基本方法,熟悉微生物进化的测量指标,了解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

(十三)第十三章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一节细菌的多样性

一、细菌系统发育总观

二、革兰氏阴性菌

三、革兰氏阳性菌

四、放线菌

五、光合细菌

六、化能无机营养细菌

七、有附属物、无附属物芽殖和非芽殖的细菌

八、鞘细菌、滑行细菌和黏细菌

九、趋磁细菌

第二节古菌的多样性

一、古菌系统发育总观

二、极端嗜盐古菌

三、产甲烷古菌

四、无细胞壁的古菌

五、还原硫酸盐古菌

六、超嗜热古菌

七、微生物生存的温度极限

八、古菌是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吗?

第三节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

一、真核微生物系统发育总观

二、单细胞藻类

三、真菌

四、黏菌

五、原生生物

第四节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公约

二、微生物资源的特点

三、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表现形式,熟悉古菌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了解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掌握真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

(十四)第十四章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感染的一般概念

一、感染的途径与方式

二、微生物的致病性

第二节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

一、生理屏障

二、体液因素

三、细胞因素

四、炎症

第三节宿主的特异性免疫

一、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

二、抗原和抗体

三、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四、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五、克隆选择和免疫耐受性

第四节抗感染免疫

一、病毒感染与免疫

二、细菌感染与免疫

三、联合抗感染免疫

第五节免疫病理

一、超敏反应

二、自身免疫病

三、移植免疫

四、免疫缺陷

五、肿瘤免疫

第六节免疫学的实际应用

一、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二、免疫学技术

三、免疫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细菌病毒的致病机制,掌握机体的抗感染机制,熟悉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掌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十五)第十五章微生物生物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产业的菌种和发酵特征

一、生产菌种的要求和来源

二、大规模发酵的特征

第二节微生物产业的发酵方式

一、连续发酵

二、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发酵

三、固态发酵

四、混合培养物发酵

第三节微生物产业的主要产品

一、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饮料

二、微生物生产的医药产品

三、微生物制造的生物基化工、轻纺产品

四、微生物生产的环保产品

五、微生物生产的农业、林业产品

第四节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

一、微生物能源

二、微生物冶金

三、石油工业中的微生物生物技术

四、微生物传感器和DNA芯片

五、微生物塑料、功能材料和生物计算机

六、海洋和宇宙中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第五节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风险评价和管理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生物技术的主要产品,熟悉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熟悉微生物工业发酵的特点和方式。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掌握微生物生物技术的主要产品。

四、作业(略)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重难点和广度

(一)课程的重点:

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代表属(种),病毒的结构、特性,微生物营养物质吸收机制及代谢,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微生物的纯培养,微生物的遗传和生态,感染与免疫等相关知识均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二)课程的难点: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工程、遗传变异、进化和系统发育等内容为本课程的难点,因此,在授课时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度增加课时数。

(三)课程的广度: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以现代观点审视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概念的提法、名词的解释和语言运用等都适合现代生物学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优化的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体系。

二、考核办法:

1、期末考试(卷面):55%;

2、平时成绩:20%,包括课后作业、学习笔记、参与教学活动等;

3、微生物学相关知识PPT的制作、展示、演讲与答辩:25%(学生3-4人自由分组、分工协作,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相关PPT的制作,答辩委员会由学生自己组成)。

三、学时分配:

总学时:72 讲课:66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微生物学》第8版、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微生物学教程》第2版、周德庆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医学微生物学》第2版、戚中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现代工业微生物学》、杨汝德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编写:

审核:

批准:

微生物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微生物基础是介绍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学科,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农业、工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它们为人类造福。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本课程是种植类、养殖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后续课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应用课程。在教学中,要熟悉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学知识,以便广泛地传播微生物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推动微生物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对于教学内容,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进行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微生物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重点学习,也是考核的重点。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学时分配

二、教材 1.文字教材 主教材《微生物基础》按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配合主教材,主要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演示、动画等。 三、教学环节 1.电视课 电视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 2.面授、自学和考试 学生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电视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认真领会教学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三、微生物与农业的关系 [教学要求] 掌握: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 熟悉:微生物与农业的关系。 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大小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数:108讲课:108 学制:四年制本科 适合专业:生物科学相关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比较它们与其它生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点样分析,并加以解决。 (二)课程的任务: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要求学生熟悉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掌握无菌操作技能和建立无菌概念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重点掌握最基本的无菌操作技能,如接种、纯培养、计数等。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 通过教师示范、讲解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方法,使学生牢固树立无菌概念,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生物染色技术、形态学观察的方法、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方法、微生物分离、纯化等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了解常用的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构造、使用方法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和相互协作的优良作风。 2. 本实验课内容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两个部分。验证性实验主要

通过光学显微镜镜检观察方法进行教学,综合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过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完整记录原始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并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三、教学内容 (一)实验一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器皿 目的要求 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了解微生物学实验所用的器皿,因其大多要进行消毒、灭菌和用来培养微生物,因此了解其质量、洗涤和包装方法的要求。 实验内容 一、器皿的种类、要求与应用: 1、试管 大试管(约18mm×180mm) :可装倒平板用的培养基;可作制备斜面用;装液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振荡培养 中试管[(13~15)mm×(100~150)mm]: 装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或做斜面用;用于细菌、霉菌、病毒等的稀释和血清学试验。 小试管[(10~12)mm×100mm]:一般用于糖发酵或血清学试验,和其它需要节省材料的试验。 2、容量瓶 主要用于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它是一种细长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配有磨口塞,瓶颈上刻有标线。 3、量筒 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一种玻璃仪器,外壁上有刻度。常用量筒的规格有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等。 4、三角瓶 用来装无菌水、培养基和振荡培养微生物等。 5、烧杯 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有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有些烧杯外壁标有刻度,可以粗略地估计烧杯中液体的体积,这种烧杯叫印标烧杯,也叫刻度烧杯,其分度并不十分精确,允许误差一般在±5%。 6、烧瓶 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因瓶口很窄,不适用玻璃棒搅拌,若需要搅拌时,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120102 2.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3.学时/学分:51学时/3学分 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教研室 5.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 6.面向对象:生物工程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的科学。以微生物作为研究材料,往往会加速生物学基本问题研究的进展;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在工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构成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微生物还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微生物学通常在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先行课程之后开设,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课程奠定了基础。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及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3课时)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了解微生物的发现与微生物学发展;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编码:0431030706 英文名称: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学时:36学分:2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及相关专业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微生物学 参考教材:杜连祥,路福平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8.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及实际教学学时制定的,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在不妨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的前提下(包括前后实验内容的衔接关系),主讲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具体教学情况或经验,适当地将某些内容的次序加以变更或调整。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 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微生物学实验课是与微生物学理论课同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微生物材料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微生物学理论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进行常规常见微生物检测的实验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具备利用微生物学手段分析和解决发酵生产过

程中有关实际问题和从事有关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布置以及实验室的规则;使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并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并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及保养方法;学会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的使用;具有选择和制备培养基的能力;掌握基本染色原理和方法以及制片技术;熟悉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基本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和血清学特性,具有菌种初步鉴定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无菌操作方法,掌握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育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菌种保藏的一般方法。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实验一细菌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实验内容与要求: (1)了解加热灭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加热灭菌技术 (2)了解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材料,学习配制肉汤培养基的方法并掌握其要点。 2.实验材料: (1)培养基组成牛肉膏0.5%,蛋白胨1%,NaCl0.5%,pH值7.2,固体时加琼脂2%。(2)试剂 6mol/lHCl、10%NaOH。 (3)其它工具:台秤、量筒、试管、三角瓶、烧杯、分装架等。 实验二细菌的接种与培养 1.实验内容与要求: (1)掌握无菌操作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技术; (2)了解细菌常用的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 (3)了解平板划线分离菌种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2.实验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八叠球菌(Sarcina sp.)。 (2)培养基:肉汤固体斜面(2个/菌),肉汤液体试管(2管/菌),平板划线接种肉汤固体培养基(10-15ml/皿,2块/菌),平板点接肉汤固体培养基(10-15ml/皿,3支菌用1块),穿刺用肉汤半固体培养基(2管/菌)。 (3)其它工具: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或煤气灯,消毒酒精棉球,镊子,试管架,标签纸,培养箱(37℃)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推荐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环境微生物学中常见术语的名称和意义,掌握环境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原理;理解环境微生物在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土壤污染修复方面的作用;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微生物在环境工程领域应用的新工艺和新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重要概念和研究任务 第一节环境微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 1.人类对环境微生物的认识; 2.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3.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4.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习题要点: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1.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 2.环境微生物的分类; 3.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 4.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 习题要点:环境微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主要特性。第三节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 1.环境微生物学的范畴; 2.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3.环境微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促进;

习题要点:环境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以及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难点是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及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相关的概念和术语以及基本特征。 第一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环境 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 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征; 2.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3.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

食品微生物学专业课考研复习大纲

上海交通大学854食品微生物学专业课考研复习大纲 EMBA:双学位。获EQUIS与AMBA国际认证MBA:设投资与金融、全球管理两大专业854 食品微生物学 一、考试内容范围 根据教学大纲命题,以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重要实验的基本原理为重点考核内容。 1 、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2 、原核微生物。主要掌握原核生物的分类,真细菌( 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 的形态特点、菌落特点及繁殖特性和古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及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等。 3 、真核微生物。主要掌握酵母菌、丝状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特征、种类等。 4 、病毒。掌握病毒的形态与结构、增殖和分类,了解噬菌体、脊椎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的主要特点及代表。 5 、微生物的营养。掌握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培养基的配制原则,熟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与食品中微生物类群的关系。 6 、微生物的代谢。了解微生物代谢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微生物的产能代谢,掌握微生物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联性及微生物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的基本原理。了解食品的腐败与微生物代谢的关系。 7 、微生物的生长和环境条件。掌握食品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影响因素和培养方法,熟悉有害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及其原理。 8 、微生物生态。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食品的微生物生态。 9 、微生物遗传。掌握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微生物变异和诱变育种的机制,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微生物菌种保藏与复壮的理论和方法。 10 、传染与免疫。掌握有关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了解感染的一般概念,掌握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宿主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具体机制,抗体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病理反应;理解免疫学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11 、掌握微生物与食品发酵的关系。 12 、掌握微生物与食品腐败的关系。 13 、掌握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14 、掌握重要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关键点。 15 、掌握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主要种类及其要点。 二、考题的形式及评分准则 题型包括主观和客观两类,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等类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问答题主要是考核考生对微生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卷尽可能多地涵盖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基础微生物学的内容占考卷的主要部分(70% 左右)。 考生答题时,基本概念力求准确,问答题按照要点计分。如果在答题时基本概念不清,则不给分。对回答内容不完整,而思路正确者,将适当给分。 三、主要参考教材和书籍: 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江汉湖. 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36个学时的教学,努力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基本技术体系,了解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研究工作中的用途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在微生物检验检测方面能够提高认识,并对技术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以适应就业后在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品质检测等方面的微生物检验检测业务的需要,也能适应学生今后在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研究性检测业务。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我国粮食生产、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和微生物的关系。 重点介绍我国粮食生产的趋势和供需关系,使学生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无难点 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的重要性

第一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作用和特征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第三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特征 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分布的普遍性和检测特定的微生物的难点 无难点 了解技术对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 第二章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社会 第一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植物检疫 第二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食品安全 第三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研究 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资源开发以及研究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无难点 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作用范围 第三章微生物检测技术概述 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 第三节其它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针对本课程以各项技术为中心展开,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本章首先给各种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概述,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整体观和一些关键技术的信息。 难点在于理解VBNC的检测 理解各种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方法 第四章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节气体的采样和处理 第二节液体的采样和处理 第三节固体的采样和处理 从实际出发,本课程设置了采样技术,对用于微生物检验检测的样品的采集进行细致的介绍。 难点在于理解各种采样设备和工具(缺乏实物) 使学生注意到采样行为对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并培养学生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采样造成的误差的意识。 第五章微生物检测技术 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以国标为蓝本,介绍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学生实验中有一定的基础,应无难点 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测的国家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国标。 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 以最新的研究或最经典的研究例子为蓝本,介绍VBNC检测的各种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检测的理论原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了解VBNC的检测的方法及其特征,在必要的时候能选择使用。 第六章微生物分离和培养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 介绍可培养以及难培养的微生物的分离方法,着重介绍菌根菌的分离 难点在于对于微生物的分离效果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分离方法 第二节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 1 病原物的培养 2 非病原物的培养 介绍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着重介绍病原菌培养时的注意事项 难点在于对于如何传达培养病原微生物时的临场感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学时: 108 讲课学时: 54 实验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 生物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中的作用;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及控制;病毒的结构、复制、防治;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综合”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综合”思想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有关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中的作用;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及控制;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1.教学基本内容: (1)微生物与人类; (2)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3)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 (4)微生物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5)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及范围。 2.要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二)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微生物 1.教学基本内容: (1)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细菌的群体形态; (2)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放线菌的群体形态; (3)蓝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3~5部分用图表形式概要描述)

(4)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繁殖; (5)古生菌的概念、细胞形态和细胞结构。 2.要求:掌握细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细胞结构、化学组成、群体形态特征、繁殖方式。了解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古生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生活特性。 (三)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真核微生物 1.教学基本内容: (1)真核微生物的概述; (2)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酵母菌的群体形态; (3)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重点以青霉和曲霉为主,霉菌的群体形态; 2.要求:掌握酵母菌、霉菌的个体形态、结构、群体形态特征、繁殖方式。 (四)病毒 1.教学基本内容: (1)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2)病毒的形态、种类、结构和化学组成与功能;(重点) (3)病毒的复制和感染;(重点) (4)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重点与难点) (5)亚病毒因子; (6)病毒与实践: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 2.要求:了解病毒类群的划分,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重点掌握病毒的复制及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五)微生物的营养 1.教学基本内容: (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光能营养型微生物和化能营养型微生物); (3)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膜泡运输); (4)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重点与难点) 2.要求:掌握微生物所需营养素、微生物营养类型、吸收营养的方式,学会培养微生物的各类型的培养基配制原则及其应用。 (六)微生物的代谢 1.教学基本内容: (1)微生物产能代谢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光能营养微生物的能量转换过程,能量转换方式(2)微生物特有的耗能代谢——二氧化碳的固定,固氮作用,肽聚糖的合成及其它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教学大纲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检验学面向专业:全校 课程代码:无大纲执笔人:姜世金 总学分: 2.5[总学时:45(36/9)] 大纲审定人:牛钟相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是以动物微生物学的理论为基础,对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措施、以微生物为主的因素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及处理作了扼要介绍;着重介绍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食物中毒性微生物、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检验方法;系统阐述了肉、蛋、乳、水产品及其制品、罐头食品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 绪论 第一章食品微生物污染及控制(2学时) 第一节食品污染概述 第二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源 第三节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第四节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第五节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第二章食品的腐败变质与控制(2学时) 第一节食品的腐败变质 第二节食品腐败变质的影响 第三节食品腐败变质的变化 第四节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 第三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2学时) 第一节食品检验样品采集的原则 第二节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 第三节食品检验样品的运送及处理 第四章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2学时) 第一节菌落总数 第二节大肠菌群MPN 第三节致病性微生物 第四节细菌相与食品卫生的关系 第五章食物中毒性微生物的检验(16学时) 第一节食物中毒概述 第二节沙门氏菌及其检验 第三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检验 第四节变形杆菌类及其检验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课程编号: 课程组长: 总学分值:1分 总学时数:16学时 适用专业:酿酒工程 一、实验教学课程性质和目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课是与微生物学理论课同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微生物材料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理论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够正确制备显微试片,并能独立操作显微镜进行微生物的显微分析; 2.能够通过固体培养的菌落特征,区分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 3.能在独立进行各种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器皿、培养基的灭菌; 4.能够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目的菌株,并进行纯培养和简单的种类鉴定。 5.熟悉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微生物、鉴定微生物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

四、实验项目内容和要求

1.考核的内容 ①实验的基本操作; ②实验报告,注重考察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实验纪律与实验卫生; ④实验出勤。 2.对实验报告评阅,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按实验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撰写是否能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考核评分,总分100分。 七、实验开出率 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50% 八、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刘素纯,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4 参考资料: [1] 沈萍,范秀荣,李广武主编.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 [2]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 林稚兰,黄秀梨主编. 现代微生物学与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周阜棣,俞子牛,何绍江主编.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 徐孝华主编.普通微生物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6]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编.微生物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7] 徐岩,等译.James M.Jay 编著.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7 [8] 赵斌,何绍江主编,《微生物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2。 执笔人:朱玲审核人: 2017年2月22日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微生物学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 09003011 课程归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制定时间:2007年7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微生物是生命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学生应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上系统地了解微生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对微生物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生物技术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 (1)系统地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其营养、代谢、生长以及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和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 (2)较全面的了解微生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理论基础。 (二)基本技能要求 (1)掌握微生物学的制片、染色和观察技术。 (2)掌握微生物细胞大小和数量的测定方法。 (3)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 (4)了解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适用专业和学时数 本大纲适用于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总学时数81,其中理论学时数为54,实验学时数为27。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学习该课程必须具备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4、推荐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 (1)周德庆编著《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2)沈萍等编著《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二)参考书 (1)沈萍著《普通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J. Nicklin etc《Microbiology》,科学出版社,1999。 5、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本课程的理论课要求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理论教学部分54学时。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粮油食品微生物学大纲

《粮食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绪论 【学习目标】(有实验的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通过绪论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了解微生物的历史以及微生物在各领域中的作用;了解微生物学研究和生产听常用技术。 了解微生物学作为一门专业课对本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一、微生物及其对自然界的影响 (一)微生物的概念 1.微生物的概念 2.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 3.微生物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 (二)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自然界的影响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微生物学概念: (一)感性认识时期 (二)形态描述时期 (三)生理学时期 (四)分子生物学时期 三、粮食微生物学 (一)概念及研究内容 (二)任务 四、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显微技术 【教学目的】 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了解几种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2.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显微样品的的制备。 3.通过了解显微技术的发展,认识工具对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显微镜的调焦、油镜的使用 第一节显微镜的种类和用途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二、电子显微镜 第二节光学显微观察标本的制备 一、制片 二、染色 第三节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一、准备工作及观察要求 二、显微镜的放置 三、光源的调节 四、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五、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六、油镜的使用方法 七、显微镜使用后的处理 实训一、光学显微镜镜检技术

本章小结 第二章粮食微生物鉴别技术 第三节粮食病原微生物 第四节细菌 第五节放线菌 第六节病毒 一、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二、病毒的群体形态 三、病毒的培养与增殖 四、噬菌体 第七节微生物形态检查技术 一、肉眼观察 二、显微镜观察 三、染色法 实验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及形态观察技术 实验三、放线菌的形态观察技术 实验四、酵母菌形态观察技术 实验五、霉菌制片及形态的观察 第三章微生物生长测定及控制技术 【教学目的】 1.掌握微生物的六大营养物质,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影响微生物生长的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英文名称: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spection 课程编号:22010000实验课性质:专业基础 课程负责人:姚苹、宋艳艳开放实验项目数:13 大纲主撰人:宋艳艳大纲审核人:王志玉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80 实验学时:40 课程总学分:4 实验学分:1.5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预防医学四年级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 要求每个同学掌握各种临床标本的处理和接种技巧、常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常规药敏实验方法等;要求每个同学操作规范、基本操作熟练,并能自己设计完成一个完整检验。 四、主要仪器设备 生化培养箱、CO2培养箱、电冰箱、电冰柜、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显微镜、高压灭菌器、微波炉、多媒体幻灯机 五、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六、考核方式 (1)试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书写认真,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讨论。 (2)考核方式:采用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笔试。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七、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一)教科书 1.张卓然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 2.洪秀华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微生物检验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二)参考书: 1.李影林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年 2.黄贞祥主编.《病毒学基本原理与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3.巫向前主编.《临床检验结果的评价》.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 4.王庸晋主编.《现代临床检验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年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学时数:72 讲课:72 学制:四年制本科 适合专业:生物科学相关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的学科,故本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实验部分另有教学大纲)。理论课教学主要讲授微生物发展的历史、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和代谢特征、遗传规律、生态、传染与免疫和系统分类等内容。 (二)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主要面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是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与许多课程关系密切,应在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并为今后专业课,如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绪论 一、本学期的教学安排

二、微生物和你 三、微生物学 四、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 五、20世纪的微生物学 六、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教学基本要求:学习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微生物、主要种类、特点、发展状况、研究意义等等。本章要求学生在联系实际的情况下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并提起学生学习微生物的兴趣。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类群及特点。 (二)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无菌技术 二、用固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 三、用液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 四、单细胞(孢子)分离 五、选择培养分离 六、微生物的保藏技术 第二节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第三节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一、细菌和古菌 二、真菌 三、藻类 四、原生动物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及显微镜技术。熟悉显微观察样品制备的一般流程和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形态(细菌和真菌)。了解显微镜种类和原理、藻类、原生动物的形态。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无菌技术、获得纯培养的方法及其比较、菌种保藏技术以及各类显微镜的应用。

《微生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重点掌握微生物的各种代谢活动规律和代谢调节,掌握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分化的规律,了解微生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目前微生物生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微生物生命活动特点、基本规律及其本质,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生理活动的一些基本技术与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第一节微生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微生物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微生物生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微生物生理学中常用技术与方法 习题要点:微生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微生物生理学常用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微生物生理学研究常用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微生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微生物生理学常用方法。 第一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细胞壁 第二节原生质膜 第三节基因组

第四节微生物细胞表面附属物 第五节核糖体 第六节细胞内膜系统 第七节特殊内含体与贮存物质颗粒 习题要点:各类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基因组的不同,以及鞭毛等表面附属物的组成,及作用机制。本章重点、难点:各类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基因组及鞭毛的组成和功能。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各类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基因组,以及鞭毛等表面附属物的组成 理解这些细胞结构的特性和功能,并根据这些特性, 掌握一些限制或利用微生物的简单方法。 第二章微生物营养 第一节营养物质及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二节营养物质吸收与运输 1.简单扩散 2.协同扩散 3.主动运输 4.基团转运 习题要点:四种运输方式的代表(注意原核与真核的异同) 第三节大分子营养物质的运输 1.蛋白质定向转运 2.蛋白质的分泌 习题要点:蛋白质的转运及分泌方式。 本章重点、难点:营养物质的运输,蛋白质的转运及分泌。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微生物的多种运输方式,蛋白质的跨膜运输 理解微生物特有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掌握微生物中一些重要的运输途径。 第三章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新陈代谢的概念 1.微生物代谢的特点 2.微生物代谢的研究方法 习题要点:微生物代谢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1.发酵 2.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习题要点:微生物的特殊发酵途径,无氧呼吸及意义。 第三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1.基质水平磷酸化 2.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 3.光合磷酸化 习题要点: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与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的异同 第四节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1.二氧化碳的固定 2.脂类物质的生物合成 3.生物固氮 习题要点:共生固氮的调控,固氮酶的作用机制,防氧保护机制 本章重点、难点:各种发酵途径,无氧呼吸,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生物固氮。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31104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总学时数:72 实验学时:30/24(单独开课) 先修课及后续课: 先修课程: 专业导论, 基础化学,生物化学, 生物技术基础实验 后续课程: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免疫学等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为生物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自学能力,并要求学生会捕捉新的信息,注意学科的进展与动向。使学生能够运用微生物学原理,指导和解决今后学习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理论问题;结合实验教学,使学生熟知微生物学研究的常规方法和手段,能够熟练进行微生物基本操作。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3.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系统介绍微生物的形态构造与功能、营养需求、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传染与免疫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在科研和实践方面的主要应用,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基础上,会归纳解决常见问题所适用的方法与手段,知道微生物在生物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微生物的构造与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学难点: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5.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取讲授、自学、课堂讨论、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讲授课程知识,并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该课程教材及PPT为英语形式,旨在提高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Microbiology ------A systems approach,Marjorie Kelly Cowan, Kathleen Park Talaro, Mc 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6 主要参考书: 1.A photography atlas for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3rd Edition, Michael J. Leboffe; Burton E. Pierce; Morton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2.Microbiology,6/e,Lansing M Prescott, John P Harley, Donald A Klein, Mc 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6 3.微生物学导论(第二版)影印版,2003,科学出版社. 4.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 5.沈萍《微生物学》(第五版)(中文版)2003,高教出版社. 6.郝素珍《实用医学免疫学》,2005.2,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2. 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种类及区别 3. 微生物的发展史 4. 医学微生物学概况 教学要求 1. 熟悉微生物的主要特性,原核细胞型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区别 2. 了解微生物的发展史及医学微生物的概况 第一篇细菌学 第 1 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教学内容 6. 细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3. 熟悉紫外线和滤过除菌法的原理及应用 4. 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及其种类、

第 4 章噬菌体 教学内容 1.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2. 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教学要求 1. 掌握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性转换的概念 2. 熟悉噬菌体的形态与基本结构及复制过程第 5 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教学内容1.细菌遗传变异的概念 2.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包括细菌染色体、质粒和转位因子、整合子及噬菌体基因组等3.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点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突变的后果及实际意义 4.细菌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所致的基因转移与重组 5.细菌遗传变异在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的应用,Ames 试验、遗传工程等教学要求 1.掌握基因转移与重组,包括转化、转导及溶原性转换的概念、转移方式及后果;掌握 F 质粒、Hfr 、R 质粒的特性、转移方式及后果 2.熟悉质粒、转位因子等遗传物质的特性及功能 3.熟悉Ames 试验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4.了解突变的类型、突变鉴定的经典实验及突变的实际意义 5.了解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 第 6 章细菌的耐药性 1. 抗菌药物的概念及种类 2. 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 3. 细菌耐药的遗传、生化机制及预防耐药的方法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精)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272052 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学 英文名称:Food Microbiology 开课学期:7 学时/学分:40/2 (其中实验课20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开课专业:营养与食品检验专业方向 选用教材:郑晓冬主编,《食品微生物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版 主要参考书: 1.张朝武主编《卫生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第3版) 2.无锡轻工大学天津轻工学院主编《食品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郝林编《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4.张文治著《新编食品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版 5.王秀茹主编.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版 6.刘运德主编.《微生物学检验》(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版 7.徐锡权主编《现代水传播病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8.杨正时房海主编《人及动物病原细菌学》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第一版 9.马文丽等主编:《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版 10.《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年版 11.GB/T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执笔人:赵书欣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重点是系统讲授食品卫生微生物学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基础、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的途径、食品腐败、食品卫生和食品传播的疾病及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等内容。使学生掌握食品卫生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独立开展本学科研究的能力和从事与食品有关的公共卫生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全面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 2、全面了解各类主要食品的主要特点及与食品卫生微生物学的关系; 3、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4、全面树立预防为主,加强食品卫生及食品安全意识;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述与实验课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问题运用于预防医学工作中。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0.5学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