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和树立公民意识,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贡献。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

民主集中制原则。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或图片: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三次会议的主要议程(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政府总理、高法院长、高检检察长作工作报告,大会分组讨论、表决通过决议等)。

设置问题:

(1)为什么每年三月都要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长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工作报告?

(3)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讨论、审议和通过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图片),引发思考,合作探究,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引导。

设计意图:用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大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视频(图片)材料让学生整体感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环节(二)探讨、生成、构建新知识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情景设置:出示我国部分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周强、曹建明)的照片。

设置问题:(1)你知道他们都是谁、担任什么领导职务、是怎样选举产生的、代表哪些国家机关吗?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讨论、回答。

师:出示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简表并作讲解。

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从权力的所有者与行

使者来看,全国人大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它集中代表全国各族人

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和决定国家生活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国家主席(国家元首):是重要的国家机关,是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审判机关):是

我国的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

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

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得出结论一: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同时,对权力机关负责,受权力机关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情境问题设置:出示我国政权机关纵向图。

设问:刚才我们讲的是中央层面的国家政权机关关系,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

系也是如此,那么中央和地方机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师点拨总结:全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中央必须履行管理全局的职责,必

须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法律、方针、政策,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各地发展不平衡。赋予地方必要的

权力,让地方有更多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稳定全国的大局,增强整个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我国权力机关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国家机关分工实施,各司其职,国家

机关之间存在着权力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权力机关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统一行

使权力,又有利于其他国家机关在集中指导下依法行使民主职权。

得出结论二:中央统一领导,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充分发挥

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协调一致集中力量办大事,

又能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提高办事效率。(中央与地方国家机

关的关系)

情境问题设置:国家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从国家机关

之间的分工和它的法律地位来说,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于全国人大之上,也不能和它相并列。全国

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其他国家机关都必须遵照执行。

那么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又是怎样产生的?对谁负责?受谁监督呢?

学生讨论、探究回答。

教师点拨、总结:

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

军队选出的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

负责,受人民监督。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

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得出结论三: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

权力机关。人民代表由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与人

民的关系)

情境问题设置:为什么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学生讨论探究。

师点拨、总结: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得出结论四: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情境问题设置:用视频(图片)展示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全国人大代表就《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审议、表决的过程。为什么要充分讨论、审议、表决通过?

学生讨论探究。

教师点拨、总结: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法律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重要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得出结论五: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重要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得出结论六:

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含义及表现: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统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就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学生活动探究:结合前面的学习,举例分析说明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关系上是怎样体现民主与集中的统一的?

教师启发点拨,并作出结论: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

师总结归纳:通过以上的探究学习,我们会发现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民主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组织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这就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主要内容:

结论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最鲜明的特点。

结论八:国体决定政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的)的国体决定了

与之相适应的政体(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情境问题设置: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

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你知道当今世界其他国家采取怎样的

政体?实行怎样的原则吗?

知识拓展:以美国为代表的三权(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相互制衡的总统

制民主共和制政体;以英国、日本为代表的分权制衡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以德国为代表的分权制衡的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体。

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不同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以及权力运行

的原则进行分析和对比,在分析和比较中深刻体会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具有无可

比拟的优越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

教师分析点拨:当今世界各国的政体,形式多样,不尽相同,但是都奉行立法

权(议会)、行政权(政府、内阁)、司法权(法院)权力分立、制约、平衡

的原则,其本质上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国情相适应的,调节资产阶级内

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权力的分立和制衡实在资产

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三权分立原则在政治实践中

难以真正得到贯彻。

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鲜

明特点。民主集中制体现在国家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民主集中制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体现了最广泛的民意和高度的

行政效率。民主集中制既保证了国家权力的高度统一、行政命令的贯彻和行政

效率的提高,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发扬充分的民主,体现我国民主的真实性

和广泛性。各机关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国家权力的运行既有统一的目标,又有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以人民

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归纳总结:通过大量的政治生活实例分析,我们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环节(三)情境回归,反思释疑,思想升华

(1)本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内容、组织活动原则及其优越性,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你还有哪些疑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探究共享。

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点拨总结、巩固、落实。

(2)学生探究性学习

你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的现实吗?你认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中存在哪些不足、问题?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请你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谋划策。

学生充分讨论、探究,教师适时予以点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关注并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树立公民意识。

课堂小结

通过大量的政治生活实例分析,我们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是()

A.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B.国家性质与国家机关的关系

C.互相监督的关系

D.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 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国体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要把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开来,人民代表大会是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依据题干,只有B说法符合题意。

2.在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部部长作国家财政预决算报告,两高院院长作工作报告,由各位代表审议并需经大会表决通过。这表明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A.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

B.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C.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

D.分权与制衡的关系

2 B【解析】行政、司法机关向人大作工作报告,体现出它们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故B项正确;其他国家机关不仅仅是行政机关,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不是互相监督、分权与制衡的关系,故A、C、D三项均说法错误。

进入2014年以来,某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选准全市行政、司法等机关在发展中的“软肋”强化监督,有力地推动了该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体现了()

A.人大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B.人大可以代行政府发展经济的职能

C.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3 D【解析】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人大不能代行政府职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A、B、C三项均说法错误;人大常委会对“软胁”机关进行监督,正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故D项表述正确。

4.材料中对“软肋”强化监督()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的发展问题

B.对政府既是制约又是支持

C.人大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

D.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体现

4 B【解析】结合知识,联系材料,紧扣题意判断可知,A表述绝对化;C、D 所述明显错误;人大监督对政府来讲,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可见B符合题意。

5.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务院法制办等相关部委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这体现出()

①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③国务院各部委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④我国政府对人大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5 B【解析】本题考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的理解。人大常委会询问政府部门是人大行使监督权的体现,也说明政府要对人大负责,即体现出民主集中制原则,所以①②④正确;各政府部门是人大的执行机关,但不是职能部门,故③错误。

6.人大听审制度是指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常委或部分人大代表,在同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案件时进行旁听的制度。实行人大听审制度体现了()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②人民法院不能单独行使审判权③人民法院的工作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A.①③

B.②③

C.①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司法机关的人民法院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所以①③表述

正确,②④错误。

【答案】 C

7.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2 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使他们都能表达本民

族的意愿。由此可见()

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宗旨

D.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主旨,依此判断各选项是否与题意一致。各民族都能在全国人大表达本民族意愿,这说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

了人民当家作主,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指向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全国人

大的地位和人大代表直接行使权力,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我国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规定,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比例为8∶1。在1995年修改选举法时,将这一比例由8∶1修改为4∶1。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

人大代表。据此回答8~9题。

8.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B.选举方式必须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C.我国已经消除城乡居民的差别

D.我国人大代表切实代表人民利益

【解析】材料强调我国选举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而调整,故B项符合题意;A

项偏离题意;C项错误,城乡差别依然存在;D项偏离题意。

【答案】 B

9.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

①有助于改善人大代表的组成结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体现了公民在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③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④是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

而深刻的实践,故④错误,排除。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既有利

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是在贯彻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还能体现

出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故①②③正确,选A。

【答案】 A

10.近年来,“人民听证”已成为浙江省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常规性制度,在常委会期间以专题会议的形式,让老百姓听取各位市长及相关职能部门专项

工作情况报告。这()

A.保障了公民享有更多的监督权

B.有利于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C.说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表明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解析】公民的监督权是法定的,A中“更多的”说法错误;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C说法错误;材料说的是民主监督,而不是

民主决策,D不选;故答案选B。

【答案】 B

11.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有权组织建立并监督

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组织建立并监督的国家机关有()

A.人民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

B.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主席

C.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总工会

D.中共中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依据知识分析,人民政协是爱国统

一战线组织,全国总工会是工会组织,中共中央是党的机关,所以A、C、D排除,B项正确。

【答案】 B

12.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

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①各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③重

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①

B.②③

C.②

D.③④

【解析】①错,在我国,人大的选举方式有两种,县级以下为直接选举,县

级以上包括县级实行间接选举。③错,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负责,而不是由

人大常委会负责,②④切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3年3月5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期间,有代

表递交提案,建议将“勤俭节约”纳入基本国策,坚持不懈地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不断提升公民的节约意识,使之成为公民基本的道德准则,

自觉提高道德素养。

结合材料,依据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以及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为背景,并将人大代表提交

议案为命题依据,重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探究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依据题意结合知识展开论证。

【答案】(1)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建

议将“勤俭节约”纳入基本国策,这是人大代表履行职权、维护人民利益的表现。

(2)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大代表递交提案建议将“勤俭节约”纳入基本国策,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鲜明的特点。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坚持不懈地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不断提升公

民的节约意识,有利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建设节约型社会。

14.专题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全国人大

常委会加大监督力度,多次启动专题询问,就老百姓关心的重大问题,要求相

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地给予答复,让公众看到了人大监督之刚性。专题询问频

频出现于国家和地方议事殿堂,其中意蕴甚为丰富。

据此有人认为人大对政府机关进行专题询问,说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

力机关,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运用有关知识,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解析】本题为辨析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解答

本题应深刻领悟命题内涵,准确划分命题层次,调动知识全面解读命题的合理

性与不合理之处。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

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

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②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③政府是人民

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依法行政,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所以,命题说法是不准确的。

板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地位:

含义:(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

优越性:

坚持和

完善:

含义:(二)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

优越性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设计 教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 教学目标 1、目标: (1)识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及其优越性。 (2)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和表现。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说明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以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2. 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及其优越性。 2.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和表现。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以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2.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PPT,学而时习之)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PPT出示本课知识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是什么)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内容 2.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进行新课 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 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物。人民通过人大行使国家权力 的方式就叫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性质,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1、我国的政体 问题1、什么是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1)政体的含义: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2)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 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 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 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3)政体和国体的关系 国体回答了: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政体回答了:国家政权如何组织和运用。 『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 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4)国家机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

第七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16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展示1.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主干解读】 理解1个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把握2个主体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 明确3个表现 民主集中制的三个表现 区分4项权力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了解4项内容 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要求 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 考点梳理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 (1)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③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

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④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3)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③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温馨提示】区分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概念 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委会的区别: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代行人大部分职权,对人大负责。但是我国乡镇一级人大不设人大常委会。 ③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区别: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国家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2.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的产生与地位 ①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产生方式:由民主选举产生。 (2)任职期限: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的职责 ①义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②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温馨提示】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 重难突破 1.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四项职权 (1)从职权内容区分 (2)抓关键词区分 ①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决定,则是立法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选民(在直接选举中)或选举单位(在间接选举中)有权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代表,并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对于保证各级人大真正按照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国家权力,是非常重要的。 2.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宪法规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按照这一规定,全国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地方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决定,这就能使国家的权力最终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这个前提下,明确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这样,既能使我们国家的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不脱离人民代表大会或者违背人民代表大会的意志而进行活动,又能使各个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进行工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能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各自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分别审议决定全国的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全国人大对地方人大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关系、选举指导关系和工作联系关系。国务院对各级地方政府是领导关系。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决定的事情,地方必须遵照执行,同时给地方以充分的自主权。这样,既有利于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一方面受中央和上级机关的领导,行使宪法赋予的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另一方面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这样,就能够把各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保障国家的独立和繁荣。篇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2)(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的活动,知识点较多,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大政治活动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4页,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考、讨论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知道多少?请大家谈谈了解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6页,思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指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 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备案。 决定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国家和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的权力。 (4)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的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作用:决定地方一切重大问题,并负责监督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是由谁组成的?他们在我们国家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责任和义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必修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二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保证。我国的政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本课内容既是前面两个单元的延伸和深化,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3.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第三单元第7条: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3)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政体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其他政治制度均由它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没有它,人民民主专政就无法实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这是教学的重点问题。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关心学生增强国家主人翁的意识;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护祖国统一的感情。 2.态度目标: ⑴.使学生从我国政体及其与我国国体的关系上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及其优越性; ⑵.提升对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的认识; ⑶.增强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奉献的意识; ⑷.培养学生为爱护祖国统一而奋斗的志向。 3.价值目标: 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爱护祖国利益的信念。 ㈡.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把握我国的全然政治制动及国家治理形式的差不多知识。 ⑴.了解政体的含义、当代国家政体的差不多类型、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当代国家结构形式差不多类型、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方式及其行使权益与履行职责(职能)的方式。 ⑵.明白得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列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讲明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其组织和活动差不多原则。“一国两制”方针的要紧内容及其意义等。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 ⑴.理论联系实际,有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如学会把有

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咨询题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观看分析我国的政体及与我国的国体相互关系等。 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讲明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如唯物辩证地分析讲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一国两制”的关系等。 ⑶.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政治制度(即政体)咨询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例如,如何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在港澳回来祖国的先例后,顺利完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难、热点解析: ⒈准确把握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或国家的政治制度、或国家治理形式)、及与国体的相互关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政治常识》最基础的知识。 明确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国体(国家性质)的相互关系,在方法论上应要紧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比较的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⑴. 政体、及国体与政体的相互关系, 本课的核心理论确实是国体与政体关系的理论。 ①.关于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政体是国家的表现形式。没有适当形式的政体就不能代表国家,也不能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因此,建立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政体是十分重要的。毛泽东讲:“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 ②.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是国家的实质、内容,政体是国体的表现形式。统治阶级历来都十分重视政权组织形式的咨询题,持续完善自己国家的政体,以反映并服务与相应的国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爱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朱唐庄中学王加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和优越性 2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3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搜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材料和图片,加深对我国对我国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2运用探究、讨论、多媒体等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请的好制度,坚定热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人民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许多政治制度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多媒体) 设计意图:与一、二单元相呼应,导出课题。 板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推进新课 活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突出本可与前一课的联系:让学生对国家机构有初步的了解。 设疑探究: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板书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教师:权力机关—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委 这些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国家机构。这些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如何?其权力如何划分?这

些内容反映了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知识过渡) 板书: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含义 教师: - 政体反映了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政体与其国家性质是密不可分的。(知识过渡) 活动讨论:二者是什么关系?(多媒体) 设疑探究: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板书1 教师:有什么样的国体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国体与之相适应。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要反映国体。(知识过渡) 活动:思考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哪个? 设计意图:突出本课知识与上一节课知识的联系。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由此,决定我国采用的政体要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人民当家作。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因此,我国采用了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知识过渡)(多媒体)板书2、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新中国始创的一种政治制度,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其组织和活动时要遵循一个重的原则。(知识过渡) 活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其组织和活动时要遵循什么原则?(多媒体) 板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教师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时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特点。 活动:看书思考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如果只强调民主或集中某一方面,会有怎样的后果?(多媒体:了解民主与集中的表现及二者关系。理科班略)

高中政治必修人民代表大会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3.7规定的:“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要求 教材分析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前面两个单元的延伸和深化。承上:通过本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前面两个单元的内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打下了铺垫。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已学过一些粗浅的内容,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在电视、新闻中看过有关人大的报道,这就为学习本课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高一学生受年龄和阅历所限,学生在生活中真正进行的政治参与比较有限,与人大代表很少接触,因此对“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认识,以及对“人大代表如何履行义务、行使职权”认识上不够到位具体化,特别是人大代表职权中的质询权,专业性和理论性都较强,从字面上理解起来很困难。此外,人大代表的职

权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易混淆。这为他们理解本框的基本观点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职责。 能力目标: 通过本框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的权利和职责 教学策略方法 整体思路 先攻破比较容易的,学生在初中就学过的: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其次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就是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最后再一次归纳总结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在这里情感升华:感悟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教学活动过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教案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3)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学环节与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及国家领导人,共赴人民大会堂)阳春三月,惠风和畅,人大代表,汇聚一堂!大家看,国家领导人正向我们一路走来(多媒体课件演示国家领导人图片)。 学生边看边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春旺、肖杨。 (教师)他们都是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人,那么以中央国家机关为例,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简表。 提问:全国人大是什么机关(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最高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审判机关),那么这些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二、情景分析 (一)两个探究活动 1.(多媒体播放时政录像)探究一 录像一: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名,表决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 录像二: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问题: 1.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提名为什么要经全国人大表决? 2.国务院总理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报告工作? 3.根据材料说明,我国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是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一: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那么权力机关由谁产生呢?我们先来听听我校人大代表郑老师怎么说。 2.探究二(播放录像:校园小记者采访我校兰山区人大代表郑老师) 问题:1.结合郑老师的谈话,请你谈谈人大代表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请关注《媒体链接》(多媒体显示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凯因重大违纪问题被终止代表资格),提问:张凯的代表资格为什么被终止?(学生回答)因为他违反了人民意志和利益,所以人民有权罢免他。 结论二: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姚轶洁 一、设计思路 1、2009年3月5日-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在北京举行,并且地方各级的人大也相继召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关注和理解这次人大,把这一课提前到了3月下旬完成。 2、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关注社会重大事件,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教材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呈现问题,引出理论知识的学习,即:我国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权力;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方式和职权三个问题。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保障。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人大的相关知识,进而感受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前面两个单元的延伸和深化,也为接下来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打下了铺垫。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高一的学生已经在初中有所了解。由于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备受全国上下关注,如果结合会议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学生深入的理解有关知识打好了基础。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的职权。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自主探究:引导通过读报、上网、收看新闻和专题报道,自主探究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 2、角色体验:让学生以记者的角色采访人大代表,在与人大代表的面对面的交流中感受人大的风采,了解他们所肩负的重任。让学生以代表的角色,关注“国事”“天下事”,仿写一份议案或建议书。 3、将图片、音乐、视频等有机组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七、课前准备 1、学生分为两大组: A组活动主题为“我们看人大”,负责追踪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具体分为:代表调查、议程追踪、议案焦点等三个子话题。 B组活动主题为“我们访代表”,负责走访本校的人大代表。要事先搜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写出采访提纲。 2、将了解的情况分主题整理,制成幻灯片,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八、教学过程

详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什么

详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本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目录: 1、历史和现状 2、问题和不足 3、坚持和完善 4、结束语 1、历史和现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5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始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头3年,人大工作相当活跃,是建国之后人大工作第一个比较好的时期。1957年至1966年,由于“左”的思想愈演愈烈,民主集中制遭受破坏,人大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受严重的挫折与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了重大损害。粉碎“四人帮”以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逐步恢复。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治制化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度方面,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方面,已发挥出日益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具体制度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例如,1982年现行宪法公布实施至今;1987年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1989年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992年双制定了人民代表法。这些法律对于会议的举行,议案的提出和审议,人员的选举、罢免和辞职,询问和质询,发言和表决,人民代表的权利、义务及其在会议中和会议外的活动等,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从而使人民代表机关的运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发扬了民主,提高了功效。2004年3月,十届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延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从而有利于中国基层政权的建设。以上的发展过程,从各个角度表明了尽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毫无疑问在前进中不断完善。(二)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根本法律依据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全国人大的地位及职权,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及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2、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如分析说明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国家权力的。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运用事例说明关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 (3)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密切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支持和拥护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 (2)教学难点: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与地方各级人大的比较。

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导演”的角色,给予学生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角色体验法。即通过情景设置,再现重、难点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利用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4)对比分析法。通过分析材料填写表格,教会学生正确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2、学法 (1)合作学习法。即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2)自我探究法。即学生要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3)演绎归纳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表格、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有机组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流程: (一)创造气氛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走进新时代》。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同步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同步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及其体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及优越性。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在思考探究中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教学背景分析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中国社会实际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从学生了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角度,本框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从学生的实际看,由于学生普遍对我国的历史和国情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又缺乏现实的体验,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同时学生对媒体报道的某些西方国家议会民主制度,容易只看现象,不究其本质,学生在对

比中西方政治制度时容易产生模糊认识。所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式及手段 教学方式:情境设置、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播放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新课教学 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探究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3月15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徐显明辞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1)材料体现了我国全国人大的哪些职权? (2)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59页专家点评和名词点击思考、讨论。第三问让学生尝试说说,不求全,为后面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作铺垫。) 教师总结:(略)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国家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知识

呼和浩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召开,各位代表即将开启五年履职的征程,(新征程)为了使各为代表尽快进入角色,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职务的认识,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常委会及时组织了这次上会前的培训, 从四个方面与各位代表进行学习交流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知识; 二、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三、代表议案和建议 四、提代表议案和建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知识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简称人大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制度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制度。制度自信的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十九大召开不久,

我们现在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标志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建党100年),如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五大提出的两个100年目标。建国100年)有怎样的战略部署和发展路径?十九大也规划了蓝图,做了部署,大体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步,从2035年到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突出的变化有两个:其一,核心目标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二,现代化目标内容更加全面,不仅包括经济上的富强、政治上的民主、文化上的文明、社会上的和谐,还包括生态上的美丽。那么现代化的国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它应该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一个法治的国家。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要有宪法,(54年)一个是要有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当然,并不是只要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是现代化国家了,但这两个重要标志就把一个民主社会与封建集权社会区分开来了。宪法给国家权力划定了范围,规定了行使权力的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则使过去有个人掌权、任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专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审核:朱攀关钰鸿 全章概述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新课程学习 5.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 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的活动,知识点较多,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大政治活动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4页,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考、讨论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知道多少?请大家谈谈了解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完整word版)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标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毛主席词作《水调歌头·游泳》

这首词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历史不会忘记,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一座长江大桥。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 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2.史料展示: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强国之梦的初起》 3.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材料,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而且必须要发展工业了吗? 提示: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4.教师讲述:中国一穷二白,面对强敌环伺,快速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成果 1.请学生说说: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工业,我国政府编制了五年计划,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五”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提示:时间:1953-1957年。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图片展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课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课稿 篇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课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 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安排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完第一 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 了知识基础。本框题是第五课的落脚点,是对上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的权 力机关》的承接与深化。学习和了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有助于学生更深一步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说教学重难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政体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 体,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他政治制度均是由它创建。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没有它,人民民主专政 就无法实现;也体现着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全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这是教学 的一个重点问题。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原则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由于学生 的辩证思维能力较弱,对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具体表现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 三、说学生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一些粗 浅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从电视新闻报道中看过有关人大的报道,这就为学习 本课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从高一学生心理特点来看,现在的高中生思 想活跃,知识面广泛,有很多特长,关心国家大事,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对于本课的热点问题,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基础知 识以及认知、理解和接受能力,确定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国体与政体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