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中考化学气体的制取专题复习

2016年中考化学气体的制取专题复习

2016年中考化学气体的制取专题复习
2016年中考化学气体的制取专题复习

《气体的制取、净化与干燥》专题复习

一、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主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时是否需要加热等因素。

二、气体的检验

1.H2

(1)将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点燃,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观察到有水雾出现,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2)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的Cu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并将产物导入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2.CO

(1)将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点燃,气体能燃烧,火焰呈蓝色,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没有水雾出现,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的Cu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并将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点燃,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观察有水雾出现,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CO2

将待检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待检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H2O(气体)

将气体通过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变蓝

化学方程式:CuSO4+5H2O===CuSO4·5H2O。

7.HCl(气体)

通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8.NH3

(1)将气体通过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2)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三、气体的净化

四、气体的干燥

五、尾气的吸收及处理

1.溶液吸收:如CO2、SO2、HCl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极易溶气体要防止倒吸)。

2.点燃处理:如CO、CH4、H2S等可燃性气体可在装置后接一个尖嘴导管,将其点燃。3.气球收集:如有毒的CO、H2S、Cl2等可在导管末端接上一个气球收集。

4.防倒吸装置:如易溶的气体可收集到倒立的漏斗中。

六、装置的选取与连接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往往与气体的干燥与净化综合在一起。气体综合实验的装置选择及连接顺序为:

1、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的验证,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图示装置中有明显错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取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石灰石和盐酸通过装置B 、F 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 中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下图装置适当组合可用于O 2、H 2、CO 2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1)仪器①的名称是 ,若A 装置内药品为Zn 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 (2)B 装置正放桌面,用于收集A 生成的O 2,则a 接 (选填“b ”或“c ”);若B 装满水,用于收集A 生成的H 2, 则a 接 (选填“b ”或“c ”)。

(3)如果要制取和收集干燥的CO 2,需要在A 装置之后连接两个B 装置,则在前一个B 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 (选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改用右图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进(填“a ”或“b ”)。

(3)小明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变浑浊。为探究其原因,进行了如下过程:

【作出猜想】 A.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 B.气体中有挥发出来的HCl 气体。 【实验探究】

①取少量石灰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溶液变红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 ,你认为排除猜想A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②小明想探究所得气体中是否有挥发出来的HCl 气体,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

【查阅资料】

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Na 2CO 3 + CO 2 + H 2O = 2NaHCO 3

【拓展延伸】

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得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

发生装置

的名称: 。(2)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3)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 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 装置的 口(填“①”或“②”)通入。 (4)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可选用C 或E 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

5、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 的名称为 。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

组合是 。

(3)若用G 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进。(选“b”或“c”)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

其主要优点是 。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查阅资料:CO2+Zn CO+ZnO;FeCl3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B的作用是,

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2)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3)从安全考虑,本实验应在装置和之间添加装置E防止倒吸.(填字母编号)(4)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的还原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强”或“减弱”).

7、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长颈漏斗中应加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装置还可以制取气体,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角度说明制取该气体的理由是。

(2)C装置的收集方法为。

(3)经查资料可知,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来制取NH3,若用A装置做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如何改动。最好用装置来收集NH3,理由是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空气的组成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空气的组成 一、空气的组成、性质 空气成 分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 数 78% 21% 0.94% 0.03% 0.03% 特点相对固定成分 混合物:,各种组成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没有经化学合成而组成)纯净物: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别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氧气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 水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化 工生 产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 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 能发出不同颜色的 光 用作保护气,用于霓虹灯的电光源 1.原理: 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本质:产生压强差(集气瓶中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2.装置:(如图)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弹簧夹 药品:红磷、水

3.实验步骤 (1)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2)连接装置;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5)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内; (6)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 粒),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 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成功关键: (1)红磷要过量;含磷燃烧弹燃烧放出白烟 (2)装置必须密封; (3)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练习反馈 【例1】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例2】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 ms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C.氮气 D.稀有气体 【例3】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 空气”是指()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全册化学方程式大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 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 验):4P + 5O2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 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Hg+ O2 ↑ 14. 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2KMnO4K2MnO4 + MnO2 + O2↑ 15.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 分解反应: 2H2O2MnO22H2O+ O2 ↑(实验 室制氧气原理2) 16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2KClO3 MnO22KCl+3O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7.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8.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9.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2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21.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22.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Cu + H2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24.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 2CO 25.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 高温2Cu + CO2↑ 26. 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7.煤炉的底层:C + O2点燃 CO2 28.煤炉的中层:CO2 + C高温2CO 29.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 2CO + O2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30.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1.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32.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3.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 + CO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化学方程式汇总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2 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 (2) CaCO 3 + 2HCl ===CaCl 2 + CO 2↑ + H 2O (3) CO 2 + Ca(OH)2 ===CaCO 3↓+ H 2 (4)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⑴ S + O 2 SO 2 ⑵ 4 P + 5 O 2 2 P 2O 5 ⑶ C + O 2 CO 2 ⑷ 3 Fe + 2 O 2 Fe 3O 4 ⑸ 2 H 2O 2 O 2↑ + 2 H 2O ⑹ 2 KClO 3 2KCl + 3O 2↑ ⑺ 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⑻ 2 H 2O 2 H 2 ↑+ O 2 ↑ ⑼ 2 H 2 + O 2 2H 2O ⑽ C 2H 5OH + 3 O 2 2 CO 2 + 3 H 2O ⑾ 2 HgO 2 Hg + O 2↑ ⑿ CO 2 + Ca(OH)2 CaCO 3↓+ H 2O MnO 2 △ MnO 2 △ △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⑴ 2 H 2O 2 H 2 ↑+ O 2 ↑ ⑵ 2 HgO 2 Hg + O 2↑ ⑶ 2 H 2 + O 2 2 H 2O ⑷ H 2 + Cl 2 2 HCl ⑸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⑴2 H 2O 2 H 2 ↑+ O 2 ↑ ⑵S + O 2 SO 2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⑴ 2 Mg + O 2 2 MgO ⑵ Fe + CuSO 4 FeSO 4 + Cu ⑶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 ⑷ 2 NaOH + CuSO 4 Na 2SO 4 + Cu(OH)2↓ ⑸ CaCO 3 CaO + CO 2↑ ⑹ H 2 + CuO Cu + H 2O ⑺ Fe 2O 3 + 3 H 2 2 Fe + 3 H 2 O ⑻ Fe 2O 3 + 3CO 2Fe + 3CO 2 ⑼C 2H 4 + 3 O 2 2 H 2O + 2 CO 2 △ △ 高温 高温 高温 △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复习题—化学实验(一)——基础实验

化学实验(一)——基础实验 【难点解析】 1.量筒、托盘天平的用法 (1)正确使用量筒的关键:量筒放平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产生误差的原因一般是视线偏高或偏低(即俯视或仰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a.画出示意图,比较直观地读数,b.借助谐音,简记“俯小”,即俯视则实际质量偏小,反之“仰大”.(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左物右码”放置,读数.假设“左物右码”放颠倒了,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运用的是天平平衡的原理:左=右+游码质量. 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如下图所示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先将止水夹打开,从长颈漏斗处向锥形瓶中加水,待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时,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长颈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几种气体的制备方法比较

想一想 上表中的注意事项的目的是什么? 4.区别几种常见气体 氧气具有氧化性,显著的化学反应是支持可燃物燃烧.而氢气常温下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主要表现出还原性,与此类似的是一氧化碳,但它们的氧化产物不同.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它的水溶液显酸性,它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例题精讲】 例1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氢氧化钠先放在纸上再称量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解析:加热试管时,应将试管夹在试管夹上或固定在铁夹上;烧杯、烧瓶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进行;易吸湿或有腐蚀性的固体应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上称量.因此,选项A、B、C均不正确. 答案:D 例2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需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量筒、托盘天平、试管B.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C.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药匙D.酒精灯、烧杯、量筒、玻璃棒 解析:配制溶液一般需要经过三步:计算、称量、溶解.量取需要浓盐酸时(当溶质为固体时一般采用称取),使用量筒、胶头滴管;溶解时一般需要烧杯和玻璃棒. 答案:B 例3 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试回答: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题型概述】 探究创新类试题是近年来发展的新题型,它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查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题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除需要勇气外,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第四,对探究问题做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题一般并不包括所有的探究要素,但上述要求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真题精讲】 类型一实验方案设计类 例1(2016·江苏宿迁)某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NaOH溶液与CO2气体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若导管a与b连接,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振荡,然后打开导管上的活塞,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O2与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已知Na2CO3+H2O + CO2=2NaHCO3;NaHCO3+NaOH =Na2CO3+ H2O 【提出猜想】Ⅰ.NaOH和Na2CO3;Ⅱ. ;Ⅲ. NaHCO3,Ⅳ. Na2CO3和NaHCO3。 【查阅资料】①Ca(OH)2与Na2CO3、NaHCO3均能反应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CaCl2与Na2CO3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NaHCO3不反应。 ③NaHCO3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设计实验】限选试剂: Ca(OH)2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产生白色沉淀猜想Ⅲ不成立的,振荡

2016年中考化学备考复习推断题教案

C C D C B C “ 推断题 一、题型简介 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 二、方法指导 解答推断题的总体原则:典型突破,综合分析,检验把关,验证答案。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 题型之一框图型推断 框图型推断题中,整个框图会分成两支或多支,但是彼此有联系,可根据图中已知条件,分 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最后的结论。 例1A~D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均为黑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物质A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由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且A与B可以相互转化,可知A、B 为CO、CO 2 ,、均为黑色粉末,且A、可以得到B和D,可知A为CO,为CO 2 ,为Fe 3 O 4 ,D 为Fe,据此便可解答。 练习 1.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 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 2 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 2 与Na 2 CO 3 反应生成 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2.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初三中考化学方程式最全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1.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点燃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 3.铜在氧气中受热:2Cu+O2====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 ====2Al2O3点燃 5.氢气中氧气中燃烧:2H2+O2====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点燃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现象::生成白烟 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 ====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 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点燃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现象:燃烧 点燃 10.汞(水银)在氧气中燃烧:2Hg+O2====2HgO 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点燃 1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 1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 ====2CO2+3H2O 几个分解反应: MnO2 14.双氧水催化制氧气:2H2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通电 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2H2↑+O2↑ △ 16.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

【人教版】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全套)题型突破专练汇总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全套)题型突破专练汇总 题型训练(一) 1.用CO 2和NH 3合成尿素[CO(NH 2)2]是固定和利用CO 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NH 3===CO(NH 2)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C .参加反应的CO 2与NH 3的质量比是44∶17 D .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 2的一种有效途径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 2CuO +X +C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 .X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 .加热Cu 2(OH)2CO 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相同 3.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Ⅰ.2Mg +CO 2=====点燃 2MgO +C Ⅱ.H 2+Cl 2=====点燃 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NaClO +2HCl===NaCl +X↑+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 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 .“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 .“84”消毒液中NaClO 属于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化学实验操作指导

中考/备考辅导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化学实验操作指 导 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学习关键是了解物质概念和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问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属性。研究发现,有些孩子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一直不入门,成绩较差。该如何学好化学呢? 首先就是要做好实验! 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手段。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2、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 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同时要积极思考、透过现象来分析本质问题。老实说,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

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 3、记住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必备步骤 不能有丝毫马虎。老师强调,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4、化学考试中实验题是必考的 为此,在平时学习和复习过程中首先要将所学过的实验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网络。中考一般考查基本概念,要弄懂并进行分类,掌握几种重要物质,像氧气、氢气、碳及其化合物、酸、碱、盐的性质及其重要关系。其次要将学过的一些化学实验进行分类总结,如化学仪器的分类、用途及基本操作,还应该掌握基本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15“不”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品尝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腐蚀性药品不能用纸,应用烧杯或表面皿。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人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2020年最新)

2020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 2020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 题型训练(一) 1.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 3.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Ⅰ.2Mg+CO2=====点燃2MgO+C Ⅱ.H2+Cl2=====点燃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 NaClO+2HCl===NaCl+X↑+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清洁剂名称洁厕灵“84” 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84”

2016年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全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及针对练习 一、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知识分类 (一)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可先用浓NaOH 溶液吸收CO 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水 可溶性气体:HCl 、NH 3等 NaOH 固体 CO 2、HCl 、H 20 无水CuSO 4 H 2O 碱石灰 CO 2、HCl 、H 20 灼热的铜网 O 2 NaOH 溶液 CO 2、HCl 灼热的CuO H 2、CO 浓硫酸 H 20 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 2中的少 量CO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 ,CO + CuO △ Cu + CO 2。 2、气体的干燥 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状态决定。 干燥剂 可干燥气体 不可干燥气体 干燥 装置 名称或化学式 酸碱性 状态 浓H 2SO 4 酸性 液态 H 2、N 2、O 2、CO 2、HCl 、CH 4、CO 等 NH 3 A 固体NaOH 生石灰 碱性 固态 H 2、O 2、N 2、CH 4、 CO 、NH 3等 CO 2、SO 2、HCl B 或 C 无水CaCl ※ 中性 固态 除NH 3外所有气体 NH 3 B 或C ⑵常用干燥装置如下: 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要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2016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

2016年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提纲 一、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 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 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 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 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 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7.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8.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9.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0.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其他口诀也可) 31.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 3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 33.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4.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氧气O2。 3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36.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防止熔

初三中考化学方程式汇总

初三中考化学方程式汇总 <重要化学方程式汇总>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CO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CO2):Ca(OH)2 + CO2 =CaCO3↓+ H2O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热:2KClO3 MnO2 2KCl + 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 MnO2 MnO2 过氧化氢:H2O2 ========= H2O + O2↑ 一、与氧气的反应 (1)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CO2 (在氧气中: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2、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2CO 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2CO2 (产生蓝色火焰) 4、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 + O2 SO2 (在空气中:呈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呈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2 2P2O5 (产生浓厚的白烟) 瓶底留少量水或细沙

6、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7、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8、铜在空气中加热;2Cu + O2 2CuO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 9、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2H2O (产生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壁有小水珠。或产生爆鸣声) (2)有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四大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10、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CO2 + 2H2O 11、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2CO2 + 3H2O 二、制取气体 1、实验室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mO4 K2MnO4 + MnO2 + O2↑ 加热氯酸钾(白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KClO3 MnO2 2KCl + 3O2↑(黑色固体与白固体末混合) 2、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CO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3、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上制二氧化碳的方法):CaCO3 CaO + CO2↑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五+物质的分类

专题突破五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和命名是为了便于我们系统地认识物质和研究物质,为掌握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及反应规律打基础的,所以是中考必考的基础知识。考查的热点是判断物质的类别和各类物质的读法和写法等。 一、考点解读 考点1 物质的简单分类 [基本概念] [解题策略] 弄清物质各类别之间的内在关系,主要是以下几种:并列关系(如纯净物与混合物之间就是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如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关系),交叉关系(如硫酸钠既是硫酸盐也是钠盐)。 [典型例题] 例1 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 解析:该题要求能非常清楚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要注意纯净物和混合物是依据物质种类区别即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而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来确定的,即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酸、碱、盐也属于化合物。 答案: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化合物;④单质;⑤氧化物;⑥盐 [新题展示] 1.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 值及主要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单 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物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 4 C 2H 5OH CH 3OH CH 3COOH

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 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 ⑵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_______。 ⑶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可用____________少量多次清除。 解析:这是集物质分类和性质的一道非常现实生活问题的习题,要求理解酸、碱、盐、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来区别它们,并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即酸和碱起中和反应,CaCO3、Mg(OH)2可与酸类物质反应。 答案:⑴①、④、⑤、②③;⑵④或⑤;⑶① 考点2 纯净物与混合物 [解题策略] 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宏观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不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上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不是由一种分子构成。 [典型例题] 例2 石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油状物,经过汽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晶。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 A.混合物B.纯净物C.化合物D.单质 解析:石油经过汽化、冷凝这两种物理变化就可分离出汽油、煤油,说明原物质中就含有这些物质,因此石油是混合物。 答案:A [新题展示] 2.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形成的冰态物,主要分布在海底和陆地冻土带沉积物中。经勘探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存储量巨大,有望成为主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

中考化学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五物质的推断专题集训

专题五物质的推断

类型一未知物质的推断 一、框图型 1. (西宁)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甲、乙为两种化合物且含有相同的元素,丙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推断并回答: (1)乙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甲―→乙+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昆明)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B中只有一种是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黑色粉末, C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D(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若B为红色粉末,C、D由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分解生成,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若A、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B为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则: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黄冈)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写一种物质的类别)________。 4. (遂宁)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常温下是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名叫“干冰”,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H是紫红色金属。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 (2015长沙)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 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写出: (1)B的化学式___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4 长沙)如图A、B、C、D均为初中常见物质。 (1)如果A是一种黑色粉末,D是一种红色固体,C中溶质含两种元素,则C―→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是一种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B、C、D均为可溶的盐,D中含有两种元素,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016年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检测题:流程图

2016中考考点全解:考点十五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木炭与氧气或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炉火着得旺时,发生的也是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供人使用,当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充分燃烧) 2C+O22CO(不充分燃烧) 木炭与氧化铜的实验 实验步骤: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热过程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的气体 实验结论: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1、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是在于它以哪种方式可以容易变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金属容易失去电子是因为其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而非金属不容易失去电子是因为其最外层电子大于4个(当然也不是全部原子适合这一规律,碳就不符合).而碳最外层电子数只有4个,既不容易失去,又不容易得到,所以稳定. 2、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可用来做碳素墨水。 易错考点 (1)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气,,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 (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例题解析 例题1:在下列各种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作电极 B.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 C.活性炭用于某些气体或液体的净化 D.炭黑用于制造油墨、鞋油和颜料 答案:B 解析:【解答】A、石墨用作电极利用的是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九年级必备中考必背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 一、化合反应: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2 、二氧化硫和水反应 3、三氧化硫和水反应 4、氧化钙和水反应 5、氧化钠和水反应 6、碳在高温下和二氧化碳反应 6、碳在空气中燃烧 7、一氧化碳燃烧 8、硫燃烧 9、磷燃烧 10、铁在氧气中燃烧 11、铝在氧气中燃烧 12、镁在空气中燃烧 13、铜在空气中加热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一变多)(一)实验室制氧气 1、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分解 4、碳酸分解 5、氢氧化铜受热分解: 6、石灰石高温分解 7、水通电分解 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1、锌和稀硫酸反应 2、锌和稀盐酸反应 3、铁和稀硫酸反应 4、铁和稀盐酸反应 5、铝和稀硫酸反应 6、铝和稀盐酸反应 7、镁和稀硫酸反应 8、镁和稀盐酸反应 (二)金属氧化物和氢气或碳反应,可治炼金属 1、氢气还原氧化铜 2、氢气还原氧化铁: 3、氢气还原氧化亚铁 4、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 5、镁还原氧化铜 6、碳和氧化铜高温 7、碳还原氧化铁8、碳还原氧化亚铁

(三)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可治炼金属 (1)铁和硫酸铜反应(2)铝和硫酸铜反应 (3)铜和硝酸汞反应(4)铜和硝酸银反应 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一)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1)盐酸与氧化铁反应 (2)硫酸与氧化铁反应 (3)硫酸与氧化铜反应 (4)盐酸与氧化铜反应 (二)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2、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 3、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 4、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5、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三)盐+酸新盐+新酸(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 1、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2、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3、硝酸银和盐酸反应 4、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四)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均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 2、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 4、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 5、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 6、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 (五)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均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 1、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 2、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

中考化学十大专题复习突破训练及答案合集

中考化学十大专题突破训练及答案合集

目录 1.《分子、原子和离子》考点突破训练及答案解析 (1) 2.《化学式与化合价》考点突破训练及答案解析 (13) 3.《空气》考点训练及答案解析 (24) 4.《水》考点训练及答案解析 (33) 5.《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考点突破训练及答案解析 (44) 6.《元素》考点突破训练及答案解析 (57) 7.《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突破训练及答案解析 (67) 8.《环境保护与化学》考点突破训练及答案解析 (78) 9.《走进化学实验室》考点突破训练及答案解析 (88) 10.《化学生活与生活》考点突破训练及答案解析 (100)

《分子、原子和离子》 考点突破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2. 有关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 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4. 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 5. 下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6.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2016年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全)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及针对练习 一、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知识分类 (一)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可先用 浓NaOH 溶液吸收CO 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水 可溶性气体:HCl 、NH 3等 NaOH 固体 CO 2、HCl 、H 20 无水CuSO 4 H 2O 碱石灰 CO 2、HCl 、H 20 灼热的铜网 O 2 NaOH 溶液 CO 2、HCl 灼热的CuO H 2、CO 浓硫酸 H 20 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 2中的少 量CO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 ,CO + CuO △ Cu + CO 2。 2、气体的干燥 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 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状态决定。 干燥剂 可干燥气体 不可干燥气体 干燥 装置 名称或化学式 酸碱性 状态 浓H 2SO 4 酸性 液态 H 2、N 2、O 2、CO 2、HCl 、CH 4、CO 等 NH 3 A 固体NaOH 生石灰 碱性 固态 H 2、O 2、N 2、CH 4、CO 、NH 3等 CO 2、SO 2、HCl B 或C 无水CaCl ※ 中性 固态 除NH 3外所有气体 NH 3 B 或C ⑵常用干燥装置如下: 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要

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当然,实际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几种方法。 问题探究 问题1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___。 【分析】除去杂质的方法有多种,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对所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便于分离。如将杂质被溶液吸收;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将不溶的杂质转为可溶物等。根据题目要求,除去Ba(OH)2,可以加入带有SO42-的试剂,如Na2SO4、CuSO4、H2SO4等,它们都能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但是,如果选用Na2SO4溶液,除了生成BaSO4,同时还有NaOH产生,NaOH是能溶于水的,无法与NaCl分开。等于除去Ba(OH)2的同时又引进了新的杂质NaOH。如果选用CuSO4溶液,则生成BaSO4和Cu(OH)2两种沉淀,再经过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NaCl。当然加入Fe2(SO4)3溶液也可除去杂质Ba(OH)2。若选用H2SO4,则生成BaSO4和水,也可除去杂质Ba(OH)2。 【答案】 CuSO4或Fe2(SO4)3或H2SO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