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1.4

(满分:50分 时间:6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请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考生答题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再用2B 铅笔将考试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1.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 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

2.下列影视场景中没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是

A .电影《秦始皇》中秦始皇品尝葡萄

B .电视剧《汉武帝》中,某书生参加科举考试

C .电视剧《武则天》中有人使用活字印刷术

D .电视剧《大明天子》中通过八股取士选拔人才 3.去年有关“曹操墓的真伪”在国内各报争论得沸沸扬扬。小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想找一

本有关记述曹操详细史料的历史著作阅读。在下列四本著作中,小明应当选择的著作是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三国演义》

D .《论语》 4.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 .玄奘西游

B .鉴真东渡

C .戚继光抗倭

D .郑和下西洋

5.在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 .大闹天宫—《西游记》

B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 .黛玉葬花—《西厢记》

D .武松打虎—《水浒传》

6.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 .1871:伊犁记

B .1894:甲午记

C .1898:变法记

D .1900:庚子记 7.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看到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8.2011年是周恩来誔辰113周年,某邮票公司准备发行一套纪念邮票,邮票内容选择的是周总理曾经参与的或领导的并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

A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 .百团大战

C .淮海战役

D .中共创始人 9.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③

10.张某生于1919年,1980年去世。有人对其回忆录中所叙的经历

产生质疑。质疑点是

A .曾看到中华民国的成立

B .看到北伐军攻占武昌城

C .曾扛枪投身抗日烽火

D .参加过大炼钢铁运动

11.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啸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爆炸,给日本乃至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在66年前,日本也曾有两大城市遭到了原子弹的轰炸,核污染的影响至今犹存,请问这是发生在哪一事件中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反法西斯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冷战 12.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一大召开

B .遵义会议

C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3.学完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看一部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你认为下列哪部作品可以推荐给他们?

A .《甲午风云》

B .《西安事变》

C .《南昌起义》

D .《大决战》

14.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我国外交事业的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①尼克松访华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④①②③

D .①③④②

15.“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

之一。”依据提示,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 .上海

B .福州

C .广州

D .厦门

16.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

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l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土地改革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1892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现代奥运会应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

当时威胁这一主张是

A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

D .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形成

18.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充分表明了这一深刻的道

理。在《九国公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

A .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

B .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C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确立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从爆发到达到最大规模,终于让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再到在

反法西斯的战场上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与以上环节相对应的事件是 A .德国闪击波兰——德军进攻苏联——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

B .德国闪击波兰——珍珠港事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斯大林格勒战役

C .德军进攻苏联——珍珠港事件——雅尔塔会议——柏林战役

D .德军进攻苏联——珍珠港事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诺曼底登陆

20.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图标是

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请考生将答案直接做在答题纸上。

21.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

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1936.02)下半阙: ……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秦皇”是指谁?他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2分)

(2)材料一中的“汉武”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3)材料二出自谁之口?(1分)

(4)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新发展,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

(5)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新时期我国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

22.先进的、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

推动作用。请回答:(8分)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秦朝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自

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

暗。 ——陈独秀

材料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典雅,它精妙的传达

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的核心主张。

材料四: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

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伏尔泰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

材料五: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知识水平极大提高。社会中没有阶级、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参加劳动,按需分配劳动产品,整个社会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

结合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的哪件事?“致命的打击”又是指哪一事件?(2分)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为了实现其主张,陈独秀等掀起了一场什么重大运动?(2分)

(3)材料三中提及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是什么?(1分)

(4)写出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思想文化化运动的名称。(1分)

(5)材料三为人类设想了一个更高、更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研究的理论成果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

(6)依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1分)

23.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在近代化过程中追求的目标,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拟就这一专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有关材料:

阅读材料:(7分)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但妇女、未成年人、奴隶、外邦人享受不到民主)。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

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材料二: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

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九年级历史》材料四: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代表,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认真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有关法律文件,圆满完

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这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请你也参与这次探究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探究性学习任务。

(1)根据材料一,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名称。(1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所反映的是英国什么政治制度?(1分)

(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是哪部文献的核心内容?(1分)

(4)追求政治文明是现代化探索的重要内容。2011年,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在促进

中国现代化方面,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5)材料四表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种规定首次出现于哪部法律?(2分)

25.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1)材料一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

材料二:大约在150 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2)材料二中的“岛国”在19 世纪60 年代末是如何“弃旧图新”实现现代化的?(1分)

材料三: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 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 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3)材料三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强国之路上是如何成功解决国家分裂的困扰的?(1分)

材料四: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

是正确的。

(4)材料四中所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

材料五:“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5)材料五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好”在什么地方?(1分)

(6)材料五中“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分)

材料六: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

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

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摘自人民网(7)材料六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8)上述材料的大国的崛起中,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请你说说这

对我国现代化有什么启示?(1分)

可给分) (1分)

初三历史阶段试题参考答案

2011.4

1—5 ADBCC 6—10 CBAAA 11—15 BCDBD 16—20DADBC

21.(1)秦始皇(嬴政) 中央集权制度(2分)

(2)颁布推恩令(1分)

(3)郑成功(1分)

(4)行省制度(1分)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

22.(1)百家争鸣焚书坑儒(2分)

(2)民主和科学(1分) 新文化运动(1分)

(3)人文主义(1分)

(4)启蒙运动(1分)

(5)《共产党宣言》(1分)

(6)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改革和革命,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言之有

理即可给分) (1分)

23.(1)国家:雅典(得2分)

(2)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1分)

(3)《人权宣言》(1分)

(4)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宪法(2分)

24.⑴新航路的开辟(1分)

⑵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分)

⑶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1分)

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分)

⑸把社会主义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1分)

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分)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8)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

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等。 (答出1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世界历史 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如何?(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战败,由英法美日中等组成的协约国集团战胜) 2.俄国原先是协约国成员,为什么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文) 3.教师指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所以说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十月革命如何取得胜利?它怎样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3.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4.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新时代的曙光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一 战灾难→ 二 月 革 命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执行反人民政策) < 继续进行世界大战遭惨败 > 十 月 革 命 屠杀和平示威的反战民众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布尔什维克党) < 革命群众拥护列宁 列宁确定武装起义方针 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6、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断退出世界大战,坚决维护民众的政治经济利益) 8、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练习巩固 1、完成第5页“练一练·选择题”: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D ) A.2月 B. 3月 C. 10月 D. 11月 2、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

最新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 下册 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 2.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 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 了印度人的反抗。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4.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②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人:彼得一世。 3.时间:18世纪初。 4.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 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 报纸; 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 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3.时间:1861年。 4.目的:巩固沙皇的统治。 5.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 钱赎买。 6.意义: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③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局限性: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年)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 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

新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全册)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精编讲义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会不会制造工具,就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就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与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就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与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与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与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与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就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就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她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与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二、雅典城邦的繁荣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原因(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时间:1917年3月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⑤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5、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6、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7、启示: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8、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粉碎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总结: 三、苏俄 三年国内战争(理解) 时间:1918—1920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内容:P5小字(现象:无余粮、无私企、无市场)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相联系) 1、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2、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启示:①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创新;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政治:1922年,苏联成立(最早4个加盟: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俄罗斯) 俄国名称:沙俄(1917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俄罗斯(1991至

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最新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初三历史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1 (1)彼得格勒。(1分) (2)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分)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2分) (3)文化大革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至少两例,共2分) 22 (1)英法等国采取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1分)第二次世 界大战。(1分) (2)夺取殖民地和世界霸权。(1分) (3)德国闪击波兰、德国闪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答其中两项即可,2分)。《联合国家宣言》。(1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分) (4)没有。战争不能解决政治问题,反而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发生了国际争端,要用对话、谈判的方式解决,而不要诉诸武力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3.(1)下降的共同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1分) (2)日本提出“科技立国”的政策。(1分)美国债务负担沉重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1分) (3)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2分) (4)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培养人才,大胆创新;要积极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积极引进先进科技;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平崛起,创造和利用和平稳定的环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分) 24.(1)新经济政策;(1分) (2)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农民积极性受到损害);(1分) (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上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2分)(4)社会主义建设要符合国情,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要关注民生,坚持社

会主义方向等。(2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说明: 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呼吸系统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 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二、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发热。 ⑵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⑶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九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资料讲解

九年级(下册)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 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 【篇一: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 大河名称尼罗河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黄河 长江 建国时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500年以后公元前2070年 主要成就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长城 四大发明 甲骨文 二、《汉谟拉比法典》: ⑴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⑵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地位(影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大河流域 ⑴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⑵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篇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大化改新: (1)时间:七世纪中期 (2)人物:孝德天皇 (3)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宗教: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2)622年是伊斯兰教历元年 (3)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4)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篇三: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起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时间:8世纪前期) ①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②影响: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各级封

最新人教版历史初三下册知识考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历史初三下册知识考点归纳 【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起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时间:8世纪前期) ①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②影响: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处在社会最底层。 (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形成。)▲强调:查理马特是法兰克王国宫相 3、西欧等级制度的特点: 等级森严,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依次从属。(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①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②教会和教皇成为西欧的土地所有者。③是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重新兴起,其兴起带动了城市文明的产生。

2、市民与封建主斗争:①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方式:金钱赎买、武力③典型例子:琅城自治 3、市民阶级形成的意义: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东罗马帝国建立:395年,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2、东罗马帝国灭亡原因:①为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的版图,四处征讨,财金民穷,帝国内忧外患不断。②西方军队东征,征服并统治拜占廷达半个多世纪。③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在西亚兴起,威胁了其统治。 3、结果: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灭亡。 4、奥斯曼土耳其的建立: ①兴起:13世纪末在西亚兴起 ②扩张:占领小亚细亚,渗入巴尔干半岛,灭拜占庭帝国 四、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等级森严,层层分封,依次从属的封建等级制度。②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进行经济和精神统治。③封建城市兴起带动了城市文明产生。④市民阶级形成并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

2018年最新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如何?(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战败,由英法美日中等组成的协约国集团战胜) 2.俄国原先是协约国成员,为什么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文)

3.教师指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所以说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十月革命如何取得胜利?它怎样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3.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4.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新时代的曙光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 一 战灾难 → 二 月 革 命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执行反人民政 策) < 继续进行世界大战遭 惨败 > 十 月 革 命 屠杀和平示威的反战 民众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 埃 (布尔什维克党) < 革命群众拥护列宁 列宁确定武装起义方 针 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 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测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范围:世界历史下册) 1. 1917年7月,俄国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带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2. 20世纪20年代,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人物是() A.邓小平B.毛泽东C.马克思D.列宁3.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4.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劳资关系D.缩减农业产量 5.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纷争B.美苏争霸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D.地区冲突 6.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殖民主义扩张政策B.委任统治政策C.绥靖政策D.“冷战”政策 7.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①德国进攻波兰②德国入侵苏联③日本偷袭珍珠港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河。”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最直接的结果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B.法国光复C.意大利投降D.攻克柏林 9 A.经济持续高速发展B.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C.成为第二经济大国D.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10.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性;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和影响。 一、新课导入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

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原因: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活动的概况,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300年间,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印第安人和黑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殖民者役使的主要对象。 2.思考:殖民者到拉丁美洲后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什么?(生:掠夺财富并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 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学生阅读第3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玻利瓦尔。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讲授南美独立战争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南美独立战争的突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美国家联合作战等)。指导学生概括玻利瓦尔在南美独立战争中的主要贡献。 4.师简单介绍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①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目标导学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知识拓展部分,了解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个殖民据点。要求学生读资料要迅速,并善于归纳,读图要注意从细节中捕获有效信息。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下: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印度进行了更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奴役,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人民和英国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是印度民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9.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义(民族、民权、*)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 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 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 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 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 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 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 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 2 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 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 3500 年,尼罗河沿岸出 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 3500 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 立起来;③公元前 6 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 3500 年以后,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 25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
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
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
武士、官吏;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 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 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 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 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 业的发展。
第 3 课西方文明之源一、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 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 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 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 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课标要求】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把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 2.能力: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 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2.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学习过程设计】一、新时代的曙光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A 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4、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 二月革命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5、运用动态地图演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过: 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6、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断退出世界大战,坚决维护民众的政治经济利益) 8、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新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新人教版)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①建立时间:42年1月,②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英、苏等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了联合。③参加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④会议召开地点:华盛顿。⑤建立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雅尔塔会议:①时间:45年2月,②主要参加国: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③目的:协调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④主要决议:打败德国后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成立联合国。苏联答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 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42年7月——43年2月)。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时间:44年6月6日。标志: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作用:使德军陷入了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之中。 二战的胜利: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正式投降,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全面结束。 二战的影响:二战是人类历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损失。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 七八十年代80年代产生危机,经济地位下降,7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阻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的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90年代经济稳定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进入新经济时代。(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改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