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5): 431–439 d oi: 10.3724/SP.J.1003.2009.09087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8410719667.html,

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不同水稻品种

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刘满强1*黄菁华1陈小云1王峰1葛成2苏昱1

邵波3汤英1李辉信1胡锋1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 南京 210095)

2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南京 210095)

3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京 210095)

摘要: 地上和地下部生物群落的交互作用对于调控陆地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在盆栽条件下利用2×2析因设计研究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取食不同水稻品种后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褐飞虱侵害水稻9 d后, 感虫品种(广四和汕优63)的土壤线虫总数、属数及自生线虫(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捕食性线虫)数量增加, 并且一般达到显著水平(P<0.05); 而上述指标在抗虫品种(汕优559和IR36)土壤中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植食性线虫数量在强感虫品种广四上显著增加(P<0.05), 而在强抗虫品种IR36上显著减少(P<0.05)。褐飞虱和水稻品种对土壤线虫的生态指数(线虫通道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成熟度指数、富集指数和结构指数)没有明显影响, 可能与供试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单一及褐飞虱作用时间较短有关。总之, 褐飞虱强烈影响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营养结构, 并且作用的方向(促进或抑制)和程度依赖于水稻的品种特性, 揭示出地上部植食者的短期侵害将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地上部和地下部, 感虫/抗虫品种, 线虫群落, 营养类群

Aboveground herbivory by th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affects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under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Manqiang Liu1*, Jinghua Huang1, Xiaoyun Chen1, Feng Wang1, Cheng Ge2, Yu Su1, Bo Shao3, Ying Tang1, Huixin Li1, Feng Hu1

1Soil Ecology Lab,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2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3Agricultural Colleg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Abstract: Interactions between aboveground–belowground commun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errestrial ecological processes; howev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ice varieties, herbivory and the soil community are often ignored. A pot experiment with a full 2×2 factorial design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impacts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and rice variety (susceptible or resistant) on the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nine days, aboveground herbivory significantly (P<0.05) increased total abundance, numbers of nematode genera and the number of free-living nematodes (such as bacterivores, fungivores, and predators), under the rice varieties susceptible to the brown planthopper (Guangsi and Shanyou63), whereas an opposite trend was observed under the rice varieties resistant to the brown planthopper (Shanyou559 and IR36). In the presence of planthoppers, herbivorous nematod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under the most susceptible rice variety Guangsi bu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under the most resistant rice variety IR36. Both planthopper and rice variety had negligible influences on ecological indices of the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including nematode channel ratio (NCR), ——————————————————

收稿日期: 2009-04-09; 接受日期: 2009-06-26

基金项目: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GJ0721)

*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liumq@https://www.doczj.com/doc/8410719667.html,

432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7卷Shannon-Wiener index (H'), maturity index (MI), enrichment index (EI) and structure index (SI). This might be due to domination by bacterivores of the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and the short length of exposure to aboveground herbivory for our pot experiment (only nine days). In conclusion, the brown planthopper strongly affects the abundance, composition as well as trophic structure of nematode community, but the direction (i.e. stimulation or depression) and magnitude of influences interacts with the rice variety. Our results imply that short-term aboveground herbivory may impose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rice paddy ecosystem.

Key words: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herbivore-susceptible/-resistant variety, nematode community, trophic group

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群落的交互作用对于调控陆地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Porazinska et al., 2003)。地上部的植食者通过改变向地下部根系输送的有机碳数量和质量, 强烈影响土壤微生物分解者群落的组成, 进而影响有机物分解、养分循环及植物生长等重要生态过程(Patra et al., 2005; 陈小云等, 2007 ; 王邵军和阮宏华, 2008)。已有的研究还表明, 地上部植食者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可以延展到食物网的更高营养级(如土壤动物)(Fu et al., 2001; Bazot et al., 2005; Butenschoen et al., 2008)。由于土壤动物在土壤生态功能的发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Wardle, 2006; 吴纪华等, 2007), 研究植食作用下土壤动物群落的响应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地上部和地下部生态过程的反馈调节机制(Bardgett & Wardle, 2003; Mulder et al., 2008)。

线虫是数量和种类最为丰富的土壤动物, 在反映地上部植食者对土壤生物群落及生态功能影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 土壤线虫对资源与环境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Bongers & Ferris, 1999; 李玉娟等, 2005), 特别是其多样化的营养类群能够迅速响应碳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并反映土壤食物网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状况(De Deyn et al., 2004; 李琪等, 2007)。理论上, 地上部植食者所引起的地下部有机碳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土壤线虫群落分析得以体现(Neher et al., 2004)。然而, 有关植食者对土壤线虫群落影响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已有的报道尚存在很大差异(Wardle et al., 2005; Bazot et al., 2005; De Deyn et al., 2007)。不过, 这同时也表明地上部植食者与土壤线虫群落的关系受制于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因此, 有必要结合更多的植物种类、植食者类型及特定土壤等进行研究, 以揭示地上部植食者对地下部生态系统影响的规律(Wardle et al., 2004)。但有关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群落交互作用的研究仍局限于某些旱地植物及对应植食者(Bardgett & Wardle, 2003)。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不同水稻品种在碳氮同化和分配方面差异较大(陈威等, 2006)。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成为水稻的重要刺吸式害虫(Karban & Chen, 2007)。虽然褐飞虱和水稻地上部生长的相互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受到重视, 但很少有研究涉及它们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 受褐飞虱侵害后水稻根系生物量降低, 而这种降低与水稻品种的抗褐飞虱能力有关(汤英等, 2009)。此外, 褐飞虱导致感虫品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下降, 而对抗虫品种的影响则相反(汤英等, 2009)。因此, 从线虫群落角度分析, 我们推测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和水稻品种交互作用可能会对土壤生物群落特征产生影响。为此, 我们设计了不同水稻品种在褐飞虱作用下对土壤线虫群落影响的实验, 试图探讨以下问题: (1)水稻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数量、多样性和结构)是否产生影响? 特别是对地下部植食线虫的影响如何? (2)地上部植食者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是否与宿主植物的品种特性有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土壤: 采自江苏省如东县稻麦轮作田的潮土, 质地为砂质壤土。研究区长期以猪粪为主的厩肥作为基肥, 在作物生长期内补施以尿素为主的化肥。土壤取样深度为0–20 cm, 鲜土采集后剔除大中型土壤动物及根茬等。土壤有机碳含量25.7 g/kg, 全氮2.1 g/kg, 全磷1.42 g/kg, NH4+-N 9.8 mg/kg,

第5期刘满强等: 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433

NO3--N 90.0 mg/kg, 速效磷178.9 mg/kg, 速效钾982.4 mg/kg, pH值(水)为6.99。

供试虫源: 褐飞虱(以生物型Ⅱ为主)采自南京郊区稻田, 在室内以TN1水稻苗饲养数代, 选择3–4龄若虫作为接种虫源。

水稻品种: 选择抗(耐)褐飞虱能力差异较大的4个品种, 即强感虫品种广四(GS4)、中感虫品种汕优63(SY63)、中抗虫品种汕优559(SY559)和强抗虫品种IR36。

盆栽容器: 采用Φ14 cm×h18 cm的塑料盆钵, 每盆中放入土壤1.5 kg, 其上套接以透明PVC材料以及筛网缝制的虫罩, 容器底部有石英砂和尼龙网防止土壤颗粒等的流失。

1.2 方法

1.2.1盆栽实验

实验设计: 采用双因子(褐飞虱和水稻品种)的交互实验设计, 4个水稻品种分别接入褐飞虱(+BP), 另设不接虫的对照(–BP), 共产生8个处理, 即褐飞虱(+BP和–BP)×水稻品种(GS4、SY63、SY559和IR36), 重复4次。

水稻种植与管理: 清水浸种12 h后用次氯酸钠消毒20 min,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置于35℃阴暗处催芽, 待露出胚根后以30株/盆的密度在盆栽容器中播种, 土壤始终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盆栽实验在大型培养箱内进行(保持27℃恒温, 日光照时间16 h, 光照强度15,000 lx)。

褐飞虱的接种: 当水稻长至5叶龄时, 按4–5头/株的密度接种褐飞虱。先用盘拍法将褐飞虱从TN1稻株基部拍入瓷盘中, 再用吸虫管将一定数量的3–4龄若虫吸入试管中, 移入供试稻株上, 并用虫罩罩住。24 h后检查若虫存活情况, 并作相应补充。定期检测水稻受害情况, 在接虫9 d后(此时接入褐飞虱的感虫品种广四植株死亡率达70%)采集土样。

采样方法: 采集土壤时, 弃去靠近盆栽容器内壁的一层土壤, 保留根系周围的土壤。

1.2.2线虫群落分析

线虫分离和鉴定: 采用蔗糖浮选离心法分离线虫。称取50.0 g鲜土, 用水冲洗连续过20目和500目筛。丢弃留在20目筛子上的残余物, 而将500目筛上的土壤冲洗至250 mL离心管内。在3,000 rpm (810 g)下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加入蔗糖溶液(ρ 454 g/kg), 迅速用橡皮棒搅散后在1,000 rpm (280 g)下离心5 min, 上清液过500目筛分离出线虫。在立体显微镜下计数, 在生物显微镜下鉴定到属, 并划分不同营养类群(植食性线虫、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捕/杂食线虫)和生活史 c-p值(Yeates et al., 1993; Bongers & Ferris, 1999)。

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1)线虫通道指数NCR为食细菌和食微线虫(食细菌+食真菌)数量之比; (2)根据线虫各属的数量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H′ = –∑P i ln P i, 其中P i为第i个分类单元中个体占线虫总个体数量的比例; (3)根据自由生活线虫的生活史计算成熟度指数MI: MI = Σv i×f i, 其中v i为根据自由生活线虫在生态演替中的不同生活策略分别赋予的c-p值, f i为某一科/属(i)在自由生活线虫(不包括植食性线虫)总数中所占的比重(Bongers, 1990); (4)根据线虫功能团分别计算富集指数EI: EI = 100 × (e/(e + b)), 及结构指数SI: SI = 100 × (s/(b + s)), 其中e代表食物网中的富集成分, 主要指食细菌线虫中c-p值为1和食真菌线虫中c-p值为2的类群, b代表食物网中的基础成分, 主要指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中c-p值为2的类群, s代表食物网中的结构成分群, 分别为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杂食性线虫中c-p值为3–5的类群以及捕食性线虫中c-p 值为2–5的类群(Ferris et al., 2001)。

1.2.3数据统计分析

线虫数量以105℃下48 h的烘干土重为基准, 结果为4个重复的平均值。数据分析采用 Statistica 6.0 软件。分析前利用Kolmogorov-Smirnov和Levene法检验数据的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 并在必要时利用对数转换。双因素方差分析估计褐飞虱、水稻品种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线虫群落参数的影响。在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对同一水稻品种有无褐飞虱处理的均值比较采用两两成对比较的t检验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揭示褐飞虱和水稻品种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属)的总体影响。

2结果

2.1对土壤线虫总数的影响

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褐飞虱和水稻品种极显著影响土壤线虫总数, 并且褐飞虱的作用与水稻品种显著相关(P<0.01, 表1)。在未接入褐飞虱的处理中, 感虫水稻品种广四和汕优63的线虫总数显著

434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7卷

低于抗虫品种汕优559和IR36(P<0.01); 但褐飞虱侵

害后的趋势则正相反(P<0.05, 图1)。例如, 广四和

汕优63在褐飞虱侵害后线虫总数分别增加了55.2%

和77.4%, 而汕优559和IR36分别减少了23.9%和

23.4% (P<0.05)。

2.2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的影响

褐飞虱和水稻品种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

表1褐飞虱(自由度d.f.=1)、水稻品种(d.f.=3)及其交互作用

(d.f.=3)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方差分析F值和显著性水平)

Table 1 Summary of ANOV A F-values for the effects of

brown planthopper (d.f. = 1; with or without Nilaparvata

lugens), rice variety (d.f. = 3; four varieti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d.f. = 3) on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变量Variable 褐飞虱

(BP)1)

水稻品种

(V)2)

交互作用

(BP ×V)

线虫总数 Nematode abundance 14.2** 6.1** 40.1**线虫属 Nematode genera 2.8NS 1.9NS 3.5*食细菌线虫数 Bacterivores 8.1** 4.2* 28.0**食真菌线虫数 Fungivores 2.5NS 4.1* 4.6*植食性线虫数 Herbivores 1.0NS 1.9NS 1.8NS 捕食性线虫数 Predators 7.6* 3.0* 5.1**线虫通道指数NCR

Nematode channel ratio

0.5NS 2.3NS 1.7NS 多样性指数(H')

Shannon-Wiener index

1.8NS 1.4NS 1.1NS 成熟度指数(MI)

Maturity index

0.4NS 0.5NS 1.3NS 富集指数(EI)

Enrichment index

1.9NS 1.8NS 1.7NS 结构指数(SI)

Structure index

5.6* 1.1NS 2.4NS * P < 0.05, ** P < 0.01, NS: P > 0.05 线虫类群(属)数(P<0.05, 表1), 感虫品种在褐飞虱作用下线虫属数呈升高趋势, 但仅在强感品种广四上达到显著水平(P<0.05, 图1); 抗虫品种线虫属数却呈下降趋势, 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图1)。

在线虫属水平上, 褐飞虱和水稻品种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并且各属线虫的个体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表2)。主成分分析图上各属线虫较为分散的分布格局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图2)。从图2中可见, 与未接入褐飞虱处理相比, 不同水稻品种褐飞虱侵害后线虫群落的类群组成发生明显改变, 并且接入褐飞虱后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线虫群落组成的差异程度也增大了。

在线虫营养类群水平上, 褐飞虱和水稻品种也体现出强烈的影响, 特别是对土壤自生线虫(食细菌、食真菌和捕食性线虫)的影响更明显(表1)。在供试土壤中, 由于长期施用有机肥, 食细菌线虫数量约占线虫总数的85–92%。自生线虫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 尤其是食细菌线虫的数量, 与土壤线虫总数的趋势相似(图3)。虽然褐飞虱和水稻品种对植食性线虫数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表1), 但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如褐飞虱侵害后植食性线虫(主要是盾线属)数量在感虫品种广四上显著增加(P<0.05), 但在强抗品种IR36上显著降低(P<0.05, 图3)。

2.3 对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的影响

除了结构指数SI外, 褐飞虱和水稻品种对其他

图1不同水稻品种在褐飞虱作用下对土壤线虫总数和类群属数的影响(平均值±标准误)。同一水稻品种内柱形图上的星号*代表接种褐飞虱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 < 0.05), NS表示未达到显著水平, t-检验。

Fig. 1 Abundance and genera number (Mean ± SE)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as affected by rice varieties and brown planthopper (–BP, brown planthopper absent, +BP, brown planthopper present). The asterisk * above histograms under each rice variety represent significant effects of brown planthopper at P = 0.05 level, t-test.

第5期刘满强等: 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435 表2不同水稻品种在褐飞虱作用(–BP: 无褐飞虱, +BP,有褐飞虱)下土壤各类群线虫的数量(个/100 g干土)

Table 2 Soil nematode number (ind./100 g DW soil) of different individual taxa as affected by rice varieties and brown planthopper

(–BP, brown planthopper absent, +BP, brown planthopper present)

广四GS4 汕优63

SY63

汕优559

SY559

IR36

IR36

类群(属) Taxa (Genus) 缩写

Abbr. c-p

食细菌线虫Bacterivores

原杆属Protorhabditis Pro. 1 371.3702.4 530.6 860.2 697.5 576.4 631.2458.8中杆属Mesorhabditis Mes. 1 363.2549.5 202.0 425.4 262.1 163.3 253.2297.6钩唇属Diploscapter Dip. 1 105.7 26.4 13.1 95.0 88.7 4.7 63.8 49.0板唇属Chiloplacus Chi. 2 50.3 59.5 104.5 96.1 116.0 88.6 134.1 32.6头叶属Cephalobus Cep. 2 2.1 11.9 6.3 16.1 7.2 4.4 2.3 18.0真头叶属Eucephalobus Euc. 2 0.0 0.0 5.2 0 6.2 2.3 15.1 0 连胃属Chronogaster Chr. 2 0.0 0.0 0.0 4.6 2.1 8.9 0.0 2.7地单宫属Geomonhyster Geo. 2 0.0 0.0 3.1 12.3 3.0 2.2 0.0 0.0食真菌线虫Fungivores

滑刃属Aphelenchoides Aes. 2 5.8 28.1 6.2 8.0 8.2 4.4 14.3 6.4真滑刃属Aphelenchus Aus. 2 4.3 5.1 0.0 7.1 0.0 0.0 0.0 0.0植食性线虫Herbivores

盾线属Scutellonema Scu. 3 65.0 95.6 99.4 138.0 114.0 134.3 119.6 77.9野外垫刃属Aglenchus Agl. 2 0.0 4.9 0.0 0.0 0.0 0.0 0.0 0.0丝尾垫刃属Filenchus Fil. 2 0.0 10.6 9.6 0.0 3.4 7.5 0.0 0.0捕食性线虫Predators

无咽属Alaimus Ala. 4 3.7 7.9 2.0 4.6 0.0 5.2 6.2 3.6克拉克属Clarkus Cla. 4 0.0 6.0 1.7 28.9 8.8 0.0 0.0 2.8

图2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在褐飞虱和水稻品种影响下的主成分分析。△代表线虫属名, 斜体字母含义见表2, GS4, SY63, SY559和IR36代表不同水稻品种, ■无褐飞虱, ●有褐飞虱。Fig. 2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fluenced by rice varieties and brown planthopper. V ariables of nematode genera (△) are represented by italic lowercases with full names in Table 2. GS4, SY63, SY559 and IR36 represent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respectively. (■) Brown planthopper absent,(●) Brown planthopper present. 生态指数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1)。线虫通道指数NCR和自由生活线虫的成熟度指数MI在褐飞虱作用下表现出相对明显的趋势(表3)。褐飞虱导致感虫品种NCR减少, 抗虫品种NCR增加; 而MI的变化趋势正相反。此外, 褐飞虱对结构指数SI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汕优63和IR36上, 导致二者的SI显著增加(P<0.05, 表3)。

3 讨论

植食者通过取食植物地上部对土壤碳氮数量和质量产生影响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Bardgett & Wardle, 2003), 我们前期的研究中也发现褐飞虱导致土壤活性碳氮水平的变化(汤英等, 2009)。此外, 碳氮资源的分配格局及质量也受到植物品种特性的影响(Schweitzer et al., 2005)。对于本研究, 水稻品种在褐飞虱抗(耐)性方面的差异也影响植物碳氮同化及分配格局。褐飞虱和水稻品种对土壤碳氮的影响最终体现在线虫群落的变化上。褐飞虱、水稻品种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线虫总数和类群的影响符合我们的推测。值得注意的是, 土壤线虫群落在褐飞虱作用9 d后即表现出明显变化, 暗示土壤

436 生 物 多 样 性 Biodiversity Science 第17卷

图3 不同水稻品种在褐飞虱作用下对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的影响(平均值±标准误)。同一水稻品种内柱形图上的星号代表接种褐飞虱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 < 0.05), NS 表示未达到显著水平, t-检验。

Fig. 3 Trophic groups (Mean ± SE)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as affected by rice varieties and brown planthopper (–BP, brown planthopper absent, +BP, brown planthopper present), The asterisk * above histograms under each rice variety represent significant effects of brown planthopper at P = 0.05 level, t -test.

表3 不同水稻品种在褐飞虱作用(–BP: 无褐飞虱, +BP, 有褐飞虱)下土壤线虫群落的生态指数(Mean±SD)

Table 3 Ecological indices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as affected by rice varieties and brown planthopper (–BP, brown planthopper absent, +BP, brown planthopper present)

广四 GS4

汕优63 SY63

汕优559 SY559

IR36 IR36

生态指数 Ecological indices

–BP +BP

–BP +BP –BP

+BP

–BP

+BP

线虫通道指数 (NCR ) Nematode channel ratio

0.989±0.004 0.976±0.008* 0.993±0.0050.990±0.008NS

0.993±0.009

0.994±0.012NS 0.986±0.014 0.993±0.008NS 多样性指数 (H ') Shannon-Wiener index 1.58±0.004 1.45±0.067*

1.42±0.078

1.52±0.106NS 1.43±0.121 1.31±0.270NS 1.52±0.204 1.39±0.170NS 成熟度指数 (MI ) Maturity index 1.01±0.034 1.02±0.044NS 1.02±0.048 1.06±0.105NS 1.04±0.0420.99±0.068NS 1.05±0.014 1.00±0.038NS 富集指数 (EI ) Enrichment index 98.14±0.75 97.98±0.73NS 95.94±0. 5797.38±1.58NS 96.69±0.4896.00±3.36NS 95.57±1.72 98.04±1.31* 结构指数 (SI ) Structure index

20.20±23.56 28.43±20.03NS 8.97±10.67

47.76±11.63* 16.37±26.18

10.37±12.92NS 13.33±9.67 30.19±21.61*

同一水稻品种内平均值后带有*表示接入褐飞虱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 = 0.05, t-检验), NS 表示接入褐飞虱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 > 0.05,

t-检验)

Means under the same rice variety followed by the asterisk *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t -test) between treatments with and without brown planthopper; NS indicat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s with and without brown planthopper at P = 0.05 level (t -test).

第5期刘满强等: 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437

食物网内较高级营养类群响应快速。已有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Fu等(2001)发现蝗虫取食玉米24 h后土壤线虫即发生变化, Vesterg?rd等(2004)发现蚜虫取食大麦7 d后即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的发展。

线虫总数体现了土壤资源的总体有效性, 对外界资源与环境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李辉信等, 2002; 王邵军等, 2007)。本研究中, 土壤线虫总数在褐飞虱和水稻品种交互作用下的变化非常明显。其中食细菌线虫的原杆属和中杆属分别占线虫总数的50%和19%(表2), 其生活史(c-p值为1)决定了对资源有效性的迅速响应(Ferris et al., 2001)。在褐飞虱作用下, 水稻感虫品种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数量下降, 而抗性品种则增加。Christensen等(2007)发现食微线虫比微生物更能反映根系淀积物的变化。基于此, 我们的结果似乎意味着根系输送到土壤的碳氮在感虫品种中增加, 而在抗虫品种中下降。这与本研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可溶性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我们推测, 这种差异可能源于食微动物和土壤活性有机物分别反映不同的有机碳组成, 即微生物生物量和可溶性有机物主要响应根系分泌物变化, 而食微线虫还受到死亡根系及脱落物分解的影响(Griffiths & Caul, 1993; Bazot et al., 2005)。此外, 褐飞虱和水稻品种对捕食线虫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可能会进一步降低食微线虫的响应。Wardle等(2005)认为食微线虫不仅受到资源自下而上(bottom-up)的调控, 而且还受到捕食者自上而下(top-down)的影响。至于各水稻品种对食微线虫的不同影响可能取决于它们自身对植食者的响应机制不同。有研究表明植食者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养分循环有促进和抑制两种效应(Harrison & Bardgett, 2008)。促进效应往往出现在一年生草本植物及高肥力土壤中, 而抑制效应往往发生在多年生木本植物和低肥力土壤中(Harrison & Bardgett, 2008)。我们的供试土壤(长期施用厩肥)和植物(水稻)符合第一种情形, 但本研究还表明, 农作物品种之间同样也存在重大差异。

在褐飞虱作用下, 强感品种广四上的植食性线虫增加, 而强抗品种IR36上的植食性线虫则减少(图2)。已有的研究也发现地上部植食者可能促进或抑制根系植食者的发展(Poveda et al., 2007)。感虫和抗虫品种在褐飞虱作用下有不同的生理响应机制, 抗虫品种可能将更多的次生防御物质输送到地下部(Cohen et al., 1997; 陈建明等, 2003)。在现有的报道中, 有关地上部植食者对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的影响仍存在分歧(Fu et al., 2001; Bazot et al., 2005; Wardle et al., 2005; De Deyn et al., 2007)。例如, Fu 等(2001)发现植食者可在24 h内促进免耕土壤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数量, 并与地上部植食者取食强度有关; 而Wardle等(2005)则发现植食作用10个月后对土壤植食线虫和食微线虫没有影响, 但促进了捕食线虫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本实验初期接入了同等数量的褐飞虱, 但不同水稻品种上的成活数量和生物量并不相同(汤英等, 2009), 因此地上部植食者在不同水稻品种上取食强度的差异是实验设计的潜在处理, 今后应进一步研究阐明植食者取食强度对地下部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总之, 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可能来源于多种影响, 包括植物种类、植食者类型、取食强度、植物生长阶段及土壤肥力等(Fu et al., 2001; Vesterg?rd et al., 2004)。今后应强化结合多种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 以更贴近自然条件下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联系及反馈作用。

褐飞虱对线虫类群属数及组成的影响也反映出植食作用下地下部资源有效性的变化, 但变化程度不如线虫总数及营养类群明显。线虫生态指数对于水稻品种和褐飞虱的响应更不明显, 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 线虫通道指数NCR及成熟度指数MI的变化不明显可能与供试土壤线虫群落较为单一有关, 长期施用有机肥导致食细菌线虫爆发是重要原因; 而结构指数SI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可能是由于植食者作用时间较短, 使得c-p值较高的捕食性线虫尚未有足够的响应时间(Bazot et al., 2005)。此外, 多样性指数H′在反映土壤生物群落差异方面的局限性也可能是导致其响应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廖崇惠和李健雄, 2009)。不过, 线虫通道指数和成熟度指数均已体现出一定的趋势, 暗示褐飞虱作用下, 感虫品种土壤线虫开始偏离以细菌主导的能流通道, 并且系统的成熟度趋于增加, 而抗虫品种则相反。本实验中褐飞虱的作用时间较短, 可以推测, 在实际水稻种植过程中, 不同水稻品种在褐飞虱迁入后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将会对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稳定性产生更大的影响。

438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7卷

总之, 褐飞虱强烈影响土壤线虫总数、线虫属数及营养类群, 并且作用的方向和程度依赖于水稻的品种特性。在褐飞虱作用下, 土壤线虫总数、属数及自生线虫的数量在感虫品种上增加, 而在抗虫品种上则降低。植食线虫在强感品种广四上增加, 而在强抗品种IR36上减少。褐飞虱、水稻品种及其交互作用将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为了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地上部害虫的调控措施应还应考虑到土壤生态系统可能出现的响应。

致谢:感谢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陈法军副教授、顾建华同学、资环学院邹建文教授及农学院张红生教授的帮助。

参考文献

Bazot S, Mikola J, Nguyen C, Robin C (2005) Defoliation-induced changes in carbon allocation and root soluble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field-grown Lolium perenne plants: do they affect carbon availability, microbes and animal trophic groups in soil? Functional Ecology, 19, 886–896.

Bardgett RD, Wardle DA (2003) Herbivore-mediated linkages betwee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communities.

Ecology, 84, 2258–2268.

Butenschoen O, Marhan S, Scheu S (2008) Response of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endogeic earthworms to cutting of grassland plants in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Applied Soil Ecology, 38, 152–160.

Bongers T (1990) The maturity index: an ecological measure of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 based on nematode species composition. Oecologia, 83, 14–19.

Bongers T, Ferris H (1999)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as

a bioindicator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 n, 14, 224–228.

Chen JM (陈建明), Yu XP (俞晓平), Cheng JA (程家安), Lü ZX (吕仲贤), Zheng XS (郑许松), Xu HX (徐红星) (2003) Evaluation for tolerance and compensation of rice varieties to infesting of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中国水稻科学), 17, 265–26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W (陈威), Zhou Q (周强), Li X (李欣), He GF (何国锋) (2006)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different rice cultivars under herbivore stress. Acta Ecologica Sinica(生态学报), 26, 2161–216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XY (陈小云), Liu MQ (刘满强), Hu F (胡锋), Mao XF (毛小芳), Li HX (李辉信) (2007) Contributions of soil micro-fauna (protozoa and nematodes) to rhizosphere ecological functions.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7,

3132–314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ristensen S, Bj?rnlund L, Vesterg?rd M (2007) Decomposer biomass in the rhizosphere to assess rhizodeposition. Oikos, 116, 65–74.

Cohen MB, Alam SN, Medina EB, Bernal CC (1997)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resistance in rice cultivar IR64: mechanism and role in successful N. lugens

management in central Luzon, Philippines.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85, 221–229.

de Deyn GB, Raaijamakers CE, van Ruijven J, Berendse F, van der Putten WH (2004) Plant species identity and diversity effects on different trophic levels of nematodes in the soil food web. Oikos, 106, 576–586.

de Deyn GB, van Ruijven J, Raaijmakers CE, de Ruiter PC, van der Putten WH (2007) Above- and belowground insect herbivores differentially affect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species-rich plant communities. Oikos, 116, 923–930. Ferris H, Bongers T, de Goede RGM (2001) A framework for soil food web diagnostics: extension of the nematode faunal analysis concept. Applied Soil Ecology, 18, 13–29.

Fu S, Kisselle KW, Coleman DC, Hendrix PF, Crossley DA Jr (2001) Short-term impacts of aboveground herbivory (grasshopper) on the abundance and 14C activity of soil nematodes in conventional tillage and no-till agroecosystem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3, 1253–1258.

Griffiths BS, Caul S (1993) Migration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but not protozoa, to decomposing grass residues.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5, 201–207.

Harrison KA, Bardgett RD (2008) Impacts of grazing and browsing by large herbivores on soils and soil biological properties. In: The Ecology of Browsing and Grazing (eds Gordon IJ, Prins HH), pp. 201–216.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Karban R, Chen Y (2007) Induced resistance in rice against insects.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 97, 327–335.

Li HX (李辉信), Liu MQ (刘满强), Hu F (胡锋) , Chen XY (陈小云) He YQ (何圆球) (2002) Nematode abundance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s restored on degraded red soil.

Acta Ecologica Sinica(生态学报), 22, 1882–188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Q (李琪), Liang WJ (梁文举), Jiang Y (姜勇) (2007)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soil nematode diversity in farmland ecosystems.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 15, 134–14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YJ (李玉娟), Wu JH (吴纪华), Chen HL (陈慧丽), Chen JK (陈家宽) (2005) Nematodes as bioindicator of soil healt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16, 1541–154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ao CH (廖崇惠), Li JX (李健雄) (2009) Re-evaluating the character and application of density-group index (DG).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 17, 127–13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ulder C, Den Hollander HA, Hendriks AJ (2008)

第5期刘满强等: 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439

Aboveground herbivory shapes the biomass distribution and flux of soil invertebrates. PLoS ONE,3, e3573.

doi:10.1371/journal. pone.0003573.

Neher DA, Weicht TR, Moorhead DL, Sinsabaugh RL (2004) Elevated CO2 alter functional attributes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forest soils. Functional Ecology, 18, 584–591.

Patra AK, Abbadie L, Clays-Josserand A, Degrange V, Grayston SJ, Loiseau P, Louault F, Mahmood S, Nazaret S, Philippot L, Poly F, Prosser JI, Richaume A, Le Roux X (2005) Effects of grazing on microbial functional groups involved in soil N dynamics. Ecological Monographs, 75, 65–80.

Porazinska DL, Bardgett RD, Blaauw MB, Hunt HW, Parsons AN, Seastedt TR, Wall DH (2003) Relationships at the aboveground–belowground interface: plants, soil biota, and soil processes. Ecological Monographs, 73, 377–395. Poveda K, Steffan-Dewenter I, Scheu S, Tscharntke T (2007) Plant-mediated interactions between below- and aboveground processes: decomposition, herbivory, parasitism and pollination. In: Indirect Interaction Webs: Non-trophic Linkages Through Induced Plant Traits (eds Ohgushi T, Craig T, Price P), pp. 147–16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Schweitzer JA, Bailey JK, Hart SC, Wimp GM, Chapman SK, Whitham TG (2005) The interaction of plant genotype and herbivory decelerate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alter nutrient dynamics. Oikos, 110, 133–145.

Tang Y (汤英), Liu MQ (刘满强), Wang F (王峰), Chen FJ (陈法军), Shao B (邵波), Su Y (苏昱), Ge C (葛成), Huang JH (黄菁华), Li HX (李辉信), Hu F (胡锋) (2009) Herbivory of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affects rice plant growth and belowground 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fractions.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

学报), accepted.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Vesterg?rd M, Bj?rnlund L, Christensen S (2004) Aphid effects on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and microfauna depend more on barley growth phase than on soil fertilization. Oecologia, 141, 84–93.

Wang SJ (王邵军), Cai QJ (蔡秋锦), Ruan HH (阮宏华) (2007)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response to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northern Fujian.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 15, 356–36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SJ (王邵军), Ruan HH (阮宏华) (2008) Feedback mechanisms of soil biota to aboveground biolog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Biodiversity Science(生物多样性), 16, 407–41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rdle DA (2006) The influence of biotic interactions on soil biodiversity. Ecology Letters, 9, 870–886.

Wardle DA, Williamson WM, Yeates GW, Bonner KI (2005) Trickle-down effects of aboveground trophic cascades on the soil food web. Oikos, 111, 348–358.

Wardle DA, Yeates GW, Williamson WM, Bonner KI, Barker GM (2004) Linking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communities: the indirect influence of aphid species identity and diversity on a three trophic level soil food web. Oikos, 107, 283–294.

Wu JH (吴纪华), Song CY (宋慈玉), Chen JK (陈家宽) (2007) Effect of microbivorous nematodes on plant growth and soil nutrient cycling: a review.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 15, 124–13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eates GW, Bongers T, de Goede RGM, Freckman DW, Georgieva S (1993) Feeding habits in soil nematode families and genera—an outline for soil ecologists. Journal of Nematology, 25, 315–331.

(责任编委: 傅声雷责任编辑: 闫文杰、周玉荣)

水稻品种(系)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品种(系)对比试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2-05-10T11:35:53.53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刘传琴辛学敏段晓明郜海涛[导读] 由结果与分析中可知,由于2011年特殊的气象条件,所有的品种都未发现稻瘟病、并且都能够正常的成熟。 刘传琴辛学敏段晓明郜海涛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管理局科研所 156300 摘要本文对水稻品种(系)对比试验总结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品种比较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空育131、龙粳26、龙粳25、龙粳31、龙粳29、龙粳20、龙交04-908、龙交06-2110、龙交04-2717、龙交09-1116、龙交06-192、龙稻一号、三江一号。 1.2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鸭绿河农场科技园区地处第三管理区157号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旱改水第七年,土壤有机质含量5.4%、pH值5.86、碱解氮210.91mg/㎏、速效磷20.2mg/㎏、速效钾163.15mg/㎏、速效硅133.76mg/㎏。 1.3试验设计 以当地主栽品种空育131为对照,4月21日播种,5月20日插秧,每一处理7行,行长40米,不设重复,插秧规格为9*3寸,每穴3-5株。施肥量:亩施肥总量31kg/亩,其中尿素10kg,二铵9kg,钾肥12kg;硅肥5kg/亩。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调节肥:穗肥=3:3:1:3的比例施入;磷酸二铵在基肥时全部施入;钾肥按照基肥:穗肥=6:4施入。其它管理同常规。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表1 不同品种、品系的生育期 品种播种期出苗期插秧期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 龙粳26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2日7月26日7月27日 龙交04-908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4日7月26日7月27日 龙粳31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8日7月21日7月26日 龙交06-2110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4日7月27日7月30日 龙交04-2717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0日7月22日7月26日 龙交09-1116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8日7月21日7月23日 龙粳25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20日7月23日7月26日 龙稻一号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19日7月24日7月26日 空育131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20日7月23日7月26日 三江一号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9日7月21日7月23日 龙交06-192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4日7月29日8月2日 龙粳29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18日7月24日7月26日 龙粳20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5日7月18日7月21日由表1可知,在相同播期、插秧期条件下,各品种(品系)的始穗期、抽穗期和齐穗期虽都存在一定差异,但除了龙交06-192是12片叶品种外,其余的品种与对照品种空育131都能正常成熟。 2.2抗性比较 表2 不同品种(品系)抗性比较 品种株高(cm)倒伏程度(﹪)叶瘟(级)穗颈瘟(级) 龙粳26110.3000 龙交04-9081042000 龙粳3193.6000 龙交06-2110103.61000 龙交04-271798000 龙交09-111689000 龙粳2588.6000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一、项目来源 玉米是XX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XX区连续九年对高产玉米生产的加大扶持投入和连续六年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以及四年的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综示区项目实施,我区玉米生产得到了突破性发展,玉米生产已发展成为XX区粮食生产的主导作物,面积产量数据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201X年玉米种植面积3 7.8538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3 8.29%,总产2 1.69万吨,占粮食总产的4 5.57%,平均单产573kg。 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区的粮食安全,影响农民增收,最终影响XX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建设方案》的通知【云农字53号】文件精神,以及201X年9月29日《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会议要求,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将增加党委政府对玉米生产的重视力度,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对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X年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建设项目,旨在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提高XX区玉米种

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二、任务目标 综示区样板建设 完成1000亩综示区玉米集成技术推广,产量较对照增100kg亩。成本降低100元。带动万亩玉米生产较对照增50kg亩。201X年综示区样板 1000亩,百亩核心区100亩,带动区10000亩。百亩核心区产量指标750kg亩以上,千亩区产量指标700kg亩以上,万亩带动区600kg 亩以上。 承担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示范、展示、推广,对创新、集成的玉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筛选出1-2个新品种提供 下年示范。 对本区域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负责本区域的玉米产业需求和信息采集,调研玉米产业动态信息和突发性生产问题。完成临时性应急任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 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方案,提供给当地主 管部门,及时宣传到农户。 三、实施结果 项目布局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 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乡镇级玉米 间套种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

褐飞虱与白背飞虱的区别

稻田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差异及防治策略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均属同翅目飞虱科,均为迁飞性害虫。在稻田中常混合发生,我国对两种飞虱的监测调查方法相同,防治工作中所选择的药剂种类、施药技术大致相当,习惯上统称为稻飞虱。然而,褐飞虱与白背飞虱是两种不同种的昆虫。两者在为害特点、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以及抗性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正确分清两种生物的差异性,对防治药剂的适当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在为害特点上的差别: 白背飞虱,学名Sogota furcifera Horvath。以成虫和若虫群栖稻株叶鞘下部刺吸汁液,造成稻叶叶尖褪绿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穗期受害还可造成抽穗困难,枯孕穗或穗变褐色;秕谷多等为害状。 褐飞虱,学名Brown rice planthopper。以成虫和若虫群集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并产卵于叶鞘组织中,致叶鞘受损出现黄褐色伤痕。轻者,水稻下部叶片枯黄,影响千粒重;重者,生长受阻,叶黄株矮,茎上褐色卵条痕累累,甚至死苗,毁秆倒状,形成枯孕穗或半枯穗损失很大。 白背飞虱相对褐飞虱来说为害位臵相对较高。即白背飞虱喜欢在叶鞘下部为害,而褐飞虱在稻株茎基部为害。 二、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在发生规律上的差别: 白背飞虱初次虫源由南方热带稻区随气流逐代逐区迁入,其迁入时间一般早于褐飞虱,一年发生4~1l代不等。成虫具趋光性,趋嫩性,生长嫩绿稻田,易诱成虫产卵为害。一般初夏多雨,盛夏干旱的年份,易导致大发生。在水稻各个生育期,成、若虫均能取食,但以分蘖盛期、孕穗、抽穗期最为适宜,此时增殖快,受害重。 褐飞虱在我国广大稻区的初次虫源均随春夏、暖湿气流,由南到北逐代逐区迁入。长翅型成虫具趋光性,闷热夜晚扑灯更多;成、若虫一般栖息于阴湿的稻丛下部;成虫喜产卵在抽穗扬花期的水稻上,产卵期长,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 白背飞虱相对褐飞虱来说发生时间要早。白背飞虱在分蘖盛期、孕穗、抽穗期发生较严重,而褐飞虱在抽穗扬花期发生较严重。 三、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在适宜温度上的差别: 白背稻虱相对褐飞虱的温度适宜范围较大,在30℃高温或15℃低温下都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对湿度要求较高,以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褐飞虱喜温暖高湿的气候条件,在相对湿度80%以上,气温20—30℃时,生长发育良好,尤其以26—28℃最为适宜。温度过高、过低及湿度过低,不利于生长发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并制定本办法。 1.2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鉴定和筛选适宜不同玉米生态区种植的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玉米新品种。 1.3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是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和区域布局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管理体系 2.1 根据农业部授权,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导下,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实施。 2.2 各省级种子管理站有义务协助全国农技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组织管理。 2.3 根据我国玉米生态区划和生产实际,设置若干试验组别,分别委托主持单位组织实施。试验管理实行主持人负责制。各组主持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年以上从事省级玉米区域试验组织管理经验,热爱本工作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组织能力,办事公道,能胜任本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章主持单位和承试单位的职责 3.1 主持单位的职责,一是根据本管理办法组织本组的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并贯彻全国农技中心的试验指导意见;二是协助全国农技中心或根据其委托组织召开区试年会及试验考察;三是按时完成试验总结并对参试品种(组合)提出具体评价意见,以便

区试年会审核;四是制定本区的试验实施方案,提供给区试年会修改和确定;五是负责处理试验有关的日常工作。 3.2 承试单位的职责,一是严格执行试验实施方案;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试验田,田间管理要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并确保试验数据准确可靠;三是对参试品种作出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并按时完成年度试验报告;四是对试验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章试验设置 4.1 根据玉米生态区的分布和生产实际,在全国玉米生态区设置若干个组别的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相应配套的区试预备试验(引种试验)、生产试验、生产示范和品种展示,试验组别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4.2 试验采用滚动式,预备试验1年,区域试验2-3年,生产试验1一2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交叉安排。 4.3 预备试验参试品种一般以50个左右为宜;区域试验每组一般8一12个品种(不含对照);生产试验需根据区域试验结果确定,一般不超过5个(不含对照)。参试品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增减。 4.4 预备试验全国安排30个左右试点,区域试验每组安排10个以上试点,生产试验每品种安排2个以上省、每省3个以上试点。 4.5 预备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小区面积12或15平方米,一般不设重复,对照依据区域试验的相应组别确定;区域试验小区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各组设统一对照(CK1)和辅助对照(CK2)各1个;生产试验采用对比排列,一般不设重复,以当地主栽品种作为对照,密度根据品种特点和生产实际确定,每品种每试点面积不得少于0.5亩,田间管理略高于大田生产水平,施肥水平与大田生产相当。 4.6 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由主持单位通知育种单位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要求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 4.7 对完成试验程序并推荐国家审定的品种,安排国家玉米品种生产示范。

褐飞虱的喂养方法

材料和方法 昆虫。褐飞虱,是1997年秋天在中国浙江阜阳县收集的。这些虫子在26到30摄氏度和百分之八十的相对湿度在与12到14小时的光周期环境下在易受感染的多种NT1型的水稻中培育八代。现在的研究将以出生一天的第九代褐飞虱若虫为对象。 喂养。为了设计出最好的人工稻飞虱喂养饲料,我们通过表格正交阵列进行了252次饲料设计实验,最终确定了40种营养物质是所必须的。结果显示一些营养成分包括蔗糖、大部分氨基酸和一些维他命的代谢平衡是在成长中的稻飞虱所必须的。在MMD-1的营养物质平衡方面做了些改变之后,我们得到了适合抚养中稻飞虱的化学饲料D-97(表一)。. 在准备这个饲料是,所有的氨基酸、维他命(除了抗坏血酸外)和微量金属元素(除了FeCl3.6H2O除外)配成2×、10×和100×的储藏溶液,如果一次没用完就起独立的储藏在负二十度冰箱里。娶一个烧杯加入氨基酸、蔗糖 磷酸二氢钾、六水合氯化镁和六水合氯化铁将混合物搅拌直到所有成分都完全溶解。之后维他命和微量金属离子储存液和抗坏血酸溶液(用前分别配成10×的储藏液)加进去。然后用百分之四的氢氧化钾将PH调到6.8,再用蒸馏水将饲料稀释到所要的浓度。最后用0.45微米细菌过滤器将溶液过滤灭菌再储藏到负二十度冰箱里以备用。 这种确定的化学饲料MMD-1和易受感染的水稻TN1作为控制元件。 饲养程序。长15.0厘米直径2.5厘米的玻璃圆筒将作为人工饲养褐飞虱的器皿。人工饲料放在封在喂养室末端的一个开口的两层拉伸的封口膜(大概是原来面积的四倍)之间并每两天更换1次。喂养室的另外一个开口在将测试的昆虫放进去后用尼龙网布封起来。喂养室用一片湿的黑色棉布包裹起来,但是有人工饲料的一边要暴露在光下。昆虫能通过刺穿内层的封口膜的饲料小囊而感觉到饲料的存在。二十五只出生一天的若虫被放进每个喂养室中,并做四个相同的重复。没两天记一次死亡率直到第一只成虫出现。新出现的成虫(在二十四小时内新出现的)每天统计一次并在精确度0.01毫克的天平上对每个个体进行称量。 褐飞虱被培养在不包含稻株的人工饲料中。出现后的成虫在被转移到产卵室(一只雌虫和一只雄虫被放到每个产卵室)之前用人工饲料喂养在喂养室三天来测量雌性的繁殖能力。产卵室的直径和喂养室一样,但是它只有3.0厘米长。产卵室的一个开口用人工饲料小囊封住另外一个开口用包含有由Koyama准备的昆虫能感觉得到人工饲料的存在并将卵产在其中的产卵媒介(百分之五的蔗糖、0.004摩尔每升的水杨酸、PH6.5)的小囊封住。没两天从媒介中移走所产的卵并将卵在蒸馏水中存放六天之后在潮湿的滤纸上孵化。

水稻参考资料的生物学特性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 2.1水稻品种生育期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水稻品种生育期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

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地虫源的大量迁入、气候条件适宜、水稻成熟期推迟、褐飞虱抗药性增强、施药技术不到位造成的。针对这些原因,防治上应采取“主动出击,积极预防”、“压前控后”的对策。 关键词褐飞虱;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褐飞虱是一种迁飞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水稻害虫,2005~2007年在浙江省新沂市连续3年水稻穗期大发生,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其中8月中旬至9月中旬,迁入峰次多,迁降虫量大,田间虫卵量高,虫口增殖速度快,滞留危害时间长,为害严重。部分防治不力田块9月下旬出现“冒穿”、“倒伏”。 1 褐飞虱大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外地虫源的大量迁入是导致褐飞虱大发生的直接原因褐飞虱初始虫源均由南方(主要是南岭地带及其以南)随暖湿气流长距离迁飞而来。近3年水稻中后期褐飞虱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特别是水稻后期褐飞虱随频繁过境本地的暖湿气流迁入,迁入虫量“落地成灾”,导致3、4代褐飞虱大发生。2007年8月中旬出现成虫迁入高峰,迁入虫口繁殖迅速,3代大发生;3代繁殖及后期不断大量补充迁入的虫源,9月中旬再次出现虫口高峰,4代大发生。 1.2 气候条件适宜,利于生长繁殖褐飞虱生长发育适温为20~30℃,最适温度26~28℃,适宜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近3年夏季温度适宜,雨水偏多,秋季气温偏高,利于褐飞虱滞留繁育和前期基数的积累,使得田间虫、卵量高,危害持续时间长。2007年初伏、中伏气温偏低,对褐飞虱的发生繁殖极为有利,造成褐飞虱短翅成虫出现早、比例高,有效卵量多,卵孵率高,初孵若虫成活率高。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气温持续偏高,这种“晚秋不凉”天气,为六(3)、七(4)代褐飞虱繁殖、滞留创造了有利条件,危害时间延长,褐飞虱在田间持续为害至收割期。 1.3 水稻成熟期推迟,寄主环境适宜随着水稻高产、迟熟粳稻品种的种植,部分稻田施肥量偏大,特别是氮肥施用过迟、过多等,导致水稻田间小气候湿度大,植株嫩绿,稻株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为褐飞虱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同时刺激褐飞虱短翅成虫的形成,为种群大量增殖打下基础。成熟期推迟,水稻常年收割期在九月底10月初,而近年收割期推迟到10月20日后,推迟15 d左右。丰富的食料及良好的产卵场所,为褐飞虱繁殖、滞留为害创造了有利条件。常年褐飞虱在新沂市发生2、3、4代3个世代,六(3)代为主害代,七(4)代不发生或危害轻,但近3年秋季气温偏高,水稻生育期推迟,七(4)代滞留危害,主害世代数增加,七(4)代滞留成主害代。 1.4 田间药次数过多,褐飞虱抗药性增强长期单一依赖使用化学农药是导致本地褐飞虱大发生原因之一。近几年由于水稻稻纵卷叶螟等病虫重发生,水稻

100个玉米品种抗性鉴定试验总结

玉米品种对灰斑病的抗病性鉴定 巍山县植保植检站蹇永祥余国俊 摘要:本试验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玉米灰斑病在不同玉米品种上发病情况,通过病情指数、严重度鉴定出品种的抗性。经过三年对100个玉米品种的多次试验,得出了多个较抗病生理性状好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玉米品种;灰斑病;抗病性;鉴定;严重度 玉米在全世界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作物。它也是我省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200-15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28%,占大春粮食面积的30-37%,占全省粮食面积总产的28%,我县种植玉米达10万亩,占全县粮食面积总产的50%左右。但由于多年来品种、结构未从根本上进行调整和高氮肥栽培以及后期缺乏精细管理,我省的玉米灰斑病、大、小斑病为主的叶斑病在近年来发生面积逐渐扩大,特别是灰斑病发生极其严重。为保证玉米种植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高玉米品质、产量,尽量挽回因玉米灰斑病造成的损失,我县对100个玉米品种开展了为期三年抗性鉴定试验。最终得出结果,并把抗、中抗、高抗且生理性状较好的优良品种推广于实际生产。 1、试验时间及地点 本试验于2007年至2009年的4—10月开展。地点选在永建镇永利村委会唐家明田中,海拔1900米,属坡地,中等肥力,粘性土壤,

浇水方便,前作为小麦、玉米,4月底翻地,深20cm,塘施底肥复合肥20kg/亩,5月中旬下种,5月底出苗,10月初采收。 2、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材料为大理州植保站提供的84个品种及本县选择的16个品种(见表二),试验设100个处理,一次重复,共100个小区,按当地常规种植,每小区宽1.5m,长4m,16塘点播,密度为3600株/亩,简单随机排列。 玉米腊熟期(9月初)调查,每小区定点、定株(5株)、定叶(穗位叶上3叶下2叶,共6叶),调查病情指数、严重度,见表二。并根据平均严重度鉴定出各个玉米品种的抗病性。 3、试验对象及分级标准 3、1灰斑病及病原 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and Daniels)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本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这些褐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病斑后期在叶片两面(尤其在背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重病时叶片大部变黄枯焦,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百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3、2玉米灰斑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试行) 一、试验概况 1、试验田基本情况 (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 (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3、本田 (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x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 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5)齐穗期:8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水稻参考文献

[11]钱前,曾大力,何平,等.水稻籼粳交DH 群体苗期的耐冷性 QTLs 分析[J].科学通报,1999,44( 22) : 2402 ~ 2408. [12]陈大洲,钟平安,肖叶青,等.利用SSR 标记定位东乡野生稻 苗期耐冷性基因[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24( 6) : 753 ~ 757. [13]詹庆才,曾曙珍,熊伏星,等.水稻苗期耐冷性QTLs 的分子定位 [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29( 1) : 7 ~11. [14]Teng S,Zeng D L,Qian Q,et al. QTL analysis of rice low temperature germinability[J]. Chinese Science Bulietin,2001,46( 21) : 1800 ~ 1803. [15]Saito K,Miura K,Nagano K. Chromosomal lo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cool tolerance at the booting stage in rice variety Norin - PL8[J]. Breeding Science,1995,45: 337 ~ 340. [16]Ye C R,Kato A,Saito K,et al. QTL analysis of cold tolerance at the booting stage in Yunnan rice variety Chongtui[J].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2001,15( 1) : 13 ~ 16. [25]Jeong E G.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related to cold tolerance in rice[D]. K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2001. [17]乔永利,韩龙植,安永平,等.水稻芽期耐冷性QTL 的分子定 位[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 2) : 217 ~ 221. [27]韩龙植,张媛媛,乔永利,等.水稻低温发芽势的遗传及数量 性状基因座分析[J].遗传学报,2006,33( 11) : 998 ~ 1006. [28]韩龙植,乔永利,曹桂兰,等.水稻生长早期耐冷性QTL 分析 [J].中国水稻科学,2005,19( 2) : 122 ~ 126. [29]韩龙植,乔永利,张媛媛,等.水稻孕穗期耐冷性QTLs 分析 [J].作物学报,2005,31( 5) : 653 ~ 657. [30]姜旋,李辰昱,毛婷.水稻低温发芽性QTL 的分子标记定位 [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 3) : 216 ~ 220. [31]Miura K,Lin S Y,Yano M,et al.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controlling low - temperature germinability in rice( Oryza sativa L.) [J]. Breed Sci,2001,51: 293 ~ 299. [32]Yokio. Introduction of the cDNA for Aarbidopsis glycerol - 3 -phosphate acyltansferase ( GPAT) confers unsaturation of fatty acids and chilling tolerance of photosynthesis of rice[J]. Molbreeding,1998,4( 3) : 269 ~ 275. [33]R Chandlra Babu,Zhang J X. HVA1,a LEA gene from barley confers dehydration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rice ( Oryza sativa L. ) via cell membrane protection[J]. Plant Sci,2004,166: 855 ~862. [34]张妍,王瑛,梁玉玲,等.转LEA3 基因水稻的抗性分析[J].河 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 5) : 33 ~ 36. [35]陈能刚,余显权,赵德刚,等.转枷基因水稻植株耐冷性研究 册[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 2) : 255 ~ 258.__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1. 试验目的:选择2—10个玉米品种在同一块地种植,在栽培管理上统一管理,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水肥条件下,能够最高产、高效的玉米品种。 2. 参试品种:现有的品种由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 3. 试验设计:这9个品种随机排列在大田播种,排列为从西往东一号品种排到: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每一个品种播种面积不小于3亩。 4.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 4.1 试验地点:奇台县坎尔孜乡东坎尔孜村,试验农户:艾斯卡尔。 4.2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经土壤化验结果该地块土壤中碱解氮100克/公斤,有效磷10.6,速效钾309,有机质26.1。 4.3 试验主持人:高亚汗、试验技术指导人:依明江。 5. 田间管理:验地试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4月18日机械铺摸播种,播行50—40厘米,采取宽窄行,株距22厘米。从西往东排列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亩播量3公斤。5月4日出苗,5月14~15日间定苗,5月9日和19日进行两次中耕,5

月4日喷施除草剂天仙配亩用量50克,因玉米对除草剂有敏感性打完此药后在玉米田里有了多多少少的影响,对新玉45号特别敏感,玉米损害率达到30%左右。6月10日进行机械施肥,化肥用量硫酸钾3公斤,二铵13公斤三料10公斤。6月20日灌头水,全生育期灌7次水,6月25日玉米长到小喇叭口期时,为防治玉米螟的危害,用呋喃丹投入。7月10日为防治野蛮的危害结合灌水灌水口放入锐劲特,亩用量为200克。9月10 成熟,9月15日收获。 6. 调查及结果:试验地出苗后每三天观察一次进行记载,每个处理中去三个点,定点调查,点上调查记载。 5.1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各生育期调查。

褐飞虱

中文名称:褐飞虱 英文名称:Brown rice planthopper 中文别名:褐稻虱,俗称蛔虫、软壳蛔、蚰虫、蠓虫 拉丁学名:Nilaparvata lugens(Stal) 分布区域:1、终年繁殖区:北纬19℃以南的海南省南部。 2、少量越冬区:北纬19-25℃之间,又以北纬12℃左右以南为常年稳定越冬区。 3、不能越冬区:北纬25℃以北的广大稻区。 形态特征: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长翅型体长4—5毫米,黄褐、黑褐色,有油状光泽,颜面部有3条凸起的纵脊,中脊不间断,雌虫腹部较长, 末端呈圆锥形,雄虫腹部较短而瘦,末端近似喇叭筒状。短翅型成虫翅短,余均似长翅型。卵产于稻株叶鞘组织中,卵帽外露,2~3粒至20粒为一卵块;卵块中卵粒前端单行排列,后端挤成双行,卵粒细长,微弯曲,若虫有5个龄期,形均似成虫。l龄灰白色,2龄淡黄褐色,无翅芽,后胸后缘平直,腹背面中央均有一淡色粗“T”形斑纹;3龄体褐至黑褐色,翅芽显现,第3节背上各出现一对白色蜡粉的三角形斑纹,似2条白色横线。4—5龄时体斑纹均似3龄,但体形增大,斑纹更明显,与短翅型成虫的区别是短翅型左右翅靠近,翅端圆,翅斑明显,腹背无白色横条纹。 为害作物:水稻 为害症状:成虫和若虫群集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并产卵于叶鞘组织中,致叶鞘受损出现黄褐色伤痕。轻者,水稻下部叶片枯黄,影响千粒重;重者,生长受阻,叶黄株矮,茎上褐色卵条痕累累,甚至死苗,毁秆倒状,形成枯孕穗或半枯穗量损失很大。 分类属性:同翅目飞虱科 发病特点:褐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自北而南递增。越冬北界随各年冬季气温高低而摆动于北纬21—25℃间,常年在北纬25℃以北的稻区不能越冬,因此我国广大稻区的初次虫源均随春夏、暖湿气流,由南目剑匕逐代逐区迁入。长翅型成虫具趋光性,闷热夜晚扑灯更多;成、若虫一般栖息于阴湿的稻丛下部;成虫喜产卵在抽穗扬花期的水稻上,产卵期长,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卵,多产子叶鞘中央肥厚部分,少数产在稻茎、穗颈和叶片基部中脉内,每头雌虫一般产卵300—700粒,短翅型成虫产卵量比长翅型多。 褐飞虱喜温暖高湿的气候条件,在相对湿度80%以上,气温20—30℃时,生长发育良好,尤其以26—28℃最为适宜,温度过高、过低及湿度过低,不利于生长发育,尤以高温干旱影响更大,故夏秋多雨,盛夏不热,晚秋暖和,则有利于褐飞虱的发生为害。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实施方案【模板】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实施方案 1 试验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客观、科学、公正地鉴定参试新品种的丰产性、生育期、综合抗性及遗传稳产性、适应性,为筛选我区不同生态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加快我区玉米新品种的试验、审(认)定和推广步伐。 2 试验组别及单位分工 2.1 试验组别 根据我区玉米生态区分布和生产实际,品种比较试验设置7个熟期组(如下表)。 熟期组对照品种 种植密度 (株/亩) 生育期指标(比对照≤天) 超早熟组九玉201 5000 3 极早熟组九玉5 5000 3 早熟组区丰垦008 4500 3 中早熟组九玉1034 4500 3 中熟组区金山33 4500 3 中晚熟组丰田6 4500 3 晚熟组郑单958 4500 3 2.2 主管部门 负责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执行情况检查、试验结果汇总等。 单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品种管理科负责人:XXX 地址:XX市呼伦北路74号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n:chenchunmei0224@https://www.doczj.com/doc/8410719667.html, 2.3 试验主持单位及负责人 承担品质分析样品穗的套袋、样品邮寄任务,完成试验汇总报告,指导、检查试点。 超早熟、极早熟、早熟组:XX公司,祁春阳,qcy9898@https://www.doczj.com/doc/8410719667.html, 中早熟、中熟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邮寄所,冯勇,fy6250@https://www.doczj.com/doc/8410719667.html,

中晚熟、晚熟组:XX公司,郭志明,tlgzm@https://www.doczj.com/doc/8410719667.html, 2.4 承试单位 承担相应试验任务,完成试验总结报告等。 2.5 种子接收与编码单位 负责试验种子的接收、分装、编密、邮寄等。 3 参试品种和供种单位(见附表) 4 试验设计与要求 4.1 试验种子要求 4.1.1 供种量 每品种供种3公斤。 对照种由指定单位统一提供,每个对照品种40公斤。 4.1.2 种子接收单位及负责人 单位名称: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负责人:XXX 地址:XX市XX区昭君路22号邮编:010031 联系电话:********、******** 传真:******** 4.1.3 供种时间供种单位必须在4月1日~4月10日前将种子寄达指定的种子接收单位,逾期按自动放弃处理。 4.1.4供种要求 ⑴采用邮政特快、宅急送、快递等方式直接送到指定的种子接收单位,一些需种子接收单位自取的其它方式(如汽车托运、一些限区快递公司)不予受理。 ⑵各供种单位提供的种子必须达到国标GB4404.1一级,保证参试种子的纯度、净度和发芽率,大粒种子要适当增加供种量。不得提供包衣种子。 ⑶包装要扎实,每份种子要有品种标签,注明参试组别和联系方式。包装外要标明品种名称和参试组别。 ⑷无法提供种子的供种单位要提前告知种子接收单位,说明原因和不参试品种 ⑸如因供种量不足、供种时间超期、种子质量不合格、种子包衣、未标品种名称和组别等原因,造成不能正常参加试验或影响试验结果的,由供种单位自负。 4.1.5 密码编号所有参试品种实行密码编号制,同组试验密码分多套。密码编号由编码单

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发表时间:2009-09-29T10:49:07.420Z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杜河本[导读] 为促进我场畜牧业发展的需求,2005年我场引进青贮玉米品种6个前言:为促进我场畜牧业发展的需求,2005年我场引进青贮玉米品种6个,通过试验从中选出适合我场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玉米饲料品种,应用于生产并为我场的农业结构调整开辟广阔空间。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实验设在我场第六作业区156号地东侧,土壤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3.0%,前茬种植圆葱作物,肥力中等,地势平坦。 供试品种分别是:东农215、龙青1号、阳光1号、龙单23、青101、高油106、垦粘一号品种为对照。 1.2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不设重复,4行区,行长80米,每品种为一区,每区面积214平方米。 1.3栽培管理 5月26日播种,当天完成,采用播种机进行田间作业,平方米株数为4-5株,亩施肥24公斤,尿素7.5公斤、二铵8.5公斤、33%硫酸钾6公斤,喇叭口期追肥一次,人工除草二次,中耕二遍。 1.4气象条件对本年度的影响 今年春季雨水大,整地较晚,播种期推后,出苗后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玉米生长,后期7月下旬降雨较大并有大风天气,致使部分玉米倒伏,但影响不大。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调查 各品种在6月8日出苗,抽雄期在7月23日,对照品种抽雄期晚2天,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 2.2生育性状调查 从果穗产量及果穗比率来看,表现最好的是东农215;其次是龙青1号和高油106. 从产量性状上看,龙青1号产量最高,阳光1号、高油106产量次之。 3.结论 丰产性分析,试验的6个品种均比对照高产,其中龙青1号、阳光1号、高油106、青101品种产量较高,亩产超过5吨,东农215和龙单23产量较低,建议不作为青贮优选品种。 根据田间观测和产量结果认为,参试6个品种叶量比例均大于对照,龙青一好在各品种中产量最高;参试的6个品种在收获时果穗的成熟度均比对照低,对照品种垦粘1号在收获时果穗达到蜡熟末期,其它6个品种都在乳熟中期或乳熟初期;垦粘1号在我场是主栽品种,建议龙青1号、高油106和阳光1号可在我场搭配种植。 (作者单位: 156334黑龙江省佳木斯建三江分局鸭绿河农场)

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摘要】我国水稻不仅种植面积大,而且产量高。占世界水稻总播种面积的22.8%,占全国粮食作物面积的29.1%,超过小麦居首位。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关键词】水稻;生物学特征;应用 1.水稻的生长与发育 水稻的生长是指一定时期的数量增加,如植株高度、分叶发生、颖花分化等量的不断增加,具有连续性,直至生命周期或生育阶段的完成。水稻的发育是指在生长到一定量的基础上,生育进程发生质的转化,如幼苗阶段、分蕖阶段、穗形成阶段等,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直至完成量的增长和繁殖下一代。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进程。只有在一定生长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发育;发育的同时,也在进行量的增长。总之,生长的连续性和发育的阶段性,两者是互为因果,是不可分割的动态进程。 1.1水稻的生长 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蕖期。在生产上移栽稻又分为秧田期和苗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般为25-50天,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 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打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1.2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既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是指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95-125天),中稻(35-155天),连作晚稻(120-140天),一季晚稻(150-175天),还可把早、中、晚熟稻的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是指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表现出随播种季的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1.3水稻品种的“三性” “一性”是指水稻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很短,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