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_信息管税_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

基于_信息管税_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

基于_信息管税_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
基于_信息管税_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

基于“信息管税”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5)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税务机关在税收管理

工作中已逐步将税收信息化的重点从数据处理转移到了数据应用方面,即通过数据分析提高纳税遵从度、改进纳税服务并提高税收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在2009年全国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要在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中大力推进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正是适应世界税收管理发展趋势、符合我国税收征管实际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健全税源管理体系,进而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①。从长远来看,信息管税是税收征管工作思路的重大变革,必将对税收征管的思想观念、制度机制、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等产生重大影响。推行信息管税战略,必然要求对现行的税收管理框架进行适应性调整,推进税收管理的创新。

一、创新税收管理理念

当前我国税收管理工作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税收管理可支配资源与税收管理的高标准要求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简单地说,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着“一多一少”、“一高一低”两大矛盾,即纳税户多而税收管理员少、税收管理要求高而管理员平均素质偏低,造成税收管理疲于应付、浮于表面,管理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管理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二是粗放化的税收管理方式阻碍了管理效能的提高和管理成本的降低。传统的税收管理方式基本上采用人海战术,依靠税收管理员“人盯人”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全面撒网、不分轻重的“牧羊式”管理方式对税源的控管缺乏针对性,致使管理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由此可见,当前一方面是税收管理资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则是既有的管理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造成了税收管理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降低税收成本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原则,从古典学派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约翰·穆勒、官房学派的尤斯蒂、社会政策学派的瓦格纳一直到现代财政学集大成者马斯格雷夫,尽管其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但其税收原则体系均无一例外地包含了降低税收成本的思想[1]。在这种情况下,推行信息管税战略,必须创新税收管理理念,突破传统税收管理思维的藩篱,积极探索和推行以税收风险管理为代表的科学有效的税收管理方式。

风险管理于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它是指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②。税收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理论在税收领域的应用,通常是指纳税遵从风险管理,即税务机关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为目标,通过对税收风险的预测、识别和排序,根据不同的税收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并通过合理的服务和管理措施规避、防范或处置税收风险的过程。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强调优化配置有限的征管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数据的作用,通过风险分析识别,定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与风险类别等级相适应的应对策略,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控管。推行税收风险管理,应当针对不同纳税人制定不同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对策,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税收风险较大、管理最需要和最能增值的纳税人和领域。实施税收风险管

董晓岩

[作者简介]董晓岩(1980-),男,河南安阳人,东北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2009级博士研究生,就职于浙江省国家税务局,研究方向:财政学专业。

2010年1月第32卷第1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 AR Y ECONOMY &MANAGEMENT

Jan.2010Vol.32No.1

[摘要]推行信息管税战略是以信息化带动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税收征管思路的重大变革。推行信息管税战略,应当对包括税收管理理念、税收管理制度、税收管理方式、税收管理手段和税收管理机制在内的现行税收管理整体框架进行创新,逐步建立适应信息管税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新型税收管理框架。[关键词]信息管税;风险管理;《征管法》修订;专业化管理;税源一体化管理[中图分类号]F810.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1-0075-05

[收稿日期]2009-11-02

理,要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建立包括战略规划、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处置、风险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价等环节的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平台[2]。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其中战略规划包括确立税收风险管理的目标使命、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风险识别即寻找风险点和风险源,建立税收风险管理的指标体系,通过多渠道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掌握、分析税源信息,从纳税人所处行业、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方面识别其税收风险;风险排序即通过对不同纳税人风险严重程度的评估,对纳税人按风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风险处置即根据风险排序情况,对不同风险程度的纳税人分别采取宣传教育、纳税辅导、税务审计(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不同的服务和管理措施;同时,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实施情况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价,并据以对税收风险管理的战略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创新税收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税收管理的制度框架以《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为主体,包括税收管理员制度、税务登记、纳税评估、发票管理等一系列具体管理制度。其中税收征管法自2001年修订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税收征管实践也出现了诸多现行税收征管法没有解决的热点、难点甚至盲点问题,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与税收征管工作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推行信息管税战略,要对税收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而创新税收管理制度的立足点在于对税收征管法适时进行修订,重点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体现税收征管手段的规范化

重点是对纳税评估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界定。近年来纳税评估在我国税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纳税评估缺乏完整明确的法律依据,纳税评估本身方法不科学、程序不规范、结果处理随意性大,同时纳税评估与日常检查、税务稽查的职责没有清晰定位,三者的关系没有科学理顺,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以评代查”、“以补代罚”等问题,不仅纳税人无法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而且加大了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因此,在税收征管法的修订中,一是要确立纳税评估的法律地位,健全纳税评估制度,统一规范纳税评

估的方法、程序和结果处理,明确纳税评估是对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即申报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核,将纳税评估作为税源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管理也是服务。二是要科学定位纳税评估与日常检查、税务稽查的职责,有两种处理方法:(1)将纳税评估限定于案头审核和税务约谈两个环节,强化税务约谈的刚性,摒弃实地评估,凡是经案头审核和税务约谈认为有疑点需要下户进行调查核实的,一律移交税务检查环节处理;(2)取消日常检查,将日常检查的职能并入纳税评估,强化纳税评估的职能。根据我国税收征管实践,笔者倾向于赞同第一种方法,即保留日常检查这个传统征管手段,同时取消纳税评估的实地核查环节,从而形成纳税评估、日常检查、税务稽查三位一体的税源监控格局。

(二)适应税收征管工作的信息化

重点是解决电子申报资料的法律效力问题。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网上申报纳税方式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被纳税人普遍接受使用,但现行税收征管法没有明确电子申报资料的法律效力,规定“纳税人采取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这实际上否认了电子申报资料的法律效力,给征纳双方都增加了成本。一方面,税务机关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储存纳税人各种纸质申报资料,另一方面,纳税人在电子申报成功后再另行报送纸质资料,额外增加了人力和物力支出。因此,在税收征管法的修订中,应对电子申报资料的法律效力问题进行明确,在从技术方面保证电子申报纳税的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的前提下,规定根据电子签名法或征纳双方认可的方式,使用电子化签名报送的各类电子申报资料具有与纸质资料同等的法律效力。

(三)提高税收征管措施的操作性

重点是解决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的可操作性,建立完善的税务行政协助制度。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信息管税的重点。在我国当前以纳税人自行申报为主的税收征管模式下,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和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税务机关内部的纳税人涉税信息,而对于与纳税人应税行为有关的第三方信息,尽管在现行征管法中也规定了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但此规定原则性较强,缺乏实际操作性,而且相应的责任追究条款缺失,导致税务机关缺少第三方实质配合,实践中获取第三方信息难度极大,直接影响到税源监控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税收征管法的修订中,应提高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的可操作性,明确第三方的税务行政协助义

务,对应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的主体、内容、时间、方式、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建立较为完善的税务行政协助制度。

(四)彰显税收征管执法的人性化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适应,在税收征管执法中应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化。重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引入申报修正制度,即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后,在规定期限内发现申报有误的,应允许纳税人进行更正申报或补充申报。二是降低税收滞纳金负担,可以考虑对滞纳金设定一个上限,即滞纳金达到一定数额或者达到所欠税款一定的倍数时,不再加收滞纳金,解决现行征管法纳税人因滞纳金负担过重而采取软抗税、税务机关清缴滞纳金难度大的问题。三是要明确区分逃税、漏税,降低处罚标准[3]。对于客观存在的纳税人非主观故意造成的未缴少缴税款的行为,界定为漏税,明确划分其与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界限,并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同时,对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应适当降低处罚标准,一方面有利于减轻纳税人负担、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适当限制税务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同时还可以解决现行征管法中“五倍处罚上限”的规定形同虚设的问题。

三、创新税收管理方式

我国现行“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34字税收征管模式形成于2003年,较原来的30字征管模式增加了“强化管理”的要求,强调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和核心,凸显税源管理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4]。作为强化税源管理的载体,2005年我国开始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通过对以往税收征管模式的扬弃,批判地吸收了传统的“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集于一身、上门收税”的专管员管户制度的优点,着力解决30字征管模式下全面以管事替代管户带来的税源管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从实施效果来看,总体上说,税收管理员制度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一是“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纳税户数量急剧增加,同时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经营方式创新、以金融创新为代表的经营业务创新和以母子公司、总分机构、连锁经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等新兴经济活动层出不穷,给税收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仅靠税收管理员传统的单一管户制度已不堪重负。二是税收管理员制度在继承专管员管户制度优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其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制约的弊端,不利于从制度上预防腐败和保护干部。尽管税收管理员制度设定了双人上岗、定期轮换等条款,同时明确规定“税收管理员不直接从事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审批减免缓抵退税和违章处罚等工作”,但实践中在税务系统简并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的过程中,很多涉税事项的审批实际上完全依赖税收管理员的初审意见,后续的审批环节基本上流于形式,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税源管理中存在较大的利用职权进行寻租、谋取个人私利的操作空间。因此,推行信息管税战略,必须对税收征管模式进行完善,创新税收管理方式,提高税收管理的效能。

(一)针对“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应创新税收管理员管户方式,积极推行以专业化管理为主的分类管理

从经济学上讲,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亚当.斯密对专业化分工的研究是与效率紧密联系的,他认为分工的效果有三:一是增进了劳动者的熟练程度;二是节省了变更工作所需的时间;三是促进了机械的发明③。运用到税收上,专业化管理就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探索实施以分行业、分规模和分职责管理为重点的税源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在专业化管理的条件下,每个管理员都能专注于某一类纳税人的管理,从而能够更细致、更深入的了解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提高管理的效率。在专业化管理的方式上,可以分行业或分规模管理,即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照行业系统或经营规模,设置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管理;也可以是分职责管理,即按照税收管理的不同事项,划分税收专业管理职责进行税收管理。在管理机构设置上,可以适当参考美国税务机构的设置方式(见图2),其执法与服务部门由小企业局、大中型企业局、工资和投资收益局、政府和免税组织局以及犯罪调查局组成,其中前四个业务局按照服务对象(纳税人类型或规模)负责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犯罪调查局专门负责调查涉税违法案件,并与四个业务局保持密切合作。具体来说,应由以划片属地管理为基础设置机构改为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设置税源管理机构,如按规模设置重点税源管理局和一般税源管理局,在内部按职责设置户籍管理、纳税评估、催报催缴等专业化管理岗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不同机构和岗位根据其管理难易程度、要求高低等特点配备适合的税收管理员进行管理,同时对不同类别的纳税

人制定相应的分类管理办法。

图2、美国国内收入局(IRS)机构设置模式④

(二)针对税收管理员权限过于集中的问题,应着力完善税收管理员的监督制约机制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制度办法。规范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规程,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审批责任制,上一环节对下一环节负责,处于流程某环节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由后续部门和人员监督考核,打造“无缝式”业务运营机制,合理界定申请、审批、检查各环节的责权,建立责任追究考核制度。二是事前风险预警。围绕税收执法权中的廉政风险,按照不同的涉税审批类别查找全局的执法风险点,根据自由裁量权大小、易造成危害程度等风险因素,把查找出的执法风险点划分成若干个风险等级,按照“高风险岗位,高等级防范,高标准要求”的原则,对各岗位的执法风险采取动态跟踪预警管理,对风险系数高的岗位进行重点监控,实行执法风险管理和岗位预警,提高内控机制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三是事后监督检查。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对各种执法不规范行为,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四、创新税收管理手段

信息管税的主线是强化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推行信息管税战略,应当依托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手段进行创新:

(一)应用信息技术加强税务登记管理

税务登记是税收征管的初始环节,加强税务登记管理是做好税收征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税务登记管理环节的瓶颈就是信息共享问题,要以推进信息共享和应用为重点加强税务登记管理。一是开展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通过国、地税部门间信息传递,实现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一地一次一证两章”,即纳税人在国税或地税一方可以一次性办结包含国税、地税两个部门印章的一张税务登记证。二是推进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充分采集和应用工商、质监、经济普查等部门的户籍信息,通过开展数据比对,及时发现漏征漏管户。三是加强税务登记环节的制约。如通过税务系统内部共享非正常户信息,可以防止欠税走逃的非正常户法定代表人在异地重新办理税务登记;通过利用公安部门的公民身份信息查询系统,可以核对税务登记法人身份信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证件从事涉税违法活动。

(二)应用信息技术加强普通发票管理

近年来,税务系统通过推行防伪税控系统,建立比对认证机制,基本上堵塞了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漏洞,相对而言,在普通发票管理方面形成了税收管理上的真空,少数不法分子有票不开、虚开代开、大头小尾、不按规定开票、制售假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严重扰乱了税收管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部分归结为消费者在商品购销活动中索取和使用发票的观念不强、企业逐笔开具发票的制度要求难以落到实处,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现实中仍然存在大量手工发票,税务机关及时准确地获取开票信息难度很大,致使发票验旧售新流于形式,发票查询和票表比对工作无法开展,没有形成普通发票管理的“闭环”,从而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实践证明,“以票控税”这种传统的税收管理方式存在严重弊端,但是在我国信用制度和支付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又不可能完全摒弃发票这种管理手段,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将“以票控税”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信息管税”上来,以推行包括网络发票和税控收款机在内的机器开票方式为突破,及时存储和收集开票信息,深入开展票表比对和发票查询,形成普通发票管理的“闭环”,从而有效遏制制售假发票、大头小尾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行为的蔓延,同时税务部门也可从中获取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工作所需的基础数据。

(三)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纳税评估质量

目前纳税评估主要还是采用以税负率为主的指标分析方法,对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效益不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的纳税人采用笼统的一个税负率指标显然是不科学的,容易变成以征收率征税。从纳税评估的资料来源来看,纳税评估工作所必须的庞大数据源不够完整,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证。在税务系统内部,由于征收、管理、稽查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信息系统分块割据,数据不能统一共享,造成评估资源浪费。在税务系统外部,信息传递渠道不畅,许多必要的资料特别是有用的第三方信息不能及时获取。因此,推行信息管税战略,应当以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为突破口,应用信息技术创新纳税评估方法。浙江省国税局在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2007年以来,该局按照科学化、专业

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通过典型调查,掌握行业税收与经济规律,利用相同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投入产出关系,根据企业的基本能源消耗、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费用等数据,搭建了186个产品(行业)的税源监控评估模型,据以计算企业的销售、存货以及其它涉税信息;同时开发应用了“行业税源动态分析监控系统”,使税源控管更具针对性,较好地解决了不同企业间的税收公平问题,在强化税源管理、降低涉税风险、实现税收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

五、创新税收管理机制

当前的税收管理机制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从横向来看,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各环节之间业务衔接不顺畅,没有实现有机的联动,严重阻碍了税收征管整体效能的发挥;二是从纵向来看,多头管理体制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税务机关各项管理任务下达体现出无序性、分散性和随意性,导致基层税务机关疲于应付、无所适从,降低了工作效率,加重了税收管理员和纳税人的负担。实际上,当某个方面的管理要求得到强化而又没有顾及到基层管理资源的配置情况时,就会冲击其他管理事项的有序和有效,很多工作在基层就出现了明知做不到却不能不做、即无法为而不得不为之的局面,基层工作反映出缺乏计划性和协调性。因此,推行信息管税战略,应当创新税收管理机制,大力推行税源一体化管理。

税源一体化管理,就是通过明确界定税收征管各层级、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部门之间横向的综合协调机制和各层级之间纵向的任务分配机制,加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各环节之间的联动,逐步构建职责明确、信息共享、协调互动、统一高效的税源一体化管理工作联动机制,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整体效能,切实解决多头管理体制带来的基层国税机关和纳税人负担过重的问题。推行税源一体化管理,重点是建立两个机制:

一是要建立横向的税收征管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包括:(1)各环节之间的联动机制。通过税收分析为纳税评估确定疑点、指明方向;通过纳税评估引导纳税人税法遵从,为税务稽查提供稽查案源;通过税务稽查查处案件,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并向管理环节反馈查处结果;税源监控通过对分析、评估、稽查反映问题的汇总归纳,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日常管理,从而形成各环节之间相互联动、相互配合、相互制

约的税源管理工作机制。(

2)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应加强综合征管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发挥综合征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协同开展税源管理工作。

二是要建立纵向的各层级税务机关之间的任务分配机制。上级税务机关对各部门拟下达的分税种税源管理工作任务,应区分轻重缓急,合并重复项目,进行综合平衡,逐步实现管理员工作任务下达和结果反馈渠道的统一。基层国税机关应对需要管理员下户进行调查、核查、检查的事项进行清理和整合,对上级部署和自行确定的税源管理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归并,综合考虑各个税种的管理要求,力求一次下户解决多个问题,避免涉税信息重复采集和税收管理员重复下户,提高税收管理的效能。

On Innovation of Tax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Managing Tax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ong Xiaoya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

Abstract:It is the inexor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ax administration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managing tax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strategy also implies significant innovation of the tax administration thoughts.To carry out the strategy,the whole tax administration frame,including tax administration idea,system,mode,measure and mechanism,needs to be innovated.

Key words:managing tax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risk management;revisal of the Law on Tax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professional man -agement;integrative management of tax source

(责任编辑:张静一)

①宋兰《大力推进“信息管税”,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水平》,在全国税收征管和科技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6月24日。②阎春宁《风险管理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亚当·斯密《国富论》,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9-11页。④资料来源:2007年全国纳税服务工作会议参阅材料。

[注释]

[1]马国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管理[A].财政若干问

题研究[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钱宝荣.税收管理创新研究[J].财经论丛,2008,(6):22-29.[3]尹淑平.借鉴COSO 风险管理理论提高我国税收遵从风险管理水平[J].税务研究,2008,(12):69-71.

[4]樊勇,赖先云.现行税收征管法中需要修订的若干问题[J].税务研究,2008,(10):65-66.

[5]黄琼.对税收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8,(2):35-37.

[参考文献]

智慧税务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金税工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数据管税解决方案

智慧税务大数据服务平台 解 决 方 案

目录 1总体业务需求分析和整体架构概览 (3) 1.1智慧税务管理要求 (3) 1.1.1服务优化 (3) 1.1.2以风险管理为主线 (3) 1.1.3数据实现省市县分级分类管理 (3) 1.1.4强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探索“两个转变” (4) 1.2智慧税务建设目标 (5) 1.2.1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让纳税评估更为准确 (5) 1.2.2融合第三方涉税数据,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 (6) 1.2.3尝试业务系统变革,进一步防范涉税风险,提高税收征收率 (7) 1.2.4防控廉政,防范内部违法风险 (7) 1.2.5通过纳税人画像,辅助管理 (7) 1.2.6建立风险特征库,自动预警防控 (8) 1.3税务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9) 1.3.1数据杂乱 (10) 1.3.2系统各自为政 (10) 1.3.3关联复杂 (11) 1.4大数据服务平台整体架构概览 (11) 1.4.1”数据管税“业务应用体系(大数据应用体系) (12) 1.4.2税务大数据服务平台 (14) 2数据治理之需求和技术分析 (15) 2.1数据治理综述 (15) 2.2定义业务问题,以指导方向 (17) 2.3获得管理层支持,以获得组织和资源保障 (19) 2.3.1成立数据治理工作组 (19) 2.3.2获得相关方高层的支持 (19) 2.3.3确定数据治理的负责人 (20) 2.4执行成熟度评估,以了解现状和确定将来所达目标 (20)

2.4.1成果 (20) 2.4.2促成要素 (21) 2.4.3核心准则 (21) 2.4.4支撑准则 (21) 2.5创建数据治理路线图 (22) 2.5.1总结数据治理成熟度评估的结果 (22) 2.5.2列出填补评估中强调的差距所需关键人员、流程和技术计划 (23) 2.5.3基于关键计划的优先级创建路线图 (23) 2.6建立数据治理组织蓝图 (24) 2.7创建数据字典/业务术语库 (25) 2.8理解业务和数据 (27) 2.9创建元数据存储库 (29) 2.10定义度量指标 (33) 2.11主数据治理 (34) 2.12治理分析 (36) 2.13管理安全和隐私 (39) 2.14数据生命周期治理 (40) 2.15度量结果 (40) 3理论指导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之需求和技术分析 (42) 3.1数据对数据管税的价值 (42) 3.1.1数据对税务的价值分析 (42) 3.1.2税务数据价值实现分析 (44) 3.2数据挖掘方法论指导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47) 3.3按业务主题和规则采集、加工数据以打好数据基础 (54) 3.3.1数据采集平台 (56) 3.3.2数据加工平台 (58) 3.4合理利用各种报表工具,实现报表展现服务 (62) 3.4.1固定报表实现分析 (64)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规定的创新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规定的 创新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目录 摘要 (2) 一、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3) 二、企业管理制度内涵及思维观念 (4) 三、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内容 (5) 四、当前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存在的不足 (9) 五、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策略 (10) 六、企业制度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摘要 企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一般都会经历较为曲折的过程。但要取得成功,其必要条件就是企业必须不断追求的规范与创新。加大创新力度,这是管理制度自身对科学、规范、完善、实用的客观要求。制度设计是体现管理者眼光和智慧的一项工作。任何制度,目的在于制约,制约的内容是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这是设计制度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及实施效果,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发展成效,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日益成为企业中的根本性问题,其中本身的规范、创新则属于根本的根本。成功的企业在企业管理制度实施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编制或创新及其实施效果较其他企业成功,而且是保持在不断的、稳定的创新和优化的过程之中。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变革

一、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企业进一步的国际化和市场化,企业越来越觉得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对企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1、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管理制度要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但不论什么模式或什么方法,根据形势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即所谓“管理无定式”。 3、消费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加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变化不断加快,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4、市场竞争激烈日益激烈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扩大销售,这就要求企业创建新的组织结构,运用新的服务和销售模式,采取新的管理策略和程序,使管理组织能够灵活应变。 (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 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国际企业管理制度发展的新趋势,符合管理本土化的要求,符合“入世”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

第三章 消费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消费税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概念上看,我国的消费税属于( )。 A.一般消费税B.特别消费税C.总量消费税D.收入消费税 2.下列项目中,应征消费税的是( )。 A.啤酒屋销售的自制扎啤C.黄河牌卡车 B.土杂商店出售的烟火鞭炮D.销售使用过的小轿车 3.以下不属于征收消费税的项目是( )。 A.高尔夫球B.高尔夫球袋 C.高尔夫球杆握把D.高尔夫车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果汁啤酒应按照啤酒税目征收消费税C.卡丁车不征收消费税 B.动力艇不征收消费税D.香粉应按化妆品税目征收消费税 5.消费税纳税义务人规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是指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属于应当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的( )在境内。 A.生产地B.使用地C.起运地或所在地D.销售地 6.征收消费税的车辆包括( )。 A.越野吉普车B.电动汽车C.沙滩车D.大客车 7.下列应征收消费税的轮胎有( )。 A.拖拉机专用轮胎C.子午线轮胎 B.拖拉机和汽车通用轮胎D.翻新轮胎 8.以下应税消费品中,适用单一定额税率的有( )。 A.粮食白酒B.酒精C.黄酒D.啤酒 9.下列商品售价中,与计算消费税的价格直接相关的是( )。 A.卡车出厂价C.钻石饰品的出厂价 B.化妆品厂的戏剧卸妆油出厂价D.高尔夫球袋的出厂价 10.下列应视同销售缴纳消费税的情况有( )。 A.将外购已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 B.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 C.自制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 D.自制应税消费品用于向外单位投资 11.某非标准条包装卷烟每包25支,每条12包,不含增值税调拨价每条70元,则该卷烟每标准箱消费税额为( )。 A.3500元B.3650元C.4350元C.5250元 12.某酒厂2012年1月份生产一种新的粮食白酒,广告样品使用0.8吨,已知该种白酒无同类产品出厂价,生产成本每吨40000元,成本利润率为10%,粮食白酒定额税率为每斤0.5元,比例税率为20%。该厂当月应缴纳的消费税为( )。 A.8600元B.8800元C.9600元D.9800元 13.某百货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黄金饰品部2012年2月直接零售金首饰3000克,每克零售价200元;以旧换新销售金首饰,收回旧首饰200克,换出新首饰600克,收取差价80000元,并收取旧首饰折价补偿20元/克。当月该黄金饰品部还零售镀金首饰一批,收取零售收入30000元。该黄金饰品部当月应缴消费税金额为( )。

浅谈基层“信息管税”

加强基层“信息管税”的几点浅见 “信息管税”工作思路是国家税务总局宋兰副局长在2009年6月全国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同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召开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会上,肖捷局长也提出了信息管税的要求。所谓“信息管税”就是以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高度融合,着力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简单说,信息管税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涉税信息进行管理和应用,达到加强税源管理的目的。根据信息来源不同,可以将税收信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信息是直接来自于纳税人登记、申报、入库、发票、账务等各类信息,现在,在各级开发的数据大集中系统的支撑下,该类信息趋于完整,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第二方信息是指税务部门根据管理需要,利用第一方、第三方信息通过加工整理取得的信息,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的相关信息,包括税收政策法规等,该类信息的完整与真实取决于第一、第三方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第三方信息是指来自于其他经济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信息,也就是社会综合治税信息,这部分信息在信息管税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基层“信息管税”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管税的理解存在误区 在信息管税中,信息是手段,管是关键,税是标的,但有一部分税收管理员却对信息管税的概念不清,理解不深,实质也掌握不准,缺乏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加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税收管理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依然不高,只能停留在简单的过程操作,已逐渐不能适应信息管税形势的要求。

基础数据管理对提升税收征管质量的作用论文-最新范文

基础数据管理对提升税收征管质量的作用论文 强化基础数据管理提升税收征管质量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数据全集中方式的广泛采用,海量数据大幅增加,对各类信息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和配比性要求越来越高。我省秦税工程二期、综合管理软件等各类应用系统的逐步推广、上线运行,使得地税机关对税收征管数据的依赖程度逐步挺高。数据采集质量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税务机关对其进行分析、加工、利用的准确率,体现税务机关信息化发展的水平。为进一步夯实征管数据基础,急需加强税收征管数据采集质量的分析与研究,实现税收数据标准化管理,则是当前税收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税收征管数据采集是整个税收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当今,可以说没有数据来源整个税收征收管理过程就像无米之炊,低质量有缺陷的或者不合格数据则会造成税收管理结果的失真乃至整个管理决策的失误,对税收管理活动的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提高税收征管数据采集质量有利于保障税收管理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有利于为税收管理各级组织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税务机关对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利用,有利于征管质量和效率,推进依法治税进程。一、影响税收征管基础数据质量的因素(一)历史问题造成征管数据分散、不规范。一是技术原因造成的。发达国家的信息化过程先是较广泛地使用了主机/终端方式,在pc机出现后才逐步过渡到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因此,在数据管理上一直比较重视集中、规范,较早地使用了关系型数据库,并由此带动了领导者和计算机技术人员对数据质量重

要性的认识。而在我国税务系统,虽然信息化起步较早,但税收征管中大范围的计算机应用是从pc起步的,pc机在数据管理上的优点是应用简单、人机界面好、灵活,造成系统操作的随意性大,又由于原先手工操作传统的惯性影响,数据的人为性较强,个人的随意性影响了数据规范。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年份之间、甚至同类业务不同处理环节之间,数据口径不一致,可比性差,造成征管数据上的历史问题,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利用率普遍很低。二是原有管理体制造成的。从表面上看原有税收管理是高度统一的,但在执行中又是条条分割、各自为政。因此在数据统计上是各级税务机关各自定义指标体系,各自下发统计要求,各按自成体系收集,各自分析上报。同时由于在市场经济转型期,机构频繁变动,报表处理方式经常发生变化,具体征管人员在信息化浪潮下无所适从,这些不仅给基层部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损失了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造成相当长一段时间很多地方的征管信息系统,纯粹是一个录入、开票系统,极大地影响了信息化的质量。三是数据管理和采集不规范。现阶段,我省秦税工程征管业务系统中的征管数据采集包括根据税收管理活动需要主动到纳税人处进行采集,以及纳税人开业登记、纳税申报、办理许可、资格认证、领购发票等提供资料数据,税务机关被动采集两种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各应用软件的实现目的、指标口径不同,未能进行有效的整合,致使所需的高质量基础数据难以保证;二是由于手工采集数据量大,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三是可依据的采集数据标准缺失,造成采集数据规范性不够厚;四是纳税人提供的数据完

智慧税务局大数据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税务局大数据云平台 解 决 方

第一章总体业务需求分析和整体架构概览 (7) 1.1 智慧税务管理要求 (7) 1.1.1服务优化 (7) 1.1.2以风险管理为主线 (7) 1.1.3数据实现省市县分级分类管理 (7) 1.1.4强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探索“两个转变” (8) 1.2 智慧税务建设目标 (9) 1.2.1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让纳税评估更为准确 (9) 1.2.2融合第三方涉税数据,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 (10) 1.2.3尝试业务系统变革,进一步防范涉税风险,提高税收征收率 (11) 1.2.4防控廉政,防范内部违法风险 (11) 1.2.5通过纳税人画像,辅助管理 (12) 1.2.6建立风险特征库,自动预警防控 (12) 1.3 税务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3) 1.3.1数据杂乱 (14) 1.3.2系统各自为政 (15) 1.3.3关联复杂 (15) 1.4 大数据服务平台整体架构概览 (15) 1.4.1”数据管税“业务应用体系(大数据应用体系) (16) 1.4.2税务大数据服务平台 (18) 第二章数据治理之需求和技术分析 (19) 2.1 数据治理综述 (19) 2.2 定义业务问题,以指导方向 (22) 2.3 获得管理层支持,以获得组织和资源保障 (23) 2.3.1成立数据治理工作组 (24) 2.3.2获得相关方高层的支持 (24) 2.3.3确定数据治理的负责人 (24) 2.4 执行成熟度评估,以了解现状和确定将来所达目标 (25) 2.4.1成果 (25) 2.4.2促成要素 (26) 2.4.3核心准则 (26) 2.4.4支撑准则 (26) 2.5 创建数据治理路线图 (27) 2.5.1总结数据治理成熟度评估的结果 (27) 2.5.2列出填补评估中强调的差距所需关键人员、流程和技术计划 (28) 2.5.3基于关键计划的优先级创建路线图 (28) 2.6 建立数据治理组织蓝图 (29) 2.7 创建数据字典/业务术语库 (30) 2.8 理解业务和数据 (33) 2.9 创建元数据存储库 (35)

论文_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论文摘要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国有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必须面对市场进行持续的管理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管理创新,是在传统企业管理基础上创造的更有效的整合企业有限资源,创造出新的管理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充分证明,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根本之道在于不断进行以质量为导向和以适应市场为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经营成败与兴衰的关键。 首先,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质量第一”为导向。这是因为,企业取得效益的基础是质量,质量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 其次,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适应市场为模式,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质量是企业进入市场的特别通行证,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围绕市场,市场决定企业管理创新的成败。 第三,企业管理创新要以“质量经营”为特色。质量管理思维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层第一经营意识,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中心第一地位,只有有效的质量管理,改善质量管理才能带动企业其他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 第四,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大力推行全员、全过程、全系统为特点的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跃向一个更新的阶段。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面对市场,根据顾客要求,不断创造出适于市场需求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会发展壮大、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杨文士,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3月 [2]李怀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用教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年1月 [3]吴陵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4]戴文龙,现代企业管理全书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8年5月 [5]于献忠,质量管理在中国—纪念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周年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年9月 [6]纪宝成,市场营销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

第三章消费税会计-(3)

第三章消费税会计 一、消费税的概念、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二、消费税的纳税环节 三、消费税的税目、税率 四、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已纳消费税的扣除 六、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一、消费税的概念、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1概念:消费税是对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或者说,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 2、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3征税范围|:只有特定的商品(14类)才征收消费税,具体包括: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 二、消费税的纳税环节 (一)基本环节 1生产环节 (1)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对外销售的,在销售环节纳税。(2)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视同销售,在移送使用时纳税。 解释;(1)某卷烟厂将自己生产烟丝连续生产卷烟,卷烟要缴纳消费税,烟丝不缴纳消费税。 (3)某卷烟厂将自己生产的烟丝连续生产“烟丝雪糕”,由于

雪糕不缴纳消费税,烟丝就必须缴纳消费税。 2、委托加工环节 (1)委托加工,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材料或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进行加工。 【解释】:对于由受托方提供的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或者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卖给委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以及由受托方以委托方的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不论在财务上是否做销售处理,都不得作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而应当按照销售自制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 (2)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而非委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征消费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额,按组成计税价格计征消费税。 (3)委托方是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税款;委托个人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收回后缴纳消费税。(4)纳税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 (5)委托方将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为直接出售,不再缴纳消费税;委托方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不属于直接出售,需按照规定缴纳消费税,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6)委托方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 (7)委托个人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由委托方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8)受托方(提供加工劳务),是增值税的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不属于价外费用。 【案例】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增值费一般纳税人)加工烟丝,已知,甲企业提供的材料成本为100万元(不含税)支付给乙企业

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税管理

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税管理 发表时间:2019-06-05T08:56:12.5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作者:张冰洁王一谦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被提及,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被提及,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通过大数据技术能迅速的获取到对企业数据信息的应用,处理迅速且准确度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的财税管理成为了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地使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财税,对企业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税管理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中的飞速发展,人们正在不断的进入大数据的时代。在大数据不断应用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传递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对企业进行一些重要决策的时候需要大数据实时提供,尤其是企业对于资金的投入问题,需要财税管理部门为企业及时的提供数据信息,引导企业做出最正确的决策,而过去传统的企业财税管理中应用的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果企业要想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带来的机遇挑战,那么就需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企业的财税管理做出改变,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1大数据背景下财税管理的优缺点分析 1.1大数据背景下财税管理的优点 和过去的企业发展相比较,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企业即将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同时也让企业对信息技术有更多的了解与掌握,并让大数据时代下掌握的数据信息对企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国际形势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在我国企业发展的市场中,信息随处可见。假设企业的财税管理部门没有将大数据带来的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企业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继续发展,所以,企业财税管理部门需要准确度更高,对企业发展效果更好的财税管理方式,在通过市场中找到需要的数据信息,帮助企业的高层工作人员在做出决策时有更多的数据进行参考,进而准确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选择,制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运行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 1.2大数据背景下财税管理的缺点 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企业不仅拥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大数据时代给企业带来的很多挑战。尽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了很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个人隐私带来了可能会被泄露的挑战。企业在进行财税管理工作时,有的时候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信息时就会涉及到一些隐私问题,甚至还有一些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是通过一些非法组织为了获取高的利益进行出售得来的;不仅如此,市场中的数据信息还存在很多表面信息和虚假信息,这些信息的检测结果不都是真实有效的,存在着虚假性和片面性,通过这些信息对企业财税管理工作的干扰,企业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就会出现差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财税管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2.1企业财税管理共享难、要求乱 很多企业在进行财税管理工作时,很多从市场中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被财税管理工作人员所忽视和遗漏,信息难以做到较高的共享性且数据信息被分布在企业的不同部门,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连接使用被间断,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缺乏沟通,企业很难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拥有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从市场中收集到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市场中的信息在爆炸式的进行增长,企业能对很多有效的数据信息和资源加以利用,同时大数据时代中对企业的要求也正是对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但很多的企业在发展中不愿跟随大数据的时代要求,各个部门为了自身部门的经济利益不愿实行信息资源的共享;况且企业在发展中成本有所限制,还有陈旧的管理观念,企业的财税管理信息系统早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但财税人员还仍然不愿意开发和创新管理系统;企业的财税信息管理要求的信息标准不一样,在各部门信息进行交流沟通时很容易发生信息对不上的现象,财税部门很难获得足够的数据信息,不利于企业财税管理的发展。 2.2企业财税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只专注于对会计进行电算化的数据信息出来,只关注数据的处理,不考虑企业时代背景的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部门不重视大数据对数据信息的收集,没有意识到将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仅仅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将目标放在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上,同时企业财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只关注财税管理部门对数据表面信息的处理,不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财税管理工作,没有将大数据时代背景带来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企业的财税管理工作中。 3财税管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转型的措施 3.1助推财务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企业除了借助自身的财务报表,还可以从客户数据、业务数据等多个层面来深入挖掘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 3.2提高决策的支撑能力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通过对财税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能够筛选出可用的信息数据。这种从数据加工直接到战略决策的方法能够深入剖析财务管控的问题和难点,减少企业决策风险,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吸收和培养大数据财务管理人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很多企业的管理加以应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所以企业在对财税大数据信息和处理财税方面的信息等财税管理工作时也对财税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出企业决策方案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但仍然有很多的财税管理工作人员对企业财税管理的观念不够了解,处理大数据信息的管理能力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中出现缺乏财税管理人才的现象。所以企业在建设财税管理信息化的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培养财税管理工作人员的技能,企业应重视对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一、概述 进入新世纪,世界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将成为最重要资源和企业的战略资源,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但知识管理不同于资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的。它不像传统的资源如土地、机器设备、资本等有形资源易管理,创造知识、分享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无形的活动,不易被控制,也无法以外力强迫。因此管理者必须改变思想观念,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型的、有更高效率的资源整合模式,它既可以是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某个具体方面的细节管理。所以,管理创新主要包括的内容:一是提出一种新的运行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二是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三是发明或引进一项新的技术,并使之付诸实践;四是创立或引进一项新的制度;五是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总之,管理创新包括:思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诸方面的创新。 二、企业管理创新 ㈠、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流程、新的技术。它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几个方面。

1、要素创新。企业的运营过程实质在于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其资源要素包括材料、设备、人员等。故要素创新主要是材料创新、设备创新、人力资源创新。利用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开辟新的、低成本高性能的材料,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2、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包括了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组合。工艺创新主要指创造出新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条件。生产过程的组合创新是指企业研究和采用更合理的空间布局与时间组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 3、产品创新。包括品种、结构、效用诸方面的创新。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开发受市场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品种。结构创新是指通过改进使产品结构更合理、性能更提高、使用更安全、操作更方便、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效用创新则是指通过了解用户的偏好,以此为依据改进原有产品,开发新产品,使产品能给用户带来更多满足,更手用户欢迎和喜爱。 ㈡、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解决组织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形态问题。指引入新的制度(组织的结构与运行规范),如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制度创新实质上也归结为管理问题。一个好的制度的出台,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所以制度的配套非常重要,要适应各个时期的要求,就需要不断的创新。

第三章消费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消费税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应税消费品中适用税率为30%的的是( C )。 A.白酒B.珠宝玉石 C.烟丝 D.雪茄烟 2. 纳税人将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D )。 A.视同销售纳税B.于移送使用时纳税C.按组成计税价格纳税 D.不纳税 3. 纳税人委托个体经营者加工应税消费品,一律( C )消费税。 A.受托人代收代缴B.不缴纳 C.从受托方收回后在委托方所在地缴纳 D委托方提货时在受托方所在地缴纳 4. 委托加工的一般应税消费品,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其组成计税价格等于( B )。 A.(材料成本+加工费)/ (1+消费税税率) B. (材料成本+加工费)/ (1-消费税税率) C. (材料成本+加工费)/ (1+增值税税率) D.(材料成本+加工费)/ (1-增值税税率) 5.目前我国消费税属于( A )。 A.有限型消费税B.中间型消费税C.延伸型消费税 D.一般消费税 6.应税金银首饰的消费税的纳税环节在( D )环节。 A.生产 B.加工 C.批发 D.零售 7.下列行为中不需缴纳消费税的是( C )。 A.珠宝行销售金银首饰 B.进口应税化妆品 C.直接销售委托加工收回后的烟丝 D.将自产的啤酒作为福利发放给本企业职工 8.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指( D )。 A.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卖给委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B.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 C.由受托方以委托方的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 D.由委托方提供原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9.某外贸进出口公司当月从日本进口140辆小轿车,每辆海关的关税完税价格为8万元,已知小轿车关税税率为110%,消费税税率为5%。进口这些轿车应缴纳( B )万元消费税。 A.61.6 B.123.79 C.56 D.80 10.纳税人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C )。 A.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B.发出应税消费品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C.销售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D.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11.按照现行消费税制度规定,企业下列行为中,不征收消费税的是( D )。 A.抵偿债务的化妆品 B.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的卷烟 C.用于广告宣传用的样品白酒D.委托加工收回后直接销售的药酒 12.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或抵偿债务的应税消费品,均视同对外销售并以纳税人的同类应税消费品的( B )作为计税依据。 A.算数平均销售价格 B.最高销售价格

基于综合治税的信息管税创新方案

基于综合治税的信息管税创新方案 1、上升层级,依托智慧城市,把国税涉税信息采集做到宽、细、准。 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就是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下,以强化税源控管为核心,以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为目标,以涉税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为载体,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使税务部门更加有效地摸清税基、控管税源,从根本上解决涉税信息不畅、涉税源头控管不严、征管不到位的问题,实现税收征管方式由注重征收管理向税源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集约化管理的转变。 2、建立外网数据采集网站,对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发票拍照上传验旧,查询发票 须手工输入发票代码和发票号码,输入过程中容易出现错漏、影响效率;纳税人除了手工输入外,还可以通过拍照方式将发票图像上传,经后台解析后提取发票代码和发票号码,省去手工输入的繁琐步骤。并且我们国税系统可以留存有问题发票照片,提供大量疑点纳税人数据。 3、低疑点、核查性信息直接推送纳税人,让纳税人自行应对,反馈,再根据应对情况分类 处理。提高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解决税务人员“慵、懒、散”的问题;在对企业纳税人实施风险管理的新规定方面,要求国税机关分级设立税收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于每季度统筹CTAIS、第三方涉税信息分析企业纳税人上年度税法遵从状况,列出疑点信息,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逐级次识别、推送、应对,低疑点、明确的疑点的直接推送纳税人采集平台实行企业自查。中级风险核查“一次性进户”进行评估。高风险的直接推送稽查。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规范税收执法权。 4、扩展现有数据领域,把一个个信息孤岛并联串联,形成网络。如:现在纳税人增值税发 票汉字识别系统的推广,给纳税评估和稽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还不能够 5、开展大型工程类耗用材料综合性调查。 1、施工前备案登记。对从事基建工程(包括房屋、道路、桥梁、水利等各种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单位,基建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要求在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之日起15个工作内,持施工合同、工程预算书向基建工程项目所在地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备案登记,受理后出具《国家税务局基建工程项目备案登记证明》。 2、施工中耗材建账登记。规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基建工程耗用材料会计账务,对应税建材(包括钢材、水泥、砖、

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1、学校综合管理系统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3、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 4、物资的购、销、存管理 5、电子商务管理系统 6、库存与成本核算管理 7、人事综合管理系统 8、交通管理系统 9、超市管理系统 10、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11、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 12、基于C/S或B/S的事务查询系统 13、计算机动态网页的制作 14、基于网络的客运售票系统 15、高校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 16、高校教学与课表制作管理 17、城市居民户籍管理 18、商品销售与市场预测管理 19、电信业务管理 20、工商税务管理 21、计量标准化管理 22、银行储蓄业务管理 23、城市供电管理 24、餐饮业管理 25、房地产管理 26、股票行情分析管理 27、大中型医院管理 28、数字图书馆管理 29、辅助决策系统 30、生产过程管理系统 31、贷款业务管理 32、财务管理 33、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34、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的设计与研究

2.基于Web服务的应用程序设计 3.在线就业招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5.超市在线交易系统一 6.超市管理系统 7.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开发 8.试题采编系统 9.试题卷生成系统要求:在B/S模式下根据试题卷生成系统生成的试卷进行在线考核,并进行实时评测 11.稿件投稿及审阅系统 12.毕业设计学生选题系统 13.通用考试系统平台研究 14.房产信息管理系统 15.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16.邮件作业批改,管理系统 17.基于WEB的高校学生选课系统 18.基于内容过滤的Email收发程序 19.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20.基于多层的软件体系设计分布式学籍管理系统. 21.教材管理系统设计 22.通用期刊稿件处理系统(网络,数据库) 23.网上购物系统 24.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25.基于Internet技术的图书销售系统开发 1.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我国大中型MIS建设工程监理研究 3.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框架研究 4.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5.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基于URP(大学资源计划)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研究 7.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及方法研究 8.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9.某省信息产业结构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10.某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 11.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12.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研究 13.中小企业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研究 14.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15.工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16.某省(市)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17.某省(市)信息产业发展状态与趋势研究 18.电子信息类企业信息化实施战略研究 19.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20.决策树模型在客户分类中的应用

强化数据信息管税 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

徐风照:强化数据信息管税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前面几位专家的发言更多从理论层面谈了大数据和共享经济的税收治理,很精彩!我作为来自税收一线的一名税务干部,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对数据信息管税的实践及探索,希望对理论研究有所助益。 一、目前数据信息管税的现状。我国作为税收治理载体的税收征管模式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1994年分税制前的税收专管员模式;1994年至2001年的“征管查”三分离模式,这个阶段各地开始建立集中办税场所-办税厅,计算机开始配备应用;2001年至2010年开始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依托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税初现端倪;2010年至今,提出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各地税务机关开始探索新的征管模式,数据信息管税方兴未艾。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移动支付的普遍应用,共享经济已经走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商品、劳务的去中介化,前端供给得到极大释放,对供给方、需求方、共享经济平台纳税义务如何设定、纳税地点、纳税环节、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税收优惠如何确定对税务机关提出了新的挑战。前面有专家提出来税务机关“管数”还是“管税”的问题,还有专家说国家就是一味地开征新税、增加税收,税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对此我倒有不同的看法。从2014年至2016年我国税收总量分别是103786亿、11604亿、115878亿,同比增长分别是8.8%、6.6%、4.8%,

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近两年税收增幅低于GDP的增长。但从今年1-3季度情况看,实现国内税收99237亿,同比增长10.6%,至10月末增长达到了11.9%。这也就不难理解王军局长在9月28号奥斯陆国际税收征管论坛前一天税务局长圆桌会议主题“令各国税务局长难以入睡的头等大事”的讲话中说的“让我难以入睡的是如何落实好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减税政策”,所以目前看主要是对新兴产业的鼓励发展政策如何落实放在了第一位,国家对征收更多的税收没有内在的饥渴性。 近几年国地税部门都在数据信息管税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中我觉得很有代表性的是江苏省国税局建立的税收数据情报综合管理平台,以“数据管理—风险分析—任务推送—风险应对—绩效评价”为核心流程,发挥省市县三个层级的比较优势,建立了一体化的分级分类风险管理框架,做实省局、做精市局、做专县局,形成省局主导、集中分析、任务统管、省市县三级分级应对的风险管理大格局。开发了由4大功能区,147个功能模块构成的税收数据情报综合管理平台,截至2014年底平台加工数据项列表2080张,数据记录123亿条,运用元数据管理工具,对内外部所有数据项及其属性关系进行系统集成,建立了科学分类、灵活检索,包含8万多个数据项及代码项的、397万字的数据字典,构建了全系统唯一的常态化数据应用资源库。山东省地税局2016年3月通过与浪潮信息合作,利用浪潮信息“网络爬虫”软件在互联网捕捉税务机

税收管理论文范文两篇

税收管理论文范文两篇 税收管理论文范文两篇 篇一 提要:纳税人的行为方式构成了税收管理的对象,而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和诚信纳税是税收管理活动的核心目标。为提高税收管理的有效性,税务部门应充分认识纳税人的行为及其原因。从这点说,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纳税人行为的研究,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和引导纳税人的行为,推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形成良性的信用互动关系。 关键词:纳税遵从;税收管理;博弈 一、引言 纳税遵从,是指纳税人遵照税法及税收政策,向国家正确计算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税收,并服从税务部门及税务执法人员符合法律规范的管理行为。纳税遵从反映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是税收征管的最终目标。税收管理与纳税遵从是税收征管最本质、最核心的两大因素,在税收征管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征纳双方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差异性,再加上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长期客观存在,纳税遵从与税收管理两者博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经济决定税源,但税源不等于税收,在税源一定、税法不变的前提下,税源转化为税收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征管能力和水平的高低,而税收征管水平和纳税主体遵从程度是紧密联系的。

二、纳税遵从与税收管理博弈分析 在传统的纳税遵从经济学分析中,逃税问题通常被视为一种资产组合选择:申报的收入被看作是一种零回报的安全性资产,而隐瞒的收入则被看作是一种有回报的风险性资产。假定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目标都是追求预期收益的最大化,纳税人所选择的遵从形式是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应税收入,所选择的不遵从形式是故意低报应税收入。故意低报收入被查获后不仅要补税,而且要受到处罚。为了便于分析,还假定税收管理便捷、高效,因而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税务机关的检查能力足够强,并且高度廉洁,依法治税,因而违法的纳税人不可能通过贿赂等手段使税务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根据博弈论原理,可构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博弈模型,列出对应于不同策略组合的效用矩阵。 1、博弈模型基本假设。设纳税人的实际应税收入为I,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应税收入为D,适用比例税率t,纳税人的逃税概率为r,税务机关的查获概率或者逃税被查获的概率为P,税务机关的检查成本为c,纳税人的预期收益以其税后净收入来表示。首先来看纳税人的预期净收益。在欺骗税务机关的情况下,如果未受到查处,其预期收益为I-tD;如果受到查处,其预期收益为I-ft,而纳税人在诚实申报的情况下,不管是否受到检查,其预期收益均为I;再看税务机关的预期收益,在纳税人逃税的情况下,检查与不检查的预

浅谈如何创新企业管理

浅谈如何创新企业管理 发表时间:2019-01-02T15:34:26.46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作者:阮丽青 [导读] 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升级的必要途径,积极开辟管理路径,实现企业创新发展,是企业保持顽强生命力及推动整个企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厦门大学,上海 200000) 摘要: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升级的必要途径,积极开辟管理路径,实现企业创新发展,是企业保持顽强生命力及推动整个企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它在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措施 引言: 企业管理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项技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适应内外部环境发展需要,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工作。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之本,企业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企业发展的优劣,而企业发展的优劣,又关乎着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在一个企业的运行中,企业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企业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国外先进的企业企业管理理论也被陆续引入,从而涌现了一大批管理水平较高.技术研发能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企业。但也应看到,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尤其是从事竞争性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市场扩展上,相对疏于内部管理,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管理创新的灵魂是管理思维的变革,只有不断创造和拥有新思想、新概念,企业管理才能长变长新,创造辉煌。在新形势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高度重视管理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只有让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 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不断优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升级的必要条件。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皮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理念,之后便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并彰显了它极佳的作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很多企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都是通过企业管理创新来实现的。20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的崛起向人们展现了丰田体系,丰田汽车公司以其一直坚守的创新精神和独具个性的管理方式,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1世纪,一些占有显著技术优势的企业纷纷陷入衰退困境,日本经济出现大滑坡,而丰田依然创造了连续三年更新历史记录的佳绩,充分显示了企业优化创新的威力。实践证明,仅仅拥有先进的技术是不足以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而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2.1 企业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对于企业而言,低效率的工作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较低的工作效率很难使企业有较好的成长,长期的低效工作必然推动企业走向灭亡。企业的管理创新就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程式复杂的工作机制,整改职能闲置或重叠的岗位,避免繁琐工作带来的低效率、错误工作带来的零效率或负效率。企业管理创新可以让企业引进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从而使得企业工作效率有效提升。 2.2 企业管理创新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企业管理是一种“管理文化”,企业管理的创新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会让员工消沉和懈怠,而实际有效的企业管理创新可以推进企业人才队伍的养成,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在人事任用上,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晋升机制体系,然后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大环境,不断创新优化企业的约束机制,不断完善企业的奖励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使员工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企业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处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根据理论知识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走向,大胆创新,及时调整优化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当今市场经济竞争尤为激烈,企业想要拥有良性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只有管理创新才能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的成功可以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大大提高产品服务和市场占有量,有效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2.4 企业管理创新可以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要想赢得更大的社会关注,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企业管理的创新是企业进步的源动力,是不断优化企业形象的有力抓手。在不断变换的市场大环境中,企业管理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准确找到自我需求,着眼企业的后续发展,优化企业意识形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 2.5 企业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企业管理创新也正是围绕这一中心服务的。管理创新的优化过程,既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历程,也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一个企业能否在经济效益上取得卓越的成绩,是由企业管理创新是否成功决定的。当今社会,全球化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企业管理创新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企业不能只注重眼前小利,要把眼光放长远。只有通过管理创新,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可持续性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这才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3 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企业管理的创新涉及到企业各方面工作的协作,尤其要找准企业的问题导向,围绕新形势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3.1 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推手,构建企业新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