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地质专业的心得体会

工程地质专业的心得体会

工程地质专业的心得体会
工程地质专业的心得体会

工程地质专业的心得体会

工程地质专业的心得体会为了让我们土木专业的学生多了解一些当前比较普遍的建筑形式及建筑方法,磨练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毅力及勤看、勤问,勤思,勤学的习惯,把我们从理论的殿堂带入实践的前线,为了让我们下学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在小学期学院组织我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五天的土木专业认识实习。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土木工程是一门大学问,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我还是个连土木工程门都没进的无知学生,要学的很多,要做的很多,今后的时光应该是自己发奋读书的日子,是努力求索的日子。

(二 )从理论到实践还有一段路要走。

在我们的第一天第一站一座拱桥的施工现场,谢老师问:“这座桥的拱是双曲线,还是抛物线。”记得当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并不是不知道,但是没有马上反应过来,为什么呢 ?没有意识,没有将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意识。以后,要多加努力,大学不是高中,要学真本事,能

把课本上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并有所创新,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才是真正的本事。

(三 )要想学好,先要“三勤”。

在许多工地,特别是桥东开发区房建工地,工地技术人员等给我们最多、最宝贵经验就是“三勤”,勤看、勤问、勤思。对各工地、工程,要多留心看,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等要多留心看,另外,就是对于专业书籍等要多看 ;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太清楚的地方要多问,问技术人员,问工人师傅,总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解决好,搞清楚 ;对于任何问题、任何方法等,都要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不要把问题留给别人去解决,不要简单的照搬别人的方法,思考是进步的捷径。

(四 )学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这次老师和工地技术人员,让我记忆最深的话就是“学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要死钻课本,但也不要脱离课本,联系实际,要把本事真正学到手,学过的就要能用的上,能在将来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本领。要有自己的特长,用工人师傅的一句话就是“一招先吃遍天”,要有自己的夺人之处 ,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 (五 )搞工程要能吃苦 ,要有耐力。

一个连阳光都见不得的人 ,会有什么作为呢 ?一个一遇到困难 ,就退缩的人更不会有什么作为 .这次实习我的又一收获 ,就是自己的毅力 ,又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为将来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 ,准备了一份适应力 .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 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 ;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我们来到燕子岩了。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莲花塔、莲花城等我们都一一游玩了个遍,欣赏到了莲花山的风景名胜,一睹了莲花山的风采。

下午两点,我们结束莲花山的地质实习任务还回学校。

通过今天对莲花山的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的了解了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了岩石的

类型、结构和构造。同时,也使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周的工程地质学实习,让我们将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 ;在基本技能方面的到初步训练,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掌握了对岩石类型、结构和构造的判别,还有对岩石岩性、层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能够分析一些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的地质问题。

注册岩土考试-工程地质知识

工程地质相关知识 一、岩层产状 1、走向 倾斜岩层层面与任意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指示的地理方位(与地理北极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叫走向。走向线有无数条平行线,但走向只有两个,且相差180°。 2、倾向 与走向线垂直向岩层下倾方向引出的射线称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指示的地理方位称倾向。倾向与走向相差90°或270°,但岩层的倾向确定后,走向就可以确定,岩层的走向确定后,倾向不一定确定。 3、倾角 倾向线与其在水平面上之投影线的夹角(α),亦称真倾角。 4、岩层的产状要素可用文字或符号来表示: (1)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如 SW205°∠25°,也可写为205°∠25°(多用这种表示法)。前一读数为倾向的方位角,后一读数为倾角。 (2)象限角表示法:这是以南和北的方位作为0°,一般记录走向、倾向和倾向象限。如N30°E/27°SE,即走向北偏东30°,倾角27°,倾向南东。这种表示法较少使用。 PS:方位角记录法是以正北方向为0°,按顺时针方向将坐标方位分为360°,正东方向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正北为360°与0°的重合。

二、V字型法则 由于地表面一般为起伏不平的曲面,倾斜岩层的地质分界线在地表的露头也就变成了与等高线相交的曲线。当其穿过沟谷或山脊时,露头线均呈“V”字形态。根据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的结合情况,“V”字形会有不同的表现: 1、“向反线同”——即: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同方向弯曲,但露头线的弯曲度总比等高线的弯曲度要小。“V”字形露头线的尖端在沟谷处指向上游,在山脊处指向下坡。 2、“向同线反”——即: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大于地形坡角,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方向弯曲。“V”字形露头线的尖端在沟谷处指向下游,在山脊处指向上坡。 3、“向同线同”——即: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同方向弯曲,但露头线的弯曲度总是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与A情况的区别)。“V”字形露头线的尖端在沟谷处指向上游,在山脊处指向下坡。

工程地质知识点汇总

简答题汇总 1、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自然历史分析法;b、数学力学分析法;c、模型模拟试验法;d、工程地质类比法等。 2、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 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工程地质学中的大量计算问题,实际上就是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中所研究课题,因此在广义的工程地质学概念中,甚至将岩石力学、土力学也包含进去,土力学和岩石力学是从力学的观点研究土体和岩体。它们属力学范畴的分支。 3、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抗滑工程(挡墙、抗滑桩、锚杆、锚索、支撑)、排水工程、削坡减荷、防冲护坡、土质改良、防御绕避等。 4、水对岩土体稳定性有何影响: (1)降低岩土体强度性能 (2)静水压力 (3)动水压力 (4)孔隙水压力抵消有效应力 (5)地表水的冲刷、侵蚀作用 (6)地下水引起的地质病害、地基失稳(岩溶塌陷、地震液化、岩土的胀缩、土体盐渍化、黄土湿陷等)。 5、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及内容: (1)收集已有资料 (2)现场工程地质勘察 (3)原位测试 (4)室内实验 (5)计算模拟研究 (6)工程地质制图成果 (7)工程地质报告 6、斜坡形成后,坡体应力分布具有以下的特征: ①无论什么样的天然应力场,斜坡面附近的主应力迹线均明显偏转。表现为愈接近坡面,最大主应力愈与之平行,而最小主应力与之近乎正交,向坡体内逐渐恢复初始状态。 ②由于应力分异结果,在坡面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带。不同部位应力状态是不同的。在坡脚附近,最大主应力(表现为切向应力)显著增高,而最小主应力(表现为径向应力)显著降低,甚至可能为负值。由于应力差大,于是形成了最大剪应力增高带,最易发生剪切破坏。在坡肩附近,在一定条件下坡面的径向应力和坡顶的切向应力可转化为拉应力(应力值为负值),形成一张力带。当斜坡越陡此范围越大。因此坡肩附近最易拉裂破坏。 ③由于主应力偏转,坡体内的最大剪应力迹线也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直线变为凹向坡面的圆弧状。 ④坡面处的径向应力实际为零,所以坡面处于二向应力状态。

工程地质概况

第二章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莲花公园北100m处,玉兰街处,文峰小区住宅楼四幢,其中4#楼占地面积约2800m2,基坑周长约220米,70*40二层地下室。开挖深度分为9.0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临时支护使用年限为12个月。 2.1 工程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往往是由勘探得到的,勘探包括钻探、井探、洞探、触探以及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方法,勘探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符合勘察目的的需要,还要考虑其是否适合于勘探区岩土的特性。工程地质钻探的任务之一是取岩土的式样,用来对其观察、鉴别或进行各种物理力学实验,以下是用钻孔取土器从钻孔中采取的式样进行试验得到的数据。 2.1.1地层特征 据勘察报告,本基坑地层结构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地层、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质粉砂岩。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③细砂、④中砂、⑤砾砂、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六个工程地质层位,以下分别予以阐述: 1杂填土 全场地分布。黄褐色,松散状,湿,由中砂及细砂组成,为近期回填土,欠固结。层顶标高20.40~21.70m,层厚3.2m。 3粉土 全场地分布。灰褐色,可塑,湿,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光泽,局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层厚3.0m。 3粉质粘土 全场地分布。灰褐色,可塑,湿,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光泽,局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层顶标高19.10~ 19.35m,层厚1.40~3.40m。 ③细砂 场地部分钻孔可见。灰色、松散状,饱和,上部含少量泥质,以细颗粒为主,成分主要为石英,颗粒级配差。层顶标高15.93~ 16.77m,层厚0.80~1.40m。 ④中砂 场地部分钻孔可见。灰色,松散状,饱和,以中颗粒为主。层顶标高15.15~16.37m,层厚1.90~2.00m。 ⑤砾砂 全场地分布。黄色,稍密状,饱和,层顶标高4.24~7.61m,层厚3.10~4.21m。 ⑥全风化泥炭质页岩 全场地分布。棕红色,岩芯多呈碎屑状及碎块状,泥炭质胶结,原岩结构不清晰。层顶标高-1.71~-0.97m,层厚2.90~4.30m。 ⑦强风化炭质灰岩 全场地分布。棕红色,岩芯较多呈碎屑状及碎块状,泥炭质胶结,原岩结构较清晰。层顶标高-5.71~-3.97m,层厚7.90~11.30m。

环境工程地质学介绍

环境工程地质学介绍 胡经国 作者说明 该文发表于1985年3月出版的《重庆水利》总第8期。该刊由重庆市水利学会和重庆市水利电力科技情报网编辑、出版。当时该刊不定期出版,内部发行。 该文是作者于1978年10月来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任教以来,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该文在1985年9月召开的重庆市水利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上,被列为交流论文,并被评为表扬论文。 下面是正文 一、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逐步形成 近十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与日俱增。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地质营力。这种地质营力正在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和强度改变着岩石圈表部——地质环境,造成不少区域性或地段性的地质灾害。例如,由于工业发展而引起的农业地区土地退化和污染,由于人类砍伐和耕种而引起的水土流失,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由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引起的水库区淤积、塌岸、浸没等。各种地质灾害反过来又对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以及人类的生活、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强度,现在已不亚于自然地质营力。例如,全世界铁路、公路路基石料的用量,可以与全球近代河流堆积物的数量相比较。目前,人类每年从地壳中提取的矿产约为1000亿吨,平均每人25吨。规模如此巨大的石料、矿产开发活动,必然使地质环境

产生深刻的变化。 同时,自然环境中的诸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岩石圈的变化,必然引起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变化,从而造成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如果不对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不是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不是合理地规划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控制其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那么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其他环境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国民经济规划地区地质环境的评价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工程地质研究,日益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这正是环境工程地质学赖以开始逐步形成的强大动力。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传统工程地质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同时又是工程地质学与环境科学或环境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就是说,它是在工程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的基础上,当然主要是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形成的。 工程地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是本世纪30年代的事。在70年代初,国际上环境保护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开始,比较偏重于大气圈和水圈的问题,但很快就涉及到岩石圈。并且,从1970~1981年,相继出版了几本环境地质学专著。 1980年,在巴黎召开的工程地质协会全体会议,提出了进行环境评价和开发的工程地质研究的任务。1982年,在新德里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列出了“环境评价和开发的工程地质研究”这一专题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出现了一批实例性和方法性的论文。可以认为,这次大会是环境工程地质学开始逐步形成的起点。 我国的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起步较晚。1982年,全国环境工程地质专题学术座谈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会议着重讨论了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科学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我国当前的研究重点,并交流了已有的工作经验。对我国环境工程地质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1984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收到了与环境评价和开发有关的文章达119篇。这表明我国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知识点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水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 ●地球外部环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部环境:地壳、地幔、地核。 ●地质作用:这种由于自然引力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面形态发生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各种作用。 ●地质作用的形式: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 ●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 化合物。 ●矿物的光学性质:自色、他色,假色。●矿物的光泽:玻璃、油脂、珍珠、丝绢等光泽。 ●硬度:矿物抵抗机械作用的能力。滑石方莹磷,正石黄刚金指甲>2.5>石 ●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结构: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非晶质结构 按晶质大小→隐晶质、显晶质、玻璃质结构 按颗粒大小→等粒、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破坏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 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形成过程:风化破坏阶段→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固结成岩阶段。 ●沉积岩结构:碎屑、泥质、晶质、生物结构。 ●沉积岩构造: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 ●变质岩:地壳中先成岩石,由于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 ●变质岩结构:变晶、变余、碎裂结构。 ●变质岩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块状构造。 ●地壳运动:使地壳内岩石发生位移变形的作用。 ●地壳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升降(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相对地质年代:地壳上地层或岩体的形成顺序。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地层学方法或古生物学方法。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方法。 ●岩层产状:岩层层面的空间状态。 ●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倾斜构造:原来水平状态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倾斜,造成岩层层面与水 平面只见具有一定的倾角,成为倾斜构造。 ●褶皱构造:刚性的岩石在千百万年缓慢的水平挤压的作用下,由原来水平平展的形态变 成一系列连续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 ●褶皱要素: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 ●断裂构造:岩体在地壳运动的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但是当变形超过岩石的变形极限 时,岩石的连续性完整性将会遭到破坏产生断裂。岩层断裂后,如果断裂面两侧岩体没有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称为裂隙(节理);有相对位移,则称为断层。 ●风化:在气温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下,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遭受 破坏和分解的作用。 ●风化分类: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岩石性质。

工程地质概念

1.卓越周期的定义 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传至地表岩土体,迫使其振动,由于表层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使地震记录图上的这种波记录得多而好。这种周期即为该岩土体的特征周期,也叫做卓越周期。由多层土组成的厚度很大的沉积层,当深部传来的剪切波通过它向地面传播时就会发生多次反射,由于波的叠加而增强,使长周期的波尤为卓越。卓越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即当地震波的振动周期与地表岩土体的自振周期相同时,由于共振作用而使地表振动加强。巨厚冲积层上低加速度的远震,可以使自振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物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共振。 2.摩阻比:是指静力触探探头在某一深度时,侧壁阻力与锥尖阻力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3.饱水系数 a、岩石的饱和吸水率 岩石的饱和吸水率是指岩石试样在高压(一般为150个大气压强度下)或真空条件下,强制吸入水的重量W w2对于岩石干重Ws之比的百分率,以Wsa表示,即: 测定饱和吸水率的方法,多采用煮沸法和抽真空法。 b、饱水系数 通常把岩石的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值称为饱水系数,以Kw表示 一般岩石的饱和系数Kw为0.5-0.8,饱和系数对于判别岩石的抗冻性具有重要意义。当Kw<0.91时,表示岩石在其冻结过程中,水尚有膨胀和挤入剩余的敞开孔隙和裂隙的余地;当Kw>0.91时,在冻结过程中形成的冰会对岩石中的孔隙和裂隙产生“冰劈”作用,从而造成岩石的胀裂破坏。 4.地基附加应力: 地基附加应力是指建筑物荷重在土体中引起的附加于原有应力之上的应 力。 我们知道土中附加应力分布特点是: 1、在地面下同一深度的水平面上的附加应力不同,沿力的作用线上的附加应力最大,向两边则逐渐减小。

工程地质知识点

1、名词: 工程地质学:就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地质环境:为人类生存与活动进程中地壳表层的地形、地貌、岩土、水、地层构造、矿产资源、地壳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称。 工程地质条件:就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 工程地质问题:就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工程建筑上稳定与安全的要求时,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2、工程地质条件的六大要素就是: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天然建筑材料。 3、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稳定性问题与区域稳定性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就是: (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与地下建筑工程兴建与运行的有利与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与适宜的建筑形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 (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与预测发生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与发展趋势。 (3)提出及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与防治地下水的方案。 (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与分区及区域性特点。 (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一、地球概况 1、概念: 地壳运动:主要就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 2、地壳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3、地壳运动的特征:方向性、普遍性与长期性、运动速度不均一性。 二、矿物与岩石 1、概念: 矿物:就是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生成的天然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 造岩矿物: 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 矿物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 岩石:就是天然生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与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所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沉积岩:就是在地表与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经过压固、脱水与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知识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一.目的 1.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学会编制地质剖面图。 2.掌握不整合在剖面图及平面图上的表现特点。 二.实习内容 (一)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1)地质剖面图的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一定的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内地质现象的图件。地质剖面图分为实测剖面、信手剖面与图切剖面,但目前我们就了解两种。 2)地质剖面图的组成:地质剖面图由图名、比例尺(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剖面方位、图例、责任表等组成。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1)剖面线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图内的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线方向,以及地层出露最完整,构造最清晰的地段。 2)剖面基线的选择:所谓的剖面基线是指剖面所反映深度的一条基准线。剖面基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剖面线地形的起伏,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3)绘制剖面地形曲线。 4)投影地质界线 5)剖面方向与倾向夹角:ε=A(倾向)—C(剖面方向) 6)根据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先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再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7)整饰图件:图名、方位、图例、颜色等的标注,各单元的合理布置。一幅标准的剖面图各单元组成及布置如下。见插图6。

(三)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点 1.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图上不整合线与新、老地层界线平行或重合,不整合面的产状与新、老地层产状相同。在平面图上用实线加虚线(新地层一端)表示,剖面图上用虚线表示。 2.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与剖面图上的特点分两种情况: 1)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不同,倾向大致相同时,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上与新、老地层大致平行,剖面图上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2)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与倾向均不同时,则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均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见插图7 (四)勾绘角度不整合时注意事项: 1.先绘制不整合面界线,再绘制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最后绘制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2.当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界线被不整合面所切时,应将老地层的界线适当用虚线延长至剖面线,再将其交点投影到剖面线上。根据该交点的位置和老地层的倾角,可 在剖面图上勾绘出老地层的界线。见插图8。 3.当面方向与岩层垂直或基本垂直时,剖面图上的岩层界线按真倾角绘制。若剖面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不垂直时,二者所夹锐角<80o时,剖面图上岩层界线应按视倾角绘 制。 4.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一般要与地形图相同,如需放大,则水平比例尺也一致放大,避免歪曲剖面地形和岩层倾角。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只放大垂直比例尺,但要变 换岩层倾角。

工程地质学习科目

以下是兰州大学地质工程教学计划,由于各学校办学特色不同,所以各学校也有所不同!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对具有良好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独立从事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评价和管理等的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在能源、水利水电、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和国防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及工程病害评价和治理。 二、基本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地质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通过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初步具备生产、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工程建设管理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坚实的数学、力学和地质学基础。 (2) 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 (3) 运用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4) 对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等开展勘察、评价、治理、设计、规划的能力。 (5) 了解地质工程学科的前沿理论及技术发展动态。 (6) 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技术文献资料。 (7) 掌握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技能,初步具有运用计算机完成地质工程及其相关工作的能力。 (8)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 (一)学制 学制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 (二)学位 完成本专业学业,修满170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学科 主要学科:地质工程学,包括:方向A(工程地质学)、方向B(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一)基础课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1.水文地质 1.1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埋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要求: 调查记录格式要求统一,点位准确,图文一致。各类观察点观察要仔细,描述要准确,记录内容尽可能详细,要有详细的照片或素描图。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的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要详细描述。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的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了解水质并取样,同时访问泉(井)的动态特征,记录井的口径、结构及抽水设施。 各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理完毕,发现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更正或补测,严禁在室内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内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记准确,记录和图件相互一致。 1.1.1 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 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下述情况一般都应定点: 地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 对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 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对碎悄岩

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精选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1、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 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场地工 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 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如房屋工 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变形等; 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 稳定等;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 渗漏 、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等;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地应力、突水等。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 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 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大 类。3、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 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 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 应用地质学的范畴。狭义:工程地质学基 础、工程地质勘察学、区域工程地质学。 广义:狭义、土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 3、研究对象: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环境 4、活断层基本特征:①活断层是深大断 裂复活运动的产物 ②活断层具有继承性 和反复性 ③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 断层和蠕滑型断层两种 ④活断层的类型 有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行断层。 5、活断层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 ⑴地质上,只要是见到第四系中、晚期的 沉积物被错断,均视断层为活断层。⑵地 貌上,①不同地貌单元突然相接,或两边 沉积物厚度显著差别例如,隆起山区与断 陷盆地突然相接。一次错动量大的活断 层,沿线分布断层三角面、断层崖、陡坎、 垭口、“V 型谷”等 ②地貌单元的分解和 异常例如,河流阶地、山脊、水系、夷平 面、坡洪积扇等地貌单元由于活断层作 用,使其产生错断、分解。活断层作用使 正常发育的地貌系统出现异常形态或特 殊地貌景观。如断层带一侧,河流的同步 肘状拐弯、宽窄变异,断层下降盘一侧线 状排列的洪积群、泥石流、滑坡、串珠状 洼地等。⑶水文地质上,由于断层带构造 物质松散,容易形成强导水带,因而活断 层带一线分布泉水、温泉,出现植被发育 现象。也由于活断层为深大断裂,深循环 水将导致水的化学异常。对古代建筑物破 坏、错断、掩埋等情况调查,可以帮助判 断活断层当时的错距等情况。6、地震的 分类,地震震级,地震烈度:⑴①按成因 分类: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 诱 发地震 ②按震源深度分类 浅源地震: 0<70 km (大陆地震多属此类) 中源地震: 70~300 km 深源地震:>300 km ③按地 震M 级大小分类 大地震 :M >=7级(强 烈破坏地震) 中地震: 7>M>=5 破 坏性地震 小地震: 5>M>=3, 微地震: 3>M>=1 超地震: M<=1 ⑵地震震级:是 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 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logE=4.8+1.5M ⑶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某地地面 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与地震释放的能量 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 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不同 烈度 ①地震基本烈度(I 基):一定时间 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 遭遇的最大烈度。一个地区的平均烈度。 ②场地烈度(I 场):同一I 基区,场地 条件不同而进一步划分,对I 基修正。③ 设防烈度(设计烈度)(I 设) :是抗震 设计所采用的烈度。依建筑物重要性、抗 震性、经济性、对I 基调整。原则上一般 建筑用I 基,重要建筑适当提高。设计部 门很少用I 场。V 度区不设防。 7、地震效应: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 内,地表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取决于 三方面: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震级、震中 距;建筑物类型及结构。三种破坏效应 ① 振动破坏效应——引起建筑物破坏 ②地 面破坏效应——地面破裂及地基液化、沉 陷等 ③斜坡破坏效应——滑坡、崩塌等 8、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 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 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 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9、砂土液化机 理:在地震过程中,较疏松的保水砂土在 地震引起的剪切力反复作用下,砂粒间相 互位置产生调整,而使砂土趋于密实。砂 土密实就势必排水,但是在急剧变化的周 期性地震力的作用下,伴随砂土空隙度的 减少而透水性变弱,因而排水愈来愈不通 畅。应排除的水来不及排走,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于是就产生了剩余空隙水压力(超空隙水压力),当剩余空隙水压力增长到完全抵消法向压力时,地面就可能出现喷沙冒水或塌陷现象而丧失承载能力。 10、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拉裂,蠕滑,弯曲倾倒;卸荷回弹:滑坡,崩塌; 11、滑坡的基本要素:滑动带 滑坡床 滑坡体 滑坡周界 滑坡壁 滑坡台阶 滑坡舌 滑坡裂隙 12、崩塌的形成条件:(1) 地质条件 一个陡坡,尤其是大于600的坡,坡高几米到几百米。大型自然崩塌多见于江河峡谷陡峻地段,以岩石大型崩塌居多,或者人工路堑、矿山等边坡。 一般坡度大于400~500时,对于裂隙发育的岩体,尤其发育高倾角裂隙时,在裂隙下部有软层配合下,易产生较大崩塌。(2)崩塌的诱发条件 1.高陡坡,重力作用,引起拉裂变形,导致崩塌。 2.坡脚开挖,掏空,坡脚软岩压裂,因此失去支撑作用。3.长时间降水,产生水压力。4.冻胀后解冻,使土体饱水段强度降低,或产生涨缩现象 13、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⑴内在因素 岩土类型及性质 地质构造 地形 水文地质 ⑵外部因素 振动作用(如地震) 降水(雨、雪)水库蓄水 人类活动(开挖、加载、植被、水等)风化、剥蚀作用 14、斜坡的稳定性计算:滑面为平面 K=tg φ/tg β 滑面为圆弧 β1、β2 定o 点 H 、4.5H 定 E 点找圆心直线 15、滑坡的时间预报 滑坡变形前兆的现象预报法,位移-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斋滕法和改进的斋滕法,黄金分割法,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报法, 岩土体蠕变理论:第1蠕变阶段--减速蠕变阶段减速发展,斜率逐渐减小 第2蠕变阶段--稳定蠕变阶段等速发展,斜率大体不变 第3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 CD 段:变形迅速增大,但岩土体尚未破坏DE 段:岩土体变形速率剧增,岩土体很快破坏 16、滑坡的防治措施 1 防预措施:(1) 绕避:改线、架桥跨越、隧道穿越 (2) 拦截:拦石墙、拦栅网 (3) 排水:地表排水:排水沟、坡面防渗 地下排水:盲沟、排水洞、排水孔(4)监测预警 2 治理措施:(1) 排水措施:(同上) (2) 削方、堆:格栅(室)护坡 (3)支挡工程:挡土墙:砌置挡墙加筋土挡墙 锚固:单一锚杆(索)挂网+喷浆+锚杆(索) 构+锚杆(索)抗滑桩:钢管桩 钢筋+砼桩 砼桩结合形式:桩+锚 桩+墙(板、梁)(4) 坡面防护: 横向护坡 植基绿色护坡 (5) 其它: 固结灌浆 阻滑键(栓) 17、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等。 18、三个勘察阶段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可行性研究阶段,目的 为了工程规划和技术的可能性,经济合理性论证等方面提供地质资料 任务-根据设计要求,初步了解相关深度范围内岩体整体情况。初步设计阶段 目的 在规划阶段指定的区域内选定工程地质条件最优的建筑场地 任务-找出岩体完整性分布规律,最适宜建库范围;断层、岩脉分布规律;节理、裂隙密集带分布范围;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裂隙水性质(网状、脉状)及水温变化。技术施工设计阶段 目的 解决为编制各个建筑物施工详图所需的资料 19、工程地质勘探手段和取样方法:常用的有三类:钻探、坑探、物探。 20、地基—基础面以下某深度范围内,由基础传递荷载引起岩土体中天然应力状态发生较大变化的所有岩土体。地基持力层—直接与基础底面接触的岩土层。地基变形-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土体压缩产生变形。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理论公式计算、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值。 21、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岩土参数的标准值和设计值。 22、初、详勘察阶段:勘探孔的数量、勘探点间距和勘探孔深度等的设计 23、概念:围岩,由开挖洞室引起的应力重分布范围之内的岩体称为“围岩”。围岩应力重分布 由于开挖洞石将使原本处于天然应力状态的岩石发生应力的重新 调整和分布,围岩压力 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位移),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称围岩压力。 24、地下建筑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洞石围岩稳定性,岩爆,涌水,高地温,有害气体突出 25、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 )分级 ,岩体完整性系数 26、围岩压力分类及产生条件 ⑴形变围压 ①围岩应力超过岩体屈服极限;②深埋洞室围岩受压过大 ③粘土质岩、含蒙脱石较多的膨胀岩遇水产生膨胀变形。⑵松动围压 ⑶冲击围压 岩爆,天然应力相对于围岩的力学属性为高天然应力 27、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平衡拱理论法、块体极限平衡法 28、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 29、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具有可溶性岩石 具有溶蚀能力的水 具有良好的水循环交替条件 30、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碳酸盐岩岩性(成分、岩石结构)气候的影响(水、温度)地形地貌条件通过影响水的入渗,循环交替条件,进而影响岩溶发育的规模、速度、类型及空间分布 地质构造 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31、岩溶地貌形态:地表形态有 溶蚀平原 正形态(石林、石笋、峰林、孤峰) 负形态(溶沟、溶孔、溶槽、溶水洞、漏斗、 洼地、溶盆、溶原) 地下形态有溶洞、溶隙、暗河等 3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地形条件 泥石流总是发生在陡峻的山岳地区,一般是顺着纵坡降较大的狭窄沟谷活动。一般泥石流有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个流域,其中泥石流形成区(上游)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水流和固体物质半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山坡陡峻,多为30°- 60°的陡坡。坡体光秃破碎,无植被覆盖 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有崩塌、滑坡发育。流通区(中游)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坡降较大。而堆积区多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较平缓。地质条件 泥石流频发于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崩滑灾害纵生的地段 气象水文条件 在降雨集中地雨汛期或高山冰雪强烈消融的季节和地区易发生泥石流。 3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在泥石流的形成区一般采用植树造林和护坡草被来保持水土,并修建坡面排水系统调节地表径流;在泥石流的流通区一般修筑一些拦挡工程如低坝或石墙;在泥石流的堆积区则采用排导措施如修建泄洪道和导流提;另外,在一些交通线路上为了确保安全可修建跨越泥石流的桥梁,涵洞,穿越泥石流的护路明洞,护路廊道,渡槽等。 34、稀性泥石流与粘性泥石流的区别? 稀性泥石流固体物含量低(<40%)、细粒少、密度值中等(1.2~1.6);水泥浆速度大于石块速度,具极强冲刷力;堆积散流、有分选。粘性泥石流固体物含量高(40%~60%)、细粒多;密度大(1.6~2.4)、浮托力强,具直进性;堆积不散流、无分选35、泥石流的运动特性:直进性和脉动性3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勘察等级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三项因素决定。

工程地质

第三章工程地质 3.1总体地质概述 茂名市电白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地点为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岭门镇、观珠镇、林头镇和小良镇等镇,分别位于茂名市电白区的马踏镇新村水库边沿、岭门镇龙头岭水库附近、观珠镇九仔山水库附近、林头镇卖鸡子水库附近、小良镇菠萝山水库附近。故本工程地质情况直接引用5个水库地质报告。 3.1.1马踏镇松塘片区地质情况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地震概况 库区位于丘陵地带。区域地层岩性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上覆坡残积层较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沿低洼地段稍发育。勘察场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区,小型水利工程可按该烈度进行设防。 (二)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经钻探揭露,坝址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分3层,分述如下: 1、坝体土层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 ①填筑土:红褐、褐灰、灰黄色等,稍湿,松散、呈可塑状,

韧性度中等,均匀性稍差。组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局部由砂质粘性土混少量强风化岩块组成。该层在坝体地段均有分布,层顶为坝体表面,揭露层厚4.80~8.80m,层顶标高均为0.00m。 作标准贯入试验(后称“标贯”)4次,校正击数N=6.3~7.7击,平均6.8击。取原状土样1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18.6%、天然密度ρ0=1.81 g/cm3、孔隙比e0=0.760、液性指数I L=0.06、粘聚力C=20 kPa、内摩擦角φ=20.5°。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100kPa。 2、坝基岩土层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②粉质粘土:褐灰、青灰色,湿,可塑,韧性度良好。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该层各孔均见及,层厚3.70~5.70m,层顶埋深4.80~8.80m,层顶标高-4.80~-8.80m 。 作标贯3次,校正击数N=5.0~5.6击,平均5.3击。取原状土样1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值如下:含水量W0=18.8%、天然密度ρ0=1.84 g/cm3、孔隙比e0=0.730、液性指数I L=0.14、粘聚力C=22 kPa、内摩擦角φ=16.0°。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100kPa。 第四系残积层(Q el)—— ③砂质粘性土:灰黄、褐灰、青灰色等,湿,可塑,韧性度中等。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该层各孔均见及,尚未揭穿,揭露层厚 4.00~6.70m,层顶埋深8.50~14.30m,层顶标高-8.50~-14.30m 。作标贯3次,校正击数N=6.5~8.9击,平均7.4击。取原状土样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19.0%、天然密度ρ0=1.74 g/cm3、孔隙比e0=0.837、液性指数I L=0.20、粘聚力C=20 kPa、内摩擦角φ=18.3°。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140kPa。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

综合测试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20分) 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 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4.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5.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二、填空题(20分) 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 2.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实验法\ 3.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三种 4.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分类,可分为推落式平推式、牵引式性所多余的约束。 三、判断题(共20分,每题4分):全错 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3.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四、问答题(40分) 1.识别滑坡的标志有: (1)地形地貌方面:滑坡形态特征、阶地、夷平面高程对比 (2)地质构造方面: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滑体结构松散、破碎(3)水文地质方面:结构破碎→透水性增高→ 地下水径流条件改变→ 滑体表

地质工程专业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率:100% 时代在发展,经济在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瞬息万变的。几年前的热门行业如今也可沦为“鱼腩行业”;几年前的冷门行业也可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几年前被认为又冷又苦的地质工程专业如今就业率居然排行第一,因为该专业回报高、就业好等原因,它已经成了人们眼中的黄金专业。 从专业字眼来看,我们大概知道地质工程与施工、勘查有关,实际上,该专业培养的是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据了解,国内凡是开设此专业的大学,大都会设有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探、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等专业课。大家在学习这些专业时,一定要好好学,因为这些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且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应用、具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只有那些既有扎实的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力学、计算机基础等基础知识,又掌握其他常规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具有工程地质综合分析、勘察设计、施工设计、岩土施工、岩土改良等专业知识的学生,才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相当重要的,于是开设该专业的高校都会安排大量的实习和实验课程,不过每所学校的实习内容都不尽相同。通常他们的实习时间在3-4个月,实习的内容有:认识罗盘并学会使用罗盘,学会用罗盘测量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了解岩土的工程性质、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然后针对岩石和边坡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如施工或防护等等。 地质工程领域适用的行业包括: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

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1、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如房屋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变形等;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等;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等;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地应力、突水等。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大类。 3、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狭义: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勘察学、区域工程地质学。广义:狭义、土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 3、研究对象: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环境 4、活断层基本特征:①活断层是深大断裂复活运动的产物②活断层具有继承性和反复性③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断层和蠕滑型断层两种④活断层的类型有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行断层。 5、活断层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⑴地质上,只要是见到第四系中、晚期的沉积物被错断,均视断层为活断层。⑵地貌上,①不同地貌单元突然相接,或两边沉积物厚度显著差别例如,隆起山区与断陷盆地突然相接。一次错动量大的活断层,沿线分布断层三角面、断层崖、陡坎、垭口、“V型谷”等②地貌单元的分解和异常例如,河流阶地、山脊、水系、夷平面、坡洪积扇等地貌单元由于活断层作用,使其产生错断、分解。活断层作用使正常发育的地貌系统出现异常形态或特殊地貌景观。如断层带一侧,河流的同步肘状拐弯、宽窄变异, 断层下降盘一侧线状排列的洪积群、泥石流、 滑坡、串珠状洼地等。⑶水文地质上,由于断 层带构造物质松散,容易形成强导水带,因而 活断层带一线分布泉水、温泉,出现植被发育 现象。也由于活断层为深大断裂,深循环水将 导致水的化学异常。对古代建筑物破坏、错断、 掩埋等情况调查,可以帮助判断活断层当时的 错距等情况。6、地震的分类,地震震级,地震 烈度:⑴①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 落地震诱发地震②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 震:0<70 km(大陆地震多属此类)中源地 震:70~300 km 深源地震:>300 km ③ 按地震M级大小分类大地震:M >=7级(强 烈破坏地震)中地震:7>M>=5 破坏 性地震小地震:5>M>=3, 微地震: 3>M>=1 超地震:M<=1 ⑵地震震级:是 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 的能量大小所决定。logE=4.8+1.5M ⑶地 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某地地面震动强烈 程度的尺度。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 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有关。一次地震只 有一个震级,但有不同烈度①地震基本烈度 (I基):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 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一个地区的平均 烈度。②场地烈度(I场):同一I基区,场地 条件不同而进一步划分,对I基修正。③设防 烈度(设计烈度)(I设):是抗震设计所采用 的烈度。依建筑物重要性、抗震性、经济性、 对I基调整。原则上一般建筑用I基,重要建 筑适当提高。设计部门很少用I场。V度区不 设防。 7、地震效应: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地 表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取决于三方面:场 地工程地质条件;震级、震中距;建筑物类型 及结构。三种破坏效应①振动破坏效应——引 起建筑物破坏②地面破坏效应——地面破裂 及地基液化、沉陷等③斜坡破坏效应——滑 坡、崩塌等 8、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 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 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 现象。9、砂土液化机理:在地震过程中,较疏 松的保水砂土在地震引起的剪切力反复作用 下,砂粒间相互位置产生调整,而使砂土趋于 密实。砂土密实就势必排水,但是在急剧变化 的周期性地震力的作用下,伴随砂土空隙度的 减少而透水性变弱,因而排水愈来愈不通畅。 应排除的水来不及排走,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 于是就产生了剩余空隙水压力(超空隙水压 力),当剩余空隙水压力增长到完全抵消法向压 力时,地面就可能出现喷沙冒水或塌陷现象而 丧失承载能力。 10、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拉裂,蠕滑, 弯曲倾倒;卸荷回弹:滑坡,崩塌; 11、滑坡的基本要素:滑动带滑坡床滑 坡体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舌 滑坡裂隙 12、崩塌的形成条件:(1)地质条件一个 陡坡,尤其是大于600的坡,坡高几米到几百 米。大型自然崩塌多见于江河峡谷陡峻地段, 以岩石大型崩塌居多,或者人工路堑、矿山等 边坡。一般坡度大于400~500时,对于裂 隙发育的岩体,尤其发育高倾角裂隙时,在裂 隙下部有软层配合下,易产生较大崩塌。(2) 崩塌的诱发条件1.高陡坡,重力作用,引起拉 裂变形,导致崩塌。2.坡脚开挖,掏空,坡脚 软岩压裂,因此失去支撑作用。3.长时间降水, 产生水压力。4.冻胀后解冻,使土体饱水段强 度降低,或产生涨缩现象 13、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⑴内在因素岩土 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地形水文地质 ⑵外部因素振动作用(如地震)降水(雨、 雪)水库蓄水人类活动(开挖、加载、植被、 水等)风化、剥蚀作用 14、斜坡的稳定性计算:滑面为平面K=tgφ /tgβ滑面为圆弧β1、β2 定o点H、4.5H 定E点找圆心直线 15、滑坡的时间预报滑坡变形前兆的现象预 报法,位移-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斋滕 法和改进的斋滕法,黄金分割法,非线性动力 学模型预报法, 岩土体蠕变理论:第1蠕变阶段--减速蠕变 阶段减速发展,斜率逐渐减小第2蠕变阶段 --稳定蠕变阶段等速发展,斜率大体不变 第3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CD段:变形 迅速增大,但岩土体尚未破坏DE段:岩土体 变形速率剧增,岩土体很快破坏 16、滑坡的防治措施 1 防预措施:(1)绕 避:改线、架桥跨越、隧道穿越(2)拦截: 拦石墙、拦栅网(3)排水:地表排水:排水 沟、坡面防渗地下排水:盲沟、排水洞、排水 孔(4)监测预警 2 治理措施:(1)排 水措施:(同上)(2)削方、堆:格栅(室) 护坡(3)支挡工程:挡土墙:砌置挡墙加筋 土挡墙 锚固:单一锚杆(索)挂网+喷浆+锚杆(索) 构+锚杆(索)抗滑桩:钢管桩钢筋+砼桩 砼桩结合形式:桩+锚桩+墙(板、梁)(4) 坡面防护:横向护坡植基绿色护坡(5) 其它:固结灌浆阻滑键(栓) 17、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 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 场检验和检测等。 18、三个勘察阶段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可行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